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子女情况申请农村低保困难家庭证明

2024-08-18

家庭子女情况申请农村低保困难家庭证明(共7篇)

家庭子女情况申请农村低保困难家庭证明 篇1

我叫

,男(女),现年

岁,系

乡(镇)

村人,和申请人是邻居(房东)关系,(如是租房每月房租

元),经本人了解申请人现服务处所为

,从事

职业,其配偶服务处所为

,从事职业

,本家庭是(否)有机动车辆,是(否)有经营性活动(如有具体情况为),是(否)有任何形式的自有住房,(如有,建房年代

,建筑面积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

,房屋地址

。)以上是本人对申请人掌握的基本情况,如有不实愿意负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邻居住址: 联系电话:

证明人签字(手印):

****年**月**日

备注:

1、本邻里证明需要邻居或房东亲自开具。

家庭子女情况申请农村低保困难家庭证明 篇2

一、农村贫困及子女教育

1.农村贫困与教育因素

贫困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农村贫困尤为突出, 农村脱贫成为国家反贫困的首要难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显示, 2005年, 人均纯收入在944元及以下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为6432万人。[1]而根据世界银行1人1天消费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 2005年中国仍然有2.54亿贫困人口, 其中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2]据本课题组调查显示, 农村整体受教育程度还不高。一般农村家庭小学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30.8%、27.7%;而520名低保对象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是58. 6%,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7%。通过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调查者中低保对象所占比例发现, 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对象中低保所占比例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见图1) 这表明, 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 受教育水平不高往往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子女教育投资与农村低保家庭贫困

一般说来, 子女教育投资可以使子女获得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进而帮助家庭摆脱贫困。然而, 子女教育开支, 特别是高额高等教育成本往往会使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过程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子女教育投资对于贫困家庭往往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1) “因教致贫”。

“因教致贫”是指部分人群因子女教育开支过大导致其家庭经济生活难以维持, 陷入贫困状态。调查显示, 有44%的农民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疾病和子女教育开支引起的。我们调查的520名低保对象中有385位出现过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 且其导致原因 (多选) 的前三位分别是家人疾病46%、仅靠农业收入生存的占43.1%、子女教育支出过大导致贫困的占40%。有教育支出的319位低保对象中有277人表示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其原因前三位分别是:子女教育支出过大42.9%、家人疾病33.9%、自然灾害18.2%。 (见图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子女教育支出是家庭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认为, 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八成家庭致贫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3]有的学校还存在教育乱收费现象, “上学难”、“上不起学”已经成为贫困家庭沉重的负担。据估计,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读完大学至少要花去6万元的学费, 加上生活费用和其他用于受教育的开支, 该数据将更为庞大。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子女教育成本, 从而导致许多家庭陷入“支出性贫困”状态。“因教致贫”尤其是因高等教育致贫的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

(2) “因教返贫”。

部分已脱贫群体因子女教育费用的出现或增加, 使得其经济收入难以维系日常开支而再次陷入贫困, 这即是所谓的“因教返贫”。2008年, 我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线是988元/年, 这一标准难以应对高额教育和疾病支出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调查显示, 农村低保家庭每年教育开支在500元以下的占20.7%, 500元~1000元占25.7%, 1000元~5000元占34.5%, 5000元~10000元的占10.9%, 10000以上的占9.2% (见图3) 。教育支出已是居民支出的一个主要部分,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额教育开支已成为一般家庭的首要大额支出。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每年需要1万元以上, 这意味着11个农村低保对象全年不吃不喝才能支付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开支。可见, 高额的子女教育费用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例已使低保家庭难以承受。如果子女毕业后未能成功就业, 直接意味着教育投资失败, 对于低保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3) “教育脱贫”。

“教育脱贫”是指贫困家庭通过教育投资获取收益而摆脱贫困, 其中子女教育投资是教育脱贫的一种重要途径。子女文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农村家庭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接受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农民子女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的机会很大。子女生活的改善不仅使得其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 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还可以支持和帮助父母改善生活条件, 最后使家庭成员完全摆脱贫困。可见, 提高子女受教育程度是一项颇有成效的脱贫手段, 政府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应注重加大对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 将其作为长效措施予以推行。

“教育历来就是促进社会阶层间合理流动的进阶, 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公平。”[4]人力资本理论倡导者舒尔茨认为人们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力是知识能力, 接受教育是获取知识能力最重要的途径。高等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重要阶梯, 是人们走出贫困的重要通道;但高额的教育费用又容易导致贫困的发生或继续。政府应制定教育救助措施来破解低保家庭的高等教育难题, 保障其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及低保家庭的正常生活。

