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2024-04-21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篇1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与实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深厚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部署,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倡导”这一明确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通过回顾上述历史可以看出: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又更加内核化、凝练化和实践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最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提出者和践行者。

二、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总布局,有利于激励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精神要素和价值追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利于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公民。这三个层面的价值互动,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的辩证运动和发展,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完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价值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价值自觉与价值自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将“四个坚持”的原则落到实处,当前,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人们不断加深理解认同,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二要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实践,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孝敬、诚信、勤劳节俭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三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在抓好“融入”上下功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实际工作,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四要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有计划、有步骤,按要求、按标准地展开,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各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吴潜涛 《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5日 07 版)

任何社会的价值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价值理念层面对其进行哲学考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价值观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完善、更具理论逻辑魅力。

“三个倡导”的“24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党中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纳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理论智慧,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的开放性表述,坚持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实践标准,凝练更加简明、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我国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十八大报告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明确提出,标示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价值,坚持在践行中认同并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弄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既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又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等领域属性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基本原则、核心理念、基本内容、基本特征、总体目标等诸多元素构成,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座理论大厦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石;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逻辑整体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理性的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实质和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标志。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凝练而成的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同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基本价值理念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和具体要求上有着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体系,同时也是实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旨就在于,使人民群众在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并执著地付诸于实践。从这种意义上说,引导人们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的实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从对社会发生作用的意义上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许多共同点,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不能简单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说成或改装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应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现实针对性,准确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完善发展的客观要求。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命题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基本内容、功能与作用、建设途径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彰显。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完善的着力点,聚焦着思想理论界诸多学者的研究视线。这是因为,任何社会的价值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价值理念层面对其进行哲学考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价值观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完善、更具理论逻辑魅力。

其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要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为群众所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就需要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用简洁易记的语言,概括出能很快被群众认同、熟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客观背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客观要求。

最后是抵制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渗透的迫切需要。在我国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演变战略。他们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中国;他们把“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美其为“普世价值”,竭力在中国“布道”,企图策动“颜色革命”,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有效应对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价值理念渗透战略的迫切需要。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的“24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党中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纳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理论智慧,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24字”的价值理念,既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美好价值追求,也集中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体落实到对“24字”的价值理念的认同和践行上。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上,深刻理解“24字”的价值理念的科学内涵。要着力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引导人们广泛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政治建设实践、文化建设实践、社会建设实践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使人们在切身体验中领悟“24字”的价值理念在创造人民幸福生活中的价值支撑作用。要联系历史的社会实践,使人们对“24字”价值理念的认同建立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依据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进行的精辟概括,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践行的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也是一直以来人们不懈奋斗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的公民意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也是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在现实的实践中养育,又要注重历史实践的强大影响力。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篇2

一、校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阵地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立德首先是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核心价值观, 其实就是一种德, 既是个人的德, 也是一种大德, 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因此, 今天讲立德树人, 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德”来培养学生、成就学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以下简称“人大附中”) 的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 挖掘潜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 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学校办学的着眼点是学生, 着力点是教师。学校主张“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造适合每位教职工发展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 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 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问题。中国当代学校教育要建功立业, 首先必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做足文章;中国当代学校教育如果出纰漏, 肯定也首先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有偏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让校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阵地。在这块阵地上,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立德树人, 心里装着中国梦

梁启超先生曾说, 中国文化的精义就是“修己安人, 内圣外王”。修己修到极致, 就是“内圣”;安人安到极致, 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我们讲立德树人, 就是要做“内圣外王”的功夫, 就是要培养品德高尚、能力高强的学生。立德, 就是要让学生有一颗美丽而强大的中国心, 这颗中国心里装着中国梦。树人, 就是要让学生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完美人生的能力。立德树人, 实质上是品德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也一定是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 学校才能培养出靠得住、有本事的人才, 培养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接班人。

人大附中这些年的所有努力, 都是为了实现品德教育与能力教育的结合, 培养品德高尚、能力高强的学生。例如, 早在十几年前, 北京电视台引进墨西哥电视剧时获得一个额外附加的足球培训项目, 人大附中“BTV三高足球俱乐部”有机会到墨西哥培训。当时, 教师和学生住在一个酒店, 主楼前是广场, 挂着很多国家的国旗, 但唯独没有中国国旗。学生看到后立刻找到领队教师, 教师马上去找酒店经理。当经理说他们没有中国国旗时, 领队教师又到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找到一面国旗, 然后交给经理。在教师和学生的强烈坚持下, 酒店经理最终把中国国旗挂上去了。而且, 教师和学生还按照人大附中的惯例, 每周一在广场前举行升旗仪式, 高唱国歌。

