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2024-04-26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领唱与齐唱歌曲中,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

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

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目标

1.喜欢演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学唱歌曲,并能体会歌曲的寓意 2.练习拍手、点手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能基本唱好切分音。3.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准确表现歌曲情绪,并能体会二拍子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及念白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

引言:“我要用一首歌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插入音频:范唱)1.听内容

过渡语:“歌曲唱了什么呢?”

学生活动:听辨范唱、观察曲谱、说说内容。2.听辨情绪

过渡语:“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了怎样的速度?” 学生活动:听辨范唱体会情绪和感受速度。

(二)感受二拍子 1.感受节拍

学生活动:边听范唱边随教师一起进行划拍练习。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拍手、点手心的练习。2.体会二拍子

过渡语:“刚刚我们的律动中,是几个动作循环表现的?哪一下儿强?哪下弱呢?”教师活动:边范唱边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感受 学生总结: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再次感受

学生活动:随音乐自主律动

(三)学唱歌曲

1.学习歌词(1)念读歌词

学生活动:自主按节拍念读歌词,并找到学习难点(2)对比体会

教师活动:利用示范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学习难点(切分节奏)(3)完整念读

学生活动:按节拍念读歌词

2.学唱歌曲(1)学习念白

过渡语:“在歌曲中,有的地方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念出来的,听听范唱你能找到吗?” 学生活动:找到念白——没关系

教师总结:这是念白(具体的再找可靠的说法儿)(2)哼唱歌曲

学生活动:随歌曲范唱,轻声学唱歌曲。(3)分句学唱 教师活动:分句教唱

教学提示:注意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以及对歌曲音准的把握。(4)完整演唱

学生活动: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分组演唱

学生活动:小组中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准确表现歌曲 2.表演唱

学生活动:个别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其他同学为其演唱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蚂蚁》 教学目标

1、学唱《小蚂蚁》。

2、边唱歌曲边律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红眼睛绿眼睛》

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

2、按节奏熟悉歌词,3、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

4、教师教唱歌曲。

5、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

6、加入律动完整学演唱。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胖胖》。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

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四、领唱与齐唱

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春之歌》

2、配乐诗朗诵《春天在哪里》。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乐曲《春之歌》,感受乐典意境。

2、独方或与同学合作,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

3、指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单元歌曲。

2、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3、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钢琴独奏《春之歌》问: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给你什么感觉?(优美,欢快,)

如果让你为该曲命名你会取什么名字?(告诉学生曲名)。

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锤和串铃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和串铃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难点:

1、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教学过程:

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9、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柳树姑娘》。

2、感受四三拍歌曲的节拍和韵律特点。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听歌曲《柳树姑娘》熟悉旋律。

3、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

6、学生分句唱歌词。

7、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8、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9、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

10、模仿柳枝摆动动作,加入歌曲中,边唱边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3、初步聆听歌曲。

问:歌曲中,有哪些声音参加了春天音乐会的演出,指挥会是谁?(引导关注歌词)

4、再次聆听。(引导学生听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

5、学生朗读歌词。(教师解释歌词并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再次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指导学生设计声声势动作,并随音乐参与表现)

7、复听《春天音乐会》,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唱歌》。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演唱弱起节奏

2、能用歌声、动作表现歌曲情绪。教学重点及难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每个乐句的弱起。学习四四拍的第一拍是强拍。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动物唱歌》。

2、欣赏《大象》。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感。

2、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

3、通过欣赏乐曲,听辨低间提琴的音色 教学过程

1、初次聆听

引导感受乐曲主奏乐器的音色。听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2、再次聆听

表现哪种动作,为什么?

3、分别聆听A,B A’段

区别三段不同的情绪。想像大象的心情,在做什么?

