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2024-04-18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通用14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岗位多的地区是上海。薪酬的地区是厦门。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上海[96个]、北京[80个]、广州[37个]、南京[34个]、西安[30个]、深圳[29个]、杭州[25个]、武汉[24个]、成都[21个]、天津[18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厦门[5232元]、惠州[4999元]、北京[4677元]、上海[4549元]、江门[4004元]、深圳[3973元]、广州[3950元]、苏州[3854元]、南京[3835元]、杭州[3771元]、佛山[3765元]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集光学、机械、电子、电力和计算机等学科为一体, 为自动控制、测量、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等领域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2]。要求培养对象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创新意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策略的制定必须符合此培养目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教学策略以个性化教育为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 实现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得灌输式教育逐步向探究式教育转变[3]。

2 新型教学策略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学, 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为此须建立新型教学策略, 即以知识点为核心, 脱离基于教材的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新型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授课方式和新型考核模式。

2.1 启发式授课方式

传统授课方式多采用灌输式教学, 强调老师的讲授, 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启发式授课方式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自主思维。多种教学手段包括:板书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

2.1.1 板书式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板书为媒介, 其过程依赖老师演示, 导致信息量有限, 目前已逐渐被多媒体手段取代。但是传统板书的优势在于方便控制教学进度, 且利于演示公式推导等理论知识。可在启发式授课方式下适时引入板书式教学, 例如在关键定理和重要概念的学习时, 采用合理的板书设计带领学生分层次的理清知识点, 方便疑难知识点的剖析。

2.1.2 多媒体教学

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适应了大学教学信息量巨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利用语音、图像及视频处理的相关技术, 结合计算机手段, 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且多样化地展现出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除了常规的课件演示外, 还包括与背景知识有关的视频资料和扩展知识点的论文资料等, 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起源和发展, 建立学习的动力。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在于教学进度快且过程跳跃, 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充分预习工作, 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可以结合板书式教学解决此问题。

2.1.3 网络教学

课堂上采用板书式与多媒体手段实现启发式授课方式, 课堂后可结合网络教学扩展授课地点。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和微博等手段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实现基于某个问题的讨论式讲解。

新型教学策略下, 还必须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 是学习工程技术的前提。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往往忽略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必须改变这种模式。

2.2 新型考核模式

传统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定标准。新型考核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目的, 成绩评定方式必须多元化和个性化, 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拟采用如下成绩计算公式:

总成绩=20%×平时成绩+20%×综合素质面试成绩+60%闭卷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反应学生的课堂表现, 包括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是在一对一的面试方式下的综合素质评定。目的是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综合素质面试中可设置启发式问题, 检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新型考核模式既保留了传统闭卷考试的优点, 又有利于检验启发式授课方式的效果。考核总成绩不仅体现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还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论

为了实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宽口径和厚基础的要求, 必须采取启发式授课方式和新型考核模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利用板书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达到多元化教学手段, 以个性化考核方式体现综合素质评价。

摘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传统教学策略不能满足该目标下的培养方式, 应建立启发式授课方式和新型考核模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以合理的考核方式体现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教学策略,启发式,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宋爱国, 吴涓, 崔建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 2012 (01) :41-43.

[2]杨俊, 王光明, 叶湘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 (33) :14-16.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3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72-02

一、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信息检测和控制领域有关精密机械设计及测量技术、传感器与工业参数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智能化仪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的业务培养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和主要趋势;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本专业所需的仪器设计、分析计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测控专业涉及到的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与测控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有光学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等。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知识点多,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所以办学特色侧重于精密仪器及机械。

二、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建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教育中都包括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就介绍一下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课程群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课,涉及进行仪器设计和精密机械设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仪器设计;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涉及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专业必修课,涉及进行精密测量和仪器设计的专业知识,包括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检测技术及综合性专业课精密仪器设计;第四层次为选修课,作为精密机械与仪器课程群的有益补充和深层次延伸,包括精密加工技术基础、“CAD/CAM技术”、专业前沿讲座、测控专业创新性设计等,讲解现代设计、制造、测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讲座是本课程群建设的一大特色。

以精密仪器设计为例,在总结前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仪器设计的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通过对仪器的精度设计理论与工程设计任务分析,让学生掌握仪器主要结构参数、技术指标的设计方法,掌握仪器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同时,课程设有课内实验,包括精密导轨实验、光电检测实验、坐标测量实验等。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体系清晰、完整,群内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了很好的继承性,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深化和应用,彼此之间没有重复和疏漏,突出夯实学科基础课,强化整合专业课,并将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渗入到了各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要求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通过不占用学时的课外大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重点在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绘图、实验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采用读书报告、资料查新、自学知识点总结及PPT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学习效果汇报和交流。

三、实践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中高度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践环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85,其中实践学分为55,课内实验和独立实践占全部总学时的30%。图1所示各门课均设有课内实验,其中基础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10%,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20%;独立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工程制图、精密机械设计和精密仪器设计都有课程设计,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毕业实习。前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后者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我们建立了创新训练体系,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训练,开展暑期夏令营,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建立了大二打基础、大三做实战、大四带大三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基本模式,将毕业设计与竞赛无缝衔接,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50%以上。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使得学生在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备的教材、教案、课件、作业等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網站,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研究性、综合设计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近三年的学生考研率逐年递增,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获奖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都证明了我们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吴晔,洪占勇,等.测控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3,(1),2001:13-16.

[2]林玉池,毕玉玲,马凤鸣,等.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隋修武,杜玉红,岳建锋,谢望.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效果的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60.

[4]隋修武,桑宏强,李大鹏,张建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42-43.

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 篇4

学生毕业后可到技术学校、研究单位、生产企业、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测试技术、控制技术及精密仪器的教学、科研、应用研究、经营、管理以及质量检测与技术监督等工作..

2、专业解读: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测控技术与仪器着重于智能化仪表和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领域.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人工智能向测控技术的移植和应用的过程中,智能仪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测量仪表以智能化为先导,带动了各类仪表的智能化,这是现代仪器仪表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呈现不断的上升势头,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之一.

