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展申请

2024-05-01

篆刻艺术展申请(精选11篇)

篆刻艺术展申请 篇1

班 级:2010级美教1班 学 号:20104106013 指导教师:蓝学会

【教学目标】

1.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掌握篆刻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2.了解和基本掌握篆刻的基本方法

一、篆刻艺术的含义

所谓“篆刻艺术”,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首先是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如:邓石如、吴攘之、赵之谦、黄士凌、吴昌硕、齐白石。

二、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

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历史过程。依据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大多属于

战国时期。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古玺是由专门工匠制作,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其特征是:朱文玺边栏宽阔,白文玺有界格。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各种异形。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反映了社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3枚类似的实物, 据此有人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

前三方只有图案记号,第四方为战国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小篆相近,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显著的特点。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这种表现形式是后世闲章印的先导。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辉煌的时期,更明确约定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

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

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社会动荡,战乱不已,文武官员常调动,封拜频繁,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印文不加修饰,便为急就章。

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对后世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书公文、记帐目、写书信等。在简牍的递寄往来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止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玺印,这就是所谓的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现了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纸张普遍应用,开始使用朱砂调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废止。因此,用新的印泥来钤盖印章,这就是所谓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时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汉字书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却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

隋、唐、宋、元时代,书法绘画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出于鉴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家在作品上钤盖印章,从而收藏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印章与书画有机的融为一体,印章成为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称为金石书画。

此外,中国最早印学理论著作《学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啸堂集古录》等对古代玺印都有辑录。书画家赵孟頫以擅长刻圆朱文而著称,为历代后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视的印章范体。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合作探究】

三、篆刻的基本方法

画印法——方法是将熟宣蒙在印谱之上,用毛笔进行描摹。(如果印太小,也可以用印章的复印放大稿来代替,描摹时注意指导学生中锋运笔。)朱文印要注意线条的均匀、挺拔等特点;白文印不用双勾填空,可以用粗线一笔而成,但要讲究运笔的变化。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对范印中篆字的章法(比例、粗细、间距、方圆、转折、头尾、边栏、印角这八个方面)有一定的体会后,就可以将印文采用水印法或反写法上石,进行临刻了。通过画印,将领悟到的知识运用到运刀的变化上,丰富了

刀法的表现力,再通过临作与原作的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画印练习。

【作业布置】

篆刻艺术展申请 篇2

古代的印章注重的是结构匀称、协调、实用, 而现代的篆刻, 着力表现的是艺术的自我, 张扬个性, 创造不同的环境, 调动不同的情绪, 篆刻家追求的是个性的张扬, 讲究的是视觉的动态美。因此在章法上, 现代篆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 在刀法、篆法、章法、审美趣味上有很大的突破。传统篆刻艺术, 不饰张扬, 素面朝天, 注重内在之美, 现代艺术则以心灵的体会和自觉的个性张扬为基础, 注重外在之趣。在一方印中, 它应该既有豪壮飘逸的书体, 又有美观悦目的构图, 更要有刀法生动的刻韵。同样的, 刀法能够表现出印章的笔墨效果。前人对刀法的理解非常慎重, 以刀法分派别。而现代的篆刻家在刀法上却推陈出新, 创作写意淋漓尽致。所谓说, 有什么样的章法设计, 就要用什么样的刀法来表现。稳、准、狠地大胆落刀, 是当代的篆刻中最常见的技法特征。例如, 铁线篆, 它的刚劲流畅的曲线, 需要细腻的刀法表现;而大气磅礴的线条, 则需要用腕力雄厚的冲刀去篆刻。现代的篆刻则通常善长于通过应用冲刀、切刀、涩刀、纯刀等刀法, 来表现篆法、章法的笔意墨趣和布局韵味。现代篆刻在入印文字的选择上, 篆刻家的目光随着古代文字遗留下来的不断出土发现, 已从传统的大篆、小篆等转向了许多民间性的、地域性的书体或文字书法, 大大充实了入印的文字形式。所以, 对入印的文字我们应该充满个性色彩地改造或者将行、草书法的意味融入其中。入印字体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丰富印章的章法和刀法, 它影响或改变着印章作品的视觉效果。

篆刻与书法艺术是紧密结合的。篆刻讲究的是章法篆法, 是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因此, 学习篆刻的同时, 还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的碑帖临摹, 同时也不能忽略写印的章法。在一方印中, 光有熟练的刀法是不够的, 也要思考复杂变化多端的章法, 才能突出自己在章法上的功底。这一点, 篆刻大师吴昌硕的创作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是根据文字具体的笔画、笔势、形体以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设计出相宜的形式的。

二、近现代篆刻风格

当印章艺术发展到流派篆刻阶段以后, 对个性风格的追求已超过了对共性规律的遵守, 特别是在篆刻技巧上, 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这是篆刻迅速繁盛的主要动力。清代以来篆刻艺术长盛不衰, 异彩纷呈, 有成就的篆刻家们都对古代的玺印和前人的风格认真体会、学习, 同时又在具体技巧上反复练习, 追求个性化的艺术效果。对于这一时期的篆刻艺术, 应该着重从传统的延续和演变的脉络上加以把握;而对于有代表性的篆刻家及其作品, 应通过比较来加深印象与理解, 认真地观察和体会它技巧的独特之处。

篆刻大师吴昌硕, 冲刀、切刀结合并用, 制作效果上大胆尝试, 不拘法则。继承了汉印端庄浑厚的气象, 他的印风面貌古朴, 技巧内涵丰富。由于他在篆书书法和绘画上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书、画、印三方面体现出统一的审美特征, 因而具有极大的影响。

