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比较阅读

2024-07-16

《隆中对》比较阅读(精选8篇)

《隆中对》比较阅读 篇1

(一)【甲】亮躬耕陇亩……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由是先主遂诣亮

(3)不耻劳辱

(4)尝辍业投笔叹曰

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文: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

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二)[甲]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A.自董卓已来()

B.利尽南海()

C.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益州既定()

16.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A.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B.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7.乙文中写隆中对策过程的句子是:

18.阅读甲文,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是:(3分)

A.B.C.19.① 甲文中,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② 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1分)

(三)【甲】亮躬耕陇亩,……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晋

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将军宜枉驾顾.之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日: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

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四)【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乙】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6、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两篇传记的开头,都写到传主少时的事情,试比较他们生活经历中的异同点。

17、他们少时的大志几乎都不能为一般人所认同和赞赏,甲文是“当

时莫之许也”,乙文是怎样的?请将原文抄录在下面。

18、《史记》《三国志》另加前后《汉书》,号为“四史”,是中国史书的经典。同为经典,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表达有何特色?你更欣赏哪种表达方式?请把理由说出来。

《隆中对》比较阅读 篇2

一、从内容上看。

品读《隆中对》, 我们仿佛看到了“身长八尺, 容貌甚伟”的诸葛亮意气风发地在向世人宏论天下大势, 胸有成竹地预测着未来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反观《出师表》, 文章虽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赤胆, 但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到诸葛亮此次出师伐魏实属无奈之举。无奈的原因有四点:1.正如诸葛亮所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当时的蜀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出师乃迫不得已而为之;2.诸葛亮是感激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的, 正如他在表中所写“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 如不出师就有愧于先帝的“三顾草庐”之恩, 有伤先帝之明;3.从“表”中絮絮不止的嘱托和作者叙述自己“二十有一年”的经历, 读者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对于那个昏庸的后主刘禅的强烈责任感, 而毫无疑问, 刘禅又使睿智的诸葛亮感到些许无奈;4.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写到:“臣受命之日,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其实,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诸葛亮当年出师伐魏是悲怆之举。

二、从结构上看。

“对策”一段, 诸葛亮首先指出“自董卓已来, 豪杰并起,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事实, 一下就把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囊于自己的视野之下, 向世人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然后分析了由弱变强的曹操之所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一是“天时”, 二是“人谋”, 而这里诸葛亮又特别强调的是“人谋”。他明确告诉刘备“不可与争锋”。接着诸葛亮又论述了“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的情况, 为刘备作出了“为援而不可图”的战略决策。基于对上述形势的分析, 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 主攻地理位置重要“而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 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 以荆、益两州做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 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从行文上看, 这段对策的特点是:实事求是, 论证严密, 层层深入, 摆事实, 讲道理, 提出充足理由, 进而得出明确结论, 整个规划严密合理。如此清晰的条理, 丝丝入扣的分析, 毫无疑问, 诸葛亮的英豪之气已跃然纸上。难怪当时求贤若渴的刘备听罢发出了“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的慨叹。

而在《出师表》中, 诸葛亮开篇写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调子之低沉就足以令人悲凉。而在接下来的第三、第四、第五3个自然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3条建议, 笔者认为《出师表》的第五自然段似乎放在第三自然段之后更合适, 这样3条建议排列有序, 既能体现文章条理分明的特点, 又能使“贤臣”的形象具体化。文章条理的错乱, 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诸葛亮当时悲怆的内心世界。文章的第六、第七两个自然段, 诸葛亮虽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但字里行间亦隐约透露出凄楚之情。行文最后, 诸葛亮写到:“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这既是臣希望君对不当之词的谅解, 也是此时作者悲怆心情的折射。另外, 纵观全文, 行文中13次使用“先帝”也足以令人心情酸楚。

