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总结

2024-04-16

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总结(共10篇)

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总结 篇1

今年来,***街道把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建设效能政府的重要举措,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机构改革,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加大效能督查力度,全面推行绩效评估,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政策落实更加到位,机关服务效能得到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为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年初,街道制定下发了《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以增强机关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队伍素质、完善监督机制为重点,着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行政机关。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开展自查自纠,着力解决问题,健全制度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切实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依规、高效行政,公平、公正、廉洁执法。二是加强机关作风的明察暗访。街道纪工委联合党政办不定期地进行明察暗访,促进机关规章制度的落实,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了5次机关 1 作风明察暗访,对机关人员在岗履职、工作纪律和行政效能等情况进行督查,重点对上班迟到、早退、脱岗、串岗,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炒股票的机关人员实施效能告诫或其它处理,并责成作出书面检查,并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整改。

二、强化效能督查,推进效能建设。各部门充分发挥效能督查作用,把效能督查作为执行政策、落实决策、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行督查落实情况的跟踪、回访和通报制度,积极维护效能督查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组织效能监督员和新闻媒体参与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大效能督查力度。一是对重大决策部署开展重点督查,确保政令畅通。加大对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力度,围绕发展壮大中心城区、做大做强经济、强化项目带动、培育服务业集群等重点,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进行定期督查,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围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阶段性、突击性专项工作,主动介入,开展专项督查。三是对机关服务效能开展常规督查。对机关作风、办 2 事窗口单位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及机关效能建设制度的情况,及政务公开、会风会纪等开展常规性的效能督查。截至目前,先后组织督查10余次,在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一是规范管理手段,推动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缩减各类事项办理时限,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程序简单的一般审批事项,实行直接办理;对涉及到二个部门以上审批的重大事项,实行联合办理;对涉及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由党工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现场集中办理。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联审联办。不断探索创新,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立了沟通协调、跟踪督办等制度,形成了公开透明、运作规范、便民高效、监督有力的服务运行机制。对重大事项审批,实行部门联动服务,由党工委召开相关窗口单位联席会议会审联办,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办结;对招商引资项目,实施快速联审、跟踪督办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网上审批,推行电子政务。坚持服务载体创新,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内部信息交流全部采用电子传输,加快了服务信息流转速度,不断提升建设 和管理层次。为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建立了政务公开网站,实现了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点题内容网上互动, 咨询问题网上回复,网上办事透明高效,规范了部门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强化了政务公开监督,完善了政务公开制度,树立了党和政府的新形象。

四、深化专项整治,优化发展环境。街道‚继续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的大发展‛,深入开展‚四乱两难‛专项整治。一是从作风建设、行政提速、绩效评估、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分解立项,明确目标要求、完成时限,落实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二是健全完善效能建设制度机制。督促和指导部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并汇编成册;建立了纪委监察联系制度,制定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制度机制,以效能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三是加大效能投诉查处力度。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积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重要投诉件坚持直查快办,强化跟踪督办,提高了投诉件办结率和办理质量。同时加强投诉件综合分析,及时对苗头性、倾向性、规律性 4 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四是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借助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街道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措施和经验做法,播发宣传口号,在街道网站开设效能建设和书记、主任信箱,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机关效能建设和专项治理,各类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中梗阻‛现象明显减少。

对今年以来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肯定的同时,我们还深入查找存在问题,进行了汇总梳理,聚焦提炼,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努力方向,主要问题如下:

一、在机关作风方面,有待进一步转变。个别部门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一些部门制度不规范,办事拖拉、效率不高。服务支持、营造环境不够。民营企业数量不够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具体政策措施不多,许多企业在人才、资金、土地等方面受到一定制约,影响着企业发展壮大。

二、在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不高,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还不到位;文化事业滞后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在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新时期***文化方面做的不够。

三、在社会管理方面,信访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凸显,解决难度加大。应对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些信访积案还没有解决到位,对无序上访、缠访等现象应对措施不足。

为进一步优化***街道发展环境,培育综合竞争优势,按照高效优质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等原则,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高效政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科学的政策引导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坚持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府简报等方式,将中长期规划、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招标项目、投资指南和相关的法规政策向社会公布,强化政府的信息导向作用;推行标准化服务。在‚窗口‛部门配备精通自身业务并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加强 6 公务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普及标准化服务,从服务程序、服务用语、业务知识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完善和延伸‚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一站式‛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能体现人文关怀、功能完备的新服务大厅。

二、打造亲商、护商的创业环境。一是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公务员是公仆、损坏企业利益者是罪人‛的观念,不断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增强大局意识、开放意识、环境意识、形象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优化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服务。努力探索服务发展的新方法,拓宽服务发展的新途径,特别是在服务项目建设方面,坚持做到全程服务,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跟踪服务、一抓到底‛,努力创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项目建设服务环境。三是灵活运用政策。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在不违背国家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做到‚畅通急事、疏通难事、融通特事‛,把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 7 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等有关政策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放到企业和纳税人最满意的程度。四是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倡导艰苦创业、和谐创业,鼓励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人人投身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创业激励政策、拓宽创业投资领域,以开放的平台、优惠的政策,吸引鼓励各类能人、各地能人,来***投资创办各类企业,促进街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总结 篇2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增强优化工作意识

目前, 在一些单位的领导中, 优化工作的认识还不高, 还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 我认为, 当前要解决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1) 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重要理念。环境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从根本上来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公平竞争经济, 也是一种法治经济, 这就要求有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 有了好的环境, 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 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 没有项目可以引进项目。有了好的环境, 就能形成“洼地效应”, 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重要生产要素。环境一是种资源, 优化经济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抓住环境优化不放松, 就能抓住机遇, 实现衡水跨越式发展。2) 正确认识优化经济环境与部门执法的辨证关系。我们一方面是要通过部门正当执法, 惩治假冒伪劣, 打击不法经营行为, 建立公平竞争、合法经营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通过查处惩治违规执法行为, 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部门执法的积极作用, 为经济发展服务。3) 要着力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优化的人文格局。环境建设, 人人有责, 只有参与者, 没有旁观者。在环境问题上, 政府部门是主导, 领导干部是责任人, 机关工作人员就是基础, 是具体形象的代表。因此, 各级领导和普通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宗旨, 确立公仆意识和群众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增强为人民服务, 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自觉性, 坚持深入实际, 倾听投资创业者的呼声, 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多思利民之策, 多办利民之事, 善于办事, 热情办事。

