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

2024-04-22

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 篇1

仅仅能读会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精于理解视觉图像。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如何辨别陈词滥调,如何分辨社会旧俗,如何从广告语中甄别出事实,如何解读别人的说笑,以及如何从报道中找出重要的新闻——这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原会长欧内斯特.博伊尔的在一次演讲中讲话,是对现阶段每个人都要面临现实情况。

现如今,学生已不仅仅是从老师的所教的课本和书本中学习知识,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求我们每个人的信息素养和娴熟程度都需要提高和增强。无论上班、上学还是在家或在团体中,对我们以下能力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及时并善于访问信息;批判性而又睿智地评估信息;准确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因而,我们要教会学生知道访问什么时候的信息(及时访问信息)知道哪些资源上访问信息(善于访问信息);对于海量的信息,我们要教会学生从中批判性地选择信息并且睿智地评估信息,从中学习正确的信息,过滤不文明和不科学的信息。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准确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解决手边的难题或疑问,通过广泛的渠道管理信息流。

媒体素养技能的培养应让学生做到:分析媒体——既懂得媒体资讯形成的方式和原因,也了解媒体资讯的目的,立善于分析不同的人对同一资讯的不同解释,资讯中怎样包容或排斥某种价值观或思想观点,以及媒体如何影响人的信念和行为,对围绕媒体的访问和使用产生的道德或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创建媒体产品——了解和利用最恰当的媒体创建工具、特色产品和最新发明,在各种多文化环境中了解和有效地利用最有效的媒体表达方式和解释方法。

信息与交流技术素养培养应让学生做到高效地运用技术手段,将技术作为一种研究、组织、评估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合理地运用数字技术、网络工具和社交网访问、管理、集成、评估和创建信息,以便在知识经济中有所作为,对围绕信息技术的访问和使用产生的道德或法律问题有一个基本认识。

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 篇2

“项目”自16世纪就已经是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首先出现在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的建筑院校中(1590—1765),自1880到1915年,项目教学法已被纳入美国的公立学校,作为技能培训运动的一部分。[1]在20世纪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屈伯克将项目教学法扩展到了教育哲学领域。[2]上世纪80年代以来,PBL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BL是学生采取组织、合作的方式通过探究过程研究和解决特定的问题或挑战,最终生产出一系列成果的一种教学方法。Thomas(2000)认为,课堂项目必须具备五项标准:(1)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学习者通过项目学习学科的核心概念;(2)着重多种学科交叉的问题,项目中的驱动性问题充满智力挑战;(3)主体活动涉及调研、知识建构和分解等,必须让学习者改造、建构知识以形成新的理解、技能等;(4)有利于学习者自我指导、自主管理;(5)聚焦于真实的问题,侧重于真实生活中的挑战,且最后得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

现今信息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面对问题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比单纯获取知识更重要。PBL允许学生较少地依赖教师的指导而解决问题,学生变成了积极的问题解决者、决策者、价值的创造者而不是消极的听众。教师的角色从“舞台上的圣人”变为“在边上指导”,承担了元认知教练的角色,而非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PBL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获取知识模式的变革,彻底改变了“教师说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

21世纪的社会、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和21世纪职场中需要的具有生产性的技能存在差距,因此,美国基础教育界开展了“21世纪技能”计划,并列出了进入职场应具有的一些重要的技能如下: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性能力;协作、团队精神和领导力;跨文化的理解力;信息沟通能力;熟练运用通信技术的能力;职业规划和自学能力。[3]

美国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 Century Skills)”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框架》指出,21世纪技能主要包括如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学习和创新能力,它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能够开展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批判性地评论教师或同伴的观点,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创造出新的知识。

第二类是信息化技能,它包括:信息素养、传媒素养和ICT(信息、通信和科技)素养,即学习者能够有效运用通讯、网络工具等数字技术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作信息,以便在知识经济中更好地工作。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纳入课堂教学中来,以此来补充传统教学中的资源不足,最终使学生运用数字工具来增强他们的交流、协作和创造能力等。

第三类是职业和生活技能,它包括: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导向、社会和跨文化互动的技能(能够尊重文化差异,开放性地回应各种观点,和他人进行有效地互动、工作,充分利用多元文化创造新的观点,提升工作的创新性)、产出能力和问责能力(能够高效管理项目,有效协作,完成预期成果,对结果负责)、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能够使用人际和问题解决技巧带领他人完成目标,对他人、社会利益负责)。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为课堂外的世界做准备,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等等,最终促使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获得成功。

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才具有新的更高程度的综合性的技能。为了成为生产性的贡献者,学习者需要能快速学习特定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还要掌握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创新、职业和生活能力等技能。这些转变与挑战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肩负重任的学校教育必须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变,通过改变传统的教与学,采用PBL引导学习者创新性地习得学科内容和终身技能。

三、基于项目的学习与21世纪技能的培养

目前的教学仍较为注重知识的存储,侧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学科知识绝不意味着只存储知识,学习者应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构建自我知识体系,同时要重视实际运用,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学习、家庭、工作中来,即培养21世纪技能。研究表明,项目学习能成功地建立深度理解和高水平的动机与参与,发展时代最为需要的21世纪技能,学生不仅被教授“学习什么”,还学到了“如何学习”,他们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4]那么,PBL是如何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21世纪技能的呢?

