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2024-05-26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共13篇)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1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广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可视化、多样化、以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成为教师的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式,进一步促进数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现代教学媒体;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发挥不够

当前的多媒体教学教师仍然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观看大屏幕作为主要形式,还没有制定出标准化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化教学、探索教学模式和其他功能。多媒体动态演示功能、超文本和交互功能很少在教学过程中被使用。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放一段音乐或多媒体的幻灯片,甚至在教科书上的例子和练习中,只会用多媒体作为单一的媒介,较之“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只是数量的变化,而不是质量的变化,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导向”的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在目前,许多教师在多媒体制作时,只注重教师如何教学,而在学生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对数学问题的促进作用,如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更多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此外,多媒体教学技术目前正处于人机交互方式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存在较差的交互性,甚至没有多样性的交流,这也是不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多媒体效果喧宾夺主

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经常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Flash、动态图像、学生的喜好动画、动画配音等,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只倾向于关注动画效果,而忽略了学习内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广受欢迎的卡通“火影忍者”的.主人公鸣人的形象以辅佐PPT的宣讲效果,结果造成学生私下热烈讨论“火影忍者”结局的现象,如此放肆的喧宾夺主并不是我们的教育者所想要看到的。

(四)多媒体的使用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一些数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多媒体使用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如下:要求太高,难度太大。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设计了了解时钟和时间的主题,要求学生使用12小时时间法和24小时时间法。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与本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不一致。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教材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成人的角度来看,认为这些都是很浅薄的知识,不了解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第一次接触时的实际情况,导致多媒体培训在当时出现了高要求的问题。

二、优化多媒体教学的途径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为出发点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态与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和有效的工具,用来描述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在学科中所体现的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和抽象性常常使学生感到害怕,并逐渐产生抵触和厌恶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是很好。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渗透,这些现象已经得到了改善。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眼睛接收到光学信息,鼻子接收气味,耳朵接收声音等等。大脑细胞最大的刺激是对多重感官的联合反应。当来自各种不同介质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时,这种影响通常是最深刻的。在如此强烈的刺激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所谓“授之以渔”,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小学数学教师应尽一切努力,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独立学习和探索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一种常见方法。实验调查方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使用多媒体,基于探究性的学习工具的计算机软件,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学习一些规则或现象。在这种方法中,使用人机交互信息处理设备是学生和自己的对话,学生在机器中展开自己的思想,重新呈现思维过程,从而进行评估。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强调“适度”的原则

适度原则是指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课件设计的新奇性需要注意适度的调整,一切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为出发点。教师应从知识点本身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设计和使用多媒体,如果整节课只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其实,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目的是便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攻克教学重点、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度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将多媒体与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

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的学习和探索,进而对多媒体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以保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适用性。例如,在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钟表知识时,教师只需让学生知道时针、分针在时钟上的分布情况,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时间的价值,知道如何遵守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因此,多媒体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相结合,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燕丽,刘军.借力电子书包开展数学互动课堂教学研究―――以小学数学《面积单位的认识》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0).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2

一、演示对比

计算机能模拟汉字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还能生动地模拟生活中与汉字相关的物象。基本笔画中的点、横、竖、撇、捺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象形事物。如:悬针竖像垂直立起的针,柳叶撇像细弯的柳叶,浮鹅钩像水面浮起的小鹅。教师可以制作课件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笔画对比,准确地把握笔画的形体特点,使学生体会到提按、转折、轻重、粗细的细微变化,激发学生的写字愿望。学生书写技能是在“反馈—矫正—再反馈—再矫正”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多媒体能构建多向互动的评价平台。在反馈评价中,教师可将学生的好、中、差三种情况的作业与范字一起放在视频展示台上放大,指导全体学生观察,让学生对照范字指出优点,找出不足,同步矫正。实现写字教学评价的多人交流和随机互动,使课堂成为动态发展的课堂。

二、结构定位

书法是以文字的点线组合的抽象艺术。笔法、结字、章法中,结字因规律繁杂而较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征,区分结构特点并在书写时准确地定位。

(一)底色定位

“底色定位”就是在书写格子中设计背景底色,通过不同底色提示同一类结构字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闪动不同底色,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偏旁部首和主体部分,能准确对比区分每类字结构特点和在书写格子中的占位情况。如图: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教学设计片段:左右结构字的教学

1. 观察交流:师:请同学们观察上图三个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生1:这三个字都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洁”字、“粉”字偏旁在左,“彩”字偏旁在右。生2:每个字用两种颜色区分偏旁和字的其他部分。

2. 交流汇报:左右结构字的两部分在田字格中占位有什么特点?提示:课件闪动黄色(偏旁背景色),闪动蓝色(字主体部分背景色。)观察对比:分别移动每个字背景中的黄色与蓝色,“洁”和“彩”的黄色占蓝色的一半,“粉”字的黄色和蓝色重合。汇报:生1:“洁”字和“彩”字偏旁小,占字的三分之一,其他部分占三分之二。生2:“粉”字左右两部分各占一半。

