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2024-04-26

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精选7篇)

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篇1

大丰市教育学会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成果类型为:

①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经验总结文章、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材料等);

②案例论文(含教学实录,包括教学案、教学实录、听评课稿等;论文等); ③课件教具;

④主题活动(围绕课题开展的相关活动);

⑤公开课及研究课;

⑥文件规定(课题研究形成的制度性规定);

⑦学生作品;

⑧调查资料(各类调查问卷、测评资料);

⑨学习笔记;

⑩反思材料(含教学(研究)反思、教育(研究)案例、教育(研究)故事、教育(研究)随笔,此项与要求提供的研究反思、研究叙事不重复)。

材料要求是原创,不得抄袭。

成果内容附下:

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学科作业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英语作业,是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英语学科作业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小学英语学科作业是否有效,是否科学不仅影响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而且还影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小学英语作业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以激发兴趣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的课内作业。通过对课内作业设计的改革,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和保护,从而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构筑小学英语学科基础作业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的新型的作业设计体系。

2、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研究过程

第一、了解了学生不愿做英语作业的原因:

外部原因: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英语知识的机会较少,身边懂英语的人也不多。没有说英语的氛围。其次是学生家长、对于小学英语这一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许多学生家长不懂英语,造成学生的英语作业无人监督,无人帮助。

内部原因:作业的布置存在许多问题:

1、单调,枯燥。不是机械抄写词句,就是死记硬背课本,挫伤了小孩子做英语作业的积极性。

2、量多质滥。布置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搞疲劳战,劳而无功。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根本没有写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设计了许多吸引学生,学生也爱做的作业,有效激发学生做作业的激情。

我们设计了许多吸引学生,学生也爱做的作业,尝试用丰富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由“要我做作业”转变为“我要做作业”“我喜爱做作业”。让学生真正做到作业目标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己决定,学习伙伴自己协商,作业效果自己评价。

1、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让学得好的同学持续保持学习的劲头,而让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英语能力。

2、结合年级特点,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生活化作业。作业设计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做作业,体验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比如:在教学生学习了有关动物的词汇之后可以设计三种作业: 第一种作业是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的图片,并在下面或反面写上英文名称;

第二种作业是“写谜语”,用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英文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让其他同学猜是哪一种动物;

第三种作业以“What’s in the zoo?”为题写一段话。

要求最少完成第一种作业。不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像这样类型的作业也可用于水果、文具、蔬菜等词汇教学。)

3、创新型作业

英语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歌曲、韵律诗、故事等。可以把他们设计成如“歌词新作”、“小诗新创”、“故事新编”等要求的创新作业。

4、制作型作业

制作胸卡、词卡、标签等

胸卡:要求学生用彩色卡纸制作个性化英文胸卡,胸卡的外型图案由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包括中文名、英文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爱好等。

词卡 :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请学生分类别制作单词卡片,如学习用品类(pen, pencil, pencil-box, ruler, eraser, blue, book...)、交通工具类、水果类、动物类等等。在比较硬的纸上画出这些单词(一张纸上一个单词),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下面或反面写上英语单词。

小贺卡:遇到重大节日是可以制作贺卡,画上一幅画写上最喜欢的话,可以把学过的问好的英语(Good morning!How are you ?)等献给老师、父母等。此类型作业操作性很强,而且充满了趣味,学生非常喜欢。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通过几个月来实践与探索,我发现只要英语作业布置得合理,有新意,有趣味,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做的,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仍存在问题:

1、仅凭个人好恶做作业:今天的作业是绘画他喜欢则做。明天的作业是编一首chant,他不喜欢就不做了。

2、布置的差异性作业,评价起来比较困难,很难展开。

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篇2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研究”总体思路

自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整个新资助政策体系出台后,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基本进入了正规化的管理过程, 各高等学校在具体实施中, 根据各地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 在资助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 由于多种原因, 资助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 课题组认为新政策框架下的资助过程管理科学化问题尤为重要, 因为资助过程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新政策体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为此, 该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如下。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把“爱”融入资助过程中, 坚持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统一;把资助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被资助对象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 构建一个政策实施的科学化管理过程。即如何科学认定贫困生;如何开发资助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助资源——引导学生各得其助;如何做好助后管理, 引导学生花好钱、学好习、成好才;如何加强诚信教育配合银行做好还贷工作;如何帮助政府和银行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性化的贷款偿还政策与机制;如何做好资助的成效评价等。

第三, 范例分析。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高校贫困生资助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积极探索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推动本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了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范例的突出特色是“盲助” (即隐形资助) 和“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2.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新资助政策执行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 (1) 无偿的资助和有偿的资助充满了矛盾; (2) 银行的还贷无论在时间上还是机制上都缺乏资助的本意, 体现不了人性化; (3) 社会企业资助缺乏应有的责任; (4) 家庭负担过重; (5) 学校承担了无限的责任; (6) 学生对资助的认识模糊。

