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2024-05-20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共18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1

一、训练准备过程

教师要想上好思维训练课,开展好思维训练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确保训练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有序高效在这一过程有两项主要任务:

1、拟定好思维计划,这时搞好思维训练的前提,在定计划要依据大纲或课标要求紧扣教材知识和内容、训练目的和要求、训练形式和方法。

2、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起学生主动思考、敢想敢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不敢发表意见,则思维训练难于进行,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呢?

①是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

②是说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③是让学生从新旧知识矛盾中发现问题;

④是创设争辩氛围;

⑤是利用游戏、演示、操作等激发思维兴趣。

二、训练实施过程

在这一过程,首先是训练指导,即结合某单元或章节的新知识内容,说明重点训练项目、程序和方法、使学生明确训练目的和要求,从而自觉参与思维训练。其次是按计划分课时开展训练,注意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在新课学习阶段以归纳推理训练为主,在练习巩固阶段以演绎推理训练为主;但是,要注意求异思维训练。数学课堂教学是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呢?

1.创设思维情景激发思维。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思维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将学生的思维需要转化为思维活动

2.安排适当活动,激活思维。在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后,他们会主动参与思维活动,在次基础上,还应安排适当活动激活思维,使思维优质高效。

①让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是激活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质疑问难的学习活动可以活跃气氛,促使全体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思维、交流信息、教师正好因势利导参与研讨。

②让学生自学尝试。自学尝试是一种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不仅可以激活思维,而且可以培养自学能力。

③让学生探究研讨。例如:教学运算定律让学生通过题组计算自己找规律,做结论。

④让学生判断推理。应用判断推理辩析和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也是激活思维的有效方法。例如:让学生运用除法算式判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并说明理由,可以激活学生的演绎推理。

3.多种形式鼓励激励思维。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需要不断被激励,如何激励学生思维呢?

三、效果测评

1、报告结果,自我激励。即让学生当众报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如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把自己得的结论说给大家听。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2

一、生活经验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其积累新经验的生长点。生活经验是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 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认识和反映, 教师在教学伊始应准确辨识和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将其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 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 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例如, 教学“掷一掷”一课, 上课伊始, 我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孙悟空和猪八戒比赛掷骰子, 谁的点数大就算谁赢, 一人一次为1局, 共进行3局。提出问题:“朝上的点数可能是几呢?”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 轻而易举地就说出了“可能是1、2、3、4、5、6”。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仅知道了会出现哪些点数, 还知道这些点数的可能性相同。接着提出:“如果两个骰子一起掷, 和可能是多少?”从而引出课题“掷一掷”。

二、动手操作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扶手

思维始于动作, 经验源于实践。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 才能有所感, 才会有所获。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 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 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例如, 教学“掷一掷”新知环节:孙悟空和猪八戒把两个骰子一起掷可能出现的和分为两组, 一组是A组:5, 6, 7, 8, 9;一组是B组:1, 2, 3, 10, 11, 12。两个骰子一起掷, 掷20次, 掷出的和在哪一组出现得多, 谁就赢。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赢, 有的说猪八戒赢。我让学生利用学具, 6人一小组实际掷一掷, 验证自己的猜想, 动手操作后得出结论:八戒赢。

常言道:“教师讲十遍, 不如学生动手做一遍。”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直观感受印象深刻。尽管类似这样的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 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 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只有动手操作, 体验积累的数学经验, 才能最终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伴其一生, 受用一生。

三、抽象概括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关键

抽象、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是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关键手段, 也是建立数学模型最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很多数学知识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 而抽象的知识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 如果没有具体的感受, 知识就变得枯燥乏味, 数学思维也只会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不能从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 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也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 抽象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与发展。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 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属性, 不断积累知识的建模经验。

