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2024-04-27

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通用8篇)

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教育与现代化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实验教学的管理机制,完善实验教学设施,设备,创一流设施,达到《实验教学装备配备标准》及《评估细则》的基本要求。为争创实验教学示范校而努力。

三、具体规划:

1.2010年,学校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建设校园网络,并够买远程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按照《图书装备标准》要求,增加图书量,加大阅读指导,使书刊借阅率达85%以上,图书流通率达90%以上,保证生均用书量,使图书管理工作符合上级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实验教师的科研水平,鼓励教师,实验员攥写论文及申报科研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开展好科技活动。补充音乐、美术、体育的部分设施。精心选配科学实验教师,开展有效的校本研培活动,促进学生科学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011年,在现有条件下,创造条件,不断补充科学实验及音、体、美、卫、图、科技活动等各类用房设施。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网络研培活动,将信息技术教育与科学实验教学有机整合,培养具有实验教学专长和特色的学科教师,引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3.2012依据新颁发《仪器装备标准》不断增添内部基础设施、设备,重点放在数学、科学实验设备的补充,在市、区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学校最大财力,投入完善所有实验设备,尽可能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科学学科骨干教师一名。指导各年级学生开展课程研究性学习,与萌山荷花园等开展基地探究实践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步达到“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各个学科、各种装备标准,力争使学校具备实验教学示范校条件。

四、保障措施:

1.立足现实,积极申请得到上级对学校实验资金的重点投入,尤其是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品位保驾护航。

2.与家长、社区沟通配合,调动其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创新实践精神,丰富学校实验教学课程资源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保障实验教学活动井然有序。

3.设立教科研奖励基金、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学科带头人津贴、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津贴等。为培养科研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略)

二、基础条件分析 (略)

三、创建目标 (略)

四、创建内容

(一) 确立和完善学校主体精神

1、形成“健康育人育健康的人”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开展以学校健康制度、健康环境、健康教育、健康技能、健康行为、健康服务为内容的健康促进活动, 用健康的内容、健康的方式培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2、构建和完善学校精神文化框架。

校训:洁、静、雅

洁:校园清洁着装整洁行为高洁心灵纯洁

静:恭墨守静乐学思静闹中取静神怡心静

雅:举止文雅情趣高雅外貌俊雅环境优雅

校风:井然有序

教风:欣然施教

学风:怡然乐学

(二) 建立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构建体现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重点是加强校园净化、绿化、美化, 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 建设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

加强学校对外文化交流。定期组织校级、中层干部及教师走出校门, 学习、考察先进地区学校的办学经验, 拓宽视野;也要有目的地请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校园, 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引领, 提升专业能力。同时, 注重学校外宣工作, 树立学校良好的外部形象。

(三) 培育特色学校建设的骨干队伍

一是提高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二是抓好特色项目专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三是逐步形成一支热爱本职工作, 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力争培养1-2名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辅导教师。

(四) 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校内常规健康教育

一是抓好常规教育活动, 重点加强每期的主题教育活动, 确保主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二是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以“我快乐我成长”校本教材为载体, 利用班、队会时间, 落实教育目标, 开展教育活动;三是抓好校内健康教育的系列活动, 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五) 拓展优势项目, 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围绕“创造未来”、“少年小卫士行动”和“快乐生活训练”健康教育三大主题活动, 建设“四川盘子”、“拓印版画”区级精品特色项目, 形成主次有序的活动项目群。通过拓展优势项目, 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五、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2010年3月——2011年1月)

1、成立“覃家岗小学健康教育特色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成员, 明确分工和职责;修定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规划;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2、继续加强学校基础建设, 创建富有健康教育特色氛围的硬件环境, 完善功能室的建设, 添置必备的设施设备。

3、开展以“快乐生活训练营”为主的校级健康教育特色项目活动, 加强管理, 初步建立校内特色项目的评价机制。

4、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开展健康教育的专题培训, 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提高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技能。

5、创造条件, 申报参评区级特色项目学校。

第二阶段: (2011年3月——2012年1月)

1、抓好校内健康教育常规活动, 做好检查评比工作, 开展以班级、特色项目为单位的展示活动, 突出健康教育成果。

2、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班级、学校特色项目的评价机制, 特别是对相关责任人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的考核、评价。

3、开发, 修订、完善健康教育教材, 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收集、提炼学校健康教育的成果。

第三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12月)

1、开展“创造未来”、“少年小卫士行动”和“快乐生活训练”三大主题活动, 打造“四川盘子”、“拓印版画”区级精品特色项目。

2、建立一支经过专业培训, 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培养1-2名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辅导教师作引领作用。

3、建立稳定、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 完善健康校园建设, 努力成为重庆市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开展申报参评区级特色学校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 组织保障

成立覃家岗小学创建“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全面负责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协调各部门工作, 实施决策及经费保障。

副组长协助组长制定年度计划和规章制度, 负责项目创建规划的撰写, 开展好各自分管的特色工作。

组员负责教育活动特色创建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课程特色创建和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协助副组长开展好分管工作。

(二) 学术保障 (略)

(三) 制度保障

建立、建全覃家岗小学创建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规章制度。主要有:学习培训制度、过程督导制度、管理评价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 使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有章可循, 管理有序。