3. 小结:在书写上下结构字时,要根据结构特点,处理好每部分的大小,确定好各部分的位置。

(二)图形定位

“图形定位”就是根据不同类字的象形图,形象区分字形特点,确定笔画位置。如图:

教学设计片段:“全”字的教学

1. 观察交流:“全”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闪动“▲”和“▋”,教师提示:这两部分像什么?生1:“全”字撇捺左右伸展。生2:上部构成三角形,像房顶,下部像房体。

2. 讨论交流:在书写时要怎样确定笔画位置?生1:“全”字的撇画起笔在田字格竖中线上,起笔高,向左下方伸展,过横中线,捺画向右下方伸展。生2:“王字”立在“人”下正中间。生3:“撇”和“捺”画向左右伸展要对称。

3.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形象再现

书写是动态的过程,在普通教学中,教师的范写具有局限性,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都受光线、角度、用纸的影响,在多媒体教学辅助下,教师可以利用书写投影仪直接范写,放大书写过程,突出笔画结构。尤其在技法传授时,许多笔势和指腕的运动方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清楚,而多媒体则能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全方位地展现书写过程全貌,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如:整体和局部的切换,“慢镜头”和“快镜头”的对接,扩大与缩小的调整,先讲后示范和边讲边示范等,突出细节,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对难度较大的或不易察觉的细微特征具体刻画,多角度、全方位地给学生形象的感触。再如:教师可制作课件,清晰再现笔画的运行轨迹,用动画再现书写笔顺。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书法家的作品及碑帖,可以让学生跨越时空,体会书法家追求艺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情怀。领悟“字如其人”的书法境界,理解汉字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3

【关键词】现代媒体;语文;写字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利用图、文、声、动画等现代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感知信息,准确把握结构特点,直观再现教学过程,提高写字效率。

一、演示对比

计算机能模拟汉字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还能生动地模拟生活中与汉字相关的物象。基本笔画中的点、横、竖、撇、捺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象形事物。如:悬针竖像垂直立起的针,柳叶撇像细弯的柳叶,浮鹅钩像水面浮起的小鹅。教师可以制作课件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笔画对比,准确地把握笔画的形体特点,使学生体会到提按、转折、轻重、粗细的细微变化,激发学生的写字愿望。学生书写技能是在“反馈—矫正—再反馈—再矫正”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多媒体能构建多向互动的评价平台。在反馈评价中,教师可将学生的好、中、差三种情况的作业与范字一起放在视频展示台上放大,指导全体学生观察,让学生对照范字指出优点,找出不足,同步矫正。实现写字教学评价的多人交流和随机互动,使课堂成为动态发展的课堂。

二、结构定位

书法是以文字的点线组合的抽象艺术。笔法、结字、章法中,结字因规律繁杂而较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征,区分结构特点并在书写时准确地定位。

(一)底色定位

“底色定位”就是在书写格子中设计背景底色,通过不同底色提示同一類结构字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闪动不同底色,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偏旁部首和主体部分,能准确对比区分每类字结构特点和在书写格子中的占位情况。如图:

教学设计片段:左右结构字的教学

1.观察交流:师:请同学们观察上图三个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生1:这三个字都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洁”字、“粉”字偏旁在左,“彩”字偏旁在右。生2:每个字用两种颜色区分偏旁和字的其他部分。

2.交流汇报:左右结构字的两部分在田字格中占位有什么特点?提示:课件闪动黄色(偏旁背景色),闪动蓝色(字主体部分背景色。)观察对比:分别移动每个字背景中的黄色与蓝色,“洁”和“彩”的黄色占蓝色的一半,“粉”字的黄色和蓝色重合。汇报:生1:“洁”字和“彩”字偏旁小,占字的三分之一,其他部分占三分之二。生2:“粉”字左右两部分各占一半。

3.小结:在书写上下结构字时,要根据结构特点,处理好每部分的大小,确定好各部分的位置。

(二)图形定位

“图形定位”就是根据不同类字的象形图,形象区分字形特点,确定笔画位置。如图:

教学设计片段:“全”字的教学

1.观察交流:“全”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闪动“▲” 和“▋”,教师提示:这两部分像什么?生1:“全”字撇捺左右伸展。生2:上部构成三角形,像房顶,下部像房体。

2.讨论交流:在书写时要怎样确定笔画位置?生1:“全”字的撇画起笔在田字格竖中线上,起笔高,向左下方伸展,过横中线,捺画向右下方伸展。生2:“王字”立在“人”下正中间。生3:“撇”和“捺”画向左右伸展要对称。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形象再现

