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研认识

2024-04-15

中国考研认识(精选8篇)

中国考研认识 篇1

杨哲本科毕业于北京另一“985”高校历史系,当年高考他因10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上大学后,杨哲就梦想着考北大研究生。2011年,他跨专业报考了北大金融硕士,但以惨败结束。去年和今年,考试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离目标还是有一定差距。

“我一直对金融非常感兴趣,也旁听了一些课程。我知道作为文科生考北大的金融硕士有不小的难度,可这是我真正愿意做的事情。”见到杨哲时,他还借住在大学同学的研究生宿舍里,好像还没有从考研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情绪不高,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杨哲说,出成绩之后,他最怕接到亲人朋友的电话,每一次问询和安慰在他看来都是一种煎熬。“虽然考过三四次研究生的人很多,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谈起来还是挺难受的。”

在杨哲的大学同学看来,毕业后的这两年,他整天埋头于书堆里,看起来仍然像个没毕业的大学生。

在学校复习也并非风平浪静。杨哲说,光是为了占座位复习就需要大费周折。“大三大四时,有的教室因为课少而成为考研学生的专属自习室,大家都把书放在抽屉里占座,占上座就意味着一个学期不用为找教室而奔波了。”

杨哲回忆,每到期末考试时抽屉里的书都要被清走,大家就要重新占座。所以,当那间教室的学生还在期末考试时,准备考研的学生已经在教学楼外面排队等候了。考试一结束,学生们就一窝蜂涌向教室,用书或其他衣物占住座位,有的学生为了争座位还会大打出手。“后来,教务处不允许占座了,很多教室在没课时也会锁上门。在校的考研学生只好都去新建的图书馆复习了,而我们这些已经毕业的考生因为没有证件只得另寻去处。”

根据近期媒体的报道,这样的占座场景在高校中随处可见。事实上,在学生眼中,高校占座已升级成考研的另“一场战斗”。据报道,一高校在网上有偿销售考研自习室的座位,每个座位收5元至25元不等,且需一次性交纳10个月的费用。媒体介入报道后,该自习室已暂停开放,已缴纳的“占座费”也退还给了学生。而另有媒体报道,同样是为了考研复习占座,某高校学生甚至买来了铁链和锁,把占好的座位锁起来,而学生留下来“乱动此座死全家”之类的占座标语比比皆是,最终该校发生了因占座发生口角导致群殴的事件。再例如,湘潭大学上演了疯狂的“考研占座”大战,连楼内的玻璃门都被挤破。网友戏称,“他们这是用生命在占座”。

如果说,占座支出的只是体力,那么考研的另一大支出,则是不菲的费用。

毕业之后,杨哲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地下室,月租800元。每天6点半他就从阴暗的地下室里出来,到学校上自习,直到晚上11点再回去睡觉,因为劳累,回去后几乎一沾枕头就能睡着。去年考研失利后,杨哲觉得租房子成本太高了,于是就想办法蹭住在读研的同学宿舍里,一年时间里被东赶西推,打过好几次“游击”。尽管吃住都在学校,省下来不少钱,能让他对父母的愧疚减轻一些,但杨哲说,他这三年报班的费用仍然花费了大约两万多元。

“考研的同学大都会报辅导班。” 首都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卢亚楠说,这笔费用是省不下来的,她就报了政治、英语以及专业课的辅导班,花了大概七千元。她今年报考的是本校文学院的研究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她每天七点半起床,匆匆洗漱、吃过早饭之后,她就到学校图书馆去排队占座复习,直到闭馆。

“我的考研生活基本就是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只要考上,这些付出就值得。”卢亚楠今年成功考上了研究生,她说,为了考研,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她连教育资格证都没去考,已经破釜沉舟了。一旦考研失败,她也不知接下来该怎么样。也许她会成为另一个杨哲。

而杨哲,则仍然在坚持着他的“北大梦”,“除了继续,我觉得也没什么退路了。”

“好在我考的是公费研究生,否则我可能会后悔读研吧。”张铮说,他现在就期盼能顺利毕业,拿到研究生学历,争取找个满意的工作。

读研 不为科研为“镀金”

北大梦显然不是杨哲一个人的梦想。

根据麦可思的一项调查,被调查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29%)。清华大学去年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起薪比普通大学毕业生高28%。由此或许不难理解很多学生的“研究生情结”、“名校情结”。

张铮是北京科技大学工科专业的研一学生,去年考完研还没有出成绩的时候他就去了不少招聘会,想看看就业形势。当他在招聘会转了一圈之后,却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读研。“不少好些的单位招人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而且工作之后研究生学历对于职位晋升也很重要。”

所幸张铮如愿考取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但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张铮对读研却反而感到有些迷茫了。

他实话实说:我不是非常喜欢这个专业,以后也不想从事相关工作,只是因为考本专业研究生难度低才报考了这个专业。研一上学期,张铮逃了不少课,不少同学也和他一样。但后来,为了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效果,老师规定学生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都必须进行面部扫描,这使他们很难再逃课。

“但这样我就更痛苦了。”张铮无奈地说,他已经决定读完硕士之后找个营销、策划方面的工作,所以需要在读研期间多进行相关的实习,详细了解工作内容,也为就业增加筹码。但学院里严格的考勤使得他大部分时间都得呆在实验室。“而且我的导师平时特别忙,一个学期都见不着他几次,我很难和他说明情况。现在只能先好好做科研,走一步看一步了。”张铮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

彭伟博也有类似的苦恼。作为中文系研二学生,他当年因为对文学的喜爱考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但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研究,毕业论文的高要求以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任务让他非常头疼,导师对他的表现也有些不满,他愁得经常失眠。

北京一位IT公司招聘经理徐凌波坦言,现在一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他们应有的能力和水平,不少人只是为了学历而读研,这样的人在就业市场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现在研究生学历早已经贬值了。

就业 “要怪就怪就业形势太差”

张铮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今年全国180万左右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刷新了纪录,同时,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却为人忧虑,有关“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的言论也不绝于耳。虽然言论有待争议,但研究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未签约大学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认为目前求职压力大的比例(70%)最高。

