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2024-04-18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共9篇)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1

一、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素质源自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子系统中一个基础性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初、中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影响到中、高等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从而影响到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中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这不仅仅有助于教师教育本身的发展,有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师范教育久经风雨洗礼,在艰难闲苦中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传统师范专业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实施定向和独立的培养方式,采取“学科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混编模式”,一次学习,终身从教,培养以传播知识、传承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初任型”教师。在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及水平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偏低,文化素质不高,而这又必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原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是迫切呼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师范教育学科水平不高,教育体系封闭,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规格偏低,课程设置陈旧,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弊端逐步暴露。2003年3月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研讨会”,会上就教师教育的开放化、专业化、综合化和一体化等重大改革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号召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综合性院校在新时期要担负起教师教育改革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以及认真研究和把握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础上,参照世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即由独立的师范教育到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再到“大学加师范”三个阶段),对我国教师教育进行全面而又彻底的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从满足数量需求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师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神圣使命,切实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国际教师教育先进经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改革中完善和加强教师教育,在开放中整合和提升教师教育,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教师教育。为此,教师教育必须在高扬教师专业化旗帜的传统基础上,走综合化的办学之路,为保障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增强和提升国家教育实力,为提供有力的教育人才资源保障,为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

(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师教育改革

在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我们绝不能妥协,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成长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处于适应期的新教师最关注的是熟悉钻研教材;处于发展期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老师的不同,尝试总结经验,形成风格;处于创造期的教师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

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创新,而教师的创新依赖于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帮助教师获得新观念、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层面,必须立足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新理念,使教师学会不断更新观念,形成和保持终身学习、反思、研究的意愿和能力,增强不断改进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动机,以及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使命感等等。可见,教师教育改革只有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树立教师教育新观念,促进教师教育发展

教师教育要发展,首先要树立教师教育新观念。虽然过去我国有些学者对教师教育观念这一问题进行过一定的探讨,但是我国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是显而易见的,这与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需要极不相称。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体制、培养模式、内部管理、课程与教学等问题上之所以呈现出封闭、割裂的状态。这与我们所持的狭隘的教师教育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确立教师教育新观念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石。这主要包括确立开放化观念、综合化观念、专业化观念和终身化观念。开放化是指我国师范教育独立定向的体系被打破,其他有条件的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教育行列当中来,形成了相互竞争、互促发展的开放格局;综合化是指师范院校由原先以培养教师为单一目标的院校转化为综合型的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师范院校学科结构的综合化和专业设置的综合化两方面;专业化是指必须把教师教育看作是与其他专业教育(如医学专业教育、法律专业教育、工程专业教育等)并列的教育,把教师教育作为专业教育来发展;终身化是指教师教育不仅要承担职前教育,而且要承担入职教育、在职进修的任务,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使教师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问题。

三、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

(一)合理定位,循序渐进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师范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教师,其功能单一,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而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综合化、国际化,教师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师范院校应当首先要按大学的规律和模式来办,把教师教育作为大学的功能之一,大学的综合功能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教育可以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功能,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功能。

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目前有的师范院校被合并了、有的改名了,因此人们对师范院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心存疑虑,原有的教师教育体系还要不要坚持、独立的师范院校还要不要办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根据我国国情,师范院校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但必须加以改造,即使将来师范院校的名称或概念消亡了,然而只要世上还存在教育,教师教育就不会消亡。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方向。但基于我国师范院校在层次、水平、区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教师教育的改革必须分类发展,分步实施。

1.合理定位,分类发展

从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师范院校的改革情况看,我国师范院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地方师范院校在策略上必须分类发展: 一是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一些办学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应当积极应对教师教育改革带来的各种变化。首先是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方向,确保在面对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竞争中保持教师教育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在重视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支撑,加快提高师范大学的综合办学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再次是必须加强与中小学校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培养与培训上的联系,加强与各教师教育机构的协作,加强与其他师范大学和非师范大学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是省属一般本科高师院校。相当部分以教学为主的高师院校,在一个时期内仍须执行四年本科师范教育的模式,以解决我国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人才紧缺、九年义务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此外,还应拓展专业与培养目标,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此:首先是确立大师范思想,改变单一的培养目标,开设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其次是教师教育专业与经济类专业联姻,共同承担各种配套型经济建设项目;再次是广招经济技术人才,使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得到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其中不少高师院校不具备向综合性大学跨进的条件,但也要增强综合化意识,加强与综合性大学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身的办学活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此外,部分高师院校可以考虑并入师范大学或其他综合性院校,为迅速提高其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随着我国中等师范学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的专科师范学校不再培养初中教师,只承担培养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以及一些大学本科来不及培养或培养能力不足的一些专业的教师,如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

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师专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必须进行彻底改造。首先是需要彻底改造师专由于培养对象的转变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观念的转变、新的培养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新的管理体制等等;其次是要彻底改造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技术建设发展的需要,还特别要关注与第三产业的联系。另外,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较薄弱的师范专科学校除在师资缺口较大的地区予以保留外,也应考虑逐步并入综合类院校或师范大学、学院,以保证有限的教师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办学条件较好、基础较好的师范专科学校应考虑升格为本科院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将是师专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出路。只有这样,我国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一是师范院校的综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周密的筹划和稳步的实施。二是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突出优势与特色,同时逐步发展其它专业,兼顾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切忌不顾社会发展状况及自身的条件而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三是地方师范院校不要急于盲目合并或取消。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不发达的地方,仍然存在严重缺乏合格教师的情况,因此,师范院校在某些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存在,如果全部合并或取消,那么教师教育的力量将会受到严重削弱,这对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不利。四是目前各地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应当结合各地区实际将教育学院并人其中,重组和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逐步推进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进程。

