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

2024-04-15

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精选7篇)

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 篇1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是我从小就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儿歌,也是我对兔子这个动物的第一印象。在我的眼里兔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温柔、最善良的动物。

在小学三年级时,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只兔子也是第一只宠物。它的全身都是灰色的,全身毛茸茸的,蜷缩起来的时候就像一个灰色的毛线团。它并不像我对传统兔子的认知一样,两只耳朵高高地竖起来像千里耳一样,而是经常耷拉下来,甚

至把那一双水汪汪的、好似一颗葡萄的大眼睛遮住了,通常只有在它跑起来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那隐藏在身体下面的小短腿和小尾巴。

暑假里,我每天都会给它喂食物、换水、清理笼子……还每天带它下楼去草地上撒欢,虽然会有点累,但是我却忙的不亦乐乎。有时候写作业累了我就会趴到笼子跟前对它说“真羡慕你啊,不用写作业,不用去学校。”它仿佛像听懂了似的眨巴眨巴着大眼睛,就好像在说: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加油吧,小姐姐。然后乖乖的躺在了我的脚边。

它一直生活在笼子里,而笼子一直都在阳台上,开始我总以为它在那里应该会生活的很开心,每天都能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起床,但是现在想想那样的生活是多么的不自由与无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兔子都带有自由、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神话中,是玉兔日复一日的陪伴嫦娥在孤独寂寞的月球上。在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前世出家修行在森林中断炊,当生命垂危时,兔子跳入火中后成了熟肉,拯救了佛祖的生命,为了表达兔的舍生精神,从此佛门素食斋饭。于是兔子就具有了为了救世主忠实和自我牺牲的象征。是啊,兔子是多么美好、多么可爱的的动物啊,为什么作为宠物却只能日复一日的生活在笼子里呢?

这些问题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绝对不可能想到的,直到我第一次尝到了失去的滋味……

在那个假期,我们一家人出去旅游,于是就准备好足够多的水和食物,把兔子放到了储物间里,可是等到回来的时候,我的小兔子已经没了踪迹,笼子的门开着,里面早已经弹尽粮绝、空空如也。一时间我慌了神,脑子里一片空白,到最后剩下的只有思念的泪水。晚上静下来,我换了个角度想了想,或许我的小兔子有了新的家园呢?或许它已经有了更好的生活更适合它的生活了呢?我的内心不再崩溃,那份对它的思念与平日里的美好记忆也永远藏在了心底。

不久后我开学了,一切又开始繁忙起来,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又开始了。那个空空的笼子好像被我们家慢慢遗忘了……直到那次郊游。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一切都是万象更新之美景,我们来到公园的草地上,突然草地上出现了几只小兔子,颜色不一,在那郁郁葱葱的草地上显得那样和谐。大家都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而我却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它们,脑海中出现了无限的幻想,或许我的小兔子就是它们中的一员,无忧无虑的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嬉戏、成长。

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 篇2

笔者与吕忠伟老师的故事得从《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 (以下简称“圈子”) 说起, 正是因为《中国学校体育》提供的平台, 才让我们从相遇、相识到相知。

一、教育生活的“指南针”

“脚踏实地地执著追求, 这样的人生才会无悔无怨, 加油!”这是“西渐风”网友于2009年7月在笔者的第一篇博文“基层锻炼了我”里留下的评论。简短的语言令人感动, 使笔者从迷茫的低谷中振作起来, 期盼着能够早日与这位网友相识。随即迫不及待地在“学体”QQ群中追寻“西渐风”这个网名, 几经周折, 我们终于有了“第一次握手”的机会。通过交流得知, “西渐风”是吉林省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吕忠伟老师。慢慢地,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诉说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以及自己的情感变化, 他针对问题给予了具体引领, 同时劝解笔者:“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 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感情要拿得起放得下, 往往失去越多, 得到的会更多”他的一番话语给了笔者莫大的鼓励。在这之后, 吕老师在体育教学上的积极探

