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2024-04-16

本草纲目(通用11篇)

本草纲目 篇1

为了研究医术, 李时珍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 因为他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有很多书, 李时珍就向王公贵族借书来看。 这样一来, 他的学问就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明了。

李时珍在长期的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学的资料。 他发现古代医书上的记载,有不少错误,而且经过那么多年, 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医书上没有记载过的药草,他就决心编写一本新的药书。 他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 写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 在这本书里,他一共记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了一万多个药方 ,为发展祖国的医药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出版以后,流传到了全世界, 已经被翻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 拉丁文等许多种文字, 在世界医药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草纲目》选读 篇2

释名

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為“耆”)。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血。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血淋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 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 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

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本草纲目读后感 篇3

读后感大全《本草纲目》是环球闻名的博物学巨典,是世界科技最为弘大的记述,所无生夷易近一样平常实用品物的百科全书,也是外华医库外一部食品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集几千年食品、药物的类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对后世食品养疗学、饮食烹调学、医药学、植物学、类植学及人们对一样平常食品品味的取舍都构成了深近影响,是天下生夷易近最切于实用的一部生活大典。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曾评价该书:“毫无信部,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绩,就是李时珍那部登峰制极的《本草纲目》。”而明代,反是外国科技发展的山顶顶峰时期。

《本草纲目》文言文翻译 篇4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风热痛。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牙龈肿痛。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疥癣。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本草纲目 篇5

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家乡, 中医药历史悠久, 中药材资源丰富, 教学、科研、实践人才汇聚, 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现代科技优势和传统文化优势。

从炎帝神农始种五谷, 以为民食 (药食同源) , 首创煮盐, 强健体魄, 遍尝百草, 发明医药而被东汉末年 (公元二世纪) 重辑而成的《神农本草经》 (原书早已失传) 以尝百草、疗民疾、创煮盐、强体魄发明医药、解除民众疾苦到十六世纪人类历史上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问世, 先后共同完成了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巨大贡献。俯瞰荆楚这块古老而又文明的大地, 从中药材基地建设与发展健康产业的视角, 看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祥地的形成与发展。

1 炎帝神农与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

1.1 炎帝神农的历史记载与由来

神农氏的名号, 最早见于《周易》一书中。《周易·系辞下》曰:“包牺氏 (伏羲氏) 没, 神农氏作……神农氏没, 黄帝、尧、舜氏作。”这里记载了由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的历史演进顺序, 反映出神农生活在伏羲氏之后、黄帝轩辕氏之前的一个历史时代。而且, 在东汉以后的典籍中, 多见“炎帝神农”“神农号炎帝”的记载, 可见炎帝与神农是同一人。

《庄子·盗跖》曰:“神农之世, 卧则居居, 起则于于, 民知其母, 不知其父, 与麋鹿共处, 耕而食, 织而衣, 无有相害之心, 此致德之隆也。”从这段记载看, 炎帝神农氏时代应该处于“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而《商君书·画策》记载:“神农之世, 男耕而食, 妇织而衣, 刑政不用而治, 甲兵不起而王。”《吕氏春秋·爱类》记载:“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 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 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 妻亲织, 所以见致民利也。”这两段史料分明又在说, 炎帝神农时代已经迈入男耕女织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了。

相互抵牾的两种记载似乎透露一个史实:炎帝神农处于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代, 由渔猎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时期, 其时, 有的地方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有的则已跨入父系氏族社会的门槛,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初创阶段。

最早明确指出神农生地的是西汉史学家禇少孙, 他在《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神农, ……本起烈山, 故称烈山氏, 亦曰厉山氏。”相传为汉代学者纂集的《礼记·祭发》也说:“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农, 能植百谷”;郑玄注云:“厉山氏, 炎帝也, 起于厉山, 或曰有烈山氏。”关于厉山的地望, 南朝梁宗懔认为在随郡境内, 即今湖北随州市。他在《荆楚岁时记》中说:“随郡北界有厉山村, 村南有厉山, 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神农所生。”《括地志·随州》的相关记载指向更为明确:“厉山在义阳随县北百里, 山东有石穴, 曰神农生于厉乡, 所谓烈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清同治《随州志·古迹》也说:“神农洞在州北百廿里。”综合分析上述诸家之言, 今湖北随州为炎帝神农故里更为接近历史本原。在湖北境内, 除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外, 神农架、谷城等地至今仍保存有与炎帝神农有关的遗址遗迹, 流传着有关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据记载, 神农架曾是神农氏尝草采药的地方, 他先教民“架木为屋, 以避凶险”, 继教民“架木为梯, 以助攀援”, 采得方药400余种, 著就《神农本草经》, 内载365种药物, 依毒性分类为上、中、下三品, 为向天帝复命, 才“架木为坛, 跨鹤飞天”而去。又《中华九域志》载:“谷城, 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而得名。”

