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024-05-26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共8篇)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1

[摘要]作为一股新兴的世界性心理**流,积极心理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有着天然的适合性。积极心理学理念融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会促进教师的心理和谐,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文化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98-01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正式确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的影响却存在于各个方面。在激发个体优势与潜力,促进个体发展,积极实现整个社会繁荣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强调要以研究个人身上积极品质等方面,强调心理学要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总体来说,积极心理学是要研究人类自身积极品质、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等,具体研究内容为积极认知、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积极关系以及积极的组织系统。

一、大学校园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教育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现象。了解校园文化的基本知识,寻求当代校园文化所具有的传统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特性,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界广泛采用的是借鉴文化学研究方法,以文化现象的存在形态对校园文化进行分类,即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类。在我国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印象,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价值取向的偏移、国家及学校投入力度不够。通过对校园文化现状的了解及分析,预测出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于今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校园文化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从经营文化到大众文化;由封闭的本校校园文化向开放的多校校园文化资源共享发展;由娱乐与教育向传播、审美与创造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一)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中国式教育,可以用一句古话概括为“十年寒窗苦读”。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关注面甚至延展到小学生,并对其采用传统的诊疗作用,但也使得人们对师生的心理问题忧心忡忡,这种暗示在心理学上是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出了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首先倡导我们要关注人的心理积极的一面,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恢复了心理学应有的使命和功能,消解了传统心理学偏重于问题的片面性。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转变文化对教师和学生的限制、约束的作用,强调人善的一面,将教师、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调节教师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加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更能够增加师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得大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平衡心态,从而拥有健康的身心。

(二)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环境的形成

从发展进化论的理论来看,积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因为积极的品质总是会使得人们对待人和事物更加的主动,而这种主动性更能够培养人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有利于促进人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结。但事物发展都是辩证的。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让各社会成员相互逃避、争斗,从而产生离散趋向,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形成。

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特别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外在的社会环境和特定行为对个人的生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影响,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结构、功能等。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外部行为和内在因素三者是交互作用的,而人格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积极心理学可以很好地指导并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环境的建设,培养人们积极主动接受环境因素中对个人发展良好的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人际关系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的主导思想,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际关系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校,主要关系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普通教师与领导之间等,这些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校园文化中,这些复杂关系之间并不能真正和谐相处,存在许多异化的现象。积极心理学的主导思想给予我们启示,能够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首先,积极心理学理念利于我们找到有效解决途径,促使我们主动面对并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所以,根据积极心理学研究,可以完善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其次,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会正向作用于学校教育环境。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人本身积极品质被激发以后,自身的情绪及行为会形成良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人们性格中的优点,注重培养个人的优秀品质。因此,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不仅对家庭教育有所帮助,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形成。

总之,对校园文化建设来说,理念的转变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营造良好的积极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2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其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 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 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有尊严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1954年, 在马斯洛 (A.H.Maslow) 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首次出现积极心理学一词。2000年1月, 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 (Selig-man) 和西卡森特米哈伊 (M.Csikszemmihalyi) 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 (American Psychologist) 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 正式宣告积极心理学的诞生。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 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主张以积极的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 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 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提升人类的幸福感, 提供了健康的方向。教育正从原来过分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 强调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积极心理学主张有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人生。一切教育活动所关注的应该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教育塑造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温暖的与和谐的。这一理念符合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积极品质、活力与美德”的本质特点。通过在受教育者心灵中根植积极品质, 充分挖掘其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使人类走向幸福, 实现人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世界和谐的理想。

二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1.“三生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活动过程

“三生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人生教育行为, 尽可能地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 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人在生命中生存, 在生存中生活, 又在生活中实现生命和生存的价值。教育的本质就是完善人的生命, 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 这种本质内在地决定了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生命完善, 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等为主题。也只有扎根于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 教育才能实现其本质的内在要求。由于“三生教育”直接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 直接把教育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 内在地反映并遵循了教育本质的内在稳定性。因此, “三生教育”其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