篆刻大师齐白石, 他的篆刻和他的画一样, 追求完全自我的风格效果, 大胆创新。他的印章创作打破了许多前人所遵守的法则, 在刀法上充分发挥单刀技巧, 在样式上大胆运用残破或合并笔画、借用边框等手法, 因而在风格上显得独来独往。他的篆刻虽然具有很高的成就, 对后人来说, 应该注意借鉴和学习他的艺术精神魅力。

“现代篆刻”艺术可以看做是明清流派印的发展与延续, 它在以传统的“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印章演化为“以艺术为目的”的篆刻形式以后, 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前沿篆刻家对个性化的刻意追求为先导, 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从近些年出版的各种当代篆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坛有写意印风的发展趋势。据调查, 其中具有大写意形式的作者和作品约占20%;直接承袭传统形式, 且印风趋于工整的约占30%;而半数作品都属于在传统的基础上强化新的篆刻形式, 都或强或弱地表现出一种写意的趋势。其实刻印的过程也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通过印面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 抒发自己的情感, 并体验和享受创作过程中带来的愉悦。它已经基本上脱离了种种实用的功能, 一方好的作品从酝酿到制作, 再到完成, 可以说是审美的实践过程, 而对欣赏的人来说, 也是一种美的享受。通过对印面的欣赏、研究, 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作者的修养、艺术追求, 并与之产生共鸣, 完成一次审美的历程。现代篆刻已经不像先前那样只限于印信之用, 也不只是附属于书画作品上的点缀了, 它与书画并驾齐驱, 已经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

三、今天的篆刻艺术

现代篆刻与传统篆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首先它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它独立成为一门艺术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 由于现代篆刻的这种新的功能, 允许篆刻家有更大的自由和发挥表现的空间, 从而出现了现代篆刻形式上趋向写意之风, 因为写意最能表达我们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 从而又能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和谐。现代的篆刻家在继续开创篆刻流派艺术的发展道路上, 借鉴民族的优良艺术传统, 突破秦、汉玺印和明、清流派篆刻的规范, 勇于创新, 不断地探索, 揭开了现代篆刻艺术崭新的一页。

篆刻艺术发展简析 篇3

摘要:

通过对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时代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人物或作品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篆刻;印宗秦汉;印外求印;写意印风;传统工稳印风

“篆刻”是对以艺术为目的的印章形式的称谓,“篆”,篆书,“刻”,雕刻,从表面意思讲,篆刻就是以刀代笔、以篆书为体、以印石为载体而进行的刊刻艺术形式。当篆刻从实用功能的印章演化成独立的艺术形式时,印章和篆刻的含义便分道扬镳。篆刻艺术便开始了它烂漫多姿的历史进程。

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的起源,应当追溯到印章的起源。从已出土的文物和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已在陶器上刻画印痕,至商周时期陶器上已有不同类型的印陶,因此可以说印陶的出现和使用便是篆刻的一个起源。随后瑰丽繁杂的先秦古玺已经呈现出完整的印章形式,成为篆刻丰富的艺术宝库。

二、雄强灿烂的秦汉印

秦汉印是中国篆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秦统一六国后,以摹印篆来铸刻印章。摹印篆以平直方正为主,方中寓圆,能够较好地适应规整的印面形式,并为随后汉印的诞生创造了基础。至汉以后,汉人在秦摹印篆的基础上将文字彻底的“印化”,篆刻艺术便迈入了特立独行的汉印时期。

汉印在表象上给人以平正方直的直观感受,然而这种看似平淡的形式却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意识。汉印中还出现了鸟虫篆这种极具装饰意趣的印式,以及人物、动物、建筑等图像肖形印,均成为篆刻艺术在汉代发展的绝响之作。正因为汉印的灿烂多姿和朴素艺术本质使之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印宗秦汉”成为初学篆刻的不二法门。(如图1)

三、流派纷呈的明清篆刻

明清篆刻是中国篆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此时的篆刻已完全摆脱印章的实用目的,印章的制作也不再是职业的印工匠人,而转换为以文人为创作主体,并形成了诸多流派,因而称之为明清流派印或明清文人印。

文彭和何震是明清篆刻艺术的先驱者,被后人尊为“流派印之祖”。清朝中叶的印人已经不再是对汉印的简单模仿,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这一阶段以丁敬和邓石如为代表,他们走在探索者的最前列,成为不同风格的两面旗帜。

丁敬以切刀治印,开创了世称“浙派”的篆刻风格,其弟子和追随者众多,尤以蒋仁、黄易、奚冈三人为最,与丁敬合称“西泠四家”。同时期的邓石如能够打破当时浙派独霸印坛的局面,独树“印从书出”的大旗,将书法和篆刻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他在篆刻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最大成就。(如图2)

而崛起于晚清印坛的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三位大家则成为明清篆刻艺术成熟的标志性人物。赵之谦将考古发现和前人未用的碑刻文字、铜镜铭文、诏版货币文字、砖瓦陶文等全部吸收并化用,成为“印外求印”的大家,也奠定了他在明清印坛上的不朽地位。黄牧甫也是一位“印外求印”的大家,众多刻石文字、三代吉金等均能借鉴,最终融会吸收而作用于篆刻。黄氏印面光洁,残破较少,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平中求险,体现了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与黄牧甫同时期的吴昌硕,他的创作方法依旧是“印外求印”。吴氏篆刻与其书法有很大的关联,它尤以浑穆沉雄的篆书名噪于世,其篆刻作品有着和书法同样的风格取向。其篆刻作品给人以风樯阵马、苍拙朦胧之美。他是明清篆刻艺术发展成熟最重要、最鲜明的代表人物,同时也开创了写意印风的辉煌篇章,成为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家。(如图3、4、5 )

