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2024-04-1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通用10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篇1

摘要:价值问题是同人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要培养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义与利相统一的关系,还必须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价值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概念及其价值观特征

1.价值的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价值是表示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功能之间的关系范畴,它表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任何价值都是对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价值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指自然、他人和社会。因此,价值可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其中人的价值最为重要,人有创造价值的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类劳动的两种尺度的思想。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已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人类劳动的两种尺度即是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说明人的需要的尺度即价值尺度。由此可见,价值是由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两个要素构成的。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确立的对客体的肯定意向,它是价值观在德育优化灵魂过程导向作用的具体体现。价值取向的基础只能是社会实践。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的价值观,都是以私有制为土壤,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都不承认或者任意贬低劳动人民的价值,具有虚伪的一面,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肩负着历史赋予的最终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推翻一切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伟大历史使命。在与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斗争实践中,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无产阶级自身的历史责任逐步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各种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其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社会性。二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奉献性。四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进步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基本理论

1.人的价值只能是现实人的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只有现实人才具有价值,抽象的人是无所谓价值的。因为,第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个人的理想、抱负、个人的自我设计,只有从现实的条件出发,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得以实现。第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规定着人的生活条件、活动范围、活动方向。因而,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说明人的价值。第三,人是活动的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想的真理性,人只有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2.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现实的人”和人的“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第一前提;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就说明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人个人就无所谓社会;人是不能孤立的,不能脱离社会,而社会又是个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因此,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总体上是相向互补,共生、共长的关系,具体而言,社会的总体价值增长,一方面有赖于每一社会成员的价值创造和增值。另一方面,社会的生产目的并不是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其根本价值目标在于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人应该为人类社会多作贡献,人的价值就在于为人类社会作贡献。如果一个人只依赖于社会生活而不为社会作贡献,那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3.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两类。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必须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人,而真正自尊、自强的人,必须同时是关注社会和关爱他人的人。另一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价值。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才能有高度的成就感,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当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但并不因此而否认人的自我价值。因为人只有经常不断地加强学习和锻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因此,说一个人实现了他的社会价值,无非是说他为社会做贡献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满足了他人或社会的需要,实现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

三、如何培养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

1.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我们现在提倡正当的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目的在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力,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现在有的人将个人利益与西方个人主义等同起来,认为两者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代名词,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我们提倡的个人利益并不完全等同于个人主义,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个人利益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以集体利益为根本的正当个人利益。因此,我们所说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个人利益,是在集体主义框架中的个人利益。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利益需求,这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重视实现个人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最终目标,我们提倡的个人利益之所以与个人主义所说的个人利益有完全不同。首先,它是以集体为核心,强调代表国家、社会、人民利益的集体利益,具有优先性,是在集体利益框架内的个人利益。其次,个人利益应当具有正当性,其正当性在于不以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为代价。而是应符合法律、道德规范。如果个人的道德修养更高,在利己的同时也应当利他。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利益正是我们提倡的个人利益,因为与个人主义的个人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

2.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在追求自我价值时往往只注重个人发展、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价值和整体利益,甚至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的志向要远大,并努力去为之奋斗;二是个人的志向要正确,要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并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他的自我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由它所支配的人生才真正有价值、有意义。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

3.正确处理义与利相统一的关系

义和利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建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内在要求。“义”作为道德价值是指人们在处理和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利害关系中所呈现的正或善的价值。既对社会和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肯定及维护;也是对正当的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尊重和维护;对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尊重和维护以及全社会范围内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发扬。“利”作为物质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它包括社会整体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因此,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要注重把义和利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见利思义。要正确处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就是要求人们在各项活动中,必须把义放在首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篇2

