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忠诚追求

2024-04-21

信仰忠诚追求(精选8篇)

信仰忠诚追求 篇1

忠诚,乃真心诚意、无二心之意;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高举过头的信念。忠诚是一种信仰,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忠诚之钙。忠诚与信仰犹如一颗树,根不摇则叶茂盛,只有牢牢稳固忠诚的根基,信仰之叶才会郁郁葱葱。
战争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董存瑞、邱少云为榜样的革命烈士,和平时期又呈现出大量以焦裕禄、杨善洲为典型的优秀公仆。从井冈山点燃革命之火,到工农红军抗击日寇保家卫国;从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到春天故事换新装、中国大地旧貌换新颜……走进新时代。无数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点燃了忠诚和信仰的火种,照亮了神州大地。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薪火相传,从未间断。考验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否坚定,最根本的是看他是否忠诚,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以信仰淬炼忠诚,以忠诚充盈信仰,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记得17年6月,当我踏进海北州西海镇原子城“两弹”博物馆的门,我的心灵被震撼了,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一个个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凝望着一件件科学家使用过的陈列旧物,它们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举世瞩目的辉煌历史。“常思奋不顾生,而殉国家之急”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为了世界和平和祖国安定,老一辈科学家和广大科研人员义无反顾踏上了这片荒无人烟、广袤无垠的金银滩大草原,克服了极端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科研条件,隐姓埋名、舍生忘死,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创造了彪炳千秋的原子弹、氢弹研制奇迹。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和信仰谱写出高原大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精神。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感恩党,感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继承和发扬先辈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革命优良传统,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前不久,当我登上西山山顶,仰望浦宁之珠,俯瞰省会西宁,南北山绿树成荫、生态优美、气候宜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城被南北山合抱,风大植被少、干旱雨水少,常年风沙肆虐。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如今眼前的这一切变化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尕布龙,青海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他手握重拳不谋私,身居高位系民情。退休后,他走上了治理南北山生态环境的历史舞台,组织让他担任两山绿化专职常务副总指挥,从此,他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这两架荒山。十载义务劳动,汗水染绿荒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的是西宁的生态环境,要让南北两山真正绿起来。尕布龙终身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是“时代楷模”,一心为公;他是人民公仆‘大爱无私’,他是鲜红旗帜,迎风飘扬在世界屋脊。面对这些青山绿水,面对前人的付出,我深感震撼,俗话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破釜沉舟,创造出新的奇迹。

忠诚于党、忠诚于社会主义。这是每个党员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政治信仰。要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省委和厅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在理想信念上,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实际行动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厅党组统一部署安排,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忠诚于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力军。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实际行动把民怨、民忧化解在一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
忠诚于事业。忠诚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忠诚,要体现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上。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大计、关乎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一名检测工作人员,要贯彻落实“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质量方针,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兢兢业业干工作、实事求是抓落实,争做新时代优秀的质量安全卫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争做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牧工作者,为农牧民谋幸福,为农村牧区谋振兴。

信仰忠诚追求 篇2

人之初, 性本善。那些不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 为了自己一己私利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危害国家的人, 他们的道德之所以丧失, 主要原因恐怕与学校的教育、父母的引导、社会环境的熏陶有关, 但主要还是与教育有关。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注重于“应试教育”, 一考定终身的现象还占主导地位,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 都整天围着“分数”转, “分数决定一切”的重要性深深地植根在父母、教师、孩子的思想深处。在家里父母抓住孩子的分数不放, 在学校里小考、大考, 周考、月考, 考考不断, 天天排名次, 月月刷位次。考哪些教哪些是老师潜心研究的“课题”、考哪些学哪些是学生的主攻方向、能不能考上大学或者上哪所大学是父母的“心病”。学校里设有各种学科竞赛的评比, 却从没有出现过道德竞赛的评比。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 导致我们的孩子从上一年级就开始错误地认为“学习成绩大于道德成绩”, 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了, 就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 至于道德好不好也无关系, 反正升学也用不到。于是, 道德的修养成为一门多余的学科。

李双群:把忠诚视为信仰 篇3

10岁的李双群家住宣武区城隍庙街12号,偶然从街坊那里得到中国杂技团招生的消息。这两位街坊正是该团的演员——《绳鞭》秦斌和《花盘》刘有庆,在布衣粗食的邻里当中,他们身着“毛料子服装、皮鞋”,还曾到苏联访问演出,“简直是上了天了”,无疑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李双群不想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但考试地点远在东城北新桥。母亲拿着借来的一毛钱让他乘坐当当儿车,“当时,车票是9分钱,棒子面7分钱一斤”。年幼的李双群没舍得用,而是“沿着铁轨一直走,随走随问”。考试、等待,8月中旬发榜,李双群与自己的名字对视良久,他朦胧地感觉到生活即将改变。

“国家出钱培养我们学技术,什么都发,毛巾、服装、袜子……”李双群的学员班岁月与优越感相伴相生,“当时,普通单位一个月的伙食费能达到8块钱就不错了,顶多10块、12块。而我们是16块,还不包括营养费。若加上早点的营养费,一共32块!”

