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实现社会责任

2024-04-18

企业如何实现社会责任(通用8篇)

企业如何实现社会责任 篇1

到了台湾之后,完成了在大陆没有完成的事情--土地革命。以乡绅阶层为统治基础的国民党,在大陆动不了乡绅的土地,到了台湾之后,作为“外来政权”,大量由大陆军民士绅构成的国民党,通过行政强制、以股权换土地等方式拿到当地乡绅的土地。

国民党分完土地后,将党组织和政府组织进入基层,这一点国民党在大陆没有办到,在大陆国民党党员下乡,政府下不了乡,但到了台湾全完成了。

但国民党在台湾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保留了私有产权;第二,台湾县级及其以下的基层选举未中断过。下面开始论述台湾村级治理模式。

一、村在台湾的地位

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废除日据时代的保甲制度,将保、甲改为里、邻,并设置村办公处。目前台湾地区村组织依照地方制度法运作。在目前台湾自治体系中,最基层的自治团体是乡、镇、县辖市,村是乡的编组单位,村内编组为邻。村不是地方自治团体,不具有公法人地位,只是土地管辖类行政编组,但具有协助政府推动基层建设工作和反映民意等功能。

村级组织没有什么人员与经费,治理以提供各种服务为主,也透过日常联系、交流与活动,凝聚社区意识。对上级政府而言,村一方面协助其推动政策,另一方面放映村民的需求,同时能够推动社区发展,因此,对政府来说,村级治理具有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

二、村长角色

台湾村庄一般设有村办公处,是乡公所派出单位,由村长与一位村干事组成。

台湾村长由民选产生,是地方自治中最基层的民选公职人员,任期四年,受村民监督,但不具备公务员身份,可以兼职,村长由乡里每月发给事务补助费4到4。5万新台币(相当于一万人民币),村长的各种办公费用、村里人婚丧嫁娶所送礼品也都从这里开销。村干事则是乡公所指派的具有公务员身份者担任,协助村的治理工作,薪水按照公务员的标准。

影响村长选举的因素有:人际关系、宗亲关系、派系关系以及平时对选民的态度等。

村长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办理村内例行公事及交办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推行上级政府的政令;为村民服务,这是村长最主要的功能,服务种类非常琐碎,诸如排解邻里纠纷、参加婚丧喜庆,也包括协调上级政府办理的各种事项,诸如社会救助与福利,公告选举通知、发送征兵令等;反映民意,村民对政府政策、所需设施可以通过村长向上级政府反映。

有学者指出村长同时扮演“村联络人、意见反映人、基层服务工作者、政令倡导者、社区活动主导人”的角色,社会角色大于政治角色,辅助角色大于决策角色,民间角色大于行政角色。

三、政党运作与派系力量

地方派系是台湾乡村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地方派系是台湾地方上以家族、族群、地域、企业、血缘或利益为共同意识,结成的外人难以生存(当选)的政治势力。

台湾地方派系的产生肇始于台湾光复后地方政治权力的分配与争夺,特别与1950年的乡镇选举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地方派系逐渐导入功利性的结合,涉及政治与经济资源的分配。地方派系对选举及社区运动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家德告诉凤凰网:“早年,台湾地方派系是国民党在有计划地控制,国民党通过党组织渗透到基层,早期农会中的人后来演变为派系的重要力量。台湾的派系力量很大,尽管后来国民党退潮,但地方派系没有退潮,反而在选举中被国民党、民进党两边抢。”地方派系做大的时候,甚至可以去控制县政府。这股力量不仅对台湾基层行政产生影响,对选举产生影响,也是台湾乡村社区营造面临的主要挑战,“因为他们害怕塑造出新的关系和力量挑战其权威,威胁其利益”。

但近些年,随着台湾城市进程与民主化进程,政治利益已经无法由单一势力所掌控,派系的固定票源下滑,对选举的影响也逐渐下降。目前在台湾乡村仍拥有较大影响力的派系,也是具有基层服务的“桩脚”体系。

随着派系影响的下降,相对应的政党对候选人的影响程度开始上升。

四、农会系统的力量

台湾农会是具有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政治性四大功能的非盈利社团法人组织,自1900年于台北三峡镇成立第一个农会以来,至今己超过100个年头。按1974年公布的现行《农会法》及《农会法实施细则》,台湾农会组织分为省、县(市)、乡镇市(地区)基层农会,下设4500多个农村小组,并有农事小组组织产销班、家政办等基层组织。

台湾农会作为半官方机构,是涵盖金融、保险、农业推广、农村文化、医疗等多功能的农民组织。台湾农会是政府农村发展政策的执行代理者,甚至代行许多农业政策,与政府之间形成了独特而有效的地方治理机制,提供农村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同时,农会又与农民形成了独特信任和根深蒂固的网络关系,有助于农业政策的推行,也是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石。农会以“非政府组织”角色,实际扮演着政府公共服务输送的角色。

不少大陆学者看好台湾农会作用,认为能够有效组织农民,并抵御风险。但在台湾学者看来,农会长期被国民党控制,农会组织与一些地方派系密不可分,近年來农会社会形象更是欠佳。

目前由于台湾出现政党轮替,农会为单一政党服务的政治动员功能下降,虽然许多农会理事长、总干事仍具国民党籍,但农会不再单独公开支持特定政党,甚或部分党部失去与农会对话、联系的管道,农会由以往的协助政治统治的工具性格,转变成具有自主性、而与政党采取保持距离、有条件合作的关系。

五、台湾如何实现社会稳定——社区营造运动

罗家德认为对台湾农村社区关系破坏最大的同样是市场的力量。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城市打工,剩下一些没有组织能力的人,乡村同样非常凋敝,这是台湾1990年代的情况。

