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2024-04-20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精选8篇)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1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对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背景;不良现象

学风是学校师生整体精神风貌的反映,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软环境。高校建设优良的学风,对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树立优良的思想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是当前高校不良学风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新常态下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不仅是完成高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也是强化高校基础建设的大计,更是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

一、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导致的高校不良学风现象

受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轻视真才实学,推崇“及格万岁”的观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课堂纪律松散、迟到、旷课等现象在高校中经常发生。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用所谓的就业前景、大学排行榜来衡量自己所学专业、就读学校是否有价值。在所谓的“冷门专业”和非重点大学中,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就业前景堪忧,就算学好了专业知识将来在社会上也毫无竞争力,因此干脆不学习、不努力。此外,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把学校开设的课程按有无实际用途的标准来划分,并区别对待。他们仅对能迅速回馈效果的课程感兴趣,对基础课和思想政治课则不感兴趣;在课程学习上,不少学生对与短期目标关系不大的通识文化课不感兴趣,对此类课程常常是应付了事。由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利己、短视、实用等现象。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进而阻碍国家的人才培养大计。

二、新常态下的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高校与外界交流频繁,高校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造成高校内学风涣散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因素,社会环境、教师素质、考核制度等都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方法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社会上盛行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风,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应从多方面入手,齐抓共管,形成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合力。

1.注重思想引领,多渠道倡导高校学风建设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主题,但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他们利用图书杂志、人才交流、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把消极、腐朽的价值观输送进来,潜移默化地在青年一代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2],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就是其武器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面对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强大的经济和网络文化影响,指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和制度,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保持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抵制消极观念、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应将情感目标、育人目标同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为社会和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新青年;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应利用互联网、微博、即时聊天工具等大学生熟练使用和易于接受消息的新兴媒体,正面倡导积极思想,发起构建优良学风的号召,举办与学风建设相关的线上活动,使优良的学习风气充盈在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线上、线下各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还应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制定切实可行且针对性强的思想引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点面结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提供必要的经济扶助,将解决思想问题和生活困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重心放在学习上。

2.推行课程改革,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学生对基础课和思政课兴趣不高的现象,高校教师应当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把难懂的教材语言变为学生可以理解、乐于接受的语言,融知识性、启发性和可接受性为一体;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其自信心结合起来,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为教学目标之一[3],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倡导形成性考核,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加大学生平时表现的比重、增加实践和讨论环节的比重,减少甚至取消笔试考核方式。学校自2014年9月开始尝试改革《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上台讲,学生根据期初教师给定的若干话题分成小组轮流上台报告调查结果,接受教师和台下同学的质询。师生共同探讨道德和法律问题,使学生既辨明是非又锻炼了思辨能力,还学习了课程内容,师生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更受学生的接纳和喜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也更深入。除了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提高课堂知识的有效平台。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共同努力为学生举办有益于学生成长学习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之与第一课堂紧密联系、互相弥补,最大效力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热情。在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可适当利用学生急于从活动中有所习得、急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心理,在活动中融入基础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

3.加强教学管理,多形式严抓学生的学习纪律

每所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必定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传统和优良学风。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在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时,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学习、班会、团会等机会,组织学生学习学籍管理、纪律处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依靠学生干部团体,严肃课堂纪律、加大课堂考勤力度,对于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适当处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应坚持管教与管学相结合,对上课时学生的不良行为予以主动教育和制止,加强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学生工作者应以每次评优评先为契机,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学习标兵”“学术之星”“学习型宿舍”“先进班级”等典型,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学习氛围。另外,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指导,引导他们多举办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应倡导政工干部在进行学风建设工作时打破所带班级、专业的界限,进行跨年级、跨专业的合作。辅导员、教师应促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高年级学生或其他专业的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研究生在思想、实践、学习、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引领本科生成长;利用高年级学生在课程结构、学习方法、校园生活等方面的熟悉度,引领、帮助低年级学生构建优良学风;利用学生对其他专业领域的好奇心,通过拓宽不同专业学生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所高校学风的好坏,影响的不只是学生在校几年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影响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做人、做事的态度,影响学生一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在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时,应发挥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规范管理,严格要求;以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以优秀的教师、学友、同龄人为榜样,言传身教,创先争优;以畅通的消息传递渠道和多元的思想引领为辅助,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9.

