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治国语录

2024-06-08

孔子治国语录(共6篇)

孔子治国语录 篇1

浅析通过《孔子》看孔子治国之道

作者:马冬玲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通过观看《孔子》这部电影,了解到孔子的治国之道以及他的一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为政以德”以及“仁”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想有着长远深久的影响,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都是从孔子的治国之道中演变而来的,要更加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关键词:德政 民生 群众 监督

孔子,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中学时代我们学过《论语》,听过不少有关于孔子的思想,但大多都是教育上的,教会大家怎么学习,怎么做人,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

而》)。但是我们通过《孔子》这部电影,有了解了他的治国之道,他主张仁义礼治,以求得社会的和谐。

电影《孔子》并没有将《论语》中的经典故事作为主线,其主要是讲述了孔子50岁以后自己在鲁国提出复礼治,以削弱贵族势力的思想在鲁国没能得到实现,抑郁不得志,被政敌驱赶,流浪在春秋各国,晚年才回到鲁国。我们之前总是能了解孔子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受人尊敬,这些不得志的经历却很少人提出。不管别人怎么批评这部电影,导演胡玫确实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了孔子,是孔子更具有真实性,让现代人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看待孔子。春秋时期正处于社会动荡变革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1】天下动荡,诸侯争霸,孔子正处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2】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文思想进行检讨和反思的时期。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执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管理百姓的问题,前者是“修身”,后者是“治国”。修己是对执政者而言,要求执政者注重自己的行为修养,注重自身的道德;治人是对百姓而言,我们如何管理民众,使民众能够维护执政者的统治。执政者是百姓生活的好,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道德修养。只有在执政者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百姓生活无忧的基础上才能使社会和谐,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孔子的德治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基调。中国古代的经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君主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等级思想特别严重,百姓依赖君主,希望君主能够保证其生活。马克思曾说“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它阶级的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3】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把百姓置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执政者才能治理好国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一个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还能有慧眼识英雄的潜质,任用贤才。孔子在推举贤才上的主张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要求被推荐的人有良好的品性,有一技之长,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挥。

在现在的中国,有很多的治国思想都是从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提炼出来的,例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关注民生,这些在当代社会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时刻关注民生,人权,保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百姓才会支持你的统治,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现在确实实施了一些惠民的思想,例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建立经济适用房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百姓的生活,但是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仍在扩大,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单纯的发放低保金,而是能够是他们有一技之长,又能够赚钱养活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制度上的漏洞也在不断出现。最近舆论上炒得最火热的就是毒胶囊的问题。在2009年的时候,有些地区就已经爆出来这样的问题,当时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随着央视主持人赵普的一条微博,此事件被广泛的关注。央视爆出了12家企业的药品存在问题,但是无一家企业进行道歉。看到此事件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事前就做好药监等一系列工作,避免此事件的发生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政者能够制定一定相应的制度,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真正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顾宝田等:《左氏春秋译注·昭公三十二年》,第857—858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2]《史记·孔子世家》,第1911页,中华书局,19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孔子治国语录 篇2

一、主要相同之处

从外在形式看, 德制与法治是迥然对立的, 历代统治实践中, 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相融并存, 即使在明确张扬儒家德治的时候, 还具有不可言说的另一面———暗里运用着法治主张。究其根本原因, 在于二者既相互区别, 彼此不可替代, 又存在明显的相同之处。

1. 二者的立言宗旨是相同的, 追求着同一的目的:

维护现行宗法等级秩序, 为统治者提供有效的执政方略。孔子重德, 主张修身, 培养应有的德行。君臣、父子各有自己的德行, 德治就是为了达到恪守各自的本分, 循规蹈矩, 彼此不得逾越。韩非主张法治, 严明赏罚。但同样强调君臣、上下、妻妾、嫡庶之别, 一切自有严格界限, 各自都应安于本分, 恪守己位。可见,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是儒、法共同遵守的宗旨, 无论是追求理念的提出, 还是追求操作层面的规定, 其结果都是为巩固现行统治服务。

2. 从理论特征看, 两种主张均具有内在的逻辑线索, 呈现

出相对完整的体系化样态, 进而可以从理论上推出理想化的效用性。孔子和韩非都对自己为统治者提供的治国之术寄予无限厚望, 坚定地认为, 凭借自己的主张, 完全能够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与困境, 达到理想中的完美境地。儒家的扬善与法家的惩恶可谓殊途同归, 指向了安定社会秩序、实现天下太平的目标。因而均可以得到统治者的注意与青睐, 或明或暗地被采纳并应用。

二、主要对立之点

1. 理论前提不同: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

孔子德治学说的理论前提是人性善论。所谓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 非外在赋予:“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而且, 人还具有先天的“良知”道德品质,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知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孟子·尽心上》) 既然人生来性善, 可以接受劝说和教化, 那么, 施行德治就是可行的, 通过伦理劝谕可以达到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正因如此, 道德教化论就成了孔子德治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 法家完全反对这一主张, 并对性善论进行了详尽的批驳。认为人性本来自私又功利, “民之故计, 皆就安利而辟危穷。” (《韩非子·五蠹》) “君臣之计, 非父子之亲也, 计数之所出也。” (《韩非子·难一》) “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 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 人不死则棺不买, 情非憎人也, 利在人之死也。”做车子的舆人希望人富贵, 做棺材的匠人希望人死掉, 原因在于利益使然, 非人性之善恶。既然人天生自私, 趋利弊害, 就客观上为行使赏罚提供了可行性。

另外, 人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上古竟于道德, 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原因在于“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 固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 重罚不用, 而民自治。今……人民众而货财寡, 事力劳而供应薄, 固民争。”可见, 人口、财富、社会关系等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 人们的观念品行也就自然随之而变化。况且, 韩非认为, 道德高尚的人是有限的, 自觉为善者寡, 惧罚远恶者众。既然人们并非自觉自愿为善而不为恶, 就有必要以法治手段逼人弃恶从善。

2. 理论核心不同:道德至上与法治至上的对立

儒家学说中, 道德的作用被渲染到极致。孔子学说就是典型的道德决定论, 德治是核心内容之一,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作为统治者, 只有以德为政, 民众才能象群星绕北斗那样拥戴统治者。具体地说, 一是通过修身, 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要靠教化手段, 教而化之, 以道德感化孜孜为利的小人, 提高他们的德行。

