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县域经济发展

2024-06-26

申论县域经济发展(共8篇)

申论县域经济发展 篇1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标准表述: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转型

【背景链接】

“目前,浙江的循环经济正由点到面,从自发到自觉,由块状的特色区域向整个省域铺开。”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被称为“垃圾教授”的杜欢政说,永康市利用铝、铜等金属再生资源,发展和提升传统五金产业;台州通过进口并再利用大量的废旧电器、五金,形成了废弃金属拆解再利用的产业基地;余姚、慈溪从废旧金属、塑料等再生资源利用着手,形成了废旧金属—配件—家电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同特色的循环经济体带动了周边发展,形成了联动效应。

【标准表述】

[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了当前中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措施]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从决策层、企业厂长、社会公民、中小学生四个层次入手,深入宣传循环经济,将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为发展循环经济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开创出“全民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政府和环保部门要统筹规划、综合平衡,作好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注意把加强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循环经济责任制和考核制。如一次性消费品生产销售将被限制。过度包装将会被限。

三、抓住机遇,及时谋划一批符合循环经济的项目。

申论县域经济发展 篇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 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生态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内容, 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发展理念, 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县域生态经济, 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生态作为立县之基,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 把生态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 县域生态文化, 是以县域生态经济为基础, 以县情为依据, 以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本地生态文化资源为重点, 以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为方向,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具有特定空间范围及特定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县域文化能够凝聚人心, 形成厚重的人文精神;可以塑造品牌, 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可以形成文化产业, 促使城乡良性互动;县域文化与时俱进, 能够形成新的文化积淀。作为区域性的文化积淀, 县域生态文化有其相对稳定的思维、意识模式。县域文化主要包含智力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是无形的, 又是能动的, 时刻都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和作用。

文化是生产力, 文化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文化产业还可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 生态文化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及生态科技观;生态文化是生态经济的灵魂, 生态经济要靠生态文化的引领。良好的县域文化一旦形成, 就能向该县域的一切经济领域渗透, 它通过主导人们的具体经济行为, 表现为一种强大的广泛意义的经济功能。可见,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本身需要文化支持。县域经济的后劲如何, 县域经济竞争力怎样, 最后是要看县域文化发展得如何, 看县域文化的品位怎样。一个没有文化氛围的地方是没有人愿意光顾的。因此,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必须抓好生态文化建设, 因地制宜地开发出县域生态文化的经济功能, 为县域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2 生态文化助推生态经济

2.1 培育生态经济理念

生态经济理念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它涵盖了物质领域、制度领域、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 包括了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消费”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而言, 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发展观是生态经济理念内涵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生态思维方式是生态经济理念的基础, 生态发展观是生态经济理念的核心。在生态经济理念的影响下, 生态发展观成为政府与企业行为的指导思想, 而社会公众则会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一定的生态意识和良好的生态消费方式。

可见, 文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理念。县域人文环境能够对人们的投资、经营、消费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县域生态文化可形成良性的投资、经营及消费理念, 人们能够自觉地以先进的生态观念看待投资的机遇, 把握投资方向, 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恪守环境伦理道德, 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可以肯定这种投资、经营、消费理念, 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2 塑造生态经济产业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也是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生态文化本身是一种无形的经济资源, 可以籍之形成经济品牌。可以说, 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样式进行的, 而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经济才是富有旺盛生命力的经济。文化资源通过交流或交换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独特的生态文化形态就像一种催化剂, 可以激发县域经济内在的活力。可见, 通过挖掘县域生态文化, 创造出闪亮的生态经济品牌,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是大有可为的。因此要充分发掘县域特有的生态文化资源, 珍惜、保护、开发好我们拥有的生态文化资源, 积极发展生态文化, 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为生态文化产业优势, 进而整合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为生态文化资本强势, 引资合资, 进行产业开发, 树立起一些过硬的品牌, 使之成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我们不但要以县域特色生态文化为龙头, 形成生态文化产业, 还要以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带动相关产业, 从而起到全方位促进地方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能改善地方形象, 提高投资吸引力, 通过合理运作, 它又可转化为重要的经济资源。生态文化产业的发达, 能起到较大的关联带动作用, 延长其产业链,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2.3 生态文化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 生态文化可以造就人才。县域生态文化影响区域内人才的自生和再生, 并成为吸引区域外人才的一种重要因素。生态文化的发展将使县域的人文素质获得提高, 他们投身于经济活动则直接转化为经济动力, 这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 生态文化品味的提高将使经济的品味也获得提升, 经济中生态文化含量增加, 本身也将使经济效能更高。再次, 没有生态文化含量和品位的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 将县域生态文化资源加以整合, 使之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 能增强县域经济的生态文化含量, 形成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格局。因此, 县域生态文化建设, 应成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并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3 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 主要有三个层面, 即树立文明的生态观念、坚持科学文明的发展方式和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和消费行为。生态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注重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它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化。培育生态理念,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生态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态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到科学发展观的范畴, 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中来考察, 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通过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2 普及生态知识, 加强宣传引导

生态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为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 要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 加强生态知识的普及教育, 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要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着力培养人们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增强其生态文明素质。可以结合不同社会群体突出宣传重点, 增强针对性, 通过舆论引导,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教育要坚持以生态道德建设为核心, 以党政领导和企业管理者为重点, 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法制教育, 尤其要把生态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 提高生态文明程度, 为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障。要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普及使人们接受新的理念, 培训必须有足够的规模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员要达到足够的数量, 宣传引导要有相当的力度, 否则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有长期重视环保宣传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除了做好对内宣传外, 建设县域生态文化还必须加强对外宣传, 扩大影响。市场经济时代, 宣传工作必须跟得上, 放得开, 做得活。只有大规模的对外宣传, 才可以引起外界对当地更大更广泛的关注。要采用大稿子、大专题连篇累牍式的宣传推介。境内宣传要选央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境外宣传必须选择中新社、凤凰卫视等权威媒体。泗洪县就曾利用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大力推介泗洪的生态旅游,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 培育生态文化品牌

建设生态文化, 必须培育一批社会影响大、带动力强的生态文化品牌, 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因此, 建设县域生态文化必须注重创新、打造文化精品, 就是要挖掘和培育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 培育自己的“拳头”品牌, 强力推进文化建设名牌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本县文化资源优势确定特色项目, 做大做强, 进而形成县域生态文化的规模效应。在这方面泗洪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泗洪是苏北一个欠发达县, 但生态资源很好, 林木覆盖率达26.7%, 洪泽湖40%的水面隶属泗洪, 湖边建立了总面积5万hm2的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栖息20万只鹭鸟规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近年来, 泗洪县委、县政府依托泗洪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培育, 着力构建以绿色生态游为主体, 红色经典游、古色文化游为两翼的“三色”旅游格局, 响亮地提出打造“江苏生态旅游第一县”。如今, “三色”旅游已经成为泗洪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尤其是生态旅游业已显现魅力, 洪泽湖湿地景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着四面八方的游人。洪泽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水景苑正在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 目前软硬件配套已基本到位。