书写是动态的过程,在普通教学中,教师的范写具有局限性,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都受光线、角度、用纸的影响,在多媒体教学辅助下,教师可以利用书写投影仪直接范写,放大书写过程,突出笔画结构。尤其在技法传授时,许多笔势和指腕的运动方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清楚,而多媒体则能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全方位地展现书写过程全貌,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如:整体和局部的切换,“慢镜头”和“快镜头”的对接,扩大与缩小的调整,先讲后示范和边讲边示范等,突出细节,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对难度较大的或不易察觉的细微特征具体刻画,多角度、全方位地给学生形象的感触。再如:教师可制作课件,清晰再现笔画的运行轨迹,用动画再现书写笔顺。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书法家的作品及碑帖,可以让学生跨越时空,体会书法家追求艺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情怀。领悟“字如其人”的书法境界,理解汉字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现代媒体与写字教学的整合,能够使书法艺术在视觉效果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完美,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弘扬和发展汉字文化。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4

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武康小学

黄威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多媒体的运用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上课已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时代,而是进入了现代信息的领域。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要使学生成功地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就需要有一座能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桥梁。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把数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活泼的语言过程,容易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新知识的学习。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优势与特长,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适时的运用

1、在创设情境时,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最好的教学时机,莫过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内驱动力,从而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比如,我在教学第一册“相识钟表”这一内容时,一开始出示小明起床的画面,并伴有闹钟的铃声,让门生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明起床的时间的?”学生一下子被这一画面及声音吸引住了,个个认真视察抢着回复,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如在上“数砖墙”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设计“小刺猬造数砖墙”这个动画情景,课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小刺猬准备造一堵数砖墙。”“什么是数砖墙?”“为什么叫数砖墙?”“它和一般的墙有什么不一样?”„„不等老师发问,学生已七嘴八舌地问开了。接着就适时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向他们展示了数砖墙。“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墙上有数字,所以叫数砖墙。”“我发现了,每块砖上都有数字的。”“有数字的墙叫数砖墙,那有数字的砖是不是叫数砖?”此时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极其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在“小刺猬造数砖墙”的媒体动画中,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可见,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探究兴趣的激发,信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突破难点时,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但在教学时,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若教师到每个学生的桌前示范,课堂效率将大大降低。这时可以把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又如,在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也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难点不再难懂,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3、在练习时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特别是通过设计一些带娱乐性的练习,像“投篮比赛”、“帮小动物找家”、“小蝌蚪找妈妈”等形式,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如,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许多“智慧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朵花,每朵花都能进入一个练习,当学生做对时,就会跳出一只小猴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反之,小猴子就会说:“别灰心,再试试。”学生们为了争得小猴的夸奖,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当计算正确,得到小猴子的夸奖后,他们个个兴奋不已,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二、要适当的运用

1、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化抽象为形象时用,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了竖琴中琴弦,然后引出线段;展示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展示火车的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引出直线,从鲜活的实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

3、化肤浅为本质时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究,初步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这时利用课件就能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当用鼠标点击长方体的面时,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就会完全重合。当点击棱时,课件就会出现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棱,进而闪动每种颜色的4条棱慢慢重合。从而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相对棱的长度相等。学生们面对自己的发现,心里特佳整合。别激动,特别自豪。这一动态过程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而用多媒体课件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机灌”。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和使用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媒体有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5

摘 要 分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探究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帮助和影响。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040-02

前言

小学语文是整个小学学科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推动学生知识和交流能力的综合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设生动的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创设课堂学习情境 多媒体的影像展现功能可以有效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设学习情境,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将语文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记忆,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这点,积极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比如通过影像展现的形式来展现与小学语文课本教学知识相关的影像,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祥林嫂》,文章主要讲述的是鲁迅先生家乡一位死了丈夫和儿子的可怜寡妇,家中无依无靠,由于亲人都死了,精神也变得不太正常,终日以泪洗面。虽然鲁迅先生用他的文笔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生动地写了下来,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是很丰富,对于文字的理解不理想。只通过对于文字的阅读,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鲁迅笔下祥林嫂遭遇的凄惨和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蕴藏的感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影像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到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促进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

