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2024-04-30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精选10篇)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篇1

“大青岛”呼之欲出

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3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12.63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达

2.3万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5.5亿美元;

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老家,中国首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这里投产,首根国产大型船用曲轴从这里诞生,中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从这里驶向深蓝;

企业已向着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对外投资年均增长41%,对外承包工程年均增长31.6%„„

10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对外开放成果显著,10条千亿级产业链快速崛起,企业走出国门步伐加快。

今年前7个月,青岛完成进出口401.9亿美元;实现到账外资30.8亿美元、增长30.6%,总量占全省比重达43.5%,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从第六位跃居第二。全市批准境外投资项目35个,境外投资8亿美元、增长164.9%;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8.7亿美元、增长165.8%,总量跃升至全省首位。

今年年初,在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明确提出“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已全面铺开,一个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正徐徐走来。大青岛——

全域统筹 三城联动

9月的青岛,海风涤荡,碧浪扬帆。

从胶州湾出发,向东,“蓝色硅谷”的建设大幕已经开启,正着力打造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和产业聚集区,成为国家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向西,“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新引进内资过亿元、外资过千万美元的项目已达38个,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20万吨矿石转水码头已经建成,为城市迈向西部岸线启动了新的引擎;向北,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主体的科技型、生态型新城区“北部科技新城”正在加快建设。

青岛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框架,在胶州湾的东岸、西岸和北岸规划建设三大主城区,形成中心区域,并沿大沽河轴带辐射,规划建设周边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五个次中心城区。伴随着城市的“东进、西拓、北上”,一个更为开放的环湾型“大青岛”已跃然纸上。蓝色青岛——

科学发展,蓝色跨越

作为山东半岛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提出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奋斗目标。因海而生的青岛正因蓝而兴,走向深蓝,实现跨越。

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达660亿元。今年上半年,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457.2亿元,增长20.6%。“实施蓝色跨越行动计划,蓝色经济发展的能级不断提升,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表示。

青岛积极落实国家海洋战略。一年多来,青岛正如海湾里驶出的巨轮一样,谋划着在蓝色海洋经济中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开放青岛——

世界眼光 国际标准

开放优势在青岛继续扩大。8月21日,中日韩自贸区启动谈判第二次工作磋商会议在青

岛举办。选择青岛,日韩两国看中的正是其在中日韩区域发展版图上“前沿开放”的战略角色。

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各占地10平方公里的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已经启动建设。与此同时,在五市范围内各5平方公里的日韩工业园也已着手展开建设。

2011年底,位于青岛的中德生态园奠基,目前园区已签约德国中心等重点项目28个,年内将实现10个项目审批落地,5个项目开工建设。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出口加工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以及电子信息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型经济试点先后获批建设。一个个对外开放的载体和平台,已经成为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政策最优的产业高地,为青岛新一轮深度对外开放提供了充足动力。

新青岛——

宜居幸福 文明和谐

城市幸福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时代新追求。8月28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揭晓,青岛以95.08的高分位列“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首位,居“2012中国十佳宜游城市”排行榜第二位和“2011中国最具竞争力100强城市”第14位。

“我们要建设的这座城市,不仅是物质富足、经济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是一个和谐的、环境优美的城市。青岛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应当率先发展,在民生方面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提出了‘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李群为宜居幸福的新青岛勾勒了宏伟的目标。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篇2

1 已开展的工作

1.1 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组织保障

北京市将推进住宅产业化作为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施工和提升住宅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工作思路,采取奖励措施,政策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住宅产业化工作。2011年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将住宅产业化目标任务提升为建筑节能工作的一项约束性指标。2013年发布了《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将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相关工作列为实施绿色建筑的重要任务。北京市建立了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产业化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工作。

1.2 发挥示范带动,推进项目建设

自2008年开始,北京市启动住宅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开展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试点示范。通过试点工程实践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其它体系为辅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技术路径,为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提供了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撑。

北京市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实施落实,纳入实施产业化计划的项目已累计超过600万平方米,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小区的整体推进。

通州马驹桥公租房项目,实施产业化面积16.18万平方米,共计3004套的公租房,综合应用了预制装饰-保温-承重一体化外墙板、叠合楼板、楼梯板、阳台板、空调板等,是目前在建最大规模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保障性住房产业化项目。昌平区回龙观住总万科金域华府项目,实施产业化面积16.16万平方米,获得奖励面积3314平方米,是目前在建最大规模的普通商品住宅产业化项目。

1.3 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

自2008年起,北京市持续开展了“住宅建设工业化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租房户型设计标准化、室内装修产业化和结构装配化”等二十余项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的研发工作。加快健全和完善产业化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已发布实施《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等四个北京市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了《北京市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项目技术管理要点》等一批技术管理要求和导则,为住宅产业化的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1.4 整合行业资源,加快产业培育

北京市坚持科学规划,在北京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投资建设了产业化构件生产企业。加快产业纵向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集建设开发、科技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管理为一体的住宅产业化集团。同时加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

1.5 加大宣传普及,提升能力建设

通过各种媒体途径设置专栏或专题,广泛传播住宅产业化的科学知识,提高住宅产业化社会认知程度;连续多年参展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组织住宅产业化国际高峰论坛等会议。依托试点工程,通过公益讲座、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政府管理部门、开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构件生产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开展培训及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公益讲座和技术培训,提升产业化工人专业能力和水平。