三、从语言上看。

《隆中对》中诸葛亮每作一个分析, 都是先短句, 后长句, 短句是分析, 长句是总结。无论是对既占“天时”又有“人谋”的曹操, 还是对“国险而民附”的孙权, 以及对荆、益二州的刘表、刘璋, 都采用近乎相同的句式来概括。例如, “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 是短句, 是分析,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则是长句, 是总结。按常理, 短句表达明快的事理, 长句阐述复杂的内容, 而诸葛亮的“对”却有着化繁为简, 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别人看来乱如麻, 理还乱的时局, 他却表达得如此的轻松愉快, 简洁明晰。另外, 这段“对”朗读起来, 短句读来朗朗上口, 长句读来也让人有茅塞顿开的快慰之感。两者搭配朗读, 又产生一种抑扬顿挫之美, 并且越读越激昂, 诸葛亮的英锐之气也就愈加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师表》却有重复啰嗦之瑕疵。如第七自然段结尾处的“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完全是多余之笔。原因有两点:1.本段 (第七自然段) 重在表达“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而结尾一句与本段的主要内容似乎关系不大;2.第八自然段诸葛亮在归纳各方面的责任中已提到了“兴德之言”的责任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兴德之言”就是“忠言”, 所以第七段的结尾一句完全可以省去。

另外, 在诸葛亮写完《出师表》的7年后, 也就是建兴十二年 (234年春) , 诸葛亮在出征途中病死于渭滨, 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心情是悲怆的。

综合上述, 《隆中对》 (“对策”一段) 让当年英豪气概的诸葛亮“站”立在我们面前, 而《出师表》一文则向我们塑造了一位殚精竭虑而又悲怆的“末路”英雄的雕象。

《隆中对》比较阅读 篇3

“绝唱”者,指某方面达到了最高造诣或者最高水平也。“史家之绝唱”,就是指《史记》在史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史记》之前,史学家书写历史,主要采用的是编年体和国别体体例。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纪传体。这种体例以人物为中心,结合记言、记事来记录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编纂树立了楷模,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范围。所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陈涉世家》记述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就是以陈胜和吴广的语言和活动为中心,来记录这次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当时的社会情况,重点突出了陈涉在推翻秦朝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与以往编年体或者国别体的记史方式完全不同。

“无韵”者,散文也,这表明《史记》中的文章是散文不是韵文,“无韵之离骚”,意思是《史记》是没有韵律的《离骚》,是赞美它的文学成就很高。但是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长河中,文学成就很高的诗篇浩若烟海,鲁迅为什么不用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来做比,而要用《离骚》来做比呢?

首先,《史记》在内容上跟《离骚》很相似。《史记》是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叙述史事,《离骚》也是以屈原的生平所为为中心,追溯诗人的世系、品质、修养、在政治上的艰难追求和坎坷曲折,表达诗人上下求索、以死殉志的决心,形象地记录了屈原的生活历程,只不过它的记录是用诗歌写成的,如写成散文,就相当于《史记》中的《世家》或者《列传》,就是一部自传体史书。

更重要的是,《史记》蕴含的情感跟《离骚》何其相似。《离骚》不是用纯客观的笔触追溯自己的生活历程,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憎之情。司马迁写《史记》也不只是纯客观的记事,他把强烈的爱憎感情寓于叙事、描写之中,使《史记》成为了一部具有浓烈抒情性的史书。下面我们通过《隆中对》和《陈涉世家》的比较,品味《史记》浓农的“离骚”情。

一、叙事蕴情

请读下面这两段叙事文字: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隆中对》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

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隆中对》的文字,是很客观的,冷冰冰的没有丝毫温度。“见”“器”“谓”这些词语,呈现出的是主与臣之间公事公办的冷漠关系。按照这样的写法,《陈涉世家》就应该这样写:“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法皆斩。”但司马迁没有这样写。他用一个“会”字表现出对这群人不幸遭遇的同情,重复使用“失期”一词,既反映了秦法的严苛,隐含愤懑之情,又流露出对这群“闾左”的深切担忧。