2. 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人格特性, 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 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 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 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可以说,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 它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 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而“三生教育”的基本思想理念是以人为本, 这是“三生教育”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问题, 心理学产生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服务。而心理学只有以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 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 学会创造积极、给予积极, 并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 做出新的解读, 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生命教育正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 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 掌握生存技能, 保护生存环境, 强化生存意志, 把握生存规律, 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树立正确生存观的教育。而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积累、遗传了大量的积极基因, 所以, 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在社会化过程中, 人固有的、由积极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元素被激活而成为决定人行为的积极的心理因素, 进而发展成为积极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质。人在幼儿时期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 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来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进取心等, 都是人的积极心理因素的具体表现。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 人的积极心理因素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力。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掌握生活技能, 实践生活过程, 获得生活体验, 确立正确的生活观, 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 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 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人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都是一种心理体验。要正确体验生命、体验生存、体验生活, 必须有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假若没有人的心理活动参与, “三生教育”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影响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 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 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 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 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从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思想不难看出, 它更多的是强调对人的潜能的启发和利用, 而广义的“三生教育”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 促进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动。因此, “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开展的教育, 必然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教育, 必然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也必然是一种以当前教育体系相一致, 且涵盖当前教育体系的教育。”换句话说, 广义的“三生教育”, 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 是一种以完善人的生命, 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积极心理学对“三生教育”的重要启示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发展人的积极品质, 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 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本质特点, “三生教育”应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力量, 在促进学生身心成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三生教育”要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 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 但人的潜能发掘不是自发完成的, 是需要精心培育的。“三生教育”的实施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 关心学生的生活与成长。在“三生教育”中要广泛地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 深入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价值倾向。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 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动机、积极自我等积极品质,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2. 在“三生教育”的内涵建构中注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体验理论在方法论上为“三生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通过积极体验发掘和塑造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 形成自身有效的应对生活压力的技巧和策略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更幸福健康的生活。从现实生活来看, 人的心理潜能带来人的创新和发展的可能, 也赋予了人在顺境中求成、在逆境中抗争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生存的世界每前进一步都标志着人的心理潜能的进一步开掘。

事实也确实如此, 如果我们的各种教育, 不管是道德的还是智慧的, 不能激发起受教育者本身的积极体验, 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外在的、灌输的。对于受教育者来说, 这种教育就不能引发情感的迸发和智慧的萌动, 所以我们要切实提高“三生教育”的实效, 在方法上要注意采用那些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体验的方式方法。人的生命是以过程的形式而存在的, 生存、生活都是过程, 在生存、生活的过程中方能深切地体验生命的存在。过程与体验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 体验的发生也只能存在于过程之中, 过程 (人的一生) 结束, 体验也就立即消失。

心理活动是融入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 其实人人都是教育者, 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 只要每一个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 就是最有效的资源。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以一种更加宽泛的视野, 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 将“三生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重新整合社会、家庭、校园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 构建积极完善的“三生教育”系统,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学生、家庭、社区为载体, 发挥“三生教育”整体的最大功能。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研究与探讨“三生教育”, 将为“三生教育”研究开拓更广阔的视野, 为实现“三生教育”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提供新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罗崇敏.三生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2]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1) :1~5

[3]何元、高桂梅.“三生教育”:多维的视角[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5) :6~9

[4]窦刚、韦晓.“三生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小教研究) , 2010 (Z2) :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培养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以及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enM.E)首倡并于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的研究理念,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在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个体充满希望、仁慈、包容等积极品质,个体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才能持续健康地促进自身的成长[2]。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在个体的主观感受层面,提倡增强并扩展个体的积极体验;②在个体层面,强调培养个体的积极特质;③在集体层面,着重建设积极的社会环境[3]。

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上。

1 注重丰富学生的积极体验,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

1.1 立足当下,提高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

1.1.1 大力加强爱校教育,做好精神传承,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为此个体都渴望成为某一群体的一员,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作为高校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样,不仅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激发起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热情。

1.1.2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积极体验。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大学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释放潜能,提升斗志,展示特长,增强自信,培养毅力,实现自我发展,以增强积极体验,并内化为积极的人格。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学校要激发学生会、各社团、各班级的积极性,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更是给他们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增加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

1.2 放眼未来,提高应对挑战的自信心

积极的情绪体验还包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状态。如果个体对于未来有较高程度的乐观水平,那么他们将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即使面临困境,这样的个体也能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改变相应地做出行为和思维上的调整,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摆脱困境。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大学生存在对未来不抱希望、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此,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班主任开班会、新老生交流、专业教育、职业规划与教育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本专业的前景,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提高他们就业的信心,培养对未来积极乐观的心态。

2 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和栋梁,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储备,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人格的健康发展。

