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2024-04-24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精选8篇)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篇1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执行了一个悖论的角色。大众媒介有设置议题的功能,就积极意义而言:受众通过媒介不仅了解社会信息及公众关心的热点等问题,而且根据大众媒介对一个问题或议题的强调,学会应该对它予以怎样的重视。即大众传媒通过新闻等各种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组合社会的各个部分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大众传媒激励和动员群众投人当前的事件中,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上,形成议论中心,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大众传媒就是通过对特定时期某个问题或议题的特别强调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左右他们的行为,并以此达到协调社会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传媒却可能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传播的同时,又形成诱导受众信息选择的话语霸权,使受众全方位的自由选择权成为一种假相,使有限的选择成为受众的不得已;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把整个世界无遮无拦地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以此来表达其民主、平等、自由的品质的同时,又“过滤”事实,让人们的选择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既定安排中进行,从而又创造了新的不自由和不民主;为大众创造一个由媒体选择和决定的共同的存在,提供单一的公共体验,从而使人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的同时,却又粗暴地践踏了个人的体验和了解意愿,侵占了个人的情感、心灵的隐秘空间。

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表现为其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传媒与受众之间没有像对话那样的交流回应,造成缺乏沟通的无回应的传播,从而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的系统”。而这种“无回应话语”的话语权力,最终只能归属于传播一方,体现出在话语输出上传播与回应不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现实中受者的自由是受到了传者限定的,与传者永远不对等的自由。大众传媒的受众只有收看(听)不收看(听)的自由,而没有要求收看(听)和对等地评价收看(听)内容的自由,没有对答回应平等交流对话的自由。受众不再是接受的主体而成了传媒的附属品。媒体可以通过话语霸权控制和把持新闻热点和艺术潮流、时尚。传媒不断发明新的节目及其符号和意义构成方式,而受众只能不断被动地适应这些新的节目和新的意义方式。

对大众传媒话语霸权的适应和习惯会产生麻醉作用,使受众对潮涌的信息产生麻木感,懒于思考,怀疑能力萎缩,趣味趋同,发现和创造的精神遭到销蚀。多元的大众传媒会因为传播和回应的不平等关系构筑起新的文化屏障。这一倾向的警示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肥皂剧、电视小品、电视音乐剧等新花样的出现,已经在不断地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消费习性了。

其次,大众传媒存在消解文化艺术个性与深度的倾向。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市场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对全球的覆盖。文化市场的扩大,文化产品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文化企业家的投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个以文化市场为目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系统中,文化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大批量的复制性生产;其产品不再是强调艺术家个人特色的艺术创造,而仅仅被看作即将进人市场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叫做大众文化。企业经营模式的介入改变了文化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不再是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而是营利。“文化产业恶毒地使人体现为类本质”。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造就了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解文化的个性与深度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生活和艺术的各个层面已经有所体现。以人的语言、行为和消费品位为例:作为一种符号结构,即使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文化圈中,不同的亚文化圈也显示出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如对“很好”的说法,北京人习惯说成“特好”、“倍儿好”,东北为“贼好”,湖南、湖北为“蛮好”。而现在全国上下流行说“好好”,时尚习惯消解了区域个性,传媒及其承载物使语言丧失了文化标志的地位。行为是个性的外露,然而,现代传媒通过直接灌输、劝诱、现身说法、引起讨论等等手段,不断以“成功”的名义展开宣传,打造出“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个人行为规范及生活方式的标准模式。从卡内基成才丛书,到减肥录像,直至恋爱指南,在传媒的影响下,公众会逐渐形成大体相近的消费口味和趋向一致的行为方式。在艺术上,大众传媒带来了文化机制的转变,艺术创造也成为标准化的、大批量的生产复制。本雅明告诫我们注意文化工业下复制对艺术固有性质的改变,它破坏了培育崇拜的社会基础,使得艺术的“展览价值”全面抑制了“膜拜价制”,文化已经不仅是那些可以凝神观照的艺术、宗教等,而成为人们全部的生活方式。当媒介文化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进人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时,文化生产者就必须在考虑文化产品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同时,兼顾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当商品化原则与利润目标从物质生产领域蔓延到精神生产领域,乃至个人的精神生活时,在市场权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语境下,商品性对精神性、超越性的吞食就会使得当代文化渐渐失去在非物质域地跋涉的自觉与勇气:影视剧开播前要疯狂炒作,文稿要标着天价拍卖来引起关注,名着要印成漫画本以满足猎奇欲,“行为艺术”靠哗众取宠大行其道……脱落了精神内核的文化产品在看似繁荣的泡沫中,越来越丧失艺术的个性与深度,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本想以商品化来推动文化发展的善意初衷背道而驰。

再次,大众传媒存在助长放纵欲望、逃避现实心理的倾向。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物质财富丰富、闲暇时间如何使用成为社会问题时,大众传媒走进了闲暇时间场,以多彩的娱乐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成为快乐的使者,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制造了理想的梦幻世界,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安泊之所。人们将希望和热情、光荣与梦想编织进这个栩栩如生的人造世界之中,而这个人造世界,又以其逼真性使人们面对的仿佛是一个自在的真实。于是大众传媒含蓄地,有时甚至是赤裸裸地渲泻着人们心中所潜伏的各种无意识冲动,从而使他们将幻想当作现实来体验。当我们目睹电影、电视剧、武侠小说、言情故事中那些有情人历经坎坷而终成眷属,那些孤胆英雄几遭磨难最终化险为夷、功成名就,那些好人终得好报,恶人终受惩罚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理想化人生经验的幻景之中,人们共享着传媒制造出来的欢乐。所以,大众传媒为人们提供的就不仅是一种声画的视听快感,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抚慰。它使在现实中饱尝挫折和伤害的人之心灵从中得到了象征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也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压力的释放以及社会的有序化都有着明显的作用。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消遣特性给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的重要体现。

