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2024-04-18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通用8篇)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篇1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等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决策、控制与执行”三个层次的功能与职责,有效地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和科室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其职责如下:

(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2)审校有关医疗质量的标准、制度与办法,并督促落实;(3)对重大医疗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并向全院通报相关情况和处理决定;

(4)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建议与措施。

2、医院医务部

医务部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常设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解决各科室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每月向医院提供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与绩效考核挂钩。(4)定期反馈医疗质量信息。

3、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督促落实;(2)结合科室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等并组织实施;

(3)定期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与安全意识;

(4)定期组织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科室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二)医疗质量监测指标

1、住院死亡类指标:死亡病例数

2、重返类指标:出院患者31日再入院例次、非计划重返手术例次、重症监护患者重返ICU例次

3、医院感染类指标:医院感染发生例次

4、手术并发症指标:择期手术并发症例次、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例次、术后肺栓塞发生例次、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次、术后败血症发生例次、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次、术后败血症发生例次、术后伤口裂开发生例次、术后呼吸衰竭发生例次、术后生理/代谢紊乱发生例次

5、患者安全类指标:输血反应发生例次、输液反应发生例次、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例次、院内跌倒/坠床发生例次、输血/输液反应发生例次、手术异物遗留发生例次、医源性气胸发生例次、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例次、新生儿产伤发生例次、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例次

6、合理用药指标:药占比、抗菌药物比率、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率

7、运行管理类指标: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住院手术例数、门诊手术例数、住院危重抢救成功例数、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例数、门诊处方合格率、住院病历甲级率

(三)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机制

1、完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规范各专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临床诊疗指南;

3、完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新技术准入与风险管理。

4、建立医疗技术意外损害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

二、完善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院科二级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院级医疗质量考核部门为医务、护理、院感等相关职能部门,考核对象为各临床医技科室。各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自查评价,并对科室成员进行考核,形成“医疗质量考核部门——各科室质控小组”为层级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院级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诊疗质量、病历质量、护理质量、院感控制、药物合理使用、临床用血质量等,考核指标详见《科室综合目标达成明细》。医疗质量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年终评优等挂钩。

三、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各项措施

(一)医疗质量监控管理

医疗质量监管部门按季度、统计各类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统计分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总体情况。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将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薄弱环节设置为考核指标,纳入每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强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二)医疗制度与“三基”培训 开展医疗制度规范和“三基”知识的培训、考核与督察,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规范临床医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

(三)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管理

制定和完善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标准和措施,不断加强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产房、重症病房等重点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患者、输血和抗菌药物应用、有创诊疗操作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意识。

(四)医院应急管理

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优化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提高医院整体应急能力。加强急诊管理,保障急诊设备及药品处于备用完好状态,完善急救技能培训及演练机制,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五)医疗技术管理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医疗技术服务。实行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对高风险技术操作实行授权管理,对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准入与风险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有效地防范、控制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六)患者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危急值及不良事件报告等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特殊药物管理,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及患者压疮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并采取积极措施,让患者参与到医疗安全,协助患者理解和选择诊疗方案,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七)医院感染管理

落实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的防控贯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监管,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开展目标性监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完善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落实医院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监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改进诊疗流程。

(八)护理质量管理

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完善护理质量评价及追溯机制,强化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理培训与考核,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理质量与安全。(九)合理用药管理

落实临床用药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临床用药指导与培训,完善合理用药监测控制与处方点评机制,规范处方行为。规范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加强药品安全管理。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完善临床用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机制,将医院药占比与抗菌药物使用比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十)临床用血管理

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合理的用血计划和安全储血量,确保抢救和急诊用血。落实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加强输血质量监控,保障用血安全。加强输血知识培训及临床用血考核,促进临床合理用血。

(十一)病历质量管理

深化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坚持严格终末质量把关和适度奖惩的原则,将院级质控和科室质控有效的结合起来。强调终末质量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环节质量,如:加大病历书写培训力度,对病历书写时限进行刚性管控,加强运行病历的检查考核力度等。

(十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

推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临床路径开展工作覆盖率达到相关要求,并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对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

四、监督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过程

(一)医疗质量考核部门每月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将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列为持续改进的对象,对其进行重点督查。

(二)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定期对科室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查。

(三)医疗质量监管部门每季度通报医疗质量指标监测情况,统计分析监测结果,提出针对突出问题的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篇2

1.1 购置前科学论证

首先要从医院发展需求上确定设备相关功能, 确保拟购设备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功能太少满足不了医院开展相关业务的需求, 功能太多性价比上没达到最大化。其次进行购置前的市场调, 特别是对目前使用该设备客户的调查。到生产厂家去实地考查对大部份医院来说不是很现实, 但到同一地方的邻近医院作产品使用情况的调查确是可能和实用有效的。调查有助于医院对设备性能、效益、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2 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程序进行设备招标