(二)突现特色,综合发展

师范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对走向综合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关系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综合与特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加强综合性,教师教育的水平就上不去,教师培养的质量也难以提高;如果失去了教师教育特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师范院校的改革明显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上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积极性很高,力度也很大,但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却嫌乏力,缺乏明晰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仍按惯性运转。因此,一些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实际上不是在加强,而是被削弱了。此外,近年来有关一些综合性大学介入教师教育的现状调查报道,多强调其潜在的学科优势一时尚不能显示,而因学校氛围不利和本来缺乏教师教育的资源等诸多因素,这些学校教师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不容乐观。这样,师范院校若将自己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丢了,就会失去其改革的本来意义。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据此,师范院校在走向综合化的同时,必须结合这四个方面,一是在学科方面,师范院校必须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进行教育学科的建设。二是在教学科研方面,师范院校应更好地指向实践,在作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科学研究水平。三是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师范院校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把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分离,使教师职业教育成为在学科专业学习基础上的二次选择,并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四是在校园文化方面,师范院校应突出其师范性特色,要特别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育人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其校园文化的核心。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2

1 通识教育理念与大学影视艺术基础课

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自美国。“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首次提出‘通识教育’这一术语。美国大学和学院联合会认为,通识教育可以提供多学科的宽广视野,为培养重要的认知能力和公民素养提供多方面的基础,因而要求所有本科生共同学习。[1]”

在中国,通识课、公共课或基础课都暗含一个意思,即新时代大学生为提高人文艺术或科学素养而应该在本专业以外所选修的课程。笔者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是对于大学的专业教育来说的,是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如本文所讨论的影视艺术基础课对影视类及人文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就不是通识课程,而是专业课程,但对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有可能成为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弥补了专业教育过专过窄的弊端,以影视艺术基础课为例,它可以让非影视专业的大学生对当下世界流行的影视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可以在业余时间拍摄和制作一些DV短片。这对于培养大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使他们接触社会,培养健全的世界观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全球化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视艺术作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和覆盖面。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设电影电视课程的大学就达1000多所,至今有增无减。

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影视艺术基础教育从无到有,逐渐成为艺术学科门类重要内容之一,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下发有关文件,明确指出要“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这一文件对各类型的大专院校开设电影电视及相关课程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影视教育在国家层面上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艺术教育形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为贯彻这种理念,大学需要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基础和支撑,即大学通识教育最终需要通过相关课程来落实。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以农科院系为主的大学,其历史和现实定位是明确的,所不同的是学生的学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需要增加新的内容。现在,中国农大按照“农学与理科类、工学类和人文经管类三个大的学科门类”进行专业设置与计划制定,每个门类按照“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体系”设置培养计划。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类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教育课(必修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限制性选修课);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和文学艺术类课程等人文素质教育课(任意选修课)。影视艺术基础课程在全校课程体系中属于第三类——人文艺术类课程。

有资料显示,其他大学也存在类似的安排。比如,“北京大学自2000年起开设通识教育课,现有300余门,分为5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与文化和语言学文学与艺术。浙江大学的通识课程有200余门,涉及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基础类、导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社会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和技术与设计类等11大类。北京师范大学设立通识教育中心,通识课程分为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素养、实践技能、艺术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等5个大类。[1]”

尽管目前没有相关数据来佐证中国各大学影视教育在整个通识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但是,对于中国农大来说,影视艺术基础课的创设就是为了落实通识教育理念,其落脚点不仅仅在于教授影视艺术知识,而是要通过这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培养一种多面向的综合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人文素质修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影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评判和鉴赏能力,领略影视经典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正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电影课程并非一定是为着培养从事电影事业的专门人才而开设的,而是为着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获得一种必不可少的知识。[2]”

2 中美比较视野中的大学影视艺术基础课

近现代中国教育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密不可分的。所谓现代化,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向西方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学习,急起直追,一直是中国现代化最迫切的任务。比如说,“五四”知识分子就将视野放在了中西比较上,他们采取了激进的主张,陈独秀认为:“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数百年来,吾国扰攘不安之象其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之八九。凡经一次冲突,国民即受一次觉悟。[3]”而胡适更是一面倒,转向了“全盘西化”的文化主张。

当然,“全盘西化”只是一种极端的说法。事实上,中国的新式教育并没有真的“全盘西化”。特别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直接导致中国大学教育抛弃西方模式,开始走苏联式专业教育的道路。而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被十年文革破坏殆尽的大学教育又开始转过头来学习西方。

也是在1978年,哈佛大学发动“学术界平静的革命”,文理学院的教授们以182票对65票通过决议,用“基础课程”代替原来的“普通课程”,倡导大学生必修跨专业基础课或者叫通识课,通识教育的理念才开始深入人心。

1979年,哈佛大学开始实行以核心课程为主的通识教育模式,这也很快成为美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主要模式。哈佛大学将人类知识按方法划分成几个领域,学生需要分别在各个领域修满一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2007年,哈佛大学进一步将通识教育课程调整为八大类,即审美和诠释、文化和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宇宙科学、世界的各种社会以及世界中的美国。当今美国90%以上的大学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更是享誉全世界。

