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2024-06-03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共10篇)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篇1

关于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规范的具体要求

各位老师,同学:

为了使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更加规范,按顺序装订上报,现对我院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规范特做出如下统一要求:

一、毕业论文格式

1、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双面打印。

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题目:黑体,三号,居中;

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宋体,小四号;单位,宋体,小五号;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宋体五号加黑,内容小五号;

标题:论文原则上只分至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左对齐,行距25磅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左对齐,行距20磅 三级标题:黑体,五号或10pt,左对齐,行距16磅

为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后及字间距可适当调节,3、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4、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5、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要采用斜体(如:拉丁文)。

6、封面、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采用学校的统一模板和格式。

二、毕业论文的组成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格式应按下列次序:

1、论文题目

2、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

3、中文摘要

4、关键词

5、前言

6、正文

7、参考文献

8、英文(外文)摘要

9、致谢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结构包括:

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开题报告,和目录页等;

2、主体部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英文(外文)摘要,致谢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理科一般不少于6000字。

3、附录部分:设计图纸、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简介,照片和翻译论文、资料的原文、计算机程序。

4、结论: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顺序

1、封面

2、开题报告

3、目录页

4、正文

5、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6、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

7、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四、论文提交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通过后,学位申请人根据答辩组提出的要求认真进行论文修改,按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格式、书写规范进行排版,按顺序装订后上交一份完整的纸质论文到学院,由学院统一上报学校存档,同时,提交电子版毕业论文(设计)到学院

1、电子版学位论文应与印刷本内容一致;

2、电子版学位论文应集合为一个word电子文档。电子版论文一律以“姓名专业.doc”命名。如:张三林学.doc。

请各位同学在答辩后认真检查自己的论文书写格式,如有不规范的将视为不符合要求论文处理。请各位指导老师严格把关,确保所有的论文按照规范书写,装订,上报。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篇2

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 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用算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结构化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

1.顺序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编写简单的程序过程;3.变量的特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通过开始的学习, 我们对VB编程有了初步的体验, 知道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三种描述算法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应如何来实现算法和进行编程呢?

例如, 有一次在上体育课的时候, a同学想和b同学做一个换球的游戏, 同学们能不能帮他们出出主意? (如a原来拿篮球, b原来拿排球, 交换后, a拿排球, b拿篮球) 游戏规则:要求每次交换只允许每人手中最多有一个球。

依照人的正常逻辑, 必有学生想到直接互抛法来交换两个球的方法。分析算法, 引出程序。

算法1直接互抛法

Step1:a (或b) 拿篮球;

Step2:b (或a) 拿排球;

Step3:a将篮球 (或排球) 给b;

Step4:b将排球 (或篮球) 给a;

Step5:结束

程序可描述为。

Dim a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a=1

b=2

Print"交换前:a=";a, "b=";b

a=b

b=a

Print"交换后:a=";a, "b=";b

运行程序不正确, 设下疑点

提问:程序运行结果为什么会和我们交换的结果不一致呢?

讲解:变量的特点, 每个变量占用一个内存空间, 有新的内容被送到这个变量中, 旧的内容就被冲刷掉了。

结论:上述程序运行结果不能满足要求, 直接互抛法程序不成功。

算法2“第三人”交换法:第三人就像一个邮递员

Step1:a (或b) 拿篮球, b (或a) 拿排球

Step2:输出交换前a、b的值

Step3:第三人<-a (或b)

Step4:第三人<-a (或a)

Step5:b (或a) <-第三人

Step6:输出交换后a、b的值

Step7:程序结束

程序程序可描述为。

Dim a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a=1

b=2

Print&quot;交换前:a=&quot;;a, &quot;b=&quot;;b

c=a

a=b

b=c

Print"交换后:a=";a, "b=";b

结论:第三人就像一个邮递员, 它是a和b换球的中转站, 交换真方便.

巩固练习

有两个锥形瓶, 1号瓶里面装的是溴水, 2号瓶里面装的是水, 如果我们要交换两个瓶子里的液体, 该怎么办?

学生练, 老师讲:利用第三个变量C来进行交换, 交换的过程如下。

C=A

A=B

B=C

第三步:输出交换后A、B的值。

流程图:由学生上讲台完成。

编写程序代码:师生互动完成。

算法3 (拓展题) 针对体育课的那个题, 若允许某一瞬间有人可以同时拿着两个球, 程序应该怎么编写?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算法复杂, 学生可能无法想到, 理解程序的运行结果即可。

a=1

b=2

Print“交换前:a=&quot;;a, &quot;b=&quot;;b

a=a+b

b=a-b

a=a-b

Print&quot;交换后:a=&quot;;a, &quot;b=&quot;;b

随堂练习

1.以下是一段VB程序。

a=1

b=a+1

c=a+b

它的基本结构属于 ()

A、顺序结构B、选择结构C、循环结构D、树型结构

2.下列VB程序运行后, 变量x的值为 ()

x=2

Print x+l

Print x+2

A、2 B、3 C、5 D、8

●课堂总结

总结 (师) :纵观上述三个程序, 运行程序, 不难发现代码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一行一行地执行。这种结构叫顺序结构。

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本结构 篇3

1.经典算法类

例1 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就会吃羚羊.该人如何将动物转移过河?请设计算法.

解析 任何动物同船不用考虑动物的争斗但需考虑承载的数量,还应考虑到两岸的动物都得保证狼的数量要小于羚羊的数量,故在算法的构造过程中尽可能保证船里面有狼,这样才能使得两岸的羚羊数量占到优势,具体算法如下:

第一步,人带两只狼过河,自己返回.

第二步,人带一只狼过河,自己返回.

第三步,人带两只羚羊过河,并带两只狼返回.

第四步,人带一只羊过河,自己返回.

第五步,人带两只狼过河.

点拨 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精确描述,有些问题使用形式化、程序化的刻画是最恰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算法时应精练、清晰地表达,要善于分析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2.顺序结构类

例2 画出从5个不同的数中找出最大数的算法的程序框图.