一、谬误与廓清:对错误人性论的批判

在德国, 到了马克思的时候, 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 德国哲学从天上掉到了人间, 这一任务是由施蒂纳、黑格尔, 以及费尔巴哈等思想家来完成的。但是, 所有之前的这些思想家都不如马克思的批判来得干脆彻底,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 “反宗教的批判的本质就是: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人就是人的世界, 就是国家, 社会。”他把颠倒了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 肯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存在价值, 高扬人的地位, 说明宗教的本质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已, 揭露了“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 要求“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 “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 真正的人就是处于一定国家、社会中的人, 就是真实的、有现实的幸福追求的人, 而不是宗教上的人的隐形。

马克思从根本上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的人性思想。他集中批判了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他说, “人的本质, 人, 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 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马克思十分清楚, 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 而这个“自我意识”又是他的“绝对精神”的派生物, 这个“自我意识”在现实世界里上升到最高层面就是德意志国家的法和政治, 人是完全从属于国家的法和政治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 现实生活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 即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国家 (法、政治) , 再到现实的人, 它完全符合德意志国家蒙蔽人民、压抑人性的需要。

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批判地继承了唯物主义思想, 但他也同样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重大缺陷。马克思认为, 费尔巴哈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当费尔巴哈是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绝不是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费尔巴哈没能把人的本质和具体的历史联系起来, 他只能把人的本质诉诸于“感性直观”和“类”, 追求人类平等在费尔巴哈看来仅仅是追求“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 这实际上和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抽象的平等观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马克思表示, 当费尔巴哈看到现实的不平等现象时, 他只能诉诸于宗教感情上的“爱的同呓语”了。最后, 马克思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是说, 要达到对人性的真正理解, 要实现人类的解放, 就必须从实践方面去理解, 并使现存的一切革命化, 彻底地改变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

二、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在批判了资产阶级错误的人性论思想之后, 马克思确立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他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的全部价值旨趣就在于:指出了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 并且有现实需要的, 这种需要是不断改变的, 当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因为有需要人们才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 “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是有自然欲望的肉体组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不再是上帝的宠儿, 不再是生活在伊甸园中的无忧无虑的亚当和夏娃, 也不再是虚幻的只依靠精神过活的怪物, 而是有自然欲求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这些有自然欲望的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 他与自然界密不可分, 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一刻也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所以, 马克思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 获得衣、食、住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马克思还认为, “人”全部都来源于实际生活, 来源于实践, 因此这个“人”是具体的、历史的, 是受限制的, 受制约的。他指出, “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 从事活动的人们, 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 的制约。”马克思从不抽象而空泛地谈论人, 更不会主观臆造出“人”来, 他谈到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 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事实上, 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些现实的个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其中人们成就自己本身的存在本质。人们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活动, 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是说, 人类的全部生活都要归结于实践, 即使从实践中来, 最终也要到实践中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在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使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 人们就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能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进一步发展, 是对人的内在的规定性。所以,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想, 同时又根据时代的变迁赋予它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我们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不断创造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生产发展了,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 才能为我们解决其他所有问题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促使人由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在注重发展, 提高效率的同时,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公平, 注重国家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现实的平等”的目标。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因为他们往往连衣、食、住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不解决他们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问题, 社会就无法和谐。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难问题, 让人们获得劳动以及相应地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因为劳动的权利不但关乎到人的收入, 还关乎到人的尊严, 可以防止对人的异化。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 因为“第二个事实是,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顺应人民的期待, 尽量满足人民的需要, 而不能一味地指望人民群众忍受, 等待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之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人们的生存资料得到满足之后, 又想获得发展资料, 乃至享受资料。现在, “一味指责民众情绪化发泄、指责缺乏理性”, 以及对人民群众再抱有要求其一味容忍的理想的期待, 这些都已经不再现实。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需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48-02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考察分析全部历史活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当今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迅速,人的需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人的需要也在逐步得到满足。因此,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深入探讨已成为迫切的社会课题。

