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

2024-04-15

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通用13篇)

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 篇1

“美丽、活泼、有着一颗童心”是外界对幼儿教师的一直以来的认识,“带着孩子们玩耍,没有教学成绩的压力,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教师素质不用太高”仍是不少人对幼教职业的评价,但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程度,幼儿教师述求、幼儿教师所承受的各方面的压力却鲜为人知。

频频出现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人们批判、指责这些幼儿教师过激行为的同时,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一、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

(一)、幼儿教育主体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入园的幼儿为2~6岁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更是缺乏。家长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把幼儿交给了老师,老师就担负起了教育和保育的双重责任,负责幼儿的吃、喝、拉、撒、睡、玩、学。再加上现在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幼儿转,给幼儿惯出了不少的坏毛病,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教师工作量大。幼儿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弱,在幼儿园难免发生一些小意外,部分家长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教师,不依不饶,安全工作成了幼儿园教师长期紧绷的神经,久而久之,工作的繁重、繁琐,精神的高度紧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迫使教师要积极的自我调节。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幼教学科为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综合性人才,弹、唱、跳、画是每个教师必备基本素质,组织教学、掌握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科研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之课,除了每天的正常的保教工作,还有很多案头工作需要完成,如:制定教育计划和书写教案,写幼儿观察记录和幼儿成长档案,写教育笔记和教学心得,制作教玩具,写听课笔记和活动分析,写论文、计划、总结,写家园联系册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每年、每学期,甚至每个月,幼儿园都有对外公开课、观摩比赛等活动,幼儿一日生活观摩、活动设计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赛课、说课等各项技术技能比赛等,还有根据一些节日活动开展的文艺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在无形当中延长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让教师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工作激情大大减弱,也迫切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社会现实要求幼儿教师应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之所以被人所尊称,因为他们有显著的教学成绩,有分数去衡量他们的能力,而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里,只要愿意去当,都可以,很多人都不太愿意用“教师”这个称号称呼幼儿教师,而是用“阿姨”。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成天跟幼儿打交道使得人际交往能力差,生活环境单纯导致思想意识与社会现实脱节,长期细致的工作致使过度敏感、、、、、、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要求对幼儿教师健康心理提出了挑战,迫使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把爱融入工作。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就会萌发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才会对幼儿发自内心的爱,有了爱的注入,一切工作压力、一切困扰都会引刃而解,一切都会理所当然,枯燥的工作就会变得生动,烦躁的情绪也会得到有效遏制。

(二)、培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使自己工作游刃有余,享受工作乐趣。

社会和家长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幼儿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成了评价幼儿发展的新地标准,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争做创造型的教师。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首先要深深地热爱、甚至迷恋教学工作,只有保持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灵感才会闪现,创造性思维才能发挥作用。其次,创造型教师应多参与充满不确定性、高挑战性的活动,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来达到目标。第三,顽强的意志也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要将创新过程进行下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是不行的。同时,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也是重要素质之一。教师要运用科研方法、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并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教学实际;同时要不断调查研究教学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并将其中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变过去的被动接受工作、应对工作方式为主动工作,感受工作轻松工作的乐趣。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增添工作生活乐趣。

在教学中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儿童的兴趣范围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这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还要了解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有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儿童学习,这也要求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同时广泛的兴趣的培养,对教师生活方式单一化有很好的调节,具有广泛的兴趣,幼儿教师就会走出那个封闭的教学环境,关注的事物不断增加,不断接受新的观念,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沉浸在幼儿教学环境中的思维得以转移,有效缓解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豁达的胸怀

社会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育行业中,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才能保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和同情心,宽容、豁达,乐于接纳幼儿,不仅接受幼儿们的长处和优点,还要能容忍、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凡事存一颗宽容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是丰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修养的体现。

(五)、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适应坦途的挑战,更要适应挫折的打击。良好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是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关键问题是怎样面对挫折。首先,幼儿教师应正视现实、淡泊名利,要看到这一职业的崇高和无可替代性,保持心理平衡。其次,如果遇到挫折应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或是向他人倾诉,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转移情绪,如打球、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建构一套客观的认知评价体系,不因他人褒贬而或喜或悲,始终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六)、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