刚开始,这批从社会上公开招考的小学员都是“生坯子”,老师从基本功点点滴滴教起,其中的辛苦自不必多言。当年,李双群也有自己的偶像,“陈焕本,《椅子顶》棒极了,崔庆华的软功,尹长江的手技,我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们。”

杂技是公认的对技巧难度要求最高的表演项目之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耳熟能详的评价用在这里恰如其分。“一招一式”对应的是“千辛万苦”,在日复一日、水滴石穿的训练中,李双群渐渐丰满了羽翼,成长为一名技艺全面的演员。

“我是‘万金油’, 搁哪儿哪儿行。”无论是主演,还是集体表演,李双群皆游刃有余。“我可以当底座,又可以当‘尖儿’, 基本功范畴内的东西,我还是非常扎实的。”

4年后,李双群完成了由学员到演员的过渡,“毕业初期,我们的技术跟老演员相差很远,没有独立形成像老演员那样炉火纯青、独占鳌头的技术,就是普普通通的杂技后备力量。”当时,正值中国杂技团鼎盛时期,风头正劲、无人能及。全国各地遴选出的杰出演员在团里星光熠熠,新毕业的学员们作为后备力量不断充实着队伍。

新鲜血液的注入令杂技团充满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杂技团的班底便是由第一批学员班的部分同学和老演员共同组成的,对支援老少边区的杂技事业功不可没。

在频繁的训练和表演过程中,李双群一直遵循着“巧练”的原则。“智力第一,要有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尤其是练习危险动作和高级技巧时,我下意识里面始终强调安全至上。”

学员、实习演员、演员、教员、干部,无论何种角色,李双群始终恰如其分地演绎着,踏实、勤奋、不逾矩。在他的带动下,儿子李宁6岁便成为学员班80级的学生。父亲和老师的双重身份让李双群陷入两难,为了公平起见,他对儿子往往严格有加。

1989年,李双群时任杂技团的中层干部,准备带队到北欧进行商业演出。临行,突然接到通知,由于经费问题,需要撤掉5个名额。作为队长,李双群心知肚明,唯有先拿下李宁,其他4人才能考虑。对一个15岁的孩子,出国表演无论在眼界开拓还是经验积累上都是难得的机会。但李双群别无选择,作出决定后,他心中仍有牵挂,“堵了一条路,我必须再给他铺一条路。”

于是,李双群想到了一位远在广西桂林的老友丁洪杰。丁洪杰常年在桂林游船上表演魔术,在古彩戏法上颇有造诣。李双群一封信道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丁洪杰很快回复答应收李宁为徒。这份深情厚谊令李双群感动不已。一系列机缘巧合,李宁正式踏上了魔术的神奇之旅。10多年后,当李宁站在世界魔术最高领奖台上收获“金魔棒奖”时,心中充满对父亲和师傅的感激。

“平静的生活,衣食无忧,荣耀。”李双群细数杂技为自己带来的一切,喜悦而满足。“中国杂技团,在全国人民心目中,这块金字招牌不得了。我对它充满感情。”

忠诚源于信仰演讲稿3 篇4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忠诚源于信仰》。什么是忠诚?忠,是指忠于,诚,是指诚实、诚信。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是指对所发誓效忠对象的真心诚意、一心无二。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动物对主人的忠诚,如“义犬”、“义马”等在主人危难时刻的不离不弃、舍身就义。而就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来说,忠诚意味着对组织、对国家、对民族的忠心、责任和担当。比如象抗击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岳飞,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吉鸿昌,革命先烈江姐、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投江就义的八姐妹,还有电视剧《潜伏》当中的余则成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为何都会表现地如此忠诚?因为他们人人心中都有着一个坚定和崇高的信仰。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淡化,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越发严重,更是少数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重要根源。信仰危机已经成为一段时期以来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拾信仰是我们党的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信仰教育已刻不容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1 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震耳发聩的宣誓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重温誓词,让我心潮澎湃!对照誓词,让我感慨万千!是神圣、是感动、是惭愧、是忏悔、还是坚定……无以言表。

信仰是需要树立的,更是需要坚定的。

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那就是要对信仰不断地加以强化。宗教人士们的信仰表现出来的是“虔诚”,佛弟子每天都会虔诚地祈祷,口念弥陀,每天从不间断的早晚课,那是叫真劲、下真功,是真虔诚!