PBL反映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它采用的是发现式的学习方法。首先,项目选定,PBL的项目来源于现实生活,每个学习者都提出各种想法,再对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共同探索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确定研究项目。他们会使用如查阅文献、头脑风暴、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创新性思考,这个过程即充分调动学习者兴趣、触发学习者成就动机、发挥学习者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在PBL的过程中,周密和细致的规划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制订计划这一阶段,学习者们分析探究性问题,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研究计划。他们需要从全局的视角进行系统性地思维,对初步计划开展有效的分析、综合及评估,以便更好地做出决定,实践他们创造性的理念。例如,他们希望通过目标设置、日程安排等来实现对PBL进程的自我监控,从而学会如何管理时间、高效地使用工作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推动者的角色,定期指导学习者,确保学习者充分开发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深入发挥主动性,实现自我指导。而这些21世纪的必备技能无疑是学习者在未来获得成功的关键。

PBL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让学习者从实践中求学问,强调“经验”、“学生”和“活动”三个中心。学习者在根据计划进行探究活动时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他们会集体讨论看法。此时,每一学习者在作为其他组员的听众时训练了积极聆听的技巧,学会有效解读他人观点,也为个体自身运用多种沟通技巧阐明自我观点,实现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这些沟通技巧又能提高团体协作能力,促进小组成员进行良性互动,灵活地实现目标。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尊重每个个体的努力,学会和不同背景的成员一起工作,开放式地回应不同的观点。这些多元观点的融合更能产生新的观点,从而提高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练习了21世纪高度重视的沟通和协作技能。

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学习者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工具、信息资源有效地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作信息。例如,学习者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高效地浏览互联网,如何区分可靠和不可靠的信息来源。学习者还可以使用大量的应用程序,如Web2.0,使用维基百科和博客与其他学习者共享知识或者进行疑难解答,协作解决问题。不可否认,学习者从中学到了21世纪所需的信息化技能。

学习者努力适应各种角色、职责和环境,他们既能独立工作又能适时融入团体工作,学会了在不确定的调研环境中高效工作。面对教师对他们的质疑时,他们积极应对,沉着冷静,通过进一步协商、探索寻求到更可行的解决方案。此过程促使学生为进入课堂外的世界做准备,他们学会了主动、灵活地适应环境,勇于承担责任等职业和生活技能。

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习者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学习者可以使用各种传媒技术如PPT、播客、视频、网页等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他们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应用程序等,进一步开发了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性能力,有利于做出创新性的贡献。学习者通过高效管理时间,积极参与合作创新而获得了一种产出性的体验。学习者的这种高效性、创新性的工作能力、迁移能力是21世纪必备的职业技能。

在整个PBL过程中,学习者以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探索、理解、协商、制作产品等进行有意义学习,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者通过丰富的社会互动,全面提升21世纪技能。当然,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于PBL的整个过程,每个过程都会运用到多种技能,不能将它们截然分开,只能说由于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某一技能或某些技能的训练在某一阶段都显得更为突出一些。在PBL中,学习者持续使用和练习这些技能,这将有利于他们最终达到完全掌握和精通的程度,这些21世纪技能对学习者未来的成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PBL为21世纪技能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学习者在项目中能够自由表达,展示才能,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创新且富于生产性,极大地提高了在21世纪的就业竞争力。当然,这一训练21世纪技能的特殊过程对于学习者和教师都极具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使不同成绩水平、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通过协作共同锻炼21世纪的技能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期待研究者们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Knoll,Michael.The Project Method:Its Vocational E-ducation Origi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1997(34):59-80.

[2]吴莉霞.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基于项目学习(PBL)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Moylan,W.Learning by Project:Developing Essential21st Century Skills Using Student Team Project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earning,2008(15):287-292.

美国科学院定义“21世纪技能” 篇3

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科学院下属的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当前21世纪要求学生无论是进入职场或是社会生活,都必须具备在认知、个人技能和人际关系上的综合或平衡能力,但目前的教育政策并未明确定义这些必备能力。

因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召集旗下行为学、社会科学与测验、科学教育等各领域专家,来共同研究定义出“21世纪技能”和“深入学习”的真正含义。

报告作者之一是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学习科学研究所主任詹姆斯·佩力格。他认为,当前有7%~11%的美国人拥有高薪工作,他们都是以完整学历教育为基础,可见在校教育对学生一生影响非常大,我们应当通过研究、明确定义出其中有益的影响元素。

美国科学院委员会在报告中认为,“21世纪技能”所需能力组群,可先简单区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认知技能:如批判思考、分析推理等的学习及学科思考的能力。

二,人际关系技能: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三,个人内在技能:即自我表达,包含自我觉察的反省能力、及诚实正直等品德能力,这与能否拥有好的职业收入、健康生活形态等息息相关。

斯坦福大学的知名教育学教授林达·汉蒙得予以肯定,“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定义对目前教育政策讨论制定具有急迫的重要性。但她也认为,政府应投资进一步研究,拟订出如何教导、学习、评量这些技能的政策及如何落实,否则将为空谈。

她肯定报告中建议“应更多注意及研究学生‘人际关系技能’及‘个人内在技能’”。因为这些技能,正是决定学生将来能否完成高等教育学业的关键,而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团队合作和自我反省、机智等能力,应当与进入大学前的GPA学科考试成绩一样重要。“现把这些能力重新放到台面上,尤其在当今只关心测验成绩好坏的狭窄教育政策下,更突显它的重要性,应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科学院报告中“21世纪技能”实现,许多教育界专家还认为,另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最难实施和评测的是:如何教会学生“将学到知识转换和应用到另一个新情境的能力”,即知识技能的“转换能力”。

“转换”是一种近乎神奇的学习能力。或许学校与教师能够教会学生各学科知识,天文地理无不通晓,但知识如何转换成技能,技能间又如何转换,目前的教育无法强求实现。现实生活中,即使专家在陌生领域中也常会有转换能力缺乏的困扰。

