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2024-09-06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精选8篇)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篇1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财税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特色班招生简章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2年起开考财税专业(独立本科段),我校(院)为主考学校。为帮助应考者提高学业水平,顺利通过自学考试,经江苏省自考办批准,由我院举办财税专业(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助考特色班,面向苏、皖、浙、鲁及周边地区招生。自2002年开设财税专业自考特色班(专升本)以来,已招收考生1000余人。

本助考班的主要特色:一是通过率高。专业课平均通过率达90%以上,数学课通过率达80%以上。二是外语可以换考。不参加外语课程考试者,可以通过“中国文化概论”、“当代中国经济运行”、“税收学”三门课程的考试来替代。三是部分课程可以免考。在专科段学历中已学过且成绩合格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门可免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可以免考英语。四是学习时间灵活。即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授课,不影响学员的正常工作。

现决定2009年继续招收专科起点财税专业(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助考特色班学员。

一、办学层次和招生对象

本专业为两年制本科,招生对象为国民教育系列(除党校外)大专毕业生,对专科所学专业没有限制。

二、办学性质和学习形式

本班为自考助学性质。按全日制办学模式进行管理,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上课。

三、毕业证书和学位授予办法

本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学分制,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在专科毕业的基础上,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15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4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发给财税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本科学历。

学士学位申请:全部课程考试合格且毕业论文成绩良好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其英语课程和其他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规定者,可向南京财经大学申请授予学士学位。本专业学位课程为:英语、公共支出管理、税务管理、西方财政学;其中英语要求自考成绩达到70分以上,或者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以上考试或者通过全国公共英语三级以上考试,或者在毕业之后的一年内通过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其余三门专业课成绩平均分要达到70分以上方可申请学位。经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南京财经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四、报考资格与提交资料

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毕业者(党校大专学历除外)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报名所需资料:

1.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毕业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党校大专学历除外)

2.身份证复印件一份,需核对原件。

3.专科毕业成绩单复印件一份,需加盖教务处红印或人事部门公章。

4.近期蓝底彩色免冠照片1寸、2寸各4张。

5.如有免考课程,需提供相应免考资料。

五、收费标准

按江苏省物价局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学费每人每年4800元,每年交一次。书本资料费550元,第一年一次交清(第一年费用总计5350元)。

六、考试课程共15门: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4.线性代数(经管类)★,5.公共支出管理,6.西方财政学,7.公债经济学,8.国有资产管理,9.税务管理,10.发展税收理论与实践,11.纳税检查,12.公共政策★,13.税务代理与实务,14.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15.英语

(二)★/日语★。

外语若不考,则须换考三门课程(中国文化概论,当代中国经济运行,税收学),考试课程为17门。注:“★”课程为江苏省统一命题课程,使用教材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当次考试前公布的教材版本为准。其余课程则为我校命题课程。

七、考试时间与考试方法

1、本专业各门课程考试均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规定进行。考试定于每年1月上旬、7月上旬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另行公布。

2、相应课程免考按有关免考规定执行。英语专科毕业生可以免考英语,相关专业毕业生所能免考的课程按有关免考规定执行。外语不好者,可不考外语,但须换考上述三门换考课程。

3、各门课程的考试一般采用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不及格者可参加补考,补考费用为每门每次50元。

4、各门课程的考试内容、要求和试题难度及实践环节的内容和考核方法,由各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规定。

八、报名时间

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为报名期,额满为止(每年招生名额约200名)。对符合入学资格条件者在9月10日前发放入学通知书。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网站:http://csxy.njue.edu.cn

电话:025-83494983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篇2

资料来源:自绘

http://history.seu.edu.cn/s/49/t/30/p/1/c/457/list.htm

1. 演变渊源

历史性校园一般应具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学校的发展历史应悠久,在校园内部保存较为丰富完好的古迹或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二是校园的现状空间格局仍保留着原有的历史特色。”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的三校老校区不仅历史悠久,地理区位接近,并且都保存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校园历史建筑,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近百年文化建筑形制的变迁,其保护意义不予言表。三校于20世纪初期规划建设,东西向一字排开,都选择了城郊自然环境优美之处,占据南京龙脉的重要位置,而百年之后的三校却身处交通复杂的环境之中。(图1、图2)

纵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的演变历程,它们一脉相承,均可溯源自20世纪初期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图3)