检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之一,检测技术不仅为工业自动化提供正确的信息,而且是科学研究中寻找规律的重要手段.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将主要表现在传感器水平的提高、检测方法的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检测技术方向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检测技术在制造业又称无损检测,对于特种设备、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电力等行业,都离不开该专业的人才,特别是沿江经济带,好多企业都在千方百计的寻找无损检测人员.

3、就业形势:

总体来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5%以上,一些地理位置较好的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建议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举办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这样就可寻找一个高薪的工作了.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调查报告 篇5

经过寒假的搜集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就业概况大致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找到一个去年毕业的学长,他是是去年毕业的,目前读研,同学中有去富士康的,大唐的,神舟的,大企业差不多是这一类的,也听说以前的师兄师姐说有去洛阳单晶硅的,也有去了研究所,之后到中兴、华为的,其实还是要看工作之后的努力吧,我们这个专业,做电子的、仪表的、智能仪器开发、软件的一行都行,但是做哪一行都还是要付出很多再学习新东西。还在学校时候,主要还是要学扎实基础知识,另外还要多实践,尤其是如果能做出来些东西,比如设计个单片机的什么并做出来,或者自己开发个小软件什么的。这类的实践对以后择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专业概况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技术学校、研究单位、生产企业、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测试技术、控制技术及精密仪器的教学、科研、应用研究、进行嵌入式开发单片机开发软件开发硬件开发软硬件,经营、管理以及质量检测与技术监督等工作。

3.岗位需求: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面广,而且国家工业发展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工厂升级和维护离不开测控技术,总体来说,近几年来,该专业人才不会饱和,就业率比较高,而且市场更缺乏具有高尖端技术的测控技术人才

4.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a.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b.较系统地拳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c.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d.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薪资状况

该专业在刚工作的前几年并不是一个高薪专业,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资格的拥有,薪资会提高很快的.3~5年后,按照目前的薪资水平,国营和民营企业可达3000~4000元/月,外资企业可达5000~8000元/月,如果你拥有的资格特别多,每个月20000元也是能挣得到的6.公司对应聘者基本有以下要求:

1)熟悉单片机、STM32等嵌入式开发设计;

2)熟悉单片机外围接口电路,熟悉protel画图软件,绘制SCH和PCB图;

熟悉单片机技术,熟悉电子线路,对单片机硬件、软件兴趣浓厚,有经

验者优先

3)扎实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嵌入式基础,有独立的电路设计、分析与调试能力;

4)精通汇编或C语言开发,具备良好的设计习惯和规范;

5)熟悉电气制图标准,并能指导生产和解决生产中技术问题;熟练使用绘图软件;

6)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良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7)能熟练阅读英文资料。

8)应届生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大学参加过科技竞赛并获奖的学生优先。

7.个人情况分析个人就业竞争力(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短处)

个人竞争优势:随和,易相处;智力中等,成绩中上,新事物能力较强,但不一味盲从;办事有条理,善规划总结;能够适时自我反思;身体状况良好。我的性格比较阳光外向,语言能力比较好,表达能力也还可以,做事比较有激情。性格比较容易接近,有耐心,我不怕吃苦,只要能做好就行,相信自己。

存在的短处:工作经验,是与本专业的实践经验可谓没有。没有根深叶茂的人际关系网,人多的场合不擅口头交际,有时不能很好的表达的思想;知识面窄,视野局限;兴趣虽广,但也仅限于喜欢,自制力弱,没有毅力,有时容易受他人影响;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较弱。8.如何提高竞争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6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本文结合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际,对生产实习模式与实践进行探讨与分析。

1 生产实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存在很多不足,生产实习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企业的生产任务较重,担心生产实习影响他们的生产进度,另外企业对学生进厂的安全问题有所顾虑,担心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再加上生产实习经费紧张,付给企业的实习经费较低等,导致企业不十分乐意接收学生实习。

(2)按照传统实习模式进行生产实习,学生实习就只是参观,不能动手,同时学生的分组较少,每组学生较多,有时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由于生产噪音而听不清,致使学生对现场生产实习情况不能深入了解,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效果欠佳。

(3)学生对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实习期间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学生只是被动参与、被动接受。

2 生产实习改革措施

针对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现状,对本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2.1 实习内容多样化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实习内容由单一的企业参观,修改为企业参观、技术讲座、认知实习、实训、仿真实习等相结合。企业参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对相应元器件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对相关检测仪器的原理、使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技术讲座:学院邀请相关企业的工程师做有关检测、控制、虚拟仪器等方面的讲座,同时回答学生的提问,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测控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学生更清楚明白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做什么,自己以后要做什么等等。认知实习:学生走访相关的电子元器件销售市场,直观认识相应的电子元器件如各种传感器等,对相关电子元器件的构造、作用有了更好的了解。实训:学生在校内相关实训室进行集中实训,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仿真实习:目前本专业已开发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在相关网络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在相应的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2.2 虚拟仿真教学手段

本专业开发了测控虚拟实验室,可以把传统仪器的测试功能用形象逼真的面板控件形成软件模块,在计算机的协调下象实物仪器一样完成测试、处理、分析、调用、显示等任务,得到在实验室里相同的实验过程和测试结果。此虚拟测控实验室功能完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模块化设计符合测控系统的特点,将测控系统如动画般展示,枯涩难懂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解决了教学难题。

2.3 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由原来的考勤和生产实习报告转变为考勤、生产实习报告、答辩三个环节。并且生产实习报告由原来的企业参观体会,修改为企业参观体会、认知实习报告、实训报告三部分组成。企业参观体会主要根据专题报告、所摘录的技术资料、参观的内容编写,主要锻炼学生利用和组织材料的能力、驾驶文字的能力和对测控仪器生产现场和具体应用场合的认识及分析能力。认知实习报告主要编写相关元器件的参数、工作原理、用途,并配以相应的图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元器件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训报告主要编写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的实验原理、应用的实验仪器、操作方法,所设计的测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具体结构、程序编写调试过程和具体结果等,培养学生对测控系统设计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答辩:指导老师根据生产实习的内容,随机提问3—5个问题,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

3 实习效果

经过测控专业2012级学生的生产实习表明: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了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使学生对传感器设计、微机原理、精密仪器与设备等方面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对现代化企业的运作、生产工艺流程、质量保证体系等有较系统的认识,使先修课程得到验证,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的实习效率及实习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对生产实习兴趣明显提高,因此这种生产实习模式是满足测控专业生产实习目的和新形势需要的一种比较成功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晓静,郝晓飞,尹忠东,等.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4):144.

