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2024-04-15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精选8篇)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1

成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人员:

课题负责人:崔海渡 胡增峰

成员:张宽柱 严晓春 陆荣波

孙 志 严广元 余广武 葛丽娜

由何集中心小学自己申请并承担研究的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学会批准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课题编号56),该课题于2011年4月申请该课题,2011年12月获得市教科所审查批准,2012年2月举行了开题仪式。前后经过进一年多的潜心行动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一、确立课题行动研究的背景

(一)当地留守学生的现状

随着农民外出打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迟到、早退、打架、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做作业等,不少人还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委托监护人职责不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留守学生”由祖辈或亲属照管,少数“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顾。而委托监护人往往不甚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责,把对“留守学生”的监管仅仅停留在生活照顾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辅导方面基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

2.家庭关爱少、情感缺失。调查表明,80%以上打工的父母每年仅回家一次。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偏少,造成留守在家的孩子因缺少亲人关爱而在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父母离开孩子时间越长,孩子年龄越小,造成“关爱缺乏”就越明显,在孩子人生中留下的阴影越深。

3.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由于一些“留守学生”跟随祖父母生活,学习基本无人照管,怕苦怕难,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4.个别留守儿童人格有明显缺陷。一是性格较孤僻。“留守学生”平时与人交往较少,“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突出,孤独,离群,自我封闭。二是心理不健全,他们胆子较小,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上课时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三是乱花钱。“留守学生”的祖辈和父母大多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其比较任性,花钱无计划。监护人对他们大多是百依百顺,给孩子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未能有效整合。首先学校教育不能主动地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形成有效的整合,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同步。其次,由于父母在外、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失调,家庭也无法承担好教育的责任,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学生”疏于管理。家庭未能在课外取得较好的监管作用,也缺乏与学校的联系,故而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其三,社会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的教育不够,不良影响也还存在。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式,研究分析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形成的原因。

2、文献研究法:研读教育学心理学及留守儿童教育等相关理论知识,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跟本课题类似的课题研究现状、成果和趋势,进行记录、整理、研究。

3、案例研究和个体研究法。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典型案例或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典型个体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总结新的经验,或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及至新的研究课题。

4、行动研究法。通过留守儿童之家、心理辅导教师以及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设计不同的教育训练方式,并通过反思交流进行提炼,探索有效的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调查。

2、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1)、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心理、生理方面的因素);(2)、客观因素的分析(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的影响、社会因素等)

3、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1)、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3)、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品德习惯。

4、全面分析、总结各阶段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形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月)准备阶段。

形成开题报告,组织开题。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制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调查表》,进行初步调查,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整理。

第二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0月)实施阶段。

针对第一阶段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典型案例和典型个体,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并利用这些策略或方法来矫正留守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反复讨论,反思交流,通过实践来形成正确的理论经验。

第三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总结验收阶段。

全面分析、总结各阶段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申请课题验收。

四、课题行动研究的过程及途径

课题组成员在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开展了很多补救教育的辅导活动,真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效果明显的教育活动,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广泛深入调查,分析问题及成因

学校每学期初对“留守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全面掌握家长姓名、家长的打地址、联系电话、留守的临时监护人的情况、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及地址和联系电话、“留守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情况。建立“留守学生”的专项档案,指定由各班主任负责管理,学校备案。要求班主任对此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这些隔代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表现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调查建档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五个大的方面。

(1)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基本情况调查:①父母双方在外打工情况;③父母在外打工的地域分布情况;④父母在外打工回家频率情况。

(2)留守学生基本情况调查:①留守学生对父母外出打工态度调查;②留守学生生活状况调查;③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状况调查;④留守学生学习状况调查;⑤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⑥留守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⑦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对比状况调查。

(3)学校教师调查:主要调查教师对留守学生现状及已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效果。

(4)家庭调查。主要调查外出务工家长及留守学生的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学生成长所持的态度、监护方法、教育方法以及与子女亲子关系亲疏程度。

(5)社会调查。主要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建议。

2、分步实施

为使留守学生的教育不留“死角”,课题组很慎重地把不同状况的留守学生,分别落实给任课老师、班主任、生活辅导教师,并进行经常的教育管理。校长、德育副校长、班主任负责全校或全班心理、思想道德水平、行为习惯偏差相对较大的学生。

3、广泛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为使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性教育活动,主要有:

(1)成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我们于2012年初成立了留守学生心理辅导室,并开展了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留守学生座谈会、留守学生专题教育活动、留守学生家长会等系列活动,为留守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真正地改变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我校开展了“留守学生”自立教育活动。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留守学生”中的优秀典型现身说法,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让他们明白:虽然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亲情,但这正是养成独立个性,自立自强的好机会,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健康成长;教育他们理解和支持父母的工作,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用勤奋的学习和良好的学习成绩向他们汇报。

(2)设立留守学生亲情热线,为他们和父母的心灵沟通铺设通道。鉴于留守学生的家中电话不多,缺乏与父母的沟通,我们开通了留守学生亲情热线电话。让学生能与家长及时交流学习,生活情况。“留守学生”在校期间若遇到棘手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与自己的父母取得联系,征求意见,寻求帮助时,可向学校申请给父母打电话。学校有专人负责亲情电话的管理,学生每次打电话的事因均由专人负责登记备查。开始是使用座机,几个月后由于使用不过来,我们便向留守学生的家长公布了班主任的手机号,这样,亲情热线的开通,极大地拉近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

(3)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及代理家长会,宣传正确的家教理念。课题组每个学期都要召开一次留守学生的家长会。在开学初,召开监护人会,教给这些监护人正确的家教理念:不溺爱孩子、严格要求、不乱给零花钱、监督学习等;在农忙时及寒假之前,趁打工的家长回家,把他们叫到学校,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他们沟通共同教育孩子的办法。每个学期,老师要给打工的家长写一封信,提醒他们,不要光顾挣钱,而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

(4)与校园伙伴进行结对活动,感受友情的帮助。在进行了关爱留守学生的宣传活动之后,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为每个留守的孩子找到了一个成长伙伴。这些成长伙伴,多是留守学生同年级的优秀学生,他们与留守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学习上给予帮扶、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召开关爱“留守学生”主题班会。每个班级召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同时也激励“留守学生”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活动中,有不少学生听了“留守学生”的发言后都被他们顽强的意志感动的热泪盈眶;也有不少“留守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思想上进了,学习主动了,性格开朗了。

(6)、定期开展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我们将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对其心理健康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咨询工作。为此,课题组专门开通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如校长热线、教师热线,通过联络及时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他们随时保持心灵沟通。另外,课题组成员还多次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到学生家里看望学生,同他们进行心灵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在此次的行动研究历程中,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探索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总结出矫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有效模式,找到了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效果。

(一)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明显好转

经过课题组的教育转化,我校90%以上的留守学生在课题研究前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有很多留守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他们总是争先恐后,积极为班级争取荣誉;以前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控能力差,常有违规、违纪现象也得到了基本扼制,学生之间的吵架明显少于过去,课题实施以来,我校留守学生一个都没有出现过违法行为。据统计的相关数据得知,在所有留守儿童中,有80%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经常联系,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写作业的占85%,玩和其他的占15%。说话时带过脏话的情况明显减少,每天睡前洗脚的占80%,偶尔不洗的占16%,经常不洗的只占4%。在帮家里人做家务经常做的占75%,偶尔做的占20%,没做过的占5%。

(二)留守学生的不良性格得到了有效矫正

我校留守学生在课题研究前所表现出来的孤僻、任性、暴躁等不良性格得到了有效的矫正。他们与家长、同学、教师交流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亲和度明显增强,有心事、遇困难和挫折时比以前更爱找同学和老师帮助。

