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2024-04-29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共15篇)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1

一、活动时间

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

二、活动参与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组织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活动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吴国杰

副组长:柴万芳

成 员:王伏林、李国斌、蒋明仁、罗会荣、丁存善、王萍、杨学礼、王学喜、各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一)充分利用节假日,精心设计,周密布置,积极开展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系列活动。

1.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以让学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出发点,结合“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让学生分享成长的快乐、童年的快乐。

2.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读中华爱国诗文,激爱我中华情怀”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等多种方式,弘扬热爱祖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

3.在“七一”建党纪念日期间,结合学校的实际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我爱党旗,为党旗增辉”活动,召开支部大会开展xx大精神宣讲和“我爱党旗,我爱平罗”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颂歌献给敬爱的党”红色歌曲演唱比赛活动。

4.在毕业复习期间,广泛开展“我为母校添光彩”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校尊师的情怀。

5.在暑假期间,精心安排,周密组织,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读好书”系列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改革开放30年巨大成就体验”活动。

(二)以高度的责任感、政治的敏锐性,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鼓励教育学生收听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国情,体会祖国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产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结合我校坚持不懈开展的养成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人人争做文明使者”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品行,把爱国情怀转化为迎奥运的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环保意识教育。

3.学校教育工会将继续开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服务育人”演讲活动,以身边的榜样激励人,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暑假开始前集中对全体师生进行一次以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活动。

五、活动的实施

1.全校行政领导、各处室、年级组和全体教职工要认清形式,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将这一活动的开展与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要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机结合起来,要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2.学校活动领导小组要精心安排,统筹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促进实效。学校要通过宣传橱窗、学校网站,年级组(班)要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晨会、主题班队会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并结合本实施方案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注意做到“四落实”,即落实教育活动内容、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记录(包括影相资料)、落实活动安全措施,追求活动的明显效果。

3.充分发挥党支部、教导处、团队组织、教育工会、家长学校和班主任等的作用,努力形成教育活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党支部、教导处、教育工会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团队组织、年级组和班主任要积极实施、全面落实,要立足学校,拓展教育领域,积极争取广大学生家长的紧密配合、支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收集采撷教育信息,及时上报并送入网站,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前提下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认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扎实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保爱国主义课程目标的实现,重点加强涉及民族团结内容的教学;各学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渗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两史一情”教育,尤其是要加强“xxxx”和改革开放30年巨大成就等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2

2013 年12 月23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之下, 各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将各高校团组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优秀成果和创新之处总结如下:

各高校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座谈会、专题报告会、讲座、培训班等夯实理论基础, 狠抓思想建设的同时, 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创造力, 创新宣传模式、活动形式,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举一二:

首先, 2015 年4 月, 共青团中央举办的 “青年好声音———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新媒体传播活动在中国青年网举行。活动主要采用网络宣传形式, 通过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广泛传播, 在互联网上释放出满满的青春正能量, 受到网友的积极追捧和广泛参与。

活动旨在围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写出自己的 “价值观体”并展示拍照。各高校团组织也纷纷发动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 开展以“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主题的新媒体宣传、民主讨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 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其次, 复旦大学的 “学以立德、研以致用、读以明智、见以思齐、行以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立意新颖, 内容充实, 涵盖理论学习、研究与创新, 在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同时, 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重视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系列活动之一:学以立德, 立体构建师生政治理论学习体系。

系列活动之二:研以致用,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

系列活动之三: 读以明智, 系统实施经典阅读计划。

系列活动之四: 见以思齐, 多形式选树宣传先进典型。

系列活动之五: 行以报国, 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此外, 为配合系列活动的实施, 复旦大学还建立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 分设首页、学习贯彻、校园践行、研究解读、媒体反响、大学责任等栏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中央精神进行全方位解读与宣传。

二、学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中的理念和创新之处

( 一) 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不断增强活动时代感和实效性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是我院为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鼓舞和激发全院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改革开放的精神, 引导我院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的价值追求、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所举办的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由 “我的课堂我做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 course) ”、 “我的班级我代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班级 ( class) ”、“我的校园我来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 college) ” 三个部分组成, 简称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面向全院师生, 覆盖连云港校区71 个基层团支部, 活动参与率100% 。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 从 “课堂 ( course) 、班级 ( class) 、校园 ( college) ”三个层面,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社会、个人”的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活动在校内开展的同时注重与校外的联系与合作, 本次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作为连云港市大中专院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5 年11 月成功申报团市委重点项目, 并获得了团市委大力支持, 12 月29 日, 团市委副书记仲伟德及学少部部长安雪芳亲自出席系列活动总结大会, 仲书记对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予了肯定和赞赏。此外, 本次活动作为连云港市典型案例被团市委在全市大中专院校宣传和推广, 并在 《连云港青年》、 《连云港新闻网》、 《江苏共青团网》及团市委网站等相关媒体发布新闻。

( 二) 我的课堂我来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性

系列活动之一: “我的课堂我来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 course) ”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深刻理解。由经过团委专业培训的学生理论宣讲员深入课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论宣讲, 在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同时, 加入宣讲员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本活动注重调动和发挥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学生主体作用。此活动宣讲员共有20 名, 参与团支部34 个, 受众人数约1100 人。

( 三) 我的班级我代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班级, 积极发挥基层团支部的创造性

系列活动之二: “我的班级我代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班级 ( class) ”主要通过班级风采展示的方式, 以团支部为单位, 不限形式, 展现团支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班级风采展示的方式把舞台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了各团支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表达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活动极大激发了基层团支部的创造性, 各团支部通过小品, 话剧, 音乐剧, 诗朗诵, 大合唱等形式向在场观众展现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最终医保二班的小品 《扶不扶》以其 “扶人心, 扶起社会正能量”的深刻意义和演员极佳的表现力赢得了一等奖。此活动参与团支部37 个, 受众人数约2000 人。

( 四) 我的校园我来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广泛促进榜样教育的模范作用

系列活动之三: “我的校园我来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 college) ”主要通过挖掘身边典型示范, 引导青年学生把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具体化、人格化, 极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活动由 “康达之星”风采展示交流会和 《刘金锁入学》校园话剧展演两部分组成。通过优秀学长学姐的真实事迹展示和交流, 加深青年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同。此活动受众人数约2000 人。