[2]于微波,卢秀和,刘俊萍.高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4(33):68-70.

[3]王可宁,王青松.测控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新探索[J].科教文汇,2010,11:33.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7

关键词 测控技术;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024-02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Scheme of Measuring & Control Specialty//Liu Yinsheng, Geng Xin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measuring & control instruments as example expounds the basis of cultivation scheme, localization and target of the specialty, organization of curricular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and incarnates eidos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cultivation scheme.

Key words measuring & control; cultivation scheme; curricular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uthor’s address Polytechnic School of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Fushun, Liaoning, 113122, China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建立在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测量与控制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现代综合性技术专业,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现代测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本专业技术向自动检测、虚拟化、网络化、自动控制方向飞速发展。

1 培养方案制订的基础

1.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从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的技术发展来看,急需有创新能力,有开发、研究现代高端仪器设备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从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产业来看,需要大批从事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生产、维护和市场销售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由于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遍及各行各业,所以社会的需求量大。该专业人才既适应从事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的开发与研究、生产制造,又适应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所以可以从事的工作层面较多,需求量大[1]。

1.2 社会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将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归纳如下。

1)素质结构方面。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意识,对市场经济规律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2)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工具性知识,了解一些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好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应用、自动控制、信号检测与处理等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智能化测控系统、总线技术、虚拟仪器设计等专业知识。

3)能力结构方面。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调试能力;运用仪器进行信号的检测与处理能力;初步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仪表与系统的设计、调试能力和一定的技术性组织管理能力;对目前国内和国际本专业常用的规范和标准化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在设计中运用。

2 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仪器仪表类唯一的一个本科专业[2],它包含调整前的多个专业。由于各高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过程不同,专业定位也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光学,有的侧重于机械,有的侧重于电子信息。

根据学院的办学层次及专业结构布局,该专业的定位:建设具有电子信息类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即以现代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电子测量和过程控制为主,兼顾仪表,保证基础,突出工程应用。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信号检测与处理、工业过程测控系统和传感器与仪表等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以微机智能化电子仪器和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专业特色,突出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

3 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围绕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控制各个信息技术分支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来确定专业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其知识结构可用图1表示[3]。知识结构总体框架体现了该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模块及相关模块对应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3.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2大部分。理论课程学时比例为65%,实践课程比例为35%。理论课程体系设有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39%)、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占32%)、专业课程(学时占19%)、选修课程(学时占10%)。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实训、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

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按照知识结构要求设立课程,有公共基础知识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知识课程、计算机应用知识课程、自动控制基础知识课程、信号检测与处理知识课程、控制系统实现知识课程、现代测控与仪器知识课程、拓展知识课程。

在实践课程体系方面,按照能力结构要求设立实践环节。实践环节设置方式做了较大改革,将原来的依附于一两门主要课程的课程设计或实训取消,集中设置2大实训环节,即专业基础实训和专业实训。专业基础实训主要是以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原理与仪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内容为基础,设计、调试、安装一个简单完整的电子装置。通过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会分析设计电路,会进行必要的参数计算,理解整个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流程,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专业实训主要是以PLC技术、测试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几门课的内容为基础,应用过程测控知识,借助PLC设备、现场总线技术、组态软件等工具,让学生设计完成一个工程实训项目。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能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控设备,进行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加深对测控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4.1 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实现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教师讲解和演示、实验同步,课程打破实验室和教室的界限,把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相应的实验技能训练穿插进行,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融合。

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相对应,即使在一门课程之内,总体方法和局部方法也不唯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灵活使用。如任务驱动法,即知识内容通过一个个典型任务展开。

4.2 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室、实验室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使用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演示运行的时候,可以方便地使用设备与环境。实验室的每台微机都与互联网相连,网上资源的获取及网上学习方便快捷。

制订培养方案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对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总结提高,使方案科学合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仪器仪表学科战略发展研究报告[R].2004,5

[2]教育部.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概论 篇8

摘要:简述仪器仪表与高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关系;简述MEMS技术与微型力学传感器;展望智能传感器与网络智能哈的应用;阐述计量科学与本专业的联系

关键词:仪器,高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MEMS技术,微型力学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网络智能化;计量科学,量子单位制。

1.仪器与高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联系

仪器是认识物质世界的工具,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测量和控制两方面。测量是为了确定量值,而控制是指在精准测量的基础上跟踪对象,传送信息,反馈状态并由此控制对象的动作。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发展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是关键,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而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所代表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作战的“战斗力”,社会生活的“物化官”,这些无一不体现仪器仪表的在各个领域中的地位。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最显著的技术特征就是“精确”。所谓精确,即信息属性完整、量值准确。仪器技术主要研究信息转换、处理、控制、传输、储存、显示与应用等技术,并达到最终获取信息的目的。所以仪器科学是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一门边缘科学。

所以,仪器科学对各种高新技术都相当敏感,并且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应用型技术。早期仪器多为机械机构,而后又逐渐引入光学技术,形成光、机一体结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也逐渐成为仪器科学中的重要部分,于是仪器设计中又不断引进先进的光学、激光技术,使得仪器向光、机、电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仪器仪表更加智能化,同时尖端现代仪器还结合了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仪器也不再是单纯的采集数据的工具,它同时兼备信号传输、信号处理以及控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测量控制与仪器技术有虚拟化、远程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各种高新技术为仪器技术提供了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使仪器技术学科交叉性与边缘学科属性的特点越来愈鲜明。

