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4-07-24

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精选10篇)

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篇1

B+ 等(32 个): 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B 等(31 个): 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很强的分数都高啊,要不然怎么继续强下去。好考的自然是实力相对较弱一些的。

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篇2

大学化学实验Ⅰ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接触到的一门重要实验课,其任务是给学生提供理工科专业学习相关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为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近些年来,我们在大学化学实验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1 创建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2]新颖的实验内容是激发学生实验的原动力,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而今我校教务处的教学建设专项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我们在改革中首先突破四大化学壁垒,合并各门实验课中的重复内容,重新编写实验教材,使实验课程相对独立,形成一个系统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在实验内容设计上,按照“基础训练—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这3个层次组织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做实验到主动参与,使实验教学变成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验证学科理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途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以下修改:删除“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时λmax选择”和“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两个实验有;改进的实验:将“以铁钉为原料制备感光液”实验拆分为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感光实验、氧化还原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组成、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配合物最大分裂能及铁含量测定。

2 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培养,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实验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条件将学生成批安排,按照同样模式完成同样的实验,然后提交模式相同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2.1 在实验预习和准备阶段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将每个实验室中的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通过预习讨论、做准备实验,发现和探究实验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资源搜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己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2 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通过实验过程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预习方案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方案进行检查,对没有原则性错误的方案通常不予以干涉,以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学生共同寻求答案。同时严格要求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实验品格。要求学生忠实记录实验过程和原始实验数据,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与预测不同的结果和现象时,引导学生查询原始实验记录,寻求答案。只有这样,即便是实验失败了,也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

2.3 实验完成后学会探讨和交流问题

实验完成后,需要做两方面的总结:(1)教师对整体教学情况的总结。对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回答;对实验中学生方案设计或实验操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出要求。(2)学生对自己实验过程的总结。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实验的研究性和探究性,那么在实验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探讨和交流,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反应能力。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下次上课时,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与其他同学分享实验结果和经验。通过介绍与评析、交流与探讨,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多边互动结合起来。在互动环节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学生被“难住”了,有时大家对某些问题有了争议,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打破了过去课堂上那种“教师一统天下、学生保持沉默”的局面,每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展示出来了,经过这样的生生、师生合作以及互动交流与探讨,每一小组再结合自己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真正掌握的目的。

3 建立综合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扩充教学范围,将大学化学实验Ⅰ的教学渗透到教师的科研及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为尽早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环境,我院把科研讲座作为应用化学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期有多位不同研究背景的教师,专门给学生做科学研究重要性讲座,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体会,对学生进行科研思维的启蒙教育。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生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资助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每年两批)“泰山医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每年都有多名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成功申请到相关的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精心安排计划,认真指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3]。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通过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如山东省每年举行的“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学校每年举行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趣味化学知识竞赛”,应用化学专业先后有多名学生参加,并分别取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4 结束语

在近两年的教学尝试中,我们发现改革后的大学化学实验Ⅰ更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总体素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应用化学专业虽然是一个新设专业,我们相信,经过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探索和配合,一定能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封顺,徐世美,岳凡,王吉德.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模式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5:116-119.

[2]宋继梅,杨捷,吴振玉,吴杰颖,田玉鹏.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06-108.

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篇3

据QS统计,今年中国内地共有48所大学有一个以上的专业位列世界200强。同时,有95所中国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至少一个专业中被其他国际学者引用。据悉,该专业排名考察了全球2858所大学的学术声誉、雇主评分、学术论文引用以及其他关键指标,对包括土木工程、经济学、法律、计算机科学以及许多其他主流30个专业进行了综合评测,选出了各项专业全球最顶级的200所大学。

理工专业排名快速上升

从专业看,中国大学在理工、科学、数学等方向的专业排名快速上升,有更多大学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大学在材料科学、化工、机械、电气和电子工程、土木工程,以及数学、化学、统筹学、农学和环境科学上有超过10所中国大学得到世界认可,位居世界200强。其中,中国大学在材料科学上实力最强,有20所大学名列世界前200名。与去年相比,仅材料一个专业,就有8所中国大学新入选世界200强,增长2/3。此外,中国大学的化工专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也令人惊叹,仅今年一年世界大学200强中就新增7所中国大学,比去年增长88%。电气与电子工程以及环境科学各自有4所中国大学分别跃居世界200强,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4%和67%。

文科综合表现有待提高

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育学和历史学的排名中,每项排名仅有不超过3所中国大学达到世界200强水准。在社会学中,中国仅有北京大学一所院校入选世界200强,今年全球排名仅有64位,与去年相比(37位),下降了27位。

专业排名还看北大清华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排名 篇4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本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五名,享誉国内外。

本专业不仅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富有特色的工程教育使其在就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全国第三个通过认证专业,并与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是6月《华盛顿协议》组织通过了我国提交的加入协议申请后,再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

本专业通过认识物理化学分离和化学反应改变原料的状态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化学加工技术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与传递过程的规律,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影响,解决工艺开发、装置设计、控制操作、综合化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

