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交通安全建议书

2024-09-08

学生交通安全建议书(共11篇)

学生交通安全建议书 篇1

为有效缓解福州市中心城区交通通行压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市民出行环境,福州市广泛开展治理城区交通拥堵工作。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既是省直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是福州市市民,理应积极参与市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为此,我们倡议:

树立“文明交通我先行”理念,带头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驾驶机动车不违规停放车辆、不抢道加塞、不占用公交专用道、不违规掉头、在驾车时不接听或拨打电话、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速处速撤。驾驶非机动车不闯红灯、不违规驶入机动车道、等待通行时不跨越停止线。行走不闯红灯、不攀爬交通隔离设施、过街行走斑马线。宣传带动家人、亲友和周边群众遵守交通法规。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

学生交通安全建议书 篇2

笔者认为, 造成“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不兼容困局的根源, 在于全社会对学生意外事件的定位不明, 责任界定不清, 责任共识不彰。破解的路径是实行学生安全协议书制度。

一、“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不兼容困局的种种表现

1.操场上的学生“蹲着玩”

有的小学、有的老师要求, 孩子们下课如果到操场上玩, 要蹲着玩。原因是, 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担心孩子们站着玩耍游戏, 发生意外事故。以分钟计的下课休息时间, 连到操场上玩耍的姿势都要受到限制, 这时候如果谈什么“素质教育”, 不是痴人说梦吗?

2.学生下课后“两点一线”

有的学校、有的老师要求, 学生下课后上完厕所, 就要马上回到座位上, 上课座位与厕所“两点一线”。原因是, 为了学生的安全。学生下课后马上回到座位, 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这种“不是监狱胜似监狱”的校园生活状态, “素质教育”谁说不将成为神话。

3.体育课无奈“瘦身”

有的学校对体育课进行了大瘦身, 将所有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项目一律取消, 如单双杠、高低杠、投掷类和球类等相对危险性较高的项目。队列练习、体操和慢跑唱起了体育课的主角。更有的学校, 体育课能减则减, 唯恐稍有不慎给学生的身体带来意外的伤害。如此这般, “德、智、体、美、劳”的“体”字, 岂不是成了空中楼阁?

4.书本上的“踏青”

问一名初中学生“学校组织过踏青吗?”“没有, 从书上看到过。”“重阳登高呢?”“没有, 老师讲过。”现在, 很少有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清明踏青, 重阳登高等活动了, 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能取消的就取消, 不能取消的则在时间上能短则短。当“踏青”“登高”变成书本上的文字, 当“清明扫墓”, 深入社会勤工俭学成为故事的时候, 那么, “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解社会、热爱社会”, 是不是已经没有了内涵, 仅仅剩下了一句口号了呢?

5.教师的批评“甜蜜蜜”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已经成为一些学校和老师的座右铭。表扬学生、夸奖学生、称赞学生, 在有的学校已经到了成灾的程度。其理由是:怕学生听了批评, 一时想不开而出走或寻了短见, 发生意外事件。凡事有度, 过犹不及, “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是谬误”。有的学校和老师已经在“夸杀”学生:听惯了表扬话、恭维话的学生, 听不得一点批评, 就像是生长在塑料大棚里的蔬菜经不得风吹雨打一样。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 在学生中已呈蔓延趋势。这样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目标实为南辕北辙。听惯了“甜言蜜语”的学生, 如何能够适应社会上的风吹日晒?如何能应对日后人生路上的雨雪冰霜?这种“温室”里的学生, 在校园里意外的事件可能会很少出了, 但不意外的结果则是肯定的, 那就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被“扼杀”了。

以上“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不兼容困局的种种表现, 尽管并非存在于所有的中小学, 也并非某一中小学存在上述的所有现象。但是, 这些现象在一些中小学分明是存在着, 并正在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思考。

二、“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不兼容困局的成因

“学生安全”何以绊住了“素质教育”的腿?“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何以不能兼容?笔者认为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学生意外事件认识不清。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 不幸的意外事件随时有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人的头上。所谓“人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但是, 对于这一客观事实, 尽管没有哪一个人不予认同, 但基于人们的“趋吉避凶”心理, 谁也不希望不幸的意外事件降临到自己的孩子头上, 也就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假如我的孩子在学校发生了意外事件, 我该怎么办?于是, 一旦发生学生意外事件, 感情用事多, 理性对待少;事后反思多, 事前思考少。学生意外事件中, 家长“拖、闹、告”现象屡见不鲜, 令校方和老师苦不堪言。有的学校则迫不得已采取破财免灾的办法来息事宁人。

第二, 学生意外事件的责任界定不明。

近年来, 学生意外事件纠纷日益增多, 学校因学生意外事件被起诉的例证频频出现。学生一旦发生意外事件, 学校、学生和家长各方到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人们并不是很明了。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对学生伤害承担责任的范围, 由于宣传力度不大, 社会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并不广泛知晓。等到一旦意外事件发生后, 学校再拿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生家长往往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这是造成学生意外事件起诉多、纠纷多、扯皮多的原因之一。