而韩非针锋相对, 认为德不如法, 治国要靠刑罚手段, 法的作用至高无上。“国无常强, 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能去私曲、就公法者, 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 行公法者, 则兵强而敌弱。” (《韩非子·有度》) 可见, 在韩非看来, 奉法强弱, 成了国之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没有法治, 就不能治理好国家, 即使尧舜也是如此, 善于做君主的, 只能行赏罚, 去仁义, “无锤策之威, 衔橛之备, 虽造父不能以服马;无规矩之法, 绳墨之端, 虽王尔不能以成方圆;无威严之势, 赏罚之法, 虽尧舜不能以为治。今世主皆轻释重罚严诛, 行爱惠, 而欲霸王之功, 亦不可几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更何况, 对于不可教化之人, 德治是不起作用的, 只能靠惩治之术以正其身, “今有不才之子, 父母怒之弗为改, 乡人谯之弗为动, 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 三美加焉而终不动, 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 推公法而求索奸人, 然后恐惧, 变其节, 易其行矣。固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 必待州部之严刑者, 民故娇于爱而听于威矣。” (《韩非子·五蠹》) 可见, 对于那些父母、乡人、师长苦心教化无效的不肖之子, 在官吏欲批捕面前, 因害怕而能马上改变行为。由此, 韩非得出结论:“夫严家无悍虏, 而慈母有败子, 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紧暴, 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韩非子·显学》) 走惩恶以扬善之路才是明智选择。

3. 理论蕴涵的民之地位不同:重民与轻民的对立

孔子是春秋时期具有重民思想的思想家之一。《荀子·哀公》篇载有孔子答鲁哀公的话:“且丘闻之,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孔子重民更体现于孔子的德治、教化思想中。“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主张对民以宽, 保民、惠民、富民, 若是对民以刑, 百姓纵使服从统治, 也不会心悦诚服, 只有用道德教化去引导, 才能使百姓有羞耻之心;还认为, 要惠民, 就应该减轻剥削, 避免聚敛, “季氏富于周公,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另外, 孔子还主张“节用而爱民, 使民以时”, 即节省劳动力, 爱护老百姓, 保证耕作, 不误农时。

比较而言, 韩非则是重法轻民。提倡君主权势独操, 享有绝对权利, “法”、“术”、“势”相结合, 视整个国家为私物。韩非的法治, 归根结底是对付老百姓、镇压老百姓的方法。“君上之于民也, 有难则用其死, 安平则用其力。……名主知之, 故不养恩爱之心, 而增威严之势。” (《韩非子·六反》) 可见, 在韩非治国之术中, 十分强调依靠权威、使天下之人臣服, 这种极端的权威主义, 显然含有轻民的成分在里面。

4. 理论实施方法不同:道德教化与惩罚威慑的对立

儒家主张仁爱, 强调以说服教育为主, 以教化手段提高民众, 以修身自觉实现德行提高, 反对不教而诛;认为培养理想人格是修己的活动, 唯有主观努力, 才能提高修养。主体自觉是行仁的最好依据, 学习和教育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虽然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 但更强调的还是学而知之,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论语·阳货》) 只有学习才能破除愚昧, 建立起仁德的理性自觉。

而法家则急于求治, 力主轻罪重罚, 以重罚威慑民众, 试图达到重刑之下无人还敢犯法的效果。“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 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 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 无离其所难, 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 大罪不至, 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内储说上》) 可见, 法治被给予了太高的期望值。

三、审视传统文化, 完善治国方略

1. 对民众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人心向背, 进而影响到理论策略的命运。

孔子虽然强调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三纲五常, 等级秩序不可逾越, 但却可以作到基本的不敌视平民百姓。而韩非似乎将作为人的尊严和地位全部奉献给了国君一人, 普通百姓与群臣分别成了“法”与“术”的对象, 只拥有无条件服从的自由, 成了国君的对立面。因此说, 韩非采取的是更加与人民对立的统治路线。这一点给当今时代的启示是深刻的:人民, 决非一己之私, 可以随意操纵。今日文明社会里的人们, 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 愿意遵循的是与民主共生的法制。权利意识决非狭隘的权威, 还应含纳自由、平等、民主等要素。作为统治者及管理者, 一味追求绝对权威和驾驭之术是片面的, 应代之科学的知识技能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的追求, 在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权益的前提下, 通过国富民强以推动社会发展。

2. 孔子德治与韩非法治, 两者彼此对立, 各执一端。

就思想自身而言, 颇有极端之处。韩非轻罪重罚原则作为特定时期的具体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推而广之, 作为普遍原则则走向了自身的反面, 重罚轻罪已是量刑失准, 焉能收到积极有效的结果?因此, 重罚威慑与修身自觉实为各执一端, 误入极端化之误区。

3. 纵观重德与重法的实际效果, 不得不承认:

孔子不主张以法治国 篇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任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并历任多国政治顾问,他对治理国家可谓经验丰富。面对多位国君针对自己国家的不同问题,他的回答往往切中要害。

上述语句的含义是:(在治理国家时,政府)仅仅靠政令来禁止,用刑法来惩治,百姓会因害怕而避免受罚,但却没有廉耻之心;相反,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

这里,孔子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两个办法,或者说,两种手段。一个是外在的,靠国家这个强权机器制定一套规章制度,要求人民必须遵守,如果违反,就进行惩罚;另一个则是内在的,靠每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自我约束,即礼义廉耻,若违背了,自己内心会惩罚自己,让自己心绪不宁,最后改恶从善。

孔子旗帜鲜明,认为内在的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大到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治理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均是如此。

法律是机器,道德是说明书

政令也罢,刑罚也罢,可统称为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要求公民必须遵守的。如果一个人犯了法,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以儆效尤。但是,现行法律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犯法需要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即使有人犯了法,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逍遥法外。而逃脱了惩罚的“罪犯”。甚至还会以挑战法律为乐、为荣——我就是要钻法律的空子,不如此,不能体现我的高明。