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优良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化学工艺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等化学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

本专业属于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额是高新科技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并强势发展的国家“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重点学科支撑下,正朝着国际上有影响、国内著名的示范专业方向快速发展。

排名

5星水平:

天津大学华东理工 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4星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江南大学 中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湘潭大学

全部开设化工专业的院校一览:

天津: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大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东学院

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

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江苏: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通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陕西: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

重庆: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甘肃:兰州大学

海南:海南大学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

湖北: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河北: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学院、河北联合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吕梁学院

河南: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

福建:华侨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篇5

1 教学内容

1.1 立足专业突出教学重点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工科院校打造特色教育的着眼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 体现在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化学越发广泛的与金属、材料、矿业、机电、土建、电子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1]。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素养。针对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们在《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做了相应调整, 有关公式计算和推导的知识尽量精简, 以阐述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主。对物质结构部分章节的电子运动、量子理论、杂化理论、原子轨道、波函数等内容只作简单了解, 而原子、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则要求学生掌握, 此外重点讲解气体及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缓冲溶液、原电池理论、金属与高分子材料等与机械自动化专业有交集的相关知识。

1.2 教学过程始终贯彻定量观点

与中学化学主要描述与评价化学反应的性质不同, 《大学化学》的教学内容更关注量变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以及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不断向学生强调定量观点。在学习热力学三大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平衡等章节时, 引导学生通过定量计算判断某一个具体化学反应自发发生的可能性、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终止的条件。比如计算食用50 g蔗糖获得的有效内能理论上能够支持学生自己登上几层楼等应用题, 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很吃惊, 对学习的兴趣大增。学生在自己查找资料建立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化学能与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计算, 达到教学大纲培养的要求。此外, 通过计算分析常温常压下N2和H2化合形成NH3需要的时间与合成氨工业中采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对比, 学生更准确的建立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初步建立判断化学反应在具体环境下能否发生的能力。而通过分析讨论锅炉水垢清除方案, 学生以定量观点重新认识“不溶”的Ca SO4如何在沉淀与溶解间达到平衡, 从而更新了化学观念。

1.3 以应用实例辅助教学

机械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经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从事现代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因此该专业的教学更注重学习与解决具体问题。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将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相结合[2], 一方面我们选择采用机械自动化相关素材作为教学的实例, 如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的腐蚀原理和常用的防腐蚀措施及其原理、润滑油的理论知识及使用与鉴别、防冻剂的开发、化学相关能源等等。借助实例问题的处理分析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3],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从当前或本地的相关热点事件入手, 通过对事件中化学相关问题的研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如以本地龙江污染事件中的絮凝处理重金属镉为例, 引导学生如何将配位化合物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 教学方法

2.1 了解学生知识背景,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掌握教学内容是我们在探讨教学方法时首要考虑的一点。由于学生高中阶段接受的化学教育存在差异, 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有必要在课前首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摸底调查。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对化学学习是否感兴趣、对本课程学习后期望获得的知识能力等。通过分析总结问卷的调查结果, 我们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学习心理有了明确清晰的认识, 将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情况与需求结合进行课程教学。实践证明经过问卷调查后, 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课堂作业和考试结果显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掌握和运用明显优于未进行调查的年级。

2.2 以点带面, 以面构体

《大学化学》不再强调具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 而是站在更高层面探讨化学反应发生的原理和规律, 因此课程的教学涉及很多概念和公式。如果学生还未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很容易迷惑在众多公式概念中不知所措。此类情况经常发生, 如化学平衡章节的问题计算, 学生看到吉布斯自由能就常常凭经验运用化学热力学的有关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却没有明白化学平衡的原理, 结果谬以千里。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体系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时常强调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三个重要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 再以此三点为中心向各自相关知识点扩展, 帮助学生分清三个层面的知识集群。然后通过一些综合性应用题目, 训练学生正确识别与运用这三个层面知识集群, 达到构建有机统一知识体系的目的。

2.3 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受到网络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冲击。如何正确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4,5]。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引入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多种多样, 有各种级别的精品视频课程, 也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视频, 甚至各种类型的科教视频等等。因为学生专业背景、知识层次和语言的差异, 直接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视频进行教学, 其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采取对网络视频再编辑的方式, 配合教学进度选择某些适当的精彩视频片段进行辅助教学, 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很好。遗憾的是目前机械自动化方面的化学类视频资源稀少, 一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急需视频辅助而无法获得, 有待相关资源进一步发展。

3 成绩考核与总结交流

3.1 多种考核方式综合

大学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从外部的“教”向内在的“学”转变[6]。《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公式、概念与化学物质的物化性质, 如果采取闭卷方式进行考试对于机械自动化专业学生而言难度过大, 也不符合开设此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现代化学概念、掌握应用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而且试卷中的试题绝大部分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具有清晰化学思维的基础上才能解决的应用型考题, 在课本上无法直接找到答案。因此我们采取开卷方式进行该课程考试。考试情况分析显示学生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 说明该方式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考试能够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但是仅通过考试还不足以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了全面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我们在考试之外积极尝试多种方式配合对学生进行考核。比如教师提供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选题, 鼓励学生独立或组建小组以撰写小论文、社会实践调查、课外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学生的成绩由两者综合构成。经过几年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多方式的考核模式对教学质量提高有明显效果。

