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2024-04-2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1

(二)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

本课时是在初步理解“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讲解解决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到思考和探究的状态。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类比的思想。新旧知识的迁移为学生接受新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火车的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被人们称为“铁老大”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吗?

(火车)在过去,人们出远门首选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在一段时间内,火车的速度和服务质量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直到1997年,特别是动车的出现,才使铁路的面貌焕然一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火车提速的有关问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设计意图:以同学们最熟悉的“火车”为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究新知的信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理解求“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意义。

(1)根据教材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90页情境图)

(原来的列车每时行驶180 km。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①明确题中的关键句,确定单位“1”。你能找出题中的关键句吗?通过关键句你能确定哪个量是单位“1”吗?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是关键句,原来列车的速度是单位“1”。

②画线段图表示现在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你们能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吗?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画一画。

a.生自由画图,汇报,教师指导整理。

b.小组合作,理解“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的含义。引导学生明确“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就是原来列车的速度是单位“1”,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原来列车速度的(1+50%)。

2.求“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1)类比迁移,寻求解法。

我们以前学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题,那么它们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用乘法解答)质疑:我们可不可以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来解求“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呢?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①根据以上分析,解答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②汇报交流。

方法一:先求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列车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再求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

180×50%+180=270(km)

方法二:先求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原来列车的百分之几,再求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

180×(1+50%)=270(km)3.归纳解法。

引导学生归纳出求“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先求出增加部分的具体数量,再加上单位“1”所对应的具体数量。

方法二:先求出增加后的数量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具体数量乘这个百分数。

4.完成教材91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试一试”。

(2)学生任意选择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画出线段图,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4)汇报线段图的画法及解题方法。

(5)教师将不同问题的线段图呈现在课件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无论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只是所求的问题在图上有所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把求“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知识转化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

三、练习巩固,加深印象

1.判断。

(1)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剩下的占全长的40%。()

(2)一个数比50大20%,这个数是10。()

(3)某校男生有12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25%,女生有150人。()

(4)五成八改写成百分数是5.8%。()

2.选择。

(1)实验小学有男生60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女生有()人。A.720 B.480 C.400(2)计划产量比实际产量少15%,是把()看作单位“1”。A.实际产量

B.实际比计划多的产量 C.计划产量

(3)比60 m少30%的是()m。A.78 B.18 C.42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91页“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二)

方法一:

方法二:

180×50%+180

180×(1+50%)

=90+180

=180×1.5

=270(km)

=270(km)

求“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先求出增加部分的具体数量,再加上单位“1”所对应的具体数量。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2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66—67页《左右》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三、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五、教具准备

文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左右

师: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要举起那一只手?(生:右手)

师:那另一只手就是……(生:左手)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

师:知道这两个字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只手?

师:你会用右手做哪些事?

师:你的左手又会做什么呢?

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看来,左手、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找找看。下面,同学们同桌说一说。

师:认识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活动活动,好吗?我们一起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老师发指令,同学们来做动作。发出指令后,看谁做得又对又准。准备好了吗?开始!(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外,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左边有几个同学?右边有几个同学?你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二)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同桌合作完成。屏幕出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小刀。)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右边的是小刀。)

2.数一数

师: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2个。)

师: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4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一会儿排第2,一会儿排第4?(生:因为数的方向不一样。一次是从左边数,一次是从右边数。)

师:同一物品,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可能不同。

师:从左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再从右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生答略)

3.猜一猜

师:在文具盒的左边,在橡皮的右边,它是谁?(生:尺子。)

师:为什么同一把尺子既在左边又在右边?(生:和铅笔盒比它在左边,和橡皮比它在右边。)

师:同一物品,和它比较的物品不同,它的位置也不同。(课件出示淘气、笑笑、机灵狗座位图,学生观察验证)

(三)联系实际,体验“相对”左右

1.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解决了那么多困难,请你们再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我跟大家面对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老师举起的是右手还是左手?

师:请同学们把右手举起来,再想想老师举起的到底是哪只手呢?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

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可是为什么看上去和同学举的手是相反呢?(生:因为老师和我们面对面。)

师:同桌的同学都举起右手,面对面看看,发现了什么?(生:我和我同桌的右手正好相反。)

师:对了,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2.举手比赛

师:老师想和同学举手比赛,愿意吗?看谁举得又对又快。(师生面对面站着,师举左手,生举左手,师举右手,生举右手。师与最快的同党握手表示祝贺。)

3.握握手(要求同桌同学面对面站)

师:刚才我们是用哪只手握手的?

