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2024-04-29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总结(通用9篇)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1

一、指导思想

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进深奥的数学世界之中。

二、内容及活动安排:

第一次

活动内容:规律填数

活动目的:通过规律填数的研究,使学生能找到一个数列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二次

活动内容:规律填数

活动目的:进一步进行规律填数的研究,使学生能找到一个数列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三次

活动内容:简单推理

活动目的: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逻辑推理问题”的研究,使学生能在许多问题中找到关键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四次

活动内容:简单推理

活动目的:通过进一步对日常生活中一些“逻辑推理问题”的研究,使学生能在许多问题中找到关键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五次

活动内容:应用题

(一)活动目的:通过应用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解一般应用题的方法,会解一些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六次 活动内容:应用题

(一)活动目的:通过应用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解一般应用题的方法,会解一些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七次

活动内容:算式谜题

活动目的:通过对算术运算式子的研究,依据运算法则,进行适当的判断推理,从而把算式补充完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八次

活动内容:变与不变

活动目的:通过对加、减、乘、除法的研究,了解和、差、积、商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九次

活动内容:变与不变

活动目的:通过进一步对加、减、乘、除法的研究,了解和、差、积、商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十次

活动内容:错中求解

活动目的:通过对“错中求解”的研究,使学生在熟悉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隐含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结果。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十一次

活动内容:错中求解

活动目的:通过进一步对“错中求解”的研究,使学生在熟悉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隐含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结果。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第十二次

活动内容:和倍问题 活动目的:通过进一步对和倍问题的研究,使生了解什么是和倍问题及如何解和倍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形式:讲解、分组练相结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

数学学习兴趣常表现为喜欢或不喜欢数学。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下降,高年级下期是兴趣分化的明显时期。但总的来说,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还是最喜欢数学。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关性。浓厚的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

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二、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引发数学学习兴趣的保证

调查表明,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的方向包括:

(1)练好教学基本功

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化,人们对教学基本功含义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除了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画图等传统内容以外,还包括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尤其中新课程理念下,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教师通过网络吸取大量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教师的分析能力也是完成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素质。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过程分析、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专家-新手差异分析和综合分析。

(2)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数学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关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培养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的讲解引导之间的关系;新的数学知识与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共同要求与学生个性差异之间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等等。这里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这“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作些讨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累积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前提,能力和态度又反作用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制约着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速度、深度、难易程度和巩固程度。因此,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技能的形成和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培养数学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有同一性、同步性,从根本上说必须协调发展。“四个基础”是数学学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可以借用 “冰山模型”来对“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冰山有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和隐藏在海面以下的“冰山基座”,浮在水面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隐藏于水面下的看不见的部分则是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它是支撑着浮出水面部分的基础。正如冰山由显出水面和隐于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数学学力也可以分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两部分。显然,显性学力是由隐性学力支撑的,隐性学力是显性学力发展的动力;而显性学力的获得和不断加强,又使得隐性学力更加巩固,并得到不断升华。数学学力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形成显性部分,同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领悟,获得数学学习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探究能力以及数学观念态度等作为数学学习潜力的隐性学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隐性学力的形成,有一个从模仿到认同再到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隐性学力的获得,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是关键。过去的数学教学比较多地关注了学力的显性部分,而对隐性部分有些忽视。“四个基础”协调发展的数学学力规则追求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发展性学力观。

(3)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搞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那些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任务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需经过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或经过再大努力也不能完成的任务,都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只有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迫切希望掌握之。所以,问题情境的形成表明了学习任务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既适应又不适应。完全适应或完全不适应的状态都不构成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把握新旧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和智能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按照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学生数学思维规律,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地安排内容。

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通过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又可以作业的方式提出;既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中引进。例如,开始学习“有理数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准确率不好的特点,结合数学故事《一个小数点和一场大悲剧》来教育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仔细完成好运算。.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张明月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2

一、观看影视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中学地理教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复杂的自然现象,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现象,涉及时间序列长,空间范围广,原理规律复杂。而学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触到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十分有限。兴趣小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地理纪录片,如:《地球的力量》《海洋》《行星地球》《美丽中国》《生命》《世界自然遗产》《水脉》等;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地理味浓厚的影片,如:《后天》《世界末日》《龙卷风》《太空漫游》等;鼓励学生观看与地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CCTV“世界地理”频道、《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等,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眼界,扩大地理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二、制作地理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才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