二、强化机制建设

1) 进一步强化优化机构建设, 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支有恒心、敢于碰硬的队伍是成就任何事业的首要因素。优化环境工作是代表市委、市政府, 为企业、为地方经济与权力部门打交道、讨说法, 每个部门都有大量的法律法规, 现行政策法规又存在许多相抵触的地方, 因此, 优化工作人员接触面广, 人员素质要求高, 需要稳定的专业化队伍, 这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固定机构和编制。也就是由现在的临时机构抓优化转变成专门机构来抓优化, 提高了优化的地位, 增强了优化的手段, 达到为政府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

2) 进一步强化优化工作措施。当前, 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a.要抓好制度建设。要逐步建立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监察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测评点制、黄牌警告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 要求各级各地要切实抓好这些制度的落实, 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b.要畅通投诉渠道。为方便群众投诉行政效能的问题, 市县两级都要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 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受理损害经济环境问题的投诉。c.要做好基础工作。各地都要根据自身实际迅速建立新体制运行下的有关工作规则和内部工作制度, 要完善内部工作程序, 严格按规范办事, 依法行政, 依法优化。d.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与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工作, 要将其列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 更好地促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和加强对改革后的后续监管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凡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事项条件、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符、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 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在单位政务栏内公示, 并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规定, 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简化程序, 缩短行政审批时限,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完善“一站式”、“一个窗口”的服务方式。

四、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 减轻企业负担

严格禁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行为, 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行“一家收费”, 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应向社会公开, 增强透明度。未向社会公开的收费项目, 企业有权拒绝缴纳, 并可向行政监察部门、优化部门和物价部门举报。

五、清理年检事项, 改革年检制度, 进一步方便企业

对面向企业年检、年度复核和年度审验的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外, 其他年检事项, 一律予以取消。企业办理年检时, 可由法定代表人委托他人办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冀发[2003]27号文件精神, 对遵纪守法连续3年以上无违法违规行为, 未受到行政机关处罚、经营状况良好、信誉较高的内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予以免检, 批准免检期限为2年。严禁在年检时搭车收费, 搭车征订报刊等行为, 简化年检手续, 积极试行网上年检。

六、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严格规范行政和司法执法行为。坚决查处徇私枉法行为, 严格执行错案追究制度, 确保司法公平、公正, 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七、继续整顿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环境

严肃查处各种强揽工程、强行阻工、敲诈勒索, 强买强卖、偷盗哄抢等干扰破坏行为, 打击地痞地霸, 协调好周边关系, 维护好施工环境, 为各类建设工程保驾护航。规范对省, 市重点工程建设的执法执纪行为, 对不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同意, 强行到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施工单位检查、罚款、扣车、封账、抓人的, 必须严肃查处。

八、严格控制和规范对企业的检查评比

对企业的例行检查, 必须经县级以上 (含县级, 下同) 执法机关负责人签批检查通知书, 将检查的内容、时间和人员提前通知企业, 并严格控制参加检查的人数和次数, 到优化部门测评点检查, 还应到市优化办办理“备案”手续。对企业的临时性检查, 必须经县级以上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必要的检查活动, 要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尽可能地为企业排除各种负面影响。

九、要抓好承诺兑现

1) 可以将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以及各部门的服务承诺编印成册, 发给每个有关企业和执法人员, 使之人人知晓;对承诺了的优惠政策, 一定要兑现, 不能朝令夕改, 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以诚招商。

2) 强化优化环境测评工作, 由企业、行政相对人来评判各地各部门的绩效, 是对付应付态度最好的武器, 是促进机关观念和作风由单纯的监管向监管加服务转变的有效措施。要加大测评的力度, 提高规格, 增加测评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 对于企业满意的县市区和部门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 对于评议差的, 要通报批评, 对连续两年被评为最后三名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轮岗、甚至免职。

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征程中,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狠下决心、纠建并举, 着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零障碍、全服务”的发展环境, 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为了保证我市的经济建设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搞好服务, 创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篇3

2007年,大为镇以“三个有利于”原则为指导,以转变职能、规范行为重点,从加强领导、强化服务、集中整治、信用建设四方面着手,全民动员,多策并举,实现了经济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促优化。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地区形象的总代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镇党委政府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专门成立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组,一、二把手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并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切实把优化环境工作抓紧、抓好。

(二)强化服务促优化。当前社会中,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服务。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深入开展,新村镇紧紧抓住“优质服务”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环境建设的层次,增强环境的竞争力。

1、定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召开企业座谈会、向企业发放联系卡,开辟政府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听取企业呼声,解决企业困难,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

2、充分发挥“证照代办中心”的服务职能,强化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体系,对建设项目实行证照代办制,明确专人、专职负责为企业办理各种证照,给企业吃上定心丸。今年落地的等十多家企业都是通过“证照代办中心”办理了土地、建设、环保等相关手续。

3、实行领导分包项目制。对项目实行蹲点服务,驻地指导,指导工作在一线,发挥作用在一线,出现问题就地协调,现场解决。为项目建设从前期洽谈,选址征地、办理证照,直至开工生产,全程提供“贴身服务”、“保姆式服务”,遇到特殊困难,镇党委书记、镇长都亲自参与解决,真正做到“宁愿我们千辛万苦,不让客商一事为难”。为支持企业发展,镇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近700万元为郑州科氏沥青产品公司企业铺路架桥,改造线路,并出资为科氏公司协调解决了建设初期的办公用房及办公用具;出资几十万元搬迁了处于优越地理位置的镇敬老院,使众康医药公司顺利落地。真正把“吃亏就是解放思想,让利就是转变观念”落实到实处。

4、快速、及时、高效解决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待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决不推脱,需要上级有关部门配合的及时协调、快速解决。相继为顺康兴生物工程公司解决了线路问题、为豫淇化纤公司解决了门前道路堆沙问题,为吉隆畜牧设备公司解决了围墙纠纷问题,为福华钢铁、科氏公司解决了运输车辆被查扣问题等,赢得了企业的赞誉和信任。