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 篇4

今年有幸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专题课程《21世纪课堂评价》的学习,感到很荣幸。虽然学习的过程很紧张、很辛苦,但是,对我自己的教学生涯是受益匪浅的。在多次的网络学习中,这次是学得最难、也是学得最认真的,而导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我终生受用。从这次的学习中,让我深切感到科学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全新的机遇,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育,主要以学生的分数、教师的成绩去评价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而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袁贵仁部长的教育梦提到“让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这告诉我们,教育并不单单是追求分数,而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21世纪课堂评价》,给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生机,使评价变得更广泛、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更多选择。

《21世纪课堂评价》与传统的课堂有什么变化呢?我觉得,首先是学习的环境有所不同。21世纪的课堂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让科技服务于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现代化教育。新的现代化教育不单单是多媒体、PPT,而更多的是利用当前的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各种媒体,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教学。其次,我觉得21世纪的课堂,学习形态也有所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而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本位转变。学 1

习的地方不再是单纯为教室,而在课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因此,评价21世纪的课堂的标准,也不仅仅是看学生学有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学习参与度、学生如何学习、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21世纪的学习技能。因此,21世纪的课堂评价,是以评促学、以评导学为目的。评价的内容不单单是看学生学习有多少知识,而还可以是学生合作技能、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学习,了解了《21世纪课堂评价》的重要标准是分析学生的需求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展示学习成果、理解掌握情况。也懂得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讨论、思维导图、日记)、观察学生、班级讨论会、同伴互评自我评价、学习档案等形式开展评价。也学会了通过制定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本次培训的内容很多、很广,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很多的知识还需进一步的学习、研究、领会,还有很多的体会未能一一论述。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把所学到的《21世纪课堂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决不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我将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制定更多的评价量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成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1世纪学习的革命 篇5

邱志明

初看文摘的题目,当今教育失败之处:学生在教,老师在学;考试“作弊”其实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当今教育体制:害怕犯错,导致错上加错;教不出来的“领袖”人物。不禁哑然失笑:这都是些什么观点啊?莫非是那些运用引人注意的题目来吸引读者,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现在书店里很多书都是这样的:空有包装精美的外表和吸引人的题目,实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细细读完这些文摘,感觉如书名,内心里升腾起一种震撼,一种醍醐灌顶般的痛快淋漓。这里面的很多观念,对于一直以来存在于我们头脑当中的看法是一个很大的颠覆。联系自己不甚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为数甚多的教育教学中得困惑,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就像是一道光,给我那如迷雾一般的困惑世界投来了些许光亮。

看看给我印象最深的几点:

1、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供其选择或者实践。学生没有必要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内容。在“求学”的最初阶段,他们就应该知道,他们的责任主要是学会如何学习——他们可以寻求帮助,但并不能把学习强加在他们身上。

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经响了很多年,但是,我们的课堂是否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的学生还在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去学校,每天都被要求抱臂坐正认真听讲学习一些老师要求他们学习的内容,而他们说服自己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的理由只有一个在他们心里朦朦胧胧的理由: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为什么要有知识有文化?也许他们不清楚,可是,这是家长、老师不断重复的话语。几千年前,韩愈就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灌输知识。让我们谨记这些几千年来教育同行们一直的呼唤,科教兴国,作为一线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要从切切实实的行动开始。

2、无论教得多么“出色”,无论学习机会多么“难得”,没有学习动力者学不到任何东西。致力于发展孩子兴趣的教育体制,其关键作用是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使每个孩子所拥有的各式各样的内在动力发展成为积极的爱好。这种作用在于,不是以成年人自己希望孩子所具有的动力来替代孩子身上本来带有的那些内在动力。看着这些话,我仿佛找到了知己。这些年来,我一直苦于怎样将课上得更生动、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的更高、让他们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学习而苦苦思索和努力,但是发现,一

时兴趣的激发不难,但是持久的保持却是一件难事。读到这段文字,我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已经无路可走,但是我还在继续寻找出路。学生学习动力的开发应该致力于周围环境的改变,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促使其发生改变。回到现实中来,每个孩子的家庭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要求他们每个家庭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为孩子营造成长的环境,如何致力于班级环境的改变呢?虽然有5+2=0的魔咒在,但是尽力吧!

3、当今教育体制:害怕犯错,导致错上加错但是,错误分两类——做而出错和避而不做。做而出错就是做了不应做之事,避而不做乃是没有做应做之事。二者相比,避而不做通常代价更为昂贵,因为补救一个错过的机会要比改正已做过的事情难得多。简直是警世恒言!这个道理不管放在哪个领域都适用,而不仅仅是教育体制方面。

对我的启示:有时候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一则他们还是孩子,谁小的时候没有犯过错误?要给他们时间,等他们慢慢长大。注意,是慢慢长大。早熟的果子不好吃,拔苗助长的结果是禾苗都死了。孩子有孩子成长的规律,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将来都不会太差。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放缓自己的期待,不要太操之过急,恨不得一口让他们吃个大胖子。二则,犯错误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发现自己不足的方式。吃一堑长一智。不经过摔打和磨练,是易碎的瓷器。还有很多地方让我反思良久,收获很多。暂且不一一赘述。总之,这是一本好书,可以给我们的头脑带来一场思想风暴,如风卷残云般洗涤我们头脑中一些陈旧的思想,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一些新的借鉴和参考。希望自己能继续揣摩,并运用与工作中,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出更好的学生继续努力。

