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2024-08-17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共8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篇1

近日,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第7个教学实践基地,在续望康动物医院挂牌成立。在校外,依托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建立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创业创新中心,完善硬件软件设备。如今,内蒙古民族大学“内外兼修”,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多种社会实践,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搭建优质平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就业教育道路。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家本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接轨。校外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而在校内,总占地面积约3600O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也在今年初投入使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除了可以提供宽敞的场地,创新创业中心内齐全的设施,同样为学生实践提供方便。大三学生张林峰平时就喜欢做一些发明创造,以前苦于没有设备,很多机器和零件都要上网定做,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钱。现在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张林峰和同学们无论是准备比赛还是搞发明,都方便了。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篇2

但是, 我们仍然应当看到,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策略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以及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与其他省区的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加大。这其中, 除了基础教育阶段已形成的差距之外, 目前我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令人堪忧。从形式上来看, 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使用的是同样地培养方案, 执行同样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但在本质上, 他们确是十分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从而导致, 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有着并不统一的教学要求和评价体系, 最终就变成两个标准进校, 两个标准掌握专业知识, 两个标准毕业。在开放式竞争、自主择业的今天, 这种差距给了我们一个无情的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学生、社会怨声载道。而这些现象, 既影响到了民族团结, 也为社会的稳定买下了不小的隐患。因此, 现状需要我们思考, 双语教学模式是不是存在某种问题, 才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教学方面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 从规模上来讲, 内蒙古地区的绝大多数高校在大部分专业中, 都有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设立相对独立的民族班, 再结合各自学校和专业特色, 开展了范围较广的双语教育。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2011年招生简章中显示, 在教育学, 心理学, 学前教育, 汉语言文学, 英语, 历史, 旅游, 思政教育和经济等二十余个专业中招收了民族考生或设置了专门的民族班。这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而言, 是很好的发展趋势。

其次, 从数量上来说, 内蒙古地区各高校录取的的少数民族考生数量也是逐年增加的, 可见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程度。仍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2010年的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总人数为1267名, 2011年的总招生人数上升至1518名。

最后, 从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 师资力量的配备上, 内蒙古地区各高校也在努力的发展, 争取和现实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需要相匹配。

因此, 总的趋势上来说, 由于得到了政府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好的,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极其突出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 是教材的问题。我区各高校推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需要各专业、各门课程匹配的少数民族语言教材。但实际情况是, 我们的大部分课程是没有匹配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的。这种现实导致我们不得不使用汉语教材, 而这又导致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出现更多的问题。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区,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直上的是民族学校, 以少数民族语言授课, 长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生活和学习语言, 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强, 汉语综合水平较差。进入大学后不久, 就要求他们使用专业性较强的汉语教材作为工具, 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 是一时很难适应的。由于教材难度大, 无法理解, 有可能使这部分学生产生厌烦、焦虑、恐惧的心理, 最终, 甚至放弃自己的学业, 这是我们这些民族教育工作者极其不愿看到的结果。除此之外, 由教材延伸出的辅助材料及课外读物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学生在学习中, 除了教材之外还需要借助辅助资料、课外读物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拓展自己的视野。作为课堂补充的教辅材料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民族优秀教育, 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 少数民族语言的教材都是十分有限的, 就更不用说辅助资料和课外读物了, 真是少的可怜。这明显地阻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拓展视野, 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 了解外面世界的脚步, 使本来就视野不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没有机会和汉族学生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个现实。