[2]小草.抵制西方价值观渗透,是高校反对和平演变的重要任务[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2,(1):16—20.

[3]王瑜瑜.课堂教学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82—83.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2

在2009年3月18日召开的黑龙江省高校党的建设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 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同志提出要在全省高校广泛开展“三型”校园的创建工作。为贯彻学习这一精神, 按照创建“三型”校园的总体要求,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经过认真思考和会议研究, 黑龙江大学确立了关于“三型”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 明确了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 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展开, 以多角度、新视角来综合地诠释, 并认真落实推进“三型”校园的创建。这其中曾多次组织召开相关会议, 包括召开“三型”校园建设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召开“三型”校园建设理论研究研讨会、编制《黑龙江大学“三型”校园建设制度汇编》等, 这些无疑都为“三型”校园的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完善的制度管理保障。

1.1 创建节约型校园, 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1.1.1“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已日益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 和谐社会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尤其是人为所造成的破坏, 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将极大的有利于学校的经费的合理管理, 节约成本, 进一步完善整体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1.1.2“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在学生群体中间存在一些奢侈浪费的不良现象, 这不仅是反映在学生的行为上, 更有甚者在思想观念上就存在误区。因此, 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

1.1.3 有计划的实施创建工作, 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根据学校关于“三型”校园的总体规划, 黑龙江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力宣传, 从学生公寓内节约用水的温馨提示, 到校园内悬挂的醒目条幅, 时刻提醒大家, 努力构建“节约型”校园, 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需要每一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这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为此, 黑龙江大学有关部门加大对于供暖系统和其他管道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改造, 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 节约成本, 真正地过上了“精打细算”的日子, 这样一来, 在节约意识增强、学校归属感大度提升之后, 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大大减少, 真正地节省了一大笔开销。

漫步在黑大校园里, 我们注意到了创建“节约型”校园给我们的高校校园带来了新的变化, 原来的旧式垃圾筒被新型的可分类放置、方便回收的新式环保垃圾筒所代替, 浴池内开始采用刷卡计时消费的新方法, 还有学生公寓的厕所内也换上了智能节水装置, 有时候也可以看到同学们组织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 目的是让同学们树立起节约的观念, 提高节约的意识, 养成正确的节约习惯。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校方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 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1.2 创建关爱型校园, 架起彼此真诚沟通的桥梁。

1.2.1“关爱型”校园的创建为人与人之间增进情感交流提供机会。

或许很多人会抱怨说, 现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正在减少, 想要真诚地彼此了解沟通, 对于当下生活的我们似乎越来越难。党所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刚好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也是很多人所共同期许的。

1.2.2“关爱型”校园的创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关爱型”校园的创建是对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实现人与人和谐发展的体现, 同时这更加符合教育理念中的人性化要求, 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熏陶。

黑龙江大学早在“三型”校园理论提出以前, 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创建“关爱型”校园的摸索,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对校园产生归属感, 提升学校的整体凝聚力, 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1.2.3 开辟多种途径和方法为创建“关爱型”校园奠定基础。

一走进黑龙江大学子矜园的学生工作之家, 就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 学工部、教务处、团委、户籍科、创业教育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统一进驻这里, 随时为学生提供方便热情的服务。在这里, 还可以看到黑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自成立以来, 累计已有数千名同学得到了不同方面和程度的辅导, 专业的教师和专业的团队为同学们舒缓忧虑, 解除心理障碍, 帮助同学们树立起积极、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更加热爱生活。

此外, 学校对于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同学们也同样给予了人文关怀, 就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每年学校都会投入人力物力举办多场用人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一起的高校招聘会, 还会及时提供各种就业信息, 更有相关的就业指导老师提供专业意见, 对学生的就业十分有益。