例如, 教学“掷一掷”在学生动手操作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 我提出:“你们说八戒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重来孙悟空能赢吗?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你们能发现吗?”问题提出后, 思考片刻, 同学们便蠢蠢欲动, 借助动手操作习得的感性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小组内进行大胆设想、合理推测。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观察、思考、比较、交流、归纳,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 学生抽象出规律, 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建模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反思交流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的法宝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 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 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 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深化和发展。同时感性层面的活动经验往往又是模糊、零乱、粗浅的, 只有经过反思和交流, 将其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 使之提升为对以后类似情境与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概括性经验。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掌握新本领。教学的关注点应放在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从形象趋向抽象、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上。并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中, 进一步体验活动经验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促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积累数学经验。例如, 在教学“掷一掷”, 我根据学生已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设计了活动“抛骰子”。通过反思、交流, 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 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经验, 促进学生活动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 实现经验改造、重组, 沟通了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和新的数学活动的桥梁。

五、综合应用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源泉

朱德全教授曾说过:“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综合应用作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 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例如, 教学“掷一掷”的巩固学习阶段, 我设计了一道综合实践题: (出示一个空转盘) 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 准备怎样设计这个幸运大转盘呢?

(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要求:

1.奖项分设一、二、三等奖。

2.在转盘中注明每个奖项各占几分之几?

3.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首先要进行思维上的深思熟虑而后进行作图设计, 最后实践操作。展示三位同学的不同设计。追问:三位同学的设计都不一样, 但是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综合应用知识让学生了解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不是字面上的理解, 而是感悟、体验数学的应用, 只有“做”了才能真正体会、真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此外, 综合应用还可以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 在多种活动形式、多种过程体验及多种评价方式的交融浸润中,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 在数学活动中逐步积累,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在活动中感悟, 在体验中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2月版。

[2]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单肖天、景敏.《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数学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思维;教学生活化;教育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是数学教师的目标。有效的学习能力中,思维力是核心。思维力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精心组织的数学活动来训练和培养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编写教学设计、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增强思维力,进而增强学习力。

思维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造发明的核心力量。思维就是“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过程,对材料进行加工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分析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过程与结果”并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学习与生成的过程,在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新知,从而训练其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片段:

……

问:学校要绿化12米长的道路(一边),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需要栽几棵树?

学生猜一猜。

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预设:

(1)两头都种(5棵);

(2)只种一头(4棵);

(3)两头都不种(3棵)。

重点讨论两头都种的情况。上面我们的间隔为3米,如果你是绿化设计者,还可以怎样栽种?

学生:间隔可以设计为:1米、2米、4米、6米、12米……

你能选择一种或两种试种一下,算一算需要几棵树吗?

学生活动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探究结果。

学生汇报。学生上黑板演示:

间隔1米:方法:12÷1+1=13(棵)

间隔2米:12÷2+1=7(棵)

……

间隔12米:12÷12+1=3(棵)

你能用简单方法算出来吗?

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画一画,发现无论间隔是几米,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一。得出结论:棵树=间隔数+1。

学生运用前面的方法自主探究“只种一头和两头都不种”这两种情况

……

以上教学活动,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

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与合理优化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又要对多种思维方式进行合理优化。在同一思维层次的方法不需要优化。

在《植树问题》中,学生学习思维方法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如画一画,种一种;一一对应的思想;棵树=间隔数+1(逻辑思维层次)等。从价值高低来看,学生喜欢画一画、种一种等动作和形象思维,但教师不能局限于此,后面通过演示、操作、实验等活动,总结提升为点与线的关系(树为点,路为线),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以后学科学习有益的。最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只种一头”和“两头都不种”的类型,就是对思维方式的灵活应用和巩固,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注重“求联”与数学生活化

知识的形成、积累和提升,都是由内而外的,只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思维共鸣,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案例就是如此。

“求联”包括,数学与生活之间、知识点之间、学科之间和思维方法之间的联系。数学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味”,即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更要注重思维方法之间的“求联”,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方法,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努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也是数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比赛活动总结 篇4

五年级上册前两个单元是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教学,并且在后面多边形面积单元教学中,计算也占了相当重要的比例,依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我们五年级组于11月份进行了学生计算能力的专项竞赛。在突出基础能力的考查上,加强难度和强度的练习,为学生正确的检验计算的结果打好基础。