解析 记这五个数是[a1,a2,a3,a4,a5,]框图如下.

点拨 (1)各步中的[b]可能在每一步中都不变,也可能在每一步中都变,但最后输出的[b]是这5个不同的数中最大的数.(2)设计算法的目的是将它作为指令交给计算机去完成,当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一旦确定,那么它的执行顺序也就确定了.因而,各步只能一步接一步地执行,不能跳跃,也不能交换.

3.条件结构类

例3 设计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是否有实数根,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析 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

第二步,计算△[=b2-4ac]的值.

第三步,判断△≥0是否成立. 若成立,输出“方程有实根”;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根”.

结束算法.

程序框图:

点拨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需要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再分成两种情况处理:(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该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分类讨论问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不同情况,最后结果就不同.因而当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时,必须先确定判别式的值,然后再用判别式的值的取值情况确定方程是否有解.该例仅用顺序结构是办不到的,要对判别式的值进行判断,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例4 设计算法,求[ax+b=0]的解,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析 对于方程[ax+b=0],应该分情况讨论方程的解. 对一次项系数[a]和常数项[b]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分类如下:

(1)当[a≠0]时,方程有惟一的实数解[-ba];

(2)当[a=0,b=0]时,方程的解为全体实数;

(3)当[a=0,b≠0]时,方程无解.

联想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处理方式,可得如下算法步骤:

第一步,判断[a]是否不为零.若成立,输出结果“解为[-ba]”.

第二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集为R”.

第三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方程无解”.

点拨 条件结构嵌套与条件结构叠加的区别是:(1)条件结构叠加,程序执行时需依次对“条件1”“条件2”“条件3”……进行判断,只有遇到能满足的条件才执行该条件对应的操作.(2)条件结构嵌套所涉及的“条件2”“条件3”……是在前面所有条件依次一个一个的满足“分支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执行此操作,是多个条件同时成立的叠加和复合.

4.循环结构类

例5 设计一个算法,求1+2+4+…+249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析 算法步骤:

第一步,[sum=0].

第二步,[i=0].

第三步,[sum=sum+2i].

第四步,[i=i+1].

第五步:判断[i]是否大于49,若成立,则输出[sum],结束;否则返回第三步重新执行.

程序框图:

点拨 如果算法涉及的运算进行了多次重复的操作,且先后参与运算的数之间有相同的规律,就可引入变量循环参与运算(我们称之为循环变量),应用于循环结构.在循环结构中,要注意根据条件设计合理的计数变量、累加和累乘变量及其个数等,特别要求条件的表述要恰当、精确.累加变量的初始值一般取0,而累乘变量的初始值一般取1.

1.在画程序框图时,如果一个框图要分开画,要在断开处画上( )

A.流程线 B.注释框

C.判断框 D.连接点

2.下图给出的是计算[12+14+16+???+1100]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100 B.[i]<=100

C.[i]>50 D.[i]<=50

3.设[y]为年份,按照历法的规定,如果[y]为闰年,那么或者[y]能被4整除不能被100整除,或者[y]能被400整除. 对于给定的年份[y],要确定索是否为闰年,如何设计算法,画出其流程图.

4.若有A、B、C三个不同大小的数字,你能设计一个算法,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吗?试给出解决问题的一种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4.应该先两两比较,算法和流程图如下:

[S1]输入[A,B,C];

[S2]如果[A>B],那么转[S3],否则转[S4];

[S3]如果[A>C],那么输出[A],转[S5],否则输出[C],转[S5];

[S4]如果[B>C],那么输出[B],转[S5],否则输出[C];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篇4

摘要:文章通过对某高架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葙梁施工过程的叙述。阐述了箱梁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高强度螺栓;涂装

随着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掌握与此相关的各种知识。本文论述的几个问题几乎是任何一项钢结构设计都要遇到的基本问题。从表面上看这几个问题非常简单,然而不少设计人员在处理这几个问题时却把握不准。究其原因,这几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内涵却非常丰富,涉及到很多非结构专业的问题。笔者翻阅了有关资料,对钢结构设计中这几个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进行论述。希望能对钢结构设计者有所裨益。

1 钢材的选型

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说明关于钢材的选型中往往写道:“钢材选用Q235-B,其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碳、硫、磷极限含量,应符合有关规定,且保证其可焊性。”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错误的原因是对我国现行的钢产品标准不熟悉,老、旧标准相混淆。目前,我国建筑钢材一般只用两种,即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相应的国家标准为《碳素结构钢》(GB700-88)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以前常说的三号钢和16Mn钢就分别属于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按(GB700-88)碳素结构钢分为Q195、Q215、Q225、0235、Q275,0235又分为A、B、C、D 4个质量等级,即Q235-A~D。A级钢不做冲击试验,而B、C、D级则分别保证在20、0、-20℃时V型冲击功不小于27J。冲击功的大小反映了材料的韧性,在研究船舶脆断的试验中发现V型冲击功在最低使用温度下不小13.7J时,船舶脆断事故很少发生。因此,当设计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时要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级别的钢材。如果我们选用了Q235-B,那么只要它是符合标准的产品,则钢材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碳、硫、磷等化学成分,冷弯试验值、V型冲击功试验值都是有保证的(即以前所说的5项保证),不必另行强调。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钢材选用Q235-B,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GB700-88)的规定。”