大众传媒制造梦幻的优势固然给人们创造了理想的幻境,用一种虚构的“现实”,调和了人们心理内部“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社会现实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对立,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实现本能欲望和社会认同的白日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是一种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心理抚慰,过多的这种梦幻享受,也会助长人们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意识。当这种梦幻充斥传媒世界时,大众就会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梦境之中,逃避对于现实的介人,逃避为必然性束缚的实践和改造。一旦大众传媒有效地取消了人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现实处境的实际感受,就会使人们将改造世界的实践热情遗弃在那些幻想之中。媒介所营造的那些理想的幻境为公众提供了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行动,也逃避对现实的思考。所以,这样的大众传媒产品提供的虽然是一种快乐,但这种快乐却常常是以人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和理性为代价的。同时,大众传媒的这一快乐原则还会因为无限地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而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它在给人类带来瞬间快乐的同时,却会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大众传媒文化以其世俗化倾向为人们所喜爱,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欲望的二元对立中,后者显然占主导地位,于是导致了形而上的迷失,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

此外,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为文化的普及和民主提供了可能和贡献,另一方面也对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破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从报纸到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出现,将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面在人类面前展开,“所有这些传播工具,打上了完全相同的印记的信息,传人千百万人的脑际,正如工厂铸造相同规格的产品,销售给千百万家庭一样……。”现代传媒不仅对工业文明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之向同一性方向发展。处于地球各个角落、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在追逐着相同的流行时尚、收听相同的流行歌曲、收看相同的影视节目,崇拜同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流行同一种哲学。就像传统的经济生产残酷地摧残着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信息领域的优势文化以同样的威力破坏着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生态学来看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问题,可以发现:现代传媒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又推动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由于现代化进程起源于西方文化,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客观上造成“现代化等于西方文化”的单质化趋势,其中现代传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同步,这种现象反映在比较浅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上,同时也更加深层地表现在观念、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广泛影响上,从抽象绘画到行为艺术,从流行歌曲到古典音乐的通俗演绎,从室内装修到建筑设计,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外部世界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西方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的民族性问题特别地突现出来。而现代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出这样的问题,则是对其进行批判后的建设性反思。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篇2

一、让文化主体掌握充分的民族文化话语权

对于少数民族的族人而言, 民族文化是他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以及活力之源, 民族文化对于他们构建精神领地和家园、维护族群团结、长久不间断地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交通的发达, 民族聚居地在当下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封闭性的“世外桃源”了, 加上政府和开发商对其进行的旅游投资和开发, 外界的人对民族村落有了更大的接触和了解途径。但是, 人们对于民族文化或者是民族相关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从大众传播媒介上获得的, 所以, 大众媒介也被打上了民族文化传播使者的烙印。对于身处民族地区的每一个民族成员来说, 大众媒介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既是一个机遇, 也是一个挑战, 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对于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 无论是物质性的还是非物质性的精神文明, 少数民族成员既是创造者, 也是传承者。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是少数民族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深谙民族文化底蕴的民族成员运用大众媒介,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 充分掌握了文化话语权, 作为文化的主体, 传承、延续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 为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群体和广大民众认识、了解他们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电影《阿诗玛》是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 同时也是彝族撒尼人一个传诵不衰的经典传说。影片的女主角由云南彝族的杨丽坤饰演, 其中演员的服饰和装扮都是取材于当地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一面。舞蹈和歌唱、肢体动作和嘹亮歌声的完美结合, 带给受众一次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少数民族的演员展现出他们原来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习俗, 也是自我情感的酣畅抒发。又如,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充分展现了中华大地各地区的美食生态, 节目真实拍摄当地美食烹饪者和普通人家的家常菜, 整个播放过程蕴含着淳朴的民风和向上的精神。通过生活中朴实的一面, 观众能够体会到中华平民元素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二、促进民族文化独特性与多元化的融合展现

经过大众传媒选择、加工和传播的信息, 都是面向全体人民大众的。汉族在我们中华国度里, 无论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是占有优势的。在不知不觉间, 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地被汉民族文化同化。大众传播媒体具有普适性、大众性, 信息具有强渗透性。现在, 很多人都是通过大众媒介来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 正如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节目每年都会如期为观众呈现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电视是受众接触面最为广泛的, 并且随着互联网普遍应用, 即使错过了电视直播, 也能随时随地观赏或者重复观赏节目, 有很大的便捷性。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运用自身独特的制作方法和手段, 充分掌握了少数民族的特殊性, 融合现代元素, 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和精神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观众。春晚里演出者的服饰、背景音乐的演奏, 都是遵循民族风格的, 最大化地展现了少数民族最好的一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能够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科技的支持使得民族信息多元化, 每个民族在传播民族文化时, 都能凸显自己民族的独特风貌, 有别于其他民族,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多元化的文化态势下, 民族文化要与时俱进, 既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把民族文化的转型定在现代文化的基础上, 使民族文化保持自身的本质特性, 也让传统的民族文化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 走上正确的民族文化转型之路。

三、以跨国传播来拓展民族文化的表现时空

在信息共享的时代, 信息交互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拉里·A. 萨默瓦和理查德·E. 波特认为, 所谓的“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 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1]文化是一个族群或者是国家的内涵象征。个体与个体、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文化交流, 是为了更好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文化通过外部表征符号得以呈现, 它不是单纯的客观物质性的事物, 而是一种蕴含着内在族群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等的集合体。要使民族文化历久不衰, 为国人和世界的人们所认识和了解, 就必须有“走出去”的坚定决心和毅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大众传播媒介不断更新自身的性质和功能, 民族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得到了跨越性的传播, 让全世界的人亲眼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文化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潮流中脱颖而出, 展现出独特的传统性的美和历史性的深沉。民族文化要有更大的勇气去和所有文化进行“交锋”和“相处”, 不仅仅是本性地在文化的万花筒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最大的延展, 突破了语言的障碍, 树立了良好的民族文化品牌, 实现了民族文化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展现, 再现了民族文化个体层面深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 把微观层面的民族文化和宏观层面的中华文化融会贯通, 唤醒了族人的民族记忆, 让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股特色洪流, 延绵不断、川流不息。

