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4-06-06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10篇)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

1 加强党性教育 提高干部自我监督意识

作为党的干部,首先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才能在政治上坚定立场、思想上辨明是非、作风上严谨正派、行动上不走弯路错路。组织部门在干部工作中,要对干部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不能因为是企业单位就忽视干部的党性教育。宣传先进事迹、剖析反面案例,使干部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权限所至,什么必须做,什么绝对不能做,从源头上杜绝不正之风。

2 注重事前预防 扼制干部不正之风苗头

现阶段,部分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步一步放宽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底线,走向了不能回头的深渊。组织部门要经常性地了解干部日常行为,及时掌握干部思想脉搏,并督促干部一级一级、层层落实,明确上级干部对下级干部的管理监督责任。如发现有“苗头”性的问题、“萌芽”状态的倾向性问题,要以关心爱护干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小”、抓“早”,及时提醒纠正、谈心谈话、诫勉函询。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防患于未然,真正将不正之风扼杀在萌芽状态。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2)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各地围绕增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是,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还有权力运行不够公开、监督制度不完备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等等。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是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要花大气力解决的瓶颈性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配备。“一把手”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决定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任用时要格外慎重。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在德方面不合格的领导干部,坚决不能选为“一把手”。要建立科学的初始提名制度,坚持“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充分酝酿、讨论决定”的选人程序,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拥护的领导干部选拔到各级“一把手”岗位上。要规范交流轮岗制度,在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任期达到法定年限的“一把手”要及时进行轮岗交流,以解除因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可能形成的滋生腐败的隐患。要实行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按“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发现“带病”上岗和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一把手”时,要严肃追究首推者和审核把关者的责任。

二是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合理分权。进行合理分权,形成权力制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权力滥用的机会。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按照班子职责分工,对“一把手”的权力进行适当分解,实行党政正职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审批、执法等制度。要明确权力运行流程,完善权力公开机制,重点公开决策权和用人权。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健全民主集中制。探索建立议决权、否决权分离制衡机制。建立相应的权力运行激励机制,对执政为民、规范用权、有所作为的“一把手”,也要“大开前门、严堵后门”,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三是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强化“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要加强对“一把手”的廉洁从

政教育,建立健全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家庭助廉教育和身边工作人员廉洁教育相结合、廉政宣誓教育和廉政承诺教育相结合等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制度,引导“一把手”充分认识到滥用权力导致腐败的危害,牢固树立“监督是关心、是爱护”的理念,增强自觉接受监督、加强自我监督的意识,并把自觉接受监督当成一种内在需求、一种日常习惯,在平时工作中自觉营造有利于监督的氛围,主动打造有利于监督的平台。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2

1. 企业概述

唐山开滦赵各庄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31日, 是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绝对控股、职工个人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经营:原煤开采、洗选加工、销售;铁矾土加工、销售;电气机械及器材修理;矿车加工、修理、制造、销售;水泵、阀门制造、销售;货物装卸;机械零部件加工;矿用设备、房屋租赁等行业。公司下设13个机关管理部门和13个基层生产单位。

2. 对外合同管理工作负责部门

我公司的对外合同管理工作由经营管理部的法律事务组负责, 并配备了两名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专门负责对外合同的签订工作, 进一步规范了公司合同管理行为, 有效防范合同管理过程中的不当差错, 使公司的合同管理逐步走向正规。

二、企业近两年对外合同的签订情况

我公司是集团公司控股的独立法人单位, 对外经济业务比较多, 近两年合同签订情况如表1所示。

三、合同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 合同管理关系到企业安全

企业在投资合作、引进重要技术设备和大批量购销活动中, 如果签约不慎, 就会出现严重失误, 上当受骗, 跌入陷阱, 会给企业的资产造成大量流失。

2. 合同管理关系到产品质量

企业产品质量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设备的质量和原材料的质量, 如果签约把关不严或履约验收不严, 甚至根本没有合同约定, 就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使企业蒙受严重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害, 并危及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合同管理关系到企业效益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 整个社会生产靠市场调节, 但单个企业的生产则是有计划进行的, 要随时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作出调节。为此, 企业必须依据产品订单即销售合同来科学组织生产, 包括科学制定阶段性生产计划、合理组织调度流动资金、适量竞标采购原材料等, 如果不对此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 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合同管理关系到企业信誉

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它会给企业带来商机与财富。有具有法力效用的合同作为保证, 企业的信誉会得到进一步加强。由此可以看出合同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加强合同管理, 是加强企业各项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和突破口。

四、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1. 合同订立时的前期准备不充分

在合同签订前缺乏对合同对方当事人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的调查了解, 有时仅凭一张名片、几个电话或者熟人介绍, 就盲目签约, 致使合同出现纠纷后找不到对方当事人, 或者对方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履约能力, 最终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2. 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煤炭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虽然有一整套规章制度, 但有很多制度不能落到实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时常发生不签订合同, 或补签合同现象; (2) 人情合同、关系合同比重较大; (3) 法制观念淡薄, 擅自搞人情担保, 给企业造成损失; (4) 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 致使合同签订程序倒置, 削弱了合同管理部门的把关作用, 使其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5) 忽视合同签订前对对方的了解, 造成经济合同无效或无法履行合同; (6) 在合同验收、履行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3. 对合同的内容审验不严格

体现在对合同条款中的易产生歧义和误解文字审核不严格, 对违约条款叙述不明确。如果出现单方的违约行为而进行诉讼, 合同文字的歧义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4. 缺乏对合同的后续管理

合同的后续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企业所忽视, 如:对合同履约情况的跟踪管理、对合同签订前期和中期的分析评价、对合同签订过程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资料的归案保管等。

五、解决企业合同管理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1. 健全机构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合同专管部门要统观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 认真履行职责, 把握好合同签订的每一个环节, 对企业重大合同的调查、谈判、起草、签约等环节, 要积极主动地参与, 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及合同把关。对有损于企业利益的情况要及时果断制止, 避免合同纠纷和欺诈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纠纷的合同, 应在有效诉讼期间内督促相关当事人按照法律程序解决, 依靠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2. 建立相关制度

