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哲理励志小故事

2024-04-16

四则哲理励志小故事(精选7篇)

四则哲理励志小故事 篇1

轻松一刻:人生哲理小故事四则

------------------

1、割草男孩的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

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寓意: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要萧规曹随,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问几个“为什么?”

2、绿洲里的老先生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正所谓: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3、“聪明”的小男孩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100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100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1、凡事皆不是举手可得的,需付出时间及代价。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有投资的观念,甚至需要投资毅力、耐心。

4、青蛙的故事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寓意:

1、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四则哲理励志小故事 篇2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 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 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 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 每当他要摘时, 总是提醒自己, 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 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 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 即分出大、中、小三类, 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 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 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四则小故事的启示 篇3

关键词:故事选择;知识情境;实验方法;问题设计;解题技巧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002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故事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可以给人生以智慧与启示,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化学教学以启示。

笔者从四则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谈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正确“选择”。

1.知识的情境要有选择

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情境创设来完成课堂教学。但我们对问题的情境一定要有所选择。

故事一:

丰子恺说“丰”

一次,著名画家丰子恺遇见一个商人,他自我介绍道:“鄙人姓丰,咸丰皇帝的‘丰’。”商人不解。丰子恺又说:“五谷丰登的‘丰’。”谁知商人仍不知道是哪个丰,丰子恺哭笑不得,只好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丰”。商人一看,连声赞道:“这姓不错!是‘汇丰银行’的‘丰’啊!”丰子恺也乐了,心想: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五谷丰登”要时髦,比“咸丰”要通用。

没多久,丰子恺又遇到一个农民。他自我介绍道:“鄙人姓‘丰’,汇丰银行的‘丰’。”农民摇头表示不知。丰子恺就说:“咸丰皇帝的‘丰’。”农民仍是摇头。

丰子恺只好在他手上写了个“丰”。农民忙说:“好姓好姓,五谷丰登的‘丰’啊!”

丰子恺恍然大悟,这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对待不同的对象,要说的话还真不一样。

丰子恺通过对不同对象的自我介绍,悟出“对待不同的对象,说的话要不一样”。网络上有图1所示图片,虽然有点极端,但这恰恰说明了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是不同的,从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对象不同,知识情境的设计也应该不同。

案例1: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有关;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刨花比木块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关,还与▲有关?

这道题情境的选择就有点不妥,“刨花”是什么?80年代前出生的人大多数见过刨花,因为过去家里添置家具,一般是请木工到家里来做活,孩子见过木工操作的场景,会接触到刨花和木屑,而且过去农村家庭里做饭一般用土灶,刨花可用来生火,那时的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但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见过刨花,因为现在家庭房屋装修,孩子基本不会在场。因此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陌生的情境是不合适的。

如果要证明燃烧的程度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我们可以设计下列实验情境:

2.实验的方法要有选择

现在教学中“探究”是一个高频词。探究实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符合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过程,实验一般程序为: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研究处理资料和数据-泼现规律形成结论。

实验探究的意义不言自明,但是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都应该探究呢?

故事二:

换一种思路

有位摄影师,年年给大会拍照。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可是有个问题总是困扰着他:照片上总是有人闭眼。为了统一步调,摄影师按照常规做法,高声叫道:“大伙请注意,我喊一、二、三,喊三的时候,千万不要闭眼睛!”可是不管怎么强调,咔嚓一声照下来,总会出现闭眼的。这些人看了照片,自然不高兴:我们90%以上的时间都睁着眼,你为什么偏偏在我闭眼的时候照呢?这不是出我的丑吗?

后来,这位摄影师换了一种思路,大获成功。他请所有参加拍照的人都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喊一、二、三,在“三字时一齐睁眼。果然,照片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都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皆大欢喜。

化学教学过程中同样有时要换一种思路,不能盲目地跟风。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而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两者各有侧重,因此在“探究性实验”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验证性实验的存在。

案例2: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24页中关于铁的冶炼设计了“观察与思考”活动,其装置如图:

笔者听了不少关于探究铁的冶炼原理的课,结果都不是太令人满意,原因如下:

(1)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不能对反应产物做出比较准确的假设。

(2)学生对CO性质的认识主要是毒性和可燃性,对CO的还原性还比较陌生。

(3)该实验对操作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酒精喷灯的使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酒精喷灯熄火的情况。