在网络方面, 学校也是力争为“关爱型”校园的创造更多的途径。登陆校园网的网站, 包括校长信箱、咨询服务热线在内的网络方式, 使得沟通更加便捷、有效。最近, 为了加强和谐校园的培养, 将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 又推出了《致大学新生的一封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把关爱、把温暖带给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能够在如沐春风般的环境中成才, 对社会良好风气和社会人际关系都有正向地、积极地导向作用,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1.3 创建文化型校园, 丰富高校校园的文化生活

1.3.1“文化型”校园的创建让追梦的孩子带着梦想起航。

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校的个人发展往往不够全面, 原因并不是因为自身没有能力, 而是缺少敢于把握机会的勇气和一个展现的平台, 因此,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建“文化型”校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3.2“文化型”校园的创建对校园文化的繁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和环境,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更易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人生态度, 同样地, 在浓郁的“文化”感染之下, 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不断提升, 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很有利的, 必将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1.3.3 感受校园文化氛围, 谱写青春华章。

黑龙江大学创立的阳光讲坛, 是体现学校文化氛围的有力证明, 自成立以来, 已有许多成功人士和知名专家学者来到阳光讲坛, 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深深的影响着黑大学子。同时, 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女生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在校生活, 而且为渴望展示自己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和舞台, 也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感染着文化传承的芳香韵味。

在2009年, 作为第29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的黑龙江大学, 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09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祖国万岁”大型校园文艺演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赛事, 才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校园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才让大家共同谱写了创建“文化型”校园的青春华章。

2 创建“三型”校园,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抹亮丽色彩

2.1 引领时代先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又一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增强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2“节约型”校园——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通过“节约型”校园的创建, 将大大减少对于资源的浪费,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同时, 采用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节约机制, 节约成本,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2.3“关爱型”校园——和谐人际关系显著改善。

在高校范围内倡导“关爱型”校园, 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会如何关心他人, 真诚友善地与他人相处, 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爱的教育, 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关爱, 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进一步形成, 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大和谐、大繁荣。

2.4“文化型”校园——校园文化气息愈发浓厚。

充满文化气息的高校校园, 不仅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环境, 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 此外,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 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各方面的能力的锻炼都是很有帮助的, 创建“文化型”校园, 也可以进一步拓宽高校教育教学的内涵, 让文化氛围更多地去感染身边的人。

摘要: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我们提倡积极构建“三型”校园是十分必要的。建设“三型”校园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的前提下,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努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人才, 全力打造和谐校园, 从而有力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为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经历, 浅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三型”校园建设。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前互联网应用广泛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营造了全新的发展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其迅速发展。但是,网络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者共同支撑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思想道德建设主要解决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与支柱的问题,而教育科学文化则面对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主要解决智力支持的问题,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两部分。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灵魂,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主要任务包括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坚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努力树立国人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保证物质文明建设和提高人们思想道德高度的重要途径,其中包含了各项文化事业,旨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用知识武装头脑,进而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网络时代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1.网络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网络的发展开辟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全新阵地,为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各样优质的教育信息,甚至可以共享到一些国外的思想教育资源。当网民完成自身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和利用后,还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将其第一时间分享给其他人,为人与人之间快捷地交流提供了便利。

2.网络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目前,网络的覆盖范围非常广,并且已经广泛运用到教育、艺术、文学、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等诸多领域,在很大限度上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如网络课堂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已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此外,由于网络的使用,新闻出版业也开始日益发展电子业务,如电子图书馆和电子版的报纸和书籍等。

3.网络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文明生活的追求

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更多的是想要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可以说,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而不需要到实体店去购买商品,再加上利用网络在网上购买商品,人们可以参考其他买家对商品的评论信息,并且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会最大限度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的思想高度。

(二)网络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尽管网络的发展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存在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1.网络的发展加速了不良思想文化的渗透