这次竞赛的题型设置主要是小数的简便计算,是对学生本阶段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的考查,由于题量较大,时间较少,计算正确不仅需要学生很大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部分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够完成所有题目,竞赛的结果是不容乐观。从这些学生做题情况来看,他们的计算技巧有待提高,平时的强度训练显然不够。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做对18道以上的同学在年级中占到了20%,由于题量大,时间少,低分人群仍占了不小的比例,班级之间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这与平时教师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从解答情况来看,由于试题的编制更多的考虑了平时学生易错或是容易忽视的题目,所以在这些题目的解答上,仍有部分学生沿袭了这些错误,其他题目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完整的做对每一个步骤,大部分学生在方法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认真不细致,总之,揭示出的问题仍然较多。

小学五年级读书活动总结 篇5

刘指挥小学

五年级

通过上学期我们开展读书活动,在班中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了,而且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净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其实,读书不只是每位学生应该做的事,更是我们作老师的一生的事情。上学期结合了我班的实际情况,在指导学生读书的工作中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努力创造适应学生阅读的条件,营造读书氛围

首先我们班结合书香校园的布置,在教室内张贴了“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读书,我快乐”等醒目提示语,同时还以“好书伴我行”为主题办了一期黑板报。然后人人捐赠图书,共建“班级图书角”,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收藏的图书带进了教室,充实了班级图书角。“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们都怀着“好书共分享”的心态捐出自己的图书。同学们畅游书海,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2、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自己的做人标准,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实践,更能让学生学有楷模,目标明确。要想要学生爱读书,我们作为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我利用晨读课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而且我在认真阅读的同时,还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我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3、充分利用阅读课

每周设有1课时的阅读课,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4、做好读书笔记

我所教班级是四年级,属于中年级,更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摘录式、提问式、心得体会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篇6

(2008-2009第一学期)

刘泽河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本人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的氛围,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生理、心理的发展,个体差异大,大部分学生都渴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生之所需,抛砖引玉,为在知识海洋里前行的学生指明方向。

三、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厚爱差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7

一、形成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赞可夫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可见,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是对学生负责,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终身发展负责。当然,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也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十以内数的认识”时, 我们要把握教材的特点, 如“6、7的认识”是在前面几个数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 因此, 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 就需要学生能够总结和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来联想, 这可以说是对学生对类比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关注能力比较差, 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通过对例题的观察, 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活动, 让他们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学会比较。如“8”的组成,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分看, 也可以同桌之间协作完成。这样, 学生就能够进行适当的猜想, 学习逻辑分析, 如果我们加以适当地引导, 那么, 他们就能够学会概括、归纳, 能够有逻辑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当然, 数学思维内涵丰富, 类别多样。我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高数学思维有效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高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是提高他们学习效果的前提。只有他们有学习的兴趣、热情, 才会主动地参与课堂, 积极思考,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的情况, 我们可以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如在数字学习时, 可以问学生自己家里有几个人, 几个男的, 几个女的, 如“5的组成”, 可以问, 几个人上学啊?于是, 把“5”分成“1”和“4”, 几个上班啊?把“5”分成“2”和“3”。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 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很重要,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时, 我就设计一个故事:全班有32名同学, 周末集体到公园划船, 如果公园里的管理员告诉我们只有5条游船了, 大家想想每条船坐多少人?如果4条船呢?这样不但能够复习5的乘法口诀, 还能提高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 同时在探讨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进行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组织“传口令”、“摘苹果”、“开火车”等活动。

(二) 动手操作、语言训练, 促进思维发展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往往通过形象感知, 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重视动手操作,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是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苏教版教材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引出直观的问题, 同时, 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与动手操作的机会。如学习数的认识的时候, 我们就让学生自己摆摆小棒, 当然可以开展小组合作, 让学生分工合作, 边摆边说边记录, 学生兴趣盎然, 合作气氛浓厚。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对一些问题进行抽象概括, 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当然, 我们提问让学生回答时, 不能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否, 应该关注他们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如学习“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时, 先分组动手实践, 然后由小组派代表讲述活动结果, 如此巩固了破十法、连减法等常规思维方法, 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发现, 如有同学想出十里凑九的创新方法。