化抽象知识为具体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语文知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将较为抽象的语文知识点变得具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减轻语文学习的压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涵盖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知识和文化,因此,它的知识是较为复杂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时而会遇上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普通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会花费大量时间,效率很低。多媒体的影像功能可以直观地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影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晏子使楚》,这是一篇语言水平较高的文言文阅读文章,学生年龄小,语文知识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对于古代文言文更是知之甚少,所以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影像将这一文言文中的历史典故完美、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将抽象的文言文转化为具体的影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多媒体的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可以有效地拓展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范围,深化语文知识层面,增强语文知识的积累,促进语文知识学习的科学发展。书本上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学生要想提高语文知识素养,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必须不断地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然而,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无法像成年人那样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学生性格较为活泼,更容易被内容精彩丰富、形象生动、简单易懂的图像所吸引,而现代多媒体的资源又很丰富,知识面又广,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采用多媒体来辅助学生的学习,拓展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范围,深化学生语文知识的层面。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小学课文阅读教学 多媒体可以创新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便是课文教学,课文阅读是教师传授学生识字和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手段。然而,小学语文知识较为繁杂,涵盖了大量的知识文化,这些繁杂的知识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教授起来压力很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改变传统低效的口头讲述式教学方法,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另一方面,由于小学语文涵盖了许多古今中外的知识文化,这便加大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当许多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由于地方文化的不同、语言运用手法的不同等,造成许多翻译过来的文章不能很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加大了学生对于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理解的困难。然而,多媒体是不受地域文化限制的,它能够直观地、准确地为学生展示各种文学风格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非常重要。普通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效率低,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影像展现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作文题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图像语言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生喜欢看多媒体,因为多媒体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而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也非常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写作的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优秀文章的模仿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效果。

小学语文表达能力教学 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教学是检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是否平衡、发展是否合理科学的重要尺度。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受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记忆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看重,而对于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度不是很高,这种语文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多媒体的影像功能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用具体的影像和连续的流程进行直观的展现,为其模拟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应用环境,为学生展现如何才是正确的语言运用方法和环境,提高学生对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认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魅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小学语文表达能力教学,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减轻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增强语文学习综合实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6

任丘市吕公堡南庄小学 袁振玲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不仅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结合精心设置的画面,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从而达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多媒体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也是现代数学教育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造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静态、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可以使沉闷、单调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声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多媒体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

再如:在学生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了“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镜,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传统电教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等可以同时表现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功能,而计算机最具胜利、最能显示多媒体特点的技术——人机的交互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实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频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某些对象(文字、图形等)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而不是由老师说出),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个思维的多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度。例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面学具,通过自己拨时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开始我问:把8个分成2份,有几种摆法?我先让全体学生用小塑料棒动手摆,有的摆成1个和7个,有的摆成2个和6个,有的摆成3个和5个„„我利用投影出示了4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分法得到的两份同样多?学生很容易从“同样多”过渡,理解“平均分”的实际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我上《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有许多知识并不是按照惯有的模式直接讲给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去记。在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环节中,我先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小木条,并在两端打好一个孔,用来灵活固定,也有用塑料条来代替的,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践、组合成可以活动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完成后,我请同学们用双手去拉伸这两个图形,并把得到的结果告诉给你的伙伴们,看看你们的结论是否相同?结果是什么?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老师只是适当地进行点播,从制作到实践操作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拉伸不易变形,而长方形则有相反的结论。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学效果特别好,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进行思考,去寻找不同的解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3厘米长和5厘米长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画面不断的闪烁,展示了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

例如教学“9加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小动物数学竞赛”的故事情境。即小花猫自夸是数学的小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狗一听,立即出题目考考它,这时屏幕呈现一个有10个格子的空牙刷盒,接着画面变成盒子里放有8把牙刷,盒外有3把。小狗提出“共有几把牙刷?怎样列式?得什么?”的问题,前两个问题的确难不倒小花猫,而后一个问题却把小花猫给难住了,这时引出新课内容。

四.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为了突破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出示3梱零4跟小木棒表示34,再出示2梱零8根小棒表示28,整捆与整捆对齐,单根与单根对齐,接下来演示把10跟单根的梱成一梱放在整捆的下面,使学生明白满十进一的道理。通过电脑操作演示把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进位的道理和算理,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再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一直对“速度和”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实物和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很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模拟运动过程,学生就很容易总结求出两地距离就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这一规律。再如,教学角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五.运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在这种愉快的情绪下,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难点逐层剥离,使学生突破掌握。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并创设了按题配置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再如: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时,”我首先出示电脑软件《八戒分桃》的“童话”故事,屏幕上出现了声情并茂的彩色画面:一天,猪八戒到花果山去玩,恰好悟空不在,八戒就带着30只小猴去摘了100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然后对小猴说:“你们30人,每人分得3个,剩下的一个就给猪伯伯我吧!”八戒怕小猴不相信,还列了一个算式呢!屏幕展示。

没多久,悟空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斥责八戒不老实,欺骗了小猴,吓得八戒连连磕头求饶,小猴们被弄得莫名其妙。童话故事放完后,老师紧接着问学生:八戒为什么欺骗了小猴,悟空指责八戒不老实的理由在哪里,在学生绕着情趣的情况下,老师趁热打铁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这样导入新课自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求解答方法及答案。因此教师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实践表明,多媒体是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走向世界的窗口,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里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7