教育策略

索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始终感染着我, 最终促使我走上了教研之路。

二、教育科研的“领航人”

刚加入“圈子”不久,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 不敢参与“圈子”中的活动, 吕老师知道后, 就把自己刚加入“学体部落”的事宜叙说一番, 他还说:“多读, 多看, 多学, 多去‘圈子’中品读同行们的博文, 多参与学体的草根研讨, 你就能提高。”在吕老师的不断激励与关注下, 笔者用更多的业余时间提升自我, 注意在实践中锤炼自己, 通过参与“学体”草根话题的研讨展示自我的做法, 还成功主持了“学体”草根论坛第15期的话题讨论。一位作家说过:“对事业的真诚就意味着对人生的真诚, 爱上了就要爱得深, 干上了就要努力去干好, 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为自己的理想和为自己的事业去献身。”吕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这也在不断地熏染着、激励着我。

三、撰写文章的“牵绳人”

在撰写文章的道路上, 吕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最多。最初, 我的投稿被一一退了回来, 当时想过放弃, 他知道消息后就及时鼓励我。从此以后, 他成为了我所撰写文章的第一个读者, 并会在每次阅读后留下反馈意见, 有一次他这样启迪到:“坐飞机可以到北京, 坐火车可以到北京, 坐汽车也可以到北京。教学上要全方位去思考, 写文章更要多角度去思考, 挖掘素材, 提炼材料, 文章出炉后修改非常关键, 发表文章的学体一线作者群, 没有哪一个不是修改出来的。”我的文章, 从开始的干瘪逐渐有了血肉, 鲜活了许多, 并在2009年第11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教学实践文章——“‘九哨’完成蹲距式起跑教学”, 圆了期待已久的梦。

我与动物的故事 篇3

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怕狗的人也与日俱增,我也得了“恐狗症”,并且成了其中 名无辜的受害者。

那天,我提着五个肉馅饼,哼着小曲往家走。突然,一只寻着香味的狗把我盯上了。我进退两难。狗突然冲我大叫几声“汪汪汪,汪汪汪”,我顿时被吓得心惊肉跳,两腿发软。这时,狗猛地向我发起了进攻,扑了过来,我如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射了出去。狗呢,像一阵台风般刮了过来。跑的时候我脑子里想,以后再也不买该死的肉馅饼了,我只买素馅饼。唉,不过现在明白过来确实有点儿晚了。我拼了老命使劲跑,估计这速度在长跑考试中可以得A+了。

箭终究跑不过风,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眼看着我就要被狗追上了,我急中生智,跳上了一旁的石凳,跨上了石台,这个石台足有两米多高,狗一时不能跳上来,就在下面徘徊着,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一刻钟过去了,我实在耐不住了,猛地跳了下来。它又开始追我,我没办法,只好来个将计就计。我用手指着后面,大叫 “看后面!”它还真“听话”,一下子就往后面看,以为有什么好东西。这时我就逃到了人群里。可它又寻着气味找来了。我实在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把馅饼扔给狗,狗扑了过去,贪婪地舔食着,我用“美食计”才从狗嘴里“逃生”。

看来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战胜不了自己。

几只小兔一台戏怀琳

周五放学那天,我冲出校门不久,目光就被路边一伙围着的人吸引住了。走近才看清了,原来是几只超级可爱的兔宝宝把路人给吸引住了。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毛茸茸的小白兔,它们人挤人,不对,是兔挤免,在笼子里翻滚腾挪,折腾个没完。你想想看,胖乎乎、圆滚滚,像个小毛球似的东西,被放在一只小的不能再小的笼子里,各自缩成一个狮子头丸子般大小的“麻团儿”,多好玩啊!小“麻团儿”们一刻也不消停,一会翘首期盼,一会儿低头思考,一会儿又开始争夺本来就不大的地盘。