(三)教育整顿促优化。优化发展环境,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优化发展环境,需要全民都参与,上下齐努力。因此,教育整顿就显得尤为重要。

1、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线,积极开展了“文明村组、文明家庭、文明公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群众中开展讲文明、讲诚信、讲法制,关心环境,建设环境,维护环境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采取专题面授、电化教育和集中讨论等形式,在党员中广泛开展党的宗旨、党性观念和永葆先进性的教育,培养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以行风评议活动、三评议两规范活动和“双千”工程为载体,通过学习教育、集中整顿、完善制度等措施加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力度。达到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的目的。

3、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干扰企业经营的行为。5月份,全镇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针对扰乱社会治安、影响大局稳定、破坏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横行乡里、强买强卖、堵路断电的“四霸”分子进行了集中整治。为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治安巡逻大队,开通了投诉举报电话,并推行农村“十户联保”。

四、树诚立信促优化。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塑造新村诚实守信的新形象,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开展了“信用新村”建设工作。包括建设信用政府、信用企业和信用 个人三个方面。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在我镇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围绕“信用新村”建设目标,按照“抓教育,树信用意识;立规范,建信用机制;攻重点,治突出问题;推典型,扬诚信风尚”的工作思路,达到政府和职能部门依法行政、高效廉洁,企业大部分达到较高的信用等级,城镇居民自觉遵守诚信规范的目标。

1、开展信用政府建设。推行镇级政务公开、规范和提高各村政务公开,在镇直各单位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加强会计核算中心建设,完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开展信用公民宣教活动。组织了广大干群参加我市“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签字活动,弘扬诚信美德,倡导诚信新风。并在全镇中小学校开设信用道德教育课程,培养“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使诚实守信思想融入家庭教育之中。

3、开展企业信用建设。在全镇企业建立“六不”承诺公约。把“不逃避债务、不制假贩假、不违反合同、不走私贩私、不逃税骗税、不做假账伪账”作为企业基本经营守则,加强对企业经 营思想的引导,推动了企业内部信用建设。

二、主要成效

(一)营造了氛围,树立了形象

通过一系列优化经济展环境的举措,全镇党员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点”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新村形象”的理念正在树立;干部队伍中谋发展、抓项目、优环境的劲头在加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地区形象明显改善。

(二)加快了项目建设

优良的发展环境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今年新开工的11个建设项目中,科氏公司、华扬纸业、羚锐制药二期工程等6个项目均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特别是郑州科氏公司仅用了99天就建成了一个投资亿元的企业,创下了该跨国公司在国内建设的新记录。

(三)促进了经济发展。

环境的优化集中体现在经济的发展,2005年新村镇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财政收入基本上摆脱了税源不足、结构欠佳的困境。2005年新村地区生产总值完成完成8191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8.5%;同比增长17.6%;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522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4%;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完成5061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48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7.8%;同比增长26.3%;财政收入完成73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6.8%;同比增长57.4%;农民人均纯收入3895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1%;招商引资呈现出“ 新上项目多、达产率高、建设速度快”的特点,新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0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90%;实际利用外资1250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08.3%;外贸出口260万美元,完成目标的113%。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服务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对环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层次还比较低,对优越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不偷、不抢,不到企业滋事,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层次上。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重招商,轻服务相象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对企业落地以后的服务工作还有缺陷。

二是还存在 小团体主义。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小团体主义,缺乏大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三是社会治安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偷盗现象还时有发生。

四是一些人小生产意识和陋习有待克服。强装强卸、揽工揽活,逢节遇庆,要钱要物现象还时有发生。

四、主要经验

环境建设牵涉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利益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环境问题,根本是人的问题,因此环境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重、以人为先。

(一)要靠全民素质创环境。人的素质是环境建设的决定因素。人的素质尤其是干部队伍的素质有多高,环境建设的水平就有多高。只有全民素质升位了,我们的环境建设才会有源、有本,才会水到渠成。

(二)要靠干部责任管环境。抓环境建设,首先要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把领导干部思想是否重视、规定是否执行、成效是否明显作为考核成绩和能力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环境建设责任制,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一起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才能使发展环境有根本改善。

(三)要靠长效机制建环境。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经济发展环境中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抓环境建设,必须以转变作风、端正党风为重点,突出抓好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落实,这是对行为和权力最有效的制约,也是搞好环境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四)要靠动真碰硬治环境。环境建设是一个艰巨性、挑战性课题,必须下真力气、下大力气,动真碰硬,刮骨疗毒。一要措施硬,措施和规定必须铁、必须硬。二要督查硬。督察必须坚持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严格督查,狠抓落实,敢于较真格,敢于硬碰硬。三要处理硬。对环境建设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从严打击,通过打击一批、震慑一批、教育一批,使环境建设深入人心。

五、下步打算:

机遇选择环境,环境带来机遇。新村要抓机遇快发展,就必须把环境建设作为当务之急、当务之重的大事,下一步我们继续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尽力营造环境“洼地”,努力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重点做好“宣传”、“教育”、“整顿”、“打击”四个方面的工作。“宣传”充分利用镇有线电视台、宣传车、简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优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镇上下营造弘扬正气,抨击邪恶的浓厚氛围,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教育”就是要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把全民素质升位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学习为先,教育为本,引导和教育全镇人民树立“人人都是新村形象,事事关系发展环境”的观念,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讲文明、讲诚信、讲法制,关心环境,建设环境,维护环境,真正集全民之智抓环境,举全镇之力创环境,最终形成环境建设的强大合力和“群体效应”。,“整顿”就是要继续加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力度。对责任心不强、作风浮漂、战斗力弱、工作严重失职、影响较坏的党员干部,坚决硬起手腕,予以组织处理,使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在经济发展中能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篇4

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环境也是生产力。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实施工业主导核心战略,强化环境优化,硬化发展举措,有效迎对了宏观经济错综复杂、下行压力加剧的严峻形势,推动了工业平稳发展,工业经济呈稳中有进、稳中有忧态势。

一、具体工作汇报

1、建立减负机构,成立市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并拨出专款,明确专人,改变了多头管理的无序真空状态,并将驻津单位纳入管理范围。