四、个性张扬的现代篆刻

现代篆刻以体现个人性情、展现个人风貌为创作特征。齐白石、来楚生、简经纶、陈巨来四位可以说是现代篆刻的代表人物。

齐白石以汉印为基础,以单刀直冲的方法创作了个性鲜明的篆刻作品。齐氏作品给人以痛快淋漓、力可抗鼎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来楚生的篆刻作品同样以秦汉印为根基,但营造出一种朦胧古拙、意通古今的写意美。简经纶独以甲骨文入印,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篆刻新形式。陈巨来一生钟情于圆朱文印,其作品沉静秀美,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如图6、7)

当代篆刻较之前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长足的进步。且以写意印风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形式,作者对个性的强烈表达和情感宣泄不断催促着篆刻艺术的前进。

五、新时代下篆刻艺术发展的趋势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造就。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发展必将呈现更加多彩多姿的趋势。

首先,写意印风将会成为篆刻艺术发展的主力军。现代篆刻因与写意画有着共通之处,所以篆刻便借用“写意”一词来定义那些个性张扬、直抒胸臆,与传统工稳印风相对的篆刻形式。写意印最宜于表达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且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又能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因此被当代创作者广泛接受,继而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

写意印贵在自然而又有新意,寓巧于拙,方寸之间有万千气象,篆法、章法、刀法三者相辅相成,它更强调作品的意趣和格调,更注重作者自身的艺术造诣和综合素养。(如图8、9 )

其次,对传统工稳印风的继承和发展依然是众多印人追求的目标。传统工稳印风的学习依然离不开“印宗秦汉”和“印外求印”,应当取法乎上,追根溯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印外功夫的修炼,只有这样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够登堂而入室,继而探索发展的方向。

六、结语

篆刻是门古老的综合性艺术,它将书法、绘画、雕刻、文字学、考古学等众多学术融为一体。篆刻的创作和创新,一方面要求作者在篆刻的范畴里能够深入探索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作者在印外的诸多学识修养上有着广泛的宽度和深沉的厚度。在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变化之后,篆刻艺术更加显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我们也期待古老的篆刻艺术焕发出更加绚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熊.篆刻十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篆刻艺术展申请 篇4

1、史论(25学时)

2、关于美术书法篆刻分科的技法与常识培训(25学时)

3、当代美术书法篆刻现状(3学时)

4、行业内状况

5、培训的对象及培训的社会目标

1、史论 简明美术史论

第一节 中外美术史(理论研究方向)第二节 中外美术史(美术创作研究方向)第三节 美术概论

第四节 中外画论概要 简明书法史

第一节 殷商周的文字 第二节 秦汉书法

第三节 隋唐五代书法 第四节 宋朝书法 简明篆刻史

第一节 战国古玺

第二节 秦汉印 第三节 宋元印

2、关于美术书法篆刻分科的技法与常识培训 第一节 工业美术技法常识 第二节 人物速写美术技法常识 第三节 学习方法 第四节 创作常识 第五节 元朝书法 第六节 明朝书法

第七节 清朝书法

第八节 美术书法技法常识 第九节 篆刻技法 第十节 基本技法 第十一节 学习方法 第十二节 创作常识

(3学时)(4学时)

共60课时

3、当代美术现状 第一节 社会群众性的美术教育 第二节 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

第三节 当代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当代美术书法篆刻发展史 第三节 当代美术书法篆刻美学

第三节 当代美术书法篆刻的创作理念、形式与技法

4、行业内状况 第一节 当代美术书法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 第二节 当代美术书法篆刻艺术创作队伍构成及社会存在方式等多方面的研究

篆刻艺术展申请 篇5

-----------文(王力)

刘兴祥先生是泉城济南知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四十多年来他与艺术忘情相交,艺术又与他相交忘情,不仅入得艺术之门槛,踏上艺术之殿堂,而且深入其堂奥而精鹜神游,就其书法艺术而言,刘兴祥先生的创作得到了人们的理解、赞赏与推重。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书法大赛,为多家商号题写牌匾。

在书法创作中,刘兴祥对于传统的技艺已烂熟于胸,神运于手。在结体上,他十分重视主与次、实与虚、动与静、大与小的相对、相辅、相比、相衬的辩证关系,表露出一种自然天成、相映成趣的意味。在结体时刘兴祥考虑到章法的全部,又在布白时考虑到结体的局部,从而形成血脉贯注的有机整体,求其和谐、求其流动、求其生命。在刘兴祥作品中可以进一步发现其生意盎然的、或浓或淡、或浅或深、或润或焦、或淡中含浓,而同样予以生命的情趣。

书法艺术,应古人而来,而能发展古人向来者去。著名书法家胡小石教授曾说过:“若拘守一隅,惟旧辙是循,如邯郸之学步,此等粥饭汉,倘使参访大作,定须吃棒遭喝,匍匐而归。”刘兴祥先生循传统而不拘于传统。他在古代的碑帖中徜徉留恋、反复临摹,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他先后拜书法篆刻名家为师,博集众长,并在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在秉承师训的真传中,在自己炼狱一般地磨穿铁砚中,刘兴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字外功夫的锤炼,是刘兴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工作之余他如饥食渴地博览群书,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各方面文化知识,成了一位复合型文化人,不但攻于书法和篆刻。他还对诗词歌赋、音乐特别钟爱并在其中汲取艺术营养。刘兴祥的篆刻明快简洁、刀法爽利、构图精巧、变化叠出又落落大方。“清、隽、静、雅”四个字颇能概括他的作品风格。他反对“把草率当老练,以粗糙代古拙。”他主张临印首先要达到“形似”,进而追求“神似”。决不可“形似”的功夫还不到便忙着搞“神似”。

