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经验是什么

2024-07-06

教育学考研经验是什么(精选7篇)

教育学考研经验是什么 篇1

1、毅力

没有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很多考研成功人士都是以他们的汗水筑起通向成功的道路,图书馆、教室、饭堂等地方都存在他们的身影,当你在抱怨考研辛苦的时候,勤奋的人已经在课室拿起英语书背单词,当你在慢悠悠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有毅力的人已经吃完并且到图书馆继续复习备考,没有人是能够随随便便成功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努力和汗水堆积出来的。

2、规划

有计划的人往往会早人一步进入复习状态,很多备考的学生没有认清做好时间规划的重要性,一般考研前期没有抓紧时间复习,导致后期时间严重不足才开始着急。因此,合理规划时间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很重要,能够清楚明白到自己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一天内我要学会什么,一个月内我要掌握到什么,规划好才能不断复习巩固,接受新的知识。

3、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各位考研的学生来说都尤为重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几个月的考研备考工作,一旦发现自己心态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看看电影或者是打打电话和家人沟通,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投入到复习备考当中。同时也要树立好自己的自信心,不断告诉自己能成功的,只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达到目的。

4、休息

劳逸结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备考,中午时候吃完午餐在等待消化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看相关书籍,然后必须要进行午休,午休过后精神才会饱满,更有精神投入下午的复习当中。同样,晚上也不必复习到11、12点,临睡前记忆力比较好,可以背英语单词等等,有一个充足的睡眠,明天才能精神动力备考。

5、饮食

考生们一定要进行健康的饮食,很多考生有时候中午只吃面包或者不吃午餐,挤时间进行复习,这对于身体来说都是不好的,而且会影响到自己的思维能力,复习效率大大减低。学生们吃饭时要注意荤素搭配,给身体和大脑充足的营养,才能够更好进入到复习的状态。

6、交流

与身边同样需要考研的同学一起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向别人请教,将别人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融入到自己的方法当中,千万不要盲目照搬别人的方法,学会灵活贯通,慢慢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

教育学考研经验是什么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活动设计

长期以来, “双基”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核心, 由于过于重视应试教育, 使得我国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扎实, 但同时也存在着普遍缺失创造性、缺乏创新能力的问题, 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中对数学活动经验关注的普遍缺失。广大一线教师习惯于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数学的重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 很少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感悟, 忽视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正确的认识活动经验, 如何巧妙的设计数学活动, 以及如何具体的操作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 在广大一线教师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 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活动设计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之一, 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恰恰依赖于教师精心的活动设计。积累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一内容的活动设计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 是一个全新的版块。为了使奋斗在一线的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对此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文着重从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主要来源、设计原则以及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程进行设计与分析。

一、基本活动经验的主要来源

( 一) 教师

教师的活动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已经积累的教学经验; 二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丰富起来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是教师为了丰富教学资源而不断搜集的相关数学活动的资料。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已有的经验, 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来设计活动, 将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充分的渗透在相应的数学活动当中。学生则通过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来经历、体验和探索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 从而达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在小学实践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通过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能够灵活的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准确的设计数学活动,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通过对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可对数学其他“三基”的获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二) 学生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 学生就已经累积了有关数学的相关经验, 并且这些已有的经验将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一, 学生已有经验中的真理性成分通常会对今后长生正面影响; 其二, 学生已有的一些经验中的一些非真理性成分或消极成分对今后产生负面影响; 其三, 还有可能出现学生在过去的数学活动中, 获得了某些愉快的体验和感受, 心里就形成了对新的数学活动中将要获得的愉快体验和感受的期盼。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通过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数学活动, 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正如皮亚杰所说, “知识来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 来源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 通过设计活动来积累数学经验,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把钥匙。

( 三) 课程资源

小学生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 除了从教师和自身方面得到, 还可从课程资源方面获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虽然说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还不算丰富。一些教师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还是缺少一些理论的指导, 仍需要从优秀的教学范例和相应的教研资料中汲取养分, 促使教师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研究者在课程资源方面下大功夫, 不仅有教材可提供资料, 更要在校本研究中加大对数学活动的探究, 增强数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及时效性。将课程资源紧密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使学生恋上数学, 爱学数学。

