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24-04-24

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共7篇)

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篇1

一、实现“五个突破”,开创政务公开工作的新局面

我市政务公开从抓村务、厂务公开开始,自上而下推动,由点到面实施,经历了由基层到机关,由局部到整体的逐步探索过程。98年在25个村开展了村务公开试点,99年在16个乡镇进行了政务公开试点,2000年在民政、教育、卫生、电力等12个系统开展了政务公开试点,2002年又在县级政权机关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尤其是今年省上确定我市为政务公开试点市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大局出发,认真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实施,从元月份开始,迅速启动了试点工作。八个多月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务公开制度已在市、县、乡、村全面推开。目前,全市7个县(区)、50个市直部门、403个县直部门、130个乡镇、1712个行政村政务公开面均达到100%,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公开面达到90%以上,全市政务公开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健全了工作体制。政务公开是政府本身的一场自我革命,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既是政务公开的对象,又是政务公开的主体。这次试点工作开始后,我们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政务公开必须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由政府抓总,多方配合。按照这一思路,全市上下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人大监督实施、纪检督促检查、政府办公室加强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使政务公开由一个部门单抓变成了全社会齐抓,政府由过去的“要我公开”变为“我要公开”,实现了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变。

二是全方位推进,扩大了公开范围。这次政务公开我们没有像以往那样,只在局部地方和少数行业推行,而是按照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要求,在重点抓好县级以上政权机关政务公开的同时,坚持市、县、乡、村全面推进,将公开的覆盖面纵向延伸到乡镇(包括七站八所)和村级,横向拓展到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个别乡村将政务公开延伸到了村民小组,一些企业将厂务公开延伸到了车间、班组,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哪里有用权行为,哪里就有政务公开,“阳光行政”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是抓热点难点,不断深化公开内容。随着撤地设市和事权重组的完成,我们将政务公开的内容由一般性规章制度转向以事权、人权、财权为重点。凡是运用行政权力办理与群众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公开,做到了对外公开与对内公开相结合,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

四是重载体建设,创新了公开形式。按照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原则,我们探索形成了窗口公开、载体公开、媒体公开、会议公开、信息网络公开、热线电话公开、民主监督公开、信访“绿色通道”公开等8种基本途径,尤其在政务大厅、电子政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促进了政务公开形式的多样化和规范化。

五是靠机制保障,规范了公开程序。各级各部门在政务公开中建立了“三个一”保障体系,即:一个由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机构,一个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政务公开监督网络,一套包括预审备案、监督评议、质询听证、议事决策、投诉处理、考核奖惩等内容的监督制约制度。在公开程序上,一般先由单位提出公开方案,提交有关会议研究审定,选择适当形式予以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然后根据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开。

二、抓好“六个环节”,掌握政务公开的有效方法

我们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突出六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把政务公开推向深入。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全市上下都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逐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在政府办设立政务公开办公室,做到了资金、人员、场地和设备“四落实”。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抽组专人,开展日常工作。市上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即:提高一个认识,完善工作运行和监督制度两个体系,突出政务大厅和政府网站建设、审批公开和收费公开、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三个重点,采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规范完善、总结验收四个阶段,明确了政务公开的方法步骤。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各县(区)、各单位确定了政务公开联络员,定期督查进展情况,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首先从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抓起,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市、县(区)逐级召开了政务公开动员会,及时在各种新闻媒体开辟政务公开专题栏目,刊登领导讲话、答记者问和知识问答,大力宣传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重点和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和宣传发动贯穿于政务公开的全过程。市、县(区)政府都创办了工作简报,及时反映政务公开动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目前,各级各部门共编发政务公开简报528期,印发宣传资料37.6万份,编辑广播电视专题节目2456期,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有力地促进了试点工作。

3、明确内容,分类指导,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我们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工作中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问题,根据各层面的具体情况,统一了市县(区)政府、部门、乡镇及村级对内、对外公开的重点内容。市、县(区)政府以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干部选拔任用、大额财政资金调度等为重点,公开了10个方面的内容;政府部门以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收费、公共管理事务和政策法规为重点,公开了46个方面、228类、600多项内容;乡镇及其所属的“七站八所”以税费改革、涉农收费、土地管理、扶贫救灾等为重点,公开了13个方面的内容;村级以农村财务、农民负担、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等为重点,公开了10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医院、社区主要公开了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内容,规范了收费行为。机关单位以干部任用、经费收支、福利待遇、廉洁自律等为重点,加大了对内公开。

4、严格标准,规范形式,完善政务公开的基础设施。我们本着规范、实用、简便、易行的目的,从实际情况出发,狠抓了政务公开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区)政府在硬件上都做到了“六个一”,即:建立一个政务大厅,开通一部市、县(区)长热线电话,办好一个政府网站,创办一份政报,设立一个政务公示栏,设置一台电子触摸屏或显示屏。部门和乡镇都做到了“一栏”、“两有”、“三挂”、“四上墙”,即:建立一个规范的政务公开栏,有监督电话、有值班公示台,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上墙、办事程序和办事条件上墙、办事依据和收费标准上墙、办事时限和办事纪律上墙。村级达到了“六有”标准:有公开栏、有监督意见箱、有公开制度、有监督员、有村民理财小组、有公开档案。目前,全市共建成政府政务大厅8个,部门综合办事大厅50个,开通热线电话57部,建立政务公开网站21个,设置电子触摸屏和显示屏37台,制作政务公开栏3915个,做到了涉及面大、内容固定的事项长期公开,政策性规定和阶段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5、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建立政务公开保障机制。为了切实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效性,防止图形式、走过场,我们加大了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建立了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各级各部门的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本系统、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政务公开负总责,将政务公开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并将其结果作为评价单位或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了政务公开预审备案制度。对所有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哪些内容需要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各级各部门普遍建立了政务公开档案,详细记录政务公开情况,做到有据可查。三是建立了政务公开承诺办理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明确办事时限、办事质量和办事纪律,向群众公开办事程序、决策过程和办事结果,做到有诺必履。四是建立了议事决策制度。在对内公开方面,各单位都成立了“两会一组”,即党员代表议政会、群众代表议政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加强对内部事务的民主决策,使政务公开建立在了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五是建立了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全市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人员、新闻记者和社会贤达人士中聘请政务公开监督员9521名,明确其权利和义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同时,我们组成4个检查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先后五次对各县(区)、各部门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多份、问卷调查表500多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使政务公开的好坏由群众说了算。六是建立了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各部门都设立了监督电话和投诉意见箱,制定了《政务公开考核和投诉处理办法》。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在认真搞好自身公开的基础上,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政务公开的督促检查,将政务公开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专门制定了《政务公开行政效能监察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立项,由监察局抽组4个工作组,集中半个多月时间,采取“查、看、听、谈、评、纠”等办法,对市直部门和7县(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效能监察,并延伸监察了20个市直部门的下属单位、47个县直部门、25个县直部门所属的基层单位、17个乡镇和7个村。针对存在的问题,向被监察对象发出《监察建议书》,限期进行整改。其中,仅学校乱收费问题,发出监察建议书7份,督促学校向学生及家长退回多收乱收费用30万元。同时,还制定了《关于对政务公开工作中违纪行为的处理暂行规定》,对政务公开中出现的组织领导不力、内容避重就轻、不按程序办事等13种行为进行受理、调查,加大查处力度,以健全的党纪政纪和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了政务公开的健康运行。

