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

2024-04-24

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共5篇)

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 篇1

肺系病证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若形证俱实,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滑数,可加桔梗白散,峻驱其脓。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六、肺痨

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 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 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附:体虚感冒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1.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若汗出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寒饮内伏,复感外寒引发者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五、肺痈

金匮要略首提病名;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 1.初

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若热毒瘀结,咯浓浊痰,腥臭味重,合犀黄丸 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朱丹溪滋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出“杀虫”“补虚”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七、肺胀

内经首载病名 《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小青龙汤)

2)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至宝丹)4)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若喘脱,急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病情稳定可常服皱肺丸

八、肺萎 肺叶萎弱不用 金匮要略首载病名

1、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2、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心系病证

一、心悸

《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 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 《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 《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可致心悸,并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虎磁朱)

痰热内扰,胃失和降,致心神不安者,用黄连温胆汤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气血两虚,血不养心,心动悸而脉结代用炙甘草汤 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益气养阴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如阴虚火旺,相火妄动,见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予栀柏地黄丸)

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唇青紫,喘不得卧者,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以回阳救逆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8)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银翘散合生脉散

二、胸痹

病名首见《金匮》,“阳微阴弦”创立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 明清《玉机微义》鉴别心痛与胃脘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三、不寐

病名首见于《难经》;《金匮》酸枣仁汤

治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调)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神—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四、癫狂

《内经》病名;提出节食和服生铁落的治法

张仲景:心虚而血气少,邪乘于阴则为癫,邪乘于阳则为狂

二、痞满 病位在胃 ①实痞

1)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 3)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和连朴饮 4)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 ②虚痞

1)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 2)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减

三、噎膈

膈始见于《内经》;噎始见于《诸病源侯论》 唐宋以后噎膈并称。

治以开郁理气,滋阴润燥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 明代区分癫狂;王清任创制癫狂梦醒汤治疗瘀血发狂 癫病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涤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

狂病

3)痰火扰神:镇心涤痰、清肝泻火-生铁落饮 4):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

5)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五、痫证

《内经》“胎病”

《证治汇补》提出阳痫、阴痫分证方法,并明确治则 发作期以开窍醒神为主;恢复休止期以祛邪补虚为主

发作期 :

1)阳痫:及以开窍醒神,继清热涤痰熄风--定痫丸

2)阴痫:及开窍醒神,继温化寒痰,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

休止期

3)肝火痰火: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4)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5)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6)肝肾阴虚:滋阴养肝,填精益髓-大补元煎

六、痴呆 髓减脑消,神机失用

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加减 2)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加减 3)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洗心汤加减 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加减 5)心肝火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黄连解毒汤

七、厥证

气机逆乱,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内经》:a突然昏倒,不知认人事;b肢体和手足逆冷 《金匮》《伤寒》论厥,主要以手足逆冷为主 明代《医学入门》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 1.气厥

1)实证:开窍、顺气、解郁-五磨饮子加减

2)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散、参附汤、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2)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4.食厥:和中消导--食后未久盐汤探吐,再用神术散合保和丸

脾胃病证

一、胃痛

《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

《医学正传》指出前人所谓心痛多为胃脘痛;

《医学真传》提出“通则不痛”

治则:理气和胃止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虚:养阴益胃---益胃汤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2)瘀血内结:破血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3)津亏热结: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加减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

四、呕吐

病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病名首见《内经》;《金匮》指出不能见吐止吐。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饮食内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五、呃逆

病机: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

《内经》称呃逆为哕,认为是中上二焦病变 《景岳全书》确定呃逆病名;《证治汇补》提出治疗法则 治则:理气和胃,降气平呃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加柿蒂、竹茹

如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可合用小承气汤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和胃降逆-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止呃-理中汤+呉芋、丁香

5)胃阴不足: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六、腹痛

通则不痛

《内经》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

《金匮》拟定了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等方剂

1)寒邪内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七、泄泻

脾病湿盛---运脾化湿 病位在肠

(一)暴泻

1)寒湿泻: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感受暑湿,或饮食不慎引起泄泻,用纯阳正气丸 湿邪较重,用胃苓汤

2)湿热泻: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泻: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食滞重化热枳实导滞丸)

(二)久泻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理中丸 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6)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

