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健康论文

2024-08-25

体育锻炼与健康论文(共8篇)

体育锻炼与健康论文 篇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about mental wellness)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各种国内外各种观点,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了解、认识外部世界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并具有情绪体验能力,从而自我效能感增强,而智力落后者经常遭遇失败,伴随烦恼、痛苦的体验,产生自卑感。

(2)适当的情绪调节能力: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困扰,而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的话,就可能使自己产生心理疾病,并可能对生理健康造成损害,患上身心疾病。同时,不良情绪的发泄方式必须考虑道德及社会的评价。

(3)自我评价恰当:心理健康者能充分了解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不健康者,往往将失败归因于机遇和任务难度,整日怨天尤人,或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4)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他人交往,建立了较为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离群索居,对他人不信任,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节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

(the effects of mental wellness upon physical exercise)

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智力(physical exercise is useful to intelligence)

 智力是个体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 研究表明,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降低疲劳感,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习的潜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feeling)

情绪状态的调控能力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产生紧张、压抑、忧虑等不良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降低应激水平,使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增强。麦克曼(mcl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者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的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身体锻炼者,而愉快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则明显要高一些。

 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锻炼的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快感觉。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will)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困难,对个体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体育锻炼使自我概念更为清晰(physical exercise makes me clearer)

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例如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包括社会方面的自我概念和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其中,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包括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则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身高和低估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其身体自尊变低,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

 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体能强的人比体能弱的人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身体概念;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因此,更积极的自尊心,更高水平的身体概念和自我概念与高水平的体能状况相关。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public relations)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趋向封闭的状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体育锻炼则打破了这种封闭,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马塞(massie)等人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

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physical exercise for decrease mental disease)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体育锻炼与健康论文 篇2

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广为接受,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体育视为一种“积极生活”方式,并于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以“‘积极生活’:体育与健康”为主题的会议,从而正式启动了“全球积极生活运动”,其根本目的则在于通过体育运动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营造出生机勃勃的社会文化氛围,从而使体育成为一种积极上进的休闲方式。

人是身心的统一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交互影响,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而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样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要的心理支持。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也是对个体健康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一个考验。体育锻炼完善与诠释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以体育为手段的健身活动,既是人们主动参与正常的人体结构功能改造重组的过程,也是人们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过程。

1 心理健康的定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无疾病并不等于健康。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所作的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1988年,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诠释: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生理健康是人体机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以及其他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以生理健康为基础的,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四个层次:(1)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2)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3)道德健康层次;(4)社会适应的健康层次。

由此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改善与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2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

2.1 心理疾病对人健康的影响

过去人们考虑的是温饱问题,现在人们更多考虑的是减肥美容等物质享受。心理健康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久前我国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联合发布的数字表明,我国中小学生三分之一、大学生四分之一有心理疾病。专家指出造成人类死亡的三种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成因,心理因素有很大关联,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情绪因素、个性特征、生活事件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刺激躯体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疾病。可见不良的心理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病菌,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健康的作用则胜过任何保健药品。

2.2 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机能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肌肉的协调能力、腰腹臀部肌肉力量、大脑及动作的反应速度,并能有效延缓肌肉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衰退。人是身心的统一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交互影响,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样起到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长期持续身体锻炼对心理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能起到缓解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焦虑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此外,个体能不断地从运动锻炼中体会到交友、释放压抑感、满足一种享乐等乐趣,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体育运动之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益。

2.3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有关研究和实践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1)振奋精神。心境很差、精神不振的人常常从体育锻炼中获益,这是因为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各种感觉信息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随即精神振奋。一般来说在一个舒适愉快的情景中散步,只能产生放松效果不能提高唤醒水平。只有当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时才能导致唤醒水平的提高。

(2)降低焦虑反应,提高智力功能。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反应,这是因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数目或敏感性。此外由于经常从事体育锻炼降低了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了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科巴沙(美国)也指出体育锻炼减轻焦虑反应的作用,因为体育锻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的焦虑反应降低,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反映速度,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锻炼者的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3)培养坚强的意志,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精神。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萎缩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从事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更为积极。