二、数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本文中的数学活动主要指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活动。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四基”的一部分, 其基本的获取途径是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情况下, 数学活动是融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的, 因而, 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教学设计就包括了数学活动设计。因此, 设计有效的数学课堂和数学活动就是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数学活动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一)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知识性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活动的“数学味”, 活动的内容要体现一定的数学原理、数学法则, 活动的过程要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体现数学的思维方式, 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活动的最终结果是要生成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数学技能, 形成一定的数学观念等。但是, 由于数学学科抽象性的特点, 若整个教学过程单纯是数学知识点的堆积, 是纯粹的数字演算, 学生难免会因为枯燥无味而失去兴趣。因此,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体现一定的趣味性, 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二) 真理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数学活动, 若失去了真理性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同时, 数学活动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要把真理性和量力性结合起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背景、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以此确定数学活动的最佳时机。在设计活动时, 既要考虑活动的整体性, 还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 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既要保证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能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活动经验, 也要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与自己的智力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尽可能大的收获。

( 三)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可以保证学生个体获得原初经验。与此同时, 大力提倡合作交流则可以促进原初经验向高层次转化, 促进学生个体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因此,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 既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探索机会, 又要有合作交流的环节, 保证个体经验的融合提升。

三、案例设计与分析

(一) 案例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中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本案例选取课题导入和动手操作环节。

【环节一】巧设冲突, 引入课题

( 课前发给每组学生3 张不规则小卡片, 如图3 - 2 所示。)

师: 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简单的游戏, 四人一组, 用老师发的小卡片把桌面遮住, 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 学生活动。)

师: 老师刚刚巡视了6 个小组, 6 个小组都用了三个字来回答我, 说是“遮不完”。如果老师把这些纸都发给你, 你能完全把桌面遮住吗?

生:还是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1:卡片太小了。

生2:桌面太大了。

师: 桌面在哪里, 你能找到吗?

【环节二】动手操作, 初步感知面积的定义

师:同学们摸一摸, 哪里是桌面?

( 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上前来, 给大家展示一下, 你所认为的桌面?

(学生演示, 大致摸了桌面的周围。)

师:他摸了全部桌面吗?

生齐答:没有。

师: 他把中间也摸完了。大家觉得这两位同学, 哪一位摸的更像是桌面?

师: 大家再摸一下, 每个地方都摸到。我们刚才在摸桌面之前, 同学们用纸片遮住它是遮?

生: 遮桌面。

师:我们发现我们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原因是?

生:桌面太大。

教师引导, 用数学语言表达。

生:桌面的面积大。

教师板书课题: 面积。

师: 桌面的面积比卡片的面积大, 卡片的面积比桌面的面积小。那我们坐的凳子的面积跟桌子面积相比呢?

生:凳子的面积要比桌子的面积小。

师:还有哪些东西有面积呢?

( 生答门、窗、地面、黑板等。)

师: 刚才我们说桌面的面积够大, 那和地面相比呢, 谁大? 以此类推呢?

( 学生列举了地面与操场、整个学校、整个城市面积等各种大小关系。)

师: 我们刚才认识了面积, 大家看, 这个图形的大小是什么? ( 师用绳子围成一个不封闭的图形。)

生: 有缺口, 大小不能确定。

师: (把绳子围成一圈) , 现在绳子围成的图形的大小是?

生:面积。

师: 现在请你找一张刚才老师给大家发的卡片, 指一指它的面积, 摸一摸。同学们, 那么究竟什么叫做面积?