北京某知名高校教育专业研二学生周弘目前正在为找工作而发愁。2011年,她满心欢喜地从外地一所三本院校考到北京,读了自费的教育硕士,两年学费两万元。由于学校不提供住宿,她和两个同学在学校周边租房住,每个月还有1400元的房租费。加上各种日常花销,两年研究生读下来大约要七万多元。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快毕业了却找不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也不是什么工作也找不到,高不成低不就吧。”她说,多数工作薪酬每月只有三千多元,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而一些好的工作竞争又非常激烈,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有的用人单位看到我本科是三本院校的,直接就无视我了。”周弘说,她考研就是为了给自己镀金,能为就业服务,改变自己本科学校较差的劣势,到头来就业情况依然糟糕。

一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向记者透露,本科院校较差的研究生就业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

但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005年,吴少凯从山西一所普通高校毕业后来到北京打拼。由于毕业院校不够好,也没有什么背景,他在企业里不被重视,一气之下辞职准备考研,并且一考三年。

“那三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吴少凯回忆,2005年辞职以后他就在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租了一间破旧的地下室开始复习,打算考人大经济学的研究生。可能由于基础不太好,他考了两次都失败了。“冬天的时候,当我回到那间阴冷的地下室,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感到灰心丧气,觉得我的一生就这么完了。但第二天一睁眼,就又满腔热情地去复习了。到第三年,我终于如愿考上了人大研究生,当时觉得自己朝着目标走近了一大步。”从人大毕业之后,吴少凯应聘进入了一家国有银行总部,年薪三十多万元,他认为考研改变了他一生。

中国考研认识 篇2

因此,人一为时风禁锢,则极易深陷旁门,偏离正道,妄自称大,菲薄传统,漠视法度,滑向任性涂鸦的小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言凡事如不筑根基,并无上升空间,则无捷径可走。基于“六法”的严密性与专业性,中国古代(尤其是晋唐宋元)的画家,无不以敬业的精神搜妙创真,甚至于九朽一罢的惨淡经营,此皆出于对自然万物的深情与对艺术法度的虔诚。因此,在风格林立、泥沙俱下的当代中国画坛,重倡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回溯与观照不无巨大意义。追摹经典,并不是要重复经典本身,而是通过经典的镜子来观察自身的误区与缺失,从而重新回到轨道上来寻求时代局限的突破。因此我认为,与古为徒并不是仰古人鼻息,而是要“取法乎上”。这也就是讲,起点越高,越能超越今人。诚然,在当代也不无这样的优秀画者。以青年画家沈宁来说,我不否认他是一位极具思想洞察力的画家(这在其写作中也可体现),并热衷于将绘画作为思想的载体来达他对生活世界的观感,然我想指出的是:沈宁绘画作品的成立,并非赖以其所传达的观念深度,归根结底还是基于其出色的型感塑造、笔墨功力与独具情趣的画面情调。如果脱离了这些技术层面的支撑,单凭那些不难理解的隐喻也未必比他的文字更显高深,更耐人寻味。故而在我看来,即便是将沈宁的人物画中那些观念性因素去掉,也丝毫不会影响其画面的艺术含量,甚至于画面意味更纯净,也更契合画家本人的气质。

这便是我想说的,绘画不是文史哲,完全可以不要去表达什么高深的观念,它终究是一门很单纯的造型艺术,是用有意味的形式来怡情悦性的。绘画既可以表现真实自然,也可以表达虚幻的梦境,但这些都是要基于造型规律与法度的。以中国画的经典规则“六法”为例,没有一条是讲思想的,作为中国画永恒不变的审美法则“气韵生动”,也是其余五法相互作用的结果。你去黄宾虹、齐白石、林风眠的作品中寻找什么观念,皆是徒然。这并非说绘画不可以表达什么思想,有思想总比没思想好。在特定的时代,如“文革”,恨不得每个画家每幅画作都要表达政治意识,然而为思想而思想,反而常常将艺术遮蔽,使作品变得浅薄甚至虚妄。真正有思想深度的画作终究是好,如南宋画家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它隐含着对生命悲剧的强烈意识,在沈宁所画的一幅群猫图中,我也能够感受到类似的一种艺术震撼力,若换成一个技术不过关的人表达同样的画面,就不会产生同样的艺术表现力。观念终究是观念,终不是绘画表达的主流,对绘画艺术优劣的判断,最终还是依赖于艺术形式本身的成熟程度。由此我想指出的是,当代艺术的某些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画,也更非中国画的大道。当下的中国画界,有很多画家不以绘画本源为要务,却为西画当代艺术潮流所左右,盲目跟风,以荒诞为深奥,难逃井蛙之见的笑柄。

是谁说过这么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艺术家从事的事业,如同盲人摸象,摸到什么是什么。这句话既可以解释画家对艺术的认知,各得其感,各自诠释,也可以解释艺术是什么。很多人一辈子瞎摸也没走出迷津、悟出道道。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在艺术创作中,绝大多数的画者难脱时流所淹,只有那些极少数深谙历史发展理路并超越时风的人,才会理性地回归到经典中寻找启示,甚至是乞灵于他山之石来与经典对话,并成为经典的延续者与创造者。

没有比盲者更不幸的人了,也没有比艺术家更具悲剧意识的职业了,画了一辈子的画未知方向所在,如同盲人一辈子不见天日,不知光明为何物也。盲人的梦,一定是走出黑暗,看到真实的自然。可怜的是,今天的很多中国画家,现实中明眸善睐,在艺术探索上却背离了中国画的心灵原乡——对自然的追慕。前些年,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守住中国画笔墨的底线。然在我看来,这底线,不可一味理解为笔墨,因为笔墨只是相对于文人写意画风一脉的;这底线,也未必一定是滕固所言的“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这是因为,除了以线造型,中国画里还有没骨、泼墨、米氏云山等技法。由此我想,这底线,固然包含着对线条、笔墨等技术与法度理解,但若深究之,则须回溯到中国造型艺术的心象家园中去讨论。那也就是,中国画最擅长运用悟性化的线条与笔墨去提炼万物的形象,并将之统一在一个具有音乐节奏感的画面中,以此来作为对万物神采的摄取与深情写照。在世界艺术之林中,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绘画像中国画这样对自然予以如此细腻的情愫,无论是山水、人物抑或花鸟,中国画家对于物象的把握,皆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念贯穿胸臆,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谓“澄怀味象”,皆如此也。由此反观当今画坛,一些中国画家舍自然而求观念,远离个人的生活世界,以树立所谓的观念性以遮蔽永恒不变的自然之象,实为误入歧途矣!昔王观堂云:“一艺之微,风俗之盛衰见焉。今之攻艺术者,其心偷,其力弱,其气虚憍而不定,其为人也多,而其自为也少。厌常而好奇,师心而不说学。是故于绘画未窥王恽之藩,而辄效清湘、八大放逸之笔;于书则耻言赵、董,乃舍欧、虞、褚、薛而学北朝碑工鄙别之体。”厌常而好奇,师心而不说学,难免误入野狐禅也!