( 五) 注重活动实效与总结, 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大会,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本次总结大会主要通过展示系列活动中的优秀作品来回顾和总结我院自11 月下旬以来开展的“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由学生制作的微视频从 “课堂 ( course) , 班级 ( class) , 校园 ( college) ”三个层面回顾了系列活动的层层深入, 本次总结大会形式多样, 既对这段时间的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进行了总结, 展示了我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果, 又运用丰富多样的演讲与表演将此次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 我院学生可以更好地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在医学院校共青团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 一)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模式有助于高校共青团充分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号召力、创新力和组织力。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的同时, 不断增强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青年学生的积极性, 重视发辉基层团支部的创造性, 广泛推进榜样教育的模范带头作用, 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有助于活动长期开展和大力推广。

( 二)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模式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参与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调整的必然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促使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调整, 改变集中组织、集中教育、集中活动和统一要求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积极构建与学生主体特质相适应的参与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注重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特质, 重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 “重理论、重说教”的 “工具性价值”重新回归“重实践、重参与”的尊重个体生命的 “理念性价值”。

( 三)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模式符合医学院校共青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医学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综合性院校间存在共性, 但又有其特殊之处: 医学院校具有学制长、对学生职业道德要求高、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较少等特点。采用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能够有效调动医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模式在医学院校共青团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不足及待改进之处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模式侧重主题教育实践, 实践活动的局限性容易评价体系不健全, 相较理论学习效果难以量化与评估等问题。在今后, 探索较为科学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将成为 “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模式的重点工作。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 应切实肩负起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本文通过分析团中央和各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优秀成果和创新之处, 结合医学院自身特色和学院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中的理念和创新之处, 探讨“C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在高校共青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高校共青团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新华出版社, 2013, 3.

[2]陈中建, 付建龙.扛着团旗跟党走—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9.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3

此次省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系列宣传活动,以“走进基层看落实,教育民生看效果”为主题,重点宣传报道各地各校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情况,反映我省教育系统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本系列宣传重点包括: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进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

采访团一行实地采访了番禺区荣达幼儿学校富豪山庄分园和东涌镇中心幼儿园,番禺桥南街桥创社区服务中心、番禺老年干部大学和番禺西片社区教育学校,并召开两场座谈会,听取广东省、广州市及番禺区学前教育情况介绍。

李学明副厅长向媒体介绍了我省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全省学前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结构得到优化,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稳步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举办幼儿园11161所,幼儿园、学前班入园(班)幼儿总数277万人。他充分肯定了番禺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社区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其落实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发展体系和“广覆盖、重规范、拓优质”的园网布局的做法表示赞许。

据悉,番禺区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工作,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番禺区快速响应国家及省市的要求,在广州市率先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将其列为2011年“十件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着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329所,其中公办园5所,集体办园63所、民办幼儿园261所,在园幼儿67484人,幼教工作者8226人。有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4所,等级幼儿园73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11所,市一级幼儿园24所,区一级幼儿园38所。2010年,番禺区被定为广东省学前教育改革模式试点区。今后,番禺将进一步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作用,扶持民办幼儿园优质建设,推进规范化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据了解,为贯彻全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打造全民终身学习平台,番禺区将社区教育纳入区域教育发展体系及重点发展项目,初步形成了“基础扎实,机制健全,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社区教育特色,形成了“2310”社区教育模式。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广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番禺区教育局局长冯润胜等出席了本次宣传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篇4

三月:利用“雷锋活动月”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在启动仪式上邀请“雷锋式”人物或雷锋生前战友或营口市爱国主义宣讲团成员到校为广大师生做报告。

四月:利用清明节纪念或祭扫烈士墓活动时机,开展“畅讲革命故事,聆听英雄事迹”英雄人物主题报告会。

五月:开展发扬“五·四”精神,做爱国少年儿童的主题教育,并邀请法制副校长或公安司法民警到校做专题讲座。

六月:结合“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开展热爱家乡歌唱祖国,纪念党的生日的大型文艺汇演,并邀请老党员、老校长到校做“忆党史、颂党恩、永远跟党走”党史报告会。

九月:利用教师节庆祝活动,组织开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畅讲好人好事汇报活动。

十月:国庆节纪念活动开展“歌唱祖国歌唱党红歌伴我成长”歌咏、合唱比赛活动。

十一月:开展“扶贫解困、爱心助学”系列活动,其中重阳节前到敬老院慰问演出。

十二月:利用“12.9”学生运动纪念日举行冬季三项体育锻炼“一百日”启动仪式,期末进行冬季三项体育活动比赛。

光明小学

五四爱国运动系列活动方案 篇5

青春与五四同行,青年与时代共进。在第xx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纪念“五四”运动xx周年,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唤醒全校学生的“五四”思想,弘扬 “五四”精神,激励全体同学奋发学习、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我们特举办此次征文比赛。

二、征文主题

紧紧围绕“五四”精神,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思想积极上进,能够反映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和勇担使命、实现青春、努力奋斗的良好心态。

1、纪念五四运动系列。回顾“五四运动”光辉历程,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思考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

2、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结合自身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具体感受及时代的特点,谈“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3、我的青春格言。挥舞青春之笔,燃点五四之光。思考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感悟当代大学生的五四精神。

4、实践科学发展。作为五四精神的“科学”的解读,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科学发展在生活中的具体化。

三、组织机构

主办方:艺术系团总支

协办方:艺术系新闻网络部

四、征文对象

艺术系全体学生

五、征文要求

1、作品以“五四”运动xx周年为背景,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作品要求有较强的思想内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密切联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

3、作品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小说除外),字数在1000字左右。

4、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的联系方式。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

5、截稿时间:5月15日

六、评比方式

本次征文活动将本着“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参赛作品经系部文秘教研组认真审阅评出优秀作品。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6

3月5日是雷锋日,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至今他的感人事迹仍然口口相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学生更应积极宣传雷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实事,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缅怀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经研究决定,我院将在三月份开展雷锋月系列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增强青年学生团结、互助、友爱的情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将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主办单位