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现状及问题

1.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的现状

近年来,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 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部分地方出台了当地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 落实教育救助政策;社会组织及个人也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帮扶慈善事业, 使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成效初见端倪。

(1)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形成。

长期以来, 国家关注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问题。近年来国家明确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逐渐形成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具体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及“绿色通道”等七项内容。

(2) 其他救助措施仍在不断完善。

2009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其中包括特别针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2009年3月,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部分地方政府实行了一次性补偿的救助办法, 标准在3000元~5000元不等, 如北京、南京及呼和浩特等。许多慈善机构也有专项教育救助项目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控股集团“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项目及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万人行”等等。这些措施对于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现政府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1) 制度化水平不高。

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多为临时性救助, 缺乏专门针对该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法规, 许多地方政府尚未涉足该领域的制度建设。《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是当前教育救助运行的主要依据, 但这个指导性的意见, 除对奖助学金规定较为细化外, 其他资助政策都较为笼统, 且没有对地方如何建立教育救助加以规范。目前地方实施的教育救助办法还比较粗略, 制度化水平不高, 只有呼和浩特市于2008年4月出台了较为规范成型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机构设置上,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机构来管理教育救助制度的运作。

教育救助制度化水平不高缘于政府对教育救助的责任还未完全承担起来。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与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教育救助不是政府“恩赐”, 不是“道德诉求”, 它是政府的责任, 是实现社会正义的一项制度安排。[5]由于教育投资获得效益需要一个等待期, 且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 经济效益的显性化程度不高, 相比之下政府更乐于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工程项目与经济建设上。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使得当前教育救助面窄、救助水平不高, 制度化水平较低, 从而造成教育救助职责履行的难以到位。

(2) 各救助主体责任履行尚存难点。

教育救助水平的提高仅靠政府是不够的, 需要参与救助的主体多元化, 除第一责任主体政府外, 还应有学校、社会组织的参与。然而, 当前各主体在履行自己的救助责任是都存在各自的难点。政府没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 现实中教育部门是管理教育事业的专门机构, 政府一般将教育救助交由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和社会组织实施教育救助时也存在难点。学校难以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作出科学深入调查, 在组织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项目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公正现象。同时, 由于不同高校的财政状况、行政级别和社会知名度等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其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效果也不同, 学校间实施的救助水平难以统一。另外, 教育救助又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民政部门应承担起组织开展教育救助的责任。然而教育救助在开展的过程中, 由于民政部门较少参与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 贫困学生难以获取社会慈善捐助。由于两部门履行不同的职责, 政府对其协调度不够, 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不同地区的高校贫困生不能共享社会救助资源, 为教育救助的有效开展带来难度。结果是各救助项目彼此之间缺乏有机整合, 导致救助资源分散, 救助成本高, 救助效果不明显。[6]

(3) 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

2007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7122.3亿元, 占同期GDP的2.9%, 目前这一比例仍未达到4%。过少教育投入使得我国现有教育资助体系的作用发挥受限, 救助水平不高。2008年共投入国家奖助学金200亿, 资助面和资助水平有了明显扩大与提高。但是, 奖学金制度与学生成绩挂钩, 并非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标准仅为2000元, 其救助水平有限。许多地方政府因财力受限, 不具备能力或不愿意投入大量财政用于教育救助, 设立财政划拨的教育救助专项基金不多, 有的地区多实行一次性救助, 金额多在3000元~5000元不等。显然, 几千元的一次性救助相对于几万元的教育费用而言救助水平有限, 低保家庭仍难以承担巨额的教育开支。

(4) 地方教育救助发展严重失衡。

地方教育救助是针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当地经济困难学生而提供的资金支持。这种失衡的表现之一是地区间救助的水平不平衡。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贫困程度差异性大, 西部地区贫困尤为严重。地方教育救助在制度建设状况、统筹层次、救助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教育救助地区间发展严重失衡。一般说来, 贫困程度越高的地区贫困学生数量便会越大, 因而这些地区建立教育救助制度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出台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办法的地区却多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真正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地区很少有自己的教育救助政策。由于救助资金多靠当地财政支付, 贫困程度严重的地区原本就财政紧张, 教育救助的制度建设更是力不从心。目前, 在已经出台了地方教育救助政策的地区, 地区间的救助水平差异性大, 如北京市救助标准是4000元、陕西省宝鸡市是5000元, 江苏省金坛市2300元。失衡的另一表现是救助对象的不平衡。由于地方教育救助只针对拥有当地户口的贫困学生, 贫困地区的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不能得到救助, 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救助。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导致某些应该得到救助的群体处于制度真空中, 也直接造成教育救助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层次低、运行成本高, 社会公平难以实现。