要建立符合煤炭企业合同管理要求的相关制度, 健全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有效措施, 是使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开展的一道防线, 是使合同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有效手段。煤炭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应该根据我国《合同法》相关条款, 依照合同文本管理、客户资信等级管理、合同风险预警管理、合同审验管理、合同履行管理、合同统计分析等几个重点环节, 结合从合同洽谈、草拟、签订、生效, 直至合同终止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制定, 并要在其中加入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条款, 使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从事前、事中到事后全程受控。

3. 加强教育和培训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 使其掌握相应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 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实行合同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 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高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

4. 实行合同签约全程跟踪管理

(1) 加强调查管理。合同签订前要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资信程度、履行能力, 做到知己知彼, 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2) 预审。由审计人员根据签订合同项目进行全面审查, 确保合同符合国家标准, 为下一步谈判、签订合同建立基础。

(3) 重视洽谈环节。从各方面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争取主动, 保证所签合同的质量。

(4)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合同签订后, 按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按照履行时间顺序建立台帐, 对当事人在合同已到履行期限而未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合同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与对方交涉, 以保证企业权利的实现。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农场企业;干部管理;思考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农场企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农场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着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农场企业的干部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不断的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从而让他们充分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他们的管理,不断的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管理制度上面的改革,完善干部管理工作措施,促进农场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加强农场企业干部管理的重要性

(一)高素质的人才利于农场企业的发展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拥有着人才,才能够不断的促进农场企业的快速发展。要不断的进行人才战略的实施,加强对于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不断的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对干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干部的管理,不断的完善农场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只有当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之后,才能够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进而促进农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加强农场企业的干部管理工作利于构建和谐企业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农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农场企业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确保各级干部得到全面的进步,要不断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确保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力争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工作的有激情、热情和自豪感等。而这些方面的加强,都是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需要不断的对干部队伍进行加强和完善,为构建和谐农场企业打下基础。

(三)加强干部的管理工作,是农场企业人力资源保留的基础

在农场企业中,往往会涉及到众多的问题,如解决就业问题、维稳等问题,牵涉面相对比较广,要充分的考虑到经济效益、安全和社会发展等问题。只有当管理干部充分的掌握住相应的技术和技巧,才能够充分的保障管理工作的质量。农场企业要发展,就必然离不开人才,在干部的管理过程中,如果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瑕疵,就会造成农场企业人力资源的恶性循环,给其造成极大的危害。要在群众之间,通过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确保在这样的体制下,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想保证其机制的正常运行和公正,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干部的管理,要确保干部能够完全的公平和公开的完成选人和用人的工作。

二、农场企业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干部的管理意识不强

很多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对于干部的管理意识不够强烈,不够重视,造成了领导在思想观念上无法深刻的认识到人才开发的重要性,也无法认清对于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了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无法根据农场企业的特点对干部进行及时的培训,由于缺少了相应的培训,造成了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强和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一旦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就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干部的思想动态,同时也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干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不利于农场企业的发展。

(二)缺少科学系统的干部管理制度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场企业的重点工作往往是放在了经营方面,比较注重成本、质量、技术和效益,对于干部管理制度研究的相对较少,同时对于干部的管理上面,只是注重对于他们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惩、考核和选拔,干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不科学,同时很多农场企业对于干部管理往往趋向于形式主义,对于农场企业的干部管理是十分不利的。

(三)干部选拔观念落后

在农场企业中,往往干部的选拔观念比较落后,选用人才的渠道单一,同时选人范围窄,直接导致了干部整体素质的不高。采用传统的干部选拔观念和制度,直接导致了干部只进不出,只上不下,干部队伍之间流动不畅,很难实现新老干部队伍的交替,造成了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三、做好农场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

农场企业在我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不断的提高农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场企业干部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调研和引进吸收先进管理理念,不断的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只有采用公正和客观的考核,才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干部队伍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来解决问题。在农场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要采用民主测评、组织了解和本人述职等方式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建立起来相应的干部实习使用期制度,只有经过组织和广大职工的认可,才能够按期转正,这样能够极大的激励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在农场企业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很好的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利于充分的发挥农场企业干部的潜能,能够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农场企业中,可以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互结合的方式,如给他们增加工资、发放实物和荣誉称号等,这样,能够极大的激发出干部的工作激情,提高他们对于企业的满意度,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成就感,树立起自身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利于他们自觉的约束自身的行为,为农场企业的其余员工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三)不断增强干部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在农场企业中,干部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就需要不断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只有通过干部不断的学习,才能够不断的做好干部的管理工作。因此,通过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力争让他们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在农场企业中,加强干部的理论知识建设,通过对他们不断的培训和指导,使其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责任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不断的督促自己前行,从而提高农场企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农场企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要想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加强农场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就需要不断的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创新,要打破传统思想,不断的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工作经验来为我所用。同时,还要在农场企业中建立和健全考核体系,通过运用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农场企业的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促进农场企业健康向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艳霞.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2]任忠山.关于构建现代企业干部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03).

[3]蒋英勤,李旸.关于做好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4,(06).

[4]杨雁冰.做好干部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科学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3,(03).

