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2024-07-04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共8篇)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篇1

财政部

关于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

财发[201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不含厦门、深圳)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贴息资金和中国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财政部经商中国农业银行同意,决定从2011年起,采取中国农业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每年由双方合作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规定,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主要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的大型商业银行,拥有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渠道和产品,信贷支持范围涵盖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与农业银行合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资金的优势,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实施合作项目的相关政策要求

(一)基本条件。

1.合作项目以固定资产项目为主。

固定资产项目贷款期限一般为五年内,最长不超过八年;流动资金项目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在符合国家利率管理规定的范围内,贷款利率原则上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并允许根据市场情况适当上下浮动,比例一般不超过10%。

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贴息期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流动资金项目贷款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贴息率原则上根据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确定。单个项目年贴息贷款的额度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当年发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相关规定为准。

2.合作项目类型主要为农产品加工项目、种植养殖基地项目、流通设施项目。

所选项目市场前景好,产品质量高,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增加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等有明显带动作用。

3.合作项目贷款和贴息对象符合中国农业银行和财政部的有关政策规定。

(二)申报程序。

1.项目推荐。符合扶持条件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由项目单位向所在地县(市)财政部门(农发机构未设在财政部门的,由农发机构商财政部门比照执行,下同)和农业银行申请。县(市)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农业银行对受理的项目进行初选后将项目推荐到地(市)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地(市)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农业银行将项目汇总后推荐到省级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

2.项目审查。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农业银行组织专家对推荐的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项目分别列入项目库,并告知下级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

3.项目审贷。省级农业银行对进入项目库的项目,根据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管理有关规定,并按照审批权限对项目进行独立审贷。审贷通过的项目,及时通知省级财政部门,并报国家农发办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产业金融部备案。

(三)管理措施。

1.落实贴息资金。对通过农业银行信贷审批并已经安排贷款的项目,中央财政要保证贴息资金规模并优先对固定资产贷款给予贴息。对贷款实际发生的利息,按有关规定及时审核和拨付贴息资金,贴息资金要逐级拨付到贷款企业在农业银行开立的账户上。

2.加强贷后管理。地方财政部门应当配合农业银行在贴息期或贷款期加强贷后监管,监督贷款和财政贴息资金专款专用,定期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及时预警和报告并采取措施。

三、主动加强合作,务求取得实效

(一)抓紧制定实施意见。国家农发办要尽快与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产业金融部沟通,制定下发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贷款及贴息政策、项目选择条件和具体操作流程,落实地方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在各个业务环节的责任,指导做好项目申请、评审和备案等项工作。

(二)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与各级农业银行积极开展业务对接、联合举办业务培训等有效手段,不断提高和改进工作效率。

(三)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

财政部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篇2

一、儒家价值观蕴含的商业伦理思想

1. 以义取利、博施济众的经营宗旨

“义”与“利”的关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义”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利”是指人的功利价值和物质利益。在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 孔子提出要“见利思义”。孔子说:“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 在孔子看来, 一个是人否有“义”行“义”是一个原则性的大问题, 是关涉到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但是, 孔子并非一概地反对“利”的追求, 孔子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 。不过在富贵利禄面前, 不能丧失道德良心, 而只能“见利思义”循义而求之。因此, 儒家思想不是把获利作为商业活动的惟一目的, 而是提倡把经商谋利与“博施济众”结合起来, 并认为“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 。

2. 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经营原则

儒学的“仁爱”思想始终如一条红线贯而串之, 成为儒学之核心, 《论语》中多次专门提到“仁”, 孔子对“仁”作了大量的论述。孟子也说:“仁者爱人, 恻隐之心, 仁也”《 (孟子·离娄下》) 。“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 也只有爱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孔子把“仁”从自我修养引申到家庭、社会, 推之于国家、天下。商品交换, 从直接层面看是物与物的交换, 金钱与金钱的交换, 而儒家精神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纯粹的物与金钱的关系, 从物与金钱中看到人, 主张按照“以人为本, 仁者爱人”的原则去经营, 这种经营思想是儒家“仁爱”思想在商业活动中的运用。

3. 尚中贵和、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

尚中贵和的“中”就是“中庸之道”, “和”就是“以和为贵”。孔子认为中庸既是一种道德境界, 又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即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因为任何过与不及都会产生品德上的缺陷。儒家倡导“致中和”, 认为“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 主张以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宽容的态度协调人际关系, 实现“和则众”的目标。把这种“和气”伦理转用于商业经营实践, 作为处理商家内外关系的基本方法。和气生财的“和”的经营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注重不同经营者之间的互利合作, 寻找共同生财之道, 所谓“有钱大家赚”。提倡既竞争又合作, 反对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相互吞并;二是注重对顾客的和气态度, 不巧取豪夺, 欺行霸市, 提倡让利于民, 视顾客为上帝, 诚实无欺;三是注重企业内部的人际和谐, 注重上下沟通, 协调劳资关系。