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国家标准(GB700-88)中第5.1.1.5条注明:“在保证钢材力学性能符合本标准规定情况下,各牌号A级钢的碳、锰、硅含量和各牌号其他等级钢碳、锰含量下限可以不作为交货条件,但其含量(熔炼分析)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这就表明A级钢的碳、锰、硅含量是不保证的。在国家标准(GB700--88)中第5A.1.3条注明:“各牌号A级钢的冷弯试验,在需方有要求时才进行。当冷弯试验合格时,抗拉强度上限可以不作为交货条件。”由于碳含量对钢材的可焊性影响很大,从表面上看,既然A级钢的碳、锰、硅含量不保证,那么Q235-A是不能用于焊接结构的,似乎Q235-A是一种质量很差的钢材,除平台板和支撑构件外,几乎很少场合可以用Q235-A。事实并非如此。压力容器应该是典型的焊接结构,对其性能的要求也比普通的.建筑钢结构要严格。然而,我国的最新压力容器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却明文规定在压力≤1.0MPa,温度0-350℃,壳体厚度≤16mm时,除极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外,可以使用Q235-A(见该标准第4.2.2,4.2.3条)。这就表明Q235-A是可以用于焊接结构的。除了像吊车梁这样以动荷载为主要荷载的承重结构,一般对冲击韧性没有特殊要求的承重结构都可以选用Q235-A。首先,评价一种钢材的可焊性,并非仅仅由含碳量决定,而是由碳当量决定。目前我国生产的符合标准的Q235-A。其碳当量不会超过0.45%,其可焊性是有保证的,可以用于焊接结构使用。其次,Q235-A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是有保证的,只是当冷弯试验合格时,抗拉强度上限不保证,而设计时,一般都把屈服强度作为强度计算和稳定计算的依据,结构的实际应力值都远低于屈服强度,因此只要材料的屈服强度有保证,则结构的强度是有保证的。至于结构的刚度只与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有关,与抗拉强度并无关系。一般而言,当一种钢材的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合格时,就表明它具有了一定的韧性。因此,对于一般承重结构所需要的基本力学性能,Q235-A是可以保证的。

综上所述,Q235-A是可以用于焊接承重结构的,但不能用于低温环境和动荷载较大的结构(即对材料的韧性有较高要求的结构)。这一点已经为大量的工程实践所证明。当然,在选用Q235-A时,要附加冷弯试验合格的保证,并且要根据质保书核算碳当量是否满足要求。为可靠起见,板材的厚度一般不宜超过16mm。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上Q235系列的板材和型材大都为Q235-A。如果不分场合,所有的承重结构都选择Q235-B~D。则不仅工程造价提高,而且也给材料的采购带来麻烦,以至延误工期,是不可取的。

2 焊接检验

当结构的母材和焊接材料选定以后,就要确定焊缝的质量等级。选择合适的质量等级是非常重要的,不恰当地提高焊缝的质量等级将提高工程造价。

鉴于现有的焊接技术尚无法避免焊接过程中焊接缺陷的产生,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将焊接缺陷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实践证明,通过制定焊接缺陷质量要求标准进行约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中就将焊缝质量等级分为一、二、三3个等级。如果经过检查,焊接缺陷不超过所要求的级别的各项规定,则焊接过程中焊接缺陷就得到了控制。

对于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要达到一级标准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采用手工电弧焊且剖口较深时,一般的焊工很难做到。在实际工程中,除了大跨度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下翼缘对接,以及大跨度钢桥的受拉构件的对接这种对质量要求很高的焊缝要求一级焊缝以外,其他场合很少用到一级,一般都要求二级。

对于角焊缝,除了在要求熔透的情况(如对于轮压较大的吊车梁的上翼缘和腹板连接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要求二级外,其他场合一般都用三级。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中,3个质量等级对于焊缝的内部缺陷检验、外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焊缝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的规定,对于一、二级焊缝的探伤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

在CB11345中检验等级分为A、B、C3个级别,评定等级分为I、II、III、Ⅳ4个级别。所谓检验等级就是检验方法(有的设计手册把焊缝质量等级和检验等级混为一谈,出现“一级焊缝应符合检验等级中的B级”这样明显的错误)。焊缝中缺陷的位置、形状和方向直接影响缺陷的声反射信号强度。由于缺陷存在的任意性,因此超声波探测焊缝的方向愈多,波束垂直于缺陷平面的概率愈大,则缺陷的检出率也愈高。根据探测方向(取决于探头角度、探伤侧、探伤面及探头移动角度等)的多少,分为A、B、C3个级别,它体现了检验的完善程度,按A、B、C逐级提高,其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也逐级提高(A为1,B为5-6,C为10~12)。各级别探伤面、探伤侧、探头角度及探测方法等在GB11345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建筑钢结构以及压力容器,目前我国超声波探伤的检验等级都采用B级。当检验方法(即检验等级)确定以后,根据用该种方法检测出焊缝中缺陷的情况,对其结果进行等级分类,就是所谓的评定等级。对于焊缝宏观质量控制,缺陷的尺寸超过1mm才有实际意义。CB11345根据缺陷的长度按表2中的规定予以评级。表2中的12、8/3等均为超声波探伤仪测出的缺陷尺寸。

3 螺栓

建筑钢结构所用的螺栓有两大类,即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机械性能不同,也即性能等级不同。在设计中经常注明的“高强度螺栓8.8级”,8.8即为性能等级,小数点前一个数字8表示该螺栓材料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为800 MPa,小数点后一个数字8则表示该材料的屈强比(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0.8,10.9级则表示该材料的抗拉强度为1000MPa,屈强比为0.9。屈强比大,则材料的韧性差,不宜重复使用。尤其是10.9级的只能用一次。目前我国使用的高强度螺栓只有8.8级和10.9级,可以写为8.8s和10.9s。普通螺栓如果用Q235(通常用Q235-B以保证有良好的韧性)则性能等级为4.6,如果用Q345则为6.6级。普通螺栓一般在设计时不注明性能等级,只注明钢号。