2.1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进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且人们能从良好的人际交往中获得自尊,内化为积极的人格。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多少带点自私狭隘、缺乏理解与宽容、以个人为中心等,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学校一方面应以学生组织为单位,组建各类活动小组等,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平台;以活动为载体,激励各学生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加强校内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尤其关注那些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差的同学,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信息员发现这类同学后,及时找他们谈话,倾听他们的苦恼,交给他们人际交往技巧,帮助他们融入同学。

2.2 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积极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行为,同困难做斗争的心理过程,包括自觉力、果断力、自制力和坚韧力。积极的意志品质是积极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塑造积极的意志品质,就是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意志的坚毅性。为此,学校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入手。例如可以鼓励同学们上晚自习,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鼓励学生出早操,可以磨炼意志,培养好习惯。

因此,作为学校,要注重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力量,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发挥教师的作用,还要注重与学校其他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学校每一个人对于学校的归属感,激发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使整个校园环境呈现出积极、和谐的氛围。

3 结语

总之,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从关注学生积极成长的角度入手,以各类教学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教育,把团体训练、素质拓展、角色扮演等方式纳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工作中,充分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参与探索自我、培养积极品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3]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6-9.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4

所谓建设性冲突, 是指互为冲突的双方具有共同目标、形成正向影响的冲突(江勇, 李步峰,2003)。一般而言, 可以从冲突双方是否具有共同目标、冲突原因是否源于方法差异、冲突过程是否以问题为中心且有信息交换、冲突结果是否积极正向等四个方面来判断冲突是否具有建设性(刘江花, 陈加洲, 2012)。具体到上述两种研究进路的冲突而言, 二者的研究目标抑或是学术目的一致, 即促进人类的幸福与繁荣。虽然“积极—消极的悖反”是作为对“积极暴政”的逆反出现, 但并不否认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价值、积极作用等。它可以被认为是从情境的视角提供不同的研究思路以完善积极心理学研究。二者冲突源于研究假设、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方法差异, 如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差异。二者的冲突过程以特质、情绪等心理过程是否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问题为中心展开, 并相互借鉴、参考对方的研究成果。二者冲突的结果虽然造成了主流积极心理学的新困境, 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域等。因此可以认为, 积极心理学两种取向、两种进路的冲突(“积极暴政”及其反叛)是一种建设性冲突。

正是这种冲突的建设性, 为积极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拓展与转换提供了可能, 也为实现两种进路的思维融合、方法融合等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为积极心理学趋向于一种辩证共生的、情境交互的、文化的、更为平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4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视域拓展与转换基于上述冲突的建设性这一特征, 可以在遵循冲突双方共同目标的前提下, 进行研究视域的融合与交叉, 进而实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视域拓展与转换。主要体现为下述三个方面。

4.1 研究视域的拓展:重新划分研究类目

视域的拓展、研究类目的再划分首先有赖于理清当前两种研究进路各自的研究视域、相关元素、研究分类等。主流的“积极心理—积极效应”研究进路(取向)主要以 Seigman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社会组织”等为核心内容,分别探索“乐观、愉快、宽容、善良、自信……”等 24 种积极人格特质或积极情绪对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积极结果的诱发、促进作用; 而非主流的“积极—消极悖反”研究进路(取向)则在关注积极心理过程的基础之上, 涵括了“悲观、消极态度、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消极人格特质,并以对主流积极心理学的反叛姿态, 开展“积极心理-消极结果”、“消极心理-积极结果”研究。综合而论, 二类研究视域共包含了积极心理、消极心理、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四种元素或变量, 以及积极—积极、积极—消极、消极—积极等三个研究大类。