(三)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升

在学习上,通过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有80%以上的留守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足,习惯好;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大幅提高。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游的占75%;学习成绩较差占25%。平时的作业中能较认真完成的占80%;有时不能完成的占20%。上课听讲时,能认真听讲的占85%;不能够认真听讲占15%。其中张歆妍同学在2011年10月“龙门书店杯”蚌埠市小学生作文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崔萍萍、崔伟康、郭俊杰同学在2012年4月举行的“龙年话龙魂,传承华夏文明”中小学生征文比赛中荣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崔萍萍同学在“建设幸福中国”小学生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奖等。

(四)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明显得到改变

经过课题组持之以恒的心理辅导,我校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厌学情绪得以有效控制;持逆反心理的学生人数较以前有很大幅度的降低;学生孤僻、闭锁等心理障碍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五)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1、课题研究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参研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相关资料,参加了多次各种形式的培训,进行了多次的教育实践和总结提炼,已掌握了一套教育、矫正、转化这类学生的有效方法,全面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2、课题研究加快了我校教育科研的步伐,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这样说,在进行这个课题研究之前,教师们总觉得教育科研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东西,不是我们一般教师能做的事。但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绝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投身教育科研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3、形成了一批成果性论文。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在《固镇教研》等刊物发表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教学论文,到目前为止共发表研究论文10多篇,如《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直在行动》(余广武)、《关爱留守儿童 应充分发挥少先队作用》(陆荣波)、《关爱留守儿童——让心理咨询走进孩子心中》(严晓春)、《建好“留守儿童之家” 爱农民工子女》(胡增峰、陆荣波)、《关爱留守儿童案例分析》(严广元)等。学校课题组正准备以此为契机,拟定论文集,为该课题增添风彩,丰富内容。此外,我校还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案例及学科渗透的优秀教案,每次课题研究活动都现场拍照并文字记录并编订成册,形成资料,这些原始资料是我校课题组积累的宝贵财富,可以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六)、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为使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学生能受到教育,得到发展,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性教育活动。我们于2012年初成立了留守学生心理辅导室,并开展了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留守学生座谈会、留守学生专题教育活动、留守学生家长会等系列活动,为留守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真正地改变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两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臵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图书阅览活动,问题娱乐活动;积极与乡关工委联系,开展了留守儿童的爱心捐助活动等。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留守儿童分别在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升学考试捷报频传,收到实效。

(七)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课题组通过以点带面将研究成果及时地应用于学校其它学生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后续效果:近年来,我校学生的思想稳定,学风浓厚,校风日上,我校的各项质量评估在全县均占前列。其它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六、研究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在进行留守学生问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亲情的缺失无法替代

虽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尽力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来挽救和弥补留守学生的情感缺失问题,但父母的爱等亲情是无法替代的。我们在课题研究初期的调查中发现了孩子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是迫切的,年龄越小越迫切,如相当部分孩子在“你最需要父母为你做什么?”的问卷中,他们的回答是:“希望父母能带我到公园玩”“陪我学习”“陪我一起看电视”等等。这些都反映了父母亲情的不可替代性。

2.社会如网吧泛滥等不良影响消除不力

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方面,作为学校教育而言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需要包括公、检、法等全社会教育力量的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即我们在对留守学生管理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由学校“单干”的现象,较难(或教师精力有限)和家庭、社会进行协调沟通,难形成教育网络。

七、政策和建议

1.提高社会各界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度

社会、政府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为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地政府和学校要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办学形式,由学校来多承担一些监管责任与义务,让留守学生得到应有的管理照顾与关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学生”的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学生”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

2.努力减少留守学生数量

留守学生最需要最渴望的就是亲情的抚慰,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情感关爱都无法从本质上真正取代亲情。要想使留守学生不再受渴求亲情抚慰的煎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父母不再远离家乡去打工。因此,政府要做好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让农民在自己的家乡,做好土地这篇文章,让他们通过种植、养植、加工也能发家;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吸引农民工返乡打工,减少留守学生的数量。

3.建立健全留守孩教育长效激励机制

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学校的通力配合、共同参与。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搭好教育平台,使“留守学生”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呵护。

八、课题研究的几点回顾和反思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市、县、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重视,特别是得到固镇教研室郭德书主任的亲自指导,同时也得力于中心校行政领导从人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课题组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我们深知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逐步完善:

1、本课题要求课题研究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组成员显然达不到,导致有的论文质量不高,发表和获奖的论文不够多。

2、由于研究成员大多为班主任,且承担了较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对留守学生的跟踪研究上难以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效果。

3、社会转型时期许多负面因素的不利影响,并非家庭、学校能彻底解决改变得了的,也影响了课题的深入研究,所以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协作才能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为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2

监护是一种法定义务,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理应承担起这一神圣职责。但是, 由于种种条件制约, 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入外地, 无奈与未成年人短期或长期分离, 形成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 而将监护责任擅自处置, 甚至出现留守儿童无监护状态。严格意义上的监护包括法定监护、委托监护、指定监护, 而本文所称的广义上的监护, 还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托管。

一、当前留守儿童监护状况存在的问题

据课题组在太和县对留守儿童监护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有五种形式:1.单亲监护, 即由父母中的一方对留守儿进行监护, 一般是由母亲来监护, 这种类型占全部调查样本的53%。2.祖辈监护, 即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方式, 约占36%。3.亲友监护, 即由亲戚、朋友、邻居、老师来监护的方式, 约占7%。4.同辈监护, 即由儿童的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来监护的方式, 约占2%。5.自我监护, 即儿童自己管理自己, 这种情况较少, 约占1%一般是年龄较大的儿童。

这些特殊的监护形态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监护能力不足, 监护质量下降, 监护效果较差

首先, 在单亲监护中, 父母一方外出, 自然会导致父爱或母爱缺位, 父亲或母亲教育缺失。由于单亲外出, 家庭中的生产劳动、家务劳动落在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人身上, 造成监护能力、教育能力下降。其次, 在祖辈监护中, 存在的问题更多。负责监护的祖辈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 他们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 繁琐的家务劳动, 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好留守儿童。这些祖辈大多都是文盲、教育盲, 无力教育孩子。同时, 祖辈往往采用溺爱甚至放纵的监管方式, 对不良行为宽容、放任, 甚至包庇纵容, 导致孩子变得娇惯、任性、自私冷漠,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再次, 在亲友监护中, 监护人一般对物质上较为关心, 但对习惯的养成、心理、精神上的关注不够, 或者心理上有顾虑, 认为如果管得太严, 怕孩子告诉父母, 父母会心疼, 反而得罪了亲朋好友。另外, 孩子和这些监护人也不交心, 遇到问题也不沟通, 导致监护形同虚设。最后, 在同辈监护中弊端更多。同辈监护的哥哥、姐姐们一般都是未成年人, 他们的是非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样需要引导, 更别论照顾弟妹了。

(二) 委托监护职责不明确, 容易产生纠纷

由于农民的法律文化意识薄弱, 人们往往把监护简单地理解为看管、照应。按照法律规定,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在于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将监护义务托付他人时, 不能明确委托监护职责, 因而, 在祖辈监护、亲友监护和同辈监护形态下, 都存在监护职责不明的现象, 一旦发生被监护人的权利被害或者被监护人侵权行为, 这种不具有法定形式的委托监护人往往将责任一推了之。如安徽省某县一托管于姑姑家的留守儿童在暑期溺水死亡, 其父母与姑姑为承担责任发生纠纷, 大打出手, 造成严重后果。