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口算、速算比赛, 也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而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 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 从而扩大学生思维空间, 训练他们发散性思维, 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总之,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在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 加强实践活动, 给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如此, 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能达成使学生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云峰.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 2011 (06) .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8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 数学教学 ;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60-01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思维过程,创新数学的思维方式,这样也就能够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数学思维能力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对数学实验就是设计,对数学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同时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因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1.1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具有探究性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求老师不断的跟上时代的变化,增加教学的新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很多时候感觉学习的无聊,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单纯的记忆模式和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作为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解除疑问得出结论才是主要的目的。

1.2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具有开放性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时候尽量的熟悉教学课件,保证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并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而是多给学生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学生在确定课题之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研究,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3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具有实践性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老师需要进行知识的总结,对教学知识的体系进行分析,对于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资源进行综合,这也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整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学效率。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增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当代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都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老师可以运用现代科技减少查阅资料所花费的时间,老师要关注现实生活,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将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2.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2.1 尊重学生权利鼓励教学

时代不断发展也就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能够走在学校教育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接受知识的主体就是学生,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等自由的权利,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我们要多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要充分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2.2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人格的平等,进而建立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地位要比学生高,教师就是教学的主宰,学生就是学习中的执行者,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课堂的气氛。教师能够温和、善意地对待学生,不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强加于学生,使其学习能力在气氛和谐、交流充分、思想活跃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首行用电脑显示“小熊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65-23,然后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想出65-3=62,62-20=42;有的学生用5-3=2,60-20=40,40+2=42;还有的学生大胆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在求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悦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和创新人格通过相互交流,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

2.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学生产生好奇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他们在对于新的事物就会产生好奇,想去了更深的理解新事物,对新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理。这也就是小学数学对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进行独立思考,对学生问题进行更好的理解,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将所提疑问转换成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往深层含义去思想,从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调动起来。例如,教学图形周長面积计算,就要把学生的思维情趣引向实际的生活,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理解未知领域里的数学问题,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据,就能知道它的周长或面积了。然而他的长度和宽度不确定,那么他的面积也就不确定了,思维的情趣与生活的结合,使无形变成有形,把具体变为抽象,这些也都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有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在教学中也要多去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错误要正确看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发叶.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 家教世界,2012(20)

[2]刘家林.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2010(7)

小学五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篇9

一、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是最基本的。我在本学期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多数学生对于老师所授的内容很快就接受了,而个别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有些内容要不断重复的讲才能被消化。所以在备课时,我针对不同的差异选定不同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案,了解每一人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学期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勤于思考。有时还采用比赛的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进行小组互动比赛,。那些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这时候也特别专心。一堂课下来,动则不乱,收到了良好的课效。

三、及时做好教辅改的工作

作业是检查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业量越大学生对知识掌握就越好,应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出合理的作业。数学是相容的,有些题型只不过稍微变了一下内容,思路、解题的方法还是一样,这样的题可以只选典型的例子来做,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的作业,我及时批阅,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及时辅导,不把问题留到第二天。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有时难顾及到一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四、多练、多听、多交流

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多向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优秀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写听课笔记,并参与评议,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教无定法,但好的教学风格,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学期我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尊重学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篇10

五年组

张莹芳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关于新课改的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全面教学完成。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

备课做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办法,并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如:长方体、正方体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教后反思。

二、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尽力增强专业技术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利用分组开展比赛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有针对性,作业量适中。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有评分。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开展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办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指导工作。

在辅导方面,我加大了后进生的指导力度。对后进生的指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指导,让他们对学习萌发兴趣。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不少知识断层,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我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如:补通分就会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随之增加。

五、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五(6)班,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少数的学生,因为基础薄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做法。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认真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总之本学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基础的知识系统还存在不少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于以后改进。

2013.6

教学工作总结

丰满区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11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小学生的思维慢慢发生改变,自主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并产生自我表达意识,此时教师须重视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传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增强数学积极思维