八、痢疾

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腑脂膜,传导失司

《景岳全书》“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辩寒热…” 《难经》积、聚区别,“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刘河间: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治则:坚者削之、结者散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减 聚证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胃苓汤 2)食滞痰阻:理气化痰、导滞通便-六磨汤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驻车丸 积证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1)气滞血阻: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6)休息痢:A发作期: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2)瘀血内结: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

B缓解期:a脾胃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阳--补中益气丸)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 b寒热错杂:温中补虚、清热化湿---乌梅丸 c瘀血内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少腹逐瘀汤

九、便秘

《内经》认为大小便与肾关系密切; 《伤寒》称为“阳结”、“阴结”、“脾约” 《圣济总录》将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

(一)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肝热用更衣丸)如燥热不甚,通而不爽,无其它症状,用青麟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二)虚秘 4)气虚:补脾益肺润肠通便-黄芪汤;气虚脱肛用补中益气汤 5)血虚:养血滋阴润燥通便-润肠丸;如津液已复,而大便干躁,用五仁丸 6)阴虚:滋阴增液润肠通便—增液汤加减 7)阳虚:补肾温阳润肠通便---济川煎 肝胆病证

一、胁痛

病名首见《内经》; 《伤寒》设胸满胁痛者,予小柴胡汤 《景岳全书》情志、饮食、房劳有关;区分胁痛外感与内伤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如胁肋剧痛,呕吐蛔虫,用乌梅丸,如湿热煎熬,砂石阻滞胆道,致胁肋剧痛,痛及肩背,用硝石矾石散 3)瘀血阻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理气止痛-一贯煎

二、黄疸

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 引发以身黄、目黄、小便黄;其中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 《内经》提出病名与主症;

《伤寒》分“五疸”(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并创制茵陈蒿汤等方剂治疗 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将阳黄与阴黄辩证施治系统化 《医学心语》创制茵陈术附汤,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

(一)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 4)疫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加减 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加减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加减 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 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三、积聚

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

《内经》首提病名

四、鼓胀

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 病名首见《内经》

《诸病源候论》认为与水毒有关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

5)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丸或 济生肾气丸6)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五、头痛

《伤寒》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见证

《东垣十书》分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丹溪心法》补充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提出引经药 《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头痛 太阳:羌活、蔓荆子、川芎(头后部,下连于颈)阳明:葛根、白芷、知母(前额及眉棱)少阳:柴胡、黄芩、川芎(头两侧,连及耳部)厥阴:吴茱萸、藁本(巅顶,或连于目系)

少阴头痛连齿;太阴头痛多感晕沉,腹泻自汗。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厥阴经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藁本、川芎、细辛、法半夏)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 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用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 2)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 3)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

4)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 6)气虚头痛:健脾益气升清---益气聪明汤

六、眩晕

清窍失养(头晕、眼花)《素闻》“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上气不足” 《丹溪心法》无痰不作眩;

《景岳全书》无虚不作眩 1)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中气不足可合用补中益气汤)2)痰浊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3)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 4)肾精不足:阴虚:补肾滋阴、益精填髓-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益精填髓-右归丸 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

七、中风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素闻》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薄撅

《金匮》分中络中经、中脏中腑;李中梓分闭证、脱证 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提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一.中经络 1)风痰瘀阻:息风化痰、活血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

2)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育阴潜阳—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二.中脏腑 3

1闭证

1)阳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羚羊钩藤汤加减

2)阴闭:化痰息风、宣郁开窍-苏合香丸、涤痰汤加减

2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三.恢复期

①痰瘀阻络:化痰祛瘀活血通络-温胆汤合四物汤 ②气虚血瘀: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③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八、瘿病

1)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清肝泻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九、疟疾

病机:感受疟邪,邪正相交

表现: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 《神农本草经》常山治疟; 《肘后备急方》青蒿、砒石治疟

《金匮》蜀漆治疟

治则:祛邪截疟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或白虎加人参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

5)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6)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疟母用鳖甲煎丸)

肾系病证

一、水肿

病机:肺失通条、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 《素问》治疗:去苑陈坐…开鬼门,洁净府 严用和分阳水、阴水;《景岳全书》鉴别水肿及气肿 阳水