(4)治疗心理疾病,增加交际能力。科尔凯尔迪(美国)等人指出体育锻炼已经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1983年的调查,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手段之一。生活中,由于压力而引起焦虑症的人不少,通过体育锻炼可以缓解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增强与人的交际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好形式。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又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带来心理上的益处。谢非德(美国)1986年研究指出,在社会关系中,女性比男性在心理上有更多的收益。马塞(美国)等人1971年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对社会联系的需要更强烈,换言之,内向性格者需要更多地从事体育锻炼,以增加与他人联系的机会。不难看出,体育锻炼对于消除人的孤独感和人际关系障碍具有显著的作用。

2.4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

人格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检测指标,内向而不稳定性格的大学生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兴趣、运动成绩以及运动知觉能力等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关系密切。运动锻炼可以改变学生的个性特征,大学生的运动成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联系,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有着较适宜的心理健康水平,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消除焦虑,塑造个体性格向外向型转变。随着个体的内向性格向外向发展,个体的心理素质将出现明显的优化趋势。同时,随着运动锻炼的持续进行,个体的个性将逐步由内向外发展。不同稳定性人格特征的个体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心理健康差异,随着稳定性性格的逐步形成,个体的心理健康将向更加适宜的方向发展,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

运动知觉能力强的个体往往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能正常面对现实,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而运动知觉能力弱的个体则往往表现出心理困扰的倾向,不安感强,具有显著的不适行为,可见,运动锻炼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互动关系,身体锻炼促进了身体健康的同时,转移了个体不愉快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增强了“变更意识状态”对应激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3 结论与建议

实践表明,体育锻炼是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保持或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的手段在国外已非常流行。

参与体育锻炼,在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心理素质的完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独到而显著的功能。因此,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应努力做到: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观

人的自然属性总是受其社会属性的深刻影响,健康状态受到生活方式的极大影响,如吸烟、酗酒、饮食、起居、情绪等。个体长时间的锻炼效果,可以轻易地被几支香烟、几杯酒、熬夜打麻将的负作用所抵消。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生活方式的改善,仅靠打打球、做做操是健不了身的。

(2)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

体育锻炼与健康长寿 篇3

颜正华,字秀峰,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对外工作委员会顾问。从事中医药教学、临床、科研工作6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杂病,临床经验丰富。参与创建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饮食养生

1.饮食调配适当,避免偏食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即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记载,意即饮食当合理调配,避免偏食,以保证食物成分的比例适当、营养充分。我认为宜食清淡富有营养而易消化的食品,如五谷杂粮、牛乳、豆浆、豆制品、蔬菜、水果、鱼类、海产品、瘦肉等,少吃脂肪、动物内脏、鸡蛋黄等。我平时爱吃鸡蛋,后经体检发现胆固醇高了,以后限制每日不超过一个鸡蛋,现在胆固醇基本正常。

2.节饮食

《黄帝内经》中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避免过饱,损伤肠胃,以维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同时避免营养过剩,产生肥胖症。当前物质生活提高了,营养丰富了,但营养过剩的病却多了起来。对于中老年人,更应当节制食量,“七分饱,身体好”,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3.忌吸烟,慎饮酒

吸烟对身体有害,应禁忌。我在年轻时也有吸烟的嗜好,而且烟瘾比较大,结果不仅经常咳嗽而且吐黄痰。60岁时开始戒烟,现在既不咳嗽,也无黄痰。至于酒,有活血之功,经有关研究报道,每日饮少量酒,对身体是有益的。但应注意只能饮少量低度酒,如黄酒或葡萄酒,每次不超过100克,如饮高度或大量酒,伤胃损肝,有害无益。我在年轻时也嗜酒,有一次与朋友饮酒,比酒量,饮酒较多,虽未大醉,但引起胃病,自觉中脘堵闷不适,有时隐痛、烧心、泛酸,经1~2月后才逐步恢复,至今偶有饮食不当,仍有烧心、泛酸、胃痛等症状,可见酒应慎饮为好。现在我时饮黄酒50~100克,从不饮白酒。

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在养生中提到“起居有常”,所谓起居有常,即生活要有规律,遵守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或过度锻炼,都不利于健康。白天努力地工作、学习,保持充沛的精力,适度地休息和锻炼,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一年四季,随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应当依据季节而更换衣被,避免感冒、伤暑、遭凉、受寒等。