(5) 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存在“缝隙”。

从脱贫的角度看, 低保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较高层次的就业, 最终实现脱贫。成功就业是脱贫和教育投资获取收益的必要的前提条件。但由于贫困家庭往往在经济收入与社会资本持有上处于“双劣势”地位, 其子女不仅投向就业的可支付成本有限;还由于社会资本较弱, 使得其就业的机会、信息等方面会受到影响, 急需通过获取就业援助改变这种弱势地位。可见, 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是帮助教育投资成功获取收益的两项重要制度, 它们应同属一条救助链。如果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没能实现有效地配合, 这将损害救助链条的完整性, 大大地削弱教育救助的救助功能。但目前的教育救助政策和就业救助政策是单独运行的, 没有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

三、政策建议

1.政府应积极承担救助责任

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应承担起制度安排、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及救助的兜底责任;高校是直接的教育培养机构, 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自己的教育救助;社会组织应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鼓励社会捐赠, 发挥社会力量的巨大作用, 强化其教育救助功能。在理清政府、学校、社会的责任的基础上协调好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权责, 主要是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教育救助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故民政部门应是救助的负责机构与实施主体。民政部门在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逐级建立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数据及救助档案;教育部门积极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鼓励高校开展各类教育救助;财政部门积极协调民政、教育部门做好教育救助资金的相关工作。

2.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保障教育救助制度运作的稳定性与规范化, 实现从临时性救助到制度性补偿的成功转向是制度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在担起教育救助的责任的同时, 要统一认识, 制定完善的教育救助专项法规来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这是制度化的的首要任务。待制度稳定实施后, 还需辅之以教育救助办法规范实施行为。同时, 要求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政策来规范教育救助制度的施行, 包括救助条件、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资金筹集与监管、政策反馈机制与考评机制等方面的规范与统一, 使教育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奖助金、助学岗位、减免部分费用、生活补助及其他救助措施等, 并使学校组织的救助项目制度化。同时, 学校还应积极地为困难学生争取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教育慈善捐助, 搞好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社会组织应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更多教育救助项目, 拓宽救助资金来源, 保障救助的稳定性与规范化。社会组织之间应注意相互协调合作, 避免重复救助与遗漏救助, 整合救助项目, 降低救助成本, 增强救助效益。

3.拓宽筹资渠道, 确保资金支持

国家应加大教育救助的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起专项救助基金, 增强教育扶持力度, 降低公民受教育成本。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分别建立起教育救助专项基金, 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定比例列支, 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贫困地区教育救助的可及性、有效性及可持续性, 解决地区教育救助发展失衡问题, 国家应当将教育救助统筹层次至少提升到省级统筹, 并且提取部分国家教育救助基金用于全国调度使用, 提高地方政府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 拓宽其他筹资渠道, 鼓励社会捐赠, 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汇集社会力量来共同提升教育救助的水平, 更好地实现教育救助的功能。

4.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无缝”衔接

将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制度衔接才能更好地保障救助体系的完整性, 发挥更大的救助功能。国家实施就业救助应免费为贫困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提供就业救助资金等内容。国家需出台更多政策, 如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贫困毕业生、免收机关事业单位报考费用等。更好地促进贫困学生就业。在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上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有效地配合运作;搭建统一的高校学生信息库, 建立教育救助信息系统与就业救助信息系统, 并实现共享;管理运作上, 民政部门设置专门机构来统一管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 确保二者统一、协调、有效地运行, 最终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R].2006.

[2]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R].2009.

[3]陈亚萍.多视角审视高等教育“上学难与贵”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06) .