1.2 炎帝神农首创人类生命之学

炎帝神农氏的无量功德, 史籍中鲜有全面系统的记载。但仔细检索, 有关炎帝神农时代的传说资料, 在先秦两汉古籍中十分丰富。仅就炎帝神农对于中华传统医药、药食同源、强健体魄的开创性成就做如下浅析。

(1) 遍尝百草, 发明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菇草饮水, 采树木之实, 食赢虫尨之肉,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相土宜燥湿肥饶高下, 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 一早而遇七十毒。”远古时期, 疾病和毒蛇猛兽的伤害是人类生存最严重的威胁之一。炎帝神农为解除疾病和创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深入山野, 遍尝各种草本的性味, 从而发明用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正因为神农是我国医药学的奠基者, 秦汉之际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就冠名为《神农本草经》。

相传, 炎帝神农曾到神农架采药。那里山大谷深, 难以攀登, 就砍树杆、割藤条、搭架子, 一天搭一层, 共搭三百六十层, 借以登上山顶, 因而那里就如“上天梯”。他所到过的整个大山区就叫“神农架”, “神农架”因此而得名。他在荒野中见到黄蜂刺伤花蜘蛛, 花蜘蛛只是在青苔上擦了擦伤口便没事了, 于是他明白, 青苔可治蜂蜇。他饥渴时昏了过去, 忽见一碗状荷叶, 上边滚动着水珠。喝下水珠, 精神大振, 于是他尝其药性可以提神, 命其名为“江边一碗水”。他遭到毒蛇围攻, 生命垂危。青鸟衔着两颗仙丹, 一颗救了他的命, 另一颗掉在地下, 立刻长出顶端有颗红珠的青草, 便被命名为“头顶一颗珠”, 可以治蛇毒。当他再次遇险昏迷不醒, 夫人和儿子赶到身边, 分别咬破自己的手指, 滴血喂他, 因失血过多, 同时死去。夫人化为药草叫“血母”;儿子也化成药草, 叫“血娃娃”, 又叫“红三七”, 可以补血、活血, 治跌打损伤。由于神农到处奔波, 受尽了折磨。其破衣烂衫变成了地衣, 俗称“老龙衣”, 青绿变成了“青绿发”, 白发变成了“云雾草”。“老龙衣”治五痨七伤, “青绿发”清热解毒, “云雾草”可以强心。炎帝神农为了百姓和子孙后代而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2) 始种五谷, 以为民食 (药食同源) 。古代人“饥不择食”时, 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 又在应用中丰富了食物。食物为养身之本, 即“民以食为天”, 药为治病之资, 无药何以论医。《管子·形势解》载:“神农教耕生谷, 以至民利。”同书《轻重戊》载:“神农作, 树五谷淇山三阳, 九州之民及知谷食, 而下代之。”《淮南子·修务训》载:“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 相土地……”在发明先进生产工具的同时, 炎帝神农指导生民开展农作物种植, 我国原始农业也随之逐步发展起来。这一点, 从随枣走廊新石器时代遗址聚落规模的扩大、稻谷遗迹和生产工具大量出土等, 都得到了有力的印证。在炎帝神农对人类文明的诸多贡献中, 以农业文明的开创贡献最大, 影响最深。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 炎帝神农不断积累方式, 发明总结了农耕生产经验, 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态, 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奠定了中国农业文明的第一座里程碑。

(3) 首创煮盐, 强健体魄。《世本·作》说“宿沙作盐”。《淮南子·道应训》说:“昔宿沙之民, 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由此可知, 首创煮盐的是炎帝神农的部属宿沙之民。盐的发明对于改善人类营养结构、增强人类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炎帝神农的历史功绩与评价

在中华民族传说中, 炎帝神农是一个纬地经天、功德无量的原始君主;在中华文化典籍中, 他又是一个记载抵牾、众说纷纭的神秘人物。从史实与神话两者的结合来看, 炎帝神农对中华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被后世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农业、医药、商贸之祖。他的发明创造只有黄帝才能与之媲美。所以, 炎、黄二帝同时被尊崇为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人仰慕炎帝神农的功德, 将其概括为:炎帝神农无非生、死、乐三字尔, 即求生、不死、弦乐。分五谷而养生民, 尝百草而医不死, 削铜琴以乐天下。他的一生竟是如此的简单、直接、纯粹与智慧。