[5]王喜贵.加强干部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改革与开放,2012,(04).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4

冯殿钧

(2003年11月)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在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这项工作的时候,却发现人们对效能监察的认识并不统一,效能监察理论还很不成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就必须统一认识,准确定位,在规范工作上下功夫。

一、准确把握效能监察的定位和内涵

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首先应当把效能监察在企业中的定位搞清楚,把效能监察的内涵属性搞清楚。对定位、内涵认识不清,工作就很难规范。要准确把握效能监察的定位,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企业内部机构包括效能监察的功能进行重新认 1 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企职能已逐步划分清楚,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要独立承担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各种责任,因此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都必须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都必须为完成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而承担相应的职能任务。但是在一些单位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按系统”、“按条条”考虑问题的思路影响,仍然认为组织安排基层开展了效能监察,就等同于本级监察部门开展了效能监察,用“上下对口”的管理思路,把纪检监察当作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去研究如何实施对下属单位的直接监察,只注重要求下属单位内部开展效能监察;仍然把纪检监察作为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的监督系统,去寻求纪检监察这个“系统”如何“参与”企业的管理,如何把效能监察当作“切入”点。而实际上,纪检监察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不是“参与”的问题,也不是找“切入”点的问题,而是在企业这个经济组织中具有什么功能、担任什么角色的问题。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分析,企业效能监察不属于法人治理结构层面,而是属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层面,是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的企业内部高层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负责人为完成所承担任务、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监督控制手段,是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按照这个定位,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企业负责人抓内部监督控制、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和经营管理双重职能任务的角度出发,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 2 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按照明确管理层级、实施分级管理的思路,去研究本层级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对所属单位或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实施监督,实施效能监察。进而去思考与之密切相关的如何建立企业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如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切实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从机制上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企业效能监察的内涵表述如下: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部门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履行职责行为的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监察活动。它是通过监督检查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对相关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查处,对问题责任人进行追究,以达到监督制约管理人员行为、提高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效能的目的,同时为决策层选人用人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正确认识效能监察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关系

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其他监督形式的关系。目前企业内部除效能监察外,还存在着其他多种监督形式,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出现工作重复、交叉或者遗漏等问题。从企业内部各种监督的最终目的看,都可归结到对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上,但各有侧重。如审计监督、人事监督以及企业集团内部的监事会监督都从某一方面体现了对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内部审计通过查帐、验证等方法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保证财务及相关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直接或间接地对财会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其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则是直接针对厂长经理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但被审计单位执行财经制度以外的其他制度和规定的情况,就不在审计监督的范围内。人事部门是把监督寓于干部的日常管理和选拔任用工作之中,通过对干部述职、工作业绩的考核对干部履行职责进行监督。其考核一般是采用由各职能部门认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形式进行。所以人事监督在监督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上级企业集团派出的监事会监督,也具有对下属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职能,但它主要是以出资人身份,对资本运营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监督,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效能监察是通过监督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既监督事,又监督人,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监督较上述其他监督更综合、更全面。但从另一方面讲,它又不具有上述其他监督那样的专门性和专业性。由此可见,效能监察与其他监督的关系不是谁代替谁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互相支持的关系。所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既不能因其他监督的存在而放弃监察部门的监察主体地位,把效能监察工作交给其他部门去做,或直接用其他部门的工作代替效能监察,也绝不能忽视其他监督工作的存在,越俎代庖,搞重复监督检查,而是应当加强企业内部各种监督形式的协作配合,在科学界定各监督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工作相互配合,共享工作成果,形成监督合力。

三、加强和改进企业效能监察的组织与协调

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效能监察的组织运行与工作协调。加强和改进效能监察的组织运行,主要是指效能监察的安排布置要科学,要增强计划性。企业监察部门应根据效能监察的职能和管辖监督的范围,按照分级管理、分级监督的原则,明确监察的层次,划定效能监察的工作任务,并根据 5 所配备或所能抽调的力量,对所承担的监控任务进行分解,确定工作周期和覆盖面,包括对监察对象、监察内容或监察部位的覆盖等。然后要确定工作计划,按计划逐一立项实施监察,而不是去任意选择项目,干多干少都行。只有达到一定的监察覆盖面,才能实现对监察范围内监察对象管理行为的有效制约。鉴于客观上存在的同级监督、部门内部监督和基层群众监督的局限性,企业效能监察应主要实行上对下的监察。

加强和改进效能监察的工作协调,要在企业管理层建立一个效能监察领导小组或监督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统筹考虑监察、审计、人事以及监事会等具有综合监督职能部门的工作,共同完成对所属企业的全面监督监控任务。监察部门应当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一是在沟通信息上,监察部门应当根据监察工作需要和各方面的反映,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效能监察及相关工作的进度,相互通报情况,共享工作成果。二是在效能监察选题立项时,监察部门要注意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选题立项,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在制定效能监察方案和具体实施时,监察部门可根据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力量,共同研究制定检查实施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并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专业技术问题,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工作水平。四是在效能监察 6 结果的使用上,监察部门应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好效能监察报告及相关的监察建议、监察决定等,作为业绩考核、奖惩兑现、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统一。五是在后期整改上,监察部门督促相关部门协助做好问题的整改和完善制度等工作,以巩固效能监察的成果。要做到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挽回损失与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并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注意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原因和提出整改措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着力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实施工作

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关键在于规范企业效能监察的实施工作。效能监察的“监察”特性决定其实施必须有明确的实施主体和监察对象,并按科学、严密的实施程序进行。实施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内部监察人员,有时也可以包括从其他业务职能部门抽调到效能监察项目组中承担效能监察任务的临时监察人员,但不应包括被监察单位按照效能监察要求开展自查的各类人员。效能监察的对象是企业所属单位和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在确定效能监察项 7 目时,监察对象应有明确具体的指向,即该效能监察项目将对哪一部分管理人员实施监察。

效能监察实施程序,是指监察部门对监察对象实施效能监察的程序,是对“监察”过程规范性的规定。监察部门应当通过规范实施程序,对效能监察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规范效能监察实施程序,应当主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制定效能监察方案,下达效能监察通知。效能监察项目实施前,监察部门应在了解被监察单位情况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出详细的效能监察工作方案,明确检查目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检查组人员具体分工等。然后应向被监察单位发送效能监察通知,告之检查内容、实施时间、检查组人员组成以及对其配合检查的要求等等。特殊情况下,也可不发通知,直接进行突击检查。二是进驻被监察单位实施检查。监察部门独立或联合组织检查组,赴被监察单位,对监察对象管理范围的管理活动和工作结果进行检查,收集整理有关证明材料,形成检查工作底稿。检查中应注意利用其他监督部门的工作成果(如审计报告等),以避免重复工作。工作需要时,也可聘请中介机构完成对特定事项的检查和认定工作。如发现案件线索,可另立专案进行调查的。三是反馈意见,提交效能监察报告。检查组实施检查之后,要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检查组意见,起草效能监察报告,向被监察单位反馈检查情况、交换意见,最后将效能监察报告上报派出单位或部门。效能监察报告一 8 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反映监察的内容、对象、范围、监察人员和实施时间、主要监察过程等);被监察单位与监察内容相关的主要工作情况、工作成果和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监察单位及监察对象工作的评价;监察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对问题做出处理及其他后续工作。对效能监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下达监察建议书、监察决定书,督促被监察单位或个人对问题进行处理与整改,跟踪后续管理工作。对需追究责任的人员,提出处理意见经部门或企业领导批准后,进行责任追究。效能监察报告或效能评价结果应及时抄送企业业绩考核部门。项目结束后,应及时做好项目档案整理和归档工作。