泗洪县旅游业得到发展的同时, 也带动了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泗洪县借助生态旅游良好的发展势头, 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及生态工农业, 努力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该县以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为依据, 大力推进生态泗洪建设及绿色家园建设。在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的同时, 建成了许多生态农业示范园, 培育了一大批知名品牌, 很多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该县还通过引导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化内涵, 在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理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该县积极引进市场机制, 使文化产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流通和消费领域, 增强了县域文化事业发展的后劲。

总之, 泗洪县通过深入挖掘县域生态资源, 依据市场,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突出重点特色产业, 大力 (下转P119) 人只念完了高中) , 只要懂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后, 就主动去找迪恩·维特证券公司的人事经理杰·退斯特尔 (Jay Twistle) , 并凭借自己的执着、诚实和机智, 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仅仅这个实习机会都不是那么轻易得来的———为了拿到申请表, 他的一台骨密度扫描仪被贪心的流浪女歌手带走 (卖出一台扫描仪的钱够他全家生活一个月) ;为了争取面试的机会, 他想尽办法讨好杰·退斯特尔, 甚至由于没钱付出租车费而狼狈逃跑;为了不错过面试时间, 前一晚因迟缴汽车罚单而被关进警局的他 (被警察带走时正在家中刷墙, 浑身溅满了涂料) 只好蓬头垢面地一路狂奔到面试地点……然而, 令克瑞斯没想到的是, 实习生有20人, 他们必须无薪工作六个月, 经过考核后最后只能有一个人被录用。对于克瑞斯来说,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妻子已因不堪生活重负独自去了纽约, 他和儿子又因交不起房租而失去了栖身之地。克瑞斯只好和儿子过着东奔西跑的生活, 他一边卖骨密度扫描仪, 一边作实习生, 每天下午五点前赶到教会收容所去排队争取得到睡觉的地方, 有时去晚了, 就不得不带着儿子在地铁内、地铁站厕所等地方将就过夜, 有时甚至不得不卖血。实习期间, 为了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努力地争取时间去联系潜在的客户 (因为接孩子会耽误一些时间) , 克瑞斯就话筒不离手地一个接一个地拨电话, 他也不花时间喝水———所以也不用上厕所, 他拼命地挤出每一分钟去与另外十九人竞争。这一切艰辛并没击垮克瑞斯, 他用自己的拼搏改变着自己和儿子的生活、用坚强乐观的态度教育着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 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 就要去捍卫它”。最终, 历经磨难的克瑞斯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迪恩·维特证券公司的经纪人, 并于1987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投资公司, 成为了著名的投资专家。

3影片的现代启示

从《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和《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克瑞斯身上, 我们能看见很多共同的品质, 他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的超常的忍

(上接P87) 发展生态旅游, 全力打造“江苏生态旅游第一县”的旅游品牌, 形成产业竞争力, 大大提升了泗洪的对外影响力, 推进了招商引资, 有力推动了该县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经济的发展。

3.4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县域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政策、人才、科技, 以及舆论、法制等良好的环境, 因此地方政府首先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大力扶持县域范围内的文化站、图书馆、俱乐部、各类培训班等开展生态文化活动, 加强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 尤其要注重培育一耐力。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处于极端的生存环境———安迪被判终身监禁, 克瑞斯为极度贫困所累。如果安迪被判有期徒刑, 他的囚禁生活又会是怎样呢?如果克瑞斯没有穷到无家可归、妻子出走的地步, 他还会像这样玩儿命打拼吗?答案不得而知, 可绝大多数衣食无忧的现代人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在物质财富急剧增长、各种诱惑纷至沓来、精神世界却相对荒芜的今天, 有多少人能像安迪一样奋力冲出各种束缚自己的“牢笼”?有多少人能像克瑞斯一样忍辱负重直至品尝成功的喜悦?很多现代人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布鲁克斯 (Brooks, 因彻底被体制化而不能适应假释后的自由生活, 最后上吊自杀) 或瑞德 (如果没有安迪的帮助, 他的命运会同老布鲁克斯一样) , 面对种种无形的体制或困难, 起初还想有所改变, 尔后却逐渐适应并麻木, 失去理智的判断与有效的抗争, 只好过着称不上幸福的生活。

对“幸福”, 金山词霸是这样定义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追求幸福就意味着要不断改变已有生活状况。不满足于生活现状却又动力不足的现代人也许能从这两部励志片中汲取些能量, 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困难和问题无限放大而将自己置于一种毫无退路的“绝境”。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孙子·九地》中有“投之亡地而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之说。置之死地而后生, 是啊, 也许只有把人置于这样一种先必死的环境, 才能使人产生必胜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当我们在追求幸福又觉得幸福遥不可及时, 千万不要灰心, 把自己置于死地, 坚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信念, 你就会获得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也会发现幸福离你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钟玲.自我救赎和救赎他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隐喻解读[J]电影文学, 2008 (05) .

[2]彭红兵.平凡中的伟大———浅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J].电影评介,

陈春燕 (1970—) , 女, 湖北钟祥人, 襄樊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 文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

申论县域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 县域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Granger因果检验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划内的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基本单元,是联系宏观和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桥梁纽带,在国民经济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2005年,全国县域面积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73.3%;GDP总值占全国GDP的57.7%。县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稳定、农民增收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就是资本的投入。要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县域金融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并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但就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因果方向产生了较多的分歧,并逐渐形成了几种观点: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纯属偶然。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机构同样增长,但是两者各自按自身的逻辑发展。二是经济增长导致金融发展,即“需求拉动型”的金融发展。在市场的不断拓展和产品的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金融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三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即“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金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起基础性的作用,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四是以“金融风险论”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带来的风险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由此会阻碍经济增长。五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经济增长也带来了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建立,深化了金融创新,从而更大的推动了金融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加倍的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随着现代经济和金融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以 Levine(1997)为代表的经济学者认为金融体系主要通过提供五个方面功能来影响经济增长:为可能的投资生产事前信息并进行资源分配;在提供融资后监管投资并进行公司治理;分散风险、管理风险以及便利风险交易;动员储蓄;便利商品以及服务的交易。

以上这些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国家层次,而我国县域金融发展存在着金融机构数量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较差,资本市场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金融体系的功能还不能完全发挥,因此,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县域,对于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式,检验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检验两者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1.ADF单位根检验

传统经济学理论以序列平稳为前提,Granger(1988)指出,当用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OLS估计时,系数估计量将丧失最佳线性无偏性,同时回归系数的t检验也变得毫无意义,也就是会出现伪回归问题。