正是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很多美国大学自1950年代以来陆续设立了大量影视艺术基础课或鉴赏课。如果简单地进行对比,从时间节点上,中国开展通识教育也不算晚。但由于基础太差,观念落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2013~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笔者旁听了“电影欣赏”这样的大学生人文素养课,并采访了著名电影学者鲁晓鹏教授(Prof.Sheldon Lu),他谈到:在美国的大学,“学生除了专业课程,要修大量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学自然科学的他一定要修人文社会学科的课,人文学科的学生按规定必须要修一定学分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课,这是规定,所以,通识教育的课程量比专业课程还多……比如说,我教一门大课叫‘电影入门’,200个学生,一个老师教,有4个助教帮忙,那么有几个电影专业的学生呢?我想有几十个人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人都是其他专业的,因为他们必须要修通识教育的课”[5]。

与美国的通识教育相比,我国的通识教育,包括影视艺术基础教育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具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具体来看,国内大学的影视艺术基础选修课(通识课)还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学校重视不够。与通识教育相比,学校更强调专业教育,要么是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经济阶段的教育模式,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去培养人才;要么是过于重视细分学科的专业教育,条块分割严重,没有认识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公民是大学教育的第一要务。也有些教育管理者则认为影视教育就是看看电影电视,消遣一下。这都是极端错误的。

第二,学生理解不够。一些学生对“通识教育是什么”还存在疑惑,认为通识教育针对性不强,现在就业压力大,学习实用技能才是最重要的,通识教育没有用处。一些学生对影视艺术基础教育学习的兴趣虽然较高,但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类课程拿高分而在保研、出国留学等方面占得先机,而对影视艺术基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第三,课程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影视课程资源不充足,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对影视基础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必修课程等。可以说,美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已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而我国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却相距甚远,许多人认为通识教育次于专业教育,影视艺术基础教育顶多被认为是寓教于乐,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因此,影视艺术基础通识课的发展面临许多瓶颈制约。

3 影视艺术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探讨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最早就有艺术的方式,而到了现代社会,影像文化作为现代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理应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影视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6],它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帮助人们陶冶性情、判断美丑以及进行道德修养。影视艺术塑造出的众多生动直观的艺术形象,能够唤起意想不到的精神共鸣,从而产生巨大的教化作用。

笔者认为,中国农大的影视教育通识课程至少有两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一是影视教育观念的转变,把普及影视艺术教育视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修养,纳入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范畴,受到大学生欢迎;二是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受到学校重视,并列入学校第三批基础课建设项目。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应更具有开放的视野,仅开设一门或几门影视艺术基础课程是不够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视觉转型的大趋势,以及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培养高素质合格公民的内在要求,无疑扩大了影视教育的内涵和范畴。这就需要我们在通识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使其更贴近国家、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正如影视学者王志敏所言:“通过影视的手段进行影视的教学,无论在优化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在提升学习过程及效果的人性化程度方面,特别是在影视教育自身的战略性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7]”

为了推动高校影视基础课建设,中国农大影视基础课建设课题组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发现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力图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探究影视艺术作为通识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也了解到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农医类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从学校乃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层面来看,对于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重视不够,缺乏一种战略性的安排。尤其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学相比,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普遍比较匮乏,更遑论影视艺术基础教育,部分影视欣赏课难免成为一种赶时髦的点缀。

其次,以中国农大为例,教学体系有待改进和优化,传统的单科独进的专业教育思维需要改变,作为一所大学(而不是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培养高素质合格公民的任务比起培养农业技术员或农业科学家来说更显得迫在眉睫,这对转型期的中国已成为当务之急。

最后,影视艺术基础课建设已不是一个或几个老师精心制作PPT、积累一些影视视频素材、讲好几门课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需要有发展战略、教学团队、资源建设等的系统工程。

第二,教材建设。虽然当前由国内学者编写或从国外引入的影视艺术教材数量不少,但找到一本全国适用,工科、农科等非专业大学生适用的影视艺术基础教材并非易事。

第三,创建影视教学资源库。我们知道,仅把教育资源放在纸质教材的开发上是不够的,教材不应该成为影视教学的唯一课程资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尝试校内校际影视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笔者以为,影视教育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完善和管理校内网络影视资源共享平台,使之成为课堂影视教育资源之一,这不仅有利于影视课程的展开,同时能够惠及全校师生的影视文化活动。

4 结语

通过对中国农大影视艺术基础课程建设的探索,我们认识到,如何以影视艺术教育为基础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当下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笔者相信,仅仅是影视专业教育是不能够满足目前的高等教育需要的,同时,广大理工农医类高校仅仅靠影视欣赏来点缀通识教育也是不够的,需要各高等院校,广大影视教育工作者携起手来,拓展视野,扎实工作,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这是我们高校影视课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启示[EB/OL].陕西师范大学理工科基础教学部,(2010-10-13).http://lkb.snnu.edu.cn/general_education.asp?id=68&bh=1950

[2]连文光.中外影视教育比较论[J].高教探索,1996(1).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3

关键词:方法 改革 探新

高等职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大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关键,积极探究面向职业、岗位需求,遵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有利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长的新型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师生互动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角色扮演和仿真等主要教学手段,实现方式的“三个结合”即: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课堂与虚拟车间相结合。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1 求真务实,扎实推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主导者是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遵循其年龄、心理、人格的发展规律,综合课程特点、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专业特长等因素,选择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之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在继承优良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更新启发式、探究式、实践式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化教学方法,通过校内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学习、基础技能实践和专业技能实践,使学生具备专业技能;通过校外企业参观学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编写并正式出版集标准、案例为一体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程》等手段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直接上岗工作,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顶岗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积极探索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实际效果。