台湾的民主化进城非常快,早期很多协会被国民党任命的一群人把持,腐败、受贿、买卖、特权等现象不断。社会关系迅速瓦解。也就在此时,台湾社会兴起了一股社会自清运动,开始重新塑造新的关系模式,使整个社会重新产生信任感。另外一个有影响的就是社区营造运动,要重新恢复基本的邻里关系。

“民主政治本身必须是两方面齐头并进,一方面,政治上的不断民主化能够保证政治权力不会随意破坏内部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支持,民主过程就会变成民粹政治,原子化的个人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被野心家煽动。”罗家德强调社区营造运动的重要性。

社会自清运动,从而促使台湾上层做出改变。“后来国民党政府也渐渐变得聪明,开始改变态度,逐渐放开,因为他们发现有组织的群众要比没组织的群众好处理,不明真相的群众容易受到谣言的煽惑,没事就围观。”一方面是社会力量促使政府改变,另一方面民主化政治本身也在强迫政府改变观念。

罗家德讲到早期台湾乡村拆迁也一定会闹事,盖一个工厂,冲啊杀呀,挡在门口,砸车子砸厂房,“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是钱的问题,政府只要有耐心,少帮厂商,少为地方财政赚点钱,问题就能解决。但问题是商人太贪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太深了。所以就硬要强压,这样就会导致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群众围观。但当将大家组织起来,就可以谈判,没有组织的时候,你想谈判都不知道找谁谈判。”

他举了一个台湾城乡结合部拆迁的例子,城乡结合部的原住民住在草棚里,官员大脑一拍就想在旁边盖一栋大楼,让原住民搬进大楼里,但原住民不愿意搬迁,双方僵持不下。后来政府想了解决办法,带着设计师去村里与村民一起讨论谈判,设计师按照双方的需求将设计图画出来,行政难度增加了,但问题解决了。罗家德认为今天基层政府用行政权强压的方式,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反而会激化矛盾,但当发现村民自己有个组织,事情解决就容易得多,“国民党一个朋友告诉我,连民进党组织的群众运动都比没组织的运动好处理。民粹才是最可怕的。台湾这个过程走了很长时间。”

国民党政府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放开民间组织,加上那么多的公共知识分子、宗教领袖下乡搞社区营造运动。而中国农村传统上又有乡绅制度和宗族制度,因此中国的底层组织能力比较强。而1999年的“9·21”台湾大地震更是一个契机点,将之前一直在酝酿的社区营造运动,后来变成一个爆炸点,乡村社区营造运动轰轰烈烈。

最早是大学里的知识分子下乡调研顺便推动社区运动。后来一大堆年轻人的本土文化意识觉醒,到各个乡村去研究村史,找回自己的认同,找回社会凝聚力。紧接着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时台湾政府已经变得聪明,也开始鼓励乡村组织。然后一些知识分子在建老人大学、妈妈教室,将那些原本看电影、打麻将,看电视的妈妈们组织起来,上课学插花、陪小孩,逐渐开始熟悉并建立起联盟。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另外一股力量是城市化进城中,都市里产生了一群有权、有钱的阶级,但他们发觉活在都市里很压抑,现代人的生活忙碌、茫然、盲目,开始要回归乡村,回归土地。其中有些本身就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回去就是寻找故土。这在台湾叫新故乡运动,去乡村享受那种没有人际斗争,没有污染的乡里生活。“台湾不是说要解决三农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大陆将农村视作问题。台湾现在把农村当做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台湾现在的支柱产业一个是生物科技,一个是旅游,都以农村为依托。”罗家德说。

台湾桃米村便是社区营造运动的典范。10年时间,一个垃圾遍地的贫穷村,随着一批城市白领的到来,将村民的自我意识的启发出来,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生态优美,集观光、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建筑。

小结:

1)台湾从头到尾没有取消基层选举,县级及以下选举从来没取消过。

2)村长的社会角色大于政治角色,服务角色大于治理角色;

3)农村地方派系、政党、农会的影响根深蒂固,但今天随着城市化与民主化进城,日渐衰微。这也是大陆农村所没有的问题。

4)乡村社区营造运动兴起,村民自我意识觉醒;

企业如何实现社会责任 篇2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

(一) 国外综述。

1.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争。

当提到企业社会责任之争的时候, 主要有两个阵营, 一方是批判企业社会责任的, 另一方是持支持观点的。其中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 他认为企业要是有社会责任的话, 就是增加企业利润、不需要承担其他责任。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则认为要行善赚钱, 把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转换为商业机会, 企业既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又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演进。

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发展至今, 其内涵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名学者卡罗尔在他的著作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做了总体介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理论, 如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社会绩效等理论。卡罗尔模型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三重底线理论认为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环境和社会负责, 即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现在的理论研究大部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的研究, 或者是企业社会责任与相关理论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如企业社会绩效模型演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等。

3.各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美英日三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有一定的代表性。理论发展的比较成熟, 企业也意识到实施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有共性的经验。首先通过政府立法, 使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强制性, 同时也能使每个公民对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更好的认识。其次是一些协会或者国际性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 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再次, 企业自身也意识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在全球背景之下, 企业社会责任得到了认可和遵守。

4.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逐渐成熟,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体系也逐渐完善。有代表性的标准包括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1996) 、SA8000标准 (1997) 、说明企业责任义务的AA1000标准 (2005) 、全球公告倡议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2006) 和ISO26000标准 (2010) 等。

(二) 国内综述。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目前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我国有自己的优势, 研究起点高。主要是直接学习国外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社会上有专门研究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很多企业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所以, 近年, 实证研究越来越多, 对企业的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的研究概述

