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特效在徐克电中的应用

2024-04-16

论影视特效在徐克电中的应用(共4篇)

论影视特效在徐克电中的应用 篇1

摘 要:影视特效在电影的出现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让很多我们想到做不到的,甚至意想不到的镜头呈现在我们面前。徐克在影视特效的应用上,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又锦上添花,融入了中国传统武侠元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影视特效与电影进行结合。本文就影视特效的发展以及分类为基础,通过对徐克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详细的阐述影视特效在徐克电影中的应用。并就影视特效应用的现状,分析出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中的趋势。

关键词:影视特效;徐克电影;应用与发展

Abstract:After effects in the film appears gave us a great shock, so a lot of us thought impossible, and even an unexpected shot in front of us.Meanwhile Tsui Hark film special effec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Western technology absorption, and icing on the cak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into the elements in a new way, the movie will be combined with video effects.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pecial effects and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work by Tsui Hark film was analyzed in detail in Tsui Hark film special effects in the movie.And on the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effects, video effects analysis of trends in film applications.Key words:After Effects;Tsui Hark Movie;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概述影视特效

1.1 影视特效的萌芽与发展 1.1.1 国外的影视特效

影视特效在电影诞生初期就出现了,梅里爱在1896年拍摄的《贵妇人的失踪》影片中应用的“停机再拍”,是目前世界第一个影视特效。后期特效的出现,是影视特效的一个重大的革命。194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旋风小组”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并在1951年成功在“See It Now”节目上显示,是电脑特效的起源。[1]

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是国外影视特效的发展期。到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特效软件开始在计算机上使用,是国外影视特效发展的繁荣期。1.1.2 国内的影视特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国内东北,北京,上海三大制片厂的成立,随后创建了特效部门,拍摄的《南征北战》(1952),《淮上人家》(1952)等,是国内最早使用较大特效场面的电影。

经过60年代的研发期,70年代文革的停滞期,80年代复兴期,以及90年代的借鉴期,至21世纪初期,国内特效正式进入兴盛期。[2] 1.2 影视特效的概念与分类 1.2.1 影视特效的概念

影视特效,指的是在影视中,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跟幻觉,又被称为特效效果。在影视拍摄的过程中,使用影视特效处理技术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第一,搭建虚构的场景,比如经典影片《星球大战》;第二,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动作,例如动作片一招致的场景;第三,解决成本太高的场景,以战争片偏多。影视特效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例如爆炸,也可以是现实不存在的,例如外星人。[3]

1.2.2 影视特效的分类

一般的来说,影视特效可分为两类,传统特效跟CG特效。

传统特效又可分为化妆特效,焰火特效,早期胶片特效等,在CG特效出现之前的所有特效都可以统称为传统特效。

CG特效即通过计算机创作来达到的特效,当传统特效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用到CG特效,CG特效几乎可以实现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CG特效又可以细分为三维特效,合成特效,数字绘景和概念设计特效。影视特效在徐克电影中的应用

徐克是华影影坛中的“极客”,1983年拍摄《新蜀山剑侠》首次使用蓝幕背景,1988年的《铁甲无敌玛利亚》首次引进巨型机器人,1990年的《开心鬼救开心鬼》中首创真人实景与三维动画结合,1992年的《妖兽都市》中首次尝试CG模型拍摄,1997年制作的《小倩》则是香港第一部三维电脑动画片,2001年制作了全数码影像及电影特效片《蜀山传》,2011年导演的《龙门飞甲》则是国内首部3D实景拍摄的电影。徐克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的卡梅隆,他用于挑战极限,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狂。

2.1 传统特效的应用——物理模型的应用

物理模型在传统影视特效中,一直是不可缺少存在的一部分。但是随着CG特效的发展,物理模型似乎已经有种离我们远去的趋势。那物理模型真的没有一点用处了么?答案是否定的。CG特效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细节部分却还是没有物理模型那样的精细。就算是《阿凡达》这样的大片,也还是无法离开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中,常见的是微缩模型,这是按照实际物体的比例进行缩小所制作的模型。

