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历史重点知识

2024-04-24

高中必修一历史重点知识(共11篇)

高中必修一历史重点知识 篇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 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尚书台 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中书省 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宋 二府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

○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

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

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1、○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

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行政权 总统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立法权 国会 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司法权 联邦法院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1787年宪法”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二帝国

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

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宪法授予巨大权力。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2、《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 解放战争 1、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3、宣告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的事件是解放军占领南京。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1917年3月,“二月革命”。

2、列宁的《四月提纲》(1917年4月),提出把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3、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十月革命”的意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实施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实行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4、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澳门,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4、香港澳门回归的最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实力提高。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主要体现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倒向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2、1953年12月,周恩来找中印双边会谈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准则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日内瓦会议

5、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也叫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同:遭受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发展民族经济。

异: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会议的意义: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内恢复了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2、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因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

4、由中国主导创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SCO)(还有亚太经合组织)。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1、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4、二战后形成的两级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

5、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热战主要是侵略朝鲜和侵略越南战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

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历史因素: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

2、“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经济政治实力增强,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摆脱美国控制;

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拥有和美匹敌的军事力量;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积极致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高中必修一历史重点知识 篇2

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 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既要关注史料的多样性, 还要关注对史料解读的完整性、深刻性、启发性。文字史料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上有其优势, 但图像史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提高思维想象能力以及增强情感价值观教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图像史料从形式上分为图片史料和影视史料两大类。图片史料是指“将实物等不能变为文字的材料, 用图片的形式反映的史料”。所以, 图片史料在内容和数量上都是巨大的教学资源库。

二、实施依据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个性而全面地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这些文件为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情境教学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而图片史料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实践证明, 在课堂上运用图片史料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师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参与、探究历史,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教学效果较好, 而且在此过程中, 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得到增强, 有助于其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实施策略

教师在使用图片史料时, 首先应该掌握其主要特点, 然后根据一定原则对其进行筛选, 为其有效使用做好铺垫, 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

1. 特点

图片史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直观性, 它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某一历史场景的片段。例如, 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解放战争”时, 展示教材上P78 页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 年在重庆谈判时拍的照片来导入新课, 从照片上两个人的穿着、表情、站位等细节, 可以推断出当时谈判的氛围还是比较和谐的, 而后来国民党却撕毁协议, 挑起了内战, 这里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设置了一个悬念,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图片史料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大, 这一点一直被大家所忽视, 其实只要深入挖掘, 每张历史图片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就会被发掘。如教师在讲授三大战役时, 展示教材上P80 页《三大战役示意图》, 从图中学生既可以了解到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顺序、地点、解放军的进攻路线和歼灭、改造国民党军队的数量等这些显性信息, 而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战略战术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等更深层次的隐性信息。

2. 筛选

了解其特点后, 教师还要对浩如烟海的图片史料进行筛选,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些筛选史料的原则, 即典型性、多样性和针对性。

A.典型性。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使用图片史料的重要性, 但有时使用的数量过多, 缺乏对图片史料的必要的解读和点拨, 一闪而过, 不但使学生感到视觉疲劳, 而且还冲淡了主题, 难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对图片史料进行筛选, 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趣味性、深刻性、启发性的素材, 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

B.多样性。首先是图片史料类型的多样性。教师可以使用历史照片、历史漫画、历史地图、图表等素材,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不同史料的价值和特征。例如, 教师在讲解三大战役时, 既可以展示课本上的示意图, 同时还可以展示课堂上经过师生合作完成的图表, 图表包含了战役名称、时间、作战部队和指挥员、战役特点、战果等信息, 多角度对知识进行巩固。其次是图片史料视角、立场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选择对同一历史事件、人物或主题持不同见解的史料, 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又增强了学生的史学思维和素养。例如, 在讲解三大战役时, 教师除了讲解战役的重大意义外, 还可以出示一些由于战争而被破坏的历史遗迹和城市图片, 让学生学会从多视角辩证地看待问题。

C.针对性。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固有的认知结构以及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 了解学生的需求, 尊重其学习的感受,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 教师对图片史料的筛选还要从学情出发,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选择那些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够得着, 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素材。同时, 还要兼顾不同年级、班级、学生间的差异, 做到差异教学。

