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冬至习俗

2024-04-16

传统的冬至习俗(共10篇)

传统的冬至习俗 篇1

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2: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

3: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以及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4:吃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另有一种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5:喝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6: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7: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和糯米为1:2.5的比例,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5)。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次日把糯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

老一辈的长沙人都知道,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产妇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这道食谱糯米喷香,腊肉油而不腻,赤豆和花生都焖入味了,特别好吃。若是想吃得更为健康,可减少腊肉的比例,增加多一点豆类杂粮亦可。

8:冬酿酒

冬酿酒原来叫冬阳酒,因为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农历认为,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近年,商家从《吴歙》“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发掘出“冬酿”两字,才称之为冬酿酒。

9:冬至做节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10:冬至赠鞋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市场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返回目录

冬至吃汤圆的由来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返回目录

冬至祭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冬至祭祖,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

冬至又名“冬节”、“至节”、“长日”或“长至节”,冬至这个节日缘于上古的“腊祭”,究其实是缘于古人的原始信仰。猜测古人因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把它们归于上天神灵的操控,认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星斗河汉、日蚀月亏、大旱洪荒、海啸地震等自然现象,全都是上天神灵所为。因此,古人特别重视以祭祀活动来娱神祭天,祈求上苍与神灵的保佑。从宗教的角度看,冬至祭祀其实就是古人娱神祭天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

<<<返回目录

冬至祭祖是哪里的风俗

浙江绍兴的人们在冬至时为祖先做出了牺牲。那些拥有祖堂和庙宇的人必须聚集部落,在祖堂中朝拜他们的祖先,这被称为“冬至”。合肥,巢湖,安徽等地在冬至前后都有“做冬至”的传统。

在浙江绍兴和新昌等县,冬至时拜访了大多数祖先的坟墓,为坟墓添加泥土,除草和地基修复,以在这一天破土动工。否则,可能无法预测。内蒙古也称冬至为“鬼节”,并在坟墓中载有香纸。在江西,长宁,湖南等地,他们冬至时也去坟墓,仪式与清明相同。在山东临沂,人们认为冬至是给死者穿冷衣服并加固房屋的日子。每个家庭都剪纸衣服,在坟墓前焚烧它们,增加土壤来种植坟墓。

在广东沿海地区,例如饶平海山地区,当地渔民必须在清朝捕鱼前赶紧拜祖先,这意味着要神灵和祖先保护渔民安全出海。在广东惠安,除了在冬至时拜祖先外,还有一些与清明节类似的习俗。

传统的冬至习俗 篇2

黄真伊作为朝鲜王朝中期的名妓,因为特殊的身份和当时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严重,对黄真伊本人直接论述的传记几乎没有。但黄真伊是当时真实存在的诗人,这一点可以从奇闻逸谈中了解到。特别是黄真伊与徐敬德,朴渊瀑布并称 “松都三绝”为后人传唱。[1]据奇闻逸谈中记载黄真伊是黄进士的庶女。本该出身高贵的她,却生在了朝鲜时期儒家嫡庶尊卑身份地位明显的时代。因此作为庶女出身的黄真伊身份极其卑微,这是她从出生就改变不了的现实。在15岁开始了她“青楼”生涯。黄真伊并不是一个拥有美貌而平凡的妓女,与生俱来的聪慧,及家庭对她的熏陶使她对艺术极具敏锐感。作为妓女的她,她的闲情逸致,她的风度才情等都使她创作的时调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使她不仅在朝鲜时期得到关注和倾慕,对后代时调研究和语言研究都是宝贵的财富。

时调是高丽王朝中后期发展形成的韩国固有的民族定形诗,在朝鲜时期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朝鲜王朝中期,文学百花齐放,时调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时调文学是朝鲜时代精神的代表。[2]随着时调的发展,创作阶层也在不断地扩大。特别是妓女们这一特殊阶级,她们可以接触到上流社会的男子们,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能够学习到很多文学知识。[3]而且她们“风流”无所顾忌的生活态度,突破了儒家“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给时调文学增添的一抹异样的光彩。妓女黄真伊正是这一时期有名的诗人。

二、黄真伊时调中的“恨”

在朝鲜当时儒家“男尊女卑”社会体制下,同时社会本质上阶级差别的存在,使得女人有着她们与生俱来,无法改变命运的悲惨现状,这是她们所产生的“恨”。黄真伊的时调正是体现了这一韩国传统的民族精神“恨”。