4. 守信重诺、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

诚信是儒家为人处世的伦理准则。《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就是“真实无妄”;“信”是“诚”的具体表现, 即“诚善于身之谓信。” (朱熹:《孟子集注》卷十四) 。孔子指出:“人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言而有信”。将诚信作为经商之本, 在中国由来已久。只有以诚待人, 才会得到别人的信服。如果耍手腕, 搞欺诈, 就不可能把生意做成。“诚信”不仅作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并且它还作为经济生活的基本准则, 成为社会稳定、上下相亲、经济秩序良好、商品货真价实的根本保证。

二、儒家文化在现代商业经营中的具体体现

在商业经济活动中, 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是巨大的, 然而并非是唯一的, 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 先进的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落后的文化则对经济起阻碍作用。在现代商业经营实践中, 不少品牌特别是中国老字号在儒家思想熏陶之下对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有着独特认识, 在商业经营中形成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 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文化传统。

第一, 注重文化蕴涵。儒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家喻户晓, 因此以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为内容的字号, 不仅是商家主要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基础。因此, 不少“老字号”将自己的文化内涵定位于此。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成为中国传统商家标榜的招牌词语, 如:同仁、聚仁、全聚德等等, 都以儒家核心思想作为字号名称, 以便获得广泛社会认同。

第二, 讲究审美意趣。一些“老字号”主要服务对象是文人墨客, 为迎合这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 主人往往把店名取得高雅、古朴、深奥, 以便取得他们的审美认同。如:北京以经营书画、篆刻、扇面、笔砚等而著名的老字号“荣宝斋”, 则表明该店有发扬光大中华瑰宝之任务。

第三, 求吉避忌。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积淀, 造成了中国大众的接受心理, 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求吉避忌。中国许多老字号, 就是按照这种原则命名的。如:东来顺 (事事顺利) , 宝元通 (财运亨通) , 永安堂 (永远平安) 等等。传统“老字号”名称用得最多的字是“庆、祥、泰、丰、兴、顺、荣、盛、昌、福”等代表吉祥如意的字词。

第四, 注重人文形象。许多商家字号的表现形式往往与所定的文化内涵相配合。例如:字号的书写十分讲究, 一般都要请社会名流或书法家题写, 字体厚重, 字划故意加宽加粗。除招牌外, 一些著名老字号在店堂内还悬挂宣扬本字号的匾额。还有一些“老字号”除名称之外, 还配有对联, 以便对字号作进一步的诠释, 同时也是为了加强顾客对该字号的印象。以中国儒家文化、儒家伦理道德为自己行为规范的商号, 往往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

三、在现代商业经营中弘扬儒家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商业活动必然蕴含着一种相应的伦理精神和价值理性, 必须遵循生财有道的原则。如果没有这种相应的伦理精神和价值理性作为其精神动因、规范因素和定向机制, 那么它就容易变成一种单纯的功利冲动, 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当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现代商业文明的情势下, 如何从传统儒家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借鉴呢?

1. 继承发扬儒家商业文化,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文化

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和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达, 不仅可以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而且这种认同感和凝聚力所形成的文化屏障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的整体安全度, 赢得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市场经济原理结合起来, 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能力, 继承发扬儒家商业文化,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

2. 倡导儒家“以义取利, 博施济众”的精神, 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要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与各民族的繁荣昌盛。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活动中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 要有一个更高的为国家、民族, 而奉献的价值取向。依据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来说, 要有以天下为己任、为振兴民族经济而奋斗的社会抱负。在这方面, 儒家精神的“博施济众”思想, 将有助于我们超越个人狭隘经济利益的限制, 为国家、民族的共同富裕而努力的价值观念的形成。“重义轻利”立足于义、利统一的立场, 但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 当义、利发生矛盾, 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就要放弃某些眼前的利益;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就要放弃某些局部利益。同时, 儒家“依群利己”的团体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也是相通的。在21世纪的市场经济活动中, 提倡儒家精神, 是实现共同富裕, 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将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迈进。

3. 学习继承儒家思想中“信”的道德理念, 确立“诚信立商”的经济伦理道德观念, 塑造中国现代商业的民族特色

“信”是儒家思想要求的最起码的人格道德。“商无信不富”, 诚信对一个企业或商业组织来说, 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好的信誉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前提, 信誉竞争其实是人格、文化、道德的竞争, 它要争夺和占据的, 不是商品市场, 而是人心和道德市场。而人心和道德市场往往又决定商品市场的兴衰, 只有占领了人心和道德市场, 才能树立企业形象, 才能维持已有的客户关系, 并使这种关系不断巩固、扩展, 企业才能抵住各种市场冲击, 站稳脚跟。正所谓“信誉无价”, 企业家要始终抓住“信誉”这一个根本。

