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有感

2024-04-22

游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有感(精选5篇)

游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有感 篇1

2014年八月2日,在认识实习结束后,我再一次参观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早在新兵连的时候,支队就组织了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的活动,这一次故地重游感触颇深。

八十二烈士陵园座落在淮阴县刘老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淮阴市委、县委党委教育基地。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淮海区刘老庄牺牲的82位烈士而设立的陵园。

八十二烈士陵园,标志着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浴血抗战的历史。昭示着抗日烈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将永远感召着革命事业的后来人。

1943年3月18日,日军3000余人从淮阴出发,企图合击位于六塘河一带的中共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此时,驻守刘老庄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第四连的82位壮士,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带领下,为掩护人民群众和领导机关的安全转移,与日军展开激战,毙敌200余人,伤敌300余人,后因弹尽援绝,全部壮烈牺牲。淮阴人民将烈士遗骨清理并举行公葬,注入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墓。

战后,淮阴人民收殓了烈士的忠骸,在烈士牺牲地建起了八十二烈士墓。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把烈士陵园炸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5年,淮阴县人民政府重修了八十二烈士陵园。高15米的烈士塔矗立在青松翠柏之中,塔下安放着82烈士的忠骸,塔的正面有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的题词。陵园内还建有烈士碑亭和烈士祠堂。祠堂内存有烈士遗物和朱德、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领导人的题词和敬献的挽联。1956年,淮阴县成立了陵园管理处。陵园占地面积147亩(98309平方米),先后建立起烈士墓、纪念碑、壮志亭、烈士纪念馆等纪念建筑设施。

刚从淮安城出发,就感觉有枪声,这枪声一路在耳畔嗡嗡响,越来越清晰。人的精神更振作了,去捕捉那分明久远却又似乎近在身前的奇异枪声。

一个多小时以后,枪声消失了。抬头一看,位于西北角的刘老庄就在跟前。没走两步,就是82烈士陵园。“由陕北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到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陵园门头上缀着一颗红五角星,看到当年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题写的挽联,顿悟,耳边的枪声原来是从这里传来的。这枪声穿过71年的岁月隔挡,把我们一路引来。

轻脚踏进去,是一条贯穿整个陵园的中轴路。路西面是烈士墓,东面是纪念馆和82棵松树;路北首是纪念碑,这是陵园的主体。纪念碑前是纪念广场和纪念柱。

纪念馆前,一位战士右臂高高扬起,手中钢枪直指苍穹。该雕像首先吸引了我们,他是谁,在干什么?“他代表82位为国捐躯的新四军烈士”,陵园管理处解说说道。在他脚下不远,白色基座上是“1943.3.18”一排数字。

看到这几个血红的数字,枪声在耳边又骤然响起,71年前的这一天变得可摸可闻。1943年3月18日拂晓,淮阴城的3000多日寇袭击我淮海区党政机关。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的82名战士,死死咬着杀气腾腾的敌人,掩护群众转移。已打退5次冲锋,600多敌军死伤在脚下。寸土未得,敌人被打怕了,山炮、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向4连轰了5个多小时。从拂晓打到黄昏,勇士们最后跳出战壕与敌人白刃战,全部壮烈殉国。

战斗打响时霍继光正在吃饭,整个部队都在吃饭,他回忆说,“我们在树上放了一个哨兵,只听见‘砰’一声响,哨兵被打下来了。”霍继光当时是七旅十九团三营三连连长。这位不久前走完88年人生历程的新四军老战士说,“营长看形势不对,让我们突围,走一个是一个。战士们盛起饭边走边吃边战斗,4连留下掩护。”

那一天已被眼前的数字永远定格在这里。立时感觉脚下的土地还是热的,好像71年前炙热的战壕就在眼前。突然明白开来,完成任务的这位新四军战士一定是在宣告胜利的消息,或者与安全撤离的战友作最后的告别!

一级级,北首有18级台阶的纪念碑,下面就是公墓。打死最后一个鬼子,82位烈士就永远躺在这里了。从天没亮到天擦黑,他们实在太累了。就住在刘老庄村的一个庄稼汉指着眼前的公墓说,战斗刚一结束,庄里的乡亲们趁夜幕挖坑收殓烈士忠骸,堆起一座3丈高的坟茔。人们发现,很多战士跟日本兵抱在一起,太紧了,怎么掰也掰不开。没有裹尸布,百姓拿出家里的被子土布。“父亲在坑边放一个小碗,每埋一名就在小碗里放一颗玉米粒。最后碗满了,整整82粒。”再后来,乡亲们为烈士举行了公葬,修建了墓碑。

纪念碑前面是纪念广场和刻着烈士英名的纪念柱。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细数数遍,也只发现18人的姓名。周明成说,大多数战士牺牲后没留下名字和籍贯,只知道很多人是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生前在部队点名时,都会被响亮地叫出名字”,2011年5月,淮安启动寻找82烈士大型寻访活动,让烈士不再无名!相信不久,那些遗漏的名字会被一一找回,雕刻在人们心中。