在理清各自研究视域的基础上, 结合二者冲突的建设性性质(目标一致:推进人类的.幸福与繁荣), 可以对冲突双方的研究视域进行融合、交叉,从而重新界定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类目。所谓融合,即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涵括上述全部四种元素。所谓交叉, 即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交叉组合四种元素而形成:“积极心理-积极结果、消极心理-积极结果、积极心理-消极结果、消极心理-消极结果” (Wong, 2011)、积极心理×消极心理-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五个研究大类。其中, “积极(消极)-积极结果”两类研究在一般意义上探究人类的品格优势与美德, 在平均水平上探究人类如何发挥潜在力量、如何提升幸福感等, 例如探究积极情绪如何促进生理、心理健康等。“积极(消极)-消极结果”两类研究则在具体情境中探究积极(消极)情绪、特质等的情境适应性、个体适用性以及适度边界等, 从而能够在积极的反向层面探究人类如何防御危险性因素、如何避免消极结果的发生等。如 Grant 和 Schwartz (2011)对品格优势的非单调效应(Non-monotonic Effects)研究认为, 对积极的追求存在边界条件。“积极心理×消极心理-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研究则是基于对人类情绪之复杂性、辩证交互性的理解, 探究现实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的动态交互、和谐共生关系, 利于全面、辩证把握情绪或特质与幸福的关系等。总体而言,“积极(消极)-积极结果”研究旨在划定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价值、核心内容, “积极(消极)-消极结果”研究则旨在界定“积极”的效用范围、适用边界,而“积极心理×消极心理-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研究则旨在赋予积极心理学以复杂性、一体性、整全性意义。五类研究虽各有侧重, 但在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进程中应该是协同发展的。它旨在促使积极心理学趋向于一种更为平衡的发展。所谓“平衡的”, 即是指在协调推进上述五类研究的基础上, 实现积极、消极两层面研究的均衡、协同与共进。

研究视域的拓展与转换试图重新界定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类, 使积极心理学研究涵括、平衡积极与消极研究两个层面, 以推进心理学的一体化进程。然而, 研究视域的拓展、转换及其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需要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层面作进一步思考。

4.2 研究思维的转换:融入辩证思维方式

积极心理学的视域拓展与转换有赖于辩证思维方式的融入。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融入辩证思维方式, 首先应体现为树立辩证的积极心理学观念。这主要源于辩证心理学思想。辩证心理学主张运用辩证法取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二元论、机械论等思想。其核心思想和假设可以概括为:行为的发展变化是辩证过程的反映, 是连续、互依而非独立的; 个体与环境的因果关系源于个体与世界的交互作用; 矛盾与冲突、发展与变化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主题(姜永志, )。基于此可以认为,积极(消极)心理与积极(消极)结果具有辩证的内在特性, 即积极与消极是相互联系、交互作用、依存共生并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积极心理产生消极结果, 消极心理产生积极结果)。这种对积极、消极心理过程的辩证思考是拓展与转换积极心理学视域所必须的思维前提、观念前提。而在具体研究中, 参照 omas 和 Ivtzan (2015)关于幸福感的辩证研究与 Grant 和 Schwartz (2011)对于积极心理的倒 U 曲线研究, 辩证思维方式的运用还有赖于情境评价原则、共存原则、互补原则以及适度原则的确立。所谓情境评价原则, 主要指心理与情境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相应的心理过程, 而对其价值属性(或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则应依托于特定的情境。所谓共存原则, 主要指人类的情绪、情感体验是复杂而多变的, 均包含有一定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所谓互补原则, 主要指幸福感的获得依赖于积极和消极的相互作用与平衡。所谓适度原则, 是指积极效应的呈现是有范围、有边界的, 对积极心理体验的追求应维持在积极效应范围之内或平均水平。目前, Keyes (2007)所 提 出 的 积 极 -消 极 双 连 续 模 型 (dua-continuamode)观念可以被认为是运用辩证思维的例证之一。双连续模型认为, 积极与消极并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极, 而是相互平行的两个功能维度。这意味着, 积极效应的显现并不仅仅是消极元素的减少, 而消极元素并不一定不能与积极结果共存(Fianco et a., 2015)。概括而言, 辩证思维的融入旨在思维方式层面重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路,促使积极心理学趋向于一种辩证的、动态的、交互的发展或未来形态。也即是指, 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要重视积极与消极的内在辩证特性, 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方式, 着重把握积极心理过程与消极心理过程之间不断相互作用、转化发展的辩证性过程。它力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把握积极与消极的相互作用关系。