第三, 学校和老师不堪重负。

由于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于学校在学生意外事件中的定位不清, 意外事件一发生, 人们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学校, 看看学校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不是想到学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家长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或者想一想, 这只是一个意外事件, 各方都没有什么责任。有的学生意外事件, 经过调查, 既使与学校没有什么责任, 人们也一般认为, 学校应该从人道的角度给学生一定经济补偿。这时, 我们再看一看, “操场上蹲着玩”“下课后的两点一线管理”以及“书上的踏青”等现象, 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 如果是因为老师批评了学生, 学生一时想不开而出走或寻短见, 学校和老师不是就更有了说不完的麻烦?于是, 为了少惹麻烦, 一些学校只能不得已选择“少锻炼、少活动、少批评”的“温室化”教育。

第四, 社会共识不彰。

对于每一个学校或者每一个学生来说, 意外事件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发生率较低, 还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预防性。它在平常很难进入社会关注的视野。社会对于经常发生的事情, 有一套常规的处理程序, 并且经过同类事件不断地、反复地处理, 人们积累了许多经验, 并且已经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共识, 对这类经常性事件, 处理起来简单的多。而学生意外事件, 由于缺乏应有的社会共识, 对于责任如何界定、如何担责以及各方担责比例等等内容, 只能在学生意外事件发生后, 各有关方通过反复讨论、试探、磋商来来解决, 或通过诉讼定案, 耗时费力, 处理起来比常规性事件要麻烦得多。

三、实行学生安全协议书制度, 破解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困局

实行学生安全协议书制度, 是指学校在每学年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安全协议书”。其内容主要有五部分:一是就学生意外事件进行定义;二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在学生人身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三是一旦发生学生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序;四是不同的学生意外事件, 各有相关方所应承担的不同的责任。五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有关案例。

笔者认为, 实行学生安全协议书制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有利于强化学校、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学生安全重于泰山”此话不错, 但仅仅满足于大会讲小会讲, 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挂在嘴上、落实在会议上, 往往会出现意外事件发生前“你讲我讲大家讲, 都重要”, 意外事件发生后, “你说我说大家说, 都说别人”的局面。实行签订“学生安全协议书”制度, 由于是协议书, 有关各方签字时则不能不认真对待, 进而有利于促使人们对学生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这比挂在嘴上, 写在墙上要更能入脑入心。

二是有利于防范学生意外事件的发生。“学生安全协议书”对各方在学生意外事件中所负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具体的界定, 有利于各方经常对照安全协议检查自己, 不断地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协议明确:“高中学生在课余时间游戏玩耍中相互造成伤害的, 由学生或学生家长担全责”。学生通过签协议, 就可能不玩或少玩危险性高的游戏。学生过去可能根本都没有想到过游戏玩耍会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 通过签协议, 思想上有了安全意识, 少玩危险性高的游戏、在课余活动中少做危险性高的动作, 也就直接减少了学生意外事件的发生;如果协议明确:“因水、暖、电设施管线老化而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事件, 由学校担全责”。作为一个称职的校长, 每年签字时看到这一条款, 他能无动于衷不安排人员检修水、暖、电线路吗?

三是有利于形成对学生意外事件的社会共识。“学生安全协议”每年签订一次的活动, 能够使人们对学生意外事件发生的种类、责任界定更加熟悉, 进而形成社会的共识, 一旦发生学生意外事件, 学校、老师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将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也将为事件的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协议中明确:学生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参加某项体育活动, 因参加而受伤, 而学生或家长没有提前告知老师的, 学校不予担责。这项条款又广为人知, 那么一旦发生了有心脏病的学生参加长跑而受伤, 老师对其疾病又不知情, 大多数家长不会生出“孩子在学校出的事, 就得找学校”的想法, 再找学校麻烦的。“小事闹、大事告、不闹不告是熊包”不当舆论也会慢慢消之于无形。

四是有利于实现“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的双赢。通过签订“学生安全协议书”, 社会对学生意外事件的共识逐步形成, 对学生安全责任有了清晰的界定, 学校和老师只要遵照相关法规, 履行好“协议”中的条款, 做好学生安全的规定动作, 则可免除教育教学上的后顾之忧, 不必再为可能发生的学生意外事件而担惊受怕。这样, 学校里的孩子们课余时间尽情地游戏玩耍、快乐生活的场景就会重返人们的视野。通过年复一年地签订“学生安全协议书”, 学生们将学会怎样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 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不会因自己在校园里玩蓝球受了伤而状告学校;家长不会因孩子在运动会长跑时跌跤磕掉了一颗门牙, 闹得不可开交;该春游就去春游, 该重阳登高就去登高。通过签订“学生安全协议书”, 人们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到, 意外伤害不能苛责学校, 苛责的结果, 是孩子将变成温室里的秧苗。当社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后, 素质教育还会离我们很远吗?