悟是小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心理活动,是内化知识并形成数学积极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只有用心感悟,才能探索知识的内在规律,才能做到数学学习的融会贯通,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点时,可先出示一组算式,让学生计算,结果发现这些算式的商都是3,于是他们感觉很奇怪,形成了继续探索的欲望,并尝试找到规律。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出示的算式,自己编写商都是7的算式。通过主动探索,学生纷纷动手编题,从中感悟到除法中各数间发生的变化,悟出了商不变的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让他们能从中悟透数学知识。当小学生主动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已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时,他们就会认识到数学知识实际上是非常浅显、直观的东西,于是对数学知识也就有了自主性的把握,数学积极思维越来越强,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1]。

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驱动力,中高年级数学教师只有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数学思维。由于小学生喜欢游戏,所以教师要投其所好,采取课堂游戏的方式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里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时,就可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设计课堂游戏:同学们,老师今天要考一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此话一出,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于是教师继续说道:浩浩一直想要买一个滑板和一双耐克牌的运动鞋、一把冲锋手枪,他的爸爸到商场咨询,发现这三件物品的价格依次是150元、360元、50元,你能帮浩浩的爸爸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才能买到浩浩想要的东西吗?通过该游戏活动,小学生很容易发现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利用感性认知实现对已学数学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里运用数学,从而借助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活跃数学思维。

三、重视一题多解教学,升华学生数学思维

在很长一段时期,学生总是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审视角度,且同一个题目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一题多解教学对升华小学生数学思维有利,能预防学生思维的僵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

例如,针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路程题:有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4小时之后相遇,已知汽车甲的速度是50千米每小时,汽车乙的速度是40千米每小时,问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解答该题目,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解法一:先将两辆车每一个小时所走的路程求出来,即50+40=90千米,接着算出4小时的总路程,即90×4=360千米;解法二:先分别将每一辆汽车的路程求出来,甲车的路程是50×4=200千米,乙车的路程是40×4=160千米,最后将两者相加,即200+160=360千米;解法三:列方程来解答,先将甲车行进的路程求出来,剩下的就是乙车行进的路程,即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X,列出方程X-50×4=40×4,求得X=360;解法四,同样是列方程,但要换一个角度找寻等量关系,即设A、B两地的距离是X,除以相遇的时间就能得到甲乙两车的速度和,列出方程X÷4=50+40,求得X=360。尽管数学需要学生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但题海战术不可取,繁杂的、大量的数学题只会让小学生异常疲惫,逐渐产生厌学、畏惧数学等消极情绪,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利,而一题多解不但能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让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升华以及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发展有利。

四、重视创设实践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应结合学生实践活动,创设课堂实践情境,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有关黄金比例的知识点时,就可选择不直接告知学生黄金比例的概念,而是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自己寻找。教师出示的图片源自同一地点、同一器材,要求学生将其中较好看的一两张选出来,然后统计人数,并趁机导入问题:这些图片所拍摄的都是同样的风景,大家是如何判断图片好看与否的?学生紧跟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教师还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个小组讨论、探究,并自己动手量一量、测一测。经过探索,学生发现当图片中天空与地面所占据的比例大小约为2:3时,画面看起来就比较和谐。此时学生们已经探寻到一定的规律,于是教师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给图片制作相框,思考一下相框的宽、長之间的比例为多少时相框是最好看的。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发现当比例为0.6左右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最佳的。此时教师总结,为学生介绍人们发现黄金比例的过程以及黄金比例的应用历史。由于学生事先已经通过教师创设的实践情境参与了结论的探索,所以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整节课都保持着活跃的、高效的思维状态,教师最后再安排一些课后任务,让学生们找寻生活里的黄金比例,通过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结语

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而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项主要教学任务。当然,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坚持不断探索,立足学生实际、教学实际,找寻针对性强的教学措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案[J].学周刊,2015(06):181.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12