师:对了,我们同别人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下面就请你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用你的左手拉拉钩。

4.师:老师还有个问题要请教聪明的同学,上楼梯应靠哪边走?下楼梯呢?(屏幕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师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吗?当学生争持不下时让他们去体会: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①女孩子从后往前走为上楼梯,男孩子从前往后走为下楼梯。②指导学生举着右手表演:女孩子上楼后又顺势下楼,男孩下楼后又上楼。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我们不仅上下楼梯时,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一个接一个,不要拥挤,有秩序地走,以免发生事故。做一个讲文明、守秩序的好孩子。

(四)联系实际,运用提高

1.出示停车场情境图,(书本上67页的第4题):

师:淘气在小明家玩了好一会儿,现在要回家了,他要坐的车是停车场里从右边数的第五辆大客车,小朋友们:

①你看到了几辆车?

②树林后藏了几辆车?

③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

2.看书填空。

(五)自主评价,拓展延伸

师:你们认为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样?认为自己表现的很出色的,在书本67页的左上角画一个圆圈,右上角画一个三角。

师:请同学们回去后在生活中找找左右,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3

(一)学习目标:1.在解决有关分数连乘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明确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的呈现数量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4.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逐渐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有随意接话,思考问题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3人左右的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它,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一)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页图】

2、分析问题、汇报展示、交流算法

(1)观察图,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画线段图。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哪个小组来汇报,你学会了什么?××小组你们来汇报。其他小组仔细听,你向他们学会了什么,也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老师要给听得认真仔细的小组加分。

生1:说算理。航模小组的人数跟摄影小组的人数有关。摄影小组的人数不知道,我们就先来求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就是求气象小组12人的是多少,再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生2:①在黑板上画图。先用12个圆来代替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就把12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4个圆,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1313134个圆的是3个圆,所以航模小组是3个人。

②是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一条线段代表气象小组的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所以就把气象小组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的长度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把摄影小组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的长度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③自己的画法(大家还有补充的吗?)生说其他方法。

师引导:这位同学说的都对,但大家对这幅图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生补充,如果生补充不上来,老师引导。)同学们在仔细地看看这幅图。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板书),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几分之几呢?再看看书,(板书),所以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的(板书),也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求出12的是多少,就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

生3:我们小组认为根据书中第一幅图可以列式为12××,先用12×求出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再×求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能约分的先约分,算出航模小组有3人。******生3接着汇报:我们小组认为根据书中第二幅图可以列式为12×(×),先用×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再用12×341313341414求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能约分的先约分,算出航模小组有3人。(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3、将刚才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初步探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12××

12×(×)

4、我来总结:通过自学21页的内容,我们学会了用画图的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的一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同一级运算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方法计算,能约分的先约分。连乘法可以同时约分,再计算。

5、师总结:第×小组可真会学习,不仅解决了自学提示的问题,而且汇报的很清楚,简洁。

把这部分知识在小组中反馈一下。对于这部分知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就解决,没有问题)13341334三.巩固练习

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看练一练第1题,请一位同学到副黑板上去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1.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2.订正:学生仔细观察黑板,并找一个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两种方法就找两个人说。有错的,让做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如果说不出来,就找其他学生说,教师强调,再找他说。

3.看来这道题没有难住大家,那么接下来这些题你是否能做准确呢?在练习本上做2.4.5.题,4位同学到黑板上去做。4.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5.订正:学生仔细观察黑板,有错的,让做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如果说不出来,就找其他学生说,教师强调,再找他说。

四.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主要知识:

1.画图表示数量关系。2.计算方法。3.运算顺序。

五、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一)12××

12×(×)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4

很感谢教研组给我们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平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以情境引趣;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不断解决问题,在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中,学生可以较好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及圆周率的意义,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后期几位老师的评课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反思我得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学,促进学生自主地回到课堂活动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调查中,我了解到不少学生在看电视时目不转睛,做游戏时,兴趣盎然,力图成功。可一到书桌前就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作业抄错了题,就是计算失误,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孩子笨,而是没有兴趣的学习,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而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措施。做为教师,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生活化、数学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理念,精心设计了学生近期关注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动物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课外活动的残留思绪中拉入课堂活动中。为整节课做了一个好的开端。