1.1 对于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能力,例如:《形势政策》、《军事理论》、《概论》等课程,重点采用案例分析、热点评析、小组讨论、问题抢答等教学方式,通过读书报告、综述演讲、完成个性化的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解,对军事政策和理论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

1.2 对于注重实践、操作性的教学内容,重点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引领法实施教学,例如:《居住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将授课设计内容转化为实践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始终,以工作任务为基础驱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课程的专业知识。利用工作任务,学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1.3 对于突出工作场景的教学课程和内容,采用虚拟、仿真或角色扮演法实施教学,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及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之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化工专业石油化工实体仿真实训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学习《实体仿真实训》课程中,了解掌握石油炼制规程中常减压和催化裂化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置于实训现场进行,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于一体,集教、学、评、训相结合,体现职场氛围,强调技能综合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4 对于教学任务与企业岗位工作联系紧密的内容,应用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实施教学,明确学习任务和工作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机修专业《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依据企业真实的故障案例,在故障(案情)的发生、发现、分析、判断和排除的整个过程,不断制造悬念,设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5 对于注重学、练结合的课程内容,采用现场教学实际亲身实践的方式组织教学。例如:商务英语专业《外事实务》课程,在实施陪同外宾参观工厂的教学内容时,在学院机械实习工厂实施现场情景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练习如何克服现场干扰因素,灵活处理随机事件,完成陪同外宾参观的相关工作任务。例如:文秘专业《秘书实务》课程,以学生扮演秘书角色,编演小品的方式,设计场景,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学生了解掌握秘书工作要点,根据工作对象和内容选择工作方式,培养学生办事、办会、办文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

1.6 对于侧重设计方案类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确定方案,小组选代表介绍本组方案,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老师做总结归纳,点评各方案的优劣。例如:化工专业《化工产品合成》课程,在产品合成路线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课堂上学生讨论、互评,教师主导答疑、解惑、评议,确定最佳方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2 改革方向及措施

2.1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点是教师,教师的学识和师德是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关键。教师需要总结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实施经验,弘扬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苦练基本功,淡泊名利、孜孜以求、钻研业务、努力探索、不断创新。通过教学论坛、教学基本功技能竞赛、公开课、督导听课、教师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分析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特点和适用性,根据教师个人风格和特长及授课内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受用。

2.2 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充分发挥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实训基地、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同作用,根据授课内容制作教学课件、选择教学场所、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博众家之长,避己之短,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理性的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要从实际教学条件、教师实际水平、学生实际能力出发进行宏观谋划,确定教改整体推进的总目标,把总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分目标,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扎实稳妥推进,把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力求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潘劲松.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2010(23).

[2]高峰,原野.高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0(3).

[3]郑杰.高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谈[J].科园月刊,2010(3).

[4]吕玮,吕文静.高职高专教学方法改革现状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9).

[5]李小林.对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9).

[6]贾彦娜,郭丽华.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时代报告,2012.5.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4

职业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技能和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习者的潜能.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应重视过程性目标与终极性目标的结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走向.

作 者:文锦 彭友华 作者单位:文锦(湖南理工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湖南 岳阳,414000)

彭友华(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怀化,418000)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5

本文提出将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教改思路,并在教学中予以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作 者:郭延生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物理与工程 英文刊名: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 19(3) 分类号:G64 关键词:物理学   STS教育   教学改革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6