三校的历史保护建筑群都建设于民国及国民党执政初期,短短30多年间,南京的校园建设取向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20世纪前20年外国教会大学抢先垄断中国的高等教育,教会大学中国化的建设形制被广泛应用,私立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是较早采用中西合璧建筑形式的教会大学之一;1915年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非基督教运动”等多次反教会运动致使教会大学走向终结,本时期教会大学为减少阻力而采取“本土化教堂运动”,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就是教会大学借鉴利用中国宫殿建筑群形态的典范;1927年“北伐战争”的爆发直接取消了外国教会大学的办学权,以后10年内第一批归国建筑师,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规划方式,此外墨菲在教会大学规划中采用的新古典主义手法也备受推崇,国立东南大学至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时期则是典型的“学院派”规划建设。在后来的校园建设中,三校都有相似的发展经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三校举校西迁,老校区的建设陷入停滞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教会大学被社会主义改造,随着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当时的南京大学和私立金陵大学合并、解体,分别成立了独立的三所院校,并模仿苏联模式进行第一次扩建;改革开放以后,校园建设迎来自由的环境,三校感应时代振兴的号召开始第二次大规模扩建;1987年国家推行外向型经济,老校区为摆脱扩张负荷纷纷在城郊开辟新校区;新世纪以来,大学产业化高速发展,三校老校区用地受限,开发日趋饱和,只能“见缝插针”式高容积率建设。

随着各个阶段南京历史性校园的重大变迁与调整,均会在老校区的空间格局上有明显投影与集中体现。下面将以上述五阶段为主线,分别阐述各阶段校园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2. 空间格局的阶段性演变

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书院布局+西式建筑

历史背景:由于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的刺激,晚清政府大力倡导新式教育,1903年由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就是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产物之一。

总体布局:初建时,三江师范学堂的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由湖北师范学堂堂长胡钧拟定,虽模仿日本帝国大学(今日本东京大学),但仍为中国传统书院式布局:教学楼、行政办公楼按照书院讲堂、祭祀的布局模式以纵轴对称发展的方式组合,坐南朝北排列主要建筑,基本成一条轴线构成校园的主轴线,教师、学生宿舍及其它附属空间安置在主轴线两侧,空间构成上依稀可见“尊卑有序”的传统思想,建筑直接面向城市空间(图4)。21911年两江时期校园扩建至200亩,仍未采用学部划分理念,但通过原操场周边的扩建形成另一条南北主轴,并在轴线左侧新建教习房和后勤用房,回复了传统书院建筑布局方式。(图5、图6)

建筑风格:三江两江时期校园建设模仿了日本帝国大学的模式(表1)。校园形态依照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型制,而局部建筑采用西制的方式,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建筑、规划专业等相应的载体承接,对日本东京大学的移植没有建筑文化理念的了解,规划建设只能依循旧制,用传统文化的总体来牵制功能性较强的西洋样式。

三校的前身——三江、两江师范学堂(政府学堂)及基督教会书院代表的汇文书院、基督书院与益智书院,由于建校目标与策略上的本质差异,致使规划的社会价值取向不同,在初期发展阶段中呈现出明显分异。

2.2 1911—1948年:三种风格规划建设

历史背景:民国时期西方教会趁乱垄断教育权,捍卫主权的运动此起彼伏,三校的前身分别完成了由政府学堂到国立大学,由教会书院至教会大学的转型,其各具特色的校园风貌也基本奠定。随后经历稳定的“南京十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三校西迁使得老校区的建设停滞。

总体布局:三校中心区总体布局严谨,院落形态完整,但具体空间组织和建筑风格上又各具特点,体现出不同的规划设计理念(图7):规划于1910年的金陵大学校园融合了美国大学学院式与中国传统院落布局特点及造园方式,开创了西方建筑与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相融合的先例,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风格;由墨菲规划设计的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为加强教会大学“本土化”而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群形态,形成主次院落和“十”字轴对称的群体布局3;与教会大学不同,由国人创办的国立东南大学,吸收了当时备受推崇的西方学院派的规划思想,以西洋古典建筑样式为基调,强调轴线式空间布局与合院的运用。4

资料参考:东南大学校史馆(网络版)三江师范学堂与两江师范学堂:http://history.seu.edu.cn/s/49/t/30/p/1/c/462/d/513/list.htm

建筑风格:三校不同的建筑风格举例如表2所示。

本阶段三校的中心区格局已现雏形,都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历史建筑群的形态是南京历史的永恒见证。

2.3 1949—1977年:第一次扩建,内涵式拼贴

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私立教会大学面临取缔并入公立大学社会主义改造的现实,三校响应1952年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方针,与南京另几所大学重组后命名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工学院。

总体布局:50年代三校进行了第一次扩建,除进行校园的环境整治外,主要是兴建了大批教学楼及宿舍楼,以满足当时院系扩大的需要。受苏联模式影响,校园功能的分区明显,生活区远离教学区发展,千篇一律的“一系一楼”和基于经济性的行列式居住建筑布局盛行,强化校园主轴线,采用增加轴线端景力度、空间向心力以及延续轴线等手法组织空间,逐渐形成平行或垂直于主轴线的格网型空间骨架。