(四) 经费保障

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3

2005年3月,钟楼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全面启动。随着“让学校走自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之路”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各校的规划制定工作也逐步深入。在邀请上海有关专家对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再次进行指导之后,学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讨论、修改,已初步形成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雏形。2005年6月,钟楼区文教局又邀请上海教科院专家教授对西新桥小学、广化小学、盛毓度小学等11所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现场论证及书面点评,11位赴上海挂职访学的校长全程参与。同年7月21号,来自上海的专家教授就西新桥小学的三年发展规划进行了公开论证,并对其他访学校长制定的学校规划做了有指导意义的评价。专家认为,各校制定的发展规划,经过了反复调查、认真学习、班子研讨、教师讨论等步骤,这长达数月的制定过程,也是摸清家底、认清方向、统一认识、形成最基本的共同观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自身的努力程度在逐步提高,学校干部、教师的凝聚力在不断增强,学校的策划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2006年新学期开始,钟楼区各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已全面进入论证阶段。从开学第二周起,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规划论证时间,由分管局长负责,局相关科室、教研室、督导室等部门共同参与,扎实有效的论证,为各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修改完善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前瞻性及可行性建议。规划制定之后,全区将以拟定《评估指标体系》和打造“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为抓手,有力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钟楼区自2006年秋季开学之始,将以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主要动力和途径,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价体系,变横向比较性评价为纵向发展性评价,促进学校主动发展,促进钟楼教育事业再攀升。

井沟镇实验小学三年规划 篇4

井沟镇实验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算悠久,但紧跟管理区教育发展步伐的学校。学校有一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一定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现在原有办学基础上,结合管理区教育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源变化,在全国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和管理区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一、基础与现状

(一)外部环境

1、学校基本状况

井沟镇实验小学始建于1999年,前身为呼家庄二中。现学校占地面积73亩,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近321人,教职工34名。通过校舍改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2、教育发展背景

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我市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办事处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因此,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考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

(二)内部条件 1.教师结构状况

学校教职工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3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40岁以下的教师12人,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2.学校管理状况

近几年来,学校在围绕绿色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名师的引进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发展思路: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围绕“绿色教育理念”,依托传统文化熏陶人的实施载体,探索“绿色315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

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2020年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艺体见长”,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教育特色学校。“播下绿色的种子,养成绿色的习惯,培育绿色的性格,收获绿色的命运”,是全体实小人的共识。在这里,春风化雨、播绿成荫,生态和谐、宁静致远,爱生善诱、寓教于乐。“勤学、善学、会学、乐学”的学风,诠释了“绿色润泽生命、品格赢得未来”的办学宗旨。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坚持以绿色教育兴校,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通过“读书沙龙”等体验活动,增强教工人文底蕴,创建学习型组织。

6.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阶段性目标:第一年(2017、9——2018、8)

1.以特色办学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第二年(2018、9——2019、8)

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以《农村小学生绿色教育的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19、9——2020、8)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

2.管理成果: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井沟镇学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100%。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绿色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绿色315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第一年:2017.9——2018.8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2.搭设自我实现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3.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提供明确的方向。

第二年:2018.9——2019.8 加强课程平台建设,改善教育教学实践.1.开展教师人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3.加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第三年:2019.9——2020.8 深化校本培训,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在育人中成长”。3.汇编“高效课堂”课例集。4.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5.教师教育成果:《“高效课堂”课例集》。

(三)绿色德育工作: 以“绿色润泽生命,品格赢得未来”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井沟镇实验小学绿色评价》手册为抓手,开展绿色德育,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四)教学工作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绿色315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措施:

1.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备课自控,对不同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随堂课互控,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绿色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通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3.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7、9——2018、8 强化常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1.根据不同层面的教师,制定备课分层要求。2.建立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3.建立学生练习问题记录本。4.完善课题研究网络,落实研究任务,并在部分学科内开展“预约教研”“异课同构”的研究。5.心理教学常规化,设立心理辅导员,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第二年:2018、9——2019、8 深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1.进一步完善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2.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3.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体系。4.在音乐、美术、自然等学科逐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5.收集整理学校练习设计资料。6.开展师生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第三年:2019、9——2020、8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具有美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汇编“高效课堂”的课例集。2.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3.汇编《学生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三年得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达到管理区学校中等以上水平,部分学科有所突破。2.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显著提高,5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3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及以上交流或发表。3.汇编“学科课内外练习设计集锦”。4.汇编“学生练习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五)教育科研工作: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

1.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2.教研组建设要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小课题,教研组的一切活动要围绕课题运转。

3.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校级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课题主持人,通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能力。

4.建立并完善学校、小组、个人三级科研网络,采用行动研究法,推进学校的科研进程。

5.完善科研档案,做到种类齐、过程清,使科研工作纳入正常运作的轨道。

(六)后勤服务工作:

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心设计,协助完成校园整体外显文化,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凸现“精致”。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

3.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目标:

1.校园环境文化于2019年完成,努力体现“精致、实效”。

2.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精神,逐步构建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环境标识等都体现学校的文化。

3.建立“校园财产维修、增添申报制度”,努力做到“及时、到位”。4.每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门卫、保安,无重大事故发生,三年内争创区安全文明学校。5.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6.科学管理,档案完善。7.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四、学校办学特色创建

提高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及感受美的能力。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措施:

1.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真正让书艺成为一种学校文化。2.抓科研促教学,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完成文体艺术课程的开发。3.通过绿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务:

1.有固定的活动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一个学生作品陈列室和一个较大面积的成果宣传窗,做到内容二月一换。

2.加强师资培训:定时、定点、定内容,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文体师资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

3.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优势:将社团艺术特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中,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一套适合普及提高的校本教材。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教务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教科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 “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5

