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反思

2024-04-25

和学生一起反思(精选8篇)

和学生一起反思 篇1

松山区大夫营子小学

苏明义

运用生本理念,按照“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流程,教学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教学中,老师成为“隐者”,学生概括内容、评价形象、揣摩词语,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我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应该深入反思一下。

以往的教学反思,基本都是老师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成败的经验总结,但是,但这是剃头柜子——一头热,不利于教学相长。生本教育明确提出“无论何种教育和教学,最后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完成人格建树或知识的获得。”(1)课堂教学以生为本,课后反思为何不能以生为本,师生一起反思呢?有了想法马上付诸行动,于是,我把教学反思搬到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进行。“同学们《最后一头战象》在大家地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教学,现在就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进行一下评价。”这是一个新事物,学生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群情振奋,争先恐后地进行评价,不过说的都是优点:什么课堂气氛活跃,刘明、王琪雅(两个学困生)都积极主动发表感悟,小组讨论扎实有效,中心挖掘深刻,揣摩词语到位,尤其是某些同学对问题地阐述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如果形成文字那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我说:“大家只看到成功的一面,就没有反思一下不足之处?”高潮的课堂如同泼了一瓢冷水,顿时凝固了。过了一会有的同学说话了:比如说有的同学找的感点过于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也过于肤浅。还有“打洛江边

凭吊战场”这一情节是全文重点之一,我们课堂上没有给予足够地重视,同学们只注重了对嘎唆行为描写的感悟,而忽略了对嘎唆吼叫、神态等描写的感悟,这也就忽略了对嘎唆心灵深处地探讨,从而影响了对“最后一头战象”光辉形象的认识。“我们在交流查阅资料时只说出了查阅了那些资料,比如:有的同学查到了《 狼王梦》,有的同学查到了《斑羚飞度》,有的同学查到了《红奶羊》„„这些查到资料的同学只说说题目而已,连主要内容都没有介绍就结束了本环节的教学,这个学生即感兴趣,又扩大视野的过程应抽出时间来补足。”另一个同学马上帮腔道:“干脆抽一节课开读书汇报会,对沈石溪和他的动物小说才有更深的了解。”

“同学们,你们找到自身不足,其实老师也有不足,在把握教学方向、及时点拨方面没有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现在就来完善一下吧,先弥补对课文的学习不足,再找时间搞拓展阅读,开读书汇报会,望大家做好充分准备。”于是,同学们找出对嘎唆的神态与“语言”描写的句子——也就是所谓的感点,先个人感悟,接着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展示。在完成本单元教学后召开了“沈石溪动物小说读书汇报会”,即扩大学生的视野,又了了同学们的心愿。

同学们的反思正是我感到课堂美中不足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反思不但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更重要的是填补了学生欠思考的缺陷。这正是生本理念下“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不是吗?这样的教学反思,正是借学生口中之言,表达老师心腹之事。师生双赢、教学相长何乐而不为呢?

从此,我尽可能地把教学反思搬到课堂上,成为我的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和学生一起反思,不但提高了阅读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和学生一起反思 篇2

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经常写一些课后记录, 记载课堂上遇到的一些问题。但并未深究这些问题的发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思考学生的每一个异常行为背后的表象和真实想法, 已成为教学行为的一部分。这种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 有地放矢地改进教学的方式, 使我的教学效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使我和学生共同成长。

一、深钻教材要落到实处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教学中, 我曾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 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五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 学生没有困难, 还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解答。能否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即比例的方法来解答呢?引导学生理解:根据速度一定,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所以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相等的, 列出等式。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x千米。

教学反比例应用题时,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每小时行70千米, 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 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说明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 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两次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积是相等的。由此列出等式。

解:设每小时需要行驶x千米。

解出 x=87.5

在老师的引导下, 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格式和解法, 也很简单嘛!谁知在随后的练习中就发现了问题。

首先是家庭作业, 作业前专门要求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一部分学生还是用以前学过的算术的方法解答。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 用以前的方法解答简单, 只要我做对, 就行了。”看来同学们对新知识还是有畏难情绪的, 可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过去, 看来只有硬性规定了。