走进新理念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走进新理念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江西省大余县教研室王万辉(341500) 9月,我县被定为全国38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正式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这意味着我们将伴随教材的改革,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方面进行一次深入的变革。课改对我们来说即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此谈谈半年多来我们对课改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课改实验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进程,当课改的浪潮滚滚而来时,肩负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之重任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才能使课改落到实处。 1、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只有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权力,而无对课程进行创造、选择等权力。 此次课程改革,力求将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2、转变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 课程决定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整堂课以传授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无奈。而今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从而在实践上超越了“教师中心论”,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学得活泼,而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3、转变教师观:从“讲学”走向“导学” 长久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本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观念,在课堂上过于繁锁地分析,自始自终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较少得到关注。新的课程改革,深中肯綮地倡导改“讲学”为“导学”,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学习,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交换意见者,使教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学生的“学”。 4、转变学生观:从“被动”走向“主动” 学生是学习的直接者,过去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学生学得相当被动。进行课程改革以后,我们重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式学习方式,增加课堂上学生参与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改造课堂改革教法 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而教学的实施必须在课堂,要改造我们的课堂,首先应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教学更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乃至灌输,轻视创造精神的培养,把活的学科教成死的学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化,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割裂等等,这种封闭、僵化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泯灭了生命的活力,因此,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后,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1、教学模式:从“满堂灌”式教学走向“牧羊”式教学 “牧羊式”教学模式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告诉学生“这种草好吃,应该这样吃,必须吃”,而是在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袤的草地上,根据目标“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教师只是一个“牧羊人”,只需小心地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2、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走向“探究式”学习以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发展能力。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探究学习。学年伊始,我校就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师们尝试着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讨论交流时间和读书时间。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如我校叶庆香老师在教学叶挺的《囚歌》一诗时,让学生自学后质疑,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疑问:1、课文中的“人”、“门”、“狗”、“洞”分别是指什么?2、“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是一个反问句,为什么后面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3、地下的烈火已经把我和活棺材一齐烧掉了,为什么后面又讲我应该得到永生呢?4、“我希望有一天”中的“一天”是指哪一天?5、“一个声音高叫着――”的后面为什么用破折号而不用冒号与引号?6、课文中的活棺材暗指什么?等等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进一步地阅读、理解、交流和展示。 3、教学方法:从“繁锁分析”走向“导学、导悟”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教学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不顾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亲身实践。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领悟到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们从过去不停地讲解逐步走向引导学生自学、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如谢科红老师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围绕“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这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有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谢老师便及时点拨;学生自学完成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和全班内交流,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表演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整堂课,谢老师话语不多,只是沿着“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这根线,恰到好处地导学、导悟、导演,真正发挥了教师导向性的作用,使学生乐学、会学。 4、课堂评价:从“甑别式”走向“鼓励式和多元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带评价色彩的话语,都很有可能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情感和行动。因而课堂中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过去的课堂评价,往往是“对”或“错”的甑别,是缺乏感情色彩的,有的甚至是冷冰冰的责备,因而丧失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力求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张扬个性,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因而只有善意的、恰到好处的鼓励、激发,才能不断地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使学生在成功的快乐中不断前进,不断求索。如:不是责备学生“怎么读都读不通顺?”,而是说:“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再来一遍怎么样?”。不是严肃地说:“你想得根本不对!”,而是微笑着说:“这是你独特的想法,下面来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看看谁的办法行得通。” 同时,课堂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除了教师评价外,还组织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并且破除答案的唯一性,珍视学生个人感受、独特见解,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尺度,使学生乐在学中,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求知。 三、提高素质服务课改 课程改革,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浩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只有大力提升教师素质,才能切实推行课程改革。 1、文化素质的提高 课程改革中,教材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与实践的联系,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好奇、好问的心理强烈,课堂中往往会问及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更是迫切地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单一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因此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改,已经成为我校教师们的共识。 2、信息技术教育的提高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生动形象地提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材料,能拓展学生想象、思维、创新的空间,便于腾出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能力,其独有的交互性更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能有效地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此,我们在50岁以下的教师中开展了课件制作比赛、上网查询资料培训等,在教师中掀起了一股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潮,教师们常常在新课前赶制好课件,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探索教学手段的变革带来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运用多媒体促进课改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今后,我们还将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运用网络进行更有选择性地、更为自主地学习。 四、善于学习敢于创新 当课改之风吹进校园时,教师们觉得是那样的不可思议,这种改革学生能掌握好知识吗?该怎样改,改什么呢?在解读了教师们的困惑和疑虑之后,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并把握学习机会,多次派教师到江苏等地直接感受课改理念的启迪,还举校前往信丰大阿听课取经,这一系列的“洗礼”,强烈地冲击着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激励着教师们大胆地迈出探索的步伐。 在课程改革中,我校除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外,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备课改革 课改立足于教学,好的教案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以往的备课常规,要求教师单兵作战、全面耕耘,因而教师往往浅挖辄止,无暇思索、创新。 上学期起,我校实行共享式备课方式,备课组在新学期伊始部署好一学期的备课分工,让教师们围绕课改精神一人备若干个课时,各自将教案设计出来后,大家共同评议、修改、完善,然后打印分发给组内其他教师。其他老师则参照此精心备好的教案,不必另行备课。新的备课方式使人人有足够的精力去精耕细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钻研热情,从而实现各展所长,互相启迪,优势互补,有效地加强了合作攻关的精神,促进了教师准确、深刻地学习、研究、理解并运用新教材。 2、测评改革 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以往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依靠纸笔测试的单一形式,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忽略能力的提高,与课改的要求已不适应。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使测评在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 ① 更新测试形式,提高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上学期语文测评,我们改变笔试的单一形式,内容有:(1)听短文回答问题;(2)说一个完整的小故事;(3)抽读自读课本中的一篇文章;(4)书写一张铅笔字(毛笔字);写一个童话等。从对语文知识的考察转移到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上来,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② 更新测试内容,减少死记硬背题,增加能力性、思维性、开放性题,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四年级的中考作文题:“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想了半天也没结果,心想,干脆明天上学再说……”根据以上内容,发挥想象,扩写作文。这样的`作文留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再如“同学们,你受过什么委屈想向别人解释吗?你获奖了取得优异成绩,很高兴,想与别人分享吗?你最近进步了,想告诉别人原因吗?你受到过别人的帮助,你想对他说说你的感激之情吗?你在生活中非常想念谁,想用文章的形式向他(她)表达吗?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题目不单一,学生选材范围广,适合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③ 评价主体多元化,促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充分张扬个性。测试中,我们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评价,有的全班同学参与打分;有的小组交换评议;有的以小组为单位打出平均分,再交学习委员算出最后所得平均分……这样使教师由唯一的评价者变为指导评价者,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意识,测评的过程变成了一种锻炼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和提高的过程,强化了测评的发展性功能。今后,我们将考虑分层次考试、开卷与闭卷考试结合,还可以尝试给学生多次考试的机会,让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再考,使每个学生尝试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3、科研引路 科研是课程改革的先导。课改启动后,我们先后开展了“小学用计算器代替笔算的研究”、“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等教育科研。“小学用计算器代替笔算的研究”使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腾出了大量的时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拓展了实践的空间;电影课是我校的校本课程之一,它使教材由单纯的学科形式变为综合艺术形式,生动、直观、有效地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和想象世界,把封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为开放式、自我教育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受到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和潜在智慧的启迪。通过科研实验,引导了教师以科研为导向,树立新课程理念,使课改实验工作步入了规范、科学的轨道。 新课程改革,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次深刻的变革,使教师们在课改中不断认识自我、探索追求,愿在座的各位与我们一道分享课改中的喜悦,解读课改中的困惑,与我们一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投入课改的浪潮中不断扬帆奋进!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7