摘要:笔者从分析“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竟然成为一个困局入手, 探讨了“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这两个校园里的孩子们本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却正在越来越难以兼得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路径。

抓好学生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3

一、发挥安全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学期初要制订完整、翔实的安全教育及活动方案,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进一步发挥全员育人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实际工作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及其动向,对于学生当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等,严肃地给予指正、批评和耐心的教育,力争全体师生都是安全教育的监督者和实践者。通过及时、细致、耐心的分析、沟通,了解其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使其明白这些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三、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学生集会、校园广播等途径,坚持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安全常识宣传,组织学生参与举办校园安全专题板报、书画展,5·12当天向遇难者默哀、逃生演练等活动。宣传教育的同时,结合实际参与活动,既明确思想,又形成技能。

四、家庭教育不容忽視,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尤为重要

1.要坚决避免学生心理脆弱或过度压抑而走极端。

2.建立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教育子女到家、离家要及时告知父母,杜绝溺水等偶然事件的发生。我校放暑假第一天,七年级的一名学生离家后未告知父母去向、未取得父母同意,私自去渭河游泳,最后发生溺亡事故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五、要更大程度地发挥相关社会职能部门的巨大作用

如:公安、消防、交通、气象、医疗卫生等部门应定期深入校园、社区、农村,开展宣讲、巡展活动,用发生在身边的铁的事实和血的案例去教育学生,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有了正面的宣传、引导、教育,侧面的事实、案例的警钟长鸣及和谐轻松的氛围当中循循善诱而耐心细致的指导,我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意识一定会牢固树立,而且根深蒂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必将会促使我们身边的学生不安全事件数量大幅度下降。

学生安全教育建议书 篇4

我园应教育局要求,并和派出所同志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安全会议,健全幼儿园联防制度,老师们还签订了安全协议。每天幼儿来园、离园时都有老师执勤、看护,严防陌生人进入校园。另外,我园还重新规范了接送卡制度,家长须凭卡接送幼儿,杜绝了安全隐患。

在这个基础上,我提几点小建议:

1、老师除了可以通过晨谈、班级主题活动来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还可以通过班级网站、家长园地、宣传栏等形式在广大师生、家长中宣传安全自救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2、对全园进行安全大检查,让各班自查自纠班上的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分为校园设施和班级物品上的,活动细节中的以及幼儿之间的,以此来杜绝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现问题应该随时汇报,随时解决,消除隐患。在每学期初,都对教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擦伤、碰伤等的应急处理,灭火器的使用以及发生火灾后如何利用疏散通道对幼儿进行疏散等等。

3、可以在学校组织开展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让老师和幼儿在演练中获得避险、逃生、自救的知识。去年中班就曾组织过这类活动,但其他级组的幼儿都还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继续这方面的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

4、保育人员要对所在班级设施、周边活动区域,尤其是对幼儿园的房屋、水电、场地、家具、玩具、用具及大型活动器械开展隐患排查,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把幼儿一日常规各个检查环节做细、做实,及时上报幼儿各方面情况。

5、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安全知识宣传,注重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园新动向、幼儿的在园情况和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建议。

学生交通安全协议书 篇5

贵家长:为了确保您的孩子在上放学路途中的安全,防范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学校和家长共同担负起保护孩子人身安全的责任。签订以下协议,望双方能遵照执行,互相协助,互相督促。

一、学校职责

1、学校要加强督促、教育学生注意上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在行走的途中不追逐打闹、不在路上任意穿梭,不戏水,不逗留玩耍,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学校要加强管理,本校不提供车辆接送学生上放学,也不提倡、不允许学生骑车或搭乘其它车辆到校或回家,在路上不与陌生人或不相干的人搭话,以确保学生在行走途中的安全。

二、家长职责

(一)交通安全

1、对于12周岁以下的学生需要家长亲自接送。

2、对于距学校较远、家长又不便每天接送的学生,家长可安排学生乘坐经交管部门检查证照齐全、车况良好、符合营运要求的车辆。

(二)安全教育

1、请教育您的孩子在路途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教育孩子听从老师和学校的管理,如果您的孩子因事因病请假不能来上学,望您能及时通知相应的班主任或学校。

3、如果您的孩子是骑车、租车上学或回家,不要让您的孩子乘坐,并教育、监督您的孩子不要乘坐下列车辆:报废车辆,无牌、无证、无保险合格证车辆,超员车辆,货运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否则一旦出现交通安全问题,一切责任与学校无关。

尊敬的家长,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今本校特制定此协议书,望我们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遵守此协议所列的各项条款,确保您的孩子在上放学途中的安全。

学生年级姓名:

家长签字: 学校名称:(盖章)

学生交通安全倡议书 篇6

大家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全校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和茂名市委的部署,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院校,辐射滨海新茂名建设而信心满怀地扎实工作、努力学习。

师生员工们,平安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安享天伦的前提,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营造安全、文明、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茂名市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塑造美好茂名形象,进一步促进茂名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平安幸福茂名,茂名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为此,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响应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迅速行动起来,自觉参与摩托车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以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幸福校园为基础,身体力行,共同创造安全良好、文明和谐的校园内外交通环境,并踊跃为茂名市交通治理建言献策。

二、从我做起,认真学习领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积极参与文明交通监督、疏导活动,宣传交通文明知识,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维护交通秩序。

三、从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按规定戴好安全头盔,并做到“十个不”:不超速超载、不争抢占道、不接打手机、不冲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无证驾驶、不酒后驾驶、不无牌无证、不假牌假证、不驾驶报废车辆上路。

四、从我做起,经常教育和提醒家人、亲戚、朋友及邻居,树立文明交通意识,关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师生员工们,交通中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的共同参与;交通文明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需要我们共同营造。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安全文明出行,共同营造人人讲交通安全、个个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氛围。