一、要把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作为小数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科学论定, 既符合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又立足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角度。小数课程内容虽然比较简单, 而且没有相对严格的推理论证, 然而它始终离不开思维的判断与推理, 这就为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温床和平台。再者, 小学生的年龄正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 (主要是形式逻辑思维) 过渡的阶段, 所以, 小学时代正是有效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黄金期前奏。还有, 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互为因果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基础, 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发展与简缩。但就普遍而言, 假如不曾有过逻辑思维的良好训练, 就想对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说, 如何针对小学生现状, 行之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性问题。当然, 小学数学除了以逻辑思维能力为主之外, 还要注重对学生适当进行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多种能力与品质的积极培养。比如在解答“从左向右数小明排在第4个, 从右向左数小明排在第6个, 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时, 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 小学生们提出了很多解法:4+6-1, 4-1+6, 3+1+5, 4+ (6-1) 等。由此可见,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步发散了, 其思维的灵活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要把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之中

关于现代教育艺术的代表性论述, 当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著名“艺术论”, 他说:“教学艺术, 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教学”确有同工异曲之妙。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 培养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其基本技能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本来就应当是目标一致和同步进行的。这种说法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就是学生们在学习进程中, 必须持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 如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综合推理等能力;另一方面, 必须为思维方法和形式的综合运用提供一定的具体性内容。有鉴于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当注重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 把对学习思维能力的有意识培养努力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要明确各年级担负的培养任务, 并将其贯穿于各自的数学教学之中。比如说, 小学生在进行“大小、长短和多少的认识”的学习中, 就有着初步比较的思维能力训练;小学生在运用“10以内数进行加减计算”的学习中, 也有着初步抽象和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而他们在“数的组成”的学习中, 则包含着初步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二是复习旧知、教学新知和组织练习时, 都要把培养思维能力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比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除了让学生能够“知其然”, 还要让他们说出“所以然”。三是穿插在概念、法则、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 或者在测量、画图等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之中, 都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性培养。如在教学“锐角、钝角”等图形概念时,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其相应的实物, 引导他们能够找出这些实物的边和角有什么共同特点, 然后抽象出这样的图形, 再对图形特征作一般性地概括。这样既使学生加深了印象, 又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要把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努力贯穿于习题训练之中

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说,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同学习计算方式和掌握解题方式一样,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不断训练和实践应用的过程。实践充分证明, 解题练习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因此, 对于执教者来说, 设计好练习题是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 教材中的每一课内容都安排了适当数量的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由于某种限制性因素, 教材中的训练习题并非都能够满足教学活动的全部需要,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 在对练习题进行有效设计和训练过程中, 我们应当因时因势地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适当的调整。不过,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在对数学练习题进行有效设计之时, 既要始终遵照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又要强调注重一定的针对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诸如教师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 并且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概念运用与判断能力, 完全有必要精心设计出有关判断正误或者选择之类的数学练习题, 以此来积极有效地训练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一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绩效工程, 也是一项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长效工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完成思维品质的奠基之作, 必将让学生受益终生。

小学五年级数学半期工作总结 篇13

经过半学期的工作和努力,在此,我主要针对四年级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教学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进一步分析。

一、基本工作情况

这学期以来,学生从平时的表现来看,作业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马虎,作业胡乱应付,上课不够专心听讲,爱讲话,课堂纪律时好时坏。当然作为我来说,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不但认真上好每堂课,每个早自习,对于那些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不准进教室,做完才进教室。我还采取了课后留下来补做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部分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同时,我也进一步采取了奖励的办法,对于那些上课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作业做的比较理想的学生,以及在单元测验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我都对他们进行了奖励和表扬,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老师讲了学生要自己去理解才行,否则就学不好。整体的学习氛围不强,要老师叫他学才学。上课不爱听讲,一节课老师要招呼几次,注意才集中。部分学生评讲过的、错的都不改,根本就没听。