2、规范收费行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减负政策,清理各类涉企收费文件,向企业下发了《涉企收费(基金)项目及标准手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培训、乱检查行为,并根据本市实际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尽量做到基本取消本级行政性收费罚款,积极协调减少上级收费项目标准,规范降低中介机构等服务性收费的目标。同时,开发区改多家收费为一家收,分头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3、加大处罚力度。对破坏经济环境、对出现“三乱”和索拿卡要行为的当事人和责任人要从严查处,加大教育力度,树立亲商扶商意识,形成全市上下助推工业发展的

合力,使减轻企业负担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启动了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一权两制一司”新体系基本建成。自6月6日起,将12家市直部门实施的39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授权集中区管委会直接实施,使用相关职能部门2号公章。在园区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度。经过三轮扩规,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0.35平方公里,形成了“五纵五横”的路网骨架,园区框架基本拉开,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园区新区(长山桥以南)已落户企业6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工业经济总量已与长山桥以北相当,占据了半壁江山。标准化厂房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了投资3亿元建设赣湘产业园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5、企业服务得到深化。开展了五大活动。一是“部门服务企业暨惠企政策落实年”活动。全市90家规模和10家成长性企业分别由31名市级领导挂帅、64个部门和乡镇街道实行“六包” 服务,今年以来为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困难86个,新增工业贷款3亿多元,组织企业招工1000多人。为解决融资贵的问题,我局与市农村信用联社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互助联盟,帮助中意食品等10家企业解决过桥资金4700万元,节约融资成本近百万元。二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聘请了湖南大学等高校5名教授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顾问,新华机械芦苇收割机等

新产品实现批量生产。组织了企业技术创新交流,引导企业增加技改及研发投入,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及扩容提质进展较快。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仅中联车桥通过应用ERP信息软件技术,减少材料消耗17%,为企业节约500多万元。三是“职工职业技能比武”活动,4月下旬与总工会联合组织了全市第三届工业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对纺纱、电焊、数技车工等六大技能比武优胜者予以奖励。四是“校企联合办学”活动,积极开展并组织部分企业与津市职校联合办学,为生物医药等企业定点培养技能员工。五是“企业高管教育培训”活动,分批组织了100多人次的企业高管到北京、上海、长沙、常德参加由经信委、企业家协会举办的企业家管理培训。

6、加大了争资力度。市工信等部门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积极组织企业每年向中央、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推新引导、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物流中心、标准厂房建设、创业支持“小巨人”、企业信息化及技改设备抵免所得税、出口退税等各项优惠奖励资金2500万元左右。积极兑现落实津市本级有关土地扶持、财政金融支持、规费减免及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等优惠政策,每年发放招商引资、企业入规、税收和销售收入增长、品牌和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等推工奖励资金300万元左右,减缓免社保500多万元,出口退税510万元,技改设备抵免税230万元,新增融资3亿多元。为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1、围绕解决难点抓优化。针对11月13日企业家座谈会交办的30多条企业存在的难点问题,部门积极协调、主动作为,为企业做到贴心、贴近、贴身的跟进服务,真正有效的为企业解决问题。应利用部门自身的优势,积极推荐本市企业的新产品;应打破常规,为企业办证,解决融资贷款问题;应组织专人,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招工;应利用各种关系,为企业牵线推介,联系业务。执法部门对企业做到人性化执法。

2、围绕职能工作抓优化。各部门在抓好对口企业服务的同时,应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行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把服务企业工作向全市企业推开。简化办证手续,减少企业规费;应加强监管,清理涉企违规收费事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帮助企业开展课题攻关、专利申报;应通过组织企业开展各种活动,提升企业文化。

3、围绕企业发展抓优化。帮助企业转变观念,围绕做大做强,制定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应帮助企业理顺思路,为企业提供参考意见,协助企业落实各项工作;应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引导帮助企业进

行自身建设;应帮助企业优化周边环境,引导、督促企业改善生产条件,帮助企业寻求扩产、发展的新思路。

4、加大处罚力度。对破坏经济环境、对出现“三乱”和索拿卡要行为的当事人和责任人要从严查处,加大教育力度,树立亲商扶商意识,形成全市上下助推工业发展的合力,使减轻企业负担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篇5

一、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

街道领导班子历来都把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高坡街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保障,努力打造出争先创优、勤政为民、扎实肯干的街道氛围。尤其是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街道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规范管理手段,推动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缩减各类事项办理时限,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程序简单的一般审批事项,实行直接办理;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推行电子政务。坚持服务载体创新,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开设了首家街道短信平台,及时将各类服务信息发送给辖区居民,将政务信息在街道网站公开,方便居民查看咨询,强化了政务公开监督。另外街道还不断注重改善基础环境,加强街道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街道及下辖的3个社区均已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集党建、计生、综治维稳、法律咨询、司法调解、安全生产、民政、残联、就业、困难帮扶、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服务功能于一体,方便群众办事。街道社区还给一些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代办相关事项,送服务、送温暖上门。

三、全力关注民生,打造和谐街道

(一)多方联系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多方联系相关部门,对高坡街社区季家冲、青山界等背街小巷进行平整,铺设青石板,有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另外街道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卫生清扫保洁改革方案。将辖区的卫生按路段承包给清扫保洁人员,将xx名保洁人员的待遇从150元提高到500-800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了辖区清扫保洁人员的积极性,街道辖区的卫生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受到了辖区居民和上级检调、调研的部门和领导一致称赞。今年以来,在区城管委对全区街道的卫生检查排名中,我街道连续三个季度被评全区乡街环境卫生第一,全年环境卫生也排在各街道第一名,为外来投资者和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街道一直致力于为辖区企业服务,以及为外来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推荐,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20xx年,街道为春风行动输送就业人数185人,新增就业再就业人数407人,援助困难对象176人,并对新增失业和劳动就业困难人员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扎实有效,失业人员的就业率达到95%。此外,街道还顺利按计划完成了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工作。

(三)实行“阳光低保”,保障居民生活。街道自6月份开始,积极开展“阳光低保”行动,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健全低保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不断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实行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低保制度的满意度。街道还代表洪江区迎接市民政局的专项检查,得到市民政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将阳光低保工作模式推广到其他县市区。