1)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若汗出恶风,卫阳虚弱,可用防己黄芪汤 2)湿毒浸淫: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阴水

1)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参苓白术散)

2)肾阳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二、淋证

病机: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 治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忌汗、忌补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热毒弥漫三焦,入营血分,予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

3)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加减 4)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5)膏淋:清利湿热,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 6)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三、癃闭

肾和膀胱气化失司

病名首见于《内经》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最早用葱管导尿记载 《外台秘要》首创用盐及艾灸等外治法治疗癃闭 朱丹溪首先提出探吐法(提壶揭盖法)治疗癃闭 实证

1)膀胱湿热: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加减 2)肺热壅盛: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浊瘀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5)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利水—补中益气汤和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

7)肾阴亏耗:滋补肾阴,育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

四、阳痿

1)命门火衰:温肾壮阳—赞育丸加减 2)心脾亏虚:补益心脾—归脾汤

3)肝郁气滞: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加减 4)惊恐伤肾: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加减 5)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加减

五、遗精

1)君相火旺:清心泻肝—黄连清心饮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3)劳伤心脾:调补心脾,益气摄精—妙香散加减 4)肾气不固:补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加减

六、关格

病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杞菊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

3)肾阳衰微,毒扰心神:温阳固脱,豁痰开窍--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

气血津液病

一、郁证

《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病名 朱丹溪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创立六郁汤、越鞠丸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 4)心神失养: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加减 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

二、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金匮》创立泻心汤、柏叶汤和黄土汤 《备急千金要方》首载犀角地黄汤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1.鼻衄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3.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4.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5.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6.尿血

1)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2)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3)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4)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补中益气汤)7.紫斑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十灰散加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六味地黄丸)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三、痰饮

《金匮》始有名称,提出“用温药和之”治则 《仁斋直指方》区分痰与饮;提出饮清稀而痰浊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合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2)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3)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麻杏石甘汤)4)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合椒目瓜蒌汤或控涎丹 3.溢饮——外寒内饮,水寒相杂:发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温肺化饮—小青龙汤

2)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四、消渴

由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

①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②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 3)下消

①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②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

五、汗证

《金匮》首载盗汗之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鉴别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2)心血不足:养血补心-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加减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四妙丸)

六、内伤发热

气血阴津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调理阴阳,补虚泻实(解郁、活血、益气、养血、滋阴)1)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桅逍遥散 2)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 4)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合中和汤 4)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5)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6)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元—金匮肾气丸

七、虚劳

《金匮》首提病名《医宗必读》强调脾、肾;《诸病源侯论》提出五劳、六极、七伤。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侯为目; 补益脾肾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益气—补肺汤

2)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 3)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加减 4)肾气虚—益气固肾—大补元煎加减 2.血虚

1)心血虚—养血宁心—养心汤

2)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加味 3.阴虚

1)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 2)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 3)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

4)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胁痛甚用一贯煎)5)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4.阳虚

1)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 2)心阳虚—益气温阳—保元汤加减

3)肾阳虚—温补肾阳,兼养精血—右归丸

如遗精,加用金锁固精丸。虚劳体虚感外泄,用疏虞丸。虚劳日久有血瘀,用大黄蛰虫丸

八、肥胖

1)胃热火郁: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合保和丸加减 2)痰湿内盛: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导痰丸合四苓汤

3)脾虚不运: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 4)脾肾阳虚:温补脾胃,利水化饮—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5)气郁血瘀:理气解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九、癌病

肢体经络病证

一、痹证

《内经》首载病名,“风寒湿三期杂至”(行、痛、着痹)治则:祛写活络,缓急止痛

1)风寒湿痹: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薏苡仁汤

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 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加减 4)气血虚痹:益气养血,和营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 5)肝肾虚痹:培补肝肾,疏筋止痛—独活寄生汤加减 6)寒热错杂:温经散寒,清热除湿--桂枝芍药知母汤

二、痉证

病机:筋脉失养,或热盛动风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加减

寒邪较甚,病属刚痉者,用葛根汤解肌发汗

风邪偏盛,病属柔痉者,用瓜络桂枝汤和营养津 湿热入络而身热,筋脉拘急者,用三仁汤加味 2)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真方白丸子