其次, 是教师的问题。在教师的问题上, 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少数民族语言教师, 虽然能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亲近和进行交流, 但普遍存在汉语表达能力差、发音不准确、授课内容较单一、知识不全面等问题。另外汉语表达和少数民族语言表达之间也不对称;二是, 汉族教师知识水平较高, 语言表达较专业化, 但语速偏快。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以少数民族语言教师作为主要执行者的, 除了能够很好地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讲授课程之外, 还需要少数民族语言教师具备较好的汉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而我们的现状是, 很多少数民族教师少数民族语言表达都没有问题, 但在汉语表达方面能力较差, 即便是与自己所授课程息息相关的内容也很难用流利的汉语表达出来;另外, 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教师汉语表达能力较强, 少数民族语言表达却偏弱一些, 因此, 真正能够实现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表达完全对称的教师少之又少。而就汉族教师而言, 虽然其专业知识水平较高, 但是普遍存在语速较快、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采取统一标准要求的情况。一方面, 汉族教师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由于语言沟通上的原因, 汉族教师很难真正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 部分汉族教师还存在诸如普通话水平有限, 发音不准, 用方言授课等等问题, 更加重了少数民族学生听课的负担。再加上, 汉族教师完全不懂少数民族语言, 对授课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也不能够及时通过民族语言加以解释, 这就导致一节课下来, 学生听懂的知识很少, 理解掌握的知识就更少。

最后, 是学生的问题。我们知道, 在大学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而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 少数民族学生是教学的关键。只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综合水平达到足够熟练的程度, 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也才能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真正目的。反之, 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未能达到一定程度, 不能实现运用自如, 也不能将汉语言作为获得知识的自由工具的时候, 就会妨碍他们科学知识的获得, 最终难以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 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甚至产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焦虑和恐慌。而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 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区,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直上的是民族学校, 以少数民族语言授课, 长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生活和学习语言, 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强, 汉语综合水平较差。其二, 对汉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同时对汉语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不重视汉语的学习, 不愿意在汉语学习的问题上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综合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如何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将更多的努力投入到汉语言的学习当中, 使我们这些民族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改善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 改善双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教学过程中的教材缺乏的问题, 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加以改善。

首先, 对于双语教材本身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什么是双语教材?或者说, 什么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的双语教材?我们在以往的认识和理解中, 往往把双语教材理解为将汉语教材利用少数民族语言翻译, 此即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双语教材。本人认为,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双语教材是适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 在编撰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切身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来必然要走向社会, 必然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适度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汉语言是他们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说, 在编撰教材时必须要适度考虑这一方面的需要。因此, 在编撰教材时, 应当采用汉语表达知识点, 辅助民族语言翻译的模式,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能够掌握重要知识点, 又能够对比汉语言和民族语言, 在提高汉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是能够实现双赢的。其次, 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 也应当有所取舍, 不应当完全照搬汉语教材。毕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等方面和汉族学生还是有差异的, 应在包含了核心知识点的同时力求简单易懂, 不会给学生们造成太沉重的学习负担。最后, 在较好的解决了教材的问题基础上, 还要努力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编撰更多的辅助教材和课外读物, 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为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供帮助。

(二) 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

在双语教学中, 双语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参与人, 他们的参与程度、素质高低等方面直接影响着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的时机掌握程度。因此, 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双语教师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少数民族语言教师, 虽然能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亲近和进行交流, 但普遍存在汉语表达能力差、发音不准确、授课内容较单一、知识不全面等问题。另外汉语表达和少数民族语言表达之间也不对称;二是, 汉族教师知识水平较高, 语言表达较专业化, 但语速偏快。针对双语教师的不同情况, 分别给予专门的, 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双语能力, 为双语教育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

(三)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通过采用各种方法, 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学习意识, 提高他们对汉语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地认识到学习汉语并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背弃, 更不存在冲突和矛盾, 通过汉语的学习, 能够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更有利于他们顺利就业, 最终也是有利于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外, 双语教师应当更多的鼓励和赞美少数民族大学生, 使他们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推动汉语水平的提高。另外, 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听, 多看、多说、多写, 通过这些有意的锻炼, 努力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 为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谦.中小学双语与双语教学:理念与模式[J].教育科学, 2002 (05) .