小贩一来喂食,一只活跃的小兔子就争先恐后地拿同伴当梯子爬,虽说它那身体胖墩墩的,但是身手敏捷,吱溜一下子站起来——它站在另一只的身上了。底下那只兔宝宝不干了,急忙把肥屁股一撅,用它那红红的、亮闪闪的大眼睛瞪着主人,好像在说“你这个白痴,没瞧见这还有个饿着肚子挨整的吗”?上面那只抢了几口食之后,估计也觉得自己有点儿“欺人太甚”,吱溜滑下来,但是不甘心,又踩了底下那个“老实人”几脚。

主人喂了几片叶子后打住了,这回它们可都老实了,看着它们白花花的小身子和略微尴尬失望的表情,我不禁哈哈大笑。哎,该回家了,可是我还没看够啊!

走进动物世界宋山

说到动物园,我去过好几次,但每次都只能透过粗密的铁栅栏观看各种动物。笼子里的动物也怪可怜的,整天被关在狭小的空间里,总是一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不过这次,我在重庆野生动物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动物世界,我带你去瞧瞧吧

刚进动物园大门,我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观光车。车慢慢穿过了茂密的树丛,转眼间,就进入了这个占地数千亩的动物世界。成群结队的袋鼠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跳跃,给我们表演拳击、打斗.三只顽皮的小黑熊在池塘边嬉戏玩耍:一群斑马在悠闲地散步,不时低头去啃嫩嫩的青草;非洲狮正趴在巨大的岩石上睡觉,享受着阳光浴……随着车的行进,一幕幕精彩的场景接连不断地跳入我的眼帘。两只美洲狮围着我们的观光车不停地转悠,还故意把脸贴着窗玻璃吓唬我们,我们只能躲在车里,就像被关在笼子里似的。

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个个都让我惊喜万分。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个动物里的大高个儿“姚明”——嘿嘿,就是长颈鹿。它全身都布满了褐色的不规则图形,脑袋是个三角形,就像卡通人物一样憨态可掬,特别讨人喜欢。据说它今年只有两三岁,但是怎么会长得那么高呢?我好羡慕它,真想爬上它的脖子,体验一下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瞧!也许是因为紧张,它走起路来同手同脚的——顺拐了,真逗!更有趣的是,据导游介绍,长颈鹿天生就有恐高症和高血压这两种病。我还真无法理解它既恐高,又要长那么高是啥原因。

我还到了龟苑、猴苑做客,到百鸟园与鸟儿亲密接触,让我大饱眼福。动物们在自己的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多快乐啊我喜欢这样的动物世界。

《不好选择的选择》答案:

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 篇4

它特别喜欢睡觉。有一次我去洗澡时,它在客厅东走走,西逛逛,非常无聊,便走到床头柜边,伸了个懒腰,趴在那儿,悠闲自在地睡着了。

它不但爱睡觉,还很贪吃。一次,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糖醋排骨,阿黄看见了,馋得口水流了几十碗,看到它的样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就扔给它一块骨头,它迅速跳了起来,咬住了那一块骨头,趴在那儿狼吞虎咽地啃了起来,啃得津津有味。

它活泼,爱运动。一次,我们带它出去散步,它一直在那儿活蹦乱跳,有时飞快地跑着,有时在地上打滚,还有时带着轻盈的步子跳了起来,简直就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顽皮猴子。

有时,它挺凶猛的,瞧,散步时前方刚好有一只小白狗在盯着它汪汪大叫,我本以为它会害怕,但它却不理不睬,径直走了过去,那只小白狗一点也不服气,追了上去继续朝它怒吼,这下它忍不住了,朝小白狗大声一叫――汪――,好像在说:“别惹你大爷我啦!”小白狗被吓得四处逃窜,我们在旁边捧腹大笑。

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 篇5

窗外阳光洒满大地,微风暖暖的吹着。我照例趴在窗前,抬头看向窗外,期待着它的到来。

一年前,我与它相遇了。

那时,我正在阳台晾衣服,忽然发现了我余光中的一个小小的,美丽的身影。我转头,望向那如同天使般可爱的它。它通体黑色,腹部有两条白色的花纹,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树叶上挂满露珠,柳枝在雨后的彩虹下焕发生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它正在窗前的树枝上休息。好像发现了我的目光,它也转头看向我。我和它目光交接,双双注视着。那一眼美好的相遇,我永远也忘不了。