这一系列问题, 使得课题组对过程管理的研究延伸到了资助各参与主体及其客体 (学生) 的责任与义务上来, 开始追究资助各主体到底在资助中是否有利可图, 各方的投入是否得到了客观的回报, 受益者应当如何承担他们的义务与责任。

3.“盲助”的主要思想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就是表面上看不见的资助。它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区别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一方面, 不能为了公平采用公开“比贫”确定受助人和资助额度;另一方面, 资助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公开受助人信息。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它是一种基于构建和谐教育, 渗透尊重、爱护、帮助、鞭策, 追求“以爱铸爱”的资助模式, 既是一种资助理念 (发展性理念) , 也就是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道德发展, 也是一种资助方式, 体现资助以人为本的本质价值, 它关注的是不仅仅是贫困生的物质需求, 更关注其心理的健康、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期把贫困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人。

为了构建这样一种盲助资助模式, 国家必须要通过建立一个可靠的、不公开的信息库来认定贫困生及其贫困程度, 必须通过一种隐蔽的方法来将资助资源分配给受助学生, 必须通过一种动态信息档案及时掌握贫困生状态的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资助力度, 必须通过一种不公开的途径来评判受助学生的情感、心理、能力和品德。这种资助模式, 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需求, 以隐匿资助方式将人文关怀悄然融入到资助管理过程中, 理解、尊重贫困生, 了解他们的物质与心理需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资助价值导向上引领发展, 资助过程中融入关爱, 资助目的归结育人, 彰显盲助人文关怀价值理性, 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

4.“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所谓“1+2+2+1”管理, 即建立一个档案、开展两类教育、落实两个联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课题组在“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提出:建立一个档案, 即搭建贫困生信息系统平台, 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两类教育, 即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经过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贫困生树立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信心, 已达到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之目的, 经过心理辅导,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社会能力, 引导其成为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之人;落实两个联系, 即经常关注贫困生的发展, 把其在校情况及时反馈家长;强化一个能力, 即创新创业能力教育。

课题组在2008年提出的“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先在长安大学试行, 后作为我国高校资助贫困生过程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是国家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该课题搜集了大量关于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文献, 并对文献进行分类、筛选、鉴别, 分析整理出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为课题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比较研究法

该课题充分利用比较法, 研究国内外不同社会体制、价值理念及经济基础下的资助参与者的职能定位、管理模式等, 进而分析我国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为促进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科学管理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3. 案例与实证研究法

近年来, 教育部所属的一些学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总结了很好的经验, 课题选取其中一些经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 课题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局部试点、信息反馈等实证研究方法, 在实践中总结理论, 理论又用于指导资助贫困生的实践。

二、研究结论和对策

(一) 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无论是寻找科学化的过程管理还是对资助体系中各主体责任的追问, 要么是在追求资助的公平, 要么就是探讨投入与回报的关系, 其本质都是把人作为一个受助体或一个特殊的产品来对待的。在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交往, 同时参阅已有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越来越认识到:要把将未来交付于他们的当代大学生, 当做产品研究时需要介入情感与精神, 当作受助对象时, 要更多的体会他们的心理, 他们的自尊, 他们受助后产生的情感与动力。所以解决经济问题是资助的低级目标, 追求教育机会的公平, 也只是资助的显性价值, 资助的意义更在于让受助者与其他同学有相同的心态, 激发起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所以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隐性价值是构造和谐的教育。那些理性的、凉冰冰的公开、公平的过程管理应当加以改造, 让资助显现她春风雨露般的灵魂, 为此, 课题组提出的“盲助”的育人资助理念。

(二) 完善多元资助的政策体系

1. 建立多层次复合资助体系。

正确区分无偿与有偿的概念, 科学界定资助对象的资助额度, 优化组合现行的资助项目, 通过合理的配置, 使我国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科学化、规范化, 使贫困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助, 从而使得资助效益达到最大化。

2. 资助政策应走向法制化道路。

贫困生资助工作走向法制化道路, 是解决资助问题的根本途径, 不仅仅用制度, 更要用法律去规范政府、高校和贫困生的行为, 明确三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从而深层次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3. 完善资助育人政策机制

“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政策价值的最高体现。贫困生资助不仅仅是物质上资助, 更体现在心理上的帮扶, 能力上的提升, 通过经济—心理—能力的系统资助, 使贫困生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因此,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不应是冰冷的政策文本和面无表情的经济资助, 更要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教育他们自强自立自爱,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 引导他们彻底走出人生的困境, 做成为于国于社会有用之人。

4. 建立高校贫困生政策的保障机制

建立国家贫困生动态信息库、信用制度、思想和能力教育政策机制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可靠保障。