青山是我意,绿水是你情。

绿水流淌,青山不变。

绿水勿忘青山,而哭着离开。[4]

这首时调中黄真伊把自己比作不会改变情谊的“青山”, 把男子比作流淌变化着的“绿水”。就算男子离开,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也会至死不渝。尽管离开的男子哭泣着证明他爱着自己,但是他还是不能在“我”身边停留。“我”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听着你的哭声离开。诗人所爱的男人都一一离她而去,留下她一人终老,她的苍凉凄苦在这短短的作品中表现出来。更能体现出女人对于离别,背叛,无休止的等待的“恨”,和男子相爱却不能让他对自己从一而终的“恨。 韩民族的“恨”是一种极致,一种悲到不能再悲伤的痛楚。 诗人的这首爱情时调正体现着她的悲怆,她的“恨”。而她 “恨”的背后又有她对爱情一如既往的坚持。

三、与儒家思想对立的“风流”

在黄真伊留下的6首时调中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代表作 《冬至长夜》。从这首时调中不仅能看到她传统的“恨”,更能吐露出她对儒家思想的蔑视,所展现出她的“风流”—— 才华又不拘礼节的一面。

截取冬至夜半强,

春风被里屈幡仓。

有灯无月朗来夕,

曲曲铺舒寸寸长。[4]

这首时调在《於于野談》中记载,她与李世宗同居生活六年离别后,对他的无尽思念所创作的时调。[5]时调中所使用的叙事手法更是独树一帜。“截取冬至夜半强”这里用隐喻的写作手法,用腰的舒展来暗指她在冬至漫漫长夜里辗转无眠,表现对离别男人的想念。第二句直抒胸臆,春风这一意象象征着爱情,“被里屈幡仓”是她对自己男子的等待。 “春风,被里”是她与男子相爱时的见证。诗人在用语上也是独具匠心,时调中使用拟声拟态词,[6]“曲曲,寸寸”不仅使诗句具有韵律感,而且能够使这动作更形象。这首时调体现着黄真伊与儒家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对立,她冲破世俗的偏见,潇洒坦荡的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用自己的才情征服着男子。“风流”其实是一种洒脱敢爱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才情。

四、结语

冬至传统由来习俗 篇3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预示否极泰来。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以冬至为界点,古代节气开始新的轮回,《淮南子》记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姜饭、冬至米团以及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意思则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 。

冬至传统习俗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地方对冬至很重视,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很多习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晚的也多见于唐宋,并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比如吃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

吃饺子、馄饨或汤圆。冬至这一天,北方时兴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则喜欢吃汤圆和麻松。冬至的汤圆又称“冬至团”,有粉团和粉圆两种,里面要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清嘉录》记载道:“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讲究吃汤圆,有一首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有一个故事。相传汉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其中有两个部族首领分别姓浑和屯,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音,把它们叫做“馄饨”,然后恨恨地全部吃掉。借此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希望早点把他们消灭。因为做馄饨最初是在冬至这一天,于是就流行冬至吃馄饨。这个故事不知是否可靠。在宋代时,当时的京城杭州也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一个叫周密的人说,杭州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

说到祭祖,就不得不说说广东一些地方,那里冬至祭祖的习俗很盛,甚至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的说法。因此冬至这一天,出门在外者,都要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一般的习俗是,冬至的早晨先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全家老少把甜丸汤做早餐。甜丸(米丸)就是《清嘉录》所说的“无馅而小者”,类似现在商场卖的小丸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俗称“敬门神”。比如泉州把元宵丸称为“头丸(圆)”,冬至丸称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一切圆满。中午也要祭祖,供品需要荤素五味;晚上还得祭祖,供品中必须有嫩饼菜。

饺子,相传起源于医圣张仲景。(可以参看前面“12.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现在北方的习俗,一般在冬至和春节都要吃饺子,有些人还把饺子称为“扁食”或“烫面饺”,并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怕冻了。

江南一带还有冬至晚上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这也有一个故事。相传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变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这样就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此外一些地方还时兴吃年糕、荞麦面、九层糕等,“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

很多地方时兴冬至吃狗肉。据说这从汉代就开始了。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于是,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先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靠,冬天吃一点狗肉,确实可以驱寒暖身。

冬至习俗有哪些 冬至节习俗 篇4

冬至的7大习俗: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的习俗:古代传统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南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苏州冬至的习俗 篇5

