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申报方案的编写方法

2024-06-27

特色小镇申报方案的编写方法(共1篇)

特色小镇申报方案的编写方法 篇1

关键词:旅游城镇,城镇特色,城市设计,尉犁县

引言

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 有相当数量具备一定地域、民俗特色的小城镇, 如果能在规划设计出突出这些固有特色, 将它们建设成为旅游城镇, 对于保护传承多元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城镇是指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以旅游观光、接待为主要职能的城镇。从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需求不同的感受和经历, 因此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接待地的旅游城镇的特色是否突出, 是该城镇能否吸引游人、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而城镇特色往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是城镇的文化底蕴和建设风貌的集中表现, 因此想要在规划设计突显城镇特色就需要同时在宏观定位、中观布局、微观设计等多维度下功夫, 使规划建设的城镇既有总体的氛围与意向, 也有具体细节展示。本文结合新疆自治区尉犁县罗布风情小镇的规划设计, 对多维度的分析塑造旅游城镇特色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一、项目背景

1. 尉犁县概况

尉犁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 (见图1) , 县城与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相距530 km, 与巴州首府库尔勒市相距50 km。

尉犁县域总面积约6万km2, 北有库鲁塔格山和广袤的戈壁滩, 中部为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冲积形成的绿洲、南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尉犁历史悠久, 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渠犁国所在地, 西汉为尉犁国地, 隶西域都护府, 为古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城镇。

独特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使尉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包括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罗布人村寨、古丝绸之路烽火台遗址、营盘古城遗址、太阳古墓、罗布雅丹大裂谷等等。

2.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打造特色旅游城镇

按照“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对口援疆工作思路, 研究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尉犁旅游资源, 加大旅游宣传,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的新模式。近年来, 在全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尉犁县的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 年接待游客从1999年的1.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4.6万人, 但是客均拉动旅游收入始终维持在50~70元左右 (如表1) 。这些数据反映出游接待设施不足, 主要是住宿、餐饮设施档次低、数量少, 是造成尉犁客均消费较低, 制约尉犁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一个关键就是大幅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除县城外还确定将通往罗布人村寨、原始胡杨林景区的必经的塔里木乡建设成特色旅游镇, 就近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

二、塔里木乡罗布风情小镇规划设计

1. 宏观层面——特色定位与项目策划

旅游城镇的特色定位, 就是充分挖掘分析各种特色要素, 按照唯一性、排它性原则, 找到旅游城镇的个性、灵魂与理念。城镇特色定位关系到城镇职能、城镇风貌形象、旅游产品、对外策划宣传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是旅游城镇成功的关键。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目前只在尉犁县境内还有少量聚居;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 保留了捕鱼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 其方言为新疆三大方言之一, 其民俗、民歌、故事传说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见图2) 。因此罗布文化无疑是尉犁最具民俗、地域特色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从历史的角度考察,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丝路文化最能体现尉犁的文化底蕴。

因此规划探索将罗布地域文化和丝路文化有机融合, 使旅游城镇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民俗风情。因此规划确定在城市空间格局上, 以“营盘古城”作为城镇空间设计意象, 采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外有护城河的总体布局, 局部采用古城墙、烽火台意向, 既能在整体上形成空间特色, 又能传达出丝路名城的历史底蕴。而在城镇展示内容、活动场所设置方面更多体现罗布文化。

结合特色定位与旅游发展需求, 进而策划出地域民族风情展示、大漠特种旅游服务、住宿接待、居民生活服务四大系列, 罗布烤鱼、烤全羊、旅游商品交易、演艺广场等十余项特色旅游服务项目, 以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 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如表2) 。

2. 中观层面——空间结构与规划控制

在准确进行特色定位的基础上, 规划深入到总体空间布局层面。不同于单体建筑设计, 城镇特色首先取决于其宜人的尺度、合理的空间结构以及统一的整体风貌。

结合塔里木乡的用地现状与条件, 规划利用现状排碱区形成护城河意向, 主要旅游服务功能布置在护城河以内的“内城”区, 沿东西向主要道路的形成“城镇核心功能轴”, 沿这条主轴, 自东至西依次建设东红海子片区、罗布文化展示区、行政服务片区、罗布风情餐饮商业区、特色宾馆区和大漠探险采购区;并在南北两侧布局居住组团 (见图3) 。

建筑布局上, 借鉴传统院落围合组织方式, 创造出内向聚合的场所感, 也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气候, 减少风沙影响。建筑高度控制以二层为主, 局部三层, 形成宜人的小镇尺度。总体色彩上, 以当地传统建筑浅土黄色为主基调, 再从罗布淖尔服饰中提取珊瑚红、浅橙红等较为明快的色彩作为点缀色, 保证小镇整体色彩统一, 又不单调、呆板 (见图4、图5、图6) 。

3. 微观层面——建筑与景观设计

旅游城镇的空间形象是特色的物质载体, 是人们对特色最直观的感受。为了使建筑形象风貌上体现出罗布特色, 规划从罗布文化传统中挖掘特色元素, 选取由太阳崇拜演化而来的罗布金轮作为原型, 加以提炼并演绎成城镇特色的主题性形象要素, 将整个城镇空间环境统合成为一个整体 (见图7) 。

建筑设计上, 充分吸收罗布建筑木构形式, 在建筑主体外以粗狂、原始的木材搭建外廊, 即能丰富空间层次, 又可以展现罗布建筑特色。建筑外墙以土黄色为主, 采用罗布人特有的木纹外墙肌理, 同时在门楣、窗口等处点缀罗布金轮符号, 创造出具有罗布风情的建筑形象 (见图8) 。

入口的景观设计上, 局部恢复城墙, 城门采用仿木构架搭建, 并利用现状水系形成护城河, 散植胡杨, 城墙外的空旷与城内繁华的商业形成鲜明对比, 传达出丝路古城的意向, 即符合整体特色定位, 又能吸引游客 (见图9) 。

三、结语——多维度塑造城镇特色的方法

从根本上讲, 旅游城镇的特色来源于其历史传承、文化底蕴或周边环境, 而建成空间环境只是这些要素的体现。因此新建的旅游城镇要突出特色, 首先要从历史文化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 确定好城镇应该着重体现何种内涵, 即是要明确规划设计的主题。接下来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突出这个主题, 宏观定位与策划、中观布局与控制、微观设计三个层次有机结合, 层层递进, 形成多维度的城镇特色塑造方法。具体而言, 宏观层面重视游客的游览行为特性研究, 合理设定接待设施规模, 确定旅游功能与日常生活功能的协调等, 策划相应的能突出特色主题旅游项目。中观层面要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构建适宜有人的空间尺度, 同时提出建筑高度、色彩、风貌控制要求, 以便未来城镇能在整体上统一协调。微观层面的建筑、景观设计可以借鉴新地域主义的设计方法, 寻找适合的“原型”, 充分建筑吸收本地的、民族的建筑符号语汇,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的特定风格。

注:本项目为河北省承德市对口援疆重点项目, 本项目参加人员还有承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占文、李维国、吉伟、陆明环, 北京清远建筑设计事务所赵克非、吴昊、吴永雷、陈杰, 尉犁县建设局王宏等,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周建明, 洪治中, 谢丽波, 冉宏天.旅游城镇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7 (10) .

[2]王彬汕.旅游小镇规划策略与规划技术研究[J].理想空间, 2011 (43) .

[3]潘斌.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Z].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上一篇:玉米脱粒机毕业设计下一篇:罪与罚读书笔记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