在效能监察的实施程序中,“实施检查”是体现效能监察深度和质量的关键环节。“效能监察报告”是实施效能监察项目的主要成果和标志。“问题处理和后续工作”是体现效能监察力度和最终效果的重要环节,能不能杜绝屡查屡犯,关键看问题处理是否认真,责任追究是否到位。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5

[论文关键词]维权 干部素质 职工素质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各种关系的变化,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内容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当前的形势下,要真正做好维权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维护职工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必须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政企职能的分开,国有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市场竞争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职工与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的命运息息相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企业的种种变化,工会只有及时调整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才能做好维权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维权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处理维护职工现实利益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职工与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如果企业经营管理得好,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企业得到了发展,职工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相反,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了亏损、甚至破产,职工的利益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工会组织应动员和教育广大职工以企业发展为重,在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组织结构、资产结构、劳动人事关系等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势必触及到部分职工的眼前利益,需要工会组织从维护企业和职工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支持为推动企业发展而进行的改革,教育和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

二、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是做好维权工作的基础

全国总工会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根据改革开放中工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核心是以维护为基本职责,突出维护职能,加大维护力度。能否实现这一总体构思,主要取决于工会干部的素质。目前,工会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较好,能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识大体顾大局,廉洁自律;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关心职工疾苦、积极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工会应培养一批具有广博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会干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企业、职工利益高度一致,工会的维护职能体现的不明显。长期以来,工会工作主要是组织群众性生产和各种文体活动,它要求工会干部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但对工会干部掌握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够,造成了活动型的工会干部较多的现象。在新的形势下,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日益突出,在履行维护职能时,要求工会干部对劳动法规、劳动工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体系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履行好维护职能。

现阶段工会要维护职工的利益,必须带领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从源头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如果工会干部不掌握专业知识,不提高自身素质是无法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的。

三、提高职工素质是维权的根本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具有高素质的职工。市场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各企业为了使自己生产的产品有良好的市场,不断变化自己的营销战略,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售后服务等等。而这一系列的工作,最终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大批知识型人才。这就要求工会干部,从党的根本宗旨出发,从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呼吁企业重视提高职工素质,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市场竞争靠的是实力,只有提高职工素质,才能增强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只有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才能真正维护职工的利益。

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工人,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整体技术素质较低。在企业中,有一批工人,只知怎样操作,不知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还有一批是经验型的工人。这些工人的技术素质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广大职工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据美国劳卫部的资料表明, 80年代末,美国40岁以下,在制造业就业的劳动者中,大专以上的蓝领工人占一半,更不用说在工人中,比重不断上升的白领工人。从国家的角度看,职工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生产力水平。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本事。”劳动者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职业要求的能力,具有不断开发潜能,提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6

纪检监察,这是我党廉洁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核心内容,也是防腐反腐的一个重要手段。历年以来,我党在纪监工作中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巨额损失,同时有效的严肃了党纪,端正了党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和个人的经营和思维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原有的纪检监察体制已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变革过程中,腐败现象不仅重新抬头,且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腐败现象多发化。我们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初级阶段,与市场相配套的一系列体制还没有建立完备,市场机制远未完善,社会管理存在一些盲点、空点。另一方面,行政管理的高度集权使得“寻租”行为更为容易,腐败案件因此大量发生,在不同的行业、地域和时间段内,我们都可以找到看到腐败的影子。

2.腐败现象隐蔽化。与以往贪腐较为直接的形式不同,现阶段腐败的方式更为多样且隐蔽。

1)形式隐蔽。交易双方相互兑现往往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如请客送礼、高薪任职、分给股权、邀请出书等。腐败分子进行权力操作可以用“企业发展”为借口,即使损害了企业利益也可以用“改革代价”遮掩。

2)过程隐蔽。其交易方不是在职干部,甚至可能不是其本人,交易的对象和内容都较为隐蔽。这样不仅可以为自己预留退路,还可以“封妻荫子”,如广东省原高级法院院长麦崇楷就为其子换取了数百万的企业股权。国有企业的“国有”特征决定了其企业制度离不开纪检监察,那么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监人员应该如何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履行工作职

责?笔者认为,可以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能力水平,在内心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作观念,牢筑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这是做好纪监工作的内在前提。

政治学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大量事实表明,腐败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当事者放松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在权力、金钱和美色面前栽了跟头,甚至有些原本很清廉正直的干部,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结果到了职业生涯晚期却没能战胜自己内心的贪欲,最终失足成恨。纪监人员也是普通人,在工作中同样会受到各种利益诱惑,和其他人不同的是,纪监人员违法乱纪所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老百姓会因此丧失对我党打击腐败的信心,从而引发社会的不安和混乱。

正所谓正人必先正己,要维护“党内包公”的形象,纪监人员必须要坚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形成与履行职责相称的人格魅力,在思想上筑牢防线,自觉抵制腐朽没落观念和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蚀。另一方面,纪监人员还必须要有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要学习掌握开展工作所必须的方针政策、上级文件,要有较强的系统思考和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象发现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

说到专业能力水平,可能会有一些人感到不解,觉得干好纪监工作主要靠的是公正廉明,并不需要特殊的能力。而事实上纪监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比如为了掌握经济违纪的证据,纪监人员就需要了解财务账目方面的有关知识。再比如有的调查对象态度恶劣顽固,而如果纪监人员对