倡议人:xxx

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建议 篇7

石油安全这一概念是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 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引发全球范围的高度关注。1974年成立的国际能源署 (IEA) 正式提出石油安全概念, 其核心在于稳定原油供应和价格。随着人们对石油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对石油安全的认识也一直在不断丰富和更新着, 而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各国学者对石油安全概念的界定也各有侧重, 目前为止, 对石油安全的界定, 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术界一般是从石油能否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定义石油安全, 认为石油安全是指一国能持续、稳定、并以合理价格获取所需石油资源的状态。这一状态能满足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需求, 即便在遭遇国际石油危机, 石油供应突然中断或国际油价剧烈波动时, 该国也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国内的相关应急体系 (如石油战略储备、替代能源等) 应对危机。石油安全的内涵主要包括数量安全、价格安全和质量安全三个方面。数量安全是就油气供应的稳定性而言, 能够获得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石油供应的数量保障;价格安全是就获取石油的经济性而言, 是指获取石油的价格合理, 其价格波动在进口国或消费者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质量安全说的是石油的使用安全, 是指在石油的生产、运输、使用等方面, 做到高效、清洁、环保, 不应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 不危害生态环境。

二、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 国内供需矛盾突出, 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而在制造业, 我国的产值已经超过美国的两倍, 位居世界第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尤其是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石油消费量的迅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6.66%,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产品消费国。自1993年我国国内石油需求首次超过国内石油供给, 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 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逐年上升, 2002年首次超过30%, 2004年起则超过40%, 2008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49.4%, 已接近国际上公认的安全警戒线。而与此同时,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产量一直徘徊不前, 一些重要的油田 (如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 已进入后开发期, 产量难有大的提高。而且就是按目前这个开采速度算, 我国将在不到20年后就面临石油枯竭的局面。国内油气后备资源不足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二) 石油进口来源市场单一, 运输渠道缺乏安全保障。

由于国内石油消费需求与生产之间存在的缺口越来越大, 我国石油进口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目前我国石油的进口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进口来源市场单一, 一是进口运输渠道单一。从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看, 当前我国进口石油的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地区, 从国家角度看,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源于沙特、伊朗、阿曼、苏丹和安哥拉等五个国家。比如, 2003年我国从这五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比重约为60%。然而, 令人忧虑的是, 目前中东、非洲地区社会动荡, 武装冲突和恐怖事件频频发生, 欧美强国为了加强对这些石油产出地区石油资源的控制, 不惜动用武力, 加剧了这些地区的混乱情况。而我国在这些地区的石油权益缺乏军事存在保障, 很容易受到他国的威胁与破坏。从进口运输渠道看, 除了少量的陆路运输外,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通过海上运输渠道, 马六甲海峡更是咽喉要道, 中国从非洲、中东进口的石油, 以及亚太地区进口的部分石油都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回国。可是过度依赖马六甲通道, 会对中国石油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一旦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变化, 美国很可能通过封锁马六甲海峡来切断我国石油进口的运输线路。

(三) 石油储备制度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许多国家应对石油供应中断和国际石油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方式。当前, 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以保障供应和平抑油价。由于我国的石油能源曾经能够实现充分自给, 过去一度还是石油净输出国, 所以石油安全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也没有形成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机制。直到1993年, 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 才开始重视对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工作。我国目前石油战略储备量严重不足, 而且储备形式单一, 石油储备技术落后。我国现已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等地建成4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但总的石油战略储备还远远达不到国际能源署 (IEA) 要求的110天的储备标准。再者, 目前我国建成的和在建的石油储备基地一般都是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备原油, 石油储备的安全性较低。相比发达国家的地下岩洞油库、海底洞穴储油等多样化的储备方式, 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 我国目前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上还没有完备的立法保障, 建设资金也严重不足。

(四)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被排斥在西方大国控制的石油核心资源之外。

在世界石油格局中, 全球60%以上的石油资源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掌控。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石油资源争夺战中, 我国尚未触及海外采油的核心项目。从我国投资的石油开采项目看, 大多是一些老油田, 开采收益不高, 且多数处于政治风险大的敏感地区。而投资那些风险相对较小, 利润相对丰厚的项目, 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压制。比如, 与中国地理位置邻近、交通运输便利的中亚国家油气资源丰富, 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但美国凭借其能源超级大国的地位, 插手中土和中哈的油气投资及合作项目, 试图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中俄能源合作及中俄输油管道项目也由于美、日、韩的多方阻挠, 而难以顺利施行。在国际石油市场上, 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石油消费大国, 我国还没有石油定价的发言权, 基本上是被国际市场牵着鼻子走, 这种被动接受外来价格机制的情况, 使我国在国际石油交易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三、加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对策建议

(一) 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积极发展新型可替代能源。

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是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大力勘探和开发国内油气资源,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石油供需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 减少因外部石油供应短缺带来的损失。总体而言, 我国石油资源开采处于勘探中期阶段, 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 油气资源的开采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因此, 我国应该增加投入, 鼓励勘探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加大对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及开发力度。本着“稳定老油区, 开发新油区”的思路, 力争国内原油产量的平稳增长。要将勘探开发的重点放到西部和海洋, 力争取得重大发现, 增加新的储量和生产能力, 对于已开发的老油田及周边地区, 重点搞好综合整治, 同时加强滚动勘探与开发, 努力增加可采储量, 提高油田采收率, 延长油田稳产期。