运动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是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年轻时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在操场慢跑3圈(约1200米),继则打太极拳10余分钟,无特殊原因,从不间断。80岁以后改为每日散步一小时,坚持做广播体操。我已年近90,腰背不弯,腿足有力,这与多年锻炼有关。我学习气功已有多年,方法是双膝盘坐或椅坐,腰脊不得弯曲,头略下垂,双手轻握,下垂于少腹部,然后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所谓“意守丹田”即一心一意注意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调整呼吸”即由胸部浅呼吸,慢慢转变为腹部深呼吸,使呼吸缓慢深长,达到“气贯丹田”之效。每一呼一吸可以计数,一般初学时每作200~300次即可,以后逐步增加。我对这一气功锻炼,自觉受益匪浅,但未能长期坚持,以后还要加强。

心理养生

所谓心理养生,是指调节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恬淡”即是思想上的安静;“虚无”是指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杂念,忌恼怒、忧思与惊恐等。处世当与人为善,肚量要大,不斤斤计较,要乐于助人。人生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有顺境,也有逆境。遇到顺境,不要趾高气扬,忘乎所以;遇到逆境,不必垂头丧气,自暴自弃。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搞好工作放在首位,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是养生的重要举措。

房事养生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与“生殖”。《黄帝内经》云:“丈夫,二八肾气盛,……八八精气竭。”性生活是人体生理的自然现象。一般男子在成年以后,至五六十岁之前,每周房事不超过两次,是没有损害的。如果房事过度,能引起肾虚精亏,可出现头昏、腰酸、健忘、神疲,性功能减退,甚至出现阳痿等肾虚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现象,首先要节欲以保精,切忌滥用壮阳药,当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

如肾阴虚者,可酌情服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五子衍宗丸之类;阴虚火旺可服知柏地黄丸;肾阳虚者,可酌情服用红参、鹿茸、淫羊藿、紫河车以及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之类。

药膳养生

我平时喜食大枣,每日早餐时食煮熟大枣5~10枚,以益气养血,健脾安神。因有习惯性便秘,早餐吃50~100克麦片粥,有时以芋头、白薯为主食,或以30克决明子代茶饮,均有效果。有时神倦乏力时,常用30克生黄芪,沸水冲泡,代茶饮以补气。自己由于气阴不足,夜间口干舌燥,常服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以益气生津止渴,也常服杞菊地黄丸以养阴明目,服天王补心丹以养心安神。

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篇4

摘 要: 本文简述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指出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它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身体调节,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事实。关于体育锻炼“健身”的功效,人所共知;而对于“健心”的功效, 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国外, 体育锻炼正日益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在国内, 体育锻炼也较普及, 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推动了人们锻炼的热情, 但对于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 了解的人并不多, 为此本文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关系作进一步论述, 以使更多的人能全面认识体育锻炼的多功能价.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体育锻炼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体育锻炼能使人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实力。体育锻炼也能使人学会合作相互配合,使很多人凝聚成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夺取成功。体育运动能让你掌握一个与人相处的法则:这就是自己成功时要擅于谦虚,别人成功时要擅于欣赏,大家共同成功时要擅于分享,这一法则又是健全人格的法则。体育锻炼能发展人的多方面的能力:如身体运动协调能力,思维能力,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坚强刚毅、开朗乐观。在锻炼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从而使自己的个性更倾向于成熟。

1.2 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中, 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 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 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绪, 改善心理健康。研究人员还发现, 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 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 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 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 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 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1.3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 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 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 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 抑郁寡欢, 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 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了地克服孤僻, 忘却烦恼和痛苦, 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据长寿老人的问卷调查, 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很强, 与人相处融洽, 情绪乐观, 多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 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独创, 消除紧张, 保持友谊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马赛等人调查发现, 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 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 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 克服孤独感, 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4 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 消除疲劳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 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拜巴沙, 1985)。朗(Long)1993 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人参

加散步或慢跑训练, 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 结果发现, 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都比控制组被试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克瑞(Crew)等人1987 年统计了34 篇有关研究论文后指出, 与

习惯于坐着的人相比, 经常从事身体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若有应激反应, 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 这些都说明, 体育锻炼在降低应激反应方面的功效;同样, 自觉、积极的体育锻炼能加速疲劳的消除, 常说的“疲劳”是一个棕合性症状, 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 若活动时情绪消极, 会很快产生疲劳, 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持中等强度活动量, 就能减少疲劳, 且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摄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 从而减少了

疲劳的出现。

1.5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除此之外,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还反映在对精神分裂症、酒精和滥用药物、体表体型症状的研究等方面。