院团委

二、承办单位

各系团委

各系学生会

各基层团支部

三、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举雷锋精神的旗帜,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以促进全员学生积极,正面,健康的成长。

四、活动主题

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以“人人忆雷锋,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为基本内容,开展雷锋月系列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从自身做起,共创和谐美好校园。

五、活动时间

XX年3月3日—XX年3月31日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3月3日——3月7日)

各级团组织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动员,层层发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学习雷锋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增强自身文明意识。、充分利用宣传展板、校园网、宣传栏、贴吧等多种宣传阵地,向全院青年学生发出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倡议,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2、组织各级团组织的青年学生开展学习雷锋知识讲座,让每个青年学生都能够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各系团委负责各基层团支部相关材料的汇总和上报。各系团委负责检查,院团委负责抽查。

(二)活动开展阶段(3月7日——3月27日)

各系团委、各基层团支部要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手抄报征集、标语征集、书画征集、文明摄影征集等征集展示活动

各系团委、系学生会可组织各基层团支部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以学习雷锋为主题的征文、手抄报展、摄影征集等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文明修养。各系团委可开展以“人人忆雷锋,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为主题的征文、手抄报征集、标语征集、书画征集、文明摄影征集等征集展示活动中的其中一项,活动结束后须向院团委提交活动的相关材料(活动策划、活动照片、活动新闻稿、活动总结等)

2、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主题团日、主题讲座、主题讨论等活动

各基层团支部可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为主题的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团支部内的青年团员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各系团委负责各基层团支部主题团日相关材料的汇总和上报(活动策划、活动照片、活动新闻稿、讨论心得、活动总结等)。

3、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1)校园广告清理活动

(2)校园基础设施清洁维护活动

(3)教室文明清扫维护活动

(4)宿舍广告清理活动

(5)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凡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必须报校团委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并需要有带队教师一同确保学生安全)

各系团委可结合各系实际情况至少组织开展以上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结束后须向院团委提交相关材料(活动策划、活动照片、活动新闻稿、活动总结等)

4、深入挖掘寻找身边的“雷锋”

各系团委需从各系团支部中挖掘1—5名先进的学雷锋优秀事迹进行上报,上报时需附该生的生活照片1—3张(电子版)、优秀事迹材料5000字以内(电子版)。

6、开展各类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其他活动

各系团委可根据各系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其他类型的主题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检查落实阶段

1、各基层团支部做好各自团支部的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工作;(责任人:各班团支书)

2、各系团委、各系学生会做好各基层团组织各项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落实;(责任人:各系团委书记)

3、院团委、院学生会做好对各系团委、各系学生会相关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落实。(责任人:院团委书记)

(四)总结评选表彰阶段(3月27日——3月28日)

各系团委根据各系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上报工作总结,以上所有材料须于4月5日中午12:00前提交至院团委周云剑老师处。

七、工作要求

(一)各系团委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制定各系雷锋月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做到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务求实效。

(二)各系团委要精心组织,严把质量,提升层次。各系团委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精心组织操作性、实效性强的教育活动,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不良风气,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文明素养,把工作做到实处。

(三)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院团委将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表彰。

共青团xx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委员会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7

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由全国妇联发起组织。从1993年开始,活动以每年一个主题的系列化形式坚持至今,已经成为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品牌工程。17年来,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共吸引了5.7亿青少年参加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第十七届读书活动以“辉煌六十年”为主题,用生动事实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经验,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对祖国美好前途的信心,努力成长为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整个活动参与人数达3000多万人。

据了解,业已启动的第十八届读书活动主题为“历史的选择”。活动将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帮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业绩,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来自河北、四川、广西等15个省、区、市的1000余名获奖学生代表与教师代表受到表彰。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8

建设和谐乡镇是地方谋求稳定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镇地处靖江、如皋、泰兴三市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特殊,社会环境历来比较复杂,表现在:一是社会治安比较薄弱。时有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并进而影响到投资环境。二是社会风尚有待改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个别地方封建迷信、赌博、超生等不良现象沉渣泛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三是群众上访较多。上访主要集中在房屋拆迁、违章建筑等问题上,个别的成了影响安定团结的“顽症”,牵制了镇、村干部不少的工作精力。四是发展存在差距。珊瑚镇在全市处于欠发达地区,相对贫穷,要加快发展,快速崛起,后来居上,必须有和谐的发展环境。由此可见,建设和谐珊瑚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我们解决地方存在的现实问题、谋求稳定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全镇人民的共同愿望。

以系列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和谐乡镇建设

我们认为,建设和谐乡镇,教育必须先行,只有通过教育活动统一全镇干部的思想,同时争取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使和谐乡镇建设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科学策划推进。和谐系列教育分为“和、规、正”三个专题,一个季度进行一个专题教育,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和”的教育,就是要大力培养人的和谐精神,让人们自觉追求和谐的境界;“规”的教育,就是要求干部群众遵纪守法,讲究诚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的教育,就是要求干部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巩固和扩大和谐建设的基础。镇党委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镇开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珊瑚”系列教育活动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镇党委和谐教育领导小组,使和谐教育得以有序地开展。

深入组织发动。召开全镇中层以上干部大会,对开展和谐教育进行动员部署,各村、居委会、企业也分别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镇党委和谐教育会议的精神,给每家每户发送和谐教育告知书和三个专题教育的宣传材料,使和谐教育家喻户晓。镇党委还分层次组织不同对象集体谈话,掌握其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力争做到教育全覆盖无遗漏。镇党委学习中心组不定期组织大家交流研究教育的有关问题,在《今日泰兴》报上开辟专栏,介绍经验,展示成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积极开展活动。一是开展典型教育活动。通过“感动珊瑚”十佳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并对评选出各条战线的十佳先进人物进行大会表彰奖励,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组织宣讲团巡回宣讲,充分发挥典型在和谐教育中的标杆作用。二是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和谐教育为主题,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汇演等,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建设和谐家园的热情。三是开展传统教育活动。组织镇机关、村、居委会干部瞻仰周恩来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言,学习伟人风范,增强公仆意识。四是开展系列创建活动。把开展和谐教育与创建“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单位”、“十星家庭”、“三化庭院”等活动有机结合,做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珊瑚精神”得到重现。珊瑚镇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在全市各项中心任务的完成中,都曾以“不服输,顾全大局”而著称。现在,通过和谐教育,这种精神又得到重现。今年3月,八户村动员群众对三八河进行整治,群众主动铲除自家河两岸20多亩青苗,让集体清障护坡,并投入2000多个义务工,只用1个多月,过去的“污水塌坡”变成“清水绿坡”,300多户1000多人用水不再犯愁。

