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反思

2024-04-19

草原教学设计反思(共12篇)

草原教学设计反思 篇1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游玩我们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回顾学过的课文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登上万里长城、游览桂林山水、飞到鸟的天堂……”。(课件出示万里长城、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的照片)接下来我还准备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这是哪里呀?让学生回答那就是“草原”。(板书)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美丽的地方--“草原”。

(二)、“读占鳌头”、突出重点

【教学设想: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读自找不理解的词句,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同时结合课件出示的草原风光,指导学生看图欣赏,使学生头脑中浮现的画面更加完善,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完整性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再通过教师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草原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更好地体会作者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自由地、放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作者初到草原时看到了什么景物,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

1、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品味这些优美的句子。(出示课件)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

(让学生理解“清鲜”的意思,体会到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没有污染,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想高歌一曲,来表达当时愉快的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草原特点的词。“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茫茫”是什么意思?)(板书:一碧千里)

(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提问:作者在描写“羊群”和“小丘”时分别用什么词句来形容?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真是一幅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并让两名

学过绘画的同学,上台用美术的方法为大家解释“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语。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播放音乐范读,并指导朗读。(要把“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也要读出羊群在草原上的活泼可爱,更要读出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4、(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的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的生命活力。置身于此情此景,难怪老舍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导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1)作者会吟一首什么小诗呢?引导学生吟颂《敕勒歌》。

(2)理解“回味”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回味什么?

(3)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先写草原的景色再抒发感慨,这就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放飞想象

【教学设想:第2-5自然段中,草原人民特有的风土人情学生较为生疏,所以教学时应从整体入手,先理清文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把草原人民特有的欢迎客人的方式作为理解重点,让学生合作探究,发挥想象。再从课件展示的动人画面,扣人心弦的音乐中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蒙汉情深”这一主题。】

(音乐过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这是什么?(课件播放乐曲《赛马》)

1、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想象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再课件出示“远迎客人”的画面。)

2、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面的呢?请大家朗读第2-5自然段,并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3、齐读第2自然段。

(1)、该段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

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2)、合作探究喜欢的句子。

①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是个什么句?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②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为什么说是一条七色的彩虹?说明了什么?)

(蒙古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多么热情呀!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更让我们感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

4、默读第3-5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

(1)哪些语句感受到热情洋溢的气氛?主客的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说明什么?

(2)主人怎样招待客人的?看出主客双方的情谊怎样?读出有关句子。

a、说着你想说的话,模仿主客双方的动作,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b、课件展示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场面。

(3)饭后,主客是怎样联欢的?

a、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是一种什么感情?

b、哪句话最能体现这种感情?

c、如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

(在夕阳的余晖洒在一碧千里的草原的课件展示中,在忧伤的音乐声中,我让学生悟情,让他们深深地体会:蒙汉人民情深如海,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碧绿的草原,深情的话儿说不完,一直到太阳偏西还难舍难分的情感。)(板书:蒙汉情深)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然而“蒙汉为何情深?仅仅是蒙汉才情深吗?”

2、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顺势引导他们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并告诉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是亲如一家。

3、课件展示“民族大团结”的画面,在《爱我中华》的动人旋律下,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我们56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亲情!

(同学们,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力量。)

4、课件展示“草原”、“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动人画面,鼓励学生心儿继续飞翔,更进一步去了解西部,走向未来!

(六)、作业设计

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2、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选做题:

1、让学生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广告词。

如:请到我们草原来,草原之花永盛开。

大草原,乳香飘,人情美,客常在。

2、出示与西部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部,走进西部)

【安排选作题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草原

景:一碧千里

蒙汉情深

人: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七、教学反思:

1、由于本文是本组单元--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草原迷人的风光,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激起了解西部,热爱西部的兴趣。

2、“读中自悟,悟中体情”--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于是,我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味精美的语言。通过品读、吟诵,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能力。

3、我给学生创设了空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放飞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深入体会“蒙汉深情”这一主题。

4、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美、人情美之后,我鼓励学生心儿继续飞翔,并设计选做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进西部,了解西部。

草原教学设计反思 篇2

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和情感积淀。在教学中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兴趣浓, 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 乐而忘返;反之, 则沉闷, 事倍功半。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 调动一切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 发挥图示、教具的作用, 课堂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使学生迷恋, 还要把当今的信息输入课堂, 使课堂上常有时代的活水流淌, 使学生感到新鲜、亲切、有味、直观、生动, 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让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和信息载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教学要致力于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求知, 主动阅读, 享受阅读的乐趣。学生能否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趣味。课前激发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精美的导语,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比如可不断锤炼课堂语言, 力求亲切幽默, 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 对于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可采用与教材配套的课文朗读录音, 对一些记述和介绍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性状、特征等的课文可借助电教媒体;定期开展角色表演、朗读比赛、读书知识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准备, 让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收获, 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增强主动阅读意识, 并逐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师: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草原的景色优美。