[4]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5]孙中民, 孙少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救助:从道德诉求到制度正义[J].兰州学刊, 2008, (09) .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 篇3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1

____________师范大学:

________同学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家庭年总收入约为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家庭人口总数为____人,其中在学人口数为____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数为____人。

家庭经济困难所属情况:

□孤儿□单亲□低保户

□贫困县(级)

□务农□父母单方下岗

□父母双方下岗□父母残疾

□家庭子女多

□其他(需说明)

开具单位公章: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2

________学院:

________ (学生本人姓名)系 ____省(市、自治区) ____市(县)______(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____年考入贵校,其家庭(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情况介绍) ____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____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望贵校予以资助。

特此证明。

经办人:________签字)

________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盖章)

____年____月__日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3

尊敬的____学院领导:

兹有贵校学生___,女,系我镇居民。现居住在__县____居委会__号。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全家总人口3人,家庭收入微薄,生活极其贫困简朴。

二、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所有开销仅靠父亲的不到____元一月的微薄工资维持,母亲长期失业在家,且患有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长期靠药物维持生存。加之____年因自然灾害导致居住农村年久失修房屋倒塌不得不翻修,因而欠下好几万元债务无力偿还,刘瑶近几年上高中的学费都是找亲戚朋友东挪西借凑的,且她在学校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品学兼优。

三、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母亲失业后一直拖欠县社保局养老保险金二万余元,且利息及滞纳金逐年增加,至今仍无力缴纳。现在家里再也无法承担___的学习及生活费了,只能靠她在学校拼命做兼职来勉强维持生活。为了让___能全心全意搞好学习,健康活泼地成长,我们恳请学校领导给___申请助学金,帮助她度过难关,安心学习,以优异成绩报效国家!

上述情况,确属事实,特此证明。

__省__市__县____居委会

__省__市__县____民政局

____年__月__日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4

________:

兹有贵校学生______,性别男□女□,系我村村民。

现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属城乡结合部。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全家总人口______人,家庭年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简朴;

二、主要收入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无其他收入来源。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情况,确属事实,特此证明。

_____县_____镇_____村委会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5

_________:

兹有贵校学生______,性别男□女□,系我村村民。 现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属城乡结合部。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全家总人口______人,家庭年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简朴;

二、主要收入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无其他收入来源。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情况,确属事实,特此证明。

_____县_____镇_____村委会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6

xx学校:

兹有我镇(县)_____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子(女)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大学录取。

该生家庭___________(家庭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_(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___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

特此证明!

___________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民政局)

单位公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7

______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贵校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班级学生___________同学(性别_____),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数___人,家庭年收入约__________元,家庭人均年收入________元,我地区人均家庭年收入________元,是否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________; 父亲姓名: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联系电话(无单位填写证明人电话):____________ 母亲姓名: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联系电话(无单位填写证明人电话):____________

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家庭困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委员会) 乡、镇(含)或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证明人: 证明人:

公 章 公 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注:贫困证明的有效期仅一年,当年出具当年有效。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8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叫张斌,男, 家住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大明镇赵家行政村,家里共六口人,父母在家务农,姐姐已工作,弟弟大学在读。

由于家住秦岭塬区,气候干燥,靠天吃饭,父母均为农民,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务农所得,生计勉强维持。我们姐弟三人相继上学后,务农所得已根本无法满足家庭开支,无奈之下,父母亲只好远走他乡,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茫茫人潮,以此供我姐弟三人上学。其间,下过砖厂拉砖,当过小工,干过苦力,卖过菜,帮人看过厂子??凡是下苦的活他们都尝试过,凡是靠力气吃饭的事他都做过,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从不间断。因为他们清楚,他们只是农民,技术活他们干不了,他们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来换得微薄的.收入,供我姐弟三人读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母亲靠着自己的双手,供姐姐读完了大专,供我上了高中,弟弟上了初中。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而年过50的父

母亲却已尽显沧桑之态,已再无精力照管我姐弟三人,于是姐姐承担起了照顾我和弟弟的重担,艰难的带着我们一步步成长。因为是农家的孩子,因为尝到了生活的不易,所以我们姐弟三人比同龄人都要坚强。

转眼四年一过,姐姐已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再无力照顾弟弟和父母亲。而我成为了中铁建工集团的一名员工,成为了家里的经济支柱,虽然工资不低,但要照顾日渐苍老而又疾病缠身的父母,又要供养大学在读的弟弟,更要经营自己刚刚建立的小家,不免身心俱疲,无力支撑。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张斌

20xx年8月22日

家庭情况及困难证明9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______(父母亲姓名)之子(女)______(学生姓名),于____年____月考入贵校学习,家庭困难证明书。由于______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______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______居委会等(公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1、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

2、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更高一级主管部门公章。其中有效的公章有: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市民政局。城市居民可以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章,贫困证明《家庭困难证明书》。注意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无效、单位公章无效。贫困证明尽量不出现两个或以上公章。

3、贫困证明中明文出现“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国家贷款”字样。

4、贫困证明要求用材料纸或文稿纸,且用钢笔或水性笔书写,用圆珠笔书写无效。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样本)兹有我镇(县)______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______之子(女)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大学就读。该生家庭________________(家庭主要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

特此证明!