据苏州民俗博物馆文博研究员沈建东介绍,在苏州传统民俗中,冬至夜媳妇必须回婆家吃冬至夜饭,家家挂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辈还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年一样,所以称“冬至大如年”。

同样,苏州人过冬至的传统饮食习惯也非常独特。市民俗学会饮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沙佩智说,过冬至夜有一个俗语“有得吃,吃一夜;呒不吃,冻一夜”,即富裕之家要吃一夜,贫困之家只能干坐着冻也要冻一夜。人们不甘心冻一夜,想吃一夜,所以就喝酒、买卤菜吃。这跟中国人过新年的守夜习俗也类似。

馄饨吃掉“混沌世界”

苏州人还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沙佩智介绍,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冬至节人们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还一个清平世界。中国烹饪大师顾水荣介绍,苏州乡下还流行吃“冬至团”,它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吴地农村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由于一些冬至习俗将人们希望团圆平安的美好愿望和冬令饮食方式结合得非常紧密,容易保存下来。现在像拜冬、穿新衣这样的冬至习俗淡化了,喝冬酿酒、吃团圆饭则成为苏州人过冬至最鲜明的标志。

团圆宴进饭店冬酿酒不过时

现在,不少市民家庭中祭祀仪式渐渐淡化,而冬至夜“团圆”亲情在强化,不少家庭把“团圆宴”摆进饭店。

中西传统节日饮食习俗比较 篇6

饮食习俗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社会性规定和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由于中西方在地域, 社会, 经济, 文化方面的不同, 两者在节日饮食方面存在着差异。

一.饮食习俗内容在中西方节日文化中所占比重不同

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占据重要地位, 庆祝活动在西方传统节日里占据主要位置, 饮食习俗内容相对较少。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都有自己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像元宵节吃元宵, 端午节吃粽子, 中秋节吃月饼, 大年初一吃饺子。饮食文化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说明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多彩多姿, 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有密切关系, 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显著特点。

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在农业社会形成, 当时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农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活动, 当时人们的愿望就是满足基本需求。平常时候的饮食内容不是很讲究, 但是过节的时候, 也希望改善一下生活, 所以食品成了当时节日的一个符号。当然饮食不是节日的全部。像是春节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节日, 守岁, 放爆竹, 拜年等节日活动也占据了春节的很多内容。

反观西方的传统节日。西方传统节日的制定大多与宗教有关, 确切的说是和基督教有关。由于西方人对耶稣的信仰, 复活节, 圣诞节才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也正是由于这个信仰, 使得节日意义成为对耶稣的纪念。对于一个基督教徒来说, 复活节和圣诞节是异常神圣的。在节日当天, 他们所做的纪念活动是与宗教有关, 与庆祝相关, 饮食对于他们不是那么重要。

复活节之所以滚彩蛋, 是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复活的坟墓。用羊来祭祀, 也是基督教徒的古老传统。《圣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 让他把独生子以撒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果真照办。当他举刀向以撒砍去的时候, 上帝派天使阻止了他。这时, 他发现一只公羊, 于是将这只公羊作为祭品献给了上帝, 代替他的儿子。圣诞是为了庆祝耶稣诞辰。基督教徒认为, 耶稣是救世主, 来到人世是为了搭救他们, 这样一位救世主的出现当然要庆祝了, 在圣诞节餐桌旁多放一把椅子, 也是为耶稣准备的。

感恩节源自美国。当初这批新移民来到美洲, 什么都不懂, 也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 是当地的印第安人教会了他们如何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等生存方法。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特设立感恩节以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现在感恩节的意义也大大扩展了, 在感恩节同事之间, 家人之间, 朋友之间都可以相互感谢。感恩节也富含宗教意味, 基督教徒认为生活的幸福是上帝所赐, 所以在感恩节感谢上帝也是很常见的。

感恩节要举行游行活动。服装应按1620年美国移民第一次到达新大陆时所穿制作。男子穿宽边黑纱礼帽, 头戴白色长方形开口头巾, 腰束皮带, 脚穿银色大方口胶鞋。由此可见, 西方传统节日里庆祝纪念活动还是占有较大比重的, 饮食习俗的内容相对较少。

二.和餐制和分餐制饮食习惯的差别

西方人庆祝节日的时候往往采取分餐的做法, 或者实行自助餐的形式, 与之相对应的餐具主要是刀叉。我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时候, 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餐, 主要餐具是筷子。这是中西节日饮食习惯的一个差别。