所以,在西方法律之神是一位很矛盾的神,他手里拿着天平,眼睛却蒙着布。在中国,也有一句古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法律制定得再严密,也总能找出漏洞。因为社会在发展,而法律往往是滞后的。有许多实际问题是法律没有办法界定的。比如,安乐死问题,按照法律,不能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但当这个人无力结束自己生命,而要求其他人帮助他结束生命,这究竟是违法还是合法?再比如,堕胎是否违法?等等。

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

1500年之前的欧洲,被史学家定义为“黑暗的中世纪”,但1500年之后,欧洲发展迅猛,并在随后的五百年内,打败了傲视千年的东方帝国。这不得不归功于西方两大文化圈在1500年间发起的两大著名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正是这两大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碎了套在人们头脑中的隐形枷锁。于是,在短短一百年里,出现了牛顿、洛克、伏尔泰这样的思想家,出现了瓦特、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出现了资本主义乃至资本主义精神。这两大运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法律,另一条腿则是道德。

法律,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那么,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呢?用道德来使用。道德是使用法律工具的心法。

如果把法律比喻成一台机器,那么,道德就是使用这台机器的说明书。

道德的优势是:让每个人自我管理,做了善事,内心有成就感;做了恶事,内心自我惩罚。但道德的缺陷是非强制性的,需要人自身内省。这一点,恰好可以由法律来弥补。两者一阴一阳,一张一弛,正是中庸之道的一种和谐组合。

“齐之以礼”让员工更敬业

《战国策》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齐宣王召见本国名士颜斤蜀,说:“斤蜀,走到寡人面前来!颜斤蜀却站在那里不动,说:“大王,走到我面前来。”齐宣王很不高兴,左右大臣更是哗然:“大王是一国君主,而你颜斤蜀却只是个老百姓,怎么可以这样无礼犯上呢?颜斤蜀回答:“我走向前去是贪慕权势,大王走到我面前来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做一个贪图权势的人,不如让大王做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这个故事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个提醒,你究竟是希望以权势来管理人才,还是以自己的道德魅力来管理人才!

改革三十年,中国向西方学习了若干管理工具,但管理心法沒有学来。只顾着拿工具,却忘了拿最最重要的使用说明书。

而西方向东方学习,从使用说明书到工具,全部都拿了过去,经过研究后升级换代,彻底变成了人家自己的东西。

所以,中国企业兴起了打卡器、摄像头,严格到甚至是苛刻的管理制度,还有能够把员工“累死”的管理流程。但我们扪心自问,达到我们预期的管理效果了吗?

中国的许多企业,在学习世界优秀企业时,往往只看到其运用在外部、能够看得到的规章制度(以刑以法)并竞相学习,却很少能够感悟真正让其成就伟业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以德以礼)。所以,中国企业往往在裁员和惩罚方面做得很到位,但真正人性化的体现却看不到。通用电气(GE)成功后,国内企业纷纷学习,但却发现有的企业学得越快死得也越快。很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孔子一直倡导“名实相符”的管理原则。

IBM的创始人沃森当年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要创建一个伟大的公司。“沃森对待‘企业文化’这个概念的做法,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者们对待‘资本主义民主’这个概念的做法如出一辙——他创造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证实它能运行。”这是吉姆·柯林斯(《基业常青》的作者)对IBM成功秘诀的总结。

IBM很自豪,并自信地宣称,一切均可改变,IBM之道绝不会变。

作为企业,既然成立了,就有了企业公民这个“实”;与“实”相对应的,是这个企业应该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如减少失业率,保持社会稳定,创造更多的价值衍生机会等),这就是“名”。保证“名实相符”的是企业的文化,外在表现出来的则是企业的业绩。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理顺组织内部价值观的差异,明确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可以提高组织运作效率,提升团队士气,这就是“齐之以礼”的“礼”。“礼”的重要作用,就是使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提升整体形象和品牌信仰,通过对内的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继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道”可以不变,而“礼”可以应时而变,与时俱进。

如何“齐之以礼”?首先要“道之以德”。必须有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以身作则,并有能力创造一种能够支撑公司永续发展的文化。当年沃森退下来的时候,他留给儿子小沃森的是什么?他留下来的不仅是一家公司,一个总裁位置,更多的是IBM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是“德”和“礼”。

作为提升企业业绩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存在于任何企业,只是有强有弱,有优有劣,有隐有显。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在领导企业一段时间后,往往能让弱势的文化变强大,让零散的文化变系统,让优秀的文化变卓越。这时候,组织成员自然能够做到“有耻且格”。

孔子语录 篇4

孔子《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爱他,能不让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劝告教诲他吗?要是真爱一个人,比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也就是平常人们说的娇生惯养,温室里的花经不得风雨?为了让你所爱的人真正成才,要使他“劳”,这个劳并不一定是让他去从事生产劳动,而要让他知道、尝受生活的辛苦艰难,接受苦难教育,培养他意志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勤劳,劳苦,操劳。此有进行劳动教育的含意。朱熹《四书集注》说:“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国语·鲁语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真爱一个人,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劳”。使他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

《论语·宪问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名言

见《论语·季氏》。直:公正,正直。谅:信实,诚实。便(pián骈)辟:奉迎谄媚。善柔:善于当面恭维、奉承。便佞(nìng泞):善花言巧语而不正派。这几句大意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诚实、博学,这三种^是益友;对人谄媚奉迎、当面恭维、花言巧语,这三种人是害友。作为择友的标准以及识别好朋友坏朋友时可以作参考。

《论语·季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焉:于此,在那里。善:优点。这几句大意是:在三个人中,一定有值得我效法的老师在其中,应该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这是一个颇含哲理的名句。孔子虚心好学,处处留意,事事有心,故能说出~这样的名言。它说明,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圣人,圃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客观条件,也不能无所不通,完美无缺;也必须虚心向环境学习,己强的人为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已不断进步。这句话阐述的道理是极为探刻的,因此千百年来被人们书于座右,铭记于心,至今仍经常出现在书面文字和日常口语中。

《论语·述而》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不谋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地获得衣食。道:大则安邦定国,济世救民;小则安身立命,也可以理解为:事业。馁(něi):饿。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孔子说:“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明白大义,而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只明白自己的利益。”是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喻:明白,通晓,这里指使什么明白。利:利益。于:用。