(4)不能对产物铁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学生说用磁铁吸引,如果能被吸引,证明是铁,学生不知道Fe3O4也具有磁性,也能被磁铁吸引;有学生说红色的氧化铁变黑,证明是铁,学生不知道Fe3O4和FeO也是黑色的。

因此如果把这个实验变成验证性实验,就不会有上述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实验的方法—定要有选择,不能把“探究性实验”放之四海而皆准。

3.问题的设计要有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一个出色的教师,不是指点学生入住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促使学生去“添砖加瓦”,只有精心编制出高质量的问题,才会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应是多元化的。利用多角度、多层面、多样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展这方面的优势智能,使化学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故事三:

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上述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对事物一览无遗,也许一切都会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对问题要选择多元化的设计。

案例3:对食品中的有机物中各种营物质的认识和利用,我们可以设计下列几个问题:

设计角度1——认识各种营养素的存在

例如:能调节新陈代谢,但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可从水果、蔬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设计角度2——学会各种营养素的搭配

例如:欢欢在中考前每天只吃:米饭、牛肉、蛋汤、大虾、鱼。为了使营养均衡,你觉得他最好还要吃( )

A.猪肉 B.河虾 C.青菜 D.牛奶

设计角度3——了解食品说明书的使用

例如:下面对芝麻酱说明书的判断正确的是( )

D.钙铁含量低于豆腐和鸡蛋

芝麻酱

每100g含有:

蛋白质:19.2g 脂肪:52.7g 碳水化合物:16.8g

维生素A:17ug 铁:50.3mg 硒:4ug

(含钙:相当于300g豆腐;含铁:相当于800g鸡蛋)……

(提醒:可引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

4.解题的技巧要有选择

一题多解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通过分析比较,寻找解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不是一题多解适合所有的学生呢?

学会舍弃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头!

通过上述故事我们可以悟出“舍弃”的重要性,有舍才有得。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讲解题方法的时候,过分强调“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有很多好处,但它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知识基础也有不同,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笔者认为不是要“一题多解”,而是“一题精解”。

案例4:t℃时某KNO3溶液50g,均分成两份。第一份蒸发10g水溶液恰好饱和。第二份加5g晶体亦恰好饱和。求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方法1:设每份溶液中的溶质为xg

答:该温度下KNO4的溶解度为50g。

方法2:假设把原均分成两份的KNO4不饱和溶液看作成饱和溶液和水两部分(如图5)。

若要使它们变成饱和溶液,要么是蒸发水,要么是在水中加硝酸钾晶体,因此蒸发的水和加入的硝酸钾晶体可以恰好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从而可列出下列计算式:

答: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50g。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1比较常规,思维起点比较低,学生易于接受,计算相对复杂。方法2计算比较简单,但对于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方法1应该精讲,而方法2可做简单介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开阔解题思路,切不可没有重点,没有选择,从而得不偿失。

哲理励志小故事 篇4

一位颇有名气的营销商从此地经过,看到化妆品推销商那副穷酸的样子之后,给他的第一感觉是:这个男人很可怜!于是,在同情心的驱使下,这位营销商把一美元递到了推销员的手里,却没有去拿那两包化妆品。

营销商走出了一段路之后,忽然感觉到自己刚才的举措似乎有些不妥:如果不收人家的化妆品,只给人家钱,其实是把人家当成乞丐,其实是对人家自尊的最大伤害;如果给了一美元之后再取走两包化妆品,就等于支持人家推销成功,就等于增添了人家的自信心。于是,营销商又折转回来,小心翼翼地取走了那两包价值一美元的化妆品。

光阴荏苒,由于公务繁忙,腰缠万贯的这位颇有名气的营销商,早把这件不经意之间街头偶遇的小事抛到九霄云外,忘得一干二净了。5年后的一天,纽约商界的知名商界人物举办了一次联谊酒会。这位营销商由于功勋卓著,事业有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此时,一位西装革履颇有气质的中年男子举着一杯鸡尾酒,彬彬有礼地来到了营销商的面前,说“尊贵的先生,你还记得当年的我吗?”营销商老了,许多陈年往事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他已经想不起来他是谁了。中年男子从怀里摸出一张已经陈旧了的一美元说:“这一美元是你给我的,正是你这一美元才唤醒了我的自信心,才打造了我事业成功的摇篮……”

这一美元,营销商显然已经不认得,那上边根本没有特殊的记号。可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他终于想起来了:哦,原来是他———那个5年前穷困潦倒在街头兜售廉价化妆品的推销员。当年的推销员,已经成了今天全美最大的推销商之一。

谈到当年一美元的感受,这位推销商对那位营销商依旧感激涕零:“他老人家给了我一美元之后就走人,那样我只能是乞丐,他扔下一美元之后又取走了两包化妆品,就等于给了我推销的自信……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才感到我能行,接着做我就会成功!”