2 李时珍对炎帝神农开创的中华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从炎帝神农开辟的《神农本草经》到李时珍继承与发展世界自然科学巅峰宏篇巨著《本草纲目》的完成, 无不显现荆楚这块古老文明而神奇的大地上承载着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祥地的形成, 以及对人类战胜疾病、延年益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1 李时珍与炎帝神农的异曲同工

李时珍从神农尝百草中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 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既“搜罗百氏”, 又“采访四方”, 远涉深山旷野、大江湖泊, 遍访名医宿儒, 搜求民间验方, 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 贯穿于他的全部研行活动。他视《神农本草经》为脚本,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 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 益金、元、明各家药籍之不足, 继承中华本草研究的传统, 独辟蹊径, 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正如明代万历年间刑部尚书、史学家、大文豪、明“后七子”文学首领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中称:打开《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 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 宝藏悉阵;如对冰壶玉鉴, 毛发可指数也”;它“博而不繁, 祥而有要, 综核究竟, 直窥渊海, 兹岂仅从医书觏哉;为性理之精微, 格物之通典, 帝王之秘籍, 臣民之重宝……”究其主要展现在:其一, 新增药称374种, 使《本草纲目》记载药物的总数达到1 892种, 成为自《神农本草经》以来, “本草”中增药最多的一家, 是“集中国古代医药之大成者”;如清代《四库全书点目提要》称:《本草纲目》自《神农本草经》以来“集本草者, 无过如此。”其二, 发明药理。在《本草纲目》的“发明”栏中, 他发表了许多关于药理的见解, 大多运用了“述类象形”的思维方法, 用“从微至巨”“以贱至贵”“从植物到动物”“从有机到无机”“从单细胞到双细胞”, 从而体现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进化过程, 阐明采药、制药、用药的规范、科学性药理。其三, 创新药物分类体系。突破自《神农本草经》以来, 将本草按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 采用“析类区族, 振纲分目”的方法, 阐述对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新见解及生物进化思想, 创新药物分类体系, 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并对瑞典科学家、分类学鼻祖卡尔·林奈的自然分类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比林奈分类学早200多年) ;将《神农本草经》以下历代本草的各种药物资料, 重新进行剖析表现, 使近200万字的本草巨著体例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祥备, 实乃“博而不繁, 详而有要”。

2.2《本草纲目》传承《神农本草经》的中医药文化源远影响

《本草纲目》自16世纪以来, 先后被译成日、朝、韩、法、德、英、俄、意大利、拉丁等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传遍五大洲。它不仅深受后世医药学家的钟爱, 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 成为支撑我国中医药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博物学、矿物学、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 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他和他的《本草纲目》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世界著名科学家、人类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东方医药巨典”“人类绿色圣经”;被马克思称之为“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17世纪英国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培根认为《本草纲目》“在书中留下的渊博知识与才华, 将不受时间影响, 永葆一新”;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东亚科学技术历史馆馆长李约瑟博士评价:“李时珍作为科学家, 在同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情况下, 能在科学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是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毫无疑问, 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是李时珍那部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至今, 这部伟大的著作仍然是研究……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先生对《本草纲目》评价为“实在极可宝贵, 含有丰富宝藏”;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副总理郭沫若为李时珍墓志题词称:“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药学家, 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先驱”、“李时珍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他在药物学中尤其有特殊的成就。他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近两千种, 具有总结性与创造的物色, 使中国医术得以推进, 人民健康有所保障, 他已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流科学家中一位显著的人物, 当永远向他学习”、“医中之圣, 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一八九二种药物说明, 广罗博采, 曾费三十年之禅精。造福于民, 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2.3 荆楚大地蕴含深厚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荆楚大地尤其是鄂东大别山地区名医辈出, 医药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地位显赫, 其他区域难以比肩。

魏晋时期的王叔和 (晚年行医、著书立说及逝后安葬在麻城) , 他和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同登中国古代名医之列, 所著《脉经》就是在鄂东地区完成的。该书在医学史上是一部重要的中医脉学理论著作, 凭借皇室太医令之便和数十年的从医实践, 集古代脉学之大成, 构建了完整的脉学体系, 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正如宋代名医成无已、严器之所誉:“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 而不堕于地者, 叔和之力也。”清代名医徐灵胎亦誉:“不有叔和, 焉有仲景!”足见叔和之功, 可谓大矣。史传凡经叔和把过脉的人, 他必能预判其人寿数、死期, 言无不中。