 就目前而言,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在学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概念、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使个体发挥最优的心理效能。怎样在体育锻炼中发挥心理效应

2.1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

 对于个体来说,参加体育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活动参与者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愉悦,个体就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体育锻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体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有氧练习、封闭式运动、没有人际竞争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娱乐性游泳、慢跑等项目与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等有关。个体在没有竞争性的情景中练习有助于降低应激水平,能使个体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2.2控制科学的运动负荷

 即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活动强度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体育锻炼的大、中、小强度与耗氧量密切相关,耗氧量又与最大吸氧量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因此,人们一般用心率指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依据。运动心理学规定:体育活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

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2.3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个体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自卑性格比较内倾的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创设相对易于完成的情境,使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感。同时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个体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 在体育活动中设置合理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使个体在一步步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结语:体育活动对于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作用。

体育锻炼与健康论文 篇5

一、结合自己的锻炼实践和体育课学习的体会,来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进行科学的体育

锻炼的?请举例说明。

科学的体能锻炼需要遵循很多原则,例如超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专门性原则、恢复性原则、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大小运动量相结合原则。

由于大一的课业仍是较为繁重,所以体育锻炼仍是在寝室内居多。例如仰卧起坐等。曾经我的形体老师跟我们说过,如果做仰卧起坐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做不下去了,那就再多做10个,就是超负荷运动,效果就会很明显。由于上了大学之后运动量变少,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在睡觉之前做一些仰卧起坐,一是为增加运动量,二是为了减少肚子上的赘肉。在这几个月做仰卧起坐的时候,有一开始50个一组,每次一组慢慢变成后来的每次三组,由一开始较吃力变到后来可以较轻松做完150个,这就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由于有时候或许是过于劳累,就会停一天再继续做,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锻炼科学而且符合恢复性原则和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有些天气很好的晚上,我也会到操场上跑一会步,而晚上的仰卧起坐就可以少做一些,这也算是遵循了大小运动量相结合的原则。而且,以后我也会继续遵循这些原则,让自己的身体不因大学的各种忙碌或安逸而堕落。

二、请举例说明,在体育锻炼中,应该如何预防和现场处理运动创伤?

在一般的学校体育活动中,急性损伤者较多、运动扭伤也是极为常见。所以,应该注意急性损伤的预防以及注意手指以及足踝关节的扭伤。如若学生锻炼的时候不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的话也可能会造成肌腱与骨头相接的地方劳损或骨组织劳损。

在运动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预防运动损伤,在运动之前要调节好身体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创建锻炼的安全环境和注意科学锻炼、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也很重要。

运动创伤需要及时处理。如果皮肤或肢体有损伤应及时包扎,来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和支持伤肢。如果有出血现象的话,应该是将患肢指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降低出血部位血压,达到止血效果。在剧烈运动中,特别是对抗性强的运动中,骨折并非罕见。发生骨折后应该及时固定并运送到医疗地点。关节脱位也有经常见到。在运动中出现应立即用夹板和绷带在关节脱位所形成的姿势下进行临时固定,保持伤员安静,尽快送医院处理。

陈驿灵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论文 篇6

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 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高校在校大学生 2.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3 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3.1学生负担重,精神压力大..1学生负担重, 学生负担重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如今, 心理健康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竞争性的增强, 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 导致在校大学生精神压力越

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这部分大学生在精神上感到疲惫, 心理上感 到沮丧, 不能在教学时间里有效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这在理工科学生中感觉特别严重, 学习效率低 下;反映在生活中则胃口不好, 经常失眠, 噩梦连连,白天上课无精打采。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3.2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从中学升入大学, 一切都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 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
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 感到无所适从, 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 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 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3.3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3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 学习压力增大, 导 致一些同学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 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 感到沟通困难, 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 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长此以往, 就易形成大学生中孤僻、孤傲、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3.4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4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这些大学生成功期望值过高, 生活不幸(家庭变故)和挫折打击都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 苦现实的深渊中, 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 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 更容易引 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 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 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 响。这时如果没人及时疏导, 就有可能酿成悲剧。

4.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身体锻炼对健康的生理作用 身体锻炼对健康的生理作用.4.1身体锻炼对健康的生理作用.