二、在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处提问,体验成功的快乐。

任何一节教学内容,总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或知识,如何指导学生去理解、掌握这些概念和知识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数学课上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数学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非正式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在新的数学课程中,这样的经验和知识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在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有了一定认识回顾后,进而顺向迁移出远的周长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紧紧围绕这节课的重点展开教学,把抽象的教学概念形象化,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提出学生不能运用旧知解决的问题,就引发学生探索欲望,进而深入到教学重点中 在这节课上,在学生各抒己见解决圆的周长的测量时,学生可能说,圆形的周长可以滚动、绕绳等方法测量出来后,我先进行了演示,后马上抛出问题:出示圆形池塘,我要知道它的周长,我怎么去滚呢?并用一根拴有小球的绳子不停的甩动,形成一个虚圆,继续问:这是一个圆吗?要知道它的周长,你们还能用滚动和绕绳的方法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吗?如此一来,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在师生共同得出应该可以通过计算来解决圆形的周长后,我还进行了提问:你们估计圆形的周长跟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出直径后又问:那么圆形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简简单单的一句提问,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积极投入到实验当中去,并探究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四、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运用到生活中。

在师生共同探索下归纳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后,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尝试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在解决课本中圆镜的问题后,紧接着又回到导入部分的问题,学生尝试运用所探索出来的正确科学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来解决美羊羊和喜羊羊的跑步路程问题。即使数学回到了生活,又达到整节课首尾呼应的作用。但在学生尝试计算圆镜的周长时,出现了错别字。而我当时却认为这非数学教学的问题所以仅仅是圈出来而已,并没有作出更正。但后期的评课中,评课老师给我指出这一误点,让我知道了数学和语文也是相互联系的,需要指出并加以订正。并且课堂教学中不应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更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5

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是通过传授百分数的认识后,能使学生对百分数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个清楚的认识,但在授完本课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面临的对象——学生,其实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位为百分数与分数意义的区别,本以为这一处的练习题的解决会很吃力,结果让我很吃惊,学生在学习了百分数的读写法与意义后,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就将这个难题突破了,而且陈述理由也井井有条。因此,我又及时的调整了教学预设中的环节,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来充实、提高学生的认知。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注意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我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的思想。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引入课题,还是在巩固练习中,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还安排了让学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这一环节,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把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于生活。

2、“到黑板写搜集到的百分数”这一环节的教学更让课堂闪耀创新的光辉。黑板上,学生写了很多的百分数。在学生说出所写的百分数的意义的一刹那,学生的交流已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印象投射在所写的百分数中,从学生的解说中完全折射出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

3、课尾让学生结合百分数,说说这节课的表现及收获。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情境,使教学显得丰富与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热情。并在学生评价后引导、暗示学生“天才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99%的汗水。”树立一种大学习观。

4、另外授完本课后,我还有一个新的认知,电教媒体的运用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朴实的教学也会收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参与,我只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学生由探究到发现到总结,思维活跃,兴致勃勃。课堂成为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每节课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本节课,我认为也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教师语言的启发性,以及学生汇报的形式等等,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6

一、判断题: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

()

2、半径为一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

()

3、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

4、车轮滚动一圈,求路程就是求车轮直径的长度。

()

5、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

6、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

7、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8、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

9、圆周率=3.14。

()

10、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三、画一画。

1、以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

2、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3、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

四、计算下列各圆的面积。5分

1、半径是8CM。

2、周长是9.42米

五、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4分

1、直径是6厘米。

2、半径是5分米。

六、观察并计算。(单位:CM)6分

1、求下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边长为12。

2、求下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cm)

七、应用题:每题4分,共32分。

1、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

2、一个圆形养鱼池,直径是4米,这个养鱼池 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辆自行车的前轮半径是40厘米,车轮每分钟

4、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半圆,这根 转100圈,要通过2512米的桥,大约需要几分钟?

铁丝有多长?它所围成的半圆的面积有多大?

5、用席子围成一个地面周长是18.84米的圆柱

6、一个圆的半径是2米,如果把这个圆的半径 形粮囤。这个粮囤占地面积有多大?