宋代有浠水的庞安时, 不仅有原著《伤寒总病论》《本草补遗》等, 而且医名名倾大江南北, 时人称其疗效“几乎十全”。其《伤寒总病论》理据俱全, 方证齐备, 发旨探微, 时出新意, 文辞净洁, 体例中理,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其临床实践中“为人治病, 率十愈八九”、“疗伤寒, 盖万全 (即万密斋) 者也”。苏东坡、黄庭坚、钱功时与他交往甚密, 视庞为“异人”, 评他伤寒论“得古贤救人之意”, 是医世治人的“传世不朽之资”。庞氏德技互为促进、交相辉映, 成就一代宗师, 为后学景仰。

明朝早于李时珍的罗田万密斋 (亦名万全) , 著名临证医学家, 以擅长治疗儿科、妇科、痘疹病证著称于世, 在养生保健、预防医学方面亦有独到见解。此人一生从医五十余载, 医术神通, 近十部《万氏家传医书》《万氏家传药典》生前即已刊行并流传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 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并入《四库全书》, 亦被奉为医中宝典, 他死时葬礼是享“京畿御葬”规格, 清朝康熙皇帝又追封万氏为前朝“医圣”。1999年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项目《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了《万密斋医学全书》, 并入我国明清“十大名医”之列。

明朝还有御医院出身的李时珍同乡祝玹, 受命与郑和七下西洋担任万人船队总医官。据史料记载:祝玹由太医院保奏, 永乐皇帝钦准“随侍太监三保 (郑和) 下海洋, 历诸蕃国, 凡十二年”, 屡次出海都配备“医官医士一百八十余名”, 每艘船设医2~3名“主一船之疾病”, 还配备有善辨本草的药师, 专司西洋诸国贸易药材的鉴定, 并带回了大量的西域药材, 为李时珍了解外药外疾、充实《本草纲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在古代历史中, 祝玹恐怕是中华医学家出使国外履职的第一人。

清代广济 (今武穴) 的杨际泰, 原本是一个不第秀才, 改习医业后能熔历代医家之长于一炉, 并能抒发自己不同的见解, 临床独立慎思, 辨证论治, 据证选方, 故能解决诸多疑难不治之症而医名不胫而走, 四海求医者络绎不绝。他穷毕生之力著《医学述要》36卷, 远播东洋诸国, 是为中医学历史宝藏中瑰宝, 所遗存的医治鸦片、海洛因之毒的秘方, 被他故里的“济泰药业”挖掘获专利, 已成为戒毒的百药首选, 继续发挥医世活人之功用。

近现代, 荆楚大地业医者并成为名医的, 更是遍布全国, 不胜枚举, 其中高辉远为中医嫡传名师, 熊汝成、管汉屏同称我国“西医泰斗”。

在荆楚大地的西南边陲同样孕育出了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分支之一———土家族医药。从土家族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可分为秦汉时期及五代以来两个阶段。在秦汉前后的漫长岁月中, 土家族先民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尝草识药, 治验疾病, 经历了本能经验积累、初期医疗活动及巫医影响的过程;五代以来, 由于外来民族迁徙定居于土家族地区, 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五代时期到“改土归流”前几百年间, 基本还是实践知识的累积阶段, 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医药体系。1726年 (清雍正年间) 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 土家族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 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 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土家族医药体系, 也是荆楚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湖北在中医药方面既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药材资源优势, 又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 更有其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著名代表人物及其辉煌巨著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在中华大地乃至世界的版图上集如此众多资源于一身的区域绝无仅有。

为什么在这里历史上出现过这么多医药学家?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很值得研究, 很值得去做一番文章。真是令人大生“既生瑜, 何生亮”之叹!因为炎帝神农、李时珍太光华夺目了, 遂致这么多医药学名家同乡却难与日月同辉, 岂不让人感慨。

历史上诸多大医药学家中, 炎帝神农和他遗著的《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无疑是古代中国中医药文化最杰出、最璀璨的代表, 是古代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巅峰。这种独特的区域医学文化现象是很值得秉承、弘扬的, 同时不难找出炎帝神农、李时珍为什么不产生在其他地方, 而产生在荆楚这块土壤上的答案。

3 传承炎帝神农精神, 弘扬中华传统医药文化

3.1 弘扬中华传统医药文化, 湖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家乡, 历史上不仅名医辈出, 而且自古就是中药材宝库所在, 从远古鄂北的炎帝神农遍尝百草到鄂东的集中华古代医药之大成者李时珍完善形成的《本草纲目》, 早就著称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这说明湖北打造中医药强省地位具有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