心理学有所研究,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纪监工作的质量,从业人员很有必要多学多练,尽量多掌握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能力。

二、加强外部监督管理,以他律促自律。这是做好纪监工作的外部动力。正如前文所言,纪监人员也是普通人,也会有一般人的缺点和欲望,不可能每个人都做到品德高洁,一心为公,与此同时,纪监的工作性质又决定了纪监人员将会面临许多物质诱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外部制约将会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1.完善并落实纪监人员管理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纪监人员工作积极性。企业制定的纪监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全体员工,这其中也包括了纪监人员在内。而由于纪监工作的特殊性质,执法者自身违反纪律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远比一般员工恶劣,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可以在制度中做适当区别,特别应细化奖惩条款,以此加大对纪监岗位的管理力度。对纪监从业人员中的违纪者给予重于一般员工的惩罚。当然,与此相对的,如果纪监人员工作出色为企业挽回了损失,也应给予重奖。定下制度后还应落实,无论重罚或重奖都应公开公示,这样才能保证纪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全面推进民主监督。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的权力使用具有知情权、监督权和评判权。同时也正因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因此对企业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他们痛恨腐败违纪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损害的是员工自身的利益,从这个方面来说,员工才是企业纪监工作最牢靠的基础和保障,企业纪监人员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有利于提高纪监工作的透明度,更好的规范自身行为。民主监督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有助增强纪监人员的公信力,为纪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这对于纪监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是至关重要的。

3.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创新纪监工作方式。社会在进步,纪监的工作方式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往企业内部的纪监模式主要是通过群众举报或者定期检查来获得个人的违纪信息,然后再进行调查,这样的方式不能说不对,但在时效性和主动性方面还存在不足。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和电脑这样的个人终端设备已经普及,网络也比较完善,企业的纪监工作大可以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来进行。例如可以在公司内部网络中开展匿名的信息收集,对员工反映比较集中的情况进行重点调查,让纪监工作更具针对性;或者在实时更新的手机微博消息中寻找蛛丝马迹,第一时间获得腐败分子的犯罪证据,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无谓的人力物力浪费。

21世纪是科技时代,也是物质时代。随着新时期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不断提高,纪监工作也将面临更多的考验和挑战。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纪检监察人员必须要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树立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同时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为广大企业员工树立好的榜样,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纪监职责,唯有如此,才无愧于自己的神圣职责。

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1]但是,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管理实践中, 却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反的认识和实践。有人认为国有企业还是要注重市场效益, 那些与市场效益直接相关的活动才是真正重要的活动, 于是,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被忽略, 或者只是口头上重视而实际上被忽略。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 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 越是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通过党建工作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中, 普遍存在着领导制度不健全与不落实等问题, 号召比较多, 但是具体的措施却比较少。[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我们的一项传统, 也在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从当前来看, 有的国有企业在市场压力之下迷失方向, 看不到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建工作队伍老化, 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 党建工作方法老套。这些都导致了党建工作的举步维艰, 党建工作效果不好,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都不能有效发挥。这又形成了恶性循环, 人们会更加不重视党建工作。还有一些是口头上重视, 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党建工作处于尴尬境地。

(二)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不仅是党和国家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掌控的重要抓手, 更是企业自身发展与国家经济命脉以及政治与社会职能保持一致的重要标尺。[3]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 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 也关系到党对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把握。因此, 从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国有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有企业也需要争取的发展方向, 需要优秀的员工队伍, 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 而这些又都与党建工作联系密切。

二、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一) 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首先就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这种重视是从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落实, 表现为不折不扣的加大党建工作力度的实际行动。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不仅不矛盾, 反而是一致的, 党建工作是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推手。党建工作的加强, 可以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 而这时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发展致胜所必不可少的。而且党建工作可以改善员工队伍的思想状况, 增强员工的战斗力。二者之间的一致性证明了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

(二)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队伍

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还要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支撑。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工作人员老化的问题, 这些老同志虽然工作经验丰富, 但是, 创新精神相对不足, 在工作开展中仍然用老方法、效果甚微。为此, 要为党建工作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将那些热爱党建工作, 对党忠诚, 有着工作热情和专业素养的人员吸纳到党建工作队伍中来。

(三) 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制度

要保证党建工作长期有效, 科学运行就要强化党建工作管理制度规范。[4]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 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当前的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工作开展随意性强, 制度规范性弱, 党建工作缺乏制度化的支撑。为此, 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构建党建工作组织, 合理化职能分配, 并规范性地开展党建工作。有了制度作支撑, 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这些工作开展的形式、意义等都一目了然。而且有了制度作支撑, 党建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等也都顺理成章。

(四) 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法

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还要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地创新, 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也才能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发展的新形势, 满足国有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理念的转变是首位的, 即国有企业党建必须与国有企业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发展,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理念转变之后, 就是工作方法的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在新时期要不断地改进, 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状况来开展党建工作, 将网络等手段都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来。方法的创新还要与载体的创新等保持同步, 党建工作可以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员工培训等协同开展, 以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结合, 更加紧密地围绕着企业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

结语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决定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国有企业来说, 党建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国有企业越是发展, 就越需要党建工作来作为支撑, 发挥党建工作带来的积极效应。为此, 在深刻认识党建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 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不断地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当然, 党建工作本身也是国有企业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要与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步, 常抓不懈, 常抓常新, 引领国有企业的发展, 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洁.谈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开展[J].学周刊, 2015 (1) :240.

[2]邓欣欣.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看法[J].改革与开放, 2011 (16) :51.

[3]张政.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 :96.