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才是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好的教育不是教学生如何按别人的想法去做, 而是要鼓励、引导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这是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有了这份尊重, 他们才可能因好奇而产生兴趣, 因兴趣而去探究;他们才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中保持独立自主, 敢于向权威挑战, 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所以, 笔者常说, 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必然会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遇到阻力, 只有综合创新才能打破常规、解决矛盾。人大附中这些年的发展得益于学校有“时时能创新、事事能创新、人人能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土壤, 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校长和学校要做的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平台。因此, 笔者常对师生们说“:你们能翻多大的跟头, 我就给你们搭多大的台子。”

三、教学相长才能释放更多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努力做到全覆盖、全渗透,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久久为功, 花落莲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融入日用而不知。它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更不该做表面文章, 而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 按照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办事。具体来说, 就是要落实到每一个课堂, 渗透到校内外一切综合实践和文化活动中。

教育是一项播种的事业, 播下什么样的种子, 就会在学生的心里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只是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任务, 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 需要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积极的宣讲者、模范的践行者, 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魅力结合起来, 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 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这方面, 人大附中一直强调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释放了诸多的正能量。

例如, 人大附中有一位语文教师, 经常在课堂内外与学生诗词唱和, 不仅以诗词叩开了一颗颗年轻的心灵, 而且在师生的互赠互勉、互教互长中将民族精神、诗词文脉传了下去。2007 年的那次高考中, 有位学生以1 分之差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失之交臂, 情绪低落。她的班主任和一些教师及时给她做思想工作, 但效果不佳。语文教师于树泉知道这位学生很喜爱古典诗词且颇有造诣, 就给她写了一首《咏云湖山小松赠豆豆》相赠, 激励她像小松树那样不畏风吹雨打, 挺立着坚强的筋骨和灵魂。该生见诗后回复于老师:“谢谢老师的鼓励, 我会朝着小松的境界努力的。日后得暇必当奉和。”在教师用古典诗词与学生交流情感的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的是民族精神的洗礼和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的熏染。

总之, 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形成巨大的场效应, 释放无与伦比的正能量。我们这个“德”才立得起来“, 人”才能顶天立地。

四、优质学校要勇于担当

当前, 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城乡、地区、校际间的教育质量还很不均衡。作为优质学校, 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 积极帮扶薄弱学校, 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就是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是对师生的一种无声而深刻的示范和教育。这在深化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的今天弥足珍贵。

“一个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 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 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 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 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这是笔者的追求, 也是人大附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从2002 年开始, 人大附中在这方面进行了十几年的探索, 形成了“区域内承办、托管、深度共建、联谊, 区域外 (教育欠发达地区) 远程辐射, 依托优质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培训优秀校长和教师”的几种最有效、可持续的帮扶模式。近十年来, 人大附中在帮扶薄弱学校中共派出干部、骨干教师80多人。2014年, 国务院嘉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人大附中是唯一获奖的中学。

为了使北京边远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人大附中与延庆永宁中学于2007 年创办“人大附中延庆分校”, 学校选派了11 名骨干教师到延庆支教。他们的课堂向延庆所有教师开放, 仅一个学期听课的教师就有1800 多人次。但由于人力、物力所限, 到2009 年人大附中很难再派教师到延庆任教了。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果断地决定, 将延庆分校两个班的学生全体带回人大附中上高三。2010 年, 这届学生参加高考, 79名学生中有56 名学生高考分数超过了本科线, 创造了这个山区中学有史以来的最佳高考纪录。

笔者常跟学校教师说,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与贫困落后地区学校联合办学的过程中, 人大附中的教职工得到了锻炼, 他们的思想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双赢、共赢的过程。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是在培育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贵在国家、社会、个人同心联动, 贵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做起。办好任何事, 关键都在人。人在哪里教?主要在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以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在校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