3.2 鼓励代替惩罚,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还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信乐观的心态。通过扣分等惩罚手段能够鞭策学生避免出错, 追求成功, 也可能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 甚至因频繁的惩罚使学生产生麻木心理, 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采取加分等鼓励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 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很有帮助。我们在教学开始时先给每位学生赋予60分的积分,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相关问题, 可根据情况赋予2~5分的奖励。另外可通过布置作业进行考核。如果学生的回答充满新意, 即使有瑕疵我们也视情况给予分值奖励。这些措施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关注教学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3 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成立教研组并总结交流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丰富, 涵盖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结构、化学应用等各个方面。授课教师要把该课程讲好使学生感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学习, 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不低。然而在学科发展越来越精细的当下, 安排单个知识非常全面、深入的教师作为该课程的教师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采取吸收多名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入该课程教研组, 按照教学进度分别安排不同教师承担其熟悉或研究的领域进行授课, 更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 教师们在研讨教学方案和总结教学心得时易获得启发, 有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我院的大学化学教研组由应用化学、生物化工、材料工程等多名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 在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总结方面互补配合, 充分发挥了各位教师的优势, 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4 有待解决的问题

以我校2013级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人数为例, 300余人分为3个教学班进行教学。由于每个教学班的人数仍然众多, 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充分关注, 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和调控学生的学习节奏。其次, 课程目前所用教材为面向非化学专业的通用教材, 并不是非常适合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 因此我们计划在积累足够教学经验和素材后自编更合用的教材。此外限于学校实验资源紧张, 本课程未开设配套的实验课程, 实为憾事。

5 结语

在机械自动化专业开设《大学化学》课程为学生建立现代化学的观点、完善知识体系提供途径。我们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紧扣专业特色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成绩考核进行改革尝试, 取得一些经验和初步成绩。学科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日新月异,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仍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并深入进行。

摘要:结合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实践, 探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面的改革措施。总结了立足专业特色突出教学重点, 强调定量观点, 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组织教学活动, 采取实例教学、借助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并讨论考核方式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大学化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创举, 胡思维.建筑类专业大学化学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 (4) :53-55.

[2]吴楠楠, 欧阳顺利.试论如何对非化学专业大学的化学教学进行改革[J].课改探微, 2012 (3) :40.

[3]杜群.大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 2012 (3) :29.

[4]黄紫洋, 吴华婷.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 2011, 26 (2) :8-12.

[5]贺凯丰, 李敏, 孙飞宇.网络教学在人文社科理论课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3 (5) :67-68.

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篇6

关键词:大学化学;石油工程;教学改革;理论;实践

开展大学化学教育能够为学生传授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更加了解,对采油、储运、油气加工工艺形成系统认识,对指导其实践有着现实意义。大学化学教学包括对有机化学专业教学、物理化学专业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基础性知识教学。但就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来看,仍存在一定不足。学生对章节之间贯穿与联系较小,自主学习难度大,长期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最终教学效果。本文将详细论述大学化学在石油工程专业的教改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创新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一、加强“结构决定性能”分析

石油工程学科当中开设大学化学基础课程,其中包括的有机化学课程当中尽管只包含了一个章节,但是其中内容涉及到了烷烃、烯烃以及炔烃等多方面的内容。另外也包括了一些有机反应的内容,也都需要学生完全掌握。这种情况下,非专业学生无法在四个学年的时间当中将全部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充分掌握。为此,针对这个章节内容的教学需要进行科学性思考,教师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决定性能的学科特征传递给学生。令学生能够对未来学习产生理性认识。结构决定性能属于有机化学学科当中的学科思灵魂,结构属于能够决定物质性能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内在动因,物质能够展现出来的一些性能,必然会受到物质的结构影响。这种思想在之后的全部教学当中都有体现。教师也会不断强化这一思想,只有具备了思想性的学习才能够成为更具有意义的高级学习过程。

例如教师在对烷烃以及烯烃等相关属性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两种结构进行对比发现,存在结构为单键与双键差异性,因此,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化学性质。为此,教师应当有侧重的强调结构决定性能的重要思想。同时也应当进一步解释说明。单键以及双键究竟会造成化合物产生怎样的差异性。通过对本质进行分析,单键属于两个sp3杂化轨道交叠产生了 键,电子云流动性相对较小,活动程度有限。想对此双键处在不饱和状态当中,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电子云本身流动性较大的π键,活动程度较高,烯烃很容易产生亲电反应。