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研究 篇3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林文化;传播

1引言

位于郑州西南登封市少室山南麓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依托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少林文化也随着少林寺经历多次中兴和衰败,特别是民国时期,即1928年军阀混战时,从民国时期石友三火烧少林寺至《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播映前,少林寺一直在沉默与困苦中度过,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少林寺及其所承载的少林文化如今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2推动少林寺中兴和少林文化复兴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2.1从电影《少林寺》看影视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九八二年,通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上映,促进了少林寺旅游事业的发展,由原来参观人数的几万人增加至几百万人,我想这就是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从1982年至今,少林武僧团经常同国家领导人出过访问,宣传少林文化,这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少林功夫不仅是少林寺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林寺的资源更是相当丰富,我们应当大胆利用少林文化,智慧开发少林资源,让它作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廖承志老先生曾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加上国家科学的宣传战略,使没落中的少林寺迅速名扬中外,少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很好地宣传。它所带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宣传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更好的宣传少林品牌,推动少林文化的传播,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积极筹划并推动了120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的创作和摄制,仅从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收视率及演出效果来看,此电视连续剧不仅极大的宣传了少林寺,而且极大的宣传的登封、郑州及河南,更极大的宣传了少林文化。

2.2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大型文艺演出对少林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有这样一个数据,二零零九年的演出场次达到二百四十场,游客接待总量为二十三万人次,其中有来自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总收入达到贰仟五百万,比二零零八年增长百分之十〔1〕。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时代的需求,学术界越来越关心如何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转型、文化取舍、和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开放的事业来对待中国传统运动的发展,以带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下健康发展之路迈进,也是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享誉国内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主要演出形式,以禅文化和大自然的结合为其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的。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作为前提,进一步挖掘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和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把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得以实现。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员们进行的维亚人表演,由少林塔沟武校1600名学生演绎的《白云之帆》,堪称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巅峰之作,高达78米的帆屏拔地而起,180名空中演员在帆屏上摆出精致造型,而支撑他们的,则是千余名地面演员的人力操控。千余人拉拽180人,于78米高空呈现10多种惊艳造型广州亚运今天开幕“《白云之帆》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一幕。高空威亚这个环节成功了,开幕式也就成功了;开幕式成功了,广州亚运会也就成功了。”这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的点评。当然塔沟武校的表演经历并不只是广州亚运会,二零零四年雅典奥运会的踩高跷,二零零七年上海特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二零零九年全国十一运会闭幕式演出,国庆60周年庆典晚会的太极拳,上海世博会的惊艳表演等都是塔沟的经典之作。他们全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4个仪式演出,分别表演《自然》、《地球飞人》、《弹跃龙》、《节日》、《寄往未来》5个节目。用更少的人表现更震撼的场面,高空威亚无疑是有效手段。这些以少林文化为符号的大型演出极大的推动了少林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更极大的推动了少林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3从少林国际武术节看大型武术赛事现代传媒传播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1991年,在郑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它始终遵循“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2004年升格为世界传统武术大会,2009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2010年继续举办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只是从这届开始,主办由原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郑州市变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随着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规格的提高,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举办,成为推动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又一强大助推力,而且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比其它形式的交流更具有直观性,少林功夫的普及传播就是对少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少林文化也成为河南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很多国际人士认识河南就是从认识少林功夫开始的。

2.4文学出版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与少林武术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相应记述,还有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记录少林故事的书籍,其中《新编少林寺志》、《中华禅诗》、《少林武术系列丛书》、《少林武功秘岌》、《少林寺资料集》、《禅露集》、《禅林意趣诗》是由少林寺自己编辑的,像这样少林寺自己编辑的书刊有四十多种。还有一种《禅礴》杂志少林是在与海外交流访问时,互换书刊所用。《高丽大藏经》雕版重印本是韩国僧团来访时赠予少林寺的。这本《大藏经》的底本是中国宋、金时期的《大藏经》,用汉文写成。在这个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少林文化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传播和影响都深入人心。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少林武术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书刊间的互赠,也推动了对出版印刷历史的研究。而这样的书刊极具传统宗教和武术特色,受到社会和教徒的一致好评。文学出版必定在无形中以强有力的方式促进少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传媒视角下少林寺商业行为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分析

借助现代传媒,少林寺开始走出院门,少林寺走出寺院的一系列举动,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人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过于超前而称其为“少林操盘手”、“少林CEO”;有人认为,和尚应该念经修身,不应该涉及那么多的尘世,更不应该把少林寺发展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然而,在我们看来,信佛与念经的本质在于修心,事事皆是佛法,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心不静,再好的经也将被念歪,修上千百世也难成正果。少林寺僧走出寺院举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正是“普度众生”这种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表现。如果不是少林寺对于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自觉保护与主动开发,或许我们现在仍然陶醉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虚幻的美梦之中〔2〕。

近年来,质疑少林文化商业开发过度的批评不断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少林寺面对最多的指责就是商业化是否过度的问题。一方面,公众希望少林寺是一个研习佛法,弘扬武功,专心慈善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少林寺过多的参与商业行为不利于其佛法本性的传播,少林寺的商业收入及用途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不免引来人们的猜测;另一方面,在当今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下,少林寺也要为自身发展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为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谋求发展。所以如何在固本的同时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把商业收入主题用于慈善事业,财务收支要透明化,接收来自审计和各界的监督,方能在商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4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对策

4.1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

4.2要获取政府舆论导向、政策、财力的多重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关注,为少林文化的品牌保护提供舆论上、政策上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援。少林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少林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仅仅凭少林寺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结合少林等、政府、社会多方力量方能实现。

4.3在现代传媒加强品牌保护,实现持续发展要从自身品牌建设着手,少林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已经形成,但少林的决策者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对品牌进行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实现与时俱进的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品牌文化内涵和传播策略。