2 在保障性住房中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

近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在本市保障性住房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若干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纳入绿色建筑行动统一管理”,2014年起,凡纳入本市发展规划和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公租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应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至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通过分类实施产业化方式循序推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实现“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产业化建设”100%全覆盖。

《指导意见》同时提出将积极扶持和培育若干家集设计研发、施工安装、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团企业或联合体,以对北京市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产业化形成有力支撑。创新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EPC)总承包模式等一体化招标模式,以适应全产业链建设模式,降低采购成本,为企业减负。

《指导意见》在全国首次提出“装配式装修”的内装工业化要求。干法施工、工厂化制造、现场装配,将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垃圾、噪声,降低污染,提升装修质量,便于后期维护管理。二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结合实际,应用适合的工业化结构体系,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大力推广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四是推广应用工业化部品部件。

3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近期,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委等部门正加紧研究在商品房中进一步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政策。同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展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规模布局的调研工作,全面梳理京津冀区域的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现状和规模,支持建设若干家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使生产能力适应住宅产业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市场培育,积极培育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于一体的大型全产业链集团企业或联合体。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篇3

建设经济发达、活力迸发的创业之都是长沙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沙坚持以“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为总揽,突出经济发展,支持创新、创业,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成功道路。

又好又快是科学发展的灵魂。近五年来,长沙抢抓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走内生式发展、集聚化发展、创新性发展之路,全市经济发展步入又好又快的新时期。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市实现GDP5619.33亿元,为2007年的2.18倍,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中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人均GDP由2007年的5369美元增加到12667美元,增长1.36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

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实现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经济运行效益协同增长。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88.95亿元,为2007年的2.62倍;辖内一般预算收入过千亿元,达110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451元和12717元,稳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农民收入增长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6.3:45.0:48.7分别调整为2011年的4.3:56.1:39.6;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1.0%增加到60.1%。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55.7%;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格局向多点支撑转变。

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五年来,长沙开工建设了城市地铁、过江通道、湘江综合枢纽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5家,落户长沙的大型央企20家;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达到44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4%。

(一)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支撑。兴工强市是长沙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新型工业化是长沙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园区拉动、项目推动、龙头带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2100亿元增加到7100亿元,每年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工业增加值达到2662亿元,是2007年的2.8倍(图表1);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由43.1%提高到62.8%。着力打造园区增长极。制定落实园区扶持政策,大力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坚持重点项目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政策保障向园区倾斜,推进园区错位发展。全市“三区九园”开发面积由2007年的85平方公里扩张到2011年的129平方公里,国家级园区增加到4个,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晋级千亿级园区,园区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均在70%以上。突出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推进“千亿产业集群,百亿企业方阵”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工程机械、食品烟草、材料产业成为千亿产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湖南烟草年产值突破600亿元,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之都”和新的汽车产业增长极。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有市场、有基础、有优势”的原则,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50多个,完成投资400多亿元,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020.45亿元。

(二)将繁荣服务业作为提质发展的重要手段。繁荣服务业既是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消费、解决就业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市生产性服务企业达5000余家,2011年实现利税80亿余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近40%。尤其是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长沙成为全国物流业重要节点城市,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成为中部首批保税物流中心。二是着力发展特色服务业。着力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电视购物等特色服务业,成功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1年实现服务外包总产值296.5亿元,比2008年增加161.5亿元;全市48家电子商务重点联系企业交易总额327亿元,年增长31.4%。三是不断完善消费平台。加快城市综合体等消费平台建设,提质改造特色街60余条,开建万达广场、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保利南湖广场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新增综合商业面积800万平方米以上。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5.9亿元,比2007年增加1092.9亿元,年均增长19.8%,总量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2位。在2012年福布斯首次发布的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名中,长沙位居第一。

(三)将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城乡协同发展。2011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达1976.6亿元,年均增长16.6%,长沙、浏阳、宁乡3县(市)均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分别位居第25、65、73位(图表2)。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农村电网扩容、公路通达、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校舍安全“五大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资50多亿元,其中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新建、改造农村公路近万公里,所有行政村均实现公路硬化;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430座,清淤扩容山塘3万多口;解决3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2011年达到244.5万吨;花卉苗木、优质水稻、有机茶叶、特种养殖等特色产业产值近100亿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36家,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四)将深化综合改革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先行先试,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两型化新路。集中建设大河西先导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配套改革先试、重点片区先导,大河西先导区“六纵八横”道路交通体系全面形成;梅溪湖、洋湖垸、滨江新城、岳麓大学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全面推进,“两型”新城初具雏形,以湘江为中轴,“一江两岸、互动共进、两翼齐飞”的城市新格局形成(图表3)。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2008年起,实施“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投入110亿元,重点实施生态环保项目369个;全市农村全部建立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有自来水厂的乡镇全部建设污水处理厂,成为全国农村环保典型示范城市。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超额完成任务(图表4);今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探索形成了城市建设、农民安置、园区开发、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等节地模式;实行土地出让网上招拍挂;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实行适度供地、有序供地,土地利用地均产出效益显著提高。积极推广绿色节能建筑,累计完成节能建筑面积5238万平方米;全面推进节能工作,2011年万元GDP能耗0.826吨标准煤,达到全国省会中心城市先进水平。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制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实行排污权交易、生态环境资源补偿、环境风险责任保险等制度,率先在全国成立环境资源交易平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取得突破,村镇银行设立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试点。