21世纪教育培训体会 篇6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培训中每一个问题的确立,每一个步骤的操作都需要自己反复去思考、去修改、去论证。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没有一个明显而“正确”的答案。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创新。整个培训过程是从低级技能训练向高级智慧训练的过渡;是从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到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具体操作;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思想转变过程;是从单纯利用计算机学习到多学科整合的多元化智力发展过程。一路走来,从开始的迷茫到最后的豁然开朗,自己确实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21世纪教育帮助教师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应用到课堂上,使课堂里的教和学的活动更加有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质量。它提倡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觉的通过各种途径去研究,探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完成任务。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任务观念,培养学生的二十一世纪技能。这些技能涵盖了现代人所需的极大部分生存技能。其中,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学会发展是现代人的必然选择,“终生学习”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观。“21世纪教育”项目正是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难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通过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的问题走出教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了学生发展。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位教师,还进行了多种角色的变换:自己选择不同的学科单元计划,教师还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收集自己的单元材料,此时我们又成为了资料的占有者;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我们进行交流、切磋和帮助,讨论中知道了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将要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此时我们又成为了交流者。

培训过程中经常进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受训的教师不在仅仅是“老师”这一个角色,而是“老师”、“学生”的双重身份;不仅是“教学”的“评价者”,还是“学习”的“评价者”。此次培训让我转变角色,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施教者变为指导者、服务者、激励者;由个体学习变为群体学习,促进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创造性学习。我切实感受到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的灌输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运用深度学习提高21世纪能力 篇7

“深度学习”是个人将在一个情境中学习的内容迁移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深度学习通常是个人在与他人分享学习和互动中发生的,其形成的知识是可迁移的,包括学科内容的知识和为何、何时、怎样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我们将这样的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体称为“21世纪能力”,这些能力是根据学科领域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提出的,而不是孤立的、肤浅的事实或程序。支持迁移的正是人们将交织在一起的知识和技能组织起来的方式而不是孤立的事实和程序。其他类型的学习可能让人回忆起事实、概念或程序,而深度学习则让人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解决新问题中去。

英语和数学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和由美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研究委员会研发的科学框架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几十年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这些标准和框架都希望促进深度学习以及形成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数学标准和科学框架都包括了“实践”维度,要求学生积极地运用和应用(即迁移)知识,而英语标准要求学生综合应用证据来形成观点并有效地交流,说明这些学科的教学目标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对基础学术内容的关注。这三个学科领域都有力地支持批判性思维,非常规的问题解决,以及对基于证据的论证的构建和评估,但是对于其他能力的要求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内省和人际交往能力,例如,虽然三个学科领域的教学标准都包括认知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论述和论证,但是对证据及论证规则的界定却是不同的。这种不平衡可能会导致各学科的学习环境对21世纪能力的支持不同。在各学科内形成全面的21世纪能力需要系统性的指导和持久的实践,我们需要投入额外的教学时间和资源来超越当前普遍的教学现状,以达成这些复杂的学科学习目标。

这些标准和框架显示了每个学科对形成可迁移(即在课堂以外的情境被应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愿景。但是,知识和技能迁移的目标只是针对某个学科的,例如,科学框架的教学目标是使高中毕业生能够参与有关科学问题的公共讨论,以及批判性地接收科学信息。如何帮助学习者把在一个学科领域获得的能力转移到该学科领域以外仍然缺少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我们建议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调查以培养某个学科内的迁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跨学科的迁移能力。

支持深层学习的教学方法包括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其中不仅能获取学科知识,还能形成良好的内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美国南部一个州的94个四年级班级中试行一套结合科学和语文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把合作性的动手科学探究活动和阅读文本、写段落和报告以及小组讨论结合起来。教师被随机分配到实施综合课程或(使用学校的常规材料)单独教授科学和语文的班级。实验结果显示,实施综合课程的班级在科学理解、科学词汇和科学写作的评估中获得了显著更高的成绩增长。

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 篇8

21世纪,“知识核心素养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同时,时代的高速发展,知识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广而宽,因此我们的教师不再是“知识霸权”者,教师以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出现。我任教低年级,男学生对于恐龙这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深入,每一种恐龙的食宿、运动、分支都深入了解,而我只知道恐龙这一个大物种。不过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可是作为教师,是对祖国花朵的当下和未来负责,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要面向未来的,而未来需要何种人才,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学习的。

我们留给后代怎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怎样的后代;我们留给世界怎样的后代,取决于我们给后代怎样的教育;我们给后代怎样的教育,取决于我们拥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非常关注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培育。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无法离开教师的核心素养而独立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与根本应该是教师的核心素养,离开了教师素养何谈学生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

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 篇9

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好新闻?我相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算笨吧,新闻的好坏还是分得清的。美味的菜你做不出来,难道还尝不出来吗?可是,有人要说了,我们到这里主要不是来欣赏、品评好新闻,而是想做出好新闻的。能不能告诉我,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

对不起,我没学过新闻,不知道新闻系的教科书是怎么定义好新闻的。我丝毫没有想贬低新闻科班出身的同事的意思,但我深知,仅仅用新闻系的教科书来套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新闻的。我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任何资格来制定好新闻的标准,而且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新闻是好还是不好,将是可怕的,灾难性的。

但好新闻总是有共通性的。我只想从几个大的新闻种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感觉。当然,我们必须把以下话题局限于财经新闻的范畴。

政策性新闻。听起来政策性新闻最没新意,你又不能瞎阐释,主要是靠人脉关系和敬业精神,谁先发出来谁最牛。纸媒体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新华社通稿一到它就发出来了。都市报还可以把政策一二三列出来,分析分析,再加一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周刊类的财经媒体怎么办?如果能抢到第一落点,发原创新闻,当然最好,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只能抢第二落点。