摘要:当前, 国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而教育是实现这个基础工程的关键。具体来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 校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阵地;第二, 立德树人, 心里装着中国梦;第三, 教学相长才能释放更多正能量;第四, 优质学校要勇于担当。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这个基础之上,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趋势的一种价值追求、价值理念。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同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加强宣传和学习,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种实际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就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35周年,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我国在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同。与此同时,我国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领域、精神领域、道德领域,尤其是价值观的领域,存在一手软这种状况,出现了一些如理想信念弱化、道德滑坡、人情淡漠、诚信意识的降低、价值观的模糊、价值观的混乱等现象。人应该爱国,但是有些人爱国意识越来越淡化。人与人之间应该关爱、诚信,但是由于社会现实多方的原因,有些人把这个抛到脑后。因此,为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同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大家共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在强调思想多样化甚至多元化的同时,我国也滋长了一些错误思潮,对于人们的思想影响非常大。例如,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冲进来以后,对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非常大,导致有些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非常严重。如果任由这种错误思潮发展下去,人们的思想永远提高不了,价值观、主流意识就树不起来。为了抵制这些错误思潮,党中央提出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实际需要

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也就是大体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也就是大体到本世纪50年代,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宏伟且意义重大。

要想实现这两个目标,应该在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加强经济和科技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领域、精神领域、价值观领域。一个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只在物质上强大而精神上薄弱,那不是真正的强国。所以,一方面物质文明方面要强大,要现代化;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国民的价值观方面、国民的思想精神方面要强大,使我国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同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要同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发展相适应。倡导社会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十八大已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晰的图景,只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两大百年目标也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一个宣传、教育、研究和具体贯彻落实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入心入脑,家喻户晓。

(一)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舆论工作

要充分营造宣传舆论氛围,把新闻媒体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阵地,积极运用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公共微信等现代传播手段,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更要发挥好主流媒体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正面思想引导,通过开辟专门栏目、刊播一些主题公益广告等形式,增强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同时,要善于运用日常的事例及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理讲透彻,加深人们的认知认同,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网络环境和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二)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青少年代表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脑子里面要把核心价值观并入灵魂,真正落实到行动,这样我国的未来才会有希望。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强调了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也就是说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到大中小学各个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而且,还要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三)使这种价值观真正大众化、普及化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一般经过从“知”到“信”到“行”的过程。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可从这个方向出发。从“知”进行引导,增强宣传教育力度,保证广大群众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示范作用,让人民群众由“知”到“信”,让群众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有榜样,一点点扩散,逐步强化,形成“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输性、渗透性,促进其普及化、生活化、通俗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四)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各级党委的核心任务,而且也是政府的任务。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任务去做。而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当中,各级领导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常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当中,各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五)用制度为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提供保障

真正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起来,让它变成全体人民的一种自觉行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它变成一种制度。邓小平讲过制度问题最具有根本性。所以,同样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制度的东西,把它的措施变成制度,让人们必须按照这个去做,不按照这个去做就是违背党纪、违背国法。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深入人心,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

参考文献:

[1]邢云文.把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N].人民日报,2014-03-20.

[2]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05-22.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篇4

这支创建于民族危亡之际,经历了艰苦卓绝,战胜了国内外强敌,取得了卓越功勋的队伍,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之所以能前仆后继、英勇善战,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培育和践行了人民军队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做到军魂永驻、本色不改。

2007年12月,胡锦涛主席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2008年12月,他向全军发出号召: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求全军部队把它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

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伟大创举。胡主席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概括,为当代军人指明了从军报国的价值追求,确立了继往开来的精神坐标,增强了应对困难挑战的精神力量。

2012年6月,全军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军/ 12

和武警部队200多名代表回顾成就,总结经验,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部队和官兵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

宣言 誓言 格言

掀开思想上政治上建军治军的新篇章

新世纪之初,伴随着不同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的相互激荡,伴随着不同思潮不同观点的交流交融交锋,一些国家和势力开始了“战略输出”和“价值观渗透”。于是,“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鼓噪时有出现。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利益观念的深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波及绿色军营。

培育和践行我军特有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现实的课题、时代的召唤。

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先后作出一系列指示,指导全军开展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008年,中央军委把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 12

为全军政治工作的一件大事,进行研究部署。总政治部组成课题组深入部队和院校,开展广泛的调研。

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从现实课堂到网络空间,一场关于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的大讨论在全军部队迅速展开:

数以万计的官兵参加了各级组织的革命军人价值观问卷调查;

各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人民军队特有的价值标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总政各类刊物和政工网收到全军部队的建言献策2000多篇„„

2008年12月,胡锦涛主席关于“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精辟概括,凝聚了全军的智慧,融汇了中外的经验,秉承了优良的传统,回应了时代的呼声。

长期从事价值观研究的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专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的价值宣言!/ 12

第二炮兵某基地政委唐国庆表示:每一支强大的军队都会有自己的格言,它能统一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焕发全军的斗志和力量。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当代格言!