增加1米,那么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7、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8米。用一根长3.5米的绳拴住一只羊到草地上吃草,羊最多能吃到多少面积的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7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内容。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5是4的百分之几?

2.基础训练。

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3)某实验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5.6吨,采用杂交技术后,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7吨,杂交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几?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杂交水稻的百分之几?

3.引入新课。

将基础训练第(3)题的两个问题改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减少百分之几?同学们是否会做?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新授

1.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

(1)让学生读题后

(2)指导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

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板书:增产的数量÷普通水稻的产量

(7-5.6)÷5.6=1.4÷5.6=0、25=25%

或7÷5.6=1.25=125%125%-100%

2.问题

②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

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l”的量相比?怎样计算?

板书:少的数量÷普通水稻

3.提问:这道例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师生共同讨论。

让学生说说算理。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每小题均回答三个问题:

a.谁是单位“1”的量?

b.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c、比较量对应的分率是多少?

(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

(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

(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

2、(1)4比5少百分之几?

(2)5比4多百分之几?

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注意单位“1”)

4.列式计算课本第32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又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它的结构特征如何?如何求相差数的百分率?

五、作业

课本第32页“练一练”第1~3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补充练习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节练习课的内容和目的

进一步理解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谁是单位“1”的量。

二、基本练习

1.口答。

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5比4多百分之几?4比5少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①张师傅一家去年人均收入6500元,今年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元,增加了百分之几?去年人均收入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②张师傅一家今年人均收入7000元,比去年增加了500元,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今年人均收入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学生列式后,师生进一步讨论:这两题分别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三、变式练习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松树棵数是柳树棵数的百分之几?

②汽车速度比自行车速度快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⑤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几?

2.判断。(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或“×”)

①因为5比4多25%,所以4比5少25%。()

②100克水中加10克盐,盐占盐水的10%。()

③玲玲已做对了45道口算题,还有5道没做对,那么正确率是90%。()

3.列式解答。

(1)小明有故事书5本,小兰有故事书8本,小兰比小明多百分之几?()

(2)购买同一刑号的电脑,今年售价0、8万元,去年售价1、2万元,今年售价比去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四、发展练习

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式。

第一组:

(1)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第二组:

(1)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2)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生产的台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你会了吗?

六、作业

课本第33页第4、5题。

百分数的应用(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内容。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分析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口答:

1、一个数的15%是80,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24%是900,这个数是多少?

二、准备题

先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李大伯家去年养猪头数比前年增加20%,去年的头数是前年的()。

2、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4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三、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根据课本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独立尝试。

(2)合作交流。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得出以下两种算法:

解法一:

80×40%=32(千米)

80+32=112(千米)

解法二:

80×(1+40%)

=80×140%

=112(千米)

答: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12千米。

3、小结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34页“试一试”。

2、课本的35页“练一练”的2题。

五、总结

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增加(减少)部分的具体数量,然后加上(减去)已知的标准量所对应的具体数量。另一种方法是先求出比单位“1”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单位“1”的百分几,然后用单位“1”的具体量乘这个百分数。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35页“练一练”第1、3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的第36~37页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先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回答问题。

1、一批钢材运走80%,还剩下百分之几?

2、甲车速度比乙车快27,甲车速度是乙车的几分之几?

二、练习

1、课本第36页第4题。

指名学生说说什么是“出勤率”?如何求缺勤人数?

学生独立计算填表,集体订正。

2、第5题。

鼓励学生多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食堂六月份用粮2500千克,七月份用粮比六月份减少225,七月份用粮多少千克?

4、汽车销售市场上月原计划销售汽车850辆,实际比原计划多销售26%,实际销售多少辆?

三、文字题

1、比24千克多50%是多少千克?

2、比24千克少50%是多少千克?

3、比415米多13是多少米?

4、比415米少13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练一练”第6题。

百分数的应用(三)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页内容及第39页的“试一试”。

教学目的

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分析“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二、教学新课。

年份 1985年 199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1、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家庭的消费情况。

提问: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在逐年减少,而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在逐年增多,可见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3、介绍恩格尔系数。

4、如果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1)分析单位“1”,画出线段图(课本38页),说说解题思路。

(2)用方程解。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65%X-35%X=210

30%=210

X=700

答: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700元。

(3)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列式计算:210÷(65%-35%)

=210÷30%

=700(元)

答: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700元。

(4)你能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吗?