4、再次完整聆听。

5、请学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咏鹅》。

2、欣赏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认识反复记号并按标记准确演唱,感受歌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通过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体会三拍子圆舞曲的节拍特点。教学过程

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

2、学唱歌曲《咏鹅》。

(1)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

3、欣赏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

(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为什么会有小狗叫声?用什么乐器演奏?(2)再听音乐:A ,B ,A’三部曲式?

(3)引导想像,培养聆听习惯, 体会圆舞的风格特点。

(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是欢快活泼的。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咏鹅》。

2、学习歌曲《谁唱歌》。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谁唱歌》,进一步感悟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3、准确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学生自主模仿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

2、学习歌词。

3、学习歌曲节奏。

4、学习歌曲

(1)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2)教师分句教唱。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

5、学生自主创编。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目标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三、数数练习

1、每一拍读一个数。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一拍,一人读儿歌,四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我们多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换气记号的音乐知识,并能正确使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3、能用节奏准确、正确的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曲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祖国,抒发心中无限快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一段体。由4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在明亮的色彩中融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一种明朗、亲切之感。歌曲中的换气记号是本课的知识点。歌曲配以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嘀模拟了可爱的小鸟鸣叫,富有情趣,渲染了祖国美好景象。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在上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先来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段 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播放《快乐小舞曲》的伴奏音乐)

2、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课题《快乐小舞曲》。

3、聆听教师范唱歌曲,并回答问题:说说歌曲中出现什么?它们快乐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4、根据歌曲节奏朗读歌词。①既然小鸟小溪都这么的快乐,那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按照歌曲节奏来朗读歌词。(教师范读,学生跟读)②教师谈伴奏,学生轻声朗读歌词。③和着伴奏音乐朗读歌词,边读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5、、根据旋律填词演唱歌曲。①播放伴奏音乐,老师范唱学生小声跟着和唱。②学生跟着伴奏音乐,大声的唱出歌曲。③老师弹琴,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加上欢快的动作或表情)

6、提出问题:歌曲中出现了什么记号?(换气记号)——老师解释换气记号的作用

7、老师示范怎样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8、请学生带着换气记号正确的演唱歌曲,老师可在换气处作出提示。

9、请学生找出歌曲中两句旋律完全相同的地方,并进行接龙唱。(学生唱旋律相同的一,三乐句,老师唱二,四乐句)10、11、合着伴奏音乐带着欢快的情绪完整的演唱全曲。

用×,×× 节奏为歌曲伴奏。(1)先讲解4/4拍及拍号的含义。(2)出示两种节奏型。(3)分组打节奏,男生打第一种女生打第二种。(4)男女生分别打不同的节奏一起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感受《玩具兵进行曲》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

2、能随音乐初步分辨乐曲的三个部分。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2、初次聆听《玩具并进行曲》,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2)随音乐走步。

(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也可向学生介绍,由于加入了短笛、木琴、小钟琴等乐器,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辨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尾是下滑音部分的音乐,好像是玩具兵惊慌得跑回箱子里的情景。

6、安静的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仔细听辨第一部分的旋律。听到时动作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目的

1、能听出歌曲中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2、能划拍演唱,并自主编创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并随歌曲表演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洋娃娃的生日舞会

2、初次聆听

3、洋娃娃最喜欢这两种舞步节奏(练习两种节奏)

4、再次聆听: 洋娃娃和小熊在跳什么舞?

5、按节奏来念念歌词。

6、试着演唱。

7、最喜欢唱哪一句?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首歌曲再旋律上又什么特别的地方?