企业利润从产生到发展, 在理论界也经历了激烈的争论。我们讨论的是与理论相关的理论, 如何提高企业长期利润等问题。企业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 它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如何使投入最小化和产出最大化。提高企业利润的途径有很多, 适应企业外部环境要求, 并利用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在企业内部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关注企业的消费者, 并提升消费者的终生价值, 细化营销, 加强客户的开发和管理。

国内外的研究一般是用财务绩效或企业价值来反应利润状况。一是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或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方向, 即是正相关、负相关或无相关关系。二是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或企业价值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即企业社会责任是否能够影响财务绩效或企业价值, 或企业财务绩效或企业价值是否影响企业社会责任, 或者两者之间只是存在协同关系。三是把上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大部分研究都采用实证研究, 研究对象一般都是上市企业。文章是承认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利润为前提进行论述的。

三、现实中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机构和学者越来越多, 说明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企业社会责任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比较笼统。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定不少, 但大多只是规定了企业应如何做, 而具体的实施细节无明确规定, 这让企业感到迷惘, 也给部分企业创造机会逃避责任。二是部分企业主观漠视环境问题。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污染问题, 企业可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程度, 但企业从利益考虑并不采取任何措施, 甚至想方设法掩盖事实。三是部分企业缺乏诚信经营的道德意识。为获得高额利润, 在原材料或者产品生产过程中加入不良原料, 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而且也使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四是企业不能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近年, 企业员工工资的发放时间延误、忽视生产环境对员工健康的影响、不按要求上各种保险等, 促使员工维权意识增强, 常把企业推到被告席。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对企业的督促作用减弱, 企业有空可钻。二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宣传力度不够, 特别是对于社会责任活动的参与度低, 行业和部门监督不到位。三是技术条件较落后, 一些有污染的企业受机器设备、技术和资金条件的制约, 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企业整体的责任意识不强, 单纯追求利润至上, 不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 没有从战略发展角度把握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性。

四、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 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基本国情出发。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讲话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标是把社会主义建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政策的颁发实施都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二) 消费者需求决定。

企业最根本的是要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消费者需求是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决定的,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升, 与国外的联系增加, 了解消费信息的渠道增多, 可选择产品增多。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后, 消费者购买的品牌逐步转向外国品牌。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足, 必须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生产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 诚信做企业, 并为消费者提供最适合的产品, 努力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三) 企业发展决定。

从全球环境来说,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热点。企业想做大做强, 前提是要使企业市场的产品符合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直至国际标准。生产过程尽量减少污染, 履行社会责任, 展示企业优良文化。

要正确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包括政府、消费者、环境、员工、媒体和合作伙伴等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赢利是最终目标, 如果只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 忽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就会损坏企业的形象, 降低企业品牌竞争力, 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直至被市场淘汰出局。

(四) 市场竞争决定。

目前企业在市场中, 面临着同行业竞争者、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买方市场的讨价还价、潜在入侵者和替代品竞争者的威胁, 企业在市场要生存就要采用相应的战略;在市场竞争中, 要赢得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就要为他们考虑, 以真诚取信于公众,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明智的选择。

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获得长期利润的途径

(一)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发展的前提是获得利润, 但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就要履行社会责任, 寻求企业的利润。首先企业要有责任意识, 才能保证行动。最重要的是得到股东消费者的支持, 这是实施的强大后盾。

(二)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

一些企业已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部门, 专门负责管理此类事情。这样使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发展方向, 并从企业自身出发, 量力而行, 有计划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该部门还可处理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 获得机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帮政府排忧解难, 在政府的引导下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

(三) 建设企业文化。

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除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还要有活动载体宣传, 企业日常活动最能反应企业文化, 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

(四) 向社会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近些年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报告既是给公众看的, 也是对企业自身的总结, 对以后的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 重视培养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优秀员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 要想长期获利一定要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企业要保证员工的工作环境舒适, 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领导要与员工接触, 了解他们的需求, 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前提下, 尽量满足他们需求;重视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给员工晋升的机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 与时俱进。重视技术更新, 凸显技术领先和成本领先优势, 夯实发展后劲。

(六) 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客户回访, 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发现问题。与企业自身的条件相结合, 寻找解决方案, 让消费者满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尊重环境、尊重消费者, 培养忠诚消费者, 利于企业长期利润的形成。

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现在, 理论方面趋于成熟, 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主体是企业, 最根本的是要企业责任意识;制定实施计划, 设定实施部门, 借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功案例, 创建具有特色的社会责任实践, 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已经得到全国的普遍关注, 但是在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 文章主要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 同时也综述了它和企业利润的关系, 提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利润,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崔灿.从社会责任报告书看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增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

[2].汪冬梅, 孙召亮, 王爱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联性分析—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孙向东.论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J].财会通讯, 2009

[4].陈菲.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的关系[J].消费导刊, 2009

论基层企业如何实现责任预算管理 篇3

【关键词】基层企业;责任预算管理;责任中心

一、基层企业建立责任预算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责任预算管理制度是有效的科学管理工具

对于任何工作,建立良好而规范的制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基层企业的责任预算管理中也是如此。落实相应的制度,从而使得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配合,成员也能分工明确的完成自己应做到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更为有效的确立目标,寻找并解决相应问题,最终不断优化以达成预期工作效果,实施成功企业资源最优配置预算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成长也不仅仅需要更多的利润赚取以及更开阔的市场,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责任预算改变了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加入和实现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2.责任预算管理制度是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改善措施

责任预算管理制度相较而言除了更好的平衡预算表之间的关系之外,将分工和责权更为明确,对于事前、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都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质量,帮助其更好的完成相应工作。