在作业中慢慢发现了别的问题, 比如:明明是正比例的应用题却列成了积相等的反比例的形式。成反比例的, 却列成了比值相等的正比例的形式, 而且答案还是正确的。开始遇到这种情况, 我会毫不犹豫地打上个叉。后来发现这种错误不是一两个同学存在, 于是改作业的笔放慢了速度。细细琢磨一下, 却发现了问题, 有些题是属于模仿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格式, 对意义理解不透彻, 硬凑的答案。但有些题仔细想学生的解法还是有道理的。成反比例的应用题用正比例也是可以解的。比如:

相关联的量是 (每天用的数量) 和 (用的天数) , 每天用的数量随着天数变化, 总数量是一定的。因此, 每天用的数量和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在教学中, 只关注了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而没有关注“同一个量的两个数的比和相对应的另一个量的两个数的比刚好相反。”导致了学生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应用题只可能想到一种方法, 问题的症结可能就在此。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 对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观察不够充分, 分析不够透彻, 使我对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仅局限于教材的表述。这就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 深钻教材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而应落实在行动上。

二、我要走进孩子的世界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 它体现了学生自主开放的原则。

记得以前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 总要运用多种手段讲解“破十法”。先摆小棒, 再在投影上演示, 然后让学生模仿操作, 最后填空。光是如何填空就用很长的时间, 填空后还要带着学生把口算过程多说几遍, 可是做练习时, 有的学生还是不会, 只好给他们再吃小锅饭。而课改后, 通过设置一个“我只有8元, 想买一辆36元的赛车, 还要再攒多少钱?”一个生活情境, 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通过询问, 得出了这样几种计算方法:

方法1:通过摆小棒得出:

方法2:通过摆小棒得出:

方法3:口算得出:

方法4:36-8=?想:8+ (28) =3636-8=28

方法5:一个一个减出来:

36个1减去8个1是28个1

方法6:父母教的:

不问不知道, 一问吓一跳。

“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这种问法和以往的“跟我读”、“像我这样做”这种语言上的变化这么不同, 居然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效果。

以往我们教数学, 教师只是教方法, 问结果, 只要结果对了, 就算学会了。很少去问学生是怎样想、怎样算的。我突发奇想:当堂统计一下学生最喜欢用哪种方法算。结果表明:用的最多是第2种方法, 即从36中拿出10, 用10-8=2, 再把剩下的数相加。其次是连减法即方法3, 第三才是“破十法”。方法5有几个学生用, 而方法4和6只有个别学生用。真是出乎我的预料, 学生想的方法比我设想的多得多。这次的教学感想是, 我要多和孩子交流, 要走入孩子的思维世界。

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一年级上册我上了《买铅笔》这节试教课。在教学15~9的计算方法时, 课本展示的几种方法都是让学生摆小棒体现出来。通过开学近两个多月的观察及了解, 我发现同学们在20以内进位加减法计算时有一部分同学需要借助实物, 如小棒或教具。这部分学生还特别喜欢借助手指, 你看:在口算时, 他们右手拿笔, 左手五指伸开对着自己, 手指一屈一伸, 像在做手指操, 右手很快写出答案, 使用手指, 这对他们来说, 是得心应手的。另外一部分同学已经熟练地运用凑10法, 或别的方法, 直接看着算式计算而不需要借助实物。显然书上提示的方法 (摆小棒) 已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因此在教学15~9, 探讨计算方法时, 我没有让学生全都去摆小棒, 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摆小棒, 数手指, 或者想一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他们不同的认知方式, 我认为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在交流计算方法时, 我发现了一种现象, 那就是同学们算的快, 但让他讲讲他是怎样计算的时候, 却很慢, 或者说不完整, 感觉很吃力。为什么会这样?课后我想了很久:如果问我们的老师15-9=?也一定是脱口而出, 而你是怎样想的?也要停顿下来思考我是怎样计算的?综合原因是:一方面我们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另一方面目前我们的教材是基于学生不会算的基础上编制的, 而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幼儿期间很多已经学会了, 也就是说已经在二楼的他们, 要上三楼, 必须回到一楼重新来过。就好比我天天在走路, 突然间你问我, 走路时, 我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 那我一定要停下来, 想一想才能告诉你。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分析, 我认为操作是手段不是目的, 学生能够通过思维活动进行计算, 就不必要操作小棒。操作活动要适量, 适度, 并非多多益善。