一、人的需要理论的内涵

需要,即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识,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望。需要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种作为人的活动的动力和目的的体系的广义心理学,属于意识范畴。而人的需要理论是指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一种科学学说。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促使行为,行为达到目标。对人的需要理论的研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这是他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的需要就要求满足。但是,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从哲学这个宏观角度对人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就有对人的需要理论的初步探索。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篇著作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1]78-79即指出人的需要界定了人,在人的生存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

二、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说道:“通过有计划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1]330从这可知,人为了生活需要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同时也就产生了相对应的各种需要。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但这个层次及依据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不同的。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可以分为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这几个层次。

生理需要主要指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这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也是最强烈的需要。只有满足这个需要,人才能进行其他一切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满足生活所必需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

社会需要主要指人在社会交往与活动中的需要。这是一个较为宽广的范畴,它其中包括政治需要、经济需要。

精神需要指对真理、理想、信念、美、艺术、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事业的追求和享受需要。主要是人作为主体施展自身能力的需要即社会认同需要和自身享受社会精神文明财富的需要。“当人的物质需要达到充分满足时,精神需要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将成为主导性的需要。”[2]61总之,物质需要给人以肉体,精神需要给人以灵魂。

发展需要是指人们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自己的自由个性产生的需要,也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发展、进步,发掘自身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需要。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不仅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彻底的需要的深化体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核心内容为揭示人的需要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因此,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3]85由此可看出,马克思人的需要与社会实践、社会联系、社会本质的关系中,人的需要是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社会生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和方法。

三、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当代价值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强调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基本事实的意义和范围,并给予重视。他还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都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这是历史展开的第一个事实,满足历史唯物主义中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它遵循的线性行动逻辑是:“需要→生产→生活→‘创造历史”[4]12。经过六十多年艰苦奋斗,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当代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因此,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科学探索对于当前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和存在方式,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要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个人的存在首先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人为了使生命得以存在和延续,维持肉体组织的存在,必然需要生产生存资料。需要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因此人通过意识活动,对需要形成一定的欲求、动机和目的,引导自己去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不断地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保证人生命的存在和持续;另一方面又使人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会引起新的需要,即生存需要在质和量的提高,不断丰富和深化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其中以人为本即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满足人民的各项需要,充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民的各项活动。人的需要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即以人为本的依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二)满足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劳动是人产生的根源,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命活动总是从人的需要开始,现实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展开人的对象性的活动,进一步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现实的感性世界。人作为生命存在物,必须在社会与自然中进行能量的转换,人为了获取满足自己生命活动的物质资料,必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这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创造活动。需要是劳动成为人的一般本质的基础。人的劳动创造活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人的需要,人的劳动创造活动就没有了意义和价值,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进行劳动创造活动不仅创造物质需要而且创造精神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资料不断增长,人们的生理需要能基本得到满足,但是,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十八大报告也特别提出要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有机体,人不仅有物质性的需要,而且还有精神性需要,因此,“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的物质性需要;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性的需要,这些精神产品使人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推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5]14

(三)人的需要具有能动性,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每个人就有规定,有使命,有任务,至于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人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这说明人的需要是必然的,受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人具有能动性,他不仅能认识社会而且能改造社会。人的需要同样具有能动性。人的需要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从认识世界看,需要的能动性表现为主体一定的欲望、动机、目的等;从改造世界看,需要直接导致人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使主体的欲望、动机、目的等的实现得到满足,随着需要被满足,又会产生出新的需要,从而使人得到不断的发展。人的需要的高级层次为人发展需要,而人的发展需要的最高层次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类展开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更是人向着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的源泉和动力。”[6]88因此,人的需要的满足必定会使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的多层次的需要和人的多方面的利益是否能够得以满足、是否能够得以实现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不是一个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晓琼,钟祝.需要理论在马克思大众化实践中的运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4]魏强,鲁长安.马克思恩格斯需要范畴的意蕴探析——从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出发[J].湖北社会科学,2012,(7).