招标是为了引进竞争机制, 为医院节约成本, 杜绝腐败, 同时也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1.3 严格设备安装验收

细心核对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质量层次、参数标准, 必要时请相关专业机构进行计量, 确保设备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

2 设备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2.1 重视设备使用前的培训工作

对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只有通过培训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 这既能避免操作人员因操作不熟练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又能避免设备因操作不当引发故障,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于大型、精密、贵重医疗设备, 操作使用人员应参加卫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岗位培训, 并获得《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 方可实际操作, 并使用登记制度。

2.2 重视日常巡查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

对于没有配送中心的医院来说, 日常的巡查制度尤为重要。因为设备长期放在科室里使用, 难免因各种原因使其性能参数等产生偏差, 日常巡查制度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贵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可以方便医学工程人员查阅, 详细了解机器运行状况, 为机器及时保养和避免由小生大故障的发生, 同时也为产生故障后的维修提供宝贵信息。

2.3 重视预防性维护

有效的维护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设备故障率, 提高医患安全, 缩短停机时间, 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现代医疗装备是集声、光、电、计算机、新材料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仪器的维护对医院工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高精密的仪器经常性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日常维护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有的仪器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 如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等。对这些仪器应严格在其要求的使用环境中使用, 否则会影响到机器的稳定性, 也会缩短其寿命。

(2) 对电子类的仪器应该注意防尘、防潮。

(3) 对机械类的仪器应该重点注意脏、松、损的问题。具体说脏就是要保持机器清洁, 防锈防腐;松就是检查机器有没有构件、螺丝松散的问题;损就是检查机器有没有磨损的地方。

2.4 即时性维修

由于医院医疗仪器种类繁多, 精密程度不一, 使用时间长短不一, 因此不可预见的故障是经常碰到的。这时即时性维修关键在于建立多元化的设备维修保障体系。一是培养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及时掌握最新专业技术的维修队伍, 提高自修率。二充分利用产品售后服务。随着医疗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设备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一些设备厂家特别是进口设备厂家不提供图纸、甚至设置密码制造维修技术壁垒, 垄断关键备件, 利用售后服务也就成了我们不得以而为之办法。三社会化保障。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掌握部分稀缺资源、技术有过人之处的设备维修服务公司, 这些公司往往能为医院提供相比原厂价优物美的服务, 为医院节省经费的同时也为设备维修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充实了医院设备的多元化维修保障体系。

3 管理流程的质量控制方面

3.1 档案管理

完整的设备档案, 是解决设备纠纷的原有凭证, 是效益分析的客观依据, 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得力工具。尤其是齐全准确的技术资料、软件, 可以使维修技术人员在不依赖厂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主维修作用, 准确判断和及时排除故障, 提高维修效率, 摆脱被动从属地位;并可通过分析研究故障规律, 进行主动维修及预防性维修。完整的设备档案应该包括资料、计量和维修档案三个部分。

3.2 利用医学计量严格设备质量为医疗质量保驾护航

医院设备, 分强检和非强检。对强检设备做好周期检定, 尽早发现指标变化, 及时对经检定不合格仪器进行校准维修、报废或更换, 并把计量文档放入计量档案管理。对非强检设备也要做好其质量监控,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购买监控设备, 随时对设备性能进行监测;没有条件的医院应该加强巡查制度, 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送厂家或专业计量单位检测计量。总之计量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量化指标, 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各个医疗单位都应严格执行计量制度重视起来。

3.3 报废管理

各医院都有自己设备报废程序, 但一般来说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必须报废: (1) 国家主管部门发布淘汰的仪器设备品目及种类; (2) 未达到国家计量标准, 又无法校正和修复的仪器设备; (3) 超过使用寿命, 性能指标明显下降又无法修复的仪器设备。对涉及放射或污染的应按相关规定严格程序化报废。

全面的质量控制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重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这些需要投入, 不能直接见到效益, 但对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具有长远和重大的意义。医疗中心设备管理重在质量控制和保证, 医院应严把质量控制管理观, 以及时发现和降低医疗设备潜在风险对患者健康的损害, 为病患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治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科技进步, 大量新技术应用于医学工程领域, 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 但同时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也提出了新课题:如何把握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就质量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傅雷, 郑晖, 张玉霞, 等.医科院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

[2]熊梦辉.医疗设备以法为规全程标准化管理的探讨, 医学论文网.