二、加强物理化学弱化公式推导过程分析

大学化学课程当中存在相当比重的物理化学内容部分,其中化学热力学知识所占比重最多,其中包括了热力学三大定律,为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大量的公式,并需要通过计算将公式推导清晰,同时也需要对公式应用情况充分掌握,但是学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重心。一些学生可能出现拿着公式乱用的情况,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然给学生首先掌握推导过程让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在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一方面可以提升积极性,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节省时间,并借助例题与实例展示理论知识。

例如在进行熵变求算过程中,其涉及到的公式较多,学生很可能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公式弄混,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应用进行引导,首先当学生推导可逆反应中热量以及温度的商。通过不同条件下的熵变就能够进行转变,获得热与温度方面的比值内容。例如求算恒温过程中的熵变时,学生只需要通过求得热即可。其他条件下也可以同样求得和推导。

三、化学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大学化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知识传授,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效果,进而对后续学习造成不良影响。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实际效用,并指导于实践生活,形成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理论记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提高其专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对分子间力的教学,以传统讲读灌输等方法无法使学生形成系统思维,接受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活性炭吸附的过程和效果,在感受到活性炭神奇的吸附作用后,教师可带学生观看活性炭雕,在学生好奇心 和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时给学生讲授其具有伺服有害气体的效能,主要通过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实现吸附,但其价格相对较高。再如讲授氢键时,书中的实例仅限于氟、氧、氮与氢原子之间的作用,借助笔者从最新前沿文献中找到的一些单晶结构立体图和数据,向学生生动地展示了硫、卤素原子与氢原子也能形成多种非经典氢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氢键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的弊端,通过真实的感受理解分子间力。结合实践案例引用等形式,都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工程专业开展大学化学教学,为达到专业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出发点,以达到化学教学目的。基于石油工程专业中大学化学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教学改革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开展,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激发兴趣。通过本文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点来看,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能够有效巩固理论基础,对完善化学思维,形成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霄,蒲晓林,戴毅,黄桃.有机化学在油气井工程专业的教改探索[J].广州化工,2013,19:162-163.

[2]董斌,刘大鹏,王荣明,罗立文.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普通化学的教学探索[J].石油教育,2013,06:94-96.

[3]王富华.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积极性的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64-67.

[4]耿春香,张秀霞,赵朝成,王志伟.環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培育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06:173-175.

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篇7

材料科学与工程Y: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浙江大学

车辆工程W: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W :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自动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南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复旦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Y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信息工程Y 1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软件工程W :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建筑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通信工程:工程力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信息对抗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

理学排名

信息与计算科学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管理学排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管理 :清华大学

大学理科专业排名 篇8

作者:商学院文章来源:美国商学院

大学理科专业排名 理学 本科专业 排名 校 名 等级 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数量 材料化学 1 浙江大学 A++ 92 材料化学 2 北京大学 A++ 92 材料化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2 材料物理 1 东北大学 A++ 57 材料物理 2 西北工业大学 A++ 57 材料物理 3 北京科技大学 A++ 57 大气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0 地理科学 1 北京大学 A++ 98 地理科学 2 南京大学 A++ 98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7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2 北京师范大学 A++ 7 地理信息系统 1 北京师范大学 A++ 117 地理信息系统 2 北京大学 A++ 117 地理信息系统 3 武汉大学 A++ 117 地球化学 1 南京大学 A++ 10 地球化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0 地球物理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3 地球物理学 2 北京大学 A++ 13 地质学 1 中国地质大学 A++ 15 地质学 2 南京大学 A++ 15 电子信息科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北京大学 A++ 19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7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 南开大学 A++ 7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7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 南京理工大学 A++ 77 海洋技术 1 中国海洋大学 A++ 9 海洋科学 1 中国海洋大学 A++ 10 化学 1 北京大学 A++ 213 化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13 化学 3 南开大学 A++ 213 化学 4 浙江大学 A++ 213 化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8 化学类新专业 W 2 浙江大学 A++ 18 环境科学 1 南京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 2 北京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 4 同济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3 理论与应用力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7 理论与应用力学 2 北京大学 A++ 17 生态学 1 兰州大学 A++ 42 生态学 2 南京大学 A++ 42 生态学 3 云南大学 A++ 42 生物技术 1 清华大学 A++ 235 生物技术 2 北京大学 A++ 235 生物技术 3 上海交通大学 A++ 235 生物技术 4 复旦大学 A++ 235 生物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 2 清华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 3 复旦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 4 浙江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 W 1 浙江大学 A++ 23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