[5]董晓飞.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5).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的生产理论 篇4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的生产理论

现实实践突出了科学技术等智能性因素的作用,将人才的重要性彰显了出来,人才强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现代实践发展要求的.一种反映,也为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关于人的生产理论打开了理论空间.人口生产、人才生产、具有个性的人的生产,构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生产的三个层面,将三者统一起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作 者:马俊峰 MA Jun-fe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2005 “”(2) 分类号:B0-0 关键词:人口生产   人才生产   有个性的人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篇5

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当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时代.面临着这一趋势带给我们的种种困境,就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因此,“回到马克思”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普遍共识.重新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其中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对于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其科学的方法论来解读现实问题,其意义尤为深远.正如马克思早年的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两个论述就为我们今天研究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这一视角的.科学理解和深层把握将引领我们这批时代的“弄湖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作 者:王艳萍 WANG Yan-ping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系,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11(4)分类号:B03关键词:马克思 类本质 人本主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篇6

马克思的这三个命题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把握人的本质应当贯彻三者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它的性质和变化都是由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具体本质,剩下的只是空洞的“类”的抽象。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作为人们活动的组织方式,又是人得以存在和人的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如何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的本质作出更明晰的界定?这需要澄清对马克思三个命题的误读。

第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命题,带有人本主义色彩,是不科学的。马克思冲破人本主义的桎梏,明确提出实践性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性。他说,人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是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可见,把“实践”看作人的本质,是马克思的成熟观点。人的本质离不开“劳动”,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只有透过劳动现象才能把握人的本质。

第二,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经典表述。我们认为,人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关系”,但“社会关系”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关于在其“现实性上”、“总和”的规定。马克思指出,只有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入手,系统整体地考察人的本质的复杂结构即社会关系的总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命题与其说是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下的定义,不如说是马克思提出了探究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

第三,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命题,有学者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之间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把人的需要理解为人的本质。这里,忽视了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的背景和前提,马克思所谈的需要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需要本质上是自然物质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历史地形成的,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的需要从根本上同人的社会存在相联系,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必然性。还有学者把“需要”本身理解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离不开“人的需要”,但“需要”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譬如,任何人都有衣食住行的需要,这些“需要”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正如我们无法通过一个人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来判定一个人的本质,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消费水平上的差异。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需要内容的占有途径、取得方式和消费态度等,便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别。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篇7

一、本选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对于人的热切关注,那么作为人存在方式的社会交往,自然也在人们的讨论话题之内,而对于这两者的讨论在理论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范宝舟教授在《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这本专著中,提出交往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指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亦即社会人,进而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任平教授对于交往理论的探讨集中于其《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中,在以往“主体———客体”这种实践观的基础上,将交往纳入其中,形成“主体———客体——主体”这种新型的实践观,从而将交往这种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连接起来,丰富和深化了传统的实践观,为实践观和交往理论的发展开创了新方向。

陈志尚教授的《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一书中论述道,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交往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正是人的社会交往方式的不断变化和丰富,才使得人以及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交往是人能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余展洪学者在《论社会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将社会交往的形式具体化为五种,即物质交往、精神交往、政治交往、网络交往和两性交往。通过对这五种社会交往形式的论述,来说明社会交往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社会交往是人发展的重要维度, 也有学者认为只有在社会交往的视域下才能谈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交往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出发,详细阐述其理论内涵,希望能做到全面而简单扼要的概括,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分析在“共产主义”这一王国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问题。

二、对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再认识

一般地,社会交往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精神交流等一系列相互往来、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社会交往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式。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很据交往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直接交往、间接交往;根据交往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体之间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等不同形式。

事实上,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他并没有对社会交往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只是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涉及到了社会交往这一问题,从而形成了他的社会交往理论。