为什么把仪器科学与技术定位成信息技术,而且是信息技术中的源头技术呢?信息获取是靠一起来实现的。一条完整的信息链的构成是“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如果不能获取准确的信息,那么信息的各种处理如存储、传输等都失去了意义。因此,信息的准确获取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而仪器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的作用。

仪器仪表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测量控制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具体而言,包括:(1)技术指标不断提高(检测范围,测量精度,测量速度,环境适应度等);(2)测量单元的微型化、智能化;(3)测控范围的立体化、全球化,测量控制的系统化、网络化;(4)便携式、手持式以及适应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的仪表的大量发展。

在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思想来指导仪器仪表的设计与应用的情况下,传统仪器的结构在不断演

变并产生了新的突破。现在,仪器仪表本身的硬件和软件的界限已经模糊化了,仪器仪表设计的主要基础是它的软件,而不是传统仪器仪表的硬件,这就是所谓的“虚拟仪表”。可以说,这是一起领域内的一次革命!实际上,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化测量测试的仪器,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能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设计自己的仪器系统。另外,虚拟仪器能够与网络技术结合,将虚拟仪器实时测量的数据上传。

当然,虚拟仪器本身不完全脱离硬件。如采集的本身是以硬件作为基础。虚拟仪器只是更为强调于计算机的融合度。而且相比传统仪器,虚拟仪器在测量速度、测量精度上也有一定差距。

2.MEMS技术

那么,是什么直接决定了获取信息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测试系统精度?答案是传感器。传感器作为现代测试系统中的首要环节而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基础科学研究中,传感器具有突出地位,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都源于一种新的传感测试手段的发明。在某些极端技术领域,如超高温、超低温、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要获取大量的感官无法获取的信息,没有相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军事领域中,传感器是决定武器的性能和实战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洲际导弹惯性制导用的加速计传感器,其精度可达万分之一,保证了高精度命中能力。

MEMS技术即微电子机械,又称微机电系统。它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区别于微电子技术。在21世纪,MEMS技术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是关系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保障的战略高科技。MEMS时美国建立在半导体技术基础上的称谓,而更强调系统概念的欧洲称之为为系统,在精密机械加工方面有传统优势的日本则称之为微机械。

MEMS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的高科技研究领域,它设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如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物理科学、化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可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光通信、无线通信和生物医学等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新兴技术乃至主导技术之一。

MEMS测试技术主要包括几何量、机械量、材料特性、力学特性、热学特性、电学特性、光学特性及声学特性等参数的测试。以上参数的测试又可分别归属到两大类,即通用特性测试技术和专用特性测试技术。MEMS通用特性测试技术主要指与微结构相关的测试,主要包括几何量(如几何尺寸及三维形貌)、机械量(如运动位移、运动速度和谐振频率)、材料特性(如硬度)及力学特性、温度场分布等方面的测试。MEMS专用特性测试技术根据MEMS力学传感器、光MEMS、射频MEMS等不同功能MEMS器件的要求,重点是力学特性、电学特性、光学特性及声学特性等综合参数的测试。

在前沿传感技术中,微电子机械系统对精密测试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MEMS测试技术已经成为MEMS设计、仿真、制造以及质量控制和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MEMS具有结构尺寸小和集成度高等特点,研制精度高、简单便捷和成本低的精密测试手段已经成为MEMS发展的迫切需要。

面向微结构的MEMS通用特性测试技术按照实现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按照测试原理又可分为光学测试非光学测试。由于MEMS具有结构尺寸小、集成度高和运动频率高等特点,而非光学测试方法一般都要求在被测结构上附加相应的传感元件,这会影响微结构的完整性和机械特性,将导致不可预计的测量误差。而光学测试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灵敏度、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强的有点,可实现大视场的测量,能够很好地满足MEMS测试的要求,因此光学测试技术在MEMS测试中处于主导地位。

对MEMS的机械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振幅和频率等)进行精确的测试已经成为MEMS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采用的微机械量测试方法主要有电测法和光测法等。为机械的特征尺寸一般为毫米级乃至亚微米量级,远小于宏观机械,故微机械的动态特性很容易被测试过程所干扰。由于光学测试方法属于非接触测量,同时又具有分辨率好和精度高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微机械量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

3.简单介绍MEMS技术最早取得成功的领域——微型力学传感器

微型力学传感器是MEMS技术最早取得成功的领域。硅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力学传感特性,而且便于加工,是目前微型力学传感器的主要构成材料。微型力学传感器根据被测量,又可细分为压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惯性(角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等几类。以下简单介绍下微型压力传感器以及微型惯性传感器。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目前大多数商品化的压力传感器均有采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它是根据电容器两块电极板之间距离的变化导致的电容值的变化来测量压力变化。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它是通过检测微机械谐振梁谐振频率的变化来实现压力的测量。

而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微型压力传感器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是当前该领域的热点,其主要用于人体血管及脑内压力的监控,脉血压以及尿道、膀胱、子宫等内压力的测量,心室压力波形的检查研究和肠胃压力的短期监控等等[3]。

微型惯性传感器,包括微加速度计和微陀螺,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性质来测量物体运动情况的一类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在进行轮船、飞机、航天器和武器的导航、制导、姿态控制和惯性测量上应用性很强。与卫星导航不同,惯性传感器导航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完全通过记录自身运动情况来完成定位,而卫星导航又常常受到地理环境或人为因素的破坏、干扰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只要确定初始的位置、速度、姿态,理论上就可以记录当前的运动状态以及位置。但实际上,能够满足惯性级性能要求的微机械惯性传感器还很不成熟。除了在器件的结构、材料等方面继续努力以外,对于测试电路和封装技术等主要制约因素的深入研究也很有必要。

4.智能传感器与网络智能化

把敏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就是所谓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的概念最初是NASA在开发宇宙飞船的过程中形成的。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时,要安装大量的传感器进行科学实验,而处理如此多的有传感器所获取的信息,需要一台大型的计算机,二者在飞船上