(五)将支持创新创业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保障。2008年开始,以建设经济发达、活力迸发的创业之都为目标,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工程。坚持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各类人员大胆创业,每年安排创业富民资金5.5亿元以上,重点扶持10个创业基地,推出近千个创业项目,无偿提供最高达50万元的创业基金。被联合国劳工组织确定为SYB、SIYB项目实施城市,并荣获“全国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积极促进充分就业。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约10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约8万人;投资14亿元建成长沙职业教育基地;连续五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保持在3.5%以内。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近五年,市本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投入10.5亿元,重点支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44个,获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79项,城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居省会城市第7位;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交易,举办五届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累计签约项目1098个,签约资金近1000亿元;2011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20.45亿元。

建设环境优美、方便舒适的宜居城市是长沙科学发展的共同愿景。长沙坚持以城市国际化为导向,统筹城乡发展,生态宜居品质凸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沙始终坚持街区整齐、色彩素雅、风格简洁、建筑精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形象不断彰显。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市区面积增加到1938平方公里,是2007年的3.5倍左右;建成区面积320平方公里,相比2007年增加76.8%;城市化率达67.7%;城区常住人口347万,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格局基本形成(图表5)。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黎托新城、南湖片区、滨江新城、省府新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成效显著;橘子洲风景区、湘江风光带等一批精品工程相继建成;武广高铁长沙站、黄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运营,营盘路湘江隧道建成通车,地铁1、2号线和福元路大桥、湘府路大桥、南湖路隧道建设顺利推进,现代立体交通优势凸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1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39平方米;建设森林公园、生态主题公园13个;大力实施棚户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改造,新建社区公园57个,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人民群众居住舒适度显著提升。

城市影响持续增强。长沙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软实力城市”、“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城市”、“联合国旅游业发展示范城市”,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黄花机场进出港人数稳居中部首位,长沙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土。

(一)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发展。以城市规划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品位,通过实施国际招标,引进国际设计团,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实施《城市色彩规划》和《建筑色彩管理规定》,一批色彩杂乱的建筑得到有效整改;突出规划执行刚性,建立重大规划民主决策和专家、职能部门、公众参与的控规修改前置审查机制,杜绝规划修改的随意性。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沙城区面积扩大一倍多,城区常住人口增加130万。

(二)以特色品质指导城市建设。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理念,全面落实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实行“零容忍”,确保工程建设廉洁高效,全市工程建设质量优良率由2007年的36%提高到2011年的90%;坚持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工程,建成了“一江两岸”风光带、橘子洲等一批城市标志性精品工程,完成了简牍博物馆、清水塘博物馆景观提质改造等工程,对太平街、化龙池等11条历史街巷和23处重点保护历史旧宅进行维护和修缮,增强了长沙作为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

(三)以生态宜居改善城市环境。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品质工程和生态工程,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先后实施四期交通疏导工程,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被评为“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先后开展违章建筑、户外广告、黄花机场到市区“一点两线”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安居工程的首要任务,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火车北站、南湖路、东牌楼、丝茅冲、大古道巷等昔日的棚户区已经或正在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棚户区改造成为改善居民住房、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四)以精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坚持按照“重心下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责权明晰、长效管理”的原则,理顺市、区、街城市管理体制;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城区细化为280个工作网格、4706个单元网格,把精细化管理植入城市运行管理的“肌体”;整合“数字城管”系统,集中打造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确保城市建设推进到哪里,城市管理就跟进到哪里,管理体制就覆盖到哪里。

(五)以城乡统筹推动协调发展。坚持跳出农村建设农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调整农业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全市乡镇规划全面完成,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75%。各县(市)均建立了大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98个乡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投入1.36亿元,加固及重建、新建校舍25万平方米,涉及学校432所。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增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全覆盖,完成137所乡镇卫生院新改(扩)建和1366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建设生活富足、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是长沙科学发展的价值追求。长沙坚持民生为先,高度重视群众切身感受,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大力优化公共服务,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长沙始终坚持工作重心、公共财力、重大项目向民生集中、向民生保障倾斜,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民生改善效果显著。

居民收入更加富足。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5711元增加到2011年的26451元,年均增长13.9%,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六名,并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弱势群体更具保障。城乡低保家庭应保尽保,特困家庭子女免费入学,2008年以来,三次上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享受基础养老金,累计发放低保金15.8亿元,发放各类救助金5.7亿元,医疗救助8.4万人次。