生:草原的天空晴朗。

……

师:你喜欢吗?请通过朗读表达出你此时的心情。

(虽然书声琅琅, 但不尽人意。)

师:请轻声朗读课文, 划出你喜欢的语句, 并思考喜欢的原因。

生:朗读课文, 品味好词佳句。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并各抒己见, 这时, 我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 与文本进行对话, 学生的朗读很认真, 许多学生面露笑容。

师:根据文中对草原的描述, 以及你对草原的了解, 能在本子上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草原吗?

学生纷纷埋头绘画, 画好以后, 把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优美画面同自己的绘画进行比较, 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师:能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吗?教师朗读课文。

生:闭上眼睛, 边听边想象草原的美景。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草原, 边播放有关草原的多媒体, 边叙述。

学生欣赏画面。 (满脸欣喜, 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师:请同学们带着新感受, 再用心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朗读得更出色、更投入。

配乐诵读……

这一自然段体现了自然美、语言美。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 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 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首先,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 然后, 我根据朗读的情况, 让学生想象、绘画, 学生进入状态后, 通过静静地边欣赏范读, 边想象画面, 体会感情,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体会草原的景色美。又通过多媒体, 让学生看着画面, 听着音乐练习朗读, 给学生充足时间独立钻研文本, 潜心会文, 学生越朗读越投入, 戏剧般地进入角色, 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点燃其思维火花, 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 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自读自悟,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 读起来抑扬顿挫, 给人以美的享受。继而请同学们进行比赛读, 最后配乐诵读, 激发了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如此, 学生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从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兴趣有定向和动力作用,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了兴趣, 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快乐学习就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基础。然而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提倡快乐的学习。其实, 快乐不仅是一种态度, 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本来就是快乐的, 人天生存在着发展的需求, 在认识方面就是求知欲, 求知欲的满足是相当快乐的事情。学习真正有用的东西, 这样就能感受到快乐。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 以艺术的美, 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当然, 学生也应积极地投入其中, 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出声音, 读出画面, 读出喜欢, 在愉快的阅读中得到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满足。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65-01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草原》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文佳作,作者老舍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充分展示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学习中感受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二)过程与方法:领悟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在朗读和学习中感受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二)难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首蒙古民歌,学生静静地聆听)

师深情叙述: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老舍先生领略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再次走入这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走进草原,情感体验

1.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2.师:请再次朗读课文,把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画出来,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汇报交流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感悟以下句子:

①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衣袖飞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在理解感悟这个句子时,教师重点抓住“飞”和“一条彩虹”这两个字词来深入挖掘:“飞”字不但速度很快,更让人体会到蒙古族同胞迎客的心情非常急切;“一条彩虹”象征着一座连接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的友谊之桥。

师小结:是呀,这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更包含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汉情深。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个句子呢?(急切、热情的)

②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这段话时,要重点抓住“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这句话,让学生带上动作和表情反复读这句话,使学生从两个“再”字中感受草原人的热情。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思考,蒙古族人民握着客人的手时说些什么?客人们又说了什么?

(三)不舍草原,情感升华

1.师:看到草原人们这么热情,客人们也忍不住一同欢跳,最后都舍不得走,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课件出示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情谊深厚,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呢?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是人们仍然在草地上依依不舍地道别)

师: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2.多层次引读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句子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体会蒙汉人民的深厚友情。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升华情感,把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

师:当好客的主人向我们敬一杯又一杯的热酒,我们怎能不回敬呢?真是——

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当热情的蒙古族人们唱起一首首动听的歌谣,我们怎能不跟着唱呢?真是——

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当太阳已偏西,人们依然唱着,跳着,谁又肯离去呢?真是——

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四)拓展延伸,感悟情谊

《草原》教学反思 篇4

2020—2021学第一学期

教学反思

师:吴小丹

2020年9月27日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我将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段,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展开想象,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好意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感受自然风光美时,让学生找找第一段中的景物,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体会“一碧千里”这个词语,让学生说说这种情景。关于“渲染”和“勾勒”这两个中国画的专业术语,我出示了两幅中国画,让学生对比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老舍为什么用“渲染”这个词语。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还设计了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练习写话。体会人情美。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迎客待客

话别)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学生默读课文时,就能从文中的语句感受到蒙汉情深。这些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在语言的练习中,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以下不足的地方。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教师语言还不够优美,激励评价还应更有针对性。