撇开当代艺术中的某些异端不谈,人类视觉经验中的所有绘画创作,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复古艺术,其所复者,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传统延续,更是人类怀乡情怀的寄托与慰藉。“复古”一词,在今人听起来已然成为保守的代名词,但是在历史上,保守与激进实则无所谓分别,皆是借古开今的一种途径,殊途而同归。这是因为,当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发生困境时,都需要创作者挣脱时弊,而回归到古代经典中去吸收养分,寻找发展新机。如赵孟頫学晋唐;唐寅、仇英学习南宋;董其昌更是究本穷源,以董源为活水,清理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主脉;即便是清初的四王、吴、恽,也更是在太仓一带掀起一场摹写宋元粉本的集体运动;今人江宏伟以宋画为源头,略参西画之光彩,将宋画之审美格调又重新拉回到现代生活中,打破了明清以来工笔花鸟画创作单一的审美模式。

不认识梁庄,就不认识中国乡村 篇3

这是一段没有温度的文字,是一个少年杀人犯的供词:今年春上的一天晚上,我在学校上罢晚自习回家睡觉……不知道睡到啥时间,我起来跑到刘老婆儿睡那个屋里,从东边把门摘开进到屋里,摸到一把锄头,昕到老婆儿的呼吸声,我就用锄头砸了好几下,怕老婆不死,就跑到外边鸡笼边拿一块石头进屋照老婆儿头那个位置砸有四、五下……我把裤子脱到腿窝处,爬到老婆儿身上……“

文字中的“我”,生活在河南穰县一个名叫梁庄的小村庄。在杀害强奸82岁老太“刘老婆儿”之前,“我”是很少被村里人想起的那个寡言的王家少年。四五岁的时候,“我”父母到新疆打工赚钱,“我”和哥哥跟着奶奶生活。1995年,奶奶去世,“我”被托付到婶婶家。哥哥初中辍学后一直在外面,据说加入了黑社会,中间几次回村都是因为逃避抓捕。

“我”不喜欢和同村的那些同龄孩子一起逃学、上网、打游戏,读高三的“我”,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尖子生。但就在“我”挥动锄头的瞬间,“我”的大学梦也被砍碎。2009年4月,“我”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判决结果出来,“我”的村民们以他们原始古朴的道德感一致觉得,坏成这样的人,就是要枪毙的。但有一个“外来”的人,却觉得“我”很可惜。

这个人名叫梁鸿,对梁庄而言,她并不是绝对的“外来者”,梁庄是她的故乡,她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女时代。21岁时梁鸿离开梁庄求学,多年后,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的她在北京高校担任大学教师。虽然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梁鸿都对自己知识分子的生活产生怀疑,每天教书,高谈阔论,她觉得她和最广阔的现实、和大地没有任何关系。

于是,2008年和2009年,梁鸿利用寒、暑假回到故乡梁庄住了将近五个月。她想写故乡,写故乡的亲人。她也想搞清,像梁庄这样的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村为何会成了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担?回家的那些日子,梁鸿每天都和村里的老人、中年人、少年一起吃饭说话聊天,以亲人的情感走进他们、倾听他们。

如今,最终成稿的调查实录《中国在梁庄》,从乡村每个小人物的生命本体入手,讲述他们的悲思欢想。而由“个人史”连缀出的梁庄的过去与现在、它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又都深深印刻着这个时代的痕迹。从书中的梁庄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到今日乡土中国的残酷与温暖。

留守的孩子与老人

那个强奸82岁老太的王家少年的故事,正是梁鸿在家乡做调查时听来的。或许,是对王家少年怀有某种同情,梁鸿通过关系在狱中见到了他,她本想问,“你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但当铁栅门打开,一个单薄瘦弱的少年带着手铐走出时,她失语了。他看她一眼,很快低下头去。那是怎样的眼神,害羞?寂寞?绝望?梁鸿说不清。她只觉得她准备的问题不问也已知道答案。或许,正是父母离家、爱的缺失,让王家少年这样的留守孩子在一个个寂寞的夜晚心里郁结下了难以排解的阴暗。

王家少年那份冰冷的供词至今仍保存在梁鸿的电脑里。每次读时,梁鸿都觉得,挥动锄头杀人这样一个残忍的动作,和那个内向寂寞的孩子,是一种巨大的反差,而这反差背后隐藏了什么?——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被压抑的性冲动?…一个极端的案例,最大程度呈现了北方乡村留守少年的寂寞。梁鸿有时甚至设想,倘若王家少年没有在冲动之下犯罪,他之后的人生是否就一片光明?在一种矛盾、撕裂、没有“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农村留守孩子,是否仍旧会“爱”?谁能保证他们心灵的健康?

在家乡走访时,让梁鸿觉得伤感的是:夫妻分离,父母与孩子分离,是一个家庭在乡村最正常的生存状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梁庄人大规模背井离乡,绝大多数青壮年都涌去城里打工,挣到钱再回来村里盖上新房。在农村,盖房子是显示自身财富、确定自我价值的象征。于是村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但门前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都生着锈。

家长出门打工本是为让孩子有更好的条件读书,但却不可避免地造成“留守儿童”。这是一个严重的矛盾状态。如今,“留守儿童”这个词在梁庄已非常流行,以至于一个普通老人都会在言谈话语间频繁使用。这也意味着,在乡村人们心中已对“留守”这种状态有了某种默认。

梁鸿和自己的堂婶芝婶一次闲谈时,老人说起自己“留守”在家的5岁小孙子有天说要“跳坑”。坑是北方村庄常见的水塘。“孩子想他的父母,但他不想奶奶再为‘要不要把他送到父母身边’而犯愁,所以他说,‘奶你再说这事,我就跳坑’。之后,孩子再也不提父母,爸爸来电话,喊死,都不到跟前来。”梁鸿对《小康》记者说,当她听到一个五岁的孩子,竞以自杀的方式来拒绝心灵的疤痕被揭开时,内心的震撼之大。“这里面蕴藏着多少痛苦?但孩子在承受。这种承受对一个5岁的孩子而言,是多么残忍,它是不该由一个儿童来承担的,但我们的社会,让他承担了。更为残忍的是,一个老人也不得不接受这种状态。”梁鸿说。