关于强化企业权力监督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企业权力;监督;风险

1 针对廉洁风险防控实效性的问题,积极探索事前监督

廉洁风险防控,就是重点围绕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找出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拿出有效防范措施,力求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原油生产任务,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原油上产、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建设,已经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积累了经验,拓宽了思路。

一是要抓好廉洁风险点源排查。以权力运行是否规范受控为判断标准,以开展“五治五问”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机制为基础,通过自己查找、员工评议、纪委建议、案例分析和领导审定等多种方式,重点进行三个方面查找。即查找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幅度大,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查找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查找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不能严格自律,可能诱发腐败行为的风险。

二是要抓好廉洁风险等级评估。学习和借鉴企业风险管理、安全风险隐患防控治理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我们将选取生产经营管理单笔业务为廉洁风险评估试点,识别存在的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廉洁风险等级评估应结合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行为发生的几率以及危害性、影响面、真实度等因素,定期对收集和排查到的廉洁风险进行评估,合理确定等级,明确风险分类和典型风险事项,经领导班子集体审定,逐一登记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接受员工群众监督。

三是要抓好廉洁风险实时预警。依据信息风险等级,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纪委可运用任前谈话、监督建议等方式及时进行处置,通过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实现预防腐败的目的。对存在较重或严重廉洁风险的岗位或个人,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级报告,根据工作职责,明确防控措施;对廉洁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可采取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方式,责令其及时化解廉洁风险。

2 针对传统监督方式滞后性的问题,逐渐实施事中监督

一是创新监督方式。结合工作实践,对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可采取效能监察、审计和专项检查等方式,逐步加大跟踪力度,使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处在监控之下。我们将对在项目建设、奖金发放使用以及井下作业调控措施监管等三个方面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同时,通过全面推行作业区和基层小队信访举报接待日等活动,把监督的重点逐步由事后向事中转移,及时了解基层干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某项业务权力运行的总体情况,从而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监督。

二是发挥科技优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具有刚性约束、实时监控、有迹可查、严密精确等特点,改变以往那种静态的事后监督为动态的过程监督,以加强内控体系、ERP系统以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等为切入点,把科技手段融入权力运行过程,杜绝各业务流程控制点人为干预的可能,确保权力运行界限清晰、公开透明,有效降低管理风险和廉洁风险。

三是重视员工监督。一方面,要尊重员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高度重视企业和社会舆情动态,引导好员工诉求,进一步增强干部员工的监督意识,更好地吸纳员工的智慧来推进权力运行过程监督。另一方面,要健全信访举报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等方式,敏锐发现问题苗头,掌握监督主动权,积极寻找案源,通过严肃惩治发现的腐败问题,赢得广大员工群众的信任,保护好员工群众的监督热情,真正实现全程监督、全员监督。

3 针对权力运行过程透明性的问题,稳步推进事后监督

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加强对权力监督的有效措施。多年来,我单位厂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和较好的效果,但是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力、下级监督不了的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权力运行公开同厂务公开在具体实践中,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和要求可以把握,所以,应把权力运行公开纳入到厂务公开工作中,做到两者互相促进,整体提升。

一是要提升权力运行公开意识。通过深入开展算账对比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和党纪条规教育,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从表面上看,把经营管理活动置于广大员工群众的监督之下,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全厂各级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从根本上来说,监督是对权力运行的提醒和督促,促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重新审视决策和举措,去及时修正错误;躲避、拒绝监督,也就失去了一道安全屏障。从而真正实现全厂各级领导干部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的转变。

二是要明确权力运行公开内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神秘化,是监督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在规范作业区、基层队厂务公开名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每个单位和部门,乃至每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权力事项,以简洁明确、便于监督为原则,以内控流程为蓝本,填写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让员工群众清晰看到每一项业务的行使主体、操作流程、重点环节、职责权限以及工作标准等等。今年,我们将继续修订完善《反腐倡廉建设检查考核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切实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管理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升监督检查工作的刚性效力。

三是要完善权力运行公开制度。要通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依托现有制度,本着便于员工知情、办事和监督的原则,结合实际及时进行清理整合,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要进一步明确规定权力运行公开的原则、范围、时间和方式,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实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约束就延伸到哪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违法违纪者无隙可乘。

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9

班主任工作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项琐碎的工作,是一项机械而又重复的工作,是一项仅仅为了班主任补助的工作。因此,很多老师总觉得班主任工作单调乏味,难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任之由之。其实不然,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应该讲究策略,以下是本人关于班级工作一点思考:

一、以尊重加快适应,以沟通促进和谐

作为班主任,我们常常会接手新的班级。在新接手一个班时,很多班主任往往会想出各种办法对班级进行整顿,如:制定各种严厉的班规,以此控制学生,试图显示自己的威严,树立自己的威信。不可否认,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未必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时期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尚属于不稳定期,尽管具有可塑性,但叛逆心理已开始形成,加上还有对以前班主任管理办法的习惯和认同,如果处理得不好,势必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一些个性张扬的学生会与新班主任树敌,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

接手新班级,班主任应“蹲下来”学会适应学生,而不是单方面强迫学生适应自己。所以,在刚接手新班级时,我一般会延续上任班主任的一些管理方法,沿用以前的班干部,尊重学生的已养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然后再慢慢渗透自己的管理和教育方法,使孩子有一个过渡期去适应新的班级管理方式。记得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开学第一天,当我走进教室那一刻,看到的那一幕是我始料不及的:整个教室“热闹非凡”,在教室里追赶打闹的,在走廊外面闲逛的„„他们全然不把我这位新班主任放在眼里,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有点不敢相信,这和我之前所想象的反差太大了。我一时变得有些措手不及,直觉告诉我:这是一帮不好对付的家伙。这时,我很想发脾气,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能理解学生开学前的散漫表现,或许这不是他们的本质,或许他们只是没来得及把心收回到课堂上„„我静静的看着他们“表演”,过了一会,他们似乎意识到了我的存在,才慢慢地静下来。此前,我从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班级学生的一些情况:个性及其张扬,学习氛围不浓,集体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等。怎么办?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是立刻整顿、扭转局面,还是让顺其自然、逐渐过渡?经过思考,我还是决定让其慢慢适应。在我看来,接受任何一个新事物,总有慢慢适应的过程。对于一个新班级,与其努力让全体学生顺应我,倒不如尊重他们,让我来慢慢接受吧。于是,我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基本摸清了学生的情况。通过与家长对话,了解一些特别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平时一有闲暇,我就去和学生们“混”在一起,与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并在学生中收集一些建议和意见。这期间,我开始向学生提出一些我的新规定,期中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磨合,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制定出了新的班级管理规则,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对学