8、感受到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9、有事情景处置 表示

1、洋娃娃听你们唱得这么好,她终于邀请我们去参与舞会了,师慢速演奏一次。

2、洋娃娃看你们这么棒,再次邀请你们跳舞,但这次她要求你们听到音乐边唱边用动作表示。

3、洋娃娃说你们的舞已经跳得很好了,小朋友就找自身的同桌做舞伴,分配好角色,和它们一起来跳舞吧。

10、小结 今天,我们很高兴参与洋娃娃的生日舞会,洋娃娃特别开心,她说明年还要邀请我们参与她的生日舞会,现在让我们唱着歌,跳着舞跟它们说再见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并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初步了解藏族的风俗人情况,感受欢快与抒情的情绪对比。教学难点: 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西藏的小朋友觉得自己可幸福了,所以他们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我们来听一听。(指导学生喇叭和唢呐都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乐器,喇叭不是小号,是类似唢呐和管子的乐器,有的喇叭甚至有一米多长。)

1、老师范唱;

2、带唱歌曲;

3、按节奏读歌词;

4、分句学唱歌曲;(学生随音乐自由的模仿吹奏唢呐、喇叭的姿势,并轻声歌唱。)

5、齐唱歌曲。

三、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9、听赏《多快乐呀多幸福》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鼓和玩具》读童谣《玩具进行曲》 教学目标

1、能按节奏读童谣《玩具进行曲》,初步训练两个声部;

2、聆听乐曲《鼓和玩具》,根据音乐情绪产生一定的联想,能用打击乐器随音乐参与表现。教学过程

童谣《玩具进行曲》

1、童谣导入,请两名学生带领同学读前两句的节奏。引导学生分辨两句节奏的不同。

2、学生按节奏读前两句童谣,注意三四句的节奏与前两句的区别。

3、请学生分别读第一和第二声部童谣,然后再合起来一起读。欣赏《鼓和玩具》

1、播放乐曲《鼓和玩具》感受乐曲情绪

2、聆听引子部分

3、分段欣赏,注意不同的节奏特点。

4、音乐联想(音乐表现什么样的场情)

5、根据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随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其多列》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其多列》,并能用歌声,动作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通过律动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注意律动与歌曲演唱要协调统一。教学过程:

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解释歌词后,根据节奏拍手念歌词。

3、学生跟音乐哼唱,歌曲中的小朋友招呼小伙伴干什么去呀?请你唱一唱!

4、分段学习歌曲。

5、完整会唱后,加入声势参与歌曲表现。

6、学生自主用声势动作,或才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其多列》。

2、欣赏《快乐的罗梭》。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听赏音乐的良好习惯,通过欣赏与活动,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2、初步认识月琴,琵琶,并了解其间色特点。

3、学会几个基本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教学过程

一、复习《其多列》

1、齐唱歌曲。

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欣赏《快乐的罗梭》

1、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了解弹拨乐合奏形式,认识月琴与琴瑟

2、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3、分段播放音乐会,学生分段聆听,感受并讨论。

4、再次完整聆听。

5、引导学生用声音或动作表现出来

6、拓展:更多了解彝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能用爽朗自豪的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能用简单的律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特点,动作渐强,渐弱等力度变化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漠河,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你最喜欢的呢?为什么喜欢它呢?又有什么是漠河独有的?”(师生共同讨论)。

2、(教师播放鄂伦春族视频)师生共同总结鄂伦春族风俗特点。

二、讲授新课

1、师:“鄂伦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播放勇敢的鄂伦春歌曲视频)

2、师生共同讨论歌中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 师:“歌词是歌谣让鄂伦春小朋友谱上了旋律就变成了动听的民歌,好听吗?让我们再听一遍体会鄂伦春小朋友快乐的心情。”

3、复听歌曲范唱,请同学们跟随拍手打节奏体会歌曲情绪。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 翻山 越岭 日夜 巡逻 护呀 护山 林 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什 么动物在奔跑?如果选择乐器,用什么乐器呢?”