如果一个序列的均值和自协方差不依赖于时间,就说它是平稳的。非平稳序列的典型例子是随机游动yt=yt-1+εt,εt是平稳随机扰动项。序列y有一个常数预测值,方差随时间增长。随机游动是差分平稳序列,因为y一阶差分后平稳。yt-yt-1=(1-L)yt=εt,差分平稳序列称为单整,记为I(d),d为单整阶数。单整阶数是序列中单位根数,或者是使序列平稳而差分的阶数。对于上面的随机游动,有一个单位根,所以是I(1),同样,平稳序列是I(0)。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及因果关系检验要求每个变量序列都为等阶单整,且齐次的阶数必须大于或等于1。

2.Johansen协整检验

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基于回归残差的Engle-Ganger协整检验和Johansen极大似然法。由于Engle-Granger法在基于残差检验的基础上,附加了“公共因子约束”而降低了检验的势,因此,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Engle和Granger(1987)指出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假如这样一种平稳的或I(0)的线性组合存在,这些非平稳(有单位根)时间序列之间被认为是具有协整关系的。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且可被解释为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决定一组非稳定序列是否是协整的。阶数为p的VAR模型可以写成:

yt=A1yt-1+…+Apyt-p+Bxt+εt

其中, 是一个含有非平稳的I(1)变量的k维向量;xt是一个确定的d维的向量,εt是扰动向量。

3.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是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构下,检验变量间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的影响,从而判断其因果关系。所要检验的参数模型为:

这里m、n、p和q分别表示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εt为白噪声序列。在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中,回归方程中的系数显著性对应着变量之间的 Granger 因果关系(Granger,1969)。原假设为:

H0∶y1j=0,j=1,…,m

检验结果如果认为原假设H0成立,则表明所有前期y3对y1没有解释或预测能力,此时认为两者没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由于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应着模型中部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可以利用模型整体显著性的F—检验进行。

三、数据检验

鉴于目前我国县域证券市场发展几乎是空白,县域金融机构也主要限于银行和信用社的实际,本文选用县域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作为衡量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选用县域GDP指标来衡量县域经济的增长。根据微分近似公式,对数变量的一阶差分近似等于该变量的增长率。因此,对各变量取对数,分别以LNGDP和LNF代表县域GDP和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由于县域经济数据统计上的局限性,本文选用辽宁省1997年~2005年的县域金融与县域GDP数据。

本文首先利用ADF检验来讨论变量的单整阶数。利用Eviews4.0

软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注:D表示一阶差分;DD表示二阶差分;表中临界值均表示拒绝单位根假设的MacKinnon临界值;*、**、和***、表示10%、5%、1%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值是显著的,无标志说明检验值不显著。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对数序列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单整阶数相等,满足了协整关系检验的条件。

在确立了金融发展变量与县域经济增长变量的单整阶数的基础上,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对1997年~2005年间的辽宁省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变量进行了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注:假设方程个数中的*(**)表示在显著性水平5%(1%)水平下拒绝零假设。

综合分析协整检验的结果,在显著性水平5%下,选定两个变量存在一个方程(括号内为标准误差):

LNGDP=-2.277639 LNF + 0.095719 @TREND(98)

(1.8E-07)(1.3E-08)

协整模型揭示的是变量之间协同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同行为。因此,从长期来看县域金融的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

由于LNGDP和LNF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时用LNGDP和LNF两个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并不会造成虚假回归,回归结果是有效的。因此可对LNGDP和LNF两个序列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无论滞后期为1年还是2年,县域金融发展都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在县域层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与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相一致。

四、结论

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对1997到2005年辽宁省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县域层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处于割裂状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既不存在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证明:在县域层次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这一结论与我国县域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县域经济主体融资难的现状相吻合。导致县域金融抑制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的二元金融体制结构。因此,要消除县域金融抑制,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打破二元金融结构,进行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正规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县域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利用金融市场来实现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Engle R F, Granger C W J.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J]. Econometrica, 1987, 55: 251 -276

[2]Granger C. W. J., “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 [J]”, Econonmetrica, 1969, 37: 424-438

[3]Granger C. W. J. Some recent development in a concept of causality [J].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88, 39: 199

[4]Levine 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 Views and Agenda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35: 688-726

[5]Mckinnon Ronald 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1973, 21-27

县域经济发展 篇4

发展县域经济是加快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胡锦涛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加快城镇的建设,能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带动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富裕。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多元化筹措资金创新体制,发挥潜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到2008年底,全省有10个地级市,1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907个建制镇,其中县城镇80个,2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937.01平方公里,目前实际居住在城镇人口达到1583.8万,城镇化达到42.1%。

加强以西安都市区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

以西安都市区为核心,陇海铁路为轴线,配合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依托“一线两带”,积极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

关中城市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特大城市与周围卫星城镇的有机结合,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以高等级公路、陇海铁路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骨架,提高运输网络密度,优化交通结构,建设城际快速干道体系,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达深度。建立秦岭北麓景观保护区和渭河及其支流沿河自然景观保护带,保护森林植被、河流水系及生态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构筑网络型的生态结构,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整合关中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塑造城镇特色,创造宜人的多样性城乡生活空间。

大力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建设

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陕北地区已经显示出具有发展区域性城镇群的潜力,要以榆林、延安为中心,以西包铁路为主轴线,以拟建的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和太原—中卫、神木—朔州铁路为副轴线,积极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建设。

结合陕北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布局,着力建设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镇,提高对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的形成。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开发强度;加强区内交通建设,重点建设中心城市与县城、重点镇和主要工矿区之间的快速交通干道;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做好城镇和工矿区供水规划,严防水源污染和矿山开采导致的水资源破坏,警惕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生态灾难;加强城镇绿化防护,搞好城镇周边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城镇生态环境;在《我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并实施《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好区域内城镇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保障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积极促进陕南汉江沿岸城镇群形成

陕南地区要发挥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优势,以汉江和阳安铁路为轴线,以汉中、安康两中心城市为核心,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以食品、制药、水电、旅游等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专业化城镇,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间快捷交通与信息网络建设,促进陕南城镇群的形成和发展。

汉中市要努力建成以现代制造业、旅游、商贸为主的大城市,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安康市要以建成集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商品集散、特色产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型城市为目标,拓展城市组团用地,以江北组团建设为重点,把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生物制药企业集群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重点发展食品、生物制药、旅游、水电等绿色产业,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市区基础设施,建成以商贸、旅游、资源加工业为主的中等城市。商洛市要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与西安都市区的有机融合,促进西合、西康铁路沿线小城镇发展。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以中药、茶、林特产品为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建成以绿色产业、资源加工、商贸和旅游为主的中等城市。