对于社会交往这一概念的最早论述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但是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谈论社会交往。他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属人的一部分,是人类生存和活动不可或缺的,与自然的不断交互作用亦即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但是,“直接同别人的交往活动” 等则是人的一种生命表现形式。这里,马克思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同时指出,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人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交往则一方面是人的生命的表现,另一方面隐含着人类具体的实践活动。这就为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对社会交往的进一步论述集中在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提出了物质交往、精神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多种交往的形式,并阐述了实践活动过程中生产、分工与交往的关系。马克思在该著作中肯定了交往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指出交往不仅是生产的前提条件,而且是现实的人的生活的必然选择,是人存在的必然形式。之后,马克思在写给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再次论述了他的交往理论:“为了不致丧失己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已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笔者在这里使用 ‘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1]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所谓的交往的内涵是比较广泛的,它不仅包括人们一般性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流,也泛指个人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各名族之间,甚至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在马克思其他的著作中,他也不同程度地谈及了社会交往的问题,由此可见,社会交往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范畴。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的内涵具体指称的是什么?纵观他的著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交往的主体:现实的个人

社会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其主体只能是人,即马克思所谓的“现实的个人”。需要阐明的是,马克思这里所指称的人不是抽象的个人,而是从事现实活动的、活生生的人,这些“现实的个人”他们之间不仅进行生产活动,而且在这一过程与他人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现实的个人”是如何承担社会交往的主体呢?首先,“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他们的活动又受到现实的生产力及交往程度的制约。在物质生产进行和实现的过程中,不是人们脑海中想象或构思的神亦或英雄所能完成的,只有真真实实存在的人能够做到。其次,人要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则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相互作用都是在人们的交往活动和过程中形成和发生的,由此,才会出现诸如小至家庭、社区,大到国家、名族等社会关系。总而言之,现实的人是社会交往的主体,只有现实的人才能够进行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社会、甚至国家发生关系,从而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社会关系,它都离不开人的交往活动,都是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才形成和最终确立的。

(二)社会交往的形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可以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也是社会交往最基本、最主要的两种交往形式。对这一划分集中于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名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

物质交往作为社会交往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一个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交往形式,同时也是其他交往形式的前提和基础。物质交往是从人们进行物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的,包括产品交换、能力交换、活动交换等,它是精神交往的基础,对精神交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神交往是人们在精神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交往形式,是人们的思想、心理、 观念、意识、情感等精神元素的交流与互动。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任何实践活动都以物质交往为前提,在物质交往的基础上,人们通过语言、动作等符号进行感情交流、 表达意愿、分享经验、传承文化……精神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质交往的反映和再现。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作为社会交往的两种形式,二者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人们仅进行物质交往是不充分的,只有在物质交往的基础上进行精神交往,人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社会才会进步。

(三)辩证统一:社会交往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不是独立成章的,而是通过论述交往与生产、实践、分工等范畴的关系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由此,马克思的社会交往必然与生产实践等范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社会交往是生产的前提,生产决定社会交往的形式。他指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进而开始出现相关的生产活动,但是,生产活动本身则是以人们之间的交往为前提,同时,人们之间的交往采用何种形式又由生产来决定。人要生存和生活,就必须生产自身所需的物质资料,而这一生产过程离不开与其他生产者的联系,亦即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 同时,人们的社会交往程度又受到生产条件和技术的制约和影响。由此可见,交往与生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其次,社会交往是实践的推动力,实践是社会交往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改造,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活动,在这基础上,则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即交往关系。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和精神来往的活动,通过交往方式的变化、交往工具的改进、以及交往内容的丰富,来推动人们进行新的实践活动。一切社会交往活动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同时,社会交往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对实践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生产亦是实践,实践包括生产,社会交往不是单独进行的,总是伴随着生产实践活动,是在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社会交往与生产实践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世界交往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通过论述社会交往的基本理论之后,最后把落脚点置于现实的社会历史当中,认为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也会进一步扩大,小范围的区域性交往将会被全球亦或世界性的交往所代替,从而形成世界性的交往形式。在他对未来的设想中,只有“自由王国”即共产主义的到来才可以实现世界交往的可能性,而这一社会实现的前提则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了新大陆,在此基础上,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扩大了领域和范围,进而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等相关生产运动的发展。由于生产运动的极大发展,就需要扩大产品销路的范围,这就促使各大资产阶级进行跨洲际的产品销售,甚至是全球各个地方,产品的市场也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标注了“世界性”这一符号。所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探索,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而社会交往也不得不从人际间的交往上升为洲际间的交往,并进而形成世界交往这一交往形式。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使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3]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市场的范围,形成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则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使交往变得普遍化和世界化,但要实现世界的普遍交往,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促使世界交往的形成,而世界交往的形成则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即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可见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涉及了社会交往的主体、形式,而且谈到了社会交往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以及世界性的交往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内容广泛,理论深刻,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三、社会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一语道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东西或属性,从现实的意义来说,它是人类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是社会性的存在,人要生存和生活就离不开社会交往。但是,人生活着的目的不仅仅是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是使自己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异化了的人。而人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交往的。那么,社会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到底是如何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呢?