群众生活更有尊严。高度关注群众切身感受,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就业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试点城市”,公众安全感测评水平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一)持续增强保障能力。坚持公共财政取向,每年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力不断拓展和提升。率先在中部地区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在全国将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标准享受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待遇,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和完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社会救助长效机制,每年投入500万元资助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发展慈善事业,慈善基金达1.3亿元,居中西部省会城市首位。初步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形成独具长沙特色的“养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二)不断提升安居水平。紧紧围绕加快实现“人人享有住房保障,家家拥有一套住房”的目标,率先实行经适房货币补贴改革。截至2011年底,累计发放经适房货币补贴资金179887.6万元,补贴23819户;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10908套,共计面积3319.69万平方米;38.42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共计97.32万人搬进新居,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1平方米(图表6)。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廉租房补贴分别提高到160元和80元,基本满足租房需求。

(三)着力塑造精神家园。十年矢志不渝,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011年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坚持以文化惠民工程为重点,启动和完成了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品、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全面完成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原创动漫总量居全国第一。坚持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弘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广泛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者队伍达140万人。

(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新增财力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连续实施省市实事工程,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完成137所乡镇卫生院新改(扩)建和1366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强市,有力保障校舍安全、校车安全,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任务,城乡义务教育“一费制”全免,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率先在全国免费向市民开放城市公园(景区),节假日开放校园体育设施、图书馆;率先建设食品安全城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处于绿色区域。

(五)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健全信访责任体系,联网受理群众信访、联网调解群众诉求、联合办结信访积案的“一健三联”工作机制,5年来全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万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7%;开展“治安、治差、治堵、治难”专项行动,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完善诉求表达、矛盾化解、社会防控、管理应急、风险管理、舆论引导等机制,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

近年来,长沙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这是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丰硕成果。生动的实践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大解放,将解放思想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2008年,启动“解放思想,创业富民”活动,广大干部发展眼光不断拓展,专业素养明显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激发。科学发展是一项探索性的实践,决定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矢志不渝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把握新的历史机遇,实现一次又一次新的跨越。

必须始终坚持“两型”发展,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型化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抢抓“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机遇,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制度,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只有主动转变发展方式,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始终坚持勇于担当,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届政府有一届政府的担当。我们始终坚持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不急功近利,不搞面子工程,着力突破土地、融资、人才等要素瓶颈,先后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经受住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一遇的冰灾、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只有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利和服务的机会,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从群众中获得力量、吸取智慧,战胜各种困难。

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为先,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我们的最高追求。我们始终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决策基础,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高度重视群众切身感受,将公共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努力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民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必须始终坚持精细管理,持续提升行政效能。高效廉洁的政府必须靠法律、制度和程序来保障。我们在城市建设、政府投资、公共财政、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把大事干对、小事干好,实现用同样的钱干更多的事,同样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管理,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才能不断提升。

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议 篇4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市建设步伐有序推进,使得我市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好转,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但是对照“宜居城市”标准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人文生态环境特色不突出、公共安全系统不完备等问题。下面就如何建设高标准宜居城市提出三点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优质服务。

生活便利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宜居城市应该为市民生活提供各种高质量服务并创造生活便利。生活便利主要体现在道路交通顺畅、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住房条件适宜、公共安全保障。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路网建设,实施了307和205国道绕城工程,缓解了市内交通压力,撑大了城市框架,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但城市内部道路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还不够完善,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还不均衡。

首先妥善解决住房问题。房屋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必备条件,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一是调控房价,我市目前的商品房均价在每平米4500元左右,与周围盐山、海兴等县相比高出约1000元,过高的房价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希望政府下大力气调控房价,缩小房价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二是多建设一些小面积的楼房,充分考虑中低收入水平人们的购买力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其次要解决停车难问题。随着私家车的剧增,停车成了一个大问

题。尤其以信誉楼、耀华等商业区最为突出。要结合城市绿地等公共空间或地下空间,尽可能多建设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最后要均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按服务半径配套建设学校、医院、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提高银行、超市、邮政等商业网点密度,将公共服务设施组团化、社区化,让人民群众能就近享用服务。同时预留文化设施如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建设用地,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二、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创建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只有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才能感受到舒适,因此,环境优美与否便成为了城市是否宜居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加大绿化建设力度,营造良好城市景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按照“规划建绿、生态建绿、立体建绿”的原则,从平面绿化向立体转变,点、线、面、网相结合,多元化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均衡分布城市绿地,彰显绿地系统纵横通透,努力打造“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园林城市格局,全面提高城市景观水平。

三、完善公共安全保障,共建文明和谐城市。

城市公共安全是宜居城市的前提条件,社会文明是宜居城市保障。目前我市要进一步加强生命线工程建设,强化社区管理功能,增强城市资源载承力,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

1、保障生命线工程建设。要结合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紧急避难疏散场所,确保遇险或自然灾害时有足够避难空间。要完善安全事故

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城市市政设施道路、桥梁、排水、供水、供气应急预案,建立完备的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提高政府应急抢险能力。

2、加快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以城市管理信息库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成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全时段监控,构建城市数字化减灾系统,促进信息可视化和决策科学化,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适时适度的警情发布和社会公示,增强化公民公共安全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反应、处理速度。要坚持把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度作为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的着力点,抓好平安创建,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城市。