建筑风格:三校新建改造建筑形成有社会主义内容加民族形式的建筑风貌,以“工”字形教学楼和行列式宿舍楼最具代表,但建筑风格都维系呼应了上阶段的历史建筑群的特点,其中,建筑大师杨廷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表3)。

本时期,新扩建建筑在风格和体量上均与历史建筑较为协调,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校园中心区的布局,第一次扩建使历史建筑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2.4 1978—1991年:第二次扩建,有序拼贴、外延式发展

历史背景:1977年高考恢复后,伴随改革开放自由的步伐,高等院校进入复苏阶段,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重新重视给高等院校的转型和第二次院校扩建带来契机。

总体布局:本时期由于课程综合化改革以及科研机构的重新引入,建筑群落化的萌生打破了建国后“一系一楼”的单一布局,实验室、研究中心、会议交流中心及学科专业楼的规模逐渐增加;新建图书馆代替行政教学主楼成为延续或加强校园轴线的重点或转折点,中心教学区建设饱和导致教学区向街区边缘蔓延;统一分配体制的突破带来教职工生活区与校园的完全分割,生活区大面积外延式发展。(图9)

建筑风格:院落式建筑成为主流,建筑功能更加综合、多元化,形式更加现代。新建建筑还停留在早期现代主义风格,运用简单的构图手法,强调立面的纵横分割,但多运用与旧校园建筑相呼应的色彩,力求在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中寻求突破和协调,如表4。

第二次扩建尊重现有学校的空间构架,完善校园建筑风貌的有序拼贴,但较之第一次扩建本次的规模增加了1-2倍,使得三校老校区的建设趋于饱和,纷纷在城郊建设新校区。

金陵大学、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中央大学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7-a丨由一条强烈的南北轴线统领,始于湖泊,经过纵深绿带和房型草坪,最后进入以钟楼式建筑(北大楼)为主景、由东西侧大楼围合的一个三合院空间。7-b丨轴线式院落布局,以东西主轴引导的纵向道路以及多重空间序列。充分借鉴故宫在轴线上依次采用纵横空间对比、湖泊山丘呼应的构图手法。7-c丨以大礼堂为中心的端景式空间结构,非对称几何布局,以西洋古典建筑式样为基调,典型的西方古典空间模式。

2.5 1992年至今:无序边界、高层化填塞式建设

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围绕着高校产业化的议题和校园重组扩招的建设压力,历史性校园纷纷进行跨越式扩张,但老校区仍旧负荷着高密度高层化的建设开发。

总体布局:三校建设以填塞式方式进行,由于市场效益侵入校园边界,三校边界处出现杂乱、无序的边界围合,在远离校园中心区的边缘地段开发高层建筑。(图10)

建筑风格:建筑形式逐渐转向国际式,但也有新建建筑延续、加强校园轴线的案例,例如东大的李文正楼采用合适的体量及呼应大礼堂的小穹顶,延续南北主轴线的同时丰富了校园天际线。(表5)

90年代以来的高层化填塞发展,对历史性校园的整体格局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而高校和城市的互动引起校园边缘的生长,面对建设超饱和、功能复合化、边缘商业化的压力,校园格局呈现出无序而无奈的景象。

2.6 总结

纵观南京历史性校园百年发展,其五个阶段的空间格局都与中国的时代特征紧紧相扣,总结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如表6。

3. 展望

今后在中国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化过程中,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发展战略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将为大学及大学校园形态生长确立了方向:大学校园的空间结构形态将开始向多目标、多因素、多途径的构筑模式转变。南京历史性校园老校区基于用地饱和、功能复合化、建筑高层化及交通机动化的现状5,校园形态主要是在现状基础上的空间、功能细化和有机更新。三校老校区已列入历史文物保护范围,规划方面应严格把持保护区内的新旧建筑的和谐关系,定期维护修缮文保建筑,进一步延续百年沉淀的校园历史格局;对于历史残留的无序生长的建筑空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实现改造更新或重建,对其功能进行集约式整合调整,展现历史拼贴的舞台,保证校园的有机生长。另外,南京历史名校群的功能外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老校区的保护与更新,为处理好老校区内整体保护与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需要全面启动新旧发展互动机制。6

资料参考:东南大学校史馆:http://history.seu.edu.cn/s/49/t/30/p/1/c/457/list.htm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http://museum.nju.edu.cn/univerhistory/index_02.asp?column=01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史:http://www.njnu.edu.cn/news.aspx?lb=学校概况,百年校史