W 2 中山大学 A++ 23 数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21 数学类新专业 W 2 浙江大学 A++ 2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 北京大学 A++ 316 数学与应用数学 2 浙江大学 A++ 316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复旦大学 A++ 316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清华大学 A++ 316 天文学 1 南京大学 A++ 4 天文学 2 北京大学 A++ 4 统计学 1 北京大学 A++ 126 统计学 2 南开大学 A++ 126 统计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26 统计学 4 厦门大学 A++ 126 微电子学 1 清华大学 A++ 31 物理学 1 北京大学 A++ 205 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205 物理学 3 清华大学 A++ 205 物理学类新专业 W 1 清华大学 A++ 15 心理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A++ 44 心理学 2 北京大学 A++ 44 心理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5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北京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2 清华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3 浙江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大连理工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吉林大学 A++ 355 应用气象学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 7 应用物理学 1 清华大学 A++ 123 应用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123 应用物理学 3 上海交通大学 A++ 123 应用心理学 1 浙江大学 A++ 100 应用心理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A++ 100 应用心理学 3 北京大学 A++ 10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1 南京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 北京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 北京林业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4 新疆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5 武汉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6 吉林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7 西北大学 A++ 114 作者: 221.219.161.* 2005-9-11 02:10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大学理科专业排名(高考志愿向导)理学 本科专业 排名 校 名 等级 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数量 大气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0 地理科学 1 北京大学 A++ 98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北京大学 A++ 194 化学 1 北京大学 A++ 213 环境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3 生物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89 数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2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 北京大学 A++ 316 统计学 1 北京大学 A++ 126 物理学 1 北京大学 A++ 205 心理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5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北京大学 A++ 355 材料化学 2 北京大学 A++ 92 地理信息系统 2 北京大学 A++ 117 地球物理学 2 北京大学 A++ 13 环境科学 2 北京大学 A++ 160 理

论与应用力学 2 北京大学 A++ 17 生物技术 2 北京大学 A++ 235 天文学 2 北京大学 A++ 4 心理学 2 北京大学 A++ 4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 北京大学 A++ 114 应用心理学 3 北京大学 A++ 100 材料物理 3 北京科技大学 A++ 5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 北京林业大学 A++ 114 地理信息系统 1 北京师范大学 A++ 117 心理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A++ 44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2 北京师范大学 A++ 7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大连理工大学 A++ 35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77 材料物理 1 东北大学 A++ 57 生物科学 3 复旦大学 A++ 189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复旦大学 A++ 316 生物技术 4 复旦大学 A++ 235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77 环境科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0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吉林大学 A++ 35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6 吉林大学 A++ 114 生态学 1 兰州大学 A++ 42 地球化学 1 南京大学 A++ 10 环境科学 1 南京大学 A++ 160 天文学 1 南京大学 A++ 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1 南京大学 A++ 114 地理科学 2 南京大学 A++ 98 地质学 2 南京大学 A++ 15 生态学 2 南京大学 A++ 42 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205 应用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12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 南京理工大学 A++ 77 应用心理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A++ 100 应用气象学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 7 电子信息科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3 化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8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 南开大学 A++ 77 统计学 2 南开大学 A++ 126 化学 3 南开大学 A++ 213 生物技术 1 清华大学 A++ 235 微电子学 1 清华大学 A++ 31 物理学类新专业 W 1 清华大学 A++ 15 应用物理学 1 清华大学 A++ 123 生物科学 2 清华大学 A++ 189 信息与计算科学 2 清华大学 A++ 355 物理学 3 清华大学 A++ 205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清华大学 A++ 316 生物技术 3 上海交通大学 A++ 235 应用物理学 3 上海交通大学 A++ 123 环境科学 4 同济大学 A++ 160 地理信息系统 3 武汉大学 A++ 11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5 武汉大学 A++ 1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7 西北大学 A++ 114 材料物理 2 西北工业大学 A++ 57 统计学 4 厦门大学 A++ 12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4 新疆大学 A++ 114 生态学 3 云南大学 A++ 42 材料化学 1 浙江大学 A++ 92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

亚洲大学排名公布等 篇9

5月,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了亚洲各大学的最新排名,香港大学蝉联排行榜第一。香港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夺得“榜眼”和“探花”席位,北大、清华则分列第12位和第16位。不过,北大、清华和复旦在“学术同行评议”的指标中都获得了满分(100分),它们也被认为是同专业领域中的最好大学。

今年有41所中国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强,比去年多了两所。中国大学在“单位论文引用”指标中的得分也高于往年,这意味着,中国一流大学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不过,排名也显示,中国大学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努力,比如在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和增加教学资源上。

据了解,Qs亚洲大学排名是Qs世界大学排名的延伸。Qs世界大学排名始于2004年,是世界范围内被引用最多的大学排名。

高二男生研究“男孩危机”建议学校“因性施教”

美国《商业周刊》有篇文章写道:“在美国各地,女生在学习方面似乎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虽然带有调侃味道,但“男孩危机”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一些学者甚至认为,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等方面遭遇“全线危机”。

真是这样吗?上海复旦附中高二男生李申儒对“男孩危机”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数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写就了一篇8000多字的论文。结果发现,“93.01%的男生认为存在‘男孩危机’这种现象。高速9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今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女生发展。76.48%被调查者认为,当今学校教育压抑了男生的发展。‘男孩危机’主要表现为学业危机,其背后是教育危机和评价危机。”

作为治理“男孩危机”的手段之一,李申儒认为必须改革现行教育评价体制,以综合评价取代学业评价,以能力评价取代试卷评价,以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男孩危机”的解救,更需要男孩自身力量的发挥。