然而,众所周知,由于数学科目的灵活性以及逻辑性比较强,四年级的内容增多,难度加深,几何部分概念多,学生记不住,对教师讲的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加之这个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不强,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而,始终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比如:有的学生虽然记住了数学公式,却不会应用;有的对于应用题不求甚解,盲目乱列式子;有的在计算上连基本的乘、除、加、减都不能够计算正确,针对这一些,我对这些学生采取了课后辅导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的办法,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确实,要在总体上提高这个班的成绩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对于这个班来说,我认为应该在学风、班风上还有待于提高,有个别学生无心学习,满口脏话,在班里称王称霸,也有的学生骄娇二气较重,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无形中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本人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也能够配合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管理。对于当班主任的班,因为平时管理的多,有一定的威信,学生上课肯听没当班主任班就不行了,学生们认为你没有当班主任,很多事管不了,上课就不想听,不听就会不守纪,所以四二班的成绩在下降,而担任班主任的班成绩相对在进步,这也是教两个班的难处。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如对学生之间的吵架,打架等一些行为进行制止,并妥善处理;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说:讲脏话,乱买东西,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我也能够采取批评说服教育的方式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上,敬业

精神、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也还应不断加强。

三、今后努力方向

作为我来说,今后将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学中都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功,为进一步全面地贯彻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加强作业的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特别是那些中差生。

张辉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篇14

首先当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固的时候我会自己出一些比较基础的试题并打印出试卷给他们进行练习,毕竟我相信即便是其他的数学老师都会认为小学数学之中最为重要的恰恰是他们的数学基础,至少在最初的时候我能够发觉班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数学公式并不熟练,其实这也是因为自己没有重视过数学公式这类最为基础的问题的缘故,而且自己有时候为学生讲解错题的时候的确忽略了他们经过讲解以后是否能够理解题型的原理。后来我将数学公式最为核心的部分拆解到考试的试卷之中给他们进行考核与检验,最终帮助部分学生将自己较差的数学基础全都弥补回来了。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

正因为是五年级的学生才更应该要根据情况来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集,每次为他们讲解题型的时候我都会嘱咐他们将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用五角星标注起来,然后将这道题目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全部写在错题本上面,这样的话当考试来临的前夕便能够将这本错题集转化成最为珍贵的复习资料,所以在不久前的期末考试之中我所教授的班级都能够取得比较可观的数学分数。

三、做好授课前的备课以及数学组的学习

制作一份不错的教学课件可以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余还能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至少随着目前这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以断言以后多媒体设备教学的方式将会占据学校的主流。除此之外我还比较注重和学校的数学组成员进行交流与学习,其中不乏一些对小学数学有着多年钻研经验的老教师,有时一个老师的对教学的尝试便可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次借鉴与学习的机会,在结合了数学小组众人的智慧以后便能够令我自身的教学水平有着些许的提升。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15

一、学生自主预习

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能力差, 主要表现为不会整理书包、不懂做课前准备、忘记家庭作业等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应尽职责, 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习惯将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培养, 下课的时候可以试探性地抛出几个有关下章节内容的问题, 让他们回去思考, 解答问题时可以提前看看某某章节。等到下节课来的时候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在一旁间接性地提示一些关键点, 并及时表扬那些及时预习教材的同学。

二、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的探索性问题, 激发儿童思维

怎么样激发儿童思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场景的问题, 吸引学生去思考。相对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 苏教版教材进行了重大改动, 使教材内容与儿童思维特征相联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 使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通过相关活动学到知识, 而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 教学“5的认识”,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进行演示, 如5块蛋糕的图片、5种小动物等一些简单的例子, 让孩子观察这些画面内容来获得对“5”这个数字的感性认识, 接着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情境, 逐渐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数字5的概念。

再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学, 28减3, 首先准备28根小棒,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试一试如何减, 然后告诉孩子们正确答案, 接下来教师可以带着孩子摆放小棒, 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了解抽象的数学, 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三、让孩子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训练学生的变通能力

知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的东西能被内化, 从而产生深刻理解。”小学时期的儿童认知能力已经有了一定提高, 他们已经认识到客体的属性不会随着它的外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此阶段的的孩子可以进行简单推理。在语言方面, 一、二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下定义的方式了解概念, 但遇到和使用同类概念时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教学“两人相遇”时,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情境, 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内面对面行走, 并让学生观看, 并抛出以下几个问题: (1) 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2) 最终这两位同学怎么样?从而引入“相遇”、“相距”等抽象名词, 当学生明白这些概念后, 教师可以转换思考方式, 提问:“如果我想要两位同学相遇, 那他们该怎么走?”这样通过直观演示事例, 换个角度提出问题, 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促使他们主动探求数学的奥妙。