加快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要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核心。县城和重点镇发展要以培育专业化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关中城镇密集地区要加强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大中型企业协作配套,重点加强已具有产业集群萌芽的城镇的发展,通过加强引导和培育,促进集群规模壮大或技术升级,形成一批由核心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配套,分工协作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城镇。陕北地区要做好能源化工基地项目的建设布局与城镇规划的协调工作,配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展一批资源开发与加工型的专业化小城镇。在陕南地区,要围绕中药材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鲜明的城镇。“十一五”期间,县城建设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为重点,户县、岐山、凤翔、蒲城、富平、大荔、乾县、黄陵、神木、府谷、靖边、绥德、勉县、城固、略阳等县达到设市标准。另外,选择100个交通条件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进行专业化特色城镇建设示范,以带动农村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十一五”末城市道路长度达到7450公里,道路面积达到131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实现大中城市道路(街道)照明装置率100%。西安市实施地铁建设和铁路枢纽扩能建设工程,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力争使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加强城市道路、立交桥、停车场库及行人过街桥涵的建设,形成“六纵七横三环”城市道路骨架网建设,基本缓解西安交通拥挤问题。宝鸡、咸阳、汉中、榆林、延安等城市要适当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和养护标准,加快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离的道路系统,加强停车场建设,搞好进出城通道的建设,处理好与区域性干线交通的联系,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县级市和建制镇要加强过境路建设和相关用地规划控制,解决好过境路与城镇道路相互影响问题。继续建设和完善“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改造扩建工程,完成榆林机场迁建工程,做好延安、汉中机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篇5

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重视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源;发展县域经济,才能稳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县域经济是延边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等,但是尚存在不小的问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建设融资困难,瓶颈制约矛盾突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乏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县域人才矛盾更加突出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对发展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考:首先,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针对现状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的素质,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市场流通型主体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其次,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主导产业也应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轻工业是县域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捷径,科技产业是县域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方向。第三,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县域城镇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采取灵活的土地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从技术、资金、物资、运输、储藏、收购、信息等方面搞好农产品生产服务。第四,注重文化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本地和外地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合的科技成果。县域发展科技产业应以发展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因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往往对设备、资源、人员要求较低,如以装配型生产为主的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等。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扩大科技投入。最后,发展旅游业,完善县域经济产业分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上狠下功夫,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遵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普遍性趋向”发展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遵循”客观上也强化了中国经济的二元制结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割裂式并存”状态。故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一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抉择

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早在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4年2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然在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要注意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

1.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

县域是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县域经济作为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也是扩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占总面积的90%,人口约占70%,家庭户数约占全国的33,GDP约占全国的55%。吉林省县域经济GDP比例达74.4%。吉林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2/3,96.3%的GDP,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延边州8县(市)占土地面积的97.90/0、人口的90.9%、GDP的80%、财政收入的73.2%。延边州无论是土地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均以县(市)为主体。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方面,必须发展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否则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否则不可能解决好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板块、重要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的飞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飞跃的前提,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工程、前期工程和主体工程。县域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客观上要求把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真正提到应有的高度。要以县域为主战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作为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子系统、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和城市发展与农村振兴的连接点,县域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将要承担的责任极其重大。

2.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源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县乡村干部工资开支、县乡各部门运转费开支、农村公共品安排开支、县乡村债务及利息开支累计达6300多亿元;专家估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比如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供沼气,改善农民饮水等等,大概需要四万亿元,若到2020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平均每年2700亿元;仅在“十一五”期间,农村教育方面,需要财政投入2181亿元;基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需要财政资金216亿元;农村公路建设需财政安排1000亿元。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和财政资金的紧张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和矛盾。

中国城乡二元格局使县域发展始终受到制度性的障碍,农业部门的收入通常只能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客观上决定了县乡财政的困窘现状。此外,各级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不够合理,基层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公共支出责任。因此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县财政收入的90%是用于保证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党政机关正常运转、上级专款的兑现三大项,甚至公务员工资都不能按期发放。[1]广西融水县自1993年开始拖欠干部职工工资1700多万元,直到2003年才兑现。全国乡、村二级公共债务总规模达5355亿元,县级债务的规模则可能比这个数还高。[2]2004年,延边9县(市)人均财政收入仅248元,人均财政支出458元,人均财政赤字210元。9县(市)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61%(警戒线为3%),赤字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53.97%(警戒线为15%)。“国家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精精光光。”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县乡财政的窘境。如果没有财政转移支付,一些县乡政府无法运转,将遭遇严峻的财政风险,根本就没有财力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乡财政困难使政府失去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的财政力度。县乡财政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县域财源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财政,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县域经济总量决定县域财政收入的规模,县域经济增长速度直接影响县域财政收入的增量,县域经济效益对财政收入的弹性最大,经济效益的稍微提高都会对县域财政收入产生倍数增长,县域经济结构越优化,所创造的税收及其它非税收入也越增加。县财政有困难不要哭爹喊娘,先想自身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快速度高效益地增长,是县域财政收入稳定而可靠的来源,县域经济发展较慢,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自然偏低。县域经济发展为县域财政提供财源,繁荣县域经济可以壮大县域财政实力,可谓是县域经济活则财政活、县域经济旺则财政旺。只有通过增强县的造血功能,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财力保障。县域经济繁荣了,财政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县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方能增强。

3.发展县域经济,才能稳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

粮食安全是农业生存之根、发展之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粮食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的基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这既是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要求[3]。

中国粮食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1/4。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按400公斤一450公斤计算,粮食总产需达到6.4亿吨-7.2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由1998年的5.12亿吨跌至2003年的4.31亿吨;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从1996年的414公斤下降到2003年的333公斤,每年形成0.25亿吨至0.35亿吨的缺口,全靠挖库存维持粮食供求平衡。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粮食安全大于天。倘若农民陷入饥饿,农村势难稳定,天下势必大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就将化为泡影[4]。

粮食安全要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县域经济来保障。受保护的基本农田在县域,集中连片的优势粮食产区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县域,粮食生产的“舞台”在县域,必须在县域建立健全的粮食生产体系。你城市的楼堂馆所筑得再高,你城市的广场建得再宽,你城市的草坪养得再绿,未必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甚至会挤占维护粮食安全的资金。只有改良土壤,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完善粮食生产管理体制,政府对粮食生产实行保护,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县域工业,用工业化“乳汁”反哺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县域第三产业,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一句话,只有扎扎实实地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从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五个方面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然选择,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抉择。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延边州县域范围是8个县级(市)行政区划。2006年末,县域人口99.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5.1%(全省是70.1%),占全省县域人口的5.3%。面积广、人口多、经济比重大的特点,县域经济是延边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一)延边州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1、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6年,延边州8个县市经济总量(GDP)达到85.7亿元,占全市(注:因GDP是按区域分级核算,故县区加总与全市不等。县域与全市水平对比时,考虑可比因素,按县区加总计算全市。)GDP的71.8%,按县域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3%,经济总量比1998年增加30.4亿元,经济总量看,最大的是延吉市,2003年GDP达到23.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从人均值看,人均GDP达到12427元,在全省41个县市列第2位。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与效益、结构与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延边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资源型城市,这就决定了延边产业结构与其它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小。2006年5县市一、二、三次产业(按新的行业类别划分)结构是20.8%、41.6%、37.6%,与前5年比,一产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与全省41个县(市)总水平比,一产比例比全省低11.8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例分别超出全省8.8和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现,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统计结果表明,无论从我们自身,还是与全省比较,工业决定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势。另外,从产业内部看,结构调整也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县域民营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比例份额明显上升。今年1-8月份,5个县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42.2%,增速比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水平快10.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县域工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2.8%上升到今年的35.8%,提升3个百分点;二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企业创新产品和出口产品呈现出大幅度增长。1-8月份,5个县市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56.2%和37.4%。