(1) 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的近2 000多味的中草药, 武当山有400多种, 神农架有1 200多种, 通城药菇山有1 000多种, 大别山有1 300多种, 仅李时珍故乡就有700多种。他家乡蕲春县为国家中药材中的三木药材:厚朴、杜仲、黄柏生产基地县;其他如荆半夏、天门冬、北仓术、罗茯苓、利黄连等以质量知名, 均县 (今丹江口市) 山楂、竹山杜仲则以多产著称。

(2)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表明, 湖北省中药资源居全国第5位, 约3 970种, 以此为基源的中药材4 531种, 家种药材产量居全国第7位;野生药材蕴藏量占全国第11位;植物药材收购量占全国第6位;主要道地药材有茯苓、黄连、厚朴、杜仲、贝母、麦冬、黄柏、半夏、独活、皱皮木瓜、党参、天麻、辛夷、蜈蚣、鳖甲等, 其中前9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专题调研的60个品种之中, 茯苓等5个品种被列为国家级道地药材品种;全省家种药材的种植面积100多万亩, 年产值接近20亿元, 60多个家种药材品种的总产量达到5万公担。

(3) 明清之际的叶文机于1637年在汉口开设的“叶开泰药房”, 与1600年广州“陈李济”、1669年北京“同仁堂”、1874年杭州“胡庆余堂”、1914年天津“达仁堂”相比, 同为中华中药名店;还有在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现代名中医评选中, 湖北省独占两个第一:当选的名中医人数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一;省中医院当选的名中医人数在全国所有医院中位居第一。

(4) 还有强大的中医药教学、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撑阵地。建设一支既有深厚的古文献功底, 又有临床实践知识;既有现代化管理意识, 又有传统文化的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是构建湖北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打造中医药产品、品牌的关键所在。如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研究院、中科院武汉分院、中药现代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 为湖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有鉴如此, 发展湖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根本载体, 是济世拯民的关键所在, 是复兴中华文明的强大动力, 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同时, 也是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一项战略性产业, 择优布点, 建设一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是推进中药现代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大举措。

3.2 湖北中药产业建设情况与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省中药材资源丰富, 中医药产业建设采取“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 专家指导, 共同推进”的运作模式, 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 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品牌和大企业 (集团) , 显著提升湖北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使湖北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华中最强”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其主要体现如下。

(1) 优势中药材资源的规范化开发取得新进展。首批启动了茯苓等30种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品种累计示范面积达30 000多亩, 辐射面积达40多万亩。

(2) 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据湖北省有关部门统计, 我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246家, 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103家, 生产中成药品种2 151个, 在基地建设和全省中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支撑和示范作用。武汉市已建成GAP车间的生物医药企业有20多家, 推动了一批新药产品陆续投入规模生产。

(3) 武汉光谷生物城建设步伐加快, 产业聚集效应明显。自2008年光谷生物城开工建设以来, 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日臻完善, 聚集效应不断提升, 科技支撑、公共服务、企业孵化、信息共享、投融资、人才引进六大平台基本建成, 一批创新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到2018年, 光谷生物城将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2 000亿元, 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园区。

(4) 新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依托重点科研机构及企业, 相继组建了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标准工程技术中心、新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机构, 新药研究开发能力明显增强。

(5) 投入力度在加大, 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我省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湖北) 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基地建设内容已纳入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3当前湖北中药现代化产业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 湖北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主要有。

(1) 推进力度不够, 与外省相比差距较大。我省与安徽毫州“中华药都”、江西樟树“中国药都”、河南汝州“中华药都”、河南安国“东方药城”、甘肃陇西“西北药都”的全国五大药市进行比较, 显得乏力和被动。

(2) 名人品牌效应不足, 宣传力度不够。湖北是炎帝故里、李时珍家乡, 从品牌效应来讲, 前者的宣传力度远远大于后者, 带来了神农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但从中医药方面来看并不理想, 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和产品。而李时珍家乡是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湖北唯一的一个中药材专业市场, 虽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特别是近几年该县县委、县政府以及投资企业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和互动, 但仍然停留在一个贫困县的水平线上。李时珍是世界古代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科学巨匠) 之一, 其《本草纲目》被联合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这标志着中华传统 (民族) 医药文化被全人类所认可和享有, 当属国际知名品牌。如果像随州“炎帝文化节”、神农架旅游业那样进行国内外的广泛深入宣传, 蕲春的中药材基地 (包括药市) 建设, 将会起到更大更高的合 (活) 力效应。其意义, 不仅仅是单个基地建设, 关键在于其能发挥中医药知识产业、中药材种植业、中医药加工业、医药物流业、健康养老业、现代化服务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效应, 带动整个湖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3) 经费投入不足, 药品含量较低。在美国开发一个市场销售的新药需7亿美元, 世界平均投资在2.5亿美元左右, 而我国前几年每年用于中药开发的经费大约5 000万元, 相比之下我国药品开发的科研投入差距太大, 而我省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2%, 其中不少中小企业还不到1%, 低于全国中药行业平均水平的3%。此外, 同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 湖北省政府引导性投入太少, 严重影响中药产业的发展。