是无法做到的,于是提出了分散处理的设想,从而产生出智能传感器。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智能传感器的设想得以实现。一般来说,智能传感器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能够进行自动补偿 2.具有自检、自诊断和自校准功能 3.具有复合敏感功能 4.具有判断、决策能力 5.具有数据存储、记忆与信息处理功能 6.具有双向通信和标准化数字输出的功能。如此,不仅有多项功能来保证高精度,而且传感器不再只是个数据源,更扮演了整个信息链中其他环节的部分角色,优化了效率。

智能传感器是传感器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硅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智能传感器功能将会更加丰富,体积更加微型化;它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使传感器具有更高级的智能化水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就开始探索将神经网络应用到智能传感器上。人工神经网络使智能传感器具有更多的潜能,对于传感器应用而言,提高其测量精度,特别是在不清楚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或其传递函数的情况下,就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神经网络主要用于智能传感器的多传感器融合、数据处理、目标识别和故障诊断等方面。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是目前国内外竞相研究的传感器前沿技术之一。网络化智能传感器融合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其实质是在智能传感器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是传感器具备自检、自校、自诊断和网络通信功能,从而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是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集成了传感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网络接口单元的新一代传感器。

应用网络接口技术是传感器能方便地接入网络,为系统的扩充和维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时传感器由单一功能、单一检测向多功能和多点检测发展,从孤立元件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从就地测量向远距离实时在线检测发展成为了可能。

而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关键技术是网络接口。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必须符合某种网络协议,是测控数据能直接入网。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软件或硬件方式将通信协议嵌入到智能化传感器已经成为可能。

5.计量科学与本专业的联系

计量科学与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专业紧密相关,更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和前沿。计量是保证仪器仪表质量,研究测试方法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量的度量,是直接体现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作用的科学。

毫无例外,每一项科技发明、每一项技术创新从论证、实验、鉴定乃至推广,验证其科学与成功的每一环节都必然需要计量测试数据,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例如,美籍华人吴健雄博士就是通过精密测量,用实验方法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验证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所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理论。

而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的一大根本。没有精确的计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就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原材料、元器件进场的监测和分析,生产加工的质量监控,到成品的检验,以及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都需要计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所以质量的管理与

效益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计量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大致了解当今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情况。

激光铯原子喷泉钟350万年不差一秒。铯原子时间频率基准复现的原子秒,其准确度比其他计量单位提高了10^6倍。这样的准确度并非没有意义。相反,比如像导弹上面安装了精密传感装置,以接受装有GPS的卫星发来的信号,但要使导弹命中率高,关键有精确的计时装置。亿分之一秒的误差就可能导致导弹3米的误差!

又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03年建成了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装置,并使我国的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准确度比国外最好的同类装置高出近10倍,误差仅为百亿分之一。这一重大成果,不仅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还为课题提供了核心器件,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当代计量学正处于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的交界处。21世纪的计量学是利用原子与原子间的物理特性及其新型量子效应和基本物理常数,建立的新型量子单位制。

例如,利用量子跃迁现象来复现计量单位,就可以从原理上消除各种宏观参数不稳定产生的影响,所复现的计量单位不再会发生缓慢飘移,计量基准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可以达到空前的高度。更重要的是,量子跃迁现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原理相同的装置重复产生,不像实物基准是特定的物体,一旦由于事故而损毁,就不可能再准确复制。如第一个使用量子计量基准的长度单位,其原理是利用86Kr原子在两个特定能级之间发生量子跃迁时所发射的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基准,准确度达到10^(-9)量级。又如秒的新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月前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去向 篇9

1.电力行业

待遇:年收入5W以上(工资,不包含其他奖金补助等收入,加上估计得这里的好几倍到好几十倍)

工作内容:具体不详,根据电站的类别(比如火力,核电等)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多见是热工方面的与计量检定方面的工作内容。

代表学校:华北电力大学……

代表企业:中核,国核,大唐,中电投,中水电,中热电……

CK234点评:电力行业作为垄断行业,暴利集团,收入自然不会低,工作内容上也不会太辛苦(相对私企),企业那么好,要进入自然也是有点难度的,就本编所知要进电厂有几个要求:1.学校好(起码211)2.能力强 3.有关系,这几个要求不是每一条都是必须的,有其先后条件,如果你学校好,能力强自然能进;如果你学习不好,能力很强,自然进不了;如果你有关系,请直接忽律前面两条。在专业技能上国企能学到知识预计不会太多。

2.仪器仪表行业

待遇:视工作经验与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单位而定,差别很大。

工作内容:次行业测控可从事三个职位,具体为研发工程师与测试工程师语结构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又可分为硬件与软件。硬件工程师主要是仪器电路开发,硬件程序的编写。软件主要是仪器配套的PC程序的编写等。测试工程师主要工作为调试研发完成的产品,找出问题,验证稳定性,准确度,EMC测试等。结构工程师主要是机械方面。

代表学校:浙大,清华……

代表企业:NI,正泰,施罗德……

CK234点评:仪器仪表行业这几年发展迅速,但受限于我国的工艺制造水平,所处产品均在国际上无影响力,对测控技术与仪器抓也来说这是比较对口的行业。对于研发来说,完全是要考时间经验来累积的,硬件工程师可能刚开始从事此行业工资不会太多一般1500到4000之间,呵呵,是不是工资差度很大?这个差度主要体现在你的单位,而单位主要看你的学习与能力。测控从事软件工程师不是太多,一般单位可能更倾向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测控从事测试工程师这一行业的还是比较多的,一般研发大公司用不上本科生。

3.销售

待遇:视能力而定,一般底薪本科生1000到2000,研究生2000到3000当然这个行业主要是拿分红,分红看能力,好的年入20W到30W。

工作内容:销售仪器仪表产品,工业控制产品等

代表学校:……(所有)

代表企业:……

CK234点评:有仪器仪表的研发就得有仪器仪表的销售,东西做的再好没人卖总是不行的,本来想把此行业放到行业二中,但是所从事工作内容差别还是比较大,况且销售也不局限于仪器仪表,因此分开讨论。销售这一行业是抬高自己收