在反思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篇3

1.就不同类型的习作例文,仔细审题,弄清题意,力求切题、不偏题。

2.走出素材匮乏却又熟视无睹的怪圈,借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明珠。

3.对习作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再认识,挖掘写作素材深层次的内涵,写出新意。

4.从“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要求出发,反复修改习作的语言形式,使其更好地体现题旨。

亚圣孟轲说过:“心之官则思。”清代思想家唐甄也说:“心,灵物也;用则常存,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他们的论断,同《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一书中关于“世界上最不同寻常的未开垦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开发大脑”的论述,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古人奉为自我修养准则的“吾日三省吾身”、“扪心自问”等,则表现为强烈的反思意识。这对教师来说,就教学工作进行行动反思,应当是自己成长的阶梯,因为反思“不仅是回顾过去,或意识到认知过程,而且是为了指导未来的行动”;它有利于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反思使自己的专业引领更为有效,通过行动反思可以让自己走出无知和狭隘。可见,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不仅如此,在基础教育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这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的专著中说的那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书”统一起来,以谋求“教学相长”,全面发展。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把心中之意化为笔下之文,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目前,社会上浮躁的风气对学生不无影响,学生生活相对单一化、日趋“快餐化”,以致在写作中往往表现得题材匮乏,无话可说,或者用一些小学里写过的东西来应付交差,为作文而作文,或者虽有些素材,却又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正确选用,只是信马由缰地做些一般化的叙述……如何让作文教学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写出“我手写我心”,神采飞扬的文章呢?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我进行如下的探索。

一、就不同类型的习作例文,仔细审题,弄清题意,力求切题、不偏题

审题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弄清写作的范围和重点,确定文章的中心。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然而,以前我忽视审题的重要性:《秋天的故事》就以秋季景物特征为线索,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入学以来几个不同的秋天,从而展现自己在初中阶段对学习的认识和逐渐成长的过程,而忽略故事,缺少具体的故事情节;《_______的一天》,忽视题目中“一天”的范围,写成了几天、一件或几件事。《我的家庭》,写成《我的爸爸》或《我的爷爷奶奶》。这些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让我认识到只有在审清题意,明确限制的基础上,才能长袖善舞地去争得表达和创新的自由。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跟踪学生的审题状况,强化审题训练。例如一位学生在习作题为《我们拥有_______》一文时,写了《我们拥有阿Q精神》,写的是面对困难,“我们”保持一种自信、乐观、勇往直前的心态,这明显与人们对“阿Q精神”一词含义的一般理解不符,为此,我找他谈心,让他明白什么是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什么是加引号赋予特殊含义的、对人生持豁达、自信、积极乐观态度的“阿Q精神”。后来他将题目改为《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并按“平常心”的意思修改了文章。我把原稿和修改稿同时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比较,重新审题,明白文不对题是大忌,正确审题并按文题要求习作的重要性。

经过几次的训练,我发觉学生对审题开始重视,并掌握一定的审题方法。即分别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选材范围、写作重点、剪裁详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敲,再归纳总结,以明确习作的要求。如:《生活教会我_______》。限制的范围——“生活教会我”,要求学生选材于生活,体现自己在生活中感悟到的道理和某种实践能力;写作的重点——“_______”,如果是“自信”,就要把生活中的某件事怎样使自己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过程写具体;而要体现“会”字,就要反映在明白道理后如何自信地去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经过这样的写作指导写出来的文章,诸如《生活教会我独立》、《生活教会我勇于创新》、《生活教会我乐观》等等,不仅做到了切题,不偏题,而且取材于生活,很有真情实感。

二、走出素材匮乏却又熟视无睹的怪圈,借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明珠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名言,我在读大学时就知道了,可照着说容易,要做到就难了。尤其是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浮躁的心态往往使我们无意顾及身边和社会中美好的风景,以致不能领略美、感受美,这就出现了习作中素材匮乏却又对生活素材熟视无睹的怪现象。于是照搬照抄作文选时有发生,写《我的新同桌》便是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老面孔;写《难忘的往事》,便是公交车上,小学生让座的举动教育了“我”;缺乏写作素材,同一素材反复使用,诸如踢足球、小学生活、爸爸送我上学、妈妈爱我等等屡见不鲜。这样的写作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与习作要求背道而驰。