语文草原教学反思 篇5

文章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样一个对偶句浓缩了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这句话是文章感情的升华,也是文章中心的表达。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没见过草原,因此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

导入时,通过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景图,再配上文字,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课文,抒发美的情怀

课中,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自己投入地诵读,让孩子们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感受课文中作者描述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

借助多媒体展示与文字内容相符的美丽的草原图片,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了,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来到了草原,和作者在交流感受着草原的无限秀美。然后,我抓住重点语句,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绣上的白色大花、翠色欲流”等,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感悟、理解。

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产生了自己的读书见解,对草原的景美、作者的语言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学生经历了这一读书过程,心中自然产生了诸多感受,再安排配乐吟诵这个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朗读出来,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多媒体的应用,减少了繁琐而徒劳无功的讲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草原教学反思2

踏上草原一直是我和孩子们的梦想,遗憾的是久未成行;这堂《草原》,经过课前的精心准备,深入挖掘教材,与学生融洽配合,终于实现了一场心灵的旅行。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在识字写字中渗透语文味

结合课标中提出的“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一

目标要求,在教学生字环节,我重点抓住了“貌”字的字源进行呈现和讲解,通过汉字的演变,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了主动识字的习惯。

学习渲染和勾勒,除了认读准确,更要理解词语的含义。我通过图片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用与之前学过的《鱼游到了纸上》中出现的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进行对照,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同时又引出之后要学到的“白描”“细描”写作手法,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二、在阅读中挖掘语文味

首先,课堂的开始用儿童诗导入,既轻松自然,又充满诗情画意,给学生提供了从另一种角度欣赏草原的视角。

其次,在文本的解读时,侧重了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浏览课文,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景和人的特点;突出了阅读批注能力的训练,比如,让学生画出感觉优美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觉得美;侧重了文本写作思路和技巧的挖掘,最用心设计的就是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分析,从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细描手法的精妙,通过二至五段“握手再握手”这样白描语句的朗读和体会,发现另外一种文字的魅力,体会不同写作目标可以选择不同写作手法的道理。同时,将第一自然段转换成小诗的形式,师生共同朗读演绎,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欣赏文字的美。

另外,课堂最后依然采用以往推荐阅读的方式,既有同一作者文章的推荐,也有同类作品的推荐,为学生关联阅读打开一扇大门。

《草原》教学反思 篇6

本课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加强了有感情朗读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的确给同学们带来了感官上的饕餮盛筵:草原一碧千里又不失秀美的风光;马疾驰,车相随,襟飘带舞,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景;敬酒联欢的热闹场面。特别是第一二段草原风光的描写十分出色,课堂上做到了句句细品,段段精读,而且趁热打铁,做到了当堂背诵,效果特别好。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也比较到位,课前做到了充分的预习,课上带着浓厚的感情来学习,来品析,草原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充分给了学生美的享受。

本文的语言十分优美,而且充满瑰丽的想象和奇妙的比喻,应该在写法上引导学生多借鉴。但是本课只注重了品读,没有细细分析语言到底美在那里,这样学生的写的收获会相对较少。另外草原的风光毕竟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边启发边想象,还应该就着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改换一些比喻。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就像|……”以加强语言的训练。

草原教学设计反思 篇7

一、提炼文本, 整体调控

叶圣陶先生曾言, “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将教材视为“ 圣经”, 亦步亦趋, 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或增或删、或调或换。

从整体上看《 草原》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其字里行间展现了草原的三大美:风光美、人情美、民俗美。 其中, “ 风光美”虽集中体现在第一自然段, 但在其余段落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人情美”和“ 民俗美”同样如此。 但我认为, 虽然草原的“ 三美” 在内在文脉上相互交融, 但教师在使用、开发教材时应有明显的侧重。 如在第二课时教学中, 我就紧扣能体现“ 人情美”的关键句子, 引导学生品析、感悟, 充分领略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民族兄弟之情。

二、突显主体, 强化能力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既要发挥“ 组织、引导、促进”的作用, 更应强化培养此作用下的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教学《 草原》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时, 我根据教材特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 迎客”。 然后,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再让学生带着学法自主学习“ 相见”“ 款待“” 联欢”这几个场景。 在此过程中, 我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去畅想。 学生或读或画, 或思或议, 学习的主体性、 阅读的个性化得以充分展现, 同时合作探究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以情激情, 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产生于学生以及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中。 《 草原》 一文包含着大量的情感信息, 随着场景的变化、时间的推移, 作者的情感也在不断变化着、升华着。 同时, 随着探究的深入, 文本流露出来的情感也在不断激荡着我对草原的美好感情, 并勾起我对今年暑假游览内蒙古大草原的深情回忆:茫茫的草原、奔驰的骏马、 激越的琴声、 雄健的舞蹈、 热情的款待……一切的一切, 与老舍笔下的“ 草原之恋”是何等相似! 于是在课堂中, 我以情激情, 以情动人, 通过诗意的导语、深情的范读, 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尤其是课末, 当我讲到“ 今天, 老师也把蒙古人民的热情带到我们的课堂, 猜猜看, 老师带来了什么”时, 学生有的说是照片, 有的说是光碟。当我打开匣子, 捧出圣洁的哈达时, 学生的感情更是达到了沸点。