政策性新闻写什么?政策本身你只需提一句就行了,详细内容都市报早就报过了,我们可能主要还是要写新闻后面的东西。

第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肯定要写,但不单是流水账似的回顾,而是要捕捉到政策出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明白,哦,原来这个政策现在出来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要写。这是对政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是政策性新闻的主体部分。

第三,市场有关主体对政策的反响和评论。采访哪些人?能采访到制定政策的关键部门或关键人,最好不过。不行,就采访政策影响到的市场主体。但并不是说背景就是第一段,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就是第二段,不,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应该放到最前面,因为这才是读者最关心的;其次是分析评价,然后才是背景,或者两者揉在一起写。政策性新闻要写出差异化、要创新,才会更受关注。好的政策性新闻,是能从政策中揭示出趋势性的东西来。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前一段央行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即房贷加息。重点在写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的、即时的影响,对当前房价的影响;然后是各方的反应和评论,对未来房贷政策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及它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是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如果写得好,能采访到关键人物,对政策背景的新闻元素的突出,甚至可以单独成篇。譬如,大家都在说央行房贷加息是中央宏观调控打压房价的需要,而不太注意央行自身和商业银行本身的需求,如果我们采访到央行的人(甚至只是听到了央行的人的讲话、演讲),突出了央行对住房个人抵押贷款风险的强调,我们就会明白,作为央行,它出台这种政策,客观上会起到打压房价的作用,但可能更多是的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因为自1998年以来,房贷增幅几乎是每年翻一番,而国际经验表明,个人房贷的风险是自第8年开始逐渐释放。央行不能不考虑它的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这是一种写作思路的选择。

第二个例子,国办转发七部委通知。5月11日当天晚上新华社发通稿,次日各大网站和都市报都发稿了。我们怎么写?还是写它对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由于这类稿子肯定要上头版,有一个卖点问题,所以肯定要加上社会新闻的元素,譬如对“房价”的特别强调。七部委通知发出后,对当前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考虑到政策的滞后因素,未来3个月会有何影响?最重要的是分析房价走势,会不会出现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各方的观点和评论等。政策背景可以写在前面,也可以写在后面,拿到了内幕材料就可以放到前面来突出,否则就还是写政策的逻辑链条来:为什么“国八条”出来后,还有七部委意见?原来,这个意见是在细化国八条,更具体,这样看,对房价的调控是在加强。其间,也可以把主管部门的微妙态度写进去,既要调控房价,又不希望房价大起大落(主要是不希望大幅下挫),所以建设部一再强调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它健康发展。你想想看,把支柱产业完全打下去,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好?

地产的政策性新闻,主要是采访制定政策的有关官员,知名地产商,学者或经济学家。

政策性新闻讲得多了些。下面讲讲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首先要盯住全国性的大公司和区域性的重要公司。所以要大家分口,分公司,长期跟踪,大公司一有风吹草动,不管是人事变动,股权变动,投资趋势,很快就能报出来。这是“快”。仅仅是报道公司动态新闻是远远不够的,好的公司新闻一定要能归纳出规律性的、现象性的东西来。譬如说,泰达集团最近和美国一个养老基金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钱不是很多,但孟群说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跟这种基金合作的。我们观察之后发现,同期还有好几笔国外基金已经进入北京和上海地产市场。这说明,国外基金正试探性地进入中国地产市场。泰达也需要钱,但可能它更需要与国外基金建立一种国际化通道;国外基金最看重的是安全系数和退出机制,至少说明泰达这个企业或者说它那个项目是被基金严格审察过的,前景有理论上的保障。

公司新闻主要抓住这几个因素:公司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新闻要素就相对完整了。如果能抓到公司的主要人物出场来说,就更妙。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写,只要透过公司新闻写出其后面隐藏的企业的商业逻辑,就可能是好文章。

公司新闻虽然是单个企业的新闻,但它不应是孤立的。要善于对动态的公司新闻进行总结分析,找到它与整个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有关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公司新闻不一定都是大公司的新闻,但应该是大的公司新闻,你跟踪的公司可能不一定是最大的,但如果你的视野放大了,将公司与整个市场整个行业的脉动连接起来了,就有可能发现被别人忽视的新闻价值。

人物新闻。有人说,天天是潘石屹、任志强、王石,烦都烦死了。所以,在人物版,最开始,我们暂时不以这些熟悉的面孔为主角。最好能找出一些新鲜的地产人物,有实力,但出镜很少。当然,能找到富豪榜的地产人物最好,如果找不到,只要他是有趣的、好玩的、个性化的,有些传奇性最好,便可以写。人物新闻不要都写成发财致富的财富故事,要把人物还原在一定语境下,写出他最具个性的东西来;也不能写成是这个人物作为创始者的企业发展史。企业只是人物的陪衬,可以通过企业发展过程的几个关键性节点,来写出人物的主要性格。要通过一些细节,给我们“人物在场”的鲜活感觉;通过一些小故事,照出人物的灵魂来。人物新闻最讲究语言了,干净、漂亮,有灵气。

事件新闻。听起来这种新闻最好写,只要有新闻事件发生,记录下来就是新闻。但事件新闻要写得“出彩”也不容易。我个人的感觉是,事件新闻就是要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故事要有自身的逻辑,结构要有关联性,或者是气贯长虹,奔涌而下,或者是婉转曲折,千回百转,或者是暗藏机巧,骤然爆发。当然,语言的流畅是基本要求。因为只有3000来字,不是长篇故事,所以,枝蔓不能过多,摆开架势,前因后果,云里雾里充分展开,把读者绕进去了出不来了,也就失败了。最好是故事讲完了,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意犹未尽怎么办?可以加一个记者手记、记者观察之类,把观点记录在故事的一边;或者搞一个链接,弄到评论版去痛快评论一把。