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说明中往往写道:“高强度螺栓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10.9s”,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对于设计者只要给出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和连接材料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即可。不必规定制造商采用何种螺栓。当然,如果确有必要,可以推荐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或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或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是一个错误的术语,它将螺栓的连接方式(连接的力学模式)和螺栓的种类(外形和性能)这两个不相及的概念混为一谈。谈到承压型(Bearing Type)与摩擦型(Friction Type),它应该属于连接形式(Type of Joint)的范畴。承压型连接和摩擦型连接只是抗剪连接的两种形式。前面提及的两种螺栓既可以用于承压型连接,也可以用于摩擦型连接,性能都是可靠的。至于这两种连接形式的区别和具体计算,在规范、教科书和设计手册中都有详尽的说明。目前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多用于摩擦型连接,这种连接使得结构的刚度较大,是其主要的优点。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外观和普通螺栓基本一致,只是材料和拧紧的方式不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为日本人首创,20世纪70年代末随宝钢工程引进。这种螺栓的尾部设有槽口和梅花形卡头,在拧紧螺母时用专用的电动扳手套住螺母和卡头一起拧。直至卡头拧断,此时螺栓也达到了规定的预拉力值。这种高强度螺栓紧固简单,便于检查是否有漏拧或是欠拧,但耗材略多,预拉力值离散性大且需要专用扳手,也是其缺点。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目前我国只有10.9级。这两种高强度螺栓的类型与尺寸及性能都有对应的国家标准。所谓连接副指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为两个垫圈)。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之所以要两个垫圈是因为其螺栓的加工精度较低,难以保证它与构件的紧密结合。

普通螺栓按制作精度分为A、B、C级3种,分别称为精制螺栓、半精制螺栓和粗制螺栓。A、B级螺栓除了螺栓本身制作精度要求较高以外,对螺孔的精度也要求较高(I类孔),以前在建筑钢结构中多用于永久螺栓,现在已逐步为高强度螺栓所取代。这是因为如果用8.8级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其价格与精制螺栓相差不多,但高强度螺栓对螺孔的要求和粗制螺栓几乎一样,这样不仅构件的制作和安装成本可以降低,而且施工方便且性能可靠。C级螺栓一般都用于安装螺栓,地脚螺栓也属于粗制螺栓。

4 涂装

涂装其意思与防腐基本一致,不仅包括涂料,还包括对钢材表面的除锈要求。“钢材表面须认真除锈”这样的说明缺乏具体的标准,应该注明除锈等级Sa2.5,或除锈等级St3。Sal、Sa2、Sa2.5、Sa3是喷射或抛射(通常说的喷砂只是其中一种)的等级要求,共有4级。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等级只有St2、St3两种。我国对于除锈等级早已有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喷射除锈不仅除锈彻底,而且能在钢材表面形成微小的凸凹面,有利于涂料与钢材的黏结,大大提高防腐年限。当构件有残余应力时,喷射还可以消除部分残余应力,值得大力推广。

动词填空基本结构 篇5

常用固定搭配

1.一直做某事keep doing sthkeep sb doing sth

2.忙于做某事be busy doing sth

3.完成做某事finish doing sth

4.喜欢做某事like /love/ enjoy doing sth

5.练习做某事practise doing sth

6.介意某人做某事mind sb/sb’s doing sth

7.花费...做某事spend.....(in)doing sth

8.渴望做某事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9.习惯于做某事 be used to doing sth

10.注意做了某事pay attention to doing sth

11.奉献..做某事 devote...to doing sth

12.更喜欢做某事prefer to do sthwould rather(not)do sth

13.宁愿做...也不做....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 would rather do A than do B=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14.为什么不做某事why notdo sthwhat about doing sth

15.最好做某事had better do sth / had better not do sth

16.阻止某人做某事prevent sb from doing sth = stop sb from doing sthfrom可以省略

17.花费某人多少时间做某事It takes sb +时间+ to do sth

18.迫不及待做某事can’t wait to do sth

19.允许某人做某事allow sb to do sthallow doing sth—be allowed to do sth

20.建议某人做某事 advise sb to do sthadvise doing sth —be advised to do sth

21.有某人某物做某事there is /are sb/sth doing sth

只能加to do sth 的结构

希望做某事hope to do sthwish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want to do sth决定做某事decide to do sth学会做某事 learn to do sth同意做某事agree to do sth答应做某事 promise to do sth

没能做某事 fail to do sth计划做某事 plan to do sth拒绝做某事 refuse to do sth

主动提出做某事 offer to do sth准备做某事 prepare to do sth 碰巧做某事happen to do sth

口诀;希望想要做决定,学会同意和答应, 碰巧没能计划好,拒绝提供再准备。

forget to do sth 忘记要做某事remember to do sth 记得要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remember doing sth 记得做过了某事

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另外一件事go on to do sth 继续去做另外一件事

Stop doing sth 停止正在做的事go on doing sth 继续做之前的那件事

时态:

过去进行时was+doing(单数)were + doing sth(复数)

时间状语: at this time yesterday

一.特殊结构(黑色斜题为关键词)

The piantings(he devoted all his lifetime to)(show)last summer.(他奉献终生的那些)绘画去年夏天。

The problem(the leaders paid attention to)(solve)next week.领导们关注的那个问题下周将被解决

We must do everything(we can)(make)our earth cleaner and safer.我们必须做我们能做的所有事来使我们的地球更干净安全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篇6

1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建筑结构设计并非是无规则可循, 它也是存在一定的原则的, 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下面对施工设计的这四个原则分别进行详细的论述。

1.1 取大舍小原则

每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大小之分的。建筑施工设计中的取大舍小原则主要讲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有主次之分。一项工程, 各个部位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为了保证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一定就会把一项工程分为主要和次要的两个部分, 而这两个部分, 也要有不同的重视程度。在施工的时候, 要保证的是柱的强度要高于梁的强度, 剪处承力要强于弯处, 这些东西都在建筑施工设计的范围之内。取大舍小原则的实施会确保工程的进度, 质量还有成本。

1.2 刚柔有度原则

刚柔有度原则主要指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要将过于钢化的建筑结构进行柔化, 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刚柔有度要求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全方位考虑, 对建筑设计中过多的钢化线条设计进行改善和调整, 降低建筑物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过于钢化的建筑物由于线条结构较为死板, 建筑物的整体支撑能力会大打折扣, 导致在外部压力过大时产生形变。这种形变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建筑物安全问题, 导致建筑物出现大面积坍塌, 形成建筑物破坏。刚柔有度原则确保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框架设计合理性, 确保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完美结合。