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们,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对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考验。“思想文化阵地不被正确的思想观念所占领,就必将被错误的思想观念所占领”,这是一条不灭的真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是从实践中来。它源于我们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它源于我们对党的理论和党的奋斗目标的学习和认同、它还源于我们长期的党性锻炼和修养。因此,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真信、真学、真改、真做”。信仰教育是党员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首要任务。通过教育,才能把信仰外化为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把信仰教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内心情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正能量。

当下,让我们惊喜地看到,我们的党正在以前无古人的大无畏精神和壮士断臂的勇气推动着改革,总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风建设已遍布神州大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章为镜找差距,以修养为标正衣冠,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象雷锋和焦裕禄那样,让共产主义信仰扎根心中,做一名永远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的好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忠诚与信仰教师演讲稿 篇5

人生总有那么多不如意,坎坷泥泞。摸爬滚打,过来了;浑浑噩噩,过来了;虽然我不愿再看过去一眼。想想别人的苦与难,咬咬牙我不哭了。人生如此,一个走不出的圈子。我无所谓,但我真诚的希望我的每一个家人,朋友,同学能过的幸福快乐。虽没有神灵般的魔力,但我可以默默为之祈祷。十年,我确实懂了。不管我意愿接受与否,毕竟我生活在“这里”,真真实实,平平凡凡。我毕竟是我,我跪下,我认输。

时间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永远也赢不了的比赛。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听着爸妈愈渐苍白的声音,想象着他们愈渐苍老的面容。我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二十个风雨春秋,寒暑易节,多少条泥泞小道,多少滴辛劳汗水。是时间的风刮走了本应提醒我们的那一行行脚印。回首往事,似乎背着书包的我依旧还在那不足一尺的田界穿梭。忘了有时候真想剁了这双像你们索要的手,割了这只像你们喃喃诳语得的舌,挖了这颗曾不怀责任感恩的心。你们为了我活这一辈子,如果可以的话我愿用我的一切抑或是生命换回你们的青春,让你们好好替自己活一回,体验这绝无仅有的一次为人之旅。但现实的手掌最后一次碾碎了我渺小的梦想。我许诺,我跪下许诺:爸妈也许你们并没有给我多么幸福的家庭环境,多么宽裕的家庭条件,但你们却给了我这世间至爱——你们毫无保留的自私的爱。让我在这迷茫的世界中不致迷失航行。我坚信在我现在选的这条路上会有我们幸福的驿站,那里有欢声笑语,当然也有眼痛苦和失意。但至少我能给你们一个平淡而又舒适的世界。那里你们可以停下劳作的双手,为生计而犯愁的大脑,可以好好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条路能走多远,我尽力、我努力。

现在的我很自信,走出了自己的阴影,走出了现实的阴影,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我不在害怕在明处一路狂奔,不再害怕观众面前一次演说,不再屑与异性面前的难以启齿。因为我的背后你们那殷勤的目光和那孜孜的渴望。责任我会承担,担子我会挑起,航向我会把握。风雨不再可怕。

这个世界本不该留下某人足迹,然而我们确实走过,不会有谁记得,也不必记得。

你看,夕阳的余晖之下,那一对欢快的老人,不正是你们吗?

然此,此生足矣!

现在的我诚然已不再相信活着就要忍受活着的痛苦这一观点,只要活着就没有苦,累之说。你的境遇不会比那些在灾难中一睡不醒的人遭;你的心情不会比失去亲人的人跟坏;你的鸿鹄之志不会比已经逝去那些人跟难以实现;苦苦追求的永远不会是幸福,而是那永无止尽的欲望,痛苦之源。真正的幸福就在你的手边,你的当下。正如有人所说:不是你不幸福而是你幸福在别人眼中。朋友们,醒醒吧!别再一步步迈向那无底的深渊。

信仰忠诚追求 篇6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植根中国大地,勇立时代潮头,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第十五中学党总支、党支部、团委、教导处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影片,并交代党员必须自行观看全部影片。