4. 树立“天人合一、和气生财”的经营理念

儒商文化将对人、自然、社会的哲学思考应用到经营管理中、强调“天人合一”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心性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注重塑造一种和谐、舒展的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以降低经济发展中的摩擦成本, 要求以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宽容的态度协调各种关系, 实现“和则众”的目标, 这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儒家管理哲学思想的一个最大特点, 即对人的重视和尊重, 把人看作是世间一切物中最可宝贵的。孔子率先提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 (见《孝经.圣治章》) 的著名命题, 这是对人的能动的主体性地位的充分肯定。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是对人的管理, 管理目标的实现在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作为有理智、有感情的“社会人”, 其思想、气质、性格、爱好, 千差万别, 所以, 承认人的个性, 尊重人的人格, 就成为感化的先决条件。首先, 要尊重员工, 信任员工, 树立员工主人翁思想。其次, 让员工参与管理, 使他们感到被企业重视从而给人一种成就感。再次, 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这是实行人本管理的基础。儒家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对今天的现代企业经营行为有重要的启示, 这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范例。

四、结束语

发扬儒商文化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对我国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学习和继承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 也不仅仅固守在原始的层面上, 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 进行新的思想创新,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创建现代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徽商研究——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搜狐财经 (business.sohu.com)

[2]吴根友: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论语》《老子》中的“信任”思想略论[J].伦理学研究, 2003, (3) :30~33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篇3

一、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性

(一)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要看到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融合与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随着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农产品工业用途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仅呈刚性增长,而且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是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这对以分散、小农户为主要特征的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出了双重挑战,它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充分激活释放农村生产力。

(二)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农业后继无人的客观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出现重大转变。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小、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社会地位不高,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务农,纷纷进城打工,使得传统农户生产开始分化,老人、妇女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出现整体下降,季节性和区域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显现,加剧了农村的老龄化和农业的兼业化、副业化,小规模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对农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培育发展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可以有效解决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得到了快速提升,但随着国内外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农产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体现在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波动幅度加大、频率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的下跌,使得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大豆、棉花、玉米、油料等大宗农产品进口急剧增加,对国内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或以小规模农民生产合作组织为购销主力的生产经营体系,难以抵挡剧烈变化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大量农产品进口的冲击。所以,只有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才能应对市场风险和国内外市场的挑战。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近年来,资源和环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约束越来越强烈,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11年连增,总产量达到了60710万吨,但是这种一味追求产量,采用化肥催、农药灭、大水漫灌,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依靠资源、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化肥、农药等要素大量投入推动农业增长的粗放式、掠夺式的方式已经到了尽头,难以为继,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土壤严重退化,耕地质量的下降,水资源的短缺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双重矛盾的制约下,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有效集成的载体,接受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所带来的资讯畅通,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意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以传统农户的小生产和小商贩农民为主体无标准的落后分散生产方式与流通交易相结合的生产供应模式,不仅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了难度,也不利于建立覆盖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只有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等组织形式,才能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规格,按质量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才能实现农产品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才能建立“从餐桌到田头”的质量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满足城乡消费者的要求。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和组织形式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营方式,与传统的小规模农户经营方式相比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特征,它是从事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与传统“小而全”、兼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从事专业化生产为手段、以规模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高为基础、以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标志、充分优化集成利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大生产。

农村合作银行三年经营发展规划 篇4

(一)业务发展目标

1、存款目标。存款总额每年增长11%以上,至2007年末存款余额达到15.6亿元。

2、贷款目标。贷款总额每年增长9%以上,至2007年末贷款余额达到13亿元。

3、压缩不良贷款目标。不良贷款占比逐年下降,至2007年末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20%以下。

4、利润目标。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解决历史包袱。

5、资本充足率。不断充实资本金,至2007年末资本充足率达到6%以上。

(二)管理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票据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增资扩股和压降不良贷款工作,确保达到专项票据兑付条件,并保证2006年6月份专项票据兑付到位。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组织管理制度,“三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稳健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机制。

3、继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内控制度的时效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实现安全无事故,切实防止各类案件发生。

4、完善用人和工资分配机制,进一步推动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员工队伍结构,逐步建立学习型企业、服务型机关,全面提高干部和员工队伍素质。

5、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以先进科技为依托,加快业务处理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畅通结算渠道,增强服务功能,努力适应支持“三农”和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6、以培育企业精神为重点,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逐步形成符合农村信用社特点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创建文明单位的层次,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各项工作业务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全区农村信用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稳步推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机制

1、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是加强联社“三会”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区信用社社员接待日制度、理事、监事重大事项提案等制度,充分发挥“三会”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水平。二是逐步建立健全全区信用社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三是加强与社员代表的联系和沟通,广泛征求社员代表的意见建议,不断培育和增强社员的参政、议政、知政的权责意识,提高社员代表、理事和监事的参政、议政能力。

2、切实落实好国家的扶持政策。按照人民银行关于“产权明晰,资本金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专项票据兑付条件,认真落实增资扩股及压降不良贷款计划的具体措施,确保专项票据如期兑付。一是加大清非盘活力度,创新清收措施和手段,多措并举,切实有效地实现不良贷款的“双下降”。二是规范股金管理,保持股本金和资本充足率的稳定性。严格执行银监会规范股金管理的规定,加强股金的规范化管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保证股本金的合规性和资本充足率的稳定性,确保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如期兑付。