( 师引导, 学生总结) : 所有物体的表面和围成的图形它们的大小就叫它们的面积。

师板书: 物体的表面和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 二) 分析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环节一】中, 笔者设计了操作情景,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构建了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用卡片遮盖桌面, 动手摸桌面等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获得了第一手直接的感受、体验与经验。面积这一课题对于小学生来说, 是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飞跃, 而动手操作活动是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 而思维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该课题的导入环节, 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人人可参与但却又个个无法完成的活动, 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在【环节二】中, 笔者引导学生比较图形的面积, 充分利用了类比的经验, 把以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直接转化为数学思考的经验。通过摸桌面等一系列的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使其积极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有效的感知强化, 合理的解决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形象的思维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得到充分发展。

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才能称之为有效的学习。如果没有认知行为的参与, 其学习知识的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 没有情感活动的参与, 其学习活动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持。在本案例中, 笔者通过巧设冲突, 让学生外在的动手操作与内在的思维操作二者结合起来, 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操作活动情景。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自觉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又能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 逐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也积累了小学生的操作经验和思考经验。

对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方面的主观因素很重要, 但同时还有很多重要的客观因素, 例如说教师设计的数学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学生方面的主观因素, 笔者认为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仔细摸索, 以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应对措施; 对于教师方面的客观因素, 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研究,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并不断的去更新去改善。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其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课题,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同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导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7.

[2]郭玉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52.

“后陈经验”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篇3

在浙江金华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我受邀参加研讨会。到后陈村实地参观和翻阅相关材料后,我感到很振奋,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民主自治的生机,看到了民主自治的方向,也看到了民主自治的升华。

无师自通的后陈村监委

我们的农村社会,都在放权中使监督管理逐步弱化。从以前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到大队党支部再到现在的村支部,权力逐步扩大。权力扩大以后,容易使村支部书记大权独揽,所以近几年村支书违纪违法现象相当严重,相应的还有村里的出纳、会计等人。后陈村在两转(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中村级财富大量增加:2000年以前,村里被征用了1100亩土地,得到土地赔偿款1900多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监督,村支书、村委会班子极有可能以权谋私。

但当时的后陈村,在自治中出现权利主体虚位。所谓村民自治,村民应是主体,但这个主体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虚位的,因为没有一个权力结构来保障它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后陈曾经是红旗村,即便村里有宗族象征的宗祠,即便村民們还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但都无法改变这一状况,因为这是权力结构和转型造成的。在村民自治中,乡、镇和县会横加干涉,就像包办婚姻一样,让乡镇、县里认为可以提拔为村支书的人强制性、控制性地当选。这种选举越频繁、越能体现乡镇党委意志的村,虽然表面上会好一点,但内在的村支部建设肯定越来越差。

由于同体监督造成了村委会缺乏监督,党支部也缺乏监督,于是十年前,严峻的形势把后陈村倒逼出了一个无师自通、懂得异体监督的村民群体——村监委。它不受党支部和支委会领导,而是独立于村两委的第三方权力。分权让监督倒逼自治,因此,当社会上的自治日渐式微之时,后陈村的自治却在不断强化。后陈村村监委有以下特点:

民主中以监督倒逼公开。民主让你不得不把每一项,哪怕是几块钱的东西也要公示出来,让村民看见,这就是民主倒逼公开。所以说,后陈村民的监督主体是实位而不是虚位,既有实实在在的村监委,又有实实在在的村监委主任,还有实实在在的工作职责。用后陈村民的话说,就是实现了“权力看得见,监督管得着”。

建制中以监督倒逼规范。因为监督在运行过程中,会把一切不规范的东西慢慢变得比较规范。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制度规范,比如不兼职、星期三值班等,都是后陈村监委规范履职的做法。所以说只要有异体监督的存在,就会自发地产生这种力量,但如果把它纳入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后陈的村监委,体现出一系列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东西。

“后陈经验”实现了真正的异体监督

我问村支书陈忠武,村监委主任和你关系怎么样?他说挺好的。我说挺好的那还搞什么监督?他就讲了一个例子,是关于一口井的事。当时他对村监委主任说,你对我们监督可以,但是你不能参与我们管理,你如果参与管理那不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我认为这两句话说得很到位,用最朴实的语言把监督的本质讲了出来。

什么是监督?监督就是要异体监督,我们常说的同体监督仅仅是管理意义上的监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举个例子,假设我有把世界上最锋利的刀,我请来世界第一的武林高手,他可以把这把刀玩出千变万化,但我要求他用这把刀的刀刃,砍一次刀把,否则就得自杀,那么这位武林高手只有选择自杀,因为刀身和刀把连在一起。但是如果把刀刃和刀把断开,即便是这把刀又短又不锋利,它仍能在刀把的任何部位留下痕迹,这就是异体监督。后陈村务监督委员会,就是一个农村自治组织实现异体监督的典型示范。