4.4重视新兴媒体,加强交流融合当代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重视并利用好这两项传播手段必将对少林文化的品牌化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和减少网络环境的弊端侵蚀少林文化的内涵。

4.5把握好少林文化“固本”与“开发”的尺度,从有利于传播和保有少林文化纯净、脱俗的本质来看,应以文化推广为“固本”为首,世俗倾向次之;以公益传播为首,商业行为次之;以发扬禅宗为首,兴盛武学次之。

5结束语

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的少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可过于盲从或是随大流,形式手段的变革仅仅是用来创新传播的载体、提升传播的效率,但却不能在当前世俗物质的洪流中损害的文化纯真与洁质。要赢得当地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要克服“重武轻禅”的不平衡倾向,要将文化之无形化为有形,借助艺术创作、视觉符号表达、听觉诠释、影视展现等方法,传达少林文化的形象与声音,展示少林文化的价值观与品质特性。要想将少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相应的政策导向,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需要按照经济规律运行,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打造“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的世界品牌,要走中国民族特色〔3〕。

参考文献

〔1〕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http://www.dengfengnews.com,2009-11-19.

〔2〕乔凤杰,李春龙.问题视阈中的少林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3):13-16.

〔3〕万瑜,蔡宝忠.少林功夫的品牌战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5):44-47.

(责任编辑:阎 彬)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利弊因素,进而为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和加快少林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林文化;传播

1引言

位于郑州西南登封市少室山南麓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依托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少林文化也随着少林寺经历多次中兴和衰败,特别是民国时期,即1928年军阀混战时,从民国时期石友三火烧少林寺至《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播映前,少林寺一直在沉默与困苦中度过,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少林寺及其所承载的少林文化如今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2推动少林寺中兴和少林文化复兴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2.1从电影《少林寺》看影视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九八二年,通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上映,促进了少林寺旅游事业的发展,由原来参观人数的几万人增加至几百万人,我想这就是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从1982年至今,少林武僧团经常同国家领导人出过访问,宣传少林文化,这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少林功夫不仅是少林寺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林寺的资源更是相当丰富,我们应当大胆利用少林文化,智慧开发少林资源,让它作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廖承志老先生曾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加上国家科学的宣传战略,使没落中的少林寺迅速名扬中外,少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很好地宣传。它所带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宣传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更好的宣传少林品牌,推动少林文化的传播,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积极筹划并推动了120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的创作和摄制,仅从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收视率及演出效果来看,此电视连续剧不仅极大的宣传了少林寺,而且极大的宣传的登封、郑州及河南,更极大的宣传了少林文化。

2.2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大型文艺演出对少林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有这样一个数据,二零零九年的演出场次达到二百四十场,游客接待总量为二十三万人次,其中有来自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总收入达到贰仟五百万,比二零零八年增长百分之十〔1〕。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时代的需求,学术界越来越关心如何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转型、文化取舍、和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开放的事业来对待中国传统运动的发展,以带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下健康发展之路迈进,也是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享誉国内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主要演出形式,以禅文化和大自然的结合为其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的。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作为前提,进一步挖掘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和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把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得以实现。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员们进行的维亚人表演,由少林塔沟武校1600名学生演绎的《白云之帆》,堪称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巅峰之作,高达78米的帆屏拔地而起,180名空中演员在帆屏上摆出精致造型,而支撑他们的,则是千余名地面演员的人力操控。千余人拉拽180人,于78米高空呈现10多种惊艳造型广州亚运今天开幕“《白云之帆》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一幕。高空威亚这个环节成功了,开幕式也就成功了;开幕式成功了,广州亚运会也就成功了。”这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的点评。当然塔沟武校的表演经历并不只是广州亚运会,二零零四年雅典奥运会的踩高跷,二零零七年上海特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二零零九年全国十一运会闭幕式演出,国庆60周年庆典晚会的太极拳,上海世博会的惊艳表演等都是塔沟的经典之作。他们全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4个仪式演出,分别表演《自然》、《地球飞人》、《弹跃龙》、《节日》、《寄往未来》5个节目。用更少的人表现更震撼的场面,高空威亚无疑是有效手段。这些以少林文化为符号的大型演出极大的推动了少林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更极大的推动了少林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3从少林国际武术节看大型武术赛事现代传媒传播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1991年,在郑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它始终遵循“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2004年升格为世界传统武术大会,2009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2010年继续举办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只是从这届开始,主办由原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郑州市变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随着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规格的提高,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举办,成为推动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又一强大助推力,而且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比其它形式的交流更具有直观性,少林功夫的普及传播就是对少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少林文化也成为河南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很多国际人士认识河南就是从认识少林功夫开始的。

2.4文学出版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与少林武术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相应记述,还有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记录少林故事的书籍,其中《新编少林寺志》、《中华禅诗》、《少林武术系列丛书》、《少林武功秘岌》、《少林寺资料集》、《禅露集》、《禅林意趣诗》是由少林寺自己编辑的,像这样少林寺自己编辑的书刊有四十多种。还有一种《禅礴》杂志少林是在与海外交流访问时,互换书刊所用。《高丽大藏经》雕版重印本是韩国僧团来访时赠予少林寺的。这本《大藏经》的底本是中国宋、金时期的《大藏经》,用汉文写成。在这个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少林文化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传播和影响都深入人心。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少林武术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书刊间的互赠,也推动了对出版印刷历史的研究。而这样的书刊极具传统宗教和武术特色,受到社会和教徒的一致好评。文学出版必定在无形中以强有力的方式促进少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传媒视角下少林寺商业行为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分析

借助现代传媒,少林寺开始走出院门,少林寺走出寺院的一系列举动,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人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过于超前而称其为“少林操盘手”、“少林CEO”;有人认为,和尚应该念经修身,不应该涉及那么多的尘世,更不应该把少林寺发展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然而,在我们看来,信佛与念经的本质在于修心,事事皆是佛法,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心不静,再好的经也将被念歪,修上千百世也难成正果。少林寺僧走出寺院举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正是“普度众生”这种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表现。如果不是少林寺对于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自觉保护与主动开发,或许我们现在仍然陶醉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虚幻的美梦之中〔2〕。