四连的82名战士全部捐躯安息在此,但这个连队并没有散。七旅随即将四连命名为“刘老庄连”,当地老百姓选送82名优秀子弟补入该连。解放战争时刘老庄连北上南下,如今这支光荣的连队驻扎在中原,仍保持着82人的编制,仍每年向刘老庄乡征兵。把最后一碗米送给解放军,把最后一床棉被送上前线。红色土地上的这段红色记忆刘老庄一直在传承。71年来,刘老庄乡有上百位青年入伍刘老庄连。

走出烈士陵园,感触颇深,仿佛那日的厮杀还在眼前,仿佛战士们的呐喊还在耳边回响,为了掩护群众转移,82名无畏的战士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这一片土地上,他们也长眠于此。作为被胡锦涛同志称赞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之一的英雄集体,刘老庄连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社会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往无前勇于奉献的精神,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勇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诚诚待人。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这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我参观后最深的感受。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人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 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

游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有感 篇2

目标: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xx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

当前,幼儿园的国家课程,实质上就是20xx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具体的课程形式。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困扰课程推进的重要障碍。因此,地方课程的自主开发是每一所幼儿园面临的共同任务和实际需要。

主题:

淮安秦时置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鼎盛时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英雄故里——韩信城,而且有革命史迹——新四军军部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不仅有唐代的`文通塔、宋朝的镇淮楼、明代的魁星亭等亭台楼阁,而且有“两淮刹首”慈云寺、“水下皇陵”明祖陵等祠庙陵墓;不仅有老子炼丹、大禹治水、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优美动人的历史传说,也有江淮人家独具特色的民情民俗。周总理故居、纪念馆、刘老庄82烈士陵园,到处可见革命与文化先驱者生活的足迹与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更何况,改革开放后城乡巨变,林立的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新的火车站、新的体育科技场馆等等,无不让人感受到家乡坚实有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丰富、最鲜活的课程资源,对生长在这里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独特的、全方位的教育价值。如何“利用淮安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适宜的园本课程”?我园在省级立项课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开发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做出了大胆尝试。

我执教的大班社会:《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就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活动。目的在于1.了解家乡的八十二烈士陵园,知道82位战士英勇抗日的历史故事;2.萌发对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萌发爱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3.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介绍有关八十二烈士的历史故事

1.观看影片《浴血刘老庄》的片段,了解有关八十二烈士的历史故事。

鼓励幼儿认真观看,学会倾听。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萌发爱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抗日英雄故事:刘老庄八十二勇士 篇3

驻守在敌人进军路线上刘老庄的新四军第三师第十九团的二营四连深知眼前张圩子的危险处境,为了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毅然主动要求担任机动地阻击敌人.这个连队,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和敌人相比相差十分悬殊,但为了领导机关的安全,他们决心死战到底.战士们摩拳擦掌,机枪脱下枪衣,子弹推上膛,把手榴弹的盖子全都揭开,揣在身上……队伍沿着交通沟伸出去,等待敌人的到来.

敌人进逼上来了,一眼望去,敌骑兵在公路上飞驰,步兵在后面狂奔,掀起的尘土弥漫着天空.战斗立刻打响了,鬼子兵人喊马叫,发动了冲锋,马蹄急骤,刀光闪烁,步兵像黄蜂一样攒动着,来势十分凶猛,一枚枚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打得敌人人仰马翻,鬼哭狼嚎.战士们在浴血苦战,敌人被阻,不能前进.日已过午,激战仍在持续着.敌人无数次的冲锋都不能奏效,他们便集中所有小炮、野炮、重机枪向我军阵地轰击、扫射,四连阵地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弹片、泥土与血肉纷飞,已分不出哪里是战豪,哪里是平地.正在这危急时刻,战士们的弹药消耗尽了,而兄弟部队被敌人阻隔,又不能赶来增援.连长白思才命令把武器都破坏掉,留着步枪装上刺刀,准备和敌人最后决斗.指导员李云鹏大声疾呼,号召所有共产党员和全连战士,绝不做敌人的俘虏、准备迎接敌人最后一次冲锋.

四连从拂晓战斗到黄昏,度过了极度紧张、残酷、悲壮的十二小时,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坚守着阵地,他们不停地厮杀着,直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滴血.敌人迟钝地沿着交通壕走过去,只见壕沟里躺着八十二名新四军英勇无畏的战士,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战士们的鲜血,交通壕里,没有一支完整的步枪、机枪全都折断了,砸碎了.敌人看到这一切,真是心惊胆战,日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毙伤日军170余人.