_____县_____镇_____村委会

家庭子女情况申请农村低保困难家庭证明 篇4

附件1: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说明

一、国家助学贷款简介

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支持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完成学业,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现就中国建设银行办理国家贷款的相关规定介绍如下:

贷款对象: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不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定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士。

贷款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同班同学和老师共两名见证人负责对借款人身份提供证明;年龄未满18周岁的应取得其监护人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同意材料;身体健康学习刻苦能够完成学业;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在建设银行开立活期储蓄帐户;建设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贷款额度: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按照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研究生最长不得超过9年,毕业后6年还清贷款。

贷款利率:国家助学贷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目前五年以上的基准利率为6.12%),不上浮。

还款方式:借款人因毕业、结业、肄业、退学、转学、出国、被取消学籍等原因离校,应在离校前与贷款行签订《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补充协议》,借款人应按借款合同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充协议》的规定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二、借款人所需材料清单

1、借款人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和复印件各1份,一寸照片1张,借款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2、见证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见证教师的身份证、工作证原件和复印件。

3、填写完整的《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

三、入学前的必要准备及要求

1、同学应利用入学前的假期时间重点办理《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完整手续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内的法定监护人签字,其他项目待开学启动申请程序后按有关单位要求补充完整。

2、所需材料各项内容要完整准确,字迹工整,不得漏填信息,不能漏盖公章。

注:上述事宜仅供参考,以正式文件为准;表格请用A4纸打印。研 究 生 学 院

农村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5

以下这篇范文教各位家长如何书写农村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

农村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x,是x乡x村x人,家中4人,是家庭贫困户、低保户。 我的妻子因病常年在家需要药物维持,且需要人照顾,故此我无法外出打工,只能留在家中照顾生病的妻子。   我的大女儿在x读书,现在因胃穿孔住院,家中竟然没有一分钱能够拿出来带给女儿,好在有她的朋友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女儿暂时垫着住院费用,但是之后要还是要把钱还给那些好心人,我想尽办法都拿不出钱来。   我的小儿子还在x读书,每个月都需要给他寄生活费,虽然小儿子很懂事,很节省,但对于现目前没有收入的.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现在我已经是走投无路,真的没有办法了,因此向关心农民的各位领导申请,恳请政府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帮我渡过这个难关,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家庭子女情况申请农村低保困难家庭证明 篇6

尊敬的上级领导:

我名刘红日,女,45岁,家住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奇石村下岐组,本人于2014年9月20日在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附三医院经多名专家会诊不幸身患湿疹样的皮肤癌,目前住院打针、服药都无法治愈,只有采取多次激光敷药治疗才能治愈,每治疗一次医药费用就达九千元之多,现在已经治疗了六次,病情基本痊愈,但是因为不需要住院治疗,因此农村合作医疗也不能报销,所有医药费用全部自费。现在我家庭因病而债台高筑,加之儿子在读大学,丈夫无一技之长,一家人靠种田维持生计,恳请上级领导酌情考虑,给予我适当生活补贴为盼!

申请人:

关爱帮扶困难家庭子女总结 篇7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我校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子女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关爱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未成年人活动阵地。

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要求,成立了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和补充小组成员,保证未成年人关爱工作有序正常开展,对热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继续鼓励他们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履行教育、关爱、服务青少年的职责,同时通过多渠道吸纳更多的“五老”人员投身到关心下一步工作中来,发挥他们的余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二、多渠道开展结对帮扶,继续加强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等重点关爱。

我校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9月20日,我校结对帮扶特殊人员家庭,送上了慰问金2400元。通过志愿者帮扶,让关爱青少延伸到学习中去。

对贫困家庭子女和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人等重点关爱对象进行关爱。9月30日,校领导看望了王官营村流动人口

家庭子女,现场为他们送上了学习用品;还对特殊人员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又进行了慰问。

三、利用图书室阵地,组织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读好书活动。图书室节假日向学生开放,由图书室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按照要求,我校图书室向学生开放。阅览室有专人管理,极大的方便了学生借阅图书。

二是开展校外文体活动。利用校内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文体设施,组织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开展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文体活动。

三是开展校外功课辅导。义务志愿者为我校的青少年进行暑期免费的书画培训;组织社会志愿者为有补课需求的青少年进行义务上门家教。

上一篇:面试说课稿范文下一篇:中国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