资料来源:同表1

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8-a丨跨越汉口路向南发展生活区;在原来轴线的西面重新规划了新的校园主轴线,并通过新建东西轴线使两条纵向主轴自然融合。8-b丨此时期校园始终以东西主轴上的建筑群为核心发展,新建建筑群围合西山的一段台地形成第三进院落,加强并延长了主轴线。8-c丨根据杨廷宝的规划,为加强南北向主轴线及其向心性,形成进校的封闭四合院空间,以更好的突出北面大礼堂改造的“工”字形主楼至高无上的地位。

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9-a丨教学区形态基本未变,对老图书馆进行扩建,历史轴线得到加强,生活区新建大量行列式住宅。9-b丨在主轴线两侧添加教学建筑围合,形成四进院落的形态;校园西面的行列式住宅使居住建筑趋于饱和。9-c丨新建数栋庭院式现代建筑,确定了进校三合院空间的形态,师生生活区全部跳离街区发展。

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10-a丨巩固了进校空间的纵深控制,中心区形成“井”字型轴线控制;见缝插针建设数栋高层教学楼10-b丨校园南部和西北部继续填塞大体量现代建筑,凸显出校园中心区的绝对控制。10-c丨用地趋于饱和,高层建筑插缝耸起,乱搭建状况严重;大礼堂中央喷泉节点围合增强,东西向交通轴线随着科技逸夫馆的建成日益明显。

资料来源:自绘

资料来源:同表1

资料来源:自摄

资料来源:自摄

摘要:本文遵循南京历史性校园成长的历史轨迹,对校园空间结构演化动因进行探索,试图通过研究校园空间格局演化的内在规律,为将来校园的更新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篇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前身是由著名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创办于上海的中华职业学校。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他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在其早期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提炼形成了“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在中华职业学校办学之初,就将“手脑并用”立为办学理念和基本方针,并将中国最早的教育学经典专著《礼记·学记》中的“敬业乐群”确立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

此后,南工院始终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办学理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如在专业设置上,学院开设新专业必走市场调研之路,首先要求专业论证报告和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所有专业均建立了由企业和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顾问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和改革、课程设置与整合发挥决策咨询作用。通过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及实践教学课程等各方面的调整,适应了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这种产销“链接”的方法,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地进入工作岗位。

引进知名企业进校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则是该院办学的另一大特色。该院先后引进“施耐德”、“三菱”、“富士通南大”、“熊猫模具”等企业,开展专业、课程、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几年来,毕业生参与顶岗实习比例由过去的85.9%提高到现在的99.68%,毕业项目与顶岗实习岗位工作结合率达到81.74%。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使毕业生有了比较稳定的就业渠道。

※ 专业复合:就业创业两相宜 ※

在最近刚举办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招聘会上,有220多家单位提供了4000多个岗位,涉及学院所有专业。其中不乏苏宁电器、苏果超市、扬子江药业集团、海信(南京)电器有限公司、江苏苏化集团、南京中科生物研究所、南京三乐机电技术研究所、奇瑞汽车、正大天晴制药、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很多地区如南京、无锡等的用人单位,因担心无法参会,纷纷要求当地人力与社会保障局牵头组团参加招聘。

“都说专科生找工作难,但我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学的是复合专业,手里有两张证书。”南工院机械系毕业生万晶晶同学这样说。他学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既学习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又熟悉市场营销知识,毕业时同时拥有两张专业文凭,是目前人才市场急缺的复合型人才。果不其然,在招聘会上有几家苏南大企业都向小万伸出了橄榄枝。

所谓“复合专业”一般是将一文一理两个专业的课程合理配置起来,学生同时学习两个专业的知识,学制由3年延长为4年。在南工院的招生目录上,如“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工程造价+审计”、“物业管理+电气自动化”等复合型“异类专业”比比皆是,所有招生专业中已有近五成是这类复合专业。今年毕业的2 418名学生中,有1 000多人读的是这类专业。正是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复合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适应了市场的需要,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南工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已逼近99%。这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正逐渐成为职场“新宠”。

此外,南工院也有相当一些毕业生走上了成功创业的道路。如该院2007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王茜,于2009年在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注册成立王茜艺术设计工作室,主营手绘墙、油画和装饰画。该工作室受到了时任南京市领导的关心和很多媒体的关注,经营风生水起。该院2009届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双专科专业毕业生周伟,在校期间得到了老师的启发和支持,于2009年注册创立了南京崇福贸易有限公司,成为该院首批在校创业园内和出园后的双重成功典范。

【学院简介】

南工院毗邻著名的南京钟山风景区,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 360余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主校区在仙林大学城,目前设7院2系2部,20个专业群,60多个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3 000余人;有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和劳动与保障部"直通车"专业2个和紧缺人才培养专业2个,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江苏省精品课程9门;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综合实验实训中心8个,并设立了江苏省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智能传感器网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电工电子江苏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等。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成为江苏省第一家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的院校和首批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杰出校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著名数学家、教授。二十年代中期曾在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学习两年,品学兼优。历任全国人大代表、数学研究所所长、科技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副院长等职。他解决了华林(WARING)、泰利(TARRY)等著名数学难题,著有《数学引论》、《数学导引》、《堆垒素数论》等十部著作及科学论文,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专业研究人才。