(三) 盲助是构建和谐教育、“以爱铸爱”的资助形式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背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 既是对“范式资助”的理论纠偏, 又是高校贫困生资助路径的实践探索。它通过搜集有效的信息, 进行整理分析, 确定贫困生, 然后采取一种隐匿方式将补助直接打入贫困生个人账户。

1. 盲助的特征与价值

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

(1) 人本价值。人本价值是盲助的首要价值维度。盲助的人本价值是指通过隐形资助方式, 彰显资助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 使贫困生在受资助过程中接受诚信与励志教育, 完善自身人格, 培养其追求卓越的精神, 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教育功能, 真正起到“经济上解困、心理上解惑、品格上扶志”的独特作用。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助方式的人性化。盲助具有隐匿性, 体现对贫困生的关爱, 人文关怀的彰显。把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第一, 变“强权关心”为“人文关怀”,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资助目的的去功利化。盲助通过有效信息认定贫困生, 以隐匿的方式直接对贫困生予以资助, 体现了高校资助工作去功利化、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2) 科学价值。盲助的科学价值, 在于把定量与定性方法分析相结合, 克服了以往简单的定性带来的工作失误。通过对学生家庭所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家庭劳动供养关系、家庭突发状况等学生信息的搜集整理, 建立贫困生资助信息库, 进行科学分析, 随时监控贫困生资助信息的变化, 根据不断变动的资助信息随时更新资助名单,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身上。

(3) 文化价值。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盲助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与大学文化一脉相承性。盲助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 关注贫困生的和谐发展, 所形成的人本文化, 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盲助的四重原则

(1)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它是现行资助方式的扬弃, 坚持贫困生资助的制度化、规范化, 融入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标和教育规律的统一。

(2) 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相结合。国家实行贫困生资助政策, 显性目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 隐性目的是资助育人。从目前资助工作实践来看, 资助工作缺乏对贫困生个体的情感需求的关注, 忽视个体效应, 造成资助效应的短板。因此, 必须构建以爱心为基础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资助教育全过程, 满足贫困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激发其热爱国家和回馈社会的内在热情, 把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完美结合起来, 开创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3) 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结合。贫困生的“贫”, 不仅具有经济内涵, 还包含精神外延, 因经济困顿而造成心理的高度自尊或自卑, 皆为贫困生的资助教育范畴。资助工作必须改善原有的资助方式, 不能借公平、公正之名, 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资助工作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情感需求, 加强经济资助和精神抚慰的结合, 使贫困生摆脱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贫困, 彰显资助工作人性光芒, 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4) 共性统一与个性区别相结合。贫困生的共性在于“贫”, 而共性却蕴于不同的个体中, 因而又是千差万别的, 资助方式应因人而异, 资助手段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的无功利化, 包容贫困生的不足, 限制其负性情感的伸延, 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 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

3. 盲助的实现路径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盲助作为全新的资助方式, 它尊重贫困生的个人隐私, 强化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注重物质资助和精神抚慰的有机结合, 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盲助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使资助工作更加人性化, 彰显了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的本质特性。

(2) 构建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明暗两条主线。盲助体系的两条主线包括明线物质和暗线精神的资助。通过物质资助这个明线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层面的资助, 确保其完成学业;通过精神资助这条暗线, 把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贫困生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达到资助育人之目的。

(3) 构建立体三重保障机制。首先, 建立高校贫困生数据库, 对贫困生的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处理, 随时把握贫困生信息的动态变化, 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其次, 构建贫困生资助制度体系, 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 建构资助工作德育教育体系。通过树心, 树立贫困生自信自强的信念;通过励志, 坚定贫困生的理想信念,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加强教育, 培养贫困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 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案

1. 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运行思路

贫困生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行 (执行) 环节。这一环节涉及到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源的配置、经费的筹措等方面内容。

(1) “一体两翼五化”:贫困生认定科学化。“一体两翼五化"的认定构想主要是建立以国家为主体, 高校和政府分属两翼, 以学生信息的网络化、认定标准的科学化、认定人员的专业化、认定制度的规范化和政策宣传的广泛化为基本内容的“五化”贫困生认定体系。它在传统的政府和高校二元组合认定的基础上, 融入新的元素, 加强国家的指导职能, 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细化高校的实施功能, 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 利用多个支点, 组成新的锥体, 由点组面, 点面结合, 相互补充, 力图构建一个国家、政府和高校三维的科学认定模式。

(2) 多方参与:贫困生资助资金筹措多元化。目前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 高校自筹和社会捐助及其他方面资助的比例较低, 相对于需要资助的经费来讲, 数额较少, 远远达不到需要, 因此要建立国家、银行、高校和社会多渠道筹措机制。