(三) 监护方式经常变化, 使留守儿童产生安全缺失感

由于种种原因, 留守儿童的监护形态在单亲监护、祖辈监护、亲友监护和同辈监护方式中更替, 甚至在同种方式中频繁更换监护人, 如单亲监护中, 父或母轮流出去打工, 祖辈监护中因为祖辈去世而更换监护人, 亲友监护中因上辈亲属、朋友需长期外出而更换监护人的, 或者由于留守儿童个人的因素而要求更换监护人的。课题组调查显示, 在350个被访谈的留守儿童中, 有35%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更换过监护人, 其中, 93人曾跟两个监护人生活过, 占27%, 35人曾跟三个监护人生活过, 占10%。有的甚至更换过5个监护人。监护人的更换, 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也很大, 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适应、了解新监护人。另外, 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动荡, 也使他们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缺失感, 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和精神负担, 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四) 逆向的监护, 使留守儿童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责任

调查发现, 虽然大部分的监护者能够给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但是, 由于一些监护人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等原因, 他们不但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 相反, 留守儿童在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等方面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监护人, 这实际上变成了逆向的监护。比如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患有肺病、哮喘、胃病等, 到了冬天就容易犯病, 照顾老人的重担大部分落在留守儿童肩上。留守儿童生活的逆向监护不但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大的负担, 而且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替代父母照顾老人的生活, 在很小的年纪就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和义务, 这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都不利。

二、造成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是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民外出打工谋生, 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 但大部分打工者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000至1500元之间, 而城市的消费水平高, 如果子女在城市上学, 还要交高昂的借读费, 这种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很多学龄子女只能是留守儿童。在外出打工与子女监护之间产生矛盾时, 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另外, 打工者主要从事买卖蔬菜、水果、鱼、肉、面食和其他小商品生意。他们工作时间超长, 绝大多数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 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管理和教育孩子, 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 这也是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 法律规定不完善是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当前, 我国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有很多, 但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这些特殊主体权益保护的规定很少, 或者即使有规定, 但不够细致, 缺乏可操作性。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就造成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 这种分割状态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又规定:“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在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这样, 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就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但是由于教育体制始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这对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群体的产生起着“催生剂”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家法制建设、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税费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这使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环境和背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而很难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三) 政策不合理、可行性不强也是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1. 对农村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流动权利的限制。

相关政策规定, 流动儿童常住户口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外流, 如1998年, 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出台政策, 要求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教育要以流出地为主, 公立学校为主。流动儿童中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 应当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对携带有流动儿童者, 应查询其户籍所在地有无监护子女上学的条件, 公安机关应积极予以配合。

2. 对流动儿童教育收费的不平等。

相关政策规定, 流动儿童符合在本地就读条件的, 由其父母持户籍所在地基层人民政府出具的该儿童少年及其父母的户籍证明、其父母的身份证、在本地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证明材料向暂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 (镇) 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上述主管部门同意后, 为其开具“借读证”。流动儿童少年可持借读证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 到暂住地附近学校联系借读, 经学校同意方可入学;流动儿童在本地公办中小学借读, 学校可按照有关规定向其收取借读费和杂费。这些政策对农村打工者子女的留守决策起着极大的作用。

3. 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中考、高考等制度的不合理性。

1998年, 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出台政策, 要求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教育要以流出地为主, 公立学校为主。中考、高考制度又与户籍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农民工子女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在城市打工的农民, 无法承担子女在普通学校入学的高昂费用, 而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 无法解决升学考试, 儿童只能被留在原籍上学、考试, 这些无疑都加剧了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产生。

三、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策略

在2008年初的安徽省人代会上, 一些人大代表不约而同提出了“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被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列为当年的重点建议认真办理。近一年来, 省人大综合运用代表建议、人大调研、监督办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为400万留守儿童的明天带来了希望。如建议成立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执法力度, 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权益等。课题组经调研后认为, 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

(一) 深化家庭教育观念, 强化父母的监护责任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 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 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引导和教育。因此, 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妨与代理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进行交流, 要求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在家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监督, 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 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 心理疏导。各乡镇应该建立家长学校,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委托监护人更新教育理念。同时, 加强对监护人的监督, 我国现有立法对监护人职责缺乏明确规定, 而且未规定监护人侵犯被监护人利益的行为将受到何种惩罚。村委会和居民委员会也应主动监督监护人的监护行为, 并在监护人侵犯被监护人合法利益时及时向人民法院提出变更监护人的申请[2]。总之,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 强化父母的监护责任, 剥夺不合格监护人的监护资格, 也可以借鉴国外做法, 依法赋予司法机关对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追究权[3]。

(二) 学校应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爱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监护的缺失, 学校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渠道。首先, 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 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辍学现象的发生。其次,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 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 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时监控, 出现问题及时疏导;学校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给留守儿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再次, 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 召开监护人座谈会, 提高他们的素质, 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 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如肥西县紫蓬镇中心学校校长张立胜, 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 共同探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最终把关爱工作的思路确定为:落实留守儿童代管家长, 抓帮扶, 促成长。学校通过开展“我与老师心灵对话”、“把思念写进日记”、“家校联谊见面会”等活动架起留守儿童、父母、老师、代管家长沟通的桥梁[4]。最后, 学校要开设家长课堂, 定期对留守儿童父母、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 向他们传授正确的、先进的养育观、教育观, 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三) 政府要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和制度,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来保障这些孩子能够与家长在一起

1. 当前应制定、修改和完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规条例, 废除不利于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款, 细化和明确具体的处罚办法, 增强其可操作性。

《义务教育法》制定至今已20年, 社会的变革, 经济的发展, 教育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使《义务教育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它所涉及的政府拨款、教育集资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此必须修改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以使广大的留守儿童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 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也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 而且还被一些政策性规章所排斥, 现行《义务教育法》在制定时没能预见这一问题, 因此建议增加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家庭经济困难等弱势群体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做出法律规定, 明确城市政府对进城打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具体法律责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做法, 如美国在《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 凡是适龄儿童, 不管需要就学的儿童其父母是公民还是非公民, 是长期居留者还是短期访问者, 是持留学生身份的还是持访问学者身份的, 或者是持工作签证的外国劳工, 甚至包括非法居留者, 任何学校不得拒绝入学。

2. 制定、调整、落实有利于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与措施。

政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着力调整、制定、落实有利于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比如公安部门要研究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给农民工以市民待遇, 农民工也应该像城市下岗职工一样, 在税收、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教学方面享有优惠政策。教育部门要研究怎样使农村孩子能够在城市获得同样的基础教育, 积极探索非正规教育形式, 满足边远、贫困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 使幼小的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尤其是加强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安徽省已有3000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卫生部门要研究如何确保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有同样的卫生保健服务。民政部门要研究进城后的孩子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等。另外, 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促使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回流”, 这应该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出路。

(四) 发动社会力量, 争取更多支持

从社会方面看, 主要是运用社会力量来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 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留守儿童的保护工作。如肥东县一些农村学校少先队组织, 开展了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安徽省妇联已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组建一批志愿者队伍, 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共享蓝天”行动。目前, 在安徽省人大的督办和协调下, 全省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一个“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正逐步形成。

摘要:目前,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问题严重, 主要表现在监护能力不足, 监护质量下降, 监护效果较差, 委托监护职责不明, 监护方式经常变化, 逆向监护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法律规定不完善, 政策不合理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解决对策, 即深化家庭教育观念, 强化父母监护责任;学校应给予他们特别关爱;政府应制定法律制度, 探索建立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长效机制;发动社会力量, 争取更多支持, 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白龙.安徽人大综合运用监督手段, 关爱400万留守儿童[N].人民日报, 200917.

[2]牟静, 田天.关爱留守儿童健全监护体制[J].南北桥, 2008 (, 3) .