著名演员秦怡

秦怡(1922- ),上海人。1938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中国影协第二至五届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曾在《北国江南》、《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林则 徐》、《青春之歌》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篇4

其他居民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780元提高至840元,其中,财政补贴由320元提高到360元,个人缴费由460元提高到480元。

学生儿童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460元提高至480元,其中,财政补贴由340元提高到360元,个人缴费不变,仍是120元。

大学生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至460元,其中,财政补贴由320元提高到360元,个人缴费仍为100元。

参保居民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孤儿,个人不需缴费,参保费用由财政予以全额补助。

提高老年居民和其他居民门诊待遇

从明年1月1日起,将老年居民和其他居民门诊报销费用段由200~800元调整为200~900元。这意味着,扩大了老年居民和其他居民门诊基金支付费用段范围,门诊能多报销了。

同时,还将门诊大病病种中肾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扩大至器官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按现行门诊大病待遇支付。

调整参保学生儿童父母所在单位补助规定

对参保学生儿童个人缴费部分,其父母所在单位按“男单女双”每年补贴50%,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

医保参保人员明年可享大病保险

截至去年底,南京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已分别达到83.1%和73.1%。但是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为了减轻参保人员大病医疗费用负担,南京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大病保险制度,保障对象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

大病保险政策并未对病种予以限制。参保人员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大学生为一个学年),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职工医保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居民医保住院和门诊大病的医疗费用,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基础上,个人自付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大病保险按规定予以支付。

南京以本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左右,确定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现暂定为2万元)。对起付标准以上费用实行“分段计算,累加支付”,不设最高支付限额。具体办法如下:

职工医保:2万元以上(不含2万元,下同)至4万元(含4万元,下同)部分,支付60%;4万元以上至6万元部分,支付65%;6万元以上至8万元部分,支付70%;8万元以上至10万元部分,支付75%;10万元以上部分,支付80%。

居民医保:2万元以上至4万元部分,支付50%;4万元以上至6万元部分,支付55%;6万元以上至8万元部分,支付60%;8万元以上至10万元部分,支付65%;10万元以上部分,支付70%。

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南京城镇居民医保是有最高报销限额的,但明年大病保险实施后,当参保人员个人自付费用超2万元时,将自动进入大病保险。大病保险不设报销封顶线,医疗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大病保险的实际报销比例将高于50%。据悉,南京将建立大病保险结算系统,保障参保人员本地就医直接刷卡结算和异地就医“一站式”报销服务,个人不用先垫付后报销。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篇5

【南京工业大学专业】南京工业大学招生网站-南京工业大学分数线

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高校代码:10291(国标)1110(省内)1610(省内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名称:南京工业大学 高校性质:省属院校 办学性质:公办校 址:模范马路校区(南京市鼓楼区)江浦校区(南京市浦口区)

一、学校概况第一条 南京工业大学是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百强高校,国家首批14所 “2011计划”高校之一(“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首批通过认定的有全国14所高校)。学校拥有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 名“长江学者”,7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千人计划”,7名国家“杰青”。学科齐全,特色鲜明,拥有70多个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学校培养的学生中近20人成为“两院”院士,校友在社会上的影响指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7位,院士和院士校友数分列江苏省第4名和第6名。

二、组织机构 第二条 我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科生招生工作。第三条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普通高考招生的日常工作。第四条 南京工业大学纪委和监察处

负责监督招生工作中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录取规则 第五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对象为: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的学生。我校以“广招天下英才而育之”为理念,坚持阳光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文化考试为主,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六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专业标准学制4年(其中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为5年),学业合格者颁发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科学士学位。第七条 我校各专业(语言类专业除外)入学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后外语教学均为英语必修课。第八条 我校所有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考生身体状况遵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第九条 报考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考生要求有一定美术基础,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第十条 投档比例按各省(市、区)规定执行,录取时按照专业级差(级差值不超过5分)的方式择优录取(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专业志愿清录取)。第十一条 我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招生项目有棒垒球、田径、篮球。报考我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须符合各省(市、区)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关报考条件,其中棒垒球和篮球项目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门测试,田径项目参加江苏省联合测试,测试合格后,由我校根据考生专项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第十二条 我校招收艺术类考生,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省专业统考成绩和文化统考成绩须达到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江苏省考生的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我校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校考省份为校考成绩,其余为省考成绩)加文化成绩的综合分进行排序,择优录取。注:校考综合分=(校考专业成绩/校考满分)*100+(省考文化成绩/省考文化满分)*100。第十三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对除历史或物理外的另一门选测科目不作限制,由考生根据兴趣及擅长合理选报专业。第十四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普通类录取的考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中外合作办学BC),必测4C1合格。第十五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投挡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选测科目中物理(历史)等级达A+或A,分别加3分、2分;另一门选测科目等级达A+或A,分别加2分、1分。第十六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取舍等效基准成绩相同的考生进入同一专业时,其原则为:理科考生按数学(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分(含附加分)排序;文科考生按语文(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分(含附加分)排序。第十七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在本一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批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报考考生须符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要求,且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通过我校资格初审后须参加我校组织的面试。报考考生面试合格且通过公示后,由我校根据相关规定择优录取。