近年来,质疑少林文化商业开发过度的批评不断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少林寺面对最多的指责就是商业化是否过度的问题。一方面,公众希望少林寺是一个研习佛法,弘扬武功,专心慈善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少林寺过多的参与商业行为不利于其佛法本性的传播,少林寺的商业收入及用途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不免引来人们的猜测;另一方面,在当今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下,少林寺也要为自身发展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为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谋求发展。所以如何在固本的同时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把商业收入主题用于慈善事业,财务收支要透明化,接收来自审计和各界的监督,方能在商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4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对策

4.1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

4.2要获取政府舆论导向、政策、财力的多重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关注,为少林文化的品牌保护提供舆论上、政策上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援。少林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少林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仅仅凭少林寺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结合少林等、政府、社会多方力量方能实现。

4.3在现代传媒加强品牌保护,实现持续发展要从自身品牌建设着手,少林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已经形成,但少林的决策者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对品牌进行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实现与时俱进的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品牌文化内涵和传播策略。

4.4重视新兴媒体,加强交流融合当代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重视并利用好这两项传播手段必将对少林文化的品牌化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和减少网络环境的弊端侵蚀少林文化的内涵。

4.5把握好少林文化“固本”与“开发”的尺度,从有利于传播和保有少林文化纯净、脱俗的本质来看,应以文化推广为“固本”为首,世俗倾向次之;以公益传播为首,商业行为次之;以发扬禅宗为首,兴盛武学次之。

5结束语

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的少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可过于盲从或是随大流,形式手段的变革仅仅是用来创新传播的载体、提升传播的效率,但却不能在当前世俗物质的洪流中损害的文化纯真与洁质。要赢得当地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要克服“重武轻禅”的不平衡倾向,要将文化之无形化为有形,借助艺术创作、视觉符号表达、听觉诠释、影视展现等方法,传达少林文化的形象与声音,展示少林文化的价值观与品质特性。要想将少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相应的政策导向,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需要按照经济规律运行,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打造“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的世界品牌,要走中国民族特色〔3〕。

参考文献

〔1〕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http://www.dengfengnews.com,2009-11-19.

〔2〕乔凤杰,李春龙.问题视阈中的少林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3):13-16.

〔3〕万瑜,蔡宝忠.少林功夫的品牌战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5):44-47.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4

“今天,由于大众媒介到处都有,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歪,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其他任何活动。”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的论述言简意赅的揭示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影视,录像,网络,书籍,报刊等大众媒体广泛普及,并以其色彩丰富、鲜活生动等特点,迅速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是人类传播能力发展变化进步的表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散布在不同地区的个人或者群体的传播媒体。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大众传媒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大众传媒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这样就形成了由大众传媒构成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的生活环境。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体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彻底改变。除了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以外,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第四个重要因素。

大众传媒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获取与传递信息。从古到今,大众传媒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需要获取和接收大量的信息。而青少年通常都会选择最新和最快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比如,互联网,手机等。据统计,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由于青少年对于新媒体需求的增加,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是传统媒体数量的二到三倍。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人生中求知欲最旺盛,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们需要大量而且新鲜的信息和资讯。大众传媒的存在和发展满足了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渴求和开阔眼界及思路的需求。不可否认,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个“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里,空间上的距离被无限缩小。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传到青少年们的眼前。这无疑加快了全球信息资源同步化的进程,使得青少年并不是被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圈子之内,而且跟上了整个世界的脚步。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无比重要而非书本可以取代的作用。其次,大众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环境。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们需要与人沟通和交流。而许多现代的新型传媒的存在大大满足了青少年们的交流需求,并且丰富了交流的方式。特别是有些青少年最初与人交流时不善于面对面交流,比较内向或者沟通能力不强,这时,如果通过手机或者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流就更为方便,有效。虽然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但是又能彼此传达信息,解决了那些性格内向的青少年们的问题。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那些新型的传媒方式也扩大了他们交友的范围,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和身边的人,不在身边的人,在距离上很遥远的人,甚至是其他国度的人进行交流,这些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新鲜而且宝贵的。交流对象的丰富能使青少年更快速地认识社会和这个世界,拓宽眼界。这些都是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由于大众媒体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中国,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在这个逐步加快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众传媒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将人的学习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本人行为后果所引起的学习,一类是通过他人示范过程引起的学习。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所造成的影响就属于后一类。在现如今确确实实出现了一些不适合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接收的传媒内容,比如色情内容,暴力内容,甚至是反传统反道德的不健康内容。对于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受到这些方面内容的熏染之后很有可能会在对世界外部环境的认识和对价值观的概念和正确性上产生扭曲甚至颠覆。这些大众传媒所显露出来的弊端是对青少年的发展极其不利的。面对这些不良的信息内容,青少年缺乏一定的正确的拜别观念和能力,容易误入歧途,导致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这些都是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篇5

在所有的传播媒介中,除了新闻报道之外,最影响大众感情和态度的恐怕要数影视作品了。影视作品是否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与能否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有关,观众是否从中能得到安慰和满足是衡量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指标。影视作品中所表达的基调和态度多多少少会影响观看人群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中国和日本无疑是两个文化大国,说到日本的影视作品,影响最为广泛,受到最多喜爱的当属日本的动漫。日本的动漫在世界上可谓是家喻户晓,几乎成了日本的代名词。日本在1972年就成立了国际交流基金,致力于对外文化交流,进入21世纪后动漫也被纳入其中。[6]3月,动漫形象“哆啦A梦”接受外务大臣高村正彦的任命,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动漫文化大使”,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动漫文化和提升日本国家形象。这一举动不仅是响应前外相麻生太郎提出的“动漫外交”,而且也是日本希望通过动漫产业来促进软实力,营造日本酷文化和打造国家品牌的战略。