社会风气在好转。家庭和睦、邻居和谐、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讲科学、讲文明、讲正气、守规矩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过去,镇前新村曾一度是全镇出了名的“老上访村”,村委会在和谐教育中把解决群众的上访问题作为转变社会风气的重点,从修桥建路、清洁河道、户宅改造、美化家园等等一点一滴的实事入手,从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等制度上规范干部群众的行为,同时对群众与干部、个人与集体等方面的矛盾一个一个认真梳理,逐步加以解决,从而融洽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群互信,促进了干群和谐,群众上访也大为减少。今年,该村被评为全镇“民主法制示范村”。

民本理念在强化。通过和谐教育,全镇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今年初,镇党委在全镇开展了“走千家万户,解百姓难题,建和谐社会”的活动,全镇中层以上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共走访困难户265户,个体工商户239户,纯农户387户,老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356名,有35岁以下务农青年的农户228户,对他们反映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拿出21条具体处理意见,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拥护。

发展速度在提升。现在,全镇经济发展的态势名列全市前茅。今年上半年乡镇目标管理考核排名全市第二,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168家、个私企业18家、注册资金9100万元;国税开票销售1.6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园区利税1500多万元,同比增长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05元,同比增长13.6%。□

(作者系泰兴市珊瑚镇党委书记)

小学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9

实施方案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责任。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和落实邹城市关工委《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市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及镇教办关于感恩教育的要求,在我校广泛开展以“感恩他人回报社会”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师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将感恩意识渗透到每个师生的心中,使大家懂得、体会和感激来自社会、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的关爱和帮助。帮助广大师生牢记他人的给予与帮助之恩。学会感恩、报恩。进而增强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营造感恩的校园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温馨校园。

二、活动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三、目标要求

1、提高感恩素养。明确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2、促进校园和谐,融合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平安。

3、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4、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在社会献爱心。即至少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尊老敬贤,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爱护自己。

四、主要内容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感恩社会——感悟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立报效祖国的思想。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包括学校等集体组织)爱心相助,促进互助互爱。

五、方法与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

1、健全组织:成立领导小组。

为使“感恩教育”活动开展扎实有效,不走过场,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庆伟

成员:赵中亮姚文广

姜庆田王召娟

张峰刘佩佩

各班班主任

2、确定活动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3、确定活动主题口号:感恩生命、孝敬父母

感恩社会、奉献文明

感恩老师、勤奋学习

感恩同学、互帮互助

4、确定活动主题歌曲:《感恩的心》

5、确定主题活动月:每学年五月和十一月作为主题活动月

6、宣传发动:主要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教育。印一封倡议书、开好动员会、张贴几幅标语、播放有关感恩歌曲等,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实施阶段

1、举行“感恩教育”启动仪式

2、具体活动内容

父母养育,恩深似海——感激父母恩系列活动

(1)、“把爱说出来”,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时候亲

手为父母制作一张心意卡,将对父母的感谢,通过手机发个短信给父母,给父母写个问候小纸条或问候信。

(2)、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揉揉

腰、捶捶背、洗洗脚,为父母准备一顿早餐,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3)、制作“父母事情知多少” 精美卡。将父母的生日、长相特点、爱好等填写在卡上。

感恩社会、奉献文明——感恩社会系列活动

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故事会、慰问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

关至爱。继续利用“学雷锋活动、“德育基地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a)、收集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出一期黑板报及手抄报报。

(b)、低年级开展学唱《国歌》、《少先队队歌》比赛。

(c)、组织开展看爱国影片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千手观音》、《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永远的丰碑》、《国庆阅兵式》、《一个也不能少》、《华罗庚》等十部影片。

“师恩润我,生枝滴绿”——感谢师恩系列活动;

组织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其中的“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给老师一句热情的问候”、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作业、虚心接受老师的每一次教导)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相互扶持,相互促进”——感恩同学系列活动;

体现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精神,增进同学同志之间彼此的友谊。

以个人为单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有益于同学、有益于班级、有益于校园的感恩活动;形成一人有难大家帮忙,一人有好事大家分享的良好风气。

(1)开展一次资助的贫困学生活动;

(2)开展一次受资助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心得交流活动;

(3)开展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的交流座谈活动。

(三)总结推广阶段(学期末)

1、各班举行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2、各班制作一期相关主题黑板报及手抄报。

3、希望各班设立“孝心日”,即每月一日,要求学生向家长汇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费用开支情况;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农活;为父母打一盆水,洗一次脚。

4、做好总结,推广经验(各班将活动总结上交德育处)

5、学校将依据要求制定相应评价表,于实施阶段结束前组织检查评估、表彰,并将系列活动的结果纳入学校班级管理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湖山小学少先大队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10

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热情,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爱祖国、爱新疆”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0年4月——2010年5月

二、活动内容:

1、成立“唱红色歌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组长:艺术教研室主任、德育处主任、德育处副主任,成员:音乐教师、德育处人员。

2、由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自习课、活动课等形式教学生学唱红色歌曲,在每节音乐课前唱红色歌曲以营造校园红歌氛围。

3、利用校园广播站的宣传优势进行红歌音乐的播放,让红歌响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4、组织学生活动进行红歌比赛并评选优秀班级和个人。

三、奖项设置:

1、成立由音乐教师等人员的专家评选小组。

2、向各个班级发放红歌大赛的比赛要求。

3、评比活动按初中组和高中组进行,分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及优秀奖若干。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11

日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50所高校代表捐赠了敬老书籍和光盘。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迟浩田同志专门为这次活动题词:“孝行天下,构建和谐”。儿童节之际,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向北京少年儿童赠送了《孝亲敬老歌》光盘和《中国敬老故事精华》书藉。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以及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领导和北京市百余名青少年代表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参加了赠送仪式,北京春天童声合唱团朗诵并演唱了《孝亲敬老歌》。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是由全国老龄办、中宣部、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主办,于2003年启动的全国性敬老公益活动。