6、抓点带面,整体推动,促进政务公开顺利开展。一是注重示范带动。我们将民政、计划、劳保、公安、财政、建设、教育、工商、地税、电力等公开内容多、与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部门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单位,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观摩督查会议,分析问题,交流经验,促使政务公开在重点部门和行业率先突破,为全市树立了典型。二是注重内外结合。围绕扩大知情权和提供便民服务,在着力抓好对外公开的同时,狠抓了以强化内部监督为核心的对内公开,把所有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员调动、职务晋升、评先选优、住房分配、职称评定、财务收支等一律在单位内部公开,由易到难,内外结合,促使政务公开逐步走向深入。三是注重条块联动。今年,我们首先从市、县(区)政府及其部门的公开抓起,一直抓到基层站所,充分发挥了条条的辐射作用。一方面,通过重点部门、热点行业的公开,较好地解决了“用不起电、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协调部门与地方的关系,把条条的公开纳入块块公开的管理范畴,克服了扯皮掣肘现象,形成了纵向“插到底”、横向“一盘棋”、条块联动、纵横合拍的工作局面。

三、突出“八个重点”,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促进政务公开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突出了“八个重点”,使政务公开真正成为增强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渠道。

一是公开政务。通过新闻媒体、《政报》、《公报》和政府网站,有针对性地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文件向社会公开。财税、建设、土管、环保等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将有关政策权限和服务事项在《平凉日报》和政务大厅进行公布,让群众知情。并通过开辟“对话栏目”等形式,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报纸上作政策解答和理由说明,及时消除误解和疑问,赢得了群众对政府的支持。

二是公开决策。我们利用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群众来信来访等途径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在涉及长远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政策规定的制订调整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时,都事先公开征求多层次、各方面的意见,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谋划、听证。市政府还定期向广大市民、老干部代表、宗教人士等社会各界通报政府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决策水平。

三是公开告示。今年,全市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政务公示栏,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实施结果,干部群众关心的人权、财权、事权等权力的行使过程和办理结果,以公告公示的形式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的监督。市上还先后推出了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评选先进公示、村民宅基地联合审批公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教育收费公示、经济适用房分配公示等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公开交易。我市对国有经营性土地、户外广告、矿产采掘、市场摊位经营权等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凡是能由市场办的事,坚决通过市场运作。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土地储备开发审查委员会”、“土地建设规费征收审核领导小组”等机构,建立了国有土地储备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在教育、卫生等系统全面推行教育设备、医疗器械等公开采购,使城市资源、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增值,降低了运作成本,真正达到了开源节流,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今年,市上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6宗128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已成交3宗29.4亩,出让地价款684万元,实现土地收益300万元。完成交易工程44项,交易面积17.29万平方米,中标价比标底价降低了305.18万元。

五是公开选人。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干部使用上大胆引入公开、平等的竞争激励机制。近年来,市上先后两次以缺额公选的形式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12名,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县(区)和市直机关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机关单位充实公务人员,实行了“凡进必考”制度,四大机关办公室和市纪委率先垂范,对今年调入的26名干部一律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择优招聘。事业单位进人也坚持统筹考虑,公开选拔。全市实行了以“村民民主推荐、党员民主推荐、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两推一选”制度,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六是公开财务。市县(区)政府对财政预决算除提交人代会审议外,还定期对执行进展情况向人大进行专题报告,接受人大的全面监督。同时,我们还加强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从点到面,探索建立了市、县两级会计核算中心。针对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会计监督弱化这一难点问题,在泾川县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全市130个乡镇都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分配权四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村帐委托乡镇代管,改变过去的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保证和促进了村级集体资金的合理使用。七是公开听证。今年以来,我们把听证程序引入到行政立法、行政调处等工作环节之中。在实施城市拆迁、调整自来水价格、城市排污收费、解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进行听证。7月初,市上组织召开了政务公开质询听证会,由市直12个部门负责人公开解答了监督员质询的13个方面41个问题。通过质询听证,对计划生育、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低保、教育医疗收费、人事编制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改变过去的背靠背猜疑为现在的面对面交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八是公开监督。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运用民主测评、公开评选、聘请监督员、人大专项评议等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部门行风、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并把这些做法运用在党员干部的管理上,广泛推行了民主测评、公开评议制度,把测评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市政府于今年四月份制定印发了《平凉市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加强了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途径,各级各部门都设置了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投诉,运用市场机制,吸收公众参与,形成了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五个结合”,增强政务公开的实际效果

政务公开基本涵盖了政府的全部工作和行政过程,必须与其它工作紧密结合,发挥综合效应。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全市“三增一稳”、“五个加快”的总体思路,坚持“五个结合”,使政务公开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把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相结合,规范了政府行为。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启动后,市上邀请兰大教授刘志坚向市直10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了依法行政知识讲座,并结合“四五”普法活动,加大了法律宣传力度,为推行政务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市政府于年初制定下发了《行政执法工作安排意见》,对减轻农民负担、企业和公路“三乱”治理、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药品市场整顿、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筑市场管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保护、财经监督管理等九个方面的内容作了逐项分解,并抽组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向人大报告行政执法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全面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市统一实行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对34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了法律法规培训活动,严格按程序审核发放了行政执法证件,提高了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把政务公开与改进工作作风相结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政务公开拆掉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隔心墙”,架起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使干部群众都有参政、议政的条件和机会,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市政府于5月10日开通了“12345”市长公开电话,目前已受理群众来话500多件,按期反馈率在90%左右。各县(区)和部分乡镇也开通了县(区)长和乡镇长热线电话,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些实际问题,化解了矛盾和纠纷。市上逐级建立了领导包片责任制,制定了领导与科技人员、宗教人士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联系制度。庄浪县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途径,推行了“勤政卡”制度,把干部姓名、工作职责、服务范围、联系电话打印成卡片,发放到群众手中,密切了干群关系。泾川县王村镇组建了“五位一体”办公室,将纪委、信访、司法、民政、土管等业务纳入办公室统一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把政务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改善了发展环境。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办事手续由繁到简,办事形式由暗到明,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适应了撤地设市的新要求。市上筹资30多万元,建成了市政府政务大厅,驻厅单位13个,承办以招商引资、便民服务、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等为主的各类业务53项,运行四个多月来,受理服务事项1232件,办结率达100%。各县(区)政府都建成了比较规范的政务大厅,累计办结各类业务2.2万多件。工商、劳保、税务、粮食、运管等行业建成了综合办事大厅,开展“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结合政务公开,认真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2001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调整充实了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设立办公室,抽组专门人员,清理出市直政府部门第二批拟减少调整的各类事项113项,实际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52项,减幅为16%;减少收费项目10项,减幅为9.6%;清理1979年以来市县(区)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128件,废止429件,修订113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今年已签约项目71项,签约引进资金10.73亿元,到位2.09亿元。