一直观型和抽象型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2014届考生来说, 在2013年文综高考政治的说明中, 其中一项是关于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和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对于这一时政内容的掌握, 可直接指导学生收看每天的新闻联播、现在播报等电视新闻节目。其中涉及的时政内容直观、形象, 有助于学生积累具体的学习材料。但仅限于直观媒体是不够的。一般情况下, 政治教师必须寻求直观型媒体和抽象型媒体的优化组合。所谓抽象型媒体, 主要是指文字读物, 包括视觉符号和语言符号, 它有助于向学生提供高度抽象的经验, 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部联系。把上述两种类型媒体组合运用, 可以达到缩短教学进程、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如教学“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时, 可先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录像《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然后用投影仪打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探索: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为什么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2)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3)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说明如何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4) 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收入分配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5)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 运用经济学知识, 说明应如何解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这种直观媒体和抽象型媒体的组合运用, 学生的认知能力必然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图像型和实物型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中用投影设计的图像表现政治事件, 可见度高。画片停留的时间性, 由教师灵活控制, 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讲解。图像与实物相比, 真实感、空间感、立体感较差, 如能将两者恰当地组合运用, 就可以扬长避短, 收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高三复习“经济全球化”这一考点时, 教师出示地球仪模型, 对照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理。在学生弄清楚原理的基础上, 教师以幻灯显示中国和美洲、欧洲、非洲等地经济往来图片, 可使学生在实物和图形符号间迅速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掌握中国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总之, 只要我们在政治复习教学中真正注意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运用, 就可以使教学的手段丰富起来、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摘要:根据人类学习的认识规律, 要提高学习的效能, 必须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媒体, 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 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手段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 网络课件 绘图软件。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02-01

高中美术分为美术普及型教学和美术高考两大类。艺术高考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高考群体,在整个高考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是两次高考:专业考试+文化课考试。 专业课考试需要经过系统而严格的考前训练。专业考试的公共科目为素描、速写、色彩,如报考设计类专业,还会加试《设计基础》。

设计基础课程是以三大构成为主体,兼顾图案等知识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应用在各校的许多课程教学当中,本文对它在《设计基础》教学中应用做一些探讨。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1.教学媒体单一。设计基础作为所有美术高考——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科的必考科目,讲求视觉的重要性,因此“有所见”成为学习的前提。而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通过课本、少量的图片、模型、有限的语言、单一的示范方式来组织教学,考前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视觉刺激,他们只能去想象,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易造成知识断层。设计基础课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总结了设计的一般规律、设计原理,对考入大学后的各种设计都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作用也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传统的单一媒体,很难提供足够的设计应用资源让学生去对比学习,不知道基础如何运用在设计当中,形成基础知识与设计应用的知识断层,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极其重要的内容。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传播一体化,开启了人类学习的新方式。学生们可以进入网络上的一个“虚拟教室”中进行学习、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1.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传统教学中配以书本、图片和模型,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现代媒体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集声、像、动画动态显示为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象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在书本上难以完全呈现的形象、较难理解的概念,通过大量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刺激、直观的形象、分解的步骤等,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网络课件的应用,现代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育是一种近距离的教育形式,而网络教育则是一种远距离教育形式。将课程制作成网络课件放在校园网上,网络的应用使得教育过程更力加互动,教育对象更具针对性,使教学问题更加科学化和明晰化。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站展示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目的和课程安排等都能在网站上找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还没理解的知识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再次复习,也可根据情况提前学习。

2.将课堂教学过程、作品制作示范过程录制成录像放在网站上,学生观看时可以根据需要,或者跳转,或者暂停,或者快速进退,以实现学习的目的。

3.通过网站将优秀示范作业和知识点在各种设计中应用的图片加以收集,形成资源丰富的图片库,将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设计应用充分联系起来。点击一个理论知识点便可出现各种设计应用的图片,通过一些简单的评论提示,避免了基础与设计应用的知识断层,解决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难以应用在设计中的问题。

4.网络论坛和博客,实现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可将范例贴在論坛上,学生也可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在论坛上展示,接受大家的评论,无形中形成压力,促进交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5.将课外知识融入网站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一种好方法,课本中提到的某些著名画家、设计师等,在课堂上难以很详细地介绍,可以利用网站将其肖像、生平经历、作品一一展示,也可将优秀的设计网站形成友情链接,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对其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一定帮助作用。

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的开发应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网站的开发、动画的应用都要为教学服务,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必备的软件基础,它的制作和使用最终应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避免“重技术轻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度运用,会出现不分重点难点,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教学的不良现象。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9