(4) 产业规模小而分散, 市场竞争力不强。我省中药产业一是总量小, 在全国排位不高;二是企业规模偏小, 市场竞争力不强。真正以中药为主业的大型企业只有武汉健民集团1家, 名列第37位。我省的大企业目前无法与全国一流的中药企业相抗衡, 存在着产品老化、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质量、价格在竞争中都处于劣势;三是区域聚集度不高。全省各地建立的医药产业园区不少, 但大多是架子搭的大, 而缺少企业、项目等实质性的支撑, 至今仍未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医药产业园区。

3.4 关于加快湖北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朝阳产业”, 而中医中药又是“朝阳”中的“朝阳”。目前我国中药年出口额仅为国际传统药物市场的2%, 占世界药物市场的0.18%, 而我国一年植物用药有将近5 000亿的市场。进入21世纪后, 国际中药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

(1) 进一步加强对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技术指导。根据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和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创新完善《湖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由省委、省政府挂帅, 建立和健全目标责任体系, 加强各部门、各地方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以建设基地为契机, 形成合力, 稳步推进中药材资源生产与开发, 加速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 吸纳业内专家和国内外投融资财团、企业等高端人士参加, 制定战略性规划与实施方案, 出台政策层面的领导和支持、服务性文件, 从战略定位和保障措施上予以明确和部署。

(2) 围绕优势企业和重点产品, 加快中药企业战略性重组, 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坚持“大上规模, 小创特色”的思路, 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企业资产重组, 加快中药企业体制创新步伐, 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竟争力的大公司和一批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以基地骨干企业为重点, 积极支持和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良好发展势头的大企业 (包括上市企业和民营企业) , 以资本、产品和品牌为纽带, 兼并那些解困无望的国有中药企业, 借用他们的壳体及药品生产许可证, 组建大型集团公司, 促使资源向优势集中, 迅速扩张产业规模,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国内外著名大医药集团 (公司) 前来投资建设, 或独资, 或合资、重组, 或形成战略联盟, 新建一批重大项目, 使世界一流技术与我省企业融合, 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积极改善环境和条件, 加强各种形式的孵化器和孵化网络建设, 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型企业家, 促进一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创新能力强、具有高成长性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

(3) 加大资金投入, 完投融资机制。建立“湖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和“炎帝神农文化基金”“李时珍健康产业基金”, 进一步增加政府引导性投入, 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建立专项发展资金,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加大对中药现代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引导中药企业加大产业投入。鼓励中药企业单独或与有关部门、科研机构联合设立新药研究开发基金;支持具备条件的医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吸引上市公司、民营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湖北中药产业建设;着力培育风险资本市场, 疏通风险投资渠道, 建立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 积极引进国内外机构来鄂设立风险投资机构, 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 引导各类风险投资优先支持处于风险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新药成果转化项目。多管齐下, 尽快研究和妥善解决医药企业GMP改造资金问题。

(4) 以“一城三区”为重点, 纵深推进湖北中医药产业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 加快武汉光谷生物城建设步伐。采取切实措施, 加强生物城园区内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园区发展环境;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和机制, 强化服务意识,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和签约项目的建设进度, 尽快形成规模效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特别是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 (集团) 的引进工作;着力构建园区建设发展融资服务体系,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将武汉光谷生物城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心园区;尽快形成“一城 (武汉光谷生物城) 三区 (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鄂西北武当山区 (含神农架林区) ) ”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带, 在以武汉光谷生物城建设的基础上, 主打李时珍、炎帝 (神龙) 品牌, 使湖北真正成为中医药文化发祥地的亮丽名片。