[3]崔建军, 靳涛.为医疗质量保驾护航.医学计量.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篇3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大众对于国家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医疗纠纷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医疗市场的竞争持续向激烈化发展。三级医院,作为国内护理、医疗、科研、教学能力级别最高的医疗防治机构,在新医疗形势的兴盛下,受到了很大的行业冲击。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只有对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并不断开发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才能够对医院的发展方向进行控制,提升医院在医疗行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医疗形势;医疗質量管理;三级医院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33-02

医疗质量管理环节是国家医疗机构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特别是国家三级医院,作为国家的最高等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环节更要加以重视,医院本是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机构,但在现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引导下,部分国家三级医院却产生了以利益为主要导向、忽略医疗质量的恶劣风气,不仅对医院本身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使国家民众对国内的医疗体制失去了信心,影响了民心的导向,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性与稳定性,所以国家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高等医疗机构,必须强化自身对于医疗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知,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才能在医疗行业当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现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问题

现今我国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新理念的带动下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国外先进理念的带入使得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改善,但医疗机构发展需求的落后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矛盾问题依旧存在。

(一)相关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

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人员队伍主要是由临床科室负责人与科室的专职管理人员构成的。医疗服务质量教育的落后使得这些管理人员的观念与管理方式都相对较为陈旧落后,并未形成优化医疗服务规范、提高医疗服务品质、以病患为重心的专业理念。而且部分专职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对于临床诊疗方面也并不了解,所以使得管理的相关专业理论无法与实际工作相互连接贯穿,导致实际工作与理论产生了脱节。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在传统的医疗机构中,是采取科、院分级管理以及科主任负责制度,这使得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网络支持也有不足的情况。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监督部门和医务部门在服务质量管理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并未以医疗机构的大平台作为着手点,发挥出多部门交互的优势。另外,因相关工作人员的缺乏,使得管理工作始终得不到全面性的落实,所以也使整个医院的管理能力受到了局限。

(三)管理手段的陈旧

现今的信息技术在国内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并不广泛,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推广与普及,都将重点放在了临床医学等方面,虽然现今部分三级医院也都构建了医院的影像归档系统、信息系统及通讯系统等多个管理系统,但依然缺乏整体的筹划,使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得不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而且信息标准化的环节依然较为落后,导致了“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这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为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许多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汇总分析、手动统计的阶段,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着重培养管理人才

医疗行业的特殊需求使得这个行业对相关管理人才的要求更加倾向专业化,这也是作为挽救生命的医疗行业应当遵守的准则。所以医疗机构在组建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人才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的培养,需要让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管理人才不但需要了解临床诊疗工作的运作流程,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管理知识。而且要着重选择年轻、具有活力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医疗流程及管理知识培训,这样的人才在相关医疗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后,会是管理团队中的核心储备力量。

(二)加强信息系统构建

在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初期阶段,信息孤岛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果医疗机构的总体规划不足,信息孤岛增多,便会导致管理系统整体效能的减低,管理工作的落实也会因此受到阻碍。所以将孤立、分散的信息转变为网络化的信息材料,将孤岛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搭建出精确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才能够使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加顺利。

(三)建立多部门交互平台

各部门的交互,是确保各环节工作良好接洽、落实责任制的基本工作。所以医疗机构要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寻找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建设起院、科、岗垂直管理的体系,强化各个部门的信息交互与合作,加强横向的联动。确保各个部门在信息上实现互通,在责任上分工明确,消除部门壁垒的阻碍,避免责任推脱的情况。

(四)实行实时监督

医院需要建立起防控一体的监督系统,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上要注重三级结构,即环节管理、结构管理及结果管理。依照级别对医疗质量进行控制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多数以结果的反馈与评价作为重点,很少涉及到环节质量的控制,但结果的反馈的滞后性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延迟的问题,导致发生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也无法及时进行弥补与解决。所以在医疗质量监督方面,要注重环节与结构,进行实时化的监督,确保了每个医疗环节的规范性,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医疗成效。

(五)转变陈旧管理观念,促进质量管理体制创新

时代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体制也都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进行改善,医疗机构自然也是如此,如果还是使用一贯的传统质量管理方式,自然无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民众对医疗机构的要求。所以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结语:

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而且医疗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医疗机构间的竞争就是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竞争,只有对医疗质量进行针对性提升与创新性的改善,确保医疗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才能使医疗机构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大众对医疗机构及国家医疗体制的信任度,让医疗行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蓉蓉,韩光曙. 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的讨论[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03).

[2] 张彬,王胜. 50家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1(09).

[3] 张永良,邱永荣,姜添荣,张立新,陈厦,刘志刚. 浅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做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10(30).