例如,结合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可以开展制作地球仪、简易经纬仪、区时计算盘、简易的日期划分和变化模型、简易的太阳高度角测量仪、地球的圈层结构模型、地质构造模型(褶皱和断层)、等高线模型、冷锋和暖锋模型、气旋和反气旋模型等活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过程。动手制作的过程,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学生面对这些凝聚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制作成果时,必将会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进行地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做一些有趣的并且和教材内容有关的实验,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而且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结合“地球的运动”这一学习内容,可以开展“借助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定该校所在地的经纬度”的实验。具体过程为:(1)在春分日前一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杆,并测量日标杆在地上部分的长;(2)以标杆所插点为圆心,于上午9 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3)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4)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并测量此时的杆影长,根据测得的数据,算出春分日这一天学校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学习内容,可以开展“水土流失”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具体过程为:(1)将土壤分成两份,分别置于A、B两个圆盘中央,堆成形状大体相近的两个圆锥体;(2)在A盘的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3)分别将一杯清水在距土堆顶部约20 厘米的高度慢慢淋至两盘内;(4)比较A、B两盘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此外,还可以开展以下实验:地转偏向力的验证实验、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实验、热力环流实验、探究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实验、密度流实验、锋面形成实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河流搬运、沉积作用实验、森林的防风固沙实验等。

四、组织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是地理兴趣小组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自己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在调查结束后写出具有地理特色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能使学生认识各种人文地理要素,掌握收集人文地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结合高中人文地理学习可以开展以下调查:

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调查:调查我市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地价、占地规模、交通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各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工厂调查:调查我市大型工厂(如经纬纺织机械厂)的位置、规模,近年来产值的变化、原料来源、产品销售途径,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工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通过了解工业的生产活动过程,分析得知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了工业地域,同时在工业布局时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3.农业调查:调查我市周边农村的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耕作制度、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机械化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市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4.环境调查:通过走访我市大型工业企业如焦化厂、发电厂、经纬纺织机械厂及我市垃圾处理厂和环保部门,了解我市环境污染状况及污染源,当前治理状况,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环境治理保护的建议等,从而认识人类经济发展要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五、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点

地理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给予学生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点,养成用地理的视角看待和欣赏世界,用地理思想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会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例如,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时,让学生创编各类主题的宣传版面,使学生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遵循这样的准则,才可避免破坏环境、掠夺资源、人地矛盾等诸多问题,才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探析初中音乐兴趣小组活动 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兴趣小组;小组活动

音乐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习生活,还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调查表明,在苏北的不少农村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缺乏重视,音乐教学方式过于陈旧,音乐课往往都是语数外科目的“自习课”或是变成“午睡课”,据多数学生反映,音乐课无非就是趴在桌上听听轻音乐,学不到什么知识。新课改要求重视音乐教学,不能只重视音乐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通过音乐进行直观教学的辐射作用。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应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开展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开辟农村音乐教学的新天地。笔者就初中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话题,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交流。

一、明确小组活动的重要意义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是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和积极参与自己有特长喜爱的项目,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文化生活和音乐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友爱精神。在活动中,学生会自觉地感受集体协作、相互配合的力量,感受到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完善地表达音乐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活动,能深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从而更好地开发智力,激发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掌握小组活动的原则要求

音乐兴趣小组具有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参加活动的自愿性和安排活动的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开展活动要遵循的原则是: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坚持自愿参与和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音乐兴趣小组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活动内容要富于教育性和艺术性,适合初中生年龄特征,并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素质。

三、组织小组活动的全面开展

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知识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条件成立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如:合唱队、歌舞队、乐理知识学习班、器乐队等小组。合唱队、歌舞队是学校最常见的、最主要的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形式,是较容易开展的一项活动,一般学校都具备条件成立,对于条件较好,师资雄厚的中学,开设乐理知识学习班也是很适合的。