该片深受广大党员喜爱。我校每一位党员观看后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党员们深刻地领会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奋力开拓、艰苦创业精神实质。党总支要求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时刻铭记党史,向革命先烈,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继承并发扬共产党人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积极的工作热忱、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工作态度贯穿于本职岗位上、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为教育发展做贡献。

纪录片的第一集“只要主义真”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的建立,共产党人从信仰的选择到信仰的坚守,从践行信仰的宗旨到信仰的最终胜利。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

找着各自的信仰。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最终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宣言》,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的感召和支撑下,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道,揭开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共产党员方志敏一生忠贞不屈,到了最后牺牲他自己的一切,就是为了可爱的中国。他有一首诗,这首诗充分表现他的人生。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叫《死》,“死,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了共产主义牺牲,为了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张思德、刘胡兰、郭德贤„„数不清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的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

影片第二集“壮志换新天”,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共产党人信仰的践行。新中国的成立,使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期待。怎样回应这种期待,对中国共产党怎样践行自己的信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新的挑战。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

务,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新的传奇。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孟泰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第一批发展的产业工人党员之一。从此,孟泰“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走上了一条坚定的信仰之路。他带领广大工人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他组织了500多名技协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信仰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的丰碑。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没有石油的时候,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为了让旧貌换新颜,涌现出“红旗渠精神”。在需要发展科技的时候出现了“钱学森、邓稼先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影片第三集“时代先锋行”,记录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改革创新、争优创先的时代本色。一个时代的前进,靠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靠的是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更需要在各个领域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

神,创造一流业绩,才能把自己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亿万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靠着改革创新,建立了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靠着改革创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来说,却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改革创新,创一流业绩,来践行自己的信仰。鞍山市齐大山铁矿养路工郭明义说“没有信仰人活得很飘,我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我是共产党员,我没有别的信仰。”郭明义的一言一行,让我们想到了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设时期的雷锋,这是共产党人同一个精神谱系在社会思潮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这些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有情有义,可亲可信。

和平年代,人们远离了战火硝烟,也很少面临瞬间要做出的生与死的抉择考验。然而,在共产党人信仰的号角声中,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音符,是不是从此就不再嘹亮呢?让我们来看看吧。1998年,在特大洪水灾害面前,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际,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危难关头,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人民、勇于担当、永葆先进,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依然是共产党人信仰里嘹亮的音符。

传承历史,发扬传统。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信仰就是胜利;只有坚定信仰,才能让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到一起;坚定信仰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十五中学最为老牌名校,肩负着人民的嘱托,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我们必须坚定信仰不动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的纯洁,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我们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鞍山市第十五中学

2012年7月4日

坚守信仰,践行对党的忠诚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鞍山市第十五中学

热议信仰追求 唤起心中善根 篇7

关键词 南京图书馆 第六届南图阅读节 《孟子》 全民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

分类号 G252

Abstract The sixth Nanjing Library Reading Festival was held successfully. During the festival Nanjing Library planed some rich and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which attracted many readers. Due to the festival readers' interest were motivated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about classic were increased ,which will not only be benefit the civil reading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Nanjing Library. The Sixth Nanjing Library Reading Festival. Mencius. Civil reading.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为了配合首个江苏全民阅读日,充分发挥南京图书馆在本地区引领阅读风气、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方面的作用,南京图书馆于2014年底决定将“南图阅读节”改在每年的4月23日举办。伴随4月的和风,由南京图书馆主办、现代快报社和中国江苏网协办的第六届“南图阅读节”隆重拉开帷幕。南图阅读节秉承“和大师对话 与名著同行”的理念以及南京图书馆前身国学图书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职责,坚持每年读一部名著,确立一个主题,向读者传递每部名著的精髓,从第五届阅读节开始选读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鉴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继第五届阅读节将《论语》确定为论坛主题后,此次阅读节选择以“孟子”为活动主题。

1 举办主题论坛 唤起心中“善根”

从第一届南图阅读节开始,南京图书馆即通过采取主题论坛的方式,邀请国内在相关研究领域造诣颇深、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主题发言和互动讨论的方法,深入交流在相关学术领域多年的研究心得,向读者阐发经典著作的内涵与精髓,在激发读者对名著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对名著思想的了解,发挥名著对读者素质的提升作用。