《论语·里仁》 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

孔子经典语录

君子不会因为利益而舍弃大义,这样,耻辱怎么还能滋生呢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参加射箭比赛吧!即使是参加射箭比赛,也是先互相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箭之后走下场来,又互相敬酒。这才是君子之争。这就是孔子的竞争观。

《论语·八佾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见《论语·学而》曾子语。日:每无。三省(xǐng醒):多次白找反省。谋:谋划,做事。信:守信。传(zhuǎn转):老师所传授的学业。习:温习.这几句大意是;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操心办事有没有不忠诚的行为?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有没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对老师所传授给我的学业有没有温习熟练?固然“吾日三省吾身”多少有点夸张,但对于一个谨慎的人来说,经常地作一作自我反省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如此,同时,为别人做事要竭诚尽力,与朋丧交往要格守信用,老师教授的知识要时常复习,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值得提倡的。这几句可供论述培养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习惯时引用,也可供鼓励青少年时引用,《论语·学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春秋·孔子《论语·里仁》。齐:看齐。内:内心。自省(xǐng醒):自我检查,反省。这两句大意是:看见贤人就希望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一下自己有设有和他一样的毛病。见贤思齐,就是自觉地树立榜样,督促自己不断地上进。见不贤而内自省.就是对照别人检查自己,吸取教训,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应当牢记这个格言。可供论述人应该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失误时引用。“见贤思齐”的成语使用率很高·甩以形容虚心向有才德的人学习,注意自身修养。

《论语·里仁》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匹夫:普通平民。这两句大意是:可以在三军中夺取一国的主帅.却不能强迫一个普通平民放弃他的志向。孔子认为“夺帅”是战争中可以诉诸武力的手段,“夺志”是对人性的侮辱,是对人格的践踏。~两句后来被广泛引来勉励人们要坚强不屈,坚贞不渝,保持高尚节操,矢志不变。

《论语·子罕》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精华之一: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

《论语·先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见《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人要是没有深谋远虑,马上就会发生忧患。人对于可能发生的不测必须有所估计,在其没有发生时就预作防范,以杜绝祸患,如果虑事不远,忧患就会很快发生。这两句多用于强调人对事物的发展要有深谋远虑,以消灾于事前,防祸于未然;也可用于事后,说明忧患的发生是没有远见的缘故。

《论语·卫灵公》

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礼记·中庸》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长:常。戚戚:指面容、神情悒郁悲凄。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胸怀坦荡宽广,小人心胸狭窄,常常忧愁。有些人胸怀旷达,无私无畏,因而总是显得无忧无虑,泰然自若。有些人则心胸狭窄,多私心杂念,因而总是显得愁眉苦脸,哀哀戚戚。这两句可以用来形容或说明人们的品质、性格存在种种差异,所以遇事表现很不一样。

《论语·述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论语·为政》载孔子语。罔(wāng网):迷惑不解。殆(dài代):精神懈怠。这两句大意是:学习却不思索就会对许多问题迷惑不解,思索却不学习就会精神懈怠。此名句阐述“学”与“思”两个范畴在学习过程中的关系。二者是一种问题都会迷惑不解;后者离开前者,就会缺少一个起码的立足点。因此二者必须兼而有之,相得益彰。此名句说理透彻,论述精辟,准确把握了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从古至今常被人们奉为治学名言。

《论语·为政》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见《论语·学而》。人:别人。愠(yùn运):恼怒。君子:指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不抱怨恼怒,不也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吗?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一时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是会经常发生的。道德修养较高的人对此或者耐心地加以解释,或者泰然处之,让别人慢慢理解。道德修养差的人则或者沮丧,或者恼怒,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所以孔于把“人不知而不愠”的人称之为“君子”,可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很容易。可供论述人们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不理解时引用,也可用以称赞某些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论语·学而》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孔子说:“人应该生活得正直、直率,那些不正直生活下来的人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罢了。”注:①直:正直,内不自欺,外不欺人②罔:不正直,自欺欺人③幸而免:侥幸地免于灾祸。“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其:他,指当时的统治者。身正:自身行为正派。令:下达命令。这几句大意是:如果执政者自身行为正派,那么即使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自觉行动;如果执政者自身行为不正,那么即使发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原文中这段话是孔子针对当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而言的,其中所包古的道理,值得今天我们每一个作教师、军事指挥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引用。可供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时引用。

《论语·子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这两句大意是:少年老成好像是天性如此,实则是习惯成为自然。存在决定意识。人生活在社会上,一定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贾谊少年老成,看来是天性如此,实则是他长期瑾言慎行.克己抑欲,时问长了,也就成了习惯。此二句可用来说明人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无不是在客观环境中逐新形成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时:接时。说(yue悦)通“悦”,高兴。奉句大意是:学习新东西,并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此条揭示了掌握知识的一条重要规律。强调学习和复习并重。由于遗忘规律在起作用.某一信息必须反复强化.才能成为永久记忆。“学”而不“习”,旧知识就会淡忘.记忆就会消失。孔子的话实际上是在阐明这一道理。此条文句虽短,但多用虚字,因而富于感情色彩。又因为它出自圣人之口.千百年来被历代教育工作者奉为经典.家喻户晓.十分普及。

《论语·学而》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见《论语·阳货》。《诗》:指《诗经》。可以:可以用来。兴:指培养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观:指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群:指养成联系群众,亲和他人的能力。怨:指学习讥讽、怨刺的方法。这几句大意是:《诗经》,可以用来培养联想力,可以用来提高观察力,可以用来养成合群性,可以用学习讽刺的方法。《诗经》中的诗篇,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孔子将它作为教授弟子的主要课本并这样高度评价它的作用,现在既可引用这几句评论《诗经》的价值和作用,也可广用其义,泛指其它优秀诗歌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

《论语·阳货》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经典语录

见《论语·为政》。《诗》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三百:《诗经》共三百0五篇,此处举其成数而言。蔽:概括。思无耶:此三字是《诗经·驹》中的一句,“思”,在原诗中为句首语气词,无实义,后世多用作思想。无邪,没有邪念。这几句大意是:《诗经》冲的三百篇诗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思想内容纯正而没有邪念。在《论语》中,这几句是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后世常引用以说明《诗经》中的诗篇思想内容大都比较健康。现在也可仅用“一言以蔽之”来高度概括某种事物,或仅用“思无邪”形容某本书、某支歌曲等内容健康、没有邪念。