责任预算制度的实施使科学合理预测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成为可能,一个规范而合理的制度出现,能够有效帮助提升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并给予一定的工作压力,同时使得财会人员失去造假钻空的机会,有效保证财务状况的安全性,对企业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3.责任预算保证了企业战略的稳定

责任预算中,对各自责权的科学合理划分让每一个人的工作更具有明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并且预算往往是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制定,这样一来,通过责任预算管理,能够更好的帮助各部门在完成相应目标时进行默契配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时间成本,并且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明确一个合理而科学的制度来执行和遵守,让员工在工作拥有明确目标的同时,加强团队的稳定性,并且提升员工对于整个团队部门甚至是公司的凝聚力,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时间利用率的最终效果,可见这是一项非常有执行必要的制度措施。

二、基层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预算管理重视度不足

目前在一些基层企业中,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有所不足,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对相应的工作不够重视。多数人将预算管理工作看做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财务手段,因此在制定相应制度时,考虑不够完善,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各部门成员的执行力和配合度不够,最终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能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预算管理工作,整体流于形式的生搬硬套而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完善和改进,终究难以将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甚至最后还给众人留下“预算管理工作并不重要,也无法起到多大作用”的错觉。

2.预算缺乏目标导向

由于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最终导致的连锁反应就是对于预算缺乏良好而明确的目标导向。预算的制定是需要有效配合企业的当前目标以及价值取向的。因为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使得预算无法有效的根据企业当前的实际目标进行制定,最终与市场的现实反馈相去甚远,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战略目的。如果只是跟原定目标出现偏离,最终可能也只是出现盈利缩水,提高时间成本等现象,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万一与企业的原定目标出现背离,那么最终甚至有可能引导整个企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而最后产生的后果也将是完全不可控的,因此,对于当前预算缺乏目标导向的问题所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其严重,需要立即加强重视。

3.预算和考核不协调

预算以及考核的协调一致性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在当前的一些企业之中,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这个问题。比如在制定时就没有很好的估计到一致性的问题,所以最终也就导致了预算与核算的不协调;还有在进行设置考核指标时,没有考虑到个体与整体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冲突点,结果造成可考核工作的实施与预算完全脱节甚至只是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实际内控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极有可能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发展。

三、基层企业如何实现责任预算管理

1.责任预算编制

(1)决策预算编制

在制订决策预算时,需要分别制订专项预算以及投融资预算。通常情况下,企业制定筹资预算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日常经营需要以及契合企业长远的战略。制定筹资预算时,基层企业主要选择银行贷款,商业投资机构,民间借贷等渠道。

(2)预算编制方法

①滚动编制法。滚动编制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因为滚动编制法是将所有预算分为不同的几个周期,而下一个周期的预算制定,将会根据上一个执行周期的执行结果来决定,就好比是一个雪球不断的滚动变大,所以才会被形象得称作滚动编制法。而滚动编制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很好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预算的可控程度,同时对于风险的降低也达到了最大化,不断的执行、实施、查找问题并完善,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态性,对于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促进效果。但这个方法在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在进行实际使用和操作的同时需要足够的严谨和细心。

②弹性编制法。弹性预算编制法对于生产型企业是非常常见的。一般是指在对于生产材料的成本预算过程中,根据材料使用量的不断变化也跟着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编制法和滚动编制法有些相像但还是有所不同。共同点就在于它们同样具有的动态性。弹性编制法也同样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成本预算编制工作进行改良和完善。但不同点在于其不像滚动编制法一样具有固定的周期。而这种编制法也确实能很好的配合材料的实际消耗需求规律来进行更为科学的成本预算编制,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不必要的浪费,让预算与实际需求更加接近,为企业有效的节约成本,提升财务的灵活度,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③零基预算编制法。零基预算编制法主要用在管理费用预算的制订过程中,并不采取之前一个周期工作中的预算相关数据作为参考,而是完全都从零开始。因为随着预算周期的增多,一些数据的误差会慢慢累积并最终成为直接影响到预算正确性的数据错误,这样一来将会在人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直接威胁到企业的利益安全,而采取零基预算编制法,所有数据全部从零开始,有效的保证了准确性,并且有利于历史性遗留相应管理费的革除工作开展,帮助企业更好的降低运营成本。不过,单就预算编制法的成本来看,零基预算编制法相较于其他两种确实要更大些,执行起来工作量也更为繁琐。

(3)生产成本预算编制

①生产预算编制

企业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的起点是销售预算,只有完成了销售预算、职工薪酬预算和资产折旧预算,才能进行生产预算。企业在预算期内对生产活动进行总体安排,这就是生产预算。

在生产中心,产成品是由最初的零件经过不同的加工中心、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形成的。一般需要基于生产决策部门制订的生产计划和其他生产相关数据,通过生产决策经验模型进行处理和分析后,生产预算就可以开始编制了。

②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编制

产品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制造产品整个过程中各项支出和费用,通常会包括产品成本和制造成本。比方说原料费,加工费、人工费、场地费等都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首先对于每一项成本费用,成本预算编制人员就一定要记清楚。而对于产品成本的收集,需要注意首先对生产环境、制造环节等方面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这些数据在进行价格的收集整理,才能最终得到科学合理的产品成本预算。而对于制造成本,也需要采取类似的方式,对实际情况做出充分的了解和相关情报收集,才能最终做出结论和判定。

(4)采购预算编制

采购预算作为企业生产制造活动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采购数量预算和采购支出预算组成。其体制订过程是:①企业生产计划部门制订物料清单表(BOM)以及生产作业计划;②根据生产计划以及物料清单,采部部进行物料需求订制;③根据物料需求和成本综合考虑,选择最优供应商。