把事件新闻当故事来写,我这里还复印了一篇文章,请大家参照读一读。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一个地产财经媒体,其背景性的、甚至本质的元素是财经的东西,只不过找了一个地产的支点来呈现。所以,不管是写政策性新闻、公司新闻,还是人物新闻、事件新闻,都要让我们有一种财经的感觉、财经的视野。财经的视野就是用财经的眼光去看待地产里面的新闻。而财经的感觉,说起来很玄吧?对,就是感觉,不是标准,不是说你写了上市公司,写了基金,写了房地产金融,就有财经的感觉。有财经感觉的人,即使是写普通的一个拿地新闻稿,都有资本的刀光剑影闪现。如果没有财经的感觉,请大家多花点时间,多读读几大财经报纸,几本财经杂志,有外语基础的还可以看国外的几本主要财经报纸和杂志。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太笨,爱学习,很快就可以培养起财经感觉的。

附:我们该如何写故事?

文/王玉德

为什么我们的文章越来越难看了?为什么我们的文字越来越粗糙了?为什么我们的报道越来越不知所云了?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越来越不会讲故事,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讲好一个故事,甚至是,我们的一些记者和编辑根本就没有能力以简练、生动、流畅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

我们目前的新闻题材大多数都是事件性题材。而这意味着,既然是事件,它自然就是一个故事;既然是一个事件和故事,它自然就有其逻辑;既然有其逻辑,我们自然就能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将其讲述清楚。总之,事件新闻是故事,故事是有逻辑的,逻辑是可以表达清楚的。

而所有故事的逻辑无非是这样的:故事发生了,现在是怎样的状况?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故事,产生这样的状况?这件事会怎样发展、有何影响,问题会如何解决?

从事件性新闻的大结构来讲,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链条:怎么了(What)?为什么(Why)?会怎样(How)?而仅仅从一般的文章构架来看,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按照这样的大结构,在处理具体新闻题材时,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搭建成文章的结构:第一小节用倒述的手法将故事的现状描述清楚,写明白其中的矛盾冲突;第二小节回头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矛盾产生的原因;第三小节讲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就写其发展方向或矛盾的现状。

当然,考虑我们的报道多数为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而经济新闻的要素又较为复杂,在具体题材的处理上,我们可以将上述“三大段”增加为四个、五个小节乃至更多的部分,或者提出问题的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分析问题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解决问题部分多写一个小节;对于追踪报道、即日新闻等消息性、动态性的题材,我们也可以将上述“三大段”简略为两个小节或者一个小节,只交代事情的进展即可;而对于分析性的报道,则只用一两个小节分析其原因即可。

同样按照“三段论”的事件基本规律和讲述逻辑,我们的新闻报道自然不应该把与故事主线无关的内容放入正文——有重要的事件背景、公司资料可以链接为“相关背景”、“相关资料”、“相关报道”;有相关的事件而又不适宜归入故事主线,可以写成“记者手记”乃至另写一篇报道;记者、编辑或业界对事件看法,自然也不适宜在正文中大段地发表,可以单写做“记者述评”、“编者按”乃至“观点”。

掌握了这样的故事了基本逻辑和文章的基本结构方法,我们也就可以很清晰地找到我们的报道不好看原因:为什么我们的材料东一句西一句让记者摸不着头脑?那是因为没有写明白这些材料跟所讲的故事的关系,或者是材料用错了地方;为什么行文中会突然出现四五段完全静态的公司或人物背景资料?那是因为这些材料不应该用在“讲故事”这个动态的主线之中,至少那些材料可以简写;为什么新闻写了一个小节还不能让记者明白要讲的是什么问题?那是因为记者没有意识到,第一个小节就要开门见山地讲清楚故事、揭示出矛盾冲突。

以上所讲,相信是大家都明白的逻辑。对于事件性新闻的逻辑或者说写文章的结构问题,当然也不仅仅有上述一种表达方法。而要使新闻报道流畅、简练、生动而又逻辑清晰,同时要依靠记者和编辑的专业性、洞察力乃至文字功底。

个人见解,供各位同仁分享和批评。

下面以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彻底调查”《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来说明上述问题。

个案分析 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2003年9月1日 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 彻底调查)本文共3500字,分为3个小节、34个自然段。

从大的结构看,本文3个小节的标题分别是:《拆迁冲突》,《大榭“自由岛”》,《谁在违约?》单从小标题来看,按照一般的故事逻辑,第1小节提出了问题,但是第2小节的标题就显得不是在分析问题,而更像是在介绍“大榭岛”的背景(《大榭“自由岛”》这样的表述显得是个名词解释,没有动词的小题显得不像是在推进故事,应该避免),第3小节才像是在分析问题。而问题究竟会怎样解决?文章的笔墨不多。

这样的大结构,显然不符合完整的故事逻辑:首先读者读到冲突,正想了解冲突的原因,但是在第2小节一开始,记者却跟记者讲了大榭岛的规模、由来、开发方式等等背景资料(占了6个自然段),在逻辑链接和记者的阅读期待上自然造成了断节;在第三部分,记者想知道问题将怎样解决时,记者却又具体分析起了“究竟谁在违约”,对解决方案所提甚少,记者想知纠纷原因却位置颠倒,对矛盾的解决也没有清晰印象,这要样的故事自然讲得不成功。