[2]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0)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篇3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习惯 调查

一、问题的缘起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西北民族地区的英语人才需求量大幅提升,在教育公平逐渐得到完善的今天,民族生接受良好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同时如何提高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西北民族大学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作为一位在民族院校英语老师,我深知教授蒙古族学生学习英语的艰巨性。其一,蒙古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都对他们学习英语产生重要的影响,觉得学习英语没有实际价值,从而导致在学英语时缺乏兴趣和动机。其二,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他们在入学时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有些来自牧区的学生从未学过英语;但来自城市的学生则有一定的基础。这给老师带来挑战,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程度 “因材施教”。

二、学习习惯及其重要性

习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学习习惯是众多习惯中的一种,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和培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持久而稳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它包括预习、复习、课外阅读、做笔记等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才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就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关系作过精彩的阐述,他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在叶老看来,学生要是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三、调查研究

1.调查目的: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蒙古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抽样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习惯方面的整体现状,并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培养蒙古族大学生形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形成的策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英语做好铺垫。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数据收集:结合本校为综合性大学的实际,本次调查采取兼顾到文、理、工科的原则,分别从管理、化工、土木、外语等10个学院抽取125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25份调查问卷,回收122份,剔除无效卷4份,有效答卷共118份。

3.调查工具:调查工具为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主要参阅魏乐琴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实际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问卷共包含15个问题,分别从预习、复习、网络学习、做笔记等方面调查学生们的学习习惯。

4.数据处理:在完成调查问卷工作后,将回收上来的问卷进行赋值,并把数据输入电脑,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习计划指的是学生在对其能力、需求等做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而对学习的目标、资源、策略等做出的相应决策,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学习。故我们首先对蒙古族大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选择“迫于考试压力而制定计划和行动”的占44.12%,这反映出学生们缺乏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教学主管部门只关心考试通过率不无关系。选择“既不制定计划也没采取行动”的占8.82%;“制定了计划而没采取行动”占26.47%;真正“制定了计划且采取了行动”的只占20.59%。所以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短期及中长期学习机会,让他们不断受到目标刺激,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

2.“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进而引起思考,减少课堂上听课的盲目性。预习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做到“每天坚持预习”的学生只有3.17%;“经常预习”占15.36%;“有时课前预习”占21.58%;“从来不预习”竟然高达59.89%。而在调查“教师是否检查预习情况”时,94.07%选择 “从不”。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在学习英语时严重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考虑到蒙古族同学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预习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记下在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查阅字词典和其他工具书去解决这些疑惑。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做到善始善终。

3.外语学习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在这种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朗读和背诵都是很必要的,通过大声朗读、大量背诵经典名句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然而,“经常晨读”的学生只有2.94%;而“从不晨读”的比例则高达44.12%。在对每次晨读的时长的调查中,41.18%的学生“不足20分钟”;38.24%的学生在“课前5分钟”内朗读。针对蒙古族大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应鼓励他们多朗读、多背诵,通过逐步积累,达到形成良好语感的目的。

4.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也可借助网络上的资源学习英语,例如,有很多学习英语的网站供我们选择,比如:在沪江网上注册后就可以开启系统学习语言(因为沪江网还提供德、法、日等小语种)体验,更有超人气语音课堂CCTalk,可以跟名师及同学在线交流。另外,BBC、VOA等知名媒体都开发有自己的app,学生只要下载到自己的手机或ipad上就能够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遗憾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4.63%的学生“偶尔”通过网络学习过英语,而选择“从未”的占到91.34%。

5.课堂上认真听讲并做笔记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因为课堂是教师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阵地,教师在这里为学生解疑答惑。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把课堂上的短语、句型等最重要内容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复习之用。同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质疑。可是,实际情况是:英语课堂上,“经常”做笔记的学生只有14.72%;选择“从不”的占到57.16%。选择“经常”在课堂上和老师交流的占13.07%;而“从不”交流的则占到63.29%。

6.学习语言仅靠45分钟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完全不够的,丰富多彩的课外自主学习方式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兴趣去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如:英语类报刊杂志、原版英语电影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及在课外用英语交流,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词汇量、培养语感,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然而调查的结果让我们很吃惊,只有23.62%的学生“偶尔”“听英语广播或mp3”;选择“经常”的为0.00%;选择“从不”的占70.03%。英语杂志等课外读物也是类似情况,选择“从不”占到85.16%,选择“在课外从不用英语交流”的学生则占到89.49%。