古今中外无数例子,都证明了同体监督是一种低效、无效、成本很高的监督,而异体监督,是一种有效、高效、成本很低的监督。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了,而中国却完好地把优秀文化延续了下来。为什么?通过30多年的研究,我认为我们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充分发挥出了异体监督的作用。古代的监察官,在县里叫通判,他是相对独立的,和县令不在一个体系。

可惜的是,苏联、东欧和现代中国都不懂得这一点。我们学苏联,设立监察部——在行政院、国务院里面,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结构。这个结构导致了现在纪委的体制和监察的体制,几乎没有一个党政领导的腐败问题是由同级纪委监督检举揭发出来的,这不是成千上万纪委书记的无能,而是体制造成的。很多纪委书记都在最后时刻选择理性地放弃监督,这不是他们自身党性不强,同样是体制的悲哀。

可拷贝性是“后陈经验”的最大价值

1982年12月,重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正式认可了村民委员会的合法地位。但从那以后,由于控制性、干预性的政府行为越来越多,村民自治的味道也越来越弱,甚至在很多地方早已流于形式。“后陈经验”之所以能够入选党的政治体制改革十六件大事序列(《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日报》2012年5月4日),不仅因为它真正进行了民主监督,更重要的是它的可复制性。这方面有例子可以说明:一个是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我到大寨去过四次,讲过两次课,但我认为大寨的经验不具备可拷贝性。一个外来的姓陈的(即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把大寨村几百户姓贾的管住,这在农村宗族社会占优势的地方,只能说陈永贵是一个出色的农民领袖。大寨的成功如要拷贝,必须有几百万个陈永贵,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最多能够找到几十个。毛主席一手推出了大寨模式,最后却没有推广成功,因为他忽略了一点——陈永贵没那么多。第二个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这个村恰恰具有可拷贝性。当年18位立下“生死状”的农民,由于穷困所迫,冒险实施“大包干”并取得成功。邓小平和万里两位领导人紧紧抓住这一点,把小岗村的模式拷贝到安徽、四川,再推广到全国。此后在中国,人们不但吃饱了饭,还吃出了“三高”,吃出了几亿农民进城务工,就说明这是一个可拷贝的试验。

nlc202309041319

这次在后陈村,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間和村支书陈忠武聊天,发现他并不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相反地,恰恰很普通——退伍回来后待在村里,2003年海选时,大家觉得这个人见多识广,人又正派,于是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连任四届,现在又担任村支书。这种人就有拷贝性,因为他虽然优秀,但这种优秀是一种可以复制的优秀,像他这样的人较容易找到。

后陈如何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的“减震”作用

第一,总结中以民主选举推动自治。没有民主选举,我们的用人体制就会存在很大的隐患,这是苏共亡党、东欧剧变的一个根本性原因。苏联、东欧的用人体制是什么呢?和我们现在一些地方老百姓的评价是一样的:眼睛向上的上去了,眼睛向下的下来了。领导喜欢的,迅速提拔到领导身边;而群众拥护的,永远留在群众中间。从我们研究的三个规律,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来看,这种用人机制都存在危险。而后陈村的民主选举,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反思中以科学分权强化监督。中国2000多年来,治国有一句定律,叫作“衙门不下县”,即县级再往下就不应该有行政单位。而蒋介石把政权设到了区公所,毛主席更往下延伸,到了生产队。衙门下县以后的好处是,把所有分散的力量组织了起来;但它的不好之处是,一旦政权崩溃了,社会的架构也就随之崩溃。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衙门不下县的政权结构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是中央集权的超稳定结构。它的好处是尽管下面的管理会比较松散,但却不容易乱。例如鲁迅《阿Q正传》中所讲的,辛亥革命把清王朝推翻了,但在阿Q 村子里,只是把辫子剪掉了,一切都照旧。再如后陈,它的陈氏宗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村民会从陈姓中推出一个公道人,在陈家这个地方来评功论理,执行乡规民约。所以我很不同意村官可以当公务员的做法,这是农村行政化的趋向。农村就是农村,就应该是村民自治,村官和公务员不应在一个序列。全世界走在前列的国家,都有个自治体系,而自治体系绝不是行政体系。如果把自治体系变成行政体系,也许会让你显得很强大,但这种强大是暂时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和群众交换的途径了,会埋下巨大的危险伏笔。汽车之所以能够让你稳坐几百公里,是因为有一个减震器。村民自治就是国家政权体制下的一个减震器,它一定不能成为政权机关。