这份规划的制订,凝聚了全校教职工的心血智慧,历经了几上几下的修改斟酌过程,最后在学校一届四次教代会上获得一致通过。一年多来,我校以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蓝图为本,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学习并贯彻落实,使学校每学年、每学期的中心工作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更加鲜明,师生及学校的发展更加和谐。我们将此次中期评估看作是学校自我检查、反思和改进的过程;看作是系统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总结学校发展的成功经验,诊断学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看作是凝聚全校教职工人心,汇聚教职工办学智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看作是寻找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走有特色办学之路,发展有灵魂教育的过程;看作是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学校发展新机制的过程。

在2005年制定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我们提出了学校以“爱”为校训,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以“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保障,以“求实创新”为着眼点,狠抓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力推进学校工作。将“提升学校教育内涵,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现代管理模式,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努力,发展成为管理规范、科研领先、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现代化实验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以初中部创建省级示范初中、小学部创建省级实验小学为指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三年发展的近期目标。学校以“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办学特色”这六个方面作为抓手,以期目标的达成。下面就这六个方面的实施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以“当人民满意教师”为重点,深入开展以“对学生有爱心,对同事有诚心,对工作有责任心”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尤其是做到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在校园内,师生的共存环境、共同目标,已经把师生置于同一种生态下,师生间思想与行为的相互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不善做人的教师,怎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为人之道?一个不善关爱别人的教师,怎能使学生对他人产生更多的关爱之情?一个言行不能如一的教师,怎能使学生养成君子之范?一个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责任心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因此学校重在帮2助教师重塑教育行为,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求教师做到三个“零距离”:即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做学生的垂范;与学生情感零距离——做学生的朋友;与教学目标零距离——做知识的引导者。主动与家长沟通,做到“四要四不”:要经常走进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要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要设法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不随便请家长来校,不以教训的口吻与家长谈话,不拒绝家长的合理要求,不将教师的责任推到家长身上。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真心面对每一位学生,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注重师生之间的真诚对话,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真切感受,追求教育的民主与和谐。

引导教师树立“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进入研究、思考的状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去年,组织了“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学习讨论;组织教师学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开展身边的“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选,制订了《卢家巷实验学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本学期还在学生中开展“老师,我为你感动”的征文活动,评选学校“爱生”标兵。2006年9月8日组织教师举行了“爱生事迹”演讲比赛。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做好新老班主任、新老教师的师徒结对工作。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师德师风师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力求做到“四个好”:⑴培育一个好集体。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抓手,围绕“优秀教研组”的创建活动,进行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教育创新、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实践反思为形式,以改善教学行为为宗旨,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起步,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升水平,在实践历练中改善教学行为,做到研有所获,获有所用,使年轻教师有方向,中老年教师焕发青春活力,让更多的教师工作上轨道、上水平。⑵营造一种好氛围。全体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打开自己课堂的大门: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思考亮点,向他人学习;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全员性的课堂开放。在教研过程中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建设民主的学术氛围。⑶创造一些好条件。做到校本教研的时间保证、经费保证,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启动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创设新的发展平台;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理论引领,同时为更多的教师提供走出去见世面的机会。⑷结交一批好朋友。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学科3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作用,在教研组内实施“一带一”战略,通过传帮带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坚持“四个为主”的读书策略: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名著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空课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笔记相结合。通过读书活动,努力使广大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不断增长教育智慧,提升人生价值。

规划实施伊始,学校中青年教师都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制订了个人发展规划。学校千方百计满足这些教师的发展需求,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并已初显成效。

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教师成长记录袋由“基本信息”、“成长足迹”、“综合评价”三部分组成,发挥成长记录袋的多元评价功能,让教师成长档案袋成为一种成长记录、一种评价方式、一种学习工具、一种激励手段、感受成长体验成功的途径、进行广泛而实质的对话的平台、见证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伙伴。同时通过评选校级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积极分子、爱生标兵,发放教科研成果奖等途径,形成促进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以创建“好班子”为抓手,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公”和“四个深入”,即领导干部做事出于公心、办事过程公开、掌握政策公正;努力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深入教研组、深入部门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对贫困学生给予更多关爱。同时继续做到“五个一”,即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学习一门现代教育技术,参与研究一个课题,撰写一篇教育科研论文,抓好一个联系点(教研组或部门)。全面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激活充实干部队伍,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通过对学校中层管理部门的调整、重组,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激活充实了中层干部管理队伍。我们一方面对现有中层干部放手使用,在使用中加强考核,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我们积极选拔任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实绩突出、弘扬正气、群众称赞的年轻教师,把他们及时放到教研组、年级组等合适的岗位进行培养、考察、任用,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增强了学校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4此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发展。

学校调整了原有单元化管理模式,设中学部、小学部、综合部,实施三个部相对独立的管理。撤销教务处、学生处和科研处,改设教导处,完善了学校管理体系。对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的梳理,结合教师提案,进行了修订完善,使各项规章制度能有力地保障学校发展的需要。一年多来,学校多次召开教代会,分别就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工会换届选举以及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充分听取大家意见,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通过,行使教代会的法定权力,发挥教代会在审议重大决策、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监督学校领导等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推进校务公开,坚持依法办学,把学校重大决策的工作依据、办事过程和最后结果实行“三公开”,坚持推优评先、职称评审、干部提任、党员发展等方面的“公示制”,让教职工有知情权、议事权、表决权,建立以公开为主要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校务公开又进一步促进了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既激励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又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保障了学校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让制度成为学校各项管理的“法典”。我们实施备课组、年级组、教导处、办公室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立体式考评机制,推行分层责任管理,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紧紧抓住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向管理要效益。学校领导定期召开各种座谈会,向教师代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真正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了他们建言献策和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责任心、积极性,也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益。去年,学校工会还开展了征集“金点子”活动,共收到教师建议一百多条,内容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广大教师强烈的对话需求和民主管理意识。