1生进行了规定。由于事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新班规的宣传,所以规定一出,已得到学生的默认并能顺利执行。

其实,尊重和理解是加快师生相互适应的基石,而沟通则是架起师生和谐共处的心灵之桥。所以,面对新班级,我们班主任应该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让其合理过渡。

二、培养班干,目标明确

经常会听到一些班主任同行们抱怨:班干部管理不得力,班干部形同虚设呀,还是你们班级的班干部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常有之。其实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我想,问题主要在于班干部的培养这个节骨眼上。曾经有个当选为副班长的学生问我:副班长是干什么的?是呀,连班干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又如何谈班级管理呢?利用好班干部,充分发挥其作用,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助于班级的管理。但是,如果班干部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责任不清,执行无力,其负面影响会更大。所以,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班干部?应培养什么样的班干部?这就成了班主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培养能力型、自信型和信任型的班干部。

(一)以指导提高班干部管理能力

指导班干部工作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信任班干部并不等于完全放手,班干部毕竟只是班级管理中的执行者,并非完全的决策者。如何有效的提高班干部管理的能力,增强执行的力度,确保管理的效果?这需要班主任对班干部进行管理工作的方法指导。指导可以是预见性指导,也可以是即时性指导。预见性指导则需要考虑到班级的特点以及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暴露出的问题,教给班干部预防的措施和处理的方法;即时性指导则是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指导班干部解决的方法。如:平常发现班级管理中不到位的地方,班主任应提醒相关的班干部,并教给他一些方法,这样能提高管理的效益。

(二)以鼓励增强班干部的自信

班干部是为班集体服务的,他们的工作也是辛苦的。应该让班干部体会到“苦中有乐”,以苦为荣,以服务为荣。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和班干部一起聊天,从班级管理聊到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工作上的疲劳。用好每周的班队课,及时小结反馈上周班级常规检查的情况,在全体学生面前,对班干部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能为他们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其目的是更有利于他们开展工作。期末结束时,通过学生评选,对表现优秀的班干部,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来激励他们工作的热情。

(三)以信任激发班干的积极性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很多时候是无法亲历亲为的。怎么办?这就靠班干部了。用好班干部,班主任工作就如鱼得水;用不好班干部,班干部形

同虚设或起负面影响,则会加重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在这一点上,我绝对坚持。就拿我去年新接的班级来说吧。刚开始,我自认为学生都会以当班干部为荣,试图通过竞选演说的方式选举产生,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更容易开展工作,没想到我失败了。一些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都纷纷表示不想当班干部,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或许这是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了解其原因,他们有的是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习,有的是觉得班干部工作责任重,弄不好会得到老师批评,又会得罪同学……为了能够用上一个好的班干部,我经过细心观察,并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为班集体做贡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很信任我的班干部,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让他们为班级管理出谋献策。我把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分项落实到他们身上,制定出各种管理检查登记的表格,赋予他们实质性的工作内容。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迷茫,不会出现管理中责任不清的现象。

班干部的职责是贯彻班主任意图,协助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成败。所以,班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热情、成绩,班主任应时刻加以指导和肯定。因此,班主任工作应不但要重视班干部的选用和培养,更应关注班干部工作的方法和情绪。

三、管理目标要循序渐进

在我看来,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不能光在口头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忠告和教育引导,而是应将对学生的各种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书面化,使它成为班级管理实施的依据。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目标制定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学生望而生畏;由于学生的意志力缺乏持久性,所以目标实现的周期也不宜过长,这样会令学生感厌倦。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班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中考虑要周全,要求要明确。此外,应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学生制定出短期目标,并积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班级卫生方面不够好,就利用一两周的时间开展“关注卫生”的专项整顿,每天走进教室,检查走廊、室内的卫生、看看是否有乱丢、乱涂、乱画等现象,这样的工作反复多次后,学生的卫生意识也就慢慢增强。分阶段进行专项整顿,其好处就在于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样容易看到效果和成绩,总比“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管理措施要富有人文关怀

法律法规是严肃的,惩罚是无情的,但是我认为班级规章制度应体现其人文性。我想:想尽办法惩罚学生的各种违规行为,倒不如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所以,我班的制度严中有松,重在鼓励,健全激励机制。这样富有人文关怀的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遵守班规的主动性,也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上进之心,人皆有之,只是有明显和不明显之分而已。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过错,允许学生有过错,更要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因此,管理的措施应偏重于激励,应体现人文性关怀。

五、发挥班队会的功能,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任何一个集体乃至社会,如果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那将会是一个不健康的集体和社会。班级也不例外,营造弄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将会使班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呢?班队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学生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不应该视而不见。在班队会上,让学生针对这样的好人好事以及所涉及到的价值取向进行表扬和引导,使学生的潜意识内形成一种正确导向。而针对一些不良的行为现象和风气,哪怕是一种苗头,也应该让学生进行批评和议论,在集体内造成一种声势,使学生对是非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利用班会,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会议的主题,提供可舆论的话题,充分发挥班队会的舆论功能,做到好事有人说,坏事有人讲,逐渐营造班级监督舆论氛围,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及时有效地遏制住一些不良的行为和风气,大胆弘扬优良的班风,使班级体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0

李红星

摘要: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内部综合性的监督,是推进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管理发挥着预防、监督、调节、促进、保证、反馈、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结合采油企业实际,认真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效能监察主要问题意见对策

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切入点,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是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中国石油效能监察工作从1991年开展19年来,下属的采油企业始终坚持以促进企业管理、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以廉洁、效益为核心,抓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结合案件查处、党风廉政专项教育活动中反映出的管理问题,盯住员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采取专项调查、过程监督、事前防范、建章堵漏等方式,大力开展效能监察,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管理办法,从源头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廉洁与效益的统一。

一、当前采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采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监察对象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是对什么是效能监察,为什么要开展效能监察,怎样开展效能监察,效能监察的依据、对象、内容、目的、运作方式是什么,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是什么关系,知道的不多,概念模糊,认为这是政工部门的事,与行政没关系。