3、加强全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全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不断规范提高我区联社统一法人的运作水平,按照省联社的要求推进银行类机构的改制工作。鉴于我区农村信用社支农任务的长期性,组建模式以农村合作银行为主。要正确认识改制成银行机构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对外学习,对内交流、稳步提高的实施原则,力求在经营理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争取2007年末达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条件。

4、进一步推进“双工”制度改革。按照省联社“双工”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推动和促进全区农村信用社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制订出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建立薪酬与经营效益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竞争上岗、重要岗位轮换和末位淘汰等制度,逐步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工机制,切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进一步改进支农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支农效果

1、增强为“三农”服务意识。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方式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区农村信用社要以深化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刻领会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重要性,长期性,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基本宗旨。要正确处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加快自身业务发展、防范经营风险的关系,保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既要把支农服务放在首要地位,又要大力开展商业化经营,并以商业化经营的效益来改善支农服务。

2、牢固树立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培育和巩固农村市场。一是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全区信用社重点支持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每年新增贷款60%以上要用于支持“三农”发展,在投向上坚持以农户贷款为主,加大对绿色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及种粮大户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社农”双赢目标。二是积极支持个私企业发展,提高信贷投放的针对性,坚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有规模、有效益、有市场的个私企业发展,为个私企业提供快速发展的平台。三是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积极创新品种,增强服务功能和支农水平。发挥贴近农村、农业、农民的独特优势,开拓适合服务“三农”和自身发展的业务品种,深入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等具有支农特色的业务品种,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城区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四是深入开展信用村(镇)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大力培养农村信用观念,增强农民信用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支农外部环境。

(三)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健全内控管理体系。按照“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原则,合理设定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权责。查找各项工作风险隐患点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覆盖全部业务、岗位和工作环节的内控机制,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得到有效约束和控制,有效防范各类责任事故和经济案件的发生。

2、加强监督管理,防范和控制风险。一是加强内控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坚持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辅导,切实防范和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建立业绩评价体系,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的考核、评议、诫勉、问责等管理制度,健全任期目标考核、离任审计制度,对资产质量、盈利水平、经营成果、运行效率及管理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加强责任追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落实管理责任,对发生重大案件和责任事故的,对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和责任追究,以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积极参与开展“创建彭城好银行”活动,促进全区农村信用社稳步持续健康发展。为解决全区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理念、内控管理、资产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徐州监管分局创建“好银行”的五条标准,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积极参与开展创建活动,不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全区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资本充足,治理结构合理,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良好”金融企业。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1、加强全区农村信用社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干部工作制度、程序和考察、考核操作规程,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制度和办法,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库,配全、配优、配强基层社领导班子,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二是健全完善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任用考核,强化激励约束,加快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任用机制。三是加强员工管理,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进一步完善员工管理制度,规范全区农村信用社员工管理工作,全面改善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素质。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区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有较大的改善。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农村信用社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全面形成体现全区农村信用社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二是以培育企业精神为重点,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全区信用社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改革、发展、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员工树立“诚信、审慎”的企业精神,增强员工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档次,不断满足广大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全面提高全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电子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全区信用社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及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不断畅通结算渠道,积极开办各种适应形势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中间业务,拓宽利润增长渠道,提高服务功能和盈利水平。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篇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要求。近年来,建宁县溪源乡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发展方向来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逐步显现,成为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预计2015全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达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75元。

1、坚持“一个不少”,四类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发展。围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齐抓并进、一个不少,呈现出多元多样的发展态势。一是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实施“五化”(经营规模化、运作实体化、营销品牌化、产权明晰化和管理民主化)提升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我乡优势特色产业和所有村庄,全乡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其中市级示范社1个,入社社员1027人。二是家庭农场方兴未艾。紧紧抓住上级党委政府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机遇,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指导和支持有发展家庭农场意愿的农民因地制宜建设家庭农场,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自愿申请登记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发展家庭农场的质量,目前全乡已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4家。三是专业大户。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一些家庭农田、林地大多由老人耕种等问题,积极鼓励引导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规模流转林地、耕地,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全乡现有种养加大户636户,主要以种烟、制种、畜牧水产养殖和笋制品生产加工为主。四是农业龙头企业。依托溪源乡笋竹、烟叶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和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注重在大学生、返乡能人中培养创业人才,采取股份制、合伙制或独资等方式创办实体企业,近年来新上了六逸、双溪、闽尚、双峰、翔鑫等5家笋制品加工规模企业,今年又引进O2O“互联网+农业”企业1家,全乡已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 家,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2、突出政府主导,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乡党委政府对此有清醒认识,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困难,帮助他们加快发展、规范发展。一是“一对一”挂钩服务。制定实施乡村干部“一对一” 结对帮扶新型经营主体责任制,其中:科级领导干部挂包1个规模企业、联系1个行业协会组织或1家家庭农场,乡一般干部和村两委干部负责挂包联系1户种养加大户,及时协调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基地促土地流转。一方面,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等支农项目,建立了以桐荣、都团村为主的万亩丰产笋竹两用林基地,以楚尾、蒋坊等平原村为主的5000亩高产优质烟叶基地,使户均毛竹山面积200亩以上的达100多户、户均20亩烟叶以上的达223户;一方面,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由乡村挂包干部帮助协调阳面田、租期、收益等现实问题,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2.44万亩,其中:林地1.8万亩、耕地6400亩。三是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融资难、贷款难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溪源乡抓住作为全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乡的契机,在全县率先组建了蒋坊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溪源村扶贫担保基金和富源、农友、裕鑫、盛源等4家笋业合作社担保基金,积极探索农村金融信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无缝对接。比如,富源笋业合作社采取社员捆绑式运作,在通过信用社审核后,一次性获取金融信贷资金700万元,且利率更优惠。