2006年上半年,我校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了网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工作通知、会议通知、校务公开、重大活动简讯及时上网,不断更新网页内容;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财务工作、人事档案、事业报表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其他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全面提高了管理效率。

5综观中小学各学科的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无不渗透着德育教育的丰富资源,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因此,学校要求老师们利用各自学科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德育资源,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义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各方面的教育。

目前,我校学生来源于当地居民子弟的比例逐渐减少,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子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流动性大,生源复杂,生存条件较差,父母文化素养较低,大多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而当地部分孩子择校进入其他学校就读,留下的学生中,多数家长生存于社会底层,对现实的抱怨和无奈让他们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推给祖父母辈,祖代和上代的监护人通常只求物质、生活上对孩子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很少过问,对学业成绩关注不够。因此,学校非常关注学生的健康,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

班级文化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建设项目之一。每学期初,除了要求各班确立班风、制定班规以外,我校都要进行“我爱我班”班级布置评比活动。活动中,各班班主任与学生齐心协力,聚众人智慧,为班里添红加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设计新颖、布置大方、面向全体、富有创意。图书角、作品展、智慧树、荣誉展示栏�6�7�6�7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班集体和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张扬了学生个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使教室真正成为了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幽雅洁净、富有内蕴的班级人文环境,在育人路上发挥着“润物无声”的功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结出了丰硕之果。

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是其良好综合素质的表现,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我们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弯弯腰”的活动,加强校园保洁工作。要求学生自觉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另外,我们也充分利用检查与监督机制,认真做好少先队一日常规检查和行政值日巡查,每天做好班级日常工作的考核。教育学生努力做到“三管六不”:“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涂乱画,不攀摘花草,不乱扔杂物;管住自己的脚,不追逐奔跑,不践踏草坪”,以此加强对学生基本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6利用学生在校午餐的机会,加强午餐管理,教育学生吃饭不挑食、不浪费、不随意走动、安静进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针对学校生源的复杂性,许多外来打工的家庭缺乏读书氛围,课外读物相对贫乏,学生的读书意识薄弱,读的书也相对较少。为此,学校千方百计调动这些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书成为他们成长的伙伴,用书滋润他们的精神世界。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努力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为吸引更多的学生遨游“书海”,学校图书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如延长开放时间、图书进班级等,还组织“读书会”、“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小报展览”、“书香班级”、“读书小星星”的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提升同学们的读书品位。

各班积极做好“爱心图书角”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图书,相互借阅,共享资源。积极营造班级读书氛围,努力使喜欢读书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亮点。各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使学生明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联系,明白读书是学习的需要;其次,以活动促读书,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如很多班级开展了“班级读书排行榜”、“班级读书擂台赛”、“读书大王评比”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多读书为荣”。

学校除了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品德与社会课、班队课、夕会课等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外,还广泛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德育活动。每年的常规教育活动有:

“我为家乡添份绿”的绿色教育;清明扫墓活动、“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传统教育活动;一年两次的法制讲座;春秋两季大型综合实践活动等。从去年开始,学校就以“生命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生命教育图片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本学期继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生命安全高于天”的教育片,开展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学生征文竞赛和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学校积极发挥团队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规定每个班级在一个学年中开展一次少先队中队主题观摩活动,要求各中队把活动方案和活动情况积极投稿参选。上学期,其中有五个活动分获区一、二、三等奖;一年来,我校五(4)中队和三(1)中队分别获常州7市“特色中队”和“特色小队;九(3)班被评为武进区先进集体,九(2)班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集体;少先队基础建设被评为区“四星级单位”,团支部被评为区“先进团总支”。

因学校所处的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学生经常能目睹吸毒、打架斗殴等丑恶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防范与自救能力,学校不仅进行主题教育,如“远离毒品”、“我与交通安全”、“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教育学生远离毒品,远离火灾和交通事故等危险,还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消防灭火”等实地演习,提高学生的防范自救能力。

一年来,我们继续认真组织,通过会议、讲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学习有关德育文件,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殷雪梅先进事迹,树立“德育为首”的意识,明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师德师风考核,促进了教职员工更好地履行师德规范。

每学年坚持开好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确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班主任,我们一方面请年级组长、组内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另一方面也积极创造机会加强指导,加强校内外培训,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去年我们还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力求更加公平公正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考核,体现“多劳多得、优绩多得”的原则,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学校的功能,形成教育合力。每学期每年级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继续实行家访制度,充分利用学校每两周出刊的《卢实通讯》,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动态,另一方面通过通讯上的“家教园地”,使家长们很好地了解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等。如今,家长会、《卢实通讯》、校园网络也已成为我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