芝婶和梁鸿聊天时,总是重复一句话,“那有啥门儿,大家都是这样子。”“她们绝不是对生活麻木。”梁鸿说,当她看到芝婶注视孙子时那种疼惜、怜爱的眼神时,她知道,芝婶不是没有意识,她只是把疼痛、伤害感深深埋藏起来。这很像作家余华在《活着》中描述的中国农民,在生活中“苦熬”,但却有坚韧的情感——始终如一、生命的坚韧。

在梁庄有太多像芝婶一样强撑着为子女服务的“留守老人”,撑到哪一天是哪一天。是儿女不孝,让父母无法颐养天年?“在乡村是没有哪一个老人会优哉地喝着小酒,打着太极拳,眼看着在外打工的儿女有难处不去管的。在这里,探讨作为个人的生活、个人的自由,是可笑而不切实际的。”梁鸿说。

乡村老人视付出为平常,他们没有所谓的“悲剧感”。悲剧,更多是居高临下的“访问者”强加于他们的感受。当然,他们有悲伤,只是这悲伤掩藏在平常生活表面之下,与他们的快乐、幸福交织在一起,交织成乡村生命内在的坚韧和温暖。

同样将目光聚焦于乡村的作者蔚然,在写作考察日记《粮民》时也接触了许许多多的留守老人。让他印象极深的,是过年时在陕北窑洞遇到的一个老妈妈。老人对蔚然说,自己“缺钱的娃娃都给困在外面回不来了,这个大年间,有个你来,我好欢喜,你就算是我的娃娃回来看我!,”晚上睡觉时,老人时不时帮蔚然盖好被子。第二天他走时,老人倚在门框,不停向他挥手,她没有流泪,只是说:“娃娃路上慢走,天气不好。

你有空再来,我还给你做好吃的……”说这话时,老人看着蔚然,或许也是在看着自己那些漂泊在外的孩子。

理想是这世上最坏的东西

在家乡调查,梁鸿不仅听到乡亲们的故事,也让她对自己的亲人有了更多了解。她发现,平时习焉不察的父母兄弟,其内心隐藏着太多“陌生故事”。

梁鸿的哥哥毅志如今在家乡镇上开诊所。当年,这个浪漫的文学青年,也曾和他的无数乡亲一样,到北京打工寻梦。他包过沙发做过椅子,也贩过票。被便衣逮到后,毅志被送到收容站,收容站告诉他,有钱可以赎人,没钱就到砖瓦厂干活。在某个深夜逃出砖瓦厂的毅志,多年后第一次向妹妹袒露过往,“我们其实是被收容站卖到砖厂的,一人一百块。后来那个砖瓦厂出事了,把人打死在里面。想想真是后怕,倘若那个夜晚被抓回去……”哥哥说得波澜不惊,身旁梁鸿的大姐却泣不成声:“我从不知道我的兄弟还有这样的过去。”

哥哥现在会笑着感慨,再也不会回北京过那种蚂蚁般的生活。像毅志这样,所谓的第一代打工者已逐渐明白一个事实:城市,不过是自己讨生活的地方。他们逐渐认同了自己的命运,不再抱怨。并且,他们也竭力抑制他们的下一代——第二代打工者,不要对城市做过多非分之想,因为他们有过痛苦的经验。但第二代打工者,他们的命运与处境其实更为尴尬。和父辈相比,这些新生代乡村青年在家乡呆的时间很短,对乡村的感情非常淡薄。他们对城市充满渴望,但城市却无法真正接纳他们。他们无处扎根。

现在,梁鸿每次想到哥哥逃亡的那个深夜,同样也会“怕”,“若是被抓,可能就是一个失踪人口。农村有很多失踪人口,出门打工再没回来。他们是活着,还是早已葬身于城市的哪一个角落,无人知。”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导演李军虎拍摄的纪录片《父亲》中的一幕:外出打工供儿子读书的父亲,在他随身带着的密密麻麻写满十元、二十元借款记录、以及对儿子殷切期望的本子上,还写着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父亲对着镜头说:“万一我发生不幸,这个城市谁知道我是谁?”

听说梁鸿回家乡做调查,在襄樊生活的好朋友菊秀也赶了回来。菊秀是个骨子里特别浪漫的人,从小喜欢文学,一心想考学,考了三年却一直没考上。但她不想和父母兄弟一样摆摊做生意,于是她学裁缝,想着将来做设计师,在她看,那是高雅的职业。菊秀开裁缝店那几年,梁鸿去找过她。她给梁鸿做了一条白裙子,收腰摆裙。她让梁鸿穿着它在街上走,她说:“多漂亮!来,转一圈!”两人开心得不得了。当年菊秀还认识了一个和她同样怀有梦想的乡村女孩,女孩独住江边,在大坝上盖了一个小房子。她卖鱼、晒鱼干,看似繁琐,但女孩却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高兴。那时,菊秀和女孩每天早上都要到坝上高歌一曲——歌唱她们的理想。

“或许世上最坏的东西就是理想吧。”多年后菊秀对梁鸿说。当年菊秀的裁缝店做得并不好,干了两年就关门了。坝上的女孩也因为经常被流氓骚扰,落寞离开。菊秀之后卖过橘子。2000年时,她和哥哥一块到河北做砖厂,帮着找工人。被公安局抓过,和其他中介争客源打得头破血流过。还有一次,菊秀看报道,说民工在砖厂干活不给钱,还有被逼死的,她忽然觉得,那些人都是被自己送去的,是她把他们送到了火坑。从此后,她走路连头都不敢抬。

曾经热爱文学、满脑子浪漫的菊秀,如今在襄樊开麻将馆,天天陪客人打,一天不打就有点手痒了。她和梁鸿说,现在总梦到上学那会儿。“如果我考上学……”菊秀常念起这句,但她马上会接着说“世上最坏的东西就是理想”。生活没有给菊秀这样的人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她的理想,她的浪漫都变成了缺点,成了阻碍她更好生活的绊脚石。于是,她聪明了,“务实”了。但这种“务实”对她又是另一种残酷——她变成了自己瞧不上的“庸俗”的人。这,就是现实残忍的所在。

蓬勃的“废墟乡村”