2.1激发兴趣,趣化内容:练习课以及课后期末的复习一般没有老师的讲解就变得更为枯燥无聊。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让他们只能就事论事,无暇顾及有效地反省;也会使学习好的学生长久地停留在此阶段,客观上延缓了上升的速度。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3)《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在原先的教育过程中,总是让学生做很多很多练习题进行题海战术,造成了训练过度,大大打消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题目趣化分为菠萝组、香蕉组、荔枝组等等,建立一定的比赛机制,然后再在多媒体上进行比赛的演示及比赛信息的反馈,对于比赛成绩差的组别多鼓励,对比赛成绩好的多奖励,这样就不会使同学有太大的心理反差,能很好地完成复习任务。

2.2加大容量,节约时间:随着遗忘时间的延长,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往往有些知识点都已经记忆模糊了甚至忘却了,再加之复习时需要巩固的知识点又比较多,这就需要适当的延长教学时间来进行知识点印象的加深。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都是采用减少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时间来完成复习任务,而采用多媒体可以很好的完成上述目标,事半功倍。例如(4)《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同学们反反复复的记概念公式,而多媒体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把公式概念等显示出来,加上一些易懂的批注就能很快达到完成复习目标的任务。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10

让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用于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尤其在音乐课的运用上,将各种教学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通过初步尝试,我深深地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采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积极思考,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集中指向一定事物的能力,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农村孩子获取新鲜事物的途径较少,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的播放,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对象上去,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对激发音乐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听录音来欣赏音乐,学生对这种枯燥、单调的欣赏方式早已厌倦,这样有的学生会在听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心不在焉。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上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库尔班大叔喜洋洋》一课时,我选用远程教育资源里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先是播放新疆民俗风情画面,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新疆,从而引入歌曲教学。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看到美丽、热情的新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高昂起来,为歌曲教学打下了很好的感情基础,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感情学习这首歌曲。为了丰富学生的视野,我还利用远程资源中的拓展资料,安排了《掀起你的盖头来》和《新疆好》这两首具有新疆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更深的感受异域文化带给他们的愉悦体验。

二、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使练习形式多样化。

音乐教师们都知道,进行基础知识练习时,因为知识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往往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比如:在进行节奏训练播放远程教育里农场的内容,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醒来了,他们伸伸懒腰来到屋外,农场顿时热闹起来,可小羊还在贪床。羊妈妈咩-│咩-│咩咩│咩-‖地催促小羊快起床,迎接到农场来的小客人。我们和羊妈妈一起来催催小羊吧!这样X-│X-│XX│X-‖的节奏就学会了。远处传来“嘎嘎嘎”的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要来小客人了,也带着它的孩子小鸭们来欢迎,它们边走边呷呷│呷O│呷呷呷│呷O‖,有谁想学学鸭妈妈和小鸭子?让学生模仿鸭子的动作和叫声,这样XX│XO│XXX│XO‖的节奏学生也会了。这样在故事的情景中,通过画面的启发,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节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使其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育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学生只有对所学对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深刻地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差,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容易感兴趣。远程教育教学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在音乐课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运用远程教育教学中相关录像来缓解理解的难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音乐形象,一幅幅或灵动、或激情、或有趣的作品,这些怎能不给学生留下无限遐想的美好空间。只有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够使我们的音乐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只有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可以这样说,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推动了音乐教学向理解更深层次的发展。

四、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历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议题,教师都十分注重对这两点的综合处理。过去,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只能用语言描述和表达,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就构成了难点。现在利用远程教育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上《小企鹅》一课时,为了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播放小企鹅互相打招呼的发声练习:

0啊|噢哩呀|噢哩|噢哩哩|哩︱0啊|

噢哩呀|噢哩|噢哩哩|哩 ||

0×|×××|××|×××|× | 0×|×××|××|×××|× ||

让学生模仿小企鹅,这样轻易的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解决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五、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使音乐形象更鲜明,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运用多媒体教育教学多媒体制作优美的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他们融情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学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如在《音阶歌》一课的教学中,播放远程教育光盘里《音乐之声》的电影,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家庭教师玛利亚和少校的七个孩子共同演唱七个音符的快乐场景。通过这样的教学,枯燥的音符在学生的眼里变的是那么的有趣,《音阶歌》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合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采取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广泛借助美术、文学、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使较为抽象的音乐教学变的具体可感,可以使音乐教学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易到难、有简到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从多媒体教育优质资源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育进行教学,可起到省时、省力、高效的作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真正提高自身音乐素质,在专业道路上越走越宽。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海拉尔区新农村小学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11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讲“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我们在进行聋童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聋童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聋童由于具有听力残疾,所以接受的语言信息相对较少,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让聋生从体验感受开始,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知。如教“分数的意义”引入新课时,我利用聋生常见的分月饼情景,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也具体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创设聋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让聋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学习之中。

二、优化学习方式,体验分数,获得新知

由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的特殊性,聋童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也不同于普通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要采取各种语言形式,即口语、手指语、手势语和书面语,更多采用直观的教育方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发展聋生的有声语言及智力。教师要采用特殊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新课程中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正符合新课程这一理念。