海军某部士官朱桂全,一名当兵19年、干过3种类型驱逐舰的普通机电兵。刚参军时,也曾想着“找出路”、“学技术”,也曾在多样化价值选择面前有过犹豫。然而他最终明白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每个军人的铮铮誓言!”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把我军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军治军,推进到了一个新境界,使我军建设步入了新的阶段。

传承融合创新

为当代革命军人矗立起核心价值观的火红旗帜

85年来,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血与火中诞生,薪火相传。/ 12

10年来,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合时代的精神,在重大考验中与时俱进。

5年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培育,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过程中践行,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创新发展。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简练、朴实的20个字凝聚着磅礴力量,从历史走来,与现实交汇,向未来奔去,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等,做出了富于时代气息的创造性表达。

忠诚于党,就是要听党指挥、与党同心、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党和人民对全军官兵提出的郑重政治要求,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被表彰为“忠诚卫士”的武警西藏总队副参谋长尼玛扎西说:“参军后,我最先学会的汉语词汇就是忠诚。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一直在我的血管里流淌。”

热爱人民,就是要永远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既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 12

基本要求,也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永恒保证。

千百年来,还没有哪支军队像我军这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此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历史中、宗旨里;也没有哪支军队的官兵能够像我军这样始终牢记着“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报效国家,就是要时刻准备为保家卫国而战斗,随时战胜任何敌人以捍卫人民幸福和国家安全。这是当代军人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当代军人庄严而神圣的责任。

为什么要有军人?因为存在武装的敌人!

为什么需要战斗?因为祖国面临着危险!

以报效国家为使命,为履行使命而战斗,这就是一代代革命军人永远坚守的信念!

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军史,正是一部报效国家的历史篇章。回首85年的光辉历程,革命军人“万死不辞”的英雄壮举从未绝书。/ 12

献身使命,就是要时刻准备为完成肩负的神圣使命而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人民军队的性质使然,更是革命军人履行职责、践行宗旨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体现在人民军队的全部历史和官兵的全部实践中。

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正是一部无数军人献身使命的奋斗史。回首85年的光辉历程,革命军人献身使命的英勇牺牲犹如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人民军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全过程。

崇尚荣誉,就是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以我荣光扬我军威,以我荣耀立我国威。这是当代革命军人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勇立功勋的强大精神动力。

简练、朴实的20个字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如同火红的旗帜,插在历史的土地上,飘在时代的天空中;如同葱绿的大树,汲取了丰厚的文化营养,生长了茂盛的价值之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继往开来,坚持和弘扬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它创新发展,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时代内涵注入我军的优良传统之中。/ 12

正是通过培育和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更加强大,凝聚力、战斗力更加坚强。

结合 渗透 贯穿

发挥核心价值观强大引领功能锻造精神魂魄

使先进的价值观为广大官兵所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最基本的途径在于使之结合、渗透、贯穿于生动的军事实践。结合得好,才能塑造;渗透得深,才能培养;贯穿始终,才能主导。

2009年1月21日,北京军区某部二营四连官兵无不喜出望外:胡锦涛主席来到连队,走进了四班!在与战士们的交谈中,胡主席勉励大家:在部队日常的学习、工作、训练和生活当中,要认真地实践、自觉地培养,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不论是在军队的重要会议上,还是赴部队调查研究途中,习近平、郭伯雄、徐才厚等军委领导同志都明确强调:要把着力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 12

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与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结合,渗透贯穿到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之中。

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一开始就坚持进入实践、进入课堂、进入中心任务、进入官兵生活的工作思路,让每一个战斗岗位、每一项建设实践都成为重要平台。

结合、渗透、贯穿于战斗力建设的实践中。

南京军区部队抓住战斗力标准不放,牢固树立把各项工作向战斗力聚焦的思想,把“培育与践行”贯穿于提升战斗力的全过程;抓住战斗精神培育不放松,“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的价值追求氛围深厚。

结合、渗透、贯穿于条令、法规和制度中。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等,都明确了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结合、渗透、贯穿于执行重大任务中。/ 12