四、品析句子, 以读促悟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 在教学中, 我巧用语言意境, 为学生创设朗读支点, 引领学生品词析句, 以读促悟, 给学生充分触摸语言、 对话文本的时间, 指导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涵泳语言。 如在教学重点句“ 忽然,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时, 我引导学生读悟结合, 挖掘体现“ 草原人民热情好客” 的词句。 学生均能结合画面边读边悟, 敞开心扉, 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特别是在探究“ 彩虹”一词的比喻之妙时, 学生有的说:“ 蒙古人民穿着各色的衣裳, 五彩缤纷, 像彩虹的颜色。 ”有的说:“ 当迎宾人马出现在弯弯的小丘上, 远远看上去, 就像彩虹。 ”还有的说“: 彩虹象征着蒙汉人民的友谊之桥。 ”

《草原》教学案例B 篇8

小学音乐。

二、课例名称

《草原》。

三、执教教师

吉林市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校滕征。

四、课型

音乐综合课。

五、年级

小学三年级。

六、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

七、教学设计

(一)学生和内容分析

《草原》安排在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本课以“草原”为主题,让学生体会我国蒙古族民间音乐,初步感受这一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带有浓厚草原风格的儿歌,旋律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情绪热烈、欢快;节奏跳跃性强,具有舞蹈的律动感,表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喜悦自豪的心情。

在歌曲演唱方面,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演唱时注意把握好速度,启发学生唱出自豪、欢快的情绪。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随着音乐唱好歌曲已不是难点。在歌曲的情感表达方面,要以启发为主,多听、多体会,真正让学生的情感从内心中流淌出来。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使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喜欢蒙古族音乐。

2.引导学生用自豪、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分别用甜美、活泼的声音演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三)教学重点

在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蒙古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

将视觉、听觉、动作与想象有机结合,在互动中享受、在体验中发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钢琴。

八、教学流程

(一)唱草原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

(二)赏草原

问:你们对草原都有哪些了解?

观赏草原风光的视频。

(三)综合表现

1.问:看到这些画面,你都有哪些感受?

2.教师范唱歌曲。

问:这首歌曲好听吗?小牧民放牧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节奏练习。

(1)跺脚模仿马儿跑的声音。

(2)按要求拍击节奏。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拍手 跺腳

(3)随音乐拍击节奏。

4.再次聆听歌曲。

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草原上的歌曲(学生齐读歌曲名字)。这是一首以蒙古族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体会歌曲在情绪和速度上有什么特点。

5.随着音乐用“Lu”来演唱歌曲的旋律。

6.朗读歌词。

7.轻声随音乐填唱歌词。

8.教唱八分休止符和四分附点音符。

9.慢速随琴演唱歌曲。

10.随伴奏演唱歌曲。

11.歌曲处理。

问:通过演唱歌曲,你认为歌曲中的哪一句最能体现小牧民喜悦的心情?

用什么方法与其他的乐句区分?

12.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感悟体验

1.问:《我是草原小牧民》和《草原上》都是表现“草原”这一主题的歌曲,这两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一样吗?

2.问:对于不同速度、情绪的歌曲,演唱的声音是否一样呢?

3.分组填写答题卡,为两首歌曲选择正确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4.运用不同的声音演唱两首歌曲。

(五)拓展升华

学习蒙古族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草原上美丽的风光、演唱了草原上的歌曲、表演了草原上的舞蹈。可以说丰富多彩的蒙古族音乐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最后,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草原”为主题,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精美的草原风光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感受到大草原的美丽,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歌曲的演唱与舞蹈的表演又让学生用歌声与肢体语言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真正让学生的情感从内心中流淌出来。通过《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两首歌曲的对比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表达对蒙古族音乐的喜爱之情。把听觉、视觉、记忆与情感融为一体,扩大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兴奋点。

在教学中,我把着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的律动感上,同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的常用动作。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简单做了一些准备,查阅了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资料。整节课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的热情也很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但仍存在几点不足:

1.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中,对学生的组织没有做好,整个程序的进行有些仓促,不够细致。应该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把动作做得再整齐规范一些。

2.课前曾计划把座位摆放得更加合理、更能适合于本节课的分组表演,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实现,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3.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表演中,没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让自己成为表演者,而不是一个观看者。最后集体表演时,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大大影响了最后表演的效果。所以在表演前应该把要求细化,分工更明晰一些。

通过这节课,我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相信,只要教师心里装着音乐、装着学生,用新的教学理念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崭新的音乐课堂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学生也会更加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草原上教学反思 篇9

我在设计、教授《草原上》的整个过程中,力图构建一个多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各种活动,把抽象的理论概念、枯燥的技能训练还原到可闻可感的音乐之中进行。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几点较深刻的体会:   一、科学合理,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草原之行”为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紧凑而不忙乱,让学生的思维随着“兴趣”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蒙古族风光”导入了解大草原的自然景色,重在创设一种情境,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及生活环境,体验他们的情感。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课堂里的民主意识。   为加深理解,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平等,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我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全面素养,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优化我的音乐课堂教学。

《草原》教学反思 篇10

一、创设情境,丰富学生表象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注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悟,在体悟中学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努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图象及声音效果,拉进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我运用多媒体图片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的缺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意境。

我利用图片和音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与精神。比如,我用一张春天茂密的草原图来解释“铺满新绿”——先课件出示“铺满新绿的草原图”,然后问“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嫩绿嫩绿的;很多,到处都是。)接着老师说“春天来了,草原上的小草都冒出了新的嫩芽,而且到处都是,像给草原铺上了一层绿绒绒的地毯。这就是课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找出了“铺满新绿”,最后知道学生读好词语和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总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我成功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一些难懂的词语,深刻地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

二、积极渲染,激发学生想象

我播放“啪!啪!”的鞭声,响亮、震撼,通过形象的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宁静”,体会“草原醒来了”的情景。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牧羊人在远处放羊的情景”时,我用饱蘸着感情,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草原,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倾听老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

再如我让学生听听牧羊人的歌声,欣赏草原的风景图片,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回荡”一词的含义,并让孩子们从欢快的歌声中感受牧民们辛勤劳作时喜悦的心情。

三、紧扣关键,引导学生品味

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我从教材中提炼出“醒”这个动词,结合之前学过的《春笋》《雨点》《小池塘》等课文中的拟人句来理解,注重了知识的复现与整合,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拟人”这种方法的有趣、生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避免了枯燥抽象的讲解。引导学生畅谈看到的、听到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进一步揭示了“醒”的内涵,加深了对“醒”一词的理解,更让学生觉得贴近可感,收到因方借巧,即势会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再如,“涌”字生动地再现了很多羊儿欢快地出圈门的景象,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语言描述,让学生感受到一幅鲜活、跳动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假设自己就是那一只只欢乐的羊群,体会草原的快乐、自由,再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能把羊儿的多、羊儿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抓住机会,鼓励学生表达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之一。每学完一个自然段,我都会引导学生谈谈: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 )的草原”?捕捉了这一点,并将学生发言时运用的准确优美的语言一一写在黑板上,书写时还加上了简洁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这样做,将学生的语言当作了课堂评价的资源,一方面使发言者得到充分肯定而深受鼓舞,一方面又激起了其他学生的竞争热情。全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同时,板书的语言也是一种示范,能更充分地发挥师生交流的作用,又避免了小学生发言易重复的问题。于是,一个个独特的词语从学生的口中迸发出来。

草原教学设计反思 篇11

关键词:草原;问题设计;小学语文;认知规律

语文知识面涉及比较广,到小学高年级单纯的默写和背诵已经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还要结合文本有针对性地涉及启发性问题,这样才能完善对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启发和引导。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例分析几点小学语文设问启发的技巧。

一、导入设问,吸引注意

导入环节是课堂的起始环节,我们一定要能抓住课前几分钟结合学生的认知情趣,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抖出问题包袱,以趣味、灵活的方式吸引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深入认知的主觀能动性。

以《草原》一课教学为例,如果一上课我们就让学生读课文,记生词肯定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设置问题:“同学们谁去过大草原吗?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这样设问简单明了,能有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成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进入边读边思考的学习境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值得提倡。

二、细节设问,知识渗透

学知识就不能粗枝大叶。语文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细密,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意通过每一个细节渗透知识,这样才能事无巨细,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细节设问要在大家通读课文后的逐段讲解环节。精简部分是教学的核心部分,这部分不光要老师讲,还要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驱动学生思考:(1)本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2)与下文的情感表达有怎样的联系?如果不进行这样的设问启发,就不能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之间的知识细节。经过这么问,学生就会认真阅读和思考,会发现自己在初次阅读中没有读仔细,没有想明白,就会驱动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阅读,最终掌握相关表达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情感设问,启发思考