三、强化练习。

第39页“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第39页“练一练”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页的习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先说说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回答问题。

(1)一种羊毛衫现在的单价比原来降低了18。现在单价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2)小云的邮票张数比小军少20%。小云的邮票张数是小军的百分之几?

二、列式计算

1、多少吨的712是3.5吨?

2、多少千米的50%是24千米?

3、多少米的13是56米?

4、多少千克的18%是6310千克?

三、完成课本“练一练”

第4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找出单位“1”的量及题中的等量关系。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第5题。

根据扇形统计图提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只要提得合理,及时给予表扬并引导解决所提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一练”的第3题。

百分数的应用(四)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4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利息和税款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样支配的?(如果学生没有提到银行,则由教师引导揭题)

二、探究新知

1、利息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银行,解决银行中与我们有联系的数学问题。你了解银行的一些什么知识?如果陈杰存入银行1000元钱,银行的年利率是0、65%,存一年有多少利息?二年呢?五年呢?

我们该怎样计算利息?

讲解什么是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

2、教学例题

学生尝试解答例题,教师巡视辅导。

300×2.52%×1

=7.56(元)

300×3.69%×3

=11.07×3

=33.21(元)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求出利息的。

师生一起归纳计算利息的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三、巩固练习

(1)小调查:先让学生做调查,然后思考存两年有多少种存法?估计一下哪种存法的利息多,再实际计算。最后全班交流。

(2)“试一试”第1~2题。

四、总结

你这节课有何收获?

五、作业

“练一练”第1~2题。

练习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二的1~6题。

教学目的

1、能正确地分析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应用,分析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解方程

课本第43页第2题、

学生先独立解题,校对。

2、第43页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教学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稍作指导。

二、应用题练习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校对。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第5题。

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先算出买一部摄像机和十盒录像带共需要多少钱,然后再和4500元比较。

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三、总结

在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练习二第4、6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二第7~13题。

教学目的

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中的第7~13题。

1、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本题解法不唯一,全班交流时,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算法,都给予肯定,并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2、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得:

解:设五年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有x平方米。

27%x+x=23.7

127%x=23.7

x≈18.7

或23.7÷(1+27%)

=23.7÷127%

≈18.7(平方米)

答:五年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有18.7平方米。

3、第10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只要学生能提出合理问题,都给予肯定,并指导学生解决自己所提的问题。

4、第13提。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此题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时可以比较实际数量的量,也可以比较百分数。根据比较的目的选择比较的方式。此题由于想增加小说类书籍的出版数,所以希望体现出小说类出版的增长很大,因此用百分比来描述,年小说类书籍比增长103、3%,增加的百分比非常大。

三、小结

通过练习,我们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

四、作业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8

教 学 内 容:

图形的变换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教具、学具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难点:

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 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总结出旋转的要求:方向、绕某一点旋转、旋转的度数)

五、板书设计:

图形A————————————图形B(平移、旋转、轴对称)平移:方向,移动数量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9

2014年至2015年学第一学期 六(3)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许建强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并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在计算的方法与质量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上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经历探索和解决分数混合运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体会整数运算规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会正确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在解决问题和交流减少错误的好方法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四单元“百分数”。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重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会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3.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4、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会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集合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过程,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能根据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图形形状确定立体图形的样子。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照片或画面,借助画图、操作等活动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积累观察物体经验。在观察过程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出有据等良好品质。

(三)统计与概率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经历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过程;会读懂经过数据分组整理后的统计图表所蕴含的信息,会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好玩”,本内容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试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经历对试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一个整理复习和一个总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五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1、整理复习部分

“我学到了什么”对前面四个单元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回顾和交流,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理解有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我的成长足迹”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学生生活中的收获和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

“我提出的问题”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生发新的想法,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学习后要回顾反思自己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引发的新的需要思考和继续探究学习的问题。

“我的数学日记”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意思。

“巩固应用”这一板块全面再现这四个单元的重要知识,以教科书中呈现的题目为线索,将分散学习的知识综合起来,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水平,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