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的精神和文化氛围已经被某些不良的网络信息破坏,甚至成为某些不法分子制造社会动乱的主要工具。打开电脑,很多传播淫秽信息和格调不高的文化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线,还会出现某些网站兜售淫秽录像和色情小说,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大量散播暴力、色情、凶杀、神怪等不良的网络信息,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私的个人主义在青少年群体中激生,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网络的发展导致大量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了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已经成为紧密相连的“地球村”,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现了充分融合,并且随着一个国家文化渗透力和影响力的不同,已经掀起了文化冲突的浪潮。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导致英语作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文化开始逐步影响和渗透到世界各国。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已经带有明显的西化色彩。如网络的发展使中国人开始接触更多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很多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开始影响和渗透到中国家庭中,很多中国人变得“崇洋媚外”,热衷于过西方国家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导致中国文化面临着强烈的西化冲击,也给我国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

3.网络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社会人际关系

由于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很多网络社交软件开始被使用,人们习惯于每天打开手机对着屏幕上的陌生人喜笑颜开,滔滔不绝地推心置腹,却忽略了身边真实的朋友。由于长时间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很多人开始变得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常常使用一些自伤或者伤害别人的行为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在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endprint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一)根据“整体观”,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整体观认为世界上的万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是系统和要素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构成要素。整体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各个不同的部分之中,而部分又存在于不同的整体之中,部分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

从全局的整体观角度出发,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中包含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主要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考察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

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科学地认清当前精神文明发展的形势。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在解决矛盾的实际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不能盲目地执行一点论或均衡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定要认清当前我党在指导思想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正确地看待目前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看到任务的重要性,坚定发展建设中的信心,同时也不能忽略任务建设的严峻性。

(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辩证运动,科学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这是一种无限发展、循环反复的认识过程,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之间协调统一的过程。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新的任务,没有完全成功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因而针对目前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一定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摸索和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理论认识高度,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当前网络时代影响的方方面面,不断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四、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针对网络的发展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一)科学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网络阵地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想有效发展,一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阵地,以便更好地丰富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包括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的教育宣传,牢固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始终坚持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始终坚持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建设指导,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人的思想,并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高尚的社会精神鼓舞人心。

针对网络发展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设立一个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论坛,让更多的人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一系列优秀的理论;可以鼓励人们在论坛内部发表自己的理论观点,也可以专门设置一些与思想建设相关的网站和网页,利用网络进行党政务公开、信息发布以及宣传国家相应的理论政策,以加强对公众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还可以利用网络积极地进行宣传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宣传和传统思想美德教育的活动,在网上树立国家和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有效地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积极发展和引导网络思想文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积极地发展和引导网络思想文化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网络文学艺术,科学地管控新时期的网络新闻出版,可以极大地繁荣整个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

要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健康的网络艺术文学的发展,努力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以往混乱的文化状态,我们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于网络文学艺术的传播,一定要以能够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为主的价值导向,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在审核文学形式和内容没有任何问题的基础上,允许多种形式的文化发展,要有效打击网络垃圾性文学的传播;其次,对于网络新闻的宣传,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积极和正面的舆论思想为导向,坚决遏制那些利用网络进行淫秽信息发布、封建迷信活动宣传和反动言论的散播,相应的法律监督机构一定要做好对网络文学的监督工作;最后,一定要规范网络电子出版物的管理,要有专门的法律条款来保障网络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走向正轨。

(三)加强新闻传媒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新闻媒体不仅是精神产品的传播者,还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创造者。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想有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注意加强对新闻传媒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语言作为社会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使用工具,规范而得体的社会语言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如果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规范语言文字,便能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优势。因为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可以被社会成员广泛地认可和接受,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灵感。

新闻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手段,只有真正做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才能更好地传播和普及知识和教育。如汉语普通话的使用,就大大增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交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使语言文字规范化,那么语言和文字作为交际手段的功用就会被削弱。语言和文字的统一,有利于获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的有效统一,同时也可以实现新闻媒体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的发展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网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明确网络的主要特点,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以提升其实际的理论高度,同时也要发挥新闻媒体在精神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维.论网络时代的版权保护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13,(5).

[2]魏毅.网络时代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J].改革与开放,2010,(20).

[3]杨凤城.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与时俱进[J].高校理论战线,2012,(3).

[4]杨凤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5]王冰.试论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4).