孝亲敬老楷模曹桂香推动社会敬老风气

河南省辉县普通的农村妇女曹桂香50年来,无私抚养父母、继母、继父和前夫家公婆等十位老人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06年,曹桂香被评为全国“中华孝亲敬老十大楷模”。河南省辉县市也开展了学习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曹桂香的活动,有力推动了社会敬老风气的发展,促进了和谐辉县的建设。

成都再军爱心护理院、泸州市“爱心护理院”举行授牌仪式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12

1 观瞻武侠影像——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弘扬沧州精武自强精神之中

大凡青少年对武艺超群、侠肝义胆的武术大侠都格外仰慕, 而身体素质优秀的体校学生更是如此。在被誉为武术之乡的沧州, 受人尊敬的武术英雄及教头大有人在。

祖籍沧州东光的“津门大侠”——霍元甲, 是享誉国内外的一代武术宗师, 顺应青少年敢作敢为, 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 多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精武门》。观看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从霍大侠身上学到什么?我们青少年今后应该怎样做?经讨论, 同学们一致认为, 应该学习他包容各派、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 学习他面对挑战毫不退缩, 勇往直前的民族正气, 学习他致力精武、以武兴国的自强精神。我们体校学生今后应该勤学苦练, 顽强拼搏, 时刻准备为国争光。

头戴风帽、身披风衣, 肩扛铁枪的林冲石膏像, 该校组织学生前去瞻仰。曾为大宋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被构陷而发配沧州, 省悟后的他枪挑陆虞侯, 火烧草料场, 彻底与官府决裂, 成为性格刚烈、有仇必报的梁山英雄好汉之一, 可以说, 沧州因林冲而名声大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林冲自立自强的精神, 做一代血性男儿, 时刻为当今沧州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大刀王五, 燕子李三, 被誉为“神枪手”的沧州盐山李叔文, 古老而又年轻的沧州, 卧虎藏龙, 体校学生更应该刻苦磨砺, 精武自强, 多处武术名家, 使沧州人永不愧对“武术之乡”的美誉。

2 走进文坛才子,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弘扬沧州治学强国精神之中

在沧州土生土长的大清才子——纪晓岚, 应该说他是我们沧州人永远的骄傲。秋假中组织学生来到沧县的崔儿庄, 观看他的旧居, 踏寻他的墓地, 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组织学生讨论:纪晓岚一生的突出贡献是什么?他们的一生给我们什么启发?经引导, 学生懂得;纪晓岚曾花费十年心血组织编写世界宏著《四库全书》, 晚年笔耕不轰而著《阅微草堂笔记》24卷, 仅此两点就足以体现出沧州人勤奋好学, 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 尤其《四库全书》的编纂成功, 为保存中华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一生, 启迪我们:“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 体校学子不但要强身健体, 还要严谨治学, 要“文 (文化) ”“体 (体育) ”兼修, 成为有聪慧头脑的一代体育新人, 将来去担负起强国重任。

3 祭奠抗日英雄,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弘扬沧州保家卫国情怀之中

去沧州胜利公园祭奠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马本斋出生于献县东辛庄, 在那艰苦的岁月, 他勇谋兼备, 注意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平等政策, 在冀鲁豫地区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军人胆识和韬略, 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一位屡建战功、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沧州英烈的伟大之处。尤其是生身老母陷入敌人魔爪直到牺牲的时刻, 身为孝子的他以民族大义为重, 强忍悲痛, “继承母志, 与日本人血战到底!”这更使学生感受到一位抗日英雄的可亲可敬, 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而坚定了祖国青年将来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4 过好民族节日,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弘扬沧州传统美德之中

4.1 信实礼让、精忠报国是沧州人的传统美德, 体校学生在解读

端午节:布置学生搜集战国名士屈原的资料和作品, 各班组织“屈原作品在我心中演讲”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 使学生懂得;作为楚国的大臣, 屈原对祖国忠诚;作为体校的学生, 我们要对祖国忠诚。

清明节:组织学生到沧州烈陵园祭扫烈士墓。去之前, 组织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方式, 解答一下两个问题: (1) 清明节的来历; (2) 沧州烈士陵园中所供奉烈士中, 你所熟悉的两位英烈的名字。经查阅, 学生明白, 清明节的来历与春秋时期的晋国忠臣介子推有关, 他曾“割股食君”“背母隐山”, 一生淳厚尚俭、信实礼让, 淡泊名利, 深沉赤诚, 使一位千百年来令人传唱的忠义之士。扫墓中, 学生得知:沧州烈士陵园墓碑中, 有智勇双全、关心战士疾苦的冀鲁边区一一五师副旅长黄骅, 有牺牲在上饶集中营中年仅30岁的新四军连指导员我市新华区小赵庄的热血青年李桐铭;有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时任志愿军一二四师团政委的河间景和的杨家保, 巍巍华夏堪回首, 一寸河山一寸备, 坚贞不屈, 英勇斗争, 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壮的乐章。学生既缅怀古人, 又追念革命先烈, 心灵得到净化, 境界得到提升。

4.2 敬老爱幼、无私奉献是沧州人的传统美德, 体校学生在继承

每年三月, 我校组织“武术小分队”一行15人赴沧州福利院、慰问演出, 学生们的精彩表演给老人和孩子们送了温暖和快乐, 而且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更重要收获是, 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二十一世纪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 人们看到中国的强盛和发展, 后继有人。

5 走访人士,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弘扬沧州进取创新精神中

改革开放以来, 沧州各界涌现出一批批开拓进取, 自强创新的新人新秀, 走访这些成功人士, 使学生坚定了自立创业、不懈奋斗的远大志向。

学生到文化馆观赏了李德瑞、刘化一等书法家的作品, 领悟到书法家对人生的思考;去沧县枣业公司参观, 感受到创新的内涵;同时体验了“诚信才能生存、创新才能发展”的道理。

总之, 通过开展特色活动, 大大增强了体校学生的爱国义情感,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夏艳.关于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3) .