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措施第十八条 学费按照2014年江苏省物价局的文件(苏价费[2014]136号)执行(元/人/年): 文科类5200、理科类5500、工科类5800、医学类6800、艺术类6800、中外合作办学21600。优势学科在原专业基础上浮10%、嵌入式培养专业上浮2000元。住宿费1500元/人/年。我校已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按学年预缴学费,学年末结算,毕业时清算,具体按照苏价费[2006]319号文件及本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执行收费及相关退费(如出台新文件,按新文件执行)。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多元资助体系,设有各类奖、助学金80余项,资助面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激励和保障。

五、招生咨询方式第十九条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咨询联系方式电话:025-58139090、83587711、83239859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邮编211816)

邮箱:zhaosheng@njtech.edu.cn网址:http://zhaosheng.njtech.edu.cn微博:

http://weibo.com/njutzb人人官方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1608550微信号:njtechzb

六、附则第二十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其中与各省(市、区)招生政策不符的,执行各

省(市、区)的招生政策。

南京工业大学重点专业:

南京工业大学全景地图:

南京工业大学历年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南京工业大学报考指南: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计划:

南京工业大学人气校友: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篇6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专业】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招生网站-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分数线

一、学校名称: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二、办学地点:江苏省扬州市润扬南路33号

三、办学性质:独立学院

四、招生类型:全日制普通类高等学历教育

五、学历层次:本科

六、学习年限:四年

七、收费项目及标准:学费:人文社科类14000元/学年,理工科类15000元/学年,中外合作办学类 22800元/学年;住宿费:1500元/学年。注:以上收费如有变动,以省物价局公布的为准。

八、退费办法:按照苏价费[2005]103号文件执行。

九、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批准下达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的向考生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准。

十、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新生入学报到后,学校将进行体格复查和录取资格审查,发现问题则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颁发证书类别:本科学历证书。

十二、颁发证书办法:学生毕业时达到《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的毕业学分,德、体合格者,颁发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毕业证书;经审核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十三、录取规则:1.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2.对男女生比例、单科成绩不作限制。3.专业无外语语种限制,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必修外语,建议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报。4.执行各有关省、市、自治区招办公布的对本省考生照顾加分政策。5.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6.依据“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安排专业。7.根据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办法,凡志愿填报我院的江苏考生,其报考条件必须是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等级BC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CC及以上;必测科目成绩须4C及以上、技术科目成绩为合格。报考理科专业考生选测科目中须含物理,另一门选测科目不限;报考文科及文理兼收专业考生选测科目不限。在江苏省的录取将按照“先分数后等级”录取办法,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排序,当投档分相同时,可结合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专业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他指标,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8.报考我院各专业的外省考生,高考考试科目均按各省级招办的选科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规定执行。9.录取结果将通过各省级招办规定的渠道和我院网站及时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10.在录取过程中,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及遗留问题的处理均由我院负责。

十四、联系方式咨询电话:

0514-89716188、89716166、89716110(传真专用)咨询地址:扬州市润扬南路33号,邮编:225127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邮编:210003电子邮箱:td@njupt.edu.cn 网

址:.cn。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重点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全景地图: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历年分数线: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报考指南: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招生计划: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人气校友:

南京工业大学财政 篇7

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它既是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 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择业观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构成因素,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择业理想目标、择业心理动机、择业认知状况、择业价值取向和择业实现途径五个因素。择业观是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它们共同对择业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要研究的大学毕业生, 主要是南京工业大学2007届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之所以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择业观相对成熟稳定。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除了对相关书籍、报刊资料等文献的归纳总结, 还将通过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办的帮助发放问卷做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调查, 用SPSS对2007届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观从数据上作具体统计分析, 同时通过一定范围的访谈工作, 更直观深入地把握大学生的择业观。

结果和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南京工业大学2007届应届本科毕业生,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涉及八个方面共42个问题, 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毕业后的去向选择、就业期望、自我认识和评价、择业计划与途径、对学校就业咨询服务工作的评价等。