二是对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缺乏认识,有些单位领导认为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就是查办案件,搞效能监察是没事找事,不但不创造经济效益,还给工作添乱,没有真正把效能监察看作是矫错纠偏、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

三是认为效能监察就是“找麻烦”、“惹是非”、“捅娄子”,担心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监察暴露出来,会影响单位形象和个人的业绩,进而以消极态度对待效能监察,搞假资料,隐瞒实情,欺上瞒下。

(二)效能监察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监察主体单一。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相关业务部门也参与了效能监察,在工作中给予了帮助,但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有完全把效能监察作为本部门业务管理的份内之事,基本上还是由纪检监察部门“唱独角”,没有真正形成监察合力。

二是组织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形成。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效能监察没有完善的制度保证;一些基层单位没有将效能监察工作列入单位党委、行政重点工作议事日程;基层效能监察力量不足,大多数是兼职人员,少数单位还由其他部门代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势必影响效能监察的效果。

三是只注重“查”不注重“防”。许多单位开展效能监察工作重点在于“查”上,即查清多少问题,查出多少缺陷,以达到纠“偏”提

高企业效能的目的。但是这种“查”的监察方式往往是在偏差已经出现、损失已经造成后才采取的控制手段,属于被动控制。

(三)效能监察运作程序还不够规范

一是缺乏对效能监察长期性、系统性认识。效能监察人员对本单位管理情况缺乏总体的认识,没有了解透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对效能监察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

二是在选题立项上,有些基层单位不能找到主要和突出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效能监察立项的重要内容,而是机械的照搬上级文件,不能真正按照所立项目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计划、措施,编制详细的实施方案。

三是在监察方法上,目前基本上普遍采用的还是事后监督,形式相对单一滞后,重点不突出,对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的同步监督还有很大欠缺,难以做到超前防范。有些基层单位对所查出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敷衍了事,往往出现“虎头蛇尾”现象,问题查而未改,或整改不彻底。

(四)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在效能监察工作中,对造成损失进行追缴、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处理、对责任人进行追究、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这些无疑都是效能监察的重要目标,但往往是事后的、被动的、就事论事的,效能监察的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激励机制和诫勉制度;监察对象的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群众评价与领导评价、上级评价与下级评价、行政主管部门评价与监察部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没有把效能监察纳入单位及其领导的业绩范围,进行量化考核。

二、改进和提高采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对策

针对目前采油企业专职监察人员少、涉及专业多、监察经费紧张等不利因素,要想开展好效能监察工作,必须认识、思路、方法、考核、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一)科学确定工作任务,抓好选题立项,坚持“三个结合”

采油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千头万绪,效能监察不可能囊括生产经营的所有方面,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配合单位的中心任务确定效能监察项目,为此,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把效能监察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发挥积极的事前防范效能。通过开展工程投招标、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外部劳务录用、效益评估、专项查检等效能监察工作,全方位发挥效能监察的预防、监督、服务效能,推进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是把效能监察与查办案件相结合。要在厂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联合办案,形成办案整体合力,集中突破,把效能监察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三是把效能监察与解决员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相结合。坚持把廉政监督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相结合,透过厂务公开形式,将员工关心的住房、人事任免等热点问题纳入视野,通过参与对有关操作程序的监督,促进最大限度的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从而达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二)注重过程,抓住关键,突出效能

效能监察项目确定完成后,要保证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关键是

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每一步工作都能做到规范运作、真抓实查。在方案制定上,要采取“一项一方案”的方式,根据所立项目,对未来工作中将遇到的重点、难点做出准确预测,确定效能监察工作可能达到的目标,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制订具体、系统、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此项效能监察的指导思想、检查内容、工作方法和要求,及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职责分工,将工作任务细化到人,保证效能监察能够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效能监察领导机构、组织部门和业务部门要深入基层单位检查指导,了解情况,释疑解难,督促工作比较薄弱的单位及时改进,推动整体工作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培养、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好的典型,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促进效能监察的不断深化。在成果巩固上,要针对效能监察中涉及到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及时向被监察单位发出《效能监察整改通知书》和《效能监察建议书》,使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和处理。同时,完善项目收尾阶段的各项工作,并通过开展效能监察跟踪活动,巩固效能监察成果,积极寻找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强化考核评价,严格对照,奖优罚劣

开展效能监察的目的在于促进采油企业各部门、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运转协调,决策正确,管理科学,行为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为此,要制定具体的效能监察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确定具体的考核范围、考核依据和考核标准,制订实施细则,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行政审批、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定,具体考核。一是要成立专门的考评委员会,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实行评委投票制度;二是要根据效能监察项目内容,依据相关专业知识,分门别类地

制定效能监察考核评价办法;三是考核评价定性要准确,定量要科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计算要经得起审计。

(四)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效能监察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企业负责人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保证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有效规范运作;二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作机制;三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投资决策、工程项目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资产处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企业国有资产的预算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保证企业经济的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消除误解,形成共识,提高监察质量 效能监察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涉及法律法规全面性要求效能监察队伍必须是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专业化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严明的队伍。一是要大力宣传效能监察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使监察对象充分认识到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二是要突出重点知识学习。在平时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中,注意抓住重点业务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相关业务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三是在政治上、事业上、待遇上采取措施,使现有专职效能监察人员安心工作,同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效能监察工作,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四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要突出重点人员、业务骨干培养,以能手带新手,使他们在办案中得到学习,得到提高。五是建立与各部门的交流制度,及时全面了解各

项工作的新情况、新动态,通过了解交流使效能监察人员在多个部门得到全面锻炼,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总之,采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及员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入手,进行事前预防性监察、事中跟踪性监察和事后改进性监察,认真履行效能监察职能,坚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讲求实效,向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迈进,保持无限的生命力,为企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至伦.行政监察理论与实践.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1).[2]《效能监察文件选编》 刘占书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3]《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沿革》编写组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书永远的朋友作文550字下一篇:多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