1.3 多重设防原则

多重设防原则主要指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对所有的设计结构进行把握, 将建筑结构的整体作为主要设计核心, 设计多重防线, 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多重设防要求设计人员要熟知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 在设计中进行多重设卡, 将建筑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充分放大, 提高设计效果。

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危险状况, 多重设防要求设计人员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出发, 对其危险状况进行预防和处理, 降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损失。

1.4 打通关节原则

打通关节原则主要指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将建筑细节结构和主体结合在一起, 将建筑细节结构融会贯通, 实现建筑结构的统一。通过减少建筑结构中的关节, 将建筑结构关节打通, 实现对建筑整体的全方位把握, 增强建筑设计的主体效果。

建筑结构是构成建筑设计的关键, 是建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 在进行建筑核心的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确保建筑结构浑然一体, 增强建筑设计的效果。将结构关节打通, 降低系统外力的干扰, 实现对系统外力的传递和消减, 实现关节传力的畅通, 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 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优化

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优化主要是在建筑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理念和要求进行完善, 通过不同的建筑结构设计角度提高设计的合理性, 对建筑结构实际设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解决, 提高设计效果。

2.1 结构安全优化

结构安全优化主要表现在对抗震防护的效果上, 通过抗震防护安全结构的实施, 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地震等级较高的地区要实行多层砖混或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采用抗震材料进行结构建筑。通过进行两个阶段设计提高设计效果, 实现结构安全优化的三个水准的防护要求。对一般的多层砌体住宅结构要先采取横墙承重实现共同承重, 进行均匀对称分布, 沿平面进行对齐。

2.2 结构构造优化

结构构造优化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为注意构件撮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在设计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结构构造要求保证钢筋、钢锭等在设计中的衔接长度和固定位置, 确保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构造相符合, 实现对建筑结构构造的方案优化。

除此之外, 为防止屋面温度导致建筑墙体出现开裂现象, 在进行结构构造优化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进行有效的通风设计, 进行融热操作。设置抗震安全构造柱, 对建筑结构构造的整体进行贯穿。

2.3 结构计算优化

结构计算优化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 建筑结构底部剪力法主要适用于建筑结构刚度较为均匀的多层设计结构, 可以实现对结构的整体加强。但是, 这种剪力法在较为薄弱的底层框架结构中应用效果不佳, 一般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形变, 导致建筑结构稳定性降低。第二, 底框框架结构要采取双保险的方式进行设计, 降低其承种量。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双保险结构设计, 对抗震墙的弹性刚度进行折减, 提高其倾覆力矩产生的附加力。

在进行结构计算优化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采用双向板查表结合连续板计算, 提高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效果。将设计数据进行双向运算, 减少设计漏算或少算荷载, 确保设计和建筑用料相符合。在完成上述算法优化过程后, 要对电算的结果进行评价, 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 判断计算结果是否达到工程设计图纸要求。

2.4 设计选取优化

在进行设计优化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要根据地基沉降引起构件开裂程度进行合理深度优化, 将设计桩箱和桩筏相结合, 保证箱体的刚度, 实现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 进行有效选取, 确保方案符合设计结构中安全可靠性、操作技术要求、经济效益等的相关要求, 实现设计选取的优化。软土层覆盖层厚度较大地区的多层建筑要经过地基处理控制建筑物沉降, 对其上部结构和地基的技术指标进行规范和处理, 考虑处理方案成熟程度及相关经验, 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最终, 选取最合适的设计方案, 确定选取的方案满足设计强度和形变的标准, 对不符合的方面继续进行优化。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不是凭空想象而完成的, 也有很多的基本原则以及方案优化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完成建筑设计工作, 就应该学会熟练的应用取大舍小、刚柔有度、多重设防、打通关节这四个基本原则, 还要掌握方案优化的几个要求。一个优秀的建筑施工设计, 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开端, 可以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效果。建筑结构设计对一个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希望可以在本文的学习中对建筑结构设计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叶齐, 孔菲.氏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3) .[1]叶齐, 孔菲.氏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3) .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篇7

【摘 要】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是建筑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抓大放小、多道防线、刚柔相济、打通关节等四个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探讨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应该注意的结构计算、构造与抗震等几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再次强调了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设计方案;抗震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是其中所有建筑施工设计重点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是关系着真个建筑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为此,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必须要严格按照吉首要求的规范进行设计,且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优秀设计经验,对于完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性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本文就来针对这些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指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应该具备的内容。

1.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建筑结构是一项建筑工程的主体和核心,为此,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要能够保证在施工中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且要能够体现建筑施工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这是建筑工程对一个结构设计方案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设计的基本原则:

1.1抓大放小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整个结构体系是由各种构件协调组成一体,但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尽相同,按照其重要性也就有轻重之分;面对突如其来的破坏力量,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结构的协调、抵抗能力,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保住建筑物的核心部分,用局部的牺牲来保存整体的实力;在使用的过程中,切不可平均用力,那样很容易造成“玉石俱焚”的局面。由此可见,在建筑结构中,设计人员应以减少建筑损失为主,尽可能的做到抓大放小。

1.2多道防线

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其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确保灾害来临时,各个环节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整体,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建筑设计时,若将所有的希望放在某一个单件上,则是非常危险的。由此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本着安全、负责的态度,从建筑结构的整体出发,充分利用每一个建筑环节,设计出多道防线,在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的同时,还能使其在面对危险灾害时,形成统一的整体,为建筑工程筑起一层保障屏障。