4、再次复听歌曲,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八分节奏部分。

5、学唱歌曲 ①复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习一句歌曲,教师巡视。②分组进行接唱歌曲。教师纠正其错误之处。③师生接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6、情感处理,教师伴奏。师:“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加入自制打击乐器],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舞蹈创编活动

1、请同学分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2、请同学们推荐配合音乐做示范动作。

3、整合动作,全班共同完整地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四、延伸讨论:使我们知道兴安岭拥有最勇敢的民族——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甘于奉献、很有责任心的一个民族,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最后让我们用唱、跳、奏多种形式共同表现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保护小羊》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保护小羊》

2、区分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教师小结补充。

二、范唱

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复习歌曲

1、《其多列》

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乃呦乃》。教学目的

1、初步听辨高低不同的音(1,3,5)。

2、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加上表演动作。

3、在学唱和表演过程中,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与韵味。教学难点:

1、用茶杯、碗、碟子准确的演奏歌曲《乃呦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集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二、范唱

要求学生安静得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涂了颜色的小节。

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出拍手。

3、学生跟教师分乐段模唱歌词数遍。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涂色小节。

6、学生跟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四、课下活动

1、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里装上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苗家乐》 教学目的

欣赏乐曲《苗家乐》,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感受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能用打击乐器或声势参与音乐表现。教学过程

1、导入:准备苗族相关资料

2、初次聆听乐曲,提问: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3、再次聆听,引导学生这是一首芦笙与乐队合奏的乐曲

4、介绍芦笙,注意音色特点。

5、再次聆听乐曲

6、鼓励学生参与表现。

7、小结

本单元按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字吗?请你说一说。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第六单元 月儿弯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2、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背唱《小小的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2、从生活中感受小小有船。师:你们喜欢看月亮吗?平时你们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有关的图片课件: 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的月亮

3、讲故事。

二、学习歌曲《小小的船》

1、读歌词

2、学习三拍子,请同学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出三拍子的规律。

3、学唱歌曲。

4、分组练习。

5、汇报表演:齐唱,小组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白船》 教学目标:

1、能初步听辨三拍子的歌曲.2、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感受歌曲带来的意境,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教学过程:

1、天文知识导入:设问,有谁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2、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象。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歌曲表达什么内容)

4、再听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的特点(强 弱 弱,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

5、练习节奏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摇篮曲》《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感受四三拍的韵律,引导学生体会叙述性与起伏的跳荡性旋律的区别。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天黑了,小宝宝。。。

2、完整聆听,感受乐曲音乐情绪。

3、分句聆听,感受不同乐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表达出来。

拓展:记忆中妈妈唱的摇篮曲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地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感受变奏曲式。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天黑了,夏日夜晚的天空。。。

2、完整聆听,认识钢琴音包,感受乐曲主旋律及其变化。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2

一、观察插图, 想象画意, 理解内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中配有大量精美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 贴近生活, 有人物、情节, 色彩鲜艳, 主题鲜明, 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学时, 教师应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结合文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以画析文, 以文补图, 让静态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灵动起来, 变无声的画面为有声的画面, 加深学生对主题图丰富内涵的理解, 情感的熏陶。

如, 在“加法的意义”主题图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学中, 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在操作活动的情境中感知。 (1) 引导学生观察表述:教师将教材中的主题图用课件动态演示, 引导学生对红气球、蓝气球数量的情况进行观察, 并用数学语言表述。 (2) 引导学生操作表述:教师可引导学生同桌合作, 用4个实物 (如小棒、小圆片、作业本等) 表示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情形, 并用数学语言表述。

2.在操作活动中强化表象。 (1) 引导学生猜测想象: (教师课件出示●●●●) 猜一猜, ●可以表示什么?这个演示活动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2) 引导学生操作思考:可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 如:把3朵花和1朵花合并在一起, 并把自己的操作活动和同桌说一说。

3.引导学生建立符号。 (1) 抽象算式:教师指出实物、图形的数量可以用数来表示, “+”表示将两部分合并起来, 如:上面的操作活动, 我们可以表示成3+1=4。 (2) 领悟意义: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操作活动, 说说3+1=4的各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 根据3+1=4的算式摆一摆, 并用学具表示出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2) 根据3+1=4的算式说一说, 自己生活中的哪些事可用这个算式表示。也可以结合“做一做”, 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二、巧妙导入, 激发兴趣, 借图释疑