3、增强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社区直接贴进市民、服务市民,要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实现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机衔接,不断夯实基层管理基础。要加强社区文明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鼓励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营造城市建设管理文明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篇5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质量,岳阳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投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着力扩大城市建成区内的绿地面积,均衡城市绿地分布,让最广大的市民以最低成本分享城市绿化成果,为此,市风景园林局于2009年着手对《岳阳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岳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组织编写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评审,该规划在规划期末,岳阳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0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22%,最终将岳阳建成为理念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滨水景观、特色明显、生态宜居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构筑“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园中”的城市绿色环境,《岳

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为城市划定了“大绿线”,也为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以规划为基础,我市近两年先后完成了巴陵广场、金鹗公园南大门、北大湖水景公园、羊角山种质博览园、李家冲游园、火车东站广场等公园绿地建设,完成了建湘中路、巴陵东路、青年中路的道路绿化建设,近两年新增城市绿地30余万平方米,组织开展了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城区植树活动,动员城区各级政府,驻市各单位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城区各级政府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庭院开展了栽植以市树杜英、市花桅子花为主体,兼顾香樟等乡土树种的植树活动,整个植树活动共计植树20余万株。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9年底,岳阳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了8㎡,岳阳也以其骄人的园林绿化成绩,是湖南省第二个迈入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但是岳阳的城市园林绿化也还存在横纹色块过多、硬质铺装多、草皮面积多、乔木数量少、绿化水平不高等问题。200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专家组在对我市进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为此,在2009年3月,市风景园林局将2009年定为“提质年”,着手对我市城市绿地进行以增量补绿为主题的提质改造。4月份,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市风景园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篇6

张天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已经被大家所共识,城市内部环境的改善不但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舒适性,更让一个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的热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城市绿化面积的增长确实让这个城市更加的美丽,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重城市整体环境的营造,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民生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更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把从园林城市的建设提高到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更高阶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生态标准

走可持续生态城市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 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今后1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处理得好是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

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园林城市的提出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和我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设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生态城市的提出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宜居城市的提出

2002年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廿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和相应的目标”。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目标时,特别提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此前一年,2001年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央阐述党今后的历史任务时,已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论述既宏观又明确地为宜居城市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尤其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兼顾,是城市工作的准绳,也是宜居城市的最主要标准。

人居环境科学为宜居城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良镛院士主编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运用希腊城市学者道萨迪亚斯的人居环境系统模型,结合城乡建设实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这个理论从城镇居民点都包含着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的原则出发(图:人居环境系统模型),提出了解决人居环境的五项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原则;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与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多样化,技术多层次的原则;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原则;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五项原则中,生态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提出,这是因为在人类每一次“征服”自然的胜利后,都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属于自然,人类的需求,生存都依赖大自然;而迅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峻;城市的蔓延,土地的开垦,过渡的放牧,荒漠化的扩大,使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尤显迫切。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首先要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及生产工艺按生态原则进行调整、改造;其次要大力推进城市内的绿地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郊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第三,城镇生态环境还包括城镇社区的生活废弃物的就地无害化处理,并将它资源化,能源化再开发再利用。

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本身要求以一定经济实力为基础,近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及有关配套建设投入等已构成重大的经济活动,有的已成为重要产业。反之,这些巨大投入,又在迅速形成更巨大的积累,良好的人居环境又不断吸引来先进技术装备,吸引掌握新兴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实力增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则。

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寄希望于科学的发展与新技术的运用。但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只有保持发展方式的多样化,技术水平的多层次化,才能恰到好处地推动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适用、先进技术也许永远都是人居环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要面向广大群众,重视社会群体。经济发展是中心,社会发展是根本。以追求利润为动机营建城市,以满足少数人或个别阶层需求为依据进行决策,是完全错误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造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和高档次的别墅式住区,更重要的在于创造惠及广大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样,就要面向广大普通群众解决居者有其屋,就要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成年人、未成年人准备多种多样,适应不同需要的生活与休憩空间,就要加强社区建设,使不同家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本地居民、外来居民,都能和谐共存于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之中。总之,我们的城镇是人民的城镇,要加强城镇的人民性,即要遵循城镇环境建设的社会原则。

满足社会不同阶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发展经济与技术,同追求城镇艺术,尊重城镇的文化传统是一致的。我们当然要积极发展经济,但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我们当然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但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则先进技术难以被广泛运用,甚至以失败告终。环境建设还要同艺术美学结合起来,对于规划师和建筑师来说,“最终要使人类环境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就城镇环境来说,应该为工业、商业、金融等服务业,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游戏、娱乐、旅游休憩等人文活动,组织各种不同的空间环境,使其各得其所,而又不互相干扰。

总之,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是发展人居环境,也是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

园林城市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关系

园林城市只是生态城市的低级阶段,生态城市是园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状态,是一种益居的、可赏的、生态循环的、和谐的城市状态。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社区文明、社会和谐、公众参与;

10、经济富裕:提高人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

11、环境优美: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

12、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能源资源开发合理,生活生产用水充足、湖泊河流水质良好、历史人文景观保护良好等;

13、达到生活便宜:交通方便、商业设施方便、市政设施方便、教育文化体育设施齐备、绿色开敞空间分布广泛、城市住房安排合理、公共卫生良好等;

14、公共安全处理机制的建立:能充分预防疾病、自然灾害、恐怖事件以及处理这些事件;