对中国的观众来说,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回忆童年的时候绝对少不了要提动画片,而除了国产的动画片之外,来自日本的动漫则是所有外国进口动画片中的佼佼者。不仅仅因为它距离中国近,也因出自相同东亚文化根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虽然美国化仍是东亚大众文化发展的主流,但日本因其与其他东亚国家在文化上的相近性而占得一席之地。”[6]日本引领的大众文化潮流虽然在九十年代以来被来自韩国的“韩流”分了一杯羹,但日本动漫的发展仍方兴未艾。日本近些年之所以不断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其提升国家形象,尤其在亚洲地区缓解侵略战争造成的历史后遗症,增强年轻人对日本的理解,培养更多的“亲日派”不无关系。早在,日本对22个国家的`使领馆发放问卷调查,就发现动漫在这些国家的普及率相当高,并且由于动漫的影响激发了这些国家动漫爱好者学习日语和了解日本的兴趣。而与动漫相关的玩具周边、流行词汇以及角色扮演(cosplay)等也成为广受喜爱的新兴流行文化。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侵袭全球的大背景下,日本动漫文化的异军突起也算是代表着来自东方的亚洲现代文化的一只先锋军。日本动漫文化的发展也是一种影响大众思维与认知的不可轻视的力量“,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渗透力,特别是日本的动漫和影视作品……能够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重视对人生、时代和社会的反思,这些作品传达的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标准也就在悄无声息中得到了传播。”[7]

尽管许多人表示政治与文化区别对待,喜欢日本文化不代表喜欢日本,在政治上也坚定立场,但是如果没有正规的引导和学校的教育,那么年轻一代的孩子是否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吸收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受到巨大的影响,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反观中国,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充斥着各个电视台,有人调侃道“电视剧里一个日本兵一天能在各个卫视死八回,抗日剧变成武侠片,难道日本士兵都是纸糊的。”虽然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但是大量粗制滥造的内容和严重脱离现实的剧情也难免将优秀的电视作品淹没其中,反而引起大众的反感,成为哗众取宠的闹剧。相比起日本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外交以提升软实力的战略部署,中国却远隔千层雾。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的现代大众文化可以渗透到中国流行文化中来,而中国的大众文化仍在探索着前路。中国人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当然也不能抱着这些伤痛过一辈子,以史为鉴,但更要不断面向未来,寻找一条引领潮流,被他国争先效仿的先进文化的康庄大道。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正负面影响论文 篇6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这种影响长期存在,很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并非是杀人、放火、流血等,任何有明显而具体的语言或行为的使人屈服,无论是否有伤亡的情景均属暴力。口语暴力、武器暴力、物品暴力均为暴力的展示方式。传媒中渲染的暴力或“软暴力”容易给儿童形成先入为主的定性的观念,以为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另外儿童还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容易模仿暴力节目中的情节、手段,因此产生的影响更甚。

根据上述所讲的大众传媒对儿童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要不断整合多种新媒体资源服务于教育现代化,来指导儿童对大众传媒的选择。

首先,在家庭中应当注重大众传媒的使用。在与孩子共同享用大众传媒时,应选取利于孩子成长的内容进行观看,如科普知识、竞技赛场、新近新闻事件的发生、艺术作品的欣赏等。

其次,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关爱。儿童过分依赖某些媒体可能会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状况。如果儿童过分依赖媒介,对问题的思考就会产生懒惰情绪,对网络资料的查询就相应会产生过多的依赖性。这样既耽误了儿童吸收课本知识的时间,又减弱了大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再次,指导孩子对传媒传播信息的鉴别和选择。指导孩子应选取知名网站去找寻新闻、资料。在阅读刊物、观看电视时应选取那些能够拓宽自己知识面的东西去看,而不是一些花边新闻,这些内容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对他们的成长起不到好的作用,切记一定要正确对待媒介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最后,家长对儿童给予恰当的管束,帮助儿童合理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些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训班,一方面充实了休闲时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存有溺爱心理,并没有过多约束孩子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儿童不良的生活状态。因此家长应严格控制他们在家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并对他们接触的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能学会适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可能也就没有沉迷的问题了。所以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网并非不可上,电视并非不可看,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有娱乐和休闲的需求,同样有享受现代化娱乐工具的权利,关键是父母要引导孩子知道如何自控。这点要以家庭为基础实施保护。

学校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

学校应该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学校可适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以减少和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出现。

首先,应针对儿童的兴趣爱好指定可实施不同体例、不同方法的教材,因材施教。与此同时,一定要以现实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进行说教。儿童进入学校后,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是非常信任的,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一定要对儿童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耐心说教,要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价值观、哪些应当摒弃、哪些应当记忆。所谓伦理道德就是要遵循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生情感和敏锐的思维及处世能力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亲身经历的,而不能一味地通过大众传媒对自己进行灌输,这样只能滋长自己的懒惰行为和不良意识。

其次,对于现在网络媒体的覆盖情况,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在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课上,老师一定要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现在社会由于网络信息冗杂现象严重,黄色信息也在侵蚀着网络,儿童对这些新奇的尚未接触的事物是带有很强好奇心的,所以一定要帮助儿童树立科学的大众传播理念,坚决杜绝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儿童的意志。

总之,大众传媒虽然存在着劣势,但是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是占主流地位的。它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儿童的成长也起到了开阔视野、丰富童年想象力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能够正确使用大众媒介,正确引导儿童对它的接触,就一定可以发挥其优势,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而大众传媒本身也要拥有社会责任感,以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来约束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信息传播轨道。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J].青年研究,(1).