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和例题, 仅是教师在预设教案时所思考的依据。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经验, 认真解读教材, 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功能, 激情导入, 激发学生看图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如, 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时, 可通过编“小猴子过生日”的童话故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 猴妈妈要送给猴宝宝一件礼物, 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 (课件出示“盘里有2个桃”)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图 (盘里有几个桃子, 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 , 然后继续演示 (小猴子吃桃) 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 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再继续演示 (小猴子吃桃) 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 一下子就吃完了。现在盘里有几个桃子, 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后来猴宝宝吃完了桃子, 猴妈妈就带它来到了森林里。森林里到处是鸟语花香, 猴宝宝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鸟窝图”) 猴宝宝可喜欢小鸟了, 就靠近它, 小鸟被惊吓得飞了起来 (课件演示小鸟飞起来的过程) 。此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在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最后, 猴妈妈带着猴宝宝走出了森林, 来到西湖的荷塘边, 青蛙们跳上荷叶欢迎它们的到来 (课件演示青蛙跳上荷叶的过程) 。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左边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右边呢?一共有多少只青蛙?通过图文结合的故事讲述, 让学生看图、想象、说话紧密结合起来,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使主题图发挥了最大的价值。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动态展示, 丰富体验, 促进内化

一般来说, 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教材中都是静止的。因此, 教学时, 将静态的画面还原为动态的场景, 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的概念, 教师可通过主题图创设“百羊图”动态情境,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 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 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具体操作为先课件出示:草原上跑来了一群羊 (20只) , 让学生先估一估、数一数, 并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分才能一眼就能看出有20只羊。然后课件再呈现从四面八方的草原上跑来80只羊, 从中让学生感受现在的羊比20只多得多, 引导学生估一估羊的只数, 感知100有多少, 再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方木块、塑料小棒、小圆片等试着数数, 感知整十数。最后教师可用课件在草原上画出100个小方格 (每行10个, 共10行) , 小羊排好队准备在草原上休息, 分批进入小方格, 每进去一些就让学生说说那个数的组成, 当全部进去后说一说这个小方格中休息的是第几只羊。通过创设这样的动态情境, 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趣味性、问题性、开放性, 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体验和理解数学。从而有效地增加课堂活力, 培养学生数感。

四、把握时机, 激活思维, 培养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看主题图, 看懂主题图, 理解主题图的图意, 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数学能力。因此,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和灵活把握呈现主题图的时机, 使主题图体现出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

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时, 可把主题图的呈现放在课末, 在学生已经归纳出多种算法的基础上, 教师课件出示“游园活动”的主题情境图,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参加游园活动的场景, 你能从图中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此时, 学生很快地从主题图丰富的素材中回答道:“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生:“12-7=5 (个) 。”师又问:“这里的12、7各指什么呢?”“12指小华套圈套中了12个, 7指小雪套圈套中了7个。”教师追问:“这个算式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答道:“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紧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观察踢球的, 然后看看赏鱼的、买风车的, 最后看买气球的情境。在观察中,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 系统地梳理和构建数学知识, 从而获得解决减法计算问题的思维方法, 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五、了解图意, 教给方法, 再现情境

数学教材中有不少主题图不仅是创设情境的载体, 而且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载体。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图, 了解图意, 并依据图意进行有序的思考。

如教学“比多少”一课时, 教师可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 并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 然后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 有几只兔子来帮忙?2.每只兔子搬了几块砖?3.小兔是怎样搬砖的? (引导学生说出:1只兔子搬1块砖, 没有多余的) 在此基础上, 教师把小兔和砖一一对应连起来, 并说明:像这样, 1只兔子搬1块砖, 正好都对上, 没有多余的, 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与此同时, 教师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引导学生说出:1只小猪对1根木头, 小猪没有多余的, 而木头有多余的, 就是木头多, 小猪少, 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可见, 通过这样有序地指导学生看图、读图, 掌握读图方法, 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3