老年消费系列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篇13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老年消费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字[]23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县老年人消费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设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县消费者协会会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明确消协具体负责老年消费教育活动的`策划、协调、组织和实施。各消协分会密切配合县消费者协会、并协同当地各界力量认真开展老年教育宣传活动。

二、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思南县政府网站以及其他新闻媒体,向社会正面宣传老年保健品、投资理财等知识,向老年人提供实用科学的商品选购信息,正面引导老年人科学理性消费。同时,在社区、居委会发布关于老年消费的消费提示,针对老年医疗保健、投资理财、旅游出行、养老生活及其他老年消费领域的突出问题,结合侵犯老年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揭示老年消费陷阱,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扎实开展“五进”.开展老年消费教育“进社区、进场镇、进家庭、进医院、进老年学校”等活动。借助宣传资料、宣传音视频及海报,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育活动深入到老年人所在的社区、单位和家庭之中。

四、加强检查。联合当地政府、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街道、社区等部门,对当前突出问题及地方场所开展联合检查,加大对12315投诉举报和消费者协会投诉侦办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听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他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意见建议,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思南县消费者协会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14

学校爱心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在广大未成年人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和社会的关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懂得感激生命,学会珍爱;感激他人,学会关心;感激社会,学会回报。

二、目标要求

从2007年以来,我校连续七年成功开展“母亲节•爱心感恩”校园文化活动,xx六中“爱心感恩”活动已深入人心。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今年的“母亲节” 感恩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将继续以“祖国好、家乡美”及“三生、四爱、五心”(三生:生命、生存、生活;四爱: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师长;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二评三管好”(“孝心少年”和“美德少年”的评选和“管好口、管好手、管好腿”)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让我校进一步知道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通过感恩入脑入心教育,让学生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心,学会感恩图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导之恩,感谢同学的互助之恩,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和他人,使“感恩图报”成为我校学生必修的人生课,使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弘扬和传承,成为我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为此,我校已经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爱心感恩特色文化建设学校”,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为“爱心感恩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下列几个方面:

1.感恩故土,就是要感谢家乡的养育之恩,感谢父母的抚育之恩,学会回报故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2.感恩师长,就是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树立“一日为师,终身感激”的观念;

3.感恩他人,就是要感谢同学、朋友的真切关爱相助,促进互助互爱;

4.感恩自然,就是要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一草一木,增强环保意识,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献计献策; 5.感恩社会,就是要感悟祖国人民的关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毕业后报效祖国。

四、实施步骤:分宣传发动、全面实施、总结评比三个阶段进行。(一)成立 领导小组

组 长:李大元

副组长:汪建北 许 旭 李杰

组 员:史俊杰、徐礼厚、张孝松、付立红、靳晓翠、王明嘉、付华修、各位班主任。

(二)宣传发动

“一年一度母亲节,一年一度动人心”。运用黑板报、宣传橱窗、xx六中报、感恩校本教材、家长委员会等阵地,全方位地营造感恩主题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感恩问题的思考,提升校园人文素养。1.在教学楼楼道悬挂感恩主题展板。

2.向全校学生发出“感恩无价,爱心永恒”的活动倡议,开展“二评三管好”(“孝心少年”和“美德少年”的评选和“管好口、管好手、管好腿”)、“五个心”系列教育活动,拉开xx六中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月的序幕。

“五个心”: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遇难事,勤商量,善沟通,让父母称心。

3.学校广播站播放感恩主题歌曲、文章。每班必唱歌曲:《xx六中校歌》、孟郊《游子吟》、《三德歌》、《孝亲敬老歌》。每班选唱歌曲:《感恩的心》、《母亲》、《父亲》、《儿行千里》、《感恩歌》、《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等。

4.各班以“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为主题在第十周之内出一期黑板报,黑板报要精心设计,版面设计要合理,内容要图文并茂,书写必须规范。黑板报要在醒目位置写上班级名称,学校要摄影存档。

5.让每个学生诵读一篇感恩文章,铭记一句感恩名言。(三)全面实施阶段

1.算笔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父母不吃与我吃,父母不穿与我穿”,这是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消费观也不断在改变,而中学生也不例外。有些学生一味追求时尚,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等情绪,将学生的天职抛在脑后,完全不理会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更不理会父母的劳苦,甚至还存在偏激的想法——认为家长养育他们长大成人是天经地义的事。

大家先认真算一算自己进入中学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学习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再将自己初中到高中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等支出作出大概的估计,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最后假定自己高中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通过算时间帐、金钱帐、感情帐,体会父母苦心。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精心策划,邀请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共同召开一次最感人、最生动、最有效、最令人难忘的“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班会之后,各班要让学生写感想,开讨论会,总结活动的收获。2.班级开展“亲情呼叫转移了吗”调查活动

开展学生住校期间与家庭的联系情况,如与家人通话的周期、电话次数等,通过数据调研、抽样采访的形式,看看我们的亲情,是否因为我们的忙碌忽视而呼叫转移了。征集感恩故事、征集“感谢父母、老师的十个理由”。

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要提前通知学生,让学生请好自己的父母。3.班主任要写出感恩主题班会 计划书(方案),要精心设计,主题突出,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班会 计划书在5月5日(11周星期一)之前交电子档和纸质档交政教处。以便学校筛选优秀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录制后在全校集中展示。

计划书内容要包括:

教师和家长参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先沟通,和能请家长的学生先沟通,请老师和家长先准备,在主题班会时请老师和家长参与活动,谈谈自己如何感恩,让老师和家长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

4.主题班会时班级学生要有感恩 演讲比赛节目穿插其中,主题为“感恩之心,人生永存”,每班至少有2人参加活动,选出第一名参加学校组织的 演讲比赛(演讲时间在8分钟以内)。演讲稿在第10周星期一每班选一篇上交政教处,由每班语文老师负责指导写稿、改稿,并写上评语,由《xx六中报》选登。