刘兴祥先生在书法、篆刻上不断的寻幽探胜,有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即是他胸怀坦荡、谦恭好学,他默默地,不求名、不追利。他对有教于他的名家前辈,则景仰敬佩,穆怀不忘,他对于同辈书家刻友、切磋琢磨,无以相轻之陋习。他只要有益于他书艺进步的,不管是老是小,兼收并蓄。他极真诚的征求别人对于他作品的意见。

篆刻艺术展申请 篇6

题申屠子迪篆刻卷

作者:王冕朝代:元体裁:七古 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安可摸。

自从庖羲得龙马,奇偶变化滋图书。

结绳之政由此毁,蝌蚪鸟迹纷坛起。

后来大小二篆生,周称史籀秦夸李。

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

岐阳石鼓土花蚀,绎山之碑野火然。

纵有秦铭刻岑石,冰消雪剥无踪迹。

书生好学何所窥?每展史编空叹息。

樊山先生东鲁儒,好古博雅耽成癯。

八分小篆纯古法,凿石置之东南隅。

白石光芒争照耀,满城走看嗟神妙。

向来传写何足珍,枣木空贻后人诮。

徐公手摹烽火尘,金陵近刻殊失真。

那如此本意太淳,丞相李斯下笔亲。

申屠墨庄有传授,法度森严非苟苟。

对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的考察及反思 篇7

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如书法、国画、民乐等艺术门类专业,且诸多教授在上述领域潜心钻研,成果颇丰。笔者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深入教学一线走访调研,发现尚处发展初级阶段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呈如下特点:

(一)篆刻教育“多点开花”

在我国,诸多民办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成人教育等均开设篆刻专业,为篆刻艺术爱好者提供提高技艺、接受教育的平台;我国部分综合性院校、艺术类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已建立篆刻研究中心和艺术教师培训基地等,重点研究篆刻理论以及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的篆刻教学人才。可以看出,篆刻教育在我国已形成“多点开花”之势。

(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笔者研究发现,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和北京、山东等华北以地区及港澳台地区,开设篆刻专业的高校众多,远远多于西北、西南地区高校;同时,在东部省会城市、区域中心性城市内,多数高校均有配套的篆刻理论研究所、实践基地。笔者认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重视文化建设等因素,高校的篆刻教育教学发展滞后。

(三)学科建设的规模有限

据研究,在我国,将近一半的“985”、“211”工程重点高校均已开设书法、篆刻专业,并且部分高校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艺术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授予;在很多的艺术院校,也初步形成了独立的篆刻艺术研究中心、系所。但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篆刻教育的覆盖面依然较小,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逐渐形成学科建设、发展的差异化。

二、高校篆刻艺术教育反思

如今,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大高校开设篆刻必修课或限选课;高校也为篆刻专业的学生搭建展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以进一步传承传统技艺,强化文化建设。但笔者认为,我国篆刻教育基础相对薄弱,表现在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值得学术、教育界进行反思。

(一)专业资料质量尚需提高

首先,我国篆刻教材的编写质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篆刻教材;其次,部分高校存有的关于篆刻艺术文献资料较少,篆刻理论、技术操作等书籍相对较少,很难为学生研究、实践提供全面参考依据,不能有效促进高校篆刻专业权威资料库建立。

(二)篆刻专业体系设计尚待完善

我国高校篆刻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合理。一方面,部分高校过于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忽略对学生篆刻基本技法的培养,教师授课仅以宣读书本知识为主,开设篆刻创作、技艺操作的实践课程较少,无法使学生掌握篆刻精髓及夯实操作基础。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篆刻专业考核机制不健全,对教师课堂教学成效无法做到认真审核,对学生学习成果考评较为宽松,若没有严格的专业技能测试,无法激励学生提高要求以认真学习篆刻技艺。

(三)专职教师匮乏

笔者认为,从事高校篆刻教育的师资匮乏,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高校内的篆刻专业教师知识层次、年龄结构以及学识水平搭配不合理,如阅历丰富的教师因高龄无法继续教学,青年教师由于理论水平与教学经验不足而无法胜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资金短缺、科研经费紧张,无法长期足量引进人才以补强教师队伍,也是导致师资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对改进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对篆刻教育问题的反思,笔者认为,应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一)强化对篆刻教育的认识

近些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在呼吁重视传统文化、重兴汉字之风,促进了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普及。由于我国篆刻艺术教育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专业规模有限等问题,教育部门须出台相应政策,拨发扶持资金,支持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设立篆刻专业,筛选部分西部高校作为国家级教学示范点,以此带动其科研、招生,扩大专业规模,以促进全社会对篆刻教育重要性的提。

(二)进一步完善篆刻教学体系

1. 充实高校专业资料

高校应在详细了解学生对篆刻艺术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召集本校篆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编写教材,教材内容应既有理论研究,同时有大量案例分析;同时,应积极向教育部门申请扶持资金,为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引进大量的专业纸质、文献资料,充实篆刻教育的数据库,为师生进行科研、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 创新教学模式

一是要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幻灯片或播放与篆刻艺术相关视频,为学生讲述篆刻知识和雕塑技艺,让学生感受篆刻魅力;同时利用情景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建立学习交流群,实行远程教育,与学生实现“线上交流、线下互动”,为学生解疑释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不断释放人才红利,面向全社会、海内外招收书法、篆刻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并且给予优厚待遇和福利政策,让更多人才能“留得住”;同时,应加强对校内从事篆刻艺术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讲述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篆刻教学工作提质增效。

四、结语

传统文化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对高校的篆刻教育普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虽然,高校篆刻艺术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模式滞后、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但随着广大高校对篆刻教学的日渐重视,会进一步促进人才机制的完善和专业体系的健全,进而改进篆刻专业教学,对我国古代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艺术专业体系的完善与文化培育体系的产生有着深远影响。

摘要:近些年,党委、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颁布法令,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高校篆刻艺术教育作为艺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探索中前行。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篆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反思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以促进高校篆刻教育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丰富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关键词:篆刻,艺术教育,考察及反思

参考文献

[1]罗文勇.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研究[D].广州大学,2006.