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心理健康书籍、心理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检测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治疗,坦然面对。

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 篇2

一、做有爱心的教师

人类最为重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心,内心有爱的老师,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和职业观。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需求,区别个性差异,因时因地,因材施教。同时,在生活上视学生为平等的对象,善于沟通,善于倾听,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学生融为一体,从学生的点滴成绩和逐渐成长中体验为人师的快乐与满足。(2)爱自己,善于从工作中寻求幸福感和满足感。基础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复性高的工作,加上教育的实施对象个体差异性大,教育形势日新月异,难度和挑战可见一斑,遭遇挫折也在所难免。因此,教师要能正确认识当前教育的现状和形势,正确认识自己,把挑战视为动力,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化解压力,真正把激情、微笑、鼓励带进课堂,真正用心浇灌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还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体力,做到劳逸结合,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时间,做一个平衡有度的快乐人。

二、树立目标,积极进取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发展。教师要有能力满足学生不断壮大的好奇心,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人。教师要善于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认识和接受新生事物,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专业能力,掌握更好地驾驭课堂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从三方面提升自己。(1)向前辈和同事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优势,要善于学习他人之长来补充一己之短。(2)多参加教育机构培训,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做具有专业气场的教师。(3)多向生活学习。语言也好,知识也好,都来源生活。因此,要培养自己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做一个思想上睿智、行动上敏捷的人。

三、学会适时放弃

当我们目标过大欲望超出现实,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时,要学会调整, 甚至放弃原先的目标。这样,烦恼和痛苦就会少一点,快乐和幸福就会多一些。有时,相应的付出并不能立竿见影产生相应的收益,这时也不要气馁,要有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意而安的生活的心态。

四、学会宽容,适当宣泄疏导

宽容体现在两个方面:(1)宽容别人。教师工作多数时候是与人相处,各种人际关系矛盾在所难免。宽容是脱离种种烦恼, 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遇到矛盾的时候,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了解和关心他人,碰到问题积极主动,做乐观合群的人。(2)宽容自己。教师不仅要善待学生,也要善待自己,宽容自己,不必执着于过去的错误,耿耿于怀。适当留些闲暇时间, 合理安排自己的健身活动,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弹性的心理才能在工作中张弛有度。适当宣泄疏导,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有很多。1)找他人倾诉,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2)转移注意力。当感觉压力过大、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适度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健健身,和朋友聚聚会,出去享受自然风光, 都能让情绪得到适度缓解。3)有幽默意识。幽默能化解一切矛盾于无形,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让人让己心生愉悦。4)适当的批评。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它能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改正错误,进而不断完善自己,不陷入指责、抱怨的泥潭。

五、结束语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同样承受着来自职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养,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要给学生健康的知识,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是一个有能力创造幸福,并把这种幸福辐射周围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归根到底要由教师自己维护和调适。每个教师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让阳光照进自己,照亮学生。

摘要:心理健康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养,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文章从爱心、疏导、积极、放弃四个方面,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和维护进行分析。教师要做有爱心的教师,树立目标、积极进取,学会适时放弃,学会宽容、适当宣泄疏导,更好地进行自我调适,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素质,爱心,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七一.心情·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李文虎.教育心理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3]卢华安.互动式教学与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 篇3

一、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

(一)幼儿教育主体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现在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幼儿转,给幼儿惯出了不少的坏毛病,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教师工作量大。幼儿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弱,在幼儿园难免发生一些小意外,部分家长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教师,不依不饶,安全工作成了幼儿园教师长期紧绷的神经,久而久之,工作的繁重、繁琐,精神的高度紧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迫使教师要积极的自我调节。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幼教学科为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综合性人才,弹、唱、跳、画是每个教师必备基本素质,组织教学、掌握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科研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之课,除了每天的正常的保教工作,还有很多案头工作需要完成,如:制定教育计划和书写教案,写幼儿观察记录和幼儿成长档案,写教育笔记和教学心得,制作教玩具,写听课笔记和活动分析,写论文、计划、总结,写家园联系册等等。