第六届南图阅读节主题论坛于4月24日下午举行,南京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向善之心——中华民族的信仰追求”。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教授徐小跃参加论坛并作主旨发言,论坛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瑾辉参加并作专题发言,由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主任徐忆农主持。论坛开始前,南京图书馆部分员工集体诵读《孟子》名句,以鼓励读者了解孟子、亲近经典,为论坛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张奇伟和刘瑾辉教授是南北学术界在孟子研究领域颇有造诣和影响的两位专家,他们将自已多年研究孟子的心得体会与读者深入交流,帮助读者了解孟子思想,增强孟子思想对国民素质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涵养作用。

张奇伟教授作了题为《孟子论善》的发言,他把“善”归纳为孟子思想的核心,因此将孟子的学说称为“求善之学”。张教授从“善”的内涵、依据、形成“善”的途径介绍了孟子有关“善”的思想体系。首先何为善?孟子言之“可欲之谓善”,一语道破善的本质内涵。其意为:善是可欲的。分三个层次:仁义礼智为善,人之为人者为善,满足人之需求者为善。其次善从何处而来,孟子言之“性善”,从人之所以为人、从人之本初寻找善的依据。孟子把“仁义”归结为“善”的内涵,仁宅义路道出道德之“善”的内在结构。再次实现善的途径,一是尽心存养而完善人格,即“内圣”;二是扩充而推行仁政,即“外王”。孟子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又说“推恩行仁政,保民王天下”。孟子的深思宏论对今人启迪良多。

刘瑾辉教授以《心善 倡善 求善》为题,讲述孟子有关“善”的学说。他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阐明孟子有关“人心向善”的论断。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传统的纲纪伦常受到一定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人性善恶问题成为当时学者辩论不休的热点。《孟子》中记载告子与孟子的辩争,告子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善恶,孟子认为人性善犹水就下也,人性无有不善,犹水无有不下也。孟子言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换言之,仁、义、礼、智人皆有之。这四端即是人和禽兽的本质区别。此后宋明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心性之学,此处的心,不是生物体的心,而是具有正常思辨能力的大脑在是非、善恶伦理道德标准影响下的情思。“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说明人心向善,人性向善,人具善念。其次刘教授从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文艺思想四个方面,详细解读孟子对善的提倡与宣扬。在政治思想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说,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主张具仁心,施仁政,强调仁政是治天下的必备条件,将“不忍之心”的思想用于政治,提倡以德治国,主张“有德者执政”“尊贤使能”;倡导以德服人的仁政,主张“王道政治”,反对武力、霸政。在伦理思想方面,孟子强调道德修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孟子提出修身必须扩充存于内心之“四端”,发挥与生俱来之善性,尽心养性,培养浩然之气,再以“心志统气”,抑情制欲,修身成德,以达“修、齐、治、平”高度有机统一的理想境界。并坚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信念。关于教育思想,孟子一贯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同时重视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和后天的恶习——人可引而善。孟子提出的“知言养气”说对后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都产生深刻影响。孟子所谓的“知言”,应该包括书面语言即文章作品,而这种“知言”的前提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作者首先必须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实际上就是说,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读者也要加強自己的人格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具备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最后,刘瑾辉教授特意指出先秦诸子其他学派以及后来传入我国的佛教对“善”亦有阐发,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

nlc202309042024

最后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首批国家高层次“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徐小跃对两位专家的发言作了点评与主旨发言。徐馆长首先对二位专家表示感谢,认为二位的精彩演讲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善根”。其次,他针对当下涌起的传统文化热,提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干和灵魂之问?认为根干就是儒家,就是经学;灵魂就是仁义,而作为儒家的亚圣人孟子的思想核心正是仁义。孟子明确指出了仁义等是人之为人的根据问题,这就是他著名的“仁,人也”命题的深刻意义之所在。孟子通过以下几点来阐述他的思想:第一,孟子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实际上和禽兽动物的差别就一点点,叫“几希”,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以我们的先贤先圣面对这样一个客观存在都十分害怕和担忧,产生深深的忧患意识,害怕那一点点的“几希”丢掉了。第二个问题,孟子明确告诉你这个人之为人的根据的“几希”那就是良心。孟子还用了良能,良知概念,通俗一点说,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老天就給你这个属性、本质,这就叫良知、良能、良心。第三,天地自然给你这个良心、良能、良知做什么用的呢?在孟子看来,一个就是产生道德,一个是判断你是不是具有真行道德的能力。孟子认为良心具体表现于四种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你要把它扩充开来,呈现开来,表现出来,那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知的四个道德——仁、义、礼、智。第四,在孟子看来,既然仁义礼智道德是人天生的属性,人没有它,那还是人吗?肯定不是人了。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第五,当我们明白仁义礼智这些道德以后要怎样去做呢?孟子明确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而你如果没做到仁爱,你就要感到羞耻,这就是“义”,这是孟子的本义。如果再拓展,什么叫“义”?义就是公正、公平、利他。什么叫“礼”?礼就是尊敬别人。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定要友爱别人,利益他人和恭敬他人,这就是孟子想告诉我们的人本来具有的属性。第六,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向善之心—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仰追求。”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意思是说,只要你想行善,你有这个愿望,你有这个诉求,你想做好人,这就是“善”。我们向善,我们行善,我们遵循仁义礼智以及后来的信——这五常去做,儒家告诉你,这是“天职”。