实际上, 在汉代以前人们还是采取的是分餐的做法。人们坐在席上饮食, 席前设案。从原始社会开始, 人们对公共财产进行平均分配。食物属于公共财产, 所以吃饭的时候是把食物分好, 一人一份。

和食制的出现与新家具的出现有关。据家具史专家考证, 从唐代后期开始, 出现了高椅大桌, 为和餐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有了桌椅以后, 人们不再坐在席上吃饭, 可以聚在一起在一张桌上吃。随着宋代饮食市场的繁荣, 菜肴越来越丰富, 一人一份这种分餐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人们饮食的需求, 而且把一些菜肴分成一人一份在操作上也有些困难, 和餐也就流行了起来。和餐的饮食习惯不仅出现在节日饮食中, 并且贯穿在我国人民日常饮食中。过节时人们围坐在一桌, 和餐的习惯也与节日喜庆热闹的气氛相对应。

西方的饮食习惯是分食, 随取随食。因为西方节日主要饮食是一些肉类和面食, 一方面便于切割分配,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与之对应的刀叉等餐具就是为了切割方便而使用的。

我国和西方在节日饮食习惯方面存在差异, 我们采取和餐的方式, 一方面和节日热闹和谐的气氛相适应, 另一方面也为感情交流提供了一个好机会。特别是过节的时候, 平常可能大家没有什么机会碰在一起, 过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人们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 一起吃饭, 进行一些交流, 巩固了感情。从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民重家庭, 重集体, 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而西方过节聚餐采取的分食习惯可以看出西方人民看重平等, 公平, 追求独立的内容。

另外, 在饮食礼仪方面, 在过节吃饭的时候, 我们会劝酒, 劝菜, 以示热情和友好;西方人则不然, 他们一般会有人举杯说祝酒词, 然后大家一起干杯, 因为食物是一人一份, 不够的话可以自己去添, 所以也不会有劝菜的事情发生。

三.我国传统节日食品反映的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节日饮食习俗主要表达了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

正月十五吃元宵, 象征“团团圆圆”, 做生意的人把元宵叫做“元宝”, 不仅因为两者形似, 而且吃元宵就象征着“招财进宝”。清明有煮鸡蛋的习俗, 据说吃了清明煮的鸡蛋, 一整年都不会头痛。清明还有吃芥菜的习俗, 闽东一带百姓在清明这天吃芥菜和大米煮成的“芥菜饭”, 保佑自己不长疥疮。这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身体健康的追求。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用红枣包的粽子称为“枣粽”, 与“早中”同音,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要吃枣粽, 取“考试顺利, 早日中状元之意”。中秋节的月饼因为形状的关系而取“团圆”之意。“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也表达了期望兄弟团聚, 家人幸福之意。除夕夜吃饺子有交子更新之意。古代把铜钱放到饺子里, 谁吃到包有铜钱的饺子谁交财运。留下偶数个饺子代表“年年有余”。年夜饭的菜肴比平常过节多, 取“菜多, 财多”的意思。南方人煮年糕, 以求“年年高”。过年喝酒称为“长长久久”。

从以上节日饮食来看, 中国人过节吃的不是食品, 是“吉祥如意, 幸福长久”。节日食品代表着我国善良的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每种节日食品都有它的含义, 都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西方大多宗教节日, 人们对饮食内涵不是很关心, 与中国不同。由于宗教的关系, 人们庆祝节日, 感谢上帝赐予他们食物。复活节虔诚的基督教徒用羊来祭祀, 是基督教徒的古老传统。人们吃羊肉, 熏火腿, 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人们表达对宗教的信仰还是主要通过祭祀活动来实现。圣诞节的圣诞大餐也是为了庆祝所做———庆祝耶稣的诞辰。当然, 人们在节日当天也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而他们的方式就是祷告———向耶稣祷告, 祈求耶稣保佑他生活幸福, 阿门。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感恩节, 人们在这一天团聚在一起吃感恩节晚餐。吃什么不重要, 交流感情、表达感谢是第一位的, 与食物的关系不大。

中国和西方对待节日食品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节日饮食品种丰富, 而且人们把节日食品赋予了内涵, 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所以节日食品被大家牢记, 成为节日的重要符号。西方多宗教节日, 重庆祝活动, 轻饮食, 以此表现对宗教的信仰。由于这种深刻的信仰贯穿在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价值判断中, 西方人认为是上帝赐给他们食物的信念也不难理解。中西方对节日食品的态度也反映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陈忠明, 《饮食风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年3月