2.责任预算分析调整

(1)审核预算

①编制与上报预算。基于预算目标,各责任中心结合实际状况逐级汇总,编制并上报相应的预算方案。

②审查与平衡预算。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责任巾心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和充分协调,并做出一一修正。

③审议与批准预算。各责任中心修正后的预算上报后,预算管理办公室以此进行讨论并编制总预算。

④下达与执行预算。各责任屮心的总预算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并批准通过后,各执行指令逐级下达。

(2)监控预算

预算管理委员会要求各预算责任单位进一步细化预算指标,将其分解到各部门和各车间,甚至是人员。这么做的好处除了责权分明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方便进行监督和问题追溯。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每个员工在工作的同时,也能对其他成员起到良好的监督效果,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就能更好的给到每一个环节压力,提升工作的效率从而降低失误率。同时,公开一定的监管举报权利,让每一个人都能对其他人的不良工作记录进行监控和举报,以有效降低内部人员监守自盗的现象出现概率。各单位最终建立成型的预算监控体系需以现金预算为中心,实时的掌控其他各类预算的实施情况,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各自工作,一旦发生任何问题迅速向上级反馈并迅速组织进行解决处理,这样就能更好的提升预算工作的执行效率,保证财务安全。

3.构建责任预算考评与激励体系强化预算执行

责任预算体系建立的同时还需要一套合适的激励体制加以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所以在最后,完成一系列管理制度、监督方法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忘了促进激励体制的实施。比如将预算目标的达成程度与发放的奖金挂钩,超额达成则发放一定的奖金作为激励,如果最终与预算目标相差实在太远则可以适当的减少其绩效或者年终奖金等。对于激励体制的制定有很多种,但非常重要的一定就是执行力一定要强,同时相应的监督和公布渠道做到公开,规则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且公平有效,因为这些都直接与员工的利益相挂钩。制度的推行,企业凝聚力的建立,物质、精神上的激励缺一不可,唯此,才能让员工真正重视和喜爱自己现在的工作,才能让相应的制度得到完美的实施。

四、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各行各业也都在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着。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之下,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一定要全方位的提升和完善自身,从而在诸多竞争者以及市场洪流的筛选之下脱颖而出,存活到最后。通过以上论述,良好的重视并且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基层企业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企业顺利的实现预期战略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扩大利润率,朝着更为远大的目标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赵勇.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发展,2012.(10).

[2]梁沃汉.论基层企业如何实施责任预算管理[J].辽宁经济.2012(07).

企业如何实现社会责任 篇4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正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多方面协调。我个人认为,必须特别关注就业、通货膨胀、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方面问题。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改革的前提。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表明党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讲小康、讲和谐、讲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就业。就业问题在我国显得特别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批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从生产建设兵团返回城市,失业非常严重,所以那时中央决定要解决失业问题。时代变迁,就业对象仍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大量扩招,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经验浅薄等问题,更有甚者催生出“啃老族”。据调查,2012年就有57万大学生在家待业,今年更创699万大军就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针对此种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负责领导要确保本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加强保底就业服务,完善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扶持政策等。抓好税收、贷款、贴息、落户、场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简化毕业生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手续;

设立省级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建设创业项目资源库,推动每个地市至少设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园。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招聘活动,积极动员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增加人才储备,同时启动“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

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重视不可言喻,解决就业问题,要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做到人尽其才,效率是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提高的。目前,我国大体上有两种失业:“总量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失业,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针、不同的办法。解决“总量失业”要靠经济增长,因为新的工作岗位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防止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问题和就业问题一样,都属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这几年我国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在某些投资领域,随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过热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月度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

3.1%。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目前发生了通货膨胀,但这种情况提醒我们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的问题。一个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因为物价的基本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于低收入者,尤其靠低保维持生活的人,因为他们经不起物价上涨的冲击。所以我们一定要设法来防止通货膨胀问题,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3%以下的物价上涨率是社会可以承受的。当前普遍国民感叹物价天天涨,手中工资不涨反跌。物价上涨总有一些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使投资拉动了物价上涨。对此很多人反映政府采取适当的紧缩政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相应提高存款利率。此外,信贷投资过多、外汇储备过多、货币供应量上升,也是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

从长期看,要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必须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是优化信贷结构。优化信贷结构,该保的保、该压的压,有保有压,让每一笔贷款能更加有效。

第二,严格土地的审批制度,以稳定物价。违法占地,既违背国家的土地政策,也造成固定资产规模过大。严格土地审批政策,也保障了耕地的供给,防止耕地的减少。

第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的防灾抗灾复产政策,增加农产品,增加生活必需品供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他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量在增加。每逢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价格急剧飙升,严重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为此,国家应该对农业有更多的投入。例如,农田水利建设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国家应该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入。

第四,要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这样既保证技术进步的需要,保证原材料供应,也使得因外汇储备而投放的人民币数量有适当的控制。

第五,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比如农村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难,表明农村信用社要改组,要重建,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信用社。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问题在可持续发展中可谓老生常谈,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机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结合我国当前实际,不难发现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方面,我国更多还得依赖外国进口,自身掌握的核心专利少,调查发现,我国近半数高端技术专利发明申请来自国外,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10%。

为此,我们要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进一步发挥产业技术联盟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组织作用。

其次,继续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强规划引导,更好地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实施自主创新的统筹部署,制定和完善产业技术政策,规范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落实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与产品的首购政策和定购制度。依托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积极推进重大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与制造,定期发布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防止盲目重复引