如教“分数的意义”前,我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主动地面对新知去回忆再现旧知,并通过交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提出:“你可以把哪些物体平均分,并用分数来表示。”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根据学生的交流,用多媒体出示一个西瓜或一张纸、一段1米长的线段。然后教师出示8个月饼,提问:“你会怎样平均分这8个月饼?每份用怎么的分数表示?每份有几个泥人?”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小组汇报分别把8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4份和8份。通过学生的讨论、观察,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个性,创新学习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对于聋生来说,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可以在社会生产劳动中自己独立地继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聋生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与使用,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充分展示自我的个性。

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若干份”、“一份”和“几份”的理解,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舞台。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填分母、分子分数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填空并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上的小学数学题库中有关分数的意义的题目,为学生服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自主练习。于是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飞翔。在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以看到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闪现。

四、开展智力游戏,体验新知

聋生的智力发展史有差异的,智力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如有点聋生表现非常机灵,接受能力强,而有的则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有的观察力较强,但想象力较差。聋童的智力差异,制约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聋生的学。大量的研究材料表明,儿童生活在适当刺激的环境中,智力才能得到正常发展。狼孩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聋校必须创造一种有利于聋童智力发展的环境,使每一个聋童都有参加智力活动和提高智力的机会。如果能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玩游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

于是我用计算机程序设计了一个“拿乒乓球”的游戏。这样,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争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思想:“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12

●开发环境和功能特点

Power Point和Visual Basic等都是Micro soft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较为成熟的软件设计平台。其特点是该软件设计平台所提供的功能, 可以使程序设计者在可视化环境下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 操作简单直观, 技术上易于掌握, 能够编辑、处理和使用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画、三维图形、影像资料等;有丰富的模板和前景背景资料以及色彩资源, 可根据需要引用或自行设计制作;有丰富的控件和演示动作, 可以便内容和演示界面的切换快速、精美、准确, 并且可以设置控件, 选择切换目标等。由此可见, 该软件的开发, 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多方面用途, 切实从多媒体的角度进行了精心的考虑, 运用在体育理论教学方面, 在功能上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的特色

(1) 授课形式的变化

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 首先, 可以使教师从传统的讲稿中解放出来, 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面对演示界面, 围绕主题保持同步的思维活动, 对问题的探讨进行自然的拓展和延伸。当然, 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卡片式的文字材料, 但仅仅用于对主题讲解内容的提示和备忘。其次,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教师从讲台和黑板之间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 特别是体育理论教学, 教师甚至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腾出身体, 采用大量的语言、表情、身体语言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授方法, 可以很自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使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和富有情趣, 使授课形式更为积极生动。

(2) 授课信息量大大增加

从授课时间上讲, 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 教师几乎可以整堂课面对学生, 围绕授课内容进行讲解, 授课过程紧凑, 节省了板书和查阅讲稿的时间。同时, 通过多角度的知识传授, 学生理解领会所掌握知识的效果明显提高, 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难度的差异明显降低, 对问题直观和全面的讲解, 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冗长的反复说明论证, 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使教师可以组织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教学内容。另外, 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 形式更为多样化, 进而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大大提高, 真正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使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大幅提高。

(3) 学习兴趣、理解水平的提高

通过多媒体有声有色的内容, 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例如, 我们在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时, 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原地做模仿动作, 或者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平画图, 学生无法看到空中的立体图像, 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却还是一头雾水。而采用多媒体对学生讲授这一技术动作时, 通过计算机和投影仪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段定格, 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学习, 了解动作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画面能形象、生动地描绘技术动作, 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 使难理解的东西变得容易理解, 而且还可以把空间放大或缩小, 把时间的间隔缩短或延长。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和友好, 形成交流式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因此从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而言, 由于教学过程中富含竞赛、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 通过多媒体手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佐证和展示, 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学习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 而是从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学习, 这样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了形象思维, 又发展了抽象思维, 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

2. 体育教学信息的索取渠道

(1) 多媒体对体育理论信息的补充性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 电脑网络无处不在, 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搜寻信息, 所以对于体育教育而言, 建立相应的体育网络体系势在必行。在校园网中, 我们可以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体育网页, 增加超级链接。在网页中加入体育教学课件、体育知识讲座、体育动作技术分析以及运动常识园等页面, 同时加入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在课余的轻松时光里学习感受体育理论的知识。例如, 我们在体育教学课件的页面中, 可以利用音频编辑软件Sound Forge、Wave Studio, 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hotoshop、CorelDraw, 二维动画制作软件An-1install~Pm, 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3DS Max、3DcooI等, 进行文字、图像、声音的处理, 编辑出引人入胜的多媒体课件。