(三)社会现实要求幼儿教师应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之所以被人所尊称,因为他们有显著的教学成绩,有分数去衡量他们的能力,而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里,只要愿意去当,都可以,很多人都不太愿意用“教师”这个称号称呼幼儿教师,而是用“阿姨”。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要求对幼儿教师健康心理提出了挑战,迫使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幼儿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把爱融入工作。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就会萌发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才会对幼儿发自内心的爱,有了爱的注入,一切工作压力、一切困扰都会引刃而解,一切都会理所当然,枯燥的工作就会变得生动,烦躁的情绪也会得到有效遏制。

(二)培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使自己工作游刃有余,享受工作乐趣。精神成了评价幼儿发展的新地标准,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争做创造型的教师。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首先要深深地热爱、甚至迷恋教学工作,只有保持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灵感才会闪现,创造性思维才能发挥作用。其次,创造型教师应多参与充满不确定性、高挑战性的活动,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来达到目标。第三,顽强的意志也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要将创新过程进行下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是不行的。同时,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也是重要素质之一。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增添工作生活乐趣。在教学中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儿童的兴趣范围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这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还要了解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有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儿童學习,这也要求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同时广泛的兴趣的培养,对教师生活方式单一化有很好的调节,具有广泛的兴趣,幼儿教师就会走出那个封闭的教学环境,关注的事物不断增加,不断接受新的观念,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沉浸在幼儿教学环境中的思维得以转移,有效缓解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豁达的胸怀。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才能保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和同情心,宽容、豁达,乐于接纳幼儿,不仅接受幼儿们的长处和优点,还要能容忍、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凡事存一颗宽容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是丰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修养的体现。

(五)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适应坦途的挑战,更要适应挫折的打击。首先,幼儿教师应正视现实、淡泊名利,要看到这一职业的崇高和无可替代性,保持心理平衡。其次,如果遇到挫折应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或是向他人倾诉,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转移情绪,如打球、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建构一套客观的认知评价体系,不因他人褒贬而或喜或悲,始终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六)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心理健康书籍、心理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检测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治疗,坦然面对。

教师心理压力自我调节方法 篇4

目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高、期望值高,学校工作任务繁重,教师的心理压力也较大,如何缓解教师焦虑和抑郁,调节教师的心理压力呢?

自信。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信自己是优秀的,是独一无二的,自信是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自我激励要做最好的自己,可以选择另外的突破口,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什么时候都要自主自立,也只有自己才最可以依赖。

运动。找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自我保健的日常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记住:什么都没有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重要。

放松。不必追求完美,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解脱。不如意事十八九,但求无愧我心。一切都顺其自然,工作累了可以休息休息。比如适当的聊天、适合的娱乐、适度的自我发泄等等。

看淡。要淡化功利心,不急功,不近利。对待职称、职务等等个人发展,期望值不要过高,适合自己就行,看淡名利,看淡得失。努力就行,尽力就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屏蔽。“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不要让别人的议论影响自己的心态,好也罢,坏也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戴上耳机,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感受美好的声音,屏蔽掉外界各种不好的声音。

自控。多观察,多思考,有时候沉默是金,一默如雷。公开场合少盲目表现自我,有时候言多必失,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你,不是所有人对你的心情都能感同身受。在众人面前尽量理智把控自己情绪,不失言,不失态,不让自己情绪瞬间崩溃,维持自己的尊严。有时候撑过去即将崩溃的那一瞬间,以后慢慢便会好转。

刷新。“树挪死,人挪活”,改变一下环境,或许是另一种发展的起点。“三十六计走为上”,在各种状况不利于自己时,可以更新一下环境,回避烦恼。如同电脑运行不顺时,点击“右键”,进行刷新。