2006年,学校初中教学楼前的两棵古松分别在台风和雷雨的袭击下,拦腰折断,只好锯断拖走,重植新株。其间,便有学生围绕这件事在“随笔”中进行具体描述或评论。其中,一位学生从校园内古松所蕴含的文化积淀这一视角,观察那被锯断拖走后挖开的树桩,只见它的树根仍旧牢牢地抓住土地,盘根错节,由此想到老松树的生命力顽强而坚韧,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这是一篇多好的源于生活,善于发掘美,并反映美的习作呀!他对于树根的洞察力,让我眼睛一亮,他的文章给我以莫大的启迪,生活中处处有美,关键在于打开心灵之窗,去发现!于是,我把这篇文章修改好,印发给学生,借这位同学的一双慧眼,让学生从人人都看到古松的被击被锯,却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反思中,感悟如何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有一次,班级的窗帘架坏了,班长请校工陈师傅修理,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陈师傅修理窗帘架时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窗帘架修好后,我又让学生代表向有关方面了解陈师傅的事迹:他是一位共产党员,军人,退伍后来到我们学校,负责全校的设施维修工作。安装玻璃、修门锁、换日光灯;老师们的办公设施坏了,只要一个电话,陈师傅就会立刻赶来修理;学校的热水器堵塞,也是陈师傅第一个用手掏出污物,疏通下水道等等。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人的素材,我让学生写进“随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思考感悟的习惯。

同学们现在面对作文,抓耳挠腮者逐渐减少;考场上,一气呵成者渐渐增多。

三、对习作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再认识,挖掘写作素材深层次的内涵,写出新意

没有思想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思想之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对于文章立意的深浅尤为关键。写作和修改的过程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过程;较高的思想认识可以深化文章的主旨,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那么如何通过习作和修改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之既能体现时代脉搏,志存高远,又能脚踏实地地写出真情实感和生活情趣呢?

例如:我班班長工作积极,学习也有热情,但不够踏实。春游朱家角回来,写了一篇题为《生活教会我实在》的文章。讲的是在赴朱家角春游时,为了追求“怀旧”、“复古”才“酷”的所谓“时尚”,在那古镇买了一只绣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用挎包,回来后就在别人面前炫耀不已。后经家人指出,才发现自己的“不实在”。看到这篇习作,作为同去同回又天天跟他见面的我,并无此事的印象。于是我找他谈心,才知道“为求时尚,买挎包炫耀于人”的情节是虚构的。对此,我充分肯定他要“学会实在”的立意是对的,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写出真情实感来的。但是,虚构的情节本身的“不实在”却是与文章的立意背道而驰的,不是“学会实在”,而是“显得更不实在”。希望他在对习作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从认识并改变这样不踏实的习作态度入手,写出怎样“学会实在”的过程来。就这样,他又写了“修改一稿”,“修改二稿”,挖掘了写作素材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文章的主旨:生活教会我实在。讲评时,我把他前后的三稿印发给大家,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做出评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如何对习作的素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再认识,懂得“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就能深化文章主旨,并通过这一过程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再如:另一位学生的习作《难忘的白毛巾》,文中讲述的是妈妈生病时,“我”用妈妈在工作中获得的奖品——白毛巾敷在妈妈滚烫的额头上为她降温、为妈妈倒水吃药,妈妈非常感动,令“我”难忘。文章的中心起先定位在一向不会做家务的“我”对妈妈的爱。对此,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就不失时机地启发她进行再认识:仅仅是体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吗?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可以挖掘吗?后来,这位同学又由“白毛巾”联想到妈妈曾用它敷在“我”的额头上,为发高烧的“我”降温,再联想到妈妈为“我”做的一切,这才意识到:和妈妈对“我”的照顾比起来,“我”做这点儿事是微乎其微的。原来,“我”对妈妈赋予自己的爱已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了,而妈妈对“我”给予的一点儿关心却是那么感到欣慰和满足:母爱实在是无私而又太伟大了。于是,体现了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实例都给我和其他学生以启发:“客观事物”的确“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清楚,认识完全”的。就这样,反思,再认识,也提高了习作的效益。帮助我和学生拓展了思路,挖掘了写作素材中深层次的内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四、从“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要求出发,反复修改习作的语言形式,使其更好地体现题旨