5.开展“一写一做一说”活动,确保感恩教育活动入脑、入心

开过班会之后,要趁热打铁,确保感恩教育效果的持续深入。各班要认真开展“一写一做一说”活动。(“一写”即写一封“感恩信或感恩短信”寄发给父母,“一做”即在“感恩父母”的班会后,要做一次感恩作业并长期坚持下去,如:帮家长做一次饭、洗一次碗、做一次清洁卫生,给父母过一次生日等等,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一说”即对你感激的人说一句感谢的话。组织学生回忆,在成长的道路上,谁对自己的帮助最大,有什么心理话想说。让学生对身边的同学感恩,双方互谈感受;了解到听到的感谢话心里的奇妙感受,再想想还要感谢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把感恩之情用语言表过出来。)6.自写感恩警句

感恩之情,源自于心。要求每位学生把感恩的想法写成一句警句,互相交流,集体共享。每班评选5条上交学校,由学校集中印发全校。7.感恩从身边做起

感恩宿管员、食堂服务员、清洁工、图书室老师、校园保安、校医院医护工作者和校后勤服务人员。反思自己、同学在公共场所有哪些不文明的习惯,写或说出自己打算如何改正。

8.编辑出版德育校本教材《寸草春晖》

9.编辑出版爱心感恩学生优秀作文集和《xx六中报》感恩专版(四)总结评比阶段

1.对感恩主题教育进行总结和反思,由班主任形成总结 材料,于5月15日前报电子档和纸质档到政教处存档。2.感恩教育系列作品征集

征集作品一:“亲情”摄影大赛(学校颁奖,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内容:每一个与父母在一起最感动的瞬间,以及“爱心感恩”主题班会中最动人的瞬间。

形式:(1)面向全校征集感动瞬间的亲情照片和班会活动照片

(2)评选出最能打动人心的照片 3.开展“爱父母爱老师”活动赠言活动

各班开展向父母、任课老师送赠言活动,每班发给一块展板,布置后置于校园内展出。旨在激发学生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母(父)子、师生关系。(5月6日前完成)4.感恩活动展示

各班精选出各项活动的文字、图片、电子图象等 材料,交到政教处。政教处将在校园的所有橱窗里,举办大型“感恩教育活动”文字、图片展。5.学校“十佳孝心少年”和“十佳美德标兵”评选活动

各班在全体同学发现和推荐的基础上,各确定一名最令人感动的同学,填写好xx六中“十佳孝心少年”和“十佳美德标兵”评选申报表,连同其先进 事迹材料于4月30日以前报到政教处,参加全校“十佳孝心少年”和“十佳美德标兵”评选,并在母亲节活动当天进行颁奖。优秀学生报区教育局、区文明办进行表彰。

四、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积极组织,认真开展活动,要有周密的计划、切实的行动、经常的督促与检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各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从而在心中种下感恩种子,让学生懂得感恩,践行感恩。活动注意事项如下:

1.各班要认真准备,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让同学们切实受到教育,避免走过场。

2.各班可以围绕活动主题自定教育题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事迹感人。3.各班要精心布置教室,做充分准备,热情邀请家长和科任老师参加活动。4.各班在活动期间要做好文字、影像等资料的收集保存,作为本班今后的教育素材。

五、具体活动日程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时间:4月14日—20日

活动内容:利用国旗下 讲话、黑板报、校广播台、报栏、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1.学校印发“母亲节”活动计划,启动母亲节准备活动。

2.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会活动。算算亲情账:算一算自己进入中学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将自己的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动员学生请家长参加活动。

3.语文老师指导并选定学生(每班2人以上)写演讲稿,演讲时间不超过8分钟。4.开展“尊师重教”的活动,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遇见年长者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

第二阶段:活动组织阶段

(一)时间:4月21日——4月27日 活动内容:

1.以班级为主体,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筹备会,各班组织、准备活动节目。2.安排学生学唱或请老师教唱必唱歌曲和选唱歌曲。(歌曲见前面)3.举行全校学生“爱心感恩”作文比赛,参考题目:《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师恩难忘,师情永存》《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也可自拟题目。文章要写真情故事,严禁抄袭,抄袭作文一经发现,除取消评奖资格外,还要在全校通报批评。每班选2篇优秀作文在4月28日之前上交评奖,优秀征文在《xx六中报》选载,并推荐给上级报刊刊载。

(二)时间:4月28——5月10日 活动内容:

1.各班级准备编排活动节目。

2.学校检查各班级准备情况,学校组织策划全校活动。出版感恩教材读本,印发《xx六中报》感恩征文专版。3.邀请上级 领导参加活动。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时间:5月11日——5月12日 活动内容:

1.召开大型主题校会、各班开展主题班会。2.精选加工推出学生感恩之言并展出,收集感恩信和感恩作文并编辑出版优秀作文集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篇15

1. 人本主义课程形成的社会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兴起了重新检讨处于迷惘状态的现代学校教育、根本改造传统的学校制度的运动,这便是人本主义教育运动。人本主义课程论,就是在抨击学位中心课程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力主学校课程的“人本化”,强调实施三类课程———学术性课程、人际关系课程和自我意识、自我实现课程,以实现包括学术潜力与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的满足。

2. 对学问中心课程的疑义。

20世纪60年代,我们进入了科学技术的新时代,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知识激增的时代,使我们关注学校教育的内容。同时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刺激了美国决心进行学校教育内容的改革,强调现代化、科学化。这些时代背景促使“学问中心课程”出现。但到了6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广泛兴起了“反主流文化”运动,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也是在“学科结构化运动”受挫以后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它是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反动。

对学问中心课程的疑义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的学术性。学问中心课程仅仅着眼于专门科学的知识结构、理论系统去构成学科内容,这种课程是以培养科学技术的尖子人才为目的的,内容过分艰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要求。

(2)学科的分化与统整。强调课程中的个别学科,结果造成了知识的分裂与片段化

(3)科学的认识逻辑与儿童的认识逻辑。 (1) 依据现代科学编制其内容,导致了高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致使许多学生理解不了,造成了在“过早的时期,过急的教授过多的内容”的现象。 (2) 探究———发现学习,引发了学生的嫌恶与恐怖,因为这种要求所有学生都运用探究———发现的方法,是非人格化,不现实的。而且对学生来说很有难度。

(4)课程的适切性。福谢依认为,教育上一个最古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教育同儿童的现实挂钩起来,如果教育无视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社会状况,那么这种教育就是不适应社会的。而“学问中心课程”就只是把课程的焦点集中在了学问本身的知识,而忽视了将它应用于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与学习者的生活和社会问题相脱节。