[3]周凯.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 记肥西县人大代表张立胜[N].安徽人大工作通讯, 200918.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3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心理问题 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特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组织团队进行了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目前比较集中的问题核心,并就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及所反映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针对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忠义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展开的,学生总人数72人,其中留守儿童13人,占到总人数的18.1%。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留守儿童支持父母外出打工,且能正确看待此问题,当遇到困难或有心事时,都能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同学求助,平时在家帮家长做家务、学习等都能合理安排时间,且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实现梦想,改变经济现状及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但是还是有部分小学生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沟通能力欠缺;在学校和老师接触时间少,加上其性格上较羞涩,表达能力不足;而隔代的爷爷奶奶由于年龄的差距,心理沟通困难,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基于以上原因,小学生性格变得较孤僻,较同龄的其他儿童相比,往往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少自信心,心理素质差。即使学校对此采取很多措施,比如成立“亲情直通车”定期和外地家人通电话,取得一定成效,但调查显示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1]。因为心理问题将直接对孩子的未来学习生活及成长成才造成严重影响。家人和老师的关爱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部分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我们社会实践的同学对他们进行了特殊的照顾和关爱,同时让家长配合,给予孩子们关心和温暖。经过短短几天的磨合,他们的自信心大为增加,能够更专心的学习,同学关系有所好转。但是由于老师的局限性,部分学生表现出消极的现象。他们不爱做体育活动,不爱与同学交流,但是在其他同学的热情邀请下他们也会去一起玩耍。

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学校老师的教导,家长的交流不仅使其心理素质提高很多,学习成绩也相应提高很多。得到这个可喜的结果后,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调查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的儿童发现,这一部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做家务和忙爷爷奶奶种地上;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思念父母上课经常开小差。从上面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儿童家人外出打工对一部分子女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这部分亲情的缺失不能得到抚慰,很可能不能得到健康成长[2]。

二.解决农村学小学生亲情缺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缓解农村孩子亲情缺失的问题

要解决农村儿童亲情缺失的问题,首先应减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劳务方式,使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一定的帮扶政策和宣传引导也至关重要。

政府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将一些大型的企业引进本土。如果家乡附近有大型的工厂或企业,并且薪资待遇与外出打工不相上下,使得农民愿意就近务工,而无须背井离乡,可以大大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使得亲情缺失状况从根源上解除[3]。

政府对常年服务于城市发展建设,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在其孩子的上学问题上,能给予一定的帮扶和补助金,使得一部分孩子可以随父母进入城市读书。既解决亲情缺失问题,同时还让孩子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使得把孩子培养成为栋梁之才更进一步。同时,政府、学校与家长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补助金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定期检查农村儿童补助金的发放情况,并利用寒假时间对特殊农村儿童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政府在对“关爱农村儿童”的宣传工作上要加强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儿童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各企业单位和各高校加入到关爱农村儿童的爱心活动中来。一方面支持农村学校建设,让孩子们在家乡就可以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待遇;另一方面对于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孩子,也要让周围师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尤其是要引导城市学生,不要因为农村来的学生的方言和穿着等对他们歧视和嘲讽,这样很容易造成农村学生自卑和自闭,甚至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念头,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2.农村学校成立相应管理机制

学校是学生长期学习的地方,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和管理尤为重要。因此,针对农村孩子亲情缺失问题,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办法。

(1)加强对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针对农村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指导和治疗,避免心理问题因为长期得不到关注而出现严重后果。

(2)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农村的孩子之所以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原因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领域,没有所见,自然也就不会有所感和所悟。如果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们走出去,深入社会去了解和体会,相信孩子们会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

(3)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让学生接受现状,避免因为自己生在农村而产生不平衡心理,从而自暴自弃;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坚强和自立,让他们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和境遇;再次让他们懂得感恩,感谢父母远赴外乡辛苦打拼的抚育,感谢学习老师的辛勤教诲,感谢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nlc202309010139

(4)针对当前农村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的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农村孩子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5)定期举办老师培训活动,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吸引大学生来校就职。知识的新奇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美妙,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分散他们对于父母的思念的注意力和减轻家庭带来的压力的困扰。

(6)营造关爱小学生的氛围。学校以群众路线学习,整治“四风”问题为契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班内学生中,老师要充当起父母的角色滋润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让其感觉到父母就在他们身边。

(7)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视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随时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并在社会中广泛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形成关爱的工作合力,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也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8)从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引导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要求教师作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施以更多的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留意每个学生的的心理变化,进行有关心理健康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父母及家庭责任不容忽视

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是他们成长的泥土和堡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整个成长路上的守护神。家庭和父母的关爱任何人无法取代。因此,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能像花儿一样茁壮成长,散发迷人芬芳,家长将任重而道远[5]。

(1)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经济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

(2)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由于农村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不是很善于言谈,最初的联系可以由教师引导,慢慢转化为相互联系,最后转变为家长主动联系学校和老师了解孩子情况。

(3)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临时监护人除了要关注孩子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外,要更多的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关心关爱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我们社会的责任。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因此农村小学生的亲情缺失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希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为我们的农村小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孙文敏,吴庆兴.试论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才智.2012(30)

[2]胡会丽,陈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3]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132-133

[4]杨会芹,张波,郭雪萍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6):97-101

[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167(5):82-83。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2015-JSJYYB-175,项目名称为:教师及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本文通信作者:崔乘幸)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4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有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存在,这是客观事实。而今,学生的问题行为也随着社会形式有所变化。特别是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严峻就业形势之下,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英才教育”之风盛行。老师讲课只针对优秀生。而根据我们高都农村中学优秀生少,差生较多等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以爱施教,培优、补差、抓中,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以人为本,承认差异,着眼未来”的办学理念。我们物理和英语两个不相近的文理学科,本着共同分析探讨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通过对学生思想的转化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和以课外为补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学习的动力和内因,达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化,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而提出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做人教育也放在课内。

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小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使教学内容的落实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从全体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也应该考虑到问题学生的行为的设计。

而英语在农村中学是最难的学科,同时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逐渐呈现其特有的价值。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全面推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际,针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旨在寻找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困境及根源,从而采取合理对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堂活动交际化、课外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格局,这是我们着眼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突出体现围绕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

两学科标准都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方面提出了要求,并且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这都需要老师使用各种方法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对待问题学生,如果达到如上标准必须分析问题原因,找到解决的对策。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提出了“课中放松,心理调试”,意思就是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培养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对“课内放松”阶段我一般用在创设好的情境引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实际我们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及时的进行心理调试,来激活学生思维。为了延续我们的课堂心理建构成果,我们提出了“室内外实践”,使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同化和升华。

二、课题实验理论依据

1.情感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说:“教化就是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就是形成并确保这样一种心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让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本人的动机。

2.在英语教学中,“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心智活动的正迁移作用。其模式的形成是多种理论学说交互渗透的时代产物。

3.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视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作为课程内容,这就使学生““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得到实现,为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4.学生行为问题的成因有其多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行为问题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现行教育心理学中将这一转化过程划分为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

惯差。此项课题重点研究行为问题学生的成因,以及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1.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1)家庭是学生性格形成的第一条件。凡是健康成长的学生都有一个和美、健全、氛围良好的家庭,而问题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残损家庭的戕害。家庭从观念、道德、心理、处世态度、修养等多方面对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产生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成材的后天因素之一。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成材和性格形成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教育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传统的应试教育促使学校更多地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和成绩的提高,往往忽视或者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传统道德的教育,放松了学生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教育,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也有所懈怠和轻视。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就产生了许多思想扭曲,行为乖张,个人主义,离经叛道的问题畸形儿。

集体氛围的熏陶。心理学认为,优良的学生群体是养成学生良好个性和成材的必要环境(“孟母三迁”)。这里主要指学校的各类集体的影响。师生关系、教师态度、教师性格的影响。温馨、融洽、和谐,亲如父母,严似师长的师生关系可以酝酿优良的集体氛围,问题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获得的认同度就更广,个性的转化就迅速而有效。学校教育决定了学生是否成材成人。

(3)社会影响:

受当地地理及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影响。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对子女的教育就抓得较紧,伤害就少。而经济落后地区,文化意识淡薄,子女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受教育的程度低,出现问题学生的概率相应就高得多。现代文明的进程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的生活生存条件以极大的改善,又给人们的思想精神拓展无穷的空间,其负面作用也体现出来。网络的普及使精华与糟粕一拥而入,电子游戏吸引学生乐不思蜀留恋往返,尤其是现代娱乐工具使各种成人娱乐难避未成年人和学生,而学生抵御能力十分有限,问题学生的出现就不难解释了。除此而外,条件优越家庭学生的养尊处优与贫困学生的食不果腹形成鲜明对比,也给问题学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4)主观意志:

还有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学生个人在不同时候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其感知外

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4)通过对学生问题行为形成原因的研究,帮助教师收集教育题材,用贴切的真实的例子来感化他们,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5)探求出解决学生问题行为心理问题的方法措施,以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学生问题行为。

4.处理原则

具体来说,在对待以上存在问题,我们以“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 的模式创造乐观、团结、向上、勤奋、学习风气浓郁的集体,让学生有学习是一种享受的感觉,问题学生就相对较少,而且有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

(1)真心爱护、消除对立。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学生最难得到信任、最缺乏爱。要消除问题学生的对立情绪,只有真诚的关心爱护问题学生,尊重、理解、信任问题学生,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和勇气。

(2)正面教育、长善救失。对问题学生只能心疼不能头疼,要坚持正面教育;要发现其“闪光点”,并创造机会和条件,让问题学生展示和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其品尝成功的愉悦,再给予表扬、激励,促使其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3)因人施教、循循善诱。不同的问题学生成因不同,只有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方能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这就必须深入了解其特点和缺点。教育者更应抓住每一次偶然的契机,因势利导,以取得最佳效果。

(4)反复教育,防止反复。自信心是指学习者具有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学习者能够学习采取主动的态度,如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怕犯错误,有错就改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注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安全感”主要是指以成就感为依据的,只有在学生认为自己取得了进步,有一定的成就时,学生就会有安全感、有自信心。让学生有成就感的最佳方式、就是对学生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变这种压力为学习的动力。

(二)利用“课中放松,心理调试”模式,在物理课主阵地,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普遍培养

1.树立理想,激发兴趣

“没有理想的学习,犹如在黑暗中远征。”达尔文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25岁就发明了“相对论”,骆宾王七岁就能赋诗——伟人、从小就立下鸿鹄大

5.排除学习中的不良情绪

初中生正值花季少年,如果在灰色心境下学习,会给孩子一种消极、颓废的感受。“课中放松,心理调试”模式能放松压力,屏弃不良心理,使注意力集中,从而积极影响学习,使他们有美的心境和得到学习的快乐。

情绪是心理的表现。保持愉悦的情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许多不良情绪的影响,排除干扰学习的不良情绪的方法是:

转化法:用赏识的语言。鼓励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信任去增加学生的自信。

转移法:用朝气蓬勃的思绪把学生的心灵打开,用恰当的类比、形象的演示、巧妙的活动诱导学生进入探索知识的领域,消极情绪就会被遗忘。

(三)通过“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养成学习习惯 1.室内外并重

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功能项目和话题确定不同的语境,并根据语境的需要设计各种实践课。室内、室外两种语境实践教学共同配合,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达到实用、提高的目的。

(1)“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语言动作、手势等形体语言和音乐等进行情景教学;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教室进行一定布局,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活动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的积极性;第三、创办英语活动室。活动室的布置要充满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并且建立多媒体现代化电教设备于室内,便于教师合理使用。(2)“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对于一些较难在室内创设语境话题和功能项目的教学内容,创设“室外语境”,寓教于乐,寓语言学习和体验于自然生活中。让学生自制卡片,卡片用英文写上祝福、吉祥的话,赠送亲朋好友和师长。收集与该节目有关的英文背景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庆祝活动;将成果装订成册或集中展览,丰富校园生活。

2.课内外并举。内容以教材为本,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如适当向课外延伸,从而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陈延芹为组员;并且对课题组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并在开学初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法、对象和实施步骤。

2008年12月下旬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我校领导和物理组、英语教师代表参加了报告会,观摩、研讨了张建彩、赵丽华老师的课,两位教师的观摩课得到领导及教师的充分肯定。

课题组组长巩星做了开题报告,报告对课题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针对当前形式进行现状分析,肯定了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课题组领导小组沈自疆主任针对课题进行了理论方面的讲座。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加强了理论学习,教研组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一次理论讲座和理论学习。课题组每周一次围绕物理非智力因素以及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开课、评课。实验小组成员在实验班举办观摩课;结合课题的要求,安排实验小组成员就课题的内容每学期定期上交优秀教案、案例分析、论文和学期课题小结一篇。

组织实验班学生开展书法展、手抄报展、物理制作、物理兴趣小组、口语测试、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听力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室内语境和室外语境相结合,构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物理以及数学、英语组的其它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成为市级课题组成员,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大。每次的期末考试,实验班的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的成绩,经过了近两年的探索、研究,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能力比两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本课题实施的时间为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性阶段(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1.确定课题组成员: 组

长:巩星 副组长:赵丽华

课题组成员:董新萍、张建彩、陈延芹等。

2.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和贯彻物理的高效课堂和初中英语“语境教学”模式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3.探索初中“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尝试“室内外并重,课内外并举”,设计“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实验课型,购买相应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和建立多功能电教化教研活动室,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案。周期为半年。

第二阶段:验证性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

总结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注重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和技能”,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进一步改进“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和“课内外并举”的教学模式,确定实验课型和课外活动形式,并定期开展各种研讨、听课、评课和竞赛活动。周期为一学期。

第三阶段:深化和展示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月)

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课题管理规范,认真总结经验,由几个试验班推广到全校。周期为半年。

七、研究结论(一)自我评价

1.通过构建高效课堂,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模式,以情商促智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抑制了学生的问题行为。

三个学期来,我校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实施新课改带来的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学生好学会学。实验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新意识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当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体会、解题方法、电脑作品、手工作品等成果展示在老师面前时,总让老师们感到惊喜和欣慰。物理学习兴趣和成绩有很大提高,也养成了探究学习的习惯。“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模式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文化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堂教学是进行“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主阵地,该实验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活动途径,创设真实语境,突出实践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充分展示了图像、动画、0

实验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逐渐形成了课程意识,为创造性教学提供平台和依据。在课题实验中,实验教师视野开阔了,开掘课程资源和开发建设课程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已不再是课程的从属者和教材的简单传授者,已变成课程的主体。他们不再单纯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进行课程教育和课程建设。

(二)实验成果:

1.各实验班教师每学期编写特色教案、撰写案例分析,共计30余篇有关论文。并在开学初装订成册,学生进行了书法,手抄报,英语阅读,朗读,英语听力赛、讲故事等竞赛活动。教学成绩大有提高。实验班级对比班级及格率和优秀率高出10%以上。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对学生的行为问题行为通过全面和个体教育找到了根源得到了解决。

课题组也得到学校乃至区教育部门的称赞。并获得一系列成绩:赵丽华、陈延芹、董新萍

张建彩所任教的实验班每学期都获一等奖,巩星、张建彩获罗庄区优秀教师称号。巩星得到了市级优秀成绩奖。课题组成员有4人得到区级优秀成绩奖,巩星和张建彩都参加了区讲课比赛并分别得1、2等奖,巩星教学案例获区一等奖和市二等奖,电化教学优质课获区一等奖、市三等奖。赵丽华发表了《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动力之我见》论文。陈延芹发表了《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张建彩的国家课程子课题结题,赵丽华的同类区级课题《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结题。赵丽华参加了山东出版社主编的“英语(新目标)配套练习”的编写。张建彩制作了教具获区一等奖,其论文省二等奖一篇、市一等奖一篇、区二等奖一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成绩居全区前列。