实际上,细读全文,可以看出,记者对于矛盾的来由和解决方向的调查应该是充分的,占有的资料也足以支撑上述完整的“三段论”的故事结构,但是因为讲故事的大结构、大逻辑不合理,导致整个故事讲述不清晰、不吸引人。

大结构可以这样调整:第一部分讲故事,保留《拆迁冲突》小标题,但是要讲得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直接叫《谁在违约?》,大榭岛的由来部分简写、交代清楚即可(或者,如感觉交代不清楚,直接附一段“大榭岛简介”在正文之后),重点放在冲析违约问题上,这样矛盾的来由也就分析清楚了;第3小节要写解决方案,小标题譬如说《纠纷悬念》,将提起行政复议的内容、双方争执的现在意见、起诉的扬言等等作为重点,附带一些律师、业界的看法即可。这样一来,全文的逻辑就顺畅了,内容也清晰、完整了。

下面再从细节来逐段分析。

因为没有导语,记者读到第1小节第8自然段时,依然不明白大标题所谓的“圈地纠纷”所指为何。没有导语也可以,但是在第一小节的开头几个自然段,一定要以简练的文字把故事的大概和矛盾揭示出来。讲故事开头不能留下悬念,自然不能吸引记者看下去;从新闻的角度讲,矛盾冲突没有开门见山,自然湮没了新闻意义。

其实,本文完全可以加一个导语,以概括整个事件的矛盾冲突性和新闻意义。毕竟,跟报道内容没有关系的记者乍看大标题,是无法明白“杭钢”和“大榭岛”的重要性的。

导语可以这样写—— 占地5460亩、中国迄今为止唯一接“自由岛”模式开发的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正处在一场**之中。

8月初,***公司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原因是:5月27日,大榭岛的主管单位——大榭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发出一纸通知,要求区内的100多家企业全部拆迁,否则将被“视为违章建筑”;而就在两天后的5月29日,***开发区与浙江省的大型国有企业杭州钢铁签约,这片土地将被用于建设一座年产600万吨的钢铁厂。

“我们与***签有50年用地协议,凭什么要将我们的土地转卖给杭钢集团?”*月*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准备起诉****,还将状告*****!”

接下来,第1小节《拆迁冲突》,故事就非常容易引人入胜地讲下去了。基本结构可以这样组织——

引导起***拆迁企业不满的通知的内容是这样的:**** 而令这些拆迁企业感到不理解的是,就在通知下发后的两天,开发区就与杭钢集团签定了协议,****(协议内容)。

更让拆迁企业不满的是,整个转租土地的过程从审批到立项,到通知拆迁,他们并不知晓。之间仅有的过程是,6月11日,浙江省政府开会****,中信大榭召开协调会*****。

而在此前,拆迁企业与中集大榭曾经签定过50年的合同。****中信大榭的身份,**岛的开发、投资机制,双方的合同内容****。

于是,这个远离大陆的海岛沸腾了。

拆迁企业的举动****。****说:“言辞****。” ****说:“****。”

依次类推,接下来的第2、第3小节的架构,也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动态的、讲故事式的语气来叙述,而所有的背景资料(譬如大榭岛的由来、开发方式、中信与开发企业的协议内容等等),都可以穿插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交代,而完全没有必要在第2小节一开始就用6个自然段来进行沉闷的背景陈述,何况,这些资料都是可以简写的。

21世纪21克初三作文 篇10

你怀揣着我的梦想,容不得任何人的践踏。——梵高

它,被称为梦想;它,拥有着灵魂的重量。

21世纪的我们太忙碌,忙到昏天黑地,不知路在何方。21克的它,竟成了无法承担的负荷,成了一种奢侈品,近在咫尺,却求之不得。这不禁引人深思,梦想,是否仍具有其原有的价值?

心有猛虎

年少时,忙碌而远大的雄心是对这个世界的担当,我们向往着星辰大海,而梦想,则是这场征途的引航标,失去了远方,又何谈前进的方向。

乳虎啸谷,心雄万夫,睥睨天下,是年少的我们应有的张扬。

然而,当我们真正迈开脚步,才发觉步履艰辛,路途远长。不久,或许是因生活所累,亦或是不甘屡遭坎坷,其中的我们,会选择放弃跋涉,离开当时许诺的初心;再后来,风越来越大,夜越来越长,我们的…脚印会愈来愈少,直至形单影只。那些止步于此的故事,或显得轻快洒脱,或掺杂遗憾不舍,只是注定,他们在满足于现状的同时,也在渐渐地忘掉自己曾经的梦想。而那选择继续的背影,或最终成功攀顶,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或冻死在雪山脚下,无人问津。毫无疑问,梦想是一种信念,它能燃起心中炽热的火,使人英勇无畏。选择梦想,意味着选择了青春、选择了未来、选择了心中的自己。

细嗅蔷薇

人人的内心深处都穴居着猛虎,虎穴之外,蔷薇丛生。

当我们凭借一腔热血越走越远,见识了生活的各种绚烂,慢慢理解并包容生命不同的见闻,竟怀念起临行前窗台的蔷薇,我们的`初心所在。生命就是这样,岁月的流逝,把我们的猛虎志向消磨成蔷薇情怀,这份淡泊,并非未谙世事的单纯、轻快,而是栉风沐雨后的超拔洒脱。我们繁华阅尽,最后重归简约,还原成一种朴素的、高雅的纯粹。

像极了风雅的花,盛开一世,最终零落成泥,归于尘土。

可见,梦想并不一定要实现,而是追求的方向,逆风飞翔的勇气罢了。却应了那句歌词“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地生活。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不仅为了邂逅更好的自己,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它能在我们疲惫不堪时,赠予我们仰望星空的念想,给我们足够的信心,捍卫星球上那朵唯一的玫瑰花。