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建章立制相结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是我市的“制度建设年”,各级各部门结合政务公开狠抓了整章建制和制度创新。市政府修订印发了《政府工作规则》,制定了《平凉市土地储备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下发了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七条禁令”,由市监察局组织人员逐县(区)、逐部门进行督查,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促进了职业道德建设。各县(区)、各部门积极推行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把政府采购范围拓展到工程建设和服务领域。1—8月份,全市政府采购金额27.08万元,节约资金349万元,综合资金节约率达到11.5%。

五是把政务公开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推动了当前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作为乡镇和村级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了清查整改活动,有效地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一线三点”城市改造工程启动后,共涉及838个单位、居民和农户,总拆迁面积达11.66万平方米,市上及时采取广播、电视、公告等多种形式,将城市规划方案、拆迁安置办法和补偿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开通了一条长达16.77公里的崆峒大道,被誉为平凉的致富路、民心路和黄金旅游线路。各县(区)、各部门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职工超计划生育清查工作,通过“五公开”、“五清查”,清理出超计划生育963人,查处862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在抗击“非典”期间,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对疫情发展和防治情况及时向社会通报,将广大干部职工捐助款物全部进行张榜公布,公开了使用办法和结果,激发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的积极性,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目前,全市上下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五、总结“五点体会”,建立政务公开的长效工作机制

通过近几年尤其是今年的试点工作实践,我们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前提。政务公开是涉及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一项改革工程,广大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决定着政务公开的成败。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宣传发动作为先导,通过认真学习,牢固树立敢公开才会不猜疑、真公开才能得民心的观念,关心公开就是关心自己、就是行使自己权利的观念,公开就是民主、公开就是监督、公开就是诚信、公开就是效率的观念,进而有效解决领导干部怕公开或不愿公开的问题,干部职工不关心公开或不参与公开的问题,社会不配合、不支持公开的问题。这样,才能为政务公开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关键。政务公开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作保证。只有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协调,统一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才能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实效。

3、社会参与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基础。政务公开的着眼点在于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社会监督。因此,除了抓好各级政府本身公开之外,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使政务公开向警务公开、税务公开、校务公开、医务公开以及便民服务等领域拓展延伸,还要注重抓好企业的厂务公开、农村的村务公开和街道的社区公开,促进各方面广泛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4、标本兼治是搞好政务公开的核心。推行政务公开,必须注重实效;搞好政务公开,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始终把政务公开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其内在联系,相互促进,同步发展,才能发挥综合效应,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5、强化监督是搞好政务公开的保证。政务公开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只有通过组织监督、人大和政协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社会群众监督、舆论媒体监督,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本级和下级部门、单位的监督检查,才能防止半公开、假公开和无原则的乱公开,确保政务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长期性,促进政务公开上质量、上水平。

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篇2

六是加强农村教学点工作是国际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办好农村“小而优、小而美”的学校绝对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据我们了解,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学校。《中国教育报》2015年9月7日刊登了《建设“小而优、小而美”的未来学校》一文,文中指出:美国曾经有成千上万所“一师一校”的小学。进入21世纪后,仍有数百所这样的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中提到,在印度的偏远农村地区,单一教师学校(一人校)的比例高达31%。而且很多国家都出台有专门的政策来扶持小规模学校办学。如韩国早在1960年就出台了《边远地区、岛屿学校振兴法》,旨在通过专门的政策扶持,为处于交通不便利地区的人们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七是加强农村教学点工作是我省部分市县经验给我们的信心。从五指山和市县经验来看只要对教学点重视了,认识到位了,农村教学点是完全可以办好的。

2. 多措并举,努力办好农村教学点。

一是摸清底数,规范设置。我们的服务对象在哪里?要千方百计把统计数据搞准确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于教学点的设置问题,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的意见,不是教学点撤得越多越好。我们要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和学生家庭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正确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需求。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可以寄宿,但必须保障寄宿的条件和上下学的交通安全。

二是控辍保学,一个不少。1999年,张艺谋曾经拍摄《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代课教师魏敏芝牢牢记住高老师对她的交代和嘱托,把“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流失”作为她的明确工作目标。这部电影值得教育系统的每一位同志对照进行深刻反省、深入反思。

根据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仍然偏高的现实状况,2015年10月省教育厅再次出台了关于控辍保学的工作意见,制作了相关管理表格,全省各地都要把控辍保学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在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完善反映学生就学情况的管理表册。确保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能搞清楚服务片区学生的去向,发现辍学苗头时能及时予以劝阻,尽可能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

三是加大投入,改善条件。要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参照《海南省农村教学点办学基本标准》,加强农村教学点各项办学条件的改善步伐。同时,对于学生不足100人的教学点,一定要按照100人拨付公用经费。这一点,中央和省里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四是建设队伍,强师固本。首要的是要为教学点配好负责人。五指山教学点能有这么良好的面貌,就得益于五指山有一批特别负责的、特别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教学点负责同志。要按照省定的班师比为教学点配齐老师、配好老师。省政府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省教育厅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都包涵惠及我们农村教学点工作的系列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实施。要持续开展面向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师专项培训计划,促使农村教学点每一位教师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并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此外,各地还要大力宣传农村教学点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实绩突出的先进教师典型,为农村教学点广大老师树立看得见、学得到的身边榜样。