入的最佳行业,但要看自己是不是合适这一行业,让书呆子去卖东西,恐怕不是太简单。这一行业还有一定的风险性质,高收入自然有搞风险,想必大家都明白。

4.计量检定

待遇:2000以上(不含奖金与补助)

工作内容:计量行业,主要从事四大计量,当然是四大计量中的一种。代表学校:中国计量……

代表单位:计量院,质监局及企业品保验证部门

CK234点评:算是对口行业,能进入计量院与质监局当然是好事,只是进入难度比较大,况且现在有学历抬高的趋势(找研究生), 企业的品保部门还是比较好进的,只是工资就没有上面的那么多,与测试工程师类似。

5.公务员

待遇:视地区而定

工作内容:视岗位而定

代表学校:……

代表单位:质监局,监狱,其他单位

CK234点评:这里的公务员是只招我们专业的公务员,当然你也可以报考其他不限专业的职位,质监局与监狱是我看到的招测控学生较多的两个单位,当然崎岖差别,有些省份质监局就是不招测控的。

6.建筑行业

待遇:1500以上

工作内容:不详,主要应该也是计量质检方面的内容,出差比较多

代表院校:……

代表单位:中核建设,各个造电站的行业,各种建筑公司

CK234点评:待遇不差,工作3年就能上5到6K每月,就是出差多。以上总结6个行业,欢迎广大C友补充添加,与指正。

测控专业可就业的行业是相当广泛的,谁叫我们学校里就学的广泛呢!但问题是,这些“可就业的行业”里面有多少是真正就需要测控技术与仪器这个专业的学生的!就小编个人找工作的经验来看,“可就业”行业的确不少,只不过这些“可就业”行业一般都还有有一个对口的专业,对口专业的专业能力上,就从专业的精度与深度上讲比我们这些半对口专业的学生肯定要强很多,竞争过程中自然处于下风,当然如果你足够优秀自然是可以击败对口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时就该找准方向,努力学习这一方向的知识,以在面试的时候打败这些我们“可就业”行业的对口专业学生。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现状与发展 篇10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测控与仪表技术朝着虚拟化、网络化、微型化方向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该专业的综合性和集成性越来越强。该专业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的宽口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1.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现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在精密仪器制造、计量测试技术、光学仪器等多个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专为社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向测量与控制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1996年设置该专业开始,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就在以飞快的速度持续增长,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绝大部分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也有少量院校专门培养技能人才,还有少量院校培养研究型人才。从2005年开始,该专业的招生人数虽然依然在增加,但是增速有所放缓,呈现稳定状态。

2.存在的问题

虽然该专业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的人才供给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从教育上来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又存在哪些问题呢?第一,教学理念落后,众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尽管多数学校都会组织教务人员进行各专业教学研究与探讨,但其始终是缺乏市场需求指导,还是会将本专业新技术的课目之上搭配许多与之相关的课程,而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了主次觉得精力不足学不过来,而追求學分的教学模式也更多的看到的是学生的缺点,没有看到学生的优点,在这种压抑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第二,师资力量不足。大部分院校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而社会需求缺口又非常大,使得越来越多院校开设了这门专业,一些专业性差、办学能力低、地理位置不好的院校很难招到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于是只好拉相近专业的教师来顶替,这样一来,教学效果自然就差了。许多教师对该专业没有深刻的理解,也就无法开展深入的科研活动,无法获得更多有关教学的成果,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第三,课程体系。由于该专业面向的是信息技术行业,面向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使得高校在安排课程时总是面临诸多困扰,课程多、课程难,每门课程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仍无法学好,学生学起该专业,比电子类、机械类专业的难度都要大,这样就与大众化教育理念不一致。虽然说历经多次改革,但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显然比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更难。第四,实践教学少。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习技能,实现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融会贯通。而许多学校的实践基地不完善,给学生安排的实习时间少,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更多的是学校不重视实践教学,很多学校有充足的资金也没有为学生建设更加完善的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发展校外实践基地。

3.应对措施

为促进人才培养,改变该专业当前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必须尽快采取系列措施进行教学改革,使该专业由“专才教育”走向“通才教育”,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3.1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每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地位,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局出发,从整体上优化课程体系,然后再从局部研究。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改革思路,只有紧跟社会形势,时刻不放松改革,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社会发展状况等,才能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3.2加强实践教学

我国高校的实践课程主要是实验课,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捆绑在一起,实验内容简单繁琐,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促进学生吸收专业知识,实验目的难以实现。对此,高校首先应从实验内容的设计上着手,立足于培养一名优秀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系统设计实验内容,明确一名优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和发展能力,开展丰富的实验课。其次,将科研课题与实验课结合起来,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给学生选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仪器、设计方案,得出结论。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将知识串联起来,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3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多,课程难,许多学生认为很多学科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许多学科学来根本没有用,因而在学习时不认真。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学会从情感上感化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每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实践环节上,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具有宽口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该专业的教学现状,挖掘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三点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科]

【参考文献】

[1]谢静,蒋彦,王玉林.基于CDIO模式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7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11

我国高等教育在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中,承载着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和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两大战略使命。教育要发展,师资队伍是关键。加快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师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广西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重点专业,而且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中心是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因此,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当务之急。

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操作经验的高校专业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理论教学经常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甚至出现有些理论教学的老师不懂如何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情况。教师必须参加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实训基地和校外培训基地的工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的重要途径。

2.1 专业教师赴相关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教师的来源单一,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他们没有现场工作经历或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操作技能。由于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际情况没有切身体验,教师在讲授时,难免会觉得底气不足。教师到企业锻炼,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2.2 挂职锻炼有利于教师拓展眼界,增长实践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对专业教师来说,要加强自身的培养,学历进修是很重要的途径,它可以增强教师的知识底蕴,更好地把握好教育的前瞻性,把握学科发展的动态。除此之外,去与专业教学密切相连的单位挂职锻炼是另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论是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动态;还是在锻炼中,将自己新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最终目的是要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