进。健全法律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知识产权的产生与转移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支持以我为主形成重大技术标准。发展循环经济

十八大报告强调“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此,要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推出一些资源节约先进典型,曝光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案例。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社会增强忧患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改变过去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三重三轻”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制定符合资源节约、环节友好、有利于发展的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重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重要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加快法制建设,完善监管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和

产品标准,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新建项目,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和完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新建建筑的准入制度,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制度等。对一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项目和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加强工程应用科技的开发,将其纳入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化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建立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有具体的规划;有明确的运作流程和阶段目标;有实际效果的考核评估并将其纳入政府各级考核体系,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制药企业如何实现节能减排 篇5

1 制药企业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情况

1.1 水和废水

制药企业首先对水的消耗量非常大,在制药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完成药剂的制造,相对于用水量来讲,制药企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占生产企业的首位,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分为发酵废水、提取废水、洗涤废水和冷却废水,这部分废水如果处理不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1.2 能源和废气

发酵过程需要供应压缩空气,还需要机械搅拌混合,培养基的无菌消毒需要高温,这些都消耗大量的蒸汽和电能,部分企业采用自备燃煤锅炉发电或供蒸汽,燃煤过程会排放高浓度烟尘和SO2,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1.3 原材料消耗和固废

发酵过程菌种的生长和繁殖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包括淀粉、豆粉、玉米浆等农副产品和氯化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无机盐类,发酵制药发酵液提取后所剩的药渣(废菌丝体)、燃煤后所残留的炉渣和粉煤灰、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环境也会造成危害。

1.4 噪声

连锁企业如何实现标准化 篇6

1.终端销售体系标准化

在对于店面选址、店面装修、整体形象、商品陈列、商品售价、折扣促销等方面,连锁企业都应该予以标准化,并将产品卖点提炼为终端推荐的统一说辞等。

2.终端库存管理标准化

连锁店主要的职能是销售,在库存方面的责任仅是实物的临时保管和提供补货信息,通过现代化的电脑信息系统,合理设定各店面的库存基数标准,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商品品类化管理,相应的补退货流程及标准等,

并逐步推行自动补货模式,实现流动库存或者零库存,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管理的成本。

3.终端顾客服务标准化

企业如何实现社会责任 篇7

一、推出核心产品, 提供优质产品

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通过契约方式而组成的经济组织, 企业运作的结果是把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 以满足消费者需要, 从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 能否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 企业只有提供比其他企业更有独特, 更有优势的产品,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得到消费者认可, 才能有更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争创核心产品与服务, 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 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 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与关键。相反, 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 不及时更新换代产品, 或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既违背企业社会责任, 也不可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 仅“吃”这一方面, 在国内就有“黑心”粽子、“红心”鸭蛋和毒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等事件接连不断, 有的企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 却贴上合格的检验证, 以次充好, 或移花接木, 贴上名牌产品的商标, 欺骗顾客, 企业向顾客提供假冒劣质产品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甚至危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三鹿奶粉”事件曝出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贫乏, 最终导致三鹿集团的破产。在国际上, 也相继发生了雀巢奶粉碘超标、宝洁SK-Ⅱ化妆品涉嫌含腐蚀性成分、哈根达斯冰激凌竟来自黑作坊等事件, 不仅减弱了这些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 也反映出有的跨国企业不能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不断推出核心产品, 提供优质产品是个系统工程, 这里主要从企业角度强调两点。一是企业资源是有限的, 要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关键性的要素上, 提供核心产品与服务, 使之在功能、特性、品质、品种、式样、健康、安全等方面具有专长, 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 并能衍生出许多核心产品, 拥有独特的市场占有率,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独特优势。二是提供结构优化、健康安全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产品的特点及市场情况等条件来选择企业目标市场,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或主要提供生存资料, 满足消费者的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 或主要提供享受资料与发展资料, 满足消费者的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 比如商品造型、色彩、装潢、流行、时尚满足消费者美感、舒服感需要, 名牌商品满足消费者高贵感、优越感需要, 环保商品满足消费者健康感、安全感需要等。企业以价格合理、质量保证、结构优化、健康安全的优质产品与服务, 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 既承担了社会责任, 又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科技创新, 依靠自主品牌

企业依靠自主科技创新, 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 并不断创新, 稳定地占领市场;通过科技创新, 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以净化环境, 缓解工业企业集中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 降低煤、电、油、运等能耗, 减少浪费, 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生产更多的物美价廉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与服务, 提高盈利能力,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坚持科技创新, 依靠自主品牌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同要求。那种惟利是图, 目光短浅、短期行为, 那种见利忘义, 偷税漏税, 不择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的行为都是与企业社会责任、核心竞争力背道而驰的。

企业依靠科技创新, 自主研究开发, 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即自主品牌, 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形成从品牌设计、品牌选择、品牌注册, 到品牌经营、品牌管理和品牌保护等一整套成熟的品牌战略运营体系。一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企业为主体, 坚持创新的市场导向, 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 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企业自主研发, 培育和塑造自主品牌。二要整合资源, 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现有的各种资源,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创新、文化、商誉、组织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大胆创新,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和源泉。三要集中企业的资源投入自身拥有一定优势的领域, 通过企业内部发展来建立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四要通过并购企业获取某种专长, 把自己本来拥有的专长与被并购企业的某种专长有机结合起来, 或者主动寻找具有优势互补的企业甚至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结合战略联盟, 充分发挥各自如在品牌、营销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势, 强化原有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奇瑞在发动机、汽车设计与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重拳出击, 完全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通过自主创新来赢取市场的主动权。奇瑞依靠自主创新打开发电机的大门, 其发电机ACTECO就是轿车的第一个“中国芯”。奇瑞还合作开发了18款世界先进水平的汽油、柴油发动机, 批量出口多个国家。奇瑞拥有自主品牌, 让奥地利给设计发动机, 设计完了用在奇瑞车上, 请日本人设计外型, 设计完全为奇瑞服务。