3、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2006年,延边州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占全市的57.1%,比上年增长17.4%。今年以来,在以动力、能源型为主的工业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等利好的驱动下,工业生产全面启动并持续升温,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1-8月份,8县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快于全州总水平8.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的58.8%,对全州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

4、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2006年,延边州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快于全州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占全州投资完成额的73.1%,比重比上年提升6.2个百分点,占全省县域投资额的11.1%。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全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今年前8个月,各县市能够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坚持真抓实干,推动全民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带动战略,投资建设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5、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8个县市民营经济总量达到41.4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48.3%;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统计结果显示,县域民营经济增加值已经占到县域经济总量的53.6%,比年初水平提升了5.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开始占据了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延边经济带来了活力。

(二)延边县域经济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尽管今年以来,延边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因为,一方面延边经济发展历史欠帐较多,另一方面由于今年经济发展很大原因是部分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还很薄弱,因此,总体看延边县域经济与其它地区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延边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得失,我们认为,制约延边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底子薄,基础差,实力弱是延边县域经济的实情。通过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延边县域经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和问题: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从全国对比看,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注:全国县域经济评价结果是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根据公开出版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的评价,其不是信息发布权威机构,评价工作不代表政府行为)显示,在全部参比的县域行政区划2026个县(市、旗)中,延边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前800名,平均水平列全省9个地区第9位,倒数第一。

2、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总量上看,2005年,8个县(市)GDP合计为85.7亿元,仅占全省县域的5.6%,平均每个县(市)GDP为17.1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0亿元,即使总量最大的延吉也比全省水平少13.2亿元,发展速度上看,近年来延边经济在全省一直靠后,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以2006年为例,按县域口径计算85县市GDP当年增长率为9.3%,比全省县域水平低4.2个百分点。总体情况是,延吉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县域人均经济总量在全省仍居中下游水平。

3、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2006年是白山市县域财政形势是近年中最好的一年,即使如此,与全省的差距依然明显。总量上看,当年8个县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为3.85亿元,占全市的50.7%,比上年增加3580万元,增幅10.3%,创1998年以来新高;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7%。从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幅的对比看,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落后于经济增幅2.3个百分点;从与全省41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总水平对比看,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落后于全省增幅12.5个百分点,充分反映出县域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增收乏力,差距明显。仍存在财政收支紧张的状况,入不敷出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县级政府运转和财政列支人员的资金供应勉强维持,大部分乡镇存在严重的债务危机,导致县域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强,有的因长期负债造成社会信誉降低。

4、经济建设融资困难,瓶颈制约矛盾突出。经济发展中,资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劳动力资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县(市)的GDP增长主要取决于资金投入的不断增长和资金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然而目前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财政扶持不够。目前,各县市可支配财力极其有限,基本是吃饭财政,财政扶持搞建设实在是力不从心;二是银行贷款困难。由于白山市国有经济比重大,多年积淀企业不良贷款比重高,信用等级降低因素影响,企业向银行贷款渠道受阻。三是民间融资不畅。延边因缺乏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加上观念守旧,小富即安意识较浓,民间融资困难重重,从居民储蓄情况来看,2005年延边的人均储蓄额和增幅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民储蓄增幅还明显超过收入增幅,说明居民资金转换资本的意愿和信心不足,闲置的资金更多地流入银行。

5、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乏力。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些年来,消费对延边经济拉动力有所减弱,居民消费虽然出现了一些新亮点,但由于量多面广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缓慢,延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省位次连续出现后移,进而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城乡消费市场二元结构呈现扩大趋势,成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6、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县域人才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素质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尤其是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革命性变化,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于延边受区位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各县(市)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县域内高素质的人才更加短缺。人才现状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

针对现状,首先要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1.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条件。龙头企业的素质,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5]。一是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和产品,通过农企、企企联合,建设大型的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二是加快龙头企业科技进步。搞好企业技术改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三是充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不论哪种所有制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四是要合理选择项目和产品,大力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创汇农业。

2.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主导产业也应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化经营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解决产业、产品趋同问题,防止生产能力过剩。二是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的方向和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创名牌产品。三是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四是要发展外向型的农业主导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汇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 [6],是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要区域化布局。要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农产品基地,安排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二是优质化生产。农产品基地要大力选育优良品种,搞好品种结构调整。实行优质优价政策,鼓励农户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三是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四是系列化服务。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从技术、资金、物资、运输、储藏、收购、信息等方面搞好农产品生产服务。

4.培育市场流通型主体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市场需求和市场条件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开拓市场,为龙头企业和农户进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条件。因此,应下功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培育和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流通型大型企业集团等各类流通组织。通过流通型市场主体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二是建立健全市场网络。在建好农贸市场的基础上,兴建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同时,发展资金、劳务、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三是采取与大型加工企业和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设立对外窗口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四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并鼓励农村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他们开拓市场、扩大销路的作用[7]。

5.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应用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进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办法,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8]一是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二是要吸引和鼓励国家科研机构直接参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鼓励扶持农村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发展民营科技服务。四是加快发展农业高技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发优质、名牌产品。五是增加资金投入。对龙头企业技术进步所需资金,有关方面应予以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也应积累技术进步所需的资金。

(二)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县域工业化是县域经济提速的推进器。要使县域经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将县域主导产业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9]。

1.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县域主导产业要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首选之举。搞好项目深加工,使稻米向食品、饲料、酿造系列产品转化。随着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势在必行。稻米转化要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按市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转化增值

2.发展轻工业是县域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捷径。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发展通常是在以轻工业为主的大发展之后转入重工业为主而发展的。县域工业应以大力发展轻工业为主。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积累高、创汇高、容纳劳动力多,而且对基础设施压力小,轻工业百元产值耗能低,每百元耗电仅11.8度,约为全国工业百元产值耗电的40%左右。因此,选择轻工业作为县域工业化的主体是比较客观实际的。各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以造纸、陶瓷、皮革、麻纺为主的轻工业,特别要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五金制造业[10]。

3.科技产业是县域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方向。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也将渗透到各个区域和各个层次的经济,知识经济将是区际经济竞争的有力武器和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将来县域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定位上必须将高科技产业作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三)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县域城镇化