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我国要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 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新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潮汐能、风能、地热、氢能等多种形式, 新能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传统的化石能源要小得多, 发展潜力很大, 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发达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 还可以通过开发替代能源以缓解石油需求压力, 比如煤炼油、玉米制造酒精技术等。就替代能源而言, 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日本都超过了30%,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 加强能源外交, 构建多元化的石油供应体系。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 解决石油安全问题必须开展能源外交, 加强国际合作。我国要重新审视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在继续稳定中东国家的石油进口渠道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与中亚、俄罗斯等国的能源合作, 重视非洲与南美石油产区等新兴石油供应国和地区。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大投资和购买海外资源的力度,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进口体系。我国的石油运输长期以来过分依赖海上运输通道, 尤其是马六甲海峡,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降低运输渠道单一的风险。我国应该在传统的海运能力外, 积极开拓新的运输方式, 比如通过陆路运输从接壤的一些产油国家, 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获得石油;开发管线运输技术与能力等都是增强运力、节约成本、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 对提高石油运输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此外, 还应实现石油贸易方式的多元化, 长期采用现货购买的方式很难保证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 我国要建立和完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 通过参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来影响和调整石油价格, 改变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被动局面, 还应通过共同合作开发、以货易货、海外投资、与供应方长期合作等方式参与国际石油贸易, 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三) 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石油储备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对于稳定供求关系和应对突发事件有重要的意义, 当出现石油供应中断或其他意外事故时, 可以紧急动用战略储备, 降低因石油供应中断导致经济混乱的风险, 保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稳定。为了完善石油储备体制, 国家应尽快出台专门的石油储备法规, 对石油储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储备主体及其储备义务、储备模式、储备规模与品种、储备基地布局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使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与运营有法可依。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应坚持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以国家储备为主的方针。在石油储备建设中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 吸引包括民营企业的多元主体参与到石油储备中, 并加强引导、规范管理, 最终形成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方式并存, 中央石油储备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和调配的储备格局。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提升了储备资金的规模, 增强石油储备的灵活性, 降低石油风险, 而且为市场创造了新的赢利渠道, 各方实现多赢格局。

(四)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提高石油利用率。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瑞士的14.4倍, 是日本的11.3倍, 是意大利的10.6倍。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能源利用率之低, 也显示出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节能技术及能源消费观念上的差距。我国在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一是要继续推行集约型经济模式, 全方位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把节约用油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 争取到2020年, 实现单位GDP油耗降低50%;二是要完善节能政策和法规, 加强宣传, 引导全社会节约能源的消费观念, 政府应结合经济、行政手段如价格、税收、法律等, 鼓励节油, 抑制无效、低效的石油消费;三是改善产业结构, 建立低碳节能的经济体系, 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集约化增长。

总之,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石油仍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战略资源, 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关系到我国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外交事务。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石油安全问题, 从整体能源战略上统筹规划, 积极应对, 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手段, 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

摘要:随着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石油自给能力不足, 进口来源市场单一, 石油战略储备尚未成熟等因素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国必须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积极发展新型可替代能源, 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进口体系, 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提高石油使用效率。

关键词:石油资源,石油安全,战略储备,对策

参考文献

[1]胡国松, 王淳.中东与中国石油安全新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 2014.6.

[2]田泽.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 2006.5.

学生交通安全建议书 篇8

[摘要]先对我国城市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作了分析,然后对国内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现状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国内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改善建议。

[关键词]交通安全;教育体系;问题;对策

一、我国城市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根据国内现行制度,各地交管部门每年上报年度本地区交通事故数量及伤亡数量,这个数据是考核交警年度工作的指标之一,与交警年度考核息息相关。根据公安部每年公布的数据统计,机动车迅速增长而每年的万车死亡率卻在下降,好似我们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卫生部门也有一个统计数据。卫生部门要统计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在死亡类别的“损伤”这一项下面,就有“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的小项。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到2013年,每10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仍呈现上升趋势。而相应的公安部的统计数据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数据,中国2010年道路事故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而同一年中国的官方发布数据仅约6.5万人。差距之大,令人震惊。

近几年公安交管部门已经着手纠正交通事故统计不实的问题,公安交管部门内部基本掌握了比较确的数字。至于这个数字是多少?交管部门敝帚自珍,对外讳莫如深。数据难于公开,严重影响了国人对国内交通安全情况的认知。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没有相应的政策,数据隐瞒的背后是对交通安全预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是对生命的漠视。

整理2014-2016年某市9000多起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事故特征以找出交通事故预防策略。

从发生事故的年龄结构来看,主要集中在21-50岁人群,此部分人群是社会中坚力量,该年龄段正是创造财富最多的时候。仅2015年一年,某市事故导致的死亡人口损失的潜在生产寿命年达2.2万年,为社会少生产GDP约13亿元。其中还未包括重伤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等其它费用。不仅如此,死亡及重伤事故发生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灭顶之灾,许多家庭因此失去收入能力,还要承担照顾伤残成员的额外花费,多数家庭此后不得不靠借贷度日,大大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远高于可计算的经济数字。

从事故者驾龄来看,2016年某市1-5年驾龄人员最多,发生事故数也最多。从不同驾龄的百人事故率来看,1年以内及6年以上驾龄事故率较高。1年以内新手因操作不熟练,突发情况下应急操作容易失误导致事故多发。6年以上驾龄者事故多发则多因自信过高麻痹大意。