4.3 研究变量或视角的拓展:引入情境性变量

实现视域拓展与转换还需要情境性变量的引入, 这主要借鉴于情境交互作用理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主张, 心理事件的心理意义取决于个体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这已经被相关实证研究所证明。例如, McNuty 和 Fincham (2012b)研究认为, 所谓积极或消极特质(如宽恕、愤怒)并不必然与提升幸福感或降低生活满意度相关, 而是取决于特质与其运行情境(如家庭暴力)的交互影响。基于情境交互作用理论, 可以认为, 情境因素是影响个体或群体获得幸福感、追求生命意义等的关键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追求幸福的方法、形式、程度等是否适用或得当。换言之, 积极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拓展与转换需要引入情境性因素。而所谓情境性因素, 既包括宏观上的文化因素, 又包括个体层面的特质、经验等内在心理环境因素, 还包括具体的社会情境因素。在当前研究中, 虽已有部分研究将上述三种类型的情境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了考察, 但只是少数的、不全面的、不成熟的。也因此, 当前积极心理学所呈现出的整体发展面貌是狭隘的、不平衡的。以文化因素为例而言, 虽已有少部分学者开展了幸福感、道德等的跨文化研究, 如 Joshanoo (2014)研究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幸福感结构, 但多集中于研究幸福概念、结构等的跨文化一致性或差异性而忽视其他。这显然不利于全面探究积极心理的跨文化差异。综合而论, 情境性变量的引入旨在促使积极心理学趋向于一种情境的、文化的发展。而所谓“情境的、文化的”, 即是指在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中, 其实验设计、变量选择、被试抽取、结论分析等应涵括具体情境与宏观文化因素。既要考察积极或消极心理过程的跨情境、跨文化一致性与差异性, 又要注重把握情境、文化等因素对于积极或消极心理的影响作用与影响方式等。

综上而言, 积极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拓展与转换, 主要在于研究类目的重新划分。而新研究类目的具体实现抑或视域的彻底转换, 是需要在思维层面融入辩证思维、在方法或变量层面引入情境变量的。另外, 有学者研究总结出积极心理学的四大支柱:美德、意义、心理弹性、幸福感, 以替代早期研究中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社会组织”三大支柱, 并进一步提出“积极-消极双加工模式”等(Wong, 2011)。这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视域转换提供了有益参考。

5 结语

积极心理学力图以积极取向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平衡传统的“消极”取向的心理学研究, 对开发人类的品格优势、提升人类幸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心理学专业领域以及普通大众对“积极”的极度热情造成了“积极暴政”, 使心理学从“消极”取向的极端走向“积极”取向的另一极端。这不仅不利于平衡心理学研究, 而且致使积极心理学发展面临诸多批评、争论, 例如上述“积极悖论”、“消极思维的积极心理”、积极心理学称谓合法性争议等。这就形成了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两种互为冲突的研究进路, 主流的“积极心理-积极效应”研究和另类的“积极—消极悖反”研究。我们认为, 二者的冲突是一种建设性冲突, 二者的视域融合与交叉有利于积极心理学的视域拓展与转换, 从而摆脱积极心理学再失衡发展的困境。视域拓展与转换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 研究类目重新划分。重新确立“积极心理-积极结果、消极心理-积极结果、积极心理-消极结果、消极心理-消极结果、积极心理×消极心理-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五个研究大类,平衡积极与消极研究。其次, 研究思维的转换。引入辩证思维方式, 在思维方式层面重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路。再次, 研究变量或视角的转换。引入情境性变量, 考察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差异、个体性差异等, 追求积极心理学的精细化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5

1、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文化建设 篇6

大学生心理健康

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休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4.4%,有28% 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 以上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1]余琳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必然对原有的社会文化及道德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高校也不例外,大学生们一方面要适应自己的生活、学习、科研、工作、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期望与能力的冲突,加之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休学、退学以及其他校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思。当前,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从主流上讲是健康正常、积极向上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少数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确存在某些缺陷。

1989年,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徐勇等(2004)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发生在强迫、抑郁、人际敏感、偏执、敌对性等方面。田~(2oos)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强迫、人际敏感等,其中75%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疏导、解决,就可能发展演变成各种变态心理和异常行为,这不仅会给大学生本人带来悲居l、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失。

原因: 学业的压力 环境适应能力差 情感问题 就业压力 对网络的沉迷 人际关系不协调 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其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学习学业问题、情绪情感问题、就业心理困惑、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弱。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制约并引导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学生学习负担、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心理负担亦随之加重,为了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学生埋头于书本,专心于考证、过级,无暇顾及校园文化活动。在打破铁饭碗,社会竞争愈来愈剧烈、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形势下,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犹显重要,只有广泛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第一、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等各种机会的实践和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才能增加在就业竞争中的砝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

。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珊人,大学生是党和国

: 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搞好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 社会的重要内容。

理想信念淡化,义利

观、节俭观、婚恋观及孝道观等发生扭曲。当代大学生是

社会上活跃而敏锐的群体.对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冲突非

常敏感,也容易受其影响,因而会形成各种心理问题。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富含隐性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有着独特的育人效能,可以从学生群体和个体层