2.实验三个学期以来,实验班的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的成绩,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前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

3.通过教学开放周,课题组着力塑造我校教师风采,围绕课题举行教学比武赛,为学校培养带动后起之秀。也为今后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和应用能力,适应时代挑战垫定了基础。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课题组其它教师也积极参与课改和课题的研究,成为区级课题组成员,使课题进一步扩大。学会了分析研究,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课题初步形成课题的统筹管理,课题组成员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使全校物理和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5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一中 李云瑞

一、内容提要: 研究的目的: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培养健康个性,预防、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促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研究的内容:

1、对某中学(系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2、某中学学生不健康心理现状;

3、某中学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4、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研究的方法:

观察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个别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及价值:

1、能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健康心理的成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动员各方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矫正。

3、教师自身教研能力有所提升。我撰写的教学案例《公开课上的偶然事件引发的思考》发表于《金陵陶研》;1 篇论文获2008年省教育学会三等奖;2 篇教育案例分别获2009年南京市教育学会一、三等奖;一项个人课题通过区第二期“个人课题”立项。

二、课题界定:

1、“农村初中学生”。指在农村中学就读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存在一些不健康心理。

2、“心理健康教育”。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当代健康概念已突破了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局限,健康包括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可理解为:①无心理疾病(没有心理障碍),无心理或行为异常情形。②具有积极心理状态,指人们能经常保持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努力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发展状态。

三、课题的政策、理论依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新课标的要求。《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主体教育理论。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人本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6、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主要部分。

四、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训练,让学生正确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抑制冲动。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预防和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促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的心理障碍。

3、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的心理素养、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转变教子的观念,不断地提高孩子对环境的辨识和适应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过程:

课题采用下列研究方法:

1、观察研究法。了解不健康心理的学生数量、心理状况以及研究前后的变化。

2、调查研究法。了解不健康心理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了解其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不健康心理学生进行了解,制定措施,实施教育,观察结果,探索规律。

4、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课题奠定理论基础;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我先后采取和问卷调查、个案研究、个别访谈等方式,同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收集信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理论,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引导对策,制定出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对某中学(系农村中学)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为确保调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初

一、初

二、初三的学生164人进行问卷式调查。问卷采用书面指导语,并对个别不理解的题目进行讲解。当堂发放问卷,当堂收回。对全部有效问卷,采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身体感觉(对身体状况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43份)表明农村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倾向,学生的身体状况生理因素表现较好的有119 人,占83.2%。低年级好于高年级,尤其是女生,调查中还反映出一些不良倾向,如61人占42.6%的学生感觉视力在逐渐下降,有12人占8.39%的学生失眠或做恶梦。

2、学习兴趣和方法。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43份)表明,92人占64.3%的学生学习兴趣较高。102人占71.3%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认为没什么学习方法,只是“跟着感觉走”。

3、人际关系。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43份)表明农村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良好占90%,这些人都能感到在父母的关心中。同时女生与父母的关系整体上比男生要好一些。调查中还发现有一家长打骂学生的现象较严重。

本调查所得到的中学生与同学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说明广大中学生与同龄人相处能力较强。与同学关系相比较,师生关系令人担优,调查表明70%的学生认为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5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敢在老师面前表明自己的想法。41%的学生认为老师一点也不了解自己,10.5%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是敌对关系。这些不排除学生认识上的误差,但也反映出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4、价值观念。调查表明,农村中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念,在有效问卷(143份)中,有78.1%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有47.2%的人认为将来能为祖国做出贡献。但36%的学生认为“社会因素”决定他们未来的事业是否成功。

5、对学校的看法。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43份)表明学校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学校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活动。有57.2%的学生认为学校管得太严,心情不能放松;62%的学生认为一进学校就感到紧张有余。50.1%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活动太少,课余生活不丰富。

(二)、某中学(系农村中学)农村初中学生不健康心理: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一定不健康心理。这些学生年龄小,由于地域的文化局限、家长文化水平、教育条件的局限,呈现胆量小、见识少、能力弱、陌生感强等特点。我通过个别访谈、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如下表现:

1、骄傲自负心理: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好,或长期担任班干部,或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或自恃父母有钱有权而骄蛮无理等。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和外在的条件,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又没有继续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2、自卑孤僻心理: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3、贪图享受心理: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

4、过分依赖心理: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往往容易造成流生。

5、任性自私心理: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6、虚荣妒忌心理:有的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对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总是心存忌妒。

7、盲目从众心理: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等。

(三)、某中学(系农村中学)农村初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1、生理上的原因: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2、心理的原因:随着学生生理变化,“成人感”出现,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感”,总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师长在他们心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情绪比较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在兴趣和愿望上常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感情上较封闭,不愿对别人敞开心扉。

3、环境的原因: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条件有利与否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在家庭里,父母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物质文化条件、人际关系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一个幸福美满且教育方法得当的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良好作用,反之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其次,在学校的教育环境里,如果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一味抓教育质量,教师的不当言行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最后,在社会的环境里,许多社会变化必然会影响家庭、学校、学生个人,不健康影视传媒、电子游戏、敲诈勒索、封建迷信等各种腐朽思想也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四)、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健全的个性。根据对农村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从以下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学校要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组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设置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利用广播站,宣传栏开展健康宣传;定期召开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会等。

2、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及歧视、嘲讽、挖苦学生,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a 实施尊重激励策略,让学生亲其师。教师要尊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信心、积极性,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进取心得到了激发,师生之间关系更融洽。

b 实施赞美激励策略,让学生信其道。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长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育者不要吝啬了对学生的赞美,要努力让每一句话都充满积极的、肯定的、赞美性的字眼和语气,积极寻求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的一面,不失时机的加以赞美,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

c 实施关爱激励策略,让学生受其教。

3、班级要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有计划地为班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他们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辅导;积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书刊、在黑板报上开辟心理教育专栏,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

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在班内推行班干竞选、学生代表制等民主治班措施;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建设优秀班集体,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对班级问题和同学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动学生共同管理班级;宣传班级好人好事;开展“无批评日”活动;举办“我能行”演讲赛;班级“天天有歌声”活动等。

以榜样力量感染学生。用同龄人的群体效应影响学生,宣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兰花之星”的光荣事迹,感染学生;通过班干部的模范言行来影响同学,共同树立良好的班风。

4、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体验到心理困惑,有待于父母抚慰。倘若缺乏这种感情爱抚,幼小的心灵就会忧伤,被孤独感笼罩,易形成孤僻的个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心理障碍就潜伏下来,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无法正确克服,甚至走上邪路。现在有的农村家长还未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

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首先,要重视每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

其次,学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渠道,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再次,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商定、采取措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最后,班主任还可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重视社会教育功能。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视野,增长他们社会经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另外,积极营造社会、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可通过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请当地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员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我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引导对策,制定出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如下:

1、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近一年来,不少学生进步较大,对学业的态度有了转变,学习较为刻苦认真,成绩也逐步提高。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端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动员各方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矫正。近一年来,不少学生有明显进步,特别是有了一定的是非、纪律观念,有了明确的人生态度和目标追求,能遵守校纪校规,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成绩也有提高。

3、开展家访工作,利用家校联系,举办家长培训。不少家长明确了家庭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得到了更新,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意识得到加强。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要正确对待农村初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但也不能夸大中学生存在的心理不适应问题,不能把中学生由于青春期而出现的正常身心变化和各种适应性反应与心理问题混淆对待,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评价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2、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是很稳定。教育者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完成“社会化”进程中,端正人生态度,学会排除烦恼,不安和困惑,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不断走向成功。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6