从这之后,我每天都来阳台,它也每天都在枝头前等待着我。

有一天,我考砸了,妈妈骂了我一顿。我脚步沉重,双臂软绵绵的,头低着,慢慢走进阳台。耳边传来一声悦耳的鸟鸣声,我抬起头,找到了声音的来源,原来是它,它眼睛睁大充满了疑惑,担忧的看着我。我一下子绷不住,“啪嗒”一声,我心里的那根弦断了。我趴在桌子上,双肩微微颤抖,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我的衣服已经湿润了。它站在我的身旁,看了我一会,挺挺胸膛,张开嘴,慢慢唱出美妙的旋律。那音乐环绕在我耳边,平复着我伤心的情绪,让我不再悲伤。我抬眼看着它,它也看着我。那一眼悲伤时的担忧,我永远也忘不了。

之后的几个月中,我每天都努力学习,清晨早起到阳台,它陪我一起背单词;下午回到家,它陪我一起完成作业;晚上睡觉时,它陪我入睡。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它都在我身边陪伴着我。

终于有一天,大考时,我考了一个好成绩,我拿着那张卷子,飞奔到阳台。但它并不在那,那本应站着小天使的枝头上,连一个身影都没有。我兴奋的情绪顿时全无,一股担忧和失望充满着我。就在这时,妈妈走来告诉我,燕子是要迁徙的,就在我上学时,它已经飞走了。我静静的听着,心里虽然难受,但我知道,它一定还会回来。

我的思绪从回忆中回来,我望向远方,忽然,我看到许多燕子正往这边飞来,我“噌”的一下站起来。我看到它了,我一直苦苦等待的它,它也看到了我,迅速的飞来。我们彼此相视,眼中都满含激动与想念,一起开怀大笑。那一眼重逢的喜悦,我永远也忘不了。

它给我带来了喜悦与温暖,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 篇6

妹妹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有一个趣味的名字“小Q”。两只棕黄色的小耳朵耷拉在它那圆圆的小脑袋上,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真好玩!它那水汪汪的大眼睛,时不时的朝我们放电,我已经不止一次被它电倒了。它那黑黑的小鼻子总爱左嗅溴,右闻闻,害得鼻子“秃了顶”。小Q雪白的身上有两簇圆形的黄色绒毛,像两朵黄色的小花,真可爱呀!每次小Q看见我,就会围着我不停地转圈,那毛绒绒的长尾巴一向友好地甩来甩去,真讨人喜欢!

别人都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可到了小Q那儿,却成了肉包子打狗,平平安安。每当一盘盘美味的鲜肉向它招手时,小Q却总是甩甩尾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它那坚定的小眼神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你“我是个素食主义者!”它喜欢吃一些核桃、花生之类的坚果,偷偷告诉你,它还是个啃核桃高高手呢!只听“咔咔”两声,核桃一下子就变成了碎片,它伸出舌头灵活地一舔,核桃立刻变得干干净净。哈哈哈,真是一只小怪狗呀!

其实小Q也是胆小鬼。有一次,爸爸给我买了一把玩具枪,我连忙和妹妹兴奋地摆弄起来,就连小Q也来凑热闹。我无意中拉了一下一个橙色的拉环。“啪!啪!”咦,怎样有两声?我和妹妹闻声望去,只见小Q瞪大眼珠,四肢僵硬地倒在地上。呵呵,原先小Q以为自我“中弹了”呀!过了一会儿,它才站起来,左右张望了一翻,又看看自我,发现自我“完好无损”,这才放心地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真是一个“胆小狗”!