(四)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街道充分利用辖区二十余处宣传橱窗进行“中国梦”、传统美德、文明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宣传;筹资6万余元,在古商城内(高坡街社区)制作了仿古宣传窗三个,修建了高坡街文文化宣传长廊三处,向居民印发健康文明宣传小册子5000余本、制作宣传横幅50余条。同时招募各行各业志愿者两百多名,成立了“服务居民生活”志愿者服务队,消防志愿者服务队、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等三支志愿者队伍。为社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务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务。

(五)加强计生工作,开展优质服务。一是对已婚育龄人群进行“三色”分类管理。街道按照“双推”工作分类管理要求,在全面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对已婚育龄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坡街社区作为我区“双推”工作的唯一试点社区,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多措并举提升计生服务质量,得到区计生部门的高度评价。二是开设特色优生优育培训课程。街道为满足辖区广大育龄群众的需要,在年初开设了特色优生优育培训课程。该课程每季度一期,每期均邀请怀化妇幼保健院等地的专家来洪授课,为新婚夫妇、备孕夫妻、怀孕妇女、新生儿父母等育龄对象讲授婚育生殖保健、备孕攻略、孕产期保健、婴幼儿护理及早教等方面的知识。三是落实计生奖励帮扶政策。20xx年,街道计生办奖励特别扶助对象22人,特别扶助金额50240万元;慰问父母伤残死亡、子女高考成绩优异、生活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人员220余人,发放公益金5万余元;为辖区内的困难育龄对象发放计划生育女性安康险或计划生育家庭意外险230人,共计金额23000元。

四、筑牢安全防线,创建平安街道

街道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重点常抓不懈,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地将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全力打造平安祥和街道。

(一)构建综治维稳长效机制,奏响和谐 篇章。街道领导和工作人员全部挂点到三个社区,采取分片包干的原则,每人至少联系1个居委会,2-4个居民小组,100-200户居民户包干负责,将辖区4578户居民一户不漏,全部分解到个人。每月上门1-2次,将安全、民生、就业、计生等信息宣传到户,并收集整理老百姓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同时,街道领导干部每月下联系社区坐班2次以上,集中开展政策咨询、现场办公和民事代办,当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桩桩能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街道社区共为老百姓办实事100余件,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70余起。

近三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综治维稳做到“六个不发生”,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老百姓普遍反映生活越来越有安全感。

(二)大力搞好安全工作,保平安促发展。近年来,街道社区通过开展各类安全宣传、应急演练工作,积极有序地做好安全预警、防灾、救灾等一系列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与居民的一致肯定。一年来,街道共维修危房18栋,整修漏雨房屋21栋,线路整改490户,排查整改辖区各类安全隐患180处,安置3处重大隐患点居民共计8户15人,整改地质灾害点2处,拆除违章建筑3处,新增消防栓xx个,消防水枪2支,新建消防水池1个,在三个社区均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室,为木板房居民免费发放900多个灭火器,为民办实事100多项。同时,街道筹资40余万元,正在对两条道路坑洼的背街小巷进行整体维修,铺设了青石板。

由于措施得力,在去年高坡街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基础上,今年我街道桐油湾社区又成功创建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优化浙江商务发展环境思路研究 篇6

一.浙江商务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1.构建了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按WTO规则要求, 浙江不断完善地方性政策法规, 加大对各类扶持政策的“立、改、废”工作, 逐步完善了符合WTO规则的开放型经济政策扶持体系建设, 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面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形势, “十一五”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十余项大的政策意见, 包括《扩大开放加快提升浙江经济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等, 加强了政策引导, 合力推进了浙江省商务的有序健康发展。

2.营造了较为高效的政务环境

通过加强宣传, 创新服务制度, 全省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 主动服务、高效服务的新观念得到了不断强化, 逐渐获得了企业和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全省通过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 各项行政审批工作多次提速, 办事效率大幅提升;通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系列活动, 进一步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 切实为企业解决了一批急需解决的问题;推出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重点项目跟踪协调”等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的举措, 建立了较为长效的政企沟通渠道, 服务企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3.搭建了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全省搭建了一批贸易投资促进平台, 浙江省的浙洽会、消博会、义博会、食品博览会等, 省委、省政府在日韩、欧洲、港澳台等地区举办的“浙江周”活动, 以及在境外举办重大经贸活动等, 已成为浙江省展示政府和企业形象、提升浙江企业和产品知名度的重要平台;每年联合市县政府部门合力举办农超对接会、工业品产销对接会等, 已成为企业与市场对接的重要渠道。同时, 浙江省建立了应对反倾销、反补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公共服务平台, 如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立了65个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 进一步完善了“一体两翼”产业预警机制, 开展了对部分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监测, 提升预警监测质量, “十一五”期间就发起对外贸易救济调查15起。

4.推动了贸易投资平台的突破发展

截至2010年底, 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74个, 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达到8个, 与江苏并列第一;全省已有1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2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28个省级园区、55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境外贸易投资促进平台创新发展, 浙江省在澳门、印尼等设立了“浙江品牌产品贸易展示中心”。截至2012年4月底, 已有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示范区、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等四大国家战略平台。

5.形成了较为便捷的通关环境

区域通关深化推进, 对出口货物实施了“属地申报, 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省内海关合作加强, 省内货物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模式。浙江电子口岸建设突破发展, 已建设成涵盖商务厅、海关、商检、边防等9个涉外部门的信息服务大平台, 实现了“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身份认证、一站式”大通关信息服务, 并实现与中国电子口岸并网运行、实现与区域 (上海、宁波) 地方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 实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新模式, 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畅通便捷。

6.建成了较为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营造了有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 全省各地逐步建立了重商、亲商、惠商、富商、安商的良好发展氛围;文化、医疗、教育等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为商务发展提供了配套较为完备、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通过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等, 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 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为商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营造了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通过每年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出国培训、每年聘请近2万多人次的外国专家、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等方式, 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国际化高级人才, 加快了浙江人才的国际化进程, 为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浙江商务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1. 政策、服务长效性欠佳, 政府服务仍有待优化

改善商务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各部门的长期坚持, 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 不断地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才能切实提高商务环境的发展质量。但是, 少数相关部门仍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 急于求成的心态仍然存在, 使得一些政策的变动较为频繁, 政策延续性相对较差;提供的暂时性、短期服务相对较多, 长效服务机制相对较少。同时, 全社会重视商务环境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浙江少数部门和个人仍存在着对商务发展环境认识不足, 关注不够, 举措不足, 一些部门工作人员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依法行政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2. 城市国际化水平相对滞后, 商务生活配套服务仍有待完善