7.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输入信息在经过学习后,便成为了我们的短时记忆,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东西就会被遗忘。所以及时在课后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学生们对新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蒙古族同学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经常”及时复习的占32.67%,“偶尔”占30.09%,“从不”占5.56%。可喜的是,完成课后作业也很好。“总是”完成作业的占62,37%,2.85%的学生“从不做作业”。

五、结语

通过调查作者发现,我校蒙古族大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后复习方面的学习习惯比较好,而在其他几类学习习惯上表现得不尽人意。但是,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从来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民族院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应针此现状,结合民族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及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促进其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1100.

[2]叶圣陶.叶圣陶语录汇编[M].苏州教育出版社.2002(5).

[3]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M].新世纪出版社.2008.

[4]魏乐琴.王波.非英语专业大学专科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J].南平师专学报.2007(3).

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合唱团方案 篇4

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丰富我校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共创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本合唱团以弘扬优秀文化、扎根于校园、服务于学生、贡献于社会为目标,以艺载德,以德促智。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办团宗旨

合唱团旨在传播中外优秀音乐艺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合唱和其他训练,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团员的团结合作精神及对艺术兴趣,对真、善、美的欣赏和追求,为发展大学生合唱事业做出贡献。

二、团组织结构 青年合唱团隶属内蒙古民族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本团基本由青

年合唱团、新生团、院合唱团组成。青年合唱团由合唱团全体团员组成(其中包括新生团),规模为100至120人。新生合唱团均为应届新生组成,规模为40至50人,由团长组织单独训练。院合唱团是由各学院选拔组成,人数和排练时间各学院自行决定。合唱团均由具备较强演唱与听辨能力的学生组成,我校凡在籍学生通过申请与入团考核均可成为本团团员。(其中音乐学院只限10人,器乐及作曲专业除外)

三、合唱团成员

1.凡我校在校大学生自愿报名,学院可向校推荐,经考试符合要求

者,均可参加合唱团。

2.原则上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一米七,女生身高不低于一米五八。

3.团员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艺术指导,积极自觉,认

真并准时参加合唱团的培训、排练与演出等各项集体活动。

4.如团员无故多次迟到或不参加训练,将取消其参加合唱团资格,并在学校公告。

四、组织形式及工作职责

1.团主管老师:负责统筹团内的行政事务,领导并监督本团的组织

机构和全体团员,决定团内事务,执行排练和演出计划,确定排练和演出曲目。

2.团委员会:大团团长一人;分管青年合唱团、新生团两团的副团

长各一人。团委会实行集体负责制。主要协助主管教师策划和运作本团的演出活动,促进团员之间以及团员与主管教师、指挥、艺术指导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3.各声部长:两团声部长各四人,负责合唱团各声部音准,协助落

实和执行团委会的各项决定,维持本声部在日常排练中的秩序、考勤,加强声部间和声部内的交流,促进团内良好氛围的形成。

4.钢琴伴奏:从在校学生中选出,负责合唱团钢琴伴奏工作。

5.艺术指导:负责合唱团各团员科学发声音色树立工作,增强情感

色彩等技巧方面的训练。

6.合唱指挥:负责合唱团旋律控制,节奏把握和丰富音色等工作。

五、合唱团训练内容

1.排练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演唱训练两个部分。

2.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训练声音。

3.校歌及中外优秀合唱歌曲若干首。

4.养成良好的合唱姿势,以及舞台经验。

六、训练计划

1.音色训练,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

不压。做到平衡统一的咬字和吐字的训练,以字带声,以情带声。

2.和声训练,在歌唱技能技巧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对团员进行和声

基本训练,坚持对团员进行三度、六度、四度、五度等听音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以从旋律音程开始,逐渐到声部音程,从分声部默唱到视唱,从单音声部训练到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随着和声训练的不断深化,再进行轮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到四声部合唱歌曲训练。