《论语·为政》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论语·宪问》。义:公正台宣的道理或举动。授:给一付出。这两句大意是:遇到有利于自己的事,要考虑合不合乎道义,谈不该得到;遇到危险的事,要敢于挺身而出,付出生命。这是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才算是“全人”时,孔子答话中的两句话。孔子认为:~可以算是“全人”的表现之一。~的人和见利忘义,见危苟命的人相反,表现了廉洁正直的人格和忘我奉献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论语·宪问》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见《论语·卫灵公》。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疾:忧虑,担心。没(mò末)世:终生。没,一直到完了。称:称道,赞扬。本句大意是:君子最担心的是自己毕生名声不被人称颂。名声记录着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标志着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因此古往今来,所有的志士仁人,都无比珍视自己的名声。要想博得好名声,就要兢兢业业、谨谨慎慎,一生对自已的行为负责。应该勤勤恳恳,努力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而不能庸庸禄禄、无所事事.更不能为非作歹,横行不法。本名句可供劝诫青少年珍视自已的名声时引用。

《论语·卫灵公》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见《论语·颜渊》。内省(xǐng醒):自我反省。疚(jiù就):病,此指惭愧,负疚。夫:语助诃。忧:忧虑。惧:害怕,这两句大意是:自我反省如果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畏惧的呢?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要做到事事问心无愧,时时不忧不惧,就要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不做那些不道德的事。这两句可供形容坚信自己的行为正当而心安理得,无所畏惧时引用。

《论语·颜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

见《论语·学而》。人:别人。愠(yùn运):恼怒。君子:指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不抱怨恼怒,不也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吗?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一时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是会经常发生的。道德修养较高的人对此或者耐心地加以解释,或者泰然处之,让别人慢慢理解。道德修养差的人则或者沮丧,或者恼怒,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所以孔于把“人不知而不愠”的人称之为“君子”,可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很容易。可供论述人们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不理解时引用,也可用以称赞某些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见《论语·为政》载孔子语。而:如果。可:认可,有“加以肯定”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人如果不守信用,那就不知道该怎样肯定他了!信,在人为立身之本,在国为立国之本。人而无信,则无人与之交往;国而无信,则将失信于民,政策、法令很难行得通。孔子在这里以“不知其可”强调“知其不可”,表现了对“无信”者的否定,带有讽刺意味,可用以批判言而无信的人。此外,今天我们要否定一个人或一件事,仍可幽默地说“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见《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人要是没有深谋远虑,马上就会发生忧患。人对于可能发生的不测必须有所估计,在其没有发生时就预作防范,以杜绝祸患,如果虑事不远,忧患就会很快发生。这两句多用于强调人对事物的发展要有深谋远虑,以消灾于事前,防祸于未然;也可用于事后,说明忧患的发生是没有远见的缘故。

《论语·卫灵公》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见《论语·为政》。譬:比喻,比方。北辰:北极星。共(gōng贡):通“拱”,环绕。这几句大意是:处理政事用恩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于自己的位置不动,而群星自然环绕着它。这几句用比喻说明:用恩德施政,有德于民,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像众星围绕着北极星一样。可用来说明当政者施德政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论语·为政》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经典语录

见《论语·卫灵公》。尝:曾经。这几句大意是: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地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此条反映出华夏文化鲜明的实用理性的特色。孔子并不反对思考,他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但是对于那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想,则认为是浪费时光,因而坚决反对,主张人们进行脚踏实地的学习。孔子的见解,对于建立严谨的学风,端正求实的态度具有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

《论语·卫灵公》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见《论语·学而》曾子语。日:每无。三省(xǐng醒):多次白找反省。谋:谋划,做事。信:守信。传(zhuǎn转):老师所传授的学业。习:温习.这几句大意是;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操心办事有没有不忠诚的行为?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有没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对老师所传授给我的学业有没有温习熟练?固然“吾日三省吾身”多少有点夸张,但对于一个谨慎的人来说,经常地作一作自我反省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如此,同时,为别人做事要竭诚尽力,与朋丧交往要格守信用,老师教授的知识要时常复习,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值得提倡的。这几句可供论述培养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习惯时引用,也可供鼓励青少年时引用,《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时:接时。说(yue悦)通“悦”,高兴。奉句大意是:学习新东西,并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此条揭示了掌握知识的一条重要规律。强调学习和复习并重。由于遗忘规律在起作用.某一信息必须反复强化.才能成为永久记忆。“学”而不“习”,旧知识就会淡忘.记忆就会消失。孔子的话实际上是在阐明这一道理。此条文句虽短,但多用虚字,因而富于感情色彩。又因为它出自圣人之口.千百年来被历代教育工作者奉为经典.家喻户晓.十分普及。

《论语·学而》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见《论语·公冶长》。圬(wo污):粉刷。这两句大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作精美的雕刻,用粪土筑成的墙壁,也用不着再粉刷了。两句说明事物的本质很差,因而无须在外因上多下功夫。再高明的工匠,也难在朽木上雕刻出传世之作;粪土之墙,再粉刷以白灰,也难去掉腥臭之气.~已成流传极广的成语,用以讽刺有些本质太差、自甘堕落的人不堪教育,不可救药。也可用以比喻不可收拾的局面和已毫无用处的事物。

《论语·公冶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名言

见《论语·为政》。这几句大意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就是明智的表现。在孔子看来,实事求是是最正确的态度,不知就是不知.不能装懂。要改变不知的局面,惟一的途径是放下架子,勤学好问,补充知识,所以孔子说“是知(智)也。”~强调了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故千百年来常被用来勉人律己,奉为格言。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见《论语·述而》。厌:满足。诲(hui会):教导。这两句大意是:学习时永不满足,教导别人时耐心细致,不知疲倦。此名句是孔子制定的治学、执教的两条原则。前句应用于自己:求知路上,孜孜以求,永不止歇。后句施行于别人:教人诲友,多方启发,循循善诱。前后两句一严一宽,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同一精神原则下,反映出我们民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治学传统的基本风貌.该名句精警简约,富于哲理,因此千百年来久诵不衰,至今仍是常用名句。