与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 浙江省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仍相对滞后, 国际化的生活配套不完善, 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以及县级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医疗方面, 全省专业的涉外医院较少, 直接能用外语为外商诊疗的医院相对较少。在教育方面, 全省国际双语学校较少, 外商子女入学难。在生活方面, 住宿、消费、休闲等领域的国际化配套也不完善。

3. 资源要素瓶颈突出, 商务发展优势平台仍不足

浙江是资源小省, 随着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大, 土地、能源、人才等资源约束与商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浙江地域面积狭小, 工业用地指标缺乏、地价高, 使得引进项目落地难, 也导致了一批本土民营企业的外迁。浙江百姓生活富裕, 劳动力成本相对于江苏、广东偏高, 企业用工成本高。另外, 与广东、江苏、上海相比, 浙江品牌开发区不足。2010年底, 浙江和江苏各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但浙江8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江苏的36.3%, 出口为江苏的18.8%, 税收为江苏的52.8%, 差距很大。

三、优化浙江商务发展环境的思路对策

1. 强化政策支撑, 建设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

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建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内外对接、分工明确、监管有力的新型商务政策体系。加快商务领域法制建设, 完善商务法律体系,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业监管工作, 适时完善浙江省商务工作指导性政策意见和规范性法律文件。推进电子商务、甲醇汽油、会展业、典当业和应对出口反倾销等商务规章立法工作。以促进商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导向, 深化完善商务促进政策, 建立公共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商务促进政策体系。整合行政执法资源, 推动浙江省商务领域综合执法,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 提升商务服务, 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进一步改进商务系统工作作风,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 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 形成公开、透明、高效的商务行政运行体系。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规范审批程序, 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商务队伍素质建设, 建设一支服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继续完善“四体联动”的反倾销应对机制、反补贴联席会议制度等组织协调机制, 努力形成全省上下联动、区域协调、内外并重的大商务格局。完善商务考评体系建设, 突出质量考核, 推动商务结构调整。继续推行“开放型经济服务月”等活动, 建立政府、企业间通畅的沟通联络机制, 积极推广政府服务企业的长效服务机制。

3. 搭建服务平台, 完善优质商务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扩大监测样本、优化监测手段、做深监测研究, 做优对大宗商品、生活必需品等的运行监测, 强化分析、预测等功能, 营造稳定有序的国内市场环境。推动台州港、温州港、嘉兴港等港口国际化进程, 推动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义乌机场等空港口岸的国际化进程, 构建海陆空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口岸大平台。积极推进省内、长三角区域以及浙江省与中西部地区的“大通关”建设, 切实使口岸通关提速增效。进一步做优义博会、浙洽会、消博会和西博会等省内展会, 积极探索更多的境外自主性国际展会, 建设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推介平台。进一步完善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出口市场的公平贸易预警点和监测点建设。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在公平贸易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自律功能, 增强行业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损害预警监测机制, 完善省内的产业救济和安全保障体系, 维护省内产业安全, 维护企业利益。

4. 构筑贸易投资平台, 构建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科技兴贸基地、产业集群科研基地平台建设, 做优区域产业特色和做强区域竞争优势, 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投资吸引力的贸易投资产业集聚平台。借助”四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积极申报一批贸易特殊监管区域, 打造一批推动贸易投资发展的优势平台。进一步做优做强现有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等各类贸易投资平台, 使其成为浙江省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用足用好浙江省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做优做强一批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继续推动境外合作园区建设, 争取有更好更多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落成, 使之成为浙江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省内产业向外转移的重要基地和创新样板。加快推进境外浙江商品展示中心建设, 扩大浙江出口商品的境外宣传, 树立良好的浙江品牌形象。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促进网上市场和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 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5. 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教育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篇7

一、认真部署,及时动员

教育局召开了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分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校区、乡镇各中学、县直各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教育局局长黄志军做了动员报告,对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分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

二、整体推进,层层落实

动员大会后,局机关迅速行动,及时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参加集中学习,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

为了更好地在教育系统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分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县教育局派出8个指导组,统一部署,深入各学校,对各学校的工作进行指导。

三、聚焦发展,征求意见

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开展征求意见建议工作。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成8个调研组,走进社会、深入基层,采取意见箱、网络留言板、座谈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征求到意见建议69条,经梳理归纳为以下两项:

1、有的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不够,工作缺少主动性,办事拖拉。

2、个别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端官架子,对待群众冷漠。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

四、全面整改,不走过场

针对发现的问题,县教育局透过表面看本质,挖掘深层次的问题根源,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整改。

1、清查审批事项,公开权力清单

县教育局对审批事项及权力责任事项进行了全面清查梳理,共梳理行政处罚3项、行政收费4项、其他类15项,同时,对原来的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转为行政监督1项、转为其他类2项、取消1项。以上事项清单均在教育网站进行了公开。

2、治理“庸懒散拖”

县教育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

3、整治工作标准

县教育局加大执行力考核力度。对局机关各科室履行工作职责、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工作质量。

4、加强工作纪律

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总结 篇8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2007-12-07 12:23:3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创造韶山良好旅游环境,市发展改革统计物价局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在强化价格管理、规范价格行为、优化经济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对旅游市场价格的监管工作力度,规范旅游市场价格秩序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对旅游纪念品市场整顿会议精神,我局加强旅游市场价格秩序整顿,规范纪念品经营户的价格行为,集中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

1、5月份,对各景点、餐饮、纪念品商店进行摸底调查,召开经营户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2、对餐饮业菜谱实行统一鉴制,防止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3、做好与所有餐饮业、纪念品商店价格诚信责任书签订工作,目前已有60多家证照齐全的餐饮业主和43户纪念品经营户与物价检查所签订了价格诚信责任书,并要求与菜谱同时张贴或悬放在店内醒目位置,自觉接受游客的监督。

4、对餐饮业、纪念品商店的明确码标价等情况建立台账,实行备案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对城区各大小型超市的明码标价工作的监督检查。从五月份起,我所对景区景点所有纪念品商店进行要求纪念品经营户严格按《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加强行业自律,明码标价,诚信经营。规范价格经营行为,从而有效的杜绝了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的不正当价格违法行为。力求至年底旅游市场纪念品商店明码标价率达到100。