从机动车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上道路行驶、逆行、超速行驶、违法会车、违反交通信号等违法行为是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从非机动车事故原因来看,未按规定让行、超速行驶、违法上道路行驶、违法占道行驶、逆行、违反交通信号灯等违法行为是主要因素。表面上看都是由于当事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的不足。

二、国内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现状问题

(一)驾驶员安全教育体系存在盲区

根据某市2015年交通事故原因统计,63%的事故原因归结于机动车驾驶员各类违法行为。表面上看是驾驶员安全意识淡泊导致的,但从根源上讲,应在于国内驾驶员安全教育的不足。传统的驾校培训及驾考内容往往只注重车辆驾驶技术的培训,忽视安全教育的培训及守法意识的培养。另外,拿到驾照之后的驾驶员安全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4年驾龄之后驾驶员百人事故率随驾龄增长迅速,驾驶员后续教育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二)企业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从万车事故率来看,货车和大、中型客车的万车事故率可以达到小汽车的5-10倍,对此部分车辆司机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此部分司机由于长期跑运营,对交警管理工作规律和管理漏洞了如指掌,想法设法逃避管理部门的检查,光凭交警有限警力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管理。

目前企业安全教育多不成系统、流于形式,部分企业组织管理松散、对驾驶人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安全监管不力,驾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主要根源在于企业驾驶员违法行为后果多由个人承担,对企业及主要管理人员的追责不够,企业领导本身安全意识不足,对安全事故预防所知不多等原因。

(三)民众安全教育效果甚微

根据某市2015年交通事故原因统计,78%的故事由违法因素导致。民众安全教育的不足不仅使得事故发生概率加大,且在交警进行违法处罚时容易引起警民矛盾。

目前民众安全教育对比以前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传统说教形式的宣传容易空洞乏味而流于形式,教育效果甚微,应与时俱进,由专业人员积极探索科学、有趣味、形象的宣传方式,做到寓教于乐、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三、国内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改善建议

(一)驾驶员安全教育

对于新进驾驶员:改革驾考内容,融入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推动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建议首次考驾照学员第一堂课程便应该是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各类常发交通事故视频宣传片,让学员了解开车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防范意识。由教练讲解分析事故成因,吸取事故教训,学习避免事故发生的安全习惯。

对于培训机构:重点加强两类人员培训,一是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教育重要性认识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方能抓好诸如结业鉴定、制定教练员的教学质量信誉考核标准、营造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等工作。在学驾培训全过程中发挥管理人员对安全意识教育的保障作用。二是加强教练安全教育培训。对教练员进行全面培训,建立考核制度,培养合格的教练员。帮助教练员树立和贯彻以培养安全驾驶意识和文明驾驶行为为核心的驾驶素质教育理念,掌握安全驾驶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是加强行业安全教育的首要环节。

(二)企业安全教育

企业负有社会安全责任,制定企业安全教育单位承担制和安全事故单位责任制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其对员工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大大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安全教育单位承担制:加强对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及责任人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制度,由政府专业人员制定教育方案,企业负责执行管束。例如,政府请道路交通安全专家分类整理不同车型易发事故类型相关视频,发放给企业并监督企业管理者及驾驶员定期观看。

安全事故单位责任制:企业对单位车辆安全事故附有连带责任,交警惩罚驾驶员的同时对企业实施积分惩罚制度。例如,最难管的快递行业电动车违法行为,如果在快递员出现违法行为时,采用监控抓拍,达到一定数量对企业进行严厉惩罚,则可以促使企业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及违法管束,从而获得良好效果。当然,具体细则需深入研究后确定,此类制度细节决定成败。

(三)与执法结合的民众安全教育

学生交通安全责任协议书 篇9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事关国家、民族前程、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而保障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不仅要靠学校,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为了深入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精神,加强家校联系,确保贵子女的安全和健康成长,顺河中学(以下称甲方)针对当前形势,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活动情况,特此与家长(以下称乙方)签定学生校外安全责任协议。内容如下:

1、乙方应做好交通安全的教育与防范工作:不准让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子女骑自行车上路,禁止中学生驾驶机动车辆和电动车;教育好子女走路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抢道、不搭肩行,拐弯十字路口要小心;不攀爬、追逐机动车辆,不乘坐手扶拖拉机和非法营运车、超载车、货车、拼装车、报废车、三轮卡、马自达;不在公路上踢球、游玩、奔跑、嬉闹,时时处处注意交通安全。

2、乙方应做好对子女的用电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不得让子女随意触摸电器设备,爬电线杆。不得让学生随便接触电源和带电电器;教育子女不得在雷雨时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它易发雷电的地方避雨。

3、乙方应做好对子女消防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不得让学生玩火、不得让学生私自外出野炊,不得让学生接触易燃易爆物品和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乙方因做好对子女的仪器卫生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加强卫生、饮食习惯的教育,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不许让子女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品,不许子女随便吃野菜,不许子女偷摘别人的果实,以防喷洒农药,发生中毒;不要随便给子女零用钱,教育子女不要随便购买零食,严防食物中毒。