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 篇5

教育为强国之计,教师为教育之本。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心理健康的学

生,才有祖国繁荣昌盛的明天。

但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这个

职业承担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承担这一使命的人---教师那就是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就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要高尚圣洁,要永远都当圣人。教育体制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高付出、重压力、低收入、高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无法回避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望子成龙和以升学率论英雄这根无形绳索的束缚下玩命地工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这些都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

教师的心理问题解决主要的应靠自我教育,即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

理健康。认清形势,调整心态,适应现实。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坦诚开放,正视自己,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能使教师保持健康的身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在工作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排泄不良情绪

教师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无法愉快地工作与生活。如果

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重的如焦虑、抑郁,甚至精神疾病。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其实这时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愉快的事情。如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听一段舒缓的音乐,或者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通一通电话,倾诉一下自己的苦衷,就能够很好的解放束缚压抑的心灵。

二、对待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学会冷静,克制

很多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恼火的问题学生,忍不住会破口大骂,等到事后又后悔自己的冲动和留给学生不良的教师形象。反反复复就容易在心中积郁成疾,进而导致心理失常。所以教师平时在课堂处理事件的时候,冷静,克制,形成一种平和的心态。

三、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集体的工作,面对几十个、几百个的学生,不可能真的无所不能,面面俱到。这时在面临问题时,该伸手时就伸手,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大胆及时地求助于自己的同事,共同面对,缓解无助的心情。

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 篇6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 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体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一、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含义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 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 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园 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 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作者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制约运动负荷 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然后再综合各因素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二、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人在运动时的生理负荷量,常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1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钻、爬、投掷等动作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幼儿的活动时间。它包括幼儿连续活动的总时间和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其中,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 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如果一节课,幼儿总 是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量就偏大而且易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

3.活动项目的特点。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如幼儿做直体滚动时,前庭分析器所受的 刺激和意志负荷均较大,而运动负荷却不大。障碍跑时,不仅全身运动负荷很大,而且认识和意志负荷也较大。连续立定跳远,运动负荷较大而心理负荷却较小。在平衡木上走、跑、过障碍、滚球、拍球时,幼儿的心理 负荷都很大。幼儿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一般两种负荷均较大。

4.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前者指练习的次数、距离的总和,它们与幼儿的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练习的正确规格和要求。对练习质量的要求越高,幼儿需负出的心理负荷则越大。

5.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教师组织体育课内容的难易是否合适,是否具有趣味性,组织措施 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幼儿的运动和心理负荷。如过多的排队调 换队形,分组太少而导致幼儿长时间的轮番等待,均易使幼儿产生烦燥情绪,甚至注意的分散,从而影响教学 任务的较好完成。

6.幼儿的个别差异。指幼儿的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别差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往往相同的练习对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以同样的速度速跑完20米,有的幼儿心率达180次/ 分,有的幼儿仅168 次/分;同做一个游戏,有的幼儿兴致勃勃,有的却感到索然无味。

此外,教师的教态、教具、环境、气候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三、合理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策略

综合以上各影响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 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 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例如某大班教师为了发展幼儿听信号调节运动的能力,培养其灵敏协调素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设计了 一个“找朋友”的体育游戏。其玩法是,教师站在一直径为3至3.5米的圆圈中心击鼓,幼儿分别站在圆圈的边 线上,游戏共分三轮。第一轮是教师击鼓,幼儿听教师的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跑,约50秒,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事先准备好的绒毛小动物玩具,数量每一轮都比游戏的幼儿少2至4个。),没 找到“朋友”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第二轮变化为幼儿听信号双脚沿边线行进跳,第三轮则变跳跃为竞走。后 二轮均为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幼儿跑、跳和竞走的时间和距离,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 而定。显然,此教师的教材安排是较合理的。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幼儿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 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 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一般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 是指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相当的水平,持续一定的时间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中幼儿出现两种负 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量较大,后半部分较小,运动量由大变小。前 低后高型则正好相反,运动量由小变大,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 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 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后半部分就可安 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熊和石头人”。