根据校师资状况和学生发展需求,教师们作出了切实有效的探索,中学部编著了《卢家巷民俗风情》,小学部正在逐步完善民乐教育校本教材,目前已经进8入了竹笛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阶段。教育教学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注重教学的全程管理,狠抓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生源质量很不理想的情况下,2006年中考的校平均总分比2005年提高了37分,在全区四十六所初中中名次提升了十四名。小学及格率、优秀率、毕业率均达到或超过要求。学科竞赛初显成效。建立学科竞赛制度,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葛舟娜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二等奖,蒋羚获省化学能力竞赛三等奖,李达获市物理知识竞赛三等奖。我校组织学生参加武进区第三届小学生英语朗诵比赛六名学生荣获一等奖。2006年12月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我校九年级学生蒋燕和汤苏南分获二、三等奖。在武进区七年级“美文推荐”比赛中,我校七(1)班程诚获一等奖,七(3)班冯怡琳获二等奖,七(2)班代小林获三等奖;在区八年级“古诗词创作”比赛中,八年级的时明同学荣获区一等奖和常州市三等奖、王晨同学获区三等奖。在区中学生作文大赛中,九年级的王强和潘莉同学获得了一等奖。科技教育成果喜人。学校把科普教育视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开展科普活动,在历届“金钥匙”科技大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中屡次获奖。在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的科普基地后,在第十七届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刘炟、丁亚萍获省三等奖,陈健、沈家麟、肖大发等5人分获市二、三等奖。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全面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在参加区中长跑比赛中初中组获团体第9名,小学组获团体第8名。上学期,全校组织了学生广播操队列比赛、中长跑、跳绳踢毽比赛等活动。在五年内我校拟邀请省内外三十位名师、上三十节示范课、做三十堂讲座,以此促进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目前我校已邀请了四位江苏省特级教师开展了语文、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活动,给我校所有老师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鉴于我校骨干教师缺乏,专业队伍力量较为薄弱的师资现状,我们尽力寻找系统中优质的资源,共享教育教学智慧。我们积极争取武进区教育局、电教馆、教研室等单位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如邀请教研室有关教研员来校指导引领,和星辰实验学校挂钩,定期邀请星辰的骨干教师到我校上师范课、做讲座,同时也组9织我校相关老师参加他们的学科研究,融入研究的共同体。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快教师的成长步伐,弥补学校教研力量的不足。

日常的教学离不开传帮带。我们充分利用校内的骨干力量,师徒结对,签合同,建立“师徒工作室”。工作室的指导方式以老师们感兴趣的,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实践性专题为主线,在一个导师的带领下,几个徒弟通过看书学习、观察讨论、模仿操作、实践反思等方式,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获得专业提升,最后成为独立的探究者。以这种方式展开的工作室使青年教师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同伴到成熟实践者的轨迹前进,提供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学相长也使骨干教师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实现了团队的共同进步。

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是学科建设,发展队伍。我们通过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研究活动进行着学科建设;同时,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了教研组和备课组团队文化的形成。我们致力于年级组和备课组小型团队的建设,让小团队的教育教学研究经常化、自觉化、习惯化。教师间集体备课和互相听课列入日常工作安排,课间和空课的对话成了需要和习惯。每个办公室、备课组之间自发的研究与交流,极有效地带动了队伍的整体提高。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提倡争鸣,鼓励教师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碰撞,营造开放、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围,真正发挥团队的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去年,徐春南老师获武进区中学生物评优课一等奖后,又获常州市一等奖;王丰珺、张惠丽在区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贡玉宝老师在武进区中学历史评优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王红益参加区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王丰珺获区级英语评优课一等奖。

⒈按照学校发展目标,我校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通过课题培养了一些教师。

⒉去年,已有两个课题顺利结题,目前切实做好现行课题的研究工作,以课题组、教研组为重点,从细从实开展研究。

⒊重视了科研论文的撰写。每学期,我校引导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和随笔,组织开展了校“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年来,有6篇论文分获省一、二、三等奖,二十多篇论文案例在市、区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小学校实验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6

宝塔区实验小学

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促进我校教育科研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立足“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这一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原则,充分发动教师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重点、焦点问题,对一些重大教育教学问题和典型问题作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提出新思路,寻求好方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题实施步骤与措施

1、坚持校本培训、打造过硬教师队伍

随着情境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不断派生出许多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刻理解教育改革的本质和内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理念,外化为科学规范的教学行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并自觉地用其思想和理念指导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教师开拓视野、博采众长,紧随现代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我们每年向全校教师订阅一份教育杂志,每学期赠送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还通过自学、沙龙、论坛、网络等方式,积极引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通过学习,广大教

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并以此来指导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理论基础。

2、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学常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们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常规的建立和实行,向管理要质量。学校先后制订了《教学常规考核意见》、《学校教学量化考核》、《教学质量奖励办法》,从备课、教学、作业批改到学科活动,课后辅导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倡导教学“七认真”,严格禁止违反教学规律的行为。学校经常通过巡视、听随堂课、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家长来信来电、以及同事评价等方式,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和有效。

3、组织集体备课、营造科研氛围

集体备课制度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通过集体备课,在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中,教师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合理更巧妙地设计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时,做到四落实;即时间、地点、主讲、主要内容的落实;形式也丰富多样,有教学研究、个案设计、活动安排、读书心得交流、教学故事讲述等。我们还注意发挥有经验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新教师尽快地胜任教学工作。我们还积极提倡备课“三结合”,即优质资源共享和个性独具相结合,课前预设和课后完善相结合,教学实践和理性反思相结合,切实解决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4、抓好课堂主阵地、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特别着力抓好课堂教学。

首先,我们将“教师有情、学生主体、手段新颖、训练精当”作为评课标准,要求教师要以情为纽带,带着情感进课堂,让课堂充盈激情,充满精彩,充溢生命的活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要以美为境界,以周围世界为源泉,采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段,优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和学习快乐;要以思为核心,精心设计训练的形式和内容,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校领导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用新课标的要求与任教老师交换意见,不断提高他们落实新课标的自觉性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其次抓好教学研究,向教学研究要质量,要效益。每学期初,我们安排好研究课计划,青年教师人人上研究课,全校老师人人听研究课。执教老师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自己反复钻研、精心设计,较好地体现课改新理念,给其他老师深刻的启迪。另外,我们还通过组织上观摩课、示范课、赛讲课等方式,不断推进教学研究的深入,形成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