[4] 倪凌云,徐春灵.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三级三类指标管理模式探讨[J]. 新疆医学,2014(06).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篇4

粤卫函〔2009〕461号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部属、省属驻穗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及厅直属有关医院,各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现将《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51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各省级质控中心和中心主任要按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开展专业质量考核,定期向我厅报告工作进展、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我厅将制定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质控中心及负责人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二、各省级质控中心挂靠医院要重视此项工作,把质控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医院日常工作范畴,给予质控中心必要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专(兼)职人员。要加强承担质控中心任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培养专家人才,为全省树立楷模和榜样。

三、各地级以上市可参照国家及省的规定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成立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本地区专科水平的发展。

广东省卫生厅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日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9〕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制和体系,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〇〇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的管理,促进质控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质控中心是指由卫生部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对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机构。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制定质控中心管理办法,并负责指导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质控中心的规划、设置、考核和管理。

第四条 卫生部成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根据需要,指定区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第五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质控中心设置规划,逐步建立质控网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机构不同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设立不同专业的省级质控中心,原则上同一专业只设定一个省级质控中心。

第六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技术规范、指南,制定本行政区域质控程序和标准。

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承担省级质控中心的工作:

(一)三级甲等医院或有条件的专科医院;

(二)所申请专业综合实力较强,在本省(区、市)内具有明显优势,学科带头人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威望;

(三)有完善的诊疗技术规范和质控标准、程序等相关规章制度;

(四)具备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经费和必要的专(兼)职人员,有条件承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任务。

第八条 医疗机构申请成为质控中心时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二)本单位相关专业质控工作开展情况;

(三)本单位相关专业介绍;

(四)质控中心负责人资质条件;

(五)质控工作计划;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审核。对拟同意成为质控中心的医疗机构,要按照相应公示制度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方可作出同意的决定。

第十条 省级质控中心的主要职责:

(一)拟定相关专业的质控程序、标准和计划;

(二)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负责质控工作的实施;

(三)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定期对外发布专业考核方案、质控指标和考核结果;

(四)逐步组建本行政区域相关专业质控网络,指导各市(地)、县级质控机构开展工作;

(五)建立相关专业的信息资料数据库;

(六)拟定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规划,组织对行政区域内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

(七)对相关专业的设置规划、布局、基本建设标准、相关技术、设备的应用等工作进行调研和论证,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八)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一条 质控中心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质量考核,科学、客观、公正地出具质控报告并对报告负责。质控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医疗机构,同时抄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二条 质控报告由质控中心妥善保存。具体保存期限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 省级质控中心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年初上报工作计划,年中和年终上报半年和工作总结。

第十四条 省级质控中心出具的质控结论可以作为本辖区辅助检查结果互认的依据。

第十五条 省级质控中心主任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身体健康,有时间保证,能够胜任本专业质控工作;

(二)热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能熟练掌握医疗质量管理的业务知识和评价技能,熟悉并能运用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

(三)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为人正直,秉公办事,乐于奉献,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威望;

(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省级质控中心主任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本省(区、市)本专业质量控制的日常工作;

(二)组织本质控中心成员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

(三)组织质控人员制订本省(区、市)本专业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和质量信息体系,制订质控实施方案;

(四)负责本专业医疗质量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对质控的信息真实性进行抽查复核;

(五)组织学习和推广国内外本专业的适宜新技术、新方法;

(六)定期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本专业质控情况、存在问题、对策、意见和建议;

(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七条 省级质控中心主任每届任期4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质控中心及其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制定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工作检查和考核。对检查和考核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应予停止其质控资格,限期整改或重新选定。

第十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于每年年初将上一本行政区域内质控中心设置和质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第二十条 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收集、汇总、统计、分析各省级质控中心的质控信息,组织质控交流,经卫生部同意后发布全国质控信息。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设立的质控中心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1年内,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调整。

第二十二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和本行政区域质控工作需要,制定各级质控机构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篇5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快速增长,先进医疗设备带来的技术和方法拓展了临床疾病诊治的深度和广度,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医疗设备风险与安全问题不断增多。为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根据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相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医学装备资产的管理、新设备验收管理、在用医学装备管理、维修质量管理、计量设备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基于上述过程中的改进活动。

2.资产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2.1做好医疗设备的入库、出库及报废管理,整理设备清单,确保帐物相符。2.2每年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确保帐物相符,为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提供基础信息,以实现全面监管。

3.设备采购验收的安全控制

3.1设备管理委员会在收到设备采购计划后应参考医疗设备评估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对风险较大设备不予考虑或慎重选择。

3.2医疗设备验收时应对设备进行检测,产品验收合格后,对设备进行终身制监管。经检测不合格产品通知厂家进行更换或退回原厂。

3.3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基本操作培训,培训合格后在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操作。

4.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

对重点设备、器械实施重点监控,包括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辐射类、灭菌器和大型医用设备,根据风险评估等级进行安全监测,分析数据并总结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内容持续改进。