第三,探索中以成功试验扩大拷贝。监督、分权最终都必须重新回到政治体制改革,后陈村做的就是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真正在分权,真正在选举,真正做到了十年来村干部没有严重违纪违法。这不是靠教育来实现的,也不仅仅是靠上级搞活动实现的,更不是靠村账乡管来实现的。现在有很多地方在搞村账乡管,即村账由乡镇来管,解决问题了吗?没有。但后陈村解决了,是靠其本身的自治来实现的,靠民主选举、分权制衡、异体监督来实现的。

最后的思考:后陈的两组关系与三种算法

我建议后陈村在发展中要处理好以下两组关系:

第一,是要搞行政化党建,还是搞民主化党建。中国最重要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所以加强党建和村民自治一点都不矛盾,而且两者须有机结合起来。新加坡的党建值得借鉴,新加坡进入政府序列的党员,连党员身份都不暴露,仅以政府官员代表的身份去和民众接触。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室,这是联系群众的桥梁,用这种方法,自然地将其先锋模范的影响力扩大到基层。我们可以借鉴之,实在地把乡村的党建工作做好,而不要把它变成一个行政化的单位。我在多年前就讲到,其实我们仅仅完成了由革命党向党执政的转变,还没有完成从党执政向执政党的转变。党应该是领导,政府才是执政的,但我们看看常委会的记录本,80%的内容是在研究经济、社会、文化等工作,研究党建工作的部分永远不会超过30%。所以别看我们执政了60多年,实际上还没有完成执政党的转化,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就是“未能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

在加强党建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明确要搞行政化党建,还是搞民主化党建。这个问题在更大层面上现在还无法提出,但是在村、乡、县的层面是可以探讨的。如果搞行政化党建,搞的一定是领导关系,就一定要坚持党支部对村委会和村监委的领导,这个模式现在也可以维持,但再往下走,其可拷贝性就会受到很大局限。我的建议是,还是按照《宪法》的要求,坚持村民自治的方向,明确党支部对村委会、监委会是指导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让加强党建和加强村民自治相得益彰。1982年《宪法》确定了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后陈村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这一头一尾破题,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体现出来了,抓两头带中间,起的作用非常大。我建议后陈村进一步通过村党支部的民主化,来推动村委会、村监委的民主化,如村党支部向村委会、村监委推荐的都是最优秀的党员,他们自然就会选上村委会委员和村监委委员,这样的话村党支部的作用就能更好地体现,既能避免党支部的行政化,又能将民主化的党建做到位。

第二,处理好议、行、监的关系。我认为,后陈村的权力结构是“关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也是后陈村在十年的探索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科学的权力结构。但它还需要改进,就是从现在的议、行合一,慢慢向议、监合一转变。在我三十年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所有权力都是一个金字塔,顶端的人最少,权力底端的人最多,而村是权力的底端,所以人最多。而我的另一个理论是:对权力的监督必须是一个倒金字塔,越是顶端的权力,就越要受到最大限度的监督;而对于一个村支部书记来说,只需要一个很小的监督就可以解决问题,不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就可以解决了。毛主席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但我们的民主化程度还没达到这种程度,所以要搞一个监督组织,但长此以往会造成行政资源浪费。在进一步发展中,当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能够代替监督机关——村监委的作用时,便可以将村监委并入其中。

同时,我对后陈村还有几点建议:

简单扶持,做加法。后陈村现在做得很好,如果进一步推广,武义县做成了,全浙江省做成了,这就叫作加法推广。

继续深化,做减法。议、行、监合一这一步,后陈村已走完,现在变成了议行合一,村委会既决策又执行。我希望通过努力走到议、监合一,村民大会和村监委合并,而村委会只有执行作用,这样的话,就是一个做减法的思路。

改革提高,做乘法。后陈实现了民主选举和分权制衡的权力模式,下一步要通过加强村支部的民主化,让更多的优秀党员参选村委会、村监委,坚持走村民自治的方向。这是后陈村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能复制到一个乡镇试点,按照这个模式试验成功,再拷贝到县一级。这样一来,县委全委会(相当于党支部)管决策,县政府(相当于村委会)只管执行,县纪委(相当于村监委)就只管对它进行监督。一旦这个做成了,分权制衡、民主选举的权力架构也就完成了。

最后,就用三个“重新”来总结:后陈经验让我们看到了让监督重新回到权力行使之中的意义,让权力重新回到党员群众手中的价值,让干部重新回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效果。

(作者系制度反腐学者、本刊编委)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研数学复习方法是什么 篇4

第一阶段:可以把历年的一些考研数学大纲要求归纳总结好,然后再结合教材对其中的相应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把大纲中要求的内容都理解掌握好。在总结归纳内容期间如果遇到了不懂的知识一定不能立刻去寻找答案,对待这些不懂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对待,要多思考,通过自己结合教材和不断思考去把它弄明白,这样印象才会更加的深刻。对于大纲、教材的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好笔记,这样会更加利于自己把知识内容消化掉。

第二阶段: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可以通过研读和分析数学考研真题,了解考研数学的各类题型和它的解题方法,这样到了真正面对考试时才不至于无从下手。通过对考研辅导书和考研模拟试题的分析,我相信可以很好的从中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点的,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点展开攻坚复习了。还有就是通过做考研真题可以很好的检测出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做题准确率了,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从而进行巩固和提升。

第三阶段:到了第三阶段基本上也已经进入复习的尾声了,这一阶段属于冲刺阶段,我们要把前两个阶段的笔记内容和真题总结都翻出来进行一个查漏补缺的复习了。通过复习整理的笔记内容全面掌握考试的要求,而且还要开始高强度的题海战术,让自己提前进入一个考试状态。在做完考题后,把错题再整理出来,然后再结合笔记,两者就这样相辅相成,让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断的提升,让自己更有把握去面对考研数学。

教育学考研经验是什么 篇5

复试流程各大高校大同小异,复试时间一般是两天左右。在准备复试之前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比重,有些可能为40%、50%,甚至大于50%,不同院校初试与复试的加权方式可能不同,这些都可以在报考院校的研招网官网上面会找到往届的复试通知,会有体现。

复试包括体检、笔试、面试三种形式(注意留意学校的复试通知)

▲ 复试面试流程一般为:面试组织→抽签入场→面试答题→随机提问→考生退场→评分考核

▲ 面试可能会不在同一个考场,因为面试问题一般包括中文的面试问题、英文的面试问题,所以有些院校会分开专门的考场。有抽签答题,随机提问的可能,这些都是为了考察考生的答题思维、逻辑,向老师展现重点的能力。

考研复试怎么准备

1、咨询以前的学长学姐

复试和初试其实很不一样,提前联系一个直系的学长学姐,摸清楚笔试书目的重点、历年真题、老师刷人的风格、历年常见的问题等,对你之后的复习更有帮助。

2、复试参考书

A.有的学校会公布复试参考书目,那你就得在春节快递停运之前把资料都买齐,否则你就得等到春节以后才能开始复习了,这样你就落下别人一大截了好不好!