五是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农村教学点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上面还有支撑教学点发展的中心学校或农村完小的资源。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我省海口市龙华区、文昌市、琼海市等地已经在学区制试点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以机制创新的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传递,也为农村教学点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六是落实常规,规范教学。首要的是要创造条件,开足开齐课程,包括小学,没有开足开齐课程的,要开足开齐课程。这是一项基本要求,是国家的要求,属于法定的要求。同时要保证学生有效在校学习时间,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学都有明确规定的,不能放羊式管理、随意压缩在校时间。同时要规范教师教学的基本常规,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参加相关教研活动,对学生进行无偿辅导,对学生学业质量实施测试等,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要通过我们教师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成就人生。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未来的路就会走得更宽。农村教学点学生少,要创新在小班额条件下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

七是贯彻标准,规范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明确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职责6大领域、管理内容22项、管理要求92条,希望从事义务教育管理的每一位同志和义务教育学校包括教学点的每一位校长都要认真学习标准,自觉践行标准,扎实提高我省义务教育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八是联片教研,科学施教。五指山有教学点的门前挂着这样的横幅———中心校送教活动。这种局面非常令人欣喜,不少市县也有类似的做法。其实,每一个地方都要开展联片教研,让教研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优秀的老师、教研员传递到最基层的教学点去。要围绕“教师教、学生学”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真问题开展一些小的科组活动,不要把教研看得高不可攀。每一个教学点老师、小学的老师、中学的老师都是可以从事教学研究的。只要问题搞准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清楚了,在实践中取得成效,都是好办法。我们也只有通过加强教研,让每一位老师把握学科特点,自觉遵循教学规律,才有可能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九是信息手段,技术助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通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乡镇以下小学和教学点的渠道。《海南日报》曾经登载教学点老师的心声:我这个教学点如果通网络了,教学点老师也可以和中心校老师在教研上进行PK。

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看得很重,我省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海南教育跨越式发展、助推海南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我省已经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应该说实现了设备配置和资源配送的到位,下一步的核心就是要实现教学应用到位。就是要通过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把农村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足的国家课程开足开齐。五指山南圣教学点在没有音乐专任教师的情况下就是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为孩子们开设了音乐课,我省一些学校和农村教学点长期开不出来的音乐、美术、英语这些课程,都要借助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这个平台,尽快实现开足开齐。

据我了解,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陕西省所有的教学点均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河南省90%以上的教学点能够利用设备和资源,开出音乐、美术课程;福建省教学点教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设备占到这些教学点老师总课程的74%。我省五指山牙排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程已经达到总课程的10%以上。再好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作用。

十是家校联动,育人一体。教育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社会、家长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希望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真正把家长参与学校办学、关心学生成长成为我们海南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 强化落实,务求工作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省教育厅对于加强教学点工作高度重视,厅基础教育处、财务审计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师资管理处、省电教馆、省教培院等职能处室(单位),都把教学点工作作为自己分内的事,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教学点工作的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有利于农村教学点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是出台具体方案,细化工作策略。说一千,道一万。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向五指山、乐东等地学习,出台加强农村教学点工作的具体方案,因地制宜,一校一案,为农村教学点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三是加强督察检查,建立奖惩机制。从2015年起,教育部已经明确地把教学点工作情况列入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重要内容,省政府对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也是如此做的。各地要加强日常的督促检查,对于做得好的,将予以明确表扬;对于做得不好的,将予以通报批评或工作约谈。

2001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旨在使美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能力。这启示我们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所中小学包括农村教学点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

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篇3

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主要是通过卫星直接为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家庭免费提供中央和地方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从今年4月开始,已在宁夏、内蒙古、河北部分乡村和牧区进行了试点。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扩大广播电视覆盖,有利于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文化民生,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針政策、让党和政府声音走进千家万户,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重大意义,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完善政策、强化措施,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紧抓好。

刘云山强调,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必须统筹好建设、管理和运用,统筹好网点布局、设备供应、运营服务,使各方面工作相互配套、协调推进。要加强内容建设,加大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多提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多推出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服务,多开发适应农民的信息业务。要把握当今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内容建设和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研发成果,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技术保障。要坚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服务网点和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售后服务和日常维护,所有运营业务和服务项目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便于群众使用、努力降低成本,防止增加农民群众负担,以良好的服务促进推广使用、赢得农民群众。

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篇4

(2006年6月9日)

尊敬的郭秘书长、孙科长、各兄弟县政府办的领导和同志们:

大家好!

在这繁花似锦,万物滴翠的美好季节,全市政务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县隆重召开了。首先,我谨代表石泉县人民政府,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我县的市政府和兄弟县

政府办公室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石泉是一方历史底蕴深厚的热土,建县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晋代就在此设立了长乐县,因城南石隙多泉,“泉水清洌,径流不息”,颇具“清泉石上流”之诗意,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改称石泉县至今。石泉更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大地,152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蕴涵了丰富的生物、水力、矿产及生态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县城北部的云雾山,至今仍完整保存了其独特的原始森林景观,2004年11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喜河水电站库区与石泉水电站库区相连组成的“一江两湖”即将成型,其绵延百余公里、近40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山水风光,为西北地区独有;地处熨斗镇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燕子洞为全省最大的溶洞群之一,洞内奇丽景观引人入胜,目前正在紧张开发中。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8镇7乡18万石泉人民团结一致,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坚持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县、旅游兴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围绕“两区两带”战略框架,突出“农业抓产业、工业抓民营、三产抓旅游、全局抓项目”的工作重点,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局面,经济社会已步入协调、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连续几年综合考评均位居全市前列。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16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万元,同比增长15.7,实现财政总收入429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6元。

发展经济、实施宏观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政务信息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贯穿于政府制定和实施决策的全过程,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施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近几年来,在市政府办公室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政务信息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去年被确定为全省信息直报点以后,在全县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政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政务信息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我县政务信息工作与省、市提出的总体工作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与兄弟县区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这次全市政务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县召开,是郭秘书长和市政府给予我县的极大鞭策和鼓励,为我县从事政务信息工作的广大干部向各兄弟县同仁学习提供一了次绝好的机会,这对于推动我县政务信息工作再上台阶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诚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对我县政务信息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政务信息工作新局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将倾力为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提供周到的服务。但是,由于我县条件所限,招待不周的地方在所难免,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谅解。

最后,预祝全市政务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篇5

各位班主任老师:下午好!