5、从6月1日开始,我局专门抽调两名业务骨干参与韶山市委、市政府集中整治与毛泽东同志形象有关的纪念品市场等工作,在完成了对纪念品市场的调查、摸底及经营业主的价格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进行整改规范。现已完成了对滴水洞景区、铜像广场附近43家纪念品的明码标价规范工作,逐店逐户送标签上门万张,宣讲明码标价的规范性操作方法。同时还与43户纪念品经营户签订了价格诚信责任书,制定了整顿规范与毛泽东同志形象有关的纪念品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和模拟检查方案、整改责任书等,为9月21日进入集中整治阶段作好了准备。

二、加强价费审批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今年以来,经我局制定、审批的各类培训费共计16批次,制定审批及执行省、市新定各类政府定价品种调整价格27批次,300多个品种,价费的制定,调整比较频繁,我局都是从优化经济环境的大局出发,从严把好审核关,从源头上堵住了乱收费、通过

对医药、供水、运输等价格的从严审核,估计可节约企业运行经济成本500万元左右。

三、积极开展价格检查、清理规范各部门收费行为

(一)开展全市《湖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湖南省服务价格登记证》收费年检年审工作。重点检查一年来各单位执行国家收费政策的情况以及执行政府定价的各类服务价格的情况,这次共计检查《湖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73证、《湖南省服务价格登记证》203证,没有发现违反国家收费政策和服务价格政策的乱收费行为。

(二)开展重点行业价格专项检查。

1、春季中小学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我局对全市各乡镇12所中小学教育收费进行了重点检查,除个别学校收取技术信息教育费40元/人(总计金额1880元,按花名册全部退还给学生)外,其他收费情况比较规范、透明,比往年都要好,投诉率大大降低。秋季中小学收费得到进一步规范、透明,至今未发现一起因乱收多收引起投诉的案件。

2、农资市场

价格专项检查。根据省物价局湘价重[2004]147号、湘价消[2003]109号文件的规定,我局对全市农资批发零售市场经营的尿素、碳铵、复合肥、常规种子、杂交种子及部分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通过仔细询问、检查及认真核算每张进货单据,未发现哄抬物价和违反文件规定的违价行为,稳定了农资市场价格,维护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3、按照省里文件精神,配合湘潭市物价检查所对我市客运票价的收费情况和广播电视局“网改费”、“安装费”等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

四、做好价费公示工作,积极服务韶山经济发展。

1、努力推进价费公示进乡镇、企业园区工作。根据湘潭市物价局潭价字[2005]36号文件,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潭政办函[2005]46号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市价费公示成果,提高价费政策的透明度,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农民成员增收,我们开展了价费监管下基层,进园区(企业)的工作,我市主要选择了永

义乡及港越、三旺、世源作为试点,重点开展了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制止向企业和工业乱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工业园区负担的有效形式,是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管,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全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以上价格管理措施的实施,目前我市的经济环境在乱收费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涉及对企业乱收费的投诉案件今年为零。

2、做好价格监测与价格信息服务工作。拓宽价格监测与价格信息服务渠道,通过发布价格信息、市场价格走势分析和加强价格鉴

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总结 篇9

工 作 总 结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后,我镇高度重视,把搞好这次活动作为当前一项中心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大力气,抓好落实。经过三个多月多的工作,基本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使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扎实顺利开展,首先,我镇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并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督导督查组,负责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纪律进行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其次,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摸清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状况的基础上,认真制订《****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意见》,印发给镇属机关事业单位贯彻落实。该实施方案明确了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检查验收的有关事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使整个活动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同时,镇党政领导还分工积极指导分管部门开展工作,有效促进各单位机关集中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再次,充分发动,提高认识。我镇及时召开党政班子成员扩大会议,组织学习县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和确发[2012]1号文件精神,研究部署这次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决定把整顿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同抓好当前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

二、组织学习,统一思想

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党委坚持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分析研究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和优化发展环境问题,同时下来自学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镇机关干部职工也通过集中和自学进行学习,围绕“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这个主题开展讨论。通过学习教育,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服务于企业的自觉性,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联系实际,查摆问题

为确保这次活动不走过场,我们严格按照《****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把抓好查摆问题作为整个活动的关键。我们通过自查、发放征求意见表、悬挂征求意见箱等形式,认真查找本单位及工作人员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查摆,以“四查四看”为着力点,重点是查找“窗口”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或违规行为。通过查找差距和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根源,认识危害,增强自纠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查找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服务意识差。有的对群众办事不热情,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二是办事水平低。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工作效果差。三是自律意识差。有的不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在查找问题完成后,大家都认真写出了剖析材料,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了科级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邀请了县领导参加。

四、边查边改,注重实效

搞好整改是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各党员干部特别是镇党政领导都有针对性地认真写出了整改措施,对照存在的问题进行边整边改,力求见到实效。各站室也都针对查摆出来的存在问题,紧紧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重点解决了发展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担当、制度建设滞后、制度落实不力、行政审批不规范、行政执法滥用自由裁量、纪律作风涣散、工作效率不高、以职谋利、以权谋私、企业生

产经营环境不优、项目推进难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做文章,镇党委、政府专门研究,建立完善了企业周边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快速联动机制、事项快捷和效能监察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坚持从完善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建立改进机关作风,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创新工作,提高效率

1、紧扣镇情,实行“全程便民代办服务制”。在镇、村服务点(站)进行了隆重挂牌。镇政府设立全程代办服务站,全镇各村设了12个便民服务点,镇包村干部为助理代办员,每村每个点设代办员2名,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性事宜实行全程代办,目前可代办包括报销农户合作医疗在内的7项事务,使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服务,极大地方便的村民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村民节省了大量办事成本和办事时间,群众普遍称赞。

2、紧扣活动主题,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把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同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制约机关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的各种障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依靠项目引进发展镇域经济,今年已有6大项目已引进或达成引进意向。二是抓点带面,全力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止目前石滚河新

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面展开,配套的幼儿园和寄宿式小学征地工作已全面完成,相伴不久的将来,一个新面貌的石滚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三是以争创省级卫生乡镇为契机,构建“环境治理”新格局。镇筹建环卫站,村建立环卫队,集中治理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镇容村貌。并在各项工作中,力戒办事拖拉,注重赶时间,提效率,出效益。