雷波县汶水初级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孙世东 农村留守儿童即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由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致使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剧增。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 2290.45 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群体特别是留守儿童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关注的力度不断加大,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学习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只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为他们的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农村留守儿童本应得到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以掌握各种学习与生活技能,形成健康的心理。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其父母进城务工了,造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孤儿”,这极易造成他们胆小、自卑、不合群、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1.认知偏差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种认知偏差首先表现在生活中的消极心态上。相较于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容易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件,把目前的不利状态归结于自己的原因并进一步泛化。如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是因为不喜欢自己,老师上课没喊到回答问题也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等。这种认知偏差其次表现在价值偏差上,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部分儿童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学习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2.情绪消极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即祖辈监护、父亲或母亲监护、亲戚或邻居监护、哥哥或姐姐监护。这就决定了他们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国外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亲属抚养经历会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和患抑郁症风险;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国内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并且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3.行为障碍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41.13%,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他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他们往往不服管教,违反校规,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甚至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缺乏安全感,除了使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外,还容易导致他们产生逆反行为,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由于缺乏亲情关注,留守儿童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缺乏体验爱和施予爱的能力,难以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因此,他们又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性情古怪、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与发展的能力降低等。4.人格障碍

研究发现,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与约束,55.5%的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人格障碍。从类型上说,留守儿童的人格障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攻击型的人格,表现为情绪自控力差、好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一种是畏缩型人格,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与人交往等。从具体特点上来说,由于家庭环境的改变,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以下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淡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5.人际关系障碍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经历对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不良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人际关系障碍。具体表现为对人冷漠,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退缩畏惧、自卑孤独或目中无人,常常游离于群体之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冷漠性和攻击性,女孩多封闭自己,男孩多挑衅他人,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在与成人的交往中,留守儿童大多不爱说话,关系不够融洽。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研究指出,早期没有形成依恋关系的儿童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6.适应障碍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的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表现之一就是他们更倾向于对事件的结果做外归因,这表明他们更容易受到留守情境的影响。另有研究显示,30%左右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适应障碍所致。留守儿童的适应障碍还表现在学习方面。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会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因素可以为个体提供实际的心理帮助和情感的依赖,对于儿童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正是缺少了这种关乎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持源。1.学校心理教育资源的匮乏

留守儿童一般出现在农村或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一是无相关心理援助机构或心理教师。教育经费短缺致使众多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即使建立起来,其硬件与软件条件也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心理教师”是政教处、教导处的教师或政治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对留守儿童所发挥的心理支持的效果甚微。二是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没有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农村学校关注更多的是升学率,因为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甚至有些学校会放弃对他们的管教。对于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学校,由于在该区域内普遍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仅限于每学期的1-2次心理讲座,较少从学校或教师层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或情感需求予以关注。

2.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情的缺失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时间父母亲情的缺失,这种缺失引起的“心理留守”的消极效应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情感的满足是其健康成长的关键。所有情感之中,父母亲情是最基本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更多地选择由祖辈或亲戚代为“看管”,亲子双方接触与沟通的时间有限,代为“看管”的暂时监护人难以替代留守儿童情感的寄托或需求。作为祖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迈加之代际的隔阂,充其量是一种“长辈溺爱”;作为亲戚,本身无直接的“教育”责任,再加上考虑到儿童“寄人篱下”的感觉,亲戚的“教育”尺度很难把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外合住和无人监管的儿童,这部分儿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上比较独立,而且较为自由,要么会培养出儿童的独立性,要么就会出现学习、生活上无人过问的情形。无论何种形式的“生活”,留守儿童始终处于家庭教育的边缘,缺乏父母情感的关爱。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抚慰与关怀,往往表现出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一旦形成了不良心理,之后的家庭教育也失去了“及时性。3.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并未深切到实处

首先,乡镇政府没有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出现了乡镇政府教育责任逐步弱化的局面,大多采取撒手不管的策略,较少过问学校的事情,学校提出的需要乡镇政府解决的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如农村学校周围的网吧,对于缺少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成为了潜在或即在的隐患。职能部门“推”和“拖”的应付难以净化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助长了部分缺少自律的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发展。其次,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多停留于口号。一般来说,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与心理发展较为关注,也号召学校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对于学校实际操作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却较难落实,如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心理教师的配备、相关管理人员的报酬等。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教育部门的实际工作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三、预防与干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家

庭和社会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1.学校应当肩负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重任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登记清楚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建立家访和家校交流会制度,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培训。家访是学校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家访要考虑连续性和阶段性,以保证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及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教育提供依据。此外,学校还要定期邀请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参加家校交流会议,向他们宣讲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以保证学校与家长、监护人经常联系,以便准确而及时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

同时,学校还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进行化解。引导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一种现实,并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教育他们应该学会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勇敢面对、积极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种良好的心理弹性也会减弱父母外出打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应当建立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因为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时更多地倾向于向同龄人寻求支持和帮助。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可以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也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启发。2.家庭应当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重任

父母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父母应当知道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完全代替的。对留守儿童来说,长时间与父亲、母亲或双亲分离,生活在缺少父母中一方的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甚至寄养家庭中,长此以往,他们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母疼爱而自己却没有,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调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就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而且负性情绪一旦膨胀,就会内化为问题行为。因此,一方面,父母要尽量减少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比例,确保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位而且最好是母亲在身边教育和照顾子女。因为当母亲外出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

内”家庭模式被打破,家中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身上,这使得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教育子女,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于严厉和干涉,而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父母要抽空利用电话、书信或互联网等方式及时导和关爱孩子,了解孩子心灵的渴望,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尽可能让孩子体验亲情归属和父母的关爱,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监护人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补偿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情感。依恋是个体与他人间形成的亲密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生命全程依恋观和多重依恋观认为,依恋对象不仅包括主要的照顾者,还包括其他的亲人、同伴、恋人和配偶等,与他人建立的这些依恋关系会影响个体生命历程中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质量与生活品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依恋质量显著高于对其他对象的依恋质量。国外研究发现,更换看护者、寄养方式等会改变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质量。父母表达关爱受时空条件的影响,容易造成亲子之间的心理隔阂,让留守儿童慢慢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这就要求监护人要加以补偿,但现实中的监护人往往难以做到。祖辈监护人虽说尽心尽力,但毕竟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他们大多对孩子“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父辈监护人一般是亲戚或朋友,他们由于忙于自身生计,通常对寄养的孩子采取“物质加放任”的方式;同辈监护人因为缺乏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父爱和母爱,他们一般对留守儿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因此,监护人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与其父母和学校进行联系以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依恋需求。3.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社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当作系统工程来抓。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它是当今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我们的接班人与建设者的健康快乐成长。在理论上,要把这些问题从制度、法律层面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在实践中,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把它当作社会系统工程来抓。教育、文化、宣传、农业、公安、民政等各个部门要明确区分责任,妇联、共青团等社会组织要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政府应当杜绝社会不良现象,净化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儿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 篇7

留守儿童是一群尚未成年的子女, 他们过早地远离父母, 或者独自生活, 或者寄宿亲戚家庭生活, 或者跟祖父母生活,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教育, 导致亲情缺失, 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比较脆弱。于是, 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如, 情绪消极、任性、冷漠、内向、孤独、悲观消极、厌学、逃学等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还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因此, 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 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环境, 这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在留守儿童中常见的突出问题

1. 安全问题频出

由于长期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和父母的安全意识教育, 留守儿童的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溺水等安全事故问题频频发生。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形成极大的威胁, 对农村教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冲击, 给社会安定稳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2. 心理发育异常

儿童阶段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心理发育和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 再加上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等因素, 无法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此,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如, 性格内向、自闭、压抑、悲观消极等情绪。