5、乙方应做好对子女游泳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不得让子女私自或结伴到江、河、湖、海、溪、圳、水库或不明水势的地方游泳、戏水、划船、玩耍等。

6、乙方应教育子女在社会上要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得让子女围观和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和变相赌博,不得让其参与打架斗殴,不得让其会毁坏公物、酗酒闹事。不得让子女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厅等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公共场所,严防发生意外和不良行为习惯的滋生。

7、乙方不得让子女进行不安全的戏闹,如乱抛石头、土粒、杂物、拿弹弓、木棍、铁器、刀 具等追逐戏打,不许模仿电视节目中的危险动作。

8、乙方不得让子女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私自外出、外宿和远游。外出时应说明去向,以便于管理,如遇意外伤害、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9、乙方不得让子女到建筑工地、施工场地或危险楼房地段、桥梁乖出玩耍、逗留。不得让子女攀爬电杆、树木、楼房、围墙、桥栏、高架等。

10、若学生有事不上学需请假,乙方应及时打电话向学校和班主任说明原因。

家长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担负着教育子女成长的义务,请遵照上述协议内容要求执行,切实担负起对子女的监护责任。同时,甲方建议:你如果在外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过问子女在家、在校的表现,及时发现子女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所遇到的困难,切实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如还有不清楚的问题请与学校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以便随时配合学校抓好教育工作。

班主任联系电话:

家长联系电话:

学校联系电话:85320548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与乙方各一份。甲方:顺河中学(盖章)

乙方:(家长签名)

班主任:(签名)

学生:(签名)

中学生安全文明用电经典建议书 篇10

1、各科室负责人要带头做好节约用电的宣传工作,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全体职工要提高节约用电意识,做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2、在夏季必须使用空调时,请将空调温度调至26度以上。尤其是病房大楼内要注意调整空调温度。随时关窗,不住病人的病房要及时关闭空调及电源开关。

3、光线充足时,应尽可能不开或少开照明灯,坚持“少开一盏灯,节约一度电”。

4、人员离开房间时,请关闭灯具空调及办公设备电源。

5、白天要关闭个楼宇的走道灯和卫生间的照明灯,杜绝开“长明灯”。

6、应尽可能将所有用电设备调至最佳节能状态。

确保我国农业三大安全的建议 篇11

农业产业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强调了效益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国内粮棉油糖价格开始高于国际价格,内外价差不断扩大,给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一)大宗农产品内外价差不断扩大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保护等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已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期。2006年~201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甘蔗生产成本年均增长分别为11%、11.3%、11.8%、12.8%、15.7%、13.4%,但上述产品同期价格年均增长分别为9.4%、7.1%、9.8%、7%、13.3%、10.2%,价格涨幅均低于成本涨幅,大宗农产品内外价差不断扩大。2008年,除大豆外,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价格都低于国际离岸价格,到2013年已全面高于国际价格。2014年前5个月,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内外价差分别为每吨318元、451元、924元、1484元、7078元、2766元。

(二)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近年来,日益扩大的内外价差使得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进口税后价低于国内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格,导致边收储边进口,政策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2013年~2014年度我国临时收储玉米6919万吨,顺价出库困难,库容不足问题突出。棉花临时收储量达到629万吨,受进口影响难以顺价出库,每吨棉花库存1年的利息和维护成本在2000元左右。临储菜籽油高达600万吨,若按当前市场价格销售,即使能出库,价差损失超过150亿元。大豆年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而临储库存积压仍有780万吨。食糖临储库存累计500万吨左右,根据收储价与目前市场推算,加上其他库存费用,隐亏超过200亿元。

(三)进口对国内农业产业影响不断加深。受价差驱动,除了三大谷物外,我国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进口激增。“大豆之殇”,正是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典型。我国大豆种植户均面积小,难有规模效益,大豆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30%以上。由于大豆市场高度开放,国内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导致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黑龙江2013年大豆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仅为高峰期2006年6000万亩的一半。

我国棉花2006年生产成本比美国低27%,但到2012年生产成本比美国高22%。2013年国家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为2.04万元/吨,拍卖价格为1.8万元/吨,而美国棉花价格仅为9000元/吨,即使按40%配额外滑准税进口,每吨价格也比国内棉花价格低6000元左右。在巨大的差价和进口压力下,不得不主要依靠临时收储,并导致库存积压严重。2013年末国内库存达1148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44%,占全球库存的60%。内外价差不断扩大是造成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根本原因。

食糖近3年进口超出正常缺口500万吨,2012年~2013年榨季期末库存800多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58%。食糖进口价格过低,导致国内价格持续下跌。2014年1~4月已跌至4500元/吨,远低于6000元/吨的成本,造成糖企全面亏损,蔗农收入下降。

(四)粮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虽然当前我国粮食进口量并不大,但价差导致进口对国内粮食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3年,因越南籼米价格低廉,国内企业的进口动力强劲,造成南方籼稻库存积压,销售困难。玉米国内供给和库存充裕,但仍然保持一定数量的净进口。目前我国三大谷物进口量保持在关税配额之内,但按目前生产成本和价格增长趋势推算,今后5~7年粮食内外价差将会超过粮食配额外关税65%的水平,届时三大谷物以配额外关税税率进口将成为现实。我国对于征收配额外关税后的进口是完全放开的,这将给“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带来挑战。