我国近年来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昆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2008年开始,昆明全面实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三年达标工程,大幅度增加绿地空间。道路绿化做到了见路栽树、见土植绿,缺塘补栽、视觉补差;对新建道路和微循环改造道路则坚持一街一景;对所有入湖河道和滇池湖岸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了沿河沿湖亲水型湿地带、绿化林木带;还将绿化工作向社区、小区、单位、院落和家庭延伸,广泛开展垂直绿化;广场绿化按照“3个80%”的要求,拆房建绿、退厂增绿,建设了一批城市公共绿地,以保证市民步行5分钟500米就能到达绿地广场。同时,昆明还对城区所有公园、广场、绿地实行永久性、强制性保护。在环城绿化上,则以滇池流域、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面山、生态林网、入城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面山绿化、环城绿化、沿线绿化,连片、大片植树造林,形成了环抱市区的绿色屏障。

对昆明市园林城市建设情况评价

昆明市造园活动已经告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街头绿化比以前多了,这对市民休憩、活动是有很多好处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环境,但已经建成的绿地太分散且面积太小,不能达到足够的生态效应,几乎是点状绿化,自然状态下环境内部能量不能循环。但园林城市建设的概念本身就是初级阶段,我们更应该综合发展,发展和谐城市,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小结:我们在进行国家园林城市申请的同时,只能说我们简单的符合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我们现在还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差距还很大,我们还应该不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2000.5

论长春市的宜居城市建设 篇7

论长春市的宜居城市建设

宜居城市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尺度的综合系统,其本质是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适宜人居住、生活以及发展的城市.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分析,提出长春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构想.

作 者:申雪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刊 名:科协论坛(下半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 年,卷(期): “”(6) 分类号:X22 关键词:宜居城市   长春市   基本构想  

推行建筑节能 建设宜居城市 篇8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短缺,长期能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能耗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继工业、交通之后第三大高耗能领域。在建筑领域实施节能降耗、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势在必行,意义重大。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建设宜居城市,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建筑。我国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据统计,建筑能耗已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28%,每建造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0.8吨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能耗还在持续上升。因此,必须健全完善低碳工程建设标准,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建筑。赤峰市从2009年开始,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65%设计标准,从开工、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实施“四不准”的监管措施,即没有按照节能标准设计不准许开工建设,没有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不准许施工,没有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建筑材料不准许使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不合格不准许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形成了从设计审查、节能备案、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到验收备案全过程的闭合式监管体系。几年来,累计建成节能建筑工程5286项、3348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5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3万吨。

加快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不仅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实现节能目标的需要,也是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利民工程。赤峰市冬季较长,年平均气温不到9℃,且老旧小区建筑围护结构缺乏保温措施,普遍存在能耗高、冬天室内温度低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赤峰市抓住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的机遇,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采取政府补贴、政策引导的方式,结合旧小区改造,把建筑节能改造同楼房保温、庭院管网改造、小区道路及庭院绿化硬化、环境整治和设施配套同步实施。改造后的居民房屋冬季室温提高5℃左右,每年节约标准煤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4万吨。改造后的小区居住环境文明、整洁、便利,被群众称为最惠民的民生工程。

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我国北方地区云雾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可再生能源建筑具有节约能源、节省费用、美化建筑外观、提高生活舒适度的特点,应该大力推广、规模化应用。近年来,赤峰市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12层以下居住建筑和需要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公共建筑,统一设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新建的学校、医院、酒店等公共建筑均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公共照明中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承担了60多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主要采用的技术类型包括太阳能光热、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温泉余热梯级利用、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等。

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传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建筑节能标准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行建筑节能,赤峰市大力推广新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和建筑墙体自保温技术,重点发展建筑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和模块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同时,积极推广新型门窗节能技术,建筑工程门窗均采用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塑料中空玻璃门窗等节能门窗,禁止使用非节能门窗。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篇9

政协江门市新会区委员会办公室:

收到你办关于我区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通知,现回复如下:

一、新会区园林处在推进我区宜居城市建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新会区园林管理处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能是管理养护现有建城区165.13 万平方米公共绿地、1.598万株绿化树木和城区周边2千多亩山林,财政对事拨款。

自1957年园林管理处成立之初,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当年政府号召“绿满全城、绿化美化”,全体市民和园林处历任领导和员工一起团结奋斗,披星戴月,几十年如一日为城市绿化建设工作尽心尽力,60年代后期,城区街道和荒山已全部绿化,做到满园花果、鸟语花香。由于绿化工作成绩突出,198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绿化系统”大会上,新会园林处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建设部首次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普查,新会园林处再次荣获“先进单位”。

新会园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由默默无闻到蜚声全国,这些成绩离不开政府与各级领导的支持。80年代初,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由政府划地拨款兴建园林管理处办公场所,园林处一方面精心管理公共绿化,组织盆景协会、兰花协会,搞活民间园林文化活动,还开展多种经营,为稳定经济收入来源打下雄 1

厚基础,这一时期,园林工人热心工作、积极专研,我区园林绿化事业达了鼎盛时期。

二、面临困难与问题

当前,在我区公园建设与绿化管理,存在一些的问题,希望得到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园建设问题 1)公园分布不匀