3、创新经营模式,推动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注意引导他们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一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不仅注重把专业大户吸纳为专业合作社社员,而且注重引导龙头企业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与基地农户联合建立合作社,实现企业与合作社的融合发展。比如,返乡创业青年张建平投资500万元创办德美食品有限公司后,联合小米椒种植户又成立德美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办法,建立小米椒基地2000多亩,年产值1000万元。目前全乡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共有双峰、百姓尚创、富源等4家。二是“互联网+农业”。引进一家基于互联网O2O的新型农业公司——闽江公社,实行“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精准营销,2015年企业规模流转了都团村陈家地耕地近千亩,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业,为社员提供优质的米、油、蔬、果、茶等有机农产品以及生态旅游服务。公司采取定制化生产模式,推出公众微信“老鄢说农事”,组织开展“ 插秧季”、“采摘季”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当社员、下农田、进果园、走古村,亲近自然,感受乡愁。三是“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合作、生产资料供应、生产技术指导等带动能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社员通过开垦拓荒等方式发展家庭农场,注册申报家庭农场。比如,笋业协会会员杨有能,通过拍卖经营毛竹林2000余亩,承包荒山200多亩发展绿化苗木,2014年申报组建了日升家庭林场。四是“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针对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合而不作”、管理不规范、品牌建设难等问题,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发展合作社联合社、行业协会,建立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共同成长。比如,整合以笋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资源,组建溪源乡笋业协会,笋业协会统一注册“溪源闽笋”品牌,助推了闽赣省际笋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的形成。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篇6

来源:作者:广元市畜牧食品局发布时间:2011-09-29点击数:7

一是培育一批实力强、品牌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特别是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区域联合,不断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围绕龙头企业,规划和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在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上作好承诺服务,帮助和引导鼓励龙头企业搞好“第一车间”建设,创造条件建成优质、安全的畜产品基地,把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口前移。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经纪人组织,积极引导畜牧业专合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开展产销对接,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国内的商业银行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产物, 在国内四家专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4年, 商业银行在中国出现, 自此便开始为民众办理金钱储蓄业务, 并逐渐发展成为贷款业务。2005年,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成为股份制有限公司, 并且逐渐走出大陆, 向着台湾、香港地区发展, 对沿海城市也涉及到诸多金融服务。并且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 中国商业银行将自身分企发展至全球范围, 以便直接为各国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推广, 中国商业银行也早已开始发展网上电子服务平台, 并且利用手机的普及性对电子网上银行进行推广。在国际上, 商业银行已经有1400多家合作伙伴, 将商业银行进一步推向高峰。

但是, 随着世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国内商业银行也面临着经营效益低下, 同其它银行的竞争力薄弱, 其向前推进的步伐受到严重阻碍。笔者就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做出对比:一九九七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荷兰银行的资产收益为百分之零点四六, 花旗银行资产收益为百分之零点九六, 而中国则为百分之零点一八, 与国外银行相比仅仅占有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一九九七年花旗银行的收入利润率为百分之九点三, 荷兰银行为百分之十七点三, 中国银行为百分之二点八, 可以看出, 国内商业银行在竞争力上与国外银行尚存一定差距, 突出表现在规模巨大却没有规模经济, 业务单一没有实现范围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重挑战。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存在的问题

1. 经营理念不成熟

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市场经营已逐步开展, 且借助市场营销活动加入了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 可是相当多的银行依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商业银行中市场经营的重要性, 仍然没有把市场营销提升到银行经营管制所应具备的战略水平。把营销当作服务职能部门的附属职能, 未曾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性规范, 银行的各项工作应围绕销售进行, 运用各种推销方案及促销工具对其进行指导管理。把各项银行营销工作交由相关业务机构和行政职能机构进行, 存贷部门、会计部门、计划机构以及中间业务部门等相互协调工作有所欠缺。某些银行将精力重点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及推广上, 而产品的研发层次又仅限在银行固有的存贷业务上。