三、今后三年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一)努力建设一支具创新意识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1、狠抓观念的更新。没有新的观念,就没有新的教育,观念的更新速度决定着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速度。只有顺时应变,与时俱进,大胆突破,才会产生新的进展和成果。

2、学校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使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努力做专家型的教师。学校将创造条件让教师积极参加课题实验,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通过写课题小结、反思、论文等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二)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完善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三年内要求每一教研组对所研究的课题都有所收获,每一教师都有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和交流,力争教师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和获奖。

2、完善科研管理条例和考核奖励办法,激励教师自觉主动地进行科研活动,把教育科研落实到每位教师的行动上。

3、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本着实用、先进、可操作、可推广的原则,争取获得更多、影响更大、实效更好的科研成果。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课题的立项,并积极组织开展实验

4、采取推门课、公开课、听课、说课、评课方式,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通过走出去学习、观摩、考察的办法,提高教科研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搞好课题研究,保证教科研工作到位。

1、通过课题组、教研组,把研究专题及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各教研组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并认真填写课题活动记录。

2、坚持教育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结合各学科研究专题,上好研

究课,并征集教学案例及论文。

3、在教研活动中,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科研的导向作用。发挥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其进行课题研究,为他们提供条件。

4、保证教科研经费的投入,促进教科研活动开展,形成教科研成果的激励机制。

四、教科研原则

1、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

2、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即以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创新教育理论和当代儿童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作为教科研的理论基础。

3、自主学习原则。

4、主体性参与原则。

家长学校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7

三年发展规划

一、工作理念:

以家长为本,为家长服务,指导家长适应时代的发展科学地教育孩子,配合学校共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精神,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特殊作用,以家长为本,以家长学校为途径,以指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为主,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使素质教育渗透进学生家庭,优化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三、奋斗目标:

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能力,学会指导孩子科学地学习、生活;

加强法规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时刻为孩子做表率,营造“学习型家庭”的氛围;

加强家校联系,家长常进校参与学校管理、教育工作,为学校提供好的建议;教师常家访,关心学生家庭生活,反馈校内生活情况,增进相互了解,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孩子。

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合作,齐心协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继续向前发展。

四、落实措施:

1、抓好思想教育,全员认识到家校工作的重要性。

进行家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位教师认识到家长学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重要阵地,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技能的学习场所,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桥梁。

2、抓好组织建设,形成家校工作的组织管理网络。

建立家长学校的管理网络,健全家长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紧密上下联系,团结协作,共同开展好家校工作。同时,各年级、各班建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委员会主任,充实校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并定期进行活动。健全组织,明确家校管理网络。

3、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完善各项家长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会议制度”、“考勤制度”、“教师家庭访问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在家校开学时,在全校大会上向家长说明要求;在日常学习中,由班主任老师督促执行。

4、抓好师资建设,合理地安排好家校的教学内容。

学校聘请具有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与丰富的教育经验的教育专家给家长授课,也请学校中有家教经验的教师或教子有方的家长到校传授经验。保证每学年完成8课时,每课时60分钟左右,努力做到: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实践性、超前性、综合性。同时,发动家长征订好各类必要的学习资料。

5、抓好典型推广,积极开展评优和优秀家教经验推广。每学期,请家长写参加孙扎齐乡中心校家长学校的心得体会文章,从中挑选出成功的家教经验,在全校家长中加以推广。同时,根据出勤、学习、写经验文章等方面的考查情况,评选出“优秀家长学员”,并颁发奖状。

6、抓好互相交流,打通家长与学校联络的渠道。

为密切家校联络,互相交流,我校定期举办“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会”等活动,请家长进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老师教育孩子的情况,并开设“校长信箱”,欢迎家长随时为学校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充分利用电话的方便、快捷等特点,及时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由班主任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走入学生家庭,及时反馈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指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

孙扎齐乡中心校 2010年9月4日

孙扎齐乡中心校家长学校工作

三年发展规划

孙扎齐乡中心校 年9月4日

实验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篇8

一、幼儿园基础分析

1.保教工作质量高。具有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园内系统合理运转,整体优化,各项工作在区里名列前茅,形成了比较稳定、明显的园风园貌。即:严谨规范的教养工作秩序,和谐奋进的教师集体,温馨挚爱的育人环境。园内各项制度健全,各种记录齐备,并曾多次在市、区进行展示,供幼教同行交流与参考。多次举办全国、市、区范围内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其中有:北京市教育学会年会研讨会、区园长办园思路与实践研讨会、两位优秀教师教育特色研讨会、资料管理现场会、伙食制作展示会等。每年平均10次面向本市、本区乃至全国各地幼儿园开放,其内容包括管理经验、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卫生保健、资料管理等,均收到较好的效果,为实现我园办成市级学前教育示范性基地、发挥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2.队伍整体素质高。在培养青年教师、造就名师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幼儿园形成了一支师德到位、业务优良、肯于合作、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教师们对教育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全员参与本园市级“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并有6人担任子课题的课题负责人,还有6人参加区里其它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的能力。教师学历达到示范园的要求,有60%的教师获全国、市区级荣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希望之星共计6人。