中学生异性亲密接触男生家长甘做“鸵鸟”

国际跨文化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大会于近日公布了一份对上海五所初高中1508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与异性接触属于正常现象,被调查学生认为与异性亲密交往的目的主要为摆脱孤独压抑感、减轻学习压力和满足好奇心。

在调查中,专家们发现,家长对孩子和异性亲密交往采取不管不问态度的占了不少比例,尤其是高中男生的家长。有近1/3采取“鸵鸟政策”,总是避而不谈,唯恐教坏孩子。而老师们对异性亲密交往的态度则处于两难的状态,“想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管”。为了避免矛盾,只要在校园内不出现不规范行为,很多老师采取不过问的态度。

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的现象,包括格致中学、光明中学等在内的一些学校纷纷开始探索青春期教育新方法。自由联想、角色扮演、同伴互助……校方希望通过此类开放式教育形式帮助同学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性观念。

女中学生受邀参观美国馆重温历史

从134年前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113名中学生大使通过一次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般的纪念活动,完成了中美两国在世博会上的又一次“握手”。

5月8日上午10点,113位中国女孩走进了世博园,成为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特邀嘉宾和“中国学生大使”。此举是为了纪念134年前,113位中国男学生以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身份,参观美国举办的费城世博会。“就像历史转了一个大圆圈,中国和美国在世博会上又相聚了”。

有机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篇10

起初世界大学排名只在小范围内为学生与家长的选择提供参考,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1]大学排名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深深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尽管自产生之初就不断有对排名的方法和潜在影响的质疑,但是人们还是在逐渐接受排名,并且开始认同大学排名在突出“学术成就的关键方面”发挥了有价值的作用。[2]排名给领先高校带来的“光环效应”(halo effect),使得大学开始变得更加重视绩效责任、战略目标的设定,以及为学生和家长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可比的信息。[3]

然而由于大学类别和使命的多样化,大学排名并不能帮助高校精准地定位“真正的同行”。[4]每个大学都有独特的价值使命,不同学科发展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作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基本单元,学科层次上的排名有着更大的现实意义。如QS研究部主管Ben Sowter所说“,如果大学排名是以广角视图展现大学发展全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则希望在学科的层面揭示一组更为丰富翔实的信息”。[5]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学科的竞争。[6]

增加学科视角成为大学排名的发展趋势,在目前国际的世界三大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THE世界大学排名以及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均发布了按学科领域分类的排名。在国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02 年起,在全国开展了学科评估工作,帮助参评单位了解学科现状、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同时为学生选报专业提供参考。然而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具有学科领域下细分学科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其对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评价对象

2015 年发布的第五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通过对1 亿多条引文出处的分析、14,000 多个大学提供的项目信息的验证,QS对纳入学科评估的全球3,551 所大学中的894 所院校进行了排名。

QS以QS世界大学学术声誉调查数据库、QS世界大学雇主声誉调查数据库和世界最大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三个大型数据库所提供的大学学科数据为基础,确立了进行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5 个学科领域的36 个学科(具体入选学科参见表1)。其中艺术与设计、建筑学、牙科学、兽医学、商业与管理,以及发展研究为2015 年QS学科排名的新增专业。

在专业遴选过程中,QS对入选的学科设置了三大标准:1包含重点高校:QS所进行的调查包括了在该学科领域的所有重点高校,无论它们是否期望被列入到QS世界大学排名中。2学者的回复水平:学科必须吸引足够多的学者回复。3衡量指标的总体适用性:运用于学科排名中的指标和方法被证明在突出优秀学科方面是恰当和有效的。而高校只有在满足了声誉调查指标、5 年内该学科发表论文数量高于规定最低数量,并且开设了该学科课程时才能进入该学科排名。

资料来源:http://www.iu.qs.com/university-rankings/subject-tables/(2015-5-25)

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体系

(一)数据来源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采用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 简称“AR”)、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简称“ER”)、篇均论文引用率(Citation Per Paper,简称“CPP”)和H指数(H-Index)四个指标。其中,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调查数据分别来自QS世界大学学术声誉调查数据库和QS世界大学雇主声誉调查数据库。篇均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数据来自Scopus数据库,旨在考查高校某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独特的世界学者与毕业生雇主调查是QS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石,经过逐年改革,目前参与两项调查的受访者总共有以下七大来源(见表2):

(二)指标介绍

1.学术声誉

自2011 年推出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来,学术声誉一直是该排名的核心指标。2015 年,学术声誉调查共收到85,062 份回复。参与AR调查的被访者必须提供四类信息:个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职位和所在单位等)、知识专长(最了解的国家、区域和最熟悉的学科领域,至多选择两个学科领域)、顶尖大学(在熟悉学科领域下列举不超过5个学科,并列举自己所在机构以外的各学科中最优秀的大学,其中国内大学不超过10 个,国际大学不超过30 个)、其他相关信息(从2012 年开始重视针对某一特定学科向专业研究人员进行意见征集)。