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兴趣合作小组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活动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活动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还是唱歌,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如学习“用音乐编织故事”这内容,可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自己推选一名组长,再由组长来组织、分配备人的创作任务,活动前笔者担心七年级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及合作精神,但是最后的结果令笔者大吃一惊:小组长组织得井井有条,同学们的创作出乎意料地好,有的声音创作是笔者根本想不到的,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创造能力非常强。活动后可由教师或音乐科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养,而初中阶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兴趣小组要按时开展活动。根据学生的爱好分类成立小组后,定辅导教师,定学习内容、时间、地点,一般不要随意调换,要按时开展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上好音乐教育活动课,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如:合唱队星期一、星期三活动,歌舞队星期二、星期四活动,乐理知识学习班星期五活动。这样合理安排,要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讲究科学性,每次时间不宜太长。在选材上,合唱队歌曲在考虑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实际水平;歌舞队尽量编排一些少年的集体舞、歌伴舞,并注意作品的思想性、趣味性、动作性以及“舞蹈形象”的鲜明、“舞蹈语言”的生动等。乐理要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传授。

四、做好小组活动的真实记录

辅导教师每次活动,对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活动内容、效果如实记录,以便见证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社会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大熔炉,许多学生参加了社区、少年宫、艺术团体等各种音乐学习,教师也应了解到这类信息,定期调查,建立学生音乐学习档案。如:特长爱好、参加何种音乐学习,参加何处何类艺术团体,比赛、活动情况,爱听什么音乐,订阅音乐报刊情况,爱看的音乐书籍等。

总之,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要组织开展好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要能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音乐小组活动计划。在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发挥特长,张扬青春个性;也要做好对活动过程的反思,力求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得以有效利用,让音乐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开辟出农村音乐课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杨永欣.自主探究性学习[J].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模式.

[2] 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4

——文学兴趣小组

(2011-2012学第二学期)辅导老师:杨彰赋 杨宏圭 潘盛洋

本兴趣小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发现、培养我校学生的技能特长,培育我校语文教育的特色,繁荣校园文化为宗旨,经历了一学期的探索,小组团队在坚持和执着中前进,队伍不断壮大,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几多惊喜和进步。现将基本工作情况总结于下。

一、活动情况回顾。

在杨彰赋、杨宏圭、潘盛洋三位辅导老师和顾问陈平老师的通力合作下,本学期文学兴趣小组开展了10次正规活动,还有5次以上临时的小型活动,主要场所在科教楼二楼多媒体教室,同学们广交朋友,广泛交流,共同进步。主要活动内容为以下几点:

1、发海报,同学们自荐和互荐,健全了兴趣小组成员档案。

2、初期开展了“我看,我想,我说——文学、文学社、校园随笔”的主题交流活动,由辅导教师讲座“传承文学星火,点燃心灵梦想”,说明了文学是各种艺术的基础,激励热情了,开拓思路,提高水平,提供平台。

3、组织兴趣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自习时间节假日,自由创作日记读书笔记和随笔,择其中包含自己感动、思考,有实的生活内容,较有文采形象,结构完整的篇章,请语文教师初改。

4、向学生介绍,组织成员阅读浏览《校园随笔》的稿件内容,栏目设计,排版和印刷情况,分组借阅和回退自编杂志《校园随笔》。

5、评点交流成员的创作。尝试利用QQ群的网络空间形式,打造更宽的发表交流平台,拓宽阅读交流的时空,提高征稿,改稿的效率。

6、讨论了关于文学与影视文化的话题。组织了一批“新人杯”比赛投稿。

7、展开了大量的“网读、书读、专题研读”活动。还讨论了本的高考作文写作。

二、经验和反思。

1、很好地利用了语文教研课题《高中随笔作文导读导写》的自编杂志的发表展示平台。在改稿审稿定稿这个环节上利用了兴趣小组辅导老师和课题组辅导老师两方面人力和设施条件。

2、学生成员的热情很高,自主管理和活动的能力很强。

三、今后打算。

1、开好《校园随笔》创作成果发布会,广泛邀请往期作者,师生文学爱好者,语文教师,校领导与文学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明确写稿内容和方向,稿件来源,投稿途径,组稿改稿编稿人员。

2、加大语文兴趣小组骨干成员的培养,争取场地设施等重要条件,以同学的自主组织管理为核心,以《校园随笔》的编辑为阵地和引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拉动语文课内外学习,辐射校园文化建设。