在繁忙的学期初,我们把班主任老师聚集在一起,举办这个交流研讨会,体现了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这个会议,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技巧,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刚才,听了几位班主任同志的发言,我深有感触,他们的发言很实在,他们的工作经验很实用,他们的工作精神很感人。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吃苦,乐于奉献,勇挑重担,心系学生,服务学生;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过硬的教学水平;要做学生的精神领袖,思想向导、行动楷模„„一句话,班主任工作艰巨而辛苦。下面,我就班主任工作谈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要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联系本班各科任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着非常光荣的任务。如果学校是一座大厦,班主任就是承重的墙、奠基的石。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角色上:

首先,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起着导向引领作用。对于引领者,我的理解就是如学生跑步,你在前面带路,学生前进的方向正确与否,速度快慢如何,都取决于你这位“引领者”。作为班主任,比普通教师更多一份责任,更多一份付出,更多一份酸甜苦辣。这份责任、付出、酸甜苦辣,就是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和关爱,对全体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从个人到家庭、从思想进步到身心健康成长,无不关心,无不负责。班主任所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一名不称职的老师,影响的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而一名不称职的班主任,影响的将是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辛苦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更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其次,班主任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起着贯彻落实作用。在学校,再好的决策,如果没有一支好的执行队伍来实施和落实,也就等于是空谈。这个执行队伍的先头部队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群体。班主任就是通过协调各科任教师,共同落实学校各项工作。如果说一所学校有了发展,首先应该归功于以班主任为首的教师队伍。因此说,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关系着班级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关系着一所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正是基于这一点,学校工作关键是抓好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和工作落实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的落实都要靠班主任。因此,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否上水平、上台阶。为了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班主任应诺必行,行必果,切实做好本责工作。

第三,班主任是家庭社会关系的调节者,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大家都有共识,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对学校教师群体的了解,都是通过班主任这个窗口,因为班主任是家长最早接触和接触最多的人。可以说,班主任的举止、言行、态度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同时,许多重要工作都要靠班主任与家长社会沟通、协调、推进、落实。

二、正确对待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教育形势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对的学生、家庭、社会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因此,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于班主任工作要求更高。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新世纪后,他们接受新事物很快,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不再“尽信师”,“唯师是听”。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性格,这与班集体要强调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而此时的班主任,在引导、改造学生个体时,如何把艺术性、灵活性、策略性很好地结合、发挥出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第二、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期望值更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儿女最殷切的期望。每一个父母在送子女入校时,都想选一个好班级,其实关键就是想找一个人品、能力俱佳的班主任,希望通过优秀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使子女成人

成才。他们认识到,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于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对子女未来寄予的远大希望,在不经意间就寄托到班主任身上。期望值高,要求就高,所以说每一位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对班主任工作寄予殷切的厚望,也使我们感到压力加大。

第三,环境对班主任工作影响更大。

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于学校管理,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拜金主义现象、事事以钱为主、相互攀比、贪图享乐、心理脆弱、追求虚荣、厌学逃学、不堪挫折等等。面对复杂的社会大环境,班主任如何加强教育管理,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的心灵不受到消极因素的侵害,工作责任和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三、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要求

第一、要端正态度,乐于奉献。

在常人的眼中,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琐碎的、微小的,但同时,班主任工作也是甘甜的、奉献的、伟大的。因为,教师生涯中有了班主任的经历,有了与学生亲密的接触,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师。作为班主任老师,在选择了这份工作的同时,就要选择一份职责,就要选择一份付出。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所以,班级能否管理好,关键看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班风、学风与班主任的态度及个人工作作风有极大的相似:班主任责任心强,班风就正,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班主任责任心不强,工作就拖拖拉拉,懒懒散散,其班级工作也就上不去,日积月累,问题成堆,最后成了一个烂摊子。因此要当好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高度的责任感去影响学生,用强烈的事业心去感染学生,才能培养出学生严格、认真、负责任的行为习惯。其次,班主任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就压制不住浮躁,就克服不了困难,就改变不了局面。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能选为班主任的都是教师中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棒、工作责任心强的佼佼者。可以说,班主任就是教师的模范和标尺,这就要求各位班主任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不带有任何世俗和功利色彩的心态,收起性子,沉下身子,专注于班级管理,致力于学生教育。

第二、要提高师德,凝炼人格。

高尚的师德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班主任工作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育人者必先育已,不正已者则不能正人。一名好班主任能够带出一班好学生,并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也会永远尊敬他、记住他。第三、要倾注情感,转变理念。

“以制度规范言行,以情感凝聚众心”是班主任工作追求的境界。学生只有在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师爱的无私、师爱的纯真后,才能将心交给老师。班主任只有给学生以真挚的情感,给学生以亲近和信任,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仰慕心理,才会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发挥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创建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第四,提高素质,讲究艺术。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需要渊博的学识。班主任的学识越多,业务水平越高,综合素质越强,在学生中威信就越高,学生就越容易被他吸引,听从他的教诲。班主任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谈吐幽默,学生才会感觉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此,班主任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文理兼通,博闻强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要成为“全才”、“杂家”。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问,在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甚至在改造学生时,其形象感人的语言、人格风范的感化、教育情感的熏染都离不开“艺术”二字,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教育手段的技巧化、教育方式的艺术化。

各位班主任老师,同志们,对于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对于班主任而言,关爱是工作的灵魂,宽容是工作的基础,执着是工作的动力。希望你们将教师良好的修

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篇6

李 杨

同志们:

在局成立一周年之际,为落实劳务管理制度、强化劳务管理工作,提高劳务管理工作水平,我们召开了这次全局劳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昨天工程管理部用一天的时间对全公司所属大部分项目的劳务管理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劳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讲座演示;今天上午一公司、二公司、三分公司、市政公司、华海公司等单位及所属项目经理部就劳务管理经验进行了交流汇报;工管部对一年来各单位的劳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通报、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劳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公司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从劳务管理的不同侧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旨在更规范切实做好劳务管理工作。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劳务管理培训和交流,必将增强负责劳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对劳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劳务管理人员进一步掌握劳务管理业务水平,提高个人素质,改善工作态度,激发管理潜能,使全局的劳务管理水平整体迈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劳务管理工作重心是建立劳务管理体系、夯实劳务管理基础。今年即将过去,为使明年更好做好劳务管理工作,很有必要对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汲取管理经验与教训,对明年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下面,我简要从四个方面来讲劳务管理工作:

一、抓好劳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据近期统计,上海工程局现有劳务队伍338家,分布在全局所有在建工程项目上,劳务用工人数近万人。劳务队伍几乎承担了全局一线所有的施工任务;几乎所有的作业层岗位都是农民工在作业。可以说,在公司发展进程中,广大农民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局发展壮大的坚强支撑。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被媒体曝光的中铁九局靖宇至松江河铁路(简称宇松铁路)工程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经调查主要问题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资质审查不严,引进了素质低下的“一包”队伍;二是管理失控、造成工程二次分包的事实;三是因过程控制存在漏洞,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事实存在;四是采取措施不到位,施工过程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和彻底得到改正;五是项目在分包转包诱发群体讨薪不稳定事件和经济纠纷等法律问题出现后未及时得到有效处置;六是媒体介入后、项目及利益攸关方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或虽采取了措施,未取得实质效果。这些问题大部分都与劳务管理工作有关,如准入制度、二次分包、现场管控、农民工工资发放等相关制度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次事故损失极其惨重、影响极为恶劣、教训极其深刻。