虽然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和学科排名采用的是同一学术声誉调查数据,但在学科排名中,主要是根据受访者所擅长的学科领域筛选专家,并通过分析AR调查的结果产生新的学科排名。在AR调查中,受访者最多可以选择两个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而在结果处理中选择一个擅长学科领域的受访者的回复将被赋予更高权重。

表3(见39 页)显示了每一个入选学科的AR回复数量以及ER回复数量。QS强调学科的国际声誉,因此会对国际学者的回复结果赋予双倍于国内学者的权重,以更好地识别学科领域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与此同时,权重同样也被用于平衡地区的代表性。

2.雇主声誉

QS世界大学排名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以实际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作为评估一所国际大学的关键因素。2015 年,QS雇主声誉调查收到41,910份问卷。参与ER调查的雇主同样被要求列举最能满足他们招聘需求的至多10 个国内大学和30 个国际大学,并列举自己更倾向录用的专业。通过这两个交叉问题的分析,推断出某一学科的优秀程度。此外,考虑到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录用员工时不考虑专业背景以及录用专业范围超出QS排名涉及专业的用人单位也在本调查的范畴内,但是降低了这类雇主回复的权重系数,仅设定为0.1。而对于从学科大类(例如社会科学)雇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其回复的权重系数被设为0.25。从2012 年起,QS更加关注只对特定学科感兴趣的雇主的意见,其回复的权重系数被设定为2。

说明:1AR:学术声誉调查;ER:雇主声誉调查。2“√”表示选用此途径;“×”表示不选用此途径。

雇主声誉调查与学术声誉调查的调查原则基本类似,也更加看重国际声誉,唯一不同的是雇主声誉不区分学科领域。因为许多学生的职业生涯道路与他们的专业间接相关。许多工程学专业的学生会成为会计师,但很少有历史学科的学生最终从事与他们的学科密切相关的职业。然而根据QS举办的分组座谈和学生的反馈,就业前景仍是学生在选择学科或大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无论他们所设想的职业与所选择就读的学科是否直接相关。

3.篇均论文引用率

在学科排名中QS使用了篇均论文引用率作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指标之一。Scopus数据库中的期刊都被标记了ASJC(所有科学期刊分类)代码,用于识别期刊的主要学科方向(跨学科期刊除外),在此基础上,QS汇总了2009 年到2013 年论文数量及其引用情况,得出在某一学科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指标。

由于一些学科在Scopus数据库中的文献数量不同,因此QS对每一个学科都设定了不同的论文数量阈值,以避免因少量高频引用的论文而引起的异常情况。与此同时,不同学科的发表类型也千差万别,如2009~2013 年间,化学学科引文索引数量为4,432,009;英语语言与文学学科却只有5,352。为了更好地反映学科的主要出版物和引用模式,该指标也设定了最低出版物阈值和权重。如果某学科论文篇数达不到6,000 篇,则不适用论文引用数指标。

QS还采取了一些质量保障措施,比如引用自己的论文不被统计在内、交叉学科的论文不被统计在内等。为了克服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研究十分突出的高校在与著名综合型大学比较的过程中被低估的现象,QS增加了一些统计数据的权重,比如,只回复单一学科的学术意见、仅录用某一特定学科毕业生的雇主意见、特定专业领域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等,这也有助于提高专门学科科研机构的学术声誉。

4.H指数

2013 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中增加了H指数。H指标是用于衡量的指标。该指数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提出,作为确定理论物理学家的相关学术质量的工具,目前也广泛用于科研人员和科研群体的学术产出数量和影响力的评价,即当某科研人员或群体的论文中有h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h,此h值为我们所称的H指数[8](见图2)。

说明:图中曲线表示论文数量和被引量的分布状况,45度角平分线与该曲线的交点就是h值,曲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区域即为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H指标的计算仍然是以期刊所属的学科汇总数据集。为平衡其影响并把焦点集中在专家上,在计算H1(可归因于既定学科的所有论文)、H2(只归因于某个学科的论文)基础上,将H2 指标双倍权重,合计后将结果等级化和标准化。

不同学科的文章发表和论文引用数量存在的差异显著,限制了H指数在综合排名中的使用效果,不过在学科排名中,由于偏差被大体消除,H指数效果较好。

(三)指标权重

在指标权重方面,由于不同学科的情况不尽相同,论文发表、引用率、接受调查并回馈的被访者数量等因素都不一致,因此在不同学科的排名上,指标所占的权重也不一致。如在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表数量和引用率远远高于社会科学或人文艺术领域,在医学和英语语言及文学领域同等强调引用率也没有意义。同样地,不同学科在雇主调查中的受欢迎程度也大相径庭,同等强调雇主对于经济学和哲学的反馈同样没有意义。表3(见下页)从5 个学科领域的36 个学科分析AR、ER、CPP、H指数四项指标在不同学科中所占的权重,以区分排名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