我区建成公园主要集中于旧城区北面和西边,其他地区基本以广场代替公园。每逢休息或节假日,群众都是往北走,主题公园、精品公园基本空白。近年新建的几个社区公园,但都属于小打小闹、规模有限,服务半径有限,社会效益有限,对比近年来城区人口增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还略有下降。2)街头绿地不足

重金投入的冈州广场、世纪广场、名人广场、小鸟天堂广场、圭峰入口广场满足了群众的活动建身需要,但是绿地比例过少,生态功能欠缺,无法满足群众休闲游憩的生活需要。街头公园的建设明显不足,部分公园甚至改成他用(如原来文化公园改成停车场),部分广场还沦落为商业广场,众群只好蜗居在家,不愿出门,也无处可去。

著名的小鸟天堂本该表现鸟类的生态主题,但花两千万元改造的效果却令游客们失望;圭峰路喷水池广场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项目,按常规,广场、道路、永镇山门入口三者应相互联系、呼应和补充,但实际效果却是各自独立,互相冲突和抵消!年前改造的停车场设置较成功,但对面剧院式广场的设置却只考虑利用地形,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景区入口服务配套。

20年来城市速扩张、居民成倍增加,会城以公园路、会堂为中心的绿地已无法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虽然规划控制绿地率,小区绿地有所增加,但街头绿地却鲜有增加。政府垂涎于地皮经济,城区旧工厂往往被商品楼取代,宜居城市的做法应是变为公共绿地,使珍贵的土地的使用价值让全体市民永久共享,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无大型综合公园

新会这20年的发展有不少亮点,如圭峰山的旅游开发、体育运动公园的建设、葵博园建设、小鸟天堂改造、梁启超故居等等,但这些亮点是以旅游经济为目的,与本地居民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或是政府忽视了当地百姓的生活需求,没有一个设施完备的大公园献给新会人民。现实是东湖公园被占,会城河被盖,河滨公园不再有。精神生活空间被物质需求强力挤压,新会人难拾当年的自信,对家乡的热情被摧残!

2、园林绿化管理中的问题

绿化管理维护投入不足,在江门五邑地区,新会绿化管理经费属于严重偏低,甚至比不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维护费用不足的情况下,植物发生病虫害,易造成经济损失,降低绿地的生态效果和品质。由于维护费用不足,加上劳动强度大和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高端人才和年轻人不愿投身此行业,园林工人招收难,专业人才转行谋求出路,人才流失严重。

肥料、农药、机械设施不足,绿化管理质量无法提高档次。加上物价上涨,各项费用支出增加,而下拨管理经费并没有按绿地增加比例和通涨比例增加。需要定期更新的植物无资金更新,需要追肥的肥料无资金购买,部分植物呈现过早衰老现象。与江门市对比,我区绿化管理质量相对落后、品味不高,我区一年的街道摆花投入不足江门两区的十分之一,这对提升我区城市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

3、园林处存在的困难

过去50年来,新会园林处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工作相当出色,先进频出、成果丰硕,但近十年来区政府不重视园林建设,更不重视园林专业队伍建设,对园林处的实际困难视而不见,造成新会园林原有的先进优势丧失怠尽,不幸成为新会老大叔(缩)的“典范”!

90年代后期,政府为了“拆墙透绿”和城市改造需要,将上述物业全部清拆,园林处经济收入丧失主要来源。特别在2005年,园林管理处为了配合政府解决葵城中学、圭峰小学和陈经纶中学交通堵

塞问题而多次搬迁,租借民房办公,借用华发公司仓库停放工程车辆,这种流浪办公的状态至今已有五年多之久,这与园林工作所肩负的宜居城市建设重要角色落差委实太大。虽经多次向上级反映困难,但至今仍未有解决。

另外,新会园林管理处是一个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老单位,历史遗留下来问题不少,如退休工人就有120多人,医疗保险、抚恤金、退休补贴每年就要支出30多万元,而且逐年增多。除政府因清拆我处物业给予一部分的补偿用于支付上述费用外,还要想办法通过创收来解决。而区内绿化工程投标以价低者得为原则,部分个体户以低价低质投得绝大部分绿化工程。以至我处接管后却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改造管理,才能符合政府要求,对于经费紧缺的园林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对策与建议

1、宜居理念,重视园林

我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2007年4月建设部科技司验收)共分6个评价大类--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与公共安全度,并且罗列了4条综合评价否定条件,符合任何一项否定条件,均不能确认为“宜居城市”。在各个评价类别中,环境优美度与生活便宜度的权重最高(均为0.3),占据了鲜明的重要地位。环境优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四个方面。而与园林绿化直接相关的具体指标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

盖率、城市中心区景观、社区景观、市容市貌、绿色开敞空间等等。此外,如果市区内有水质良好的海、大江、大河、天然湖泊、湿地和保护较好的国家重点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的还可获得加分。足以见得园林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新加坡是亚洲最宜居的城市。近几十年来新加坡通过绿色工程塑造了自己“花园城市”的形象,并始终保持着人均10平方米的绿地标准。国家公园署正在开发更多样的公园和绿地,并由绿带与海岸地区很好地连接起来,为人们漫步和骑车提供了绿色场所。宜居城市建设内容强调有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尤其是看重城市园林绿化的品质。城市园林绿化是宜居城市最直观、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标准。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因为少年代表未来和希望,园林事业则是代表我区的未来发展和希望。历史证明,新会园林兴,则新会经济必兴,反之亦然。