说到影视特效物理模型的应用,不得不提到徐克在1988年的科幻片《铁甲无敌玛利亚》,该片是是国内首次引进巨型机器人的电影。现在回味片中的巨型机器人,不仅身上冒着蒸汽,而且还能走路,发射导弹。在片尾的两个机器人大战中,导弹跟机器人都在空中横飞乱窜,看着别有一番风味。

片中物理模型,从身高上来看,足有十几米那么高,这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因此片中的机器人大小就是现实拍摄中你所看到的机器人大小,要想让一个十几米高的机器人按照需求运动起来,还要发射导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足以看到徐克拍摄这部影片,所花费的时间精力。

(1)

(2)

图2-2 《铁甲无敌玛利亚》物理模型图

2.2 传统与CG特效结合的应用——爆破的应用

不难发觉,在目前的好莱坞大片中,基本上都存在着激动人心的爆破场景。震撼的爆破场面,配上电影院里面震撼的音响效果,让爆破场景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早期电影中,主要采用的都是传统爆破,也就是炸药爆破。在现在的电影中,为了演员的安全以及成本的节约,主要采用CG制作爆破场景,不过还是不乏一些影片为了真实感,依旧在使用传统爆破来进行拍摄。

不得不说,《英雄本色》系列影片是香港电影里面的一部经典,是枪战片里面的经典。因为“新艺城”当时只对动作喜剧感兴趣,因此徐克要拍摄《英雄本色》的期望一再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徐克自己成立了“电影工作室”,成功在在1989年制作了《英雄本色3》,就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虽然整部电影剧情看着没有前面两部那么动人心弦,可毕竟也是徐老怪的电影,里面应用了大量的爆破场景。[4]

影片从汽车爆炸,到沙堆手榴弹爆炸,再到最后的坦克爆炸,从头到尾给你一场视觉爆炸盛宴。细看影片的爆炸场景,不难发觉,这部徐克较早的影片,在应用传统爆破特效的同时,也还是实验性的引进了CG特效。影片在镜头的切换中,将CG特效跟传统特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再加上周润发以及梅艳芳两位演员精湛的演技,给《英雄本色》系列又加上了锦上添花的一笔。

爆破在该电影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首先是冒烟,在爆破的前夕,总是伴随着浓烈的烟。其次是火焰,徐克在该电影中最后的坦克爆炸场景,火焰就是先CG特效进行爆炸那一瞬间的特写,这要是在传统特效中,可能就要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然后再切回传统特效的爆炸,以便故事能够继续顺利的进行。最后一点就是爆炸产生的碎片,《英雄本色3》中,我们可以从手榴弹在沙堆爆炸中看到漫天的飞沙,也能看到汽车爆炸漫天的玻璃金属塑料碎片。只有将这三个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加真实的展现出爆破场景的震撼场面。

(1)(2)

(3)(4)图2-1 《英雄本色3》爆破特效图

2.3 CG特效的应用 2.3.1 抠像的应用

《倩女幽魂》系列,不得不说是经典中的经典的电影。聂小倩跟宁采臣的爱情形象,也因为这部电影在我们心中落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徐克在电影中采用了全新的特效,来包装这个中国传统的聊斋故事。

在《倩女幽魂》系列电影中,你随时可以看到传说中的神魔鬼怪漫天飞舞,而造就这些就是影片的抠像技术。徐克在1983年拍摄的《新蜀山剑侠》,也是国内第一个使用蓝幕抠像的人。

抠像技术,英文名字叫“KEY”。在影视后期中,通过特效软件,吸取画面中的某种颜色作为透明色,从而将背景去除,然后再背后添加自己所需要的画面,使两层画面叠加,最后结合生成一个神奇的艺术效果。