2008年以来,每一次执行重大演习、抢险救灾、安保行动、护航救援等任务,广大官兵都以革命军人特有的豪情壮志,在生与死、血与火、苦与累的考验中,感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展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结合、渗透、贯穿于官兵的日常生活中。

在基层,荣誉室的闪亮记录、光荣榜上的身边典型、军营里的格言灯箱、训练场的标语口号,都已经成为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说话的老师”。

滴水,可以穿石;交融,汇聚能量。持之以恒、结合渗透、贯穿日常的培育与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不断升华了官兵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感召 凝聚 鼓舞

高举核心价值观火炬让当代官兵更加朝气蓬勃

在当今部队的官兵中,“80后”、“90后”已渐成主体。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平等、民主意识,正悄悄地改变着传统的“军营生态”。/ 12

得到千百万人信仰、拥有80多年历史积淀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生命力,为官兵的成长进步注入了勃勃生机。

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

空军、北京军区、兰州军区的年轻官兵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军营网络有的制作动漫,有的拍摄DV,有的互问互答,有的上网留言,把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辨析得更加明确,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展现得更加自觉。

这些年,面对种种不期而遇的重大考验,官兵们以旗帜鲜明的坚守、纯洁巩固的防线、集中统一的行动,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的答卷。

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价值追求更加端正。

怎样对待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职责与义务、荣誉与名利等问题,是官兵们成长进步中必经的一道道“大坎”。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让无数官兵们“踏平坎坷成大道”。/ 12

“兴安岭上挺拔的松”邰忠利、“新一代模范士兵”向南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干部”龚曲此里等新一代英雄模范涌现,他们的事迹和贡献,生动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爱军精武、献身使命的内在动力更加强劲。

“铁血艇长”蔡一清、“空中骄子”李峰、导弹专家邱成龙、“蓝盔铁汉”江汉刚、“向信息化转型的铁甲尖兵”贾元友、“三栖精兵”何祥美„„一大批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先进模范,如点点繁星,闪耀在人民军队的英雄天幕上。

历史一再表明:拥有怎样的官兵,就拥有怎样的军队。回望85年的非凡历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熠熠生辉;展望未来的打赢之路,凝神聚气的时代华章必将更加灿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5

主题班会

主办:院团委 承办:材控

123/124班委

一、活动名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

二、活动主题:

“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活动背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四、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自身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使同学们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更深层的认识。在主题班会中让同学们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爱国主义青年。

五、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4年5月15日

地点:汇贤楼某教室

六、活动参与对象:

材控123/124班全体成员

七、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在班级QQ群,班级人人中宣传此次主题班会

2、确定一名主持人

(二)、活动进行

1、下午1:30班委到达教室布置场地2、1:40召集全班同学到达教室,由主持人致开场词,主题班会开始。

3、由主持人对此次活动进行详细说明

4、班级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关于主题进行讨论

5、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6、宣传委员负责在会上拍照便于以后总结

(三)、活动后期:

1、活动照片进行展示

2、总结出一份详细的主题班会报告

3、班委针对此次活动进行讨论,找出不足之处便于以后改进。

八、经费预算:

矿泉水:2*24=48元

九、注意事项:

1、注意会场纪律,不要嬉戏打闹

2、结束之后安排人员打扫教室

材控123/124班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6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对社会主义优秀文化肯定的需要 2,对新时期下社会思潮引领的需要 3,构筑中国梦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4,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

二、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3,鼓励人们构筑强大的梦想

4,把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集合起来 5,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6,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宣传教育

三、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着力发展人的主体能力,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落脚点

2,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有效途径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就理解其内涵,把握其重要性,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更好的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表述了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对我国过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的归纳总结,又是对我国今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新希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一定会创造出比过往社会形态下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根

本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民执政,坚持依法治国,最终达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宏伟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最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精华【1】。如果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开展后的价值诉求,那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其对所仰赖的制度、规范以及依法治国所作出的价值性概括。那么,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则是其对公民之国家认同、个体德行、职业操守和人际交往所提出的价值标准。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优秀文化肯定的需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前进的过程中,又传播一大批优秀文化,以文化感染人,以文化装备人,以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需要,培育和践行它,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肯定,这种肯定又鼓励着更多优秀文化的发展。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新时期社会思潮引领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风雨洗礼,建国65周年的坎坷辉煌历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5.12抗震救灾的胜利,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嫦娥探月卫星科研的成功,到十八大后中央政府对全国各省官员政治腐败的严厉打击,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中国民众的认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必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必将凝聚起中华儿女面向未来开拓奋进的精神伟力,必将有力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2】。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国梦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中国梦”即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个人幸福梦。党的十八大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了价值指导、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3】。作为在为建设社会主义主义和谐社会路上的奋斗者,我们应该坚定理想,常怀梦想,为国家