1.3刚柔相济

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刚柔相济是最科学、最合理的设计体系。建筑结构太刚则缺乏一定的变形能力,在面对强大的破坏力时,所要承受的力也会很大,容易造成大面积坍塌或全部破坏。而建筑结构设计的太柔虽然能够消除一定的破坏力,由于建筑缺乏一定的强度容易变形过大,很容易造成整个建筑物全体倾覆。由此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准备把握工程的设计力度,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1.4打通关节

建筑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关节都会对工程的整体性造成影响。结合着我国多次灾害,不难看出,在建筑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多数工程是由节点开始破坏的,要想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最为理想的结构体系是将建筑物设计为一个没有节点的整体。这样的结构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消减任何外力。在打通关节的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工程的整体平衡状况,又要避免工程出现不合理的几种,由此可见,要想大通关节,就必须使建筑物长期处于原始的静止状态。

2.合理设计方案

一个合理科学且可行性很强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但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是所有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方案中最重要的。在一个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中,一般需要特别注意结构的计算是否科学准确,构造的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以及该结构是否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2.1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在结构计算的过程中,首先,在底框砌体结构验算的过程中,底部剪力法仪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因为底框架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其次,避免荷载计算错误。在整个建筑荷载计算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着建筑工程的实际用途及整体结构,科学的计算出建筑的荷载范围。在确保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避免后天人为的破坏。

2.2构造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构建配置上,设计人员应将整个建筑的钢筋配率范围确定,尤其针对一些抗震设计中能够延长建筑稳定性的结构,以便在发生地震时,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其次,在钢筋安装上,要确保钢筋安装到制定位置,且在安装前钢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再次,在从根本上避免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需要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将通风暖热措施融入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最后,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要能够保证上下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都完全符合技术要求标准。

2.3抗震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我国近年来多地建筑因地震影响而造成的严重损失,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再次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政府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建筑设计抗震要求与规定,抗震性必须要成为建筑结构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就目前的建筑结构形式而言,高层建筑大多是以框架结构或剪力墙-框结构的形式进行建造的,而一些低层或厂房建筑则多是以传统砖体砌筑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而无论是哪种结构形式,都必须严格遵守抗震要求的标准。以住宅来讲,一般住宅与多层住宅在结构设计中,关于抗震性能的设计应注意的内容分别如下所示:

(1)一般住宅。在一般多层砌体住宅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优先考虑横墙或纵横墙的承重能力,横纵墙在分布上,应遵循便宜、对称的原则,且设计的过程中,上下层之间的横纵墙应保持一致。在楼梯间的设置上,应尽量避开房屋的尽端与转角处,且尽量不谁用无锚固的钢筋栓。

(2)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与一般住宅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式都有很大不同,为此,其设计中应结合多层住宅的使用性能,在抗震墙与框架设计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单向布置,改用双向布置,以便增强各自的抗震能力。其次,在确保抗震墙及框剪体系独立抗震性能的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着工程楼层之间的连接度,确保工程的整体性。

3.总结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规划以及用户的人身安全问题。为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基本的设计原则,准确科学的运用现代化计算手段进行结构计算,构造设计要合理可行,并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抗震性能。除此之外,建筑施工的经济性也是衡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优劣的参数,也是需要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魏然.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J].民营科技,2011,(05).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篇8

学位论文,是体育院校的学生或体育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旨在取得学位而写作的论文。如学士论文、硕 士论文、博士论文。

学术论文,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在体育实践中为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而写作的论文。目前,体育科学技术、 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大部分都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体育科技学术刊物上。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差别,学 术论文又分为两种类型,即理论型论文和实验型论文。虽然体育科研论文的种类很多,构成的形式多样,但就 其文章的主体结构有它的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的三段式。

2.1 序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与要求

序论,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好比一出长剧的序幕,要有吸引力。通常以引言、导言、绪言、前言等小标 题冠之,也可以不冠以任何小标题。

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材料,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②研究 的理由、目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③交待课题研究的范 围、任务。

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在整篇文章中它所占的比例要小。具体要求是背景材料的介绍要准确、具体, 紧扣课题;研究的说明要实事求是,对作用意义不可夸大和自我评价;任务的交待应具体、明确。

2.2 本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与要求

本论也称正论,它是体育科研论文的主体,课题的“创造性”主要在这一部分表达出来,它反映了论文所 建立的学术理论、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达到的水平,简言之,本论水平决定了整个论文的水平。

本论部分写作内容与要求包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研究的对象及其选择的原因;观察到的事实、材料的收 集及其收集方法和理由;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与讨论等。本论部分的写作要素有三点:

第一,理论分析。要求对所作的假定及其合理性进行理论论证;对于分析方法和材料,哪些是已知的,哪 些是自己改进和创造的,都应加以说明,对新的观点、独立创造的东西都应论述清楚,以便读者理解。这一点 ,对于理论型论文,尤为重要。

第二,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要求对实验原理、方法准确介绍,主要是实验方法、测试装置、测试对象、 测试结果和测量精度等。实验过程的叙述力求简要,独创的实验方法可重点交待,常用的仪器和方法,用不着 详加叙述。这一点对于实验型论文要求很高。

第三,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要求对课题的研究和实验结果应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说明其必然性;从 结果中引出必然和必要的结论或推论,并说明这些结论或推论的适用范围,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加以比较,检验 理论分析部分的正确性。在撰写时,应尽量避免把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抄在论文上,否则,会使人感到是一份实 验报告。应删除某些可有可无的数据材料,选出精确的主要的部分,绘制成图、表列入文中。做到有理、有据 、有力的精准论述。研究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是论文的“心脏”,因为一篇论文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成败均 以此来判断,一切的结论和推论均以此为依据。这一点,对理论型论文和实验型论文的写作来说都是重点,切 不可等闲视之。本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要全力把它写好。