三、以人为本, 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能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实现两者的结合。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推动企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 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 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企业文化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核心和灵魂, 以人为本,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为企业员工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思想模式, 给员工以工作导向、心理约束和前进动力, 让员工萌发一种荣誉感、责任感, 鼓舞员工的士气, 凝聚员工的力量,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而艰辛工作, 努力奉献。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不仅能留住企业原有人才, 还可以吸引大批社会高水平人才,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资源,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同样也是企业规范运作责任的内容。

建设企业文化, 既要大胆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 更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 既要发扬传统文化, 更要探讨新的内容, 遵循企业文化建设规律, 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是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经济社会的主体, 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信任员工、支持员工。二是企业领导者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与企业自身必需的精神支柱, 发挥领导者的企业精神领袖、文化领袖的作用。三是抓住企业特点, 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的信念、价值观, 制定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有效实现理念与制度的有机结合, 形成一种以能为企业大多数人所认可与执行的企业文化模式。四是挖掘企业尤其是一些老企业具有积极意义的优良传统, 并赋予新的内涵。五是全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更好发挥其功能。娃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长期努力成功地构建了娃哈哈企业文化体系, 主要包括: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的宗旨;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的经营哲学;先将诚信施于人, 才能取信于人的座佑铭;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工作要求;忠诚、创新、负责、亲情的行为准则;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工作作风;唯德唯才、有用即才、人皆为才的人才观;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的团队意识;敬业爱岗、能上能下、崇尚科学、精益求精的核心价值观。娃哈哈集团认真践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 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 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20年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78亿元, 直接和间接解决了40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近40家, 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构建学习型企业, 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学习型企业是不断创新、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把企业培育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一个拥有学习能力, 能不断进取、勤奋学习、总结和积累经验, 不断更新原有知识, 创造新知识, 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的整体, 也才能确实履行持续发展的责任。海尔总裁张瑞敏反复强调“当今世界已进入10倍速时代, 提升竞争力根本在以提高组织的学习里, 加快学习速度。”有关资料表明, 美国排名前25名的企业中, 有20家已经或者正在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对企业进行变革, 如美国的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联邦快递等一流企业纷纷建立学习型组织。而微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我国联想集团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也与特别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关。

学习型企业的本质是经常保持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多和更好的能力, 构建学习型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自主管理。一要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明确学习型企业的内容、特征、目标, 培养学习能力, 持续地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早地学习、掌握信息、知识、能力和才能, 发掘潜能, 提高能力。二要使企业自身同时又是大学, 企业家既是生产经营的专家, 也是学习教育的专家, 成为学习行为的榜样, 集聚相关的专家、学者, 形成企业智囊团。三要加强团队学习, 建立共同愿景, 企业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 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塑造企业的强势文化及共同愿望, 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倡导学习、鼓励学习、激励学习, 支持学习与创新行为, 确保员工所进行的学习实践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形成员工共同持有的愿景。四要组建知识联盟与知识交流系统, 做到有意识的学习, 有效的学习, 能够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积累知识, 并能有效地、持续地创造新知识。五要强化自主管理, 做到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 不断学习新知识, 不断进行创新, 从战略上创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六要建立信息环球网络,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水平。联想集团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使之健康成长。联想的组织学习方式:从合作中学习 (与惠普、英特尔、微软东芝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向他人学习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及向顾客学习等) 、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学习;联想的学习机制:会议、教育和培训、领导议事机制、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联想的组织学习保证和促进机制:“鸵鸟理论” (只有比别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时, 才具有竞争优势) 、建立共同愿望 (把联想建设成为长久的、有规模的高技术企业) 、企业文化认同、领导以身作则、及时调整组织结构、人员合理流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合理的知识收集、传播和利用。

五、协调人与资源、环境, 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 是个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企业这个有机体能否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顺畅运行与持续发展, 取决于企业内外部各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与运作, 既要依靠雇员、消费者、社区、政府等方面的支持, 也要依靠资源、环境等因素的配合, 需要多种资源的有机结合, 需要企业内外部各方利益关系的和谐, 环境、社会的协调, 才能使各环节各部分功能正常地发挥, 规范地运作, 从而实现经营目标。不断优化企业与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促使企业持续协调发展, 这是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同要求。

协调人与资源、环境, 本质上是以人为本,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一要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劳资关系, 多与员工沟通, 多为员工着想, 保护员工安全、生命, 保护员工待遇、合法权益,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促进员工的健康成长, 不能随意延长工作时间, 降低劳保待遇, 克扣工薪, 不能忽视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损害员工的基本利益甚至生命, 要反对歧视与冷漠, 坚持平等与热情, 激化企业员工的热情。二要品牌经营, 诚实守信, 规范运作, 让消费者满意, 供应商、投资者放心, 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三关心、支持社区, 获得社区的信任, 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 提供公共服务, 顾及相关人员、群体与社会的利益, 形成良好关系, 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得到公众支持。四要节能减排, 使用可循环资源,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造福子孙后代, 不能违规排放“三废”, 污染环境, 走“先污染, 后治理”之路。获得“全球最绿色企业”排名首位、创建于1802年的美国杜邦公司, 坚持“安全、健康和环保、商业道德、尊重他人和平等待人”, 曾经舍弃原有氯氟烃产品25%的市场份额, 带动研发了一系列氯氟烃替代产品, 保护全球环境, 做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造福人类的子孙后代。杜邦注重企业社会责任, 也带来了新的核心竞争力, 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企业、社会、政府各司其职, 整体推进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与媒体开始更加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问题,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转变缓慢, 紧迫性认识不足, 缺乏长效机制, 社会监管也不很到位。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合, 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社会与政府各司其职, 互促联动, 整体推进。