1.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本次择业观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41份, 其中男生占样本的77.9%, 女生占21.5%。生源分布情况上, 苏南的占40.6%, 苏中的18.6%, 苏北的占20.3%, 其他地区的占20.5%。政治面貌上, 共青团员占75.7%, 党员20.1%, 群众4.2%;分别有40.1%和18.0%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和校院党团干部、学生组织社团干部;79.4%的学生获得校三等及以上的奖学金;48.7%来自农村, 27.9%来自乡镇和县城, 23.4%来自县级以上城市。59.9%是独生子女。上述数据中有效问卷数的差值为问卷填报时的缺省值。

2.调查结果分析。 (1) 毕业后去向在新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择业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择业两种方式。直接择业的方式主要有社会招考 (公务员、选调生、国家项目) 、网络招聘、现场招聘会、亲友和学校推荐、实习就业、自主创业等;间接择业的方式主要有考研、出国深造等。调查显示, 在毕业后的去向打算上, 63.3%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居于首位, 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考研深造 (11.4%) , 出国 (6.6%) , 自主创业 (2.9%) 考公务员 (2.7%) 。结合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直接择业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目前, 双向选择已被许多毕业生接受, 由于它直接、公平且选择余地较大, 这对大多数没有优越社会关系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途径。此外,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想通过考取公务员的方式“一次性”实现自己社会地位的提升, 符合目前多数毕业生求稳的择业心态。调查中还显示, 随着近年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兴起, “自己创业才是最好的就业”的观念被不少大学生所接受。“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唤醒了大学生的主动意识, 许多大学生不再等、靠父母, 而是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去闯荡一番。这反映了大学生择业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

间接择业正逐步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 由于就业市场“双高”现象日益突出, 许多毕业生暂时放弃直接就业而选择考研。一些学生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发展选择考研, 还有一些学生为了暂时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也选择了考研。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大学生通过出国深造寻求更多机会。这些间接就业形式已为许多毕业生所认同。

(2) 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分别有47.86%和38.85%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或“很严峻”, 只有6.74%认为不严峻。由此可见, 择业竞争日趋激烈, 多数的大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对于“就业难”的原因, 24.51%的学生认为“主要是社会需求不足, 大学毕业生人数太多相对过剩”, 43.74%认为“主要是毕业生就业观念尚未改变, 高不成, 低不就的情况较多”, 19.22%认为“主要是用人单位给出的待遇太低, 条件又苛刻, 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接受”, 12.52%认为“主要是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积极主动, 存在着‘等、靠、要’现象”。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 超过一半的学生将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于内因, 即自身原因, 比如就业观念的陈旧, 求职不主动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受现实因素的影响, 对问题的归因更加理性, 倾向于从自身找原因。

(3) 对求职影响因素的看法。在“哪种因素对求职就业影响最大”这一问题上, 被调查者首选“个人的能力素质” (42.12%) , 其次是“家庭背景, 社会关系” (29.91%) , 所学专业 (15.66%) 和学校的知名度 (12.3%) 分居三四位。这说明相当的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个人能力素质在择业中的重要地位。许多大学生能够矫正心态转变观念, 通过提高自身素质, 练好“内功”来掌握就业主动权。同时应该看到, 在倡导双向择业的今天, 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等资源在实现择业过程中的力量是不可忽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对工作单位性质、地域的看法。在回答“你最希望去何种单位工作”时, 被调查者选择的前三位分别是:事业单位 (23.10%) 、外资企业 (23.02%) 和国有企业 (22.93%) , 而选择到基层单位的只有0.97%。可以看出, 除了大学生一直比较青睐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对稳定且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外, 发展前景好、经济收入高、经营体制较为完善的外资企业也成为大学生选择的热点。与此同时, 尽管国家近几年一直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 (比如苏北计划) , 但是由于条件相对艰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 许多大学生都望而却步。调查结果显示了当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实惠和功利的倾向。

相比于最希望去的单位, 被调查者在对“你最有可能去何种单位工作”的选择上态度却有所不同。前三位分别是:民营企业 (27.51%) 、外资企业 (20.51%) 、国有企业 (19.19%) 。两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 毕业生的职业期望虽高, 但已经意识到理想与现实可能存在的差距, 这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你最希望在哪个地区工作”, 位于前三位的是南京、上海、苏州, 苏北和西北仅占2.38%和1.32%。吸引大学生的还是那些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相对发达、经济收入高、可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体现自我价值的地方。“重东部, 轻西部”、“重大城市, 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5) 选择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在“选择单位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上, 选择“公司和自己的发展前景的比例最高, 占48.59%, 从高到低依次是:“薪酬待遇”占25.35%;“工作的地理位置”占9.98%;“专业对口”占6.71%工作是否稳定”占4.68%。