2.3 企业锻炼有利于密切校企关系,扩大学校影响“面向市场

办学,走校企合作之路”。挂职教师作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一方面,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会给企业带来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强化职工的学习氛围。在挂职实践中,专业教师还可以把自己平时对有关问题的积累和思考提供给企业,为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营销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提高单位领导科学决策的水平。因此,挂职锻炼有利于加深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同时还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学校的影响。

3 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相应管理制度和措施

3.1 扩大高校教师与产业界结合

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单位或科研院所锻炼学习,与产业界进行交流,建立或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或措施。形式可以多样,结合学校的相应制度和规定,可采取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方式,如挂职、兼职、担任顾问等多种形式;还可以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如对于到企业实践的教师,要减少校内的教学工作量,给予一定的交通、食宿方面的补贴,在岗位聘任、评选优秀教师时对在企业工作成绩出色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制定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如可与优秀教师评选、工作量挂钩等。教师到企业实践后绝不能采取不管不问的做法,要给教师施加一些压力,使得他们对于专业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3.2 与企业交流平台的搭建

为鼓励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到企业的实际工作部门,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搭建与企业进行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在合作企业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使教师得到实践锻炼,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为保证实践的效果,应当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优良企业文化氛围的,且与专业对口的大中型企业单位或科研院所作为实践锻炼单位。可从企业单位或科研院所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对学校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实践培训,缩短学校和企业单位或科研院所的距离,使老师对真正的实践活动有更直观的认识。

3.3 采取的措施

如何防止实践过程流于形式:教师实践锻炼结束后,应及时提交相应书面材料,如专题调研报告、实践总结报告、实践活动记录等其他材料。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认定:对于到企业实践的教师,事先制定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日常的过程考核,学校则定期或不定期的到企业检查。

4 总结

通过教师专业实践锻炼,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学生,服务社会。

摘要:研究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的相应管理制度及措施和方法,提出了以坚持实践锻炼为取向,鼓励青年教师要走向企业,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的途径,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双师型,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爱华等.探索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论文 篇12

其实就大多数同学一样,起初考到广工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时,我对测控这个专业知之甚少。测控是那种拿着大大的三角尺在风雨下到处量量吗?测控是那种行走天涯,四海为家的人吗?……一时间许多类似这样的疑问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但是在老师和师兄的教导下,经过了半个多学期的学习,我逐步对测控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感觉到了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测控技术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测控专业的认识

专业的具体现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操作过程是将自动化系统上的信号加以采集、整理、处理、而后进行显示或者发出控制信号的过程。目前由计算机和工作站作为结点的网络也就相当于现代仪器的网络,因此计算机已成为现代测控系统的中坚。

未来趋势

1.发展方向与学科前沿。

(1)配合数控设备的技术创新。数控设备的主要误差来源可分为

几何误差和热误差。对于重复出现的系统误差,可采用软件修正;对于随机误差较大的情况,要采用实时修正方法。对于热误差,一般要通过温度测量进行修正。中国机床行业市场萎缩同时又大量进口国外设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方面的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为此,我国需要自主开发高速多通道激光干涉仪。

(2)运行和制造过程的监控和在线检测技术。综合运用图像、频

谱、光谱、光纤以及其它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的传感器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高柔性、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在这个领域综合创新的天地十分广阔,如振动、粗糙度、污染物、含水量、加工尺寸及相互位置等。

(3)配合信息产业和生产科学的技术创新 为了在开放环境下求

得生存空间,没有自主创新技术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应该根据有专利权、有技术含量、有市场等原则选择一些项目予以支持。根据当前发展现状,信息、生命医学、环保、农业等领域需要的产品应给予优先支持。

2.优先领域

(1)纳米溯源技术和系统。

(2)介入安装和制造的坐标跟踪测量系统。应用范围:航空航天

行业对此已经提出迫切要求,这是今后坐标测量机发展的关键

技术。新型并行机构机床的鉴定,飞机装配型架的鉴定,大型设备安装,用于生物芯片精密机器人校准等。

(3)非接触测头以及各种扫描探针显微镜。目前接触式测头已完

全被国外所垄断,非接触测头还没有发展成熟,我们有参与竞争的机遇。

(4)计算机辅助测量理论。信号处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兼容

和集成。我国需要根据已有基础,发展特长,有利于克服重复研究。

(5)新器件,新材料。新的突破点可能出现在新光源、新型高频探

测器。目前干涉仪实际上是起着混频器的作用,适应探测器的不足(如果探测器的响应果真能超过光频,干涉仪也就没有用了)。如果探测器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对于通讯也是很大的突破。

(6)半导体激光器计量特性的研究和创新。半导体激光器用于计

量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如果解决了诸多问题以后,半导体激光系统比气体激光系统更复杂,就不会有竞争力。有些问题在物理层面上也没有完全解决。例如半导体激光器如果能形成双频,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特性,如果既能扫频又有两个相近的频率扫描,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无导轨测量工具。

对我校本专业的认识

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广东省的名牌专业。广东及周围各省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也不多,就业环境良好,但是开设本专业的学校有增多的趋势,就业压力增大。

从我校来看,我校测控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器材设备齐全,研究成果颇丰,这是个好的环境。但是我校的学生在专业素质上相比起其他高校就有压力了,这是个严峻的问题。对课程学习的认识

从开学的时候对测控专业的不了解,到如今的熟悉、深爱与自豪。这都离不开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开设,离不开我们敬爱的专业导论唐老师。

该课程能有效的帮助新生了解测控专业,尽早的投入到该专业的学习中。不仅如此,该课程的开设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初步的掌握一些简单的电子电工知识;为将来的更深入学习打好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

自己今后打算与设想

在大学的四年的时间里,一方面,加强对该专业的学习,另一方面,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为将来在出社会之时,能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在学习方面,努力做好自身的学习工作,紧跟老师的步伐,不逃课,不挂科,以拿奖学金为自己的目标,勤奋学习;多与同学合作,提高团队意识;尽量投入时间,努力学好单片机知识,为将来参加电子方面竞赛做准备。