5.维修与计量安全控制

5.1工程技术人员在维修医疗设备后(包括送厂家维修后返回的医疗设备)应进行相关的性能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查,并在设备维修记录中注明检测内容及检测人,填写故障现象,维修过程及修复情况,以便追查故障原因进行风险控制。

5.2建立计量器具监管体系,建立计量器具台账,根据计量法有关规定,邀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医用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每年应对计量器具监管情况进行总结,并持续改进。

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

6.1成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

6.2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安全事件,医学装备使用科室应本着可疑必报原则,报告收缴后保存原始记录备查,属上报药监部门范围应及时上报

6.3收到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后,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安全等级并反馈至使用科室。

6.4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7.建立评估反馈及持续改进机制

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篇6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

1、医院医疗质控体系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的院控、科控、自控三级质控网络组成(见附件1)。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其职责如下:(1)负责全院医疗工作质量的全面监测、控制和管理。(2)负责做好医疗工作质控指标评估。(3)负责系统科学地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监督各科室执行到位。(4)监督并执行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5)制定医院医疗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落实。(6)及时对医院的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建议与措施。(7)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听取医务科、质控科等职能部门关于医疗质量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加

强质量管理措施,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

2、院控由质控科、医务科等职能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质控科。其职责如下:(1)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制定我院医疗质量监控工作方案与办法。(2)建立质量监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3)医务科负责督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做好医疗服务质量和职能科室工作的日常监控,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临床一线监督医务人员各项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执行情况,对科室和个人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4)质控科收集各质控委员会的检查统计、分析结果及各临床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汇总、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并向分管院长汇报,根据《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落实奖罚措施并通报。(6)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科室医疗质量控制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质控医生由科副主任或医疗组长担任(即质控小组长),职责如下:(1)科主任负责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负责参照本方案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4)质控医生负责协助科主任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督导,对本组日常工作进行自查,自查内容包括医疗工作完成情况、诊疗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严把医疗质

量格关,每月3号前完成书写本组质控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5)每月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自查,于每月5号前完成书写上月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6)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4、自控 经管医生对所有病历的诊断、治疗均应执行严格的自控,对医嘱完成情况、病人辅助检查结果回报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及医疗文书完成情况等要每日自查,各类病历资料记录及操作程序均应按卫生部2010年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院内制订的各项规定执行,每次医疗文书书写完成后必须检查一遍,查有无医疗缺陷。自查情况必须于次日早查房时向组长汇报。

二、质控内容及方法

(一)个人自查(自控)

管床医生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即早查房、下午下班前或夜查房(简称夜查房),夜查房除常规查房之外,重点检查当日医嘱完成情况、病人辅助检查结果回报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及医疗文书完成情况等,自查情况必须于次日早查房时向组长汇报。医生在每次医疗文书书写完成后必须检查一遍,查有无医疗缺陷。

(二)科室自查(科控)

1、自查方法:科室主任、组长每月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督导,每周至少一次质控检查每月一次质控总结并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月一次科内医疗质量评价与医疗安全会议,发扬好的做法,对质控检查反馈及科室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5日按时上交上月科室质控小结。

2、自查内容:科室自查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两大方面。(1)组长每日早查房必须检查本组前一天下级医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包括前一天医嘱完成情况、病人辅助检查结果回报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及医疗文书完成情况等)。

(2)诊疗操作涉及临床医疗行为中的直接表现情况,包括手术或有创操作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的适宜性、常规检查的及时性与完备性、特殊检查的使用标准、手术或有创操作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的及时性与措施的有效性。(3)规章制度自查涵盖了保障科室医疗安全和病房正常运行的基本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种制度的具体要求参照我院规章制度执行。(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按照医院相关管理方案,自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5)二甲医院评审工作完成情况。