学习《21世纪技能》心得体会 篇11

l、大型化:由于城市工业化造成的人口积聚和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不断向高空生长的同时,也在向地下扩展,例如北京的京广中心地下3层、地上52层,上海的金茂大厦地下3层、地上88层,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大。

2、复合化:由于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建筑空间已不再单独表现为住宅或办公室,更多地将住宅、商场、办公楼、停车场结合为一体,建筑具有了复合功能。

3、智能化:由美国工业的电气化引发的智能技术,被美国纽约城市广场建筑应用后,目前已扩延到了整个建筑领域。通过计算机和其他高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控制,帮助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证建筑的可靠运行,提高建筑价值。

4、同质化:建筑材料的选用、功能的设计、室内外的环境,从厅堂灯光布置到居室房间分隔,千篇 一律。建设变成公式,整个城市规整而又单调,小区内的建筑越来越雷同,小区之间也越来越相像,个性被共性所湮灭。

5、抽象化:受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影响,建筑的内涵变得更加费解,建筑的外观已不能完全展现其具有的功能。为区分建筑的空间场所,表达建筑的用途和功能,只能借助于一些符号对建筑进行空间定位,来恢复建筑的环境秩序,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对获取信息、增加自身能力的渴求,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价值观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构筑了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l、知识性:信息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和流动性特点,使得人们不出门而晓天下,因此要求建筑必须具有更多的知识内涵。建筑所含的信息量、所拥有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建筑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价格走向。

2、情感性:由于生产的高效、生活的集中和竞争的压力,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从物质享受变为对精神愉悦的追求,美学、生态学、心理学、住宅社会学、人体工效学、行为学等多种学科将在建筑中得到体现,建筑文化与情感相互融合。

3、技术性:高新技术作为建筑的内在品质,在建筑的各个领域大显其能,它的实质是通过数据的传播、转换和控制来实施完成建筑物的各项预定功能。技术密集型大楼成为21世纪建筑的象征,更多的工业文明将在建筑中得到体现。

4、多元性:人类与自然、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国际趋势与本国国情相互融合互补,各种理论争鸣,建筑创作将更具理性,不再盲从于某一学派,各种风格的建筑随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而广泛存在,个性建筑将得到突出和体现。

5、生态性:环境保护是21世纪永恒的主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节约能源的重视,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各类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建筑将更加受到大众青睐。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1世纪,人口与生产高度集中的状况仍将延续,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业在21世纪仍保持兴旺态势。但由于跨国公司竞争的压力和建筑业的风险性,在21世纪,中国建筑业要根据时代的脉搏,运用现代技术、人类思想最新成果的空间组合,不断地充实建筑创作,实现建筑的高效能、高可靠性、高便捷性、高适应性、高舒适性和高服务性发展,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工业效率的完美结合,解决人居问题。

跨越21世纪 篇12

我躺在床上,过了好一会才睡着。第二天一大早,我把昨天那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别瞎说,去给我倒杯茶。”话音刚落,杯子自动飞了起来,热水也好象被无形的人控制着,把一杯热水递到妈妈面前,妈妈都不敢接过去。

我们全家搞了半天,才知道他叫“尤其”。

“你家在哪?”爸爸问。

“在福州。”尤其说。

“你爸妈都在那吗?”

“是的。”

“你家电话多少?”

“1234567。”

爸爸拿起电话筒打了过去。电话中传来的却是:“没有这个电话号码。”“没关系。”爸爸安慰着小尤其,“我有个朋友在福州,记得你家地址吗?”

“记得,福建省福州科幻大街1号。”

热心的爸爸又打电话到福州的朋友家。“福州好西哪个没有这条大街呀?”爸爸的朋友说。

我和爸爸叹了一口气。突然,电话铃声响了。“谁呀?”我接起电话。“你好,姑姑”。电话里传出一个大人的声音。“你打错电话了吧!”我正打算放下电话。“没有错,姑姑,我是你的侄儿。我这里是25XX年的福州,让爷爷接电话可以吗?”我把电话递给爸爸。“爷爷,对不起,打扰了。最近我研制出一种机器,叫航时机。我曾经成功地把一只猴子从这儿送到你们那儿。正当我和同事庆祝时,尤其跑到机器室,开启航时机,由于能量太大,尤其从这个世界消失了,飞到你们家。我正在想办法把尤其送回来。这些期间,麻烦你照顾一下尤其!”

“当然可以。”爸爸别提有多高兴了。

早晨,爸爸妈妈出去了,我也去读书了。家里就只剩下了小尤其一个人了,自然,家里乱了套:肉会飞,吸尘器动了……

21世纪励志名言 篇13

2. 容,万事之首,有容乃大。

3. 靠下赌注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十赌九输。

4. 人的一生,不是留下任何把柄,否则迟早变成致命伤。

5. 要请别人帮忙,就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6. 人性:一、贪小便宜;二、怕损失;三、爱面子。

7. 为人不可贪,为人不可奸。经商重信誉,无德不成商。

8. 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

9. 道理是直的,但是路经常是弯的。

10. 当事情太顺利的时候,需要更加格外小心。

11. 做人要先学会听话,然后在学会讲话。

12. 一件东西有没有功效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如何使用。

13. 任何一段经历对于每个人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14. 看一个孩子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他的才干。

15. 做生意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而至。

16. 学历史应该反复地把它做各种不同的模拟,你才会知道那条路是合适的。

17. 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

18. 圆通就是随机应变,圆滑就是投机取巧。

19. 人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就是落魄的时候。

上一篇:整式的加减评课稿下一篇: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