3. 学习状况不佳

农村留守儿童多是隔代抚养, 他们的临时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而无法进行学习方面的辅导, 因此, 导致许多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最后走上辍学道路, 或者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等等现象。

4. 行为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弱化, 对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同时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容易出现道德滑坡等状况。

二、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1. 家庭功能失调或错位

由于父母长期忙碌在外打工而极少回家, 留守儿童一般托付给临时监护人, 这就使得留守儿童家庭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导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功能大大减弱。

2. 临时监护人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

留守儿童一般比较常见的是由祖辈来临时代管, 因为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祖辈在学习辅导上对孩子也无能为力, 意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祖辈对孩子的行为也极少过问, 因此给孩子一种放任自由的感觉, 这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发育。

3. 扭曲价值观的影响

目前, 很多人看不到市场经济的长远利益, 加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这些信息片面错误地影响了孩子们及其家长的价值观, 他们认为辛苦念书, 到头来还是打工, 没有“铁饭碗”, 还不如早些打工赚钱。

4. 现代传媒工具的渗透

目前现代传媒技术不断发展, 这些传媒工具也逐渐影响了农村的生活, 农村孩子由于缺乏正规的活动场所, 他们整天沉溺于游戏、上网等而容易产生厌学现象。另外, 由于现代传媒工具渗透性极强, 少数低级趣味庸俗不堪的作用,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不断地渗透给孩子们,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三、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有效的监管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 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需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教育格局, 实现“三结合”的教育优化模式。

1.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但他们必须认识到他们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不能以耽误孩子的教育为代价。父母平时必须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比如, 可以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跟孩子联系,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把教育内容及时融入其中, 随时解决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问题。有条件的家长尽量让孩子跟随自己在打工地就读, 让孩子能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同时也便于孩子接受亲情教育, 这对健全孩子的人格,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具有重大的影响。

2. 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 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有必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组,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加强和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 便于及时有效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教师应发挥优势, 言传身教, 做好教书育人的天职。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正确地引导留守儿童的生活向校外延伸, 以丰富儿童的校外生活,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陷。

3. 发挥社会的积极作用

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政府应该从法律上、制度上给予更加完善的机制和监管。留守儿童出现冷漠、自闭、消极等性格障碍,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自身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关注而引起的。因此, 社会各界应竭尽所能地帮助留守儿童, 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 让留守儿童尽量到父母工作所在地和父母团聚, 享受暂时的天伦之乐, 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同时社会各机关组织也要尽量挖掘教育资源, 以“结对子”“代理妈妈”等形式帮助和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兴林.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审视和管教构思[J].科技导刊, 2010 (8) :185-186.

[2]韩菲伊, 吴支奎.行为偏差:农村留守儿童失范问题探析[J].教育实践和研究, 2010 (9) :4-7.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现状及对策初探 篇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急剧转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然使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或成为流动儿童或成为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学生,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学生。

在全面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潮流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造性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和主导性目标。然而当前,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上的严重缺位使其已日益凸现为社会、学校的大问题,由于学生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的滞后或缺位严重制约学校教育主导性目标的归位。

一、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三年级为例,现有学生1320人,其中812名学生家长在外打工,留守学生比率占到61.5%。据调查,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有三种情况: 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10%)。他们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一切顺其自然,顺其发展。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让给了孩子自己,根本就谈不上家庭教育。对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学生来说,他们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大。已有的研究表明留守学生易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性格内向,柔弱无助,不开朗;自卑闭锁,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寂寞空虚等。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留守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而如何有效地开展好这些对象的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这是摆在留守家庭学生相对集中的农村中学面前的崭新课题。

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学生某些性格缺陷的形成,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从而导致他们出现某些方面行为的偏差。

农村留守学生性格缺陷的主要表现有:

1.孤僻内向,不合群。留守学生缺少与他人沟通的渠道,与他人有较大的隔阂,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互动,自封现象严重。由于家庭缺少正常的监护人或根本没有监护人,学校与家庭无法正常沟通,社会上又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表面上他们跟正常的孩子无异,但在内心深处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大多时间里都表现出精神不振,情绪抑郁悲观,性情浮躁等不良的状态,心理发展处于亚健康状态,课堂内外沉默寡言,甚至故意把自己与他人隔开。

2. 唯我独尊,性情急躁,易冲动。留守学生的代管人,由于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和教育方法,对留守学生只是一味地溺爱,一味地呵护,物质上一味地满足,在其他方面没有严格要求,久而久之他们心中就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自负高傲。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匮乏,感情很脆弱,经受不了一点点打击、挫折,常为小事发脾气,在课堂内外碰到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导致心理失衡,与其他师生情绪对立严重,甚至于做出一些异乎寻常的举动来。

3.不思进取,人生理想不明,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家长长年外出,平时缺少及时有效的督促和正确的引导,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这就使留守生处于一种“自然”或“半自然”的成长状态,脱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使他们容易产生了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或根本就没有学习目标和理想,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成绩每况愈下,厌学、弃学现象严重。

4.道德缺失,言行出格。由于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他们亲情观不够完善,对父母缺少理解,父母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影响没有了,缺少良好道德形成的环境和过程,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人和事的判断又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他们道德品行较差,常常会做出不文明、没道德的行为举止来,而且还自以为是,任何劝告、教育都不易接受。

5.任性自私,我行我素。由于缺少家长有力的监管和约束,这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待人接物固执、偏见、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理解、宽容待人;重个人利益而轻他人或集体利益,组织纪律观念淡泊,常有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出现违法行为,产生严重后果。

二、应对策略初探

留守学生作为学校学生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一个特殊的构成部分。他们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关注对象。我们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探究,对留守学生德育工作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1、高度重视,构建管理机制。

我校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专门成立留守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管理工作会议,积极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建立详实的留守学生管理档案和亲情联系制度,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联系与交流;学生之间开展“同学手拉手,共同一起走”等互助活动;形成了全员参与、多位一体的留守学生管理网络。

2、攻心为上,注重情感投入。

首先,倡导教师对留守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留守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与老师相处,他们可以通过老师的陪伴和支持,以缓解父母双方或是一方离开后带来的孤独感受。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使其感受到外界的温暖,提高自我情感体验和满意度,从而积极面对困难,克服孤独感。

其次,学校通过对留守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祖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校、家乡的历史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等,积极锻造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热情,支撑起他们为班争光、为校争光的精神支柱,达到为了学校、班级的荣誉和利益,而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目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学生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

第三,教师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睡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学生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第四,每学期班主任要求留守学生向家长、结对志愿者、帮扶教师各写一封汇报信,以此增进父母对子女,结对志愿者对结对学生的了解。留守学生较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孤独感的产生将影响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发展。因此我们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留守学生的主观支持,父母尤其是母亲应该经常通过电话,通信或是隔一段时间回家探望等手段与孩子进行尽可能多的沟通,了解孩子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满意程度,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未被父母抛弃而受到尊重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以此来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各班召开留守学生家长和留守学生交流会,科任教师及相关帮扶人员参加,让教师、家长、学生直接对话,多沟通,为留守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而健康的环境。

3、有的放矢,矫正心理偏差。

留守家庭学生因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造成性格任性、放纵、随意,有些甚至思想比较封闭,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爱心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集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对他们及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挫折感、困惑感、失落感等教育,有效预防和矫正他们的心理偏差,驱除心理障碍;同事对他们进行生理知识和青春期心理知识教育及性知识教育,可有效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及道德评价能力,克服或减少逆反和对抗心理,增强抵制不良思想影响和侵蚀的能力,从而增强自控能力。

4、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活动。

首先,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党员积极开展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对留守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主动利用外界帮助的能力,减少学生的孤独感。

其次,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针对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如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让留守学生能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开设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充分发挥班、团组织作用,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教师同时还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上一篇:百货清仓大甩卖经典广告词下一篇:幼儿园学期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