首先,社会交往是人存在的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保证了人能够作为社会的主体存在和生活下来。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不是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的,脱离了社会的人,也就称不上是所谓的人。人在社会中存在和生活,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生产实践活动,而这一过程离开了与他人的交往是无法实现的。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建立一系列的交往关系,进而, 人才能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获得人的本质的实现。而只有当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在社会中存在时,才能谈及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其次,社会交往决定人的发展。社会交往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程度如何,表现和决定了人的发展程度。社会关系即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联系,这就表明,社会交往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人要生活,就会有多种多样的需求,但人作为一个个体不是万能的,他们的发展一方面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如何解决人们的多样性需求和个体有限性的矛盾?只有社会交往。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获得自己所需,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不断发挥自我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人的本质的全方面的发展。

最后,世界交往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而人发展的最完满的状态就是人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对他的第三大社会形态中的描述。当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时,即是马克思所谓的“自由王国”———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那么,“自由王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马克思回答道:“它的实际内容就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就是不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4]当人能够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时,人也就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这一目的实现是有前提的:一方面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世界交往成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交往形式。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世界交往则促进和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总之,人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离开社会交往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在交往中,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的发展。人若没有社会交往,就如没有水的鱼,不可能生存下去。社会交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决定和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今社会,现代人进行着更为紧密和频繁的交往,现代人的社会交往跨越了语言、种族、地域等的阻碍,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行列。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和推广,使得人们的交往形式更具多样性,交往工具更加便捷,交往对象也越来越广泛,这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交往的内容,促进了社会交往的发展。可以说,全世界变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生活的星球因此也被亲切地称为“地球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使人的体力、智力、思维意识等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统一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这一大背景下,人们超越了诸如地域等现实条件的限制,与整个世界相联系,人们的交往越加自主、开放和自觉,有利于个人潜能和智力的最大开发,从而实现了当代社会交往的主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所进行的新型交往模式。当人类共同的财富在全球普遍被吸收时,社会交往就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变为现实。

摘要:社会交往是人存在的必然方式,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人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交往这一途径。也正是社会交往,使得“自由王国”中的人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出发,试图阐释社会交往是如何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篇8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基础之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剥削,个体丧失了人身自由。唯物史观强调人性的复归,通过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仍然有存在和发展的巨大价值。

一、马克思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阐释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动态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其他理论体系之上。他首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奠定了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的自由联合体”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走向加成熟。他们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通过揭示剩余价值规律,发现和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从而确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体系。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规定内容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人的本质理论为基础。他提出人的本质理论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和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是息息相关的,社会关系体现了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个体,其根源于人的个性,个性把不同个体的人区别开来,这是人的个体的具体本质或个别本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内在的完善和它外在的环境优化的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化的过程。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表现形式