3. 应用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图片史料, 是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 教师要利用图片进行精心设问,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其核心素养。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 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图片史料中的人和物的大小、比例、表情、神态、关系、环境、特殊符号、数据、提示语等重要信息, 感受、体验当时的历史情境, 并结合所学知识, 巧设问题, 让其进行合理分析与判断, 挖掘图片史料背后的隐性信息。在此过程中, 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以及与其他同学、老师进行互动、合作、探究的能力, 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 教师在使用《三大战役示意图》时, 除了要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体验图片所反映的显性信息之外, 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其背后的隐性信息, 特别是中共取得胜利的原因。为此, 教师还提供了三大战役决战前《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从图中学生了解到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从1946 年6 月内战爆发时的430 万比130 万, 到1948 年秋决战之前的365 万比280 万……从数字上看国民党军队在决战前仍然占有优势, 而此时中国共产党却为何认为敌我力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决战时机已经到来并最终取利了呢?这似乎有点不符合正常的逻辑, 通过设问, 学生学习兴趣再次被激发。而后教师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9 页的“学思之窗”, 了解到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以来, 在1946~1948 年间, 华北和东北解放区、山东、冀中就大概有一千多万农民踊跃参军或者随军出征, 由此不难分析出, 中国共产党取胜的重要原因是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 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总之, 图片史料既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历史知识的必要补充, 更是历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因此, 只要教师对其进行精心筛选、巧妙应用, 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建梅.创设生活化情境, 体验生活化数学[J].数学月刊, 2010 (12) .

[2]高艳红.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妙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09 (04) .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高国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 2011 (31) .

[5]叶小兵, 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09) .

[7]郭排行.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6) .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3

一、西汉时期:

1、汉朝初年,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以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结果是地方诸侯国权力膨胀,在公元前154年,发生“七国之乱”(实质: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2、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设刺史加强监督;强干弱枝。

二、唐末五代:节度使权力膨胀,造成藩镇割据(实质:中央与地方矛盾),国家分裂。

三、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强化

1、背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袍加身,建立宋朝,为宋太祖。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1)收精兵:

A、中央:将实力最强的禁军划归互不统属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领(统兵权),发兵权归枢密院。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利于皇帝控制军队。

B、地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削实权:

A、中央:削夺宰相和武将的权力,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B、地方:削夺节度使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3)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影响:

A、改变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已处绝对上风。

C、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四、如何看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效组织大规模经济活动,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笔记 篇4

第1讲 商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传承: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2)概况

①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②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3)特点: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把血缘和政治相结合。

(4)作用:强化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同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前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建立。

2.内容

(1)创立皇帝制度

①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中央创立三公九卿制

官职名称

职权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

管理全国军务

(3)地方官制:推广郡县制

①在春秋战国基础上全面推行。

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

③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2讲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①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

②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

 

措施

影响

军事

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政治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

经济

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4)元朝行省制度

①内容: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②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

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后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时期

①内容:唐朝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宋代

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后来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

①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元朝后期,宰相权势增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1)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门第不重才能。

(2)后期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

3.隋至元:科举制

(1)形成: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作用: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③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拥有票拟权。④张居正任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初年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

①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②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③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二单元 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临海多山。

①濒临海洋有利于航海和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

②多山的环境造就了众多城邦,即“城市国家”。

(2)政治条件:城邦制度。小国寡民的城邦使公民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

2.确立过程

改革

措施

影响

梭伦改革

(1)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力越大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3)废除债奴制

克利斯提尼改革

(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伯利克里改革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3)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3.历史影响

(1)积极性: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主的氛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②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的隐患。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发展历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

②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①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矛盾显现;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

②变化:法律的适用范围从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

①零散:皇帝重视立法,掌握法政大权;法学家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②体系: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历史影响

(1)维系统治

①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③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影响后世

①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受斯图亚特王朝的迫害。

(2)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后建立共和国。

(3)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确立过程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①内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②作用:使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

(2)形成责任制内阁,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①形成:17,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②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进行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②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③意义: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颁布1787年宪法

(1)背景:独立之初的形势

①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导致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而且与欧洲的贸易也常处于不利地位。

②华盛顿等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2)内容

①联邦制度

a.中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b.地方: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共和制度

a.权力划分

机构

权力

权力职责

国会

立法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总统

行政

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最高法院

司法

掌握司法权,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b.主要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防止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评价

①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②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2.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实质: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三、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艰难的共和之路