粮食安全

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坚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产能达6亿吨且库存充足,但应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农业对外开放影响不断显现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增产潜力减弱,保障产能难度加大。2003年~2013年的粮食十连增实际是“波动型的微增”。十年年均增产幅度为3.4%,不同年份增产幅度差异较大,最高增幅是2004年为9%,最低是2009年仅为0.4%,且近三年度增产幅度有逐年减少趋势,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发展纲要要求到2020年,粮食产能达5.5亿吨以上,尽管2013年粮食产量已超过该目标,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影响和资源环境制约,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保障现有粮食产能难度加大。

(二)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粮食价格提升空间减小。据专家测算,从1995年到2011年,我国三种谷物和大豆每亩产出量分别增长了29.1%和32.8%,但同期每亩总成本,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了110.2%和91.8%。谷物和大豆的收益率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在农产品生产投入增量中,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推动力量,包括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劳动力等,这些投入占了总成本的80%以上,而且近几年仍在上升。由于粮食价格缺乏高关税保护,难以相应上涨,这就使粮食生产缺乏必要的利益激励。endprint

(三)进口快速增长,适度进口粮食安全战略受到挑战。自2009年我国谷物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以来,进口量一路激增。2012年净进口量达1317万吨;2013年净进口量增至1358万吨。2014年1~8月累计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208万吨,同比增加84.5%。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库容紧张的情况下,谷物及相关产品的大量进口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卖粮难”问题。若谷物进口快速增长的态势延续下去,“以我为主”和“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将受到挑战。

(四)种粮比较效益低,新型经营主体“非粮化”较为普遍。发改委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显示,2011年,种植苹果、蔬菜、花生农产品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4612元、2558元、723元,而种植三种主粮的平均收益只有251元。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后“非粮化”现象较为突出。截至2012年底,全国流转后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土地面积为1.56亿亩,占总流转面积的56%,低于全国约68%的平均水平。截至2013年底,有些种粮大省流转后土地“非粮”比例增加了20%~30%。

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居民感到最不放心、最不安全的社会问题是“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是食品的“前身”,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也关系到农业产业健康发展问题。

(一)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多、风险大。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较多,一是受农业生产环境影响。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达到1000多万吨,每年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都受到影响。二是受农业生产技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非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屡见不鲜。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已达23.8公斤/亩,超过国际上15公斤/亩的安全上限。农药过量施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以上。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相对较低,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约为10%~20%,农药仅为10%~30%。三是受经营方式及市场影响。我国拥有2.5亿农户和约50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经营的模式很难统一,也难以执行标准化生产。这些农产品供应者往往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为了降低成本,常常忽视农产品质量的控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条中,种、养、收以及初加工等各环节是决定农产品安全的基础。相对于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难以控制。一方面,农产品生产涉及到亿万农业生产者,相应的生产许可和准入门槛很不严格。面对众多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大量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执行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化肥、饲料、农药、兽药等各类投入品,使用技术千差万别,生产经营者众多,以及农产品种类繁多,难以全面监管。再加上农产品中微生物、重金属、兽药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指标,就目前的检测技术和成本等因素,难以全面检测。

确保我国农业三大安全的建议

农业三大安全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亿万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需从战略的高度积极应对。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进农业产业安全战略。产业安全是保障国内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前提。在现有国际贸易格局下,要在未来贸易谈判中坚持粮棉油糖现有关税税率不减让、关税配额不扩大、农业“黄箱”支持空间不削减。要加强产业损害预警,积极利用“两反一保”措施,使贸易救济常态化。要研究建立农业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加强对国内产业的贸易补偿,针对因农产品进口竞争而受到损害的农业产业和农民提供补偿性援助,确保国内农业产业安全。

(二)实施差别化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根据“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区分口粮、工业用粮和饲料粮不同性质需求特点,明确国内必须保有的基本面积和基本产量,确定农业支持优先重点。要合理确定粮食进口预警阈值,要保证有有效的手段把握进口时机和节奏,确保进口规模适度适当。

(三)强化农业国内支持战略。一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完善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我国“三农”投入逐年稳定增长,但部分特定品种支持量已达WTO要求的8.5%上限,要明确国家对粮食和农业的支持性质,完善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同时,应探索“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使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得到更多补贴。增量农业补贴也应由“黄箱”向“绿箱”政策转变。二是通过制度安排,明确金融部门的支农责任。农村金融服务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比较收益低。应通过立法等,明确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和服务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国家对涉农贷款亦应予以补贴支持。三是明确大型涉农企业粮食安全方面保障责任。粮食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要通过制度和法规规定,对经营大宗农产品且达到一定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实行强制性信息报告制度和库存储备制度,规定规模以上粮油经销企业,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粮食安全储备库存,明确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法定保障责任。

(四)推进农业“走出去”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要完善“走出去”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组织和监管。一是要抓住重点环节,突出重点领域,主攻周边国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二要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进口渠道,充分利用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建立互利共赢合作关系,稳定我国进口来源,尤其是和粮食增产较快、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三要把推进农业“走出去”与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有机结合,提升“走出去”对象国的生产能力,为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进口渠道夯实基础。四是扶持打造国际大粮商,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市场交易,争取掌握粮食价格国际话语权。

上一篇:给你一个作文600字作文范文下一篇:坚强的让人心疼的伤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