一般地说县域小城镇是上接城市、下联农村的城乡联结纽带,它又是农村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中心。因此,加速小城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对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必将业的发展,以文化力驱动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许多地区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发展文化产业,一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选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二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搞活文化产品流通,努力培育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市场环境。三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改变文化事业单位经费完全由政府全额拨款,大家共同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以设立项目、课题、进行公开招标等形式,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走向市场。四要立足各地的文化资源优势,顺应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把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用先进的文化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五要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六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加大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加快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县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七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1]。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是要防止不顾条件,用行政手段人为造城。[12]因此,通过适当的制度设定,形成小城镇布局合理和规划科学的相对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十分关键。为此,要改革完全按行政区划分散设镇的弊端,适当调整县域内行政区划,提高设镇标准,鼓励按照合理的经济布局,撤乡并镇,允许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要抓紧编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尤其是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发展的重点;要建立完善的镇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从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上制定标准,改进编制方法,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素质,确保规划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强化规划的法律权威性,严格执法,依法查处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2.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多元投资和建设体制。为此,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

3.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城及县以下小城镇落户的限制[13]。为此,应适时将小城镇户籍改革的试点政策全面推开,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赋予进城农民在就业、入学、身份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办理落户手续时,取消城镇增容费等歧视性收费。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集体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以解决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4.采取灵活的土地政策。在坚持执行现行土地法的基础上,对占地不同以及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应区别对待,采取灵活的政策。对于建成区人均用地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小城镇,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土地的潜力来解决,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建设用地。

5.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是非农产业,应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各类企业向小城镇聚集。通过工业企业的集中带动人口向小城镇流动,推动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兴起。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把发展支柱产业、兴办龙头企业、建设 培育市场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四)注重文化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加快文化产的“龙头’,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本地和外地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合的科技成果。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扩大科技投入。县域发展科技产业应以发展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因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往往对设备、资源、人员要求较低,如以装配型生产为主的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等。在这些领域,小型高科技企业可以依靠自有的核心技术和部件优势,利用采购和外协组织生产。因此,有利于加快科技产业建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发展旅游业,完善县域经济产业分工

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完善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旅游业,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外,关键措施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选好靓点,抓好精品、精点、精线建设,大力发展以度假、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二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祥和的旅游休闲环境。三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上狠下功夫,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主要著作:

1.李亚华,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3版。

2.刘俊杰 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版 期刊:

1.刘明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建议,《政策》2006年2月。2.喻国华,社会转型期中的“整体性”规制与系统和谐,《学习时报》,2006年11月5日。3.曾梦宇,县域经济发展方略探微,《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年第2期。4.高静华,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10月13日。5.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06年5版。

发展县域经济 篇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它具有多层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等特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促进一个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近期,结合我县实际,就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了一些思考,现简述如下。

一、基本现状

化德县地处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农牧业生产极不稳定的贫困地区。近年来,我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深入实施“风电强、服装富民”战略,集中精力抓建设,全力以赴惠民生,“三化”建设顺利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1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13.9 亿元,年增长23.6 %;财政收入完成8306万元,比2002年增加了7386万元,年增长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1万元,比2002年增加了7342元,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8元,比2002年增加了1525元,年增长12.8%。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化德县经济社会虽然得到了长促发展,但与其他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还存差距。一是县域综合实力较弱。

12009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除城镇居民收入排名在全市靠前外,其余都排位靠后,充分暴露出我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上的差距。二是全县农村贫困程度深。截止目前,全县仍有近1/2的农村人口居住在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扶贫开发形势严峻。三是“资金瓶颈”制约严重。资金短缺仍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难题,致使一批项目不能及时上马或按时投产达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我县城镇品位不高,功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通过近年来我们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我们深刻体会到,县域经济要不断实现新的增长和超越,就必须抓住关键点,选准突破口,才能推进大发展。就化德而言,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展好县域经济,就要紧紧围绕富民和强县两大目标,在特色经济、城镇经济、开放经济上创优势,在民生事业上上台阶。

一是做大特色经济,集聚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在区域竞争中,特色是品牌,是市场。要想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放大优势和培植强势,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大特色经济。就化德县而言,下一步须紧紧围绕市场,在挖掘特色资源、培植特色产业、开发特色

产品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一要把潜在的特色资源转化为现实增长点。要积极开展风险探矿工作,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步伐;要继续加大风电项目建设的力度,力争把我县建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要把传统的特色产业壮大为经济支撑点。工业上,要进一步培育壮大服装、重化工、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特别要重点扶持服装这一富民朝阳产业和重化工这一主要财源支柱产业,切实帮助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发挥好“小单体、大群体”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形成区域性规模经济,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扩大就业,力争全年两大产业从业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农业上,要针对我县气候和立地条件,全力发展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发展避灾农业,培育壮大乳、肉、薯(菜)、草农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同时,要依托服装这一特色产业,整合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和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三三”制工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做强城镇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引导生产要素向城区集聚,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做强城镇经济。就化德而言,要围绕“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大力实施新旧区提质扩容联动战略,特别要加快推进小街小巷改造、廉住房、新水源地、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厂等事关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城镇的承载辐射能力,努力打造宜居城镇。为此,我们要在“一个机制、两项功能、三个坚持”上下功夫。“一个机制”,就是市场机制,立足“以地生财”、“以地养城”,强化政府对土地的收储,积累城镇建设资金。“两项功能”,就是通过壮大城镇规模,增强吸纳功能,吸引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保民生目标;增强辐射功能,发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强化全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地位,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实现保增长目标。“三个坚持”,就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化德城市的定位,对县城的产业方向、功能分区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坚持高质量建设,严格实行法人制、招投标制和质量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管理,创新城镇管理体制机制,塑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镇形象。

三是做优开放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经济结构的优化需要大开放、大组合。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更好地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增强实力,集聚发展能量,做优开放经济。就化德而言,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问题的最现实的途径,紧抓不放,常

抓不懈。具体而言,要从四方面入手,一要以外引外。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使投资者以自己的成功实践和亲身感受,宣传当地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二要以优引外。拿出县内最好、最优的企业及优势资源与外商合作,增强对外商的投资引力。三要以情引外。在招商中要坚持不懈,表明最大合作诚意,提高成功率。四要以利引外。在政策上给予保护和优惠,让客商少风险、高回报经营。

申论县域经济发展 篇7

我国县制发源于春秋, 发展于战国, 定制于秦朝。古语云:“县积而郡, 郡积而天下, 郡县治, 天下无不治。”又云:“民为邦之本, 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 难在固本;治国之难, 难在强基。”县城是地方政权与基层联系的枢纽, 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中国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是县域的社会, 县域仍然承载着国家基本的时代发展主题。

县域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加大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陆续出台了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 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发展农村非生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增加工资性收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第八章第三节专门指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中央2004年以来连续9年“一号文件”出台都是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内容, 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方面的投入, 为县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特别是促进中西部发展的政策, 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旅游岛规划、舟山群岛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国家发展政策。安徽作为中部重要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 先后提出了“远学粤闽、近学江浙”、“开发皖江, 呼应浦东”、“一线两点”、“融入长三角”等一系列统筹经济发展政策。2005年3月, 明确提出“东向发展”战略, 加快融入长三角,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并出台了皖江开发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意见。2009年12月, 科技部在征求国家有关部门意见并报国务院同意后, 正式批复同意将推进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同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合芜蚌试验区正式进入国家队。2010年3月, 国家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这是安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也是进一步加速安徽沿江开发开放, 率先崛起的重要举措。