(1)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2)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宪法内容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总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

①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历史影响

(1)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的斗争,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职位。

(2)共和政体的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德国的统一

(1)背景: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结果: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

2.帝国宪法

(1)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皇帝

世袭制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

宰相

由皇帝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

(2)联邦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评价:(1)局限性:普鲁士的专制传统被遗留下来,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造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2)积极性: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

①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

②国内:清政府腐败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

①走私鸦片: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②禁烟运动: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发动侵华战争。

2.过程

(1)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接着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3)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 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法国加入。

(2)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

条约

内容

《天津条约》(1858年)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约》(1860年)

(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影响

(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挑起战端。

(2)平壤战役: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

(3)黄海大战:日军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4)辽东、威海卫之战:日军进攻辽东、山东半岛,攻占大连、旅顺、威海卫等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2)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4)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

①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过程

①19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结果

19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

①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口号:扶清灭洋。

(2)概况:1900年6月,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

(3)结果:遭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而失败。

(4)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2.过程

(1)金田起义:时间为1851年1月,建国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与清廷对峙。

(4)全盛:1853~1856年,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转折——天京变乱

①原因:领导者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发生内讧。

②表现: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石达开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6)后期斗争

①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让洪仁玕总理朝政,进行政治改革。

②稳定天国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③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

 

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1)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资政新篇》(1859年)

(1)主张学习西方,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3)开设新式学堂

 

二、辛亥革命

1.酝酿

(1)经济: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3)组织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19,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4)军事:中国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5)时机:19,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清军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汉三镇。

3.成果

(1)民国成立:19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③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局

(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原因

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

②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

④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

5.功绩

(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过程

①第一阶段: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②第二阶段:从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

①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准备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为中央局,总书记为陈独秀。

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一大。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4.北伐战争

(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5.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①帝国主义干涉,扶植国民党右派蒋介石为新的代理人。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二、国共的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土地革命

(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

(1)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措施

①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②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③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4.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④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结束。

(3)意义

①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③标志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日本侵华

1.侵略

(1)局部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2.罪行

(1)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丰润县的潘家峪惨案。

(3)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二、全民族抗战

1.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2.敌后战场

(1)表现

①1937年8月,中共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

(2)作用: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正面战场

(1)表现: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抗击日军侵略。

(2)结果:虽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4.国外战场

(1)目的:为了确保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

(2)表现: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3)结果: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5.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

战略阶段

战略重点

战略防御(1946.6~1947.6)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1947.6~1948.9)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1948.9~1949.1)

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1949.4)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解放南京

(3)胜利意义

①对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②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5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原因: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特别是国家利益的尖锐对立而破裂。

2.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公开宣称要干涉他国内政,是美国“冷战”政策正式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表现,其实质是通过经济援助,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1949年美国策动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1949年成立经互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局部热战: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事件;亚洲地区发生“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欧共体)与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3.西欧与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三、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高中必修一历史重点知识 篇6

目录, 是正文前列出的篇章名目, 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往往隐含着十分重要、相当丰富的内涵, 与正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录是全书的总蓝图, 也是教材的总纲, 对整个教材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教材的每一个章目、节目是对该部分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历史教材目录的编排充分地反映了历史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 科学地体现了知识的相关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把握了目录也就是把握了整个知识体系, 可以说目录是学习的一把金钥匙。科学、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录, 将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在新教材开始使用时, 利用目录介绍全书内容、结构, 做到“纲举目张”

从心理学上来讲, 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接触教材的基本结构, 从宏观上大概了解其内容, 然后再去学习那些相关的具体知识, 也就是从整体到部分, 这样才利于理解和掌握, 而目录正是教材的基本结构。因此, 在开始学习新教材时, 我们要让学生首先接触并把握目录。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 从目录上看, 全书共8个单元, 有27课, 通过观察目录我们可以知道两点:1.《历史》必修一是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的。比如, 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等, 描绘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又如单元三探讨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可以说, 必修一中的每个单元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2.教材采取了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 坚持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让我们来看看必修一的目录, 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单元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很明显, 我们可以发现教材是按照古代中外史、近代中外史、现代中外史的思路来编写的, 目的是在时序上加强中外史的比较。