[6]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7]周倩.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篇4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关键字:社会发展新农村经济发展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5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共同携手,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空间,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共同的利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共辱共荣,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们从历史正反面的经验教训中深深懂得:团结是国家富强之本,是民族振兴之本。任何时候都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团结,维护团结。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它已深深地印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繁荣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为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与兴旺繁荣提供坚固的思想纽带,可以把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凝聚人心,振奋人心,使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共创大业。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光荣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支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团结协作,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群众的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极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旗帜鲜明、极具针对性地昭示了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践行的价值观,对在全党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操守,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客观的价值事实或价值关系在人们的主体观念种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种能动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传授给群众,并使群众将之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对全社会各个层次的发动,使全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升华, 道德意识和价值情操发生整体性, 前进性飞跃,达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动作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1-23.

[2]李亚彬.高扬旗帜统一意志凝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7-03-01.

[3]赵存生.熔铸和谐中国之魂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07-04-06.

[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N].人民日报,2005-10-31.

[5]钟青林,张国斌.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问题[J].理论界,2004(1):64-65.

[6]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一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6-12-20.第01版.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6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基本含义如下:(1)生产发展指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基础上,村民收入相应得到提高,城乡差距缩小,村民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带来的成果;(3)乡风文明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4)村容整洁表现在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方面,具体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寨绿化等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5)管理民主指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培养民主管理理念,引导村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应承担的责任

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也能促进就业,调动村民管理自己事务的积极性,给游客和当地居民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环境,从而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展的实践业已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手段。“十一五”期间全国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中也明确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乡村旅游以更多的社会责任。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具有了新的特点,即:(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乡村旅游能够而且应该在更程度上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发展新型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2)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新渠道

乡村旅游对于村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新时期乡村旅游应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丰富增收渠道、扩大受益面、促进持续增收的问题,二是在“生活宽裕”的基础上,结合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切实提高村民生活水平。(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

乡村旅游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同时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乡村旅游应在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传承地方文化遗产、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载体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交通、给排水、电力、电讯、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村民生活质量和农村面貌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5)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新途径

乡村旅游者的到来为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供了便捷的路径,高层次的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对于强化民主意识、树立先进管理理念将做出更大贡献。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上述新农村建设赋予的责任,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挥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为出发点,选择新的路径。在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这一问题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脱节、收入外流、目光短浅、产品雷同、生态破坏等等,制约了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发挥。为此,新时期乡村旅游必须采取下列新战略:协同规划、地方控制、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产品升级、生态保护。

1、协同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也迫切需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的规划作为指导,主要涉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但是,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规划,编制目的、规划内容、主管单位各不相同。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规划主要涉及民居改造、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及公共设施等,对旅游发展相关内容涉及不多;旅游规划主要负责确定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主要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客源市场、主题形象、旅游设施、开发措施等,对新农村建设涉及不多。这就造成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缺乏协调、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作用的发挥。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应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进行协同规划,即:新农村规划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将旅游氛围的营造、特色民居的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利用与保护等列为重要内容,编制旅游服务型新农村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中将新农村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考虑村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模式创新、利益分配协调、产业结构调整等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编制新农村型的乡村旅游规划。

2、地方控制在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乡村旅游经营方面的“飞地化”现象日益突出,使旅游收益的大部分往往被外来投资者拿走,形成“抽血机制”,大大削弱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为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必须实施地方控制战略,即: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保证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确保开发力度在地方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这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推动农村发展最有效的机制[3]。地方控制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第一,产业链本土化机制,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产业环节的供给本地化,形成大量地方(养鸡、种粮、种菜、工艺品制作、歌舞表演等)专业户,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农民,采用当地原料,保证当地居民最大程度收益,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与真实展示地方文化景观;第二,经营者共生合作机制,即:建立合理外来户与本地户的合作机制,实现外来经营者与本地经营者共生共存,贵州天龙屯堡“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合资合作共生模式、北京怀柔北宅“鹅和鸭”农庄与当地民俗旅游户的业务分工共生模式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模式。