3.选用两首优秀合唱歌曲进行进一步训练。可指导团员先用普通话

大声朗读歌词,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口形,使团员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逐步养成习惯,再进行二声部甚至三声部的训练,以保证合唱时声音协调统一。

4.对合唱团成员进行年终考核,并作汇报演出,对优秀的成员给予

表扬和奖励。

5.排练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演唱训练两部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丰

富的音乐理论为基础,提高团员的音乐素质,排练出较为专业的曲目。

七、训练目的1.提高不同的发声训练来规范团员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团员的演唱

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校园及爱国歌曲,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比赛,提高广大团员的艺术、文化、信息和思想交流。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八、训练时间:

视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周安排一至两次时间,有演出时另行通知。

九、训练地点:

大学生事务中心、音乐学院排练厅(待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篇5

(讨论稿)

2018年我校党建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李纪恒书记、布小林主席视察我校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立德树人主业,紧盯党建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坚持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点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障。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推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工作中,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突出抓好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学习宣传工作;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与新疆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建立5-10个优秀思想政治骨干教师示范课堂;组织师生讲师团进行宣讲活动,推进基层大讲堂规范化建设。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保证培养人才的正确方向。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邀请自治区领导、专家、道德模范、师德标兵、杰出校友和优秀大学生走进学校讲理论、讲政策、讲形势、讲事迹。深入推进“易网班”建设,培育网络文化精品,增强网络育人功能,强化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方案》。继续完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落实规定学分、师生比和生均经费标准,确保思想政治理论在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及时总结“三三制”课改的经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制定方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工作。

3.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构建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实施思想引领、诚信感恩、文明修身、助学励志等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地的作用;培育和选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继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学校优势,同有关乌兰牧骑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在创作、设计、舞美、培训等方面广泛深入探索合作的途径与方式,共同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继续实施优良学风建设行

动计划、校园文化育人行动计划、文明文化绿色平安和谐公寓创建行动计划、和谐心理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身心素质、综合能力。继续开展“守望相助 携手同行”主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组织开展“优秀经典歌舞进校园”活动。继续实施“德润校园

善行民大”精品德育项目;强化实践育人作用,拓宽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和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五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机制建设督察,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力争“内蒙古自治区文明高校”。积极组织201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项目立项,参加全区高校学生工作优秀成果评选,开展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继续实施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优化“青马工程”课程设置和培训方法,完善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

4.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创新培训理念,改进培训模式,采取网络学习、委托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着力提高校院两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积极组织参加自治区党委党校高校总支(支部)书记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有计划、分层次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班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讨班。充分发挥党校的平台作用,举办在岗教师政治理论专题培训班,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继续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区高校专职辅导员上岗培训和优秀辅导员骨干培训班。

5.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对课堂教学、讲座论坛、涉外学术交流、社团活动以及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内广播和期刊社等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依法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校园的活动,防御和抵制意识形态渗透。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教徒和组织宗教活动。认真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与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广大师生分清是非界限,坚决抵制错误思想侵蚀。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研判,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敢于和善于回应师生关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二、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6.大力推进校院领导班子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认真执行党委工作细则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

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规范落实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集体决策分工负责机制,坚持议事规则,进一步提高处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

7.开展好新一轮院(处)级领导班子聘任工作。在学科专业调整基础上,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认真做好学校新一轮处级干部选拔聘任工作。建立完善班子运行机制和工作规则,使新班子一开始就把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8.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制登记管理办法,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高校管理素能提升等专题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处级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处级领导干部出入国(境)证照管理使用办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以及提醒、函询和诫勉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进一步修订完善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施办法,优化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9.突出抓好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体制机制。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继续柔性引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制定《内蒙古民族大学特聘岗位管

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明确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空间和平台。修订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成果量化标准,完善职称评审细则方案。修订学校二级岗位聘用条件,开展二级教授评审推荐工作。实施《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人才储备实施方案》《内蒙古民族大学订单式培养博士人才的实施方案》,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制度。