有的学校不会公布复试参考书目,这意味着复试笔试的内容和初试大部分是一样的,那你就得在寒假期间至少把初试的专业课刷两遍。

B.除了学校规定的参考书之外,最好了解一两本专业书。

C.在这段时间内,最好把你心仪的导师发表的论文和书籍摸透,到面试的时候你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把自己的优势一说,老师会更加喜欢你。

3、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在面试的时候是是老师了解你学术潜力的直接窗口,也是老师必问的问题之一,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篇6

或许有人会问,现实既然如此,我们在这里妄谈良好的教育,不是做梦吗? 我要说的是,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中,我们更应当去寻找实现改善人品与人性的良好的教育的路径与方式。身在其中,如果连良好教育的幻想和美梦都放弃了,剩下的要么就是同流合污,甘心沦为帮凶;要么就是在悲观与恐惧之中苟延残喘。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面对现实,不畏艰难,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善,至少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只是一味地听从他者的摆布,而是要努力用我们对教育的哲学思考改善我们的课堂。

既然良好的教育是着眼于人品的提升和人性的改善的,那么,我们就要花气力发展学生的天性, 放大学生的潜能,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必须成为他们的范本。现阶段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负面效应也应引起重视。一堂课硬性规定教师只能讲多少分钟,学生讨论、活动一定要占多少时间,难免导致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浅薄和虚假,更可怕的是会慢慢导致教师对教材和文本的浅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伪研究,最终必将弱化我们的教育技能,收窄我们的视野,使得我们丢弃了教育的初心,在应试与功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立足于人的教育只能是在大致的目标下,让人们各自去努力,而不是要求所有的人用同一种方式去达成同一个目标。教育不是工业化生产, 不是制造标准件,用大工业时代的理念来做教育,显然是不可能提升人品、改善人性的。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一点,自然会被时下纷乱的教育“改革”所迷惑。

什么是教育? 篇7

怀母亲以后,面对一个成长中的新生命,一个问题时常浮现在我脑中:什么是教育?

作为一位教育从业者,我所学的是教育,所做的是教育,所关心、所谈论的更时常关乎教育。但,这么多年,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思考:什么是教育?

我还记得七个半月前,当我的宝贝刚出生的时候,他闭着眼睛,紧拽着小拳头,哇哇大哭。然后,助产士把他放在我胸前,他很快停止哭泣,睁开小眼睛,用手和小嘴巴开始探寻。

那一瞬,我突然对著名的家庭教育家夏洛特·梅森女士所强调的“孩子生来是人”有所领悟:我的宝贝一出生就会用哭泣和安静表达,会用手、眼和口探寻,会用心灵感知……他不是机器,不是白纸,而是如同《创世记》所说,“一个有灵的活人”。

从那时到现在,短短的七个半月,两百多天,宝贝的成长一再让我惊叹:他会笑了,会专注地看了,会自如地翻身了,会坐了,会熟练地用手拿玩具了,会咿咿呀呀地说他自己的语言了,会独自玩耍了,会用表情、动作和声音与人交流了,会分辨家人和客人了,会长久而认真地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了……

而所有这一切,没有一件是我教育的结果。

我知道,接下来,我的宝贝将很快学会爬、走、自己吃饭、说话……再接下来,他的好奇心将会带领他在宇宙间探寻,去认识自己和他人,植物和动物,飞鸟和鱼,星空、大地和海洋……而对某一类事物的热爱,将引导他终生的学习和探究。

我也知道,促使他学习和认识这一切的最重要的那些元素,如好奇、专注、思考、辨识、热爱、执著……都已在他降生时,内置在他的生命里,而没有一样是我能通过教育给他的;与此同时,面对永恒的真理,我对世界、自然和宇宙所知的,与宝贝所知的相差并不多。

那么,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我们到底是在谈论什么?

有一位教育家说:“教育不是填充空桶,而是点燃火炬。”

我却越来越觉得,这种说法和以前我所赞同的许多有关教育的观点一样骄傲。因为,即使一个小小的婴儿,他学习的火炬,已早在他生命的初始被造物主点燃,而非我们。就如同一粒种子,所有的能量已在其中,这能量会促使它在某一天发芽,某一天开花,某一天结果。而园丁能做的,只是为它的生长提供环境,并且细心看护。

所以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像园丁那样吧,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然后,满怀对生命的敬畏和惊叹,看那内在的火炬如何引领他去认识、探索和感知这个已经有了所有课程的奇妙世界,并最终成为他自己,那一定远胜我对他的所有规划和教育。

上一篇:目标与成就的名言下一篇:给妈妈洗脚小学生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