课题组以长安大学为试点进行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学校利用学科专业优势, 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争取企业的资金投入, 设立各类社会奖学金 (如法士特奖学金等) , 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长安大学2008—2013年社会奖学金总额约为1, 618.35万元, 资助人数为4, 205人次;社会资助总额为308.96万元, 资助人数为816人次 (图2-1) 。

长安大学募捐和社会资本在资助资金比例逐年增大,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因此, 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 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下, 应积极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特别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拓展社会捐赠的资金来源渠道,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3) 二元组合:资助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关键在于其产出的情况, 贫困生资助的产出体现在贫困生个人的发展及贫困生对社会的回馈等方面, 这就要求科学合理的调配贫困生资助的资源, 在国家的指导下, 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综合分析学校贫困生现实状况, 在不同贫困生群体之间的进行调配, 协调学院与专业之间的配置情况, 落实国家关于贫困生资源配置的政策法规, 达到资源配置合理化。

2. 资助过程监测反馈的管理设计

(1) 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 确保贫困生资助资金下拨过程中无挪用、克扣等现象发生, 必须实行高校、资助单位及中介机构的三重监管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资金的社会效益。

(2) 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的监督体系。贫困生资助监督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 确保资助资金、政策等落实到位, 发挥出贫困生资助的最大效益。因此, 必须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交流监督机制。一是建立监督机关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 明确对教育部门及高校监督的内容、方式及其原则, 定期向教育部门及高校反馈监督所得信息。二是贫困生资助的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院系之间纵向的监督。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及资助主体的自我监督机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开性, 使资助主体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工作。

(3) 搭建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执行情况需要实时反馈, 确保资助主体能根据反馈信息确定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以便纠正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失误问题。建立由政府、高校、家庭、贫困生等组成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 及时反映贫困生资助的最新动态, 监控实施效果, 适时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 保障贫困生资助政策时效性。

3. 资助过程反馈改进环节的科学管理

(1) 助学贷款的跟踪管理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资助项目, 在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是助学贷款是有偿的资助项目, 是以国家和高校信誉作担保, 存在着一定风险。近年来, 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是十分理想,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国家助学贷款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特别是贷后跟踪管理。因此, 要进一步提升助学贷款的管理水平。加强诚信教育, 建立贫困生信用管理系统, 形成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 大大提高违约人的失信成本, 迫使信用行为当事人不敢失信违约, 设立由政府、学校、银行共同出资的贫困生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把高校纳入助学贷款的还款管理工作中来, 实现风险共担的机制, 解决极个别学生不还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

(2) 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生就业实践模式。要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单靠高校或贫困生个人是不行, 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贫困生等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动、社会帮扶、学生能动四位一体的就业实践模式, 更好地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

(五) 构建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管理模式

根据过程管理理论, 结合PDCA循环四阶段过程管理模型, 把贫困生资助的管理过程分解为政策、执行、检查、改进四个子过程。并分别就贫困生资助的各子过程 (各资助项目)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课题组初步构建了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图2-2) 。

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篇3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得到普遍的应用。但多数院校在学生考评模式方面还沿用传统的试卷考评模式,这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改革的深入发展。文章结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过程+成果”考评模式,并进行了5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为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职教育 “过程+成果”考评模式

[作者简介]张淑英(1964- ),女,陕西渭南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张社国(1962- ),男,陕西杨凌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写作。(陕西咸阳7121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158-03

目前,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进一步深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但在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上,多数仍然沿用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以试卷成绩为主要依据评定学生,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达成。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考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和改革,提出新的思路和模式,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笔者结合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过程+成果”考评模式(见159页图)。

一、“过程+成果”考评模式的内涵

“过程+成果”考评模式就是课程考评由学习过程考评和学习成果考评两部分组成。学习过程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能力、思想品德等的变化过程,以学生的思想观点、品行、态度为主要依据。学习成果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技能水平,以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完成任务的质量等级为依据。这种考评模式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相匹配。

二、“过程+成果”考评模式的基本思路

1.考评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考评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作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一的学生成绩考评也应该与之相一致,考评应把技能和素质作为重点。

技能是完成某项技术任务的能力。对技能考评,显然要关注学生完成某项技术任务的结果,即技能的质量等级。比如,运动员跳高,给三次机会,记录最好成绩,这是很科学的。“完成某项技术任务”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动手去操作、去实践、去参与“完成某项技术任务”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点、品行、态度和心理素质都会表现出来。技能考评必须关注“过程”和“结果”。由此,笔者提出“过程+成果”考评模式,目的在于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素质与技能水平。

2.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考评的目的、方法、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果考评过程能使学生不断得到鼓励,那么考评就成为控制和调整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重要措施,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考评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考评不仅要体现鉴定作用,更要体现导向和激励功能。恰当的考评方式,不仅能真正检验学生的水平,还能大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这就是考评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