心理负荷的曲线较复杂,往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无任何规律可循。一般来说,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认识负荷不应太大,且需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伴随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动脑筋。幼儿的意志 负荷也不应太大,应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 朗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材时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所选的内容难易适当,富有兴趣性和直 观性。同时还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幼儿十分喜欢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的认识 负荷、情绪负荷、意志负荷都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生动有趣、针对性强的体育游戏和道具,再结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示范,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锻炼的效果。一般来讲,基本部分 的前半部分应抓住幼儿头脑较清醒的时机安排新的较难的教材,以增大幼儿的认识负荷,而后半部分则宜安排 认识负荷较小的带复习性质的教材。而情绪负荷,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不应过大,以避免因幼儿情绪过度兴奋 而影响新教材的学习掌握,在后半部分可安排适当的内容以让幼儿的情绪负荷达到高潮。对意志负荷,学习新 教材和较难教材时应先大后小,学习较易教材或复习旧教材时则可是先小后大。总之,对心理负荷的调节,教 师应处理好幼儿认识负荷的紧张与松驰,情绪活动的兴奋、欢快和平静,意志努力程度的变化,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浅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节 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The Self adjusting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Infants’ Teachers Formation

Guo Chao-ying

(Tongre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Infants’ Teachers.The Infants’ Teachers must maintain own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first must give to own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o pay attention highly, and must change the oneself unreasonable cognition positively, goes to some questions by positively the point of view which meets facing in the work and the life, when faces the pressure the academic society divulges the mood, the relief pressure, the academic society establishes oneself society support program in the life.

Keywords: Infants’ Teachers;Psychological Health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53-02

引言

国家教育部近年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于2010年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认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如同培植苗木,它关系到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而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保证。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身心都是健康的。因此,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幼儿在学前阶段以及将来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含义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病态,而且还包括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呢,随着社会发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有怎样的变化呢?

(一)以往的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路奇2006年采用SC L- 90 症状自评量表, 对武汉市102 名一线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 发现当前我国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形势相当严峻[1]。贺敏在2009年抽取四川省幼儿教师1200名,考察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结果发现四川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抑郁、焦虑两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明显差异性,其它各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2]。2009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余姚市2023名教师(包括幼儿园)进行的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这些研究都表明了幼儿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二)随着社会发展,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缓慢增加。

2013年汪海彬等人采用“横断历史研究”这种特殊的元分析方法,选取1979至2012年间18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分析5826名幼儿园教师在该量表上的得分随年代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结果表明:(1)SCL-90 各因子均值与年代之间均呈正相关(0.15~0.51), 年代可以解释9 个因子2%至26%的变异,9个因子均值的增加量为0.06~0.26(效果量d为0.14~0.51),这表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缓慢增加;(2)SCL-90中5个因子(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的标准差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0.18~0.27),这表明不同幼儿园教师群体在这5个因子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在逐年增大。[3]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发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缓慢增加。

三、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从所梳理的近十年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文献来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症状和职业行为问题几个方面。

(一)生理症状。

生理的症状主要是躯体化上的。反映在身体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二)心理症状。

心理上的症状主要是情绪上的,情绪抑郁和焦虑。抑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表象。教师的焦虑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是否得到认可的担忧及对孩子安全、健康等異常关注,在工作中出现紧张、逃避、不耐烦、不愉快、恐惧、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适度的焦虑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是必要的,但过度焦虑将直接导致教师工作质量下降,甚至产生心身疾病。

nlc202309012224

(三)职业行为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职业活动中主要表现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当他们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的成就感下降,按照心理健康定义来看,严重职业倦怠的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

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对幼儿教师普遍缺乏正确认识、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社会对幼儿教师普遍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很简单,无非就是带带孩子玩,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而实际上,幼儿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适与适应能力。因此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难度是很大的。幼儿教师付出多,但得不到社会正确的认可,经济地位低,社会地位也低,势必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幼儿家长对教师的认识与态度作为“公众认识”的重要部分,也具有影响教师工作情绪的的重要作用。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是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以及幼儿园对教师的管理制度。