二、芜湖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1.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长江下游南岸。其历史悠久, 从本县荆山、白马山等地出土的石器和陶器表明, 远在四五千年前, 境内即有人类居住生息。春秋时属吴国, 作为聚落邑地见于史册, 名为“鸠兹”。1949年5月市县分治, 芜湖县人民政府成立, 先后属芜当专区、皖南行署、芜湖专区。1971年3月芜湖县迁址至湾沚镇。县境东南邻宣城市, 西南接南陵、繁昌两县, 东北毗邻马鞍山市, 西北连芜湖市区。全县土地面积667平方公里, 下辖5个镇, 2011年, 全县总人口34.8万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6亿元, 比上年增长21.5%。按户籍人口计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928元, 比上年增长20.6%, 按年末汇率折算为570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3.2:64.8:22.0调整为11.6:69.3:19.1。全年实现不含基金财政收入20.29亿元, 比上年增长48.5%;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13.44亿元, 增长50.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05亿元, 比上年增长28.7%。

2. 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芜湖县作为芜湖市近郊县, 一直受到市区扩大的影响, 面积逐步缩小, 且为半丘半圩地势, 自然资源贫乏, 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区域性的交通设施的改善, 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移加速, 芜湖县充分利用邻近长三角核心区的地理位置, 积极招商引资, 县域的工业突猛发展, 经济实力迅速跃入全省先进行列。

芜湖县地处芜湖市东部, 为市区的东部门户, 是江浙沪进入芜湖的门户;特别是2001年沪渝高速的开通, 为芜湖县走出去提供必要条件。根据全市县区产业布局要求, 芜湖县发展机械零部件加工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目前开发区入住企业300多家, 在建企业300多家, 其中积聚有:恒升机床、华星集团、德力西电气、飞科电器、科逸住宅设备、盾安制冷设备、芜湖新铭机械装备公司、芜湖名塑公司、恒达薄板、芜湖英派瑞塑料公司等一批及具影响龙头企业。

自2002年起, 连续9年位居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行列, 其中2006年、2007年进入全省“双十”行列。2008年4月,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来芜湖县视察调研工作时, 给予芜湖县高度评价, 认为“芜湖县发展快、变化大, 令人振奋;有生机、有活力, 充满希望;调结构、讲效益, 方向对头。”2011年, 县城被批准为全国文明县城;2012年, 芜湖县批准为省园林县城。

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芜湖县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安徽省实施的东向发展战略, 按照省市发展战略部署, 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方向, 发挥中部地区区位、资源、劳动力优势, 狠抓招商引资,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 加速融入长三角, 二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从小作坊到初具规模的改变, 工业发展带动了城镇和农业的长足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芜湖县经济发展受土地、市场、人才等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压力明显增大。

1. 工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

芜湖县通过十年来一贯实施的招商引资政策, 通过各种优惠政策, 吸引了一大批珠三角和长三角, 特别是浙江地区产业转移来的企业落户工业区, 企业数量多, 占地大, 但单位土地利用强度、投资产出比, 企业发展活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首先, 土地利用强度不高。目前工业园企业已建成厂房面积不到规划面积的60%, 且多为单层建筑, 土地空置率低, 且部分厂房处入停产半停产状态。其次, 单位土地产出率较低。开发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2011年, 完成工业总产值169.3亿元, 单位土地平均产出约6.9亿元, 产出率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2. 产业转移企业数量多, 有影响规模企业较少

目前全县企业约1000多家, 有一定影响的企业除恒升机床、华星集团、恒达薄板、芜湖新铭机械装备公司、芜湖名塑公司、、芜湖英派瑞塑料公司等外, 其他企业规模较小, 很多都是作为外地企业的加工车间存在, 以享受地方优惠政策为目的, 并没有做大做强的愿望, 还存在着优惠期到进一步转移的可能。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但企业用工困难, 具有一定层次的人才缺乏

芜湖县总人口约35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约25万人, 由于本县距大中城市较近, 交通便利, 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规模等因素, 且工资水平低, 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外出到江浙沪等大中城市就业, 虽然县委政府采取了一定的用工措施和出台了人才建设办法, 但愿意留在当地就业的还不多。同时企业规模小, 招进的工人很难长时间的留下, 特别是具有一定层次的人才更缺乏。

4. 土地资源缺乏, 建设用地瓶颈突出

芜湖县处于市区边缘, 近几年, 随着市区划调整, 靠近市区的乡镇相继划为市区管理, 县域土地面积不断减少, 且县域山区和圩区建设条件有限, 可利用地区狭小。全县土地面积约667平方公里, 其中农用地约58.8平方公里, 占总用地的83.39%, 根据全县土地利用规划到2020年, 农用地占77.93%, 城镇建设用地占只5.81%, 约38.75平方公里, 而目前县城建成区已达37.5平方公里, 土地扩展空间严重不足。

四、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新的要求。县域作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芜湖县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安徽省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和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为芜湖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当前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 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安徽位于中部沿海腹地, 在经济发展梯度推进和产业梯度转移中处于承东启西、联络南北的地位。安徽与“长三角”不仅地源相连、水源相通, 更是人相亲、习相近, 产业分工互补。2005年3月, 安徽省明确提出“东向发展”战略, 加快融入长三角,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这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芜湖县作为芜湖连接浙沪的东部门户, 被列为两个核心城市之一的区域, 这为芜湖县享受国家、省市政策扶持, 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加快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步划。

2. 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给芜湖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 在芜湖县周边有许多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计划或已经开工建设, 包括芜申运河航道提升等级、青弋江分洪道建设、皖赣铁路新线 (商杭高铁) 建设、芜雁高速公路和铜南宣高速公路建设, 芜宣机场建设项目等。目前芜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芜申运河航道改造、青弋江分洪道项目已开工, 皖赣铁路新线即将动工。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为芜湖县加强与周边地市联系提供了条件, 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 合作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3. 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 为三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工业规模效益不断增强, 县域经济总量加大, 从而带动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镇转移, 促进了城乡用地布局的调整, 特别是近几年芜湖县实施的城镇用地的增长将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项目, 大力实施土地整理, 村庄改造, 为城镇化提供了大量建设用地。城镇规模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发展为现在的30多平方公里, 人口接近中等城市规模, 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有效拉动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 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优势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近几年, 芜湖县依据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实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并研究制定了以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 如《关于加快芜湖县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关于芜湖县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规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 通过产业引导和限制, 鼓励企业自主重组, 逐步淘汰, 有意转移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 目前已引进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 如德力西电器、飞科电器、浙江盾安集团、苏州科逸住宅设备公司、临安物流集团、利海集团和专业市场园项目等, 随着这些大项目的相继建成运营, 为县域经济下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芜湖县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和措施