关键词:培养习惯;设置情境;加法含义;体会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1-02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从始至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时,思维方式较为开放。在学生探讨“1+1=2”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中加法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2.确地认读加法算式,能写出得数。3.认、读、写符号“=”“-”。4.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根据加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纸鹤主题图,课件,气球图,4个圆形。

[学具准备]4个圆形,4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同位互听互说2、3、4数的组成。几和几组成2?几和几组成3?几和几组成4?2.左右方位的训练。(1)师: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反方位的示范),请举起你的左手,教师带着示范两次,再让学生独立举手2次。(2)训练学生手指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二、创设情境,体会加法含义

(一)结合儿童生活,体会“1+1=2”的含义

1.师生共同演示。①伸出1只左手,伸出1只右手,合起来是几只手?(师生共同边说边做,并把左右两手合起来)②引导学生说一遍,教师板书:1?摇1?摇2。③让学生独立说一遍,教师板书 + = 。让学生齐读两遍1+1=2。

2.①学生起立,师生共同演示一只左脚(轻踏一下),一只右脚(也轻踏一下),合起来是几只脚?(两脚并拢)②同桌互说一只左脚,一只右脚,合起来是几只脚,算式是什么。(教师手指1+1=2让学生齐读)

3.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还有没有1+1=2的。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眼睛、耳朵、胳膊、腿等,只要说出来,教师就给予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加法,使学生极感兴趣又能够很快地理解加法的实际含义】

(二)创设情境,体会“1+2=3”“2+1=3”

1.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玩纸鹤主题图。师:请小朋友看图中有什么?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并找出加法算式吗?看谁说的又多又好!2.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3 2+1=3。(预测此时有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出1+1+1=3,教师应予以表扬,但不做要求)让学生读算式,先指名读后齐读。3.再次看图,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师:在这幅图中还能找出1+2=3的吗?2+1=3呢(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所以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不必强求一致)4.认识“加号”和“等号”(1)认识“加号”。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教师用红笔板书:加号。齐读)加号怎样写呢?(教师示范,让学生先书空,后在桌上写。)(2)认识“等号”。师:这个符号叫什么?(板书:等于号。齐读)等于号该怎样写呢?

上下两横要怎么样?先书空,后在桌上写。【通过教师的领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自主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体会加法含义

1.课件出示出示气球图,让学生得出,“3+1=4 1+3=4”。看图你能找出一道加法算式吗?(如果学生只找出一道加法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一道)教师板书:3+1=4 1+3=4。2.实际操作动手摆一摆:摆学具得出“2+2=4”。教师演示,带领学生摆学具,左边摆2个圆形,右边摆2个圆形,合起来是几个圆形,你能说出算式吗?教师板书:2+2=4,让学生读算式。[动手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课间活动,放轻音乐,做一做课间操,让学生放松一下。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学习的都是几加几等于几的加法算式。板书“加法”(并注上拼音)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

三、加强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1.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用桌上的4个圆形或4根小棒自由摆,说算式,同桌互查。2.师生做拍手游戏。(1)学生拍1下教师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2)男生拍1下,女生拍3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3)左边的同学拍2下,右边的同学拍2下,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此拍手游戏可根据课堂时间剩余多少来决定是否让同位同学互相自由拍手说算式,自由拍手可使知识得以延伸,例如一生拍3下另一生拍2下,合起来是5下。)3.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边或教室,说一道加法算式(预测学生的思路会很开阔,如灯管、黑板、门、窗等)【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4.动手操作。看算式,摆小棒。2+1?摇1+1?摇2+2

教师出示口算卡马先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拍手游戏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四、课堂作业

写+号和=号,教师可以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一个,再让学生写。(要求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延伸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4