清代文学家袁枚说过:“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诗文不厌改,文章出苦心”,好文章是改出来,然而现在的许多学生写过算过,对教师的批语和修改处,也只是瞄一下,不做反思,更不修改。于是,我收集并学习关于诗文修改的论述和相关的资料,诸如何其芳的《谈修改文章》,鲁迅《藤野先生》一文改动一百多处的影印稿及每一处修改的说明,吴晗的《谈骨气》原稿与修改稿的对照等等,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接着,我本着“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要求,我在摘录学生习作中富有表现力的句、段,供大家欣赏、借鉴的同时,常常留意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收集在册,稍作调整,使每句的错误类型单一,打印或制成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发现错误,判断其属何种类型,思考如何修改。在作文讲评中,我常常把习作原文和修改稿同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比较两稿在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要这么修改,并要求学生任选若干处进行点评,还鼓励他们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方面按照反思性教学的理念,力求“教学相长”得到的启发以及作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

2.〔美国〕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

3.〔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莱陈标许静译

4.何其芳.《谈修改文章》

5.庄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青岛市李沧区教师进修学校

和快乐在一起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篇4

冬至过后,深冬来临,天气愈来愈冷,班里的幼儿出勤率有所减少,并且有的孩子和家长说再见时没有以前那么干脆,甚至有的眼圈红红,哭哭啼啼。总的来说,随着天气的变冷,班里幼儿的快乐情绪 较之以前有所降低,为了让孩子重温快乐,增加快乐的情感体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首先音乐响起,教师边说边面带快乐的表情做律动,带领幼儿动起来,在音乐中体验快乐,融入快乐的氛围。接着我有感情地讲故事《和快乐在一起》,并引导幼儿观察书中小兔子的表情和试着体验小兔子快乐的感觉。由书中小兔子的快乐引出幼儿带来的“快乐”照片。出示带有笑脸的抱枕,播放配有笑声的flash动画,让幼儿圆形坐好,一边观看动画一边传递抱枕。动画停止时,快乐枕在哪个幼儿的手里,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照片上的快乐事情讲出来和大家分享。

中班幼儿一般在发言时会突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要求幼儿带快乐照片并且在活动时提前把照片布置到黑板上,就是为了让幼儿在讲述快乐事情时能够有所提示,更容易清楚表达当时的事情和感觉。设计本次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尽我所能,重拾快乐!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精神是饱满的,情绪是激昂的,回忆是真实的,体验是美好的,分享是相互的。在活动中能真切感受到孩子的欢乐,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快乐照片,去抢快乐枕。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我觉得很知足。

和学生一起反思 篇5

1.会读写“雷、锋、寻、迷、顺、娘、踏、瓣、珠、滴、终、于、勤”13个生字。认识“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知道雷锋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德育目标

让学生了解雷锋做过的一些好事,知道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个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会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难点

1.理解“寻找雷锋的足迹”实际是指寻找一种雷锋的精神。

2.理解“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就是指雷锋精神和我们在一起。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每年的三月是学雷峰月,有谁知道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今天我们就宋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课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为什么说他和我们在一起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熟练。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 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回小老师带读。

(2) 开火车读。

(3) 全班读。

4.认读“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正确。

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共有几个小节?

2.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寻找雷锋的足迹共找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3.指名回答。(3次,前两次没找着,最后一次找到了)

四、学习课文的前两部分

1.默读课文,找出这两部分的共同点。

2.指名说共同点,指导读1、3小节。

3.四人一小组自选一部分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商议解决。

4.汇报学习情况:第一次往哪儿找? 结果怎样? 第二次呢?

5.“我们”真的在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吗? (是找雷锋的精神)

6.指导读1、2、3、4小节。

五、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小声读5、6小节,边读边思考;第三次往哪儿找? 结果呢?

2.指名回答。

3.雷锋叔叔和什么样的孩子在一起? 你想不想做这样的孩子?