天柱二中文学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5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我们又将迎来2012年元旦!值此新春到来之际,我校各兴趣小组向大家进行兴趣活动成果展示,特色是品牌,特色是标志,特色是统领学校发展的灵魂,本学期,为了打造我校教育特色,我校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音乐、美术、手工、舞蹈、乒乓球、电脑、篮球、毛笔字和英语兴等趣小组活动,张扬学生个性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走出一条具有余坊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学年初,在校长的安排部署下,学校组织各教研组制定了兴趣小组活动方案,确立指导思想,安排了辅导教师,规定了活动时间,活动场所,保证了各兴趣小组活动正常开展。按照学校要求,各兴趣小组在周二至周四每天下午第三节课衙在各自活动场所,由辅导老师认真辅导,有序进行。各兴趣小组辅导老师严格要求,精心辅导,制定了活动计划,安排了活动内容。原则上是从最基本的入手,手把手教,使学生逐步掌握了基本方法与要领。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在他们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中加以指导,让他们能尽快拿出自己的作品,这样他们很快就有了成就感。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通过参加兴趣小组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多多掌握生活中的技能技巧。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6

精彩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进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活动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活动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学期我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组织信息兴趣小组。本学期的计算机兴趣小组主要以学习Frontpage2003为主,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简单的使用。这一学期以来,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学期末,我还对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期末测试。现就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本批兴趣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由以前兴趣小组直接升上来的,就生源而言已经具备较好的素质。他们都已经了解、知道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的大体目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中不但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操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到更多知识。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五、带动整个课堂教学:

这一点也是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部分是不能够很好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充当小老师的机会就来了,这样一来既使兴趣小组同学有了成就感,更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本批兴趣小组成员大部分都是具备较好的制作网页基础,为今后参加网页设计竞赛做好准备,我觉得他们已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得到更多得老师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而努力!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兴趣班的活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学生的自制力问题,有的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总有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借机会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造成不好的影响。其二,学生视野不开阔,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选择合用的素材,制作手法不够大气,配色所需的美术功底也欠缺。因此,对于今后的兴趣班活动,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兴趣班活动质量:

1.加强管理。约束学生的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行为,高效应用兴趣班时间。

2.与美术老师配合工作。在适当的时候请美术教师讲授有关色彩搭配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觉,提高美术功底。

3.加强学生参加比赛的应试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举行班级之间的软件表演赛,小报制作比赛。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2

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已经顺利结束了。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学生学习剪纸,折纸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

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花,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学生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通过相互交流,学生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

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废树叶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低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3

时光流逝,转眼又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年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也得以告终,本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品德的目的,使我们的美术兴趣小组顺利开放。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为了这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在表现美德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孩子们喜欢这种活动方式,家长满意这种教育方法。在这个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从四方面总结了这学期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会: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在儿童画兴趣小组成立初,我就决定在个班中选拔几位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让他们从小接受绘画的系统训练;而大部分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注意以兴趣引导他们渐渐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我引入了想象绘画和装饰图案设计这两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内容: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美术之花。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本学期将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从小接受比较正统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4

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的活动中,校园科学兴趣小组继续以培养学生创造潜力和动手实验潜力为主要目标,根据教导处工作安排,进行每周三一次活动,本组实际参加学生有39人,主要地点放在校园实验室。现将兴趣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

潜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好处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转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创造。本学期共开展10次活动,每次活动都有记录,优秀的作品保留下来,供同学学习。

二、注重动手潜力,培养创造精神。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实验室的器材给学生做一些教材外的实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让学生也勤于动手,善于从自然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办法,这些办法如果能做成实物就是发明创造。不要以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事情,小学生也能成为发明家。尤其是让学生组装了8台体重计,1台仪器车,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潜力。“纸桥”的制作,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潜力。气象组能坚持不懈观测气象,这既需要恒心更需要意志力。

三、注重活动的拓展,争取家长的支持。

很多家长认为科学兴趣占用了孩子的时间,可能会造成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针对这一点,我们注意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让家长明白科技兴趣活动不仅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习。因为科技创新大赛这样的项目需要花费孩子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个性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关心。科技竞赛中的成功,也促进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热爱,进而促进了对学习的热爱,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当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我们还需共同努力,在科技创新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我们才会走得更远。我们也期盼着我校学生在今后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实现零的突破。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5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在音乐伴奏下,达到增进健康、培养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的一向体育运动。为响应国家的基础课程方案,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给自己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

(一)学习计划:

一、周二下午为健美操舞步、手法、少儿健美操动作学习时间,每节课为一个八拍的动作,老师领做,学生模仿,学生听音乐练习;

二、周四为健美操素质练习(柔韧性性练习包括纵叉,横叉,弯腰成弓桥);

三、少儿健美操学习完毕,根据所学动作创编健美操,在课程结束前两周集中练习创编的健美操;最后一周展示。

(二)学生目标达成:

一、都能熟练到位的掌握基本的健美操舞步,手法;

二、少儿健美操一级能独立规范的完成;

三、身体柔韧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身体姿势更加优美;

四、成功完成了自编套路的练习和展示;

五、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锻炼了,有的同学情绪发生了变化,以前喜欢沉默的同学,也变得开朗起来。

(三)教学感悟: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情况比我想象得要好,每节课的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动作也都很到位。他们天真活泼的性格,不怕冷不怕累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们是在室外上课,这几天天气很冷,但同学们都能按时到达,坚持练习,练了一遍又一遍没一个说累的。在阶段性展示的时候他们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虽然第一次教他们跳健美操,在经验方面,组织方面,有很多不足,但我也不断在提升自己。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深入的了解了他们,与他们走得更近了,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争取把他们教的更好!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6

为了总结一学期的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情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现将本学期活动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主要活动形式:

课外阅读实践

二、阅读安排:

1、保障了阅读时间:每周三下午利用阅读课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的读书笔记做到了摘记、感悟多方面积累。

2、加强了阅读笔记积累:本学期学生共积累了好词佳句共计32多篇章的内容。

3、背诵古诗:本学期背诵古诗12首。学生能够流利的进行背诵,但是对古诗的书写不太准确,有待加强。

4、实践活动方面:

A、进行了背诗大王比赛: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评选,并授予称号,孙长胜被评为背诗大王。

B、背诗卡:本学期学生能够按要求把背过的古诗抄写在专用本子上,保存。学生的书写比较规范,整洁。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7

一、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活动目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孩子们来说, 有兴趣更是学习的良好开端。活动刚开展时, 不可急于求成, 重在“以趣为饵, 引人入胜”。第一次活动, 我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些好听的故事和精彩的童话剧录像。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欣赏后, 还沉醉于美丽的声音和动人的故事中时, 我及时地告诉学生:想要学到这些本领并不难, 只要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技巧, 我们也能像这些小演员一样在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说不定还能比他们演得更好呢!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不仅如此, 他们还奔走相告。一时间, “朗读兴趣小组”竟成了校园中颇为热门的活动小组之一。参加活动的人数从刚开始计划的十余人, 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

二、注重活动实效, 坚持三个结合

1.要与课堂相结合

由于课时的限制, 课文中一些重要、精彩的段落很难在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活动正起着这样“以外补内”的作用, 它可以在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读中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深刻内涵, 从而达到填补课堂缺漏的功用。低年级的很多课文如《小马过河》《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的分角色朗读这一要求就可放在活动中多训练, 通过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及气息的长短等技巧来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特征。再如, 《可爱草塘》一文中有关草塘美景的精彩语句, 学生朗读时的感情色彩、重音轻声、舒缓顿挫、起煞衔接等都有了很大进步。草塘美丽的景物以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在学生的有声语音中体现得更生动更淋漓尽致。

教师艺术性的朗读比听录音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 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教师成功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比放录音更好, 范读的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因此, 教师必须练好朗读的基本功, 充分发挥范读的艺术功能, 把学生带进教材所描绘的各种境界之中,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目的。如学习《燕子》一文时, 老师用清新、轻柔的声音,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朗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到燕子的到来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变得更加光彩夺目。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连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竞相上台表演朗读, 对朗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也可以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 及时有效地表扬朗读优秀的学生, 让学生之间的典范自然形成。

总之, 朗读课外活动与语文的课堂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2.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色、语感以及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学生本人的意愿, 安排不同的训练重点。如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可让他们多朗读、表演童话故事;文静沉稳的高年级学生则可侧重于一些抒情散文、诗歌的朗读训练。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因材施教中学到自己最喜欢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朗读技法, 做到“人人有技能, 个个有所长”。同时, 他们的个性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