乐》1 教学目标:、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2、继续培养良好的听赏音乐的习惯。

3、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编歌表演和舞蹈动作、为歌曲续编歌词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与同学友好合作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吐字不易清晰。、续编歌词老师要注意控制学生“喊歌”的情况发生。

6、“化装舞会”没有统一要求,让学生即兴创造。

教具准备:电子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贴图、教学时间:六时

第一时

一、导入:

(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平时我们在一起学习、玩耍,你们就是我的好朋友!今天我想请好朋友猜一猜,我的心情怎么样?(指指耳朵,示意学生注意听)

师(边做动作边随口哼唱儿歌):今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小小蜜蜂忙着采蜜真勤劳!今天天气真正好,鸟儿飞来了,萤火虫提着灯笼闪闪亮。我的心情怎么样?

生答:非常好!

师:哎!从哪里看出来啊?

生甲:天气好、花儿开了、蜜蜂采蜜„„这么美的风景,老师看了心情肯定好。

生乙:陈老师都唱歌了,心情一定不错!

生丙:老师唱歌的时候脸上一直都是微笑的。

师:你们真聪明!不但注意看,而且还用心听。阳光灿烂天气好,活泼的小鸟儿在飞翔、勤劳的蜜蜂出来采蜜、小小的萤火虫提着灯笼在巡逻(边说边贴带有前三句谱表图)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了,孩子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答“高兴、快乐„„

师:对呀!我们快乐的孩子最爱唱歌了(贴第四句谱表图)

(前面的贴图构成一副美丽、和谐的图画)

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挥动你们的翅膀舞蹈吧!

(播放《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学生随音乐律动)

二、在情境中学习歌词

、看贴图,学习前四句

师:你们在这个大花园里就象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太美了!我想用最美的声音来赞美这美丽的大自然!(师边打节奏边按节奏读歌词)

师:我相信你们的声音比我更美,来!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我做领队的大鸟,你们来做活泼的小鸟,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师带读歌词)

2、全班齐读

3、分组读

4、学习后面四句歌词

(1)师: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唱什么呢?(师边唱后四句歌词边贴够四句谱表)

(2)指名答

(3)师:用我们最嘹亮的声音来读一读。(老师带全班读)

(4)师:孩子们的声音是比较嘹亮了,但我想听听悠扬的声音,来!听听老师怎么读(师示范)

()全班模仿

、分角色读

(1)师:下面我想请几位小朋友表演小鸟、蜜蜂、萤火虫,来读读描写他们的句子,来扮演一下这些小动物。

(2)三位扮演动物的孩子读前三句,全班读后面的歌词。

三、揭题,简介歌曲、师:刚才我们读的这首好听的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快乐的孩子爱歌唱》,请大家把书翻到32页,来!读读题目。(生读题)这是一首4/4拍的歌曲。

2、老师和学生一起复习4/4拍的节拍

四、学习歌曲旋律、请学生随音乐边划4/4节拍边感受旋律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3、用小鸟“叽叽”的叫声来哼唱歌曲旋律

4、再用蜜蜂“嗡嗡”的叫声请男孩子来哼唱,请女孩子用萤火虫“嘤嘤”的叫声接着也来哼唱。

、全班再用“LA”来哼唱

五、学习演唱歌曲

、默唱

2、轻声唱

3、同桌互相学习

4、老师指导,着重指导:

(1)唱词要清晰

(2)半音要唱准

、完整演唱

6、情绪指导

师:孩子们,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生七嘴八舌的说)那你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心情怎样呢?(生:很开心!)对呀!活泼的小鸟和你们一样,最喜欢在广阔的蓝天下自由自在的飞翔。来!你们就是那无拘无束的小鸟,用欢快的心情来唱唱这一句吧。(生边唱边做小鸟飞翔的手势)