有一个敬业奉献、团结合作、作风民主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精通业务,在正确的教育及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较为成熟而稳定的办园理念,有一定的管理水平。

3.教育科研有成效。树立了“科研兴园、研究育人”的办园思路,具有开展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氛围,其中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系统深入、持久。在开展“幼儿活动中的数学教育”的研究中,全园总结编著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一书以及教改论文“幼儿活动中的数学教育”。目前“幼儿数学探究教育”为北京市“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并正在研究中。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幼儿数学教育的园本课程。我园对外观摩的活动中,90%是以数学教育活动为主,幼儿数学教育特色初见成效。

4.办园效益高。办园历史悠久,社会声誉好,家长和幼儿满意率高,幼儿园率先进入市级示范园的行列。

5.幼儿园教育的开放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扩大开放的新形势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打破封闭体系,形成教育的开放系统,是我旧今后应该加以强调的。一方面,我园是一所老园,传统的建设不容易,传统的改变更不容易,要使我园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不断前进,就要辩证、理性的分析传统,不囿于习惯,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按照时代的要求,开放地吸收和接纳各种信息资源,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实现优化整合。另一方面,作为市级示范园,更要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应努力开创社区学前教育的新局面,通过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前教育真正走进和融人社会,为社区提供教育和学习的服务,为幼儿园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现阶段缺少“知名’’教师。由于骨干教师的退休、提干,以及为兄弟园所输送等原因,幼儿园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梯队建设,选拔和培育“知名”教师。为此,园内要全力为教师创造机会、制造“压力”、营造空间,使教师在创新精神、综合素质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自主发展指导思想

科学管理,追求卓越。

以人为本,研究育人。

面向未来,服务社会。

三、发展目标与思路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引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

队伍建设为保证,树立首都意识,示范意识,夯实不范园四个基地的建设;树立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发挥示范园的辐射作用,将我园办成北京市具有“研究、不范、交流、服务”一体的学前教育示范性基地,引领首都的学前教育,创办全国一流幼儿园。

四、培养目标

以素质教育为本,以幼儿的全面发展需求为依归,奠定幼儿一生发展之基础。培养健康活泼、自律友爱、思维活跃、积极自信、独立创新的新时代儿童。

五、分项性目标及措施

项目一教育科研

目标

.注重实验性,以科研的高水平,带动保教工作的高质量,努力成为幼教改革的研究基地。.分步推进并完成“幼儿数学探究教育”的课题研究,总结推出幼儿数学探究活动课程方案以及教学活动操作作体系,扬数学教育特色,构建幼儿数学教育乐园。

.以实践《纲要》、深化课程改革为己任,开发和构建以数学教育为特色的园本整体课程体系,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措施

1.园领导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通过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研究之风,使“科研兴园,研究育人”的思想深入人心,唤起教师热爱事业,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使全园上下专注教育研究。

2.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纲要》以及幼儿园课程理论,学习探究教育和学前幼儿数学教育理论,深入理解“终身教育”、“以幼儿可持续发展为本”教育理论的内涵,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整合的理论,帮助教师打开眼界,开拓思路,从而引起教育观念的更新变化,推动教育行为的转变。

3.广泛收集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本园的教改实际结合,创设一切机会和条件,组织和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和观摩。

4.聘请课题专职导师,依托专家这一互动,提升教师自主研究、专题总结的能力和水平。

5.加强课题研究的实践环节,将教育活动作为研究的主要阵地,通过有计划地看评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协同攻关,引导教师改进教学途径和方式,形成正确的教育行为,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形成成果的最佳方案。

6.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充实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图书资料,每班再添置1--2台电脑,为出书添置一台电脑一体机等。

项目二师资建设

目标

以人为本,加强激励性,全力选拔培育骨干教师,带动师资队伍整体建设,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

使我园教师——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以及能主动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正确地获取信息的水平。.具有反思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具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专业化素养。

.造就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鲜明的教育风

格,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在市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

措施

1.热忱支持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各项培训

(1)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教育宣传,使教师明确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幼儿园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教师自我学习的品质。

(2)加强软件投资,每年按一定比例投入购书款,向教师赠送北图阅书卡,促使教师涉猎广博的知识,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咨讯支持。

(3)对有主动学习行为,并取得自我学习提高绩效的(取得大本学历),幼儿园奖励一台笔记本电脑。使大专学历达到100%,大本学历达到40%。

(4)继续建立自学评比制度,每学年展示教师自学笔记,并对优学者予以奖金奖励。

(5)开展“推荐一篇好文章”活动,利用中午读报

时间,教师将自学的好文章推荐给大家,共享学习资源。

(6)鼓励支持教师各种非学历学习。如:继教学习、短期专项培训、计算机学习等。使60%的教师参加过专业培训。

2.创设民主开放、自主合作的研究氛围,为教师专、吐化成长提供支持和服务

(1)依托园“十五”规划课题,鼓励教师参与研究,促进和指导教师撰写实验报告,使50%的教师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能独立地开展研究工作。

(2)在教育管理中实行“放权”,在教学过程中弹性管理,给教师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问,激励和支持教师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3)通过设立教师反思性教育笔记,开展看评活动,鼓励教师在书、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促进教师研究性学习,掌握行动研究的方式,提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能力。

3.加强激励与培养,培育“知名”教师

(1)要求每位教师制订“三年自我发展规划”,以目标激励提高教师的工作激情。

(2)要求教师“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开展“承担一个课题研究,写好一篇教科研文章,组织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等一系列竞赛活动。

(3)定期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深造,有条件要选送1—2名教师出国培训,接受新信息,开拓新视野。