针对现时的劳务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影响和

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的问题,在座各位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即加强农民工管理工作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单位要树立正确观念,引导农民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施工企业与劳务企业的长远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二、一年来公司劳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年来取得的成绩:

2011年,劳务管理工作通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总体上劳务管理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势头良好,抓的紧、力度大、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制度建设意识得到增强。今年以来,公司为加强对劳务管理工作的系统管理,陆续出台了《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劳务队伍管理办法(暂行)》、《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架子队管理办法》两项制度,明确了劳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管理标准、相关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按照要求,公司建立了劳务管理制度体系,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都设立了劳务管理的主责部门,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从总体上看,公司各单位领导层均重视劳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把建好制度作为规范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和落实。

(二)制度执行意识不断强化。各单位普遍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来

抓。外部劳务队伍作为施工的重要人力资源保证,大家都有充分的认识。年初,根据外部劳务队伍考评标准,公司公布了《中铁上海工程局2010年合格、不合格外部劳务队伍名录》,公布合格外部劳务队伍298家,搭建了自己的外部劳务队伍资源库。为选用优质的劳务队伍资源,为下一步施工生产作储备,公司工管部逐单位进行了劳务队伍准入情况审核,并选取了所属各单位的15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施工项目进行了劳务管理检查指导及对存在的问题跟踪整改落实;上个月底公司还组织了由两位公司领导和九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局各个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劳务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一些单位还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制度宣讲组等,进行层层宣贯、检查督导。如一公司、市政公司、华海公司等单位等由分管领导带队进行联合检查,对于劳务管理中发现的不足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

(三)劳务队伍管控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公司检查结果显示,多数单位能够重视外部劳务队伍管理工作,劳务分包工作规范。按照公司“外部劳务队伍管理办法”的要求,施工项目基本做到强调了外部劳务队伍的优选、合同评审、收方、结算等关键环节,子分公司管理层面基本做到组织对项目劳务分包合同条款的评审、加强收方结算的检查,控制各项目分包单价攀比和防止少数项目超合同结算等管控。

存在的问题:

2011年劳务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劳务管理工作认识方面、体系完善方面、制度执行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各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劳务队伍的管控还存在疏漏和不到位,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制度建设发展不平衡。一是个别单位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如新改制和组建的子分公司虽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但由于机关人员配备不足、工作进度较慢,制度建设工作开展与子分公司的发展相比有所滞后。二是对公司的劳务管理文件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日常的劳务管理工作没能严格按照规定的劳务管理流程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形成“两张皮”。

(二)基础管理厚薄不一,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各单位劳务管理工作不同程度的尚存在管理死角。特别是体量较小的单位或项目,由于资源配置不到位,劳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原因,劳务基础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劳务队伍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使用公司制定的统一范本;二是个别单位仍在使用没经资格审查,无公司颁发“准入证”的劳务队伍;三是个别单位对劳务队伍没有监控和评价,劳务结算不及时;四是个别项目对劳务队伍工资发放无监控。以上劳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给公司劳务用工带来较

大法律风险。

三、下一步劳务管理工作要求 劳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回避,但一些单位和项目也总结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管理经验,需要通过这次会议加以推广。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下面,我对今后的劳务管理工作再谈几点要求:

(一)坚持实行“四个”集中和“两个”统一管理 股份公司高度重视劳务管理工作,今年先是出台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劳务企业使用管理办法》,提出了四个集中、两个统一的管理要求。四个集中即集中准入:劳务企业的资格准入集中到二级公司;集中选择:劳务企业的选用审批集中到三级公司;集中年审:劳务企业的年审集中到二级公司;集中发布:不合格劳务企业名录的发布集中到股份公司。两个统一即统一管理流程:二级公司制定劳务企业使用管理的准入、选用、年审等工作流程,所属单位统一按照规定流程开展具体业务;统一评价标准:二级公司制定劳务企业使用管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所属单位统一按照评价标准进行定期考核评价。上个月底,又印发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农民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农民工工作的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股份公司农民工管理工作。其目的就是建立健全劳务企业使用管理体系,形成劳务企业使

用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劳务企业使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严格把控劳务管理六大关口

1、严格把好劳务企业准入关。首先,各子分公司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落实管理责任。其次要规范准入审批程序,所有拟选的劳务企业必须办理《准入证》,并进行主要人员、相应业绩的资料备案;选用的劳务企业必须经子分公司集体会审,并经公司审批决定。禁止项目部私招滥聘行为,杜绝资质、实力不具备条件,甚至上了“黑名单”的劳务企业进入现场。华海公司开展了劳务分包竞标试点,对专业性一般、社会资源充足、市场发育成熟的项目和工序,推行了劳务分包竞标,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要在全局推广。此外,还要考虑逐步推行对承担隧道、深基坑等高风险工序施工的专业、紧缺劳务企业,由局负责储备、调配、选用、审批的制度。

2、严格把好劳务合同签订关。进场施工作业的劳务企业,必须及时规范签订全局统一版本的《劳务分包合同》;严格坚持合同集体评审和先签合同后进场制度;坚决杜绝签订大包、超资质和超能力分包的施工合同;及时封闭《劳务合同》;在认真做好项目完工验收和末次清算的基础上,及时编制合同封闭协议,并经双方合法代表签字生效,避免出现不应有的经济纠纷。

3、严格把好劳务队伍过程控制关。劳务企业的用工来源是农民工,要想使他们成为服从项目需要、满足施工需求的产业工人,用工过程的控制是关键。项目部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管理与服务并重,在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旁站监督、检查考核等各个方面认真履职;建立劳务人员动态管理台账,督促劳务人员与所属劳务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以此作为劳务人员工资结算和打卡支付的依据。

4、严格把好劳务分包单价关。工程经济部正在逐步建立全局内部劳务分包价格体系,各单位劳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劳务分包最高限价;《劳务分包合同》签订之后,分包单价变动必须经项目部相关人员集体讨论并报子分公司核准;对劳务企业的验工计价和履约行为,子分公司劳务管理部门要利用劳务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5、严格把好劳务结算付款关。对劳务企业的劳务费结算付款,坚持“四不结算”、“五不付款”原则,即对没有签订合同、超出合同数量和单价以及验工计价手续不完备的不结算,对“白条”、结算签认手续不完备、结算依据不明确和不符合财务规定的不付款,重点杜绝未计价拨款和超拨款现象。