早日富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没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梦”必将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梦。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美国社会学家艾利克斯.英尔斯认为:“国家发展水平对国民的态度和价值观具有独立而实质性的影响”,“受过更好教育、收入较高、工作更体面的个体,在态度和价值上有别于那些不具备这些优秀的人【4】。”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三个倡导,有助于人们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格。而当前我国,国民素质确实有待提高,只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丰富国民素质文化内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国民素质竞争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价值选择。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选择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5】”世界观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同样对社会进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入手,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为基础,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为保障,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我们要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雷锋同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尽管他的人生历程不长,但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了自己崇高的价值目标。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任长霞等一大批英雄模范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千古流芳。我们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心目中生根发芽,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

2、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并给出各自的答案。这种价值判断力,既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正如中央领导

强调的,增强价值判断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不断以强有力的价值引导提高判别能力,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善美特质,为全社会提供醒目的价值坐标,也才能把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焕发出来,升华开去。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每个人心里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要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却是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更有甚者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勇于把社会不好的方面揭示出来,勇敢地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坏分子作斗争,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建设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好道德风尚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3、鼓励人们构筑强大的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国梦实现人生价值观的需要,反过来,鼓励人们构筑强大的的中国梦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6】。也就是说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虽然不能等同,但是两者是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这是历

史唯物主义原理。我们就是要鼓励人们构筑一种这样强大的中国梦,中国梦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范畴,它对经济基础、对实践能起能动的反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刘云山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面对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更加要意识到中国梦对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能动作用。鼓励人们构筑强大的中国梦,不仅是对个人素养的提高,更是对某种精神价值力量的发扬,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扫清障碍。

4、把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把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坚定理想,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使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增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长。

5、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青年成才的科学途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创新需求,是创新活动不竭的动力;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也是青年成长的正确道路。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熟悉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发芽。

6、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宣传教育。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宣传教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就能转化为崇德向上的实际行动。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深入阐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形象表达。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我们要善于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要善于用大众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思想的寄托。

三、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着力发展人的主体能力,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

对大学生而言,要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还需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视阈中,所谓人的主体能力,就是人能主动地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自己思想政治和思想道德的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7】。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要包括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践履能力。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的互相激荡,不仅给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带来了空前活力,同时冲击着人们既有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些人特别是青年人产生了思想和行为的矛盾———虽然有政治热情,但缺乏政治判断能力;虽然有向善的道德意识,但往往与道德行为脱节。因而,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选择并择善而从能力及其践履能力就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落脚点。

2,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任务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在整个校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大学生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学校媒体要认清肩负的责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必由之路,能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认知由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融入。并且,实践体验能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的引导,促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实质认同。社会实践首先要选好主题,设计好形式,活动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比如,通过开展国情调查、田野考察、民情体察等活动,大学生能够主动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从而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生活中,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不仅从学校、老师那里而且从个人经历、自我体悟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凸显了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性。由此达到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了教育过程主动与被动、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云山 着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报.2014,(第三期)【2】张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潮引领社会思潮的思考 福州新闻网.理论宣传 2010.1.18 【3】王学捡,李东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 思想政治研究 第29卷第四期

【4】美.艾历克斯 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 王今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91 【5】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6】赵同良 简析有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几个问题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篇7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过程。

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里面,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此基础上, 不断到探索发展, 在历次的党代会不断地深化强化, 直到十八大以三个“倡导”的形式问世。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条件下, 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趋势的一种价值追求, 它的三个层次依次说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构建什么样的社会, 塑造什么样的公民。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1. 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已经在党章修正案中规定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它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体现了我党在理论、道路、和制度上的自信表达, 或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党在理论、道路和制度层面社会化、精炼化的表达, 就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过程, 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它是建设和谐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指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的本质力量很大程度上都凝结在其中核心价值观上。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 国家之间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就体现在各个国家软实力的交流、交融和交锋, 最为本质的就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碰撞。大国博弈已经从以往以政治制度为核心转向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 一个不能对外输出价值观的大国, 不能称之为强国, 中国是一个大国, 能否成为强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3. 它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 随着与外界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 国外很多价值观念、思想给国内老百姓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当前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泛滥, 而且这几年越发公开和理直气壮。因此, 越是在各种思潮的冲击影响下, 社会就越需要主流思想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共识的核心力量。