经过对课文细节问题的启发,还需要我们达成情感目标:即通过问题启发,让学生发挥想象,深入思考内容描述和情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这样设问,学生会深入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从而完成知识到思维的创造性升华。

对全文的内容和细节有了基本掌握之后,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草原》一文,让他们找出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归纳,让他们思考一下作者前后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说一说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然后学生经过分析、对比认识到:初入草原,从整体上展望美丽的草原,充满豪放之情;然后深入草原感受到蒙古同胞的浓浓深情。如此设问引思,有利于启发学生将知识和情感结合起来,便于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空间。

四、适当追问,拓展延伸

经过一系列的设问思考,学生对文本内容和情感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把握,这时我们再切合文本的主题思想从整体角度进行追问,让学生通过反思深刻理解作者描物达情的技巧,为自己写作过程中完成情景交融奠定物质基础。

《草原》教学最后,我们要让学生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草原的?这其中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呢?通过这样由易到难的层层追问,就可以让学生把握全文总结出从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两个角度,感受到作者描写的蒙汉人民亲密无间的浓浓深情。

草原教学设计反思 篇12

一、草原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北方民族所创造的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 是人类创造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 有很多创造可称为世界文化的精华。草原游牧文化几千年的文明发展绵延不断, 在北方历代各族中, 蒙古族是蒙古

的便利性, 采用简单的动作就能使用的操作方法。如浴室和厕所等一些活动空间的设置要保证老人活动需要的尺寸和协助老人时所需的空间, 方便老年人的各种活动。

2.安全性

建筑和周边的景观环境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特别是地面材料要求防滑, 地面的高差和门坎处理, 以及卫生间的基本设施设置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针对老年人视力的不足, 在设计中要用鲜明的色彩和充足的照明, 以提醒老年人注意。同样由于老年人判别力、行动力减退的情况下, 安装警铃能方便及时地或自动地发出警报, 以使老人能得到帮助。

3.健康性

由于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 所以老年人对环境的要求比较强烈, 在空间的设计中特别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 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 便于老人作室外的活动。同样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对温度变化和噪音的干扰的抵抗力是脆弱的, 特别是寒冷的冬天, 室内应该保持适当的温度, 让老人感觉到温暖。同时也必须使老年人处于一种安静的环境之中。给老人一个空间开放和环境安静优美的良好环境。

4.私密性

老年人害怕孤单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除不断创造机会加强社会交往之外, 还应充分注意老年人生活的隐私。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有他自己的支配权, 他们的喜好和隐私应该得到尊重, 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尽量避免闲杂人员的穿梭和干扰。室外环境应该设计一些私密交流的空间, 方便老年人闲暇时间的活动和交流。

四、结语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尊重老人, 爱护儿童, 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人总会有衰老的时候, 因高原文化的集大成者, 虽然蒙古民族共同体是在13世纪形成的, 但组成蒙古族蒙古各部都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他们与阿尔泰系各民族, 与我国历史上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 与更早期的原始人类, 都有着某种程度的渊源或亲缘关系, 他们之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一脉传承的。历史上北方阿尔泰语系各部族普遍信仰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 他们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文化元素。

“万物有灵”观念和“长生天”崇拜的产生, 与远古蒙古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形成的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天赐衣食, 谋生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天降灾难, 生产生活极不稳定。在这种客观现实面前, 人们只能靠天、拜天, 对天神的崇拜成为北方民族和蒙古人的世界观, 祭敖包、祭火、驱魔祛病等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到生活的各方面, 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原始的蒙古人无法解释周围的这一切, 只能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来理解自然, 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这种萨满教崇拜天的思想无孔不入地完整地积淀于民族民间生活中, 积淀在各类民间艺术中。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基础, 是萨满教的的主要世界观基础。图腾观念是蒙古族萨满教最古老的宗教之源, 动物图腾是蒙古族萨满教最古老的神祗, 图腾礼仪是蒙古萨满教最古老的祭祀礼仪。蒙古族萨满教崇拜可概括为:以天地为代表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风雨、火崇拜等自然神祗崇拜, 以及飞禽、走兽的图腾崇拜, 还有祖先和祖先偶像“翁衮”崇拜, 苏勒德崇拜和牲畜保护神、命运之神“吉雅其”和“保牧乐”崇拜。在古

此, 建设适合老年人的环境, 研究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其需求, 营造适合他们的建筑空间环境, 将有助于建筑师、规划师、投资商和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更好地迎接新时期社会人口结构老年化问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胡仁禄.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TU241.93 H213.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12.