我们再看《隆中对》中其他的叙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亮答曰:……”,这些叙事,读来实在让人感叹先主和诸葛亮的冷静不是一般。两人好不容易见到了,却没有一点感情交集,就“屏人”冷冰冰的“曰”,丝毫看不到刘备对诸葛亮的渴求,也看不到诸葛亮在遇到明主之后的激动和喜悦。“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这句话则更像是在讲述隔壁邻居的事,冷静客观,给人一种事不关己的感觉。如果司马迁要写,他会这样写吗?我想,他会这样写:“先主曰:‘先生之言甚善。于是与亮出则同车,坐则同席,诸事共议,情好日密。”可是这样充满情谊的话,陈寿是不会写的,因为他没有司马迁的遭遇,自然也没有司马迁的情怀,只是遵循史学家的所谓客观记述历史的准则,读来难免冰冷。

可是《陈涉世家》的叙事就不同了,“当时是,诸郡县苦秦吏者,杀之以应陈涉。”“苦”“杀之”“以应”短短几个词,包含了司马迁对秦王朝统治的不满,对起义的褒扬,对起义发展壮大的声援,情感何其丰富,何等强烈!

二、人物含情

司马迁塑造人物也跟《离骚》一样饱含感情。他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人物命运的变化中来体现人物的个性和神韵。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对人物的介绍: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两位史学家对人物的介绍,情感迥然不同。司马迁对陈涉的介绍,可谓用心良苦。他完全可以按照史家惯用的笔法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有志于富贵,耕者莫之许也!”但他不!他将陈涉置身于地位的贫贱和渴求改变贫贱的矛盾中,通过“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等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写出了陈涉对自身命运的不满、对处境的不甘和强烈渴望改变的心志,他用佣者对陈涉的嘲笑,对自身命运的俯首,反衬出陈涉远大的志向和雄心,一个有抱负而有热血的青年,昂然站立在我们面前,褒奖之情蕴含其间。

而从陈寿对诸葛亮的介绍中,我们看不到陈寿对诸葛亮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伫立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没有温度和热度的冷冰冰的自诩很高的田间汉而已。

司马迁将陈涉放在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通过陈胜与吴广的对话、陈胜跟戍卒的对话再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陈胜与吴广的对话,充满了勇创伟业的果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充满了对时局的了然:“天下苦秦久矣”;充满了智慧的筹谋和对起义取胜必成的信心:“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这些描写,无不蕴含着司马迁对陈涉的赞美,对秦王朝的憎恨。如果按照陈寿的叙史方式,写成这样:“陈胜吴广以为误期必死矣,乃谋起义,欲诈称扶苏项燕之师,为天下倡”,我们就见不到那个在生死面前敢放手一搏的热血男儿了。

同样,司马迁精心构思的陈胜与戍卒的对话,也饱含着作者浓烈的爱憎。司马迁并没有冷冰冰的写史:“陈涉召令徒属,言其误期必斩,召其举事,徒属俱应。”而是让陈涉发出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这呐喊震撼人心,喊出了底层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怒,更喊出了弱势群体反抗强权的迫切愿望,激励着后世无数的抗争者。司马迁描写的这位草根英雄,有热度,有强度,更有硬度!

这些对话,都不可能是陈涉的原话。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公园前209年,司马迁写《史记》则在公元前104年,此时,参加陈胜吴广起义的人基本不在人世,即使司马迁在采访史迹的过程中千辛万苦找到了这些人的后人,但是恐怕能详细记得陈胜每句话的人已经没有。这些话显然是司马迁借陈涉之口发自己之声,抒胸中之情,这跟《离骚》何其相似!

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干载之下,仍然能使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这就是《史记》彪炳千古的离骚情!