3)肝经热盛: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加减

4)阳明热盛:清泄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5)阴血亏虚: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三、痿证

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

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育阴清热,不妄用风药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5)脉络瘀阻:益气养营,活血化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四、颤证

1)风阳内动:镇肝息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 2)痰热风动:清热化痰,平肝息风—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加减 4)阴虚风动:滋补肝肾,育阴息风—大定风珠

5)阳气虚衰:补肾助阳,温煦筋脉—地黄饮子加减

五、腰痛

(首辨外感与内伤)

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

1)湿热腰痛:清利湿热,舒筋止痛—四妙丸加减

2)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若兼风邪,腰痛不定或关节游痛,合用独活寄生汤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肾阳虚: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

中医学习笔记001 篇2

高,在头。风热邪气多中人头也,故曰在上也。

编者按:“故”字后,《灵枢》有“邪气”二字。

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气留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谷入于胃,化为二气,清而精者,上注于肺,以成呼吸,行诸经隧;其浊者留于肠胃之间,因于饮食不调为病,故曰在中也。

编者按:“浊气留于”《灵枢》作“浊溜于”。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之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

清,寒气也。寒湿之气多从足上,故在下也。

编者按:“地之气”,《灵枢》无“之”字;“邪气在上,浊气在中”二句,《灵枢》无;“清气在下”后,《灵枢》有“也”字。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

上,谓上脉,头及皮肤也。

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中者,中脉,谓之阳明,是胃脉也。阳明之合者,胃足阳明合三里,至巨虚上廉与大肠合,至巨虚下廉与小肠合也。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疾,不欲深刺也,深则邪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针过其分,邪从针入,病更益深,故曰反沉也。

编者按:“太”《灵枢》作“大”;“疾”作“病”;“从之入”前,有“气”字。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言经络各有所生也。

言经在筋肉,络在皮肤也。

编者按:“处”字后,《灵枢》有“者”字;“生”作“主”。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

五脏中虚,用针者大泻五脏之脉,阴绝,故死也。

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

一时尽三阳之脉,阳绝,故恇然不复也。

编者按:“取三脉者恇”《灵枢》作“取三阳之脉者,唯”。

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五里在肘上,不在尺中,而言尺之五里者,寸为阳,尺为阴也。阴尺动,脉动于五里,故曰取尺五里也。五往者,五泻也。

夺阳者狂,正言。

夺阳阳虚,故狂。此为禁之正言。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篇3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医学本科教材.作为中国医学/哲学的文化瑰宝,中医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演进上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她系统的科学观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我才打算读一读中医的入门书籍,通读之后发现它所蕴涵的思想是如此的有冲击力,我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折服。《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分为9章,系统的介绍了古代经典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中医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它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为或阴或阳。阴阳两性是相互对立却又统一的整体。凡属发热、表面、上升、光明等即为阳;反之则为阴。而且不仅事物整体可以又阴阳之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有阴阳之分。总之,阴阳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又发现了五行学说。五行是阴阳的再分化,用以描述不同的脏腑的行为特性。就这样阴阳、五行就组成了中医的哲学基础。

至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中医不是完全照搬解剖学结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举。说它是创举,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论。在中医看来,人体甚至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系统和系统之间都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医学中的疾病转移、变化规律。

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 篇4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大纲信息,润德教育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细目一:感冒

要点:

1.感冒的概念

2.感冒的病因病机

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感冒的辨证论治

5.感冒的转归预后

6.感冒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咳嗽

要点: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的病因病机

3.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咳嗽的辨证论治

5.咳嗽的转归预后

6.咳嗽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哮病

要点:

1.哮病的概念

2.哮病的病因病机

3.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哮病的辨证论治

5.哮病的转归预后

6.哮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喘证

要点:

1.喘证的概念

2.喘证的病因病机

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喘证的辨证论治

5.喘证的转归预后

6.喘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肺痈

要点:

1.肺痈的概念

2.肺痈的病因病机

3.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痈的辨证论治

5.肺痈的转归预后

细目六:肺痨

要点:

1.肺痨的概念

2.肺痨的病因病机

3.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痨的辨证论治

5.肺痨的转归预后

6.肺痨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肺胀

要点:

1.肺胀的概念

2.肺胀的病因病机

3.肺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胀的辨证论治

5.肺胀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肺痿

要点:

1.肺痿的概念

2.肺痿的病因病机

3.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痿的辨证论治

5.肺痿的转归预后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细目一:心悸

要点:

1.心悸的概念

2.心悸的病因病机

3.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心悸的辨证论治

5.心悸的转归预后

细目二:胸痹

要点:

1.胸痹的概念

2.胸痹的病因病机

3.胸痹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胸痹的辨证论治

5.胸痹的转归预后

6.胸痹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真心痛

要点:

1.真心痛的概念

2.真心痛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不寐

要点:

1.不寐的概念

2.不寐的病因病机

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不寐的辨证论治

5.不寐的转归预后

6.不寐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眩晕

要点:

1.眩晕的概念

2.眩晕的病因病机

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眩晕的辨证论治

5.眩晕的转归预后

6.眩晕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中风

要点:

1.中风的概念

2.中风的病因病机

3.中风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中风的辨证论治

5.巾风的转归预后

6.中风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癫狂

要点:

1.癫狂的概念

2.癫狂的病因病机

3.癫狂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癫狂的辨证论治

5.癫狂的转归

6.癫狂的调护

细目五:痫病

要点:

1.痫病的概念

2.痫病的病因病机

3.痫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痫病的辨证论治

5.痫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六:痴呆

要点:

1.痴呆的概念

2.痴呆的病因病机

3.痴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痴呆的辨证论治

5.痴呆的预防调护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细目一:胃痛

要点:

1.胃痛的概念

2.胃痛的病因病机

3.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胃痛的辨证论治

5.胃痛的转归预后

6.胃痛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痞满

要点:

1.痞满的概念

2.痞满的病因病机

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痞满的辨证论治

5.痞满的转归预后

6.痞满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呕吐

要点:

1.呕吐的概念

2.呕吐的病因病机

3.呕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呕吐的辨证论治

5.呕吐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噎膈

要点:

1.噎嗝的概念

2.噎嗝的病因病机

3.噎嗝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噎嗝的辨证论治

5.噎嗝的转归预后

6.噎嗝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呃逆

要点:

1.呃逆的概念

2.呃逆的病因病机

3.呃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呃逆的辨证论治

细目六:腹痛

要点:

1.腹痛的概念

2.腹痛的病因病机

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腹痛的辨证论治

5.腹痛的转归预后

6.腹痛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泄泻

要点:

1.泄泻的概念

2.泄泻的病因病机

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泄泻的辨证论治

5.泄泻的转归预后

6.泄泻的预防调护

细目八:痢疾

要点:

1.痢疾的概念

2.痢疾的病因病机

3.痢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痢疾的辨证论治

5.痢疾的转归预后

6.痢疾的预防调护

细目九:便秘

要点:

1.便秘的概念

2.便秘的病因病机

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便秘的辨证论治

5.便秘的转归预后

6.便秘的预防凋护

细目二:黄疸

要点:

1.黄疸的概念

2.黄疸的病因病机

3.黄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黄疸的辨证论治

5.黄疸的转归预后

6.黄疸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积聚

要点:

1.积聚的概念

2.积聚的病因病机

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积与聚的主症特点和病机的异同点

5.积聚的辨证论治

6.积聚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鼓胀

要点:

1.鼓胀的概念

2.鼓胀的病因病机

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鼓胀的辨证论治

5.鼓胀的转归预后

6.鼓胀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疟疾

要点:

1.疟疾的概念

2.疟疾的病因病机

3.疟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疟疾的辨证论治

5.疟疾的转归预后

6.疟疾的预防调护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

细目一:水肿

要点:

1.水肿的概念

2.水肿的病因病机

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水肿的辨证论治

5.水肿的转归预后

6.水肿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淋证

要点:

1.淋证的概念

2.淋证的病因病机

3.淋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淋证的辨证论治

5.淋证的转归预后

6.淋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癃闭

要点:

1.癃闭的概念

2.癃闭的病因病机

3.癃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癃闭的辨证论治

5.癃闭的常用外治法

6.癃闭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关格

要点:

1.关格的概念

2.关格的病因病机

3.关格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关格的辨证论治

5.关格的转归预后

6.关格的预防调护

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

细目一:郁证

要点:

1.郁证的概念

2.郁证的病因病机

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郁证的辨证论治

5.郁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血证

要点:

1.血证的概念

2.血证的病因病机

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血证的辨证论治

5.血证的转归预后

6.血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分类

3.痰饮的病因病机

4.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痰饮的辨证论治

6.痰饮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消渴

要点:

1.消渴的概念

2.消渴的病因病机

3.消渴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消渴的辨证论治

5.消渴的转归预后

6.消渴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自汗、盗汗

要点:

1.自汗、盗汗的概念

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

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

细目六:内伤发热

要点:

1.内伤发热的概念

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3.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

5.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

细目七:虚劳

要点:

1.虚劳的概念

2.虚劳的病因病机

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虚劳的辨证论治

5.虚劳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癌病

要点:

1.癌病的概念

2.癌病的病因病机

3.癌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癌病的辨证论治

5.癌病的转归预后

6.癌病的调护

细目九:厥证

要点:

1.厥证的概念

2.厥证的病因病机

3.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厥证的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

细目一:痹证

要点:

1.痹证的概念

2.痹证的病因病机

3.痹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痹证的辨证论治

5.痹证的转归预后

6.痹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痿证

要点:

1.痿证的概念

2.痿证的病因病机

3.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痿证的辨证论治

5.痿证的转归预后

6.痿证的调护

细目三:颤证

要点:

1.颤证的概念

2.颤证的病因病机

3.颤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颤证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腰痛

要点:

1.腰痛的概念

2.腰痛的病因病机

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中医内科学讲稿 篇5

中医内科学讲稿 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

第二节

病(第351~358页)

材: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第六版)讲

授:林寿宁教授 【概述】 一.定义

⒈定义:痹病指因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及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⒉别名:痹证(现多数书籍为此名)、历节风(关节肿,游走不定)、痛风(李杲、朱丹溪言)。

⒊病名解释: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意。本病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证。但通常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重着等一类疾患。本节讨论的也是此类病证。脏腑痹病(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等)不在本节讨论之列。二.历代文献简介 痹病首论于《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著)痹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述“历节”一病,创有桂枝芍药知母汤及乌头汤,为今常用。

后世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宋《济生方》,金《兰室秘藏》,元《格致余论》,明《景岳全书》,清《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对痹病都多有论述。三.范围(西医病名)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等风湿性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病因病机】 一.病因

⒈素体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固,是为内因。

⒉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为外因。

因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感邪。湿邪也有因于脾虚失运,湿从内生而伤于肌肉筋骨者。二.病机

⒈风寒湿邪特性

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具开发腠理,穿透肌肤之力;湿性粘滞重着;寒气凝涩,阻滞经络气血;火热之邪,伤津迫血。寒借风性内犯,风借寒性附邪于病位,而成致病之基。⒉三邪合至,夹杂而病 风邪疏泄之力,寒邪收引之能,湿邪粘着、胶固之性本相互为用,使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致筋脉失养,绌(chu音畜,伸屈之屈,今引伸为不足,相形见绌)急而痛。绌急现多用拘(ju音居)急,拘乃收引抽急之意。⒊风湿热邪致病

或有感受风热之邪,与湿邪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或素体阳盛、阴虚内热,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或风寒湿痹日久化热而病为热痹。因此,上述各种外邪是共同侵袭肌体而

致病的,说其共同,常是风寒湿邪,或是风湿热邪侵袭肌体。由于感受外邪种类的轻重不同,所以表现的证候各有特点,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病邪不存在。◆ 痹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风邪善行数变

风借寒性附邪

风气胜为行痹

寒邪凝涩

寒借风性内犯

痹阻经络,气血凝滞,合而为病

寒气胜为痛痹

湿邪粘滞重着

湿邪粘着胶固

风寒湿痹化热

湿气胜为着痹

热邪伤津迫血

风湿热邪侵袭

热痹 正气

不足

另有药物所伤

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⒈临床表现: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及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⒉病史:本病常有反复发作史。

⒊辅助检查:实验室及X线检查有助于痹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痿病:痹病久治不愈,可渐见痿瘦,而以痿病相似。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Lei)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但肢体多无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突出。