三、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0.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认真组织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换届工作,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推进党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内帮扶机制,抓好慰问党员工作。2018年年初召开党建工作会议,下半年组织召开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11.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有关规定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工作程序,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

养和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在青年教师和教学科研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

12.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兼职党务工作者管理办法,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做好党建课题立项工作,推进党建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3.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全面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进一步抓实抓严制度落实督查工作。

14.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四、坚持惩防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5.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认真学习宣传中央纪委、自治区纪委和自治区高校纪工委有关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廉洁自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适应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新形势,加强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宣传报道,及时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和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发挥警示作用,提高震慑力,形成震慑效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16.强化党内监督和纪律审查力度,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认真落实《内蒙古民族大学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细则》,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检查。加大违纪特别是对发生在师生员工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以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按照监督执纪问责规则,依据校党委《中共内蒙古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干部约谈工作常态化实施办法》,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执纪监督问责全覆盖、零容忍、无盲区。

17.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遵守和执行自治区实施办法,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继续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继续实施“阳光招生工程”,拓展招生信息公开渠道。按照“四有”教师标准和“四个统一”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育和管理督导,严格执行师德“红七条”底线要求,遏制和杜绝师德失范现象发生。完善师德考核机制,把政治标准作为教师聘用的基本标准,将师德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8.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交流和培养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提高纪检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19.全力配合自治区巡视组做好巡视工作。

五、做好统战、工会、团委、离退休和综治工作 20.做好统战工作。持续推动,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统一战线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高校工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各项部署要求。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辅导讲座、专题培训等。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坚持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重要事项通报制度,落实好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发挥好知联会服务、联系、凝聚党外知识分子的平台作用。推进统战工作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统战委员,继续举办统一战线“两支队伍”培训班。加强统战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深入贯彻全国、全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建设,认真开展师生宗教信仰情况调研工作,全力防范和抵御境外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渗透和校园传教。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扩大参与范围,积极推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21.做好教代会和工会工作。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精神,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好教代会执行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规范学院教职工大会(教代会)工作,推进学校民

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工作。召开学校四届三次教代会暨工代会和各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大会。

22.做好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工作。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各项举措落地落实。创新团建模式和工作方法,有效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继续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优化社团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实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充分发挥各种学生组织的作用。

23.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离退休政策,落实好老同志政治、生活、文化、社会待遇,改善老年活动场所条件、提高老年大学办学水平。继续做好走访、慰问、探视工作。继续加强老年组织工作。

24.做好维稳综治工作。健全校园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和创新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维稳防控机制,排查消除可能对学校安全稳定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注重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实战演练。推进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警学共建机制创新,完善“校园警务共同体”建设。认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篇6

关键词:大学,女生,锻炼,态度

引言

体育锻炼是每一个人必须从事的一向身体锻炼的本能趋势。在当今社会, 高端电子产品的不断介入, 使得高科技正在逐渐的代替人体的肌肉。是人类向高智商, 底体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作为高校的女大学生, 她们在考学之前普遍存在对参加体育锻炼惰性的心理特点。做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部分, 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主导者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内蒙古民族大学做为内蒙古东部区唯一一所民族类综合院校, 体育课开展现状能够直接反映出民族地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本研究的调查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体育课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60名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体育锻炼态度相关的文献资料, 收集、整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 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大量与本文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设计出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 共发放问卷60份, 回收60份, 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60份, 有效率为100%。

1.2.3 数据统计法

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锻炼态度现状

2.1.1 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锻炼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兴趣是决定个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关键所在, 特别是女大学生, 由于年龄与生理的特点导致她们对于体育锻炼并不十分的感兴趣, 可以说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出现明显的选择性。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真正让她们感兴趣的与自身身体形态有关的运动。如健身操, 瑜伽, 普拉提等运动项目。

2.1.2 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参加锻炼的动机调查与分析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1]。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与她们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着密切的关联。每一名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的主观选择性很强, 她们在选择体育锻炼时往往选择那些对自身身体有益的运动项目。不会出现盲目的, 随众的心理。这也反映出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的心态成熟。