首先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满足过程,人们在享受初次需要的基础上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生产活动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自身的变化。其次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体力和智力,即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和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马克思将其称之为 “人的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再次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4]最后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由一定生产力决定同时反映生产力状况,表现为人类社会一定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实践,就有什么样的人的存在发展方式。社会关系也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人只有在社会中通过彼此积极影响才能更好的发展自身。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其实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间接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关系。这四种形式是新时期人们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人的全面发展凸显了个体的主体价值

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中,个体的存在价值不受重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集体主义至上原则被强化,个人主义精神潜在的被弱化,导致多数人自我意识不强又影响集体精神,最终引发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频发。从人的本性出发,人也会首先谋求自身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之上,人才会有目的有动力的服务于大众和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重新审视人,回归人的本性,更加重视个体的存在价值,关注人的发展。人应该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社会的附属品,才能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人为本”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价值目标追求上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人学价值目标是高度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突出表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更高领域的升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根本上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精神。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在相互关系不断深化的过程相统一的。当人的需要不断满足,能力不断开发时,人与社会的关系会不断得到改善,最终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人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构建的和谐社会把人的发展看作为一个价值规定与历史现实规定相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这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实践中发挥人的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人的发展来推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谐。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都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生产力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动因和最根本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作用作为必要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力量,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却能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的极大发挥,有助于人的体力、智力和能力等各种技能要素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也有助于人的整体性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遵循由低到高、由不完善到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遵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存在是由他们的钱袋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4]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一定的阶段性和过程性,它的推进和实现受制于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评价标准,因而人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承载着人的全面发展终极价值目标的阶段性任务。社会主义的现阶段我们要着力进行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与人的现代化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协调、持续发展和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330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篇9

摘要:人本主义哲学发展至现代后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源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马克思人学却最终超越了它。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深入并结合马克思的原著,从整体上找出不同阶段关于人的本质观的内部联系,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及其现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人的本质;现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学及人的本质问题概述

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将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文艺复兴时期更是歌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但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进展缓慢,只有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完整理解。

马克思哲学及其人学是在西方哲学的氛围中,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氛围中形成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大致可以分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初探、马克思对人的解放问题的分析、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及人的本质异化的批判、马克思对人的奥秘的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学的发展五个阶段。我们应该深入并结合马克思的原著,从整体上找出不同阶段关于人的本质观的内部联系,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及其现代价值。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问题。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性的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http://bbs.tianya.cn/list-50337-1.shtml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将上述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统一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主体价值的真实实现,而历史的意义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的。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这些精辟阐述揭示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内容所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本质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性: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最后,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有些特定的看法,他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人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区别于自然和动物的主体存在。马克思又进一步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个人从事的具体的生产劳动都是社会总生产中的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人的本质更重要的体现在其社会本质上,由于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生产劳动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人的本质。由此,得出前面文中提到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多层次、多角度地考察才能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把他放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存在形态,也具有不同的本质;人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本质是个历史发展过程,人的本质只能是一种变化和发展着的社会存在。然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存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人学的伟大之处不在于马克思为我们指明了人的本质是什么,而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人的本质的途径。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改造了外部世界和自己本身,发展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说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实现和统一起来的。

三、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在现时代的价值

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的本质的实现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全球商品化、市场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消极影响,威胁着人的生存和发展,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不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实现人的真正本质的路径。

首先,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否定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虽然他们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问题,也应该看到它们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客观上为消灭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要人的真正本质得到实现,必须保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如果忽视自然对人的反作用,人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本质的,社会的发展建设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财富的富有上,也要看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采取措施提高人的素质,人才能健全地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人的本质,社会也才能不断地进步。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人的本质的实现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现代社会的新理论,只有正视和消除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类似于异化的矛盾,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人的真正本质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赵忠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观的当代性[J].长治学院学报,2010(12)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分层理解 篇10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马克思毕生都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希望人能在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中真正成为社会性的人,在其现实性上,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中来界定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特质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所决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并不排斥人的个性”,人通过“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个性发展”而实现自身的发展。那么对于人之存在的本质究竟该作何解读和认识呢?