一、“桶论”的现代教育价值

(一) “桶论”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重要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 教师“桶论”中, “一碗水”和“一桶水”, “水”的量上的悬殊, 强调了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量和能力储备。当今社会, 知识和信息折旧的速度加快, 时代的变迁, 教育形势的变化, 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本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 要更有效地胜任现代教学工作,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要坚定自己的原则立场, 勇于实践, 不断探索, 及时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掌握现代化的新技能, 全面提升自身的本领和能力, 努力让自己成为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不断适应现代教师角色转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地学习正是教师“桶论”所提倡的理念。

(二) “桶论”强调教师“灌输”教学的合理性

教师“桶论”突出了教师知识传授的方式之一:“倾倒”。“倒”的过程和“倒”的方式, 都是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 换言之, 就是“灌输”。学界对于“灌输”理论一直存在着争议,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当中。“灌输”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 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灌输”的概念, 列宁则在《怎么办?》一书中则详细阐释了“灌输”理论。笔者认为, 对于“灌输”要辩证看待, 作为教育者, 既需要反思传统“灌输”教育的弊端, 又要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样, “桶论”的“灌输”方法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一, 新时期意识领域的斗争激烈要求继续坚持科学理论的“灌输”, 比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就存在着必要;其二, 当下中国教育的现状要求继续坚持科学理论的“灌输”, 比如, 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会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 因而有必要适当地进行“灌输”。

(三) “桶论”强调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地位, 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 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桶论”认为,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 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 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反映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现代教育要求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比如, 探究式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误读”, 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是教育过程的掌控者, 对学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性和核心地位。”[1]实际上, 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诸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教育者则将教师理解为“平等者中的首席”, 也肯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桶论”的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

二、教师“桶论”需要被重新审视的地方

(一) 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看, “桶论”属于单向灌输

在教师“桶论”看来, 教师是“倒水”的人, 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水”的人, 自上而下地“倾倒”, 学生自身无法进行知识的构建。一个“给”字, 使教学过程直接成了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这种单向灌输,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作用, 但是其弊端依然不可忽视。它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工具性”的人, 是一种“物化”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首先采用的概念) 的教育方式, 遮蔽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当然, 此处不是完全否定“灌输”的作用, 反对的是“灌输”的“奴化”性质, 反对其强制性的一面。“教育不是给予, 而是对真理和思想的催生。”[2]教师“桶论”反映出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间关系的不平衡状态, 忽视了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 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不利于教学相长, 更不利于良好教育效果的实现。

因此, 一方面, “桶论”必须克服强制性灌输方式,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英国皮特斯也认为, 教育要以理性原则为基础, 以培养具有独立心灵的人为目的, 反对借任何权威的力量强制灌输各种教条;另一方面, “桶论”需要坚持民主参与型的师生关系, 正如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强调的:“我的学生铸造我, 我的业绩塑造我。”[3]“桶论”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主体间性”观点看来, 师生关系不是“我—他”和“我—它”的关系, 而是“我—你”主体间性的关系。显然, 他也是把教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再者, 因为“教育不能用一个既定的模子塑造人”[4], 所以“桶论”还得克服“灌输”的统一性、规范性, 对待学生需因材施教。

(二) 从传授的内容来看, “桶论”属于单一内容

教师“桶论”传授的内容比较单一, 也就是“水”, 即学科知识。其一, “桶论”反映出学生知识学习的范围相对较窄, 忽视了学生既可以向书本学习、向教师学习, 更可以向社会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过“生活教育”的思想, 他强调:“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 必须得把社会上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5];其二, “桶论”也隐含教师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偏窄, 忽视了学科知识间的交叉融合;再者, “桶论” (主要是人文学科教师) 内容的单一性也衍生出当下教育话语体系的弊病:教育话语内容普遍侧重于对理论的阐释, 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最后, “桶论”中的“水”到底是“死水”“活水”还是“过期的水”, “水”的“质量”也得去甄别, 比如, 有经验却固守传统教学的老教师, 并非会比年轻有为却资历尚浅的新教师更适合现代化教学工作。总之, “桶论”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拓宽教师知识传授的范围, 重视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 这是当下最紧要的。

(三) 从哲学角度看, “桶论”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主要有四种形态, 其中的一种形态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其基本特征是:虽然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但是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它的三个主要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而教师“桶论”若从哲学角度来看, 就属于机械唯物主义。其一, 机械性。“桶论”中, 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物”和“机器”, 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取仅仅靠“外力”:教师的传授;其二, 形而上学性。从“倾倒”内容的单一性和教学方式的单向“灌输”可以看出教师“桶论”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此外, “桶论”这种标准化、程序化、机械化的教学方式, 也称为教育的“麦当劳化”。乔治.里泽在《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中阐释了“麦当劳化”四个基本特征: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并主张抵制“麦当劳化”。当代教育的许多环节事实上都已经被打上“麦当劳化”的“标签”, 比如, 课本内容的整齐划一、教师的照本宣科等。所以, “麦当劳化”也是现代教育教学应该规避的, “桶论”也要防止步入“麦当劳化”的“泥潭”, 克服机械化、标准化等弊病。

(四)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 “桶论”缺乏创新精神

这涉及到对学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解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师“桶论”反映出的也正是当下中国教育的弊端之一———缺乏创新。教学过程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教与学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倾倒”过程。“桶论”缺乏创新精神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创新的缺失。可以说, 作为传统教师隐喻, “桶论”的确有可取之处, 但是随着教育形势的变迁, 该理念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 似乎缺少现代教育所需的“土壤”, 这也是当下许多传统教师隐喻面临的困境, 传统教师隐喻是否有继续提倡的需要, 关键在于其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转型和创新, 这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问题。因而“桶论”有必要在教育的诸多环节上创新。