[3]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分析 篇7

1. 大众传媒影响公共管理的方面及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1) 。基于此, 社会公共管理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倘若公共管理继续坚持原有的理念和决策方式则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要, 必须打破传统, 为人民和政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人民知识水平逐渐提升, 其政治意识也不断提高。为此, 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 畅通民众自身利益的表达渠道, 不断缓解社会压力而导致的各类危机。尤其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 公共管理更应积极转变观念。大众传媒影响公共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大众传媒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受到传播方式和影响, 在大众传媒出现之前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于口头交谈, 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而在互联网产生之后, 对于大众传媒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们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流, 既快速又便捷, 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公共舆论和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作用 (2) 。

第二, 通过大众传媒能够实现信息多对多的交流。在大众传媒还未普及之前, 人们的观点很难传播给多数人, 需要通过电视、报纸以及书籍等传统媒体才能实现。然而, 现今微博、论坛等的兴起为民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平台。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多对多的传播与交流。根据调查显示, 微博是政府进行政府宣传的主力军, 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内容的不断发展, 这一运营水平逐渐成熟, 微博问政等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2. 大众传媒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2.1 时代背景要求大众传媒与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联系

一直以来, 大众传媒隶属于时代发展的产物, 在其发展过程中, 需要与政府、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 大众传媒的中介作用促使信息在政府、民众以及利益团体之间进行传递, 通过对问题的及时反馈为公共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策略。 (3) 其次, 大众传媒具有良好的舆论引导功能。大众传媒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将各类社会现象进行及时有效的传播, 通过积极整合各方利益, 从根本上对公共管理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再者, 大众传媒充当了公共管理的监督者角色, 能够确保公共管理朝着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2.2 大众传媒直接影响了公共管理功能的要求

公共管理对大众传媒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这种制约功能带有一定的消极性, 也是当前公共管理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大众传媒制约了公共管理的目标和对象, 从根本上推动了公共管理获得有效发展。与此同时, 大众传媒作为媒介体系的代表, 促使整个公共管理体系更具计划性和组织性, 对公共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3) 。

3. 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

3.1 有助于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 其首要环节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围绕生活的某个方面问题所指定的政策目标, 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因此, 确定政策目标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政府必须在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确立政策目标 (4) 。尽管传统媒体在公众舆论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其表达渠道依旧较窄, 并且百姓在期间的话语表达权较弱。通过网络公共舆论, 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 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 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有助于公共管理政策行为的执行

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 执行过程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涉及信息、执行人员以及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宣传是政策执行的核心环节, 它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政策的认知程度。而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利用公共网络实施舆论导向, 不断扩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公共舆论, 能够倾吐民众对政策表达最真实的意见。通过网络公共舆论的交互性原则, 能够有效实现与网民进行沟通, 政府向网民认真解读各类公共政策, 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有效执行。与此同时, 当民众通过网络公共舆论发现政策执行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明显的漏洞时, 则可以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 从而确保政策的执行能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5) 。

3.3 有助于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

政府公共管理同样离不开监督的作用, 公共管理监督主要通过监督部门和主体对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工作成效进行监督。政府公共管理中的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内部监督, 二是外部监督, 而实施媒体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是进行外部监督最重要的手段。媒体监督主要反映了政治以及精英媒体人士的意见, 社会公众监督主要反映社会普通大众的主要观点和看法。由于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其监督比较容易实施, 而社会大众在监督上存在着较多难以实现的地方, 很难实现普通大众的看法和观点。 (5) 基于这样的现状, 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存在着较大局限性, 必须借助更加有力的监督手段, 而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网络监督实现了每个个体均能积极参与到组织的公共管理过程中, 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 引导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舆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为此公共部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要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工作作风, 每一个人都要将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 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 这样才能提升公共部门管理水平 (6) 。

注释

11蔡春艳, 黄镕.论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07:65-67.

22 聂静虹.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效研究[D].武汉大学, 2009.

33 郭志峰.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探究[J].新闻战线, 2015, 07:202-203.

44 包玉青.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基于公民参与的分析视角[J].新闻传播, 2011, 11:76-77.

55 项冰.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价值取向分析[D].黑龙江大学, 2010.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篇8

一、鄂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

为了比较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的媒介使用现状,研究者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分别选取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活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A类村庄,远离县城但靠近区乡集镇的B类村庄,地域偏远、交通不发达的C类村庄各1个。在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笔者先后四次对三类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1046份。根据调查数据,可将农村媒介使用与接触情况的特点大致归纳如下:

⒈媒介拥有状况

A类村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并全部接入有线电视网,21.8%的家庭拥有2台电视机。6.5%的家庭坚持每天购买当地的报纸,如《楚天都市报》。B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91.7%,其中86.5%的家庭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C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71.2%,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家庭占35.5%。

⒉媒介消费行为

从村民每天用于闲暇时间活动的时间量看,“看电视”居于第一位,电视是农村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其次是“串门聊天”,再次是“打牌”。可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媒介行为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人际交往。

⒊媒介接触频度

在各种媒介消费活动中,时间分配不是平均的,无论哪一类型的村庄,看电视的时间与参与人数都是最多,而广播则退居最后。在B、C类村庄,报纸主要是村干部阅读,目的在于“了解国家政策,方便做群众工作”。仅每日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量,A类村庄在平时达135.4分钟,农忙达91.8分钟;B类村庄在平时达100.1分钟,农忙达72.7分钟;C类村庄在平时达78.3分钟,农忙达40.2分钟。

⒋媒介内容偏好与依赖情况

就媒介内容选择而言,主要是收看“电视剧”,均表现出偏重电视娱乐的取向。在电视节目的选择方面,按喜爱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但A、B两类村庄中有45.2%的村民把“收看新闻”放在第二位。A类村庄有10.4%的村民看报纸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掌握政策”。

为了了解农民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如果家中没有了电视,您会觉得习惯吗?”,调查显示:A类村庄中有11.7%的村民选择“习惯”,3.5%的“无所谓”,85%的“不习惯”;B类村庄中有10%的村民“习惯”,3.6%的“无所谓”,86.4%的“不习惯”;C类村庄中有35%的村民“习惯”,42.7%的“无所谓”,22.3%的“不习惯”。媒介使用时间较长的农村居民对电视等媒介的依赖程度越高。