结果显示, 在选择工作单位时, 有无“发展前途”是大学生考虑的首要因素, 这与大学生关注个人价值实现的就业动力一致。薪酬待遇位居第二说明, 对于一名求职者而言注重薪酬待遇是必要而现实的。薪酬待遇在毕业生心中的分量反映了其迫切的现实需求。“职业必须具有物质激励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否则将无法获得选择者的青睐”。

大学生的专业对口观念逐步淡化。此调查结果和当前大学生择业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 知识更新和产品换代加速, 人们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增加, 这就对个人所学专业的背景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严格。因此大P学生不再固守“专业对口”这一传统观念, 只要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金报酬、工作环境对个人今后发展有帮助, 即使专业不对口也愿意接受。这说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既是积极的, 同时又是现实的。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假设, 由于现有体制下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供求差异, 许多专业“冷门”的大学生为谋求一份工作不得不舍弃自己的专业。

(6) 对择业就业先后顺序的看法。在问及就业计划大致是什么时, 50.90%的学生表示“毕业前抓紧找个单位签约, 边工作边慢慢找更好的工作”, 29.30%“等找到满意的单位再签”。大学生的就业实现途径开始由“一次就业”向“多次就业”发展。在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今天, 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方式。先选择一个可以解决生计的职业, 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职业的流动“逐步到位”去实现自我价值, 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现实的职业选择。

(7) 对家人意见的态度。“在选择单位时, 如何对待家人 (包括亲朋好友) 的意见”, 10.99%的被调查者选择“由他们做主, 完全听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69.20%选择“他们的意见作为参考, 最终由自己决定”, 15.62%选择“完全由自己做主, 不考虑他们的意见”。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结合自身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工作, 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当然父母的意见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讨论

1.择业观中的积极因素。 (1) 择业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在校大学生择业自主意识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就业问题关注强烈。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毕业年级的大学生, 21世纪的大学生从入校开始, 甚至从填报专业志愿时就已经关注就业问题, 年级越高, 关注的程度越强烈, 他们不仅想了解就业政策、规定, 而且很注重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形势、对专业的需求状况、各类职业的基本情况等具体内容;另一方面, 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择业策略, 既听家长的意见, 也听老师、同学、朋友的意见, 但最终多数是独自做出决断。

(2) 职业流动意识普遍增强。与传统的职业观念相比, 当代大学生的“终身定位”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认为只要将来从事的职业对个人发展有利, 专业不一定非要对口, 人不可能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还有些学生认为, 初选的职业是暂时的, 可以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职业, 然后再通过个人努力, 寻求流动机会, 再逐步过渡到位, 实现自我价值。

(3) 自我实现意识逐步强化。大学生在择业动机方面, 比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才能的发挥, 突出追求自我发展。追求个人发展, 实现自我价值是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 是大学生们积极上进的内在动力。在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中, 个人因素突出, 在做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 较少考虑社会的需要, 即在追求自我实现时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要

2.择业观中的消极因素。 (1) 择业期望仍然偏高。择业期望值, 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当前工作收入、发展前途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指标, 导致大学生择业期望居高不下。

择业期望值偏高是近年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 但高期望值的实现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

大学毕业生P择业期望值偏高, 其结果不是就业岗位少了, 而是就业岗位与学生期望值之间有距离。有人还打趣地说:“首选机关和外企, 无奈到国企, 实在不行才到民企”。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手里握着资金却找不到高素质人才, 大量的毕业生脑里装着知识却苦于找不到工作。

(2) 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择业过程中将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 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

受利益驱动的影响, 新时期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 追求高收入的择业愿望强烈,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远大理想,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的功利化倾向。许多毕业生择业时看重工作待遇, 高工资、高福利、高奖金成为优先考虑的择业因素。一些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见习时, 首先关注的是单位经济效益如何, 工资奖金多少, 而把自身价值实现放在次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荣华.大学生择业观理论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6) :34-37.

[2]http://www.zhzl.net/article.asp-articleid=11585&page=3

南京医科大学 篇8

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始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42年8月,由国际著名人体寄生虫学家、中国人体寄生虫学奠基人洪式闾教授领导成立的寄生虫学部开始招收研究生。1957年,学校由镇江迁至南京,正式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改为六年制的医药院校之一。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如今,南京医科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医、药、理、管、法学等学科,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医学院校。

南京医科大学有两个校区(五台校区和江宁校区)。目前,全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已达1万多人。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大学城,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目前,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校区内教学设备一流,生活设施完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入住。江宁校区的建成标志着学校向实现教育现代化、争创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院系设置

南京医科大学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政学院、第一临床医学

上一篇:六语上教案下一篇:顽强的生命力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