青春励志哲理小故事 篇5

双休日,儿子回老家,遍寻黄狗不见。我说,黄狗已经没了。儿子不信,我便带他到埋黄狗的泥地边,指着那微微隆起的土丘,说这就是黄狗最后的家。

儿子大哭。回家后,他问了我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是不是人也要死的?”我说是的。他又问我:“那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

儿子才六岁,他提出的这个问题,让我感到震惊。

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我无所适从。现在,孩子的所有亲人,都健康地活着,宠着他,爱着他。但是,终有一天,他身边的亲人会老去,离开他。最后,在这个世界上,只留下他一个人,他必须面对这样的孤独。

看到一则教育片,关于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看待生死。

每年冬天,父母会带着孩子堆一个雪人,他们把雪人打扮得十分漂亮,给它穿上衣服,他们在雪人边唱歌、跳舞……

孩子十分喜欢这个雪人,称它为汤姆叔叔。

晚上,孩子睡觉了。父母在雪人边生起了炭火,慢慢地,这个雪人开始融化。

早晨,孩子打开窗子去看他的雪人,那个雪人已经不见了。

孩子十分悲伤。

父母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谁珍爱的东西,都有可能失去,包括雪人。”

孩子更加悲伤。

孩子问:“那我的玩具,我的玩具娃娃,还有你们呢?”

父母点点头,孩子一脸惊恐。

后来,父母告诉他:“雪人变成了水,在有太阳的时候,它会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在来年冬天的时候,它又会变成雪飘下来。就像父母和你,我们的肉体没了,但生命在你身上有了延续。”孩子似懂非懂。

职场励志哲理小故事 篇6

故事1:付出大于得到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职场智囊:

一个人的工作,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故事2:如何分配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化,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职场智囊:

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故事3:你的心态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悻悻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态度决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触生活!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职场智囊:

如果都像第一个人,愁苦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同样平凡的工作,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简单中构筑自己的梦想,我想又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以克服呢?

故事4:热爱自己的工作

部落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树下面,一边乘凉,一边编织着草帽,编完的草帽他会放在身前一字排开,供游客们挑选购买。他编织的草帽造型非常别致,而且颜色的搭配也非常巧妙,可以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了,游客们纷纷驻足购买。

这时候一位精明的商人看到了老人编织的草帽,他脑袋里立刻盘算开了,他想:这样精美的草帽如果运到美国去,我敢保证一定卖个好价钱,至少能够获得十倍的利润吧。

想到这里,他不由激动地对老人说:“朋友,这种草帽多少钱一顶呀。”“十块钱一顶。”老人冲他微笑了一下,继续编织着草帽,他那种闲适的神态,真的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一种美妙的心情。

“天哪,如果我买10万顶草帽回到国内去销售的话,我一定会发大财的。”商人欣喜若狂,不由得为自己的经商天才而沾沾自喜。

于是商人对老人说:“假如我在你这里订做1万顶草帽的话,你每顶草帽给我优惠多少钱呀?”

他本来以为老人一定会高兴万分,可没想到老人却皱着眉头说:“这样的话啊,那就要20元一顶了。”

要每顶20元,这是他从商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呀。“为什么?”商人冲着老人大叫。老人讲出了他的道理:“在这棵大树下没有负担地编织草帽,对我来说是种享受,可如果要我编1万顶一模一样的草帽,我就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仅疲惫劳累,还成了精神负担。难道你不该多付我些钱吗?”

职场智囊:

如老人所言,当工作不能成为一种享受而成为一种循环往复的单调,确实会令人感到乏味,然而我们还是不得不为了特定的利益而奔走劳累。但“你为了什么而工作”却是需要你我仔细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真正热爱工作的人,才是工作中真正幸福的人。

故事5:学会与别人合作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哲理性小故事 篇7

有兄弟二人, 年龄不过四、五岁, 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 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 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 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 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 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 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 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 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 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 阳光自然会进来, 何必去扫呢?”

把封闭的心门敞开, 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上一篇:策划顾问合同样本下一篇:局域网流量管理软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