面来看。

方面,从学生群体层面来讲,校园文化的 育人效能有: 一

1、认同效应这是归于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文化是群体化的。同样,校园文化具有群体性,对学生产生群体效应,它使学生群体朝向自己认 同的文化氛围。

2、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从属于整个社会文

化、是向社会开放的,这就为校园群体行为及价 值趋向提供了较广阔的选择余地。同时,学校作 为教育场所,校园文化有着独特的内涵,并要在 多元文化环境下发挥导向作用。对多种文化观念 和倾向,不盲目排斥,也不被动接受,而是批判 和抑制非理性、非主导的文化观念和倾向,指向 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内容。

3、规范效应校园文化有自己特定的规范,由于这种规范内涵的规定性,使得不同的文化感 受呈现出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内涵,显示出无意、无形而又无时不在的现实的制约力量。另一方面,从学生个体层面来讲,校园文化 的育人效能有:

l、修养作用我们常说的“学院式”“书生

气”“学生味”等,都表明校园文化定势对学生 的气质、人格等心理品质的直接作用。

2、促进学生社会化 青少年学生处于人格 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期,置身于校园文化这个

特殊的环境中,引发学生心理活动的外部因素更

丰富了,能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选择 空间;校园文化对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方面起 着过滤、筛选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 离家求学的学生在校园群体环境中,需自理自 立、独立处理问题,随着知识增长以及在共同的

文化背景下借鉴和参照机会的增多,他们会逐渐

适应新的环境,学会为人处世等,从而加快心理

成熟,不断提高社会化水平。

教师队伍的素

质更具有关键的作用。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只有教师队伍的素质 高,校风、班风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并创新,校 园心理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提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才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积极向上 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这一软环境中得到不断成 长。全体教师都应以其为己任,首先要自觉地全 程参与校风班风建设,使校班集体塑造良好的形 象和氛围;其次要投入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如设 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或校刊、开设心理图书阅览 室等,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起渗 透性、暗示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意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再次,在构建良好的师生 关系上,要以情为纽带、以理为基础,在德中陶 冶、在行中创效能,充分发挥师生关系的心理健 康教育功能,进而全面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最后,在其他的学校人际关系方面,如教师 之间的关系,尤其学生同伴关系,教师可起到协 调作用。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说是贯穿全 程的,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局。每一位教师 都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并在任何一个环节偏 离大局方向时发挥监督作用。

目前我国网络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尚不成

熟。上网作为一种时尚,吸引着当代大学生,并有相当多 的人网络成瘾,利用网络引导并服务于大学生,成为心理 健康辅导的新趋势。心理辅导员在网上进行心理服务。可 以称为网络辅导,具体服务方式可设立电子布告、网上测 验、电子邮件、个别或团体线上即时文字交谈、网络电话 等。网络辅导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施方便、经济,易于 记录和保存,有利于督导和研究,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 心理教育,占领网上阵地的有效途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者,必须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具备与此相 适应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灵魂工程师 这 一能力和素质平台的构筑。除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 备的具体素质外,还应该是文理兼融、网络知识结构、政 治素质和网络实际操作能力等均应达到较高的水准,这 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有效性,扩大覆盖面.增 强影响力

心理环境,即人文形态的软环境,包括一切精神和人文因素,其较为典型的形态要素是校 园的心理环境、校园的制度文化和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等,也可以说主要指良好的校风、班风以 及校园文化建设,尤其体现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 伴关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良好的校风和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催人向上,使人际 关系和谐。

2.5对网络的沉迷

目前,大学生迷恋网络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网上聊天、交友、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近年来因为上网引发的校园恶性事件以及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同学面对大学繁重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差,他们逃避现实,试图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填补心理空白。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可以任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畅所欲言,通过网上交友聊天来得到内心的满足。一旦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们更加不愿面对现实,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长此以往,致使网络成瘾。

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现实世界的孤立,有些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寻找倾诉对象,聊天、交友、恋爱,痴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 比比皆是,甚至靠浏览非法、黄色网站来打发时光。大学 生暴力攻击、出走、同性恋、自杀等过激行为层出不穷,就

作者简介:赵晶晶(1981一),女,辽宁锦州人,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1【J孳。冀 彗 ∞

是因为大学生长期缺少具有现实亲和力的人际交往,沉 迷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这必将 影响大学生的正确认识、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导致人格 分裂,这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谓校园文化,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被广大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校园精神。一般来讲,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园环境、图书资料、科研设备、文化设施等,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校规校纪等,校园精神文化则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以及文体活动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文化建设