2.2 影响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的调查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或者体育活动目的十分明确, 即以自身的利益和锻炼价值成正比的关系[2]。通过走访和调研了解到, 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女孩子, 把体育锻炼与学校的社团工作相挂钩, 或与自身的奖学金相联系。由于大学教育属于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完正常的专业课知识后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自主支配。而这也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上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或者社团组织, 为自己在毕业时增加一份就业的砝码。

通过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在选择社团活动时多倾向于有活力, 有号召力的社团。这些社团多以文体社团居多。可见, 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的自我“利益”的心态占得比重较多。其次,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就是每年一次的大学生运动会。由于在运动会上经常有健美操, 瑜伽, 啦啦操团体类的节目, 需要一定数量的女生参加表演。在进行表演过程中, 女学生能够满足锻炼, 塑形的要求。因此, 在学习时的心态十分的积极。参加这种公益集体类的项目也是影响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此外, 在运动会上参加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也是促进她们走向运动场的关键因素。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对体育锻炼感兴趣的程度比较高, 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比较少。

3.1.2 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比较明确的, 这和现代社会对其需求是相符合的, 能够反映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真正兴趣。

3.1.3 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普遍认为该校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她们的活动需要。

3.1.4 影响内蒙古民族大学女生锻炼态度的首要因素是她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3.2 建议

3.2.1 加强女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程度, 使更多的女生走进体育场。

3.2.2 了解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 从她们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3.2.3 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 翻修场地与相关的体育设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长粉.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态度的调查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6) :6.

[2]王长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态度的因素解析[J].考试周刊, 2007 (9) :31~33.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篇7

高一政治课学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时,引发了我对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特别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兴趣。我是蒙古族,那么我国和内蒙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他们又是什么样的?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上网查阅了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发现了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由于人口少,他们被称为“三少民族”。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好多文章提到,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一体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三少民族”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让我感到十分惋惜。正好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是我决定选择“‘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作为自己的参赛题目,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辅导老师的支持。暑假期间,爸爸还专门抽时间陪我到呼伦贝尔去做实地调查。

本课题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为调查重点,通过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和资料检索,了解“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其独特价值,研究当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三少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以达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在检索资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制订调查的具体方案。

通过走访相关专家,了解“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走访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工作者,了解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通过走访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家庭,对当地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情况。

参观博物馆、鄂温克民族传统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初步掌握了调查、分析、统计、论证、资料检索等研究方法和做课题的基本方法,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然,我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今后我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查阅有关资料,开展社会调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再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作出自己的努力。

根据本课题调查研究的结果,我分别给呼伦贝尔市教育局、民委和文化局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 篇8

10月7日下午,自治区党委胡春华书记一行专程来我校,看望全校师生,了解学校建设发展实际情况。

胡春华书记一行参观了蒙医药学院、蒙医药动植物标本室和陈列室,并深入到蒙医药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了蒙医药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情况。胡春华书记一行还参观了学校学生食堂、宿舍,详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人才培养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并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在座谈会上,党委书记王顶柱全面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并代表学校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视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傅永春校长汇报了学校建设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实际困难。

在考察和听取学校的汇报后,胡春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胡春华书记对我校积极凝练蒙医药等学科特色优势,加快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我校的科研工作,他指出,内蒙古民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要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内蒙古发展亟需科技支撑,大学是创造知识的地方,一定要发挥好人才聚集、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我校的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他指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才能够办成一流的大学,要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民族文化建设、传承工作,他指出,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大学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内蒙古民族大学建设成民族文化传承和研究基地,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内蒙古民族大学要在内蒙古东部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领头作用。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我校的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他指出,要重视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落实有关待遇。胡春华书记一行来到我校,体现出自治区党委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在解决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方面,胡春华书记强调,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农牧业厅、教育厅和通辽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努力实现内蒙古民族大学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作文考场下一篇:初中化学物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