就在这时,六塘河北岸的领导机关,跨过纵横如织的河网,从张圩子安全转移了.四连战士可歌可泣的业绩,是一首英雄的诗篇,他们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战后,新四军的战友们同声哀悼,决心踏着烈士们血迹前进,誓为烈士们报仇雪恨,淮海人民为永远纪念这些抗日的英雄们,就在交通壕边修起了一座高大的陵墓,墓碑的正中写着“八十二烈士之墓”,墓地的周围栽满了松柏,挂满了鲜花和挽联,淮海区领导人之一的李一氓作了一副挽联:

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

从拂晓,到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550字 篇4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550字

(一)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这不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历史战争片,还是一部激励中国人斗志的电影。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主要讲述了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某团第4连82位勇士,在刘老庄一带的一场阻击战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作为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顽强抗日一千多人十多次的进攻,82名战士虽然壮烈牺牲,但却成功坚守数小时,为新四军主力部队,领导机关以及刘老庄的百姓们赢得了转移的时间。这部电影也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如狙击手田一枪、一排长魏庆忠,连长白思才……他们让我们难以忘怀。

田一枪是一名枪发精准的狙击手,在战争达到高峰时,他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区,杀死了许多敌人,但最后还是英勇地牺牲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呢?一说到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人们都你推我让的,谁也不愿多做,可田一枪呢?他直捣敌人大本营,为党,为人民,为连队多杀几个日本人以报血肉之仇。

一排长蔚庆忠可以说是一个英勇善战的烈士,为了保护乡亲他不惜一切代价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为了连队不再受到炮弹攻击,他扔出自己手上所有的手榴弹炸掉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并拿起刺刀与敌方军官佐木顽强拼搏,让人非常敬佩。

连长白思才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从他指挥全部战斗到英勇牺牲,总是那么有骨气,他牺牲时一只脚支撑在地上,一只手紧握手枪,透出中国人永远不会倒下的气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可现在,我们为什么没有继承老一辈革命战士的优良传统呢?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550字

(二)今天,我观看了一部抗日电影《刘老壮八十二壮士》,这不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历史战争类电影,还是一部激励中国人斗志的电影。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主要讲述了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某团第4连82位勇士,在刘老庄一带的一场阻击战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作为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顽强抗击日军一千多人十多次的进攻,82名作战员虽然壮烈牺牲,但却成功坚守数小时,为新四军主力部队、领导机关以及刘老庄的百姓们赢得了转移的时间。

这部电影也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如狙击手田一枪、一排长蔚庆忠、连长白思才……他们让我难以忘怀。田一枪是一名枪法精准的狙击手,在战争达到高峰时,他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区,杀死了许多敌人,但最后还是英勇地牺牲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呢?一说到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人们都你推我让的,谁也不愿去做。

可田一枪呢?他直捣敌人大本营,为党、为人民、为连队,多杀几个日本人,以报血肉之仇;一排长蔚庆忠可以说是一个英勇善战的烈士,为了保护乡亲他不惜一切代价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为了连队不再受到炮弹攻击,他扔出了自己手上所有的手榴弹炸掉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并拿起刺刀与地敌方军官佐佐木顽强拼搏,让人非常敬佩。

可现在,我们为什么没有继承老一辈革命战士的传统呢?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今天!连长白思才,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从他指挥全连战斗到英勇牺牲,总是那么有骨气,他牺牲时,一只脚支撑在地上,一只手紧握手枪,透出一股中国人永远不会倒的气质!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一部关于抗日的永恒经典!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550字

(三)观看了一部抗战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八十二位指战员,为掩护当地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在淮阴县刘老庄与千余日军激战竟日,共毙敌一百七十余,伤敌二百余,因敌我力量悬殊,八十二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的事迹。

本片用细腻的镜头,从小人物出发,勾勒了一批在抗日战争中的无名英雄的英勇形象,其中在观影过程中我多次被感动,尤其是在战争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指导员将在战场上已经受伤的5名战士临危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场面,及决战前的党员动员,真是感人至深,也深深的教育了我。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危难之时,正是我们冲锋陷阵之时,在现今社会,我们可能不会有上战场打仗的机会,但是为祖国的建设,我们一样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群众当中,我们必然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感慨之余更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倍感珍惜。

游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有感 篇5

星期四下午,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多媒体教室里观看电影。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多媒体教室里,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我迫不及待的想看这部电影了,电影开始了,里面说到了: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弟3师第4连82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的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他们拼死奋战。这里无高山丘陵,无森林泥沼 ,无大建筑物遮挡,而且敌人的装备又比我们的好,在这种不可能的情况下,还是阻击了敌人10多个小时,为老百姓和领导机关的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

82位壮士全部牺牲了,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有的才十几岁......当看到小螺号按下引爆器的那一刻,我哭了,他才十几岁啊,比我大不了多少,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会不会也那么做呢?答案是肯定的。

上一篇:村党支部书记创先争优事迹材料下一篇:撤县设市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