[2]武小川.迷失与重塑[D].西安美术学院,2012.

徐无闻先生篆刻艺术初探 篇8

徐无闻(1931年——1993年)先生,原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的篆刻艺术以独树一帜的风貌驰名全国,饮誉海外。

先生名永年,字嘉龄,30岁后因耳疾更名无闻,“一为记实,二是明志,自今以后默默无闻,永谢浮名也。此外亦有懒得听闲话、管闲事之意”。(先生拓呈老友金德寿印蜕题跋)先生籍成都,1931年生,195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尔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1987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始招书法篆刻研究生。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冷印社社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数十年临池锲刻不辍,声名不胫而走,一生对书坛印林贡献显著,于门生后学恩泽良多。他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道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试就先生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演变作一初探。

徐无闻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性好文学艺术。其父益生公文章出色,篆刻优秀,这对儿童时期的无闻先生影响很大,可以说,先生的第一位篆刻老师是他的父亲。因遵其父训诲,先生七八岁时便开始习书,12岁学治印,先从汉印入手,两三年内摹写摹刻数百方,为日后升堂窥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五六岁时,他开始师从成都周菊吾先生,周先生看他艺术天分较高,便倾心相教,使他受益匪浅。继而又得潜江易均室指教,易先生是位精鉴博识的印学家,收藏近代名家王福庵,方介堪、唐醉石等人印章颇多,使徐先生眼界大为开扩。徐先生曾说过:“我从学易先生20余年,得益最多。”他常常回忆那些美好时光。30岁以后,先生又向印坛名师方介堪先生请教,方老对徐先生十分器重,仅为先生治印就有近10方(据笔者所见),而且76岁时还给徐先生刻了1方朱文印,边款署曰:“无闻老弟留念,丙辰九月二十八日也,七十六叟方介堪生日作此为赠。”方老的厚爱与赐教,使徐先生的篆刻艺术又有了长足进步。

徐先生治印,不仅向老师们学习,还直接师法古人。他既宗秦汉古玺印,又摹明清流派章,于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黄牧甫等尤下功夫。可以说,徐先生篆刻艺术根基于秦汉玺印,游于皖、浙两宗之间,又得诸多良师指教,因此他功夫扎实,取法甚广而能自出机杼,再加上他的远见卓识,遂在篆刻艺术领域里形成了自己的平正清新、古朴典雅的独具风貌。正如启功先生在《徐无闻书法集》序中所言:“而治印则远绍吾子行,近迈王福庵,其学识有所不同也。”先生一生主要从事古典文学教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唐宋文学、书法篆刻两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所以少有大量时间操刀,因而直至岁终,所刻印章不满千方。依笔者愚见,先生篆刻艺术风格形成发展与演变可分为3个时期。

从先生十二三岁学治印起,到20世纪70年代中是为第一时期,为师古模拟期。先生曾对我们说过,他十几岁时摹写、摹刻汉印数百方,多是刻了又磨、磨了又刻,后来留了几方,1966年抄家时都抄失了,只有几方钤印在书本上,这些临摹作品,笔者未见,但从1988年他摹刻的“刘注”印看,可谓形神兼备。我们从他早期的模拟创作中可以窥见他的传统基础打得十分扎实。如1948年刻的“徐玺”“徐年”二印是模仿秦汉玺印的杰作。“年”字下半部略作简笔,留红突出,全印边栏有几处破连,颇有古色。“徐玺”取竖画纵势为基调,垂脚有意作参差状,显得变化多姿。他16岁时(1949年)刻的“徐义生印”、29岁时(1960年)刻的“守墨居”以及36岁时(1967年)刻的“无闻”印,都有明清流派篆刻的影子。尤其是“无闻”印,酷似赵之谦的“无闷”。另外,1974年刻的“粪土当年万户侯”白文印也是模拟浙派的。总之,从先生留下的屈指可数的几方早期印章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他在第一时期的师古模拟过程中,几乎是亦步亦趋,不越雷池,并且博采从长,不主一家,但又有比较明确的审美取向,那就是热衷于工稳流丽一路印风,这为他日后个人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先生印风演变的第二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这是他个人风格的探索、形成期。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教学逐步走入正规,社会也比较安定,这给知识分子潜心治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书法篆刻家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时机。这期间,徐先生多以书信向印坛名宿方介堪先生问津,并于1981年专程赴温州拜谒方老,列为门墙,受教良多。而且徐先生当时还参加了国务院计划的编辑整理古文字工作,受命为《汉语大字典》编委中的古文字组组长。因工作之便,先生得以多方观摩吉金铭文,收藏古碑帖拓片,这些都给他的篆刻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由于见识的广博,学术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他在师古模拟期的治印实践与感悟,以及多方面的探索,便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印学主张。例如他认为刻印可以单双刀直入,一气呵成,也可以“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这是技法上的事,能从临摹中得到。然而要想把印刻得古朴典雅且有书卷气,只摹仿前人的优秀作品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印外功夫的积累,比如多读书,经常与古文化打交道,多观摩古代器物铭文等;另外要有扎实的古文字学功底,甲金篆隶都要涉猎,治印不能光靠查字典,更不能胡拼乱揍,即便需要“假借”或“造”字,也要做到字字有依据。这些思想促使他形成了平正清新、古朴典雅的印章风格。当然个人风格的形成并非求之即得,需要艰苦的探索。徐先生除了早期从师、学古之外,后又于清代末叶及近代印家的篆刻作品中找灵感。如1985年刻的“无闻游艺”及“欣然忌食”就有吴让之印章的遗韵。又如“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有浙派风范。这说明他在寻求自己的艺术道路时,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下面我们分析能代表他这一时期风格的两方印例。朱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以李阳冰小篆法为基调,旁参汉篆笔意,多用圆弧线条。使缜密的章法活泼灵动;“山”字笔画少,却不压缩,使空白在中,给人以“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感觉,其线条婉转而通达,犹如笔写的一般,于搭笔处尤注意虚实变化。全印雍容茂美,韵味无穷。“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是方白文印,既有汉印遗风,又能自出机杼,中间横排依字法均作圆弧长脚,空灵自然,亦寓巧思。用刀短冲带切,线条畅达而又含涩意,金石味浓郁。