(五) 从现实角度来看, “桶论”忽略了师生的实际

在“桶论”看来,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这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储备非得要高于学生, 这似乎是“桶论”的“定律”。然而“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就掌握的知识而言, 教师与学生的区别主要包括先知与后知、知多与知少、知之与未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和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 学生所能接触到信息知识的机会增多, 他们的知识储备并非一定会低于教师。一个教师如果遇到有才华的学生, 他 (她) 的知识权威可能会消减, 但是如果一位教师学识高深渊博而无法深入浅出, 无法让学生理解, 教师无法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航者”, 那么这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所以, 这一点对于“桶论”来说, 也需要重新审视。首先, 教师要摆脱自身角色所带来的“权威感”或“高高在上”;其次, 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或“缺陷”, 要善于主动向学生学习;最后, 学生不是“容器”, 不一定非得等教师“水”的注入才能获得知识, 所以, 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固有的知识。

三、“桶论”的现代教育价值反思

当下,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领域也正面临着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教育墨守陈规、固步自封, 那么教育育人势必成为“乌托邦”式的幻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现代社会也是从传统社会中生长、发育起来的。因此, 如果现代教育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也是不合理不现实的。这也正是当下对教师“桶论”这一传统教师隐喻进行反思的价值所在。学校教育既需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扬弃”、反思传统教师角色, 又需要时刻关注教育前沿动态, 了解现代教育热点问题, 将传统教育的“精华”融入现代教育。总之, 必须加快传统教师隐喻的转型以使其适应现代教育。但是, 教育的转型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在现代社会, 无论是传统的教师隐喻, 还是现代化的教育理论, 对现代化的教育实践而言, 都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便是被大家公认的现代化的权威性的教育理论, 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教育难题。因而, 对待传统教师隐喻———教师“桶论”, 应该持有“包容”的态度, 在对其进行合理地“扬弃”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以实现其现代价值。

摘要:新形势下, 教师“桶论”是需要被重新审视的传统教师隐喻。现代教育既需要肯定“桶论”的现代价值, 又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的新形势, 对“桶论”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反思, 这对于创新现代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师,隐喻,桶论,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如齐, 王德才.教育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74.

[2]张仁贤.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55.

[3]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 1986:31.

[4]孙迎光.教师是园丁吗[J].上海教育科研, 2008, (3) .

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探新 篇8

【关键词】传统游戏;文化价值;儿童观;传统文化;消逝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游戏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渐渐地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新奇的现代化玩具,长时间玩这些游戏,使孩子们离自然物越来越远,与自然逝去了和谐,变得机械化。

在幼儿中广泛开展传统游戏,既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其丰富的内容和特有的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趣味和娱乐性,也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幼儿可以通过传统游戏来锻炼身体,促进言语发展,培养丰富的情感,可以说传统游戏对幼儿教育有着巨大的价值意义。

一、传统游戏可以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传统游戏虽然在形式上有些“古老”,但可以给它增加新内容,“比如跳皮筋的歌谣,就可以进行改编,可以用三字经,也可以创造新的歌谣。这样孩子们就会更加感兴趣。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动画片,自创改编,丰富传统游戏的内容。有规则、有竞争、有目的的游戏活动更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适当的玩耍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大脑发育,还有利于孩子有效地开展学习生活。”幼儿的体育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适当地增加游戏因素,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从小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总有一些传统游戏被淘汰,但像跳皮筋这样的集体传统游戏,既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合作精神。这样的传统游戏是任何昂贵的高档玩具都替代不了的,也是那些电子游戏所不能取代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传统游戏回归,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体验快乐,感受成长的乐趣。

二、传统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传统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子顶个小猫小狗,一把抓住哪一个,抓住小老头,上街去买油,抓住小老太,上街去买菜。嗨,嗨,嗨---”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买的什么菜?”“买青菜”“买冬瓜”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蔬菜的名称,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传统游戏可以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免疫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游戏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而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增强免疫力;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还可以促使骨骼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其次,传统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跳绳”、“滚铁环”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動,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抓沙包”、“拍球”、“跳格子”等游戏,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溜冰”“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传统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对于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增强了体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再次,传统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有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由于传统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幼儿的体能,使机体产生饥饿感,产生旺盛食欲感,使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因此可以得出:传统游戏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

四、传统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首先,传统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例如玩《石头剪刀布》《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传统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传统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传统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传统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五、传统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1)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6”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在格子里分别填上6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有两个好邻居,就是5和7,5是6的小邻居,7是6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得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

(2)幼儿在玩“七巧板”游戏时,在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并提供一些别的材料或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书。一方面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在玩陀螺时,幼儿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现问题:为什么用鞭子一抽陀螺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陀螺转得越快呢?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六、传统游戏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是典型的传统游戏代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凶猛的老鹰,善良的鸡妈妈,乖巧的小鸡以及与小伙伴的合作游戏,孩子们可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从中获得好与坏、善与恶、安全与危险、勇敢与怯懦、爱护与仇恨等方面的意识,无疑为他将来走进社会做了一个铺垫。类似这样的传统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会机敏、灵活、应变和判断等能力。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游戏,一切都是玩具。不要让孩子觉得早期教育是一种苦恼,学习是一种负担。要让孩子感知到早期教育就是有计划的游戏活动。成人在指导孩子游戏时,要选择正确的游戏内容,注意选择儿童可以接受的活动方式,这样的游戏才具有教育价值。

传统游戏的种类和作用还很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发和利用传统游戏,使之为幼教事业服务,让传统游戏在孩子们之间重现光彩,让传统游戏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好伴侣,展现出自身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高维华.游戏论.北京师范大学,2006,6.