在生活方面,以多参加社团活动为方式,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扩开人脉关系。以和睦共处为目的,加强与各个同学的交流,共创和

谐校园生活。

对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的一些建议

学院应多开设电子方面的电子班,给予极高的重视度,引导一些具有潜能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凯旋而归,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学校要切实落实测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目前我校测控专业的课程安排有着明显的缺陷与不合理性,加强测控专业的专业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这方面我校还需要改善。

结束语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习报告 篇13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事件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矗

本次毕业实习由张涛老师和牛金星老师带领,测控专业总共两个班,64人参加实习。3月7号出发去北京,安住在北京交通大学招待所。两人间三人间四人间不等,全都在地下室,据说以前是按防空洞的标准设计的,地下一层一点信号都没有。本来预计是北京两周的毕业实习,但由于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实习时间缩短为一周,虽然缩短了实习周期,但是我们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首先我们去了北京基康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美国基康公司(geokon inc.),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世界最大的岩土及大坝监测仪器制造商之一。北京基康位于北京高科技园区中关村,拥有上千平米的研发基地。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投入千万元引进人才、购置设备,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完成全系列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测量设备的研发,为基康家族增添了一条充满生机的产品线。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14

一、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构建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新的定位目标, 确定新的培养方案, 新的专业培养目标确定遵循原则如下:

1. 在制定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思想, 体现科学发展的思路, 贯彻落实系统科学的理论, 着力于系统性、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的指导原则。

2. 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所培养的学生, 在满足气象行业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还能满足社会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要求, 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 仪器仪表学科已经变成一个多学科交叉及多系统集成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反映和适应这种发展与变化。

4. 具有气象特色。由于不同学校之间的背景及情况不同, 其培养目标也不完全相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隶属于国家气象局, 在气象学科有明显的优势, 立足行业办专业是实现学科快速发展的途径。

遵循上述原则, 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气象特色能适应气象行业的发展, 具有信息工程与控制工程领域相关的传感技术、检测技术、测量与控制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技术与理论,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 善学习、勤思考、重实践、富有创新意识, 能从事仪器仪表、测控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 在学校融入气象、服务气象、接轨气象的办学方针指导下, 以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素质教育纲要为指导思想, 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于2009年在2007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修订, 进一步明确了气象特色的建设特点, 在专业理论方面建立了光、机、电、相结合,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光、机为辅的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 在气象特色课程平台上确定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气象特色课程的培养方案, 体现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气象特色。

2.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是光、机、电相结合的融合体, 在专业理论方面,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 以光为辅, 以机为工具。

3. 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观念, 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并能够适应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 培养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中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控制方面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 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良好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与社会科学知识。

6. 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三、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的核心,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其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从课程体系框架图中我们看到, 新的课程体系框架中增加了气象特色课程, 即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中均考虑了气象特色知识的学习,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办学特点。

1. 气象特色课程体系

在融入气象、服务气象、接轨气象的办学方针指导下, 在气象特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以掌握气象仪器的基本理论, 了解使用气象仪器的基本技能为开课原则。充分考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气象课程的衔接关系, 根据国家气象局对新进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所需的专业课程培训情况, 我们在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增加了大气科学概论课程, 目地是使学生对大气科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对测控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 安排了气象仪器这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了解气象要素的常规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同时, 对地面气象测量仪器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角度进行学习, 使学生对气象部门的地面气象要素的测量仪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目前, 气象监测不仅使用了大量的地面仪器, 还使用了卫星、遥感遥测仪器, 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服务气象, 我们还开设了大气探测课程, 该课程重点介绍了现代遥感技术、雷达技术、卫星气象学,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通过遥感遥测技术, 对雷达气象与卫星气象探测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目前, 来自各种仪器、各个检测点的气象数据很多, 需要各处的气象信息进行采集, 处理、因此我们还开设了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和数据融合、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以帮助解决气象信息的传输、分析与处理问题。从而, 使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通过这几门课程的学习, 再加上本身专业课程的学习, 完全能够满足气象部门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在专业方面的需求, 为服务于气象行业提供了知识体系的保障。

2. 公共基础课程

图1课程体系框架反映了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公共基础课程是所有工科统一的平台, 包含数学、物理、外语、政治、人文、政治及艺术类等课程, 是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础。

3. 专业基础课程

该类课程是仪器仪表类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共5门课程, 我们在这两个学科实现了统一。

4. 专业方向课程

该专业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 采用了模块化的设置思想, 将课程分成两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

5. 专业选修课程

为了体现素质的培养, 我们在该层次上设置了很多模块, 它们分别是:考研模块、技能拓展模块、英语能力拓展模块和具有先进性与时代性的多门选修课程模块, 它为学生专业拓展、提高素质奠定了基础。

6. 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该环节共有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4周的生产实习内容, 他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条件与保障。毕业论文环节是学生综合大学所学的内容, 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学术水平与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校予以高度的重视。

7.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到课程体系的每个层次, 在课程实验环节中, 鼓励学生设计综合性课程实验, 提倡增加课堂演示实验内容, 强化实验环节。

对重要的课程或对提高学生技能有影响的课程, 我们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 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创新活动。

四、结束语

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体现了服务气象的理念, 同时, 也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办学方针, 体现了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的定位原则与气象特色, 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方向, 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 增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次培养方案的大幅度修订, 是突破学科建设限制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对改革教学模式、创建特色专业、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集机、光、电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综合性专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创建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思路。

关键词:气象人才,人才培养体系,测控技术与仪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专业教学规范 (技术型) 》[S].2007, 7

[2]宋爱国, 况迎辉.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1)

[3]教育部: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4]教育部: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指导委员会, 《仪器仪表学科战略发展研究报告》[R].2004, 5

上一篇:面试技巧:面试问答:你手上戴了婚戒请问你有小孩了吗?下一篇:四大名著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