在梁鸿回到家乡后,还有一件事,让她难过不已——曾经读书的梁庄小学已经荒废,几年前,它还被人作为“闲置创收地”转租给了当地养猪场,有好事者甚至将校门口的标语“梁庄小学教书育人”改成“梁庄猪场教书育人”。

“让一所学校消失很容易,也很正常,因为有许多实际的理由,人口减少、费用增多、家长嫌差,等等,但是,如果从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它又不仅是一所小学去留的问题。”在梁鸿看来,随着梁庄小学的破败,一种精神与文化的涣散也慢慢弥漫在人们心中。

梁鸿在走访中发现,“读书无用论”在梁庄越来越被认同。虽然成年人对“知识”有种绝对的看重与渴望,但在经济观念的冲击下,在家长缺失的情况下,乡村孩子根本不愿上学,只想早早出去打工。而家长们在看到一些家庭倾全家之力供孩子读书,但孩子大学毕业后仍旧无法在城市落脚后,家长们在焦虑痛心之余,对厌学的孩子也就有了放任的态度。在梁鸿看来,这种精神文化的颓废与衰退,才让人痛感村庄的真正腐朽与行将消散。虽然表面上,这里有宽广的公路、气派的新房。

青年批评家李云雷在读过粱鸿的“梁庄故事”后,评价说:“它向我们呈现出农村所面临的不只是政治、经济危机,而是心灵危机、伦理危机与价值危机,相对于政治经济危机,这是影响更加深远的危机。”

“这种危机是一点点具体的病症累积出来的,比如对老人孩子情感的忽略,比如对生命的不尊重。”梁鸿在家乡走访时,听大姐单位的人讲了这样一个“扒坟烧尸”故事:1994年、1995年刚刚实行火葬政策不久,扒坟烧坟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一次,一个女性尸体被扒出来,被烧上汽油,结果,油太少,人烧了一半,不着了,就又点一次。那天,那个坟园里有七八个刚埋的人,都是在那个下午烧的。狼烟四起,众人围看。

“我们可以宣传火葬、控制土葬,但万人围观的‘扒坟烧尸’致使我们的情感被破坏、道德感被破坏、信仰被破坏。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病态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身处其间的每个人都变成病人,见怪不怪。”梁鸿说。

在梁鸿看来,这种心灵与精神的危机,绝不仅仅是村庄才有的问题。“村庄是中国社会最基层的结构,如同母亲子宫,子宫不健康,孩子谈何健康?民族谈何健康?”梁鸿觉得,梁庄只是一个剖面,它体现出的是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对人心的忽略。经济可以计量,人心若是涣散了,却很难为人所知。只有当它累积出一个个巨大的实际问题,才会成为光鲜表面最碍眼的“污点”。就如今天,如城市赝品般的千疮百孔的乡村,已然成了众人口中的病灶,被冠以“解决”这个的统一帽子。

考研政治备考:马哲解析之认识论 篇4

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论基本原理分为三节。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主要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揭示了认识的结构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及其内涵,阐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其次,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三,揭示了认识的本质。阐述了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的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路线,说明是否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是区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机械直观认识论的关键。最后,从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揭示出实践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主要对人们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特征进行阐释。内容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价值和价值的特性以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重点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重点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以及这一本质规定在实践中运用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学习目的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教育辅导名师陈先奎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对以下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1.在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中,关键是要弄清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即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观点。为此:

(1)要把握认识的基本结构,把握主体、客体和中介等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其次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要着重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四个方面: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要重点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理解也存在严重的分歧。要注意了解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局限。要特别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观点: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要注意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并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把握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的过程和条件。

2.在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中,首先,要着重了解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联系与区别及其辩证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其次,要深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检验真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需要着重把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注意理解价值的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3.在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中,要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和根本要求。首先,要了解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其次,要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

三、学习难点

1.认识的本质。关键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及相对性的关系。

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四、学习方法

1.牢记概念。像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价值、价值观等一定要记住。

2.抓住核心原理。本章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四大关系和四大结论。四大关系: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三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四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四大结论:一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认识的本质,三是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四是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些务必要掌握。

3.善于运用和分析现实问题。

五、命题趋势分析

本章历年出题的特点就是出题知识点集中而且反复,今年恐怕也不例外,像认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和理论创新等依然会有题目出现。当然也不排除出偏题目的可能性,而且是大题。像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很可能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出一道大题目。另外,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关系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创新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出题点。

考研复试需要避免的八个认识误区 篇5

离考研复试已经为期不远了,有为数不小的一批学子即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一次刻骨铭心的抉择;在这次命运的颠簸交错后,许多人将在新的方向和旅程中开始自己的生命之旅。所以这是一个紧要的关键时刻,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即将踏入考研复试战场的学子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及时弄清这些情况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非常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到的信息将这些误解归纳成八个认识误区,希望能对大家清醒头脑有所帮助:

第一个误区:误以为高分就会公费录取。这无疑是片面的,别说是还有复试,就是高考也还有个录取的步骤要进行。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记住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我见过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有三个初试400多分但最后只能接受自费录取的情况,别大意哦!

第二个误区: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同样的道理,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要盲目高兴;相反,要更多地做好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我见过一个报考中山大学初试第二但最后被打入被淘汰的二名学生之中的同学。

第三个误区:误以为名校就不接受调剂。有的,名校也有调剂的情况的`,视专业而言的,也视当年报考情况和上线情况而言的。如果你考了高分,而所报学校又竞争太激烈,面临不妙的情况,记得赶快收集此类信息。我的一个同学考复旦大学分数很高但是落榜了,但他很灵活,最后调剂到了暨南大学。

第四个误区:误以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这个问题我早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过了,公正问题不是你一个区区学生能独力扭转的;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人不会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记住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巩固和加强自己。

第五个误区: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恰恰相反,导师绝大部分都是见识广泛、通情达理、笑容可掬的非凡之士,他们普遍理解寒窗苦读的不易。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前者你不会摸不到头脑,后者适当关注点就可以了;事先要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六个误区:误以为复试时就选定导师。只有博士考试招生才是报考之际就基本选定了导师,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选派不是复试的时候决定的;某些不知情的报考者甚至以为自己一开始准备考试就可以预定某某老师,真正选导师是在新学期开始后进行的。可以和导师取得些联系,但不要一厢情愿地捆绑。

第七个误区:误以为招生目录上的名额是真的。不要太相信那个数字了,在扩招后那个数字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打听你报考的学校前几届的招生情况,最后招生的数目通常要大于该数字,搞不好还是翻了一番的数字。所以不要轻易打退堂鼓,要认真衡量和计算一下。