3、政府引导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涉及到乡村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推广、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规划的编制、农村农民政策的制定、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文化传承;等。显然,上述问题的解决,除了村民的努力外,乡域或县域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4]。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可以有很多形式,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围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根据农民意愿,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出台宽松的优惠政策,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和持续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卫生和安全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提供导向性资金和技术指导,完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等等。

4、社区参与

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新主体,这是因为,村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动力源。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建设中,村民既应是建设者,更应是受益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应注意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实施社区参与战略,推进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如何发挥广大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关键是处理好村民参与和村民受益的关系。为此,必须妥善解决好三个问题,即:参与渠道问题、能力培训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参与渠道是社区参与的前提,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村民参与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环境保护的途径,提供相应就业岗位。能力培训是社区参与的前提,应通过示范讲座、实况模拟、情景分析、专人指导等方法灵活运用“请进来,送出去”等手段,加强文化传统、服务意识服务技能、礼仪礼貌、生态保护、管理能力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村民的参与能力[5]。利益分配是社区参与的保障,必须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产品升级

乡村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旅游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应该不断推进创新,提升档次,优化结构。长期以来,一提到乡村旅游,人们就会想到农家乐,就会想到“吃饭+麻将(或棋牌)”,这反映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其实,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基础层次和较低级的表现形式,并没有体现出乡村旅游的真正内涵,并且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项目单一,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在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应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寻求智力和技术支持,使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机制,使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适应旅游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乡村旅游新产品[6]。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够延长滞留时间,拓展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层次,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我国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向于三种模式,出现三类产品,即:文化观光型产品、文化体验型产品、文化综合型产品。文化观光型产品是指以旅游者从事观赏田园景观、观看相关民俗活动、参观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展览、农具陈列等为主的观赏类活动;文化体验型产品是游客亲自从事各种农事活动,或深入农民家庭体验乡村生活,或亲自参与手工艺品制作,或参加各类民俗活动;文化综合型产品集上述两类产品于一体,是一种能够适合不同层次旅游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应因地制宜地挖掘资源,寻求特色,打造亮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乡村专项旅游等高层次的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

6、生态保护优美、协调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的基本特征之一,由此可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旅游服务型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但是,大量游客的到来会对的大气、水、生物、土壤等环境要素造成负面影响,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也会导致大量不可降解的物质进入农村地域。同时,乡村地区一般很少具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和科学的垃圾处理设施,这无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风险。

为此,在旅游服务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科技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以乡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景观遗产特色的保护为前提,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主要包括: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推广生态治理方法;改变传统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如沼气);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保护野生动物,慎重引入外来物种;避免引入污染严重的项目和企业。[7]

四、结束语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7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考验,党中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完成新时期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首先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但大多时候没有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大班上课等原因对学生思想状况了解不到位,做不到因材施教。部分思政课教师不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失去兴趣,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直接、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数辅导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在思想理论素质方面达不到社会和教育部的育人要求,且辅导员平时忙于一些事务性工作,也没有时间好好学习和钻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因此不能很好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兴趣

1. 思政课内容虽然更新比较及时,但没能很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上有些思政课教师政治敏锐性不强,只关注教材,不关心时事政治,就会使学生认为思政课和国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关联不大。

2. 一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喜欢照本宣科、课件和教案不进行及时更新、上课缺乏激情等使思政课教学流于形式。

这样的教学内容无法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很难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3. 思政课对学生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像一些专业课程,学了之后便能实际运用,正因如此,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空洞乏味,没有现实感,对自己实际用处不大,导致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三)学生思想受多元化的价值观冲突较大

当前各种文化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西方所推崇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正好符合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盲目崇拜。同时,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产生了抵触和排斥心理。因此,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区分荣辱,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思想政治教育需紧迫解决的问题,也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发展的保障。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全体社会公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层面为当代大学生指明了肩负的历史责任及今后奋斗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目标的设定,引导他们切实践行核心价值观,使自身得到健康、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将这些品质内化于心和外化为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工作,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1)要加强自身队伍的严格选拔、培训和培养,鼓励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理论功底。(2)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打破平均主义,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态机制。(3)充分调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平时的教育工作中。(4)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政治,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行为准则,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及人格魅力,以此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提出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因此,为应对新形势,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应该有所革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着重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述,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精神、人生价值、道德观念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明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要求。(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要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旗帜地位,帮助大学生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大学生理解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理论基础,并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和分析。(3)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和依靠者等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内容,自觉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中