1.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幼儿教师早上8点前就得到幼儿园,下午一般5点才能结束工作。从早到晚基本上没有多少闲暇时间,他们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

2.工作量过大。许多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里往往承担了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负责生活、安全、活动、卫生等工作。幼儿园要经常迎接上面领导分配的任务,老师们非常辛苦。案头工作多,教玩具要不断更新,还有幼儿园的档案工作也比较复杂,园本课程也要做,而且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这些都让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相当大。长时间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导致人的心力憔悴、精神状态不佳,会不同程度地给人带来苦恼、烦闷、使人感到焦虑、心悸和沮丧,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3.幼儿园对教师管理制度。

社会发展,人们理念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程目标日渐整合,幼儿园教师管理精细化,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评多,使幼儿教师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使幼儿教师喘不过气来,感到很累。

(三)家庭的压力。

幼儿教师大都是女性,他们面临着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矛盾。工作单位要求其扮演好一个幼儿教师角色,家庭中要扮演好家庭角色。且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担着大部分家务,工作中脑力加体力,常常使她们疲惫不堪。这对她们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威胁性。

五、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节

(一)改变自己不合理认知。

ABC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所以我们烦恼,不是因为我们的遭遇,而是我们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因此我们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自己的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当我们遇到影响心情或压力事件事时,要善于改变自己对事件的看法,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那么我们就不至于很困扰,进而严重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

(二)认识自己,不断学习。

有研究表明:公安警察、教师、医护人员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职业倦怠会严重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首先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经常反思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在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之下,又能发展什么。工作有成就感,才会觉得自身有价值,从而更积极地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提升了自己之后,对幼儿教师职业也会有更新更高的认识,也能更加胜任幼教工作,那将提升成就感,从而提升對自己的认可,也将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学会宣泄情绪,释放压力。

1.宣泄情绪。

《黄帝内经》中写道:“故喜怒伤气,塞署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署过度,生乃不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良情绪体验会伤害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合理宣泄情绪。合理宣泄情绪是以不损人害己为前提,以适合自己为首选,以悦己怡人为上选,以经济方便为原则。合理宣泄方式有:一是找人倾诉。怎么找人倾诉呢,可以找你信任的人,你喜欢的人,关心你的人。二是自我宣泄。自我宣泄必须是健康的宣泄,比如跑步、打篮球等等。10分钟的散步能导致随后2小时的精力充沛。运动产生的内啡肽,是快乐的生化基础。

2.释放压力。

压力太大,长时间没有释放,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躁,导致严重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这些方面来合理释放压力:

一是静思。静思泛指那些使人以某种方式集中注意,以阻断原有的思绪、焦虑或意识流的心理技术。

当我们想放松,但又很难排除脑子里那些令自己烦恼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静思可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二是深呼吸。或者加暗示指导意念。缓慢地深吸一口气,保持10秒,同时想“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慢慢吸入我的身体,……”。然后通过口腔缓慢地,分三次呼出去,呼气时想“一切烦恼”(或其他不适)都一齐呼出体外,……”。

三是肌肉放松训练。基本步骤:第一步:选择一个安静整洁、光线柔和,没有噪音和干扰的房间,让学生舒服地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第二步:体验“紧张”、“放松”的感觉,然后逐步进行主要肌肉群紧张和放松的练习,如双手-双臂-脚-下肢-头部-躯干。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自己社会支持。

有专家研究39到69年龄的人,以10分成三段,研究了社会支持与死亡率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三个阶段的死亡率都随着社会支持率的增高而降低。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当面临挫折与压力时,广泛宽厚的社会支持会帮助我们走出心灵沼泽地。

参考文献:

[1]路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贺敏.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汪海彬、陈海燕、桑青松.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3(5).