徐克在《倩女幽魂》里面,所用到的抠像特效技术,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扣威亚,当你看到聂小倩对着屏幕向你缓缓飞过来,你一定不知道,在她飞过来的同时,背后却吊着一根细细的钢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威亚。在拍摄过程中肯定会把人物背后的钢丝一起拍摄进去,因此在后期处理过程中,要通过抠像来把这细细的钢丝给扣掉。第二部分就是扣人了,在《倩女幽魂1》的最后,宁采臣他们穿越妖魔的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时,你可以看到他们身体的一半在鬼界一般在人间。这个就是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先以纯色背景拍摄人物,用的比较多的是蓝幕跟绿幕,然后将人物抠出来,与单独拍摄的空背景融合在一起。

不难发觉,在这部片子中,第二部分的抠像,并不是那么干净,因此在边缘也加上了虚化效果,抠像的遮罩也做得不是那么的自然,看着也非常的生硬。但在这部以情节获胜的影片中,这点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1)

(2)

图2-3 《倩女幽魂》抠像特效图

2.3.2 3D特效的应用

徐克导演在2010年,也是自己60岁的时候,推陈出新,导演了《龙门飞甲》。这是中国大陆继香港后大中华区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武侠电影。影片成功将武侠电影中你能想到的情节都融合进去,成功将武侠与影视特效结合在了一起。剧中各种武器暗器,加上沙漠中恶劣的黄沙龙卷风,让观众们看的热血沸腾,被称为是一部找回武侠尊严的电影。

影片中两人在龙卷风里面大战,不得不说是该片的一大亮点。3D特效制作的龙卷风,让你都分辨不出来是真是假。3D特效,通俗的说就是3D软件制作的特效,比较常见的有火,水,龙卷风,水墨等等。3D相对于2D的平面特效,看着会更加的真实,同时,3D特效弥补了摄像无法实现的空白,使电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在《龙门飞甲》中,龙卷风镜头绝对是本片中最难制作的镜头。首先,剧烈的龙卷风会卷走地面上的房屋,同时伴随着地面上的黄沙随着龙卷风一起飞起旋转,各种碎片都结合在了一起。其次,龙卷风中,还要结合两位主角的武打大戏,一把铁链连接两个人,随着龙卷风的转动两人在激烈的打斗。

《龙门飞甲》最终有十一家特效公司负责后期,后面加入的两个特效团队来自国内,很有想法,做出来的特效场面也非常出色。[5]单从3D龙卷风武打场面的制作过程来讲,使用的是3D软件,结合粒子插件,进行完成。当龙卷风制作完成后,再加上之前建好的房屋的模型,以及地上的黄沙,通过添加风力,重力,粒子破碎等,然后演员根据所生成的特效,进行绿屏抠像拍摄。最后,让整个画面所需要的所元素都结合在一起,进行不断的微调,修改,才得到我们最终看到了这么惊心动魄的效果。整个过程不得不说是非常的繁琐复杂以及困难重重。

(1)

(2)

图2-4 《龙门飞甲》3D龙卷风特效图

2.3.3 3D建模的应用

2013年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国庆节期间上映,登顶除北美以外的海外市场冠军,创造了徐克电影的开画最好成绩。该影片还创造了国庆档零点场票房冠军、国庆档首日票房冠军、国庆档首周票房冠军等多项国庆档票房记录,上映九天后票房便破成功突破4亿,并在最后突破了6亿的票房。刷新了《龙门飞甲》的纪录,成为了徐克导演的票房最高电影。

3D是视觉空间,深度的艺术,而在武侠世界里,体量跟空间恰恰是表现动作的绝佳方式,从《龙门飞甲》到《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徐克的电影的CG特效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3D+特效+武侠,产生了神奇的化学效果。[6]片中最让我们震撼的,是狄仁杰在思考过程中,那一副皇城地图由平面向3D变形的过程以及片尾整个大皇城全景,实拍跟CG特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而3D建模在整部片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D建模,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制作出具有三维属性的模型。比较常见的3D建模工具有3D MAX,MAYA,C4D等。随着CG特效的迅猛发展,3D建模在后期特效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纵观《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这部片子里面的皇城3D建筑,制作部分大可分为绘制,建模,动画,贴图四大方面。首先,得要手工绘制皇城的整体景象,然后根据绘制的草图,在三维软件中,进行模型的建设工作。等模型建设完成后,再制作城市从平面到立体的崛起的动画,最后再为这整座城市3D模型贴图。该片皇宫的贴图整体看上去都是木制材料,这主要也是剧情的需要,因此在最后的贴图过程也还是比较方便的,省下了不少的时间。