[2]张丽红.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创新运用.华中科技大学,2008.

[3]张海燕.农村民间传统游戏与幼儿的健康发展.华东师范大学,2006.

[4]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贾莹,黑龙江肇州人,现就读于绥化学院教育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论文 篇9

徐建平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19)

摘要: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围绕体育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分析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通过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运作以及对效果的科学评价等途径,为学生的体质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改革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发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国家教育部特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与原来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课教学相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将“以人(学生)为本,健康第一”定位为改革的目标,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从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围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就如何创造条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创设一个具有创造型特色的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初步探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诠释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句话,“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人的社会性发展理论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不是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学生与课程之间、技能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之间取其侧重,而是立足学科、学生和社会三大基点,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完善为重心来组织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可具体理解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以实现学生终身的身心健康为根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主体意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和成功体验,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情感交流,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素养和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它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进步,也为人的自身发展所必需。创造性地把握体育教学过程

创造性地把握教学过程,旨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的有效把握与创新,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挖掘其潜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主动、充分的发展。

3.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它规定、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而目标的最终实现是通过学生来体现的,能否给学生确定一个适宜有效的目标,事关人才培养的进程与成效。

3.1.1 教学目标应具有多层性。传统型体育课教学的目标,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层次与差异性,造成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体育教育,使教学目标失去应有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因此,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教学目标应设立为一个上下浮动的区间,根据教材的性质、技术的难易系数及对体能的要求等,首先对目标进行分类,如分为知识、技能、体能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层,如分为识知、理解、应用、创新,或是低、较低、较高的目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效价与期望值自主选择相应的目标层级,做到既量力而行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体现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条件上追求适合于自己的目标,体验成功的乐趣,增添前进的动力,不断地获得发展。

3.1.2 体育教学目标要全面,力求做到认知、技能技术、情意等目标的内在统一。以往的体育教学突出强调技能目标,以学生技能达到的程度论课的成败,轻视甚至忽视了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在体育课即将从以“育体”为中心转变成全面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情况下,认知目标应该有更具体的要求,认知的深度及知识的涉及面应有一个相应的标准和范围。尤其是情意目标不能仅仅作为达成其他目标的辅助手段,而要体现它的本体价值,把它看作与技能目标同样重要的要素在教学目标中加以确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挖掘其育人价值,促使学生的情感、人格、社会性都得到发展,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3.2 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高中毕业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能的不断提高,高校体育课必然以选项课的形式出现,以扩大学生的选择面,开拓他们的体育视野,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性与灵活性、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适应现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体育消费观念的改变,应适当增加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尤其休闲项目的教学,同时也要尽量保留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增进大学生对东西方不同体育文化的比较和了解。创造型体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教与学既凭借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教师重视“临场发挥”,根据学生发展的客观水平和主观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引进富有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内容,以丰富而实用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3.3 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本原则,遵循“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学生、项目和锻炼目的的不同来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体现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赏识教育、情感教育,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以实现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锻炼习惯的教学目的。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开拓思路,积极研究新型教学方法,如激励表扬法、情境法、发现法、启发法、尝试法、合作法等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新体系。具体应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3.3.1 内部激发性。体育是教与学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有时从学生外表看来同样是在静静地听或进行练习,但有可能是在被动地听机械地练习,而真正学习者却在进行一种探索性活动。前苏联教育学家休金娜曾说“教学方法的教育学价值常常是由认识过程的隐蔽的、内部的方面决定的,而不取决于该过程的外部表现形式。”因此,在创造型的体育教学中,注意控制学生的外部活动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内部活动,特别强调通过内部激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情感投入来调控课堂教学气氛。

3.3.2 不拘一格,灵活针对性。体育教学方法很多,有传统的,有现代的,如讲解示范法、竞赛游戏法、比较法、发现法、想象法、领会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在充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每一种个性的学生或教师,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针对性,只有当这种方法的特点与师生的个性特点相融合时,才能发挥出这种方法的优势。如尝试法就比较适合于有一定运动经验、善于动脑、勇于冒险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可以引导他通过实践与比较来自得自悟;再比如游戏法就比较适合于生性活泼、开朗的教师,而那些内向、严肃、不苟言笑的教师就很难驾驭游戏法,也就起不到游戏法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创造型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提倡个性化和针对性,体育教师要研透教材和当时的具体情况,更要结合不同学生和自己的特点,设计并灵活运作教学方法。

3.3.3多边合作性。传统的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单向灌输的方法,教师以完成主观设计为目的,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客体。而创造型体育教学方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他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听讲、观察、练习的学习法,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索、互助与协作,是一种多边互动的方法。因此,在创造型体育课中,教与学之间,除师生互动外,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开发与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3.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应特别强调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进步幅度。使考核成为激励、鼓舞和唤醒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张扬。在评价方法上,应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绝对评价与弹性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期评价和不定期评价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效果等方面,由学生、同行和领导三方共同完成,其中尤其要注重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业务能力和教学中情感投入的考核评价。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手段相一致,从而形成以评促改、以改完评的良好局面。结语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学是体育学科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主战场,应及时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去把握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运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评价体育学习的效果,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以实现人的主动与充分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造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地震安全逃生知识下一篇:沟通培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