《论语·述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论语·为政》载孔子语。罔(wāng网):迷惑不解。殆(dài代):精神懈怠。这两句大意是:学习却不思索就会对许多问题迷惑不解,思索却不学习就会精神懈怠。此名句阐述“学”与“思”两个范畴在学习过程中的关系。二者是一种问题都会迷惑不解;后者离开前者,就会缺少一个起码的立足点。因此二者必须兼而有之,相得益彰。此名句说理透彻,论述精辟,准确把握了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从古至今常被人们奉为治学名言。

《论语·为政》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见《论语·雍也》。箪(dān单):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饭。堪:忍受。回:颜回,孔子的学生。这几句大意是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简陋的小巷中,别人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原话是孔子称赞他得意弟子颜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好学不辍的。可引用勉励青、少年刻苦学习,也可引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描写有些人生活条件很艰苦。

《论语·雍也》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论语》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论语》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见《论语·季氏》。直:公正,正直。谅:信实,诚实。便(pián骈)辟:奉迎谄媚。善柔:善于当面恭维、奉承。便佞(nìng泞):善花言巧语而不正派。这几句大意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诚实、博学,这三种^是益友;对人谄媚奉迎、当面恭维、花言巧语,这三种人是害友。作为择友的标准以及识别好朋友坏朋友时可以作参考。

《论语·季氏》

有教无类。

见《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类:类别,区别。本句大意是:施行教育不分类别,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能够提出~的口号,不分社会地位,不论任何资历,广泛施行教育,的确难能可贵。

《论语·卫灵公》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见《论语·述而》载孔子语。行:做,干,舍:舍弃,不用。这两句大意是: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这两句表现出孔子积极而又现实的人生观。若为社会所用,就积极用世,甚而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若不为社会所用,也能自尊自重,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不去媚权谄富,这是封建社会正直士大夫比较普遍的处世哲学。

《论语·述而》

因材施教。孔子名言

孔子《论语·为政》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论语·为政》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孔子《论语》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见《论语·子罕》。子:孔子。川上:河边。逝者:指消逝的时光。斯:这,指河水。夫:语气词,无义。舍(shâ射):止息。本句大意是:孔子在河边说:时光流逝就像这河中之水一样啊,白天黑夜不停地奔流。这是一个感叹时光流逝的常用名句。孔子来到河边,触景生情,抒发人生感慨,留下了这一盛传千古的名句。该名句妙就妙在作者抓住河水奔流不止与时光悄然流逝的共同特点,把二者进行类比,十分自然地表现出人类热爱生活,留恋时光的共同心理,极易产生共鸣,并且该句修辞巧妙,语言简约精粹,更增加了它的形式上的力量,使之具有千古不朽的生命力。

《论语·子罕》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见《论语·里仁》。年:年纪。一则:一方面。这几句大意是: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现在人们在谈到自己年事已高的父母,表示喜悦欣慰而不无忧虑的心情时,常引用这几句话。“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可用以泛指喜忧交加的复杂心情。

《论语·里仁》

不贰过。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论语·雍也》

有教无类。

见《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类:类别,区别。本句大意是:施行教育不分类别,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能够提出~的口号,不分社会地位,不论任何资历,广泛施行教育,的确难能可贵。

《论语·卫灵公》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论语·颜渊》

无为而治。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论语·卫灵公》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只有女子与小人是最难相处的,对他亲近了,他对你不尊重,疏远了则有怨言。这一句表明孔子轻视妇女的思想。这是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后来则演变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

《论语·阳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春秋·孔子《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可以理解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施加,于:介词,在。

《论语》

苛政猛于虎。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引孔子语苛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礼记·檀弓下》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正君子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有缺点反省自己;小人依赖别人,有缺点指责别人。

《论语·卫灵公》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满脸堆笑、满脸伪善,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足恭:过分恭敬。

《论语·公冶长》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不谋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地获得衣食。道:大则安邦定国,济世救民;小则安身立命,也可以理解为:事业。馁(něi):饿。

《论语·卫灵公》

过犹不及。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过:过分,办事做过了头。犹:像,如同。不及:赶不上。本句大意是: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做是一样,是不合适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和达不到这个限度一样会导致失败。《荀子·王霸》“过犹不及也,譬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列宁曾说:真理如果加以夸大,就会荒谬绝伦,说的都是这一道理。可用于对某些容易犯“左”倾毛病者的劝说,或用于告诫好患急性病的人。

《论语·先进》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春秋·孔子《论语·里仁》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约:穷困、困窘。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论语·里仁》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论语·季氏》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习近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难道只有老天会了解我吗?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论语·宪问》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论语》

辞达而已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辞:要说的话,达:表达到位

《论语·卫灵公》

大德必得其寿。孔子经典语录

《礼记·中庸》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一定能获得长寿

《礼记·中庸》

当仁,不让于师。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做符合仁义道德的事情,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论语·卫灵公》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孔子《论语》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论语》

德不孤,必有邻。

春秋·孔子《论语》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论语》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论语》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春秋·孔子《论语》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论语》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老师以他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论语·学而》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春秋·孔子父母爱的东西,做儿女的也应当去爱;父母尊敬的人,做儿女的也应该去尊敬。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犯了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有过错了。

《论语·卫灵公》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春秋·孔子《论语 · 为政》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拜他,这是谄媚的表现,遇见合乎道德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鬼,指死去的祖先,古人往往认为对于自己祖先的祭拜是头等大事,但是对于不是自己祖先而去祭拜,那是一种为了讨好,卑贱地奉承人,无耻地巴结人,是一种违背道德的行为。

《论语·为政》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如果居心诚敬而行事简约,不烦扰人民,不也就可以了吗?如果存心简约而行事再简约,岂不是太简略了?居敬:居心诚敬的意思。行简:为行事简约不扰民。简:简要,不烦琐。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无乃:岂不是。大:同“太”。治国理政,只要立身恭敬,严格依礼办事,便可简约行之,不求全责备。