[2]杨叙, 《外国习俗丛书———美国》,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年3月

[3]郭泽民, 许高渝, 《色彩斑斓的外国节日》,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姚伟钧,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研究》,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

潮汕的冬至习俗 篇7

食甜丸

冬至甜丸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才逐渐变短。

潮汕冬节丸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丸,一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于揭阳一带)。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的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箶(浅沿的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晒。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

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谢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须还要有冬节丸,人人必须食用以示一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

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团圆饭

在潮汕地区,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一家大小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顿暖暖和和的团圆饭。长辈们在冬节晚餐上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虽然都是由食物名称引申而来的谐音,却也体现出潮汕人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上坟扫墓

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而冬节气候较为干燥,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起娱乐身心作用。

冬节这天,全村人,除了以出嫁外村的“走仔”没有资格参加、或因身体不适等能力所限外,其余的人都会很积极参加到祭祖行列。到山上时,生性好玩的孩童们这一天确如“放猴归山”。几个小朋友一起捉迷藏、摸死鱼、抓特务、打游击战、采野花、过家家,使出孩童好多的“把戏”。

冬节扫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鲜蚶、柑橘等物及粿品。鲜蚶是必要的,意谓取其吉利的意义。拜墓之时,还须拜墓旁的土地爷,即所谓后土之神。祭拜仪式过后,人们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祭品中那盘鲜蚶一定要吃完,午餐前,大人未吃,一般先会关照孩童,年年如此,分给每人几粒蚌吃,分蚌的那个长辈会特别吩咐:蚌壳不要乱丢,集中放到祖公墓碑前面,越多越好,以示钱多多。

原来,在农村,蚌壳又叫“蚌壳钱”,视同古代人交易时,用贝壳作交换手段一样,演袭至今,仍有此做法。在潮州,逢年过节,好多人家都会买蚌祭祖或食用。

另外,祭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所以成为规例,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如果你不明规例,错吃了,人们会怪你不晓情理。

占卜

潮人过冬节,还常伴有占卜活动。有以冬至晴雨,预卜年关阴晴的,如民谚说:“冬节乌,年夜酥;冬节红,年夜(湿)。”意思是说,冬节如果有太阳,过年夜就要下雨;反之,则过年夜就天气很好。另外,也有人用冬节丸来占卜生男或生女。如果这一年有人家娶新媳妇,那么在天亮时祭拜完井神之后,往井里投进一粒汤丸。然后让新娶妇急忙打水,如果能够将这汤丸打上来,那么则预兆生男孩。有人则将放在筛里的汤丸每次取出两粒,一直取到最后,如果剩下一粒,则预兆生男孩。

贴甜丸

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不再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甜丸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传说有年冬至,从外地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饥寒交迫,老妇饿死了,只剩下父女两个人。父亲向人家讨了一碗冬节丸给女儿吃,但女儿却坚决不吃,要让父亲吃。推来让去,父流泪说:“女儿,为父不能养活你,眼看你忍饥受饿,不如在这里择一人家嫁了,图一口之食。”女儿也就含泪答应,两人分食了一碗冬至丸后便分手了。

冬至的习俗与活动 篇8

古代纪念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台湾民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现代民俗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和我省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传统的冬至习俗 篇9

一、呼和浩特春节垒旺火习俗现状

(一) 何谓旺火

旺火, 就是用煤炭、木柴做材料, 按照塔的形状和一定的方位垒砌而成的一个火堆。因为点火后火势很旺, 寓意家人一年红红火火、旺气冲天, 所以叫旺火。垒旺火时要先按东、西、北三个方向摆好 (南面是风口) 三块砖头, 然后将打好的片状炭块从砖头上一层层垒, 尽量压合, 在顶部用一小块炭盖顶, 整个旺火的形状就像一个小塔, 有时外面还要贴上“旺气冲天”的大红字条。中间空余用劈柴填满, 风口放豆秸、纸片等易燃物作为引火物。点火时, 先点引火物, 不够旺可以加点油, 里面的劈柴燃烧后整个炭块也逐渐燃烧起来。