这样从一开始就利用目录对全书的内容、结构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结构,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程的内容和编排, 从宏观上掌握教材体系, 建构知识网络。了解了教材的大体内容和编排体系, 再去学习具体的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二、在新单元开始学习时, 利用目录介绍教材的章节结构或单元知识结构

通过目录小标题, 可以揭示每章节与节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明晰本单元历史发展的线索。比如, 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主要有“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丰富, 源远流长,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特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经历了一个产生、巩固、完善、强化的演变过程。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以后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发展, 到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顶峰。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利用目录让学生了解单元知识结构, 对学生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效果。

再如, 单元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有三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本单元在内容设置上分三个阶段, 展示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以前的世界政治格局, 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 导致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而后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则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 出现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依然是一个发展趋势, 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此可见, 各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只要我们注意和挖掘出这些目录中蕴涵的用意和宗旨, 通过目录来理解内容, 明晰历史发展线索, 全单元内容就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这将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过程, 加深对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在历史复习课中, 利用目录构建知识网络,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当历史课程进入复习阶段时, 学生对教材内容已有初步掌握, 为了将学生平时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可以利用目录中所列标题为路标, 提纲挈领地进行复习, 穿章破节地提炼出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 根据目录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宏观系统的回顾和把握, 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形成网络, 这样既能使学生强化以前所学的知识, 又能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

在历史复习课中, 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可以充分利用目录来进行。在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后, 可以“章”为主干、“节”目录为侧枝进行复习, 认识每一节 (课) 内容在整章 (单元) 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 系统整理阶段性所学知识, 让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重新领悟的知识, 逐渐构建起章节知识框架。在学习完全册书后进行总复习时, 可从章目入手, 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 从总体上宏观地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并进行知识的再整合和系统化, 构建知识网络,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学生也能习惯性地以目录为纲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时, 也就能够理清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更加全面、深刻、系统。这样利用目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7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3.美国的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19世纪中期的美国社会和经济变化、南北战争后的黑人奴隶制度。

4.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5.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建立: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建立。

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7.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8.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9.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10.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简洁 篇8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

①目的: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②内容: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③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颁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③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地里程碑。

四、知识拓展与补充

1、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2)有了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立宪派;袁世凯北洋军等。

3、袁世凯能够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1)袁世凯自身的实力、政治野心和心计。

(2)帝国主义的支持。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篇9

背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公元前2,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皇位世袭)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郡县制)

背景: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过程: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内容:郡的长官是郡守,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评价: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共性作用: 秦朝所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知识点 篇10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开始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高中必修一历史重点知识 篇1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目录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1

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 “仁”(仁者爱人 ); B. “礼”(“克己复礼”);C. “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政治)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他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核心:民本主义

A. 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 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 被视作儒家异端;B. 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春秋无义战;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别现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是统治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4

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 “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

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5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

①(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②(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文化)纲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是批判地继承了儒学。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王夫之《船山遗书》: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教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学务实。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①(思想):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

②(经济)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

③(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关注民生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6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时代特点:民族交融)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开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

(五)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七)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 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C.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 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E. 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F.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八)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 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 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九)明清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启示

启示:先进文化要不断地创新才有新的生机,更要学会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扬长避短,避免故步自封。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现在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职能等。

历史怎么背效率高

高中怎么学好历史?兴趣至上

对高中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高中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高中怎么学好历史?忠实于教材

挖掘出隐藏信息后,就要联系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当然,教材内容你要熟记,不然的话你写啥呢。历史考试比起政治考试比较难的一点就是,历史题考点太多太杂。比如说,南京条约签订在南京于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不止一位知友在此提出疑问,觉得南京条约是签订在1842年,请仔细再读一遍,我的意思是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是1840年后,而不是1840年)。这一句话里就有四个考点,错一个字都不行。政治考试只用写出大概的原理,实在记不全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写。

高中怎么学好历史?方法为主

读高中历史教材。“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高中历史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高中怎么学好历史?规律记忆

高中历史知识虽然繁多而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规律进行记忆。如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许多国家发生,但各国的背景有着共同之处,主要的规律就是本国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封建势力或殖民势力严重地阻碍它的发展。规律记忆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记忆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个性,这样常常能起到触类旁通、一石三鸟的作用,还可能帮助你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一单元)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岳麓书院导游词

★ 岳麓书院简介

★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 高一必修二第五单元作文

★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上一篇:货运驾驶员考试试题下一篇:AutoCAD教程_1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