(1)

(2)图2-5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3D模型图 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中的趋势与展望

3.1 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的趋势

在影视特效出现的早期,影视特效的出现给了人们太多的惊喜。很多曾经幻想的,都开始一一实现,出现在了电影里面。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特效软件的不断出现更新改革,影视特效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影制作的一个环节。但至09年之后,影视特效不仅仅只是一个环节,而是成为驱动电影产业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第一辆马车是编剧,也就是剧本,一部好的剧本是影片成功的很大一部分;第二辆马车是演员,导演,强大的演员阵容,知名的导演,足以大大提高电影本身的吸引力。[7]

各大影视特效公司的出现,也生成了一种新的影视特效模式——集成化模式,就是将各个独立的操作集合到了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电影制作的时间,又能将更加好的特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8] 3.2 对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的展望

影视特效的迅猛发展,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速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劣质的作品,但高速的发展,也同样带来了更多的优秀作品。电影的制作,由没有影视特效,到有影视特效,到现在的全特效制作,从传统特效到CG特效,影视特效会在电影制作的地位越来越大。

国外的电影影视特效发展至今,对于现有的影视特效技术已经能够使用的非常自然,因此,国外也在不断的创新,让更多的好的影视特效出现在我们面前,也许不久后的有一天,你在电影院中,依旧会感慨,原来还有这种特效。

对于国内的影视特效,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在全国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影视特效培训基地,国内各大院校也纷纷开立了影视特效的相关专业,国产电影的影视特效也会达到国外好莱坞的那般强大。总结

通过“极客”徐克的特效电影,我们在看到了国产电影在不断的尝试中,向国外特效大潮流迈进。在迈进的同时,徐克在自己的电影中,尝试将中国传统的武侠元素,与特效结合在一起,推陈出新,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我们期望徐克导演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武侠特效电影惊喜,也期望国产电影中能够有更多像徐克导演这样的敢于创新的人,带动国产电影发展。

论影视特效在徐克电中的应用 篇2

数字特效合成技术是数字影视动漫非线性编辑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是指将多个图像合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镜头画面的处理过程。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影视动漫创作的不断发展, 数字影视动漫特效合成技术在影视动漫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效果越来越丰富, 同时也不断促进影视动漫创作的发展。

1 数字特效的特征

1.1 数字化

数字化是数字特效技术的重要特质之一。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软件人才的大力培养, 数字特效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数字特效技术都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 它的数据都是以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为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数字特效技术不仅集成了多种媒体, 而且集成了多种技术, 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视技术和其他音像处理技术。通过同一个文件把来自多个通道的信息统一获取、组织、存储和合成, 使得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媒体信息能在播放时同步地作用于我们的视听感官, 从而取得最佳的效果。