风湿热之关节病变、痛风性关节炎、膝眼风(鹤膝风)亦从痹病辨治。课本讲的不对。【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每个证的辨证)

行痹

着痹

痛痹

热痹

尪痹

气血两虚 主

游走、酸痛

重着麻木

剧痛不移

红肿热痛

僵痛变形

绵绵而痛

紧痛 病

风邪胜

湿邪胜

寒邪胜

热邪胜

痰瘀胜、肾虚

气血虚

实证多

实证多

实证多

实证

虚实夹杂

虚证

或夹脾虚

或夹虚证 二.治疗原则

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大法。根据其邪胜之不同具体施治,并适时以扶正之品。如行痹以散风为主。

湿痹以渗湿化浊为主,佐以健脾益气之品。痛痹以散寒活血为主,适予助阳之品。热痹以清泄郁热为主。尪痹以祛痰瘀,益肝肾为主。气血不足以补益气血为主。

痹证的治疗因地域不同、季节变化而用药寒温补泻有异。三.分证论治 ⒈行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利。急发者可见局部红肿,触之热感。或躯干及关节端见环状红斑。伴外感风邪之证:恶风或恶寒,舌质淡红(课本说舌红不妥),苔白,脉浮或浮紧。结合图片讲解证候特点。※治法:宣痹通络疏风。

※方药:宣痹达经汤(该方出处不详,以下组成以课本为准,未经审对)

威灵仙、羌活、防风、秦艽、豨莶草

、清风藤:疏风祛邪; 蜂房、乌梢蛇、地鳖虫、螳螂:通经活血宣痹; 当归、穿山甲:活血导滞。运用:

本证也可用防风汤:防风、当归、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大枣、甘草。该方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功效。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酌选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等疏风通络止痛。

疼痛以下肢关节为主,酌选独活、牛膝、防己、萆薢等通活络止痛。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本证用西药控制症状较好,中医对治标治本均有良好效果。前版教材用防风汤,故列之参考。治验举例。⒉痛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紧(剧)痛不移,局限一处,痛处喜温恶寒,甚至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课本说关节不肿不妥,应为可肿),触之不热。

见寒证之象:舌质红润或淡红,舌苔白而薄腻,脉多沉弦而紧,或沉迟而弦。

※治法:温经散寒和营。※方药:乌头汤。

制乌头(先煎)、麻黄、白芍(大量)、黄芪、甘草。运用:

注意制乌头的用法,必须久煎,最好为2小时以上,以减其毒性。用量可视病人情况而定,一般为10克,多不超过20克。

可加苍术、白术健脾祛湿。

可加姜黄、当归,或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活血养血通络。

腰痛为主,多以肾虚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

舌苔黄,有化热象,宜寒热并用,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之。其他可参考行痹之运用项。

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本证中医治疗有长处。

验案举例。

⒊着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酸胀、疼痛,重着不移,局部不红,重则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

寒湿:颜面苍黄而润,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湿热:关节局部肿热,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或滑数。※治法:渗湿通经活络,佐以健脾。※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制乌头、苍术、生姜、甘草。

运用:

以寒湿为主者,酌加干姜、细辛。

湿热明显者,酌去制乌头、桂枝、麻黄、当归等温燥之品,加黄柏与苍术为二妙散。

湿气盛,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萆薢、木通、姜黄利水通络。肌肤不仁,可加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除湿通络。

本证也可用蠲(juan 音娟)痹汤治疗: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甘草。(课本无此方组成,此补)评价与经验。

本证常不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证候兼夹出现。蠲痹汤是个好方剂,有祛风散寒除湿,活

血通络,扶正祛邪之功。对于风寒湿偏盛不明显的,可作为痹病基本方化裁治疗。⒋热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xin 音新)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好筋脉拘急。(红肿热痛)

伴实热证:发热,口渴,喜冷恶热,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结合图片讲解证候特点。

※治法:清热解毒通络,佐以疏风。※方药:白虎加桂枝汤。石膏、知母、粳米、桂枝、甘草。运用:

可酌加忍冬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也可用宣痹汤(《温病条辨》)加减治疗: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薏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姜黄、生姜。