[2]胡绍学.《老年人住宅》.TU241.93 H27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0.

[3]蒋孟厚.《无障碍建筑设计》.J17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5[4]张明伟.邹晓英.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黑龙江科技信息.

[5]老年住宅市场浅析.深圳房地产信息网:http://www.szhome

[6]羌苑.《国外老年建筑设计》.TU241.93 Q44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0.

[7]哈尔滨建筑大学.《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TU241.93-65 JGJ122-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8]《老年人居住建筑》.TU241.93 04J923-1.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 2004.

作者简介:

1.孙俊桥 (男)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系主任。

2.刘建现 (男) ,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代的岩画中, 在民间美术的各种符号中, 在各种神像、唐卡、雕刻、禄马旗上, 都反映了蒙古民族的这种哲学观念、文化意识和心理素质。生命和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 生存生命意识和繁衍意识也是蒙古族自古以来的基本意识, 这种意识积淀在各类民间美术中, 融于牧民的衣食住行中, 它由原始社会到今天的蒙古族本原文化的延续, 是蒙古族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民族特征最突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之一。生活中的阴阳鱼和生命树形象, 龙、凤、蛇、狼、鹿、马、鱼、蛙图案, 盘肠、哈木尔、卍字纹样处处都有, 随时可见。这些图案都是由原始氏族社会图腾文化的积淀、发展演变而来, 使我们进入了远古图腾文化世界。

16世纪以后对佛教的笃信, 其中实际包含着对萨满教的信仰基础。佛教传入蒙古, 与萨满教虽有斗争的一面, 同时也有融合渗透的一面。蒙古人信仰喇嘛教是从元朝开始的。清代, 呼和浩特成为蒙古地区的一座宗教城, 即有俗传所谓“七大召, 八小召, 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随着召庙的大量出现, 随之产生了为宗教服务的宗教美术。喇嘛教对蒙古民族意识和文化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蒙古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 无不渗透着藏传佛教的影响。从明代始喇嘛教给蒙古族文化带来了西藏化的强烈影响, 喇嘛教迎合蒙古封建主的需要, 宣传封建主的特权是前世修行的“善报”。这种政教联合的思想, 因果业报和佛的创世、转生的思想, 深入蒙古封建上层的意识, 充塞于贵族文人的文、史著作之中。佛教从蒙古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很多文化特质, 丰富了自己, 改装了自己, 形成了不同于原初的已经蒙古化了的佛教。喇嘛教哲学对蒙古族传统哲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最终导致了蒙古族传统哲学体系的形成, 虽然这一体系还没有完全挣脱宗教神学的外壳, 但佛教化的哲学思想的确立却是蒙古族传统思想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方面, 从元代实用器具设计方面可见一斑。元代壶类器物出现了受藏传佛教器具影响的多穆壶、僧帽壶这类特殊的制品, 内地生产的多为瓷质, 有别于藏地多为金属、木质的面貌。晚期生产的青花多穆壶则摆脱了对原有多穆壶形态细节的刻意模仿, 更加显示出陶瓷材质自身的美感, 在设计上技高一筹, 礼器、供器、漆器、石雕、碑刻、牌符表面图案常刻画与雕塑佛教八宝、七珍、金刚杵、瑞兽、佛陀形象。从元朝开始, 蒙古族传统哲学同样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学成为国学, 在上都建立孔庙, 在各地建立学馆, 崇儒重道。例如:忽必烈提出了“应天者惟以至诚, 拯民者莫如实惠”的理论, 这一理论是蒙汉哲学思想互相影响的最好例证。“应天者惟以至诚”是对蒙古族传统的“长生天”观念的一种继承, “拯民者莫如实惠”既是他的哲学思想, 又是他的施政方针。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痕迹, 也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务实精神。在成吉思汗开拓的开放型的思想文化影响下, 元世祖忽必烈智慧和理智地吸纳了儒家文化, 元一代多元文化共荣, 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奇异的光彩!在艺术设计方面, 日用品与陈设品的设计从产品结构和形态上看, 金银、陶瓷制作的茶具、酒具等饮食器, 一部分吸收融合了游牧民族及外来文化因素, 一部分保持中原传统作风。元代文人画盛行, 借助松、梅、兰、竹、菊等寄托文人情怀, 除礼器、供器外, 陈设品主要体现拥有者的审美情趣, 在元代上层社会和文人士大夫持有的陈设品上得到突出反映, 如用用于文房陈设或供文人把玩的物品, 更多地带有宋代艺术遗韵, 寄托了文人内在的情怀。平面设计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点, 儒、道、释、伊斯兰、基督教等不同文化元素的图形皆备, 汉、蒙、梵、藏等字体并存, 是元代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 平面艺术设计多样性的风貌直接为明清继承。