1.2 非线性

线性为传统传递信息的模式, 其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 学习知识循序渐进。多媒体的非线性特点表现在数字特效技术借助超文本链接的方法, 把内容以一种灵活的、多变的方式表达出来, 使得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偏爱和认知特点来使用信息, 选取图、文、声等信息表达形式, 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读写模式。非线性成为如今数字特效技术中极为重要和明显的特征之一。这种区别与传统的线性模式的数字特效技术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2 我国数字特效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数字特效技术较欧美国家较晚。我国最早的应用数字特效技术是在1995年的电影《兰陵王》, 这开启了我国数字特效电影的先河。人们耳熟能详的张艺谋2001年拍摄的《英雄》、宁浩2006年拍摄的《疯狂的石头》、冯小刚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许诚毅2015年拍摄的《捉妖记》、乌尔善的《寻龙诀》等, 见证了我国数字特效技术在电影动漫市场中的发展。我国的数字特效技术在影视动漫中要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必须重视我国高校的动漫人才的培养, 这是关于数字特效在电影中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我国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晚,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 很多高校纷纷设立了动漫专业, 但这些高校的动漫专业的水平参差不齐, 于是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有的高校的动漫专业的就业率极高, 有的则是就业率极低。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校所学习的知识与当前的工作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 很多学生都需要去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可上岗。这个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中国的动漫产业更多地集中于电视和电影产业, 其中的从业者专科毕业者比例居然是最大的, 其次是本科毕业的。这个问题同样值得相关学者和机构的思考。任何一个好的文化产品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都是有着作者对作品的独特的理解。动漫作品亦是如此, 一个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着一个作品的质量。技法再高的学生的作品的情感表达也是有极大的缺陷的, 技法、文化、情感的结合才是一个优秀的动漫作品。因此, 动漫设计师要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积累。现在高校的动漫专业的学生都成了动漫软件的一个熟练使用者, 只是建模、作图, 毫无自己的思想在里面, 更别谈什么设计理念、文化底蕴了。衡量一个合格动漫人才的标准是从多方面的角度来分析和判断的, 而绝不是只去看他的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因为任何一个经过一定时间训练的人都可以熟练掌握设计软件的使用, 但其他的素质能力去不是朝夕可以培养出来的。一个没有历史修养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设计作品的缔造者。动漫专业毕业的高校学生可以从事很多专业工作, 也可以从事很多其他相关专业的工作。尤其是随着现在的互联网产业的大发展, 很多动漫行业从业人员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才需求的金字塔底层是运营、支持、服务人才, 中间是设计、开发、技术、绘制人才, 高端则是策划、编导、管理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下, 我国的高校的就业和办学理念都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调整。高校可以在大二把动漫专业进行细化, 这种专业划分的依据就是当前的就业情况。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权, 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形势来选择专业, 学习动力更强, 学习能动性更好。只有这样, 我国高校的动漫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因此, 高校应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这样学习的就业率才会更高, 也才会有对动漫作品的真正的理解。

3 数字特效技术在影视动漫中的具体应用

3.1 视觉上的特效

最初的电影中的特效都是利用假的模型、光学技术等手段来实现的。这种方法十分费时费力, 并且真实度往往相对较低。随着诸多的特效软件的开发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加强, 越来越多的特效技术开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平台上的数字特效技术使得特效节约了很多的时间, 并且保证了特效技术的质量。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使用特效技术的原因往往出于几种原因:第一, 本身不存在的或者虚化的东西需要在拍摄中出现, 只能通过特效技术实现拍摄需求。例如常见的神话类、科幻类的影视作品, 很多镜头或者人物形象只能通过特效技术来完成。尤其是中国这样拥有很多神话传说的国家。第二, 很多无法直接拍摄的画面只能通过特效技术来完成, 尽管本身所拍摄的东西是存在的。例如一些险要的山脉、地势或者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东西需要拍摄在同一画面的。

3.2 视频特效

这里所指的视频特效是狭义上的视频特效, 指各种节目的片花、花絮、片头、片尾等。并且这些视频往往都是靠剪辑而成的, 不是通过拍摄来形成的。这些特效视频往往具有吸引观众的特点, 给观众较强的震撼力。特效视频并不追求视频本身的真实性, 往往追求的是视频本身的吸引力和特点。另一类就是动画视频, 这类视频现在变得越来越流行, 很多公益类广告都采用这种形式。目前行业里基本都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制作与修改技术, 结合大量的数字合成技术来进行的。从应用领域来说主要有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片、动感电影、网络和游戏等。任何一个好的文化产品, 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都是有着作者对作品的独特的理解。动漫作品亦是如此, 一个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着一个作品的质量。技法再高的作品的情感表达也是有极大的缺陷的, 技法、文化、情感的结合才是一个优秀的动漫作品。因此, 动漫设计师要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积累。

摘要: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同时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长足进步使得数字特效在影视动漫制作中逐渐普遍起来。文章阐述数字特效技术的定义及特征、我国数字特效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数字特效技术在影视动漫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数字特效,应用研究,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郭舒代.数字时代的电影特效及其影响[J].中国电影市场, 2012 (7) :29-30.