一、“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的第一层次理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实践。如果没有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这一基本预设,马克思是不可能表达出人存在的本真社会状态的。这是从“根本上”哲学性地阐释了何为人的本质。

人作为“普遍的”、“自由的”自觉的存在物,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是社会实践关系以及主、客体关系。人正是通过劳动和感性的物质活动,即人与外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界成为人的“无机身体”。

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学领域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在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使用一定水准的、发展起来的文化,去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在整体上是社会的人,在个体上也是社会的人。社会不仅是意识中的“他者”、他物,也是个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是人的“社会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谈到人性时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马克思不仅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层次科学地理解了人的类本质即劳动本质,而且从人的类本质的层次深入到人与人的区别的层次。人的社会性本质即社会本质的层次来理解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第二层次理解

“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人作为生物的个体有自然属性,这是人能够成为人,能成为特定个人的自然前提。但人的本质不在与其他动物共同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时讲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并不是对人的本质下一个定义,而是为思考人的本质提供一条思路,是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生活化中加以思考的。为我们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一条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自己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目的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一)勤劳——对人之社会性的强化

人是社会动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人性是什么”的基本看法。人的动物性(自然属性)是人性的一个方面,人的社会性也是人性的一个方而。人的本性(人性),即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的对立统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说的“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就是关于人性研究的明确方针。“人的一般本性”,主要指人的自然属性。“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亦即人们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人的阶级属性。由于针对性不同,论述观点各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使用“人性”的概念时,也有只赋子它某个方面含义的情况,这是构成人们对人性问题至今还持有歧见的一个原因。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只是指人的社会本质,不是对人性的全面表述,不能据此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而且只是人的社会性。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也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即社会化的自然属性)。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二)立志高远——人是精神性的动物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经说到:“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从恩格斯这番话中,我们便不难透视出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思考的另一层意蕴,即人的“社会性”既是一种“为他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理想。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揭示,是马克思的深刻洞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是马克思不懈的追求,而对人的生存和解放的关怀,则是马克思毕生的心愿。他第一次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社会性”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格理想。其实,一个人的人格理想深层地决定于他的人生境界,所以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性的第二层意蕴即在于它还是一种境界的追求。马克思曾经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事业就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的这段话可谓是对这种境界追求的绝妙的诠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马克思在这里尖锐地指出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任何人都必须“生活”,而“生活”就必须要“吃、喝、住、穿”,所以任何生活都首先是一种日常的生活,任何人都要“吃、喝、住、穿”,绝不存在什么超然于日常之外的、脱离世俗与尘世的生活。但马克思又说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因而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业,晚饭后从事批判。”通常我们把这段话理解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实则不然。如果我们以哲学“表征”去看待这段话,就会发现,马克思在此乃是要说明,人应该在不断扬弃社会现存状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通过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在“为他精神”,和“崇高的境界”的引导下不断去追求理想的生活,即既内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又超越于生活之上。马克思关于人的思考的高远通达的指向性,展示了其中所蕴涵的真挚的为他精神、崇高的人格理想、不懈的境界追求,重新诠释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思考,再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解放的深切关怀和为历史地变革人的生活方式所指明的方向。

三、结语

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只是指人的社会本质,不是对人性的全面表述,不能据此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而且只是人的社会性。而对人的本质的以上两个层次的理解是对马克思关于该问题的较为全面的解读。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在人通过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实现自身的超越的过程中,人的社会性则始终为我们提供理想性的引导和指向性的追求。总之,当劳动把动物变成人的时候,也就同时把人变成了不断生成的社会性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

[2]冯友兰.哲学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27

[3]许庆朴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4]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三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6]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3

[7]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3

[8]李德顺,孙伟平.道德评价论[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5:102

[9]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04:89

上一篇:甘沟乡西白杨沟村廉政文化工作总结下一篇:综合实践《聪明的乌龟》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