2. 目标不明确

不能够明确目标市场。策划相似、客户定位相似、产品相似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目标市场选择时的基本特点。首先, 围绕策划相似方面进行分析:“注重大中型城市、吸纳优秀顾客、拓展国际化业务、服务质量有所突破”是中国工商银行的营销策略;始终坚持“一个方面 (城市化、国际化和全能化方向) 、两个市场 (国内外市场同时举办) 、三个领域 (公司业务、营销业务、投资银行业务) 、四个重点 (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产品) ”是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顾客销售策划 (重要行业、重大顾客) 、对顾客进行区分的策略 (大顾客和中小顾客、官方顾客和个人顾客) 、地区规划战术 (首先注重对大中城市的发展, 将资源转移到大中型城市, 强调大中城市行在全行业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是中国建设银行的销售策略, 将“优秀顾客和优秀产业”作为发展理念是中国农业银行的销售策略。

3. 员工能力不够

(1)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实施偏行政的职位管理体系, 因此, 对许多岗位是否胜任不能给出明确答案, 缺乏市场科学化的岗位分析能力, 产生人员安排和岗位要求不符现象。规范意识较差的职位管理方式很难完成对员工职业意识的培养, 也不能很好的理解职位具体工作内容。如今, 我国商业银行的分配制度中对于责任和权利方面的规定比较明确, 而且具有较为完善的分工和授权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践过程中, 岗位工作责任模糊, 出现职责重复和虚设情况, 许多人不但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 而且还忽视了一些规章制度, 常常逾越自己的权限。

(3) 金融企业中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银行也一样。留住人才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工资, 因此, 本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通员工工资进行了调查。在网络上有很多信息直指银行待遇不如以前, 另外工作压力、体制问题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 尤其是同工同酬制度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银行要发展就是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力量, 而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待遇也是提高银行服务、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措施

1. 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力度

招聘来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要认真的分析当地市场市场的实际需求, 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 突破中间业务传统经营模式, 研究消费客户的心理, 吸收为我所用, 开发出符合自身中间业务的种类。比如说可以利用当地银行掌握的最新金融资讯, 金融人才, 网络技术等充当当地人的投资理财顾问, 为资产重组或者是企业兼并提供项目融资需求, 针对一些大项目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复合型人才满足客服的复合化需求。

2. 部门员工管理模式的改进

(1) 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组织结构是根据客户类型和需求特点进行组织的“扁平化”“集中化”结构。一级分行由内部监管中心和业务中心通过管理和经营组成, 二级分行应逐步转变为区域业务和产品销售部门。事业部组织机构的管理通过客户要求和市场变化决定, 目的是为了制约支行行长的“内部约束”。分析在银行组织中的党委的职业要求, 作为党委不能直接干涉银行的经营管理, 应建立直接负责于董事会的独立性风险管理机构。

(2) 作为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 对于员工而言也有专门的行为准则约束。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短期业绩目标是最佳的管理措施, 采取适当业绩激励和控制方法, 建立切实可行的问责制度, 为促进银行员工具有良好个人行为习惯, 应养成诚实守信规范, 对于违反规则制度或者隐瞒实情的员工严惩不贷, 并实行员工举报有奖策略。

(3) 管理部门明确指出特定岗位的专业水平要求, 而且该水平转化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求在胜任水平和成本之间估量高低。在我国, 银行业被要求深入分解每一项经营和管理任务, 在对职位分析的同时, 各项工作也要进行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描述, 不论是普通岗位还是核心岗位, 其工作职责和目标都要给出明确规定, 只有通过了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才能胜任工作。

3. 赏罚明确, 管理考核, 建立科学的内控操作机制, 控制风险

(1) 完善考核的管理机制, 增大业务人员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对中间业务工作人员来说, 要建立权和责以及利相呼应的推广管理机制, 三者要严格的有机统一。合理评估业务人员的风险以及获益的比例, 中间业务人员需要按劳取酬, 确保其它工作人员在客户办理方面的积极性。

(2) 考核指标要单一。在考核中只考核与中间业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指标, 并将中间业务员的收入完全与管理考核制度挂钩, 实行超额加收入的原则。

(3) 发展新型业务。网上银行的应用较为普遍, 因为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具有操作简单、交易快捷、成本低廉的优点, 受到了广大客户欢迎。网上银行是银行营业柜台的延伸, 是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 不受柜台服务时间限制, 也不受银行业务量限制, 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制定更加细致的服务, 设计出能满足更多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 电脑上一对一服务满足了客户不少需求, 网上银行的运营也大大节省了成本, 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盈利额。

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际先进技术被引入国内, 市场前景更加广阔。但是, 企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 外资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范围不断扩张。人民币业务的放开使网上交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外资银行采用电子化的个人理财服务, 力图克服所占网点较少的位置缺陷。因此, 国内商业银行应更更加重视网上银行的发展, 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与外资银行抗衡。

5. 市场营销策略设计

(1) 产品组合。当前市场环境下, 公司业务产品不断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应及时了解竞争对手情况, 发现市场需求, 改善自身产品结构, 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选择, 并结合潜在客户的业务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业务产品。采取跟随策略, 跟踪市场变化, 密切关注业内动向, 加快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在银行产品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 时刻关注业界出现的新型业务, 并迅速对其进行研究借鉴, 及时分析所在企业市场中的客户需求, 以便金融产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2) 定价策略。价格的制定是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 定价成功则能使银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赢得更多的利润。定价工作主要包括:利率、汇率、费率三个方面, 由于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存贷款利差收入, 因此把贷款价格作为主要问题讨论。