除夕之夜点燃旺火的时间一般在夜晚十一点半左右, “点旺火”有时也名“发旺火”。旺火点燃后从无数碳孔中喷出火苗, 状若浮图, 既御寒, 又壮观。当午夜0点时, 谁家的旺火燃的最旺, 就象征此家今年红火兴旺。孩子们可以走街串巷评论旺火大小, 也有人围着旺火正、反各转三圈, 拿着红腰带边转边在火上烤, 希望从旺火中获得一年的旺气, 以图全家平安健康, 心想事成。

(二) 呼和浩特垒旺火习俗

在呼和浩特地区, 除夕夜垒旺火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传统。过去不论是市区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商贩, 还是周边农村广大普通的家庭, 腊月二十八或者二十九都要垒一个旺火在除夕夜里点燃。当新年的钟声敲响, 走过呼市的大街小巷, 几乎全部是大大小小的旺火堆。有些家庭即使经济条件不好, 也会用木柴代替煤炭垒旺火。农村有垒的大旺火, 村民会汇集在一起, 共同转村里的旺火, 人们路过路边的旺火堆也会烤旺火。《呼和浩特市郊区志》第四编社会志第一章民族风俗中载:“腊月三十日夜晚 (除夕) , 垒旺火、守岁 (也叫熬年) , 通宵不眠, 串门玩耍 (跑大年) 。”

二、垒旺火习俗的起源

(一) 先民对火的崇拜

关于旺火习俗民间有两个传说, 一说孙猴子打碎八卦炉, 碎片落入人间引发灾难, 托塔天王用“玲珑宝塔”吸进烈火和浓烟, 但是当人们吸入小宝塔散发出的气味后感觉神清气爽。因此以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人们就会用木材等材料垒成宝塔形状点燃, 愿来年身体健康, 生意兴旺等。另外一传说就是因灶王爷状告人间无故抛米洒面, 玉帝差九头鸟降灾。真武神仙不忍人间生灵涂炭, 告之人们除夕之夜点燃柏叶旺火与燃放鞭炮, 把九头鸟逼走。后来人们为了避邪和纪念真武, 利用自己的煤资源在春节和元宵节点起旺火, 以图吉利。

传统的除夕垒旺火习俗还是符合古代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原始初民对日、月、火等一些自然现象都怀有深深的崇拜。这一观念沿袭下来, 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式。北方的冬天寒冷异常, 当先民制定了一年周期中在除夕晚上狂欢时当地就地取材, 烧一堆煤炭, 在漆黑的夜里状若白昼, 又源于人们希望生活美满的愿望取名“旺火”。火具有某种超自然力量与功用, 因此人们对其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崇拜。

(二) 现实的需要

事实上旺火习俗更多的也有现实需要的原因。北方冬季气候寒冷, 木材匮乏, 但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挖掘出来, 先民发现它可以燃烧, 相应地可以做饭、取暖。垒旺火习俗最初来源于山西, 山西朔州盛产煤炭, 宋仁宗时, 炭块代替了木材, 煤炭也渗入到先民的民俗风情之中。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 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 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 名曰旺火。”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冬季寒冷异常, 所以这一民俗在此流传至今。

旺火的雏形是篝火, 垒旺火的材料最开始是松枝、竹枝或其它树枝, 有的地区烧的是植物秸秆或是干的牛马等大型动物粪便, 现在几乎都用煤炭。所以说任何传统都是在不断变革的, 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除夕之夜的旺火不论是出于对火的崇拜还是现实需要, 都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与对族群文化的认同。

三、传统与现代的搏弈

(一) 传统在现代的弊端

红火热闹是中国年的特色, 在现代社会, 传统民俗离我们渐行渐远之时, 继承发扬民俗传统变得十分重要。但是, 旺火习俗由于个别单位与个体的过度铺张和行为不当, 而有成为陋习之忧。一, 破坏了城市路面。二, 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垒旺火用的是质量最好的精煤, 平均一堆旺火用煤量大约1吨。三, 空气污染。据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大年初一的空气质量是呼和浩特市全年最差的。四, 造成火灾隐患。在露天燃烧的旺火, 经风一吹火星四溅, 若遇到可燃物, 易酿成火灾。

现代思想的冲击与转变使人们知道很多垒旺火的弊端, 即使政府一再宣传移风易俗、建设节约型社会、甚至下令禁燃旺火, 但是根据对市民的采访得知, 市民认为这是传统, 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 坚信这对新的一年是有好处的。