基于以上对“学问中心课程”的这些批判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学校课程要求超越“学问中心课程”,进而迈向了“人本主义课程”的改革动向。

3. 人本主义课程的形成的基础。

(1)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并成为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强调存在的思考的主张,其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

存在主义所强调的非理性、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注重人性等,都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所吸收。并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还以动态的观点发展了“存在”的概念,把“人的存在”看成人的潜能得到实现的一种能动的过程。

(2)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主要是建立在“第三势力”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它所受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第三势力”心理学而表现出来。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包罗极广的学派,但都符合如下四条基本原则: (1) 人的主观体验:在研究人时,把体验作为主要目标。体验本身及其对个人的意义居于首位,而理论解释与外显行为均在其次。 (2) 人类的独特性:强调这样一些人类独有的特性,例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和自我实现。 (3) 人的意义: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时,着重意义性,反对过分强调客观性而牺牲意义。 (4) 人的尊严与价值:使个人发现自己的存在,关心每一个人天赋潜能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使个人发现他自己的存在,发现他与其他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关系。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解析

1. 培养“完整的人”的课程目标。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非常重视课程目标,并且他的课程目标与其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理想与价值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潜能发挥。罗杰斯认为课程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这一课程目标以“学生的需要”为取向,是其“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在课程领域中的应用。

罗杰斯认为,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和心理力量融贯一体的,因为罗杰斯把人的成长看作潜能的发挥过程。具体地说,他认为完整的人是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知性、情绪与行为相统一的人,即知情意行统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具有自主、批判、合作、创造等意识和能力,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由上可知,“完整的人”的课程目标融认知、行为与情感为一体,而不是把三者割裂开来,更不是只取其一,不及其余。

2.“适切性”课程的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人本主义者提出了“适切性”原则。认为学校课程要十分注意学生的需要,学习内容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相联,使学习者意识到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课程对其学习的意义。课程呈现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

因此,在课程编制的重点上从教材转向了学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依据。另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态度与人格,使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注重知识对行为及态度的影响与作用。

适切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课程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由此看出,人本主义课程内容观和课程目标观是一致的。

3.“非指导性”课程的实施。

对于课程实施,罗杰斯亦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把教学看作课程实施的关键,提出了著名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具体是由教师提供材料、创造情境,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自己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结果。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 真诚,对学生没有丝毫的虚伪与欺诈。 (2) 接受,对学生无条件的接受。 (3) 理解,移情性的理解,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做出的评论应反映学生的感情。

(2)教学进程的非控制性、无计划性。罗杰斯的一个学生在报告中这样描述:“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再现哪些讨论课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

(3)良好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的创造。罗杰斯把人际关系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上加以强调,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他看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促进个体自由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证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4)教师是促进者。为了与传统的教师相区别,罗杰斯把教师称为“学习的促进者”,他要做一个“方便学习的人”,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他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一种滋育学习过程的良好的心理气氛,并提供学习的资源,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

4. 课程资源的多样化。

关于这一点,罗杰斯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但我们从他的一些论述中仍然能够看到他在这方面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课程资源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如书籍、杂志和实验室、地图、器材、录音设备、图书馆等。人力资源容易被人们忽视,如社区中的人、专家学者、伙伴、家长、教师等。他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利用,尤其是教师这一人力资源,甚至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下有质量的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

1. 集体教育活动的目标。

人本主义这种完整的人是情感和认知、行为相统一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突出地表现为具有对自己的整体理解和自己对世界及他人关系的理解,完整地体现了自我意识,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所作所为有一定的方向性。同时,这种目标又有较强的开放性,并不刻意追求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要求学生有整齐划一的表现,而是让学生自由充分的发展。

首先,集体教育的目标设计应考虑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落实,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上,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到多个课程领域,多个课程领域应相互整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特别应该注重幼儿的态度,情感方面的发展。

其次,集体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遵循幼儿的个性差异,使大部分幼儿均能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2. 集体教育的内容。

罗杰斯提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是课程内容不仅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又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集体教育活动如何体现适切性原则呢?

首先,集体教育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让集体教育活动生活化,只有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出自于幼儿生活的主题和内容,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

其次,集体教育活动的内容除了应该给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幼儿操作材料应该多样化,增加趣味性和幼儿选择的机会的同时,能够满足大部分幼儿均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宜自己发展的事情去做,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3. 集体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

对于课程实施,人本主义理论主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具体是由教师提供材料、创造情境,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

首先,集体教育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发现和创造,要为幼儿提供学习和思考的支架,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和结果,及时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情绪情感反应,表达和创造的机会的获得等。始终把幼儿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为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的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阳光和空气”的人。

其次,集体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教师和幼儿之间以及同伴之间彼此积极交流,表现出尊重和关爱,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是一种彼此平等和谐的关系,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愉悦的,教师应该敏锐的关注幼儿的情绪,回应幼儿的需求和问题。

再次,集体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的组织形式(如:集体的、小组的、个体的活动之间灵活变化),多层次的操作材料,有效的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学习。

4. 集体教育活动的资源利用。

罗杰斯认为,课程资源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他特别提到教师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给儿童以帮助。从这一角度出发,幼儿园应广泛利用周边资源,为集体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准备;必要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以及家长方面的资源,发挥不同资源的价值作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如通过利用多种资源在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中提供数量充足且丰富的材料和资源,让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满足几乎每个幼儿的需求,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材料。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58-213.

[2]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16, 260-290.

[3]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

[4]李勇.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及其超越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 2007, (02) .

[5]迪丽娜尔·色地瓦尔地.浅析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观[J].科技信息, 2008, (30) .

[6]王新民, 刘小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 (01) .

[7]刘要悟, 康艳明.试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本主义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11) .

[8]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06) .

[9]郑三元.人本主义课程论与学前课程决策[J].学前教育研究, 1999, (05) .

[10]张玲, 靳艳敏.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构建知情统一教学模式[J].民办教育研究, 2009, (07) .

上一篇:关于毕业生转正定级与干部身份的说明下一篇:项目管理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