[2]肖倩.后期特效制作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性[J].青年记者, 2010 (21) :56-7.

[3]彭国华.浅析三维影视动画中的数字技术[J].电影评介, 2009 (3) :44.

[4]李晋林.数字化影视制作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1 (3) :26-27.

论影视特效在徐克电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 课程教学    信息技术    影视特效合成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影视特效合成是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渗入影视动画及游戏制作领域形成的一种全新行业,由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因此高校对于影视特效合成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十分重视,培养的动画人才主要应用于影视动画、游戏的设计制作领域,但随着全球性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目前的影视特效合成教学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式存在较大改革空间。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影视特效合成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教师教学多未能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延伸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二是课程体系欠科学,教材内教学内容大多都是对基本概念、菜单、工具的讲解,知识点分散,更像使用手册,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开放式教学相违背,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知识技能需求有一定差距。三是课程教学资源获取单一与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大多数教师未能利用现代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辅助教学,而仍是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视野狭窄,专业知识缺乏广度和深度。四是影视特效合成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目前针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针对于软件基础知识及工具的基本功能,而对于影视特效合成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评价考核却未引起重视。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于信息技术影响下影视特效合成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打破传统,融信息技术于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对现代教学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轻易连接至世界各地的网站,获取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眼界,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与教材,围绕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活动,虽然也有部分参考书籍,但是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有一定局限性,无法与互联网相比,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全面、更权威的教学资源。全国目前已有了世界大学城等教育网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线注册,上传个人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微课等数字资源,并可以在线交流,极大地方便教师备课,学生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并最终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在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体系在传统的基础上也相应需要重新构建,重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

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影视特效合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信息资源的获取从量到质都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在此前提条件下,影视特效合成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中国知网、网上图书馆、吾喜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学习平台获取课堂以外的资源,从而拓展自身眼界,提升学习效率。

2.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的教学原则设定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又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在影视特效合成课程教学中,我们遵循以下几条教学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影视特效合成这门课程有较强的应用性,主要用于解决动画及影视制作中的后期制作问题,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除了影视制作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还要培养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设计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企业实用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影视特效合成的相关理论之外,还可以学到企业实际工作中的知识,为将来就业快速消除不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2)启发创造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在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有效挖掘学生潜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变死读书,死记硬背为活读书,学以致用。

3.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的教育资源开发

丰富翔实、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影视特效合成课程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有重要意义,影视后期特效合成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影视素材库、教学PPT、视频教程案例等,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国外互联网网站的多媒体教学视频与各类教材与课件,作为课堂原教材的有益补充,这对于提升高校动画专业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教学必将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完备的各类教育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具体、更详细地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

4.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的教学效果测评研究

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往往都要通过一系列课程考核测评教学效果,考核的方式通常为试卷考核、作品考核等,在教学过程融入了信息技术后,影视特效合成课程的教学测评除了传统的测评方式之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教学效果测评,主要包括,学生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为信息的全球性与开放性。在此前提条件下,教学效果测评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书本上,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及处理分析能力也应该成为教学效果测评的重要方面。

三、结语

伴随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丰富而全面的资源,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极大便利,提高工作和学习成效,在高校动画专业的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教学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更多开放性的、全球性的教学理念,获取更为丰富的数字资源,建立健全更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得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郑群.影视后期特效课程项目教学真实感的导向性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9.

[2]田杨.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探究[J].艺海,2015,3.