习近平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进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激发他们为党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实地调研家乡变化,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感受社会的和谐、富强等。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1)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营造奋发向上、团结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2)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橱窗、晚会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3)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BBS等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4)加强制度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核心价值观制度层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功利主义和主义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8

关键词: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教育 措施

一、引言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传统媒体是指平面媒体,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而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以互联网、手机、博客等为主的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多年革命抗争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涵与宗旨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新时代的国家建设者,大学生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等特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和挑战,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二、新媒体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

(一)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

新媒体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拥有巨大的网络体系,可以实现海量信息资源随时随地的共享,即时查询,零时差传输和信息互动等新时代教育需要的功能,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跨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来充实课堂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宣扬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二)增强理论教育的趣味性

通过多媒体生动多元的教育形式和媒介,增强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趣味性。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一直以传统的课堂形式为主,给大学生留下了刻板、枯燥和无聊的印象,而新媒体的应用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博客、手机、网络论坛是目前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因此将其利用起来应用于教育中,符合了大学生的兴趣方向。网络文化促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可以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提供讲座、电视教育片、事实资料展示、理论动态等,改变课堂上理论知识教育的枯燥和苍白。高校网络论坛也可以利用起来宣传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发起大学生的讨论,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新潮的新媒体博客同样也可以拉近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习充满趣味性。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率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新媒体海量的教育资源,各种各样新鲜的教育手段,直接形象的交流形式提高到新的水平。网络可以为思想教育不断补充新鲜的信息能量,保持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多媒体等手段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新媒体直接迅速的特点可以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应用新媒体的策略

(一)完善高校间的网络建设,达到资源共享

在各大高校建立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业网站,为高校教育补充网络资源的空白,与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媒体的统一和融合。同时,联合国内高校共同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校园网络”,运用网络中的多元的传播方式宣扬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同时应该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以不断维护,更新,完善高校网络建设。

(二)注重教师的新媒体素质的建设

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高校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应有较强的科学意识,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否则,就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同时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也不能放松,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这就要求高校政治辅导员必须要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凝聚力,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三)充實课堂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

新媒体利用自己的优势可以将课堂的范围无限地扩大,思想教育的场所不再拘泥于小小的教室和短短的一个小时,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极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方便快捷的网络克服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影响面小、形式单调等弊端,使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传统的教育之外,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自己所需的理论知识,迅速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

四、新媒体利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网络文化的副作用

大学是形成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道德与法制观念的重要时期,思想教育一定要防止复杂思想的侵害。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与世界接轨;但是新媒体的无限性另一方面又为有害的,落后的腐朽思想和文化甚至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产阶级消极的思想文化及泛滥的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等提供了自由的传播机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超越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的全球性问题凸现。如果让大学生毫无防备的暴露在众多负面信息中,从新媒体中吸收不正确的思想和信息,高校的思想教育不仅很难取得其应有的目的,还会给学生带来危害性更大的后果。因此要正确的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大学生关注的主要网络。严格把关网络上的思想和言论,防止不健康的内容出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大众传播资源,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和重视对学生进行传播学等传媒基本知识的教育,通过接触、理解和使用媒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鉴别、吸收、转化和运用能力;特别要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大学生对网络造假行为和有害信息的防范意识,用实际行动指导大学生学会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二)防止学生的孤立心态

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是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让沟通更加即时,迅速。但是另一方面,人们特别是大学生们出现了越来越依赖新媒体的趋势,特别是手机与网络,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大学生上网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就意味着,人与人直接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在不断减少,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思想的培养产生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大学生合理健康的利用新媒体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严军.试论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J].山东电大学报,2003,(4).

[2]李燕,邵林.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

上一篇: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下一篇:太中基层组织建设年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