3.克服传统试卷考评模式的弊端。考核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试卷模式是最便捷的方式。但是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受试题量、试题类型、考试时间的制约,很难完全反映出真实水平,即所谓“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另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也难以表现,即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因此,“过程+成果”考评模式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过程+成果”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模式“考前突击复习,考后全部忘记”的弊端,也避免了笔试形式中因命题不当而造成的片面性。

三、具体做法及作用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很发达,他们认为:职业能力=知识(K)+能力(S)+态度(A)。即“会不会”“能不能”“愿不愿”,这种理念已经被我国职业教育广泛应用,也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考评模式建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如表1)。(1)“学习笔记”不是“课堂笔记”,整理“学习笔记”是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常言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因此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对基本理论消化、理解、记忆的过程,也是理清重点、难点的过程,更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还能为技能训练奠定基础。严格要求,及时检查和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能收到理想的效果。(2)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因此课堂出勤和课堂活动是考核学习过程的重要方面。任务驱动法的特点是边讲边做。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活动与课堂作业情况,教师可以随时记录成绩。(3)实训项目成绩。识图和绘图技能是学生就业上岗必备的专业技能,是“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的主要目标。训练学生绘图与识图能力是园林工程制图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理论知识的目的所在。因此,在“园林工程制图”课程中,笔者研发技能训练项目有工程字体练习、绘制线型及材料图例、描绘线型及材料图例、平面图绘制、绘制纪念碑模型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绘制花池坐椅的剖视图并标注尺寸等17个。这些项目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以任务书形式下达,并明确学习目标、绘图要求、操作指导、注意事项等内容,每一个项目都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定标准。这17个实践训练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基本项目(所有学生做)和扩充项目(优秀学生做)。对于基本项目,根据每个学生完成的成果质量等级给出单项成绩。每个项目均按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内容定出质量等级评分标准。(4)期末考试成绩。由学校随机从试卷库中抽取试卷按传统方法进行。为此,本课程建立了有20套试题的试卷库,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点。

2.依据“过程+结果”分项目进行成绩记录。学生按具体项目要求实施操作,教师依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成果”综合考查给出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例如,“平面图绘制”项目的成果要求是:格式规范,图面整洁,图线粗细分明,线宽一致,图面布置均匀,尺寸标注准确。评分标准是:六个方面都达到要求即为“优秀”;五个方面达到即为“良好”;四个方面达到即为“中等”;三个方面达到即为“及格”;四个方面未达到即为“不及格”。(见160页表2)

一张图绘制的质量等级应按照国家制图标准规范的内容进行评定,尤其是专业图纸,否则就很难对学生绘图成绩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全面的评定,不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对学生绘图中出现的问题不加细致评审,不利于提高学生绘图能力,为此在评定学生的绘图成果时采用标准化评定,把影响成绩的内容因子用评语卡的形式列出来(见表3)。这样,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接受了教师的单独指导。这种多因子综合评定出来的成绩更加合理。学生从评语卡上对制图存在的问题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并进一步养成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良好习惯。教师通过审核图纸,可以了解每位学生掌握制图知识、绘图技能的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3.反馈与促进作用。一个项目任务完成后,记录一次成绩,分析优点和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在向学生反馈这些评估信息时,鼓励学生针对同一技能训练项目做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让学生相信自己后一遍会比前一遍做得更好,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把几次成绩当中的最佳成绩作为这个技能训练项目的成绩。假如在第一遍后,学生成绩甲是优秀,乙是良好,丙是及格,但是丙上进心强,做了第二遍并将成绩提升为良好,甚至又做了第三遍将成绩提升为优秀,那么丙最后的成绩和甲一样是优秀。学生在明白了学习成绩的来源与评定方式后,都会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以及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会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考前突击复习上。即使基础差一些的同学,看到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都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及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1)这个过程发挥了考评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与“用”的过程中掌握了必要的知识点,具备了得心应手的绘图技能。也许,学生丙没有学生甲、乙的基础好,或者学生丙没有学生甲、乙聪明,但是只要积极、勤奋、努力、下工夫,学生丙是可以赶上学生甲、乙的。(2)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体现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精湛技能的获得是一个长期体悟的过程,不可能凭空产生。实践技能的获取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反复练习,勤练、多练、苦练、精练。在一次又一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奋进精神,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严格要求的良好习惯。(3)发挥了控制和调节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无论学生的起点是高还是低,都能在良好的心态中提高自己。事实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综合素质的发展比专业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只有具备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把握新的挑战和机遇。(4)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职业责任感。由于任务书设置的综合实训项目是绘制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所用的正式图件或图件中的部分内容,学生通过项目训练参与了未来工作中的任务,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年下来,学生也有了几十张不同种类的制图成果,显示了绘图的基本功,也显示了学生的成就和能力,在学生就业自荐书中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四、结论与建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过程+成果”考评模式,体现了德育为先、技能为根、创新为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专业课和大部分专业基础课是适合应用的。在具体实施时,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规定任务数量。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任务数量。任务要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单一向综合逐步过渡。