第八个误区: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并非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外语听力口语考试形式,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模式的。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有些学校的口语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中国考研认识 篇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盛世清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中国科学院考研论坛

我想从作为一个合格的考研人应该具备七个基本素质谈我的考研感受,这七个基本素质是一位考研过来人的总结,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1、充沛的体力

考研除了要动脑筋以外,还是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会经常的重复相同的练习,孜孜不倦。特别是到了最后两个月更是体力劳动多一些,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模拟训练和背政治概念,更是拚体力的时候。忙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最后精神中太不佳甚至病倒了,一年的劳动就会付之东流,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一定要坚持锻炼,增加自己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为考研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盛世清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中国科学院考研论坛

2足够的金钱

考研班费用自不必说了。就说考研参考书吧,动不动就是50元RMB,打折后好要30元左右,而且品种繁多。个个都会吹嘘自己的命中真题率在80%以上,搞得学生难以割舍。其实可以反过来想那么厚的书,你可能用一年的时间读那么多吗?而且谁敢保证他命中的题和考研试题一模一样,只是形似。有的甚至是神似,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识点是一样的。每本考研书都是按最新的考纲编的,能不涉及其中80%以上的知识点吗?如果按这样分析,考纲可以命中考题的100%。所以要准备足够的金钱,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或者听一一下过来人的经验,少花冤枉钱。

3、坚强的意志 考过研的人都知道在备考的阶段是很容易分心,毕竟是最后一年了,学校的事情本来就多,你要考研还要考虑工作的事情。学校老师还会给毕业班组织或大或小的会议,很容易占去一些时间。还有许多突发事件,会使你的心情非常的浮躁或者异常的激动难于静下心来复习。

4、永恒的决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盛世清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中国科学院考研论坛

5、从你下定决心要考研的那一刻起,你就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可能看到哪个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却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于是心里就想,换了是我肯定能找一个比他更好的。

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可以保送本校研究生,另一方面自己又非常的想换一个新的环境。这些同学很容易站在两种选择的中间走来走去捉摸不定。

在这里要奉劝大家,无论你属于那种情形,千万不要胡思乱想,既然决定了要考,那就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5、科学的休息

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许多考研的学生,特别是保考的目标和自己的基础很大差距时,往往会抱着“此时不博何时博”的想法,夜以继日的拼命去复习,几乎除了远小于八小时的睡眠和饮食外几乎全都扑到了复习备考中去。这样一方面违背了考研要有充沛的体力这一原则,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很难保证学习效率。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准备考研时更应如此。

6、合理的分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盛世清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中国科学院考研论坛

7、每个人考研的时间是有限的,你要有良好时间安排,可以将自己弱的项多花时间,这一点许多人做过总结,我只想说要常总结。这样自己才会明白,忙忙碌碌的一天是否有收获,明天需要在哪些方面做一下改良。

7、良好的心态

这一点和具有坚强的意志颇为相似,人是有感情的,自然会对外界的发生的事会有感触,自然会引起自己心态的变化。这时候要调整心态,明白主要矛盾,尽快的静下心来投入到考研备考之中去。另外,一定要记住与自己同学相互提携,共享资料,这样可以节省自己的Money,共同讨论疑难问题,这样可以节省自己的许多时间。切忌将自己的同学看成竞争对手,这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盛世清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考研辅导中国科学院考研论坛

考研当然是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我也不例外。我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专业纳米技术在物理基础研究中是非常的前沿的,有许多的东西可以去挖掘。纳米技术使用了大小如分子、复杂如人体细胞、而强度超过钢材100倍的架构。它将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而我本身又比较喜欢大学的生活,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到大学里当老师。中国科学院大师云集,人才济济。有300多位两院院士、2000余位博士生导师、4500余位教授和研究员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他们有培养研究生的丰富经验。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我便选择了中科院,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打造自己的一片天。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7

1 引言

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伴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与智慧。中国地景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 包括甘肃天水东部平凉崆峒山, 至陕西关中、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带。[1]地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是人类对地貌的功用和景观认识的过程[2]。陕西关中地区“八百里秦川”, 其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 促使农业文明和人居文化的发展, 成为自西周以来13代王朝立都之地, 从历代城邑都城、宫廷、离宫别业、苑囿、陵墓、寺院的选址, 到布局、营建, 成就了中国地景文化思想的形成, 成为东方山水美学思想及园林文化的孕育之地。

这些悠远历史风貌, 今天只能表现在其建设基地的历史遗存, 花草林木、泉池砌筑更是早已破败。而其空间格局及其所依托的自然地貌地势, 留存至今。这种景象显然不同于江南私家园林“小中见大”的园林空间风格, 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地景文化“笼山水为苑”、“合形辅势”原型特点和文化寓意, 认识和理解这一传统文化价值, 对今天的城乡建设、历史风貌保护与再现, 有重要的启迪。

2 中国地景文化的基本内涵

因借自然地景环境的建筑群体、城池等人工工程的选址、布局和营建, 是中国地景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 可体现为“笼山水为苑”、“《易经》相地数理”和“君子与山水比德”三个方面。

2.1“笼山水为苑”首先表现为相地选址与人工建筑布局的关系。

隋宇文恺营造麟游仁寿宫时, 依地景选景定界。笼碧城山和杜水西海、凤台山、堡子山等为内涵, 成为“山色苍碧、周环若城”的自然地景胜地。唐阎立德营建终南翠微宫时, 也是“才假林泉之势, 因岩壑天成之妙, 借方甸而为助, 水态林姿, 自然而成”[3], 此乃“丹青之功”, 地景与建筑一体, 构水墨画境之意。“笼山为苑”、“包山通苑”、“因山籍水”、“才假”、“因岩”和“借甸”无外乎乃因籍自然的理念和方法, 这里包含两层意义:

——相地选址时对山、水、林、甸等地景因素的界定, 为人工建造布局作伏笔。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 在广袤的平原地区, 起伏变化的高地自然珍贵, 因而地貌条件所决定的方位和景象是相地选址的重要因素, 是建筑群体依托的背景和骨架。树林往往与山势同构, 而开阔的水体和草甸是展示地貌山势与人工建筑群体所必须的前景条件。山水为苑、林甸为助的两者都不可缺少。

——建筑群体分布、体量与地景要素的尺度比例关系。明代计成的“精在体宜”表达了这种思想。塑造风景应利用自然地景, 然后施以人工成景, 避免单依人工, “强为造作”。