3.要坚持校内外结合

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 体现活动课开放性的原则。语文活动课不同于语文课, 它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 把活动放到户外进行。比如, 进行不同语调的训练时, 就要把学生带到户外, 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 这样做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深入的训练。再如, 在训练朗读《春天》这篇散文时就可把学生带进大自然,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从而更好地理解体会文章的感情, 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三、活动形式多样, 创设成功机会

每个学生不管基础如何, 都有表现的欲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选择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 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对一些缺乏勇气的学生多鼓励, 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了, 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比赛, 并进行评比, 选出“朗读之星”, 给予表扬。班上经常进行这样的朗读比赛, 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养成了朗读习惯, 对朗读兴趣也越来越浓。

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 长此以往, 就能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敢于实践的精神。课堂内“试一试”的机会不多, 课外活动就应为他们尽量创设尝试成功的机会。广播站的播音、电视台的小主持人、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创设情境自主表演……多种多样的自我表现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他们觉得自己所学的这项技能很棒、很有用。于是, 学生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了参加活动的热情, 他们的胆量和自信心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四、发挥主导作用, 增强活动自主性

新时代的学生应是“自主学习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 我们也同样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认为:“儿童是有行为、有感情的人, 儿童的行为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首先,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材料, 也可让学生自备自己喜欢的材料。同时尊重学生, 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人, 自始至终保护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从欣赏、肯定的角度来评价学生, 引导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 通过以上所说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朗读训练, 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 树立学生的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8

关键词:化学;興趣小组活动;内容选择原则;内容的类型

普通高中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一种必要补充,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是学生自主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但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苦于没有经验、对活动效果无法预计、活动内容如何选取等原因而未能实施,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开展化学兴趣活动的实践从活动内容选择原则和内容的类型两个方面谈普通高中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一、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1.开放性原则: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所以内容必须是开放的,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决策、自主操作、自我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实验结论。

2.适用性原则:作为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主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其内容的选取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要联系社会和生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

3.有趣性原则: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教学,这就要求所选内容必须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可行性原则:活动内容应具有可行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可接受能力,所需时间适度,不需要过多的原料和仪器,活动内容绝对安全。

5.全面性原则: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其全面性,既有理论的内容,又有实践;既有知识的介绍,又有技能的训练;既有个体独立的操作,又有群体的合作;既有探究求真的研究活动,又有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宣传、公益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6.与学科课程相融合原则: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与化学学科教学相辅相承,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化学课程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敬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目标很显然符合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目标。所以两者在目标上是相融合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与化学学科课有机结合,所以所选内容也应该达到两者的相互融合。

二、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的类型

上述的内容选取原则就决定了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有如下类型:

1.趣味性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以培养学生兴趣、体验、引导学生入门为主。例如介绍有趣的化学事物、化学及其周边学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组织学生解决不太复杂的化学问题、进行化学探索活动等。

2.拓展知识视野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以配合课堂教学、适当拓宽加深为主。例如组织配合课堂教学的课外阅读活动;配合《硝酸》的教学,组织探索实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探究》;配合《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举办《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讲座;以及配合化工生产教学组织参观活动等。

3.侧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如化学演讲,化学表演,化学晚会,专题报告会。

4.侧重实用性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例如组织化学实验活动、联系生产生活的化学制作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如:肥皂、合成洗涤剂的制备,化学除渍。

5.探究性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如探究化学实验,课题研究等。

6.侧重交往、合作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等。

7.以开发智力、培养拔尖人才为主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例如组织化学竞赛和化学竞赛辅导,组织小论文,小制作活动等。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9

对比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美术校队更加灵活,更加具有可塑性,既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美术学科知识,在组织了一年级美术校队后,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在一年级校队成立之初,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可能从小就接受过绘画的系统训练,逐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校队的一员。在校队活动中,把想象和技术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其绘画的趣味性,使技能和兴趣的相互促进,能够在美术校队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引入了儿童版画和抽象画这两个个内容:一方面,学生对版画的了解知之甚少,儿童版画的快捷方便培养了他们对版画的兴趣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保留了一年级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并加以发扬。同时,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版画的引入丰富了学生的绘画内容,“桃花坞”的题材也让学生学习到苏州版画的历史,扩充视野,激发热情和兴趣。因材施教,各个指导,让每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扬长避短。

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美术之花。

上一篇: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方案下一篇:高三叙事作文: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