创新之旅:我与环境的故事 篇7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跟老师、同事和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已经超过家人了。我记得我女儿上大学之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妈妈, 我觉得你对你的学生好像比对我好。”感谢我的老师、同学和学生, 他们是我在教学和科研创新之旅的重要源泉。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空间, 作为对社会的回馈, 我在教学和科研中也同样尽可能地给同学们提供创新的平台。今天, 我想以创新为主线, 跟大家分享我与环境的故事。

一、环境:从偶像的故事说起

相信有同学一定知道或者读过一本书《寂静的春天》, 我的偶像是此书的作者蕾切尔·卡森——作为一名女性海洋生物学家, 她是环境科学的领航者。她在书中讲到DDT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一种杀虫剂) 的使用经过食物链可以危害到人类, 也就是说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危害到自身, 并试图由此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62年, 《寂静的春天》刚刚发表就引起了波澜, 掀起多方论战, 很多化工工厂、公司认为她所说的是诬陷, 只能引起公众的恐慌, 还将她告上了法庭。很难想象, 一位科学家出了一本小小的书, 竟能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实际上, 一直到她去世后很多年, 整个社会的舆论并不偏向她, 而是偏向生产厂家。所以, 我极其佩服卡森。作为一个女性科学家, 她能够尊重事实,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坚持真理, 引起波及全球的环境海啸:1970年, 尼克松政府率先在全球成立了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 这是国家层面最早的专门研究或管理环境问题的机构。1972年, 美国环境保护署停止了DDT的生产许可, DDT在美国成为一段历史, 其他国家开始效仿美国, 停止使用DDT。1980年, 美国政府将“总统自由勋章”追授给已逝的蕾切尔·卡森。1970年, 美国的两位大学生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了一个保护地球的活动, 确定了1970年4月22日 (星期三) 为第一个“地球日”。197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始集结政府和社会的力量, 发表了包含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 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88年, 中国成立环保局。我很庆幸在1987年参加工作时选择了环境科学, 因为这既是一个我非常热爱的专业, 又是一个可以为美丽地球带来更多绿色的职业。

从最初世人不解的专业到20年之后的热点话题,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引起国内外政府、专家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以北京的雾霾问题为例, 引起雾霾这些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吗?实际上, 从生产角度来说, 工业、农业和居民的生活都会导致环境问题。比如说, 我们要烧煤取暖, 出行要使用机动车等, 在这个过程中, 很多污染物就排放到大气当中。追究起来, 可能我们在座的每个人, 由于享受便利的生活, 都会导致一些污染物的产生。环境问题发生时, 所有人都逃不过它带来的恶果。比如, 当北京的蓝天白云减少时, 我们就会发现所有人,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 无论多有钱, 只要每天出去, 就要呼吸这样的空气。那么, 我们是否只是受害者?我的一个闺蜜给我打电话说:“哎呀, 今天又爆表了, 我上班怎么办呢?”我说:“那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今天上班不要开车了, 近的话你就走着去, 不行的话你就坐公交或者地铁。”对环境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除了雾霾这种可见的环境问题, 有一些环境污染, 比如微波污染、放射性污染, 是我们看不到但又确实存在的。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把城市里的微波以及跟手机相关的微波以彩色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整座城市被笼罩在微波之中。我在地铁里看到人手一部手机, 玩游戏、刷微博、看新闻, 总之是手机片刻不离手。从环境健康的角度, 我劝大家远离手机, 远离微波源。此外, 有一些污染是我们感受不到的, 比如水污染。你可能会觉着水很清, 但实际上里面可能有很多不能降解的污染物, 虽然量可能不多, 但对每个人, 甚至是后代来说, 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同学说:“那我喝矿泉水吧。”其实, 喝矿泉水也未必健康, 矿泉水瓶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之一, 矿泉水瓶中含有很多的微量物质, 可能就会溶在水里。再一个, 如果土壤安全的话, 我们吃到的食品也会是安全的, 否则的话, 所有的这些污染可能最后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因此, 环境问题会作用到每个人的身上, 无人能幸免。