影视特效在电影中的表现 篇4

一、特效的重要性

特效在当今影视剧中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元素, 它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一切物体, 还能创造幻想世界中虚无缥缈的生物、景象。早期的特效是通过制作缩小比例的真实模型来完成拍摄, 再通过剪辑技术将之与画面相结合, 造成一种真实的假象, 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星球大战》用的就是此方法。而如今的特效技术则大量使用计算机来完成, 尤其是数字特效, 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 让一部部好看的影视作品深入人心。

如今人们欣赏影片的要求越来越高, 是否具有震撼效果以及视觉冲击力已经成为评价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2013年由迪士尼影业公司发行拍摄的特效电影《复仇者联盟》可以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影片里不惜重金打造的特效场面, 让情节的发展显得毫不重要。可见影视特效已经成为当今影视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影视特效的贡献

如今很多大制作影片为了渲染效果, 会结合故事情节使用一些虚构的生物和场景。例如2009年上映的影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以及自然景观, 既然不存在, 又必须在影片里表现出来, 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去创造和解决这个问题。而影片里反映现实生活的, 但又是我们难以做到的事情或行为, 例如影片《碟中谍4》中男主角在迪拜大厦上的表演, 现实中不可能让演员去这么做, 这也是需要电脑特效来完成。另外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的, 但由于成本过高等其他因素而实现不了的, 如《变形金刚》中的爆炸场面, 《世界末日》中的火山地震现象, 这些同样也需要电脑特效来完成最终效果。

近年来国产电影发展迅速, 但在特效技术上还与国际水平存有一定差距, 很多国产大成本影片在特效技术上还以重金聘请国外特效团队制作为主, 而一些小成本影片则会尽量减少特效甚至根本不用特效技术, 这无疑会影响片子的整体效果, 同时也是国产影片无法迈上国际舞台的原因之一。近些年很多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影视特效培训班, 国家也在大力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 这无疑说明想要发展中国电影, 首先是要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 培养影视特效人才刻不容缓。

三、数字特效的制作方式

在当前影视制作流程中, 从故事剧本开始特效的思想就可以体现出来, 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因为目前的数字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将幻想的画面变为现实。在拍摄过程中, 除了传统的实景拍摄之外, 拍摄内容还要满足画面后期抠像的要求, 也就是相关演员必须在蓝幕下拍摄, 这无疑是对演员的一个挑战, 因为演员面对的是虚空, 要集中思想去“假使”自己在和已知生物互动, 而且情绪动作与合成画面必须相符合。

如果剧中使用的道具本身具有特殊形态, 如2012年上映的《血滴子》中, 清廷杀手使用的可以自由变形的武器“血滴子”, 在制作上则也会将道具某些部分隐藏在蓝布中以方便特效制作。以上抠像出的素材最后还需在后期软件中进行较色, 让物体或角色与真实拍摄环境和谐统一。这一部分要在计算机软件中完成。

四、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近些年国内特效行业进步明显, 比较有名的公司有“北京华龙”“光影化境”等。相对技术更好一些的是香港“先涛数码”“万宽”等公司。但与国外如“派拉蒙影业”的差距依旧很大。国内如《赤壁》《狄仁杰》等大制作影片也主要交给香港或国外特效公司来完成, 而国内绝大多数小公司则多以低成本电影电视剧来维持生存。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从事数字特效的人员多是美术或计算机专业出身, 真正了解电影艺术的人才少之又少。

虽然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性上, 我们和国际一流水平还存有较大差距, 但国人对电影特效的认识却已逐渐走上正轨。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数字特效上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 而我国是计算机使用大国,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势必也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大亮点, 创造出一部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国产大片。

摘要:看电影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消磨时光的最佳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 单一着重剧情的影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人们对视觉感官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 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更加关注震撼的特效场面以及创造虚幻中的生物、景象等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毫无疑问这一切已经成为当代评价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新标准。

上一篇:公益广告方案下一篇:脱贫攻坚全年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