《隆中对》比较阅读 篇4

主备人:JLJ时间:2013、12、30

教学目标:

1、回顾《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重点内容。

2、熟练背诵《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重点内容(重点词、重点句子翻译)。

3、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重点内容(重点词、句子翻译)。

教学过程:

<一>背诵《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重点内容(重点词、重点句子翻译)<二>检测两课重点内容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隆中对》检测题

一、解释加点词语:

隆中对()时人莫之许也()()谓为信然()()先主....器之()谓先主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主上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遂用猖獗()().....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自....

董卓已来()则名微而众寡()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利尽南海()().....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将军既帝室之胄()总揽英雄()保其岩阻()..内修政理()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二、翻译句子: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6、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7、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8、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1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2、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一词多义:

国:①国险而民附()

②此用武之国()

③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④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⑤死国可乎()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解释加点词语。

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

10、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意也()()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以头抢地尔。()此庸夫之怒.....

也,非士之怒也()().

仓鹰击于殿上()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天下缟素,()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寡人谕矣()虽然,受地于先王()...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是也。

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10、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文言文课外阅读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 有狱久不决 狱()(2)囚得免 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3.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

4.联系全文,对“王逵最终所明白的道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周敦颐善于断案,才智在自己之上。

B.周敦颐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自己拗不过他。

C.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

D.为人不能太残酷凶悍,要善意待人。

答案周敦颐,字茂叔,道州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⑴ 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2)囚得免 得(得到、获得、得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该死,王逵想要严厉地惩办他。(关键字:法、深)

3.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 王逵对囚犯的量刑不公正,还不听取周敦颐的意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4.联系全文,对“王逵最终所明白的道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C

A.周敦颐善于断案,才智在自己之上。

B.周敦颐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自己拗不过他。

C.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

D.为人不能太残酷凶悍,要善意待人。

附译文:

隆中对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把握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隆中对策的影响;学习古人说理叙事的方式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把握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理解隆中对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理解隆中对策的影响

四、教学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现在流传着许多与他有关的故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透过这些故事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那么在史学家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人物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下《隆中对》。

(二)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四)解释重点实词。

(五)明确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诸葛亮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写刘备三顾茅庐,着重写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5)写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

(六)作业:熟读文章。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实词

(二)、上节课,我们把《隆中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大意做了一个基本疏通,同学们基本上能了解这篇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隆中对》这篇文章出自史书《三国志》,是《诸葛亮前传》的一部分文字,是节选的,题目是编者加的,有的地方也作《草庐对》

这篇文章是人物传记,这篇塑造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光辉形象:诸葛亮。

要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刘备,当时刘备正在做什么呢?文中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时先主屯新野”同学们现在放飞自己的想象,让我们的心去贴近古人的心,设想研究一下在1700多年前驻扎在新野这个小地方的刘备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明确:“时先主屯新野”这简短的六个字,却含有丰富的内容,我觉得在1700多年前,驻扎在新野的刘备他的心不应该像湖水一样平静,而应像海水一样波澜起伏,我觉得他很伤感、焦急、苦闷。

刘备和其他的割据势力一样也是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起家的,他也有兵有将,但他兵少,只几千人,当时他算不上割据势力,为了生存,总依靠别人,他先投靠公孙赞、陶谦、曹操、袁绍、后投靠刘表,刘表不能容纳他,把他派到荆州边塞的小城新野,他的前半生,到处流浪,一筹莫展,所以他很伤感,感叹自己一事无成,有几句诗比较贴切的勾勒了他前半生的经历,同学们听一下,老师读一下:“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做羁旅”他连家都没有了,混到了流浪汉的地步,所以他很伤感。

他也很焦急,心急如焚呀,因为他是有志向的人,曹操评价刘备是“人中之龙”,只是生平“未尝得水”他得志向在本文流露出来了:“欲信大义与天下”也就是要兴复汉室,可当时是是二分天下得形势,他想兴复汉室,希望很茫远。所以他又很苦闷。

他伤感、焦急、苦闷,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壮志难酬,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此时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拜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得一翻言语让刘备豁然开朗,下面我们看诸葛亮说出了怎样得对策?