说了这么多, 其实就一个核心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如果只靠环保局, 只靠研究环境的教师、同学, 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环境涉及每一个人,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所以我们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提出一个理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公众参与。那公众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 公众包括政府、各个相关利益群体及大学生等。可能有同学会说:“我只是一个学生, 怎么才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呢?”我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比如垃圾的处理问题, 简单的干湿垃圾分类就能充分回收利用资源以及节省人力。据说北京有30万人在从事垃圾回收工作, 在回收的过程中, 如果干湿垃圾混在一起, 就没办法回收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尽量做到干湿垃圾的分类, 这举手之劳可能为后续的工作节约很多的人力和资源。现实中, 我经常听到大家在抱怨环境问题, 抱怨政府不能及时地解决环境问题。在中国, 一旦出现环境问题, 我们首当其冲地就是去找环保局和政府, 环保局的监察和管理责任固然重要, 但实际上环境问题的改善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努力, 需要多方的支持, 改善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对公众来说, 如果能够事先形成共识,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哪些行为对环境来说是友好行为, 哪些是不友好行为, 这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行动了, 就会有所收获,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力量微小而不去做, 如果每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迈出一小步, 那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非常好了。环境保护事业不仅仅与政府、国家有关, 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 每个人都能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千万不要想说“我做这个有用吗?我做这个大家都不做, 那有什么用呢?”其实, 每个人只要迈出一小步, 我们的环境就能受到非常好的保护。环境保护的理想模式是政府和学校、环保的NGO, 包括媒体、企业、社区等组织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才能有一个更大更好地跨越式发展, 我们才能共享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和安全的土壤。因此, 大家要积极勇敢地去做, 在大学里, 我希望能够开展更广泛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这样每个人的环境保护理念就可以创造性地应用到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二、教学创新:精品课程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年磨一剑”

1984年, 当时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奠基人刘培桐先生面向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开设了环境学概论课。2002年, 这门课首次在环境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 由我担任主讲教师。在给学生上这门课的过程中, 很多的教材、老先生的教学案例以及我们整个的科研平台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 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就是说, 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也是我自己进行全新学习的一个过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 “十年磨一剑”, 这个课程发展成为国家的精品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中英文网站的建设过程中, 我借鉴和学习了很多不同学科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无论是在立体化教材编写, 还是在国际化进程中, 我通过教学反思, 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思考、交流、实验、总结凝练, 不断地坚持思考和创新使我体会到学无止境和教学相长所带来的惊喜。

BELL (BusinessEnvironment LearningLeadership) 课程是我们和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开设的一门国际课程。在国际上, 这门课最初是在商学院开设的。而我们开设的这门课程, 是一门面向不同层次群体、多学科交叉的课程, 即我们的课程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面向不同专业的同学。我特别希望文科的学生能够踊跃地加入进来, 如果文科学生能跟理工科学生合作, 共同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公共政策或者法律法规等问题, 会更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目前来说, 我认为大学里的教学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和挑战, 即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具有适应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比如说, 我们的很多课堂都是有留学生的, 由于文化和理念的差异, 有时中外学生思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学生以国际化的视角、在对多元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考虑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呢?对这个问题, 我们对FITP模式进行了探索。

F, 即follow, 是要培养学生跟踪前沿的能力。在国际化的大潮流下, 教学和科研的各个领域已经没有国内和国际的分界, 因此, 我们必须知道前沿在什么地方, 要努力地跟踪前沿。

I, 即international, 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在北京师范大学, 很多课程都会请国际专家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学生可以参加summer school或者国外短期交流的项目, 了解国际上相关课程的学习内容, 开阔视野。

T, 即think, 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方面, 中国学生稍微欠缺, 这是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 家庭、学校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急需科学的培养。

P, 即practice, 是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思考、任何想法必须落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我在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时, 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比如, 在一天当中, 学生上午会听教师讲授理论课程, 到下午时, 他们就会外出实践, 理论与实践完全是无缝对接的。有同学问我:“刘老师, 我们学了很多理论, 但到解决问题时却不知道该怎么用。”这时, 我会告诉学生, 学到的东西要马上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想象, 而是要亲自去做、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不停地想办法, 不停地去尝试。