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 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 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 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多数 研究的证实。诺瑟等人(North,Mc Cullagh & Tran, 1990),彼特鲁茨罗等人(Petruzzello et al, 1991),拉方泰因 等人(La Fontaine etal, 1992)在进行身体锻炼对抑郁、焦虑控制作用研究的元分析中,指出有氧练习可降 低焦虑、抑郁,却不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我国学者毛志雄研究表明,有氧练习可能改善人的信息加工能力。长 期身体锻炼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即可降低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状态性抑郁;身体锻炼即可降低正 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锻炼(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锻炼(高强度,短时间)均可减低 焦虑、抑郁。身体锻炼对有规律锻炼者的慢波睡眠有促进作用,且锻炼时间与类型可能是锻炼与睡眠模式关 系的重要调节变量。身体效能的改变提高了身体能力和身体认可的总体水平,两者共同对整体自尊作出贡 献。

4.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康观, 就往往使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 就能应付自如地对待人生中的大风大浪和艰难险阻。生命质量 和学习质量、工作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自己的生命质量有了稳定的提高, 才能为自己紧张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体育锻炼可以锤炼与强化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豪、自强精神。精神必须依赖于物质才能存在, 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是一个人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理性反映。部分大学生 存在着自卑、缺乏自信的倾向, 还有的人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物欲横流的诱惑中保持应有的自尊, 因 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一个人在逆境中只有自强自立, 才能使自己重新崛起,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挫折 和苦难, 只会怨天尤人, 情绪郁闷, 就为精神疾患的产生酿下了病灶。民族的精神从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 神状态中得到体现,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需要培养一代人的自信、自尊、自豪、自强的精神。

5.大学生学校教育的体育锻炼.1体育教育 心理教

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体育教育、5.1体育教育、心理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现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 就更应该积极投身于这种健身时尚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能技 巧, 增强自己的体质水平, 保障自己的学习精力, 进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健康投资是一种低投入、高 回报的投资, 这种投资的回报将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成功的希望、生活的信心, 并让投资者受 益终身, 无所畏惧。毛泽东当年在武汉以七十岁高龄毅然横渡长江, 这一方面说明了他重视自己的体育锻 炼, 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锻炼贵在坚持, 不可一曝十寒。有的人由于不 能经常性进行锻炼, 对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不能进行合理调节, 造成透支, 从而酿成大病甚至出现生命危 险。有的人为了应付考试, 没日没夜的复习、背诵, 也不注重锻炼和营养供给, 最后昏昏沉沉地上了考场, 成绩自然可想而知。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的有力补充延伸, 也是锻炼身体经常化、程 序化上的一个象征, 多样性、趣味性使同学的健康意识得到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升华。

5.2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方能有利心理健康..2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方能有利心理健康.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运动级别之间的压力具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压力源级别之间的压力也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运 动级别和 压力源级别之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运动级别对大学生的压力大小有显著的相关,运 动量大,则所感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反之,则感受到的压力大。这表明了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压 力。中等运动量与小运动量有显著差异,而与大运动量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只要 达到一定程度,就能缓解压力。压力源的多少与大学生的压力大小也呈显著的相关,压力生活事件越多,则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所以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做到适度,这样才能对心理健康其积极作用,才不会 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做好安排.高校教育发展体育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增强体质水平,保障学习精力,保持健康心理。

5.3量力而行,适宜运动负荷.3量力而行,量力而行
坚持体育锻炼是构建健康大厦的奠基石,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进行体育锻炼,就 能达到健康。想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更应该注意运动的适度原则。在进行自己特别爱好的运动时,往往会出现兴趣大而导致运动过度现象。有人可能一跳起健美操或踢起 球来就会忘掉一切,搞得筋疲力尽方肯罢休。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篇7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 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健康的概念界定研究

国际上对健康有清楚的界定: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 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强, 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和冷漠, 抑郁症等抑郁性疾患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患, 被人称为防不胜防的“心理”感冒。