(5) 着力构筑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为湖北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加强两大平台、四个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 以现代中药创新体系为依托, 以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种为重点, 积极推进标准、专利、品牌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 不断提升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集成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 创新机制, 优化配置, 重点支持建设3~5个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和10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构筑现代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平台。以促进技术、产品、信息和传统医药文化传播, 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为目的的, 科技部和联合国亚太技术转让中心支持建设的“亚太传统医药网”和《亚太传统医药》杂志为重点, 积极寻求合作, 加快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设完善基地支撑服务体系, 即以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市场调研、项目评估、专利及新药申报代理等方面服务为重点的知识型服务体系;以建立道地药材标准生产操作规程等为重点的药材生产体系;以提供终身教育培训为宗旨, 培养各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训体系;以培育医药流通企业联合舰队, 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药品配送等为重点的现代流通体系;大力推行和实施GAP、GLP、GMP、GSP规范, 建立和完善现代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标准体系;强化中药产权保护, 继续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新产品创新和高效提取、分离、纯化制剂等关键技术、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促进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品牌战略, 放大品牌优势, 将武汉健民“龙牡壮骨颗粒”、“马应龙痔疮膏”和“蕲艾”等比较知名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将“神农尝百草, 药圣李时珍”健康产业的文化品牌推向世界。

摘要: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家乡, 中医药历史悠久, 中药材资源丰富, 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剖析炎帝神农与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渊源及其深远影响, 阐释李时珍及近现代著名医家对炎帝神农开创的中华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为湖北中医药文化及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湖北,中药现代产业,《神农本草经》,李时珍,《本草纲目》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2]陈文学, 范沁.从李时珍《本草纲目》看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养生的关系[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 (14) :4-7.

[3]钱超尘, 温长路.李时珍研究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

[4]王剑, 何诚道, 邓鹏飞.试论李时珍医道文化思想体系[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8) :2104-2106.

[5]温长路.《本草纲目》对酒药运用的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 2005-07-14.

《本草纲目》选读:苍术 篇6

释名

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面黄食少。用苍术一斤、熟地黄半斤、干姜(炮)五钱至一两(夏天五钱,冬天一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喜吃生米(不思熟食,爱嚼生米,憔悴萎黄,终于不起)。用苍术在淘米水中浸一夜,取出焙干,锉碎成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一天服三次,米汤送下。半月左右可愈。

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亦不化。用苍术二斤、曲一斤,共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怕冷,加干姜三两;腹痛,加当归三两;衰弱,加甘草二两。

脾湿水泻(困弱无力,水谷不化,腹痛甚剧)。用苍术二两、白芍药一两、黄芩半两、淡桂二钱,混合后,每取一两煎服。如脉弦,头微痛,则减去芍药,加防水二两。

暑天暴泻。用神曲(炒)、苍术(淘米水中浸一夜,焙干),等为分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曲术丸”。

久痢。用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此方称“椒术丸”。恶痢久者,加桂。

脾湿下血。用苍术二两、地榆一两、分作两份,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前湿服。

青盲、雀目。用苍术四两,淘米水浸一夜,切片焙干,研细,每服三钱。另将药末包在猪肝中,扎好,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临眼前,食肝饮汁。又方:用苍术二两,淘米水浸过,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钱。另以羊肝一斤,切破,放入药末,扎好,以淘米水煮熟,冷定吃下。

两目昏涩。用苍术半斤,淘米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干,加木贼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或酒送下。

风牙肿痛。把盐水浸过的苍术烧存性,研档擦牙。

脐虫怪病(腹硬如铁,脐中流水,如虫爬行,痒不可忍)。用苍术煎成浓汤洗浴。另以苍术末加麝香少许,水调匀服下。

成药中以苍术为主的膏、丹、丸、散有:

苍术膏除风湿,健脾胃,被虚损。苍术新者去皮,切薄,在淘米水中浸两天,一天换水一次。然后再浸于井华水澡,三、五天取出,装入布袋,在一半原水里,把津汁揉出来。渣滓捣烂,再放入一半原水里揉至汁尽。将两次津汁合熬成膏。每一斤时厍蜜四两,再熬一次,每一斤里又加水澄白茯苓末半斤。搅匀收存。每服三匙,早晚各服一次,温酒送下。忌食酸物、雀、蛤、白菜、青鱼等。

又方:鲜苍术二十斤,水浸,去皮,晒干,切片。用淘米水浸一夜。取出放在一石水中慢火熬到半干,去渣,加入石膏叶三斤(刷去红衣)、楮实子一斤、川当归半斤、甘草四两(切过),一起煎至黄色。去渣再煎成稀粥状,和蜂蜜三斤熬成膏。每服三、五钱,空心服,好酒调下。