(三)院控

1、临床科室综合质量考核医疗组由医务科负责,考核方法如下:(1)医务科、质控科负责工作日抽查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及运行病历完成情况,重点抽查查房制度。检查办法:①随机询问病人;②旁听管床医生早查房向组长汇报情况,对照病历查看日两次查房完成情况,如前一天医嘱完成情况、病人辅助检查结果回报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及医疗文书完成情况等;③查运行病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组长,要求限期整改。(2)每周医疗质量抽查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核心制度与流程落实情况和医疗文书书写情况等,主要查运行病历,按《临床科室综合质量考核表---医疗组》(附件3-病区临床科室考核表,附件4-非病区临床科室考核表)等内容要求进行抽查,考核扣分累计入月考核。(3)每月首个周五为月综合检查考核时间,每季初为上季度科室管理综合考核时间,分四组(大内科组、大外科组、医技组、非病区临床组)考核,每组2-3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科医师、医疗组长均核定为院级参加综合质量目标管理考核候选人员(名单见附 件2),应服从医务科以考核为目的的统一调度,具体时间由医务科安排。(4)每月中旬集中评审上月归案病历,从每临床病区科室抽5-10份已归档病历进行评审,病案管理委员会成员、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科医师、医疗组长均核定为院级参评候选人员,应服从医务科考核为目的的统一调度,具体时间由医务科安排。(5)临床科室质量医疗组检查由医务科负责组织实施: ①医务科每周六前将《考核记录表》收集汇总,下月第5个工作日前将月考核汇总及分析整改意见报质控科。②抽调考核人员每参加考核工作半天补助50元,由医务科按月统一核发。③实行考核结果追究制度:要求考核人员按考核标准准确记录考核情况,每份检查资料不论有无缺陷均应记录,如无缺陷则记录资料名称,如术前讨论记录本、住院号等,如有缺陷者则详细记录缺陷内容,如以后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或我院抽查发现检查结果与已考核结果有明显误差,扣考核人员每次100元;

2、医疗质量考核总分100分。

(1)病区临床科室总分200分,折算成100分制;非病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总分100分。(2)病历质量、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除接受临床科室综合质量考核外,同时按《缺陷管理办法》对应条款进行考核。

3、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等挂钩。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等挂钩,同时与科主任津贴科室评先评优、科主任先进评选资格挂钩,由质控科、审计科完成。

三、评价与反馈 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工作质量缺陷、隐患,应由存在隐患的科室和部门分析发生原因、提出整改方法,消除安全隐患,控制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定期对医疗质量运行情况、考核结果进行评价。

对医疗质量重点指标进行统计,根据完成情况对控制方案、方法、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达到质量的动态控制持续改进。附件:

1、兴国县人民医院医院质控管理网络

2、医疗综合质量目标管理考核组成员候选人名单

3、病区临床科室考核表

4、非病区临床科室考核表 2014年4月17日

附件1

医院质控管理网络

质控领导小组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监督

下设

支持、保障 质控科 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

配合、协调

监督 支持

日常管理、协调、督导

监督

支持 管理、监督、支持 科主任 科室质控 开展 监督 个人质控

附件2 医疗综合质量目标管理考核组成员候选人名单 临床科室:

1、内科组:

2、外科组: 医技科室: 说明:

1、根据医院2013年第37号文件,在相关科室组长人员名单选定候选人(含各科室主任、副主任)。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篇7

1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2]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的安全性、合理性。

1.1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在医疗器械及耗材质量方面保障医疗安全, 保障患者身心不受损害, 所以医院必须使用各种证件齐全、质量优良、渠道正规的规范产品。产品经验证达到预期要求并定期维护、校准。

1.2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合理性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合理性是指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采购方法、购入数量、入库保存、保障配送符合要求。通过建立行政制度, 做好医院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购入、保管、供给, 每月清算等关键程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 严格审查生产厂家和供货商的资质, 科学管理、合理采购。既保障需求, 又杜绝了各个方面的损失与耗费。过去数十年, 医院的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管理是按上级即定的计划整体套用的行政管理机制, 没有科学的使用与监督, 后果是只重视购置, 而对于购置后的使用和监管缺乏责任意识。物品通常是被过量领取, 各科都建有自己的小仓库, 结果造成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大量积压、过期、浪费, 同时严重影响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购置的合理性。

1.3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为了杜绝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的不合理耗费, 应专门对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在使用中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建立节约减耗的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机制。设立规章制度, 借以网络数据库为平台, 开发建立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的电脑管理软件, 调整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管理模式, 利用经济杠杆, 化被动为主动, 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2 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我院在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上, 理论结合实践经验, 总结出一套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的模式及完整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经济管理系统。

2.1 建立医院医疗器械耗材经济管理系统的意义

通常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 因为科目齐全, 使用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规格、种类相对较多, 每年在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方面的支出占全院总收入的20%~30%。医疗器械单价800元以上为固定资产, 以下为低值易耗品, 医疗耗材单价200元以上为高值耗材, 200元以下为低值耗材。因此, 对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管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一定会在科学意义、经济效益上具有显著效果。

2.2 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使用

过去, 医院对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是:入库、发放、清点。具体领用流程:医院建立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库, 各个使用科室在领料单填写所需物品 (一般是不受制约) , 每科又有自己的小库房, 结果在客观上存在很大的盲动性。由于行政管理的种种原因, 以至于管理部门没有办法及时准确记录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真实使用情况, 从而造成监管和控制职能不到位, 并由此而产生诸多问题。医院应该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监督和控制, 对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进行科学管理, 当务之急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2.1 安全问题