2.任务要求。任务设计要符合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任务项目都应包括题目、目的、成果要求、操作指导、评价标准、完成时间。

3.分项目记录成绩。一般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4.及时反馈。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次“学习成果”的成绩都要及时反馈,还要指出优缺点,便于学生改进与提高。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之,“过程+成果”考评模式,能够突出德育为先、技能为根的教育思想。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广和应用这种考评模式,必将发挥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阳,张晨.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2]龙卫平.改革职教考试制度,推进素质教育[DB/OL]. http://www.ymzz.net/

Zhijiao/class202/200508/20050821133500.html,2005-08-21.

数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篇4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探究精神,同时也更进一步曾强了小组成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整个过程计划有序,操作得当,圆满完成了各项研究内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从教师层面,通过研究课题的开展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让教师的课动起来,活起来,紧起来了。

从学生层面,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反馈等形式,把形成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的原因充分暴露出来,为今后的整改提供了方向和依据,最终使学生从课堂中收获真正的实惠。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共收集理论学习资料共

余份(含个人反思),学生调查问卷

余份,共上实验课10余节,并收集了大量的图片、会议记录,教学随笔等过程性资料。从整个研究的的过程和方法来看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高度重视。接题后迅速行动,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计划进度、汇报方式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计划,并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做了进一步的明确,从思想上将此次的课题研究活动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方法科学合理。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围绕研究课题,我们主要运用了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学习、问卷调查到课堂实验与分析,再到反思总结和资料的收集,层层推进。并且要求成员在每个环节的开展中写出自己的研究感悟,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心得,最大程度的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扎实性。

三、成果丰硕实用。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全体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理论学习阶段全体成员各抒己见,讨论认真,并对学习材料形成了自己的感悟,活化了教学思想。实践阶段。以实验课为载体,认真分析、积极改进,课堂的氛围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并积累了多种过程性资料。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在此次课题研究中也能积极配合,学风日益浓厚,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中收益,提高了成绩。效果与反思: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找出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为后续的改进方法提供切实的参考和依据。在本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导致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主要为:

1.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思想。2.学生学习水平差异悬殊,导致合作不能正常开展。3.教师引导不足,导致学生合作缺乏外界动力。

4.学生知识面窄,信息的获取渠道不广,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探究的必要条件。

教改课题奖成果报告 篇5

成果总结报告

报告人: 傅晓明

一、本项目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是通过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课程,和管理类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的侧重点不在于介绍管理活动和职能的特点,并不是主要以职能活动的流程和特点、规律为主要内容。该课程侧重于在一系列管理职能活动中对于行为者所表现出的行为规律以及产生相应行为的心理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分析为主要内容。

对于该课程特征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往往将其定位于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孙成志,2006),国外的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观点,如认为,该门学科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经营管理科学基础之上的(理查德 L.达夫特,雷蒙德 A.诺伊,2003),斯蒂芬·罗宾斯(2002)也将该课程定位于此。西北大学的曹蓉和王强(2006)尝试了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角度来进行课程的教学创新,提出通过学习本课程,来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制能力的较强;广东工业大学的彭维文(2005)则认为,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可以和学生的网络交际教育结合起来。

上述这些观点给予了我们对于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定位的进一步思考,给我们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有益启发。

我们认为,由于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使得该门课程在教学中要较多的涉及一些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和行为科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实际感受,以及专业分设的客观原因,导致在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对这让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很多知识点只能囫囵吞枣;另一方面,对于行为科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也因为缺乏实践机会,无法真正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提出了需要对我们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正是基于此,我们尝试结合大学生对自身个性发展的高度关注这一特点来探索教学改革,希望能够通过创新和改革,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改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对于该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的认知飞跃。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改革还有可能实现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改善在校大学生对于自我个性的认识和完善的进程,为他们进一步深刻准确地把握自我,设计未来的人生规划作出良好的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讲,该项目的研究的意义就超越了仅仅是教学本身了。

二、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确立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是解决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定位和主线。

2、调查问卷的设计和问卷结果的分析;针对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设计问卷,并且实施问卷调查和回收问卷、并进行问卷结果分析。

3、探索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课程定位问题和专业培养方向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4、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从课堂案例教学、实验课和课堂活动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三、本项目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项目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和行为的转变适应期,这个断奶阶段的体验使得他们对于应该发展一个怎样的自我,以便更好的发展和环境的友好关系,以至于将来更好的适应和接受社会的选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在大学时期关于自我问题的集中思考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充分的觉醒和完善阶段,也是我们进行个性发展的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组织行为学》的学习选择这个阶段将是最佳的时机。