四、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进行互动教学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使得他们需要依靠实际经验来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 而此时他们的思维特征就是利用直觉理解抽象事物。心理学家布纳说:“许多复杂的概念可以在充分简化之后使之适合于某一认知发展水平。”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一定局限, 教师在语言描述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时候很难让学生听懂, 老师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所以, 沟通就显得很重要。对于一、二年级的儿童来讲, 有一个办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让他们自己去说。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尽量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出他们脑子里的想法, 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进而适当调整教学进程,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 一上课就给学生抛出一个使学生意外的问题:“小红前几天刚过了第17个生日, 而他的爷爷却刚刚过了第16个生日, 为什么呢?”学生的求知欲就被调动起来, 很快课堂就活跃了起来, 学生就会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16

教学工作总结

张付科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 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 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7

于旭芳

一学期来,我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备教法。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从一开始我就认真研究学生,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在教育上重视度较弱,基础较差。另一方面,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差生较多。因此,讲得太深,不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会理想的。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突出每节课的重难点。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二、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

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我班五

(一)班的李文强、佘建浩等同学,作业不按时完成,书写潦草,错较多等我对他们的作业及时批解,个别谈话,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使他们的作业按时完成,书写也比前工整了,错也较少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社团活动总结 篇18

一、以学生为中心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课堂学习对教师的引导比较依赖,教师需要注意掌握课堂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进入五年级,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开始尝试独立思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再适用于数学教学,教师需要顺应学生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退居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来主动掌握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求知欲都将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橡皮、文具盒、尺子、 讲桌和正方体魔方、粉笔盒等,让同学们说出这两类物体形状上的差别,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就会发现,正方体的所有边长都是相等的,而长方体并不是. 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同的情况下继续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二、生活化教学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认知水平,但是仍然是一群孩子,贪玩好动、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如果数学课堂教学过于枯燥, 学生就会自己寻找有趣的事情, 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教学中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致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虽然学生们的天性会导致学生出现不专心、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则能够将其转变为优势. 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渐渐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被生活气息强烈、有趣味性、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所吸引,而不会因为枯燥的数字和死板的图形失去兴趣和耐心.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家里有一块蛋糕,我和爸爸平分,那么每人分得几块蛋糕? ”学生们会回答:“我和爸爸一人一半,每个人都分得半块蛋糕. ”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我和爸爸刚刚要分蛋糕,妈妈回来了,发现我们俩在吃蛋糕,妈妈也要吃,三个人分一块蛋糕, 每个人又分到多少呢? ”学生就会用算术计算,但是1是不能被3整除的,在四则运算中1 ÷ 3是除不开的. 但是生活常识告诉学生们,一块蛋糕是可以三个人吃的,那么每个人到底吃了多少蛋糕呢? 学生此时就会意识到,这是四则运算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对分数产生兴趣,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

三、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与鼓励

小学阶段, 学生对于教师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崇拜心理, 甚至有学生将教师视作自身的偶像,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同时树立起继续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偶像, 如果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满意程度,从而自觉努力,找寻自身有待提升的地方.

例如“正方体与长方体”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长方体呢? ”学生们会回答:“文具盒、桌子、格尺、饭盒. ”教师可以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肯定: “对,你们答得很好! ”“不错呢,非常有想象力! ”但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呢? ”学生会回答:“魔方、粉笔盒.”除此之外就很难找到其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除了这两样呢? 还有没有别的? ” “回答得很好, 但是可以再想想.” 学生在得到鼓励和暗示之后,就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正方体物品,从而进入更深刻的思考. 教学中通过这样恰当温和的评价和鼓励,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结语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 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认为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正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评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

参考文献

[1]刘文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赵娜.小学五年级学生数感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金阿忠.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文理导航(中旬),2012(06).

上一篇:理论力学中英文下一篇:描写家乡风俗的初中作文