医疗耗材的重复使用, 以及三无医疗耗材产品非正规渠道购入, 使用科室管理不善, 造成过期变质使用等现象。

2.2.2 解决经营管理问题

经营管理问题集中在耗材积压率高导致医院流动资金周转问题、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流向问题、收费不规范问题、成本核算无法实施等四个方面, 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困扰医院医疗器械耗材经营管理上的主要问题。

2.2.3 解决医疗器械使用问题

包括固定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 低值易耗器械使用与保管是否到位等方面。

2.2.4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医疗废物的无序流向, 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给医疗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3 医疗器械与医用耗材管理实践[4,5]

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用耗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管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情况和控制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数量。通过从行政组织构建、成本核算制度建立, 网络软件的研发, 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从采购、分配、清算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方法, 可以做好医疗器械与医用耗材的监管工作。

3.1 构建医院组织管理体系

医院组织对于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 医院财务科、医保科负责程序维护和监督、建立财产账目、成本核算、规范物价和收费等。第二级, 医院总务、器械科负责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器械管理科对全院各科室的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领用量执行预期控制, 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按评估、申请、审批。医疗器械低值易耗按合理需要, 医疗耗材按最多备用量原则, 规定该科室每月的平均使用量。 (2) 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建立供货目录库, 对各种耗材的品名、品牌、规格型号、价格及供货单位, 建立网络数据库进行管理。 (3) 对使用科室领取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数量的登记、数据维护, 按月对使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审核, 以便行政管理决策, 修改有关软件系统, 制订监督管理制度。第三级, 使用科室则应该建立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三级数据库账目, 使用科室必须保证数据与实际二级数据库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保持一致, 并对各类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备货、使用、注销, 在管理软件操作上按实际数据登记, 并与二级数据库记录数据动态表, 同时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项目上按实际发生量进行计费, 软件系统将保留原始数据。

3.2 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

以医院收费系统网络和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数据库建立的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软件, 设立相关流程, 达到控制和监管的目的, 其基本使用功能要求能够及时查询和盘点。器材科领用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在医院使用科室领取后, 即在数据库上自动产生科室物品使用数据, 使用科室在电脑里可对本科室的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随时查询和盘点, 而各科室在耗材库房领取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 即在网络上自动生成科室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二级数据库, 各科室可在系统中对本科室的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情况、产生费用、物品项目进行核实。使用科室三级数据库就能随即清空医疗物品的注销与报废, 系统可自动统计所指定品种, 并提示该科室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库存数量, 以便备用。通过以上管理方法, 便可使器械耗材使用处于受监控状态, 便于成本核算。

4 成本核算

与医疗耗材备用量开始, 有效地遏制了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过量囤积, 而致使物品超期、质量劣变、丧失效果等严重现象。从医院经营管理方面, 资金周转率高;从医院器材管理方面, 减少了库存量的盲目性, 增强了资金的利用率。

4.2 一次性耗材的监管

一次性耗材的监管使得安全隐患大幅度降低, 应用软件系统计账程序, 杜绝了一次性医用耗材重复使用的违规现象, 医疗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从而解决了这方面的医疗安全问题。

4.3 计算机软件的唯一性质堵住经济漏洞

管理软件程序具有数据对应功能, 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费用、年折旧费用都一一清算, 有效地减少了漏费的发生, 堵住了非正规渠道来源的耗材。

4.4 完善数据库

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供应目录数据库, 对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全院耗材的进货、领用、清算及收费等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对医院的科学管理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积极意义[6]。

综上所述, 通过利用电脑网络系统的软件开发, 针对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使用管理过程中预测、控制、清算方法, 实现对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使用进行数字化管理, 充分显示医院具有科学发展观和高效务实工作态度。因为科学管理方法的实施, 提升了管理水平, 提高了工作效率, 精减管理机构, 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合理使用, 对医院医疗安全隐患的防止, 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极其深远的意义。

通过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 网络软件系统对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的实施, 成本核算利用, 解决了医院一惯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不合理的矛盾。

4.1适宜的库存

物品领取量与存储量合理, 使用科室自执行了医疗器械

摘要: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是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过程中通常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以研究。通过从行政组织构建、成本核算制度建立, 网络软件的研发, 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医院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从采购、分配、清算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方法。

关键词: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经济管理,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汤黎明, 余军, 张兴华, 等.医院器材管理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0 (5) :475-478.

[2]汤黎明, 吴敏, 戚仕涛, 等.对医院医疗消耗性材料使用经济分析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05 (3) :49-52.

[3]晏妮.亦谈医用耗材物流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 2009, 3:84-85.

[4]徐淑娟, 刘吉祥.辛刀探高值专科医用耗材的全程监控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06, 12 (7) :12-13.