最后,论坛特意留出一些时间让读者与讲座的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不同年龄的读者纷纷就自己喜欢、感兴趣、困惑的问题向专家进行请教,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2 名家主题讲座 深入揭示孟子

4月25日,南京图书馆第六届阅读节主题讲座——“熟读《孟子》 深知亚圣”在南图多功能厅举办,读者参与热情高涨,四百多人的多功能厅被读者抢占一空。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奇伟先生主讲。

讲座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孟子其人、其书、思想以及孟学的流传。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认为从古人遗留的著作中了解古人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其所处时代才能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这段话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古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重要方法。张奇伟教授亦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本次讲座中,他首先从孟子的时代、生平讲起,让听众对孟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了解孟子思想在社会动荡混乱、崇尚谋略、武力的战国时期的意义。接着张教授从内容结构、文章风格等方面对《孟子》一书作了详细的介绍。《孟子》不仅是先秦哲学思想的代表,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杰作。孟子思想犀利,性格刚烈,文如其人。《孟子》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善譬巧喻、论辩机敏、清畅流利,极富感染力。“孟子思想”是此次讲座的核心,在24号的主题论坛中,张教授重点论述孟子有关“善”的思想,此次讲座中则全面地为读者讲述了孟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将其归纳为十二个方面,系统论述孟子有关义利之辩、性善、个人修养与坚持捍卫儒家道统、辟杨墨邪说等学说。张教授带领读者深读文本,详细生动地为读者一一分析文本背后的思想。最后张教授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学者的观点,从后人对孟子学说的继承与阐发等方面讲解孟学的流传,如汉人赵岐对《孟子》一书的注疏,韩愈对孟子的推崇之功,确立孟子在儒家道统中上承孔子的意义,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总结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等。

3 多元传播方式 增加阅读趣味

为了增加民众参与阅读节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阅读节的活动中,使阅读节真正发挥实效,南京图书馆一向重视阅读节的宣传,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扩大阅读节的宣传范围。在阅读节前一周即制定并向读者发布南图阅读节宣传册页,将活动安排提前告知读者。召开记者发布会,邀请省内知名媒体和网络传媒参与,尽可能让更多民众通过报道了解阅读节。一些外地民众亦慕名而来,使得阅读节不再仅仅局限在南京本地。

南京图书馆在此次阅读节传播方式上亦主动创新,除了继续开展在历届阅读节中赢得读者好评的论坛、讲座、插图版本展、影片赏析等活动外,还采用选本的方式编辑《国学经典诵读》材料《论语》《孟子》,以期让民众深入了解孔子、孟子思想的精华。阅读节开幕前即放在读者服务台,供感兴趣的读者取阅,为读者研读孟子相关书籍提供方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科技传播进入数字化时代。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积广、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对传播效果、范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阅读节,南京图书馆安排专人采用微博直播的方式向公众介绍主题论坛的相关信息,将嘉宾的精彩发言即时传播到网上,吸引许多未能到场聆听论坛的读者的注意,扩大传播范围。

“国图公开课”是此次阅读节南图向民众推荐的一个网络学习资源,“公开课”借鉴“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理念,致力于提高公众文化品质。从形式上看,国图公开课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开展。在线上,与MOOC(慕课)类似,国家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海量免费公开课,人们可以便捷地免费浏览观看相关内容。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线下参与公开课举办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在南图阅读节期间,南京图书馆积极开展“国图公开课”的宣传与推广,一方面组织员工、当地小学生参与观摩学习,另一方面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一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nlc202309042024

插图版本展是历届南图阅读节的保留节目,备受民众关注和好评。南京图书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举办《孟子》插图版本展,以插图的方式形象生动地介绍孟子生平、思想、孟子故事,此次阅读节还增加《孟子》成语赏析、南京图书馆馆藏历代重要的研究《孟子》的书籍、孟子年谱等,以直观的方式向民众讲解孟子。自开展以来,许多民众到此流连观赏。