自古以来以游牧经济为依托的蒙古民俗、民间工艺反映在民间文化上的主要特征是传承性、自娱性、群众性、人民性、地域性、习惯性。所谓“人相习, 代相传, 今俗习古, 古俗沿今”, 反映狩猎游牧生产的习俗, 居住饮食习俗。蒙古包、车辆、服饰等, 自古迄今少有变化, 其原始思维方法、影像、夸张、复合等造型规律和众多的图案符号, 很多方面与东胡、匈奴、鲜卑、契丹的风俗和艺术传统是一致的。传承性的基本含义是历史的延续性。民俗文化、民间美术又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北方民族从远古 (史前) 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事象, 必然影响到该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的构成和发展。这些史前民俗与神话传说类的艺术、巫术性行为以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往往与萨满教有联系, 其中萨满教祭祀、巫术构成了游牧狩猎民族史前社会的原始民俗之综合体, 祭祀活动在蒙古各部氏族社会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中尤居重要地位。渊源于远古社会的祭祀活动、民间美术, 无论除灾驱魔的咒语还是对诸神的祈祷、赞美, 以及与神有关的形象如岩画等, 无不反映了古代蒙古人相信他们的神秘力量的原始意识和心理, 这种祭祀行为逐渐衍化成为一种民俗化的自发行动。

二、草原传统审美文化对现代民族产品设计的影响

蒙古草原广大农牧区不仅是物质生产基地, 也是民间文化生产、传承的基地。民间美术的不同种类和造型, 各种符号图案所隐含的关系, 已成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骄傲, 草原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蕴藏在其中。如果通过整个北方民族文化现象来观察蒙古族民间美术, 就不难发现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在思维方式和造形意识上的相通之处, 比如蛇纹、卍纹、龙凤纹、哈木纹图案及很多动物造型、人物造型等, 其中那些远古的感性经验、原始幻想越过漫长的历史岁月, 已经悄然沉积在民间艺术家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民间妇女很多刺绣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她们的一件件作品多数都已用抽象的传统纹样表现主题, 这里说的抽象, 只是对表现客观对象真实性而言。刺绣中的哈木尔、阿鲁哈、龙凤、卍纹 (图门贺) 、交叉式的蛇纹、蛙纹、鱼纹等, 都是原始社会彩陶纹样, 很多画面组合得生动有趣而高深莫测, 在这“意象造型”中, 在牧民们感受到的极端地自由和臆构化的后面, 有一股本能的原始灵魂在冲动, 驱使艺人的双手塑造出一个个绝妙的造型。在民间美术创造活动中, 往往在抽象之前就有了某种生长的神秘观念, 对于许多形象来说并不是一般性的概念, 而是切中形象本质的, 这在蒙古族民间工艺美术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蒙古族民族产品在生产用具、劳动生产工具、宗教器具、工艺欣赏品、旅游纪念品这几方面都有着明显形式上的差别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体现在蒙古族日常劳动生产生活中, 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往往兼具多种实用功能。比如马鞍具既是生活用具又在放牧中使用, 它精美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又是一件工艺欣赏品;蒙古袍、首饰、蒙古靴、蒙古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还具欣赏价值;银碗、铜壶、供品碗、熏炉、佛龛、佛塔等蒙古族家具用品本身就是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精美工艺品。这些生产和生活用品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图案都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特点以及深厚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 并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尤其是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统图案装饰古朴, 比如广泛使用的回纹、各种云纹、“卍”形图案、各种盘肠和交叉图案、卷草纹、犄纹、各种长寿 (普斯贺) 纹样等等, 它们本身都体现着蒙古族的精神特质、审美观、风土人情和时代特征, 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并在各种服饰器物上广泛使用, 传达着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精神。

三、结论

所以, 对蒙古族民族产品设计的形式应该从一下几方面来研究。首先, 应该深刻理解和掌握蒙古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精髓;其次, 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并找到旧元素向新元素转换的方式使蒙古族传统审美精髓得以再造和升华。升华后的再造元素不仅能传递现代设计观念, 还能够真正传递现代信息、符合现代产品的功用, 从而摆脱传统审美风格在现代民族产品使用上的局限与语义上的偏差, 也使建立具有民族个性的现代民族产品设计体系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蒙古族图案.阿木尔巴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蒙古族工艺美术.阿木尔巴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机电院英语俱乐部2013年3月工作总结下一篇:贾村小学家长会实施方案13-14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