《论语·雍也》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春秋·孔子《论语》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知识不固执,基本原则是忠诚信实,不与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重:分量重,引申为庄重,自重。固:固执,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主:《康熙字典》:宗也,《汉语字典》:事物的根本。友:名词动用,交往。如:一样、相同、类似。

《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君子对说大话做小事或者说空话不做事的行为感到羞耻。这是劝诫人们不要只顾说,而不去做。少说多做,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态度,也是很多成功者共有的特质。

《论语·宪问》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论语·子路》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对于“上达”、“下达”的解释,在学术界有所不同。另两种观点,一是上达于道,下达于器,即农工商各业;二是上达长进向上,日进乎高明;下达是沉沦向下,日究乎污下。可供读者分析判别。

《论语·宪问》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泰:宽宏、宽厚;骄:傲慢。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张关于从政的条件时说,要“尊五美,屏四恶”,“泰而不骄”是孔子所讲的“五美”之一。什么叫“泰而不骄”呢?孔子解释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这就是说,君子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势力小,都不敢轻慢。孔子把“泰而不骄”作为从政的美德之一,这是很值得从政者深思的。

《论语·子路》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论语·学而》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家语·颜回》颜回有君子的四种道德:实行德义时坚定,接受劝谏时柔顺,得到官禄时戒惧,修养自身时谨慎。

《孔子家语·颜回》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是失掉朋友;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了,这是说错话.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论语·卫灵公》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论语·颜渊》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很妥当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比如,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但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至于做到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

《论语·阳货》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虽然苦但是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忠言虽然很刺耳,但是对于以后的德行操守是有好处的。商汤因为敢于面对直言忠臣而昌盛起来,夏桀因为阿谀奉承而失掉了天下。要是国君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父亲没有敢于争辩的儿子,兄长没有能和他争论的弟兄,普通人没有敢于挑刺的朋友的话,看起来像是没有任何过错,实则就是有错的。所以我说:‘国君的错,大臣能够直谏;父亲的错,儿子可以争辩,兄长的错,弟弟要纠正,自己的错,朋友会给你挑刺。’这样的话国家就没有亡国之兆,家里就没有分裂的厄运,父子兄弟就没有大的过失,自己也不会没有朋友。

《孔子家语·六本》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论语·颜渊》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的含义,孔子说:父母担忧子女生病,子女应体察父母心,以消其心头之忧,这就是尽孝。

《论语·为政》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人能够使道德发扬光大,不是道德使人的才能扩大。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论语·卫灵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论语·泰伯》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春秋·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孔子指出长寿必须建立在高尚的道德基础上,必须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也就是说健身要先健心,首先做个心怀仁术的人。因为仁者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能调控自己的精神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防止不良因素侵害心身,推迟衰老,活到人类寿命应该达到的限度。知者乐水,是指知者心情愉快,就像流水一样悠然安详;仁者乐山,是指仁者就像高山一样崇高伟大。

《论语》

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孔子家语》身居下位而没有忧虑的人,那么他就想到的事情不会很远;身心常常处在安逸之中的人,那么他的志向不会远大。怎么知道他们后来的结果呢?

《孔子家语》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论语·季氏》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论语·子罕》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春秋·孔子《论语》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意:同臆,猜想、猜疑。必:必定。固:固执己见。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论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第二》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四十岁能不再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能听到忠言逆言都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都不会越出规矩。

《论语·为政第二》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文:掩饰,即掩过自欺。”

《论语·子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时:接时。说(yue悦)通“悦”,高兴。奉句大意是:学习新东西,并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此条揭示了掌握知识的一条重要规律。强调学习和复习并重。由于遗忘规律在起作用.某一信息必须反复强化.才能成为永久记忆。“学”而不“习”,旧知识就会淡忘.记忆就会消失。孔子的话实际上是在阐明这一道理。此条文句虽短,但多用虚字,因而富于感情色彩。又因为它出自圣人之口.千百年来被历代教育工作者奉为经典.家喻户晓.十分普及。

《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论语·卫灵公》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子张问怎样才能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即使到了野蛮落后之域也会畅通无阻。如果说话不忠诚实信,做事不厚道谨慎,即使在本乡本土,又怎能行得通?站立时,要像这些话就在面前。坐车时,要像这些话就刻在车辕横木上,这样就处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腰间的大带上。

《论语·卫灵公》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

孔子名言

《纪孝·行章》日常在家里的时候,要尽恭敬的孝心,早晚要问候请安,一日三餐,还有以外的饮食,都要敬意,不可有些怠慢。养亲的时候,须要和乐的心情,时常现出和颜悦色,言笑承欢,使父母没有感到不安。父母患病须要尽那忧虑的心。求医诊治,以祈早日痊愈,如果还没见效的话,必要继续就医,不可放任才好。万一不幸父母死亡的时候,当然尽着哀悼的心,悲痛哭泣,遵礼治丧,适合自己的力量。至于死后的祭祀,要尽人子女思慕父母的心,庄严肃静,回想父母生前容貌,宛然如在其上。以上五件,如果都能做到,方才可以叫做能够奉祀双亲啊。

《纪孝·行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以文会友:南大师认为,“文”包括了文化思想。以文会友实际上是以道义而结交朋友。

《论语·颜渊》

君子以当仁不让。

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在仁德或者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忍让的。

《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交朋友的时候,要守信用、重承诺。不能够说话不算话。

《论语·学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北辰:北极星。所:处所,位置。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论语·为政》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春秋·孔子《论语 ·宪问》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理解: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论语·宪问》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句子主要以兰花不因无人赏识而停止开放的高尚来类比君子也应如兰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对穷困也不会动摇自我的崇高品性,告诫人们要坚持洁身自好,不应随波逐流,丢了气节。芝兰:兰花,幽谷:偏远清幽的山谷,不以:不因为,节:品节,气节。

《孔子家语》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来成全仁德。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无:指不应该;有:指应该。杀身以成仁:牺牲生命以成全仁德。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论语·卫灵公》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 境动摇,没有忧烦。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怕的。“知者不惑”的“知”通“智”,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

《论语·子罕》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论语·子张》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曾子同情犯罪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也具备朴素的人道关怀的精神,只是不能以执政者无道为理由而藐视对法律的尊严。他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而不要像观火一样。