(3) 分销渠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营销渠道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方面是由大客户形成的集中营销队伍;另一方面是由辖区内各支行构成的分销渠道。二者各有优势, 在营销与服务上相互补充, 共同支撑起公司整体业务, 并在以往工作中取得佳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领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需要优化。

6. 加强培训, 提升员工素质, 组建中间业务营销团队

(1) 可以借鉴保险公司去培训员工的做法, 加强员工对于社会关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提高员工的营销意识和营销技能, 强化对员工营销内涵的认知, 使自己营销行为达到客户满意的要求, 创造相应的营销价值。

(2) 建立具有团队精神的营销队伍。可以在银行内部去选拔一些实力较强的战友们补充到中间业务营销管理中去, 让这批人员向着计算机技术、中间业务和外语等方向努力, 并培养其贷款营销, 产品研发等复合型能力, 注重加强业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

(3) 鼓励开展中间业务人员去学习相关专业的教育和进行市场调查的研究, 深入了解所在地区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 尽可能的掌握客户实质的需求状况。

7. 完善服务, 营造协调统一的业务营销环境

商业银行要继续搞好中间业务办理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要把中间业务的开展当作载体, 把小额客户当作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的主要对象, 另外, 还要大力发展黄金客户, 建立大客户的资料档案, 并在中间业务办理过程中要适度衡量, 密切银行与不同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为中间业务营销营造良好的开展环境。

四、结论

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 若只有美好的蓝图规划, 却落实不到实际运作中, 再美好的规划也是空谈。因此, 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不仅需要保障银行在改革方面的创新, 也要注意及时引进新技术和人才, 为适应残酷的市场动态环境, 不断对自身管理形式、生产模式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任娟.东营职业学院.商业银行竞争战略选择研究的意义及其研究现状[J].2010 (09) .

[2]马光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09) .

[3]吴利娜.在开放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9 (08) .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篇8

概念释义

1.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的狭义含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

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的广义含义包括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即包括公司融资、兼并收购顾问、股票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研究和风险投资业务,而商业银行中的投资银行业务则因体制不同而有所不同。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其投资银行业务是广义的范畴,包含了投资银行的全部内容;而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其投资银行业务则主要指不超出分业经营模式的涉及经营牌照的中介顾问和资金业务。

在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主要包括公司融资、并购重组顾问、债券承销、资产管理、投资顾问、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但并不开展涉及经营牌照如股票承销、非金融企业的股权直接投资、风险投资等业务、

2.商业银行的投行与纯粹的投行有什么区别

纯粹的投资银行机构包括证券公司、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这些机构包括专业化的投行和综合化的投行。专业化的投行机构其仅经营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的市场或领域,如基金公司主要做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综合化的投行机构如证券公司,除了经营承销与经纪业务,也开展并购重组、直接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与商业银行相比,这些纯粹的投行要么更专注于某些领域;要么拥有业务经营牌照优势;或者是点与面的差别,或者是准入方面的差别。不论有何种差别,投行业务实质就是一种中介顾问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便是区别于传统资金与代理业务的新兴业务范畴。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关系

1.商行与投行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从体制上说,商行与投行相互独立;而从业务上说,两者又相互联系。

在体制上,除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以外,欧洲和我国的金融业大都施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有明显的分界线,彼此之间有严格的防火墙制度,即便是混业经营的美国银行体系,也都在商行业务和投行业务中设置了防火墙,这就从体制上决定了商行业务与投行业务有各自独立的体系与模式。

在业务上,两者又相互联系。现代的商业银行所从事部分业务,也在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投行领域,如并购贷款。从商行角度,这是一笔贷款业务;而从投行角度,这是并购业务。这是比较典型的传统商行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集与融合。

2.商业银行为投行业务发展提供平台和资源

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的业务领域,无论是理念、模式、产品、服务、管理、队伍,都将是依托于商业银行现有的渠道和平台,并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逐步发展的。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而言,这样的平台和客户资源,无疑是孕育的襁褓、成长的摇篮。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与积累,设立了众多的分支机构,拥有大量的结算客户与信贷客户。这些分支机构,将成为有力的营销的前线阵地,搜集和反馈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需求;大量的结算客户与信贷客户,随着其不断的经营发展,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出更多、更高、更综合化的需求,包括并购、债务重组、夹层融资、产业链扩张、资源整合、资产管理以及综合性的顾问等需求。而这些信息,将通过众多的分支机构传递上来,这些需求则是银行系的投资银行业务的“食粮”。