企业要把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合看作是使企业在自身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有机统一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强化意识, 增强使命感, 把社会责任纳入战略发展规划, 构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期的管理体系, 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增强核心竞争力。媒体要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的宣传力度, 增强公众的认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并加强舆论监督, 及时暴光那些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员工、消费者、环境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事件。社会公众要自觉严格监督, 严厉批评、制止那些违法违纪等违背社会责任的企业, 专业性的民间组织的监督也要加强。政府主要是加强教育, 科学引导, 提供服务, 积极帮助, 并及时修改、完善《公司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企业标准以及奖惩制度, 严格监督管理, 依法治理, 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凤.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 2009 (4)

[2].易鹏.社会责任提升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B/OL]. (2009.03.27) http://finance.ifeng.com/news/opinion/20090327/482864.shtm

[3].张洪祥.奇瑞汽车的“三创”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 (2)

[4].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网.娃哈哈企业文化[EB/OL].http://www.mie168.com/read.aspx

[5].张翠珠.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实践的几点思考[EB/OL]. (2007.07.03) http://www.shlc.gov.cn/shlc/manage/showdetail.jsp·userid=45

企业如何实现社会责任 篇8

关键词:法学视角;企业社会责任;实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无论是国内专家还是欧美学者,普遍从管理,法学,社会等学科领域给予了充分的解释,有着极为丰富的成果。

1.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和分析,第一位應该着眼于责任这个词,责任通常能够被解读为“分内应做的事情和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及承担对自己不利的结果”这两个部分。《公司法》中对于企业责任的规定,则更注重于要求企业做好自身该做的事情[1]。但是,法律仅仅只是规定了企业具有社会责任,但规定并不细致。大胆设想一下,若是企业没有遵守或是违反了法定的义务,那么在企业承担相关责任以及相关的救济制度如何衡量?然而法律中对此并没有更加明确的阐述。

2.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盈利应当协同发展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法定义务,并不意味着企业本身需要在削减自身利润的前提下落实该义务。其实二者之间并无冲突。首先,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多个方面如就业,环保,创造社会价值等,企业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利润,才能维持自身的不断发展,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家争取更大的财政税收,这本身就是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表现之一;其次,企业只有通过盈利不断地发展壮大,才有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从而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不仅如此,从以往企业发展历程来看,但凡对社会有着突出作为的企业,自身形象和声誉都具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这就反过来促进了企业员工对公司忠诚度的培养,并刺激了广大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购买力。这对企业提升创新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要重视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扮演的角色

在企业与有关的利益群体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利益冲突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当作为第三方,处理市场机制失衡,监督企业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促进公平公正社会的建立。

二、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不足和原因

改革开放伊始,社会各界开始掀起对企业社会责任探讨的浪潮。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相关问题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第一,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的力度正逐年增强。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引导企业履行自身社会责任,颁布,修订了众多法律法规,目的就是在于不断地加速国社会责任发展的步伐。第二,企业自身对于社会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加。第三,百姓对自身利益保护愈来愈重视,也开始注意有关自身权益如何保护等问题。

由上文不难看出,国内企业责任在近年来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看,其实依旧存在这许多缺陷和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1)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方面仍有误解。企业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经济主体。本身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随着现在国内经济改革正在不断进入深水区,促进企业改革力度愈来愈大,而对企业减负的各种措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实现,这便是典型的认识误区 [2]。

(2)企业违反社会责任的情况仍较为普遍。上文提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放眼整个社会,这种认识水平依然偏低在环保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及劳资纠纷意识方面尤为突出。出现上述情况主要还是因为相关立法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约束和激励方面仍存在空白,利益冲突双方协调方式短缺。

三、我国企业实现自我社会责任的有效方法

国内企业实现自我社会责任,共有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主要在于进一步修缮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更加严格和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对内则是企业本身加强结构优化和治理,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1.健全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

现在我国企业整体对社会责任的落实程度依旧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企业违反法律要求的成本太低,这就造成了企业违法现象始终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完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法律,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对企业进行约束将带来很大的成效性。首先,应当以《公司法》为主,事前对有关的违法行为作出必要的警示,对尚未进行违法行为的企业敲响警钟;事后对已经造成违法行为的企业予以严厉的制裁,使得企业不敢再次挑战法律底线[3]。其次,对现有有关法律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通过这套体系,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内涵进行具体解释和说明,强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提升法律对企业的影响力和震慑力,进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达成提供服务。

2.强化企业对本身的管理

由于国内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一直采用的是“股东至上”的管理模式,致使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难免会损伤企业员工或者其他有关利益方合理合法的权益,因此健全和完善企业的董事会制度,不仅可降低控制利益冲突发生概率,还能促使在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时,落实有关董事的法律责任,有利于董事会成员落实自身职责。

3.加大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的监督作用

加大社会监督,其中主要包括了非政府组织和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能够弥补法律规范对企业监督的不足,而新闻媒体本身由于具有传播广,速度快,参与门槛无限制等优点,所以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广大群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并直接参与其中。

四、结语

企业责任是目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企业责任落实的现状和不足,并从法学视角下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国内今后对企业责任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留坡.法学视角: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4

[2]季敏,许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基于法学视角[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王素敏.法律视角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D].宁波大学,20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行政后勤管理流程下一篇:爷爷的梦想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