同时,课程定位还包括教学对象的定位。根据两条主线的要求,我们还需达到学生学习组织管理尤其是人的管理的知识的教学目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课程学习对象主要应该定位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但是,由于目前经济类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实际上很多专业也和经济管理、人的管理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象也不妨向其他专业学生进行扩展,以专业限选课或者公选课的形式向其他专业学生进行开放。

2.2 综合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目前,针对湖北经济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的主要是《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先修课程,同时,我们也明确提出,在对新生的入学专业介绍中,也要把心理学的相关课程的选修作为介绍内容,对于新生专业教育的方式也要改变,不能仅仅进行口头教育,要将教育内容作为新生的入学必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告知,要求相关专业学生选修或者自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3、实现了组织行为学教学手段的改革:

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3.1 全面改革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从2006年9月开始,我们结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与方法探讨》课题的研究,全面尝试进行了结合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的改革,强调将案例教学活动分为准备阶段和学习阶段,在准备阶段做好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和学生的预习,明确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方向,明确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期望以及明确对学习改变的预期;而在学习阶段则强调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是一种催化剂、教练或有效的信息源,而不应是说教者或仅解释教科书的原理。对于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行为关系以及个性发展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理解,联系具体环境模拟进行分析和体验,总的来看,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亲验式学习特点,充分让学生认识个性发展的各种变量关系和环境要素,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真正进入到我们所制造的个性发展氛围和情景,使得学习者面临使人困惑、模棱两可及不充分信息条件下,敢于做出有充分理由依据的个性发展决策,提出发展各种关系的解决方案。

3.2 利用实验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注意了在《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一方面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参考书籍,同时,利用我校已经具备的实验设备,结合不同章节的内容和知识点,穿插进行各种个性测试和自我素质测评,在提高教学互动和实践效果的同时,更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于我们在个性问题、群体交互关系、人际交往和组织发展等方面进行多样化思考,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课堂游戏活动,如“盲人方阵”、“信息传递”等,引导学生学会结合个性发展、环境影响等诸方面来综合思考问题,学会联系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群体的具体特征来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如通过性格测试和各种个性小测验,了解个性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且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书面分析,强化这种认识,这一方面实现了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同时也通过学习,提高了对于个性发展和环境关系的认识,对于学生如何更好的发展自我个性很有帮助。这说明,组织行为学知识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内容是完全可以紧密结合的。

3.3 明确学生的个性发展期望,引导学生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和个性认识活动相结合。

在知识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学习目标是我们教学的重要方向。而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和传统的简单告知课程重点和难点不同,我们在改革探索中,尝试将重点和难点知识和学生们关注的个性发展问题进行结合。由于我们认为这两个方面的高度一致性,所以要求学生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课程学习的重点,如个体行为中的个性和行为关系的认识、个性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群体行为中群体的互动关系、群体特性对成员行为的影响等就是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就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我们的学习重点中去,尤其对于个体行为的认识,由于涉及了较多心理学知识,我们还将之纳入教学难点内容中,引起教师和学生双方对这一内容的重视,既要求老师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更推动了学生在学习中对这一内容的深化认识。这样实际需求和学习期望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进一步强化了学习效果。

五、主要创新点:

本成果的最重要创新体现在研究立足点的选择上,既立足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又能够较好的解决《组织行为学》教学活动中学习兴趣不足和实践活动缺乏的问题,将课程学习和大学生的自我个性的发展做到了较好结合。

六、研究成果主要形式和应用情况:

主要形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表相关论文(见附件原件和复印件)和研究报告,另一个方面则是教学实践上。本成果在研究过程中经过了实践的检验,通过两年来我们进行的上述教学改革探索,应该说学生的反映比较强烈,通过多次教学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组织行为学教学的教师的评价普遍提高,2名教师被选为学校授课大赛决赛选手,多名教师获得教学奖励,而且,《组织行为学》课程被评为湖北经济学院2007年优质课程,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感到,我们所进行的这一改革尝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而这些也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贯彻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基本思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七、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项目虽然结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总体要求作了《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但是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

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一特点,进而和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

杨进喜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篇6

研究成果报告

迁安镇陈庄小学杨进喜

为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学年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进一步明确了子课题研究目标

自实施本课题实验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举措上都努力进行了改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比如,过分强调数学课程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过分关注对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数学学习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忽视数学综合素质和学生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量化评价,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等等。

针对以上实际,课题组成员及全体数学教师经过探讨协商,大家更进一步明确了第二阶段的实验目标,也基本完成了目标如下:

1、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即:(1)评价主体互动化。(2)、评价内容多元化。(3)、评价过程动态化。