(三)、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思考诸葛亮对策得核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

明确:这个对策得核心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策得核心规定了在内政方面应怎样?在外交方面应怎样?在进军路线上应怎样?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在内政方面应“内修政理”;外交上应“外结好孙权”;将来进军路线是:出秦川,向宛、洛。

这些战略方针得非常难得呀,但他得实现必须又一个前提,那就是先找个家呀,先建立自己得根据地,诸葛亮认为这个家应该安在荆州和益州。

诸葛亮这个英明得决策不是随心所欲得异想天开,而是在正确得分析天下形势得情况下做出得,他先分析了四个割据势力,北方的曹操: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结论“不可与争锋”

江左的孙权:地理优势“国险” 内部团结“民附”和“贤能为之用” 结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州的刘表:军事优势:用武之国,兵家必争之地 弱点:其主不能守

益州的刘彰:经济优势:天然的粮仓

地理优势:自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势险要。弱点:“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还分析了刘备,政治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北方、东方、荆州、益州都是成就霸业的地方,可是刘备夺取北方兴吗?好象不行,是不是可以发扬一下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的英雄主义精神呢?好象那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清醒的诸葛亮意识到了这一点,避其锋芒,击其弱处,先取荆州后取川。隆中对时,诸葛亮才26岁,却准确的把握了当时的形势对未来做出了天才半的预见,后来天下三分局面的出现充分的印证了诸葛亮的英明,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天下三分的出现,就没有蜀汉政权的建立,隆中对策后来被定为蜀汉的国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政治家的远见和军事家的谋略。

(四)很遗憾后来荆州失手了 镇守荆州的是关羽,他恃才傲物,致使吴蜀关系破裂,在这种情况下他有贸然发动了襄樊战役,北击曹操,孙权手下大将吕蒙乘机袭取荆州,荆州失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人不当,荆州是个易攻难守的战略要地,夺取较易,而守住比较难,同学们觉得应派什么样的人物去守荆州呢?当时蜀汉有三个很著名的人物:关羽、张飞、赵云,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学生回答。

明确:关羽易骄傲,张飞易急噪,赵云很谨慎,关羽和张飞属于进攻型的人才,而赵云属于防守型的人才,应派赵云去较好。

(五)更大的遗憾是:荆州失守后,刘备伐吴失败,诸葛亮六出祁山北击曹操失败,由于连年征战蜀汉民不聊生,又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蜀汉出现了人才不继,青黄不接的局面,有一句蜀地俗语反映了这易情况:“朝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廖化算什么人,三国时连五等将军也算不上,再后来蜀汉灭亡了。

根据老师刚才的介绍,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就是当时蜀汉的当权者,应怎样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呢?怎样才能实现刘备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呢?同桌间探索一下这个问题。学生回答。

明确:下面让我们听一下毛泽东对《隆中对》的一个评价,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于这个问题有益的启示。

老师读一下,同学们认真听,看能否听的懂。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毛泽东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意思是说:蜀汉灭亡的源头开始于隆中对时诸葛亮二分兵力的战略构想,即北击曹操,一出秦川,一出宛、洛。在当时的条件下,交通很不发达,使两支队伍配合作战是不太可能的,又由于蜀汉本来就很弱小,却分散了兵力,犯了兵家的大忌,怎么能不败呢? 由此我们发现诸葛亮的隆中对策除了问题,看来只有研究和探索才会发现问题。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外结好孙权”可能长久吗? 同桌间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明确:荆州,战略要地,曹操看着,孙权想着。刘备占据着然后对孙权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这只是一相情愿的设想,很难实现,鱼和熊掌怎能兼得呢?