记得1989年,徐先生受《书法报》之约,在“篆刻家创作手记”栏目中,写了一篇题为《篆刻的关键在于篆》的文章,他说:“印,不论大小、繁简,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写稿,即画若干不同字体的稿子,然后在其中选择,一经选定,刻起来就比较顺利了。”这对“七分篆三分刻”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也是他艰辛探索的写照。总之,徐先生印章风格的形成,源于古又不同于古,更有别于今人。这就是他追求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境界。

20世纪90年代起是徐先生篆刻艺术演变的第三时期。笔者以为这是先生印章风格的完善、变法期。一个篆刻家的艺术风格一旦形成,就应该不断完善,再求变法,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滑坡。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徐先生深谙艺术贵在常新的深刻道理,因此,他在篆刻艺术领域不断完善自己,又作新的尝试。当然,这种“完善”和再求“新”,并非每一个形成自己风格的篆刻家都能为之,也不是刻意能求之,而是随着阅历的加深、学问的精进,不期然而然所致。徐先生从1987年开始成为书法篆刻研究生的导师后,又两次远行,先后考察了安徽、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等省的名胜古迹,参观博物馆,走访文物研究所,摩娑秦汉古印,观摹三代吉金,可谓得天地自然之正气,集古今人文之大观。先生将所见所闻一一会于胸中,故治印操刀,古意盎然,朴胜于巧(他常对我们说“搞篆刻,古代东西看多了,下刀自然不俗”)。与此同时,他又对自己以前的篆刻创作经验加以总结,比如在章法布局上,他得出了“量体裁衣,看字创法”的结论。认为创作印章时,不能预先有固定模式,要看字的搭配,找出统一全印的契机,因字因石布局,有些字“长相”不好,画10多个印稿才能勉强凑效。这分明是哲学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具化。在刀法上,他概括地总结出只有冲切两种,没有前人说得那么玄。他认为刻印要有刀味,更要体现笔意,正如明代印论家朱简所言:“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印章要论》)正是由于印外功夫的不断积累,以及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因此徐先生在这一时期所刻印章的刀法比以前老辣,章法于典雅平正中又蕴藉着古拙苍莽。我们只要仔细品赏先生1992年下半年刻的3方印,对他印风的“完善”和再求“新”便可窥其一斑。这时期的白文印比以前粗实、厚重,朱文印较前放纵、古拙,可谓炉火纯青。另外,他还在中山王器文字入印方面作过一些求新的尝试,我曾见过他用这种文字写在印石上的稿子,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动刀问石,留下遗憾。

众所周知,一位篆刻家作品的艺术分期,非其本人有意为之,而是后人从总体上据其印风的形成、演变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因此,这分期的界限并非鸿沟不可逾越,而有先后交替的现象。笔者说徐先生于90年代变法,其实,他第二时期刻的“勤补拙”(1979年),“前身相马九方皋”(1983年)已露出变法的端倪;而且,第三时期的作品也间夹着第二时期的风格完善,如“有乖入木之术”“春长好”等印。所有这些,说明了徐先生治学一生孜孜以求,名不虚传。在篆刻艺术领域,虽然印风已成,而且在印坛也享有祟高威望,但他决不坐享其成,而是不断探求新意,以期更大的成就。正如他自己在论印诗中所言“白头争寸进,休负此生劳”。

笔者以为,在研究探讨徐无闻先生印风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时,不能忽视其边款艺术,因为印章的边款早已成为篆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明代文彭、何震把边款视为艺术之后,在这块园地里耕耘探索者不乏其人,集大成者有邓石如、赵之谦、黄士陵等。当今印坛,之前不大重视边款艺术,许多青年篆刻家刻款只为应付,常敷衍了事,有的压根儿不会刻款,更有甚者说“印面无法刻得好,才去摆弄边款”。1995年,韩天衡先生在西泠印社首倡“边款鼓励奖”之后,可能会促使一些青年篆刻作者对边款艺术的关注。而徐先生一贯主张学印的同时就要学刻款,否则久而久之就刻不好款,那样篆刻艺术就不完美。他给我们讲篆刻实践课时,也十分强调边款艺术的重要性,而且还举了罗福颐刻不好印款的例子。他认为当代钱君匋先生的印款刻得好,尤其是其行草款则更佳。徐先生总结了前人刻款的经验,摸索出自己的路子,单双刀都能,转石不转石皆可。又因为他书法功底深厚,众体兼备,所以甲金篆隶行草无不为其边款所用,而且都十分精到。如他的甲文边款“壬申岁三月无闻六十又一”,两行参差不齐排列,结字又变化多端,刀法爽利,章法自然,真得甲骨文之神髓。又如章草边款“庚午岁重九缙云寓舍作”,单双刀结合,行刀流畅,格调清逸,宛如笔写一般。先生刻楷书款,不作剑拔驽张,而追清新优雅,结字凝炼,刀法痛快却又含蓄,可谓字字珠玑。另外,他刻的篆书款、行草款等,也都是灵动自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温润浑穆、优游不迫的情调。综观徐先生的边款艺术,确实与众不同,他兼收并蓄,百花齐放,自成一格,真正做到了边款与印面相映生辉。