《论语·子张》

割鸡焉用牛刀。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焉:哪里。本句大意是: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牛刀用来宰牛,而鸡乃小禽,故杀鸡不必动用牛刀。此句比喻办小事不必花太力气,或大材不应小用。也有以“割”作“杀”的。

《论语·阳货》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厌:满足,食不厌精,指米春得越细越好。脍(Kuài快):切细的鱼、肉。这两句大意是:粮食不嫌春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原文是记述孔于拘于礼仪,比较讲究饮食。现多用来讽刺一些生活奢侈,贪录享受,或形容一些人挑剔食物,讲究吃喝。

《论语·乡党》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泰怕》这几句大意是: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出的话是善良的。人将死的时候,其心境是很复杂和微妙的,一般都会对人世和人生表现出无限的依恋,在悲哀之余,会觉得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太少了,甚而也会对过去自己做过的一些错事感到后悔,对别人过去对自己的不恭表示宽容等等,不一而足,故其言也善。这几句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比兴,喻指人之将死时的这一心理状志,准确地表达出一般的人性,所以成为千古名句。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值得借鉴,后人也多用这几句来表达将死之人在临终之前的善嘱,或用“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表达将死之人临终前的悲哀之情。

《论语·泰怕》

礼之用,和为贵。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和:平和适中,事事恰到好处。本句大意是:礼的作用,以遇事处理得恰当、适中为可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说的话。孔于曾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瘫也》),意思是:中庸之道,应该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儒家讲究中庸,即处理大事小事都要不偏不倚,不过分也无不及,恰到好处。所以有若说:“~。”现在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用“和为贵”表示要讲团结,讲友谊,以和气为重。有时也贬称在原则斗争中搞调和折衷为“和为贵”。

《论语·学而》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春秋·孔子《论语·子张》载子贡语。君子:这里主要指在上位的人。食:同“蚀”。仰:仰望。这几句大意是:君子的过失,就像日蚀月蚀:有丁过错,人人都能见到;改正以后,人人也都可以仰望着,看得清清楚楚。于贡在这里以日月之蚀比喻君子的过失,取其不论改正与否,人人皆得而见的意思,十分确切。有了过错,就像日月被遮掩,人人都能见其黯然失色;改了过错,犹如日月复明,人人也都能看到它的万丈光芒。因此,遮盖错误犹如掩耳盗铃,十分愚蠢;而一有错误就灰心丧气,也大可不必。~几句可用以劝告犯了错误的人正视自己的过错,并勇于改正,这对当政者特别有借鉴意义。

《论语·子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春秋·孔子《论语·微子》载楚狂接舆语。往者:过击的事。谏:劝阻,挽回。采者:未来的岁月。追:追赶。这两句大意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这两句可用以劝告人们不要沉溺于对以往错误的追悔,而要目光向前,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生活。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梧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之句即由此而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论语·微子》

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载孔子语。迁怒:转移怒气。贰(âr二):“二”的大写,这里是重复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不转移自己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孔子赞扬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话。当时,鲁哀公询问孔予他的弟子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可见孔子把~当作“好学”的标志,而且认为一般人很难达到。所谓“不迁怒”,是指不乱发脾气;“不贰过”,是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今天仍可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特别是“不贰过”,如能做到,受益无穷。《论语·雍也》

过则勿惮改。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惮(dàn旦):害怕。本句大意是: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正因为人不能无过,所以古人对改过谆谆教导,这些有益的古训,后人自应牢记。

《论语·学而》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来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副,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戒:戒备,防止。得:贪得。这几句大意是:君子有三件事必须戒备:年步的时候.精血没有稳定.要戒备女色;到壮年时.精血正旺盛.性情正刚烈,要防止与人争斗;到年老的时候,精血已经衰蝎,要防止贪心。少年之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t正蔼里营养精血,这时要防止女色,以免耗损精力.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壮年之时.精血旺盛,性情刚烈,争强好胜之心正盛.要防止与人争斗,以免不慎伤己或伤人,铸成大错;老年之时,精力很不充足,要防止贪得,以免力不从心,劳神伤体,损害晚节。这三戒针对的都是人的一生三个主要时期由于生理方面的特点而极易犯的错误,必须注意戒备。这几句可用于阐述人生必须戒备的有关身体和性情方面的问题。

《论语·季氏》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固穷:固守其穷。滥:胡作非为。进两句大意是:君子不因穷困而改变其操守,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二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面对穷困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或是固守其穷.不以此改变其追求、理想、信仰、操守,决不拿原则作改变处境的变换条件;或是不肯固守其穷,为改变处境而不惜卖身变节.投靠权贵,甚至为虎作伥。后一种人根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他们贪求物欲,“有乳就是娘”.孔子斥之为小人,极为准确。可以此二句说明面对“穷”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劝勉青年应经得住。穷”的考验,《论语·卫灵公》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经典语录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直:公平正直。怨:怨恨。德:恩惠。这两句大意是: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等恩惠。这是有人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以德报怨”的话同孔子应谈怎样认识时孔子回答的一番话.表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现在人们还常用“以德报怨”、“以怨报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等语,分别表示不记前仇、思将仇报、知恩报恩、以牙还牙等思想。

《论语·宪问》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这两句大意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应该促成别人的坏事。此二句反映了我们古老淳朴的道德观念。在孔于看来,凡是别人的好事,均应竭力成全之,不管与自己有无关系,而决不能促使别人作坏事,走上犯法的道路。~反映了孔子心地善良,淳厚朴实,旧时多用以劝人做善事。

《论语·颜渊》 朝闻道,夕死可矣。

春秋·孔子《论语·里仁》。朝(zhāo招):早晨。闻:听说.这里是学到、懂得的意思。道:泛指真理、知识、学同等。这两句大意是:只要在早晨学到一些真知灼见,晚上就死去都可以。这两句主要强调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断地追求真理,充实自己。如果真正能学到一些东西,那么即使朝闻夕死,也心安理得.并不感到遗憾。本名句已概括为“朝闻夕死”的成语.用以论述人应当终生坚持不懈地学习,或用于反映自我修养的迫切心情。

孔子语录原文 篇5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8、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朝闻道,夕死可矣。

2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2、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3、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精选孔子语录 篇6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上一篇:童年,童心作文400字下一篇: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有效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