3.2.3加强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对心理问题起缓冲和矫正作用,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增加文化体育设施,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余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改变大学生的特殊的学习生活模式,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寓教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让愉快、积极的情绪、情感充满生活,成为推动学习、思想进步的力量。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7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或思潮, 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 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 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与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的关注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宗旨不谋而合, 因此, 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找到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Kermon M.Sheldon和Laura King的这个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我国心理学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现有讨论中, 李金珍等三位学者最先给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此后, 我国很多学者同意了这段文字的观点并在自己的学术观点中采用了它。

2.积极心理学引入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必要性

传统理念下的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过于狭隘, 而积极心理学则升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2]

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教育的目标和对象。心理学教育者搭建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提出的总目标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升华, 即:“形成、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形成”是指以一些方式塑造高校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结构;“维护”是指帮助问题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维护其心理健康;“促进”是指只有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帮助其达到自我实现。

(2) 教育内容。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 这种理念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明确和丰富。积极心理学归纳了聪慧、果敢、善良、正义、勤俭等个人优秀特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教学普及、课余活动等渠道塑造高校专业硕士的这些积极闪光品质。

(3) 构建途径。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改革, 专业硕士计划扩招实施后, 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 才能有效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在积极心理模式的指导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2建立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档案;3加强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协作与配合;4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5开辟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渠道;6创设良好心理发展环境。

摘要: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 (Seligman) 提出以后, 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理念对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与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 同时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指导及现实支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曹新美, 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学研究学报, 2006, 18 (03) :63—75.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积极语言研究 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语言;HAPPY模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在帮助个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国内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很感兴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人类心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语言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积极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有效延伸[1]。

一、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外语言学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语言的探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世纪,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国外语言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为代表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第二阶段是以瑞士语言学家斐迪南·德·索绪尔(Fa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三阶段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第四阶段是以英国学者韩礼德(M.A.K.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语言学[2]。

2.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外多数学者将积极语言的研究融入到语言心理学研究框架中。截止目前,单独针对积极语言进行的研究比较有限,多数研究集中探讨积极语言的不足之处。坦(Tan)以企业采用积极语言的方式披露财务信息为研究对象,认为在投资者经验较少的情况下,采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对于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投资者来说,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却会起到反作用[3]。卡桑久(Casangiu)则简单明了地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使用积极语言都可以起到好的效果,有的时候过分赞美反而会降低他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4]。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可借鉴的不多,这可能与国外较为开放的教育模式,以及国外教师更自由的教学语言相关。伍德(Wood)指出,教师的积极语言可以培养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行为,让学生可以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以便成为更好的自己[5]。奥德(Ode)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积极词汇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但对积极语言的使用要顺应环境,避免夸大其词导致反效果[6]。

二、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内语言学的研究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语言学,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训诂学,而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则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何九盈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和清的语言学和代语言学内容[7]。国内当代学者对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发表在《方言》《语文研究》《中国语文》《语文建设》《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刊物上。国内学者对语言学的系统研究,为积极语言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要追溯到1997年,乔新在《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一文中提出了积极语言的概念,但全文主要是从如何积累积极语言丰富学生词汇的角度进行论述[8]。随后,吴忠豪(2002)、周剑波(2002)、郑百苗(2005)等学者也从这一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换的必要性和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执行理事长陈虹在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彼特森的建议下,提出了适合中国基础教育的、本土的积极心理学应用思路——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HAPPY由H(Hope预想,期望)+A(Action行动)+P(Point关键点)+P(Process过程)+Y(Yield产品,收益)构成,并将积极语言定义为“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和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能够激励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模式”[9]。随后,学者们开始围绕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展开实证研究。

班华在《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一文中以陈虹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作为分析对象,建议采用积极语言模式,如肯定、鼓励、赞赏和理解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10]。陈雪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一文中,以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滑冰的故事为案例,探索了父母应用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的热情,增加孩子的信心,最终让孩子爱上滑冰的有效途径[11]。孙煜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一文中,以实现工读学生幸福感为目标,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引入工读教育领域,根据实证情况制订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教师实施手册》,为工读学校的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12]。刘晓棠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探究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建议:具有正向肯定的语言需要经常说,如果需要指出不足,也要先表示肯定,再指出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让学生感到有希望;而容易产生误解的语言要少说,带有负向肯定或者有恶意的语言绝对不能说[13]。陈虹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应用正向心理学大会上,作了题为《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的演讲,指出积极语言是一种积极文化,积极文化更容易造就积极的社会、积极的关系、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人,并且详细介绍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内容及其应用,把积极语言研究推向了国际[14]。