2、打造宜居,园林先行

园林建设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环境竞争力,最终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周边物业和商业的综合效益,而且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促进消费,发展休闲度假经济。

园林具有生态、景观、休闲、抗震避灾等多种功能;园林包含有生态、艺术、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园林通过植物、造景、雕塑、建筑小品、山石、水体、休闲设施等载体,体现地方历史文化,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品味。通过园林绿地的合理布局,把城市的各种景观资源有机融合和谐,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方特色,这是园林特有的魅力。把我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相融合,相互渗透,相互统一,显示出新会城市个性,提高美誉度,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新天地周边环境、苏州新加坡工业园、重庆北部新区等成功案例均充分体现了园林先行对地价增值、地区吸引力、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园林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需求,是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精神生活的活动平台,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公益事业,是一项引领我区未来高速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继发的战略投资。

以园林环境为依托,营造出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吸引高层次的产业的环境,为产业结构转型铺设道路,使我区以较快的速度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近期南车项目成功引进,进一步证明园林环境对招商引资的吸引作用。

营造舒适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可以吸引高端人才。21世纪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欠发达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园林先行是以最直观的手段改善城市生活工作环境的品质,是筑巢引凤,拉动发展。

园林建设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处在关键的调整阶段,急需拉动内需,而园林绿化环境建设不同于其它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内需的金钥匙,绿道网的规划建设就是省政府高瞻远瞩,看到园林的社会功能、经济带动作用,是橇动内需的有力杠杆。

总而言之,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园林绿化在宜居城市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宜居城市,园林必须先行。

3、实施步骤:

1、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参与。

我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成功与否,及能否与经济同步发展,关键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广泛参与。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规划实施,确保城市与经济发展同步,就应要加快大公园的建设步伐,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护好现有绿化和绿线,保护好城市周边的绿色生态环境,通过林相改造,增强生态效效益,提高我区风景园林档次。

2、尽快实施中心大公园战略,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

城市中心区建设大公园是我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中明确提倡和鼓励的形式。新会城区南北纵横15公里,东西12公里,在新港大道与今洲路相交为中心的地域建一个200~300公倾,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势在必行。该公园结合城市防涝防汛功能,沟

通区内几大水系,以此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域产业经济发展。以新会丰富的历史文化为题材,深化公园的文化内涵,重新树立新会人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要结合城市特点,建设城市特色园林。新会有山有水,山水葵树就是新会的特色,圭峰山、银洲湖是新会特色,马山、象山、大云山、葵湖、东湖、南湖也是新会特色和宝贵资源。这几年,我区开发圭峰山,带动了我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但圭峰山系列公园在城北郊,是森林公园,以渡假旅游为主,而对本地居民而言,就近的公园绿地广场才是他们常去享用的福地。

3、加强园林队伍建设

园林队伍既是管理型,又是专业型,还是劳动密积型队伍。园林工作内容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相关领导应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和艺术修养;人员结构除管理人员外,还应有园林、美术、建筑学、规划学等方面的各类专业人员;这支队伍应有敬业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有用智慧和汗水把我区建成生态园林宜居城市而努力的奉献精神。

尽快解决园林处办公场所是园林队伍建设的根本前提。

4、提高园林管理水平

进一步理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构和充实专业技术队伍,强化机构职能,特别要加强对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的管理;加强公园服务的管理,提高环境文化品位,清理不和谐的因素,强化公园绿地功能,引导市民文明行为,加强城市花卉运用比重,建立网络化的管理系统,提高园林管理的技术含量,扩大园林监督服务范围,充实园林管养经费。

4、依法保护园林绿化。

创国家园林城市,规划的绿地,要通过政府规章,人大立法等建立绿线制度,严格依法护绿。要通过社会公示,加强社会监督,重罚毁绿行为。

江门市新会区园林管理处

侨眷侨属参与宜居城市建设 篇10

积极参与宜居城市建设

在开展“我为幸福云浮建功业”系列活动中,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宜居城市建设,着力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增强群众对中心城区的认同感,全力打造云浮的首善之区,区委统战部、区侨联积极联系动员外出乡贤和本地侨眷、侨属积极参与宜居城市的建设,把浓浓的侨乡情融入到建设中去。下白村是云城区安塘街下白村村委管辖的一条自然村,面积约1平方公里,全村268户,总人数980人,全村现有旅居海外人数600多人。2010年以来,为在响应市委市政府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的过程中,区委统战部和区侨联积极联系动员外出乡贤和本地侨眷、侨属积极参与宜居城市的建设,把浓浓的侨乡情融入到建设中去,将家乡建设成为“人文丰蕴、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的和谐宜居名村——“侨眷侨属第一村”。下白村侨眷、侨属一直以来热心公益,据统计,下白村侨眷、侨属历年捐资助学、修建村道及公共设施资金达300多万,并设立了陈况祥奖教奖学基金会。

中共云城区委统战部

上一篇:对不起我的孩子作文下一篇:带薪实习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