4.指导朗读5、6小节。

六、朗读全文

七、背诵

1.大家读得这么好,能背下来吗?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二、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13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瓣”字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辛字旁”最后—笔是撇,中间是一个“瓜”字而不是“爪”字。

“滴”字注意笔顺。左边的部件与“商”字要区别。

“勤”字的笔顺也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上面不是草字头,左边的下面是三横。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三、课后扩展

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起。

板书设计

9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沿着 小溪

顺着 小路

乘着 春风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一起》教学反思范本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6节,先回忆了雷锋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事,回忆了他背送大娘的事,最后写了雷锋精神在今天儿童身上的具体体现。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知识上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但由于雷锋精神距离今天的孩子年代久远,他们根本就不了解雷锋,不知道雷锋的事迹,只是从老师和大人的嘴里听过雷锋的名字。因此,我把搜集资料做为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多渠道去搜集雷锋的资料,在资料中了解雷锋,以便于他们更深入地认识雷锋。

“读”是本课的另一重点,诗歌以问答形式,从雷锋的光辉事迹写到今天具有雷锋精神的儿童,让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文章内容,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到学习小组中去学习,使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尝到合作的乐趣。

和学生一起反思 篇6

妹冢中学王怀欣

沸腾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教育现象的叩问与沉思,教育者的良知与坚守,则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自我成长的可能。妹冢中学几年的实践证明:教育反思,既是一种教师自我成长的方式,也是促进教师积极转变、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法宝。

教育反思,是一种文体,更是一个让教师将观察、思考与书写融为一体的成长平台。它不拘一格的文体、信手拈来的笔触、广阔而深邃的视野与教师敏感而平凡的生活结合起来,便成为教师“记录生命,反思提升”的重要载体。

在思考中观察,在记录中成长。学校要求教师将平凡重复的教育生活记录下来,注意观察,及时记载,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教导处统一安排检查,每周展示一次,教导处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及时评点、反馈,在工作简报上公布。从最初的被动应付,到自觉撰写,形成习惯,绝大多数教师尝到了写教育反思的甜头,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育生活。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因为在每周反思中,既有教师个人的观察思考,有激情与理性,有对日常教学生活的记录,有对突发事件的关注,有对重要话题的思索,更有自己良知的唤醒与坚守。一页页沉淀着教师们思考与憧憬的文稿,记录着教育者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串串脚印。

在交流中理解,在反思中进步。随着教育反思的常态化和广大教师对写反思的认同,我们将反思的内涵与功能拓宽,将反思交流作为教师论坛的主题,让工作反思和人生体味成为教师们的集体财富。随着反思的内涵逐步扩展,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认知也在深化。教师们围绕“教学生活”、“德育管理”、“专业成长”三条主线,以反思版、博客为平台,以共享个人经验与反思为价值追求,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就某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彼此启迪,共同受益。如:今天怎样做教师?课堂上学生提问可以不举手吗?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期末,根据交流的数量与质量,我们将反思分为三个层级进行总结、评价和表彰,并选择优秀的反思展示、交流和宣传。以反思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理解与反思,让大家找到了关注的焦点和共同点,也促进了彼此的成长。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组织讨论,针对共性问题,面对集体的困惑与叩问,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答疑解惑。这也为每学期的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提供了参考,进一步提高了校本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展示中借鉴,在共享中提升。教育反思走进教师生活,每个教师都会受到关注,大家彼此借鉴、互相学习,既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也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质量。我们按照学科类别和教师风格,对教师上交的书面反思分别查阅,逐类评价。定期将优秀的反思文本进行展示,营造一个“个人主动,集体分享,共同成长”的氛围。不少教师们的文章陆续见诸报端和网络平台,学校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一批批反思明星教师和教学能手脱颖而出。

将教育反思引入学校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领导带头、制度配套、措施科学、引领到位。同时在教师评价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将教育反思列为重点考查内容,定期考核,及时兑现。几年来,我们先后结集出版了教科研专刊《教师反思篇》、《教师案例篇》、《教育叙事篇》等文集,大多数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和学生一起读《论语》 篇7

看完这篇文章后, 作为一名中国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深感羞愧和忧虑。于是, 寻思着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学生感知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并为之自豪。

我首先选择《论语》, 教学生诵读。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书籍, 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学说, 注重礼乐教化, 主张以“礼”来规范个人的行为, 并且作为国家的施政准则, 以“乐”来陶冶人的内心, 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和谐的风气;在学术上, 删述六经, 系统地整理了民族文化遗产, 不仅使中国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而且阐发其中的精神, 寄寓自己的理想, 使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更深广的内涵;孔子还开创了平民教育, 培养出许多民间的优秀人士, 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影响最大 的学派———儒家 学派。“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已经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学习《论语》对一个中国学生来说, 实属必要。