优秀篆刻社团总结 篇9

开展篆刻艺术活动、经典诵读、书法教育都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审美能力,陶冶师生情操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篆刻艺术有诸多优点,我校结合实际,成立了博雅篆刻社。

本社团成立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最初有12个人,随着社团的发展,现共有30人,共分3个特长组,分别是:博雅硬笔组、博雅毛笔组、博雅篆刻组。三个组可以择其一,也可以三者兼顾,任凭兴趣。

社团从成立之处就秉承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原则,凡是参加社团的同学都是非常喜爱篆刻艺术的,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踊跃,自我要求非常严格。

我们社团每天最后一节课为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是二楼的一件专用教室。每当到这个时候,所有篆刻兴趣小组成员齐集篆刻教室,一起欣赏中国古老的篆字,一起或写或刻,整个场面安静而热烈,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篆字艺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为了检验同学们的篆字水平,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我博雅篆刻社还开展了社团展示和各种比赛活动,以活动促发展,这也使得社团外的同学懂得了我们小组的活动意义,开始羡慕起社团内的同学来,一个个踊跃报名参加社团,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我们把社团扩编至现在的30人。打算再过一段时间继续扩编,一步一步地把所有喜爱篆刻得同学都招入社团来。

我博雅篆刻社在承担学校各种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县、学区中心校的各种活动展出,并在县的篆刻专项检查中,我社团制作的瓦篆和玉篆以其精美的制作和独具匠心的设计获得了县领导的肯定。

学校篆刻规划书 篇10

一、学校基本情况

蚌埠市后场小学始建于1970年,现为淮上区吴小街镇中心学校。学校占地29.5亩,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0余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区市级“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0人。

近年来学校把握机遇,努力探索办学规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明确“素质为本,艺体见长”的特色办学主攻方向,积极拓展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经过全校师生不懈的努力,2008年正式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淮上区第一所市级特色学校。

几年来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等;学校少先队组织先后被省少工委和市教育局授予省“红旗大队”和市“少年雏鹰大队”称号;连续获得蚌埠市11、12、13、14、15届文明单位称号。

几年来,学校逐步打造出“一横”(即年级层面的主题实践活动)和“一纵”(即时间层面的一年四节:校园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科技节、书香节)两个维度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德育教育活动,构建学生德育教育框架,使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014年以来学校结合“少年蚌埠”行动计划,实施了以“动手、动脑、健体”为主要内容的“快乐周末”拓展型课程,聘请了校外的专家和民间艺人充实到特色课程教师队伍中。每周五下午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走入乒乓球、太极拳、田径、空竹、绘画、剪纸、篆刻、经典诵读、棋类、计算

机操作等课堂。这些拓展型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平台,为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术篆刻和体育教育是学校的特色教育。多年来学校为省市各运动队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学生的篆刻作品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在这样的前提下,继续规划篆刻特色项目新的三年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故提出此项目规划书。

二、“篆刻文化”项目建设发展概要

2008年9月学校明确“素质为本,艺体见长”的特色办学主攻方向,确定了以“篆刻文化”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并为最终形成“人人会拿篆刻刀,个个金石显创意”的学校特色而努力。

几年来篆刻文化在后场小学的开展情况。1、2008年9月确定了以“篆刻文化”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项目。2、2009年第一批篆刻实验班成立。3、2010年5月—2014年5月连续5届艺术节成功举行,篆刻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展示。4、2013年4月学校美术篆刻室投入使用。5、2014年3月校本教材《一起学篆刻》开发使用。6、2014年10月省教育厅金燕副厅长到校视察工作并对于学校开展的篆刻文化教育给予肯定。

7、截止2014年11月,学生篆刻作品在省市级获奖百余人次。

三、“篆刻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学校围绕“篆刻文化”这一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学校的篆刻文化教育在许多方面还

有待完善,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与深入研究。

1、课程的问题

如何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统整,既不影响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度,又满足校本课程的开发;另外篆刻文化教育与各门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与篆刻学习相得益彰,这些都需要研究。

2、教材的问题

目前,我校已经编制出了篆刻文化校本教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一本教材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整合出优秀的教学案例、总结出成熟的教学经验和模式供大家分享。

3、教师的问题

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要有一批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只有两名美术和一名书法专职教师,所以提高全体教师的篆刻素质,发现、培养和造就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是创建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任务。

4、教学的问题

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篆刻文化教育,而我校目前在篆刻文化教学方面,还没有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丰富的教学模式。

四、篆刻项目今后发展的解决方案与实施方法

1、以篆刻名家的指导引领篆刻文化的发展、建设。

2、以成立篆刻教研组的方式科研引领、探索篆刻文化的教与学。

3、以团队的力量来推进学校篆刻文化的再发展。

4、以培养篆刻尖子生来扩大篆刻文化建设的影响。

五、篆刻项目今后发展总体目标

1、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努力实现“人人会拿篆刻刀,个个金石显创意”的校本特色。

六、阶段目标: 1、2014.9~2015.12:确定篆刻项目实施计划、各年级培训重点(一至六年级分别以“赏、识、书、临、创、展”为重点);成立篆刻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邀请专家引领;完成校本教材的丰富完善;全面落实书法课的教学;成立小印社。2、2016.1~2016.12:开展篆刻文化课题研究;充实师资力量、加强培训;丰富和完善校园传统文化布置;开展篆刻交流活动。3、2017.1~2017.12:努力实现“人人会拿篆刻刀,个个金石显创意”的校本特色;拓展篆刻、剪纸、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教育;印社成果展示、省域内有较高知名度。