2、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

式。建构和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接受评价结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采用校本培训形式,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学习:一是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学习了课改《纲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评价与案例分析》等书籍和文章;二是有效教学理论学习,学习了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化”的理论、《有效评价的理念与策略》等书籍和文章;三是有关有效教学的优秀课例学习。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找规律》、《年、月、日》、《观察物体》、《可能性》等课例。通过开展以上的学习,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老师。同时,课题组成员能主动去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杂志,进行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提高。各教师不仅认真学习有关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书籍,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而且积极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前沿信息,将课程改革新理念和课题实验的思想融会贯通,以课改带科研,以科研促课改。

老师们通过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国内外专家的论文阐述,真切认识到小学生评价的改变和当前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利弊,对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切的想法。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了《教学中主体参与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提高了科研能力,增强了科研信心。

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篇7

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和科技资源,拥有众多的科技成果,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总体水平还不高,能在经济社会中被应用并实现效益的成果占比仍较低。因此,理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过程,研究这一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对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促进转化过程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过程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理论成果阶段、技术成果阶段、产品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

1.1 理论成果阶段

所有的科技成果转化都是从理论成果的诞生这一阶段开始的,在该阶段中,主导者是科学家们,他们基于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提出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并加以研究论证,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为新技术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支撑。国家和学校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资金支持者,为科学家们提供各类基金、课题、计划等科研项目。

1.2 技术成果阶段

新的理论成果诞生后便进入了新技术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仍然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由科学家和工程师作为主导者,需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开发部门的产学研协同,实现理论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使成果更具应用性。在该过程中,国家和学校会通过科技项目的形式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部分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者也会在这一阶段介入,为技术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经济支撑。

1.3 产品化阶段

在实验室中取得的技术成果与市场上的商品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将成果产品化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企业与高校作为主导者,由企业工程师、高校科研人员、产品经理一同参与。通过进行小试、中试等一系列试验性研究,探究验证成果的原理合理性、实验可靠性、操作可行性、生产经济性、制度相容性,对技术成果的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完善与再创新,获得具有市场前景、工艺稳定可靠、能以最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合格产品,为接下来产品的产业化做好充分的准备。

1.4 产业化阶段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便是实现产业化。在产业化这个阶段中,由企业作为主导者,首先实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作为商品投放到市场上进行销售,收获利润;再通过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技术扩散的连锁效应,在核心产品周边培育出许多个附属产品,从而达到扩大整体产业规模并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目的。最终,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孵化出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新的“厂商群”,形成新兴产业,实现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完成整个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2.1 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

由于科研人员受到了传统教育的限制,在选择项目时,大多数都倾向于从自己研究的学科领域出发,追求的是理论上的创新,并未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另外,由于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教师在研究初期就缺乏明确的应用对象,使得研究过程具有盲目性。再者,高校教师把主要精力应用在了教学和科研上,即使取得了研究成果,由于高校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会使得部分科研成果难以被企业所了解,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

2.2 投入资金不足

充足的资金是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商品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的总量、来源渠道、收益方式等都有所限制。政府虽然对科研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是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大、过程长、见效慢,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投资。对于企业而言,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风险也存在顾虑,担心成果转化慢、收益差。

2.3 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团队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的、值得信赖的技术转移团队。这种团队相当于高校科技成果与经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它们会对科研成果进行深入的调研考察,评估其潜在价值与市场应用前景,并为具备入市条件的科技成果找到具有相应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有些团队机构甚至能为高校科技成果提供小试、中试条件,为高校科研团队解决产品化阶段的资金问题,也为企业介入降低了风险,显著提高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所以,缺少这样的技术转移团队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利益分配不合理

利益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高校与企业间、科研教师与学校之间。目前,我国虽然已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鼓励,但是,有部分高校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仍不够,担心会影响教学,甚至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一些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没有把科研人员的收益与成果转化的效率相挂钩,这使得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3.1 把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高校科研人员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把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一方面,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之前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明确研究目标,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有目的的优化。另一方面,要与企业进行密切联系,让企业提出技术需求,从而进行更多实用性强的项目研究。

3.2 加大财政投入,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也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设立风险基金;对于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在生产以及销售的过程中适当减免一些税收,或者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力度。此外,政府部门可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3.3 设立科技成果中介机构,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联系

成熟、专业的科技成果中介机构作为高校与企业间的纽带,一方面为高校科技成果寻找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将企业需求推送给高校科研人员,很好地解决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培养一批懂技术、懂法律、懂市场、懂管理的人才团队,帮助高校科研人员高效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成果中介”这一新兴行业的支持,规范行业准则,提供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这一行业,促进科技成果中介机构的发展。

3.4 建立健全奖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要想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在对科研费用进行分配时,不能过于强调学校的利益,而忽视了科研教师个人的利益,在平衡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的前提下,应充分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完善分配制度。其次,应建立相对完善的考核制度,在评价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设立各种奖励,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鼎成,贾子申,刘秀锦.浅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4):41.

[2]计晓华,李明.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6):49-53.

上一篇:中考材料作文:这也是课堂下一篇:泰安市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暨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