资料来源:http://www.iu.qs.com/university-rankings/subject-tables/(2015-5-25),说明AR:学术声誉调查;ER:雇主声誉调查

(四)数据处理与计算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QS公司主要通过数据筛选和加权处理,并对每项指标取自然对数处理,控制离群值和不恰当的权重对数据结果带来的干扰影响。

当所有指标得分均转化为Z分数之后,通过线性函数y=∑ωij·Zxij(Zxij表示指标的Z分数,ωij表示与指标xij相应的权重系数,ωij≥0 且∑ωij=1算出最终整体性综合评价值y=f (ωij,xij)(y∈[0,100]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根据y值对各个学科进行排序。

三、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新举措

自2011 年推出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来,其排名结果在全球广受欢迎,但是也碰到一些问题,例如较之拥有良好综合实力的综合院校,在某一学科中具有突出学科优势的院校的排名被低估。因此,QS改进了其学科排名方法,以更好地遴选院校在某一学科领域所具有的核心优势,更有效地消除大学综合实力对特定学科排名产生的影响。

在数据处理与计算中,QS在许多环节对权重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具有针对性的回复,使排名结果更加科学。在声誉调查中,对受邀对顶尖大学某一特定学科发表评论的学者的回复、对仅就某一特定学科表达观点的学者的回复、对招聘特定学科毕业生的雇主的回复增加了权重。在论文指标上,对在某一特定学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增加权重,并将在某一特定学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计算的H指标设定为双倍权重。

为进一步消除大学综合排名和相近学科影响力的影响,QS比较了雇主声誉调查和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声誉调查的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调整了相关指标权重。这意味着较之综合实力,那些在特定学科实力突出的院校,其得分被按适当比例强化,而那些在特定学科实力不足的院校,其不足之处也被按适当比例强化。其结果是:院校的主要优势学科更加突出,并减少由于综合排名和相邻学科的影响力而产生的影响。

在2015 年的学科排名中,为了评估更多的学科和大学,最大程度地利用已经回收的学术声誉调查数据和雇主声誉调查数据,QS将学术声誉调查和雇主声誉调查的数据采集年限延长至5 年,并分别赋予其25%和50%的权重。这有助于稳固一些低回复率学科的调查样本,并增加QS调查样本的总量。与此同时,QS进一步改进了Scopus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解决仅统计已进行学科分类的论文的情况。

四、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反思

对于目前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支持声有之,反对声亦有之。一方面,支持学科排名是因为该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政府、大学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世界大学排名将大学看成一个整体,忽视各大学办学规模、发展类型、学科多样性等方面的缺陷,从而增强了排名的国际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反对学科排名则主要对排名过程中理论的建设、方法的运用、指标体系的确定、权重系数的划分以及排名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存在质疑。

截至目前,发布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机构主要有报纸和杂志等媒体、政府部门如教育部或者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中的科研中心等。不同的排名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判断,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的支持。在方法运用方面,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来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采用加权排行,其中主观评价包括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客观评价包括篇均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等。客观评价指标可以进行量化研究,反复测算。但是,看似科学的评价方法实则依然存在问题,即方法的运用和指标的选择本身就包含了排名设计者的价值判断。对部分重要且可比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意味着不可比的指标,如公民道德的养成;不可量化处理的指标,如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发展状况等一些对于大学来说不可或缺的功能都不被纳入到指标体系当中去。

因此若过分依赖排名结果,带来的风险是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名次本身而不是质量的提高。若大学仅仅关心排名的表现,而忽视大学的使命,将内部结构治理、师生发展、学科内涵建设置于附庸地位,这样的大学实在难以承担大学的责任。

五、展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前进方向

作为唯一具有细分学科排名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也为国内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一)创新教育观念,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主要通过声誉调查衡量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国内高校必须要以国外高校同类学科作为参照,用世界一流水平的标准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教育观念,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高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开设国际暑期学校,扩展交换生计划,邀请海外著名专家讲学,帮助学生提升国际视野,了解学术前沿,提升高校培养的人才的竞争力。

(二)夯实科研整体实力,激发学科内在发展活力

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中,篇均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都是用来衡量某一学科科研实力的指标,H指数的引入更是体现了科研评价中更加注重质量的导向。国内高校世界一流学科的创建,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凝练学科发展重点,激发内在发展活力。支持教师在英文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有实力的高校要积极筹办各学科英文学术期刊,并争取被国际知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提供更高的平台。时刻瞄准学科发展最前沿,发挥各高校引进世界一流学者的优势,带动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生,进而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

(三)提升国际显示度,扩大国际影响力

国际显示度是体现学科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影响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为国际同行对学校学科实力的认可。因此在发展策略上,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国际交流的支持,在重要的国际舞台展现学科实力,同时不断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密切交流与深度合作,主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让国际同行对本校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产生认同感。此外,要进一步加强英文网站建设,增加更新频率,方便外界了解本校学科发展动态,联结国际学者、国际组织开展合作项目,扩大国际影响力。

上一篇:元宵祝福语简短下一篇:对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