心情快乐的除了小鸟还有勤劳的小蜜蜂和萤火虫,小朋友们,请大家想想,蜜蜂要那么辛苦来来回回采蜜,而萤火虫还要晚上提着灯笼巡逻,辛苦啊!为什么它们还那么高兴呢?(引导学生明白,通过辛勤的劳动,能带给人们甜甜的蜂蜜,让别人享受到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光明,帮助别人也是一快乐的事情),谁来做做勤劳的小蜜蜂和萤火虫,用快乐的心情唱唱这两句?(指名唱)

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幸福的孩子,当然更快乐,你们用什么表达你们快乐的心情呢?(歌声)对!(师唱第四乐句)下面就请你们亮出自己最嘹亮、悠扬的歌声,一起来享受这美好的景色吧!(生唱后面的乐句)

7、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8、分角色演唱

六、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七、布置创编舞蹈动作的作业

第二时

一、复习《快乐的孩子爱歌唱》演唱及动作

二、导入

师:今天要和你们介绍一位你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我请你们猜猜它是谁?(师用电子琴模拟钢琴的音色)

生答:钢琴。(出示钢琴图片)

(听辨钢琴的音色)

师:为什么你们那么肯定就是钢琴呢?因为它的声音„„(指名答)对!钢琴的音色比较纯净、浑厚,很悠扬。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我们这位朋友带给我们一首由它自己单独演奏的曲子《节日舞曲》。

三、欣赏乐曲

、初听,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节日场面?

2、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3、复听,让孩子随音乐作出相对应的动作

4、小结乐曲的速度、情绪

、问:乐曲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生答:一高一低的声音。)师:那是为庆祝节日而敲响的鼓声。

6、再次欣赏,请学生在听到有模仿鼓声的地方用打鼓的动作示意。

7、全班敲击桌子,模仿乐曲中一高一低队鼓的声音。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5

第一

春天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天》,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对比。

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

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

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轻快优美的声音,三拍子的韵律。

八孔竖笛合奏教学,注意协调性。

第一时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春天》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

放一首乐曲----关于春天的。

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

三教新歌《春天》

听音乐《春天》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复习音乐知识

每小节三拍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随音乐感受二拍子的韵律。

学唱歌曲)哼鸣歌曲旋律

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

3)学唱歌词:

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多音。(要多练习)。

符点音符要唱准。

最后的结尾要唱的轻快一些。

四引导学生总结:

《春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

五边唱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和老师游戏,积极参与游戏活动。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歌词,学会《动物说话》这首歌曲。

3.知识技能目标:学习“X X | XX X | ”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教学重点:能用听唱法完整的演唱、表演歌曲。教学难点:学习“X X | XX X | ”的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头饰等。

教学方法: 借助律动的形式辅助教学、启发式、引导式、听唱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阶段目标:听音乐律动引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师:播放音乐带着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生:听音乐跟随教师进行音乐活动。

二.导入歌曲:(阶段目标:围绕听觉训练,通过节奏练习为学生学习新课做铺垫)

师:先听我拍,然后请大家模仿我的拍节奏 X X | XX X | 生:拍X X | XX X | 师:现在我们用乐器来试试!

师:评价学生的作为。

模仿动物,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歌曲《动物说话》中,请喜欢小动物的同学仔细听听歌曲中唱了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说了什么话。(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生:回答问题------小鸡、小鸭

师:它们是怎样说话乐吗?它们说的是什么呀?

生: 小鸡:叽叽 叽 小鸭说话:嘎嘎 二.学唱歌曲(阶段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1.学习第一段歌词

师:歌曲中有停顿,我们加上拍手 X X| XX X| 生:尝试用拍手的方式进行伴奏。2.合作学习

师生合作(教师唱歌词,学生拍手)

生生合作(学生分成两组,学生唱词,学生拍手)3.学习第二段歌词

上一篇:高中毕业典礼校长优秀讲话稿下一篇:论据素材:我们为什么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