自我心理压力调节的方法 篇8

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试试换位思考。

2.推移时间遗忘法。

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3.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

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找信得过的人想说便说;想休息便休息;想娱乐便娱乐,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可以追求卓越,但无需求十全十美。

4.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奋斗目标要合理,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但向最好处努力。

5.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

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对美好事物的想像等。

6.音乐与生理保健法。

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些优美的音乐,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7.自信自主激励法。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篇9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我心理调节怎么做? 篇10

1、找到控制压力反应的方法我们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所陷入的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你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你头上的打击,但你却能控制自己对待这一打击的态度。所以,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洞察你自己的心声。许多人对一些情形已形成条件反射,不加思索就做出反应。我们应多聆听自己的心声,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考。

2、尝试创造一种内心的平衡感心理学家认为,保持冷静是防止心理失控的最佳方法。而每天早或晚进行20分钟的盘腿静坐或自我放松术,则能创造一种内心平衡感。这种屏除杂念的静坐冥想能降低血压,减少焦虑感。有一项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烦躁的人每天花10分钟静坐,集中注意数心跳,使自己心跳逐渐变缓慢。10个星期后,他们的心理紧张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此外,按摩对减轻压力感也非常有效。

3、懂得平衡你的生活许多妇女抱怨说她们时间老是不够用,事情也老干不完。这种焦虑和受压感对许多人来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些为工作或生活疲于奔命的人。并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含义。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应尝试换个角度想问题,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当你为琐事而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是无济于事的,你应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一切都写下来。每天早起10分钟,把自己感受写满3页16开的纸,事后不要修改,也无需再重读。过一段时间当你把自己的烦恼都表达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头脑清楚了,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了。这种自我交谈方法能帮助你解决好多问题。

幼儿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 篇11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对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持续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一、职业倦怠的现状

职业倦怠对个人具有极大的危害,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就我本人而言,职业倦怠感主要表现为不能应对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从而产生情绪、态度和行为的枯竭状态,他们主要表现为丧失工作热情和兴趣、没有积极性,工作满意度降低、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等。

(1)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感的核心成分。情绪衰竭的主要表现为: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性情易怒,容忍度低,甚至冷漠、悲观。

(2)去个性化情况。经常刻意与工作以及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工作不投入,总是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对教育缺乏耐心,时常用标签式的语言描述个体学生;对同事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心里有不公平感、不公正感。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工作,与同事的关系较淡漠,不关心学生成长的情况。

(3)低成就感情况严重。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对今后工作缺乏自信心,心理失衡或自卑。由于对工作没有成就感,面对学生毫无激情,也不满足自身所处状况,从而影响教学以及生活。

二、职业倦怠的成因

造成自我职业倦怠感主要有五个原因:第一,职业压力感。教学成绩的排队,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教师聘用制,趋于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学校内部竞争激烈,教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矛盾激化,加重了自身的精神负担。

第二,不合理考核。现在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不仅无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使工作情绪越来越消极。第三,不民主管理。学校管理者专制、“家长作风”等实际问题,这些都造成了对工作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职业倦怠。

第四,不公平待遇。福利不公平:城乡与农村教师福利的差别、行政与一般教师职务补贴的差别。荣誉不公平:高档次先进优先给重点中学、直辖小学等,然后是城区学校,余下的中低档次的先进再分配到乡下中学与中心小学,分配到中心小学又是先给中心校再到完小校,完小校的名额又是先留给领导再到教师。

第五,心理因素。使命感与责任感、自信与自卑、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极为强烈。这些心理感受影响自己与人交流,导致内心焦虑、孤独、无法排遣。

第六,课改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产生职业倦怠。

三、自我调节策略

面对职业倦怠感,必须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1)热爱本职工作。尽管每天从事的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然而教育教学本身是极具创造性,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

(2)不断充实自己。尽量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新特性。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是当务之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增强自我效能感。能够对自己的努力结果产生实际的感受,使自己不断受到鼓舞、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

(4)摆正心态。心态对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消极影响。本着对教育的责任心,对于自己要求严格,对事认真,同时也要善于释放自己,娱乐自己,时刻保持乐观心态。