总之,通过这次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活动,我镇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和竞争意识,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是: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自律性不够;二是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如干线道路不畅问题,村民的思想素质低的问题等;三是创新的面还很小,如全程代办大多还停留在事务性上,经济性工作的推开还有待摸索。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将存在的问题努力化解,把制约发展的因素逐渐排除,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以创新促进工作,以创新优化环境,坚持不懈地把机关作风建设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引向深入,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中共****委员会

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总结 篇10

按照全区优化发展环境统一部署,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与财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按时限和要求完成了各阶段工作任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做到“四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对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科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督导、检查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办事人员落实,为我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目标责任到位。按照全区统一部署,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榆次区财政局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方案》,确立了“五五三三”的工作思路,即解决五方面问题,分五个阶段推进,把握三项要求,历时三个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单位,明确了责任科室、责任人,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纳入考核范畴,做到与财政主要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同奖惩。

(三)宣传发动到位。6月29日上午,我局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表彰暨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会。会上,党总支书记、局长崔继保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创优发展环境的四项工作重点。一是提高效率。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化程序,减少手续,首办负责,限时办结。二是优化服务。要防止权力部门化、部门个人化、个人私有化、私有腐败化,防止权力寻租行为感染财政工作环节。要真心服务,把服务对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要主动服务,多说怎么办,不说不能办。要快捷服务,跑步服务、上门服务、全天候服务。就局领导来说,要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服务;就大家来说,要为各单位、部门服务好。三是注重学习。学无止境,要坚持学习不放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财政部门是政策性很强的部门,要“吃透两头,管好中间”,吃透两头即吃透政策,吃透下情。要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开展调研,了解实情。管好中间即科学理财,依法理财。四要塑造形象。创优发展环境的过程就是塑造形象的过程,要查问题,快整改,上台阶。要通过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提升素质来塑造财政部门良好形象。此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为我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督办落实到位。监督检查是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收到实效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督办落实。领导组分阶段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进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开展不定期检查,7月20日、29日,副局长、区农发办主任张志荣带领办公室、人教科值班人员,对全局干部职工在岗情况进行了两次突击检查,督办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工作作风中的不良倾向,督促整改落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一律取消评先资格。

二、扎实推进,抓好“四个重点”

我局“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为期3个月,分调查研究、学习动员、自查自纠、集中整治、考核评议五个阶段进行。目前,已按时限和要求完成了四个阶段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调研。紧紧围绕财政工作重点,扩大调查研究的范围,创新调研方式,主动深入单位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局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重点围绕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增收节支,推进财政管理创新,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带头调研。各科室(单位)结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实际,围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财政改革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监管等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相关的专题调研。调研结束后,各科室(单位)写出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二)抓好学习动员。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全区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精神,对我局集中整治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使大家充分认识集中整治发展环境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以科室为单位认真学习市、区优化发展环境的文件、上级领导有关讲话等,结合实际开展“要我服务还是我要服务”、“与己无关还是息息相关”、“为谁服务还是服务为谁”、“环境适我还是我适环境”等专题讨论。学习动员阶段,每位干部职工认真参加学习讨论,每个干部职工制定个人服务承诺,局机关制定全局服务承诺,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给每个干部职工制作了“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台签。局整治工作办公室通过设置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考评对象、服务对象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局在“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征求意见表30余份,梳理出意见和建议12条。

(三)认真自查自纠。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原则,通过“四查四看”,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一查政策落实到位不到位,看是否有裁剪、截留、刁难等行为;二查审批效率高不高,看是否有办事推诿扯皮、让办事人“两头跑”等问题;三查执法规范不规范,看是否有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四查服务到位不到位,看是否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说的衙门作风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及“吃、拿、卡、要”等权力寻租问题。各科室(单位)按照要求,逐条对照整治内容,结合征求到的意见,认真查摆在本局、本科室、本单位和每个干部职工身上的具体体现,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开展集中整治。按照区委、区政府“出重拳、下猛药”的要求,我局整治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真正做到“四不放过”,即:对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查清不放过,重要问题没有查纠不放过,违规违纪问题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7月22日下午,在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汇报会。局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分析了当前自身发展环境的现状及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在听取汇报后,副局长、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张志荣指出了各科室(单位)存在的三个共性问题:一是个别同志还存在“财老大”的优越感,服务效率不高,意识不强,慢半拍、缓作为的现象还存在。二是个别同志安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按部就班,满足于正常运转,对财政事业的长远发展不关心,进取心不强。三是个别同志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抓而不紧、落而不实,不按规定的时限和该有的程序办事,局内部办事程序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局领导指出,下一阶段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学习,树立“六大理念”。通过组织学习财政有关法规、规章,抓学习型科室建设,牢固树立“六大理念”:即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理念,服务大局的发展财政理念,改革创新的科学财政理念,统筹兼顾的协调财政理念,规范管理的绩效财政理念,强化监督的法制财政理念。二是抓管理,处理好“五大关系”。通过健全科室规章,明确科室职责,处理好“五大关系”:即处理好发挥财政职能与支持发展的关系,努力做到大局为重;处理好组织收入与支出责任的关系,努力做到良性循环;处理好规范管理与推进改革的关系,努力做到协调共进;处理好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的关系,努力做到统筹兼顾;处理好自身建设与外部协调的关系,努力做到提升形象。三是抓创新,突出“三大重点”。通过个人查摆、科室剖析、明确服务承诺,突出“三方面重点”:即提高服务决策水平,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服务财政改革需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坚持效能建设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相结合,积极推动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执行力;探索财政文化创新,创新财政制度文化,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增强以制度管人、管财、管事的能力。创新财政精神文化,人人明确服务承诺,制作个人服务承诺台签,促进强化为民理财宗旨,提高精神境界,树立良好形象。通过抓学习、抓管理、抓创新,使干部作风和科室作风进一步转变,宗旨意识和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优化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心系基层,财政为民”为宗旨,牢固树立“服务是金,作风是旗,创新是源,发展是本”理念,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队伍素质,创优财政环境,丰富财政内涵,打造财政品牌,扎实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建设,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为强区升位和五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下一篇:美术实践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