2.3 结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与要求

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结局。它是与序论相关,围绕本论所作的结语。结 论,从内容上说,不是本论论点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篇论文要旨的简明扼要的提示,是更深一步的认识,是从 本论部分的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在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第二,对前人有关 本问题的研究观点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或不一致,本文作了哪些修改、补充、发展、证 实或否定;第三,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能解决的问题,提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和今后的研究方 向;第四,结论的撰文讲究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切忌模棱两可的语句。并注意与序论呼应和本论 的衔接。从论文的阅读价值上说,写好结论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读者在选读论文时,首先是看摘要,然后就 看结论,再决定是否通读全文。

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这部分主要阐明你选定这一课题的原因,一般需从现实问题、教育改革的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个人研究兴趣或个人工作体验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二、文献综述

这部分主要对当前这一课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概述,一般的格式是:先说明检索的方法(包括检索主题词、检索的时间范围、检索使用的主要数据库及检索结果等),然后列举若干最具代表性的相关研究并一一作点评,最后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概括,阐明这些已有研究的特点,包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已达成的共识,也包括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谈存在的问题很重要,而且应与你的研究焦点相结合,也就是说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应该正是你的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这部分主要谈谈你打算如何做研究,包括界定核心概念、分解研究问题和画概念结构图,以展示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逻辑。

四、研究方法

这里应列举你打算采用的主要研究方式或具体研究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使用(包括方法使用的目的、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的实施过程等)作简要说明。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般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谈谈你的研究可能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这部分也可不写。

六、研究面临的主要困难

谈这部分的目的是寻求导师和其它教师的帮助与支持。

七、研究计划或阶段划分(也可不写)

八、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证”的基本结构要素 篇10

【摘要】

“证”是疾病演变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在体质、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和多种矛盾综合作用下表现于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其特点是整体性和动态性。“病位”、“病性”是“证”的基本结构,—个以上的病位要素和一个以上病性要素的组合,就构成“证”。

【关键词】 证;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47-03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中“证”是主要的支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主要连接点。因此,“证”在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可以通过“证”来整体概括,另一方面从局部着手,笔者将对“证”的基本结构要素作基本的概括和研究。

1 “证”的含义

“证”,传统的解释是“证据”、“凭证”,即疾病的外在表现,故“证”又被称之为“证候”。这种传统的解释,导致了“证”和“症状群”的相互混淆。因为“证候”者,“证”之外候,其实就是外现症状。只不过症状往往指单个的临床表现,证候多表示两个以上或一组症状。故笔者所讨论之“证”,一概不用“证候”之名。笔者所指之“证”,是在“病”、“证”、“症”三者关系中,与“病”和“症”具有严格区别的另一概念。

对“证”的理解性概括如下:“证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为治疗提供依据。”相关教材也认为:“证是对疾病现阶段的病理概括。”但这样一来,“证”的概念就偏离了中医学的传统思路方法。

根据其特点给出以下定义:“证”是疾病演变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在体质、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和多种矛盾综合作用下表现于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任何一个疾病表现的“证”都是千变万化的,致病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导致“证”的改变。与辨病论治的不同之处在于辨证论治的目的,用一句话概括来说,辨病论治重在治病,辨证论治则重在治人。

“证”的这一定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每个人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多数疾病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疾病发展过程中作用因素的确定难度较大。因此,把握患病机体在多因素影响下的整体反应状态进行辨证论治,比起寻找和针对各种病因进行治疗要简单得多。

从“证”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两个特点:①整体性。“证”是致病因素、体质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引起的机体整体反应状态;②动态性。随着疾病的发展和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证”亦表现出相应的变化,由于“证”受多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固定的证型。在“病”、“症”、“证”三者的相互关系中,“病”专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生命活动发生异常,构成特定演变规律的病理过程。“症”即疾病的外在表现,包括主观异常变化和客观异常体征。“证”是疾病演变过程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反映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当时机体表现出的应激反应。

2 排除“病因”和“病势”的说明

“证”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现在通行的说法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者组成“证”的基本结构。笔者只将病位、病性作为“证”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而非全部。

首先对排除“病因”进行说明。在中医学术体系中,“病因”有两种含义:一为疾病的始发原因,一为疾病在某一发展阶段上,各种外现症状的内在原因,即“症因”。实际上,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审症求因”,是指后者,即疾病外现症状的直接内在原因,也就是病位和病性。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症因”就是“审症求因”的因,审症求因就是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内在包括两个因素即病位与病性。“病位”是疾病在机体中的影响范围而“病性”是这之中的反应特性,二者共同作用下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就称之为“证”。

病势即疾病发生发展的总趋势。病势反映了疾病发展非静止的一个过程,受疾病特有的有规可循的病理过程控制,是上升到“病”的一个层面来进行研究的。证的发生发展趋势往往包含两种可能,或好或坏,由各种作用因素来决定,这种运动状态可以从两证的预先表现趋势中展露出来。由于对单独的“证”是不必讨论“病势”的,因此这里只对“病位”和“病性”作为“证”的要点进行研究。