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些, 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就实现了。说到创新, 现在大家都想创新, 而创新的根本是要具备这些能力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在康奈尔大学访问的三个月, 我进到他们的课堂, 观摩他们的教学方法, 感悟他们的教育理念, 收获很多。后来, 我发现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具有国际水准。很多同学上课时会有这样一个习惯——当教师上课时, 有些同学可能在补别的课的作业或者在做别的事情, 因此教师精心设计的很多东西被一掠而过, 这是非常可惜的。在康奈尔大学,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多, 所以我特别希望:在我的课堂上, 学生能够积极提问, 我们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 而不是我问了半天, 大家才矜持地举手, 或需要我点名字回答。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小组讨论, 这个小组讨论不会流于形式, 小组成员可以从多个主题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 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探讨, 最终完成报告并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北京师范大学以后可能也会有这个发展趋势, 学分精减,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精练, 但课下学生需要花费2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或进行小组讨论, 这才是大学的学习方法, 之后经过讨论和认真思考, 写出对某一事物的理解, 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有收获, 才会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行动。

三、科研创新:快乐地做科研

我们不仅要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 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 这是我们更需要面临的挑战。博士后阶段, 我开始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科研团队, 作为一个家庭的妻子和14岁女儿的妈妈, 开始了我更加艰辛的科研之路。

从最初的资料收集、文献分析、现场采样、论文撰写到成果总结, 从学术骨干、课题组副组长到课题组组长, 我经历了不亚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艰辛, 同时也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快乐和自豪, 使我认识了很多智者, 给我带来开心与快乐, 让我成长。因此, 我认为要以快乐的心态来做科研。我经常会遇到学生哭着脸来办公室找我, 他们准是遇到什么困难或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这时, 我就会说:“你们先出去整理一下心情, 笑着进来。”为什么科研要哭着喊着做呢?为什么不能快乐地做呢?我们要学会把每天遇到问题作为一个常态, 遇到问题是正常的, 不遇到问题反而不正常。在做科研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把科学的思维, 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融在里面, 快乐地做科研。因此, 当我看到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垂头丧气时, 我就会说:“咱们遇河就搭桥, 今天遇到这个问题, 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 直接面对, 别拐弯。”很多学生都是鸵鸟式思维, 遇见困难就会马上掉头跑回来, 但我认为做科研和爬山一样, 比如我带同学去爬香山, 很多同学爬着爬着就爬不动了, 就像到了心理极限或体力极限, 这时我会说, 你再冲一下, 冲上去就没事了。

此外, 我们还要考虑态度和方法问题。例如, 在科研选题时, 很多同学都会出现题目过大的问题, 动辄就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成因”、“中国大气环境变化分析”之类的, 没有恰当的选题很难进行研究。如果我们做科研时选题选对了, 也就是方法选对了, 后续的科研工作就会顺理成章地进行, 我们也就成功了一半。而且, 我们在做科研时要学会不断地交流, 取长补短, 向别人学习, 跟高手过招儿。有学生说:“我设计这个实验, 别人就采10个样本, 我采20个就行了。”我说:“你得看看你这个参考文献的出处是什么, 科学上是怎样的标准, 不能说超过一个最低水平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科研平台的问题。如果我们有选择, 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 这如同婚姻, 如果不是最爱, 就不要对付, 因为这样自己会越来越痛苦, 所以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研究方向及导师的选择, 都需要用心地去发现最爱, 因为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会使自己不断地坚持下去, 而不是无功而返。如果我们有选择, 一定要勇敢地选择最好的平台, 因为科研平台与科研团队会使我们在不同的层面去体会科学的魅力, 睿智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和合作的精神都会让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智慧交锋, 千万不要让退而求其次的软弱占了上风, 那我们将会错失体验不一样星空的美妙机会。