2.2 山形变化与《易经》相地数理。

以农业文明为代表, 祈求风调雨顺, 山岳崇拜成为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除了“德高如山” (伦理学) 之外, 《易经》相地学中, 以山形地气为重, 从“山谷异性, 平原一气”……“山乘秀气, 平乘脊气”发展到“龙为地气”以龙喻山, 山形气脉的论说。并在人工工程塑造融入因山、因势、因阜、因岗选龙脉等人工与自然一体的营造原则与理念。环境模式与山阜丘地的景观文化价值, 在近现代的城市环境建设中, 其空间范围和视觉景象, 应给予完整而原真地保存和展示。

2.3 君子与山水比德的思想和境界。

君子以利比德, 孔子在《论语》中引导仁者智者去领悟山水, 并以山水隐喻人的仁、智与性格差别, 以及唐代柳宗元“视雍志滞”的思想应得以传承。

3《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的基本内容

3.1 中国地景文化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时期:[4]

《史纲》中将中国地景文化的发展划分为7个阶段, 但其最重要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

启蒙时代——前人对古代地理景象的感知与认识。距今约5000年前伏羲氏绘制八卦, 辨识东南西北方位, 认定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八种自然物质与自然景象的活动;3250年前西周文王继伏羲氏续演《周易》, 以穷探天人之理。《周易大传》中提出“形”与“象”的美学概念:“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春秋战国时代, 《荀子·强国》:“山林川谷美是形胜”初次提出了人对自然景观的认知, “形胜”一词的奠定了中国地景文化思想的形成, 也是中国风水思想的形成的基本范式。[5]

公元220-280年汉代三国时期管辖所著《地理指蒙》进一步阐述了“相土度地”并以龙的形象去相徵山岳、河川。将山岭、湖泽、森林视为国家宝藏;将山岳、河川自然景象的近形与远势视为“形胜”;将适宜于人居的缓地、坦地、台地视为明堂 (宜居佳地) 。管辖把景观“形胜”理念与人文心理观念相融合, 使中国地景文化登上了风水学的殿堂。

公元581-860年间隋唐两代统一中国时期, 帝王离宫、都城、陵墓等工程, 广泛采用“形胜”地景文化理念, 设计因藉自然理念, 创建了“笼山为苑”、“冠山抗殿”;“包山通苑、疏泉抗殿”;“因山借水”、“因山为陵”等设计方法。明清两代又延续了“依山为陵, 群墓笼合”;以及“冠山抗宫”、“前城后园” (布达拉宫图2) 等设计方法, 创造了帝王工程、宫观寺院工程与自然山水环境融为一体;人居环境与地景文化、人文心理风水与美学融为一体的大空间营建实例。

明、清两代是继承各代地景文化蔚为大成的时代。公元1368年以后, 明代计成所著《园冶》反映了江南宅园小空间“壶中天地”的造园盛况。明清以来的中国宅与园始终融为一体。这些时期的建筑遗存、遗迹;规模宏伟, 合形辅势。元代刘秉忠在元大都规划中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理念建立了东宫 (紫禁城) 西苑 (南海、中海、北海) 的宫廷模式。

3.2 各种地景遗存案例研究

1) 自然形胜。如华山、天池、月牙泉、白云山、麦积山等, 自然形胜所具有的地景空间, 尺度宏大, 主体景象一定是具有最佳的感知和拜谒环境, 如西岳华山之西岳庙的选址营建, 是拜谒岳山的最佳视点, 体现了石牌坊所刻“天威咫尺, 尊严峻极”, 是一种脱离了行为和视觉尺度意义上的心灵尺度和境地精神。

2) 村落与城镇的选址环境:如周豳城选址、秦咸阳城、唐长安城 (隋大兴城) 、宋佳县县城等;

3) 离宫与别业:如汉甘泉宫、隋仁寿宫、隋仙游宫、唐翠微宫、唐玉华宫、唐华清宫、蓝天别业、辋川别业等;

4) 寺庙景观:如西周周公庙、汉张良庙、汉西岳庙、唐圣容寺 (甘肃永昌县) 等;西周周公庙所选“卷阿”之地貌, 三面环山, 向南开口, 诗经记载“有卷者阿, 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 来游来歌”, 这可能是最早的风景游赏活动了。

5) 林陵墓园:如秦始皇帝陵、汉诸葛武侯墓、汉黄帝陵、唐乾陵、唐泰陵等;如图3所示唐乾陵“以山像陵”依地景空间格局确定陵墓布局。而在清东陵依然能够感知这种气象万千的空间景象。

3.3 有关地景文化的历史人物的信息汇总[4]

根据研究成果, 书中汇总了各类历史上促进地景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从伏羲绘八卦, 神农尝白草, 轩辕筑宫室, 夏禹治洪水, 早在几千年, 先祖们就已经开始认知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地理景象, 并加以利用。公元前1250年周文王续演八卦, 周公著《周礼》, 老子、孔子等先贤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相联系, 荀子首先提出“形胜”的概念。秦汉隋唐时期, 地景文化开始运用于帝王工程, 秦始皇营建上林苑和阿房宫, 隋代宇文恺主持修建麟游仁寿宫和大兴城, 阎立德主持修建翠微宫、玉华宫、华清宫, 均是因藉自然, 依地景理论营建的帝王工程。北宋郭熙, 著有《林泉高致》, 提出居住环境“可居可游”的新认知。明代计成著《园冶》, 把唐代“因藉自然”的地景理论运用于壶中天地的宅院设计中, 发展了“借景”理论。清代样式雷八代人参与主持清皇室工程。明国时期, 吕彦直沿用依山为陵的传统地景文化主持修建了中山陵。刘敦桢, 陈植, 童寯等前辈著有《苏州古典园林》、《中国造园史》和《造园史纲》等多本著作, 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4 中国地景文化研究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佟裕哲教授195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1956任教于西安。受梁思成先生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研究精神的影响和启迪, 从1960到1980年代, 开始注意陕西地方景园建筑风格的考察, 测绘尚存景园建筑遗址, 收集历史文献著作。1983年发表“中国园林地方风格考” (《建筑学报》1983年第七期) 。1985年创立“西安唐风园林建筑艺术研究会”, 同年在建筑系设立“景园教研室”, 逐步形成以研究西部景园建筑为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团队, 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0年代, 开展大量而深入的考察测绘工作, 发现关中地区汉唐以来景园实例类型丰富, 具有一定的理论思想体系, 且有传统文脉的连续性。1994年整理考察测绘案例, 梳理汉唐景园思想体系, 撰写出版《中国传统景园建筑设计理论》。1998年代以“中国西部园林建筑”为主题, 先后两次申报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沿丝绸之路对西部地区景园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1998年整理出版《陕西古代景园建筑》和《新疆自然景观与苑园》, 并于200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景园建筑图解》。