4 针对不同群体 定制丰富活动

为了吸引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教育水平的读者广泛参与南图阅读节,让他们在阅读节中找到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活动,并有所收获,南京图书馆在第六届阅读节中有针对成年人的《孟子》主题论坛、《孟子》主题讲座,也有面向少年儿童的动画片《孟子说》、少儿国学讲堂之《孟子》。此次阅读节特意为小朋友量身定制两场特色活动,既有以动画片形式播放的《孟子说》,还有少儿国学讲堂,为7-10岁的小朋友讲述《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背后的故事。两场活动赢得学校、家长和小朋友们的交口称赞,许多小朋友纷纷表示下次还愿意参加。

表彰优秀读者和评选优秀图书,一直为南京图书馆所重视,一方面表彰优秀读者,激励更多的人参与阅读,另一方面从茫茫书海中为读者评选优秀图书,从而达到鼓励好书创作、传播知识、陶冶读者情操的目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首个江苏全民阅读日当天,南京图书馆召开了2014年度优秀读者座谈会。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到会为优秀读者代表颁发优秀证书、奖品并讲话。徐小跃表示,不断提升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始终是我馆工作的重心,“读者多、多读书、读好书”才是图书馆真正意义之所在。他还对到会优秀少儿读者的父母赞许有加,希望更多的孩子们能走进图书馆,爱书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日常生活方式。与会的13位优秀读者代表畅谈读书用书体会,并就南图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建言献策。4月23日当天公布第五届“陶风图书奖”参评书目并启动评选程序,在七楼典藏阅览室设立图书陈列专区供读者阅读,开通南图网站网上投票系统。

4月26日,作为第六届南图阅读节系列活动之一,第五十一期陶风读书會在五楼多媒体室成功举办。此次读书会选取《孟子》中的部分成语,结合原文,借鉴历代注解,分析成语在原语境中的含义,并探讨词义的古今流变。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孟子》除了给后世留下宝贵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其中亦产生了大量的成语,沿用至今。读书会以交流互动的形式,邀请读者朗诵《孟子》名章并找出相关成语。读者踊跃举手发言,声情并茂地吟诵经典篇目、著名章节,积极回答问题,现场气氛活跃。通过《孟子》原文的诵读,把握成语的古今词义流变,从而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语言流传与变迁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本期读书会吸引了包括退休人员、中小学生在内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前来参加,工作人员于活动开始前还向每位入场读者发放活动说明和诵读材料。

阅读节期间继续举办读者知识竞赛,竞赛持续三天。竞赛的内容包括与《孟子》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时政、阅读推广方面的知识,涉及孟子的生平思想、历史故事、历代重要的《孟子》书籍、字词训诂等知识。在内容设计上力求学术与趣味并存,兼顾读者的兴趣与知识水平,以期达到唤起读者主动阅读了解孟子的目的。

5 结语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对形成全民阅读氛围寄予深切希望,认为阅读量的增加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阅读不仅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在当下全民阅读率仍较低的严峻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有义务肩负起培养全民阅读氛围的神圣职责,努力提升民众阅读兴趣。从2010年开始,南图阅读节每年举办一届,每届选择一部名著,举办论坛、讲座、展览等系列活动,一方面引领民众阅读经典,增加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哲学思想的了解,另一方面用名著涵养滋润读者的心灵,提高读者素质,从而达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马 晴 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15-04-30 编校:刘 明)

信仰忠诚追求 篇8

以“红账本”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 我党党费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我党党费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我们党历经9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备的党费制度。

■我党党费制度始于党的“二大”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第一个党章。二大党章列有“经费”专章,这是我们党关于党费制度的最早规定。之后党的三大、四大、五大党章基本上延续了二大党章关于党费的有关规定。从党的五大开始,交纳党费成为党员的一项基本义务。1938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征收党费的通知》,明确规定了不同情况交纳党费的具体要求,并首次规定了建立党费报告制度。1941年,《中央关于党费的决定》首次对党费的性质、用途、交纳方法和检查等作出了具体规定。1949年6月,中央组织部出台了《关于交纳党费办法的暂行规定》,初步统一了党费收缴标准,明确了党费的使用范围,重申了党费报告制度,改变了使用权主要集中在中央的做法,并对农村党员作出更符合实际的具体规定。

总之,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处在复杂多变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党费制度的沿革主要集中在交纳标准上,虽然还处在初创和探索时期,但这一制度不断增加了广大党员为党尽义务的意识和职责。