从获取信息的渠道看,A类村庄的农民获取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B类村庄的农民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村干部传达”;C类村庄的农民知晓信息首先是“村干部传达”,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再次是“电视”。显然,人际传播在民族地区农村的信息传递中也发挥着较大作用。

二、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转型中的作用

通过对A、B、C三类村庄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村庄,大众传媒都已深入家庭,媒介消费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媒介化成为大势所趋。大众传媒不断向农村渗透,其实质就是不断用新文化、新价值取代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过程,同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从而影响到了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交往的转型,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所不同的是,农村的社会交往明显带有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

⒈大众传媒扩大了农村的社会交往范围

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范围的扩大。农村居民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了新时代多元化的交往方式,不再局限于村庄原有的交往范围,开始有意识地与外界交往接触。可以说,现代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中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而且对现代传媒接触程度越深的农村受众越是具有这种交往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双重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了“城市——农村”二元体制,构筑了严重的城乡壁垒,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交往少。现代传媒将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带入农村,缩小了城乡人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上的差别,不仅有利于城乡人民的沟通和交流,也加速了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从而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所接触的人的增多,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虽然交往范围的大小与村民自身的性格、素质和期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通过调查发现,对某些电视节目类型的偏爱也成为影响朋友数量的部分原因,平时喜欢收看农业节目和综艺节目的村民有着比其他人更多的朋友。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那些喜爱看农业节目的村民对节目中的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都比较关注。通过收看农业节目,他们在与其他村民互动的过程中就占据了信息优势,周围的村民非常乐意听他们讲述这些农业方面的新信息。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也就是使自身的人际吸引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可以拥有较多的朋友数量。喜欢看综艺节目的村民大都属于性格比较活泼外向的,综艺节目这种形式本身也主要是希望起到娱乐休闲的作用。经常收看综艺节目的受众从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培养了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也会显得更加容易相处,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

⒉大众文化加剧了农村社会交往中的工具理性

在传统社会,社会交往对象一直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由于人际交往范围的有限性,村民们除亲戚外,交往比较多的就是同村的人,朝夕相处便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农村社会也经常被称为“熟人社会”。现在,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数量的增加,基于业缘关系的交往对象也逐步在农村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单一的以血缘为主的交往对象发展到由血缘、地缘、业缘共同构成的交往对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电视是第一媒介,观看电视是农民休闲的主要方式。在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对缺乏的农村,电视媒介在农村社会交往对象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最为注重的就是情感因素。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村民们一直把这种感性的认识摆在主导地位。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现代人际交往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和商品化倾向,这种现象也同样反映在农村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农村社会交往观念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电视媒介所起到的作用。电视影响着农村居民在选择交往对象上的理性程度,每天接触电视时间较长的受众所受影响也较深,他们接触并逐步内化了电视中展示的现代都市交友方式,除了感情因素外,他们最注重的就是交往对象能否为自己提供实际的帮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注重“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要进行的交往是否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后才作出选择与决定。这就使他们倾向于同“有钱”和“社会地位高”的人交往,同时导致了农村社会交往中工具理性增强的趋势。此外,电视节目中频繁出现的俊男美女也让农村居民受到了“美女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村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交往对象的相貌等外在条件。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给人们提供两个方面的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情感资源。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人们相互提供必需的资源才使得网络得以维持。电视媒介以鲜活生动的情节事例告诉人们,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拥有社会资源越丰富的人在网络中就越占据优势地位。农村受众长期在这种社会交往观念的熏陶下,自然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尝试,从而有着超越了血缘关系、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率先提出“弱关系力量假设”,他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认为强关系在维护群体内部联系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弱关系对于群体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有效。在电视传媒的引导下,农村居民不但将亲属等强关系列为自己的社会资源,也开始注重一般的熟人即弱关系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困难时,村民们开始积极利用身边这些以往并不重视的弱关系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系统的扩大化。

⒊高频度地接触大众媒介改变了农民的交往观念

外部环境对农村的“示范效应”大多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外部环境对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烈,这种示范效应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交往观念、规则和内容。城市文明不断通过大众传媒被传递到农村,促进农村的现代化。

大众媒介对异性交往观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受传统习俗影响较深,社会开放程度远不及城市,长期以来,人们对异性朋友一直没有正确积极的认识态度。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部分被调查者谈到异性朋友就将其归之为“不好的事情”,认为有异性朋友是不正常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社会交往的开放性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电视媒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培养理论可知,大众媒介对受众思想观念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农村,较早接触电视媒介的村民受其影响比较大,程度比较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较早表露出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社会交往较之过去更加广泛和开放,异性之间的交往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减弱。电视给了农村居民一个接触外面世界的窗口,那些较早通过电视媒介了解到现代人际关系特征的村民也就有着较为开放的交友观。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他们的行为和观念也影响着身边的村民,对构建现代农村社会交往方式起着积极的作用。

大众媒介对人际冲突观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发生冲突以后,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平时喜爱收看新闻节目的被调查者在发生人际冲突时有75.1%都会选择与他人“面对面协商解决”,而不爱看新闻的村民中,只有41%的人采取协商解决的办法。因为电视新闻是村民们了解外界信息、社会知识的重要渠道,有着极强的“教化”功能,经常接触新闻的受众往往具有更强的理性和是非判断能力。在大众传播媒介不够发达的农村这种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与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社会新闻”的日益增多,村民们从新闻节目的收看中增强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更好地采用理智的方法加以解决,也使得以单纯情感因素为特色的农村社会交往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显然,媒介的全球传播给农民交往实践现代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促使农村的社会交往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从依附性向自主性转变,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总之,通过现代传媒塑造理性的、健康的、和谐的社会,从而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增进城乡交流,让农民更多地了解城市生活,接触现代信息,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上一篇:沐浴课改春风下一篇:歌颂父亲节初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