2000年以来, 不断梳理景园建筑的理论思想和体系。受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影响, 以及对地景学理论思想探讨的启迪, 提炼景园建筑的思想内涵, 并于2003年发表“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美学与数学、哲学的融合” (《中国园林》2003年第八期) , 提出“中国地景建筑”的理论概念及其内涵,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起源于西部秦朝时代 (公元前350年) , 到隋唐时期 (公元700年) 已形成系统理论。地景学主要是研究人工工程建设中 (城市、建筑、园林) 如何结合自然, 因籍自然 (山、水、林木草地构成的生态与景观, 以及气候因素等) ,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有两大特征, 一是天人合一观, 景观、生态与人文相和谐。二是景观设计美学与数学、哲学相融合。”[3]

近3年来, 随着学科发展, 探索地景建筑产生发生的文化原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从视觉感知、语言绘画表达、专门语汇诞生, 到思想概念的形成, 最后实现于各种人类的营建工程, 是景观文化形成的过程。所以本书试用地景文化角度, 再次梳理中国传统地景建筑理论的形成。通过文献资料, 扑捉古人认知自然环境形成风景美学的思想内涵, 勾勒出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文化的思想发展脉络, 是为《中国地景文化史纲》一书编写的思考过程。

5 研究价值和意义

中国地景文化历史理论研究, 一是挖掘古人认知自然环境形成风景美学的思想内涵, 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理论;二是溯源中国园林文化历史发展, 认识西部园林文化价值, 重视其现实意义;三是历史案例研究, 发现地景文化蕴含的人居建设空间规划设计手法。

图片来源:

图1:佟裕哲, 刘晖编著.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02

图2:佟裕哲, 刘晖编著.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02:127

图3:佟裕哲, 刘晖编著.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02:89

图4:佟裕哲教授提供

参考文献

[1]佟裕哲.中国景园建筑图解[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佟裕哲, 刘晖.《中国地景建筑理论》[J].中国园林, 2003 (8) :31

[3]佟裕哲, 刘晖.《中国地景建筑理论》[J].中国园林, 2003 (8) :35

[4]佟裕哲, 刘晖编著.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02

客观认识中国的三产现状 篇8

一、中国及世界若干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

1中国及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一国(或地区)某一时期(通常指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该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该时期生产活动的增加值之和。由于一国(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构成国民经济各部门,因此,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一、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和。

一国(或地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状况,是集中描述其三次产业结构的第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

(1)中国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表1给出了中国1996~2002年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

(2)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表2给出了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

2中国及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状况

集中描述三次产业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比例关系,是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状况。

(1)中国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

表3给出了中国1996~2002年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数据。

(2)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

表4给出了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数据。

二、中国工业化程度与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

1中国的工业化程度

(1)世界上经济结构的四种形态

一般地,不妨依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程度,从低到高,可将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划分为四种形态:

(a)“前工业化”形态

这些国家的经济以落后的“传统”农业为主体,也称为农业国。世界上的最不发达国家属于这种情况。

(b)“工业化进程”状态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这些国家正处于这一进程中(该进程两大阶段的相应特征在后文阐述)。世界上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情况。

(c)“工业化”形态

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大体已经完成,但其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主体。世界上的中偏上等发达国家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d)“后工业化”形态

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早已完成,而且进一步地,其经济以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智力劳动越来越多地替代体力劳动,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世界上的最发达国家属于这种情况。

(2)以三次产业比重划分的工业化进程两大阶段

综观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历史,一般地,依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状况,可以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

(a)第一阶段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比重,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并逐渐超过50%;与之相应,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在此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变动幅度不大。

(b)第二阶段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比重,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并逐渐超过50%;与之相应,第二产业的比重则以略慢一些的速度下降。在此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变动幅度不大。

(3)中国目前所处的形态

从表1(中国1996~2002年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在50%左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已开始上升,目前在1/3左右。可以判断,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形态,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初期。在第二阶段,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本该明显下降,但近几年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还略有上升,这与制造业的世界性转移相关。

这一判断,从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情况(见表3,中国1996~2002年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表4,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可以得到印证。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确实滞后。中国目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明显太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就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相应地,中国也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见表2,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如印度已超过45%)。

2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

就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目前大体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

对照表1(中国1996~2002年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和表3(中国1996~2002年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我们用2002年的数据,先来进行中国的国内比较。中国的第一产业(农业),50%的就业人数仅创造了154%的GDP,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第三产业以286%的就业人数创造335%的GDP,也落后于第二产业(主体是制造业)以214%的就业人数创造511的GDP。

再来与国际联系,在国际上,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包括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就处于中、低档次状况。中国的出口产品,中、低档的为多,高端产品还很少。可见,中国的一、二、三次产业,均落后于世界水平,只不过各次产业落后的程度不尽相同。

这一状况,体现于企业层次,目前中国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存在三个普遍问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跨国知名企业;缺少国际知名品牌。

三、结论

1要正视中国的落后

分析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进行国际比较,可以使我们客观地认识中国的落后。中国的工业化还远远没有完成,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现在,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产品出口,有一种害怕心理,贸易摩擦亦存在增加趋势。于是,关于中国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力,国内外有不少过于赞扬的报导,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可不能过于乐观。应该看到,目前的所谓国际竞争力,原因是中国的低人工成本。一旦人工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回到问题的本质。

2落后也意味着发展潜力

在分析了中国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与产业竞争力在总体上处于国际落后状况之后,同时,也可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空间。我们还有必要指出以下三点:

(a)正是由于上述情况,中国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吸引国外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并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充足的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在总量上较多的人才),加快地发展。邓小平先生所提出的改革开放,从经济学上讲,其伟大之处,就在于此。

(b)正是由于上述情况,加之中国人口众多,存在潜在的广阔市场,才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中国这几年连续保持世界“一枝独秀”的高经济增长率,其内在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上一篇:难忘的“第一次”作文800字下一篇:读懂幸福的作文400字:我们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