6、严格把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关。首先要以农民工劳动合同、考勤表为依据,与项目部备案的劳务人员花名册、身份证复印件相对照,监督劳务企业发放或委托直发,保证将

农民工工资发放到其个人手中,并将农民工签字确认的工资支付单留档备存。其次要运用劳务软件系统进行监控,超过一定时间未发工资的,可以在信息系统界面上设置自动预警,以便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检查,防止纠纷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行使用银行卡代发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责任制,出现较大纠纷并造成较大社会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

(三)建立长效机制,为做强企业提供可靠的劳务资源保障

1、培育长期稳定的农民工队伍。农民工队伍的高流动性制约了劳务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和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推动劳务企业和劳务工的“三个”转变:即由“散兵游勇”向正规劳务企业转变,由 “游击队”向稳定伙伴队伍转变,由“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可以扶植和培育一批讲诚信、有实力的长期合作伙伴群体,从而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劳务资源保障。

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规范使用农民工的主渠道。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公司需要大批能够满足企业施工生产需要的合格农民工,各单位要坚持以主渠道规范使用农民工。一是使用证照齐全的外部劳务企业;二是使用合法规范的劳务派遣企业;三是要积极与劳

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建立劳务基地。严禁违法、随意使用农民工。其次是依法做好劳动关系管理。以外部劳务企业形式成建制使用农民工的,必须监督外部劳务企业与农民工签订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以劳务派遣形式使用农民工的,必须依法与劳务派遣企业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督促劳务派遣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切实履行劳动合同。公司所属各用工单位必须将所有农民工的劳动合同进行备案管理,做好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基础工作,着力理顺农民工劳动关系。再就是切实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培育一支人员相对稳定、长期为我所用的农民工队伍,稳定农民工就业。各单位要科学调配劳务企业劳务作业任务,保持农民工队伍的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农民工劳动力资源。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整体推进企业农民工管理工作,加强典型引导,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农民工管理工作的水平。

2、高风险作业坚决推行架子队模式。铁道部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51号),积极倡导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把架子队作为施工现场的基层施工作业队伍,是以施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人员,以劳务企业人员为主要作业人员的标准化专业作业

队。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既是适应铁路建设市场的需要,也是一种经实践证明较好的施工生产组织方式。它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实现施工现场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运作,防止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流于形式,对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意要义。

全局只有一公司现有隧道、桥梁架子队6支,有架子队组建、管理方面的经验。工程管理部要和一公司一起总结架子队管理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出适合上海局的架子队组建原则、人员配备标准,明确架子队管理职能和职权,建立和完善架子队管理制度,建立架子队标准化管理程序和基础资料的管理要求,以便在高风险项目上推广。通过落实主要管控人员的管理职责,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实行关键工序跟班制度、旁站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开展主要管控人员及劳务人员培训等措施,从而在项目部-架子队-作业工班的三级生产管理模式下,使项目工程在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处于可控、稳定的状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3、管控与帮扶并重,促进劳务企业健康发展。管控是通过内部旁站、检查督导等方式监督劳务企业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帮扶是通过安全教育、技能培训、鉴定与评价的方式使劳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从而有能力按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二者都不可或缺。帮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重点抓好劳务人员在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和标

准、安全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劳务人员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系统提升现场劳务人员操作技能和综合水平,增强骨干劳务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劳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管控最重要的是使劳务管理检查常态化。项目部要组织生产管理人员每日对安全、质量、进度进行检查;局和子分公司也要定期组织检查组,局每年不少于一次、子分公司每年不少于两次,开展劳务队伍管理的专项检查,制定检查计划,拟定检查重点,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向公司、项目部和劳务企业进行通报,督促项目部整改落实。对管理受控的项目部和劳务企业给予奖励,对问题较多、整改无明显效果的项目和劳务企业进行处罚,屡教不改并且危及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劳务企业要停工整顿,直至清退出场。

4、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局负责劳务企业使用管理的资格年审和不合格企业上报,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子分公司负责劳务企业年审初审工作;项目部负责劳务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工作;在劳务分包合同履行完毕后对劳务企业的整体履约情况做出综合考核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后报子分公司,由子分公司汇总后统一报局;按一定比例实行末位淘汰,被淘汰的劳务企业报股份公司集中发布。另外,要对所有进入现场的劳务企业实行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签订安全质量责任状制度,使安全责任传递到劳务企业的每一

个作业岗位,树立以铁的手腕整治违章作业、盲目蛮干行为的理念;对安全意识差、自身实力差、不服从管理、发生较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劳务企业,永久取消其在我局劳务分包的资格,确保劳务企业时时处于受控状态。

(四)以人为本 合作双赢

1、落实对劳务企业和劳务工的人文关怀。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企业的发展高度,对劳务企业在工作上激励帮扶、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在待遇上落实到位,把劳务企业当作平等的合作伙伴对待,增强其归属感和凝聚力。帮助劳务企业由“五同管理”(同学习、同劳动、同管理、同生活、同娱乐),向“五自管理”(自我民主管理、自我权益维护、自我培训教育、自我竞赛争先、自我生活娱乐)方向发展,抓好“三工”建设,确保劳务人员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享受应有的待遇,让劳务企业和劳务工认同企业文化,调动劳务企业和劳务工的积极性。要结合农民工生产、生活的特点,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健康心理辅导,引导农民工自觉融入企业文化,主动适应生产、生活环境。

2、维护劳务企业和劳务工的合法权益。本着“天下利、利天下人”的理念,合理确定劳务分包单价,使劳务企业有一定的赢利空间,并及时计量结算和支付费用,维护劳务企业和劳务工的正当经济利益,充分体现中铁企业的诚实守信风范,努力做好劳务工工资监督发放或直付工作,确保其劳

动成果不受侵害。

认真执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规定,把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之内。指导和监督外部劳务企业、劳务派遣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农民工养老、医疗保险等工作。要依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休息、休假权利,重视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结合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农民工定期健康体检,并按有关规定为农民工建立健康档案。

3、提高劳务企业的作业质量和管理水平。重点帮助劳务企业加强“自我”培训、实施“自我”管理、降低“自我”成本、实现“自我”超越,不断提升其作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履约能力。首先是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要把农民工培训纳入企业培训管理的工作体系,充分利用农民工夜校和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农民工都能接受不同层次的培训教育。要依托所属培训机构选送农民工参加脱产、半脱产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培育农民工骨干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管理岗位,以切实提高劳务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其次是指导劳务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可以以较短的时间掌握施工技能和管理经验,再配备适当的机具设备,就可以成为专业分包的合格主体。

(五)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当前,由于受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加之元旦春节将近,公司维稳工作形势严峻。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控制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事件得到及时和妥善处置。特别是在年终岁末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要采取有力措施,主动深入排查,严密关注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化解、处理好、控制住,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项目。要重点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迅速解决农民工讨薪群体事件;要密切与事发单位沟通联系,随时掌握处置进展情况,指导事发单位妥善处理问题,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祝大家工作愉快!