作为一名中文系毕业的教师, 我在学生时代读过这本书, 但自己读和教小学生读, 大不一样。

首先我借助工具书, 把《论语》全书通读一遍, 领会和把握每句话的意思。然后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比较浅显的内容, 每周抄写2~3则在小黑板上, 利用晨读和下午课前预备的时间, 教学生朗读并简单讲解意思。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背诵和抄写。期末, 我对一学期来所学内容, 按照孔子的“为人”“论学”“论孝”“论仁”等分类整理, 学生复习后进行书面的填空测试, 以测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两学期下来, 学生共学习《论语》70则, 除少数学生背不出部分内容外, 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背出所学句子, 书面测查中, 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填写, 测查情况非常好。

结合学校“悦读经典, 书香校园”的活动, 我开展了一次“龙的传人寻找根———学《论语》、传《论语》”的中队主题活动, 邀请学校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参加。学生们唱、读、讲、演关于《论语》的名句和故事, 经典的魅力, 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 我对《论语》博大精深的内容和思想体系体会更加深刻了, 也跟着学生背会了其中的许多篇章,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做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对学生而言, 他们不但了解了孔子这样一位大圣人, 了解了《论语》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 同时, 《论语》中的名句, 如“食不言, 寝不语”“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等等, 使学生的言行举止也得到了规范。《论语》中的一些四字词语, 如“战战兢兢、见义勇为、既往不咎”等出现在了学生平时的口语交流和习作表达中。可以这么说, 学习《论语》, 既促进了学生情商的发展, 也促进了他们智商的发展。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家长们也参与了进来, 他们购买了《论语》一书, 平时督促、抽查孩子的读背, 从中或多或少受到启发。

和学生一起成长 篇8

为使“学案”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我把想法告诉给同学们,并让班委和语文课代表带领学习小组讨论具体的实施办法。在讨论前,我进行了简单的指导:“有哪些知识不等老师讲就能学会的,放在自学和预习的板块,有哪些还弄不懂的放在合作学习的板块里,每周对同学的学习情况应怎样检验……请同学们讨论最佳学案和操作方法。”

分開小组后,同学们积极参与,最后班长宣布最佳方案“我们分四个小组,每小组轮流承担一篇课文‘学案’的编写工作,各板块由小组长分配任务。写好后,让其他小组和老师提意见再修改,不能耽误同学们预习。关于自测,还是让各组成绩优秀的同学出测试题;测试时各组互相交换,批阅后记录成绩。”没想到同学们想得如此周到,那天下午放学的铃声响了,大部分同学陆续走出教室,第四小组还在嘀咕,在编写《童趣》的学案时遇到困难。黄强抢先说:“前面几组都是现代文,我们就碰上文言文了,许多句子都读不懂。”我故作轻松地说:“这点困难算什么!你们想想,老师上课前得干什么?”“备课”“说得对!你们要先备课,充分地查阅资料,才能弄懂课文,找出疑难,‘学然后知不足’,对吗?”一番话说到了同学们的心坎上,他们的眼睛亮了起来:“走,我们到图书馆查资料去!”第二天,第四组在“学案”中提出:1.朗读课文三遍,找出生字注音;2.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读懂课文;3.查找作者,准备课上交流;4.根据沈复的童年趣事来做实验,准备小组比赛。我知道经过他们的预习写出的“学案”才是真正的“学案”。

在学习《童趣》的课堂上,胡萍同学从家里带来了青云白鹤图、陈丽带来了一盆兰花,冉冉带来了一只癞蛤蟆。有的同学忍不住叹道:“哇,真棒!”有的同学问道:“从哪里找的癞蛤蟆?”冉冉清了清嗓门,告诉大家:“癞蛤蟆是爸爸帮我找的,请老师和同学们不要见笑。”同学们被他的真诚和谦虚感动,热烈地鼓起了掌。我激动地说:“今天同学们让我开了眼界,学了不少知识,我真诚地向大家学习,也向支持我们的家长表示感谢。”同学们说今天表现最佳的是第四组。课堂是学生挥洒个性、不断成长的舞台。细致观察、丰富的联想是获得物外之趣的手段,善于观察思考是获得物外之趣的途径。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给他们合作的机遇、发展的空间和成长的快乐。在课改的道路上,我愿和我的学生一起研讨,一起成长。

上一篇:2019年福建高考作文下一篇:出纳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