因此, 我难忘在野外采样的“艰苦卓绝”、实验室中的“无数次重复”、开题答辩时的“精心准备”、中期总结时的“激烈争辩”、课题验收前夜的“通宵达旦”和科研成果发表后的喜悦。

我喜欢做科研和挑战自我, 更喜欢在科研这个平台上认识许多智者, 他们给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 使我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过程中收获丰富多彩的人生, 使我能够直面困难、耐受压力、乐观前行。我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同门、朋友和学生, 他们的鼓励、批评、帮助和质疑全部都是我创新的动力。

四、美满家庭:做一个智慧的女性

说到家庭, 我理想中的家庭是学习型的, 也就是说, 家庭成员要共同学习进步, 任何人都不能掉队。如果一个家庭中有的成员特别棒, 有的成员比较落后, 那么, 这时的家庭成员就可能兵分几路, 彼此之间的交流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帮扶、共同前进。

在一个家庭中, 女性的角色至关重要。我读了很多关于家庭和婚姻的书籍, 关于女性, 健康、独立、创新、智慧、幸福等关键词经常被提到。《哈佛幸福课》中提到了幸福七要素, 即成熟的心理、完整的教育、稳定的婚姻、不吸烟、适度饮酒、适量运动、健康的体重, 我想一同分享给大家。这些要素真正做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任何一个要素都需要我们具备很好的定力、耐力、品位、悟性和学习能力。

从我自身而言, 我认为在家庭与事业方面要做到优化、高效与和谐。比如, 我们每天会面对来自家庭、事业等多方面的事情, 这时就需要我们智慧地处理和优化时间, 列出一个list, 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我曾采访过很多男性, 包括很多成功的男性, 也包括我老公, 我会问他们最欣赏女孩子的是哪一点, 他们会说, 最欣赏女性的温柔和智慧。作为一名女性, 在家庭和事业面前, 有很多的困难需要面对, 但最终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 这就需要女性不断地提升自我。对一名成功的女性来说, 外柔内刚很重要。所谓内刚, 就是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 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考。如果我们能做到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优雅从容地面对生活, 那我们就是非常棒的, 就会享受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幸福。

我有一些悄悄话想对大家说:女孩子一定要学会享受和欣赏世间美好的东西, 但是也要学会抵御住诱惑, 尤其是物质方面的, 要认清自己, 了解男性。从生态学角度来说, 男性与女性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不存在“心有灵犀一点通”, 家庭也有不同的生态位, 如果阴阳颠倒, 会导致很多问题, 会使夫妻不断地出现状况, 会影响子女的童年, 甚至一生。自古以来, 中外文学大师描绘了众多精彩的人生, 婚姻和家庭通常是他们喜欢的主题, “幸福的家庭都有着相似的幸福, 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套用一句时尚的话, 家庭和爱情需要包容和经营。作为一名女性, 她扮演着许多的角色:女儿、妻子、母亲、媳妇, 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如果让我选择, 即便没有经济压力, 我还是会选择工作,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给女性提出了很多要求, 如善良、贤惠、懂事、节俭……, 但我认为现代女性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想, 经济独立、平等且相互尊重。因此, 我们应该让读书、音乐、旅行、电影和运动作为自己终生的朋友, 创造全家一起参与其中的机会, 使家庭成员体验作为“团队”中一员的重要性和被人需要的幸福感。我们教师需要在把微笑留给自己学生的同时, 也把微笑带给我们的家庭和爱人, 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 明确“work to life”, 而不要本末倒置地“life to work”, 成为机器人。

我们要自信, 接受并爱上自己, 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 做自己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时候。夫妻相处之道, 也是生活的艺术, 同样需要智慧与创新, 需要不断地学习、沟通与交流。我们每天都在变化, 世界每天也在变化, 女孩子一定要学会坚强, 学会寻求帮助, 同时也要学会感恩, 有时也需要学会妥协和放弃。每个女孩都是独一无二的美玉, 需要我们自己欣赏并散发出诱人的花香。

上一篇:碳纤维电热地暖下一篇: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