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篇7

一、深化认识, 进一步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结果, 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站在全省, 甚至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深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认识, 切实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这一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农机专业合作社正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 将广大农机拥有者、使用者紧密联结起来, 根据农民需求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 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亿万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通过代耕代种、农田托管、土地租赁、股分合作等形式开展规模经营, 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 推动土地经营方式创新, 促进统一经营向农户的联合和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

(二) 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力

江西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省, 农村务农人员明显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为广大农户实行耕、种、收一条龙服务, 一方面让农机生产能手开展社会服务,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使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安心工作, 留守人员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 极大地优化了农村劳动力配置。通过劳动分工和专业合作,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既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 又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三)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省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不到1亩, 却是一个产粮大省, 是从未间断过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之一,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中责任重大。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主要手段和重要载体。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 能够促使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得到有效整合, 加快农业科技应用, 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粮食产量, 促进农民增收,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降低作业成本, 减轻农民负担

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自愿组合, 民主管理, 合理配置农机资源, 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在购置农机具上统筹考虑, 避免了重复购置和闲置等。解决了农机户分散经营、效率低下、无序竞争等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机具检修、保养, 统一配件、油料供应, 统一收费标准, 统一作业质量, 统一安排农田作业和跨区作业, 极大地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

(五)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机新

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 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快, 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能力强, 是农机化发展的领路人。随着国家购机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 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大型拖拉机、高性能收获机等先进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主力军。如鄱阳乐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面直接面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推广机插秧, 成效明显。

(六)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升农机安全生产, 搭建了农机管理的新平台

分散经营的农机户由于点多面广, 农机安全监理和管理服务往往难以到位。农机专业合作社既是基层农机部门联系广大农机手的桥梁, 从而更有效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也是农机手交流互动的平台, 使他们在信息上互享、技术上互帮、利益上互惠, 便于向主管部门反映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使农机管理部门及时听到他们呼声, 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等意识, 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把握趋势, 进一步理清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 全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建设, 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27个, 入社人数7580人, 拥有农业机械35169台套, 作业服务面积700万亩, 初步形成了组织形式多元化、经营内容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新格局, 为进一步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一个组织制度的创新过程, 目前, 还仅仅是创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 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具体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服务内容单一、带动能力有限等等, 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是暂时的, 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困难和问题, 准确把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理清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 坚定信心, 努力开拓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局面。

(一) 必须坚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以农机手为主体, 以服务社员为宗旨,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充分体现合作社成员对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最大程度的实现、维护社员利益, 不断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 必须坚持由政府引导建设、政策扶助发展。

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特点决定了政府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指导、扶持和服务, 特别是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给予政策扶持, 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 指导扶持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 必须坚持服务主导产业,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示范带动。

农机部门的引导和扶持, 要从农民合作要求和市场需求出发, 紧紧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以典型带动, 示范引导, 做到引导不强迫、服务不干预、支持不包办。要坚持合作形式多样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 服务方式市场化, 切实维护合作社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 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切忌急于求成, 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

(四) 必须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 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 在促进发展中逐步的规范。农业部等国家五部委已经作出了规定, 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

三、夯实措施, 进一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当前, 我国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我们要深刻认识、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精神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原则,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夯实各项措施, 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20个, 社员数量发展到13万人, 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总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达到10个, 500万元以上达到100个, 200万元以上的达到500个。同时,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机制更加灵活, 制度更加规范, 服务领域更加宽广, 效益更加明显, 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 服务农户数达到全省农户总数的1/4以上, 作业面积占全省农机作业面积的1/4以上, 农机合作社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农机部门要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 摆上重要位置, 列上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 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 业务部门全力抓的组织领导格局。要制订发展规划, 提出发展目标和任务, 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与年终先进单位评选工作相结合, 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农机合作社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取得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新成效。

(二)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多元投入。

一是政策倾钭。对合作社购买农机具要优先安排补贴, 地方上可累加补贴或以奖代补。二是项目支持。要积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各地承担的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有关项目, 可通过农机合作社实施。三是引导多元化投入。要主动与金融机构协调, 争取农机设备抵押贷款。鼓励农民以机、以地、以房 (办公场所、机库) 、带资参股入社, 形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 组织人才培养, 提高管理能力。

各地要加强教育培训, 人才培养, 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要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 制订培训规划。要大力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带头人和合作组织成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增强他们依法办社能力,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市县农机部门要有计划地开展农机具维修、操作高技能人才培训, 加强合作社会计制度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2010年, 省厅将结合农机培训工程, 对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进行轮训。

(四) 抓好典型示范、创建规范合作社。

各地要按照《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 积极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工作。从实际出发, 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机械保有量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户和乡村干部积极性较高的乡镇, 开展农机专合作社示范创建, 并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 使之成为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服务质量高、民主管理好的示范合作社。通过抓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整体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今后每年, 省厅抓10个农机示范合作社, 赣州、吉安、抚州、宜春、上饶、九江和南昌市各抓10个示范社, 其余设区市各抓3~5个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 县 (市、区) 也要积极开展农机示范合作社建设。对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 可免除其直接所有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费, 上牌费, 减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

(五) 强化指导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通过网络、电话和手机短信等方式, 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布市场分析、政策动向等方面信息, 支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做好维权服务。要主动与生产厂家联系做好“三包”服务, 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三是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协调沟通, 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工商登记、建设用地、税收、资金投入、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形成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局面。

(六) 开展部门协作, 强力推动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服务型组织, 也是经济组织, 必须将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 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的实际需求开展农机服务, 要加强部门间的紧密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一方面, 农机主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生产主管部门沟通, 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计划和项目纳入到整个农业的生产规划、项目当中去;另一方面, 各级农业生产主管部门也要主动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服务纳入到整个农业的生产规划、项目实施中来, 在整个农业行业内部进行统一规划、分类实施, 形成发展的合力。

目前, 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发展的潜力很大, 各级农机部门要统一思想, 抓住机遇, 克服困难, 履行职责, 加大工作力度, 充分调动广大农机手的积极性, 力争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为我省农机化事业、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大学生的开学典礼发言稿下一篇:用坚定书写信仰入党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