七、制度保障:

1、建立“后场小学推进‘篆刻’项目领导小组”。

2、明确责任与分工。

3、制定项目推进计划,以及分阶段实施意见。

篆刻书法艺术家骆芃芃 篇11

在30年的创作生涯中,骆芃芃治印1万多方,创下了她雄浑、豪放而不失典雅的印风。她的印迹遍布日本、韩國、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國,意大利、美國、俄罗斯以及中國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國家和地区,在國内外享誉盛名。

1980年,骆芃芃作为最年轻的篆刻艺术家,在素有中國传统艺术“重镇”的荣宝斋挂上了“笔单”。她的印章以舒卷自如的书法,沉着畅快的刀法,浑然天成的章法,赢得了众多来自东南亚、欧美许多國家以及國内人士的钟爱。每天十数方印的订单,源源不断地签压在她的名下。骆芃芃用她的双手向國内外宾客证明了中國篆刻艺术的博大精深。

常年处于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大量作品状态下的骆芃芃,很快就以快捷。娴熟、应变能力强而著称。1984年,在一次和日本重要的篆刻社团笔会上,双方现场治印交流。日方一开始没太在意还是年轻女子的骆芃芃。不料,骆芃芃一蹴而就,瞬间就把一方名为“三木翠耿”的印章呈现在日方面前,立刻满堂哗然。日本人赞叹不已,当即送与骆芃芃“神刀女”的美誉。随后,“神刀女”的美誉传扬日本及东南亚各國,每年有许多外宾前来向她求印。

1992年,骆芃芃作为大陆第一个赴台艺术团成员到台湾举办展览。展览历时四个月,轰动宝岛。张学良、蒋纬國、郝柏村、秦孝仪、王北岳等各界名人多次到场参观并请骆芃芃刻印。当张学良先生接过骆芃芃代表大陆为他和赵一荻女士刻的印章时,十分喜爱,次日专程派人表示感谢。骆芃芃将40多年两岸隔绝的篆刻艺术首次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并带回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资料。为此,骆芃芃获得了“國宝级篆刻家”的荣誉。

骆芃芃的印章源于古玺、汉印,又融入了吴昌硕、来楚生的印韵。可贵的是,在她独特的印风中时而还会闪现出理性的光辉以及女子特有的敏感和细腻。

骆芃芃不仅在方寸之中实现着自己的追求,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利转型,是她常常思索的问题。她认为,一方面要不断地发展和建设篆刻艺术的纯艺术性,另一方面,也要拓展篆刻艺术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近几年,她在这方面不断地做着推动工作。她把印章作为主体刻在茶壶身上(从前都是刻在壶底作为落款)、香炉上、瓷器上、邮票上,茶饼上以及广告标识上,等等。她创作的“和平友好”、“共创繁荣”、“中國”等印章被制作成國务院新闻办举办的“让世界感知中國”——赴东京图片展、“走进中國”——赴俄罗斯图片展以及法兰克福國际书展等國家大型重要外宣活动的主题标识,出现在大型公共场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骆芃芃的草书潇洒、灵动;篆书草中见隶,独具风貌;小楷有六朝风骨。她的篆刻和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國美术馆、中南海,台湾鸿禧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骆芃芃个人的创作硕果累累,但她没有忘记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用她自己的话说:“一个艺术家的自我价值是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来实现的。艺术家首先要做好人,然后才能做好艺术。”

2008年,骆芃芃作为“中國篆刻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实施申报工作,“中國篆刻艺术”于2009年成功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同年,骆芃芃策划并负责总体设计,中國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國艺术研究院中國篆刻艺术院承办的“金石永寿——中國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开创了“书斋开放式展厅”的先例。同年8月,此展又在國家大剧院举办,被文化部列入奥运会期间國家重点外宣项目。

2009年,骆芃芃策划并设计由中國艺术研究院指导,中國艺术研究院中國篆刻艺术院主办的“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篆刻艺术精品展暨中日篆刻艺术展”,在北京恭王府举办,开创了“中國庭院式篆刻艺术展”的新范式。

2010年8月,骆芃芃策划并总体设计由中國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國艺术研究院中國篆刻艺术院承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篆刻艺术精品展”,在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为中國篆刻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在当代篆刻艺术史上,骆芃芃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骁勇的功臣。2005年,骆芃芃调入中國艺术研究院,成立了中國篆刻艺术研究中心。在院领导的指导和全力支持下,2006年6月1 6日,我國唯一的以研究和创作篆刻艺术为核心的國家院体机构——中國篆刻艺术院成立,骆芃芃出任常务副院长。她做了大量的工作,篆刻艺术的独立学科建设就此掀开了历史性的第一页。2007年,骆芃芃成为有史以来中國第一位篆刻艺术硕士导师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随后,她又创办了中國第一个篆刻艺术学研究生班,主持篆刻“申遗”成功;多次策划设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篆刻艺术展……1986年至今,她还经常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日本立正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院校讲授篆刻艺术,为篆刻艺术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骆芃芃的艺术同样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1994年,联合國教科文组织授予她“和平与文化”荣誉证书;2008年,通过全國网络投票评选,她荣膺“2008年度当代篆刻十大名人”称号,并高居榜首,2009年,获《美术报》全國美术界年度“十大人物”提名奖,2010年,荣获全國“2009年中國十大最有影响力人物”称号,被中央國家机关授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骆芃芃用30年的努力,刻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独到的艺术之路,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她也为篆刻艺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上一篇:成语差强人意下一篇:美丽的乡村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