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普通士兵犯点错也要管,他太累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这种作风又抑制了人才得涌现

也许同学们从刚才老师的分析分析中知道怎样才能把蜀汉建设好了。但历史毕竟不能再现,可是历史的经验事值得注意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希望同学们从这篇文章里能够获得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对诸葛亮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有一个新的认识。

(六)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思考一下这段文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诸葛亮这个人物的? 明确:正面描写,语言描写,这篇文章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同学们找找? 学生回答。

明确:自比管仲,乐毅,正面描写

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侧面描写

(七)叙事简洁,祥略得当 凡三往,乃见

仅五字,交代了三顾茅庐的故事,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叙述这个故事却用了不到两万个字,这个地方之所以简洁主要是因为他与表现诸葛亮的远见卓实关系不大,而与此有关的第四段却写的很详细,文章在叙事上做到了祥略得当,(八)简笔勾勒人物 关羽、张飞不悦 展现了两个人的嫉妒心理 总结

隆中对教案 篇6

《隆中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对”的有关知识,了解三国文化。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能力目标:

、朗读文言课文。

2、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大意。

3、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理解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德育目标:

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内容,把握诸葛亮隆中对策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决策的科学预见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三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隆中对》即是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刘玄德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段历史佳话。做为二十四史中最著名的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既继承了前人对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的特点,又表现了纪传文学以简笔勾画人物性格的写作风格。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更是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学习这篇,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智、诚做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学生分析:

本届学生文言知识较为薄弱,文言词语积累较少,有必要拓宽学生知识容量及增加学习的深度。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对三国时期的人物,特别是诸葛亮,有浓厚的兴趣,诸葛亮的传奇色彩更吸引学生,课堂可拓阔他们的视野,指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教学设想: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方法:诵读法、拓展阅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对”的有关知识,了解三国文化。

2、朗读文言课文。

3、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大义。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介绍“对”的有关知识及三国文化。

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来了解他。

讲授正课:

(一)、解题:

.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二)、整体感知:、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4、齐读课文。

(三)、新课讲授:

疏通文意。、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因此。[遂]于是,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汉室]指汉朝。[倾颓]崩溃、衰败。[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人[信]通“伸”,伸张。[遂]就。[用]因此。[猖獗]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已]停止,罢休。[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4、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已,通“以”[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非临…,抑亦]不仅……而且[谋]筹划(得当)[挟]挟持,控制。[令]号令。[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争锋]争强,争胜。[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援]外援。[囹]谋取。[利]物资。[尽]全部取得[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殆]大概。[资]资助,给予。[险塞]地势险要。[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因]依靠。[成]成就,创建。[暗弱]昏庸懦弱。[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胃]后代。[信义]诚信仁义。[著]显明。[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修]治理。[政理]政治。[身]亲自。[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箪”和“壶”是形容词作状语,表工具。箪,用箪。壶,用水壶。[诚如是]确实像这样。[日]一天天。

词语积累:见练习册P100页

作业:1.完成练习册P102页2.3.4

2.复习并默记<词语积累>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3、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内容:

研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

讲授正课:、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明确: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2、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明确: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3、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

明确: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4、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明确: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⑴、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⑵、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⑶、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⑷、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⑸、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5、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6、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明确: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7、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明确: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生细细体味,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刘诸问答从正面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形象,充分表现诸葛亮的天才预见,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张不悦、刘鱼水相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照应,使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

课堂总结:

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隆中对策这个中心,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事议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十分谨严,语言概括精练,人物形象丰满,五百余字的篇幅,内蕴极丰,言简意赅,是史传中的精品。让我们悉心品味《隆中对》,汲取史学文学精华;用心解读诸葛亮,树远大志向,成有用之才。

作业布置:、研讨与练习一、三

2、完成练习册P102页5.6.7.8.9.10.12

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对文中涉及的人物进行了解。

板书设计:

曹:不可争

明察天下形势

孙:不可图

隆中刘

荆益二州:可争、可图

三步走战略:

教学反思:

《隆中对》词句的检测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人保“隆中对” 打造新三国 篇7

当日,华闻传媒发布公告称,人保投资控股公司将以8.62亿元成为它的新东家。事成之后,继中国人寿与平安之后的又一个险金融控股集团初具雏形。

根据华闻传媒的权益变动报告,人保投资和华闻控股老东家人民日报社于6月20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人保投资和中海投资将分别向华闻控股增资5.62亿元和2.4亿元。同时,人保投资才从人民日报社手中受让华闻控股0.98亿元的出资额,作价3亿元。

交易完成后,人保投资将持有华闻控股 5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加上人保投资控股的广联(南宁)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上海新华闻投资另外50%股份,人保集团将最终实现对整个“华闻系”的控制。

华闻控股旗下有两大资产,分别是华闻传媒和新黄浦。

公开资料显示,新黄浦目前持有华闻期货100%股权、瑞奇期货43.75%股权、迈科期货40%股权、中泰信托29.97%股权以及爱建证券5.91%股权。

此外,华闻控股还通过新黄浦实际持有国元信托49%的股权,后者则持有国元证券22%的股权,并且是长盛基金的第一大股东。

显然,在成功控股后,上述信托、期货、证券和基金4类金融业务均将成为人保集团的囊中之物,人保的投资蓝图也画出第一笔。

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在新一轮的金融资源整合中,中国人保集团将认真借鉴国内外大型优秀企业的资本运作经验,通过重组、收购等方式介入银行、证券、基金等非保险金融领域,实现综合经营的突破。

东方证券研究员张小嘎人保投资以8.62亿元的相对低价实现控股华闻控股,恰恰说明了华闻系愿意引入人保投资,立足点或是公司长远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至此,伴随着人保的强势介入,中海实际上失去了对华闻控股旗下证券、基金、期货和信托的金融平台的直接控制权,其开创金融王国的梦想也暂告破灭。

《隆中对》教案2 篇8

安徽宿州市现代英华学校马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提问重点字词句导入。

二、理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自主合作探究(1)理思路

(2)诸葛亮分析当前的形式是怎样的?他认为在此形式下刘备有何可乘之机?

(3)依据当前形式,诸葛亮提出的具体方针是什么?目的何在?(4)诸葛亮和刘备各是一个怎样的人?(5)你能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吗?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有疑问的地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解决。学生展示自学成果,老师补充归纳:

(1)课文的主要内容:推荐、拜访、对策。(2)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和益州两个战略要地有夺取的可能性,荆州: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3)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整理,北据曹操。目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语音、动作、肖像、神态、心理描写;还有正面、侧面和细节描写。本文主要运用语音描写,刘备思贤如渴、有雄心大志、礼贤下士、信任并重用人才;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淡泊名利。而且在刻画诸葛亮时还采用了正面加侧面的方法,例如开始写诸葛亮的身高和喜好是正面描写,通过徐庶的话语和刘备的表现是从侧面描写。(5)主要运用语音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正面和侧面描写的结合;详略得当。《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用了很多篇幅,37、38两回。而本课只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一个祥写,一个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大家知道文章详略的安排是为主旨服务的。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小说,为吸引读者,有许多文学加工,“三顾茅庐”这一情节的目的重在体现刘备的思贤如渴,诸葛亮作为隐士的神秘;《三国志》记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它是史传作品,尊重历史,不重视情节的渲染,而且本文是诸葛亮传,重在突出诸葛亮的才能和远见卓识,故略写三顾茅庐的情节。

三、延伸拓展

1、出自本文的成语:三顾茅庐、如鱼得水

2、积累从《三国演义》演化出来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有些史书认为诸葛亮不应该等刘备来请他,而应该毛遂自荐。结合现实,说说真正的人才应该“等待”呢还是“毛遂自荐”?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上一篇:八不能十不准心得体会下一篇:写科技的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