2、总复习

经历对本学期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化。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和按比分配的含义;能进行分数混合运算(两步不超过三步);能解决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解决按比分配的简单问题。进一步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不同以及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和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巩固测量和计算圆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三、教学措施、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后进生转化措施: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10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41分)

1、(),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叫比值。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可以是()、()或();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前项和后项必须是(),而且最大公因数是()。

2、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直径比是(),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3、六(1)班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 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4、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5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

()

5、5:8=()÷()=40÷()==()%=()(填小数)

406、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比值是()。

37、已知一个比的前项是24,比值是,后项是();已知一个比的后项

4是

324,比值是,前项是()。

48、小丽身高120cm,妈妈身高1.6m,小丽身高与妈妈身高的比是()。

9、把5克盐溶解在40克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10、甲数是乙数的是()。

11、六(1)班有学生40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二、判断题。(5分)1、40米:20米的比值是2米。()2,则甲乙两数的的比是(),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5

2、一场篮球赛的比分是90:75,可以化简为6:5。()

3、两个数的比值是,这两个数都扩大5倍,比值变成。()

882

4、甲数是乙数的,则甲乙两数的比是2:7。()

5、小明身高149cm,爸爸身高2m,小明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49:2。()

三、选择题。(5分)

1、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它们的面积比是()。A、4:3 B、8:6 C、16:9

2、把2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A、20% B、25% C、125%

3、六(1)班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A.6:5 B.6:11 C.5:11

4、一个三角形三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是个()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5、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甲乙两数的比是()。

34A、8:9 B、9:8 C、1:2

四、计算题。(24分)

1、求比值。(12分)

35:49 2.6:0.13

2、化简比。(12分)

51:85 1.25:0.75 0.875:1吨80千克:600千克 3231:1 35分:1时 48

五、解决问题。(25分)

1、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0名,男女婴儿数量之比是51:49,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多少人?

2、六一班和六二班订《少年月刊》的人数比是3:4,已知六二班订了24份,六一班订了多少份?

3、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各班,一班有44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6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5cm,已知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篇11

武镇中心小学:高生芳

一、学情总结: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有26人,女生有14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本期充分利用孩子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孩子们“好展示”、“好分享”的天性,老师让课堂给孩子们,60%的学生都有了“当老师”的感悟,而且还有更多的孩子想上前展示自己,这是很好的征兆,要知道“想展示”必要有“展示的内容”,这就需要自己去自习。

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而不能坚持。个别孩子的“强势”影响到其他孩子们的心态。这需要和家长沟通。

二、教学内容总结

1、本期学习了本学期该学的内容,即六年级上册北师版数学: 附

第一单元

圆: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化:

整理与复习

(一):

数学与体育: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第五单元 统计: 整理与复习

(二):

生活中的数: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看图找关系: 总复习

从每一阶段的检测来看,分数的起伏不大,但是85%的孩子已经克服了对“数学难题”的恐惧,他们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挑战。就算大家都会做的题,有些孩子还会多角度的分析,找到别的方法,便于自己上黑板当小老师。

但问题是还是15%的孩子也在积极的学,就是不管是老师给讲还是同学当老师在前面讲,甚至是一帮一地讲,最后都几乎没有收效。

三、值得推广的经验

1.开学初通读教材,仔细解读教材,将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的提前在不告知的情况下,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去探究感悟,到教学的时候激发孩子们的回忆,并上出数学味,让孩子们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是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2.教学中能预习的就给孩子们去“折腾”,不要怕花时间,等他们折腾结束,其实本内容的知识点在孩子们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散乱的意识去梳理和拨。

3.考试之后不要仅仅去关注分数,更多的是关注共性的错,以及错误的原因(先从老师自身去找,更多的可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过程中没有准确把握“重难点”,甚至有“知识点的遗漏”),再根据错误的共性和特殊性编印练习题。

4.充分重视练习册和试卷的错题价值,赞成第三次使用。(第一次:做。第二次:在错题集上改,要有错因分析。第三次:期末考前在练习也就说明掌握了。)

四、改进措施:

1.继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

2.继续引导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孩子联系现实情境体验和理解数学,慢慢抽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分享”的乐趣。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继续拓展以满足孩子们“升入好初中”的愿望。

上一篇:大学微积分知识点总结下一篇:水电防雷施工班组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