3.投行业务拉动商行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体系内的投行业务,也许会分流小部分传统业务领域的资源,但更多的是投行业务成为了一把尖刀破冰而行,其对商行业务的拉动效应远远大于对商行业务的分流效应。目前的商业银行,由于一些制度性和经营理念的原因,其传统的产品线较为固定与饱和,可模仿性较高,服务的可提高空间也不大。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多,产品逐渐趋同,银行之间竞争加剧,使传统的商行产品与服务落入了拼价格、拼关系的恶性竞争中,银行的经营苦不堪言。

投行业务则不同,投行的产品与服务大多为个性化(非标准化)、综合化、专业化,可模仿性不高;或者模仿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与时间,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则形成了竞争优势。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一般也不具备市场定价参照物,不会落入拼价格、拼关系的局面,并且可以多方面、多层次解决客户的需求。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无疑在获得业务资源的同时,赢得客户信任,进而实现收益最大化。因而,投行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突破“价格、关系”僵局、获得优质业务资源、赢得信任与赞誉以及最大化获利的尖刀。通过投行业务和手段介入客户需求,商业银行传统的产品如贷款、结算、代理销售、保管等业务即可顺势进入,形成了投行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拉动效应。

4.商行业务发展后对投行业务的反哺

通过投行手段切入,商行跟进服务,商行现有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均能实现对企业的支撑,支持其经营与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其经营上、管理上、资本运作方面又会提出更高、更综合、更专业的需求,这又为投行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形成了“割韭菜”的业务。

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必要性

投行业务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扩大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对商行业务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拉动效应,所以投行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缺投行不可,投行将在这条道路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1.投行业务的优势

其一,理念优势。相区别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思维,投行业务的开展需要预判市场、预测未来、预估发展态势,并且需要动态的调整模型、数据与结果,需要有一种前瞻性的理念,否则将会因准备不足而与转瞬即逝的机会失之交臂。而这种理念,则需要培养超前意识,不断的跟踪观察市场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为到来的机会做好准备,这将在业务上形成先发制胜的效果。

nlc202309041310

其二,营销优势。投行产品与服务是非标准化的,投行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是基于需求去拟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创设产品与交易,综合化匹配需求的。相对于推销即便是组合式推销固有的产品而言,这种模式更切合客户的要求,更能受到客户的认可,更有利于获得业务机会,营销的优势就更明显。

其三,产品与服务优势。投行的产品与服务基于各种各样的需求,个性化的拟定方案,创设产品与交易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这些产品与服务需要非常强的专业能力与丰富的经验,需要解决的是一揽子的综合需求,这是既成的商行产品模式所无法替代与完成的。

其四,效率优势。投行业务中非常注重的一点是机会的把握能力,除了前瞻性预判做好准备外,还需要灵敏的反应和快速高效形成解决方案,并且很可能需要在瞬间出现转机时刻快速执行。因此,高效性亦成为了投行的一个有效竞争优势。

其五,效益优势。作为投行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以及所形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与难复制性,该项业务的收费将可带来商业银行的最大化收益,并带动其他传统业务的开展,拉动效益显著。

2.投行对商业银行的促进与完善

投行基于其具有竞争性的优势,在发挥其自身效应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业务与体系形成了促进与完善。

其一,加剧竞争,分化阵营。开展投行业务将直接加剧商行之间的竞争态势,并决定在竞争中的位置。纵观国内商业银行,较早、较好开展投行业务的机构如工行、建行,其通过投行手段“俘获”的客户就较多,议价能力就较强,中间业务收入就较多,经营能力与盈利能力就越强。

其二,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趋于同质化,仅能拼价格、拼关系的产品与服务推销环境下,融入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解决方案与创设产品交易,便能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投行开路、商行跟进,进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其三,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用好投行这把尖刀,引入资产流动性管理的理念,将收益较低的票据、贷款等卖出的同时,将收回的资金投向于收益更高的资产,支持贡献度更大更优质的客户资源,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能力。

其四,分散风险,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作为投行业务组成部分的资产证券化、表外理财业务等,通过将自身持有的债券、贷款、票据等资产证券化卖给其他投资人,实现资产的出表(资产负债表)或表外管理,如银行将期限较长的城建贷款卖出或证券化。腾出信贷规模向多个企业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从而降低资产的行业集中度和期限集中度,实现风险分散,并可通过资产流动性管理,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其五,完善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实现综合化经营。并购顾问与融资、股权投资与融资、资产与债务重组、夹层融资、债券承销、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战略顾问、经营管理顾问、综合性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无疑将大大丰富并完善商业银行的产品线和服务体系,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多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更多的业务收入。既有投行业务,又有商行业务,既可以满足一般化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又可以针对特定客户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的需求提供顾问服务与产品服务,还可以实现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降低风险、提高资产收益,进而实现综合化经营。

结论

综上所述,投资银行业务以其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高效化等突出的特征,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通过投行产品与服务的切入,打开业务局面,形成了对商业银行传统产品服务的拉动效应。这种不占用商业银行自有资金的业务,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思维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了经营能力,加速了资产的周转与运营,分散了资产经营风险,并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投资银行部)

上一篇: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下一篇:绿色无车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