3 “证”基本结构各要素的内部联系

对临床常见证进行分析,其病位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脏腑(经络)和形体方面,约分为18个要素:肝、心、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胸、膜原、少腹、血室、体表、肌肉、筋脉、关节;第二层次包括精、气、血、营、津、阴、阳7个要素。病位的两个层次共25个要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证候分类,笔者对病位做出归纳。第一层次以形质经络划分。肝:肝从部位上在人体右协,辨肝病当以肝经为主。如血液亏损、肝失濡养、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体震颤及血虚症状辨为肝虚热证。肝阴虚证、肝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肝火炽盛证、肝风内动证、肝虚寒证等都是肝系病证。心:心居人体胸中,主血脉,辨心病当以心经为主。若血液亏虚、心神失养即辨为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阳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都是心系病证。脾: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水液、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不足,运化失职、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辨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虚气陷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脾气不固证、湿热蕴脾证等都是脾系病证。肺: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若肺气虚弱、呼吸无力、卫外不固、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辨为肺气虚证。肺气阴虚证、肺阳虚证、阳虚肺燥证、肺热阴虚证、风热犯肺证、肺经风热证、寒痰阻肺证等都是肺系病证。肾:肾位于腰部,在体为骨,生髓,主藏精,为人体元阴元阳所在。若肾阳亏损,机体失于温煦,就会出现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的虚寒症状,辨为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肾气不固证、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等都是肾系病证。胆:胆与肝相表里。若出现恐畏,不能独卧,气上溢,头眩口苦,喜太息,多呕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嗜眠好睡,辨为胆虚冷证。胆实热证、胆黄证、胆实多卧证、胆风毒气证等都是胆系病证。胃: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水谷。胃病常见食纳异常,胃脘痞胀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如胃气虚弱,胃失和降,胃脘隐疼,或痞胀,喜按,食少与气虚辨为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寒饮停胃证等都是胃系病证。大肠:大肠能吸收水分,排泄糟粕。常见有便秘,腹泻,便下浓血,腹疼,腹胀等。若湿热内蕴,阻滞肠道,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则辨为肠道湿热症状。肠道湿热腑实证、肠燥津亏证、肠道实热证等都是大肠病证。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其病变多因寒热,湿热等侵袭,或饮食所伤,虫体寄生所致。若寒邪侵袭胃肠,阻滞气机,胃脘腹部冷痛,痛势急剧,辨为中焦实寒证。食滞胃肠证、虫积肠道证等都是小肠系病证。膀胱:膀胱具有贮藏及排泄尿液的功能。膀胱病变多因湿热侵袭,或肾影响膀胱所致。若湿热侵袭,蕴结膀胱,小便频急,灼涩疼痛及湿热症状,辨为膀胱湿热证。还有肾虚不固引起的遗尿证、失禁证等,都是膀胱系病证。胸:胸藏心、肺、心胞等脏腑。风寒、热壅、停饮、气滞、血瘀所致胸部胀满不适症状辨为胸满证。胸胁痛证、胸痞证、胸胁苦满证等都是胸系病证。膜原:膜原指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亦指肠胃间脂膜。《黄帝内经》认为,如果寒邪侵犯到肠胃之间,膜原之下,使血气不得布散,小络脉拘急收引,会产生膜原部位疼痛,辨为寒侵膜原证。少腹:少腹指脐下腹部。若少腹痛,疝病为多。若因肝血虚所致小腹痛,则辨为少腹痛证。还有少腹满证等都是以少腹为主的病证。血室:血室与冲脉、肝、子宫相关联。若症见面白,无光泽,头晕目花,四肢清冷,脉空虚,或兼失血,辨为血脱证。体表:体表指皮毛,肌腠,经络等。若因风寒侵袭肌表,引起恶寒发热,头痛,舌胎薄白而润等症状,辨为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等都是体表证。肌肉:肌肉司全身运动之组织,为脾所主。如出现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症状,辨为肌热证。肌衄证、肌肉不仁证、肌肉如铁证、肌肉消瘦证等都是肌肉所主病证。筋脉:筋脉肝主之。若因风寒侵袭筋脉,或肝热伤筋,或血虚失养,血虚津耗,出现筋脉拘急不柔,屈伸不利症状,辨为筋急证。筋痛证、筋缓证、筋挛证等都是筋脉病证。关节:关节即骨与骨相接处。凡能伸屈旋转活动的,称为活动关节,如肩、肘关节等;不能伸屈旋转活动的,为不动关节,如腰骶、骶尾等。若为游走性关节疼痛症状,辨为行痹证。如痛痹证、着痹证等,皆为关节病证。以上是“证”基本结构第一层次18个要素病位病证。

第二层次是对第一层次形质的进一步划分。此处之“精”为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气”是在中医学中,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这里指脏腑经络之气,其和全身的气一样,是精气清气、水谷之气经肺、脾、肾共同作用而化生,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并可更新充实脏腑经络的组织结构,并生成五脏六腑之精而贮存。“血”是在人体内流动着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物质,它是由精气所化生的,食物经过脾胃等器官的消化作用后,将精微部分和津液结合吸收,上输到心、肺,肺的气化作用,而变成血。《灵枢·经脉篇》说:“脉为营”。这里的“营”有营舍的意思,也就是血气所处的地方。“津”即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用”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中医学中的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

“证”的病性则可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虚”和“实”,两者是八纲辨证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之后又可划分为18个要素:风、寒、暑、湿、燥、火(热)、痰、饮、水、淤、郁、滞、闭、脱、上逆、下迫、浮越、下陷。

首先,“暑”、“火”、“热”皆为热邪,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火(热)邪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火日炎上”,因此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火热易伤风动血的致病特点;风邪是凡具有其性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寒邪是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湿邪是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燥邪是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痰”、“饮”、“水”都是水液积聚形成的病理产物。水邪质清稀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水为有形之邪,水液输布失常而常泛溢肌肤,可表现为水肿;饮邪是一种较水浊而较痰稀的液态病理产物,常停聚于某些腔隙及胃肠;痰邪的质地稠浊而黏,常和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最易内停于肺,影响肺气的宣降,以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闷为主症,也可停于中焦,痰浊中阻,“痰”稠浊而“饮”清彻。以往把“痰”、“饮”、“水”作为病因,实则应该是“症因”,在辨证中亦属于“病性”的范围,如见症为食少,呕吐涎沫,肠鸣沥沥有声,心下冷,其病位是胃肠,病性属饮,辨证则为“胃肠停饮”证;“淤”指血液淤积不行,“郁”指气机郁滞不畅,“闭”指邪气内盛,正气无法托出,“脱”指气血津液脱泄,“闭”者属实,“脱”者属虚,是虚证实证发展到危重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上逆”和“下迫”,为气机的两种病理表现,上面各项皆为疾病的反应特性,故归属于“病性”范围。“浮越”、“下陷”与“上逆”、“下迫”相对,“上逆”、“下迫”属实,“浮越”、“下陷”属虚,均属病性范畴。

上一篇:熟悉博州心情随笔下一篇:人教版初中美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