3.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此外,国内学者近几年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为学生积极心理和积极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研究视角。陈虹在《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书中运用大量的案例来展示积极语言是如何应用在教学领域的[15]。陈虹、陈淑贞在《教师应用积极语言,有助学生愉快成长》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能够增加学生“把事情做好的经验”,同时,积极语言从“方、原、作、过、表、态、新”七个维度,能够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16]。陈虹在《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运用“语言、情绪—动机、效能组合”模型分析了不同组合对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影响,通过语言及情绪的优化组合,来实现学生的动机和效能达到最理想的状况[17]。史国荣在《用积极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课堂体验,有效地激励学生成长,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和自信心,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用积极语言,不要吝啬表扬[18]。贾雪伟在《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了数学课堂中运用积极语言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分类,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积极语言教学,例如对于后进生,建议采用“你很聪明”“很有上进心”“老师很满意你的表现”等积极语言来引导其取得进步[19]。王汝敏在《用积极语言塑造孩子健全人格》一文中从健全孩子人格的角度来探索积极语言的应用[20]。田万生在全国心理助人工作者指定用书《心理助人:八大经典学派理论与技术(上)》第二编“行为主义学派的助人方法与技术”中提到,在儿童开始模仿榜样所示范的正确行为之后,应立即用积极语言对其进步情况给予表扬,引发其积极情绪,发现其潜质或进步之处,关注有利于其解决问题的条件,促进其模仿学习,确保强化效果[21]。而周海忠在《编辑的积极语言》一文中则以编辑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使用积极语言对编辑专业成长及出版行业发展的意义[22] 。后两位学者的研究拓宽了国内积极语言的应用领域。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阶段,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样本量不足,实证结果还没有形成系统。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是依附于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专门针对积极语言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但通过对国外文献资料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具理性,除了研究积极语言的优势之外,也会同时关注积极语言的一些不足,对国内学者具有启发和指引作用。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水平。由于积极语言最终将服务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因此,应当加强对积极语言的教学研究,将理论与应用并举。在理论方面,要积极拓展传统理论的研究视域,开拓积极语言心理学;在应用方面,应不断探寻不同学科甚至交叉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语言实践活动,让积极语言的研究能够突破定式,不断深入,尽快达到系统化、科学化。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学者在积极语言领域的研究有很多创新点,如陈虹所提出的适合中国本土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其展开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预计未来,国内学者将对积极语言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全方面研究(见表1)。

由此可见,有关积极语言及其HAPPY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将会进入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研究阶段,将会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为应用研究提供模式,也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陈雪,陈虹,吴文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语言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4(9):74-76.

[2]曾如刚.西方语言学发展史中的哲学思潮[J].外国语文,2012(6):71-74.

[3]Tan H T, Wang E Y, Zhou B. When the Use of Positive Language Backfires: The Joint Effect of Tone, Readability, and Investor Sophistication on Earnings Judgmen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4,52(1): 273-302.

[4]Casangiu L I. Limits of Positive Language[J]. Management Intercultural, 2014,50-54.

[5]Wood C, Freeman-Loftis B. Want Positive Behavior: Use Positive Language[J].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 2012,78.

[6]Ode S. Approach motivation as incentive salience: perceptual sources of evidence in relation to positive word primes.[J]. Emotion, 2012,12(1):91-101.

[7]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8]乔新.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J].江苏教育,1997(12):16-17.

[9]陈虹.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班华.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8):19-22.

[11]陈雪,陈虹.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J].心理与健康,2014(12):52-53.

[12]孙煜.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刘晓棠.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31):148-149.

[14]陈虹.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J].中国德育,2015(16):45-48.

[15]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16]陈淑贞,陈虹.教师应用积极语言 有助学生愉快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4(19):65-68.

[17]陈虹.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学,2014(8):45-48.

[18]史国荣.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4(6):48.

[19]贾雪伟,戴时勋.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3):141.

[20]王汝敏.用积极语言塑造孩子健全人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6):45-46.

[21]田万生.心理助人:八大经典学派理论与技术(上)[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6.

[22]周海忠.编辑的积极语言[J].中国编辑,2013(3):23-26.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词语盘点拼音听写试题 第一单元下一篇:教育学院副院长竟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