由此可见, 心理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杀手, 心理隐患是造成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 吃药治疗心理疾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药物都含有一定的毒性,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容易造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上瘾。而此时, 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方面就有了积极地作用。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从国内外研究结果看, 已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 体育健心操就是一种对心理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体育锻炼方式。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心境, 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 因而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主要表现为: ( 1) 体育锻炼可调节心态, 稳定情绪; ( 2) 体育锻炼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 3) 体育锻炼可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 ( 4) 体育锻炼可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心理相容。首先, 表现在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的发展, 尤其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 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 表现在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产生新的要求与现有心理的矛盾, 从而推动心理的发展。巴里克 ( Barick, G. L. ) 等发现, 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 其情绪变化小, 自卑减少, 随和, 社交积极, 社会适应能力强, 易成为集体的领导者。在小学高年级以后, 尤其是在青年期, 身体及运动能力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需要通过社会评价和价值观为媒介, 即只能间接影响个性发展了。体育锻炼能产生脑腓肽, 刺激下丘脑, 进而产生愉快的体验, 这是身体锻炼的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另外, 经常从事身体锻炼, 在体育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承受挫折的压力, 可以大大提高情绪的适应性, 也有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 适应各种生活环境。通过群体的体育锻炼, 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 使社会交往增加, 身心欢快, 有助于消除孤独症, 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 从而实现对人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

为了克服独生子女摆脱由于寂寞产生的孤独感, 组织一些需要小朋友集体协作, 克服困难去完成的游戏活动, 可以促进儿童克服不良的心理。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 自私、任性孤傲、放任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占有欲和依赖性过强等。适当的体育活动, 可以纠正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 使这些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身体锻炼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除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外, 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 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都非常健康的人。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使人从精神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

综上所述, 体育锻炼能推动心理的发展, 对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与个性的形成与完善有密切关系, 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因此, 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与保持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较为理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应当被大力提倡与实施。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 培养活动兴趣和运动习惯, 比单纯强调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更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所以,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 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 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并以此来调节心情, 促进身心健康, 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力.“亚健康”:生命的“隐形杀手”.解放军报, 2001-1-20.

[2]罗明, 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 2001, 4 (06) :28-29.

[3]北方.将抑郁反抗到底[J].中国健康, 2001, 1 (2) :20-21.

[4]佟立纯, 张洋.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1) .

[5]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体育与科学, 2002, (02) .

[6]涂相仁.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1) :57-60.

[7]杨宗义.体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94-95.

[8]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谈体育锻炼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篇8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调节身心矛盾,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它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大学时期是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现代的大学生处在一个复杂而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面临着机遇、风险,面临着选择和压力。如果在此时不注意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还将直接影响其终身的发展。体育锻炼作为学生高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一)社会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学生上师范院校是出于无奈,不愿意学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没有人生目标只为混个文凭,找个工作谋生。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存在着城乡差异,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同学之间在消费上盲目攀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生活和就业上的压力导致苦闷、自卑、压抑、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出现。

(二)家庭原因

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关。家庭状况、教育方式和家长心理品质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具有促进作用,不良家庭环境使学生经常处于敌对苦闷等消极情绪之中。另外,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特殊的生养环境容易形成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胆小、感情脆弱等,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感情关系也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自身原因

大学生抱着美好的愿望、无限的憧憬来到大学,但在现实中,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及人际关系常常提出过高的要求,忽略客观条件的限制,期望一切都是现成的和顺利的,一旦遇到某种挫折,他们就失望、困惑、恐惧、自卑、沮丧。大量课余时间使学生感到空虚、无聊,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心理失调,他们的这些心理矛盾长期得不到指导和疏通,势必会造成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

三、體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智能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得到改善与提高。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二)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通常都是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在自身完成各种复杂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并给大学生带来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

(三)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常常伴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和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它要求参加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意志力,来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而在这一过程中,意志的各种品质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从失败中积累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发向上、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四)体育锻炼能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现在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问题上,人际敏感居首位。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健康,而且使人们冲破隔离和孤独,相聚在运动场,建立平等、亲密、和谐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丰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方式,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四、如何让大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一)科学地设定体育教学目标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重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尽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指标,让学生享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方向和灵魂,它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从而影响教学全局的根本问题。

(二)在体育教学中改善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

(三)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俱乐部,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我国许多大学生存在着因人际关系复杂而惧怕走出校门的不良心态。高校成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交流,将大学生从自闭的学习环境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转移到公共的运动场所,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来谋求与社会的融合,谋求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和谐,提高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

(四)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坚韧刚毅的意志、勇敢果断的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培养健全人格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经常进行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项目的锻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能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

五、结束语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立馥.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1999:126.

[3]彭俐.试论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9.2.

[4]胡小军.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4.

上一篇:市政工程试验检测质量控制的分析下一篇:七年级2班家长会发言稿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