[5]杨琼.谈高值医用耗材如何科学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 2007, 12 (7) :12-13.

完善部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思考 篇8

摘要: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部队医院完善质量管理需要从普及管理知识,强化质量意识、健全组织制度,完善保证体系,监控整个过程,狠抓重点环节、密切人员沟通,激发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着手。

关键词:医疗质量 管理制度 部队医院

拥有优良的医疗质量是医院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多年来,部队医院围绕提高医疗质量引入各种管理理念并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为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就是以现有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保证和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不同环节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管控,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目标的过程。

一、普及管理知识,营造质管氛围

针对医院普遍存在的管理人员管理知识老化、管理技能匮乏、单一,医护人员重专业轻管理的现象,医院可以通过请管理专家进院开办讲座,或者派人外出去兄弟医院学习取经的办法,不断丰富、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及科室医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不同的方式,使他们在新的起点上切实认识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并把学到的管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管理实践的第一线去。

在掌握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管理培训。一是建立科室,主要领导管理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法规及科室制定的医护操作规程。二是执行落实,促使各级管理和医护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操作程序,营造人人知晓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人人遵守质量管理制度的文化氛围。为吸引、鼓励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积极开展有科主任、护士长及各类医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的制度法规学习月等活动。还可以在不同科室举办质量制度培训班,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频发合格证书。同时,要把合格证书与医院的晋级、晋职、岗位竞聘等结合起来。

二、健全组织制度,完善保证体系

要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实效,必须从组织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质量调控、监督、考评体系,健全、完善院、处、科三级质量管理层次,并在顶层完善院级管理委员会。目前,各医院普遍设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学术、感染管理、药事管理等顶层院级组织;科室层级建立了临床、医技、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小组;结合当前需要,许多医院还设有医疗安全、医疗抢救、输血管理和病历质量小组等机构,从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多方面共同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形成了相互支撑互相协作的质量管理支撑体系。从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角度看,面临的紧迫任务,是进一步修订和严格执行已有的工作规程、职责、考核方案或实施办法。

除了医院自身的各种组织外,引入第三方参与医疗质量的评估与监督,是完善质量管理的有效举措。由于第三方与医院内部没有利益上的瓜葛,中立性强,因而能够有效监督和评价医疗质量。第三方评估与监督主体可以是部队患者、社会人士,也可以是第三方医院。吸收患者参与医院质量的评估与监督,可以获得患者对诊疗、手术、护理等专业服务的满意度。引入社会力量监督,其方式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填写意见评价表、接听专门开设的投诉电话等方式进行。通过社会人士的意见反馈,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安排指定的部门定期收集社会监督员反馈的意见,交由相关部门针对问题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邀请第三方医院进行评价,重点是组成医疗专家组从专业角度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模拟评审,协助医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三、监控整个过程,狠抓重点环节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医疗基础质量管理核心的重点,因此,提高医疗质量最终有赖于各级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业务能力,一是狠抓医疗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贯彻落实,督促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疗护理文书规范等进行操作。二是要重点管控诊疗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诊断、治疗、护理工作,尤其要注意特殊病人的特殊环节。在诊治环节坚持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在护理恢复阶段重点抓好查房、病历、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施行日有检查、周有讲评、月有奖罚的管理方法;实时动态管理,把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全面检查与个别抽查,全院检查与科室自查结合起来。对各种考评指标实行逐级分解,层层落实的管理措施,做到任务到科,责任到人。三是抓好终端医疗质量。搞好终端医疗质量的核心是建立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考评体系, 要选取关健指标,把诊断的效率和质量作为重点测评因素,综合考虑床位使用率、诊疗时间的长短和诊治效果。

四、顺畅干群沟通,激发参与意识

理念、技能、组织和制度均是构成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元素,然而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当前,激发医护人员参与医疗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有两个途径。一是构建个性特点显著的医院文化,通过多种潜移默化的活动和方式影响医护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大力增强医护人员的凝聚力。二是建立医院内部网站并在网站上开辟一个内部交流模块,使各级医护人员和管理层之间能够敞开心扉实现无隔膜的交流,从而有的放矢优化管理环节。三是可以利用院内其他媒体资源,以医护人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医护人员认同医院价值取向,最大限度提升医护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积极主动性。四是充分尊重医护人员合理要求,设身处地关心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除了创造应有的工作条件之外,医院管理层还要关心医护人员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增加医院管理层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陈伟宏,罗呜云,李一钢.综合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5,2(4)

[2]王猛,叶春林,杨龙.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J].西南军医,2010,12(6)

[3]吕坤正,王新生.实施医院质量管理新策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8)

上一篇:祝福学案下一篇:桂林的英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