苍术丸:清上实下,兼治内外障。苍术(洗刮净)一斤,分为四份,分别以酒、醋、淘糯米水、童便各泡三天,一天换液汁一次。三天后,取药洗净,捣烂,晒干,焙过。以黑芝麻同炒香,共研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开水送下。

苍术散:治风湿,常服壮筋骨、明目。苍术一斤(洗刮净),淘粟米水浸过,去皮。以半斤浸酒中,半斤浸便童便中,几天(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后取出。将药酒倒入事先用炭火煅赤而炭已移走的干净土坑中。接着把苍术放进酒里,用瓦器盖好,泥封一夜。取药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或盐汤送下。

固真丹燥湿养脾,助胃固真。苍术(洗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青盐一两炒,一份川椒一两炒,一份川楝子一两炒,一份小茴香、破故纸各一两炒。只取苍术研末,酒煮,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本草纲目·木部·漆的原文 篇7

木部·漆

作者:李时珍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小儿虫病。用干漆(捣碎,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

妇女血气痛。用湿漆一两,熬一顿饭时间,加入干漆末一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丸,温酒送下。怕漆人不可服。

男子疝气或小肠气痛。治方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妇女经闭或腹内症瘕。用干漆一两(打碎,炒烟尽)、牛膝末一两、生地黄汁一升,共在慢火上熬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渐增至三、五丸,酒或汤送下。又方:用当归四钱、干漆三钱(炒烟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干漆一斤(烧研)、生地黄二十斤(取汁),两药合煎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酒送下。

产后青肿疼痛。用干漆、大麦芽,等分为末,分别相间铺入瓦罐中,封紧,煅红,冷后再研散。每服一、二钱,热酒送下。产后各种疾病,都可以用此方。

五劳七伤。用干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枣仁,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本草纲目读后心得体会 篇8

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家居蕲州瓦硝坝,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

李时珍家四代行医。少年李时珍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对医学很感兴趣。但由于当时医生社会地位低下,父亲希望李时珍跻身仕途。李时珍曾于14岁时考中黄州府秀才,后来在17岁、20岁、23岁时3次赴武昌应试,没有考中,于是决心弃儒从医,继承父业。

仅仅作为一个文本,医药学家李时珍四百年前编撰的这套《本草纲目》,在现今美学观念的折射下,可以散发别致的魅力。

早两年《昆虫记》成为流行读物的范本之一,和那位天真顽皮的法国老头法布尔相比,我们的李时珍更为纯粹。

如同一杯啤酒撇去了泡沫,在《本草纲目》中找不到感性的只字片语。当然作为严肃的专业典籍,《本草纲目》无疑与《昆虫记》牛头不对马嘴,它们之间的对照,算得上“苟且”。然而法布尔的风行确实唤起了对李时珍的记忆。

在此之前,难以想象我会在《本草纲目》上花掉整整两年的睡前时光——那等待睡意的片刻,是我全部时间的精华。事实证明,这位名垂青史的祖先给我带来的是无边的惬意,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我对食物的无知。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篇9

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李时珍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

李时珍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李时珍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医官。这期间,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他还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另外,李时珍还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民间的大量本草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领域。

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前后的一段时期,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李时珍发现,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做了反复的解释,但是只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

由此,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当地人求证,人们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的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功效。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本草纲目》共52卷,分16部,约190万字,历时27年著成。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物798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神农本草经》英法文版全球首发 篇10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全书分3卷, 载药365种。

译注者安德烈夫妇将365种药用植物介绍给英法语系的读者, 同时在译本中介绍了欧洲古代药学知识, 并做出与欧洲同科同种的植物初步比较。

该译本围绕中药的名称和中外相关植物的比照展开, 现代药材囊括多种植物, 文中会标明详细的植物品种以及药材取用的植物部位。广泛分布在亚洲的植物, 译本中还会介绍韩语和日语或东南亚语的名称。另外, 书后提供多语言索引, 方便读者后期参考。

本草纲目 篇11

释名

阿虞、薰渠、哈昔尼。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乳行填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酒送下。

脾积结块,用鸡蛋五个、职权魏五分、黄蜡一两,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诸物不忌,腹痛无妨。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

腹内一般痞块。用阿魏五钱、五灵脂(炒令烟尽)五钱,共研为末,调狗胆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唾液送下。忌羊肉醋面。

疟疾寒热。用阿魏、胭脂各一块、如豆大,研匀,调蒜膏敷虎口上。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服,参汤送下。

上一篇:经典小说岛上书店读后感下一篇:描写语言魅力的词语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