化火伤津,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贼风第三历节》)治疗(犀角、羚羊角、前胡、栀子、黄芩、射干、大黄、升麻、淡豆豉。本方经查对原文如此,第五、六版教材所录均错。)

可酌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凉血。

评价与经验。

西医西药可迅速控制病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验案举例。

⒌尪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疼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不利,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但早期病变者多无关节关节变形,而以疼痛、肿大、屈伸不利。早晨关节僵硬疼痛是其特征性症状。

常见舌脉象:舌质暗红,脉细涩,或弦虚。结合图片重点讲解尪痹的证候特点。※治法: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祛寒治尪汤。(辽宁中医学院候平玺方)

续断、补骨脂、熟附子、熟地黄、骨碎补、淫羊藿、桂枝、独活、威灵仙、白芍。运用:

瘀血证明显者酌加桃仁、红花、血竭、牛膝,乳香、没药。痰证明显才酌加白芥子、胆南星。

兼有热证者去熟附子、淫羊藿、桂枝,酌加黄柏、知母、忍冬藤。

评价与经验。

疑难、常见病证。

1999年暑假在学院的组织下,与同学们到广西天鹅县向阳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曾见此证典型病例并进行了论治和摄有照片。(引导同学们回顾当时诊治情况并结合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症状状况开展简短讨论。)

通过对社会实践所见所闻的回顾与讨论,同学们应该对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是新时代的医学生,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义务。

治疗本证要注意攻补结合,寒温并用。

尪痹并非都为此类证候,也有表现热证、寒证的,治疗方法不同。(扼要介绍相关证候的证治。)验案举例 ⒍气血亏虚证 ※证候:

特点: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多为久病,长期服用驱风活络之剂者。

伴气血两虚象:汗出畏寒,心悸时作,纳呆,面色无华,形体虚弱,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黄,脉多沉虚面缓。※治法:益气养血,活络舒筋。※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出处不详)

生薏苡仁、茯苓、白术、首乌、当归、熟地黄、黄精、蜂房、乌梢蛇、豨莶草、络石藤、狗脊、秦艽、菟丝子。运用:

本证有偏于气虚或血虚之不同,临证可相机处置。本证又常夹肝肾不足或营卫失调的。或相应治之。

本证也可用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前者为兼肾虚者用之,后者的营卫不和者用用之。并血瘀者酌合用桃红四物汤。

可参照前一证之运用项。

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许多痹病气血两虚证者理化检验并无异常。本证的治疗为中医的特长。

验案举例。

【现代中医治疗与名老中医经验】 1.中医单味药治疗研究概况:

雷公藤。主要适应症为尪痹。介绍雷公藤煎及其制法。青风藤。主要适应症为尪痹。介绍中成药风痛宁。制乌头。主要适应症为痛痹。介绍制乌头煎及其制法。马钱子。主要适应症为痛痹。

以上除青风藤外均为毒付作用较大的药物,运用时务必要久煎,并注意用量不要过量使用。

2.名老中医经验:简介以下各位名老中医治疗痹病的经验。

焦树德补肾祛寒活血治尪痹经验。

朱良春用虫类药治疗痹病经验。

颜德馨活血化瘀治疗痹病经验。

林沛湘和营补肾,活血通络治疗痹病经验及通经行痹汤。【转归与调护】

※痹病的转归因其所病的性质有关。

风湿热之关节炎,有可能损害心脏,所谓“风心”是也;

类风湿性关节炎虽说可关节畸形,以致不艰行走,但对身体重要器官的影响相对较少;

许多结缔组织病所见的关节损害,只是其病的表现之一,预后一般不佳。

一般的风湿性关节炎或关节、周围结缔组织炎预后则较好。※痹病的调护应注意:适温寒,防寒保暧;久病者须防外感。【结语】

痹病的病因有内在的因素和外邪侵袭。内因为正气亏虚;外因以风寒湿邪为主。

痹病各种证候的临床特点有所不同。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治疗痹病的大法。

痹病的各种证候治法有所不同,即要注意正确运用,又要防止用药太过而生他证。复习思考题

1.痹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如何理解正邪两方面的病因对痹病发病的影响及

外邪“杂至”和“合而为病”的含义? 2.痹病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上一篇:初中生军训心得感受以及收获下一篇:1对1个性化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