4. 它是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经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形成四位一体的全布局。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受众面以及大众化传播由于其过于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 将“四位一体”的基本内容以24个字表述形式高度概括, 让老百姓看得懂、说得出、记得住, 也便于宣传教育。因此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生命力, 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展现。

二、坚持三个倡导,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认真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作用, 关键在于培育和践行。培育注重的是国家、社会、个人内在自觉的接受和认同, 是基础, 践行则是在培育的基础上将这种价值追求转化为外在的自觉行动, 是关键。正所谓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指导意见和基本原则是总领, 未来的工作都是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框架内进行, 比如说基本原则规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以人为本, 关注人们的利益诉求, 因此在凝练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就要搭建平台, 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 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才是聚民智, 接地气。

2.创新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教育环节, 以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再到高等教育, 以及后期社会补充教育, 都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以达到教育持续化的目的。在宣传方面, 要注重用创新的方式手段, 特别关注某些特殊领域和群体。比如网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汇集碰撞的集中领域, 即使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 但相对来说滞后, 在执行监管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疏漏。因此应对网络的不良信息, 应该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引导, 以占领舆论宣传领地的主流地位。

3.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融入始终, 以道德讲堂、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志愿者引领等多种灵活形式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环节。日前已有多数省份、地区开展了“四德榜”、“道德讲堂”等活动, 从实际取得的效果来看, 不仅丰富培育和践行的方式, 给整个社会起到引领作用, 更是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提升了其价值魅力。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篇8

烟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成就员工”的责任与使命,面临着实践“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的新任务与新要求。作为基层烟草商业企业,更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动力。烟草企业和企业员工尽管主流思想价值导向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干部员工诚信危机严重,有的干部员工价值评价标准唯我化、为我化、经济化、金钱化,等等。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从而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企业,不仅是一种理论形态,更是一种能够凝聚全体员工共识的价值引领,是提升广大员工精气神的“一剂良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企业发展的正能量,持续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树立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价值坐标。企业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对外的“识别符号”,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说,只有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之中,企业也才能够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内涵解读上深度不够,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基层烟草商业企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被动接受阶段,不能很好地完成从认识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过渡,虽然对接受核心价值观并没有排斥感,但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将其作为指导实际的“行为准则”。

实践路径上载体不够,缺乏吸引力和渗透力。长期以来,基层烟草商业企业在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平台载体不够宽、途径方式不够新,针对性不够强、力度不够大,可能导致受众心理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排斥。

推进过程中融合不够,缺乏感染力和凝聚力。基层烟草商业企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方面尚未成熟,如果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就容易出现理论宣传和实际践行“两张皮”的现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顶层设计上坚持“三注重”

要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要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群众语言和身边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先进性讲清楚、说明白,让广大员工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形成共识。

要注重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优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要注重丰富烟草企业文化内涵。基层烟草商业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结合企业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挖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具有烟草特色的理念、典型、故事、格言、案例等,不断丰富发展烟草企业文化新内涵,最终达到文化兴企的目的。

在实现路径上坚持“三发挥”

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党員干部教育培训为重要载体,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要加强党性教育、道德建设、形势教育,加强基层党建。

要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模范行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示范和带动作用,立足工作实际,深入挖掘培育、宣传弘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见、可亲、可敬和可学的典型,广泛开展“月度之星”、“十佳员工”、“五好家庭”、“岗位标兵”等评选活动,形成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示范效应。

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大力开展“四德”教育、法治教育、感恩教育,开展以“崇德守法·感恩奉献”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各类宣传阵地的建设。要主动适应行业形势发展变化,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和了解不同群体的价值期盼和心理诉求,针对核心价值观内涵,分类指导,细化落实,形成各个群体共同认可和自觉遵循的“最大公约数”。

在推进过程中坚持“三融入”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各方面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要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行风评议,规范企业行为,彰显正确价值导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烟草商业企业深深扎根。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收到“日用而不知”的效果。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如升国旗仪式、入党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上一篇:雾天高速公路安全车速分析下一篇:经济形势分析及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