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综合性强, 限制因素多, 情况变化快, 但由于县域经济总体体量小, 政策灵活性强, 调控手段多、实施成效快。应抓住国家政策与本地优势的结合点, 从全局的高度, 以统筹的理念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合作态势, 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抓住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 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不断拓展招商领域, 突出挑商选资,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突出引进大项目, 以大项目带动经济总量壮大。重点推进开发区产业扩区改造, 逐步缩小各镇工业区规模。同时加快实现招商引资向一、三产转变, 结合芜湖县农业基础较好, 与大城市接壤的特点, 突出农业招商, 推进六郎、陶辛都市近郊观光农业园, 红杨、花桥苗木花卉产业和生态林业建设;突出三产招商, 培育壮大沿芜屯路市场园区专业市场, 如临安物流、苏皖国际商贸城、皖江大市场、中法商贸城、皖南装饰城、万达物流和钢材市场、有色金属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皖南苗木大市场等, 加快世纪大道城市商业廊道开发建设、推进一批如六郎近郊农业观光园, 陶辛水韵, 红杨山地休闲, 南湖主题生态公园等旅游项目, 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和水平。

2. 扶持支柱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按照省土地整理复垦政策要求, 加快推进土地整治、村庄土地置换项目, 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规模经营龙头企业为重点,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重点打造陶辛水韵科技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六郎八仙岛现代农业科技园、大港烟波农业体验园、猫儿滩观光农业园、周西王大鹏现代农业园项目,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式近郊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重点培育恒升机床、华星集团、恒达薄板、飞科电器、科逸住宅设备、盾安制冷设备、芜湖新铭机械装备公司、芜湖名塑公司、、芜湖英派瑞塑料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 扶持上市。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构建完善的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商贸服务业, 重点培育沿芜屯市场园区、临安物流投资、横岗物流园区、红杨汽车运动休闲基地、和平生态公园、西河古镇、陶辛利海旅游区、六郎大港、猫儿滩、野树林、八仙岛、周西王大鹏农业产业观光园、南湖主题生态公园、青弋江景观公园、阳光半岛文化产业基地等三产项目实施。促进一二三产结构升级, 同步协调发展。

3. 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紧紧抓住我省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积极构建县域创新体系。积极引进人才, 把引资和引才放在同等位置上, 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 创造宽松的创业创新氛围,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特色牌”、“优势牌”、“资源牌”等品牌战略, 以自主创新为动力, 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开发研究, 建立政府的企业科研成果奖励机制,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创新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对能耗高, 产出低, 单位土地产值低, 停产半停产企业坚决进行淘汰转移, 对集约节约土地, 科技含量高, 成长性强的企业扶持做大做强, 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科技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 实现科学发展。

4. 加快城镇化发展, 促进城乡良性互动

城镇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载体,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发挥着综合带动功能。推进城镇化,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 开展土地复垦, 村庄整理, 美好乡村建设, 推进城镇化, 重点发展县城中心城区, 适当提升中心镇, 控制建设中心村, 限制减少自然村, 形成“1413570”城乡空间格局, 即1个县城成区, 4个中心镇, 10个农村社区, 35个中心村, 70个左右较大自然村。

5. 挖掘历史人文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 就业空间大, 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对芜湖县多年来狠抓招商引资,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打造特色经济的发展的模式进行理论总结, 分析现阶段芜湖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施“产业强县、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和承接产业转移及人才优先”四大战略, 和具体的对策措施。助推芜湖县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在全省率先发展, 以实现芜湖县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县域经济,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刘长功.安徽科学发展专题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1.

[2]孙久文, 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黄昌盛.把握旅游发展新机遇, 构筑县域旅游新框架[J].小城镇建设, 2011, (5) :101-104.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色;经济小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04-02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

县域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县域经济以种养业为主,重点发展粮棉油,是典型的农业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二、三产业比重上升;90年代后期以来,短缺经济基本结束,市场经济得到发展,结构调整逐步由适应性调整转变为战略性调整。

县域经济发展进入目前阶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特色经济得到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部分县特色产业日益凸显,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将地方特色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城市核心竞争力。二是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各地新上并培育了部分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带动了贮藏业、运输业、加工业、对外贸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较快,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四是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县域基础设施投入有所增加,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状况逐年改善。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一批乡镇企业小区、工业园区初步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城镇集聚,增强了吸纳外商投资和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能力。五是流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地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地和专业批发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兴市场,促流通,以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协会、农民经纪人为主体的经销网络不断发展壮大。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新的内涵和目标概括表述为:以城镇为依托,以非农产业为产业支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城经济。要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实行重点开发,努力探索适合本县情况的增长模式,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下功夫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2、城乡统筹的原则。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是一兴三得的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二是实现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带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发展,最后形成城乡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3、开放带动的原则。要解放思想,打破封闭模式,树立“县外就是外”的全方位开放观念,借助外力求发展,着力把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选好并推出在国内外有市场、本地有资源、生产有基础的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和第三产业,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推动县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选择与发展关键在于特色。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注重区域之间的比较效率,转方式调结构,从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体系。经济基础强县,要重新综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具有资源优势的县,加快资源开发向深加工、外向型、科技型转变,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山区经济薄弱县,要利用扶贫开发政策和资金,改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条件。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是地方经济产业化的重要主要载体,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产业化的质量、进程和成效。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对于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省市县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打造县域名牌产品,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要主动招商引进一批,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为产业化增添新活力;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

(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新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适当增加当地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育。要加快县城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信息网络。要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示范推广。

(四)放手發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鼓励发展民营经济:一要教育民营企业坚持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通过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要放开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要努力营造优质宽松的发展环境,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四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县级政府要把农民进城务工、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来抓。要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废止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把引导工商企业合理集聚,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空间等各种资源的资本化运作,筹集城镇建设资金,走以地生财、以财兴镇、以镇兴业的城镇建设新路子。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

资金一直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县城经济发展资金:一是实行倾斜的财政政策,加大中央、省市对县级转移支付力度。充分运用中央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对山区县县乡公路油化、乡村道路、人畜引水、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有步骤地发展民间投融资机构,引导和规范民间信贷,积极探索激活民间资本的实现形式,启动民间资本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信用村、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切实解决扶贫贴息贷款不到位问题,支持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三是增强县域银行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自身发展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是历史性必然选择,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县域经济规律,县域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作者简介:张艳萍,(1974—),女,山东烟台人,经济师,毕业于烟台大学,先后在企业、经贸委、林科所任职,有从事二十多年的经济工作经历,对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有着深厚的理论和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6,2.

[2]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10.

[3]山东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统计局,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山东行政学院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县域经济年鉴2008[Z].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4,1.

上一篇:初中作文冬天700字通用下一篇:部队保密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