(2) 素材获取的广泛性

使用多媒体演示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势还在于可以使用大量的教学素材。教学素材选择和使用的准确与恰当, 在问题的解决上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体育理论方面素材获取渠道主要有采集和制作两种方式。通过采集获取素材的渠道十分广泛, 主要来源于书籍文献、图片资料、名人名言、定理、影像资料、互联网站等, 其内容可以是文字说明、照片、图片、图表、录音和录像等。相对于传统媒体, 多媒体更具互动、多文化、高信息、非线性的特点, 很多的体育教学教材都是从相关的网上获取以满足体育理论教学的需要。此外, 可以通过自行制作的素材进行教学, 比如, 摄像资料、动态图表、动画和分解图谱等。其制作比较简单、方便, 不需要耗费太大的人力和物力。自行制作的素材由于更加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主题更加鲜明, 立意更为准确, 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前景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能够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 充分满足教材对声音、文字、图表、图片和影像资料的需求, 运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从多个角度直观和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 避免生硬呆板的教学力式。从理论与实践的运用来看,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能够很好地满足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各项要求, 使教学的形式更为丰富, 使教学的效果更为明显。

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13

【摘要】从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角度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多媒体

课件

教学

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现代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到课堂中,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联想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为现代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就必须选好素材,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动画、音乐等手段,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动画、音乐、视频之中,使学生爱看、爱听、爱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年、月、日》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着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我先让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讲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从多媒体课件中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多媒体演示出: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旋转。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同时我配上解说,学生耳闻目睹,很容易就明白了地球在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分别称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于是就有了平年和闰年之分,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二月份。多媒体课件形、声、色、光等相互结合,生动形象,使学生看到了奇异的天文现象,对学习《年、月、日》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刻理解了这一知识。这样教学,使学生从心理上避免了单纯听课易造成的疲劳和紧张感,获得了轻松、舒适、怡然的心情,在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快乐地学习。又如教学《时、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小白兔和小乌龟在一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跑道圈上均匀地分布着12棵树。他们同时起跑,当小白兔从起点跑到终点时(跑了一圈),小乌龟刚好跑到第一棵树下(跑了一个大格),可是裁判却宣布他们“打成平手”。正当学生疑惑不解时,我顺水推舟引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借助多媒体课件,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十分喜欢的动画故事结合起来,诱发了学生的血虚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数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点,光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重难点,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模拟、演绎的特点,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数学学习情境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这个内容很抽象,教学的重、难点都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如果运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道理。如果改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8个小扇形,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半圆中移出排成红绿两队,又把两队合并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然后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割补、拼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模糊变得清晰,能够想象到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可以转换成一个和它等积的长方形。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让学生得到认知感知,学会了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且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得以形成。

如在教学推导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出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在闪烁,长和宽也分别用数据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到长方形周长的求法。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列出三种不同算式: 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 2=16(厘米)。然后通过比较,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一个教学环节,培养了探索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设计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应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教师、学生、多媒体”交互性的活动,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学会动口、动手和动脑地解决问题。必要时可出示一些引导性的图文和动画,也可设置相关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就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会脱口而出:“圆形的。”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的呢?能不能造成三角形、正方形„„”并趁机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三角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向前运动的情境。学生们连忙回答:“不行!因为三角形、正方形有棱、有角,开不动。”接着又出示椭圆形车轮的汽车费力地滚动的镜头,接着提问:“椭圆形没有棱角,这样行吗?”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回答:“汽车前进时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不平稳,还是不行!”渐渐地椭圆的轮子变圆了,汽车飞快地跑起来。这时学生“哇!圆的才行呀!”可见,通过轮子动态、清晰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领悟到车轮造成圆形的原因,正确建立了圆的概念,明白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在设计练习巩固中,教师也可以把预先拟好的题目运用多媒体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答对时,课件里的老师会表扬他“你答对了,真聪明!”当学生出错后,会耐心地劝他 “请你再来一次吧!”学生在多媒体的表扬和鼓励下,便会认真思考。

五、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要真正地上好一堂课,事先要认真考虑: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手段,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不要为运用而运用,或单纯为引起兴趣而运用,那样只会喧宾夺主,节外生枝,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合理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对于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课前学生各自准备好一个圆柱及一个与这个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以及适量的细沙子。上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然后用装满沙的圆锥,往圆柱内装沙,三次正好装满。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让他们动手试试看,将沙倒满圆锥,再倒入圆柱内,三次正好装满。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新知的认识,从而很自然地得到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这个结论。“是不是所有的圆锥的体积都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呢?这时,可以根据学生带来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不等底但等高,或不等高但等底的圆柱和圆锥来按照刚才的实验做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从而进一步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正确结论。在这堂课中,通过现代与传统两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了探索与思考,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使教师摆脱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画图片、写卡片等,节约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多研究教学教法。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随时增添或筛选内容,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课件,它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要素,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展开,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单位年度帮扶计划下一篇:经济科技委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