(5)参与课余活动。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6)寻找宣泄场所。心情不好时,可以找同事朋友交往、沟通,找他人倾诉、宣泄,倾听别人的工作感受和经验是非常便捷的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7)善于寻找路子。从事一种职业就有多种元素,在这多种元素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千万不要钻进单一的死葫芦。

新妈妈要学会产后自我心理调节 篇12

5.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6.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7.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8.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资料

9.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第一种情况: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你有5条答“是”的话,且这种状态持续了2周的时间,那么就要怀疑自己是产后抑郁了。

第二种情况: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只有1条答“是”,但每天都出现,那么也应该警惕自己遭遇了产后抑郁。

课堂自我调节能力培养 篇13

丁长亮

潍坊四中山东 潍坊 261200)

[摘要]作者列举课堂自我调节学习具备的几个素质,提出实施培养的几条途径几点做法。

[关键词]:自我调节能力;自主学习;物理教学

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我调节学习.1有课堂自我调节能力的学习者要具备下面5个要素,在这里作些简要说明。第一是自信心。要坚定自己必胜的信心,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能伤了自己的自信心。一定不要过高要求自己,看到别人会,就觉得自己不行。要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要想到的是积沙成塔,积流成河,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是决心。我们往往是多次下决心而从不付诸行动。所以要求大家在下决心的时候要把决心变成具体的学习计划。如制定周学习计划、月学习计划和学期学习计划。通过这些计划把决心变成行动。

第三是毅力。毅力就是说不能三天打鱼,两日晒网。这是学习的大忌。我们今天学到的新东西,都是贮存在我们大脑的临时记忆里,我们要把知识从临时记忆贮存到长期记忆中,一定要反复学习,不是说去机械地重复原来学的东西,而是富有创造性的使用学过的东西。

第四是自我管理。我们有较多的学习科目,要安排好自己的各科学习时间,约束自己按时各科学习。在学习上尤其是除了上课时间和老师的约束的时间以外,关键在于能不能自我约束,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定时定量的学习。第五是求知的欲望。儿童见到不知道的东西都想知道,不会的都想试一把,而且不厌其烦地问个没完。不怕出丑,不厌其烦,凿而不舍,孜孜不倦,你就一定能够学好。

2培养自我调节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自我调节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

首先,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学生要重视并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当只有喜欢某一学科,才有可能去主动学习,关注相关知识;遇到难题时,才会决意去思考如何解决,逐步养成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的习惯。对此,要注重培养自身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笔者想教师的作用同样重要,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生动有趣、具有渊博的知识,还应多予激励,让学生大胆想、大胆做、大胆说。此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任务的困难,如何消除挫折感,如何保持积极的情绪等知识。

第二,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通过章节测验、学期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波利亚认为,“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当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时,它就变作你的问题。”而“假使你能适当地应用一些问句和提示来问你自己,它们可以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假使我们能适当地应用这些同样的问句和提示来问自己,就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第三,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第四,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增加学习时策略运用成功或失败方面的体验,使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相似内容,在脑中产生:“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在什么地方运用什么策略成功解决过”或“上次我就是在这里失败过,这次我可得用对方法了”等联想。

第六,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由评价他人逐步转向评价自己。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根据周围同学和自我的感受,我们普遍会感到评价别人的时候要比评价自己要公允的多,这几乎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和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要从评价他人逐步转向评价自己,准确评价自己,是一个训练过程,可以通过记录灵感录,写反思日记等方式,并且更要善于接纳他人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更加公允,这样也可以找出自己评价的“失衡点”而进一步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第七,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学习主要通过探索和交互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

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姜保兵.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J].石家庄:物理通报 , 2004年第2期

The physical classroom self-adjustment ability will cultivate(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 physics and the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GansuLanzhou 730,070)

[ abstract ] the author enumerates several qualities which the classroom self-adjustment study will have,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raise several ways, then the union physics teaching proposed several procedures

上一篇:百年孤独推荐下一篇:梁岭小学法律进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