(4)通过评优、名师带教、竞赛等活动,推出1—3名在市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

项目三教育服务

目标

树立“大教育”观念,办开放式教育,有效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努力成为学前教育的服务基地。

措施

1.通过园长讲座、资料展示、分别座谈、现场观摩,等系列流程,为本市各类型幼儿园提供开放式的保教工作示范、交流的服务。

2.通过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幼儿数学探究活动课程方案以及可操作体系(幼儿用书、教师用书、家长用书),为园内外幼儿、教师、家长提供教育与培训的服务。

3.通过开办社区‘‘亲子园”,为社区0—3岁的幼儿提供早期教育的服务。

4.进一步完善家长工作制度,优化家长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建立实验幼儿园网站,尝试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家园共育网上互动,共享家教经验与教育资源。

5.向社区及周边地区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的需求。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开放幼儿园环境,共享社区资源。

项目四园所文化

.目标

秉承、吸收和内化本园优良的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园所形象和团队精神相结合的文化氛围,塑造以“温馨挚爱、严谨求实、和谐奋进”为核心的园本文化特色。

措施

1.通过总结提炼、教育倡导,形成全体教职工共识的办园理念和宗旨,确定本园特色的园风目标,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内在精神动力,并积极的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使创建特色的工作人人皆知,个个明白。

2.通过进一步完善实验幼儿园师德行为指导,弘扬园所优良传统和教育风格(无形的规范),形成园所制度文化,从而塑造教师的正确行为,促使教职工自觉地约束自己,形成稳定的带有整体色彩的外部形象。

3.通过优化人际关系,提倡团队力量,强调集体意识,创造相互沟通理解、团结互助、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

4.规划幼儿园今后建设的总体思路,使园所重建的总体设计达到“温馨而富有童趣,紧凑而不失和谐”,具有数学教育特色的幼儿乐园。

六、阶段性发展绩效

1.第一年(2003.9—2004.8)

(1)教育科研

·“十五”规划课题“幼儿数学探究活动”结题。完成“幼儿数学探究活动”的研究报告和《幼儿数学探究活动》方法论专著。

·研究并初步形成各年龄班一学年教学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落实各班添置1—2台电脑,添置一台电脑一体机。

(2)师资建设

·组织教师制订“三年自我发展规划”。

·支持和帮助6个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各自的研究报告以及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

·完成2—3名教师入党的发展工作。

·落实一名公费进修学历的指标(年青教师)。

(3)教育服务

.调查和了解社区及周边地区家长的需要,做好开办“亲子园”的前期准备工作。

.向社区开办幼儿数学思维训练班。

.计划5次面向市、区乃至全国幼儿园开放数学教育活动,开办示范性的活动l一3次。·筹备建立实验幼儿园网站。

(4)园所文化

.设计幼儿园园徽和幼儿园服。

.完善《实验幼儿园师德行为指导》的内容,并加强教职工的培训。

.落实每周六组织教职工登香山活动,丰富教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

.争创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

2.第二年(2004.9—2005.8)

(1)教育科研

.完成幼儿数学探究活动计划方案及可操作体系(教师、幼儿部分)。

.研究并形成与数学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幼儿发展评价方案。

.收集积累成功的教学案例,完善各年龄班课程计划方案。

(2)师资建设’

.推出1—2名教师在全区举办“走进童心世界”教育经验研讨会。

.1—2名教师进入小教高级职称,2~3名教师获区“芳星杯”评优活动一等奖。

.全园计划有5篇论文获奖。每位教师在学前教育刊物上发表一篇反思性教育随笔。

(3)教育服务

·建成实验幼儿园网站,开展家园网上互动。

·与社区文卫科联系,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将社区文化纳入园本课程内容之中。

·开办“亲子园”。

·开放示范性活动同前。

.(4)园所文化

·总结概括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及目标方针,总结提炼教师的教风,幼儿的学风,形成精练的文字体系,并加以昭示和宣传。

·开展增强师德意识、角色意识的教育活动。

·根据市政扩路工程,扩建幼儿户外活动场地,改建围墙与大门并使其符合园所文化的特色。·开始筹划园所重建的总体思路,使园所重建的总体设计达到“温馨而富有童趣,紧凑而不失和谐”、具有数学教育特色的幼儿乐园。

3.第三年(2005.9—2006.8)

(1)教育科研

·完成幼儿数学探究活动可操作体系(家长部分)。并为园内、社区的家长提供培训的服务。·全面推广“十五”规划课题的系列成果,加大辐射面,形成数学特色的影响力。·形成一套全面整和、结构合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园本课程体系。

(2)师资建设

·推出2—3名有教学特色的市区级“知名”教师。

·区学科带头人2人、市区级骨干教师4人、希望之星4人。

.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深造。

·教师梯队初步形成。

(3)教育服务

.进一步完善以上各项教育服务,形成教育的开放体系,成为学前教育的服务基地。

(4)园所文化

.依据办园的特色,合理、有效地使用园内外资源,优化办园环境。

.形成“研究合作、和谐愉快、凝聚力强”的教师集体。

.形成“温馨挚爱、严谨求实、和谐奋进”的良好园风。使幼儿园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主动学习的乐园、全面发展的育园”。

七、办园特色

1.形成“以数学为载体,以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和品质为目的”的幼儿数学教育特色。

2.以“引领首都的学前教育,创办全国一流的幼儿园”为办园目标,融爱心、童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上一篇:四年级作文多变的天气精选450字下一篇:《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