■新中国成立后党费制度基本框架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初步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党费缴纳标准。1952年,为改变过去那种将党费收支权限下放到地方而造成的党费使用不当的现象,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党员缴纳党费的规定》,将党费集中由中央统一使用、拨付,重新明确了党费收缴标准和党费使用办法。这年9月,为了对党费的收缴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签订了《代收全国党费合同》。1955年8月,中央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改变全国党费上缴办法的通知》,规定全国各地党的组织征收的党费,改由县以上各级党委按月直接上缴至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

1956年,党中央强调:“最近发现有的地方的党组织动员党员尽量多交党费,以致影响了某些党员的日常生活,这种现象应该加以纠正。各地党组织应该教育党员按规定交纳党费,不要动员多交。”“文革”期间,党费制度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一度处于混乱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党费制度方面采取了一些新措施,使党费制度走向完善。1980年,中央组织部下发意见,全党开始着手恢复和建立新的党费制度。1992年,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共产党员交纳党费办法的规定》,对党费的收缴、管理、使用审批、报告和检查制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成为我们党建立系统化、科学化党费制度的重要标志。1998年,中央组织部又对党费的收缴、管理、使用三个方面进一步作出了严格规定。

2008年2月,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1998年规定的基础上,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规定:中国共产党对于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按照月收入为基数,每月按照相应比例收取党费。■以工资为基数按比例交纳党费,管好党费用好党费 根据2008年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具体来说,党费交纳方式为:月收入不足3000元的,交纳月收入的0.5%;月收入3000元至5000元的,交纳月收入的1%;月收入5000元至10000元的,交纳月收入的1.5%;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交纳月收入的2%。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月收入都是税后收入。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党员自愿多交党费,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党员补齐抗日战争时期未交党费的情况。那么,这些钱如何处理呢?目前,中央对党员自愿多交党费并没有限制,只规定一次性自愿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费,全部上缴中央。这些党费会由地方代收转交中央组织部,组织部会给个人出具收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的第十五条规定:各地区系统(部门)每年按全年党员实交党费总数的5%上缴中央。

对于党费的用途,党章中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党费必须用于党的活动,主要作为党员教育经费的补充,其具体使用范围包括:1.培训党员;2.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音像制品和设备;3.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4.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5.补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党员和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为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增强党费工作透明度,近年来中央组织部会在当年年底公布上年度“中央管理党费收支情况”。结合2010年至2014年五年来的“中央管理党费收支情况”来看,中管党费的支出基本集中在上述五项范围之内。■特殊党费:一份浓厚的政治情感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党费更有着厚重的“软实力”,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催生的“特殊党费”现象,给全中国人民带来了深刻思想启迪和巨大精神震撼。

2008年5月13日,即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第二天,浙江企业家祁友富便将10万元人民币交到了绍兴县柯岩街道党工委书记办公桌上,这成为了第一笔用于支援灾区的“特殊党费”。5天后,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开启了全国性党员交纳“特殊党费”赈灾的“第一次”。本着“自愿、不定标准、不强行摊派”的原则,有4550多万名党员(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缴纳了“特殊党费”,用以赈灾。在此之前,“特殊党费”这个词一般出现在建党、入党周年等纪念日,由党员用来表达对党的特殊情意。更多时候,“特殊党费”出现在党员的遗嘱中,作为个人上交的最后一笔党费。

作为党费,“特殊党费”之特殊,在于其用途超出了中组部下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党费必须用于党的活动,主要作为党员教育经费的补充”。也就是说,党费只能用在党内。而抗震救灾的“特殊党费”,主要用在了灾区的教育、民生、慰问、党建上,非党员同样是“特殊党费”的受益者。作为捐款,“特殊党费”之特殊,在于其受到的重视程度及其运作模式。从一开始,“特殊党费”就受到了中央的特殊“关怀”,中央领导曾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做好“特殊党费”的使用和监督。另外,“特殊党费”捐款与普通捐款的最大不同,在于其特殊的捐款渠道和管理体系。一个普通公民要支援灾区,可以捐款给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也可以直接捐给灾区的学校、医院等公益性非营利事业机构。而“特殊党费”是由党员上交到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然后经由地方党委组织部→中央组织部→民政部→汶川地震灾区的流通渠道到达灾区。

总之,党费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性观念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历来重视党费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党费制度发挥着凝聚党的力量、规范党的组织、坚定党的信仰的重要作用。主题链接

上一篇:北京工业大学下一篇:email发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