(二) 传统与现代的搏弈

现代社会不论各种思潮如何冲击与交汇, 每种思潮都离不开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传统保留在现代人的言行与记忆中, 经过反复应用影响某一地区及社会成员, 它是存在于现在的过去的一部分, 是“活着的过去”。相对于现代开拓和成长, 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是现代的资源。有传统的更新与现代的拓展现代性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动力。

没有任何东西固守不变, 民俗亦是如此。据统计, 五塔寺后街与大东街是玉泉区两条传统气息浓厚的街道, 传统商业业态浓厚。五塔寺后街36家商家, 其中12家垒有旺火;大东街是一条古玩街, 28家商店有10家垒有旺火。数量的减少说明传统并不是那么无坚不摧。社会结构在变, 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变, 民俗主体在变, 民俗主体的心态也在变, 所以民俗传统也不得不跟着社会而变化。因此, “传统的发明”、民俗的变异两者都是必然的社会现象。“传统的发明”对我们的启发就是文化传统一直是在变异之中, 就像民俗传承中必然发生民俗变异一样。

结语

传统民俗如何在呼和浩特这个新与旧、传统与当代的都市中获取平衡, 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一种传统力量的民俗, 它会作用于民众群体, 流行自己的民俗惯习。事实上对于像垒旺火这类传统民俗, 不能因为传承不当而成为陋习。

社会发展都市也在高速发展, 举行民俗的空间地点逐渐狭窄。在传承传统民俗时, 应有科学的态度, 使其符合现代文明发展的方向。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 “民俗的教化、规范、维系等功能, 使民俗传统不断得到复制、更新和强化, 即使随着社会发展了, 在新的技术和知识面前, 一些民俗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民俗的核心观念还会以新的表征呈现出来。”所以说形式改变了不一定就是内涵也改变了, 例如使用环保仿真型旺火新产品, 把煤炭用一种新型能源替代和乐而不为呢?这样传统民俗才能在现代时空更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树杰.何谓传统--读《传统的发明》[J].百色学院学报, 第24卷 (1) .

[2]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J].天津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

[3]宣炳善.关于“传统的发明”与“伪民俗”[J].民间文化论坛, 2011.

[4]http://tieba.baidu.com/p/1065721348.

冬至的饮食习俗 篇10

冬至习俗吃冬酿酒

冬至吃冬酿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旧时的苏州冬酿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冬至习俗吃羊肉

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高峰。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冬至里羊肉馆一天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冬至习俗吃冬至团

苏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团”。冬至团又称“稻窠团”,用糯米粉加馅料做成,馅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赠送亲友。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冬至习俗吃馄饨

老苏州人吃的却是馄饨,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觉得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苏州人冬至夜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让世界变得神清气爽、更加美好。

虽然后来历法变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开始了,但这冬至“过年”的习俗传承了下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苏州冬至习俗。

拜冬

苏州在宋朝时就形成了过冬至夜的习俗,那时候,家家都要祭拜祖先,小辈还要穿上新衣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贺冬”或“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大年一样,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祭祀、拜冬的习俗已经淡出了苏州人的生活,但一顿丰富的冬至夜饭是必不可少的。

吃冬至夜饭

在苏州传统民俗中,冬至夜媳妇必须回婆家吃冬至夜饭,家家挂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辈还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年一样,所以称“冬至大如年”。

“团圆饭”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鸡鸭鱼肉,都要换上雅名,其中蛋饺叫“元宝”,肉圆叫“团圆”,粉条叫“金链条”,黄豆芽叫“如意菜”,鱼叫“吃有余”等等,每个菜都渗透着喜气。

吃酱方

到了冬至时就得吃酱方。所谓“方”,方肉,大肉也,无方不成肉。这酱方好不好,关键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烂程度。主料是五花肉,采用腌、煮、焖、蒸等烹饪方法而成。这酱方肥肉爽滑不腻,瘦肉香而滋润,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满口余香。

冬至的习俗之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冬至是严冬季节,人们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经过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狗肉羊肉等都作为冬至节令食品。而伴随着冬至食俗,还有很多汉族民间传说。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此俗由来已久。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在南宋时,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也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

河南人在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称为吃“捏冻耳朵”。这也有传说: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而且混身发热,头上冒汗,于是称赞冬至吃狗肉真好。狗肉性热,冬天吃了确能暖身壮阳。从此在汉族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狗肉羊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在冬至至大寒的节令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补益身体,以求来年精神抖擞身强体壮。

上一篇:成功的班级活动应具备哪些要素下一篇:导游经验交流导游人员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